春夜洛城闻笛教案

时间:2019-05-13 21:33: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春夜洛城闻笛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春夜洛城闻笛教案》。

第一篇:春夜洛城闻笛教案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柳”的寓意,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诗歌意境。2.深情朗读,合作探究,学会抓住关键词语体悟诗歌情感的方法。

3.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欣赏李白诗歌的风格特色。学情分析

我教一个班的语文课,共有学生53人。班里大多数学生对语文课的知识接受基本没问题,但也有部分学生连拼音和识字都不能进行,更别说写作文以及理解文言文了。

对于教材中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古诗,多数的学生都能完成。在阅读的过程中,能积累一些好的词语和句子。在读课文方面,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做到读正确。但是对于理解古诗意象、意境,感受作者情感,还存在一定困难。

重点难点

1、理解言外之意的诗意体现方式。

2、区分表面意思与实际意思的层次性理解。

教学活动

一、导入

1、激活求知欲——朗诵一遍之后问:这首诗大家应该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吧?(峰回路转)读懂了,那编课本的编辑们还要我们学习它什么呢?请回答!

大家课前读过这首诗吗?有没有同学问过这样的问题?或者有问这首诗到底好在什么地方的同学 吗?(这些提问,让整堂课有了一个角度和制高点)

2、(再次峰回路转)李白是个开朗豪放的诗人,属于浪漫主义诗人,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沦送我情”,“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诗句中,我们知道李白是一个很开朗豪放的诗人。可《春夜洛城闻笛》表现的,却是一种压抑且挥之不去的绵绵思乡之情,这与他的豁达性格是不是很矛盾?

答:不矛盾!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到这首《春夜洛城闻笛》,表现的虽是孤独而幽思不绝,但读起来却也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从风格上完全符合他那奔放的个性。活动2【讲授】整体感知

二、走近作者

请同学说出自己了解的李白,教师出示课件补充。

师:酒和诗是李白一生的最爱,人说“太白十诗九月”,同学们知道哪些李白写月的诗?自由回答,教师出示课件补充。

三、学习《春夜洛城闻笛》

1、找生试读,学生评价。

2、了解写作背景

3、听配乐朗读

4、自由读。

5、了解诗意。

6、赏析诗歌。

活动3【活动】深入研读

四、学生自学、师生互动、教师精讲点拨:(1)“暗飞声”中“暗”如何理解?

(2)“散入春风满洛城”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小组内交流讨论,班内展示。

6、再创作,改写成散文。

7、小结

中华民族是一个故土难离的民族,李白也是一个和你、和他、和我们大家一样的、有血有肉的人,所以,这首诗也就使得那些不论是古时,还是现代的游子们,经常挂在嘴边心头的诗篇之一了。

第二篇:《春夜洛城闻笛》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

一、课件出示李白图像。

1、猜猜:他是谁?

2、李白简介。

3、回忆:同学们学过李白的哪些诗?

二、揭示课题,了解写作背景。

今天,我们就再学一首李白的思乡诗《春夜洛城闻笛》。(板题,读题)

1、背景:李白24岁时就走出四川,告别亲人出外远游。李白第三次游洛阳,是在天宝三(744)。这年,李白受招入官已经三年了。初入宫,玄宗对李白异礼有加,命为待诏翰林。李白此时认为青云有路,正可一展宏图了。然而事实却使李白大失所望。玄宗不过是将李白作为一名文学侍从,供其娱乐而已。久之,李白对御用文人的生活渐感厌倦,李白上书乞请还山,玄宗同意。天宝三年,这年春天,李白自长安回到东都洛阳。此次洛阳之行,思归故里,写下了这首诗。

2、诗的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生:告诉了时间,地点,事情)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诗题的意思说一下?(生:一个春季的夜晚,李白在“洛城”听到了笛声。)知道“洛城”在哪儿吗?(生:今河南洛阳)不错,看注释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古诗两遍。2.抽查学生朗读,相机证音: 3.老师点名学生读

师:读古诗啊,除了注意节奏,更重要的是理解诗人的情感,注意音读的轻重和速度的快慢,表达出诗的情感,这就得学会抓重点词!(如:暗,暗暗地意思。要读得低沉、缓慢;满,要读得饱满、延长音;故园情,要字字延长,一咏三叹)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好吗?

4.诗,咱们反复读了几遍,你感受到诗人闻笛后的心情吗?(生: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这是什么笛子曲引起了他的思乡情呢?让我们接下来学习诗句,寻找答案吧!

四、再读古诗,感悟想象

(一)、谁了解诗的大致意思?

(二)、感悟想象。

1.学习一、二句,想象“玉笛飞声满洛城”(1)想想可能是谁家的笛声?

师:你从这笛声中感悟到了什么情感吗? 生:思念家乡,想念亲人。

(2)师:“暗飞声”又该怎么理解?

生:笛声是看不见抓不住的,又由于闻笛是在“春夜”,所以说“暗”。

师:笛声虽然看不见抓不住,但诗人却能听得见想得到,你听,谁家的笛声已悠然传来——

师:想像:诗人正在干什么?这悠扬的笛声是怎么飞入作者的耳际,又是怎么渐渐飘散在洛阳城?

生:伏案疾书的李白抬起头来,因为一曲凄清、忧伤的笛声打断了他的思路。这笛声一会儿强一会儿弱,那曲调一会儿欢快一会儿忧伤,时断时续,带着浓浓的乡情,像家乡亲人在低声呼唤。

(3):师:这么凄清、忧伤的笛声在春风里飘散,飞遍了洛阳城。想象一下,她会把思念的种子撒向哪些地方或人家呢?这些人又会有哪些不同的反映和感受呢?

生:撒向旅店,旅客翻来覆去难已入睡。师:旅店的旁边有?

生:茶楼,撒向茶楼,出门远行的人正在这儿歇脚,一边喝茶一边聊着家乡的事情。

师:茶楼的旁边呢?

生:有店铺、人家。又撒向常年在外做生意的店主、人家。师:人家的旁边呢?

生:有湖,有亭子,有小船。这些小精灵在春风的陪伴下,来到了湖面,飞过亭子,把思念的种子撒进了小船。船客来到船头,仰望着天边的明月。真希望“明月千里寄相思”啊!

师:是啊,笛声在春风的陪伴下飞遍了洛阳的角角落落。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

请男女同学有感情交换齐读一、二句。2.学三、四句,体会“折柳勾起故园情”。指名一学生结合注释翻译三、四句,了解大意。

师:原来诗人在笛声中听到了《折杨柳》呀。《折杨柳》是什么乐曲?表达了什么情感?

(1)理解“折柳”

生看注释(折柳:指古曲《折杨柳》,此曲叙说离别,表达不舍之情。)师补充(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辞》曰:“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柳”与“留”谐音,暗含要行人留下来。早在《诗经》中就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来表达离乡眷恋故土之情。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后来,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

(2)《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听到这首曲子,会勾起什么情? 生:会思念故乡、亲人。师:这种情就叫什么情? 生:故园情。师引读:何人不起—— 生接读:故园情

师:是呀!谁的心中能不升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李白。还有吗? 生:出门旅行的人,外地经商的人,他乡工作的人,外出求学的人…… 师:总之,是远离故乡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思乡啊!因为思乡,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因为思想,纳兰性德“聒碎乡心梦不成”;因为思乡,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因为思乡,李白又会怎样呢?此时的他,会有怎样的动作、神态、心理呢?

(3)分句引读。

师:在这宁静的春夜,不知从谁家飞传出悠悠笛声,飘散在洛阳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师:李白听到了感伤离别的《折杨柳》——此夜曲中闻折柳。

师:这么动人心弦的曲子,勾起了李白深深地思乡情,不免感慨道——何人不起故园情。

(4)再次引领学生整体诵读古诗,感悟诗情。

师导读:一千多年前,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游洛阳时,听到哀怨幽咽的《折杨柳》引发了他浓浓的故园情,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思乡之作。读——

生:(深情齐读古诗)

老师与全班同学一起吟诵《春夜洛城闻笛》。

师:李白曾因明月而生思乡之情,现在又因《折杨柳》的笛声而生思乡之情,这种写作方法叫做“触景生情”或者说“借景抒情。”

五、拓展提升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因为漂泊在外,思念家乡,留下了千古传送的思乡诗词,你知道的有哪些?

[板书设计]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借 景 抒 情 ↓ 《折杨柳》 ↓ 玉笛声 — 故园情

第三篇:《春夜洛城闻笛》精品教案

《春望》教案设计

姓名:宋晨 年级:2011级

专业:汉语言文学二班 联系电话:***

授课题目:

《春望》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第25课

授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目标一:

了解诗意,体会诗境,理解思想感情,并能在课堂上达到成诵或基本成诵。

教学目标二:

学会诗歌赏析的方法,培养读诗兴趣,提高古诗赏析能力。

教学目标三:

通过理解战争年代诗人忧国思家的痛苦,从而热爱祖国,热爱和平,并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诗歌的美感。

教学重点:

分析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诗歌的意境与言外之意。

教学方法:

朗诵法、提问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PPT课件与视频相结合。

教学准备:

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搜集诗歌创作背景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1分30秒)(播放杜甫的幻灯片)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甫壮游时期的《望岳》,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与远大抱负,那么诗人后来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了吗?(播放幻灯片)杜甫游览祖国山川之后,在长安居住了十年,这期间他政治上屡屡受挫,生活困苦,更加不幸地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顿在羌村,投奔唐肃宗,想要有一番作为,不料中途被叛军掳至长安。第二年(757年)三月,春回大地,草木茂盛,长安城处处呈现一派生机。而诗人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此景只能增添杜甫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五言律诗—《春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作者当时的心境。

二、初读(4分钟)

(一)指名学生初读全诗,进行正音教学。

(二)教师吟诵诗歌,然后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自由朗诵。

三、赏析诗歌(33分钟)以前后桌为一组,分组讨论PPT显示的四个问题,讨论后PK回答问题。问题有:

(一)首联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1.分析画面:“草木深”不止是草木繁茂,更不是整齐的生长,(播放乱草丛生插图)请同学们看着想象一下,经过战争摧残之后的都城,地上可能散落着盔甲、兵器、人们慌张逃散时遗落的行李,城内早已空无一人,草木也无人整理,放肆的疯长,应该是乱草丛生、草木蔓延,不仅表明人迹罕至,而且说明抛荒已久,所以首联描绘了一幅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不堪,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眼前却是乱草遍地的画面。

2.分析感情:和平年代的长安城应该是热闹繁华、人来人往,通过“国破”“草木深”这样的意象再现的长安城,乱草丛生、残破荒凉,一个“破”字写尽国破家恨的悲哀,一个“深”字再现荒无人迹的凄凉。山河破碎、人民离散,任何一个热爱祖国的人都会感到痛心担忧,何况杜甫是一位心系国家安危和民生疾苦的诗人!诗人通过描写这样的景来表达了忧国的思想感情。(板书:破、深:悲哀凄凉→忧国)

3.分析表现手法:首联明为写景,实为抒情,这是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表面上读的是情,其实读到的、感受的却是作者的情。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情感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本诗首联就是诗人将忧国的感情寓于荒芜残败的景象之中。寓情于景是古诗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例如:杜甫《月夜忆舍弟》运用了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二)颔联一般有两种解释:①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叫而惊心;②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你赞成哪一种解释?理由是什么?

明确:第一种解释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诗人感伤国事,即便站在美丽的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会对花落泪,因伤心离别,即便是听到婉转的鸟鸣,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花、鸟是春景中最具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所以看见繁花烂漫,反而痛苦流泪,听到鸟鸣也感到心惊。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以花、鸟拟人,连花感时都落泪,鸟恨别都惊心,这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从而表达诗人内心的苦痛怨恨。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两种解释都是“溅泪”与“惊心”,“溅泪”指诗人想到目前的时局眼泪不由自主向外飞溅出来,“惊心”指诗人想到与家人的离别可能是永别而感到害怕不安、心灵惊悸,可见诗人当时内心的悲痛欲绝,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悲伤离别的痛苦感情。(板书:溅泪、惊心 :悲痛欲绝→伤时)

(三)颈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通过“烽火连三月”一句,我们知道战火直到如今春深三月仍连续不断,家书很难顺利送达,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你就是杜甫,在战火不断的年代,却得不到家人任何的消息,你会是什么心情?烽火连天、兵荒马乱,诗人与家人分隔两地,又难通音信,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家书是为报平安,亲人的平安、健康比万两黄金还要宝贵,“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也写出了诗人因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焦急迫切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强烈思念。(板书:抵万金:焦急迫切 →念家)

(四)尾联诗人由春望写到自己,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

明确:1.分析形象:诗人经过战乱的煎熬,半年多的陷身长安,由国想到家,再由家想到自身,眼望眼前的颓败之景,又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他心里焦急忧愁却又无力排解,搔首踟蹰,结果诗人头上的白发越搔越稀,尾联塑造了一位面对国都残败景象,心念国家兴衰,思念亲人,老泪纵横,白发稀少,忧心如焚的诗人形象。

2、分析感情:写这首诗时,诗人才45岁,却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更短”表现诗人感慨白头发越挠越少,可见诗人愁的程度已到极致。诗人叹息了自己的衰老,全诗又添一层悲哀,国都沦丧,诗人无国;时局动荡,诗人无安;家书不至,诗人无家;白头更短,诗人已老,尾联表达了作者内心集忧国、感时、念家、悲己于一体的复杂情感。(板书:更短:愁→悲己)

四、赏读(6分钟)

(一)播放视频。

(二)指名学生读,让其他学生评价,全班齐读,喜欢站起来读的可以站起来读。

(三)全班背诵诗歌。

五、总结(半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杜甫的《春望》,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诗歌,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城的残败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六、布置作业

运用联想想象再现情景,创作一篇小情景作文。板书设计:

春望

破、深:

悲哀凄凉

→ 忧国

溅泪、惊心:悲痛欲绝 → 伤时

抵万金: 焦急迫切 → 念家

更短: 愁 → 悲己

第四篇:春夜洛城闻笛教案(实用6篇)

篇1:《春夜洛城闻笛》教案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和内涵。

2、学习诗人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的写法。

3、按照诗歌的顺序作文,试着通过想象,把诗中提示的音乐用文字描写出来。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曲《折杨柳》的意义,理解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2、用文字描写诗中提示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同学们,乡愁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心中永远的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王安石的乡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马致远的乡愁;那么“诗仙”李白的乡愁是什么呢?(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什么勾起了他的乡愁?(生:明月)在这首诗中明月能勾起他的乡愁?那么,在李白的其他诗中,还有什么也能勾起他的乡愁?

二、揭示课题,了解诗人

今天,我们就再学一首李白的思乡诗《春夜洛城闻笛》。(板题,读题)

1、诗的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生:告诉了时间,地点,事情)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诗题的意思说一下?(生:一个春季的夜晚,李白在“洛城”听到了笛声。)知道“洛城”在哪儿吗?(生:今河南洛阳)不错,看注释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师: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史称“诗仙”,生于中亚细亚碎叶城,长于蜀地,25岁出蜀而漫游楚湘,最终葬在安徽当涂。他一生创作丰厚,诗歌多以雄奇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浪漫的手法,讴歌祖国的大好山河,给人以清新飘逸之感。这首诗是他在开元二十三年(735)游洛阳时所作。那么,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一问,提出下一节学习要求。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古诗两遍,注意两个多音字的读音。

2、抽查学生朗读,相机证音:

散(san san)折(zhe zhe she)

师:同学们能根据意思的不同而选择它在诗中的正确读音,真棒!当然读好古诗,不光要读准字音,讲究节奏、停顿,如同唱歌一般。

3、老师示范:(老师边读边在桌子上轻轻的敲打节拍),学生模仿练读。

4、老师点名学生读(大家打节奏)

师:读古诗啊,除了注意节奏,更重要的是理解诗人的情感,注意音读的轻重和速度的快慢,表达出诗的情感,这就得学会抓重点词!(如:暗,暗暗地意思。要读得低沉、缓慢;满,要读得饱满、延长音;故园情,要字字延长,一咏三叹)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好吗?

5、师范读,生练读。[从诗的节奏到情感,由易到难,教学显出节奏。]

6、师生合作读,在吟诵中理解诗人情感,感受节奏和内涵。

7、诗,咱们反复读了几遍,你感受到诗人闻笛后的心情吗?(生: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这是什么笛子曲引起了他的思乡情呢?让我们接下来学习诗句,寻找答案吧![二问。用问题转入下一节教学,带动学生注意力的转移]

四、再读古诗,感悟想象

1、学习一、二句,想象“玉笛飞声满洛城”。

(1)想想可能是谁家的笛声?(学生先自读一、二句,然后老师用竖笛吹满文军的《望乡》,让学生闭目边听边想象。)

师:你从这笛声中感悟到了什么情感吗?

生:思念家乡,想念亲人。

师:那你听后自己心中有什么感受呢?

生:有点想念在福建打工的爸爸妈妈。(班中三分之一的学生是留守生)

师:这笛声勾起了许多同学对亲人的思念。同样,这悠扬的笛声如果在洛阳城响起。会不会也勾起许多人对亲人的思念呢?

生:当然会。

师:为什么会?

生:这首曲子就是一首思乡曲,洛阳城中一定有远离故乡的人。诗人李白不就远离故乡吗!

师:不错,想得合情合理。“暗飞声”又该怎么理解?

生:笛声是看不见抓不住的,又由于闻笛是在“春夜”,所以说“暗”。(参考书中的读写要点)

师:笛声虽然看不见抓不住,但诗人却能听得见想得到,你听,谁家的笛声已悠然传来——(播放古曲《折杨柳》,曲音由弱渐强,又由强渐弱)这笛声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渐渐飘散在洛阳城。请同学们自悟自读一二句。

师:这悠扬的笛声是怎么飞入作者的耳际,又是怎么渐渐飘散在洛阳城?四人一小组交流并汇报。[三问,拓宽想象。想象打开了,文章就有内容可写了]

生:伏案疾书的李白抬起头来,因为一曲凄清、忧伤的笛声打断了他的思路。这笛声一会儿强一会儿弱,像少女低声的倾述,又像湖面的涟漪荡漾开去。

生: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那曲调一会儿欢快一会儿忧伤,李白侧耳倾听,这笛声又像长了翅膀的小精灵一飞而过。

生:时断时续的笛声在这宁静的春夜中飘散,传入作者的耳中,这笛声断断续续,好像有淡淡的乡愁,如同一湾悠悠的小溪缓缓流淌,流向远方。

师:让我们带着感悟再次齐读一二句。句中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写法是我们这首诗学写作的重点。

师:这么凄清、忧伤的笛声在春风里飘散,飞遍了洛阳城。想象一下这又是怎样的一翻情景呢?这笛声又引起了那些人的感想?

生:第二句运用了夸张、比拟的修辞手法。一个个绿豆芽似的音符好像一个个小精灵。在春风姑娘的陪伴下,手捧思念的种子撒向洛阳城。

师:好个通达人情的小精灵呀!她会把思念的种子撒向哪些地方或人家呢?这些人又会有哪些不同的反映和感受呢?

师出示句子,生想象补充。

“这些小精灵在春风姑娘的陪伴下,手捧思念的种子撒向……”

生:撒向旅店,旅客翻来覆去难已入睡。

师:旅店的旁边有?

生:茶楼,撒向茶楼,出门远行的人正在这儿歇脚,一边喝茶一边聊着家乡的事情。

师:茶楼的旁边呢?

生:有店铺、人家。又撒向常年在外做生意的店主、人家。

师:人家的旁边呢?

生:有湖,有亭子,有小船。这些小精灵在春风的陪伴下,来到了湖面,飞过亭子,把思念的种子撒进了小船。船客来到船头,仰望着天边的明月。真希望“明月千里寄相思”啊!

师:是啊,笛声在春风的陪伴下飞遍了洛阳的角角落落。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

生接齐读:散入春风满洛城。

师:“谁家玉笛……

生:暗飞声

师:“散入春风……

生:满洛城

请男女同学有感情交换齐读一、二句。

2、学三、四句,体会“折柳勾起故园情”。

指名一学生结合注释翻译三、四句,了解大意。

师:原来诗人在笛声中听到了《折杨柳》呀。《折杨柳》是什么乐曲?表达了什么情感?[四问。解开前两句诗人描写曲子的用意,提出读与写的难点。]

(1)理解“折柳”

生看注释(折柳:指古曲《折杨柳》,此曲叙说离别,表达不舍之情。)师补充(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辞》曰:“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柳”与“留”谐音,暗含要行人留下来。早在《诗经》中就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来表达离乡眷恋故土之情。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后来,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有人说这个地方的杨柳被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

(2)师播放笛曲《折杨柳》,生闭目欣赏体会。

师:其实,我们刚才已经听过,你们听后感觉这笛声像什么?试着把无形的笛声有形化,仿照例子试着写一两句。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简媜写的《夏之绝句》中的两句,体会“化无形为有形”的写法)[以范例扶助学生,解难过关,选例典型,用的恰是其时。]

例句:

蝉声是一阵袭人的浪,不小心掉进小孩子的心湖,于是湖心抛出千万圈涟漪如千万条绳子,要逮逋那阵浪。(把无形的蝉声比喻成有形的浪。)

蝉声如行云如流水,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又如澎涛又如骇浪,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把无形的蝉声比喻成有形的行云、流水、澎涛、骇浪。)

生1:笛声好象少女低声的哭泣。

生2:笛声就像家乡的云雾将我缭绕,仿佛我已梦回故乡。

生3:笛声是深秋的`风,掀起思乡的波澜,让人心颤。

师:在这宁静的春夜,李白独自客居洛阳城,原来他听到的笛声中有这叙述离愁别苦的《折杨柳》呀!他的心中会怎样呢?

生:会思念故乡、亲人。

师:这种情就叫什么情?

生:故园情。

师引读:何人不起……

生接读:故园情

师:是呀!谁的心中能不升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李白。还有吗?[五问。拓展学生读古诗的眼界,使学生深刻理解“爱故乡”是中国文化的传统!]

生:出门旅行的人,外地经商的人,他乡工作的人,外出求学的人……

师:总之,是远离故乡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思乡啊!

因为思乡,纳兰性德“聒碎乡心梦不成”;因为思乡,范仲淹“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因为思乡,李白又会怎样呢?此时的他,会有怎样的动作、神态、心理呢?结合自身的感受想一想,写一写。[六问。与前两句的泛写成对比,引导学生写深,写具体,全诗是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生1:折柳曲触动了他孤独伤感的情绪,使他不由得想起曾经与亲友在春风中折柳赠别的情景。

生2:他呆呆地望着窗外。向西望,那是他家乡的方向!他似乎看到一个柔弱的身影在古井边一俯一仰。那是他母亲在汲水!

生3:他不禁流下眼泪,泪水模糊了他眼前的景象。

生4:他来到窗前,仰望星空,深情地吟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的思绪渐远,耳边响起的已不是笛子的声音,而是远在千里外的家人的嘘寒问暖,一句句唠叨饱含了多少深情啊!

生5:“唉……”,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一阵春风吹来,他收回思绪,伏案坐下,写下了这首《春夜洛城闻笛》。

(3)分句引读。

师:在这宁静的春夜,不知从谁家飞传出悠悠笛声,飘散在洛阳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师:李白听到了感伤离别的《折杨柳》——此夜曲中闻折柳。

师:这么动人心弦的曲子,勾起了李白深深地思乡情,不免感慨道——何人不起故园情。

(4)再次引领学生整体诵读古诗,感悟诗情。

师导读:一千多年前,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游洛阳时,听到哀怨幽咽的《折杨柳》引发了他浓浓的故园情,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思乡之作。

生:(深情齐读古诗)

老师与全班同学一起吟诵《春夜洛城闻笛》。

师:李白曾因明月而生思乡之情,现在又因《折杨柳》的笛声而生思乡之情,这种写作方法叫做“触景生情”或者说“借景抒情。”

师:我们如何把外在的景(悠悠的笛声)与内在的情(思乡)有机的联系起来,如何走进唐朝诗仙李白的“故园情”,在接下来的写作中要按照诗歌的顺序作文,充分想象、联想,试着把诗中提示的音乐用文字描写出来。

五、学生写作,教师指导

1、师生交流感受,学习诗人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写法。

2、生写作(可以从不同角度,如“我”,第三人称等)(再次低声播放《折杨柳》、《望乡》)。

3、交流展示,师生评价。

六、展示佳作,小结学法

总结“借景抒情”类古诗改写的方法:

(1)抓描绘景物的词语想像画面;

(2)借助背景资料揣摩人物内心;

(3)不同角度进行改写。

篇2:《春夜洛城闻笛》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柳”的寓意,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诗歌意境。 2.深情朗读,合作探究,学会抓住关键词语体悟诗歌情感的方法。

3.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欣赏李白诗歌的风格特色。 学情分析

我教一个班的语文课,共有学生53人。班里大多数学生对语文课的知识接受基本没问题,但也有部分学生连拼音和识字都不能进行,更别说写作文以及理解文言文了。

对于教材中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古诗,多数的学生都能完成。在阅读的过程中,能积累一些好的词语和句子。在读课文方面,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做到读正确。但是对于理解古诗意象、意境,感受作者情感,还存在一定困难。

重点难点

1、理解言外之意的诗意体现方式。

2、区分表面意思与实际意思的层次性理解。

教学活动

一、导入

1、激活求知欲——朗诵一遍之后问:这首诗大家应该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吧?(峰回路转)读懂了,那编课本的编辑们还要我们学习它什么呢?请回答!

大家课前读过这首诗吗?有没有同学问过这样的问题?或者有问这首诗到底好在什么地方的同学 吗?(这些提问,让整堂课有了一个角度和制高点)

2、(再次峰回路转)李白是个开朗豪放的诗人,属于浪漫主义诗人,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沦送我情”,“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诗句中,我们知道李白是一个很开朗豪放的诗人。可《春夜洛城闻笛》表现的,却是一种压抑且挥之不去的绵绵思乡之情,这与他的豁达性格是不是很矛盾?

答:不矛盾!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到这首《春夜洛城闻笛》, 表现的虽是孤独而幽思不绝,但读起来却也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从风格上完全符合他那奔放的个性。 活动2【讲授】整体感知

二、走近作者

请同学说出自己了解的李白,教师出示课件补充。

师:酒和诗是李白一生的最爱,人说“太白十诗九月”,同学们知道哪些李白写月的诗?自由回答,教师出示课件补充。

三、学习《春夜洛城闻笛》

1、找生试读,学生评价。

2、了解写作背景

3、听配乐朗读

4、自由读。

5、了解诗意。

6、赏析诗歌。

活动3【活动】深入研读

四、学生自学、师生互动、教师精讲点拨: (1)“暗飞声”中“暗”如何理解?

(2)“散入春风满洛城”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小组内交流讨论,班内展示。

6、再创作,改写成散文。

7、小结

中华民族是一个故土难离的民族,李白也是一个和你、和他、和我们大家一样的、有血有肉的人,所以,这首诗也就使得那些不论是古时,还是现代的游子们,经常挂在嘴边心头的诗篇之一了。

篇3:《春夜洛城闻笛》教学教案

授课题目:

《春望》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第25课

授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目标一:

了解诗意,体会诗境,理解思想感情,并能在课堂上达到成诵或基本成诵。

教学目标二:

学会诗歌赏析的方法,培养读诗兴趣,提高古诗赏析能力。

教学目标三:

通过理解战争年代诗人忧国思家的痛苦,从而热爱祖国,热爱和平,并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诗歌的美感。

教学重点:

分析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诗歌的意境与言外之意。

教学方法:

朗诵法、提问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PPT课件与视频相结合。

教学准备:

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搜集诗歌创作背景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1分30秒) (播放杜甫的幻灯片)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甫壮游时期的《望岳》,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与远大抱负,那么诗人后来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了吗?(播放幻灯片)杜甫游览祖国山川之后,在长安居住了十年,这期间他政治上屡屡受挫,生活困苦,更加不幸地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顿在羌村,投奔唐肃宗,想要有一番作为,不料中途被叛军掳至长安。第二年(757年)三月,春回大地,草木茂盛,长安城处处呈现一派生机。而诗人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此景只能增添杜甫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五言律诗—《春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作者当时的心境。

二、初读(4分钟)

(一)指名学生初读全诗,进行正音教学。

(二)教师吟诵诗歌,然后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自由朗诵。

三、赏析诗歌(33分钟) 以前后桌为一组,分组讨论PPT显示的四个问题,讨论后PK回答问题。问题有:

(一)首联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1.分析画面:“草木深”不止是草木繁茂,更不是整齐的生长,(播放乱草丛生插图)请同学们看着想象一下,经过战争摧残之后的都城,地上可能散落着盔甲、兵器、人们慌张逃散时遗落的行李,城内早已空无一人,草木也无人整理,放肆的疯长,应该是乱草丛生、草木蔓延,不仅表明人迹罕至,而且说明抛荒已久,所以首联描绘了一幅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不堪,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眼前却是乱草遍地的画面。

2.分析感情:和平年代的长安城应该是热闹繁华、人来人往,通过“国破”“草木深”这样的意象再现的长安城,乱草丛生、残破荒凉,一个“破”字写尽国破家恨的悲哀,一个“深”字再现荒无人迹的凄凉。山河破碎、人民离散,任何一个热爱祖国的人都会感到痛心担忧,何况杜甫是一位心系国家安危和民生疾苦的诗人!诗人通过描写这样的景来表达了忧国的思想感情。(板书:破、深:悲哀凄凉→忧国)

3.分析表现手法:首联明为写景,实为抒情,这是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表面上读的是情,其实读到的、感受的却是作者的情。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情感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本诗首联就是诗人将忧国的感情寓于荒芜残败的景象之中。寓情于景是古诗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例如:杜甫《月夜忆舍弟》运用了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二)颔联一般有两种解释:①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叫而惊心;②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你赞成哪一种解释?理由是什么?

明确:第一种解释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诗人感伤国事,即便站在美丽的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会对花落泪,因伤心离别,即便是听到婉转的鸟鸣,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花、鸟是春景中最具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所以看见繁花烂漫,反而痛苦流泪,听到鸟鸣也感到心惊。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以花、鸟拟人,连花感时都落泪,鸟恨别都惊心,这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从而表达诗人内心的苦痛怨恨。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两种解释都是“溅泪”与“惊心”,“溅泪”指诗人想到目前的时局眼泪不由自主向外飞溅出来,“惊心”指诗人想到与家人的离别可能是永别而感到害怕不安、心灵惊悸,可见诗人当时内心的悲痛欲绝,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悲伤离别的痛苦感情。(板书:溅泪、惊心 :悲痛欲绝→伤时)

(三)颈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通过“烽火连三月”一句,我们知道战火直到如今春深三月仍连续不断,家书很难顺利送达,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你就是杜甫,在战火不断的年代,却得不到家人任何的消息,你会是什么心情?烽火连天、兵荒马乱,诗人与家人分隔两地,又难通音信,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家书是为报平安,亲人的平安、健康比万两黄金还要宝贵,“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也写出了诗人因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焦急迫切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强烈思念。(板书:抵万金:焦急迫切 →念家)

(四)尾联诗人由春望写到自己,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

明确:1.分析形象:诗人经过战乱的煎熬,半年多的陷身长安,由国想到家,再由家想到自身,眼望眼前的颓败之景,又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他心里焦急忧愁却又无力排解,搔首踟蹰,结果诗人头上的白发越搔越稀,尾联塑造了一位面对国都残败景象,心念国家兴衰,思念亲人,老泪纵横,白发稀少,忧心如焚的诗人形象。

2、分析感情:写这首诗时,诗人才45岁,却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更短”表现诗人感慨白头发越挠越少,可见诗人愁的程度已到极致。诗人叹息了自己的衰老,全诗又添一层悲哀,国都沦丧,诗人无国;时局动荡,诗人无安;家书不至,诗人无家;白头更短,诗人已老,尾联表达了作者内心集忧国、感时、念家、悲己于一体的复杂情感。(板书:更短:愁→悲己)

四、赏读(6分钟)

(一)播放视频。

(二)指名学生读,让其他学生评价,全班齐读,喜欢站起来读的可以站起来读。

(三)全班背诵诗歌。

五、总结(半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杜甫的《春望》,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诗歌,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城的残败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六、布置作业

运用联想想象再现情景,创作一篇小情景作文。 板书设计:

春望

破、深:

悲哀凄凉

→ 忧国

溅泪、惊心:悲痛欲绝 → 伤时

抵万金: 焦急迫切 → 念家

更短: 愁 → 悲己

篇4:《春夜洛城闻笛》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

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教学目的:

1、品味古诗的思乡怀亲的主旨。

2、掌握通过意象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表现手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思念家乡亲人的古典诗歌小学背过不少吧?比如说李白的《静夜思》、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安石的《泊船瓜州》。

2、学生背诵以上古诗。

3、背完后老师提示课文这两首诗都是表达思乡怀亲的感情,提问: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诗中的思乡之情?请同学们初读一遍感知表现主旨的诗句。

4、学生读完后询问这两首诗表现主旨的诗句,教师总结:这两首诗都有“故园”,点出这两首诗的思乡怀亲主题。

二、学习理解:《春夜洛城闻笛》

1、教师范读《春夜洛城闻笛》

2、学生朗读这首诗,并结合注释初步把握诗的内容。

3、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怎样来理解“暗”?

照应题目中的“夜”;写出了“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笛声,想寻找它的来源,却又不知道何人所吹,从何而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经意间打动了许许多多的人。

(2)第二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满洛城”是夸张写法,由己及人的推想,推想很合理,笛声本来是悠扬的,又当夜深人静,加上春风吹拂,说它飞遍洛城并不过分,客居的有心人,应该是听到的。

篇5:《春夜洛城闻笛》教学教案

一、课件出示李白图像。

1、猜猜:他是谁?

2、李白简介。

3、回忆:同学们学过李白的哪些诗?

二、揭示课题,了解写作背景。

今天,我们就再学一首李白的思乡诗《春夜洛城闻笛》。(板题,读题)

1、背景:李白24岁时就走出四川,告别亲人出外远游。李白第三次游洛阳,是在天宝三(744)。这年,李白受招入官已经三年了。初入宫,玄宗对李白异礼有加,命为待诏翰林。李白此时认为青云有路,正可一展宏图了。然而事实却使李白大失所望。玄宗不过是将李白作为一名文学侍从,供其娱乐而已。久之,李白对御用文人的生活渐感厌倦,李白上书乞请还山,玄宗同意。天宝三年,这年春天,李白自长安回到东都洛阳。此次洛阳之行,思归故里,写下了这首诗。

2、诗的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生:告诉了时间,地点,事情)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诗题的意思说一下?(生:一个春季的夜晚,李白在“洛城”听到了笛声。)知道“洛城”在哪儿吗?(生:今河南洛阳)不错,看注释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古诗两遍。 2.抽查学生朗读,相机证音: 3.老师点名学生读

师:读古诗啊,除了注意节奏,更重要的是理解诗人的情感,注意音读的轻重和速度的快慢,表达出诗的情感,这就得学会抓重点词!(如:暗,暗暗地意思。要读得低沉、缓慢;满,要读得饱满、延长音;故园情,要字字延长,一咏三叹)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好吗?

4.诗,咱们反复读了几遍,你感受到诗人闻笛后的心情吗?(生: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这是什么笛子曲引起了他的思乡情呢?让我们接下来学习诗句,寻找答案吧!

四、再读古诗,感悟想象

(一)、谁了解诗的大致意思?

(二)、感悟想象。

1.学习

一、二句,想象“玉笛飞声满洛城” (1)想想可能是谁家的笛声?

师:你从这笛声中感悟到了什么情感吗? 生:思念家乡,想念亲人。

(2)师:“暗飞声”又该怎么理解?

生:笛声是看不见抓不住的,又由于闻笛是在“春夜”,所以说“暗”。

师:笛声虽然看不见抓不住,但诗人却能听得见想得到,你听,谁家的笛声已悠然传来——

师:想像:诗人正在干什么?这悠扬的笛声是怎么飞入作者的耳际,又是怎么渐渐飘散在洛阳城?

生:伏案疾书的李白抬起头来,因为一曲凄清、忧伤的笛声打断了他的思路。这笛声一会儿强一会儿弱,那曲调一会儿欢快一会儿忧伤,时断时续,带着浓浓的乡情,像家乡亲人在低声呼唤。

(3):师:这么凄清、忧伤的笛声在春风里飘散,飞遍了洛阳城。想象一下,她会把思念的种子撒向哪些地方或人家呢?这些人又会有哪些不同的反映和感受呢?

生:撒向旅店,旅客翻来覆去难已入睡。 师:旅店的旁边有?

生:茶楼,撒向茶楼,出门远行的人正在这儿歇脚,一边喝茶一边聊着家乡的事情。

师:茶楼的旁边呢?

生:有店铺、人家。又撒向常年在外做生意的店主、人家。 师:人家的旁边呢?

生:有湖,有亭子,有小船。这些小精灵在春风的陪伴下,来到了湖面,飞过亭子,把思念的种子撒进了小船。船客来到船头,仰望着天边的明月。真希望“明月千里寄相思”啊!

师:是啊,笛声在春风的陪伴下飞遍了洛阳的角角落落。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

请男女同学有感情交换齐读

一、二句。 2.学

三、四句,体会“折柳勾起故园情”。 指名一学生结合注释翻译

三、四句,了解大意。

师:原来诗人在笛声中听到了《折杨柳》呀。《折杨柳》是什么乐曲?表达了什么情感?

(1)理解“折柳”

生看注释(折柳:指古曲《折杨柳》,此曲叙说离别,表达不舍之情。)师补充(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辞》曰:“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柳”与“留”谐音,暗含要行人留下来。早在《诗经》中就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来表达离乡眷恋故土之情。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后来,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

(2)《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听到这首曲子,会勾起什么情? 生:会思念故乡、亲人。 师:这种情就叫什么情? 生:故园情。 师引读:何人不起—— 生接读:故园情

师:是呀!谁的心中能不升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李白。还有吗? 生:出门旅行的人,外地经商的人,他乡工作的人,外出求学的人…… 师:总之,是远离故乡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思乡啊! 因为思乡,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因为思想,纳兰性德“聒碎乡心梦不成”;因为思乡,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因为思乡,李白又会怎样呢?此时的他,会有怎样的动作、神态、心理呢?

(3)分句引读。

师:在这宁静的春夜,不知从谁家飞传出悠悠笛声,飘散在洛阳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师:李白听到了感伤离别的《折杨柳》——此夜曲中闻折柳。

师:这么动人心弦的曲子,勾起了李白深深地思乡情,不免感慨道——何人不起故园情。

(4)再次引领学生整体诵读古诗,感悟诗情。

师导读:一千多年前,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游洛阳时,听到哀怨幽咽的《折杨柳》引发了他浓浓的故园情,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思乡之作。读——

生:(深情齐读古诗)

老师与全班同学一起吟诵《春夜洛城闻笛》。

师:李白曾因明月而生思乡之情,现在又因《折杨柳》的笛声而生思乡之情,这种写作方法叫做“触景生情”或者说“借景抒情。”

五、拓展提升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因为漂泊在外,思念家乡,留下了千古传送的思乡诗词,你知道的有哪些?

[板书设计]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借 景 抒 情 ↓ 《折杨柳》 ↓ 玉笛声 — 故园情

篇6:《春夜洛城闻笛》教学教案

【文题解说】

这是一首李白思乡的诗。题目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阳时所作。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闻笛声而引起思乡之情。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韵,令人回味无穷。 春夜洛城闻笛

洛城就是现在河南的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为东都。一个春风骀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已平静下来。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凄清婉转的曲调随着春风飞呀,飞呀,飞遍了整个洛城。这时有一个远离家乡的诗人还没入睡,他倚窗独立,眼望着“白玉盘”似的明月,耳听着远处的笛声,陷入了沉思。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听着这样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谁能不起思乡之情呢?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了这首七绝。

本课为1课时。

1.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和内涵。

2.学习诗人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写法。

3.按照诗歌的顺序作文,试着通过想象,把诗中提示的音乐用文字描写出来。

4.背诵诗歌。

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2.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

1.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典文化的思想感情。

2.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

1.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的朗读训练,提升诗歌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2.背诵全诗。

【难点】

1.了解古曲《折杨柳》的意义,理解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2.用文字描写诗中提示的音乐。

导入资料助读朗读诗歌感悟想象指导写作小结方法 导入一:歌曲型

[设计意图] 通过流行歌词《李白》,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初步认识,同时产生对人物的崇敬之情,由此引出课题,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创作也能到那么高端,被那么多人崇拜。”那么李白都创作了哪些高端的诗歌呢?我们来欣赏一首(出示课题、作者)。 导入二:激情型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揭题激趣。

同学们,乡愁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心中永远的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王安石的乡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崔颢的乡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马致远的乡愁;那么“诗仙”李白的乡愁是什么呢?(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什么勾起了他的乡愁?(生:明月)在这首诗中明月能勾起他的乡愁,那么,在李白的其他诗中,还有什么也能勾起他的乡愁?(板书文题: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一、资料助读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阅读诗歌之前,了解作者、作品的创作背景,有利于学生快速背诵,加深对文本的印象。

【课件出示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然后教师指名朗读诗歌,其他学生听读,加深印象。】

1.关于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终身不得志。李白诗以抒情为主,诗之风格豪放、洒脱、大气,清新俊逸,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他是继屈原之后,中国最杰出的诗人,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一部分诗抒发其内心的幽怨之气。有《李太白集》。

2.关于背景:这首诗是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阳时所作。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闻笛声而引起思乡之情。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认识,并较熟练地朗读全文,为下面的了解诗意奠定基础。

1.学生自读古诗两遍,注意两个多音字的读音。

2.抽查学生朗读,相机正音: 散(sàn) 折(zhé) 师:同学们能根据意思的不同而选择它在诗中的正确读音,真棒!当然读好古诗,不光要读准字音,还要讲究节奏、停顿,如同唱歌一般。

3.老师示范读(老师边读边在桌子上轻轻地敲打节拍),学生模仿练读。

4.老师点名学生读(大家打节奏)。

师:读古诗除了注意节奏,更重要的是理解诗人的情感,注意读音的轻重和速度的快慢。要理解诗人表达出的情感,就得学会抓重点词。如:“暗”要读得低沉、缓慢;“满”,要读得饱满、延长音;“故园情”,要字字延长,一咏三叹。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好吗? 5.师范读,生练读。

6.师生合作读,在吟诵中理解诗人的情感,感受节奏和内涵。

7.我们反复读了几遍诗,你感受到了诗人闻笛后的心情吗?(生: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这是什么笛子曲引起了他的思乡情呢?让我们接下来学习诗句,寻找答案吧!

三、再读古诗,感悟想象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感悟诗歌主旨,学会欣赏诗歌的能力。

1.学习

一、二句,想象“玉笛飞声满洛城”。

想想可能是谁家的笛声?(学生先自读

一、二句,然后老师播放笛曲《望乡》,让学生闭目边听边想象) 师:你从这笛声中感悟到了什么情感吗? 生:思念家乡,想念亲人。

师:那你听后心中有什么感受呢? 生:有点想念在远方的爷爷奶奶。

师:这笛声勾起了许多同学对亲人的思念。同样,这悠扬的笛声如果在洛阳城响起,会不会也勾起许多人对亲人的思念呢? 生:当然会。 师:为什么会? 生:这首曲子就是一首思乡曲,洛阳城中一定有远离故乡的人。诗人李白不就远离故乡吗? 师:不错,想得合情合理。“暗飞声”又该怎么理解? 生:笛声是看不见抓不住的,又由于闻笛是在“春夜”,所以说“暗”。

师:笛声虽然看不见抓不住,但诗人却能听得见想得到,你听,谁家的笛声已悠然传来--(播放古曲《折杨柳》,曲音由弱渐强,又由强渐弱)这笛声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渐渐飘散在洛阳城。请同学们自悟、自读

一、二句。

师:这悠扬的笛声是怎么飞入作者的耳际,又是怎么渐渐飘散在洛阳城的?四人一小组交流并汇报。

生:伏案疾书的李白抬起头来,因为一曲凄清、忧伤的笛声打断了他的思路。这笛声一会儿强一会儿弱,像少女低声的倾许,又像湖面的涟漪荡漾开去。

生: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那曲调一会儿欢快一会儿忧伤,李白侧耳倾听,这笛声又像长了翅膀的小精灵一飞而过。

生:时断时续的笛声在这宁静的春夜中飘散,传入作者的耳中,这笛声断断续续,好像有淡淡的乡愁,如同一湾悠悠的小溪缓缓流淌,流向远方。

师:让我们带着感悟再次齐读

一、二句。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写法是我们学写作的重点。

师:这么凄清、忧伤的笛声在春风里飘散,飞遍了洛阳城。想象一下这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这笛声又引起了哪些人的感想? 生:一个个绿豆芽似的音符好像一个个小精灵,在春风姑娘的陪伴下,手捧思念的种子撒向洛阳城。

师:好个通达人情的小精灵呀!她会把思念的种子撒向哪些地方或人家呢?这些人又会有哪些不同的反映和感受呢? 师出示句子,生想象补充。

“这些小精灵在春风姑娘的陪伴下,手捧思念的种子撒向--”

生:撒向旅店,旅客翻来覆去难以入睡。

师:旅店的旁边有什么? 生:茶楼,撒向茶楼,出门远行的人正在这儿歇脚,一边喝茶一边聊着家乡的事情。

师:茶楼的旁边呢? 生:有店铺、人家。又撒向常年在外做生意的店主、人家。

师:人家的旁边呢? 生:有湖,有亭子,有小船。这些小精灵在春风的陪伴下,来到了湖面,飞过亭子,把思念的种子撒进了小船。船客来到船头,仰望着天边的明月。真希望“明月千里寄相思”啊! 师:是啊,笛声在春风的陪伴下飞遍了洛阳的角角落落。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2.学习

三、四句,体会“折柳勾起故园情”。

指一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

三、四句,了解大意。

师:原来诗人在笛声中听到了《折杨柳》呀。《折杨柳》是什么乐曲?表达了什么情感? (1)理解“折柳”。

生看书中注释。

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师补充。

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辞》曰:“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柳”与“留”谐音,暗含要行人留下来。早在《诗经》中就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来表达离乡眷恋故土之情。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后来,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有人说这个地方的杨柳被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

(2)师播放笛曲《折杨柳》,生闭目欣赏体会。

师:你们听后感觉这笛声像什么?试着把无形的笛声有形化,仿照例子试着写一两句话。

例句: 蝉声是一阵袭人的浪,不小心掉进小孩子的心湖,于是湖心抛出千万圈涟漪如千万条绳子,要逮捕那阵浪。(把无形的蝉声比喻成有形的浪) 蝉声如行云如流水,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又如澎涛又如骇浪,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把无形的蝉声比喻成有形的行云、流水、澎涛、骇浪) 生1:笛声好像少女低声的哭泣。

生2:笛声就像家乡的云雾将我缭绕,仿佛我已梦回故乡。 生3:笛声是深秋的风,掀起思乡的波澜,让人心颤。

师:在这宁静的春夜,李白独自客居洛阳城,原来他听到的笛声中有这叙述离愁别苦的《折杨柳》呀!他的心中会怎样呢? 生:会思念故乡、亲人。

师:这种情就叫什么情? 生:故园情。

师引读:何人不起-- 生接读:故园情。

师:除了诗人李白,还有谁的心中会升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生:出门旅行的人,外地经商的人,他乡工作的人,外出求学的人……

师:总之,是远离故乡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思乡啊! 因为思乡,纳兰性德“聒碎乡心梦不成”;因为思乡,范仲淹“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因为思乡,李白又会怎样呢?此时的他,会有怎样的动作、神态、心理呢?结合自身的感受想一想,写一写。

生1:这首曲子触动了他孤独伤感的情绪,使他不由得想起曾经与亲友在春风中折柳赠别的情景。

生2:他呆呆地望着窗外。向西望,那是他家乡的方向。他似乎看到一个柔弱的身影在古井边一俯一仰。那是他母亲在汲水! 生3:他不禁流下眼泪,泪水模糊了他眼前的景象。

生4:他来到窗前,仰望星空,深情地吟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的思绪渐远,耳边响起的已不是笛子的声音,而是远在千里外的家人的嘘寒问暖,一句句唠叨饱含了多少深情啊! 生5:“唉……”,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一阵春风吹来,他收回思绪,伏案坐下,写下了这首《春夜洛城闻笛》。

(3)分句引读。

师:在这宁静的春夜,不知从谁家飞传出悠悠笛声,飘散在洛阳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师:李白听到了感伤离别的《折杨柳》--此夜曲中闻折柳。

师:这么动人心弦的曲子,勾起了李白深深的思乡情,不免感慨道--何人不起故园情。

(4)再次引领学生整体诵读古诗,感悟诗情。 师导读:一千多年前,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游洛阳时,听到哀怨幽咽的《折杨柳》引发了他浓浓的故园情,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思乡之作。(生深情齐读古诗) 师:李白曾因明月而生思乡之情,现在又因《折杨柳》的笛声而生思乡之情,这种写作方法叫作“触景生情”或者说“借景抒情”。

师:我们如何把外在的景(悠悠的笛声)与内在的情(思乡)有机地联系起来,如何走进唐朝诗仙李白的“故园情”?在接下来的写作中要按照诗歌的顺序作文,充分想象、联想,试着把诗中提示的音乐用文字描写出来。

四、学生写作,展示佳作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听音乐,引导学生感受独特的情感,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1.师生交流感受,学习诗人由音乐引发感想,抒发感情的写法。

2.生写作(可以从不同角度,如“我”,第三人称等)。

3.交流展示,师生评价。

五、小结方法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方法,总结规律,使学生找到改写古诗的方法。

总结“借景抒情”类古诗改写的方法:(1)抓住描绘景物的词语想象画面;(2)借助背景资料揣摩人物内心;(3)不同角度进行改写。

李白的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同学们要多多学习这样的写作方法。

背诵并默写《春夜洛城闻笛》。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借 景

抒 情

《折杨柳》

↓ 玉笛声

故园情 联 想

第五篇:《春夜洛城闻笛》教案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夜洛城闻笛》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和内涵。

2、学习诗人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的写法。

3、按照诗歌的顺序作文,试着通过想象,把诗中提示的音乐用文字描写出来。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曲《折杨柳》的意义,理解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2、用文字描写诗中提示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同学们,乡愁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心中永远的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王安石的乡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马致远的乡愁;那么“诗仙”李白的乡愁是什么呢?(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什么勾起了他的乡愁?(生:明月)在这首诗中明月能勾起他的乡愁?那么,在李白的其他诗中,还有什么也能勾起他的乡愁?

二、揭示课题,了解诗人

今天,我们就再学一首李白的思乡诗《春夜洛城闻笛》。(板题,读题)

1、诗的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生:告诉了时间,地点,事情)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诗题的意思说一下?(生:一个春季的夜晚,李白在“洛城”听到了笛声。)知道“洛城”在哪儿吗?(生:今河南洛阳)不错,看注释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师: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史称“诗仙”,生于中亚细亚碎叶城,长于蜀地,25岁出蜀而漫游楚湘,最终葬在安徽当涂。他一生创作丰厚,诗歌多以雄奇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浪漫的手法,讴歌祖国的大好山河,给人以清新飘逸之感。这首诗是他在开元二十三年(735)游洛阳时所作。那么,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一问,提出下一节学习要求。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古诗两遍,注意两个多音字的读音。

2、抽查学生朗读,相机证音:

散(san san)折(zhe zhe she)

师:同学们能根据意思的不同而选择它在诗中的正确读音,真棒!当然读好古诗,不光要读准字音,讲究节奏、停顿,如同唱歌一般。

3、老师示范:(老师边读边在桌子上轻轻的敲打节拍),学生模仿练读。

4、老师点名学生读(大家打节奏)

师:读古诗啊,除了注意节奏,更重要的是理解诗人的情感,注意音读的轻重和速度的快慢,表达出诗的情感,这就得学会抓重点词!(如:暗,暗暗地意思。要读得低沉、缓慢;满,要读得饱满、延长音;故园情,要字字延长,一咏三叹)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好吗?

5、师范读,生练读。[从诗的节奏到情感,由易到难,教学显出节奏。]

6、师生合作读,在吟诵中理解诗人情感,感受节奏和内涵。

7、诗,咱们反复读了几遍,你感受到诗人闻笛后的心情吗?(生: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这是什么笛子曲引起了他的思乡情呢?让我们接下来学习诗句,寻找答案吧![二问。用问题转入下一节教学,带动学生注意力的转移]

四、再读古诗,感悟想象

1、学习一、二句,想象“玉笛飞声满洛城”。

(1)想想可能是谁家的笛声?(学生先自读一、二句,然后老师用竖笛吹满文军的《望乡》,让学生闭目边听边想象。)

师:你从这笛声中感悟到了什么情感吗?

生:思念家乡,想念亲人。

师:那你听后自己心中有什么感受呢?

生:有点想念在福建打工的爸爸妈妈。(班中三分之一的学生是留守生)

师:这笛声勾起了许多同学对亲人的思念。同样,这悠扬的笛声如果在洛阳城响起。会不会也勾起许多人对亲人的思念呢?

生:当然会。

师:为什么会?

生:这首曲子就是一首思乡曲,洛阳城中一定有远离故乡的人。诗人李白不就远离故乡吗!

师:不错,想得合情合理。“暗飞声”又该怎么理解?

生:笛声是看不见抓不住的,又由于闻笛是在“春夜”,所以说“暗”。(参考书中的读写要点)

师:笛声虽然看不见抓不住,但诗人却能听得见想得到,你听,谁家的笛声已悠然传来——(播放古曲《折杨柳》,曲音由弱渐强,又由强渐弱)这笛声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渐渐飘散在洛阳城。请同学们自悟自读一二句。

师:这悠扬的笛声是怎么飞入作者的耳际,又是怎么渐渐飘散在洛阳城?四人一小组交流并汇报。[三问,拓宽想象。想象打开了,文章就有内容可写了]

生:伏案疾书的李白抬起头来,因为一曲凄清、忧伤的笛声打断了他的思路。这笛声一会儿强一会儿弱,像少女低声的倾述,又像湖面的涟漪荡漾开去。

生: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那曲调一会儿欢快一会儿忧伤,李白侧耳倾听,这笛声又像长了翅膀的小精灵一飞而过。

生:时断时续的`笛声在这宁静的春夜中飘散,传入作者的耳中,这笛声断断续续,好像有淡淡的乡愁,如同一湾悠悠的小溪缓缓流淌,流向远方。

师:让我们带着感悟再次齐读一二句。句中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写法是我们这首诗学写作的重点。

师:这么凄清、忧伤的笛声在春风里飘散,飞遍了洛阳城。想象一下这又是怎样的一翻情景呢?这笛声又引起了那些人的感想?

生:第二句运用了夸张、比拟的修辞手法。一个个绿豆芽似的音符好像一个个小精灵。在春风姑娘的陪伴下,手捧思念的种子撒向洛阳城。

师:好个通达人情的小精灵呀!她会把思念的种子撒向哪些地方或人家呢?这些人又会有哪些不同的反映和感受呢?

师出示句子,生想象补充。

“这些小精灵在春风姑娘的陪伴下,手捧思念的种子撒向……”

生:撒向旅店,旅客翻来覆去难已入睡。

师:旅店的旁边有?

生:茶楼,撒向茶楼,出门远行的人正在这儿歇脚,一边喝茶一边聊着家乡的事情。

师:茶楼的旁边呢?

生:有店铺、人家。又撒向常年在外做生意的店主、人家。

师:人家的旁边呢?

生:有湖,有亭子,有小船。这些小精灵在春风的陪伴下,来到了湖面,飞过亭子,把思念的种子撒进了小船。船客来到船头,仰望着天边的明月。真希望“明月千里寄相思”啊!

师:是啊,笛声在春风的陪伴下飞遍了洛阳的角角落落。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

生接齐读:散入春风满洛城。

师:“谁家玉笛……

生:暗飞声

师:“散入春风……

生:满洛城

请男女同学有感情交换齐读一、二句。

2、学三、四句,体会“折柳勾起故园情”。

指名一学生结合注释翻译三、四句,了解大意。

师:原来诗人在笛声中听到了《折杨柳》呀。《折杨柳》是什么乐曲?表达了什么情感?[四问。解开前两句诗人描写曲子的用意,提出读与写的难点。]

(1)理解“折柳”

生看注释(折柳:指古曲《折杨柳》,此曲叙说离别,表达不舍之情。)师补充(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辞》曰:“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柳”与“留”谐音,暗含要行人留下来。早在《诗经》中就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来表达离乡眷恋故土之情。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后来,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有人说这个地方的杨柳被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

(2)师播放笛曲《折杨柳》,生闭目欣赏体会。

师:其实,我们刚才已经听过,你们听后感觉这笛声像什么?试着把无形的笛声有形化,仿照例子试着写一两句。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简媜写的《夏之绝句》中的两句,体会“化无形为有形”的写法)[以范例扶助学生,解难过关,选例典型,用的恰是其时。]

例句:

蝉声是一阵袭人的浪,不小心掉进小孩子的心湖,于是湖心抛出千万圈涟漪如千万条绳子,要逮逋那阵浪。(把无形的蝉声比喻成有形的浪。)

蝉声如行云如流水,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又如澎涛又如骇浪,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把无形的蝉声比喻成有形的行云、流水、澎涛、骇浪。)

生1:笛声好象少女低声的哭泣。

生2:笛声就像家乡的云雾将我缭绕,仿佛我已梦回故乡。

生3:笛声是深秋的风,掀起思乡的波澜,让人心颤。

师:在这宁静的春夜,李白独自客居洛阳城,原来他听到的笛声中有这叙述离愁别苦的《折杨柳》呀!他的心中会怎样呢?

生:会思念故乡、亲人。

师:这种情就叫什么情?

生:故园情。

师引读:何人不起……

生接读:故园情

师:是呀!谁的心中能不升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李白。还有吗?[五问。拓展学生读古诗的眼界,使学生深刻理解“爱故乡”是中国文化的传统!]

生:出门旅行的人,外地经商的人,他乡工作的人,外出求学的人……

师:总之,是远离故乡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思乡啊!

因为思乡,纳兰性德“聒碎乡心梦不成”;因为思乡,范仲淹“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因为思乡,李白又会怎样呢?此时的他,会有怎样的动作、神态、心理呢?结合自身的感受想一想,写一写。[六问。与前两句的泛写成对比,引导学生写深,写具体,全诗是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生1:折柳曲触动了他孤独伤感的情绪,使他不由得想起曾经与亲友在春风中折柳赠别的情景。

生2:他呆呆地望着窗外。向西望,那是他家乡的方向!他似乎看到一个柔弱的身影在古井边一俯一仰。那是他母亲在汲水!

生3:他不禁流下眼泪,泪水模糊了他眼前的景象。

生4:他来到窗前,仰望星空,深情地吟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的思绪渐远,耳边响起的已不是笛子的声音,而是远在千里外的家人的嘘寒问暖,一句句唠叨饱含了多少深情啊!

生5:“唉……”,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一阵春风吹来,他收回思绪,伏案坐下,写下了这首《春夜洛城闻笛》。

(3)分句引读。

师:在这宁静的春夜,不知从谁家飞传出悠悠笛声,飘散在洛阳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师:李白听到了感伤离别的《折杨柳》——此夜曲中闻折柳。

师:这么动人心弦的曲子,勾起了李白深深地思乡情,不免感慨道——何人不起故园情。

(4)再次引领学生整体诵读古诗,感悟诗情。

师导读:一千多年前,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游洛阳时,听到哀怨幽咽的《折杨柳》引发了他浓浓的故园情,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思乡之作。

生:(深情齐读古诗)

老师与全班同学一起吟诵《春夜洛城闻笛》。

师:李白曾因明月而生思乡之情,现在又因《折杨柳》的笛声而生思乡之情,这种写作方法叫做“触景生情”或者说“借景抒情。”

师:我们如何把外在的景(悠悠的笛声)与内在的情(思乡)有机的联系起来,如何走进唐朝诗仙李白的“故园情”,在接下来的写作中要按照诗歌的顺序作文,充分想象、联想,试着把诗中提示的音乐用文字描写出来。

五、学生写作,教师指导

1、师生交流感受,学习诗人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写法。

2、生写作(可以从不同角度,如“我”,第三人称等)(再次低声播放《折杨柳》、《望乡》)。

3、交流展示,师生评价。

六、展示佳作,小结学法

总结“借景抒情”类古诗改写的方法:

(1)抓描绘景物的词语想像画面;

(2)借助背景资料揣摩人物内心;

(3)不同角度进行改写。

下载春夜洛城闻笛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春夜洛城闻笛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设计

    【文题解说】 这是一首李白思乡的诗。题目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阳时所作。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闻笛声而引起思......

    春夜洛城闻笛改写作文(五篇)

    春夜洛城闻笛改写作文5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

    春夜洛城闻笛原文翻译及赏析(大全五篇)

    春夜洛城闻笛原文翻译及赏析春夜洛城闻笛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阳城闻笛唐代: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翻译:是谁......

    《春夜洛城闻笛》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阅读训练】: 一、 1.诗中所提到的“折柳”,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诗人“闻......

    七年级下册语文《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

    《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和内涵。 2.学习诗人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的写法。 3.按照诗歌的顺序作......

    春夜洛城闻[优秀范文5篇]

    春夜洛城闻笛 1教学目标 1.了解“柳”的寓意,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诗歌意境。 2.深情朗读,合作探究,学会抓住关键词语体悟诗歌情感的方法。 3.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欣赏李白诗歌......

    《峨眉山月歌》及《春夜洛城闻笛》教学实录(高三必修)

    作为诗仙李白的出山之作,这里有的是年轻人似成熟而未成熟的憧憬,李白将跨入独立生活的征途时,对人生的一种淡淡的忧伤,江山、风月给李白的是一种夹着忧伤怅惘的激励和欢愉,讲解峨......

    夜上受降城闻笛教案

    《夜上受降城闻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 2、理解诗意 3、赏析诗句 4、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对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初一学生来说,经历了从小学到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