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拟行路难课用.DOC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学习目的
1.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难点:通过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写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1、湘夫人为我们讲了一个苦恋的故事,与佳人相会而不得的烦恼,下面我们来学习鲍照的《拟行路难》,看看他烦恼的是什么,板书标题《拟行路难》。
2、提出问题:试结合之前一定量的诗歌学习,归纳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明确:1)、读懂大意;2)、知人论诗;3)、领悟情感;4)、赏析技巧
一、读懂大意
要求:明确体裁、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1、读懂大意之体裁:联想比较学过的诗歌体裁和乐府古诗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本文是第四首。
2、读懂大意之读音、节奏;
3、根据大意试背诵
二、知人论诗
1、联想比较,就全诗或自己感受最深的某句诗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并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理解。
2、示范诵读,引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①交流有关鲍照的生平经历和写诗的背景
鲍照(415~470),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山东东海(治所在今郯城);一说山西上党(可能是指东海鲍氏的祖籍)。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在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职。元嘉二十一年(444),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的侍郎,在刘□和太子刘劭一起谋杀宋文帝之前,他已离去。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又出任过中书舍人、秣陵令等小官。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任刑狱参军等职。孝武帝死后,明帝刘□杀前废帝子业自立,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子勋反对刘□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鲍照的集子有南齐永明年间虞炎奉文惠太子萧长懋之命所编10卷。现存鲍照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毛□校本《鲍氏集》为较早。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鲍参军集》为最流行。鲍照集的注释,始于清末的钱振伦,他的注本没有来得及刊行。近人黄节在钱注基础上作了补注,称《鲍参军诗注》,今人钱仲联作《鲍参军集注》,附有《鲍照年表》。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中的“俊逸鲍参军”,就是赞美李白的诗有鲍照的俊逸风格。其作品留芳后世,被称为“元嘉三大家”之一。他的《登大雷岸与妹书》和《梦还乡》赞美了家乡的山水。补充时代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②领悟诗歌主旨:
问题导入:诗人的人生之路难吗?是怎样的难?
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三、领悟情感
1、领悟作者的剧烈情感变化,把握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 问题探究:诗人认命不认命?
结论:处在“认命”与“不认命”的矛盾中。先似乎“认命”了,后又似乎“不认命”,最后似乎还是“认命”了。
2、具体品味诗人是如何表现这种矛盾的思想情感的? ①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② 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表面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平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③ 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④ 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结:
乍读之下,似乎诗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其实,他是用反嘲的笔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地,岂是平的?泻水于地,难道不是依照各自高下不同的地势而流向各方吗?一个人的遭际如何,犹如泻水置地,不是也被出身的贵贱、家庭社会地位的高低所决定了吗!
“泻水”四句言不当愁;接下去写借酒浇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满怀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诗人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面对着如此不合理的现实,诗人“心非木石岂无感”?理的劝慰、酒的麻醉,难道就能使心如槁木吗?当然不能。全诗的感情在这句达到高潮。紧接着却是一个急转直下:“吞声踯躅不敢言。”诗情的跌宕,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赏析技巧 概括本诗的写作风格
此诗的语言近似口语,明白晓畅。诗歌的情感时而压抑,时而奔放,将复杂的心理历程表现的曲折婉转。
五、拓展:读出搜集的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体会他们对待人生之路的艰难有怎样不同的态度。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苏轼《定**》——一蓑烟雨任平生
《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六、总结全文
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才秀”而“人微”,有才而无望,“英雄无用武之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千古的悲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代,只患己之不能,不患人之不己知,我们要做的,只剩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德美才秀”的人,我们的时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搜集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写一篇杂谈。
板书设计
拟行路难 鲍照
认命——不认命——认命 ︱ ︱ ︱ 抨击 悲愤 无奈
第二篇:《拟行路难》说课稿
《拟行路难》说课稿
《拟行路难》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拟行路难》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这本书着重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古代诗歌散文,进一步夯实高中生古代诗文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以及文艺审美能力。
第一单元为古代诗歌鉴赏,按照不同的教学要求本单元又可分为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四部分。
赏析指导部分明确提出本单元教学目标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所谓“以意逆志”就是指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一方面要在正确理解词义、字义的基础上,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地理解诗歌的主旨,另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去推测作者的写作本意,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所谓“知人论世”就是指在分析诗歌时要结合作家的人生经历、思想倾向、审美情趣和他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来理解作品,深入挖掘作品的深刻含义。二者之间是相互交融的,密不可分的。
在赏析示例部分,安排的诗歌是《长恨歌》,由于篇幅较长,难度较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自主赏析部分的《拟行路难》可以说是本选修教材的第一篇课文,科学地引导学生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角度来解读诗歌既可以为本单元的推荐作品部分的学习打下基础,也可为本教材剩下的两单元诗歌的学习起一个示范作用。因此,本课的学习意义重大。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20xx年湖北省高考语文大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以及14班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情况而制定。
(一) 《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二)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
1、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古代诗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2、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3、学习鉴赏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提倡个性化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 《20xx年湖北省高考语文大纲》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者可归纳为十个字:学生 语言 形象 技巧 情感 。简单地说,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品味诗歌语言,分析人物形象,赏析表现技巧,感悟诗人情感这些角度来鉴赏诗歌。
(四) 高二(14)班学情分析:
1、在必修二必修四的阅读鉴赏板块的古代诗歌学习的基础上,(14)班学生已有一定的诗歌积累,具备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
2、(14)班学生基础差,积累实词少,完整地理解诗歌大意尚存在问题,对文本的分析能力还需加强;
3、(14)班是理科班,逻辑能力很强,形象能力稍差,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书写的文采性需要加强;
基于以上教学要求和14班的学情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知识与能力:
(1) 了解鲍照的生平及作品;
(2) 理解诗歌大意,背诵全诗;
(3) 分析诗句中“愁”的动作表现和社会根源;
(4) 赏析比兴手法的运用;
(5) 分析诗人形象。
2、过程与方法:
(1) 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角度展开师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 从“以意逆志”角度分析诗人内心的愁闷通过外在的动作表现出来;
(3) 从“知人论世”角度分析诗人悲愤苦闷的根源。
3、情感、态度与价值:
(1) 把握诗歌情感,体会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
(2) 激发学生对诗人怀才不遇的同情和对其才华横溢的敬仰。
其中,教学重点为:
(1)把握诗歌主旨,掌握诗歌朗读技巧,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分析“愁”的动作表现和社会根源;
(3)诗人形象分析。
教学难点为:
(1)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2)比兴手法的理解。
三、教法学法
为了给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诵读是古代诗歌教学中关键环节,声情并茂的吟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把握诗歌的情感,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为诗歌鉴赏打下良好的基础。
2、问题法。问题的科学设计不仅能突出教师的引导性作用,还能激发学生思考的乐趣和好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
3、自主、合作、探究法。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它既强调教师给予足够的课堂空间给学生,又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性,它既是一种教法,又是一种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在课前安排学生预习诗歌,弄清诗歌大意,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诗歌朗诵过程中,先由学生代表尝试读,再由学生点评朗读效果,教师引导点评角度,最后由教师总结阅读技巧,整个过程强调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在探究诗人“愁”的根源时,我注意引导学生结合社会背景和诗人生平深入探讨诗人“怀才不遇”的具体性和社会根源。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倡导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教师与学生的合作,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教师成为课堂的引路人,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性。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以杜甫和李白对鲍照的赞美导入,从感性上给学生树立鲍照的高大形象,让学生敬仰、钦佩诗人,为后面分析诗人的不幸遭遇作铺垫,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加深学生对诗人内心愁闷的理解和对其怀才不遇的深切同情。
(二)诗题解读与预习答疑:乐府诗。“行叹复坐愁”互文;“歌”,歌咏,吟咏。
(三)诵读诗歌(重点)
学生集体自由读mdash;教师提要求:情感,语速,语调。
学生代表尝试读mdash;学生点评,教师引导,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完成情感、语速、语调的教学目标。
教师配乐示范读mdash;教师示范,带领学生逐句模仿读。
学生代表示范读mdash;检查模仿效果,学生示范。
学生集体齐读mdash;进步把握情感,揣摩语速语调。
(四)分析情感:
1、承接朗读的情感,提问学生:诗歌中那个词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愤苦闷?从而引出诗眼“愁”?
2、接着提问:诗人是怎样表现这种愁的呢?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归纳出通过外部的动作行为来表现内心的愁闷的写法,引导学生找出《拟行路难》表现诗人内心的动词。
3、学生分四个小组用四字短语概括这些动词所在的诗句,师生合作,通过比较辨别,得出最好的概括。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出诗人“愁”的层次感。
以上问题,既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情感的能力,又注意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诗歌语言的能力,强调师生的合作学习,注意从“以意逆志”角度鉴赏诗歌。
4、提问:诗人“愁”的原因是什么? 引出从“知人论世”角度鉴赏诗歌。
5、提问:诗人对造成自己不幸人生的根源有没有清醒的认识?有。
6、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学生容易答出“命”,很难答到第一二句。教师引导:“命”是直接道出,第一二句直接道出。先分析一二句,再分析“命”。
7、提问:第一二句明明是写的水呀?怎么会是愁的根源呢?该怎样理解?教师引导:此处用的是一种表现手法。学生容易答出“比喻”,教师补充“起兴”,综合起来即“比兴”。
8、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对“命”的态度:知命认命 抗命 认命
这个问题的设计,注重文本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挖掘出文本的深度。
9、教师小结:全诗围绕一个“愁”字展开,“泻水兴愁”含蓄地道出了“愁”的根源,“行坐叹愁”“酌酒消愁”“悲歌断愁”,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的愁绪在不断流动,不断加深,当诗人情不能自已时,他发出了生命中的最强有力的呐喊:“心非木石岂无感?”可最终,也只能吞声踯躅,不敢言愁。在“愁”的背后是诗人对不公平的命运的抗争,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学完诗歌,我想,在每位同学都有自己心目中的鲍照。
10、诗人形象分析:让大家在纸上写,教师引导学生从外部形象和内部形象来展开。教师朗读习作,然后点评。本环节调动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完成了分析诗人形象的教学目标。
11、背诵诗歌:个人背mdash;分组背mdash;集体背
12、作业:搜集“愁”的诗句。
七、教学板书
板书分为正板和副板。正板的设计围绕两个字:“愁”“命”。“愁”分为:泻水兴愁 行叹坐愁 酌酒消愁 悲歌断愁 吞声咽愁。“命”分为:知命 认命 抗命 认命。
《拟行路难》说课稿2
下午好!我说课的篇目是《拟行路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板书六大板块来展开。
一、教材分析
《拟行路难》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这本书着重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古代诗歌散文,进一步夯实高中生古代诗文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以及文艺审美能力。
第一单元为古代诗歌鉴赏,按照不同的教学要求本单元又可分为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四部分。
赏析指导部分明确提出本单元教学目标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所谓“以意逆志”就是指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一方面要在正确理解词义、字义的基础上,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地理解诗歌的主旨,另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去推测作者的写作本意,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所谓“知人论世”就是指在分析诗歌时要结合作家的人生经历、思想倾向、审美情趣和他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来理解作品,深入挖掘作品的深刻含义。二者之间是相互交融的,密不可分的。
在赏析示例部分,安排的诗歌是《长恨歌》,由于篇幅较长,难度较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自主赏析部分的《拟行路难》可以说是本选修教材的第一篇课文,科学地引导学生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角度来解读诗歌既可以为本单元的推荐作品部分的学习打下基础,也可为本教材剩下的两单元诗歌的学习起一个示范作用。因此,本课的学习意义重大。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20xx年湖北省高考语文大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以及14班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情况而制定。
(一) 《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二)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1、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古代诗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2、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3、学习鉴赏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提倡个性化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 《20xx年湖北省高考语文大纲》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者可归纳为十个字:学生 语言 形象 技巧 情感 。简单地说,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品味诗歌语言,分析人物形象,赏析表现技巧,感悟诗人情感这些角度来鉴赏诗歌。
(四) 高二(14)班学情分析:
1. 在必修二必修四的阅读鉴赏板块的古代诗歌学习的基础上,(14)班学生已有一定的诗歌积累,具备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
2. (14)班学生基础差,积累实词少,完整地理解诗歌大意尚存在问题,对文本的分析能力还需加强;
3. (14)班是理科班,逻辑能力很强,形象能力稍差,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书写的文采性需要加强;
基于以上教学要求和14班的学情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知识与能力:
(1) 了解鲍照的生平及作品;
(2) 理解诗歌大意,背诵全诗;
(3) 分析诗句中“愁”的动作表现和社会根源;
(4) 赏析比兴手法的运用;
(5) 分析诗人形象。
2. 过程与方法:
(1) 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角度展开师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 从“以意逆志”角度分析诗人内心的愁闷通过外在的动作表现出来;
(3) 从“知人论世”角度分析诗人悲愤苦闷的根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
(1) 把握诗歌情感,体会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
(2) 激发学生对诗人怀才不遇的同情和对其才华横溢的敬仰。
其中,教学重点为:
(1)把握诗歌主旨,掌握诗歌朗读技巧,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分析“愁”的动作表现和社会根源;(3)诗人形象分析。
教学难点为:(1)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2)比兴手法的理解。
三、教法学法
为了给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诵读是古代诗歌教学中关键环节,声情并茂的吟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把握诗歌的情感,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为诗歌鉴赏打下良好的基础。
2、问题法。问题的科学设计不仅能突出教师的引导性作用,还能激发学生思考的乐趣和好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
3、自主、合作、探究法。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它既强调教师给予足够的课堂空间给学生,又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性,它既是一种教法,又是一种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在课前安排学生预习诗歌,弄清诗歌大意,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诗歌朗诵过程中,先由学生代表尝试读,再由学生点评朗读效果,教师引导点评角度,最后由教师总结阅读技巧,整个过程强调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在探究诗人“愁”的根源时,我注意引导学生结合社会背景和诗人生平深入探讨诗人“怀才不遇”的具体性和社会根源。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倡导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教师与学生的合作,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教师成为课堂的引路人,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性。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以杜甫和李白对鲍照的赞美导入,从感性上给学生树立鲍照的高大形象,让学生敬仰、钦佩诗人,为后面分析诗人的不幸遭遇作铺垫,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加深学生对诗人内心愁闷的理解和对其怀才不遇的深切同情。
(二)诗题解读与预习答疑:乐府诗。“行叹复坐愁”互文;“歌”,歌咏,吟咏。
(三)诵读诗歌(重点)
学生集体自由读—教师提要求:情感,语速,语调。
学生代表尝试读—学生点评,教师引导,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完成情感、语速、语调的教学目标。
教师配乐示范读—教师示范,带领学生逐句模仿读。
学生代表示范读—检查模仿效果,学生示范。
学生集体齐读—进步把握情感,揣摩语速语调。
(四)分析情感:
1. 承接朗读的情感,提问学生:诗歌中那个词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愤苦闷?从而引出诗眼“愁”?
2. 接着提问:诗人是怎样表现这种愁的呢?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归纳出通过外部的动作行为来表现内心的愁闷的写法,引导学生找出《拟行路难》表现诗人内心的动词。
3. 学生分四个小组用四字短语概括这些动词所在的诗句,师生合作,通过比较辨别,得出最好的概括。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出诗人“愁”的层次感。
以上问题,既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情感的能力,又注意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诗歌语言的能力,强调师生的合作学习,注意从“以意逆志”角度鉴赏诗歌。
4. 提问:诗人“愁”的原因是什么?引出从“知人论世”角度鉴赏诗歌。
5. 提问:诗人对造成自己不幸人生的根源有没有清醒的认识?有。
6.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学生容易答出“命”,很难答到第一二句。教师引导:“命”是直接道出,第一二句直接道出。先分析一二句,再分析“命”。
7. 提问:第一二句明明是写的水呀?怎么会是愁的根源呢?该怎样理解?教师引导:此处用的是一种表现手法。学生容易答出“比喻”,教师补充“起兴”,综合起来即“比兴”。
8.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对“命”的态度:知命认命 抗命 认命
这个问题的设计,注重文本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挖掘出文本的深度。
9. 教师小结:全诗围绕一个“愁”字展开,“泻水兴愁”含蓄地道出了“愁”的根源,“行坐叹愁”“酌酒消愁”“悲歌断愁”,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的愁绪在不断流动,不断加深,当诗人情不能自已时,他发出了生命中的最强有力的呐喊:“心非木石岂无感?”可最终,也只能吞声踯躅,不敢言愁。在“愁”的背后是诗人对不公平的命运的抗争,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学完诗歌,我想,在每位同学都有自己心目中的鲍照。
10. 诗人形象分析:让大家在纸上写,教师引导学生从外部形象和内部形象来展开。教师朗读习作,然后点评。本环节调动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完成了分析诗人形象的教学目标。
11. 背诵诗歌:个人背—分组背—集体背
12. 作业:搜集“愁”的诗句。
《拟行路难》说课稿3
一、说教材
《知人论世之〈拟行路难〉》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第一单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高中语文实验教材中的选修教材,它着重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古代诗文第一单元的题目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主要学习如何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内容与主旨,围绕这一目标,介绍两种阅读诗歌的方法:“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这一单元共有十首诗歌,这一节课我定的题目是《知人论世之〈拟行路难〉》,意思是通过《拟行路难》这首诗歌的学习教给学生“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
我们在欣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要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材料,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们所生活的环境与时代,把握他们的心灵历程与精神世界因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另外,古代诗人尤其是一些大家的名作,往往还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风气与时代精神我们要深入欣赏和把握其中的内容和旨趣,就要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洞察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情志与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否则,就只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像欣赏《拟行路难》时首先要知道当时实行的是门阀制度,寒族士人普遍在政治上遭受到不公平待遇,这样才能深入理解诗歌中所表现出的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愤激,决不仅仅是鲍照的个人牢骚与私愤,而是有着深广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知人论世”就是为理解某个人的作品,而了解这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即结合作家思想和时代背景理解作品
鲍照(约414~466),字明远南朝刘宋时期文学家,在当时,门阀世族在社会上的统治地位虽较两晋有所削弱,但他们依然顽强地维护着本阶层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出身寒微的文人往往空怀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不得不在壮志未酬的遗恨中坐视时光流逝即使跻身仕途,也多是充当幕僚、府掾,备受压抑,在困顿坎坷中徒然挣扎,只落得身心交瘁鲍照出身寒素,自称“孤门贱生”(《解褐谢侍郎表》)无高贵的门第可资凭借虽然年轻时即以诗为临川王刘义庆所赏识,但终不得志,一生中只做过诸如王国侍郎、县令、中书舍人、参军等一类的小官尽管他的才华在当时已经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但死后无传,可见其地位的卑微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行路难”是乐府旧题,“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鲍照的拟作,多抒发寒门之士备遭压抑的痛苦,充满了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与抗争精神,代表了寒士的呼声《拟行路难》其四就是其中的代表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乍读之下,似乎诗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其实,他是用反嘲的笔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地,岂是平的?泻水于地,难道不是依照各自高低不同的地势而流向各方吗?一个人的遭际如何,犹如泻水置地,不是也由出身的贵贱、家庭社会地位的高低所决定了吗?“泻水”四句言不当愁;接下去写借酒浇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但满腔的悲愁岂能是区区杯酒所能驱散?诗人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面对着如此不合理的现实,诗人“心非木石岂无感”?理的劝慰、酒的麻醉,难道就能使人心如槁木吗?当然不能,全诗的感情在这句达到高潮紧接着却是一个急转直下:“吞声踯躅不敢言”诗人将怨愤不平,对门阀制度的不满和抗争,以及备遭压抑后无可奈何的矛盾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说学情
大部分学生对诗词阅读的兴趣不浓,欣赏诗词的`能力停留在对诗词内容的感性认识这一层面,不懂得如何挖掘文本蕴含的深层含义,对欣赏诗词的方法所知甚少这一节课,我将着重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诗词的方法知人论世,提高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借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阅读诗词的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本节课主要通过对《拟行路难》的欣赏教给学生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围绕这一目标,我是这样设计教学
目标及重难点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及其生平;
(2)了解诗歌的内容
(3)培养学生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
(4)培养学生
“知人论世”的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带着激情走进课堂
(2)突出教学重点,从《孟子·万章》中强调“知人论世”,从学生收集的材料汇总中强调鲍照生平,在学生的讨论中引导学生挖掘作品的深度与广度,强化“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
(3)诵读法,小组讨论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作者在逆境中的抗争精神,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
(2)准确把握诗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及其生平,掌握诗歌的内容
2.培养学生“知人论世”的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诗歌的意旨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教设备
四、说教法
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拟行路难》的欣赏教给学生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首先激情导入,让学生带着激情走进课堂,接着介绍“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介绍作者及其生活的时代背景,教师适当补充分析诗歌时,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来领悟作品思想与情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师适时点拨,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与他的遭遇联系起来,通过“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挖掘作品的深度与广度在掌握了“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后采用“延伸拓展法”,补充相关诗词,提升理性认识,设计问题锻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赏析诗歌的能力让他们在教学活动
的参与中找到成就感,找到阅读的乐趣采用这些教学方法,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有力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且能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说学法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合作探究为辅课前,自读诗歌,通过工具书获取作者资料,帮助
自己理解诗歌课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读诗歌,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挖掘诗歌内涵课后,学以致用,利用所学方法阅读其它诗歌作品,锻炼自己阅读诗歌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抱怨自己空有报国之志却报国无门,“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可见机会之难求!在现实生活中,机遇同样是稍纵即逝,难以追求现在给你一个机会,你能把握住吗?
【多媒体显示】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
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答: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
从注解中诗人所处时代寻找答题角度,导入欣赏诗歌之方法知人论世
2.运用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以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多媒体显示】
(1)了解作者及其生平,了解诗歌的内容
(2)培养学生“知人论世”的赏析能力
(3)感受作者在逆境中的抗争精神,培养抗挫折能力、乐观豁达的情怀
3.术语解释知人论世
【多媒体显示】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
“知人论世”就是为理解某个人的作品,而了解这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即结合作家思想和时代背景
理解作品
4.请同学介绍作者及其生平,教师适时补充强调
【多媒体显示】
鲍照(约414~466),字明远南朝刘宋时期文学家,在当时,门阀世族在社会上的统治地位虽较晋代有所削弱,但他们依然顽强地维护着本阶层在政治上的垄断权“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出身寒微的文人往往空怀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不得不在壮志未酬的遗恨中坐视时光流逝即使跻身仕途,也多是充当幕僚、府掾,备受压抑,在困顿坎坷中徒然挣扎,只落得身心交瘁鲍照的遭遇就是这样的,他出身寒素,自称“孤门贱生”(《解褐谢侍郎表》)无高贵的门第可资凭借虽然年轻时即以诗为临川王刘义庆所赏识,但始终不得志,一生中只做过诸如王国侍郎、县令、中书舍人、参军等一类的小官尽管他的才华在当时已经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但死后无传,可见其地位的卑微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行路难”是乐府旧题,“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鲍照的拟作,多抒发寒门之士备遭压抑的痛苦,充满了对门阀社会制度的不满和抗争精神,代表了寒士的呼声《拟行路难》其四就是其中的代表
5.赏析诗歌
(1)学生诵读诗歌,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教师范读诗歌;学生再读诗歌,在感受思想情感的过程中背诵诗歌
(2)用小组讨论法学习鲍照的《拟行路难(四)》
①整体把握:探讨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世界?
讨论后明确:本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和不屈的抗争精神
②研读作品: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愁思与愤懑的?
1)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讨论后明确: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低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2)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讨论后明确:“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3)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讨论后明确:以非常精炼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
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4)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我们该如何看待生活中遇到的挫折?
讨论后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
中的无奈,“岂无敢”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强烈的苦闷、不屈的抗争精神、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③造成作者不幸人生的原因是什么?作品反映的只是个人的悲剧吗?
讨论后明确:源于罪恶的门阀制度寒族士人普遍在政治上遭受到不公平待遇,诗歌中所表现出的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愤激,决不仅仅是鲍照的个人牢骚和私愤,而是具有深广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批判精神
(3)总结本节课教学要点并布置课堂作业:
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赏析鲍照《拟行路难(六)》
【多媒体显示】
《拟行路难(六)》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能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幕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6.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本诗
(2)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赏析李白的《行路难》,
写一段500字的赏析文字
【多媒体显示】
行路难
李白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第三篇:《拟行路难》(其四)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诗歌的内容。
2,能力目标: 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 理解文中大副渲染愁绪的用意 3,情感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二,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2,把握文中对比和“比兴”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由全体学生背诵《湘夫人》导入新课。板书标题《拟行路难》 二,介绍作者。
鲍照(?~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一说上党(今属山西)
可能是指东海鲍氏的祖籍。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在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职。元嘉二十一年(444),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的侍郎,在刘□和太子刘劭一起谋杀宋文帝之前,他已离去。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又出任过中书舍人、秣陵令等小官。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任刑狱参军等职。孝武帝死后,明帝刘□杀前废帝子业自立,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子勋反对刘□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鲍照的集子有南齐永明年间虞炎奉文惠太子萧长懋之命所编10卷。现存鲍照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毛□校本《鲍氏集》为较早。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鲍参军集》为最流行。鲍照集的注释,始于清末的钱振伦,他的注本没有来得及刊行。近人黄节在钱注基础上作了补注,称《鲍参军诗注》,今人钱仲联作《鲍参军集注》,附有《鲍照年表》。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中的“俊逸鲍参军”,就是赞美李白的诗有鲍照的俊逸风格。其作品留芳后世,被称为“元嘉三大家”之一。他的《登大雷岸与妹书》和《梦还乡》赞美了家乡的山水。
三、补充时代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四、鉴赏诗歌
1.诵读此诗,结合注释,理解本诗的思想内容。并把握本诗的感情基调。
明确:本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2..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愁思与愤懑的?
① 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 高低贵贱决定的。
② 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③ 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④ 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敢”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3.背诵并默写本诗。五.作业
背诵李白的《行路难》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第四篇:拟行路难教案
《拟行路难》教案
——鲍照
【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鲍照的一首诗作。鲍照这位诗人我们可能觉得很陌生,但是杜甫、李白我们很熟悉了吧。我们来看一首诗——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其中称赞李白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甫用鲍照诗作的成就来赞扬李白,可见对鲍照诗作评价之高。
那么,鲍照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为何没有像李白杜甫一样青史留名、为人们所熟知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鲍照的《拟行路难》,跟随诗人的脚步走进他的作品,了解他的人生,感悟他的诗情。
·诵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把握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
2.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学习过程】
一、初读,扫清文字障碍、掌握相关资料 预习检测(自主学习)1.给下列重点字注音: 鲍()酌()踯躅()2.解题:
《行路难》是乐府旧题,本为汉代歌谣,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语言以悲愤为主,声调以悲凉为主。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本诗是第四首。
3.了解概括鲍照的创作成就和人生经历: 认真阅读“资料链接”,用一句话概括鲍照的创作成就和人生经历。(可以用“虽然„„但是„„”的句型。)
示例:鲍照一生虽然才华横溢、诗文有盛名,且少有壮志,思求报国,但因出身寒门,一生沉沦下僚,郁郁不得志。所谓“ 才秀人微,取湮当代 ”。
4.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诗歌大意。
示例:就像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人的命运也是既定的,怎么能总是这样自怨自哀。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一曲《行路难》,歌唱声又因举杯饮酒而中断?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敢多说什么了。
二、精读,披文入情,咀嚼文字,体悟情感
·文字是情感的载体。前面,我们已经扫清了文字障碍,初步把握了这首诗的基本内容。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品读揣摩诗歌的语言,深入把握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
(一)自由诵读诗文,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诗人情感: “愁”
·下面就让我们来解读这个“愁”字。
(二)研读诗文,解读一个“愁”字 1.齐读前四句诗,思考:(1)哪句诗直言诗人之“愁”? ① “安能行叹复坐愁” ② “愁”的表现是什么?
“行、坐”“叹、愁”,(“愁之相”---互文)③ 通过诗人的外在行为,想象一下诗人愁到了何种程度? 无时无地不在愁。这愁绪如此浓重,令诗人坐卧不宁、寝食难安,却又挥之不去、排解不开。(2)诗人为何如此愁苦? “人生亦有命”
“命”这和愁苦有何联系?
我们来学习一种诗歌解读的方法——知人论世。①首先,联系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说说他看到了怎样的“命”。(知人论世)
决定了一生的仕途和际遇。)
面对这一现实,诗人也只能承认“人生有命”。那么,怎么又说“亦”?
②“亦”字承接了上文什么内容?(合作探究)“泻水置平地”
这里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 比喻。
如何理解“安能”?
(就像水会往不同方向流淌一样,人生在世间也各自有命,这似乎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我怎么能因为这而发愁呢?)
诗人真的能看开了吗?
强加在身上的不公平,你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怎么可能看开呢?(自我劝慰之语,内心愤懑不平)
·读这四句,读出诗中情感的细微变化。
(读法指导:一二句平;三四句略上扬,有不平之怨。)2.齐读后四句,思考:
(1)作者借助哪些方式来“自宽”,诗人内心得到宽慰了吗? ①“酌酒” ②“歌唱《行路难》”
(①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种种不平在心头激荡。②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欲将一腔悲愤倾泻而出。但是因为太过悲痛,连歌也唱不下去了。)(“愁之解”,无可排解、压抑郁闷)
·此情此境,让诗人何以堪?
·(2)诗人情感郁积到极点,不禁悲愤地大吼一声: “心非木石岂无感”
这一句是作者情感的总爆发,是作者不不合理社会的强烈控诉!这是什么句式?和前面哪一句句式相同?情感有何变化?(反问句。前面,心有不平,想排解;这一句,怒火填膺,忍无可忍)
(“愁之怒”,忍无可忍的愤激之语)·读这三句,读出情感变化。
(3)然而最后一句,诗人的情感又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急转直下,隐忍吞声)(为何出现这样的变化?(知人论世)
(再看写作背景。不敢说,说也改变不了什么,还可能带来杀身之祸,“愁之源”)
有门第等级的存在,纵你才高八斗,纵你有满腔报国热忱,只是不得施展。诗人的万千悲愤只能硬生生吞进肚里。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读这四句,读出情感从激愤到隐忍的变化。(读法指导:先扬后抑)
3.结合全诗,想象勾画诗人形象,说一说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士族门阀制度的不满和控诉,怀才不遇的悲愤与苦痛。
(三)、诵读诗文,体悟一个“愁”字
三、再读,反观自我,读出人生感悟(深化拓展)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总是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才秀”而“人微”,“英雄无用武之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千古的悲怆。
(一)、古诗文中抒发怀才不遇的诗词很多,请搜集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诗句,体会不同时代不同诗人对待人生之路的艰难有着怎样不同的态度。并思考为何不同。
王勃《滕王阁序》 —— “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李白《行路难》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苏轼《定**》 ——“ 一蓑烟雨任平生”
《念奴娇﹒赤壁怀古》 ——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为何不同?时代使然。
(二)、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代。但是同样的时代,同样的条件,每个人做出的选择却不一样。
同样是双臂残疾,有人沿街乞讨,有人刻苦自励终成“钢琴王子”;同样身家过亿,有人吸毒入狱,有人公而忘私裸捐为民。同样身在二中,有人奋起直追,努力成为一个“ 德美才秀 ” 的人;有人浑浑噩噩,甘心沉沦。反观自我,生活在同样的时代,面对同一片蓝天,我们将选择怎样的人生?
以《我的人生我做主》为题,写一段的短文,发表我的人生宣言。(100字左右)
【资料链接】 1.鲍照生平
鲍照(? ~ 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祖籍山东。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在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职。元嘉二十一年(444),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些小官。后卷入王室斗争,为乱兵所害。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钟嵘《诗品》说鲍照 “ 才秀人微,取湮当代 ”。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 18 首。
2.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特点: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所谓的“九品中正制”,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不能为国效力。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3.“披文入情”
语出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意思是:作家创作,总是由内而外,即先有客观现实的感发而产生的内在情态,
第五篇:拟行路难教案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学会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
能力目标:
1、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2、学会比较阅读,积累一定量的诗歌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
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
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教学重点】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和联想比较
【教学难点】对鉴赏诗歌的学习方法理解性地掌握,并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搜集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1、交流有关“人生之路”的感想,谈一谈自己对“人生之路”的理解和感受。
人生之路难行,无才难行,有才亦难行。
2、提出课题,坦陈本诗难学,但必须知难而上。
本诗是一首成人诗,同学们可能难以感受。
3、提出问题:试结合之前一定量的诗歌学习,归纳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
明确:
1、读懂大意;
2、知人论诗;
3、领悟情感;
4、赏析技巧
一、读懂大意
要求:明确体裁、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1、读懂大意之体裁:联想比较学过的诗歌体裁和乐府古诗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本文是第四首。
2、读懂大意之读音、节奏;
3、同位合作,根据大意试背诵
二、知人论诗
1、联想比较,就全诗或自己感受最深的某句诗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并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理解。
2、示范诵读,引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①交流有关鲍照的生平经历和写诗的背景
鲍照(?~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山东东海(治所在今郯城);一说山西上党(可能是指东海鲍氏的祖籍)。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在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职。元嘉二十一年(444),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的侍郎,在刘□和太子刘劭一起谋杀宋文帝之前,他已离去。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又出任过中书舍人、秣陵令等小官。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任刑狱参军等职。孝武帝死后,明帝刘□杀前废帝子业自立,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子勋反对刘□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鲍照的集子有南齐永明年间虞炎奉文惠太子萧长懋之命所编10卷。现存鲍照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毛□校本《鲍氏集》为较早。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鲍参军集》为最流行。鲍照集的注释,始于清末的钱振伦,他的注本没有来得及刊行。近人黄节在钱注基础上作了补注,称《鲍参军诗注》,今人钱仲联作《鲍参军集注》,附有《鲍照年表》。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中的“俊逸鲍参军”,就是赞美李白的诗有鲍照的俊逸风格。其作品留芳后世,被称为“元嘉三大家”之一。他的《登大雷岸与妹书》和《梦还乡》赞美了家乡的山水。
-补充时代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②领悟诗歌主旨:
问题导入:诗人的人生之路难吗?是怎样的难?
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三、领悟情感
1、领悟作者的剧烈情感变化,把握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
问题探究:诗人认命不认命?
结论:处在“认命”与“不认命”的矛盾中。先似乎“认命”了,后又似乎“不认命”,最后似乎还是“认命”了。
2、具体品味诗人是如何表现这种矛盾的思想情感的?
①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② 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表面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平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
③ 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④ 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结:
乍读之下,似乎诗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其实,他是用反嘲的笔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地,岂是平的?泻水于地,难道不是依照各自高下不同的地势而流向各方吗?一个人的遭际如何,犹如泻水置地,不是也被出身的贵贱、家庭社会地位的高低所决定了吗!
“泻水”四句言不当愁;接下去写借酒浇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满怀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诗人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面对着如此不合理的现实,诗人“心非木石岂无感”?理的劝慰、酒的麻醉,难道就能使心如槁木吗?当然不能。全诗的感情在这句达到高潮。紧接着却是一个急转直下:“吞声踯躅不敢言。”诗情的跌宕,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赏析技巧
概括本诗的写作风格
此诗的语言近似口语,明白晓畅。诗歌的情感时而压抑,时而奔放,将复杂的心理历程表现的曲折婉转。
五、拓展:读出搜集的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体会他们对待人生之路的艰难有怎样不同的态度。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苏轼《定**》——一蓑烟雨任平生
《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六、总结全文
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才秀”而“人微”,有才而无望,“英雄无用武之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千古的悲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代,只患己之不能,不患人之不己知,我们要做的,只剩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德美才秀”的人,我们的时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七、布置作业,齐背课文,下课
作业:谈一谈学习本文的感受。
【板书设计】
拟行路难
鲍照
认命——不认命——认命
︱
︱
︱
抨击
悲愤
无奈
《蜀相》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教学重点: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2、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
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3、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古典诗歌相关知识复习
古体诗:古诗、乐府诗
古典诗歌
绝句(四句)
近体诗(格律诗)
律诗(八句)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律诗形成于唐朝,分国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在格律上比古体诗严格许多。
首先,从音韵的方面看:律诗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偶句(二、四、六、八句)都押韵。
其次,从对仗方面看:首联、尾联可能不以对仗,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二、介绍作者、写作背景
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他的一生正好赶上了安史之乱,备尝了人生坎坷的艰辛。这也使他形成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并且在他得作品中得到体现。可以说他把自己的生活状态都写进了诗歌,所以他的诗历来被称为“诗史”,而他则被称为“诗圣”。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安史之乱期间作者在成都时所写的一首《蜀相》。
《蜀相》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的春天。759年底,杜甫结束了在甘肃天水一带颠沛流离的生活,暂时落脚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茅屋里。个人生活的艰难苦自不必说,政治上那种“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更是完全破灭。“安史之乱”已经“乱”了五年,百姓涂炭,田园荒芜,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中。唐肃宗风庸颥,宠信宦官,排斥功臣。在这样的情况下,杜甫满腔的苦闷、焦虑,是可以想见的。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为蜀汉制定了统一天下的策略,辅佐刘备、刘禅父子建立并巩固蜀汉政权,“功盖三分国”。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他与刘备君之间鱼水相得的关系,当然都使仕途坎坷、报国无门的杜甫心潮起伏、热泪盈眶。
三、指名朗读,教者指导
有哪位同学可以结合写作背景概括出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整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抒发的是感伤、叹惋的心情,这也正是全诗的基调。
诵读指导: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在诵读时该怎样来表现呢?
明确: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生读,教师读
四、分析诗歌
(一)分析颈联、尾联,具体把握感情和诵读。
1、诗歌中最能表现出诗人感伤、叹惋感情的是哪些诗句?是前半首还是后半首?
明确: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这两句诗中写了诸葛亮的哪些事?
明确:三顾茅庐,定天下计,联吴抗曹,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叛乱,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
3、该怎样来理解两句诗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呢?(诗句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点拨:“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
4、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的写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中的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点拨:这句诗描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是他一生中最为感人之处。正是因为“出师未捷身先死”,才令人扼腕叹息,才“长使英雄泪满襟”。
6、诵读指导:这两句诗该怎么朗读呢?
明确:“天下计”、“老臣心”“身先死”“泪满襟”该读重。“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要读得放一点,带赞颂的语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前句要读得稍快,带惋惜的语气,“死”字要读得沉痛;后句要读出感伤的语气,尤其是“泪满襟”三字要一字一顿,有泣而涕下的感觉。
(二)、分析首联、颔联,体会情景交融的手法,把握诵读。
1、这里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指成就了事业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
明确: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因国事忧愤成疾,临终时就是吟诵这两句诗,三呼“渡河”而逝。这说明了杜甫这首诗的成功,显示了杜诗的魅力。)
2、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杜甫自己呢?
明确:有,这英雄也包括着杜甫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杜甫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让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但,即便如此,他却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这苦痛是老杜心头永远的伤口。为此,我们可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寄托了自己“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是老杜用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3、这种感情在前两句诗中有没有表现出来?如果有,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老师点拨、明确:
“丞相”:(能否改为“蜀相”?为什么?)“丞相”更能体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寻”:特意去找,“寻访”武侯祠,也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柏森森”: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表达出诗人对蜀相的崇敬之情。
4、揣摩语言,分析“自”“空”
满院的碧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阴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却空荡荡无人欣赏。春色无限,本是赏心悦目的之景,“自”“空”二字互文见义,却使诗意逆转,“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隔叶的黄鹏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春色虽然无限,却与诗人无关,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
诗人面对丞相祠堂的无限春色,感受到的是凄清冷落的失望与感慨:虽然祠堂内春意盎然,然而时过境迁,先哲已去,如今遭逢乱世,却没有了像诸葛亮那样的济世英才。
5、诵读指导:这两句诗该怎么读?
明确:“丞相”要读出亲近的味道,“寻”读升调,读出仰慕之情。“柏森森”要读得平缓,读出欣慰的语气。后句读出惋惜的语气,前四字稍快,后三字则要慢,“自”“空”要重读,体现出诗意的逆转。
6、学生感受诗意,诵读诗歌。
五、课堂总结:
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
内容特点:
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