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趣的动植物》教学反思
《有趣的动物植物》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它既是一个人智慧的反映,也是一个人随身携带的永不过时的魅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强弱,对一个人的发展与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口语发展实际,我想一堂好的口语交际课,应该达到让学生敢说、会说、乐说的境界。
本着这样的理念,我设计了这次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方案,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愿意与别人交流,并能认真听别人说,然后作出评价。这堂课也让我收获了很多,原来我很怕上口语交际课,通过这次的实践,我觉得口语交际不再那么遥远、那么神秘,其实也能让老师喜欢教,让孩子们喜欢上。综合自己整堂课的教学,我觉得几点比较成功:
一、情境的创设
在这一堂口语交际课上,我为学生的交流创设了情境,把教室变成生物园,让孩子们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物或植物,一起参加在生物园举行的“有趣的动物植物大聚会”,我则扮演大象阿姨受狮子大王之托来当这次聚会的主持人和评委,准备评选有趣的动物和植物,大象阿姨主动向动植物精灵大声打招呼,孩子们很快进入情境,大方地介绍自己的名字,并向身边的“小动物”、“小植物”打招呼问好。
通过大熊猫和猪笼草的自我介绍,引导动植物从名字、样子、特点等方面进行自我风采展示。然后进入快乐的交朋友活动,最后评选、颁奖。通过这些有意思的活动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去,在生动逼真的情景中展开交际,大大激发了孩子的表达欲望,孩子们能畅所欲言。
二、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在口语交际中,倾听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在本节课上,我特别强调对学生“听”的要求。在老师示范自我介绍和猪笼草介绍的时候,我都先对学生的听提出明确的要求:“认真听,边听边记;如果有问题可以礼貌插话。”聚会结束还会评选出几名“最佳听众”。孩子们很认真地倾听,并礼貌地质疑,比如有:只有“手指”大的“绒猴”喜欢捉“虱子”吃,这“虱子”是什么东西呀?这么小的“绒猴”怎么敢吃那么大的狮子呢?孩子你一言,我一语地问开了,把课堂引向高潮。孩子都听得很认真,在评价他人时也能从语言和介绍的内容有趣在哪儿进行评价,并能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
三、实现有效的双向互动
口语交际的核心就是双向互动。我在这堂课的教学活动中,想方设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双向互动。首先是师生互动,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这次口语课中,我以动植物的一员大熊猫参加这次聚会,从一开始和孩子们的相互问好,活动中大熊猫的示范介绍,课堂中对学生发言的评价,老师与学生互交朋友,无不体现了老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
其次是在生生互动。让孩子们在小组内进行自我介绍,保证让每个孩子都有练习口语的机会。生生互相也体现在整堂课中,每个学生都扮演了自己喜欢的动物、植物和旁边的同学互打招呼,在学生上台作自我介绍后进行评价,也可能发言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进而和喜欢的植物交朋友,在这些环节中,学生之间进行了很好的双向互动,既发展了学生的口头语言,又提高了他们的交际能力。
课上完了,但我仍久久地沉浸在这次有趣的动物植物大聚会中。我想,在整堂课中,学生始终兴趣盎然,在讨论交流中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我深深体会到,在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心灵的交际情境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才能带着积极的情结走进交际情境,语言实践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篇:有趣的动植物[定稿]
有趣的动植物
1、含羞草,风吹或手碰(包括其他东西碰)后羽状叶片马上合拢、下垂。
2、合欢的羽状叶片夜晚会合拢,白天再张开。
3、酢浆草、苜蓿、紫云英等三枚小叶夜晚会合拢,白天再张开。
4、睡莲开花时花朵夜晚闭合,白天开放。
5、猪笼草、茅膏菜会诱捕昆虫为自身提供营养。
6、苍耳的种子浑身长刺,动物走过就被刺挂在身上带到其他地方繁殖。
7、凤仙花种子成熟时,果皮富有弹性,风吹或物碰就把种子弹射远处。
8、蒲公英种子上长有许多绒毛,象把小伞随风把种子播向远方。
9、生石花形似卵石,长在砂砾地,以假乱真。
10、食人树生有众多枝条,会把经过的动物(包括人)缠绕住,让食人蚁咬食后,靠致死动物的体液营养自身。
11、虫草孢子在春夏被蛾幼虫食进体内,蚕食虫体,在虫体内成长,蛾虫被消化成空囊,草从虫头部长出,这时挖掘,即是著名的‘冬虫夏草’。成熟后再拱撒播孢子。
第三篇:《动植物怎样过冬的》教学反思
不同的教学有不同的教学故事,不同的教学故事对教学有不同的诠释。仅以今秋我执教的六年级科《动植物怎样过冬的》一课,说说我的综合实践活动故事。
和往常一样为上好观察与实验课,事先布置要研究的问题,以便更好以上好新授课。于是,我便打开话茬:同桌相互看一看,你们穿着与一个月前相比,现在有些什么变化?天气有什么变化?不一会儿,教室里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老师:“我的同桌衣服穿的有点厚,天气开始变冷了”,老师“我的同位是一位女生开始穿上棉袄,说明气温开始变冷了”……同才同学们发言很好,是啊,我们现在开始穿棉衣服了,天气的气温开始下降变冷,说明了我们开始进入了冬天了。同学们请想一想,动植物怎样过冬呢?动、植物在寒冷的冬天会冻死、饿死吗?……带着研究问题,按照同学们研究动物、植物过冬的方法分别分成若干小组(老师建议:按居住一起比较近的可组建一组,这样便于同学们之间探究的信息互通,相互帮助)。于是,能力有差异,特长有制,学习水平不一样的6至8名学生科学搭配在一起,组成了“高效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建立了小组组建原则,小组长职责,每个小组成员在互相学习,共同承担不同的职责,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等等。然后我宣布了活动要求,给定了活动时间,让孩子们自由施展自己的才能,确定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
课外学校操场的草坪上三五成群地爬在草地上,扒着草根观察着,记载着,还有的同学询问着,这树为什么要用石灰浆给树穿上“饱暖衣”?……课间教室里同学们利用班级图书角,走进学校图书室查阅所需资料,这还不算过瘾,有的小组亲自带来了《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相互分享着,记录着所要研究的结论知识……
约两周后,课堂上同学们兴致高昂,勤奋组代表汇报说身边松树过冬的方法、道路旁的树木离地面约1米处为什么用石灰刷白等等,小组成员又一次体会到“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的生机景象;神舟号代表汇报,我们不仅知道大雁(燕子)到了冬天为什么飞到南方?而且还知道鱼类也随着季节变化,它们的生活也发生变化?火箭组汇报说:我们利用星期在家长带领下深入石花苗木花卉园,我们不仅感受到花园美景,并且询问这些苗木“保养”方法,我们小组决定写倡议书、书写标语等方法来宣传保护动、植物;神探组汇报学习中使用的学习方法(如父母帮助上网查资料,课外父母陪同观察)等等。平时里不爱说话的同学也
迫不及待的举手发言道出了自己的观察方法和过程,如张伯富同学是典型的学困生,父母在外打工由爷爷照顾,他利用上网查资料:狗、猫到了冬天身上的毛为什么要变绒?不爱讲话张新龙同学饶有兴趣的参与课堂发言中:回家我请教奶奶,为什么路边各种小草到了春天却又长出了地面的原因,是啊,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感悟了动、植物过冬的方法。当老师在细细品味、欣赏学生点滴进步的同时,“放手”却让孩子们在活动舞台上培养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参与实践能力,并从中获取了意想不到的知识。“课堂展示”则彰显学生个人和团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显性升华。
接着,师生一起观看《动植物过冬的方法》片段,升华活动的主题……当学生们沉浸在动物生活习性及动、植物如何过冬的同时,心中油然而生保护动、植物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从这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真正的自主课堂,应该是学习主体性充分彰显的课堂,也应该是教师主导性充分发挥的课堂,“我的课堂我做主”。教师的“教”要心中装学生,学生的“学”要独立思考,主动质疑,自由表达,自信展示。
第四篇:珍惜动植物教学设计
珍稀动植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我国几种珍稀的动植物。
2、通过认识珍稀的动植物,查找相关资料,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意义及措施。
探究目标:
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为什么要保护珍稀动植物,使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2、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认识我国几种珍稀的动植物。
难点:通过认识珍稀的动植物,查找相关资料,使学生从中体会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意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电脑、课件、投影仪、课题版贴、图片资料、彩色心形卡纸、整理资料的表格。学生:课前搜集珍稀动植物的图片资料、文本资料等。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
师:你们听过这首歌吗?那你们知道这首歌背后的故事吗?有这样一个女孩,她从小就爱养丹顶鹤。她在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她滑进了沼泽地,再也没有上来。
丹顶鹤是我国珍稀动物,你们对她有那些了解呢? 生: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师: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我国的珍稀动物呢? 生:大熊猫、东北虎
师:大家知道的可真多。老师相信你们课前一定下了不少功夫!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更多关于珍稀动植物的情况呢?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珍稀动植物(板书:珍稀动植物)
二、汇报交流我国珍稀动植物的资料
师:课前我布置大家搜集有关我国珍稀动植物的资料,填到你手中的“我最喜爱的珍稀动植物”资料卡里。
师:现在把你最喜爱的珍稀动植物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吧!让大家来分享你的喜爱之情。
根据自己填写的“我最喜爱的珍稀动植物”资料卡的信息,部分同学向全班介绍自己最喜爱的珍稀动植物的情况。可用展台展示或在黑板上张贴同学们的“我最喜爱的珍稀动植物”表。
师:刚才你们介绍了自己最喜爱的珍稀动植物。现在,老师也想介绍一下自己最喜爱的珍稀动植物,可以吗? 生:可以
课件播放的图片介绍藏羚羊的别名、分布范围、生活习性、种群现状,以及人们杀害藏羚羊的行为,目的在于更深刻地唤起学生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意识。
师:听了刚才的介绍,老师想问问你们有何感想?能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你此时此刻的感受吗? 生:同情 师:为什么?
生:这些人的做法太残忍了。生:可怜、气氛 师:为什么?
生:人类不应该杀害藏羚羊、我们应该保护珍稀动物。
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时候,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的观点,如:“你真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如果每个人都能像你这么想,那些藏羚羊就不会被杀害了。” 师:假如你是一只藏羚羊,你想对人类说点什么? 生:我也有生命,请不要杀害我。
师:我想,人类听到藏羚羊的呼唤后,一定会改变自己的行为的。
三、讨论交流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的原因
师:藏羚羊的数量越来越少。然而,藏羚羊只是我国许许多多珍稀动植物种的一种,还有很多动植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介绍已经灭绝的动植物)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谁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生:有些动植物自己不适应环境的变化。
生:有些动植物生存的家园被破坏了,它没有家了。生:人类的滥捕滥杀使得它们的数量越来越少。
教师及时鼓励和评价学生的回答(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原因,真了不起!能说出这么重要的原因,老师相信你一定是一个爱读书的好学生。)
师:这些原因导致许多动植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很难看到它们。因此,大家清楚地认识到,保护珍稀动植物,迫在眉睫!保护动植物,人人有责!否则,几年之后、几十年之后、几百年之后,我们身边这些常见的动植物也可能会濒临灭绝。那个时候,我们或我们的子孙将很难再见到它们。
四、国家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措施
(课件出示:国家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措施)
师:保护珍稀动植物非常重要,所以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来保护它们。根据你课前查找的资料,你了解到我国是怎样保护珍稀动植物的呢? 生:颁布法律制裁那些危害珍稀动植物的人 生:建立自然保护区 生:人工养殖动植物
生:宣传教育让全人类去保护身边的珍稀动植物。生:利用先进的技术,把现在将要灭绝的动植物克隆下来。师:能知道这个措施,老师相信你平时一定非常关注科技的发展。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但老师还是想提醒大家,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是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有效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更多时候,人类应在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动植物。
五、自由活动
师:作为国家,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等措施来保护动植物。那么作为一名小学生,为了保护动植物,我们可以怎样做? 生: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生:不乱杀害小动物 生:多植树
生:收养被人丢弃的动物。
教师及时评价。(你这个主意太棒了!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也很佩服你!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
师:我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会做的更好!一定能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去保护动植物。
六、总结延伸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和想法? 生:我认识了许多珍稀的动植物。生:我懂得了要从小事做起,保护动植物
师:大家都收获了这么多,鼓掌祝贺一下自己,好不好?
师: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但是我们保护动植物的行动却不能结束,希望大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爱动植物,参与到保护动植物的队伍中来。
师:课后请继续收集有关资料,制作一份有关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手抄报,呼吁更多的人来保护珍稀动植物!
第五篇:《有趣的拓印》教学反思
《有趣的拓印》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趣的拓印》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趣的拓印》教学反思1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学得轻松,玩得愉快,并创作了一幅又一幅生动,有趣的作品,课堂成为了孩子们的乐园.反思这节课,有以下几点让师生共同受益.
一、“趣”贯穿于教学始终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原动力,特别是对于初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自觉性尚未形成,只有激活他们的兴趣才能使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在本课活动之初,我首先问学生:“你们看过变魔术吗?喜欢看吗?”引起学生兴趣,再进一步告诉学生:“今天老师要变魔术”,有效的把学生兴趣引入到教师设置的活动中,通过“变魔术”,把学生最初的“感兴趣”提升为“探索秘密的兴趣”,为后面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打下基础。
在学生带着兴趣去发现了秘密——拓印,就能在活动中不断体验拓印带来的乐趣,体会到成功拓印的喜悦,让学生在趣的引导下,插上想象的翅膀,不断去创造,享受学习的乐趣。
二、动手操作成为学生探索学习的主要途径
“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动手操作体验是让学生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必要手段。活动中,我没有用讲的方法去直接告诉学生怎样拓印,而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中自我体验,寻找发现问题,通过交流、体验,找到正确的拓印方法,这样比教师讲更有效。另外在感受实物纹理特征时,也是由学生动手摸,比较后说出来的,让学生直接体验到实物纹理所具有的立体感、浮雕感。
三、激励评价,培植自信,体验成功的乐趣
对孩子来说,尤其是年幼的孩子,成功的感觉往往来源于成人的评价。教学中,教师的表扬,哪怕是不真实的表扬,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鼓励。再整个教学活动中,我说得最多的是“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的想象真丰富”
《有趣的拓印》教学反思2在“有趣的拓印”教学中。课前我让学生们欣赏课文彩页,研究需要带哪些工具和材料,并且去实践一下哪些东西可以拓印.教学时我巡视了一下教室,发现孩子们带的拓印材料五花八门,尽有尽有。
师:小朋友一定知道有许多东西可以拓印吧!
生:老师,我拓印了树皮和树叶.(他很自豪地举起他的作品)。
生:我知道硬币可以拓印。生:我知道鞋底可以拓印。生:我知道粗糙的墙可以拓印生:我知道汽车轮胎可以拓印……
在学生们热情高涨的时候,我建议大家将自己的作品与其他同学进行经验交流,说说拓印的方法、过程和新发现,并且在交流过程中互相帮助修改不足,使自己的作品更美。在这一片断教学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经过探究合作交流,使生活经验得到了升华,知识技能更加深刻。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整合,一是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能力的发展;二是解决了教学内容中难点问题;三是便于学生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更牢固;四是美术新课程创作资源在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整合中得到创生与发展。
“老师,我从电视上看到白衣战士真勇敢,他们穿得严严实实,加班加点抢救病人.”
“我看到商店里,汽车上,教室里都消毒了。”
“我看到旱锻炼的人越来越多了。”
“我看到好多人带着口罩。”
接着,我建议孩子们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他们有的画了医生在抢救病人,有的画了人们在锻炼身体,有的制作了贺卡要送给白衣天使……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以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离不开学生的生活世界。植根于学生生活世界的美术教学是丰富多彩的,为学生生活世界服务的美术课堂教学是鲜活生动的,学生的生活世界将会成为美术教学的源泉。
给予积极的鼓励性评价促成可持续发展,作为美术教师,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孩子们极其兴奋地把作品拿到你的面前,眉飞色舞地向你讲解他的创意。他们的意图并不是让你指正缺点,而是希望听到你的表扬和肯定。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儿童美术创作表达的是儿童自我的思想情绪,属于最原始的思维,这种思维惟儿童独有。因此,教师对儿童创作进行评价的,要顺应儿童的思维,尊重儿童的想法。苏霍姆林斯基曾精辟地指出:“你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评价时否定学生的作品,最容易使学生失去这种力量。评价作品时要以表扬为主,要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用激励性的语言给以肯定和鼓励:“你真棒!”“颜色真漂亮!”“你这个想法真有创意。”“你观察得很细。”“你画的人很夸张传神。”使学生获得喜悦和满足。这种喜悦和满足会进一步产生自我激励的心理状态,自信心也会随之产生。
《有趣的拓印》教学反思3《拓印树叶真有趣》这节课是以树叶这一特殊、有趣的材料为表现元素,旨在引导学生发现树叶形态的美感,启发学生通过探究的学习,创造出多种叶形的'组合。指导学生有效地运用拓印方法创作出有趣的树叶拓印作品,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获得美术创作的乐趣。
上课开始,我用变个小魔术的方式拓印出一头大象,既简洁明了的导入新课,且老师又做了个示范,使学生一目了然。从而激发出学生兴趣,导出“拓印”,继而用刷子刷出课题,学生并齐读课题,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的把学生引入到我设置的活动中。
教学中,在学生认识树叶的颜色,树叶的组成部分,树叶的形态之后,再试着回忆我们曾经学过的拓印方法及注意事项,在小组讨论后,总结出方法及注意事项。在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去体验,去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讨论、交流、教师演示,找到正确的拓印方法。我发现这样比教师直接讲更有效果。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绘画材料拓印的效果,待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拓印方法以后,我再提出:“除了用蜡笔还可以用什么拓印呢?”接着我采用了比较的办法,使学生直观的理解:拓印不止能用彩铅,还能用蜡笔,让学生感受不同工具带来的不同效果。“拼摆创造”环节,是最有利于激发学生想象力的环节,我通过欣赏《树叶变变变》这一小魔术游戏,以及通过欣赏各种各样的树叶能联想到什么,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充分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拿起自己手中的多片树叶进行拼摆组合,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来帮助学生构思。然后是通过欣赏树叶贴画了解其它学生的创意拓宽学生的思路,很多学生拼摆的树叶贴画构思巧妙,形象生动。最后在学生展评完后,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下,欣赏了大自然中树叶的一段视频,最后,学生不由得发出感慨:树叶美,我们的大自然真美,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大自然。我适时并进行了小结:是啊!我们班同学都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叶片是自然界中制造食物的真正的工厂,也是大气中氧气的来源,对于我们人类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要保护植物,爱护大自然。从而完整的结束本课。
上完这节课听课老师给了我很多宝贵的意见,这节课还有很多改进的地方:
一、在“拼摆创造”环节中,可提醒学生课堂前用双面胶固定(便于及时展示好的作品),反面向上(尽管在教师演示部分让学生感受过树叶正反面凹凸感的不同,也提醒过学生要把反面向上,但很多学生在拼摆的时候还是会忽视树叶正方面的摆放),这样更有利于拓印清晰。同时可循环播放树叶贴画作品,拓展学生的思维。
二、在引导学生欣赏拓印画的时候可引导学生选择多种颜色来表现画面,使作业画面色彩丰富。并选择用较深的笔来涂(作业中不少学生用彩铅来拓印,如果用较淡的颜色拓印不清晰,效果不佳)。
三、在学生添画时,可拓宽学生的思维,不仅可以添加动物、人物的五官,还可以添加环境等等。
《有趣的拓印》教学反思4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兴趣对小学生来说是学习的主要动力。而好奇是兴趣的先导,没有好奇的心理活动就不会产生兴趣。因此,课堂上就应该使孩子们对所接受的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我在课堂上尽量依据教材结合实际选用适合他们的鲜美事物,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诱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如:情境的创设、材质的变化、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的多种器官参与美术课堂学习,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参与美术学习。
在上这节课时,我拿起事先准备的小树叶、白纸、铅笔问学生:“你们可以在这白纸上很快画出这漂亮的小树叶吗?”有很多同学举起了小手,我请了几名同学上来画,他们有的拿起铅笔照着画,也有的把树叶放在纸上沿着树叶的轮廓画,我引导学生点评之后再问:“想看老师变魔术吗?”学生大声说:“想!”我便开始“变魔术”——拓印树叶,学生特别兴奋,兴趣盎然,把最初的“感兴趣”提升为“探索秘密的兴趣”,为后面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打下基础。
接着再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发现秘密——拓印,大胆尝试学习拓印并从中体验其中乐趣。在拓印活动中我也不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拓印,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中自我体验,寻找发现问题,通过交流、体验,找到正确的拓印方法,同时在感受实物纹理特征时,也由学生动手摸,比较后说出来,学生直接体验到了实物纹理所具有的立体感、浮雕感。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不断去创造,最终体会到了成功拓印的喜悦,享受学习的乐趣。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学得轻松,玩得愉快,并创作了一幅又一幅生动有趣的作品,课堂成为了孩子们的乐园。
有趣的拓印教学反思3
本课是学生学习纸版画的初次尝试,是一般性的绘画教学转入到版面教学的过渡性课题,是一次将绘画线条变成拓印轮廓的造型练习,它旨在使学生体验实物拓印的过程和通过拓印表现客观形象后愉悦,激发学生学习纸版画的兴趣,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和作业有序的良好习惯。
一、“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趣”贯穿于教学始终。
只有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了才会主动去学习,本节课以魔术引入新课有效的把学生兴趣引入到教师设置的活动中,通过“变魔术”,把学生最初的“感兴趣”提升为“探索秘密的兴趣”,为后面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打下基础。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动手操作成为学生探索学习的主要途径。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中自我体验,寻找发现问题,通过交流、体验,找到正确的拓印方法,这样比教师讲更有效。另外在感受实物纹理特征时,也是由学生动手摸,比较后说出来的,让学生直接体验到实物纹理所具有的立体感、浮雕感。
三、多种方式评价,体验成功的乐趣
通过多种方式评价,如生生评价、师生评价积极肯定每位学生的“闪光点”,使他们去体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因为赞赏而把学习活动当作愉快的享受。
四、进行发散思维,多种形式拓印
教学中在学生掌握了正确拓印方法以后,我再提出:“除了用蜡笔还可以用什么拓印呢?”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索,在实践中发现,拓印不止能用蜡笔,还能用铅笔、橡皮泥……让学生单一的蜡笔拓印形式,得到更宽的发展,让学生更能体验拓印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