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劝学教案-教学教案
(一)学习设喻论证的方法和“对举”的行文方式。(二)了解荀况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二、难点、重点分析
分析: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二)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分析: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二)预习检查。(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荀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l.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第一组:通假字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 复习初中知识,综合“思考和练习”二,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和“为”是两个动词,“***”通“糅”,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揖”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从“***”,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七)诵读第l段。1.诵读的准备。
先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学生试划,教师纠正): 学不可以已 ***使之然也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让学生解释下列词语:
“已”——在现代语中有没有相同用法?请举例。(奔腾不已,不能自已)“以为”——跟“自以为得之矣”(《石钟山记》)中的“以为”用法是否相同?(不同。“自以为”是自己认为之意;此句中的“以为”是“以之为”(用它做成)的省文。)“虽”——这个“虽”跟下面两句话中哪一个“虽”字的用法相同: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不同)②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相同)“木受绳”二句——把省略的意思找出来。(“受绳而后锯之”“就砺而磨”
第二篇:《劝学》教案
《劝学》教案
重庆师范大学 09级汉语言文学3班 罗依 20090510364
一、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学习重点文言文字词的用法和翻译
能力目标:了解议论文这种文体,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的设喻方法。情感目标:理解《荀子》关于学习的思想
二、学习重点
疏通文言文大义,学习课文比喻论证方法
三、学习难点
课文的逻辑性以及比喻论证的方法
四、教材分析
《劝学》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是个学习古代议论性散文的单元,内容非常丰富。有讨论治国之道的,有总结军事经验的,有讨论如何学习和如何进行人才培养的。《劝学》这篇课文与这个单元其它相比比较短,也比较容易疏通文意。学习这篇课文除了掌握文言基础知识之外,还应该多琢磨文章立论的方法,注意其严密周详的理论逻辑,以及由此产生的说服力。
五、学情分析
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阅读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所以要理解这篇课文的含义对他们来说并不困难。但“议论文”是一种同学们不常接触的文体,逻辑性很强,学生学起来可能会觉得很枯燥。老师上课时可以举一些同学比较熟悉的例子来分析,这样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能帮助他们学习。
六、教学方法:自学法、讲授法、讨论法
七、教学工具:板书、多媒体、课文范读音频文件
八、课时安排:2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开始上课,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48页,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劝学》。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来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
a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c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d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e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看来大家平时都很注意知识的积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劝学》里面,也有很多关于学习的有名的句子,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作品作者背景
《荀子》是由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况(公元前313-公元前238)所作,现存三十二篇,是由后人编辑起来的。荀况曾到齐国稷下讲学,去过秦国进行考察,后到楚国任兰陵令。晚年居兰陵从事著述,被人尊称为荀卿或孙卿,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荀子》针对老子的性善说,提出了人性本恶的思想,这种说法当然没有摆脱唯心主义,但他强调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则是由进步意义的。
《荀子》的文章善于分析问题,也善于用比喻说明道理,多用排比的句法,句式整齐。
2.诵读
上节课下课的时候老师已经布置了任务,让同学们课后预习这篇课文,现在老师就要检查同学们的预习结果了。
(1)抽取三个同学分别阅读12、3、4、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听,指出他们读得不够好的地方。老师再指出需要注意的字音:中、砺、参、省、跂、臾、螯
(2)请全体同学齐读,老师指出断句不合适和字音不准的地方。(3)跟着范读轻声读,纠正自己的读音。(4)自由朗读5分钟
3.疏通文意
(1)老师逐字逐句讲解翻译,同学们边听边做笔记。(2)重点讲解
实词: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 虚词:于、者、而 通假字: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古今异义:爪牙、黄泉
(三)问题探究
复习:什么是议论文,议论文分类,议论文三要素,议论文论证方法 讨论以下问题:
(1)说说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的
(3)找出本文的比喻句,分析这些比喻句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说明了几层意思。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听学”光来阐说,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跌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4)本文的设喻特点
a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b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c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四)文化探究
请同学们提出来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的疑问,师生一起讨论解答。如果没有,老师提出以下问题请同学讨论:(1)“蟹六跪而二螯”这句话有没有错
李治的《敬斋古今黈》。“蟹八足而二螯。天下人无不识者。而荀卿子谓蟹六跪而二螯。杨倞云。跪、足也。韩子以刖足为刖跪。螯蟹首上如钺者。许慎说文亦云。蟹六足而二螯。荀卿赵人。仕齐三为祭酒。后适楚为兰陵令。赵、齐皆有蟹。而楚又蟹之乡也。荀子大儒而谓蟹六跪。何耶。许叔重尝撰五经异义。当时号为博物。而亦以蟹为六足者。非不识蟹。循荀子之说而忘其所以为误耳。蟹之为物。至贱而甚广者也。荀说之误。至损八足而六之。乃知移符坊州索杜若者。未足多诮也。”
根据<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药物学文献,说明古代确有一种被称为“蛫”或“鼠负”的蟹类动物,“蟹六跪”在荀子时代抑或是实有其事.(这句话可能是数错了,也可能说的是另外的一种蟹。)
(2)在知识激增的现代社会,我们对于学习的看法有了很大变化,你认为荀子的观点是否过时,有哪些观点需要补充发展。
十、板书设计
十一、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作业第三题。
2.完成配套练习本课的相应作业。
第三篇:劝学教案
劝学
荀子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2、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的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二、简介作者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三、解题
《三字经》里有:人之初,性本善。现在看来,这句话大有考究。在荀子这里,就受到了挑战。但我想问一句,孔子及孟子的观点固然有错,但荀子的说法是不是就对呢?人之初,真的性恶吗? “人性恶”之说,是作者劝学之因,学而知之,完善自我。
《劝学》中“劝”为“劝勉、鼓励”之意,“劝学”就是劝勉世人努力学习.四、检查预习(板演)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实物投影)
木直中()绳 舟楫()须臾()舆()马 ... 槁.暴.()
跂.()而望 骐.骥.()
参.省.()
锲()而舍之 驽()马 金石可镂()跬步()....
l、zhîng jí yú yú gao pù qì qi ji cān xǐng qiè nú lîu
五、生齐读课文
六、分组质疑,自主讨论解决文中重要的字词句(重点)
(实物投影)
七、师可适当重点点拨
八、随堂巩固
1、找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求人可使报秦者 B.甚矣,汝之不惠 C.自古以来,未之尝闻 D.以为轮,其曲中规
1、A 点拨:例句和A项都是定语后置句;B.主谓倒装句;C宾语前置句;D.省略
句。
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及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取之于蓝 .②寒于水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④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2、C 点拨:于:从/比;而:表并列/表转折。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斗折蛇行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C 点拨:C.水,名词作动词,游泳。其余三项是名词作状语。
4、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1)有才能的人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2)我曾经整天地独立思考,却比不上短时间内向他人学习收获大。(3)
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有才能的人并不是因为天赋条件好,而是因为他善于借助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B.认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自己,改变自己,而思考则是可有可无。C.作者在最后一段论述了学习方法和态度,强调了学贵积累、学贵坚持的道理。D.本文善于运用比喻,以喻代议,富议于喻,是本文突出的特点。
5、B 点拨:B.作者并没有否定思考的作用。
九、小结
十、布置作业
1整理有关本文出现频率较高的虚词“ 而 之 焉”的用法。2 口译劝学 3 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研习课文
一、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具体论证的?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学习的意义。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学习的作用。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揉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处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学习的方法态度。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1)学比可以已——中心论点 提高自己
(2)学习的意义 比喻
改变自己
(3)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积累 对比
(4)学习的态度、方法 坚持 专心
二、教后感:
我是一个喜欢讲的人。我的表达欲望特别强。面对一篇篇课文,我很愿意将我所理解的独到而入微的地方告诉我的学生。但我的这些我自认为具有独到的见解,我却不急于告诉学生,我要让它们在高潮之时呈现出来,也就是说,我上课时,高潮感非常强。我觉得人在这种时候能够更容易接受知识与观点。而对我来说,我也更容易记住这些课堂细节。我教了八年语文,很多我上的课,我到现在都还能记得。
我的课堂,我一直认为如同一篇小说或者散文,像水一样漫开,又像花儿一样开放。在常态化之中,自有它的形态结构与亮丽所在。当学生或者听课的教师在经过了我的一节课后,不经意间,他们会发现,刚才,他们确实置身于一道风景之中。譬如,《劝学》一文,我抓取了人性本恶这样的思想来进行展开,巧设机关,引领学生带着好奇与探究的心态进行学习,听课者始终被一样东西吸引着激发着。
我的课可能经不住评。我从某一个时间开始,也不再让一些自以为是的评论者在立场上干扰了我的课堂设计。评是他人的事,上课是我和我的对话体之间的事。只要有生命意识、文本意识、课堂意义意识与课堂结构意识,我就觉得我已经完成了一节课的任务。上述几种意识,可能只是我的杜撰,但未尝不是我的创新。我一直相信,一堂课有一堂课的意义。我觉得有时候,我们一节课,不应该只讲求信息量,更要注意解决问题,哪怕一个问题。我现在面对的学生,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很多时候我只能将一个问题讲得很细才成。我所教过的学生都认为,上我的课,最有感觉的是,他们被我调动起了情感。
我的课也是从某一个时间开始再无法看出具体的段落痕迹的。这些都被我有意地掩埋了。我怎么能让人觉得这一节课不是浑然一体而是分成了各个阶段的呢?在我,可以目无全牛,意识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但牛若非全牛,又岂能有生命?有人说,对时间的专注,意识到时间是被钟表表面的圆形刻度划分出来的,只能是心智有问题。那么一节课,被割成几段,是不是同样出了什么问题呢?
第四篇:劝学教案
劝学(共二课时)
【课程标准要求】
1.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3.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4.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课堂落实目标】 【情感目标】: 能说出对“学不可以已”的了理解和认识,说出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明确学习的重要意义,树立刻苦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想。【能力目标】
1.熟练背诵全文,能说出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能列出出本文的结构思路图,并说出本文的论证方法和论证特色。3.能运用比喻论证法或对比论证法写一段文字。【知识目标】
1背诵全文,能分类梳理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理解本文的内容,并说出荀子的观点。
3.能找出文中的比喻论证或对比论证的句子,并说出其表达效果。【课堂教学方法】 1 配乐朗诵法 合作探究法 《劝学》教学设计(2课时)
早读课:朗读全文,小组合作,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初步理解文章大意 预习课:
1. 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2. 小组合作,翻译句子,质疑解疑
2.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经典诵读 2.时事演讲3点评
二、第一环节:预习检测:重点字词解释;目的是提醒学生关注课下注释; 预习检测(2分钟):拿出草稿本,只写答案,看谁做得快又准.二诵读理解:小组美读背诵课文
方法:分段读、分组读、全文读,要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背诵富有情韵 ;1-8组语文课代表展示,其他同学注意听字音和句读,9组负责点评打分,满分5分。小组诵读课文,过关检查并指导
三、第三环节:梳理文言知识
引导质疑解疑:小组内交流解决组员的文言知识疑难 1.组内解决不了提出来,组间解决 2.老师质疑,提醒学生要有探究精神
3.小组合作归纳整理,分任务完成整理及拓展,限定时间(10分钟),明确任务 4.小组合作,积累·整合 分六类归纳积累
一、通假字:
二、古今异义
三、词类活用
四、特殊句式:
五、常见虚实词:常用虚词:而
常用实词:绝 强 假 望 闻 疾
六、出自本课沿用至今的成
第四环节:引导学生讲解并拓展提升 小组展示,分享·提高
劝学知识点之通假字并释义:
輮 以为轮 輮 通 “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虽有槁暴 有 通 “又”。暴 通 曝,晒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 通 “智”,智慧。君子生非异也 生 通 “性”,天赋,资质。
劝学知识点之活用情况: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动用法,用煣的工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向上;下,向下;名词作状语。
非利足也----非能水也 足,名词作动词,用脚走。水,名词作动词,游泳。
劝学知识点:古今异义词
1.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2.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检查; 今义:参加。
劝学知识点之特殊句式 判断句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固定句式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以„” “没有用来„的办法”。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介词结构后置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冰,是水凝结成的,却比水寒冷。2“而”的四种作用:
(1)连词:并列关系。君将哀而生之乎。/ 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
(2)连词:修饰关系。潭西南而望。/ 吾尝终日而思矣。
(3)连词:转折关系。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锲而舍之
(4)连词:顺接关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锲而不舍
(5)表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布置作业:小组探究作业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怎么理解?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分析这些比喻句之间的关系,思考它们说了几层意思?
第二课时 课前诵读 研究型探讨
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他到底劝人们学什么呢?你如何理解这个观点?“君子博学 小组合作探究
1.本文的论证思路(作者如何论证这一观点)2.本文的论证方法 3赏析本文设喻的特点
二、小组探究讨论后,阐述本组观点,其他组可补充质疑或者完善
1、找出本文的比喻句,分析这些比喻之间的关系,它们说明了几层意思在?小组合作画出本文的行文思路图。
2.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3.本文设喻的特点:以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或现象为喻体;设喻方式多样,正面设喻,反面设喻;正反对比设喻,反复设喻;设喻与说理紧密结合;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课堂训练:以“恒”为话题,写段文字,试着采用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表达观点。
恒,是事业的基因,是任何成功者制胜的法宝。有恒,才有了司马迁含垢忍辱苦著而成的的《史记》;有恒,才有了居里夫人几十吨矿渣中提炼的的几克镭;没有恒,哪里会有顾炎武那万字如一的蝇头小楷?没有恒,白炽灯也许永远只是神话;因此,恒,是我们走向成功 的桥梁。交流学习收获
1你是怎样认识学习的意义的? 2你是怎样对待学习的?
劝学故事:说说102岁的赵慕鹤给你的启示
【课后教师反思】
我们教文言文,目的不在于写作,而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既如此,什么是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理想境界呢?它不是能将文言文译成顺畅的现代语,也不是能对文言语句作细致的语法分析,而是一看就懂或者经过查词典、会意而后懂。有时进行点翻译练习或语法分析不过是达到读懂的一种辅助性手段。
教授《劝学》,我拟以“读”为基调,即朗读、诵读、背诵。当然,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在“读”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帮助他们扫清字词句的阅读障碍,引导他们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这对诵读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课文,提高阅读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很有帮助。针对这样的教学目的,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诵读课文(感性认知)、探究课文(理性认知)、背诵课文(能力升华)。经过分析、思考,要求领悟文章的基本内容,达到熟练地背诵全文。这种诵读式的教学,跟先前书塾的死记硬背是有着实质上的区别的。
为了使诵读收到实效,首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和写法上的一些特点,启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自觉诵读的要求;其次,在诵读练习过程中发现难点时,要指示学生运用各种记忆的因素去解决它们,毫不动摇地要坚持做到当堂成诵。
在开始诵读阶段,我让学生分段、分层地进行,最后要求连贯地背诵全文。
第五篇:劝学教案
《劝学》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的道理。
2、掌握积累12个文言常用实词: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3个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6个古字通假字: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
3、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和论证方法灵活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
1、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练习以及熟读、背诵,切实掌握。
2、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3、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述的比喻,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同时,落实重、难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培养学生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风气,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教学重点:
1)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2)掌握重要的文言虚词和实词及文言句式。
教学难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
2、对荀子的学习观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两课时。(课前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课文。第一课时,重点弄通文字,理清层次,初步理解内容。第二课时,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研究写作特点。)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新课导入:
同学们,也许我们有的同学不能真正理解学习的重要性;也许我们有的同学整天或冥思苦想,或埋头看书,但效果不佳,因而苦愁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学习荀子的《劝学》,它将告诉我们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希望大家能有所借鉴。
2.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山东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3.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劝勉”的意思。
4.范读课文,学生正音正字。
5.指导学生处理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给6个通假字、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点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并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学生对照注解,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6.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揭示了题旨。(2)提问: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论点的?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
作者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
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7.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 1)提问:第2段作者用了哪些比喻?寓意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
第2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比喻,证明学习的重要意义。
(1)青,取之于(从)蓝,而(却)青于(比)蓝;冰,水为(凝成)之,而(却)寒(冷)于(比)水。(也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2)木直中(合乎)绳(墨线),輮(烤弯)以(把„„)为(作成)轮,其曲(曲度)中(合乎)规。虽有(又)槁暴(晒干),不复(再能)挺(直)者(的原因),輮(火烤)使之(它)然(这样)也。(说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的习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
(3)故(所以)木受绳(经墨线量过)则直,金就砺(放磨石,上磨过)则利,君子博学而日(每日)参省(检查省察)乎(于)己,则知(智)明而行(行为)无过矣。(说明学习可以使人增长智慧,提高品德修养。)
正因为学习有这样的重要意义,所以“学不可以已”。
2)探究:第3段作者用了哪些比喻?寓意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
第3段:阐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一段运用比喻,从三个侧面证明只要善于学习,善于假物,就能使人成为有才德的君子,然后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吾尝(曾经)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所学也;吾尝肢(踮起脚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看得广)也。(学、思对比,强调了学习的作用;跛望与登高对比,登高的收获大。两例证明利用学习、利用外物的作用。)
(2)登高而招(招手),臂非加长也,而见者(看的人)远(远也看得见);顺风而呼(呼喊),声非加疾(快)也,而闻者(听的人)彰(听得更清楚)。(两例证明利用自然条件的作用。)
(3)假(借助)舆马者(的人),非利足(快脚)也,而致(达到)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善游)也,而绝(横渡)江河。(两例证明利用工具的作用。)
(4)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利用)于(对)物(外物)也。
连用比喻,得出结论:那些有才德的君子,生来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生非异也),只是由于他善于利用学得的知识和本领,善于利用处界条件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所以才成为君子的。
正因为学习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学不可以已”,不可放松。
3)探究:第4段作者从几个方面来阐述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学生讨论后明确:
第4段,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这一段也分三层,论述学习必须不断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此);积水成渊(深潭),蛟龙生焉;积善成
德(形成良好的品德),而神明自得(自然获得),圣心(圣人思想)备(也就具备)焉。(积土积水两喻,从正面强调学习要靠积累,并引出结论:圣人是靠“积善成德’’培养了“圣心”。)
故(所以)不积跬(半步)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步、小流两喻,又从反面强调了积累。正反对比,阐明学习必须不断积累。)
(2)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劣马)十驾(拉车走十天),功在不舍。锲(刻)而舍(放弃)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骐骥与驽马对比,朽木与金石对比,从反正两面论证学习取决于后天努力,要靠坚持不懈。)
(3)蚓(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泥)土,下饮黄泉(地下泉水),用心一(专一)也。蟹六跪(腿)而二螯(蟹钳),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居住存身)者,用心躁(浮躁不专)也。(蚓蟹对比,从正反两面论证学习要专心致志。)
全段由强调“积”,到论证“不舍”,最后归结到“用心一”。层层递进,表明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进一步证明“学不可以已”,不可松散,不可半途而废。
8.小结
荀子的《劝学》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个角度论证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的启示,希望同学们也能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9.课外拓展: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0.布置作业:1)全班同学朗读并背诵课文
2)写一组比喻句阐述知识的重要性,比喻要恰当
板书:
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中心论点:
学不可以已 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比喻论证)
学习的方法、态度:积累,坚持,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