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 - 副本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
罗岭乡中心小学 邓艳丽
(一)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并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为学知识、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平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活动目标]: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1)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获得方案,并组织实施;(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4)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 精神。[主题确定]:
对于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主要确定为四个大方向,即对于生活方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校本课程贝雕工艺制作活动、校本课程少年海军学校活动、社区服务及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措施]:
1、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用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2、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局域网、校园网,为学生进行跨班级的合作探究开辟空间,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
3、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教室的界限,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建立稳定的训练基地充分利用劳动技术训练基地对学生进行训练。
4、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等。[活动内容]:
主题一:早餐的学问(长线活动)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早餐的分类,知道科学营养早餐有利于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
2.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
3.学会配置一些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做一名“小营养师”。
二、活动准备
1.调查一下自己家或学校附近哪里有早餐车 2.跟家长买一次早餐 3.教师收集一些早餐材料。
三、活动设计
(一)制定活动方案
(第一课时:选题与确立主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确定研究课题。
1、师生交流。
同学们好。早上吃饭了吗?(交流)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一张统计图,是小关我们小学生早餐情况的,想看吗?
2、分析柱形统计图(早餐内容)。
课件出示统计图。
师生观察,师可以相机指导学生看图。师: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些什么?
预设:(生1)都是我们平常早上会吃的东西。
(生2)早上吃鸡蛋的人最多。
(生3)吃鸡蛋饼和包子的人也挺多的。
(生4)早上大家几乎都喝牛奶或者豆浆,喝粥的人比较少。
(生5)好像大家早上吃的东西都差不多哦,除了喝豆浆吃鸡蛋饼就是喝牛奶吃鸡蛋加面包,像麦片粥啊、面条啊、蛋炒饭、糕点什么的,都很少人吃。
(生6)我还发现一个问题,早上几乎没有人吃炒菜。关于这个发现,师应相机鼓励,并适当引出“炒菜一般来说会是什么?”也就是说,早上一般没有人会吃蔬菜和肉。
„„
师小结:大家的观察能力真强。我们平时的早餐内容是怎么样的?(交流)有这张图里没有出现的吗?(交流:没有或很少)这说明,我们的早餐内容,丰盛吗?(不)对,很单一。(课件强调:单一)
3、信息分享。
师:这儿还有一则官方消息:(课件出示)中山医科大学营养系曾对两所小学10岁左右的学生做了早餐的一个对比试验。第一组每天吃的早餐和大家差不多。第二组吃的早餐则是中国营养家协会推荐的营养早餐。一周之后对两组进行测试,结果如下。大家会看到,在数学运算、创造力和耐力的对比,第二组明显好于第一组。
4、现场统计饥饿时间。
师:说到现在吃的,你饿吗?(交流)这么早就饿了呀?现在是第三节课,已经有这么多同学感觉到饿了,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说他第二节课就已经饿了。
5、引导学生发现早餐的重要性。
这则消息,对比那张统计图,再加上我们刚刚交流的内容,有没有什么发现?
师生交流:(预设)
(生1)早上吃不好早饭,很快就会饿。
(生2)我们的早餐几乎总是那几样,内容很单一。
(生3)吃有营养的早餐很重要,对我们头脑的发育有好处。
师相机评价:大家不仅观察能力强,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很棒哦。还有什么发现?
(生4)我们不仅要吃饱早餐,还要吃好早餐。
(生5)我平时一直以为,早上时间特别紧张,随便吃点儿什么,只要吃饱就行了,没想到,吃个小小的早饭,还挺有学问的呢。
师抓住时机引导:嗯,说得好,看似不起眼的、经常被大家忽略的一顿早饭,居然也大有学问在里面。既然早餐很重要,又暗藏那么多学问,那么,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早餐的学问,好不好?(好)都同意了?(同意)
6、确立主题:早餐的学问。
师:那好!我们就以“早餐的学问”为主题进行本期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确定研究内容,组建活动小组。
1、交流研究内容。师:关于早餐的学问,你们想要研究些什么?把你想要研究的内容展示到“小问号收集站”上来吧。
(事先让学生准备卡纸,在卡纸背面贴双面胶,用大大的字写下来,便于粘贴)
预设:早餐吃什么、几点吃、吃多长时间、怎么样等等。
2、确立研究小课题,组建活动小组。
师:同学们的思维可真开阔,一下子,我们的小问号收集站就收集了这么多的问题。如果我们把这些问题全部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好像太繁杂和琐碎了,我们能不能把它们归纳一下呢?(能)关于归纳问题的方法,上节课我们已经实践过了,只需要?(生:把类似的问题圈在一起,再简炼结合一下。)
学生归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交流):归纳出了几个问题?(1)不吃早餐的危害(2)早餐吃什么最好(3)各国吃早餐的讲究(4)早餐的起源(5)„„
师:为了更好的完成我们的活动,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最想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选择同一个问题的同学,可以组合成一个小组合作研究。
学生自由组合,确定子课题。
三、制定活动计划。
(拟写活动计划)师:确定好了研究课题,我们可以制定一份活动计划。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个共享栏,一个是一份现成写好的方案可参照,一个是白纸可自己设计,一个是表格式方案,一填就可以了,但是在开展活动时也可以进行方案的修改。
(学生自由选择设计方案。)
(预设情况一)师: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同学可能没写完,但是大家可能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在结合我们刚才说研究问题的初步打算,你们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我的帮助吗?
学生针对自己的想法提问,教师给予回答,补充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简单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网络,书籍,报纸,电视,广播以及询问专业人士等。
学生在指导后继续完成自己的活动方案。
(预设情况二)师:设计完成,交流一下所设计好的活动计划。学生评价:你认为他们小组这个活动计划,好的地方在哪里?不适合于实施的地方在哪里?
三、小结
教师总结,研究的问题要小一点,要多方面获得问题的答案,比较总结得出正确结论。
(二)调查整理
1、各小组根据各自的研究课题,在一星期内在社区、家庭、学校进行调查访问。
2、分组整理调查结果。
学生根据自己一星期对早餐用餐情况的调查,进行整理、统计,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
例如:
a.调查早餐价格定位问题。b.调查早餐营养问题。c.调查早餐用餐时间问题。
d.调查附近“放心早餐”的销售情况。
(三)讨论思考
1、分组讨论统计结果。
学生对他们各自统计的结果(百分比)进行讨论,思考为什么会有的所占比例大,有的所占比例小。是否科学合理?
例如:早餐时间一般起床后半小时吃比较科学,起床后就吃不利于健康,在路上、校门口吃不卫生。
早餐营养方面D类蔬菜或水果吃的人较少,营养搭配上不合理科学,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发展。
2、分组提出科学合理意见。
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可参阅有关的资料,写成一份富有建设意见的报告。
(四)交流报告
1、汇报成果。(可选)
每组根据自己的一份富有建设意见的报告,在班上进行汇报。
2、学生答辩。
每组汇报后,全班学生对每组的研究课题,可进行提问,小组派代表进行答辩。
(五)做一名“小小营养师”
根据前面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对早餐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经常不吃早餐对生长发育、学习工作、营养摄入、身体耐力有一定影响。另外还知道理想早餐的条件依次为营养均衡、口味口感好、卫生和方便。因此,让学生来做一名“小营养师”,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配置一套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在班上进行交流。
例如:
主食:馒头、包子、油饼、烧饼、豆沙包、泡饭、鸡蛋挂面、鸡蛋炒饭。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咸鸡蛋、火腿肠、豆腐丝、小葱拌豆腐、炒花生米、煮黄豆、豆腐干、酱豆腐。
稀的食物:牛奶、米粥、鸡蛋汤、麦片粥、面条。
小菜:泡菜、拌胡萝卜丝、拌黄瓜、拌雪里红、拌西红柿、拌白菜丝、拌海带丝等。
(六)实践活动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长期不食早餐对身体的危害较大,应该养成正常的饮食规律。今后不仅要吃早餐,而且还要高度重视早餐的质量。“早餐是金,午餐是银,晚餐是铜”,说的就是早餐在一日三餐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要求学生在家做些实践活动,为自己或爸妈做一次早餐,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四、教学小记:
主题二:偏食与减肥(短线活动)
一、活动目的
1、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的重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偏食只能使人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健康发展,同时进一步探讨青少年该不该减肥及减肥的具体方法。
3、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了解同学偏食现象。
2、调查同学日常生活中的膳食喜好。
3、调查周围的同学肥胖的现象。
三、活动过程
1、谈话揭题
⑴请同学们说说:你平时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 ⑵教师揭题:有的同学偏食说是为了减肥,偏食真的能减肥吗?
2、辨析明理,指导膳食行为 ⑴确定讨论主题:偏食与减肥
想一想:偏食的后果是什么?正确的减肥方法有哪些?查找资料准备讨论。⑵主持人:调控指导。
⑶小结:偏食可能造成营养不良,也可能造成某些营养过多,只有合理膳食与常参加体育活动才能达到身体强壮的目的。
3、评一评
谁的发言最多、最好,可能自评,然后再互评。
4、课外延伸
查一查,问一问,进一步探讨偏食的后果及正确减肥的方法。
四、教学小记:
第二篇: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
(一)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
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并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为学知识、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平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活动目标]: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
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
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1)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获得方案,并组织实施;(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4)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 精神。
[主题确定]:
对于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主要确定为四个大方向,即对于生活方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校本课程贝雕工艺制作活动、校本课程少年海军学校活动、社区服务及社会实践活动。
[指导措施]:
1、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用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2、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进行跨班级的合作探究开辟空间,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
3、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教室的界限,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建立稳定的训练基地充分利用劳动技术训练基地对学生进行训练。
4、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等。
[活动内容]:
主题一:早餐的学问(长线活动)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早餐的分类,知道科学营养早餐有利于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
2.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
3.学会配置一些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做一名“小营养师”。
二、活动准备
1.调查一下自己家或学校附近哪里有早餐点 2.跟家长买一次早餐
3.教师收集一些早餐材料。
三、活动设计
(一)制定活动方案
(第一课时:选题与确立主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确定研究课题。
1、师生交流。
同学们好。早上吃饭了吗?吃饭的人有多少?没吃饭的有多少?正面调查一下吃的同学都吃的什么早餐?(早餐内容)。
预设:(生1)都是我们平常早上会吃的东西。
(生2)早上吃鸡蛋的人最多。
(生3)吃鸡蛋饼和包子的人也挺多的。
(生4)早上大家几乎都喝牛奶或者豆浆,喝粥的人比较少。
(生5)好像大家早上吃的东西都差不多哦,除了喝豆浆吃鸡蛋饼就是喝牛奶吃鸡蛋加面包,像麦片粥啊、面条啊、蛋炒饭、糕点什么的,都很少人吃。
(生6)我还发现一个问题,早上几乎没有人吃炒菜。
关于这个发现,师应相机鼓励,并适当引出“炒菜一般来说会是什么?”也就是说,早上一般没有人会吃蔬菜和肉。,,这说明,我们的早餐内容,丰盛吗?(不)对,很单一。(课件强调:单一)
3、信息分享。
师:这儿还有一则官方消息:中山医科大学营养系曾对两所小学10岁左右的学生做了早餐的一个对比试验。第一组每天吃的早餐和大家差不多。第二组吃的早餐则是中国营养家协会推荐的营养早餐。一周之后对两组进行测试,结果如下。大家会看到,在数学运算、创造力和耐力的对比,第二组明显好于第一组。
4、现场统计饥饿时间。
师:说到现在吃的,你饿吗?(交流)这么早就饿了呀?现在是第三节课,已经有这么多同学感觉到饿了,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说他第二节课就已经饿了。
5、引导学生发现早餐的重要性。
这则消息,再加上我们刚刚交流的内容,有没有什么发现?
师生交流:(预设)
(生1)早上吃不好早饭,很快就会饿。
(生2)我们的早餐几乎总是那几样,内容很单一。
(生3)吃有营养的早餐很重要,对我们头脑的发育有好处。
师相机评价:大家不仅观察能力强,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很棒哦。还有什么发现?
(生4)我们不仅要吃饱早餐,还要吃好早餐。
(生5)我平时一直以为,早上时间特别紧张,随便吃点儿什么,只要吃饱就行了,没想到,吃个小小的早饭,还挺有学问的呢。
师抓住时机引导:嗯,说得好,看似不起眼的、经常被大家忽略的一顿早饭,居然也大有学问在里面。既然早餐很重要,又暗藏那么多学问,那么,我们就来
研究一下早餐的学问,好不好?(好)都同意了?(同意)
6、确立主题:早餐的学问。
师:那好!我们就以“早餐的学问”为主题进行本期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确定研究内容,组建活动小组。
1、交流研究内容。
师:关于早餐的学问,你们想要研究些什么?把你想要研究的内容展示到“小问号收集站”上来吧。
(事先让学生准备卡纸,在卡纸背面贴双面胶,用大大的字写下来,便于粘贴)
预设:早餐吃什么、几点吃、吃多长时间、怎么样等等。
2、确立研究小课题,组建活动小组。
师:同学们的思维可真开阔,一下子,我们的小问号收集站就收集了这么多的问题。如果我们把这些问题全部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好像太繁杂和琐碎了,我们能不能把它们归纳一下呢?(能)关于归纳问题的方法,上节课我们已经实践过了,只需要?(生:把类似的问题圈在一起,再简炼结合一下。)
学生归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归纳出了几个问题?
(1)不吃早餐的危害
(2)早餐吃什么最好(3)各国吃早餐的讲究
(4)早餐的起源
(5),,师:为了更好的完成我们的活动,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最想要研究的问题进行
研究,选择同一个问题的同学,可以组合成一个小组合作研究。
学生自由组合,确定子课题。
三、制定活动计划。
(拟写活动计划)师:确定好了研究课题,我们可以制定一份活动计划。
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个共享栏,一个是一份现成写好的方案可参照,一个是白纸可自己设计,一个是表格式方案,一填就可以了,但是在开展活动时也可以进行方案的修改。
(学生自由选择设计方案。)
(预设情况一)师: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同学可能没写完,但是大家可能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在结合我们刚才说研究问题的初步打算,你们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我的帮助吗?
学生针对自己的想法提问,教师给予回答,补充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简单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网络,书籍,报纸,电视,广播以及询问专业人士等。学生在指导后继续完成自己的活动方案。
(预设情况二)师:设计完成,交流一下所设计好的活动计划。
学生评价:你认为他们小组这个活动计划,好的地方在哪里?不适合于实施 的地方在哪里?
三、小结
教师总结,研究的问题要小一点,要多方面获得问题的答案,比较总结得出
正确结论。
(二)调查整理
1、各小组根据各自的研究课题,在一星期内在社区、家庭、学校进行调查
访问。
2、分组整理调查结果。
学生根据自己一星期对早餐用餐情况的调查,进行整理、统计,制成统计表
或统计图。
例如:
a.调查早餐价格定位问题。
《学生早餐价格统计表》
班级
第 小组编制
统计时间:2006年
月
日
调查人数合 1.00—2.00 2.00—3.00 1.00 元以下
3.00 元以上
计
元
元
百分比
%
%
%
%
b.调查早餐营养问题。
《学生早餐营养统计表》
班级
第 小组编制
统计时间:2006年
月
日
调查人数合
A类
B类
C类
D 类
计
百分比
%
%
%
%
注:A类表示谷物;B类表示动物性食品;C类表示奶类;D类表示蔬
菜或水果。
c.调查早餐用餐时间问题。
《学生早餐用餐时间统计表》
班级
第 小组编制
统计时间:2006年
月
日
调查人数合 起床后半小
起床后立即
上学路上
校门口
计
时
百分比
%
%
%
%
d.调查附近“放心早餐”的销售情况。
《“放心早餐”销售统计表》
班级
第 小组编制
统计时间:2013年
月
日
调查人数合
面包
馒头
糕点
其他
百分比
%
%
%
%
(有可能可制成条形或扇形统计图)
(三)讨论思考
1、分组讨论统计结果。
学生对他们各自统计的结果(百分比)进行讨论,思考为什么会有的所占比
例大,有的所占比例小。是否科学合理?
例如:早餐时间一般起床后半小时吃比较科学,起床后就吃不利于健康,在 路上、校门口吃不卫生。
早餐营养方面 D类蔬菜或水果吃的人较少,营养搭配上不合理科学,不利于
学生的身体发展。
2、分组提出科学合理意见。
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可参阅有关的资料,写成一份
富有建设意见的报告。
(四)交流报告
1、汇报成果。(可选)
每组根据自己的一份富有建设意见的报告,在班上进行汇报。
2、学生答辩。
每组汇报后,全班学生对每组的研究课题,可进行提问,小组派代表进行答
辩。
(五)做一名“小小营养师”
根据前面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对早餐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经常不吃早餐对
生长发育、学习工作、营养摄入、身体耐力有一定影响。另外还知道理想早餐的
条件依次为营养均衡、口味口感好、卫生和方便。因此,让学生来做一名“小营养师”,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配置一套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在班上
进行交流。
例如:
主食:馒头、包子、油饼、烧饼、豆沙包、泡饭、鸡蛋挂面、鸡蛋炒饭。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咸鸡蛋、火腿肠、豆腐丝、小葱拌豆腐、炒花生米、煮
黄豆、豆腐干、酱豆腐。
稀的食物:牛奶、米粥、鸡蛋汤、麦片粥、面条。
小菜:泡菜、拌胡萝卜丝、拌黄瓜、拌雪里红、拌西红柿、拌白菜丝、拌海
带丝等。
(六)实践活动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长期不食早餐对身体的危害较大,应该养成正常的饮食规律。今后不仅要吃早餐,而且还要高度重视早餐的质量。“早餐是金,午餐是银,晚餐是铜”,说的就是早餐在一日三餐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要求学生在家做些实践活动,为自己或爸妈做一次早餐,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第三篇: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
连云港市临海路小学 朱艳
(一)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并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为学知识、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平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活动目标]: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1)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获得方案,并组织实施;(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4)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 精神。[主题确定]:
对于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主要确定为四个大方向,即对于生活方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校本课程贝雕工艺制作活动、校本课程少年海军学校活动、社区服务及社会实践活动。
[指导措施]:
1、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用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2、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局域网、校园网,为学生进行跨班级的合作探究开辟空间,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
3、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教室的界限,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建立稳定的训练基地充分利用劳动技术训练基地对学生进行训练。
4、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等。[活动内容]:
主题一:早餐的学问(长线活动)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早餐的分类,知道科学营养早餐有利于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2.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
3.学会配置一些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做一名“小营养师”。
二、活动准备
1.调查一下自己家或学校附近哪里有早餐车 2.跟家长买一次早餐
3.教师收集一些早餐材料。
三、活动设计
(一)制定活动方案
(第一课时:选题与确立主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确定研究课题。
1、师生交流。
同学们好。早上吃饭了吗?(交流)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一张统计图,是小关我们小学生早餐情况的,想看吗?
2、分析柱形统计图(早餐内容)。课件出示统计图。
师生观察,师可以相机指导学生看图。师: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些什么?
预设:(生1)都是我们平常早上会吃的东西。(生2)早上吃鸡蛋的人最多。
(生3)吃鸡蛋饼和包子的人也挺多的。
(生4)早上大家几乎都喝牛奶或者豆浆,喝粥的人比较少。
(生5)好像大家早上吃的东西都差不多哦,除了喝豆浆吃鸡蛋饼就是喝牛奶吃鸡蛋加面包,像麦片粥啊、面条啊、蛋炒饭、糕点什么的,都很少人吃。(生6)我还发现一个问题,早上几乎没有人吃炒菜。关于这个发现,师应相机鼓励,并适当引出“炒菜一般来说会是什么?”也就是说,早上一般没有人会吃蔬菜和肉。„„
师小结:大家的观察能力真强。我们平时的早餐内容是怎么样的?(交流)有这张图里没有出现的吗?(交流:没有或很少)这说明,我们的早餐内容,丰盛吗?(不)对,很单一。(课件强调:单一)
3、信息分享。
师:这儿还有一则官方消息:(课件出示)中山医科大学营养系曾对两所小学10岁左右的学生做了早餐的一个对比试验。第一组每天吃的早餐和大家差不多。第二组吃的早餐则是中国营养家协会推荐的营养早餐。一周之后对两组进行测试,结果如下。大家会看到,在数学运算、创造力和耐力的对比,第二组明显好于第一组。
4、现场统计饥饿时间。
师:说到现在吃的,你饿吗?(交流)这么早就饿了呀?现在是第三节课,已经有这么多同学感觉到饿了,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说他第二节课就已经饿了。
5、引导学生发现早餐的重要性。
这则消息,对比那张统计图,再加上我们刚刚交流的内容,有没有什么发现? 师生交流:(预设)
(生1)早上吃不好早饭,很快就会饿。
(生2)我们的早餐几乎总是那几样,内容很单一。
(生3)吃有营养的早餐很重要,对我们头脑的发育有好处。
师相机评价:大家不仅观察能力强,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很棒哦。还有什么发现?(生4)我们不仅要吃饱早餐,还要吃好早餐。
(生5)我平时一直以为,早上时间特别紧张,随便吃点儿什么,只要吃饱就行了,没想到,吃个小小的早饭,还挺有学问的呢。
师抓住时机引导:嗯,说得好,看似不起眼的、经常被大家忽略的一顿早饭,居然也大有学问在里面。既然早餐很重要,又暗藏那么多学问,那么,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早餐的学问,好不好?(好)都同意了?(同意)
6、确立主题:早餐的学问。
师:那好!我们就以“早餐的学问”为主题进行本期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确定研究内容,组建活动小组。
1、交流研究内容。师:关于早餐的学问,你们想要研究些什么?把你想要研究的内容展示到“小问号收集站”上来吧。
(事先让学生准备卡纸,在卡纸背面贴双面胶,用大大的字写下来,便于粘贴)预设:早餐吃什么、几点吃、吃多长时间、怎么样等等。
2、确立研究小课题,组建活动小组。
师:同学们的思维可真开阔,一下子,我们的小问号收集站就收集了这么多的问题。如果我们把这些问题全部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好像太繁杂和琐碎了,我们能不能把它们归纳一下呢?(能)关于归纳问题的方法,上节课我们已经实践过了,只需要?(生:把类似的问题圈在一起,再简炼结合一下。)学生归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交流):归纳出了几个问题?(1)不吃早餐的危害(2)早餐吃什么最好(3)各国吃早餐的讲究(4)早餐的起源
(5)
„„
师:为了更好的完成我们的活动,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最想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选择同一个问题的同学,可以组合成一个小组合作研究。学生自由组合,确定子课题。
三、制定活动计划。
(拟写活动计划)师:确定好了研究课题,我们可以制定一份活动计划。
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个共享栏,一个是一份现成写好的方案可参照,一个是白纸可自己设计,一个是表格式方案,一填就可以了,但是在开展活动时也可以进行方案的修改。
(学生自由选择设计方案。)
(预设情况一)师: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同学可能没写完,但是大家可能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在结合我们刚才说研究问题的初步打算,你们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我的帮助吗?
学生针对自己的想法提问,教师给予回答,补充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简单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网络,书籍,报纸,电视,广播以及询问专业人士等。
学生在指导后继续完成自己的活动方案。
(预设情况二)师:设计完成,交流一下所设计好的活动计划。学生评价:你认为他们小组这个活动计划,好的地方在哪里?不适合于实施的地方在哪里?
三、小结
教师总结,研究的问题要小一点,要多方面获得问题的答案,比较总结得出正确结论。
(二)调查整理
1、各小组根据各自的研究课题,在一星期内在社区、家庭、学校进行调查访问。
2、分组整理调查结果。
学生根据自己一星期对早餐用餐情况的调查,进行整理、统计,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例如:
a.调查早餐价格定位问题。《学生早餐价格统计表》
班级 第 小1.00元以下 1.00—2.002.00—3.003.00元以上 组编制 统元 元 计时间:2006年 月 日 调查人数合计 百分比 % % % %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
连云港市临海路小学 朱艳
(一)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并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为学知识、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平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活动目标]: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1)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获得方案,并组织实施;(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4)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 精神。[主题确定]:
对于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主要确定为四个大方向,即对于生活方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校本课程贝雕工艺制作活动、校本课程少年海军学校活动、社区服务及社会实践活动。
[指导措施]:
1、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用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2、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局域网、校园网,为学生进行跨班级的合作探究开辟空间,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
3、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教室的界限,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建立稳定的训练基地充分利用劳动技术训练基地对学生进行训练。
4、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等。[活动内容]:
主题一:早餐的学问(长线活动)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早餐的分类,知道科学营养早餐有利于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2.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
3.学会配置一些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做一名“小营养师”。
二、活动准备
1.调查一下自己家或学校附近哪里有早餐车 2.跟家长买一次早餐
3.教师收集一些早餐材料。
三、活动设计
(一)制定活动方案
(第一课时:选题与确立主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确定研究课题。
1、师生交流。
同学们好。早上吃饭了吗?(交流)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一张统计图,是小关我们小学生早餐情况的,想看吗?
2、分析柱形统计图(早餐内容)。课件出示统计图。
师生观察,师可以相机指导学生看图。师: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些什么?
预设:(生1)都是我们平常早上会吃的东西。(生2)早上吃鸡蛋的人最多。
(生3)吃鸡蛋饼和包子的人也挺多的。
(生4)早上大家几乎都喝牛奶或者豆浆,喝粥的人比较少。
(生5)好像大家早上吃的东西都差不多哦,除了喝豆浆吃鸡蛋饼就是喝牛奶吃鸡蛋加面包,像麦片粥啊、面条啊、蛋炒饭、糕点什么的,都很少人吃。(生6)我还发现一个问题,早上几乎没有人吃炒菜。关于这个发现,师应相机鼓励,并适当引出“炒菜一般来说会是什么?”也就是说,早上一般没有人会吃蔬菜和肉。„„
师小结:大家的观察能力真强。我们平时的早餐内容是怎么样的?(交流)有这张图里没有出现的吗?(交流:没有或很少)这说明,我们的早餐内容,丰盛吗?(不)对,很单一。(课件强调:单一)
3、信息分享。
师:这儿还有一则官方消息:(课件出示)中山医科大学营养系曾对两所小学10岁左右的学生做了早餐的一个对比试验。第一组每天吃的早餐和大家差不多。第二组吃的早餐则是中国营养家协会推荐的营养早餐。一周之后对两组进行测试,结果如下。大家会看到,在数学运算、创造力和耐力的对比,第二组明显好于第一组。
4、现场统计饥饿时间。
师:说到现在吃的,你饿吗?(交流)这么早就饿了呀?现在是第三节课,已经有这么多同学感觉到饿了,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说他第二节课就已经饿了。
5、引导学生发现早餐的重要性。
这则消息,对比那张统计图,再加上我们刚刚交流的内容,有没有什么发现? 师生交流:(预设)
(生1)早上吃不好早饭,很快就会饿。
(生2)我们的早餐几乎总是那几样,内容很单一。
(生3)吃有营养的早餐很重要,对我们头脑的发育有好处。
师相机评价:大家不仅观察能力强,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很棒哦。还有什么发现?(生4)我们不仅要吃饱早餐,还要吃好早餐。
(生5)我平时一直以为,早上时间特别紧张,随便吃点儿什么,只要吃饱就行了,没想到,吃个小小的早饭,还挺有学问的呢。
师抓住时机引导:嗯,说得好,看似不起眼的、经常被大家忽略的一顿早饭,居然也大有学问在里面。既然早餐很重要,又暗藏那么多学问,那么,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早餐的学问,好不好?(好)都同意了?(同意)
6、确立主题:早餐的学问。
师:那好!我们就以“早餐的学问”为主题进行本期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确定研究内容,组建活动小组。
1、交流研究内容。师:关于早餐的学问,你们想要研究些什么?把你想要研究的内容展示到“小问号收集站”上来吧。
(事先让学生准备卡纸,在卡纸背面贴双面胶,用大大的字写下来,便于粘贴)预设:早餐吃什么、几点吃、吃多长时间、怎么样等等。
2、确立研究小课题,组建活动小组。
师:同学们的思维可真开阔,一下子,我们的小问号收集站就收集了这么多的问题。如果我们把这些问题全部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好像太繁杂和琐碎了,我们能不能把它们归纳一下呢?(能)关于归纳问题的方法,上节课我们已经实践过了,只需要?(生:把类似的问题圈在一起,再简炼结合一下。)学生归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交流):归纳出了几个问题?(1)不吃早餐的危害(2)早餐吃什么最好(3)各国吃早餐的讲究(4)早餐的起源
(5)
„„
师:为了更好的完成我们的活动,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最想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选择同一个问题的同学,可以组合成一个小组合作研究。学生自由组合,确定子课题。
三、制定活动计划。
(拟写活动计划)师:确定好了研究课题,我们可以制定一份活动计划。
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个共享栏,一个是一份现成写好的方案可参照,一个是白纸可自己设计,一个是表格式方案,一填就可以了,但是在开展活动时也可以进行方案的修改。
(学生自由选择设计方案。)
(预设情况一)师: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同学可能没写完,但是大家可能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在结合我们刚才说研究问题的初步打算,你们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我的帮助吗?
学生针对自己的想法提问,教师给予回答,补充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简单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网络,书籍,报纸,电视,广播以及询问专业人士等。
学生在指导后继续完成自己的活动方案。
(预设情况二)师:设计完成,交流一下所设计好的活动计划。学生评价:你认为他们小组这个活动计划,好的地方在哪里?不适合于实施的地方在哪里?
三、小结
教师总结,研究的问题要小一点,要多方面获得问题的答案,比较总结得出正确结论。
(二)调查整理
1、各小组根据各自的研究课题,在一星期内在社区、家庭、学校进行调查访问。
2、分组整理调查结果。
学生根据自己一星期对早餐用餐情况的调查,进行整理、统计,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例如:
a.调查早餐价格定位问题。《学生早餐价格统计表》
班级 第 小1.00元以下 组编制 统计时间:2006年 月 日 调查人数合计 百分比 %
1.00—2.00元 % 2.00—3.00元 % 3.00元以上 %
第四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
英雄伴我成长
活动一:向英雄致敬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祖国近百年来蒙受了空前的耻辱,中华民族经受了深重的灾难,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2、知道千千万万的人民英雄为了国家的独立解放,为了民族的复兴,抛头颅、洒热血,对他们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怀有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
对学生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激发他们对英雄们的热爱与怀念。教具:
幻灯
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
《英雄赞歌》配乐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通知
队员们做准备
二、表演节目
1、表演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
2、全班齐唱《英雄赞歌》
三、幻灯出示有关英雄纪念碑的图片
1、观察、讨论:“你们明白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意思吗?”
2、交流
四、采访计划
1、我想知道英雄的读书经历。
2、我想知道英雄在工作中是怎样对待困难的。
五、想一想
1、怎样与英雄取得联系?
2、通过提问能达到采访的目的吗?
3、将自己和英雄作比较后,我最想说的和最想做的分别是什么? 活动二:采访身边的英雄
教学目的:
1、通过采访英雄了解英雄的事迹。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采访身边的英雄
教具:
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选择采访对象
注意:要采访的英雄在我们这个地区吗?
和他联系方便吗?
通过集体讨论的形式,确定要采访的英雄是谁?
二、采访计划
征得采访对象同意后,列出一个详细的采访计划。
1、采访目的2、采访地点
3、采访时间
4、记录工具
5、采访内容
要知道:
1、英雄的读书经历
2、英雄在工作中是怎样对待困难的。
想一想(幻灯出示)
1、怎样与英雄取得联系?
2、通过提这些问题能达到采访目的吗?
三、归来话英雄
对采访记录进行整理。
活动三:大家心目中的英雄
教学目的:
1、学会调查研究的方法和目的。
2、学会设计问卷和发放回收问卷。
教学重难点:
设计调查问卷
教具:
幻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确立调查内容
我们想知道的问题有:
1、小学生和初中生心目中的英雄是否一样?
2、初中生和高中生心目中的英雄是否一样?
二、设计问卷
1、我们选择的调查对象是:,共
人。其中,小学生有
人,初中生有
人,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
2、根据调查内容,设计问卷。
三、想一想:怎么发放和回收问卷?
问题是否简单清楚?你和同伴能在几分钟内轻松回答这些问题?
四、整理分析调查数据
1、我们一共回收了
份问卷。
2、我们根据问卷回答情况制作了“英雄人物榜”。
3.还把男生和女生对英雄的看法分别作了整理。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
----现代服饰搭配技巧
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董月梅
一、教案背景
我们学校依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特色建设、德育活动等联系起来思考。结合学校及地方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规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开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构建有特色的适合残疾学生身心发展,和地方劳动力需求相适应的特教学校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二、教学课题
《搭配技巧》是聋校中、高年级开设的综合实践课程的一个部分,是我们学校申报的江苏省“特教学校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及体系构建的研究”的子课题。它以动手操作为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操作性和开放性,是为聋生学习服装职业技能奠定基础的。如何从课堂教学着手,提高聋生学习效率呢?笔者认为教师要结合聋生的实际情况,“扬长补短、因材施教”,确定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创设好学习任务,开展自主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教材分析
服装与人类文化密切相关,它是时代的代表。服装的背后是文化,文化是服装的本质,从表面上看,学生只是学习服饰搭配,其实,他们是在学习服装背后的东西——文化。服装与人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人们对服装的审美要求不断的加深。现在的中学生对“美”的认识也逐渐提高,我们的综合实践课不但要使学生懂得美,了解服装的文化,更要懂得怎样通过服饰来表达自己的修养、个性。
《搭配技巧》是根据新课程标准自编的教材,在设计过程中,我有意识的把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深入浅出。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后延伸,我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开发创新潜力。
四、教学方法
我采用的是综合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学习方法。综合性表现在将服装与社会学科、现实生活、时代背景等相联系;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己根据资料对服装
搭配的要素:色彩、款式、配饰进行探究,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运用小组合作性的形式,鼓励学生集思广益,共同学习服饰搭配技巧。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以游戏猜谜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2.课堂摘要:
师:谜底是:孙悟空、哈利波特、超人、蜘蛛侠、佐罗。服饰作为一种符号和象征,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可以表明你的身份、个性、气质,也可以反映你的追求、理想和情操。同学们看了有啥感觉?
生:美,漂亮。生:他们的衣服很漂亮。
师:爱美是人的天性,大家也喜欢漂亮的衣服吧。我们也来做模特,好吗? 生:好啊!(学生有跃跃欲试的感觉)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服饰搭配,自己走台步。
(二)理论知识的补给阶段 课堂环节安排如下:
1.提出问题:“欣赏和搭配服装作品时,你最关注的是哪些方面?” 交流与评价:欣赏国内外设计师们的作品。(大屏展示时装表演录像。)2.解决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回答,教师因势利导并归纳出影响服装搭配的要素:色彩、款式、配饰等。(大屏幕展示服装搭配的要素)
(1)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着装色彩,以及色彩在服装运用中所表达的语言。
(2)语言过渡:“色彩是服装的无声语言,款式是服装的外在形象。”(3)举例辨析:(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并直观演示,对服装的色彩、款式内容、着装搭配分析,做出判断,如校服和自我着装等。本环节关键在于对学生搜集资料的整理和筛选,做成演示课件,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设计运用。汇报时能把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课堂摘要: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如何进行服饰搭配的一些知识。请点评下图:
师:她的服饰搭配给你们的整体感觉是什么? 生:她的搭配黑白分明。
生:款式适合她,显得个子比以前高了。生:没有朝气,很普通。
师:同学们替她想想,如何修饰和点缀效果会更好。(请看后面集体照)生:给她围上了大红的围巾感觉人显得有精神。
师:有时,围巾确实能给服装起到点缀的效果。请同学们运用围巾进行搭配 学生作品:
课堂摘要:
生:浅色的围巾搭配出的效果明亮
生:一色的搭配效果单纯、可爱,花色的老气。
实践操作:
师:下面我们利用电脑换装的形式来设计服饰搭配。
(学生从电脑换装资料中选择搭配上衣、裤子、裙子、帽、包、围巾、发型等,进行服饰搭配练习。和传统的教学相比,学生可用的搭配材料丰富,形式灵活多样,可操作性强,省时间,高效率。)
(5)面料和结构内容一带而过,为以后继续学习做铺垫。
3.教师作品展示:(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对上面学生服装款式介绍的“承”,和进行课堂下一环节学生改进作品的实践活动的“启”。利用学生模特展示作品更具有直观性,激发兴趣。课堂教师展示作品是对学生汇报的服装款式理论的实践强化,使学生能够从直观上看到服装的几种基本款式变化,课堂上不足之处在于教师的技术指导不到位,如果在此处能够加入教师对基本款式的诠释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演示出对基本款式的多种变化款式效果也许会更好些)。
(三)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 1.学生进行服饰搭配:
服装是人们形象的代言。它传递着美,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很多关于文化的思考。上节课布置了自我实践的作业,我们通过搜集资料、思考和实践设计了一系列的作品。请同学们分组介绍作品。
三人一组,由学生自己推荐组长、模特。将各种服装、围巾、包、鞋搭配在模特身上。由组长安排谁化妆、谁装饰。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创造,集思广益。
(设计意图:我在作业中采取的是集体创意的形式,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发展性思维的能力,同时也注重到学生学习中的个体和群体的合作精神,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
2.请各组代表谈本组的设计意图,用各种形式展示服饰搭配。学生之间互评,教师对学生的服饰搭配给予点拨。
(这部分安排一方面想了解学生的搭配能力,从而有的放矢的展开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在展示的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对作品做出介绍,或心得、或收获、或经历、或疑难,都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自我经验交流,能促使学生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更多角度和层面激发学生对服装搭配、制作、创作的兴趣和欲望。这是进一步学习的关键。)
3.教师小结:我看到同学们设计的这些服饰搭配,感到有创意,很漂亮。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希望各组能根据所学的知识把你们的作品更完善一些。
六、教学反思
此课本人已在聋校九年级试教,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学生们课堂活跃、勇于参与让我振奋,他们的创造力让我惊喜。这堂课有以下几个优点:
1.题材新。此课打破了以往以技能为主的学习形式,让学生了解到服装搭配的要素:色彩、款式、配饰等,使服装艺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从中挖掘出服装艺术的文化内涵。
2.课件有吸引力。内容丰富多彩,多媒体电脑合理地运用了学生的作品,搜集的资料并做成演示课件,具有视觉冲击力,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运用。
3.合作性学习效果明显。充分发扬了团队精神。分组合作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理想方法,既可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对事物的感受,同时又可以让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相互磨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
4.作业有创新。每个小组都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作品也与众不同,有的学生还加了一些装饰物,每套服饰都显示出学生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我感觉到学生的创新火花在闪耀、合作的精神在滋长。更坚定了我设计作业时的想法:不用条条框框去制约学生,在宽松的气氛中让学生的个性与创新能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