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大的书 教案
19、最大的书教案(第二课时)
林树小学二年级下册
教师:韩燕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并口头组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要求会认识的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课件、有关化石和岩石的相关资料。
一、谈话导入
除了课本以外你们读过哪些书呢?
书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认识一位新朋友,来读一本最大的“书”。请用小手指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板书:最大的书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新发现?(跟平时的不一样,多了双引号)为什么要加上双引号呢?(因为它并不是真正的书,而是指岩石,用了比喻的手法)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这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呢,打开课本小声读一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看课本下角或者查字典标注拼音,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13个自然段)
3、为了更流利的读好课文,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会认,来认一认这些生字宝宝。① 小组合作识字。
② 全班读,说说这些生字字形、音序等,并口头组词。③ 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火车接龙读。
三、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听课文录音,回答下列问题: ①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分别是?
一天,半山腰,爸爸、川川以及勘探员叔叔。在课文哪一段能找到呢?(第1段)点名读。
② 为什么地质勘探员把岩石称为“书”呢?(1)找一找,文中是怎么样说的,读一读。(2)看一看,图中的岩石像书吗?(3)点名读2-4自然段。
2、这本最大的“书”里有哪些内容?(1)有字:雨痕、波痕、矿物(2)有画:树叶、小鱼、贝壳(3)指名读5-8自然段。
3、这本“书”里文字和图画能说明什么呢?有什么作用? 它能说明,在很久很久以前,这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有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作用可大哩!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铁矿,那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点名读9-12自然段)
4、川川问了叔叔哪些问题?说明川川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⑴叔叔,您在看什么? ⑵哪里有书啊? ⑶这上面有字吗? ⑷这上面有图画吗? ⑸这能说明什么呢?
⑹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作用呢? 川川是一个勤学好问、刨根问底的孩子。
5、我们一起来看看川川提出这些问题时,叔叔怎么样回答川川的呢?
这样一问一答叫做对话,能分角色演一演川川和叔叔吗?指明朗读,男女生朗读。
6、读最后一段,想一想川川长大想干什么?
川川长大后想像叔叔一样“读懂”岩石书,说明他想当一名地质勘探员,去研究石头,为祖国做贡献。
四、总结
神奇的大自然是一本更巨大的“书”,需要我们仔细思考,留心观察,用心思考。
五、板书
岩 一层一层的
石 {有字:雨痕、波痕、矿物 } 无穷的宝藏 书 有图画:树叶、贝壳、小雨
六、作业布置
独立完成相应课后练习。
《最大的“书”》教学反思
《最大的“书”》一课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叙述方式,涉及了自然科学的知识,讲述了在地质勘探员的眼里,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那上面有雨点留下的脚印,有波浪奔腾的足迹,有丰富的矿藏,还有由树叶、贝壳、小鱼组成的图画„„历史的变迁,大陆的沉浮,都写在这本最大的书里。同时也塑造了一个爱刨根问底的孩子川川。
对小学生来讲,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述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特点。因此我在教学中着力加强对学生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利用川川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朗读的过程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1、在课前预习提示时,着力加强对学生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通过抓标点符号(!、?、„„)、语气词、重点词朗读,让学生感受到人物的心情,能读出人物的语气。让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2、为了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语文,扎扎实实地理解词语,这一课中,我采用了从每个生字的音、形、义理解词语的方法。首先让孩子们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再全班一起说过程中自然地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全班读、接龙读。但是由于时间关系,为了上一个完整的课堂内容,本应该生字开花一字多词,再在文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最后压缩为简单口头组两个词。
3、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这篇课文内容对学生极富有吸引力。所以在教法的选择上,我采用了质疑,期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
4、在处理“刨根问底”一次的时候,我选择了先问学生川川都向叔叔提出了哪些问题,叔叔是怎样回答的,再引导学生理解,一口气提出那么多问题,说明他是一个勤学好问,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内容涉及的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点较多,由于教学经验的缺乏,阅读训练的时间略长,以至于后半节课的理解课文环节显得急追猛赶,并且孩子们虽然理解了课文内容,但缺乏消化反刍的过程。阻碍了孩子们自己的思考,犯了越俎代庖的错误。
在以后的教学研究中,我将针对自己的不足,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有效地学习,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对动态生成的有效引领作用。
第二篇:读不完的大书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不完的大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不完的大书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明白大自然里有无穷的奥秘和极大的学问,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6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陈维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2、认识6个生字。
教学过程:
1、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有一本书很大,读也读不完,这是什么呢?(大自然)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共同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五”,从书中感受大自然,一起寻找答案吧!
2、自由读课文,自主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职权篇内容。
(让学生自主选择读书方式,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通过初度,让学生底可闻又出不理解。)
(2)、小组互动:
互读课文,进行正音。
(3)、集体交流读书所得,了解自主读书情况。
(在初读课文,前线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大自然花草树木、充裕鸟兽给小朋友带来的快乐。)
3、感情朗读,理解感悟。
(1)、像一项大自然中的鸟语花香。
(通过朗读体会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愉悦心情。)
(2)、把体现小作者仔细观察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从中感受善于观察是一种好习惯。
(3)、启发学生合作交流读懂了什么,杜勒克问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拓展延伸
(1)、你见过大自然中的那些现象?
(2)、你享受过大自然带给你的快乐吗?说说你的感受。
5、检查识字。
6、推荐作业。
(1)、选择大自然中花草树木、充裕鸟兽其中一种进行观察,把收获和同学交流。
(2)、读《阅读》中的相关文章。
口语交际:编一出小剧演一演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有顺序的观察图意,并能完整清楚地叙述出来。
2、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相似事情,以小组为单位编个小剧本,合理分配角色表演出来。
3、培养学生采取合适的方法、运用适当的语言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矛盾。
教学重难点:
根据具体情景合理想象图上人物的对话内容。
能把身边相似的事件编成小剧本,并表演出来。重点是采取适当的方式,运用恰当的语言来化解矛盾。
教学思路:
1、创设情景,引出话题。
出示插图和说话要求的前两句,使学生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同桌讨论,自由练说。
同桌之间相互补充,把图上内容说清楚,说完整。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物心理,选择适当对话并表达出来。
3、全班交流,大家评议。
4、出示说话要求的后两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
5、小组交流,充分练说。
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怎样才能把事情演得生动。
6、全班表演,师生评议。
引导学生有依据的评价优胜小组。
读不完的大书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明白大自然中有无穷的奥秘和极大的学问,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的道理,并学习我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为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教学难点:感悟课文语言文字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置疑激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来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给我们带来的乐趣。(板书课题)
问:看了课题,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是什么?内容是什么?怎么样?)
二、自读自悟,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小组读,互相纠正读音。
3、出示字词,小组学习。从以下几方面学习:1、有没有多音字;2、有没有需要辨音的字;3、哪个字你能扩词;4、完成填空
4、交流学习生字。
三、品读课文,自我感知
1、指名读文,思考学生课伊始提出的问题。
2、回答问题:这本大书是什么?(大自然)内容是什么?(自然万物)
这本书怎么样?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
3、自由读文,说说课文哪一句话或哪一段话你最喜欢,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学生广泛读文,并指导朗读。(采用多种方式读出兴趣,在读中积累词语、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
四、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1、分组读全文。
2、齐读最后一段,你能将结尾再补充一句话吗?(点出仔细观察)
五、板书设计
读不完的大书
大自然
自然万物细心观察
读不完的大书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明白大自然里有无穷的奥秘和极大的学问,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6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陈维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2、认识6个生字。
教学过程:
1、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有一本书很大,读也读不完,这是什么呢?(大自然)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共同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五”,从书中感受大自然,一起寻找答案吧!
2、自由读课文,自主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职权篇内容。
(让学生自主选择读书方式,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通过初度,让学生底可闻又出不理解。)
(2)、小组互动:
互读课文,进行正音。
(3)、集体交流读书所得,了解自主读书情况。
(在初读课文,前线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大自然花草树木、充裕鸟兽给小朋友带来的快乐。)
3、感情朗读,理解感悟。
(1)、像一项大自然中的鸟语花香。
(通过朗读体会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愉悦心情。)
(2)、把体现小作者仔细观察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从中感受善于观察是一种好习惯。
(3)、启发学生合作交流读懂了什么,杜勒克问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拓展延伸
(1)、你见过大自然中的那些现象?
(2)、你享受过大自然带给你的快乐吗?说说你的感受。
5、检查识字。
6、推荐作业。
(1)、选择大自然中花草树木、充裕鸟兽其中一种进行观察,把收获和同学交流。
(2)、读《阅读》中的相关文章。
读不完的大书教案4
一、教学要求
1.认读“昆、营、迁、货、诚、暑、橘、腻、袭、奥”10个生字;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课文内容,培养观察能力及审美情趣。
4.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二、重点难点
1.联系生活经历,感悟文中内容,体会大自然的奥秘。
2.学习课文中的语言和写法,理解课文最后一段。
三、教学准备
1.生字、新词卡片。
2.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自然界的飞鸟虫鱼、花草树木,收集有关的谜语。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猜谜引入
1.小朋友们,老师想考考你们有关大自然的知识。
2.出示有关大自然花草树木、飞鸟虫鱼的谜语,让学生猜。
如:有头没有颈,身上冷冰冰,有翅不能飞,无脚也能行。(鱼)
团结劳动是模范,全家住在格子里,常到花丛去工作,造出产品比糖甜。(蜜蜂)
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青蛙)
……
3.有位作者也写到了许多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让我们去看一看。(板书课题:读不完的大书)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明确要求。
(1)把课文读通顺、流畅,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段写什么。
(2)批画圈点,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学习体会。
(1)自由组合,互相交流学字学词收获。
(2)出示生字新词卡,联系上下文朗读品味。重点指导:“营、诚”的韵母是后鼻音;“腻”的声母是鼻音n。
3.哪些同学把课文读好了,愿意读给我们听听吗?(指名读,引导学生认真聆听评议)
(三)探究课文,细读领悟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第2~5自然段)
2.默读第2~5自然段。找出作者具体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
(指名说,随机板书)
3.分组朗读,小组轮读。
(四)精读赏析,突破重点
1.说说作者最喜欢什么,你从哪个自然段看出来的。
(课文第3自然段具体描述了蚂蚁搬家时井然有序、尽心尽力以及两军对垒时你死我活的勇敢忠诚——令人不可思议)
(1)大自然有写昆虫虽然很小,但它们的行为却往往让人不可思议,读蚂蚁搬家的情景,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惊讶。指名朗读,集体评议)
(2)蚂蚁两军对垒时表现怎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齐读,看谁能读出对蚂蚁的敬佩之情)
2.作者还写了大自然中哪些有趣的现象?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
(1)小组合作交流,反复朗读品味第2、4、5自然段。
(2)小结,齐读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像所描述的画面。
(小朋友读得真不错,读出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我们在朗读时,根据内容想像画面,会读得更美)
读不完的大书教案5
一、教学要求:
1.认读“昆、营、迁、货、诚、暑、橘、腻、袭、奥”10个生字;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课文内容,培养观察能力及审美情趣。
4.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二、重点难点:
1.联系生活经历,感悟文中内容,体会大自然的奥秘。
2.学习课文中的语言和写法,理解课文最后一段。
三、教学准备:
1.生字、新词卡片。
2.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自然界的飞鸟虫鱼、花草树木,收集有关的谜语。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浮云飞鸟、走兽昆虫、虾蟹游鱼、展翅滑翔、不可思议、两军对垒、令人敬佩、暑寒荣枯、千姿百态、温柔细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自然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大自然里奥秘无穷,你觉得哪段最有趣?自由读。
(二)总结全文,品读内化
1.齐读第1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
2.为什么说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看不完的大画册?(联系课文内容)
3.为什么说大自然里有无穷的奥秘,无尽的乐趣?(联系自己生活)
(三)拓展延伸
1.联系课文内容和平时的生活积累,说说大自然中有哪些奥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回答哪些问题?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展开想像,用彩笔画下来。
第三篇:读不完的大书教案
篇1:读不完的大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明白大自然里有无穷的奥秘和极大的学问,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6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陈维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2、认识6个生字。
教学过程:
1、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有一本书很大,读也读不完,这是什么呢?(大自然)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共同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五”,从书中感受大自然,一起寻找答案吧!
2、自由读课文,自主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职权篇内容。
(让学生自主选择读书方式,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通过初度,让学生底可闻又出不理解。)
(2)、小组互动:
互读课文,进行正音。
(3)、集体交流读书所得,了解自主读书情况。
(在初读课文,前线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大自然花草树木、充裕鸟兽给小朋友带来的快乐。)
3、感情朗读,理解感悟。
(1)、像一项大自然中的鸟语花香。
(通过朗读体会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愉悦心情。)
(2)、把体现小作者仔细观察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从中感受善于观察是一种好习惯。
(3)、启发学生合作交流读懂了什么,杜勒克问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拓展延伸
(1)、你见过大自然中的那些现象?
(2)、你享受过大自然带给你的快乐吗?说说你的感受。
5、检查识字。
6、推荐作业。
(1)、选择大自然中花草树木、充裕鸟兽其中一种进行观察,把收获和同学交流。
(2)、读《阅读》中的相关文章。
口语交际:编一出小剧演一演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有顺序的观察图意,并能完整清楚地叙述出来。
2、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相似事情,以小组为单位编个小剧本,合理分配角色表演出来。
3、培养学生采取合适的方法、运用适当的语言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矛盾。
教学重难点:
根据具体情景合理想象图上人物的对话内容。
能把身边相似的事件编成小剧本,并表演出来。重点是采取适当的方式,运用恰当的语言来化解矛盾。
教学思路:
1、创设情景,引出话题。
出示插图和说话要求的前两句,使学生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同桌讨论,自由练说。
同桌之间相互补充,把图上内容说清楚,说完整。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物心理,选择适当对话并表达出来。
3、全班交流,大家评议。
4、出示说话要求的后两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
5、小组交流,充分练说。
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怎样才能把事情演得生动。
6、全班表演,师生评议。
引导学生有依据的评价优胜小组。
篇2:读不完的大书教案
一、教学要求
1.认读“昆、营、迁、货、诚、暑、橘、腻、袭、奥”10个生字;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课文内容,培养观察能力及审美情趣。
4.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二、重点难点
1.联系生活经历,感悟文中内容,体会大自然的奥秘。
2.学习课文中的语言和写法,理解课文最后一段。
三、教学准备
1.生字、新词卡片。
2.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自然界的飞鸟虫鱼、花草树木,收集有关的谜语。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猜谜引入
1.小朋友们,老师想考考你们有关大自然的知识。
2.出示有关大自然花草树木、飞鸟虫鱼的谜语,让学生猜。
如:有头没有颈,身上冷冰冰,有翅不能飞,无脚也能行。(鱼)
团结劳动是模范,全家住在格子里,常到花丛去工作,造出产品比糖甜。(蜜蜂)
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青蛙)
……
3.有位作者也写到了许多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让我们去看一看。(板书课题:读不完的大书)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明确要求。
(1)把课文读通顺、流畅,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段写什么。
(2)批画圈点,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学习体会。
(1)自由组合,互相交流学字学词收获。
(2)出示生字新词卡,联系上下文朗读品味。重点指导:“营、诚”的韵母是后鼻音;“腻”的声母是鼻音n。
3.哪些同学把课文读好了,愿意读给我们听听吗?(指名读,引导学生认真聆听评议)
(三)探究课文,细读领悟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第2~5自然段)
2.默读第2~5自然段。找出作者具体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
(指名说,随机板书)
3.分组朗读,小组轮读。
(四)精读赏析,突破重点
1.说说作者最喜欢什么,你从哪个自然段看出来的。
(课文第3自然段具体描述了蚂蚁搬家时井然有序、尽心尽力以及两军对垒时你死我活的勇敢忠诚——令人不可思议)
(1)大自然有写昆虫虽然很小,但它们的行为却往往让人不可思议,读蚂蚁搬家的情景,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惊讶。指名朗读,集体评议)
(2)蚂蚁两军对垒时表现怎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齐读,看谁能读出对蚂蚁的敬佩之情)
2.作者还写了大自然中哪些有趣的现象?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
(1)小组合作交流,反复朗读品味第2、4、5自然段。
(2)小结,齐读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像所描述的画面。
(小朋友读得真不错,读出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我们在朗读时,根据内容想像画面,会读得更美)
篇3:读不完的大书教案
一、教学要求:
1.认读“昆、营、迁、货、诚、暑、橘、腻、袭、奥”10个生字;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课文内容,培养观察能力及审美情趣。
4.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二、重点难点:
1.联系生活经历,感悟文中内容,体会大自然的奥秘。
2.学习课文中的语言和写法,理解课文最后一段。
三、教学准备:
1.生字、新词卡片。
2.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自然界的飞鸟虫鱼、花草树木,收集有关的谜语。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浮云飞鸟、走兽昆虫、虾蟹游鱼、展翅滑翔、不可思议、两军对垒、令人敬佩、暑寒荣枯、千姿百态、温柔细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自然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大自然里奥秘无穷,你觉得哪段最有趣?自由读。
(二)总结全文,品读内化
1.齐读第1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
2.为什么说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看不完的大画册?(联系课文内容)
3.为什么说大自然里有无穷的奥秘,无尽的乐趣?(联系自己生活)
(三)拓展延伸
1.联系课文内容和平时的生活积累,说说大自然中有哪些奥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回答哪些问题?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展开想像,用彩笔画下来。
篇4:读不完的大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明白大自然中有无穷的奥秘和极大的学问,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的道理,并学习我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为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教学难点:感悟课文语言文字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置疑激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来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给我们带来的乐趣。(板书课题)
问:看了课题,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是什么?内容是什么?怎么样?)
二、自读自悟,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小组读,互相纠正读音。
3、出示字词,小组学习。从以下几方面学习:1、有没有多音字;2、有没有需要辨音的字;3、哪个字你能扩词;4、完成填空
4、交流学习生字。
三、品读课文,自我感知
1、指名读文,思考学生课伊始提出的问题。
2、回答问题:这本大书是什么?(大自然)内容是什么?(自然万物)
这本书怎么样?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
3、自由读文,说说课文哪一句话或哪一段话你最喜欢,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学生广泛读文,并指导朗读。(采用多种方式读出兴趣,在读中积累词语、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
四、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1、分组读全文。
2、齐读最后一段,你能将结尾再补充一句话吗?(点出仔细观察)
五、板书设计
篇5:小学语文教案《读不完的大书》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不完的大书教科版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明白大自然里有无穷的奥秘和极大的`学问,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6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陈维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2、认识6个生字。
教学过程:
1、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有一本书很大,读也读不完,这是什么呢?(大自然)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共同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五”,从书中感受大自然,一起寻找答案吧!
2、自由读课文,自主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职权篇内容。
(让学生自主选择读书方式,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通过初度,让学生底可闻又出不理解。)
(2)、小组互动:
互读课文,进行正音。
(3)、集体交流读书所得,了解自主读书情况。
(在初读课文,前线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大自然花草树木、充裕鸟兽给小朋友带来的快乐。)
3、感情朗读,理解感悟。
(1)、像一项大自然中的鸟语花香。
(通过朗读体会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愉悦心情。)
(2)、把体现小作者仔细观察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从中感受善于观察是一种好习惯。
(3)、启发学生合作交流读懂了什么,杜勒克问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拓展延伸
(1)、你见过大自然中的那些现象?
(2)、你享受过大自然带给你的快乐吗?说说你的感受。
5、检查识字。
6、推荐作业。
(1)、选择大自然中花草树木、充裕鸟兽其中一种进行观察,把收获和同学交流。
(2)、读《阅读》中的相关文章。
口语交际:编一出小剧演一演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有顺序的观察图意,并能完整清楚地叙述出来。
2、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相似事情,以小组为单位编个小剧本,合理分配角色表演出来。
3、培养学生采取合适的方法、运用适当的语言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矛盾。
教学重难点:
根据具体情景合理想象图上人物的对话内容。
能把身边相似的事件编成小剧本,并表演出来。重点是采取适当的方式,运用恰当的语言来化解矛盾。
教学思路:
1、创设情景,引出话题。
出示插图和说话要求的前两句,使学生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同桌讨论,自由练说。
同桌之间相互补充,把图上内容说清楚,说完整。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物心理,选择适当对话并表达出来。
3、全班交流,大家评议。
4、出示说话要求的后两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
5、小组交流,充分练说。
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怎样才能把事情演得生动。
6、全班表演,师生评议。
引导学生有依据的评价优胜小组。
第四篇:读不完的大书教科版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不完的大书教科版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明白大自然里有无穷的奥秘和极大的学问,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6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陈维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2、认识6个生字。
教学过程:
1、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有一本书很大,读也读不完,这是什么呢?(大自然)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共同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五”,从书中感受大自然,一起寻找答案吧!
2、自由读课文,自主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职权篇内容。
(让学生自主选择读书方式,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通过初度,让学生底可闻又出不理解。)
(2)、小组互动:
互读课文,进行正音。
(3)、集体交流读书所得,了解自主读书情况。
(在初读课文,前线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大自然花草树木、充裕鸟兽给小朋友带来的快乐。)
3、感情朗读,理解感悟。
(1)、像一项大自然中的鸟语花香。
(通过朗读体会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愉悦心情。)
(2)、把体现小作者仔细观察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从中感受善于观察是一种好习惯。
(3)、启发学生合作交流读懂了什么,杜勒克问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拓展延伸
(1)、你见过大自然中的那些现象?
(2)、你享受过大自然带给你的快乐吗?说说你的感受。
5、检查识字。
6、推荐作业。
(1)、选择大自然中花草树木、充裕鸟兽其中一种进行观察,把收获和同学交流。
(2)、读《阅读》中的相关文章。
口语交际:编一出小剧演一演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有顺序的观察图意,并能完整清楚地叙述出来。
2、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相似事情,以小组为单位编个小剧本,合理分配角色表演出来。
3、培养学生采取合适的方法、运用适当的语言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矛盾。
教学重难点:
根据具体情景合理想象图上人物的对话内容。
能把身边相似的事件编成小剧本,并表演出来。重点是采取适当的方式,运用恰当的语言来化解矛盾。
教学思路:
1、创设情景,引出话题。
出示插图和说话要求的前两句,使学生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同桌讨论,自由练说。
同桌之间相互补充,把图上内容说清楚,说完整。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物心理,选择适当对话并表达出来。
3、全班交流,大家评议。
4、出示说话要求的后两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
5、小组交流,充分练说。
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怎样才能把事情演得生动。
6、全班表演,师生评议。
引导学生有依据的评价优胜小组。
【读不完的大书教科版教案】相关文章:
1.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范文
2.三年语文《读不完的大书》读后感
3.教科版《绿》教案
4.教科版《识字六(1)》教案
5.教科版《开天辟地》教案
6.教科版《友谊》教案
7.从读小书到读大书的演讲稿
8.人生要读好三本大书作文
9.教科版《露珠》教案
第五篇:《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教案
1、整体感知课文,概括并提取相关信息。
逃学 逃去做什么? 为什么逃,如何看待他的逃学?
4、体会沈从文童年的逃学生活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
2、3、精读文中精彩的细节描写,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学会作者我手写我心、抒发真实情感的为文方法。
5、鼓励学生阅读沈从文的《边城》,从而更全面地认识沈从文。
一、导入
在此之前我们也推荐过同学们阅读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我们知道,沈从文的作品构筑了一个充满牧歌情调的湘西世界。湘西是一个唯美的世外桃源:这里山清水秀、有着独具特色的美丽建筑、有神秘宁静的古城,走进狭长幽深的巷陌,脚步声声叩响湿漉漉的石板,如同叩问一个古老的神话„„现在我们就一起随着沈老的回忆,在他的自传里了解沈老童年的生活经历以及这一段经历对他性格形成的影响。
二、整体感知课文
整理、概括这篇传记的主要内容。
明确:主要描述了沈从文童年时的读书、逃学生活,写出了他在逃学过程中的所为、所见、所闻、所感。
开头两段写了的两件事:边认字边吃糖生了蛔虫;和弟弟同时出了疹子,从此不再与肥胖为缘。
他在逃学过程中的所为、所见、所闻、所感。有哪些具体事例? 第3自然断:逃避书本(去同一切自然相亲近),不为爸爸的话所恐吓。。。。
最后三段自我评述早年的逃学生活,分析当年逃学的原因及影响 大家来看,沈从文在逃学过程中的见闻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与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板书)
二、鉴赏细节描写
我们知道,阅读传记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对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在高考中,细节描写是考点之一。可能会问;某一细节表现了什么?它在事件或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它表现了专主怎样的精神品质?那么,大家说说看,它在传记中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明确:①生动的展示了某种情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②更传神地刻画传主形象,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③呈现传主的内心世界,折射出传主的精神品质,多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个性特征。
本文中,沈从文在逃学过程中遇到很多有趣的人和事,他都一一为我们展示了出来,你觉得哪件事或那个情景最有趣、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为什么?在这些细节中,你体会到了传主怎样的个性特征(精神品质)?你觉得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同一切自然相亲近,不为爸爸的话所恐吓
热爱大自然 手上有字照样去游泳,有书篮束缚藏起来,罚跪拘在屋内却不觉得苦等等表现出沈从文的什么个性精神?不受束缚
喜欢幻想、游水、看街景、捉蟋蟀、斗蟋蟀、偷李子枇杷等,处处洋溢着童趣、童真!天真好奇、大胆顽皮
明确:(回到前一张ppt),来,我们试着按照前面为同学们提供的解题模式,分析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作用: ①这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把逃学中所经历的种种情景富有情趣地展示了出来,使读者体会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②更传神地刻画出传主形象,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而鲜活,使读者可以深刻地领略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对作者的人生观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折射出传主爱自由、爱大自然、爱生活、想象丰富等个性特征(精神品质)。
三、探 究 · 思考
你怎样评价沈从文逃学这一行为?
有人认为小时候的沈从文是一个调皮而又不愿意读书的学生,你同意这个观点么? 沈从文逃学如此严重,为什么他还能成才?文中有没有可以说明他不是坏学生的内容?
我们不用忙着下结论,我们在赞成或者否定某种观点之前,我们需找到相应的证据。比如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从逃学的原因看(2)从逃学的收获看
(1)作者小时侯为什么要逃学?这些主要在第3、6、10、13、最后3段中找答案。
看第3段:虐待、塾师顽固、第10段:书本都是一些要求死记硬背的《包句杂志》、《幼学琼林》等
a、旧式教育(私塾、学校教育)简单枯燥,压制了小孩的天性,无法满足“我”的好奇心。
B、我记忆力特别好,学校的内容对“我”而言太过容易。
c、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深深吸引着“我”。
D、丰富多采的社会生活吸引着“我”。
E:强烈的求知欲驱使着“我”走向更宽广的世界。
所以说,沈从文的逃学并不是厌恶书本知识,并不是为了逃避学习知识,相反,他是为了更好的学习!
(2)逃学的生活,留给了沈从文一段美好的回忆,甚至对他的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者认为这段逃学生活对他有何影响?(沈从文在逃学过程中获得了哪些走向成功的因素?)从文中找原句,再进行总结归纳。第3段、“我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一切,到不同社会中去生活” 同一切自然相亲近,形成了一生性格与感情的基础。第5段:“感情流动而不凝固” “认识了美,学会思索,”第7段“使我不安于当前事务,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 常为人生远景凝眸。。”第11段:“培养了想象力”第13段:“明白了许多事情”等等句中来看,小结:作者的逃学过程,就是他对外界生活的探寻过程,培养了他的观察力和想像力,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求知欲,学会思索,认识了美,(在逃学过程中捕捉到大自然里的声音、颜色和气味,在大自然的亲近与熏陶中,从细微处发现了这些美丽的平凡的生命,感受到了生命的本真和快乐),体验了生命的本真和快乐,增加了阅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智慧,多思善疑,小小心灵变得越来越充实。这种生活形成了他一生性格和感情的基础,也为传主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养料。(可以说,在逃学中,作者从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与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影响了他的一生。那么,接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四:解题
思考: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读者透过题目往往可以窥探出文章的大致内容。沈从文用“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作为文题,其中“小书”指什么?大书指什么?
明确:小书指平时我们所读的一般意义上的用文字写成的书(课本知识)。大书是指大自然和社会生活。
由此可见,尽管幼年的沈从文总是逃学,但他从未放弃对书本知识的学习。玩是孩子的天性,但他最终能成为一代名人,还是离不开学校的教育。从沈从文的经历可以看出,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一种亲和的关系。人应该取法自然的活力,汲取自然的营养,完善自己的精神品行。孩童的天性是游戏,儿童身上的“野性”正是其天性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了适当的“野性”,也就没有了生命的敏感、好奇,也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创造力。
4、沈从文是如何“读”这本“大书”的?写自传要善于抓住真实生动的细节,沈从文在逃学 过程中遇到很多有趣的人和事,哪一段细节带给你最深的印象?
小结语: 往事细节真实生动的描写,说谎、游水、看街景、捉蟋蟀、斗蟋蟀、偷李子枇杷等,处处洋溢着童趣、童真!轻而易举就勾起了我们对曾经拥有的孩童世界无限怀念和向往!
从作者的描述看,作者观察敏锐,记忆超强,对现象世界十分倾心,对大自然 的声、光、颜色、气味、社会上的人与事怀有浓厚兴趣。它把大自然与社会生活称为一本“大书”,他从这本“大书”中得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活的东西,四、写作特色
从语言入手,揣摩作者的写作心理,鉴赏他清新、朴实的语言风格,了解作品的特色。⑴对往事细节真实生动的描写,处处洋溢着童趣、童真,轻而易举就勾起了我们对曾经拥有的孩童世界无限怀念和向往。
⑵抒发的感情真诚感人,不写自己的品学兼优、勤奋用功,而是如实地展现自己的天生的野性,充满了阅读和学习“生活”这本大书所得到的欢欣鼓舞的生命体验,表现了对自然和生命无比好奇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