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班看图讲述小乌龟看爷爷教案
中班看图讲述:《小乌龟看爷爷》教案 延吉路幼儿园
葛军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重点)
2、能用完整地语言讲述图意。(难点)
3、体验关爱长辈的情感,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对爷爷奶奶的关爱。
二、活动准备
看图讲述挂图四幅、小乌龟图片一个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主题
教师的引导语:今天老师给维尼班的小朋友请来一位客人(出示小乌龟图片)我们一起跟小乌龟打声招呼。小乌龟说它很想自己的爷爷,他要去看爷爷。一路上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逐幅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图片1—冬天小乌龟带着苹果树出门看爷爷
教师提问:图片上是什么季节?小乌龟去看爷爷时带了什么?这个树是什么样子的?小乌龟要去看爷爷了,乌龟爸爸跟妈妈会跟小乌龟说些什么? 2)出示图片2—走着走着苹果树开花了
教师提问:小乌龟爬呀爬看它遇到了谁?你觉得小蝴蝶跟小蜜蜂会跟小乌龟说什么?小乌龟背上的树有变化么?变成什么样子了? 3)出示图片3—走着走着苹果树结果了
教师提问:小乌龟又遇到了谁?他们会对小乌龟说些什么?小乌龟身上的树现在又变成什么样了?
4)出示图片4—小乌龟把苹果树送给爷爷 教师提问:爷爷见到小乌龟的心情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小乌龟见到爷爷开心么?他会对爷爷说些什么?
三、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教师引导语:刚才我们把这个故事看了一遍,现在请小朋友自己来讲一讲这个故事一会到前面来讲给我们大家听。
四、体验关爱长辈的情感,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爷爷奶奶的关爱。
小乌龟出门时树是什么样子的?到爷爷家时树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那小乌龟有没有因为走得时间长放弃去爷爷家?你觉得它爱不爱爷爷?你们爱你们的爷爷奶奶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表达自己对爷爷奶奶的爱? 附:教材内容(选自中班语言表达P12)
第二篇:小乌龟看爷爷教案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中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共同阅读的快乐。
2.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故事,学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自制图书本;大树盆栽棵;播放器一个;椅子围成圈;乌龟形象一个贴在椅子上;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
1.请幼儿观察封面,猜测故事可能讲些什么。指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请你们猜猜这本书会讲些什么呢?
2.请幼儿说说自己为什么这么猜测。指导语: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3.小结:原来图书的封面里藏着很多秘密呢。
二、阅读图书第一页
1.翻开图书第一页。讲述故事第一段:小乌龟想爷爷了,它想去看爷爷,顺便给爷爷带一份礼物去。
2.请幼儿猜测:小乌龟会给爷爷带什么礼物呢?
三、阅读图书第二页
1.请幼儿观察画面:小乌龟给爷爷带了什么礼物?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请幼儿观察树的结构:这棵树为什么没有树叶?树的下面为什么包着泥土?
3.请小朋友来提一提真树,感受大树的沉重。
四、阅读图书第三页
1.请幼儿观察画面:大树发生了什么变化?
2.出示蝴蝶和蜜蜂:谁飞来了?他们来干什么?请幼儿模拟蝴蝶蜜蜂。
五、阅读图书第四页
1.请幼儿观察画面:大树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2.出示小鸟:谁来了?他们来干什么?
3.讨论:小乌龟要不要请小鸟吃苹果?
六、阅读图书第五页
1.观察画面:现在苹果怎么样了?
2.出示乌龟爷爷:小乌龟和爷爷心情怎样?
七、完整欣赏故事
教师翻开图书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第三篇:中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
中班语言: 《小乌龟看爷爷》
【设计意图】
《小乌龟看爷爷》这次活动把小乌龟行动缓慢的特征融进了一个饱含亲情的故事情节中。这个活动目的在于通过理解故事、讲述故事等引导幼儿开展活动,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激发对周围人的情感。为此,我在设计中,我着眼于“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为切入点,让幼儿通过观看课件画面,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和老师共同讲述故事,进行故事表演,突破老师讲幼儿听的传统讲故事的方式。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不注意对他们进行爱的情感教育,也不注意自身的修养,使得这些孩子只知索取,不知给予,表现出缺乏爱心,为此我在目标中加了让幼儿体验亲情懂得如何关心周围的人。通过故事激发他们爱周围人的情感,活动最后让幼儿以爱爷爷为支点延伸到关心爱周围的人。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的小乌龟因行动缓慢而发生的趣事,体验角色之间的亲情。
2、能用比较完整的语句大胆表述。
3、体验关爱长辈的情感。活动重点:通过图画,理解故事内容。活动难点:能用比较完整的语句大胆表述。
活动准备:课件、动物头饰若干、小动物贴绒教具。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感知故事内容。
1、猜谜语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有一个小动物身上有个大罗锅,走起路来慢悠悠)
2、播放课件,感知故事内容。
3、教师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面有谁;小乌龟带了什么礼物去看爷爷;路上碰到了谁,他们说了什么话;小乌龟带了礼物看爷爷,爷爷心里是怎么想的。
二、学讲故事中的对话。
教师边讲边出示教具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并学讲故事中的对话和短句。
1、出示小乌龟教师讲“我很想爷爷了要去看爷爷,给他带一颗苹果树”请幼儿学说一遍。
2、教师继续出示教具小蝴蝶和小鸟说“你要去干什么啊”小乌龟说“我要去看爷爷给他带一颗苹果树去”请幼儿学说小动物之间的对话。
3、教师出示乌龟爷爷,幼儿学说小乌龟和乌龟爷爷之间的对话。
三、故事表演
1、个别幼儿表演:请四位能力强的小朋友分别扮演小乌龟,小蝴蝶,乌龟爷爷带上头饰,进行故事表演,起示范作用。
2、集体表演:请幼儿自由选择扮演角色大胆表述讲述故事。
四、讨论怎样关心长辈
听了小乌龟看爷爷的故事,你想到你为你爷爷爸爸妈妈奶奶做些什么——幼儿自由回答,教师总结
第四篇: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小乌龟看爷爷
目标
1.理解故事中的小乌龟因行动缓慢而发生的趣事,体验角色之间的亲情。
2.能用比较完整的语句讲述图意。
准备
1.挂图。
2.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25—28页。
过程
1.观看挂图。
——有一只小乌龟想去看爷爷,你们知道一路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吗? ——幼儿自由结伴看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25—28页,和同伴小声议论。
——请幼儿讲讲是否有看不懂的地方。
2.理解图意。
——结合挂图,请幼儿完整倾听故事一遍。
——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吗? ——小乌龟带了什么去看爷爷?这是一棵什么树?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乌龟走啊走啊,这棵树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小乌龟行动缓慢? ——引导幼儿理解小乌龟因爬行速度慢,经历了很长时间才到达爷爷家,所以苹果树都慢慢开花结果了。
3.欣赏故事。
——请幼儿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小乌龟不仅给爷爷带来了苹果树,还带来了什么?爷爷心里会怎么想? ——你喜欢小乌龟吗?为什么?引导幼儿懂得小乌龟关心爷爷,给爷爷带来快乐,是一只可爱,懂事的小乌龟。
建议
把乌龟行动缓慢的特征融进一个饱含亲情的故事情节之中是作品的巧妙之处,短小的篇幅也适合幼儿讲述。教师应引导幼儿经历熟悉→理解→讲述这一渐进的学习过程,以达到有效的学习结果。
附:小乌龟看爷爷
小乌龟想爷爷了,他说:“我要去看爷爷,顺便给他送一棵苹果树去。”
小乌龟把苹果树绑在背上,出发了。
走啊,走啊,苹果树开花了。蜜蜂来了,蝴蝶也来了。
走啊,走啊,苹果树结出了小苹果。小鸟来了,大鸟也来了。
走啊,走啊,苹果成熟了,爷爷的家到啦!小乌龟和爷爷吃着红红的苹果真开心。
第五篇:中班语言活动《小乌龟看爷爷》
中班语言活动《小乌龟看爷爷》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小乌龟关爱爷爷的感情,激发幼儿关爱爷爷的行为
2、观察图片,用比较完整的句子讲述苹果树变化的过程 活动准备:
挂图18号 磁带机录音机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用完整的句子讲述故事
3、难点:观察图片,用比较完整的句子讲述苹果树变化的过程 活动过程
1、引入主题
猜谜语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好不好? 身披盔甲慢慢爬,爱缩脑袋寿命长。(猜一个小动物)
这只小乌龟它想爷爷了,想去看看爷爷,你们知道一路上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吗? 那,小乌龟去看爷爷,一路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个故事
2、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出示挂图讲述故事。
师:小乌龟想爷爷了,他说:我要去看爷爷,顺便给他送去一颗苹果树 师:小乌龟走啊走啊,背上的果树发生了哪些变化?
(苹果树长高了,开花了)
师:走啊走啊,小乌龟走得慢,苹果树开花了。你们看谁来了? 幼:蝴蝶来了、蜜蜂来了。师:背上的果树还发生了哪些变化?
幼:苹果树长满叶子,结苹果了,小鸟飞来了 师:爬啊爬啊。小乌龟爬得慢,结出了小苹果 谁来了?
幼:小鸟来了、大鸟来了
师:果树还发生了哪些变化?(苹果成熟了,可以吃了、、、、、)师:爬啊爬啊,苹果成熟了,爷爷的家到了。师:这一路上苹果树发生了什么变化呀? 师:苹果树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小结:小乌龟爬得很慢,爬了很长时间才到了爷爷的家,瞧!背上的苹果树都开花结果了
3、完整欣赏故事,尝试看图讲述故事
师:乌龟看爷爷,路上发生的事情有趣吧?我们再来听一听这个故事师:下面请小朋友看着图片,一起来讲一讲《小乌龟看爷爷》的故事,会讲的小朋友声音可以讲得响一点哦!
师:爷爷看到了小乌龟,他为什么很高兴? 师:你喜欢小乌龟吗?为什么?
小结:懂事的好孩子,会关心自己的爷爷。
师:老师也喜欢小乌龟,我知道你们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你们是怎样关心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呢? 课后延伸:幼儿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