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小毛虫教案沪教版

时间:2019-05-13 22:07: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年级语文下册小毛虫教案沪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年级语文下册小毛虫教案沪教版》。

第一篇:二年级语文下册小毛虫教案沪教版

小毛虫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能正确描摹并记忆5个生字。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语若干。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课文的内容。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关键语段。

3、体会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惟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教学重点

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难点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关键语段。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师:大自然是广阔而神奇的。今天,老师想邀请大家一同去看看大自然里的昆虫们。你们乐意吗?(出示:昆虫)

2、出示句子:各种昆虫轻歌曼舞,飞的飞,跑的跑,又是唱,又是跳……到处生机勃勃。①指名读(快乐、喜悦、充满生机、充满活力……)②齐读

③师:听,它们的歌声是那么轻快,它们的舞姿是那么的优美,这样的的歌声和舞姿我们可以用“轻歌曼舞”来形容。出示:轻歌曼舞

3、揭示课题:

师述:在昆虫王国里长得最漂亮、飞得最轻盈的当然要数美丽的蝴蝶了。你们知道吗?(媒体)它小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模样。它小时候的名字叫“小毛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和它有关的故事。

贴图出示题目 25小毛虫 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感知内容。

1、出示自学提示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查字典,了解一下“笨拙”、“竭力”、“时辰”、“雾霭”这几个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3)读读想想:()的毛虫变成了()的蝴蝶。*从文中找到有关的词语来回答。

2、学生自学:请同学读课文,完成自学习题。

3、根据自学反馈板书: 小毛虫:可怜、笨拙、不悲观 蝴蝶: 灵巧、轻盈、色彩斑斓

三、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第1小节:(可怜)的毛虫 ①指名交流,读句子。

出示:只有它,可怜的小毛虫被抛弃在一旁,既不会跑,也不会飞。

②师引读:所有的昆虫正在尽情地享受着这春天的美好时光,它们轻歌曼舞,飞的……,跑的……,又是……,又是……,到处……。这一切对小毛虫来说是多么新奇呀!只有他既不会……,也不会……,还被……,真可怜!(教学:抛弃——扔在一旁,没有人搭理她)③齐读第一节。(分工读)

2、学习第2节 :(笨拙)的毛虫 ①指名读第2小节、交流自己的理解。②动画演示,理解“挪动”一词。

③试着把它的这份艰难、笨拙读出来。(指名读)

④过渡,师述:这条毛虫真是既可怜又笨拙。小毛虫对于自己不如别的昆虫这个事实是抱什么态度?又是怎么做的?

3、学习第3小节:(乐观)的毛虫

①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②师引读:

尽管如此,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因为它懂得……它,一条小小的毛虫,应该学会……为自己编织一间……。它尽心竭力地做着,是因为它懂得…… ③小毛虫该做的事情就是——“吐丝、结茧”。师小结:这真是一条()的小毛虫。4学习课文4——5小节

①看录像:看看小毛虫是怎样吐丝结茧羽化成美丽的蝴蝶的。②学生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看到的。③读读第5小节,说说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

④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毛虫,和它一起去分享成长的快乐,好吗?(读读演演)⑤师:瞧,美丽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慢慢地越飞越远了!⑥集中识字:辰、限、盈

四、讨论交流,感受道理

1、小组讨论,师述:小朋友,你们知道吗,这篇寓言故事是意大利有名的艺术家达芬奇特意为我们小朋友写的。小小的毛虫虽然既笨拙又可怜,但不悲观。他经过自己的努力,最终 2 变成了一条轻盈、灵巧、色彩斑斓的蝴蝶。通过这个变化,他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让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篇寓言故事好好想一想。

2、全班交流

五、复习巩固

1、请同学在组长带领下复习本课所学的生字、新词。

2、集体复习

3、我会说(把句子补充完整)柳树那长长的枝条随风摆动,多像…… 天上那红彤彤的太阳,真像…… 郁金香真美啊,像…… 天上的星星亮晶晶,像…… 板书设计

小毛虫 可怜 笨拙 不悲观

25、小毛虫 吐丝

结茧

蝴 蝶 灵巧 轻盈 色彩斑斓

每个人都有各自该做的事情 教学效果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读,抓住关键词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如: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觉得自己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通过对小毛虫句子的反复朗读,抓住“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了一点点”、“周游了整个世界”理解“笨拙”的意思。我着力在朗读上加以指导,让学生读出语气。学生能读出语感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就基本到位了。其次,设计情景说话,运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如:小毛虫变成了蝴蝶,假如是你,此刻的心情如何?让学生大胆表达,并根据教师提供的语言材料:“我高兴,因为__

。”规范而灵活地表达自己的理解。这种语言实践很好地体现了“在情景中感知,在实践中感悟”这一教学策略,不仅使学生的听说、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也促进了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学生就能更深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二篇:二年级语文《小毛虫》教案

《小毛虫》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3.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朗读课文中的关键语段。

5.体会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教学重点:

1.理解词语“生机勃勃”“尽心竭力”“九牛二虎之力”“色彩斑斓”等词语 2.通过学习课文,理解重点语句。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画面。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在昆虫王国里,住着各种美丽的昆虫。它们飞的飞,唱的唱,跳的跳,到处生机勃勃。只有一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跳,也不会飞,被冷落在一旁。这只孤零零的小毛虫多么羡慕那些能飞能跳的昆虫啊,它的命运会发生变化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毛虫》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毛虫的命运会怎样呢?请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语句读通顺。

2.检查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

重点指导:

“怜、竭”是三拼音节;“怜”的声母是l不是n;多音字“佛”、“挣”,引导学生通过组词或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辨析。

(2)检查朗读

①指名开火车读。

②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1.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梳理归纳。

(1)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2)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找出来,并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3)作者是怎样描写小毛虫的?你有什么收获?

3.学生汇报交流。

(1)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2)把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和大家交流。

四、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课文第一小节。1.(出示: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强调冒号)师读。这个一切是指——

2.“新奇的目光”是一种怎样的目光?你能换一个词语说说吗?(近义词:好奇)3.请几位同学来为大家读读这句话,要求读出“新奇”的感觉。

4.小毛虫在观察。它难道不想加入昆虫们的活动可是……(出示: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读了这句话,你觉得小毛虫怎么样?

(可怜——【板书:可怜】)

那它是怎么移动的呢?读一读课文的第二小节。

(二)学习课文第二小节。1.(出示: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小毛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文中找一个词回答。(笨拙)【板书:笨拙】

2.学习生词。(出示:笨拙:行动迟缓,不灵活。笨手笨脚。)3.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毛虫的“笨拙”,用圆圈圈出。(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一点点)

4.先来看看“挪动”这个词,学习生字:挪。“挪动”是什么意思?请“挪动”一下你们的小屁股。你们“挪动”起来非常容易,非常开心。

可是,小毛虫却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九牛二虎之力”是多大的力气?(九头牛和两只老虎加起来的力气、拉动九头牛和两只老虎的力气。)(形容花了很大很大的力气)

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才挪动了——(一点点)。(费力地读,感觉要用全身的力气)

5.啊!小毛虫是多么——(笨拙)啊!正因为如此,当它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时,感觉——(自己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两片叶子对我们来说只是这么短的一段距离,为什么小毛虫却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

6.学生尝试回答,老师帮助小结。

(随机抽学生回答)两片叶子对我们来说只是很短的距离,可是对于小毛虫来说,这个距离怎么样啊——(很长)嗯,非常漫长;这个路程怎么样啊——(很远)嗯,非常遥远;花的时间怎么样啊——(很多)嗯,太多太多;用的力气怎么样啊——(很大)嗯,非常费劲,它太累了。所以当它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时,感觉——(自己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

7.把这节连起来读一读。读出小毛虫“笨拙”的感觉。

(三)学习课文第五小节。

1.小毛虫真的是非常“笨拙”,那它永远就这样了吗?自己读一读课文,看看小毛虫发生了什么变化?它最后变成了什么?(蝴蝶)

2.从哪里看出来的?课文的第几小节?(第五小节)

(出示:时辰到了,它清醒了过来,再也不是以前那条笨手笨脚的小毛虫。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它愉快地舞动了一下双翅,如绒毛一般,从叶子上飘然而起。它飞啊飞,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雾霭之中。)

第五小节中并没有“蝴蝶”两个字,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

3.“小毛虫”是怎样从茧中挣脱出来,蜕变成美丽的“蝴蝶”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一段,用课文中的句子解说。)4.它变成了蝴蝶,现在它又是一只怎样的蝴蝶呢?来,心里读一读最后一节,想一想。交流。

(灵巧——文中是说它的“动作”;轻盈——文中是说它的翅膀;色彩斑斓——文中说的是它翅膀上的花纹。)【板书:灵巧轻盈】

5.逐句朗读,把它的灵巧、轻盈用朗读表现出来。重音轻读、示范朗读。吹绒毛感受。6.小毛虫有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变化呢?(“惊奇”、“竟”)竟然:出乎意料。加上惊喜的语气读。

7.小小配音员,为视频配音。(惊喜的表情、语气)

8.小毛虫终于变成了美丽的蝴蝶,它高兴极了。你们高兴吗?想象一下自己是小蝴蝶,说一说:你为什么高兴?(出示句式:“因为……所以我高兴。”或者“我高兴是因为……”)

9.尽管小毛虫原先是那样的笨拙。从小毛虫到蝴蝶的蜕变是那么的意想不到,那么的神奇。

男生读小毛虫的过去(第一、二小节),女生读现在(第五小节)。

(四)学习第三、第四节。感受小毛虫工作的尽心竭力。

1.(出示:尽管如此,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尽管如此,小毛虫——

2.尽管如此就是尽管这样。那么这样指的是怎样呢?我们要读懂它,就得再来读读前面两小节了。自己读读,想想,如此指的是—— 1)自己很笨拙。(出示“笨拙”)2)昆虫们快乐无比。

3.现在你能这样来说说吗?想清楚了,悲观失望是对自己的。羡慕是对别人的。谁来说?

(出示:小毛虫对

不悲观失望。——小毛虫很乐观,一点也不悲观。

小毛虫不羡慕

。——别人快乐的本领,它一点也不想要。)

谁能把两句话连起来说。(老师加上“并不”,“也不”。)

(答案:小毛虫对自己的笨拙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其它昆虫。∕小毛虫对自己的笨拙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其它昆虫。)(板书:不悲观、不羡慕)

4. 因为它懂得一个非常简单又非常重要的道理,那就是——读。(出示:它懂得:每个人都有各自该做的事情。)(板书:该做的事)展开想象,说说大家都有什么各自的工作?

【句式:(谁)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5.蜜蜂该做的事情是——(采蜜),蚂蚁该做的事情是——(搬运食物),蜻蜓该做的事情是——(捉害虫)。这些昆虫,它们都是在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它,这条小小的毛虫,该做的事情是——(出示:它,一条小小的毛虫,应该学会吐纤细的银丝,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房。)(读)。注意这里有个逗号,要停一停,再读一读。

6.明白了这一点,小毛虫——(出示: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做着工作。)1)这里有个词:尽心竭力。(板书:尽心竭力。)

“竭”是“用尽”的意思。

2)现在你能说说“尽心竭力”的意思了吗?(费尽了心思,用尽了力气。)3)小毛虫尽心竭力地做着什么工作?

7.概括地说,是什么呀?让我写在黑板上,字越少越好。吐纤细的银丝,就是——(板书:吐丝)下面呢?“织“,织什么?(板书:织茧)读一读。吐怎样的丝?

(出示:图片

的银丝)瞧,多纤细,比头发丝还要细,细到几乎看不见!织怎样的茧房?

(出示:图片

的茧房)想想,用这样纤细的丝,要最终织成这样的茧房,而且课文中说是把小毛虫从头到脚裹起来。多不容易啊。

8.谁再来读句子?

它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工作着。它费尽了心思,用尽了力气,吐着纤细的银丝,编织着牢固的茧房。它——(织啊,织啊。)

9.听老师来读,你有什么体会吗?师:织啊,织啊——

你听出了——生:读得很累――评价:是小毛虫爬得很累!可是还是一刻不停地织啊织啊

你听出了——生:不停地织。评价:这么细的丝,断了,继续织――反反复复地织啊织啊

你听出了——

(尽心竭力、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它一刻也不停歇。)

尽管小毛虫是那样的“笨拙”,但是它知道自己该做的事。像老师一样来读读(织啊织啊。)读整个小节,感受小毛虫的尽心竭力。

10.分组朗读课文 11.总结板书

原本可怜、笨拙的小毛虫并没有对自己悲观失望,也不羡慕别的昆虫轻歌曼舞的本领,而是尽心竭力地做着它该做的事情——吐丝、织茧。经过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它最终变成了一只灵巧、轻盈的蝴蝶。

五、读重点句,体会情感。①“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挪动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自己觉得,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

(引导学生抓住“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一点点”理解小毛虫的“笨拙”,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和拟人的写法)

②“尽管如此,它并不悲观失望,它懂得谁都有各自该做的事情。它,一只小小的毛虫,应该学会吐纤细的银丝,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房。”

(引导学生体会小毛虫的积极心态,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③“小毛虫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工作着,终于把自己从头到脚裹进了温暖的茧子里。”

(引导学生从“一刻”“尽心竭力”“终于”等词语中,想象小毛虫是怎样尽心竭力地工作的,体会它的勤奋与坚韧。)

④“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它愉快地舞动了一下翅膀,如绒毛一般,从叶子上飘然而起。”

(幻灯演示毛虫羽化成蝶的过程。)

六、复述课文,课堂小结。

1.根据板书和图片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2.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每个人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面对困难不悲观、不羡慕,尽心竭力地做好自己的事情,那么一定会有化茧成蝶的一天。

七、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小毛虫从“笨拙”到“灵巧”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呢?它做了哪些努力?你想对它说什么呢?

2.配乐朗读。

你在读书的过程中,有什么感悟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小毛虫

蝴蝶(可怜笨拙)

(灵巧轻盈)

教学后记:

第三篇:二年级语文下册小指甲变了教案沪教版

小指甲变了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梢、兜、溶、蒜、臼、盐、捣、捏、宛、撩、润”等11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梢、臼、盐、捏、宛、润”6个生字,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词语若干。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找到外婆为孩子们染指甲的小节,抓住描写外婆动作的词语,说说外婆为女孩子们染指甲的经过。

3、正确摘录表示时间的语句。

4、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知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学习书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知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学难点

1、复读文的基础上,积累本课若干好词及表示时间的语句。

2、抓住一连串描写外婆动作的词语,说说外婆为女孩子们染指甲的经过。教学媒体 ppt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进行质疑。

1、童年生活是美好的,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事。有一位女作家就回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写下了一件令她难忘的事情。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50课。1)出示拼音:xiǎo

zhǐ jia

biàn le

学生自己拼读;指名拼读:注意三拼音和轻声的拼读。2)出示课题:

小指甲变了 指读;齐读课题:注意两个轻声。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交流,教师随机归纳梳理。二)整体感知,自学课文。

1、小指甲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一起听听故事录音,边听边思考。

集体交流:

1)小指甲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你这么说一说—— 出示:

小指甲变了。交流中随机出示词语卡片,并指导读好“ABB”形式的词语:

师:红润润就是指小指甲变化后可爱的颜色(读词,读准生字字音);亮晶晶是它美丽的光泽(读词);香喷喷是它迷人的香气(读词)。2)课文中有一句话是这么描写的——出示:

啊,小指甲变了,变得红润润,亮晶晶,香喷喷,真像一颗颗玲珑的宝石啊!自读:读出小指甲变化后的美丽、可爱来;齐读。3)小指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外婆为女孩子们染指甲。)

板书:外婆为女孩子们染指甲

4)把这两个问题连起来,就是故事的大意啦!谁来试着说说? 自己准备;指名交流。

(外婆为女孩子们染指甲,小指甲变得红润润、亮晶晶、香喷喷的。)

3、请大家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完后找一找:课文哪几小节是具体描写外婆为女孩子们染指甲的,用“★”标出。交流自学成果。

1)开火车分节读课文,随时注意正音。

2)课文中具体描写外婆为女孩子们染指甲的小节是——

出示第二、四小节内容。

(第2节写的是外婆为女孩子染指甲做了充分细致的准备。)(第4节写的是外婆为女孩子染指甲的动作熟练、神态慈祥。)

4、师小结:第二、四节分别从“做准备”和“动手染”这两方面具体描写了外婆为女孩子染指甲的过程。三)以读为主,深入阅读。

1、外婆是如何为染指甲做准备的呢?自读第2小节,这回不仅要读准生字,读通句子;还要这么来说一说。

出示:外婆

了一些五彩的凤仙花瓣,在粗黑的蒜臼里,几粒盐儿,成了花泥,又

来几片绿绿的小苎麻叶。1)

指名读第2节。

2)

这里有4个生字,谁会读?

出示生字卡片: suàn

jiù

yán

dǎo 蒜

指名读 点评:读得很准,“蒜”是三拼音,拼读。

注意“臼”的韵母是——,回忆“i、u在一起——”;拼读。生字打乱顺序,再读;齐读。②

学写“臼”字,注意笔顺。

读词:蒜臼 师出示“蒜臼”实物,与生字作比较,记忆字形。老师手拿一根小棍在蒜臼中演绎“捣”的动作,猜个字谜。(捣)③

让生字回到课文中,也要读读好。指名读第2节。出示:凤仙花图片。

师:看,这就是凤仙花,又叫指甲花。以前没有指甲油,女孩子们就用蒜臼捣碎凤仙花,加点盐,用鲜红的花泥给自己染指甲。

3)

交流填空,说说“外婆是如何为染指甲做准备的”。板书:采

这五个字表示了五个不同的动作。再读第2节,试着边读边做动作。

4)

这一节只有长长的一句话,你只要抓住外婆的一连串动作,就能把她做准备的经过说清楚。隐去填空,进行说话训练。

2、外婆又是怎么动手染指甲的呢?让我们用刚才的方法,先默读第4节,圈出描写外婆为孩子们染指甲动作的词语;再读读这一节,试着把一连串动词连起来说一说。1)指名读第4节,正音:捏。

2)交流并板书:包

捻 3)抓住一连串动词,说说外婆是怎么动手染指甲的。

3、从外婆给我们染指甲到小指甲变了,需要多少时间?(一个晚上)快速读全文,用直线划出表示时间的语句。1)交流并出示:

新月穿过树梢,缓缓爬上了深蓝的天空。月儿升高了,风儿更凉了。晨星落尽,金鸡初啼。

2)出示词组:入夜了——夜深了——天刚亮,指读。自读三句表示时间的语句,试着将词组与句子“对号入座”。

3)师:通过描写月亮、星星、风儿、金鸡等等的优美语言,也能告诉我们不同的时间。有感情读好句子,读出这个夏夜的美好。交流朗读。4)老师引读: 入夜了——

明亮的月光撒向大地,整个世界沉浸在无边无际的月色之中,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形容,就是——溶溶月色。(出示词语卡片)读好这个美妙的词语。夜深了—— 天刚亮——

4、在这个美好的夏夜,外婆给女孩子们染指甲。这些女孩子们又有着怎么样的表现呢?请你带着问题读读课文,试着这么说一说:

出示:在什么时候/情况下,女孩子们

怎么样/干什么

。1)交流说话并读出课文中的有关内容。

(欢乐地等待;争先恐后;小心翼翼;美好地期盼;迫不及待)

3)重点指导朗读第5节,学习生字组成的词语“宛如”(换词法:仿佛、好像、如同、犹如等);读好三个“小心翼翼”。4)交流到第6节,穿插想象说话: 出示:孩子进入了彩色的梦乡。她梦见

。5)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女孩呢?(爱美的女孩)四)积累名言,拓展说话。

1、出示名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读;齐读。

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也就是热爱生活。

2、你或你的妈妈、姐姐等有没有爱美的表现,选一件你印象最深的说一说。

五、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1、读好生字组成的词语。

2、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今天要书写的6个生字。2)学生尝试归纳分类:

(梢、捏、润: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盐、宛:上下结构,一个是上松下紧;一个是上紧下松)(臼:独体字)

3)指导书写:宛

学生动笔在书上描写。

3、从课文中摘录表示时间的语句,注意字迹端正,格式正确。教学效果反馈

阅读教学必须以读为主。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引导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反复读文,让他们每读一次都能有所收获,培养其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圈画的学习习惯,促进思维的发展。本课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读文的:一读时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达成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常规要求,并找到具体描写外婆染指甲过程的小节。二读时,分读课文第2、4小节,找到外婆染指甲的一连串动词,再通过读读练练,说说外婆染指甲的过程。三读时,引导学生在读中找到表示时间的语句,进行感情朗读,渗透环境描写的手法。4 四读时,在对全文的反复阅读中,引导学生说说女孩子们的不同表现感受,从而知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整个阅读教学,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感悟中心,使文道得以有机统一。

第四篇:二年级语文下册 九色鹿教案 沪教版

九色鹿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7个,正确临摹5个生字,积累词语10个。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忘恩负义”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尝试读出不同的语气。联系课文,发挥想象,练习说话。

3、懂得做人要守信用,不能忘恩负义,见利忘义。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尝试读出不同的语气。联系课文,发挥想象,练习说话。教学难点

懂得做人要守信用,不能忘恩负义,见利忘义。教学媒体

教学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揭示课题。

1. 出示“九色鹿”图片,引导学生说说九色鹿和其它的鹿有什么不同。2. 板书课题:九色鹿

3. 出示句子:它的毛有九种颜色,它的角像雪一样白。

指导读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这是一个民间故事,它讲了有关九色鹿的一件什么事呢。借助拼音,自己读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自学文中的生字。

2. 同桌互读课文,如果发现有读得不够正确的地方或有不认识的字,互相请教。3. 分小节读课文。随机正音。4. 自学生字交流。

重点指导: 字音:悬 字形:磕、悬 词义:黄榜 5. 完成填空:

森林里住着一头九色鹿。有一天,湖里漂来一个人,它赶快。可那个人为了,出卖了九色鹿。九色鹿不见了,那个人被。三.品读感悟,指导朗读。

1. 你觉得被九色鹿救起的那个人怎么样?用文中的一个词评价他。

板书:忘恩负义

2. 那个人忘记的是九色鹿对他的什么恩情呢?自读第二小节,交流。3. 指导朗读九色鹿和被救人的对话。4. 分角色朗读。

5. 那个人应该怎么做?但他又是怎么做的?生自读课文,交流。6. 师生引读第四小节。7. 比较句子,指导朗读。

九色鹿一眼就认出了那个人,气愤极了,大叫:“啊!原来是你!原来是你!我不顾危险,把你从湖里救上来,可你却忘恩负义„„”

九色鹿一眼就认出了那个人,气愤地说:“原来是你。我不顾危险,把你从湖里救上来,可你却忘恩负义„„”

8. 九色鹿不见了,国王看着那个人又气又恨。国王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出示:

九色鹿不见了,国王看着那个人又气又恨。国王想:,于是就把他扔进了湖里。四.拓展想象,语言实践

1.如果你是九色鹿,你会对这个忘恩负义的人说些什么呢?自由说,指名说。

1. 你还读过哪些民间故事,其中的哪些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向大家做简单的介绍。五.巩固复习。1. 完成课后练习。描摹生字。教学效果反馈

这是这篇课文最显性的教学目标,教学时,我力求通过一步步引导,将孩子引入故事情境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一步步让两个主要人物形象渐渐丰满起来。尤其是对于调达,恩将仇报,见利忘义,本身就是两个成语,孩子们理解起来还需要一个过程,而我在教学时将它融入故事中,一切都显得水到渠成,自然而深刻,自我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本课我设计了两个方面的课外延伸,一是推荐读书,我推荐的是“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如果能再搜集一些与课文主旨联系更密切一些的民间故事推荐给孩子,可能效果更好些。另一个是把课后的听写句子作为名言警句,让孩子抄写,记住,对课文中心起到了升华的作用,感觉还是比较实在的

第五篇:二年级语文下册 喇叭花教案 沪教版

喇叭花

教学目标

1、言环境中独立认识本课10个生字,积累10个词语。在教师的指导下书写6个汉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能根据要求,划出文中描写喇叭花的句子。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能按照要求摘抄词句。

3、喇叭花的美,体会种植花草过程中的辛苦和快乐。教学重难点

1、语言环境中自主识字

2、文中描写喇叭花的句子,感受喇叭花的美丽,并尝试读好相关的句子。

3、种植花草过程中的辛苦和快乐。教学媒体 ppt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一到春天,大地上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像小姑娘的脸蛋一样红的桃花竞相开放,色彩斑斓的蝴蝶花好像在翩翩起舞!瞧!喇叭花也来凑热闹啦!(出示喇叭花的图片及喇叭花三个字)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喇叭花是怎样的吗? 2 学生简单交流。师:喇叭花的样子我们大体上了解了,喇叭花三个字会写吗?来,手拿出来,和老师一起来写一遍。(师板书课题 43 喇叭花)4 齐读课题。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书中是怎样描写喇叭花的呢?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 开火车分小节读课文,正音。三 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再轻轻读读课文,用“——”划出描写喇叭花的句子。2 交流,出示三句话:

① 听人介绍,喇叭花要到暑假才能开,花儿可漂亮呢,就像一个个小喇叭,有紫红的,有蓝的,有白的。

② 一天早晨,我照例来到院子里,欣喜地发现在那缀满了花骨朵的绿叶中,开了一朵紫红色的喇叭花,又娇嫩,又鲜艳。

③ 稠密的绿叶衬着各种颜色的花,远远看去,好像挂着一匹美丽的花布。3 轻轻读读这三句话,想想三句话都是围绕着喇叭花的什么特点来写的。美 颜色: 紫红、蓝、白、鲜艳、花布(五颜六色、色彩斑斓、姹紫嫣红、万紫千红„„)

形状: 喇叭(用“„„就像„„”来说一句话。)

多 缀满(学习“缀”,正音,查字典理解;用“缀满”造句)4 指导读句。挑你喜欢的一句再读读,然后试着背一背。师:是呀,稠密的绿叶间开满了一丛丛、一簇簇色彩斑斓的喇叭花,有的开在花架上,有的开在屋檐上,有的甚至开在了邻家的院子里。(学习“檐”“邻”)7 出示说话练习:看着开得这么茂盛的花朵,我。8 我很高兴还可以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蹲下身子(学习“蹲”)仔细 每天早晨 都要去看 照例(理解)找竹竿、搭架子(心情很好才会搭架子,同时也可以看出种植喇叭花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指导读句子)还可以从哪里看出种植喇叭花也挺辛苦?

第一小节:天天浇水(指导读句子)是呀,种植喇叭花的过程的确很辛苦,但看到开出的姹紫嫣红的花儿,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真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啊!四 复习巩固,拓展训练。

1 你或你的家人种植过什么花草吗?把你们的感受说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下。2 做“喇叭花儿朵朵开”的游戏,复习字词。3 指导书写“缀”。

4 摘录文中描写喇叭花的一句句子。教学效果反馈

教学的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的教学设计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而做到这一点,教师的主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准确地把握教材是关键。课前,我对课文进行了反复研读,在如何处理好教“课文”和教“语文”关系上作了一些思考:让学生反复读书,读书中了解课文内容。作为语文课,我更不忘抓语言因素,不忘抓课文朗读,不忘抓生字教学。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提问,减少多余的分析,体现以“学生为本”,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我以这样一个问题统揽全文:“书中是怎样描写喇叭花的呢?” 让学生自己圈圈划划,自己读读议议,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活。

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钻研教材固然重要,但是我觉得在课堂中给学生提供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更重要。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班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在备课中,我考虑到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此在许多环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学习的时间,如有时自己准备,有时同桌合作学习,有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有与同学交往的机会,有全班发言的可能,让每个孩子在教学活动中得到锻炼,有所收获。

下载二年级语文下册小毛虫教案沪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语文下册小毛虫教案沪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语文下册春笋教案沪教版

    春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笋、墨、弦、桑、婴、乳、汁、拔、浴、竞、材”等11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笋、拔、浴、竞、材”5个生字,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词语若干......

    二年级语文下册 春笋教案 沪教版

    春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笋、墨、弦、桑、婴、乳、汁、拔、浴、竞、材”等11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笋、拔、浴、竞、材”5个生字,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词语若干。......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22.小毛虫(优质教案)

    《小毛虫》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 3. 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老......

    二年级下册语文 22.《小毛虫》【教案】部编版

    22.小毛虫 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昆、怜”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尽”,会写“整、抽”等8个生字,会写“毛虫、叶子”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讲故事......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毛虫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

    小毛虫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读准多音字“尽”,会写“布”这个字,理解“尽心竭力”等成语。[来源:学,科,网]2.学习3-7自然段,结合故事内容,感知描写小毛虫心理的句子。3.借助提......

    二年级语文下册 享受森林教案 沪教版

    享受森林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认读本课8个生字;能在阅读的过程积累相关的词语;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生字 。 2、 能正确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樟树的勃勃生机,并积累描写......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春笋》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11个。积累词语10个。积累1句句子。 2.能正确朗读课文,并能挑选自己喜欢的小节背诵。 3.能根据课文内容,找出描写春笋的词或句。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年级语文下册 人间仙境九寨沟教案 沪教版

    人间仙境九寨沟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认读本课12个生字“境、沟、泊、澈、映、构、吊、憨、若、其、禽” 理解“人间仙境”的意思,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沟、泊、映、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