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0、诗五首 教学设计 教案(本站推荐)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2.教学重点/难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二、解题
1.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2.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五首诗词录音一遍;接着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
(2)补充《饮酒》的注释。①喧:吵闹的声音。
②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④辨:说明。
⑤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3)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4)打出课件,同时让学生诵读课文多遍。(5)指导背诵。
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诗有两个层次:开头四句为一层。是说作者虽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里,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如何能做到这样呢?原来是心灵远离了尘俗的牵缠,那么所居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清静起来了。
“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次,承接“心远地自偏”而写下来。是说对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能获得无限的意趣。沿着这样的理解去读背,就能比较容易地背出。
2.课文研讨。
(1)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②“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明确: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采,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2)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
明确: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3.欣赏品味。(1)名句品味。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四句是写景名句。王士稹在《古学千金谱》中说:“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二片化机,天真自然,既无名象,不落言筌,其谁辨之?”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都属值得一品的名句。
(2)诗的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体会、咀嚼。
4.学生质疑讨论,教师小结。
从《饮酒》诗的开头四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当时怎样的心情? 探究学习:
诗的开头四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住在众人居住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这在当时确实是不易做到的。从封建社会直至今天,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常常是人们所追求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已成了普遍现象。惟独作者却是个例外。因而生出第三句的设问:“问君何能尔?”这实在是个令人惊奇而关注的问题。作为自答结果的第四句更妙:“心远地自偏。”我的心灵思想远离了那争名夺利的社会官场,超脱了世俗,疏远了奔波于世俗的车马客,因而我的所居之处也变得僻静了。
作者刚从官场中退隐,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自我欣慰,其心情当然是舒畅愉快的。
5.课堂训练。
(1)当堂背诵《饮酒》。(让学生再次整体感悟这首诗。)(2)逐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
明确: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
6.课堂小结。(打出投影片。)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四、自读《行路难》
1.解题。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2.齐读诗歌,探究学习。
(1)《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产生食欲,更何况是以饮酒出名的作者呢!但
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
课后习题
背诵这两首诗。默写《饮酒》。
第二篇:《诗五首》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30.诗五首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教学准备
1.多媒体:据陶潜《饮酒》(其五)作的诗意画,《行路难》配图。2.范读带:有关五首诗的录音。3.投影卡片:介绍作者及其诗的卡片。设计思路
学习这五首诗词,应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可注意引导学生从掌握欣赏古诗词的方法(例如同一时代的不同作品、不同流派的作品或同一流派的其他作家作品的比较)人手,理解本课中的五首作品。那些表现诗词主旨的优秀诗句,应能默写并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提出疑问。质疑可能会是多方面的:或是字词上的,或是诗句上的,或是关于时代背景、作者情况等方面的,均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对提出来的疑问,教师不必一一作答,先发动全班同学来讨论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存疑,或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在课外作深入探讨。然后让同学说说或写一点各自感悟到的东西。
教法:介绍背景,反复诵读法;联想想像,比较阅读法。
学法:诵读、讨论、自主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二、解题 1.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2.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五首诗词录音一遍;接着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2)补充《饮酒》的注释。
①喧:吵闹的声音。
②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④辨:说明。
⑤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3)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4)打出课件,同时让学生诵读课文多遍。(5)指导背诵。
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诗有两个层次:开头四句为一层。是说作者虽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里,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如何能做到这样呢?原来是心灵远离了尘俗的牵缠,那么所居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清静起来了。
“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次,承接“心远地自偏”而写下来。是说对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能获得无限的意趣。沿着这样的理解去读背,就能比较容易地背出。2.课文研讨。
(1)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②“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明确: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采,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2)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
明确: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3.欣赏品味。.(1)名句品味。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四句是写景名句。王士稹在《古学千金谱》中说:“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二片化机,天真自然,既无名象,不落言筌,其谁辨之?”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都属值得一品的名句。(2)诗的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体会、咀嚼。4.学生质疑讨论,教师小结。
从《饮酒》诗的开头四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当时怎样的心情? 探究学习:
诗的开头四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住在众人居住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这在当时确实是不易做到的。从封建社会直至今天,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常常是人们所追求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已成了普遍现象。惟独作者却是个例外。因而生出第三句的设问:“问君何能尔?”这实在是个令人惊奇而关注的问题。作为自答结果的第四句更妙:“心远地自偏。”我的心灵思想远离了那争名夺利的社会官场,超脱了世俗,疏远了奔波于世俗的车马客,因而我的所居之处也变得僻静了。
作者刚从官场中退隐,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自我欣慰,其心情当然是舒畅愉快的。5.课堂训练。
(1)当堂背诵《饮酒》。(让学生再次整体感悟这首诗。)(2)逐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
明确: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6.课堂小结。(打出投影片。)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四、自读《行路难》 1.解题。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2.齐读诗歌,探究学习。
(1)《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产生食欲,更何况是以饮酒出名的作者呢!但
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t“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
第三篇:《诗五首》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教学准备
1.多媒体:据陶潜《饮酒》(其五)作的诗意画,《行路难》配图。2.范读带:有关五首诗的录音。设计思路
学习这五首诗词,应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可注意引导学生从掌握欣赏古诗词的方法(例如同一时代的不同作品、不同流派的作品或同一流派的其他作家作品的比较)人手,理解本课中的五首作品。那些表现诗词主旨的优秀诗句,应能默写并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
教法:介绍背景,反复诵读法;联想想像,比较阅读法。
学法:诵读、讨论、自主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二、解题
1.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五首诗词录音一遍;接着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2)补充《饮酒》的注释。
①喧:吵闹的声音。
②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④辨:说明。
⑤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3)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4)打出课件,同时让学生诵读课文多遍。(5)指导背诵。“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次,承接“心远地自偏”而写下来。是说对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能获得无限的意趣。沿着这样的理解去读背,就能比较容易地背出。2.课文研讨。
(1)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②“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明确: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采,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2)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
明确: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3.欣赏品味。.(1)名句品味。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四句是写景名句。王士稹在《古学千金谱》中说:“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二片化机,天真自然,既无名象,不落言筌,其谁辨之?”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都属值得一品的名句。(2)诗的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体会、咀嚼。4.学生质疑讨论,教师小结。
从《饮酒》诗的开头四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当时怎样的心情? 探究学习: 5.课堂训练。
(1)当堂背诵《饮酒》。(让学生再次整体感悟这首诗。)(2)逐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
明确: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6.课堂小结。(打出投影片。)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四、自读《行路难》 1.解题。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2.齐读诗歌,探究学习。
第四篇:30、诗五首 教学设计 教案[范文模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2.有感情朗读并熟练背诵。3.能对诗歌进行简单赏析。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朗诵并背诵。难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3.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一)导入语
古往今来,有不少人争名夺利,有的人为了使自己在官场中爬得更高,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甚至扭曲人性,打击他人,残害亲人,如李林甫、秦桧、武则天之流。当然也有少数人厌恶官场,辞官不做,却愿意远居田园,过着自食其力的日子,如陶渊明。还有虽辞官仍心系国家的,如龚自珍。让我们通过赏析他们的诗来了解其人。
(二)展示目标
1.有感情朗读并熟练背诵。2.能对诗歌进行简单赏析。3.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
二、自主学习
(一)自学指导 1.把这三首诗大声朗读3遍,查出不认识的生字词。2.在原文中画出朗读节奏,感情朗读。
(二)自学检测(8分)
1.抽取两名同学朗读者两首诗,老师写出学生读错的字,纠正,读一读。2.在抽取两名同学按照自己划分的朗读节奏朗读这两首诗。3.按照正确的读音和朗读节奏齐读这两首诗两遍。
三、合作探究
过渡语:我们会读了,下面我们来理解诗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要求:先按要求自主完成题目,再小组展示,总结出小组最好的答案,准备在班内展示。
1.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这三首诗的内容,不必单句话翻译,理解即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2.《行路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试着有感情朗读。3.《己亥杂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试着有感情朗读。答案提示:
1.《饮酒》诗大意:
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在东边的篱笆下专心聚志悠闲地采撷菊花,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行路难》大意:
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己亥杂诗》大意:
这首 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可惜诗人不久就死在丹阳书院(年仅50岁),无从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了,令人叹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现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龚自珍论诗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书汤海秋诗集后》),他自己的创作就是最好的证明。
2.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君子”,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
朗读指导:悠闲舒适快乐的语气。
3.全诗情感迭变:他的苦闷,迷惘,愤慨与充满信心,执着追求。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这是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诗人联想到吕尚未遇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舟经过日月旁边,吕尚伊尹最后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这两个典故表达诗人要像他们那样有为于当世。
朗读指导:由愤慨到充满希望的欣喜的语气。
诗人一向所抱的“辅弼天下”的愿望,一直无法实现,因此悲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诗的结尾,用典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在 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会有施展才能的时候。
朗读指导:壮志难酬的悲愤语气到慷慨激昂的高亢语调。
四、当堂训练:(15分钟)
过渡语:好的诗词是需要赏析和背诵的,下面我们来试一试。1.按照下列句式赏析这两首诗。
《饮酒》中————(词语)用的好,理由是:
《行路难》中用了——————(写作手法),作用是——————。《己亥杂诗》的名句是,说说你的理解。答案提示:
(1)《饮酒》中“采菊、悠然、见”(词语)用的好,理由是: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表现了作者超然的志趣。
(2)《行路难》中用了“联想”(写作手法),作用是联想而过渡,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这是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
《行路难》中用了“直接抒情”(写作手法),作用是诗人一向所抱的“辅弼天下”的愿望,一直无法实现,因此悲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表现了诗人的愤慨之情。
(3)《己亥杂诗》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此句表明作者造福人类为国效力的高贵品质。后人又常用此句表达前辈对后辈的爱护。
3.背诵这三首诗,对桌相互检查。
六、自我反思
想一想,自己还有哪些知识点能力点还有欠缺,今后有待加强。
第五篇:诗五首教案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体味诗歌中所流露出来的孤独寂寞悲哀的情绪。教学过程:
一、导语:
“古来圣贤多寂寞”。孤独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怀才不遇;其实孤独既是一种心境,一种感伤。现在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位大唐诗人内心的那份孤独。
二、作者介绍、诗歌背景
选自《陈子昂集》。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现四川)人。唐代诗人。年轻时性格豪爽。二十四岁中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直言敢谏,多切中时弊。三十六七岁时随建安王东征契丹,所提建议不被采纳,反而受到降职处分。三十八岁解职还乡,被县令段简陷害,死于狱中,时年四十一岁。
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yōu)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则天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台,慷慨悲吟,写下了此诗。
三、识记注释
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
幽州台:即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wěi),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
2、念:想,考虑。
3、悠悠: 没有穷尽。形容时间长,距离远。
4、怆chuàng然:悲伤凄凉。
5、涕:古时指眼泪。
四、初读古诗。生自由读诗,提出要求:
提示:这首诗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其实这首诗融“楚辞”与汉魏的“歌”两体而成)“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式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式为: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学生评议读得如何?(读准了字音,诗的节奏把握很准,读出了诗的韵味。借机划出诗的节奏)赛读(男女小组)、齐读。
五、深入理解(现在我们已经读通读顺了诗句,其实每一首诗句字里行间中都隐藏着作者别样的情怀,下面我们就走进诗人的心里,一起去感受他的悲情吧!师生活动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师:前两句诗是什么角度写的? 时间(前——后)
师:“古人”指谁?“来者”指谁?
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来者指:现代礼贤下士的明君 师: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
“前不见”“后不见”,时间无止无休,而自己的生命短暂,而自己因“不见”明君,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师:这句译文:放眼望去哪有以前贤人的踪影,回头看看也不见一个效仿古贤的今人。
(2)后两句诗又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空间角度(天、地)。空间无限辽远。
当诗人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老一生,面对此景,想到自己的境遇,怎么能不“怆然涕下”?
师:是啊,作者生不逢时的惆怅之情、怀才不遇的哀叹、报国无门的悲愤、知音难觅的苦闷、建功立业的渴望、理想破灭的痛苦在这里集中体现了一个“独”字渲染了诗人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质感。
“怆然而涕下”逼真的描绘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
师:译文:想到那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忧伤啊,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
(3)、升华朗读 师:(苍天无语,只能静静的听他倾诉,北风呼啸,替他把满腔悲愤宣泄,情何以堪,——让我们把把诗人的情感宣泄出来吧,)生齐读古诗。再次指导朗读: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4)、同学们你认为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
师:这首诗看起来比交消极,但其实则不然,他流露出作者积极进取的建功立业的强烈渴望。
(5)、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
——我看到一个沉思的陈子昂。我看到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我看见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诗人独自站在幽州台上,他仰望长天,俯视大地,潸然泪下(6)、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愁苦情怀,也表达了作者人生的孤独之感。所见:时空的无限;所感:怀才不遇,生不逢时。(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7)、写作特色:气势磅礴,胸怀宏伟 ——气势磅礴:景物宏大开阔壮美; ——胸怀宏伟:胸怀宇宙
六、总结全文、默写古诗
1、小结学习古诗方法:(1)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2)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3)熟读吟诵
2、师:同学们,诗人是不幸的,报国无门,独上高台,知音难觅,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诗人的遭遇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他留下了这样一首足以万古不朽的诗作,我们也是幸运的,在一千多年以后能欣赏到这样一首名垂千古的诗篇,让我们拿起自己的笔,把诗人的情怀也流淌在我们的纸上吧。(生默写古诗)
七、课堂练习理解默写
① 《登幽州台歌》中表明诗人生不逢时的诗句: ② 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哀苦闷心情句是:
③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诗句是:
④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