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 下册 民族常识教案
第八课时 《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2、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和艺术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
3、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情感。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民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同学们,你们对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了解了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感受各民族文学艺术的魅力,为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各民族同胞的智慧而自豪!
2、了解曹雪芹和《红楼梦》。
(1)让读过《红楼梦》或看过电视剧《红楼梦》的同学讲一讲故事情节,说一说作者是谁?
(2)让学生阅读教材44页民族花园-----曹雪芹和《红楼梦》。
(3)小组交流阅读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感受。(4)提问:《红楼梦》是怎样的一部书?(《红楼梦》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曹雪芹)
简单介绍作者曹雪芹:满族人,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曹家因皇室内部的纠纷牵连,家族没落,让十岁的曹雪芹从锦衣玉食的上流社会跌到社会的底层,对封建社会的认识更加深刻,促使他写出了这部旷世杰作。
3、课外拓展 阅读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或看电视剧《红楼梦》。
《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
第八课 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
2、懂得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忘返的民族大观园。
3、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体育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有的显示出南国水乡的风情,有的散发着北国草原的豪迈,有的蕴涵着美丽的传说。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忘返的民族大观园。
二、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1、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2、指名在全班说一说。
3、让学生阅读教材52页《珍珠球》。
阅读后让学生分组演练一下珍珠球的玩法。
4、让学生阅读教材53页和54页,思考:
摔跤是哪些民族喜欢的传统体育活动?(摔跤是蒙古、满、彝、侗、哈尼、哈萨克、等少数民族喜爱的体育活动。)
哪些民族喜欢武术活动?(在回、满、苗、傣、土、畲等民族中,武术活动比较普遍,他们以此锻炼身体、防身自卫。)
哪些民族喜欢举办赛马活动?(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少数民族喜欢赛马活动。)
5、学生在小组里先进行交流,再派代表给大家说一说。
6、提问并回答:你最喜欢哪个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为什么?
三、小结: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了祖**亲的关心和支持,国家举办了多次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大大地促进了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
四、课外拓展
搜集多次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的图片。制作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卡片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知道几个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和来历,了解少数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懂得这些习俗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和别具风格的民族艺术。
2.能力:培养学生学会收集资料的能力、交往与表达的能力。
3.情感:通过对少数民族节日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合作学习了解少数民族节日习俗、来历,通过看视频、听故事、谈感受、唱歌曲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准备:
学生: 通过读书、看报、上网查询少数民族节日的图片、照片、资料;有能力的同学还可自制幻灯片。
教师: 收集少数民族节日的相关资料、制作幻灯片。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引入新课
师:孩子们,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呢?记得汉族有哪些民族节日吗?(学生回答)
师:除了汉族,我国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也有着自己传统的民族节日。每逢节日,人们盛装打扮,置办酒席,歌舞欢庆。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参加这样的节日呀?好,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课件出示课题),和少数民族人民共享节日的快乐!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汉族节日导入课题,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欲望。)
二、处理信息 讨论交流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有关少数民族节日的资料,同学们愿意把自己搜集的资料与大家共同分享吗?(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老师要引导学生相互补充,并适时进一步的讲解,表扬发言踊跃及介绍详细的学生。)
资料:
火把节。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最隆重的火把节。家家饮酒,吃肉、并杀牲以祭祀祖先,人们穿新衣服,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斗鸡、斗羊、赛马、摔跤比赛。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人们手持火把围绕住宅和麦田游行,然后燃起篝火,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束,村寨充满了节日的欢乐。
开斋节。它在伊斯兰教历9月,所有成年的身心健康的穆斯林男女都要履行一个月的斋戒,每逢斋月,穆斯林只能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食,白天不许饮食,斋月结束时举行开斋节。届时人们沐浴净身,施散钱财,互道平安,悼念死去的人。
古尔邦节。“古尔邦节”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它是中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塔尔、塔吉克、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的宗教节日。回族又称它“过大年”。而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则把它作为他们的新年。
洛萨节。藏语“洛萨”是新年的意思。洛萨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藏族同胞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年从藏历正月初一开始,一直延续五至七天。大年初一天未亮时,主妇们背回“吉祥水”祈求吉祥。藏族称新年为“洛萨”。(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学生的特点,给学生展示的平台。在学生有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的交流汇报过程是相互学习、加强认识、开阔视野的过程。通过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我国节日的丰富多彩,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拓展教学资源,落实知识目标)
三、情景体验 提高认识(1)泼水节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看了同学们收集的这么丰富的资料,我真高兴。老师也收集了其它民族的节日。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专视频资料:傣族人民过泼水节)
师:边看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哪位同学知道这是哪个民族?过的什么节日?
2、从画面上你们都看到什么?
3、为什么人们的衣服淋湿了还十分高兴呢? 学生汇报
教师随机介绍傣族的“文泼”和“武泼”
师:1961年的泼水节傣人民是和敬爱的周总理一起度过的,傣族人民不但感到快乐,而且觉得特别幸福,特别难忘。那么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呢?让我们来听一听(播放课件:听周总理与泼水节的故事)
师:
1、周总理当时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他参加泼水节以哪些实际行动尊重了少数民族人民呢?
如:穿傣族人民的服装和傣族人民一起泼水、跳舞 没有让警卫人员打伞
2、为什么这样做就是尊重傣族人民呢?
3、听了周总理与泼水节的故事、看了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录像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小结:近些年来泼水节一年比一年热闹,汉族、兄弟民族和五大洲宾客纷纷与傣族人民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
(2)那达慕大会
泼水节是南方民族的一个节日,下面我们欣赏一个具有北方特色的少数民族节日。(播放影视资料:那达慕大会)
师:
1、通过这段录像你对那达慕大会有了哪些初步了解呢?
2、除了我们刚才看到的资料外,你对那达慕大会还有哪些了解? 了解到: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最热闹的节日之一,会上有骑马、射箭、摔跤三项活动。摔跤是那达慕的主要内容,摔跤手上身穿牛皮背心、下身穿肥大的摔跤裤,脚登蒙古靴,他们高唱摔跤歌,跳跃出场,每个参加者都有奖励。其中最有成就的将被授予“达尔罕”的终身荣誉称号。这种斗志斗勇的比赛培养了蒙古族剽悍的气质和乐观豪迈的精神,除摔跤之外,那达慕上还举行射箭、赛马、马术、赛骆驼比赛和歌舞比赛。
每逢七、八月间,草原上都要举行那达慕大会,“那达慕”蒙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它源于古代“祭敖包”的仪式。
师小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在欢度节日的活动中也增加了商贸活动,像那达慕大会同时又是民族特色的生活用品和风味小吃的展卖会,即增强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民族团结,有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设计意图:本环节使学生对节日习俗有进一步的认识,课件增强视觉效果。使学生知道少数民族与汉族是平等的,我们要尊重他们的民族习惯。)
四、协作学习,互相交流。
师: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了刚才我们学习、汇报的一些民族外,其他民族也有着形形色色的节日习俗,有趣极了。大家还想不想了解更多的民族节日呢?(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全班交流共同学习学生代表汇报资料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交流在不同知识点之间进行转换,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了大量的信息,使教学容量大为增加,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老师小结:同学们又了解了很多知识,知道了我国的传统节日习俗各有不同,都含有一定的意义,有的是祭祀祖先的,有的是祈求团圆的,有的喜庆丰收,有的期盼康健……而且每个节日伴随着生气而动人的传说,反映了劳动人民纯朴而美好的愿望。(课件出示板书)
五、说说唱唱 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文化,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我们中国一样有这么多的民族和如此灿烂的文化,面对这样的伟大的祖国,你们最想说些什么?
师:我国少数民族节日真是举不胜举。如今,这些节日喜庆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不但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繁荣了当地的社会经济,也增进了各民族人民的团结。一些没有文字的民族,他们的文化往往就是通过节日这一形式得以保存和发展的。民族节日还是我国各族人民同海外侨胞、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桥梁。长期以来,我们五十六个民族都相互尊重,相互帮助,所以我们的祖国才变得更加繁荣富强。56个民族56朵花,我们56个民族团结在一起,祖国才会更加强大。(音乐)让我们在这首欢快的歌曲结束今天这堂课吧!
(设计意图:整堂课在师生同唱《爱我中华》中结束!这也巧妙地对本节课进行了小结。学生的爱国情感在歌声中得到升华)
六、作业布置:
与小组同学合作完成课后题 板书设计: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蒙古族 那达慕大会 彝族 火把节 和睦相处 傣族 泼水节 民族团结
回族 开斋节和吉尔邦节 藏族 洛萨节
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
教学目标:
1、知道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2、了解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相互理解与尊重,共同维护着国家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
3、知道我国政府为了保护民族文化,促进和发展少数民族的繁荣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
教学重点:
(1)知道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2)了解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相互理解与尊重,共同维护着国家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
教学难点:
知道我国政府为了保护民族文化,促进和发展少数民族的繁荣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整理中华历史上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劳动结晶,杰出人物的成果、事迹等,可以是图片、实物、文字、音像等。
2、了解各级人民政府采取的各种民族政策。
3、收集民族友好往来的故事。
4、分小组以调查访问、阅读书报、上网查阅、收看新闻等渠道了解各级人民政府采取的各种民族政策,写成调查报告的形式准备交流。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活动主题:共同创建我们的祖国
二、活动过程:
(一)“劳动结晶”展示
导语: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各族儿女在相互交流与融合中共同创造的,每个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今天,我们一起分享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劳动成果,感受中华大家庭的团结。
1、吃穿用的:问:我们现在吃穿用的实物,有哪些是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结晶?(1)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介绍。
(2)教师补充。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4、85页了解。
2、文学作品:有哪些民族儿女曾经在文学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1)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介绍。
(2)教师补充。
3、音乐绘画:有哪些民族儿女曾经在音乐绘画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1)现在我们使用的哪些乐器是由少数民族乐器演变来的?
(2)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4、你还知道哪些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劳动成果?
分小组上台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实物、文字、音像资料等,根据需要边展示边介绍。
过渡:各族人民不仅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而且在不同时期在不同战线上也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二)各族儿女的贡献
1、祖国成立时期:
2、祖国发展时期:(1)采用学生介绍与教师介绍和阅读教材相结合。
(2)学生课后进一步去调查了解类似事例。
活动主题:优秀的中华儿女
活动准备:(1)分小组收集查找“民族之星”及他们的光辉业绩。
(2)整理成果资料。(3)准备好交流方式。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在我们祖国大家庭里,有着许许多多优秀的中华儿女,有英雄豪杰、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地质学家……,他们取得过许多光辉业绩,如:诗歌、小说、歌曲等。今天,让我们在这里尽情地歌颂这些“民族之星”,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热爱和崇敬吧!0
二、分小组以各种方式交流。
(1)展示照片并介绍。(2)简介文学作品。(3)演唱歌曲歌颂。(4)小品表演赞颂。
(5)诗歌朗诵赞颂。(6)手抄报展示并介绍。
(7)播放他们的影片片段。……
三、教师小结,升华情感
是啊,我们的祖国辉煌灿烂,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离不开这一个个优秀儿女的奋斗,离不开他们创造的成绩,让我们再一次展开歌喉高声赞颂他们吧!
全班唱歌结束。
活动主题:“民族团结”故事会
活动准备:收集民族友好往来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千百年来,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始终致力于名族见的相互理解,共同维护着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定。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民族友好交往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开个故事会,讲一讲民族团结的故事。二、四人小组各自讲述自己了解的故事。
三、各小组代表上台讲故事。
四、阅读教材资料介绍。
五、学生谈感受。
听了这一个个真实动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六、教师小结,升华情感。
是啊,在我们祖国大家庭,各民族儿女是亲密的一家人,大家手拉手、心连心,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创造着、建设着美好的家园!
齐唱歌曲《团结就是力量》 活动主题:尊重•关爱
活动准备:
1、分小组以调查访问、阅读书报、上网查阅、收看新闻等渠道了解各级人民政府采取的各种民族政策。
2、写成调查报告的形式准备交流。
活动过程:
一、课前谈话。
为了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保障少数民族与汉族享有同样的参政议政的权利,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今天,我们一起了解。
二、师生观看“了望台”
三、展示交流自己的调查报告。
1、小组内交流展示。
2、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
四、小论坛:
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加大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力度?今后如何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1、小组讨论。
2、全班汇报。
五、课外延伸。
1、小组同学之间相互磋商,把自己认为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待改进和发展的问题写出来,整理成切实可行的建议。
2、课后反映给相关部门。
第十二课维护各民族大团结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7.5”暴力事件并结合个人生活实际,了解新疆的基本概况、明确我国的民族国情;通过材料,了解分裂活动给国家、人民带来的危害。
态度与方法目标:通过相关图片、图文资料,理解和谐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必要性;通过小组讨论,专题探究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7.5”暴力事件的分析,体会作为一名青少年,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二、教学重点:理解维护民族团结,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从国家、青少年两个角度掌握如何加强民族团结。
教学难点:从历史、政治、经济三个角度理解为什么“三股势力”分裂祖国的行径是不能得逞的;民族区域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7.5”暴力事件的有关图片感受分裂活动的危害 新疆概况我了解通过图片介绍新疆的地理位置
提问:
1、新疆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是什么?
2、新疆的地形以什么为主?主要有哪些地形单元?
3、计算杭州与乌鲁木齐之间的实地距离;
4、新疆的气候类型与形成原因。
1、思考、回答问题。
2、板演:计算实地距离。
3、根据新疆的位置,分析新疆气候产生的原因。民族国情我知晓指导学生阅读中国政区图
提问:
1、我国实行民族自治区的依据是什么?
2、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出示材料:今昔新疆对比说明了什么?
1、回顾、思考、回答问题
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得出结论:只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发展中国,发展新疆。
“三股势力”分裂祖国的行径是不能得逞的1、出示讨论题,给出提示。(从政治、经济、历史三个方面来考虑)
2、指导学生的讨论。
3、小结学生的讨论
1、小组讨论。
2、代表发言。
3、感受“三股势力”的分裂活动是不能得逞的,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民族分裂我反对
1、出示相关图片
2、提问:(1)犯罪分子侵犯了他人的哪些权利?(2)构成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回顾八年级思品的有关知识。
2、回答有关问题。
民族团结我维护
1、出示问题:(1)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2)维护民族团结,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
(3)加强民族团结,实现民族繁荣国家该怎么做?
1、思考、回答问题。
2、感悟:维护民族团结,不仅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青少年的责任和义务。探究: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区别
1、出示问题:
你认为能否在新疆建立与香港、澳门类似的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有和区别?
1、思考、回答问题。
2、明确两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区别。课堂作业出示课堂作业完成课堂作业
第二篇:六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六年级民族团结教学计划
一、班情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年龄11左右,是孩子们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正是学习地方文化经典的大好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学习民族团结常识,实际上是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滋养他们,成为他们的文化积淀,使他们终身受益。有人曾经说过:没有经典的文化是没有灵魂的文化,没有经典的人生是没有希望的人生。作为源头活水,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
二、教材分析
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才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起着重要作用。本教材让学生了解所居住的省、市、地区的地理特征和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地方文化教育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本册教材共完成四个单元的教学,第一单元“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族家园”,第三单元“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第四单元“知我民族,爱我中华”。分十二课完成。本学期主要学习前两个单元。
三、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五十六各民族及各民族的名称。
2、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有迷人的自然风光。
3、了解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
4、了解我国56个民族,各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5、了解各民族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6、了解由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7、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8、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9、了解各少数民族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
10、懂得在开发祖国疆土的漫长岁月中,各族人民共同保卫和建设了我们的国家。
11、了解勤劳勇敢的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的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民族的英杰。
12、懂得我们应该要维护各民族大团结,中华各民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互相帮助,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维护祖国统一。
四、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试着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2、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辅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怀。
3、课堂上贯穿“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少数民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在愉悦中学习成长。
4、有些内容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陌生,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兴趣、接受能力来组织教材内容,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学习内容上,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图结合、灵活展现,在活动内容上,注重可操作性。
5、适时灵活渗透安全、环保等教育。如在进行多彩的中华家园这一单元中,向学生结合“创卫”进行家乡环保教育,在进行知我中华,爱我中华这一单元中,向学生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
五、教学时间安排:
每周授课时间一节,按十八周时间计算,共计18节课。第一单元 多民族大家庭 9课时 第一课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1课时 第二课 美丽富饶的民族地区 4课时 第三课 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 4课时 第二单元 多彩的民族家园 9课时 第四课 绚丽多彩的服饰 1课时 第五课 风格各异的住房 4课时
第一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知识与能力: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团结。教学重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用具:录音机、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跟唱。
教师(适当评价)问:这首歌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甲:爱我中华
学生乙: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过渡: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统称,我们知道,在历史上,最初这些民族相互间并不了解,甚至有时候还很敌对,那么后来又是怎样逐渐相互了解,并成为一家的呢? 新课:
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教师:历史上虽然出现过短暂的割据局面和局部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秦朝、隋朝、元朝等。
教师: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割据然后统一的局面,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沉默)
教师:可能大家没有想过,但你们还记得北魏孝文帝改革么?还记得改革的内容吗?
教师适当提醒,如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等,但有一条措施对民族关系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就是移风易俗。
教师出示材料:
孝文帝改革——移风易俗: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学生活动:结合孝文帝改革中“移风易俗”的内容,说明对当时的鲜卑族和汉族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思路:民族差异缩小、相互促进、融合、形成一个整体)。
得出结论:
(学生齐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利益,产生了牢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学生活动:你还能举其他事例说明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逐渐融合而形成的吗?
问:你知道我们溧阳的少数民族的有关情况吗?
学生可能知道一点,班级也许还有少数民族的学生。(如有,则请该学生介绍本民族的一些情况)。
教师介绍:我们云南共有52个
民族,人数较多的是彝族,傣族,白族,哈尼族,纳西族,傈僳族,回族等。过渡:这么大的一个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呢?
二、坚持民族平等
教师出示材料: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少数民族代表名额
蒙古族 24 回族 37 维吾尔族22 藏族 26 苗族 21 壮族 44 彝族 20 布依族7 朝鲜族 9 满族 20 侗族 6 瑶族 6 白族 4 土家族15 哈尼族 4 哈萨克族5 傣族 5 黎族 5 傈僳族2人 畲族 2 高山族 2 其余各少数民族代表各1人 教师提问:
①尽管少数民族人数较少,但在2000多名全国人民代表中各民族都有一定的名额,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明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管理国家事务,共建美好家园。
问:②那么为什么要实现各民族平等?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历史的角度: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现实的角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特别在中华民族面临外来入侵的时候,各民族人民更表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爱国精神,一致对外。(如抗日战争)因此,各民族理应平等。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前,各少数民族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平等,如元朝时,就将全国老百姓分成四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族矛盾的加深。
问:③过去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而新中国成立后却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那是为什么呢?
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消灭了剥削制度,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根源,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三、坚持民族团结
教师:你觉得56个民族有可能团结在一起吗?
学生:有
教师:为什么?
学生:我国各民族团结友好的关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教师:对,也就是说,各民族的团结友好是我国的一项传统美德。你能举例吗?
学生举例:文成公主入藏、昭君出塞。
教师:那我国各民族为什么一定要团结在一起呢?
学生回答:
(齐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我国各民族之间建立了平等的关系,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因此各民族能够团结在祖国统一的大家庭里。
教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族团结,采取一系列措施,你能列举一些人和事?
学生举例。(孔繁森等)
„„
教师总结:
问: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之间的关系如何?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
坚持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坚持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保证;
坚持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础。
只有真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才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附板书: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巩固、发展
处理原则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前提、保证、基础)
第二课美丽富饶的民族地区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吃名单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地方特色。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祖国各地都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吃名单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让我们一起去走访这些辽阔美丽的地方。
2、阅读与思考。
(1)阅读教材第9页《秀丽的山河》,思考: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旅游胜地?你游览过哪些地方?(2)阅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3)指名说一说。(4)师生小结:
在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有许多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如,湖南的张家界 贵州的黄果树瀑布 四川的九寨沟
云南的西双版纳 吉林长白山的天池 青海的青海湖及鸟岛 新疆吐鲁番的千佛洞
3、小组内交流这些旅游胜地的优美风景,展示准备的旅游景点的照片。
4、欣赏学过的课文《桂林山水》。
谈话: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这里生活着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他们共同建设着这座著名的风景城市。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因此赢得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名。
欣赏名句: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来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第二课时
1、谈话:我国民族地区不仅有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还有肥沃的土地、辽阔的草原、广袤的森林、奔腾的江河、丰富的物产,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这些美丽的少数民族地区,去寻找祖国的宝藏。
2、阅读教材第10、11页《富饶的民族地区》,想一想:
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农作物和名贵的水果? 小组内进行交流。指名说一说。
新疆、宁夏、内蒙古及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土地肥沃,勤劳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种植了小麦、水稻、棉花、油料、蔬菜等农作物,那里还盛产着哈密瓜、芒果、香蕉、荔枝、菠萝、柠檬等各种名贵的水果。特别是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如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
为什么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经济作物生长在南方,而北方盛产牛、羊、马?这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
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指名说一说。师生补充总结:
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如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
北方少数民族居住在辽阔的草原,那里盛产牛、羊、马。
让学生从南北方的气候特点了解这一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一些南北方的气候特点。
第三课时
1、提问:
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广袤的森林,你知道这些森林中有哪些物产吗?
2、自己阅读,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指派小组代表给大家说一说,师生补充总结:
我国约有50℅的森林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在大兴安岭、长白山、天山、阿尔泰山、横断山林区,有着大量的优质木材,如红松、水曲柳、炸木等。由于森林里的树木十分稠密,它们只有顽强地生长,才能最大限量地享受到阳光,因此,这些树木一般都很直、很高,是上等的建筑材料。此外,森林中还盛产人参、红花、天麻、三
七、贝母、雪莲等各种名贵的中草药材;有许多珍禽异兽,如大熊猫、亚洲象、金丝猴、长臂猿、孔雀、梅花鹿、丹顶鹤、野驴、雪豹、老虎等。
4、谈话: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河流纵横,水资源丰富。长江、黄河、珠江几大河流的发源地,都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5、让学生想一想我们家乡是哪几条河流的发源地?为什么我们家乡称为“三江源”?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6、指名学生根据小组内的讨论交流说一说对家乡长江黄河的了解,了解一下家乡河流的水利资源。
7、少数民族地区还蕴藏着哪些矿产资源?
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交流家乡的矿产资源,再进行补充总结: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地下宝藏更是储藏丰富。青海柴达木盆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石油极其丰富;内蒙古的煤炭、青海的盐湖盐池,西藏的铜矿,云南和广西的锡、铅、锌,黑龙江额木尔河流域和新疆阿尔泰山的黄金等驰名中外。
第四课时
1、探究与体验。
(1)你能说出下面的旅游胜地在哪个省或自治区吗?试着连一连。板书: 连一连: 珠穆朗玛峰 新疆 天池 四川 张家界 西藏 火焰山 吉林 九寨沟 湖南
(2)说一说:阅读12页的资料卡,然后说一说,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畜牧业有什么好处。
(3)议一议:你的家乡有哪些农作物和特产呢?当地为什么适宜种植这些农作物和特产?与同学讨论一下,然后把自己的答案写下来。板书:
家乡的特产:民族 地区 农作物 特产
适宜种植的原因
第三课
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了。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教师谈话:
我国是一个多民主的大家庭,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经济和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各民族多种多样的语言和文字。
2、阅读与思考
阅读教材16页《民族花园》。思考:瑶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语言------瑶语。瑶族的语言大致分为哪四种?他们只会说本民族的语言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派代表发言。大家评议总结:瑶族的语言大致分为四种,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炳多语。瑶族同胞具有语言天赋,他们不仅讲本民族的语言,还会讲周围其他民族的语言。瑶族同胞的语言才能,有利于他们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更好地发展瑶族的文化。
3、展示学生搜集的有关民族语言的资料。
第二课时
1、谈话:
汉族的兄弟姐妹使用汉语来交流,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而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大都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他们使用语言的情况有哪些呢?我们共同来讨论。
2、指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3、阅读17页资料《多民族多种语言》想一想:
哪种语言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我国有56个民族,他们都只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吗?
哪些少数民族除了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外,还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 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着多少种语言和文字?
4、在小组内交流。
5、指名回答,大家评议总结:
(1)有的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或者基本上不再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比如回族、满族、他们一般都使用汉语。
(2)有的少数民族内部使用着多种语言,如裕固族内部使用东部裕固族语和西部裕固族语两种语言;瑶族内部分别使用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炳多语四种语言。
(3)有的少数民族还会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如锡伯族除了自己民族的语言,还能用满、维吾尔等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
(4)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约在80种以上。
第三课时
1、教师谈话:
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着80种以上的语言,有多少种少数民族文字?
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17页《形态各异的文字》。
3、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4、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少数民族的文字资料。
5、指名说一说,师生交流补充总结:
(1)我国有22个少数民族使用着28种本民族文字,其中有的是传统文字,有的是创新文字。
(2)和方方正正的汉字不同,我国的少数民族的文字大都是拼音文字。传统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是从右往左书写;蒙古文、锡伯文、满文是从上往下书写,行序从左往右。
(3)新中国成立前,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等民族就使用着本民主党文字。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让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有更好的发展,帮助壮族布依族等一些民族创造了新文字。
6、探究与体验
学一学:你们班里有哪些民族的学生?你会说哪个民族的问候语呢?说一说自己的民族的问候语是什么?并向老师、同学学习一句其他民族的问候语。
议一议: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除了汉族外,一些少数民族如同回族、满族等一般使用汉语进行交流,而一些少数民族在内部使用本民族的语言。祖国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对方民族的文化和先进技术的时候,大家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交流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办法?
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指名说一说。
第四课绚丽多彩的服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
2、懂得少数民族同胞每逢春节、过节或喜庆的日子,穿上绚丽的民族服饰手舞足蹈时,更是增添带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教学重难点:
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教学过程:
1、一起说话引入新课。
前几节课咱们已经了解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从这节课咱们继续了解我国是多彩的中华家园。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懂得少数民族同胞每逢春节、过节或喜庆的日子,穿上绚丽的民族服饰手舞足蹈时,更是增添带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同学们,让咱们一起进入民族百花园,再次去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
2、复习上节课内容,阅无锡服装设计培训读与思考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阅读《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回答:
我国北方的满、蒙古、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少数民族服饰有什么独特的地方?(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寒冷,特别是东北地区,冬季特别长,居住在这里的满、蒙古、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都喜欢穿袍服。)
我国南方的傣族、景颇族、少数民政之
一、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服饰有什么独特的地方?(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饰更是多种多样。男子一般穿对于襟上衣和裤子。妇女穿的裙子飘逸轻盈,各有特色。)
维吾尔、发萨克、乌兹别克、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姐儿们的服饰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西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服饰鲜艳别致。维吾尔族妇女喜欢穿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外罩短小的对于襟违心。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服装,与维吾尔族有些相似。)
为什么北方少数中国服装款式网民族服饰一般是宽袍大袖、厚实持重,而南方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飘逸轻盈呢?这类不同的风格和什么因素有关系?(北方气候寒冷,南方气候温和,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跟气候独特的地方有关系。)
3、探究与体验
看教材25页图,认一认: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你知道底下图片中展示的别离是哪一个民族的服饰吗? 阅读讲授26页,比一比:北方少数民族的头饰各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阅读教材27页,连一连:根据上边学到的知识,你能从头饰上判断出底下的姐姐们别离是哪一个民族的吗? 板书:
北方气候寒冷 服饰宽袍大袖 绚丽多彩的服饰 南方气候温和 飘逸轻盈
第五课 风格各异的住房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很多少数民族居住的房子都很有特色。
2、懂得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谈话引人新课
在中华大家庭里,很多少数民族居住的房子都很有特色。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让我们走近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的住房,去领略独特的民族风情。
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0页《人类早期的居所》
学生自己默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根据文字的描述想象我们祖先居住的房子是什么样? 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人类早期居住的房子。
师谈话: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我国各民族人民创造出了风格独特、式样繁多的住房,这些房子点缀在中华大地上,为我们的家园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3、指导学生了解我国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不同的住房。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1页《独具特色的住房》,思考: 为什么我国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的住房风格各异? 游牧民族为什么喜欢居住蒙古包、帐篷和毡房?
哪些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定房里?建造平定房的材料是什么? 学生阅读后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后指名回答。
大家评议总结:
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色。长期以来,蒙古人民生活在辽阔的北方草原上,以放牧为主,要经常转换牧场。他们的房子要能随时拆装搬运到其他地方。为了适应这种游牧生活的需要,他们创造了蒙古包这种独特的住房。
藏、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和裕固族等少数民族的牧民游牧时,普遍居住在搭盖的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的帐篷会毡房里。这些帐篷会毡房冬暖夏凉,拆迁也很方便。
4、课外拓展
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不同住房的图片,更进一步了解南方和北方住房不同的特色。
第二课时
1、继续探讨我国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不同住房的特色。
提问:哪些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顶房里?建造平顶房的材料是什么? 让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平顶房的图片,并做介绍。
新疆从事农业生产的维吾尔等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顶房。这种平顶房以土木为建筑材料,周围用打好的土块砌成。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居住什么样的房子? 给大家介绍。
让学生一边展示图片,一边介绍。供学生参考:
在我国大兴安岭的北端,居住着世世代代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族,他们游猎时搭盖一种叫“仙人柱”(也叫“歇人柱”)的住所。“仙人柱”是鄂伦春语,意思是“遮阳光的住所”。“仙人柱”的顶端一般不加遮盖,以便排烟透气。
提问:
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 学生阅读教材第32页。指名学生说一说,师生总结:
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的上层用来居住,下层圈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有些少数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作材料,建成别致的小竹楼。一幢幢造型独特的小竹楼,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树织成的绿色帷幕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美丽极了。
2、探究与体验
出示资料:在新疆吐鲁番的许多维吾尔族人家的房顶上,有一种四面墙壁都布满小孔,有点类似蝈蝈的房子,当地人管它叫“荫房”或“晾房”,它是制作当地著名特产必不可少的设施呢!
提问:你知道这种小房子是用来做什么的吗?
3、师小结: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中一些较为原始、简陋的住房已经逐步消失,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过着幸福的生活。
第三课时
1、组织学生议一议
阅读下面的资料,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材料一:我国南方气候湿热,居住在这里的傣族、苗族和侗族等少数民族喜欢居住在吊脚楼里。吊脚楼属于干栏式楼房,是屹立于山水之上的一种独特的建筑。这种楼房虽然只有两三层高,但它“吊”在水面和山腰,好像空中楼阁。
材料二:在四川西北部生活着羌族同胞。由于生活在高原地区,周围有许多高山,羌族同胞就地取材,用石材建造了奇特雄伟的碉楼。碉楼一般建在村寨的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过去用来抵御外敌入侵或储存粮食柴草。这种建筑稳固牢靠,经历多年的风雨沧桑仍然保存完好。
让学生动手写一写:看到这些别具一格的住房,我的感受是: 写完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再指名小组代表说一说。
2、组织学生进行小游戏《找房子》 准备卡片
红色卡片:蒙古包 帐篷 仙人柱平顶房 干栏式楼房 小纸条: 蒙古族 哈萨克族 柯尔克孜族 塔吉克族 藏族 裕固族 鄂温克族 鄂伦春族 维吾尔族 羌族 傣族 景颇族 游戏规则:
五位同学每人拿一张红色的卡片站在讲台上,卡片上写着不同的住房名称。老师拿着12张小纸条,找12位同学抽签,每位同学抽到一张纸条,代表着自己属于哪一个民族,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的房子,和持红卡片的同学会合。做一做,看看哪组的同学反应最快? 景颇族
3、游戏后小结板书: 傣族 蒙古包 蒙古族
哈萨克族 帐篷 柯尔克孜族
塔吉克族 仙人柱 藏族
裕固族平顶房 鄂温克族
鄂伦春族 干栏式楼房 维吾尔族
羌族 第四课时
1、小组讨论:你认为哪个民族的民居风格最有特色,该民族的居民有什么特点和美丽传说。结合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少数民族的居民和传说吧!
师重点介绍家乡藏族同胞的帐篷的特色。以下资料为参考:
藏族帐篷有冬夏帐篷之分。冬帐篷,由牦牛毛编织而成,先编成一定宽厚的深棕色或黑色、白色毡条,然后根据需要尺寸缝织成帐篷,这种帐蓬能适应高原暴雨、风雪及高寒气候。大小不一,形状有长方、正方、六角、多角等形。用立架或支柱撑起。室内净高约1.6-2m。帐顶系好牦牛绳,四周钉堤桩牵牢,用木桩或牛羊角桩锚钉。帐顶留有天窗,可通风、采光、出烟,雨天可以遮盖。四周常用草皮或石块垒砌矮墙,以御风寒侵袭。
夏帐篷,为夏天牧民外出时使用的一种轻便帐篷。它由白布帆布、藏布织成,有正方形、长方形。四周饰黝黑、褐或蓝色边。大型帐篷还饰有工艺精湛的吉祥八宝、五福捧寿、白云点狮、六道轮回等类图案。还有可容上百人聚会的大帐篷,由既保温又抗晒的双层帐篷等。具有浓厚的宗教装饰色彩,在青山绿茵的旷野,散布着点点白帐,缕缕炊烟,别具情趣,很具藏族文化特点。
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中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 作燃料用,帐房内陈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
2、,了解北京的四合院
小组内交流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再指名说一说。回忆自己家乡的四合院,给同学们做一下介绍。
3、小调查
如果有客人到你的家乡旅游,你会怎么介绍家乡有民族特色的民居呢?调查一下家乡的民居有什么 特点,将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整理成册展示给亲人和朋友,还可以为那些来家乡旅游的客人做小导游呢!
第三篇:六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第一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知识与能力: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团结。教学重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用具:录音机、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跟唱。
教师(适当评价)问:这首歌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甲:爱我中华
学生乙: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过渡: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统称,我们知道,在历史上,最初这些民族相互间并不了解,甚至有时候还很敌对,那么后来又是怎样逐渐相互了解,并成为一家的呢? 新课:
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教师:历史上虽然出现过短暂的割据局面和局部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秦朝、隋朝、元朝等。
教师: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割据然后统一的局面,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沉默)
教师:可能大家没有想过,但你们还记得北魏孝文帝改革么?还记得改革的内容吗?
教师适当提醒,如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等,但有一条措施对民族关系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就是移风易俗。
教师出示材料:
孝文帝改革——移风易俗: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学生活动:结合孝文帝改革中“移风易俗”的内容,说明对当时的鲜卑族和汉族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思路:民族差异缩小、相互促进、融合、形成一个整体)。
得出结论:
(学生齐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利益,产生了牢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学生活动:你还能举其他事例说明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逐渐融合而形成的吗?
问:你知道我们溧阳的少数民族的有关情况吗?
学生可能知道一点,班级也许还有少数民族的学生。(如有,则请该学生介绍本民族的一
些情况)。
教师介绍:我们云南共有52个
民族,人数较多的是彝族,傣族,白族,哈尼族,纳西族,傈僳族,回族等。过渡:这么大的一个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呢?
二、坚持民族平等
教师出示材料: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少数民族代表名额
蒙古族 24 回族 37 维吾尔族22 藏族 26 苗族 21 壮族 44 彝族 20 布依族7 朝鲜族 9 满族 20 侗族 6 瑶族 6 白族 4 土家族15 哈尼族 4 哈萨克族5 傣族 5 黎族 5 傈僳族2人 畲族 2 高山族 2 其余各少数民族代表各1人 教师提问:
①尽管少数民族人数较少,但在2000多名全国人民代表中各民族都有一定的名额,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明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管理国家事务,共建美好家园。
问:②那么为什么要实现各民族平等?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历史的角度: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现实的角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特别在中华民族面临外来入侵的时候,各民族人民更表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爱国精神,一致对外。(如抗日战争)因此,各民族理应平等。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前,各少数民族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平等,如元朝时,就将全国老百姓分成四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族矛盾的加深。
问:③过去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而新中国成立后却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那是为什么呢?
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消灭了剥削制度,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根源,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三、坚持民族团结
教师:你觉得56个民族有可能团结在一起吗?
学生:有
教师:为什么?
学生:我国各民族团结友好的关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教师:对,也就是说,各民族的团结友好是我国的一项传统美德。你能举例吗?
学生举例:文成公主入藏、昭君出塞。
教师:那我国各民族为什么一定要团结在一起呢?
学生回答:
(齐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我国各民族之间建立了平等的关系,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因此各民族能够团结在祖国统一的大家庭里。
教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族团结,采取一系列措施,你能列举一些
人和事?
学生举例。(孔繁森等)
„„
教师总结:
问: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之间的关系如何?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
坚持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坚持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保证;
坚持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础。
只有真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才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附板书: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巩固、发展
处理原则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前提、保证、基础)
第二课美丽富饶的民族地区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吃名单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地方特色。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祖国各地都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吃名单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让我们一起去走访这些辽阔美丽的地方。
2、阅读与思考。
(1)阅读教材第9页《秀丽的山河》,思考: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旅游胜地?你游览过哪些地方?
(2)阅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3)指名说一说。(4)师生小结:
在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有许多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如,湖南的张家界 贵州的黄果树瀑布 四川的九寨沟
云南的西双版纳 吉林长白山的天池 青海的青海湖及鸟岛 新疆吐鲁番的千佛洞
3、小组内交流这些旅游胜地的优美风景,展示准备的旅游景点的照片。
4、欣赏学过的课文《桂林山水》。
谈话: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这里生活着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他们共同建设着这座著名的风景城市。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因此赢得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名。
欣赏名句: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来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第二课时
1、谈话:我国民族地区不仅有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还有肥沃的土地、辽阔的草原、广袤的森林、奔腾的江河、丰富的物产,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这些美丽的少数民族地区,去寻找祖国的宝藏。
2、阅读教材第10、11页《富饶的民族地区》,想一想:
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农作物和名贵的水果? 小组内进行交流。指名说一说。
新疆、宁夏、内蒙古及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土地肥沃,勤劳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种植了小麦、水稻、棉花、油料、蔬菜等农作物,那里还盛产着哈密瓜、芒果、香蕉、荔枝、菠萝、柠檬等各种名贵的水果。特别是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如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
为什么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经济作物生长在南方,而北方盛产牛、羊、马?这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
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指名说一说。师生补充总结:
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如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
北方少数民族居住在辽阔的草原,那里盛产牛、羊、马。
让学生从南北方的气候特点了解这一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一些南北方的气候特点。
第三课时
1、提问:
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广袤的森林,你知道这些森林中有哪些物产吗?
2、自己阅读,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指派小组代表给大家说一说,师生补充总结:
我国约有50℅的森林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在大兴安岭、长白山、天山、阿尔泰山、横断山林区,有着大量的优质木材,如红松、水曲柳、炸木等。由于森林里的树木十分稠密,它们只有顽强地生长,才能最大限量地享受到阳光,因此,这些树木一般都很直、很高,是上等的建筑材料。此外,森林中还盛产人参、红花、天麻、三
七、贝母、雪莲等各种名贵的中草药材;有许多珍禽异兽,如大熊猫、亚洲象、金丝猴、长臂猿、孔雀、梅花鹿、丹顶鹤、野驴、雪豹、老虎等。
4、谈话: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河流纵横,水资源丰富。长江、黄河、珠江几大河流的发源地,都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5、让学生想一想我们家乡是哪几条河流的发源地?为什么我们家乡称为“三江源”?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6、指名学生根据小组内的讨论交流说一说对家乡长江黄河的了解,了解一下家乡河流的水利资源。
7、少数民族地区还蕴藏着哪些矿产资源?
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交流家乡的矿产资源,再进行补充总结: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地下宝藏更是储藏丰富。青海柴达木盆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石油极其丰富;内蒙古的煤炭、青海的盐湖盐池,西藏的铜矿,云南和广西的锡、铅、锌,黑龙江额木尔河流域和新疆阿尔泰山的黄金等驰名中外。
第四课时
1、探究与体验。
(1)你能说出下面的旅游胜地在哪个省或自治区吗?试着连一连。板书: 连一连: 珠穆朗玛峰 新疆 天池 四川 张家界 西藏 火焰山 吉林 九寨沟 湖南
(2)说一说:阅读12页的资料卡,然后说一说,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畜牧业有什么好处。
(3)议一议:你的家乡有哪些农作物和特产呢?当地为什么适宜种植这些农作物和特产?与同学讨论一下,然后把自己的答案写下来。板书:
家乡的特产:民族 地区 农作物 特产
适宜种植的原因
第三课
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了。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教师谈话:
我国是一个多民主的大家庭,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经济和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各民族多种多样的语言和文字。
2、阅读与思考
阅读教材16页《民族花园》。思考:瑶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语言------瑶语。瑶族的语言大致分为哪四种?他们只会说本民族的语言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派代表发言。大家评议总结:瑶族的语言大致分为四种,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炳多语。瑶族同胞具有语言天赋,他们不仅讲本民族的语言,还会讲周围其他民族的语言。瑶族同胞的语言才能,有利于他们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更好地发展瑶族的文化。
3、展示学生搜集的有关民族语言的资料。
第二课时
1、谈话:
汉族的兄弟姐妹使用汉语来交流,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而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大都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他们使用语言的情况有哪些呢?我们共同来讨论。
2、指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3、阅读17页资料《多民族多种语言》想一想:
哪种语言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我国有56个民族,他们都只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吗?
哪些少数民族除了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外,还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 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着多少种语言和文字?
4、在小组内交流。
5、指名回答,大家评议总结:
(1)有的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或者基本上不再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比如回族、满族、他们一般都使用汉语。
(2)有的少数民族内部使用着多种语言,如裕固族内部使用东部裕固族语和西部裕固族语两种语言;瑶族内部分别使用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炳多语四种语言。
(3)有的少数民族还会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如锡伯族除了自己民族的语言,还能用满、维吾尔等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
(4)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约在80种以上。
第三课时
1、教师谈话:
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着80种以上的语言,有多少种少数民族文字?
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17页《形态各异的文字》。
3、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4、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少数民族的文字资料。
5、指名说一说,师生交流补充总结:
(1)我国有22个少数民族使用着28种本民族文字,其中有的是传统文字,有的是创新文字。
(2)和方方正正的汉字不同,我国的少数民族的文字大都是拼音文字。传统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是从右往左书写;蒙古文、锡伯文、满文是从上往下书写,行序从左往右。
(3)新中国成立前,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等民族就使用着本民主党文字。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让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有更好的发展,帮助壮族布依族等一些民族创造了新文字。
6、探究与体验
学一学:你们班里有哪些民族的学生?你会说哪个民族的问候语呢?说一说自己的民族的问候语是什么?并向老师、同学学习一句其他民族的问候语。
议一议: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除了汉族外,一些少数民族如同回族、满族等一般使用汉语进行交流,而一些少数民族在内部使用本民族的语言。祖国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对方民族的文化和先进技术的时候,大家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交流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办法?
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指名说一说。
第四课绚丽多彩的服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
2、懂得少数民族同胞每逢春节、过节或喜庆的日子,穿上绚丽的民族服饰手舞足蹈时,更是增添带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教学重难点:
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教学过程:
1、一起说话引入新课。
前几节课咱们已经了解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从这节课咱们继续了解我国是多彩的中华家园。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懂得少数民族同胞每逢春节、过节或喜庆的日子,穿上绚丽的民族服饰手舞足蹈时,更是增添带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同学们,让咱们一起进入民族百花园,再次去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
2、复习上节课内容,阅无锡服装设计培训读与思考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阅读《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回答:
我国北方的满、蒙古、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少数民族服饰有什么独特的地方?(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寒冷,特别是东北地区,冬季特别长,居住在这里的满、蒙古、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都喜欢穿袍服。)
我国南方的傣族、景颇族、少数民政之
一、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服饰有什么独特的地方?(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饰更是多种多样。男子一般穿对于襟上衣和裤子。妇女穿的裙子飘逸轻盈,各有特色。)
维吾尔、发萨克、乌兹别克、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姐儿们的服饰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西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服饰鲜艳别致。维吾尔族妇女喜欢穿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外罩短小的对于襟违心。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服装,与维吾尔族有些相似。)
为什么北方少数中国服装款式网民族服饰一般是宽袍大袖、厚实持重,而南方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飘逸轻盈呢?这类不同的风格和什么因素有关系?(北方气候寒冷,南方气候温和,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跟气候独特的地方有关系。)
3、探究与体验
看教材25页图,认一认: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你知道底下图片中展示的别离是哪一个民族的服饰吗?
阅读讲授26页,比一比:北方少数民族的头饰各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阅读教材27页,连一连:根据上边学到的知识,你能从头饰上判断出底下的姐姐们别离是哪一个民族的吗?
板书:
北方气候寒冷 服饰宽袍大袖 绚丽多彩的服饰 南方气候温和 飘逸轻盈
第五课 风格各异的住房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很多少数民族居住的房子都很有特色。
2、懂得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引人新课
在中华大家庭里,很多少数民族居住的房子都很有特色。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让我们走近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的住房,去领略独特的民族风情。
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0页《人类早期的居所》
学生自己默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根据文字的描述想象我们祖先居住的房子是什么样?
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人类早期居住的房子。
师谈话: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我国各民族人民创造出了风格独特、式样繁多的住房,这些房子点缀在中华大地上,为我们的家园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3、指导学生了解我国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不同的住房。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1页《独具特色的住房》,思考: 为什么我国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的住房风格各异? 游牧民族为什么喜欢居住蒙古包、帐篷和毡房?
哪些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定房里?建造平定房的材料是什么? 学生阅读后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后指名回答。大家评议总结:
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色。
长期以来,蒙古人民生活在辽阔的北方草原上,以放牧为主,要经常转换牧场。他们的房子要能随时拆装搬运到其他地方。为了适应这种游牧生活的需要,他们创造了蒙古包这种独特的住房。
藏、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和裕固族等少数民族的牧民游牧时,普遍居住在搭盖的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的帐篷会毡房里。这些帐篷会毡房冬暖夏凉,拆迁也很方便。
4、课外拓展
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不同住房的图片,更进一步了解南方和北方住房不同的特色。
第二课时
1、继续探讨我国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不同住房的特色。
提问:哪些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顶房里?建造平顶房的材料是什么?
让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平顶房的图片,并做介绍。
新疆从事农业生产的维吾尔等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顶房。这种平顶房以土木为建筑材料,周围用打好的土块砌成。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居住什么样的房子? 给大家介绍。
让学生一边展示图片,一边介绍。供学生参考:
在我国大兴安岭的北端,居住着世世代代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族,他们游猎时搭盖一种叫“仙人柱”(也叫“歇人柱”)的住所。“仙人柱”是鄂伦春语,意思是“遮阳光的住所”。“仙人柱”的顶端一般不加遮盖,以便排烟透气。
提问:
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 学生阅读教材第32页。指名学生说一说,师生总结:
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的上层用来居住,下层圈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有些少数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作材料,建成别致的小竹楼。一幢幢造型独特的小竹楼,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树织成的绿色帷幕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美丽极了。
2、探究与体验
出示资料:在新疆吐鲁番的许多维吾尔族人家的房顶上,有一种四面墙壁都布满小孔,有点类似蝈蝈的房子,当地人管它叫“荫房”或“晾房”,它是制作当地著名特产必不可少的设施呢!
提问:你知道这种小房子是用来做什么的吗?
3、师小结: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中一些较为原始、简陋的住房已经逐步消失,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过着幸福的生活。
第三课时
1、组织学生议一议
阅读下面的资料,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材料一:我国南方气候湿热,居住在这里的傣族、苗族和侗族等少数民族喜欢居住在吊脚楼里。吊脚楼属于干栏式楼房,是屹立于山水之上的一种独特的建筑。这种楼房虽然只有两三层高,但它“吊”在水面和山腰,好像空中楼阁。
材料二:在四川西北部生活着羌族同胞。由于生活在高原地区,周围有许多高山,羌族同胞就地取材,用石材建造了奇特雄伟的碉楼。碉楼一般建在村寨的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过去用来抵御外敌入侵或储存粮食柴草。这种建筑稳固牢靠,经历多年的风雨沧桑仍然保存完好。
让学生动手写一写:看到这些别具一格的住房,我的感受是: 写完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再指名小组代表说一说。
2、组织学生进行小游戏《找房子》 准备卡片
红色卡片:蒙古包 帐篷 仙人柱平顶房 干栏式楼房 小纸条: 蒙古族 哈萨克族 柯尔克孜族 塔吉克族 藏族 裕固族 鄂温克族 鄂伦春族 维吾尔族 羌族 傣族 景颇族 游戏规则:
五位同学每人拿一张红色的卡片站在讲台上,卡片上写着不同的住房名称。老师拿着12张小纸条,找12位同学抽签,每位同学抽到一张纸条,代表着自己属于哪一个民族,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的房子,和持红卡片的同学会合。做一做,看看哪组的同学反应最快? 景颇族
3、游戏后小结板书: 傣族 蒙古包 蒙古族
哈萨克族 帐篷 柯尔克孜族
塔吉克族 仙人柱 藏族
裕固族平顶房 鄂温克族
鄂伦春族
干栏式楼房 维吾尔族
羌族
第四课时
1、小组讨论:你认为哪个民族的民居风格最有特色,该民族的居民有什么特点和美丽传说。结合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少数民族的居民和传说吧!
师重点介绍家乡藏族同胞的帐篷的特色。以下资料为参考:
藏族帐篷有冬夏帐篷之分。冬帐篷,由牦牛毛编织而成,先编成一定宽厚的深棕色或黑色、白色毡条,然后根据需要尺寸缝织成帐篷,这种帐蓬能适应高原暴雨、风雪及高寒气候。大小不一,形状有长方、正方、六角、多角等形。用立架或支柱撑起。室内净高约1.6-2m。帐顶系好牦牛绳,四周钉堤桩牵牢,用木桩或牛羊角桩锚钉。帐顶留有天窗,可通风、采光、出烟,雨天可以遮盖。四周常用草皮或石块垒砌矮墙,以御风寒侵袭。
夏帐篷,为夏天牧民外出时使用的一种轻便帐篷。它由白布帆布、藏布织成,有正方形、长方形。四周饰黝黑、褐或蓝色边。大型帐篷还饰有工艺精湛的吉祥八宝、五福捧寿、白云点狮、六道轮回等类图案。还有可容上百人聚会的大帐篷,由既保温又抗晒的双层帐篷等。具有浓厚的宗教装饰色彩,在青山绿茵的旷野,散布着点点白帐,缕缕炊烟,别具情趣,很具藏族文化特点。
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中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 作燃料用,帐房内陈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
2、,了解北京的四合院
小组内交流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再指名说一说。回忆自己家乡的四合院,给同学们做一下介绍。
3、小调查
如果有客人到你的家乡旅游,你会怎么介绍家乡有民族特色的民居呢?调查一下家乡的民居有什么 特点,将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整理成册展示给亲人和朋友,还可以为那些来家乡旅游的客人做小导游呢!
第四篇:六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第七课 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 教学目标:
1、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2、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和艺术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
3、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情感。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民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同学们,你们对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了解了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感受各民族文学艺术的魅力,为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各民族同胞的智慧而自豪!
2、了解曹雪芹和《红楼梦》。
(1)让读过《红楼梦》或看过电视剧《红楼梦》的同学讲一讲故事情节,说一说作者是谁?
(2)让学生阅读教材44页民族花园-----曹雪芹和《红楼梦》。(3)小组交流阅读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感受。
(4)提问:《红楼梦》是怎样的一部书?(《红楼梦》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曹雪芹)
简单介绍作者曹雪芹:满族人,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曹家因皇室内部的纠纷牵连,家族没落,让十岁的曹雪芹从锦衣玉食的上流社会跌到社会的底层,对封建社会的认识更加深刻,促使他写出了这部旷世杰作。
3、课外拓展
阅读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或看电视剧《红楼梦》。
第八课 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
2、懂得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忘返的民族大观园。
3、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体育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有的显示出南国水乡的风情,有的散发着北国草原的豪迈,有的蕴涵着美丽的传说。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忘返的民族大观园。
二、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1、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2、指名在全班说一说。
3、让学生阅读教材52页《珍珠球》。阅读后让学生分组演练一下珍珠球的玩法。
4、让学生阅读教材53页和54页,思考:
摔跤是哪些民族喜欢的传统体育活动?(摔跤是蒙古、满、彝、侗、哈尼、哈萨克、等少数民族喜爱的体育活动。)
哪些民族喜欢武术活动?(在回、满、苗、傣、土、畲等民族中,武术活动比较普遍,他们以此锻炼身体、防身自卫。)
哪些民族喜欢举办赛马活动?(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少数民族喜欢赛马活动。)
5、学生在小组里先进行交流,再派代表给大家说一说。
6、提问并回答:你最喜欢哪个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为什么?
三、小结: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了祖**亲的关心和支持,国家举办了多次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大大地促进了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
四、课外拓展
搜集多次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的图片。
制作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卡片。第二课时
1、让学生阅读教材45页《灿烂的文学艺术》,并进行思考: 汉族和少数民族有哪些杰出的诗歌和传说故事?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剧种分别有哪些?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歌舞分别有哪些?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有哪些?
2、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
3、派学生代表在全班说一说,大家议一议。
4、提问:读了上面的内容,知道了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了文学艺术,你有哪些体会?
5、指名说一说。
6、让学生根据读过的内容,连一连下面的诗歌、传说、故事、歌舞是哪个民族的文学艺术成就。
《离骚》 柯尔克孜族 《格萨尔》 彝族 《嘎达梅林》 纳西族 《创世纪》 蒙古族 《阿诗玛》 藏族 《玛纳斯》 汉族 《艺山红梅》 蒙古族 《百鸟衣》 高山族 《日月潭》 壮族 《江格尔》 白族 京剧 朝鲜族 牧歌 黎族 香哩歌 佤族 孔雀舞 傣族 竹竿舞 瑶族 木鼓舞 哈萨克族 长鼓舞 汉族
7、说一说家乡的“花儿”。
让学生讲一讲对自己家乡的“花儿”的了解。(家乡青海地区流行的山歌“花儿”,是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家乡每年 “六月六”都有规模较大的“花儿”演唱会。
8、课外拓展:了解并学唱少数民族歌曲。并在班上进行一次少数民族歌曲演唱会。第二课时
1、在小组内展示搜集到的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图片,并进行整理,在全班进行展示。
2、介绍自己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卡片,评选出优秀的在全班展览。
3、跳一跳
在中华民族和一些旅游胜地的民族风情区里,有许多别具一格的体育活动,这些活动和歌舞结合在一起,让人们在娱乐中了解了中华民族的风情,加深了各民族兄弟姐妹间的情谊。现在我们来参加黎族的竹竿舞。
让学生分组讨论竹竿舞的跳法,并抽调一组为全班进行表演。(竹竿用准备好的橡皮筋来代替)
小结:跳竹竿不仅是一种舞蹈,也是一项健身运动,外国游客把跳竹竿称作“世界罕见的健美操”。不仅可以加深参与者之间的感情,增添喜庆气氛,而且可以锻炼身体。
4、说一说本校的传统体育项目及学校运动会。让学生交流一下自己参加学校传统项目的感受。
5、改一改
同学们学习了许多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的传统体育活动,真是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然而,许多有趣的体育活动如赛马、划船、划龙舟等,我们在学校都没有条件和机会去体验,那该怎么办呢?
你们还记得跳竹竿活动中,我们没有竹竿,可以用橡皮来代替。那么,如果我们可以操作的体育活动,既体验是少数民族风情,又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那不是一举两得吗?
6、实践活动
课间同学们分组踢毽子。第九课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教学目标:
1、知道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2、了解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许多节日都源于美丽的传说。
3、激发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情趣,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了解各少数民族的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怀。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我班大多数是汉族,我们汉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有哪些?(请学生先说一说)。
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那么各少数民族也有哪些节日呢?这些节日又有哪些美丽的传说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的家乡,和他们一起欢度这些节日!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58页《火把节的来历》。
学生阅读后,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后指派小组代表讲一讲彝族火把节的来历。
3、阅读与思考
学生自由阅读教材59页《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并思考:
汉族主要有哪些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火把节是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什么时间举行?人们怎样庆祝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及白、佤、纳西、普米、拉祜、傈僳等民族隆重的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前后举行。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竖立起火把,寨子一片通明。男女老少带着火把、酒、食品聚集到广场上,男女青年吹拉弹唱、载歌载舞,老人们聚集一起,谈天说地,开怀畅饮。)泼水节是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在什么时候举行?人们怎样庆祝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四月中旬举行,时间为三到五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穿盛装,互相泼水、祝福,还举行划龙船等活动。晚上灯火通明,人们点花灯、放烟花,纵情欢呼歌舞,洋溢着喜庆的气氛。)“那达慕”大会是什么意思?它是哪个少数民族传统的盛大节日?(“那达慕”是蒙古语“娱乐”或“游戏”的意思,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一年一度的节日盛会。)
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是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开斋节又叫什么节?人们怎样庆祝古尔邦节?(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回、维吾尔、哈萨克等10个民族,过开斋节和古尔邦节。)
4、学生阅读后,先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后指派小组代表向全班讲一讲,大家评议。
5、让班上的回族同学说一说自己过节的过程和感受。
6、课外拓展
让学生收集有关过节的资料(图片、文字),包括怎样过节、节日的来历等。
第五篇:六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六年级民族常识计划
教学任务:
本学期完成第三单元“灿烂的民族文化”,分三课完成。第七课《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第八课《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第九课《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教学要求及重点:
1、初步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知道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工艺等。
2、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种人民的喜爱。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知道有的显示出南国水乡的风情,有的散发着北国草原的豪迈,有的蕴含着美丽的传说。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往返的民族大观园。
3、懂得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许多节日都源于美丽的传说。让学生了解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的家乡,了解他们的这些节日。
4、让学生知道各民族人民凭借勤劳、勇敢和智慧,共 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认识形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必要性。
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试着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2、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辅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怀。
3、课堂上贯穿“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少数民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在愉悦中学习成长。
3、有些内容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陌生,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兴趣、接受能力来组织教材内容,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学习内容上,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图结合、灵活展现,在活动内容上,注重可操作性。
4、适时灵活渗透安全、环保等教育。如在进行多彩的中华家园这一单元中,向学生结合“创卫”进行家乡环保教育,在进行知我中华,爱我中华这一单元中,向学生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
第七课 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
教学目标:
1、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2、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和艺术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
3、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情感。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民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同学们,你们对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了解了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感受各民族文学艺术的魅力,为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各民族同胞的智慧而自豪!
2、了解曹雪芹和《红楼梦》。
(1)让读过《红楼梦》或看过电视剧《红楼梦》的同学讲一讲故事情节,说一说作者是谁?
(2)让学生阅读教材44页民族花园-----曹雪芹和《红楼梦》。
(3)小组交流阅读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感受。(4)提问:《红楼梦》是怎样的一部书?(《红楼梦》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曹雪芹)
简单介绍作者曹雪芹:满族人,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曹家因皇室内部的纠纷牵连,家族没落,让十岁的曹雪芹从锦衣玉食的上流社会跌到社会的底层,对封建社会的认识更加深刻,促使他写出了这部旷世杰作。
3、课外拓展
阅读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或看电视剧《红楼梦》。第八课
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
2、懂得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忘返的民族大观园。
3、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体育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有的显示出南国水乡的风情,有的散发着北国草原的豪迈,有的蕴涵着美丽的传说。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忘返的民族大观园。
二、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1、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2、指名在全班说一说。
3、让学生阅读教材52页《珍珠球》。阅读后让学生分组演练一下珍珠球的玩法。
4、让学生阅读教材53页和54页,思考:
摔跤是哪些民族喜欢的传统体育活动?(摔跤是蒙古、满、彝、侗、哈尼、哈萨克、等少数民族喜爱的体育活动。)
哪些民族喜欢武术活动?(在回、满、苗、傣、土、畲等民族中,武术活动比较普遍,他们以此锻炼身体、防身自卫。
哪些民族喜欢举办赛马活动?(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少数民族喜欢赛马活动。)
5、学生在小组里先进行交流,再派代表给大家说一说。
6、提问并回答:你最喜欢哪个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为什么?
三、小结: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了祖**亲的关心和支持,国家举办了多次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大大地促进了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
四、课外拓展
搜集多次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的图片。
制作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卡片。
第九课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教学目标:
1、知道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2、了解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许多节日都源于美丽的传说。
3、激发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情趣,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了解各少数民族的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怀。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我班大多数是汉族,我们汉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有哪些?(请学生先说一说)。
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那么各少数民族也有哪些节日呢?这些节日又有哪些美丽的传说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的家乡,和他们一起欢度这些节日!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58页《火把节的来历》。
学生阅读后,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后指派小组代表讲一讲彝族火把节的来历。
3、阅读与思考 学生自由阅读教材59页《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并思考: 汉族主要有哪些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火把节是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什么时间举行?人们怎样庆祝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及白、佤、纳西、普米、拉祜、傈僳等民族隆重的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前后举行。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竖立起火把,寨子一片通明。男女老少带着火把、酒、食品聚集到广场上,男女青年吹拉弹唱、载歌载舞,老人们聚集一起,谈天说地,开怀畅饮。)泼水节是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在什么时候举行?人们怎样庆祝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四月中旬举行,时间为三到五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穿盛装,互相泼水、祝福,还举行划龙船等活动。晚上灯火通明,人们点花灯、放烟花,纵情欢呼歌舞,洋溢着喜庆的气氛。)“那达慕”大会是什么意思?它是哪个少数民族传统的盛大节日?(“那达慕”是蒙古语“娱乐”或“游戏”的意思,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一年一度的节日盛会。)
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是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开斋节又叫什么节?人们怎样庆祝古尔邦节?(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回、维吾尔、哈萨克等10个民族,过开斋节和古尔邦节。)
4、学生阅读后,先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后指派小组代表向全班讲一讲,大家评议。
5、让班上的回族同学说一说自己过节的过程和感受。
6、课外拓展
让学生收集有关过节的资料(图片、文字),包括怎样过节、节日的来历等。
第二课时
1、学生展示交流收集的有关过节的资料,并在小组里进行整理。选派小组代表向全班讲一讲。
2、连一连
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试着把少数民族和他们的传统节日连接起来。
歌婆节 苗族 达努节 满族 祭鼓节 朝鲜族 五月节 白族 姑娘会 锡伯族 五谷祭 壮族 三月街 瑶族
3、填一填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既是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扫墓祭祀的节日,也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我国在2007年12月把清明节规定为法定假日。你知 道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又有何特点吗?(清明节除了扫墓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放风筝、插柳等一系列民俗活动。)让学生阅读教材62页,思考并交流讨论后回答。
4、帮一帮
小辉是一位汉族小朋友,有一次跟着爸爸妈妈到云南旅游。正赶上当地人民过泼水节,结果把他的衣服全淋湿了,他委屈得要哭鼻子。如果恰好你在场,看到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安慰他呢? 先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指名同学给大家说一说。
5、忆一忆
回忆一下你学过的这几首诗,并说一说这些诗分别描述的是我国哪个传统节日?
元日 清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宋)王安石(唐)杜牧(唐)王维
爆竹声中一岁除,清明时节雨纷纷,独在异乡为异客,春风送暖入屠苏。路上行人欲断魂。每逢佳节倍思亲,千门万户曈曈日,借问酒家何处有,遥知兄弟登高处,总把新桃换旧符。牧童遥指杏花村。遍插茱萸少一人。
第十课
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2.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情感:
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
行为:
1.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2.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听民族音乐,观察各民族照片,导入新课。1.播放民族歌曲联唱。
2.谁能说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汉族外,还有哪些民族?(出示政区版图)
3.出示各民族照片:这是一张怎样的合影?(各民族在一起的合 影)
4.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0课——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出示课题)
二、学习课文.领悟道理。
1.师:民族的团结和睦是祖国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听配乐录音故事:文成公主进藏。讨论:
(1)唐朝皇帝为什么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
(2)为了促进藏族与中原的交流和发展,文成公主做了些什么?藏族青年怎么做的?
(3)西藏人民为什么要供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2.师:在中国的革命战争年代,民族团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出示投影)
3.在战争年代,民族团结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那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还需要民族团结吗?
第二课时
一、观看录像,加深认识。
1、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民族团结、互相尊重的故事?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各族人民,不仅在建设和保卫边疆中并 肩作战,而且在生活上也同样亲如手足。
3、师小结:汉族也好,少数民族也好,都是中华儿女,都是一家人。只有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才能共建美丽的家园,才有利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联系实际,辨析导行。
1.师:各族人民不仅在生活上要互相照顾,建设中互相支援,还应互相尊重风俗习惯,这是搞好民族团结的基础。少数民族也像汉族一样,有许多风俗习惯,你们了解哪些?是怎样对待的?
2.小品辨析:《蒙古包做客》
3.观看录像:《发展中的西藏》
五、归纳总结,提出要求
课后活动:搜集少数民族为祖国做贡献的事例。
第十一课
少数民族著名人物
教学目标:
1、了解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科技文化名人、及民族革命志士
2、培养学生向著名人物学习的精神,为国家做贡献。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科技文化名人、及民族革命志士。难点:
培养学生向著名人物学习的精神,为国家做贡献。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互动
教学课型: 新授课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
一、组织教学。
二、激趣导入:
播放视频文件《成吉思汗》主题曲,生观后谈感受。
师:有史以来,在我国政治舞台上,曾出现了许多少数民族著名人物。他们当中有开拓疆土、振兴国家的帝王,有清正廉洁、为民请命的官吏,也有反抗压迫、不屈不挠的民族英雄。你认识他们吗?
三: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自己课前搜集的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著名的政治家、人物小组代表汇报。师补充视频材料:
1、成吉思汗的生平事迹。
2、清朝康熙、乾隆皇帝的贡献。
3、海青天的故事。
四、拓展:
你还知道历史上的哪些少数民族政治著名人物,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师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杰出的科技文化名人
一、组织教学。
二、激趣导入:
播放视频文件:科技文化名人扎马鲁丁、索朗热登和帝马·丹增彭的故事,学生观后谈感受。
三、生小组交流自己搜集的扎马鲁丁、索朗热登和帝马·丹增彭的材料。
小组代表汇报。
师小结,补充视频材料:
扎马鲁丁的材料 索朗热登材料 帝马·丹增彭的材料。
三、拓展:
你还了解历史上哪些少数民族科技文化名人,和大家交流一下?学生交流,师总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杰出的民族革命志士
一、组织教学。
二、激趣导入:
播放视频文件:邓恩铭、马本斋的事迹,学生观后谈感受。
师: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有许多反抗压迫、不屈不挠的民族英雄,你认识他们吗?
三: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自己课前搜集的邓恩铭、马本斋的材料。小组代表汇报。
师补充视频材料:
1、邓恩铭的故事。
2、马本斋的故事。
四、拓展:
你还知道历史上的哪些民族革命志士,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师总结。
板书: 政治家: 成吉思汗、清朝康熙、乾隆皇帝、海青天 科技文化名人:
扎马鲁丁、索朗热登、帝马·丹增彭 民族革命志士:邓恩铭、马本斋
第十二课
维护各民族大团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荣.民族工作的成就。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通过对有关民族工作知识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3、过程与方法:归纳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史实,培养学生通过具体事件发现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用此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及突破
本课重点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可以通过设疑法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 意义。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补充大量的生动的图文信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如何实行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教学方法
1、提问探究法。
2、材料归纳法。
3、小组活动法。
4、讲述法,讲解法。
5、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这首《爱我中华》是我国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每当听到这首优美的旋律,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族团结》一课。
二、讲授新课。
1、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2、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
提问:
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占主体。少数民族有55个,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占92%。
三、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民族团结的知识,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师总结。
四、板书:
民族团结
全国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有55个,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占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