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案例分析:撞车了_16307
角色游戏中的一件小事
案例:
角色游戏开始了,今天我刚教孩子们玩开汽车扮演司机的游戏,小朋友们个个兴致勃勃。黄子懿、陆骁彦今天做“司机”,黄子懿非常开心地开着小车,来来往往。突然,陆骁彦飞快地冲了过来,把黄子懿狠狠地撞了一下,摔倒在地上哭了起来。看到了刚才发生的一幕,我正想像平时一样教育陆骁彦不该跑那么快时,看见陆骁彦一副非常紧张而后悔的表情,我一下子转变了想法,为什么不换一种方法帮助孩子真正认识自己的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并在以后的活动中避免出现同样的行为呢?于是,我装做不知道刚才发生的事情,并问他们:“怎么了?”黄子懿边哭边说:“陆骁彦把我撞倒了。”“什么,是出车祸了呀!那可不得了,你一定受伤了,很痛吧?快让我送你到医院里去检查一下。陆骁彦还不快来帮忙呀。”我表现出了一副非常紧张的样子。说完,要求陆骁彦和我一起扶着黄子懿来到了“贝贝医院”,我拿起医院的器械帮他检查起来,并说:“你们呀,为什么把车开得那么快?”说着,用手抬了抬黄子懿的腿,假装说:“不行,要住院开刀,以后可要慢一点,记住了吗?”陆骁彦在旁边不住地点头,说:“我下次一定注意,慢一点开。”
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的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小班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规则意识不是很强,经常会出现忽视规则的行为。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说教,效果恐怕是小之甚微的。这次将孩子经常出现的问题融入到角色游戏活动中进行教育,使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加强自我约束控制力,其效果强于以前多次的说教。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教师应以细致的观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分析孩子情绪变化、行为为体后的原因,然后灵活地运用教育的方法、技巧进行新颖、独特且有效的教育,帮助孩子认识问题,达到自我约束、控制的教育效果。在今天的游戏中陆骁彦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了,如果我再对他的行为加以批评的话,无疑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而且也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于是,我采用了不同于平常的教育方法,继续以游戏的情境、游戏的口吻对他进行了实地教育,从而达到了说教所达不到的良好教育效果。
第二篇:小班角色游戏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娃娃家
实录:
新学期的第三周,开放了娃娃家部分的角色活动,为了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教师介绍了娃娃家的相关游戏材料,如:餐具、娃娃、书籍、衣服等分类放在娃娃家的厨房、卧室、书房和阳台,便于幼儿根据根据游戏角色的需要自选游戏材料。游戏一开始,分批让幼儿依次进入活动区域,自由选择角色。只见大多数幼儿都在满足于跑来跑去拿材料的过程,而忘记了自己此时扮演的角色,很多小孩簇拥着进入卧室想抱娃娃。当观察到这种情况后,我走到卧室问那群孩子:“呀!你们家这么多孩子啊?厨师怎么也跑来卧室了,厨师应该在哪里的呀?”于是,带着厨师帽的魏海鑫就立马反应过来跑到了厨房去了。还有好几个在里面的孩子不知道应该请谁出去,于是我建议到:“书房也很好玩的。有很多很多的图书可以看,小朋友可以长很多很多的知识呢。”于是又几个小朋友出来走进了书房。
分析:
案例中的幼儿由于思维方式和生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对于角色扮演的分工概念还比较模糊,只满足于拿材料的过程,而往往不注重自己的角色扮演。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主题目标,对幼儿的角色安排制定相应的使用游戏材料和地点的规则。这样就保证了游戏材料的合理利用和游戏地点的合理分配效果。
二是语言的指导作用:教师在游戏中应该给予行动和语言上的双重支持,语言可以指导和辅助幼儿游戏的发展,适当的提示他们应该如何去做,也用语言鼓励幼儿之间互相交流,培养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在游戏的结束时,教师可以用语言来做总结性的发言,对于好的幼儿给予肯定,对于不足之处应该告知他们并下次改正。
案例分析:收玩具
实录:
在游戏活动中,孩子们看到自己想要的游戏材料就拿在手里,等到看到另一样更好的材料时,总会忘记把刚才的材料物归原处,尤其是厨房里面的餐具和食物,由于数量多、体积小的原因,孩子们很方便的将它拿出来铺满一整张桌子,或者掉在了地上也是不被捡起的,所以整个画面相当的凌乱。
每次喊道“下班了,玩具宝宝送回家。”的时候,孩子们都急急忙忙的开始把游戏材料放好,有的小孩就记得本来应该放在哪里的,但有的小孩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放去哪里,多数情况下,乱放的现象就出现了。
分析:
案例中由于小班刚入园的孩子还未意识到要遵循物归原处的原则,所以在这一方面应该在每次玩游戏之前事先告诉他们结束的时候,应该把东西放在原来拿起来的地方,老师具体把哪些应该放在哪里一一讲述一下,加深他们的印象。
二是规定在使用游戏材料的时候,尽量少拿一点,遵循玩什么就拿什么的原则,不贪心,不然材料一下子拿多了就更加搞不清楚待会应该放去哪里了。
三是老师给的材料不要太多,像食物、餐盘这些材料可以放适当数量的在桌子中间,不是每个幼儿都会在同一时间玩这些材料的,所以给的不要太多,否则会造成拿同样一个的时候其他的也被弄乱的现象。
案例分析:建构
实录:
在“点点小工地”的建构区域活动中,为刚入园的小班设计了雷高的游戏形式,锻炼幼儿将同样的物体有秩序整齐的搭高搭稳,看谁的最高谁就是今天的冠军。有些幼儿非常的喜欢这个游戏,如果搭的高老师会表扬自己,但也有的幼儿并不喜欢这个游戏,每次老师在游戏前问“今天谁想去建筑工地玩的”的时候,他总会躲避老师的目光,不会主动举手要求老师想要去玩的样子。
分析:
像案例中不愿意参加某一游戏活动的幼儿,常常是由于自身胆子小、没有足够的自信心引起的,在一日生活中,老师应该首先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针对年龄特点来选择适合他们活动的难度。现在很多家长对自己的独生子女要求很高,希望他们能够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但是往往在不了解幼儿年龄特点的情况下,让幼儿学习的东西都是超越他们能力范围之外的,孩子掌握不了,家长就会批评孩子,所以长期会造成孩子缺乏自信,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的态度。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针对这种情况的孩子应该更多的是给与支持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告诉他们“你能行、你可以的。”
案例分析:娃娃家
实录:
由于娃娃家的游戏材料比较丰富,色彩鲜艳,对于孩子来说也比较新鲜好奇,但是他们往往会因为一个娃娃,或者一个厨具而争抢起来。由于某个娃娃是谁带来自己认得的,就不许别人玩只能自己玩,厨具数量有限,只能几个人玩,孩子也不管先来后到,只管看到了就要拿到的意思,于是几个人就在那边要一个道具,这时候很容易发生推挤等不安全的隐患,这种争抢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分析:
由于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里的掌上明珠。在家都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大人对孩子只是付出,不求回报,孩子感觉大人对他们的关心是理所当然的事。在家孩子要怎样就怎样、要什么有什么,大人都非常的顺从,给他买这买那。他们缺乏合作,分享,谦让,奉献等集体生活的经验,大多自然而然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
老师可以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知道争抢东西是不好的,应该学会谦让,同时也应该与家长及时沟通,让家长在家里不要因为溺爱,而导致幼儿的一些攻击性行为,这是不利于幼儿成长的。有了家园共同的努力,相信孩子的这种自我为中心的态度一定会得到改观的。
第三篇: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案例分析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案例分析:我饿了
【案例】我饿了
今天角色游戏的活动时间又到了,程程担任的是理发店的发型师,有一个顾客来到了理发店,程程开始为他理发,程程一只手拿着梳子,一只手拿着小推子,梳一梳、推一推,认真地,有模有样地为顾客理着发,理完了,顾客照了照镜子,高兴地走了。程程看见顾客走了,又没有新的顾客来,就在椅子上坐了下来摆弄着理发店里的物品。摆弄了一会,程程看看还是没有顾客来,就起身离开了。
程程来到烧烤店,对服务员说:“我饿了,给我一串韭菜吧。”他接过服务员给的韭菜串,然后独自坐在烧烤炉前开始烤他的韭菜串。他烤着韭菜串,烤了一会韭菜串后,听到旁边的小朋友说这个很香,那个很好吃,就又跑到服务员面前,大声地喊着:“我还要一串这个,一串这个。”他一边说,一边指着架子上的各种烧烤串,不一会儿,手里又拿了好几串各式烤串,他回到烧烤炉前一边烤着烧烤串,一边还跟旁边的小朋友说着话。好长时间过去了,他烧烤的热情依旧高涨,在老师的提醒下他才放下了手里的各种烧烤串,离开了烧烤店,回到了理发店继续当理发师,等待顾客上门。
【案例分析】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幼儿的角色意识不是很强,对游戏的坚持性也比较差,不管是担任服务员、医生、娃娃家的爸爸妈妈或是顾客的幼儿都存在同样的问题,他们容易被其他游戏所吸引,不能很好地坚守岗位,尤其是当他们在无所事事或是比较空闲的时候就会特别明显地表现出来,就像程程小朋友,他的岗位在理发店,是一名理发师,可他在理发店只招呼了一会客人,当看到店里没有顾客自己也就离开了,也不管后面有没有顾客再来,他在别的游戏区逗留了较长时间才回到自己原先的岗位,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今天的角色任务。
【指导策略】
1、老师的指导:
老师发现这种情况后,可以去当一回顾客,到理发店里去剪发,并指名要他剪发,让理发店里的另一名工作人员去把他找来,可以对他说:“你剪的头发很漂亮,我就喜欢你给我剪,我刚才已经来过了,没找到你,你到哪里去了呀!”等他回答完后可以接着说:“一定有很多顾客来找过你了,找不到你就走了,那你店里的生意就不好了。下次你能在店里等我们吗?这样我们会经常来找你剪头发的。”教师用自己的角色身份给幼儿以暗示:不能随便离开工作岗位,同时也暗示了幼儿的角色任务,就是你是理发师,要给顾客服务。
2、材料的丰富
在游戏开展过程中,各个游戏区都会有时而人多拥挤,时而冷冷清清的现象,当冷清的时候我们该怎样让他们觉得不那么无所事事,就是还要提供游戏材料,引发幼儿产生新的游戏情节。比如:理发店里可以提供一些毛巾,让理发师在空闲的时候洗洗、晒晒、叠叠毛巾,给他们一些小抹布,让他们能经常把理发店的柜子擦一擦,把各种理发用品理一理,这样一来,他们就能比较长时间地专注于一个游戏,对自己的角色任务也就会更加明确了。
第四篇:小班幼儿角色游戏案例分析二则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案例分析二则
案例一:在一次角色游戏中,我正在“理发店”旁忙着收拾东西。“小姐,你要理发吗?”一个甜甜的声音在背后响起,我没在意。“徐佳小姐,你要理发吗?”声音加大了,原来在叫我,居然还敢直呼其名,简直“胆大包天”,因为确实忙就没理会。忽然,感觉我束好的长发在背后被一双小手摸着。看来“理发师”看上了我这一头长发,不去美一下是不行的。再说孩子们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呢?干脆将计就计趁机调查一下。打定主意我马上放下手中的活,转身笑眯眯地说:“谁是理发师呀?”小女孩唐镱菲站了出来,“我是理发师,绝对给你做好看!”“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 “听蒋老师喊你呗,我就知道了。”她一脸神气的样子,小孩的记性真好!
接下来一场顾客与理发师之间的自由交谈开始了。
理发师:“你得低下头,把头发低下来。”
顾客:“你们这儿没有专门洗头用的长躺椅吗?这样不舒服。”其实我是怕她们把头发弄的一团糟。于是菲菲叫了夏源、薛听函等几个小女孩七手八脚的忙了起来。一会儿,她们就用几张小椅子拼了张洗头躺椅。一切动作都比较专业:拔掉我的发圈,象模象样的抓搓头发。打开假水笼头冲了冲、吹头。
理发师:“你想做什么发型?”
“你看我做什么好,就做什么吧!”我装很随便的样子。
“童花头好看,我帮你剪个童花头。”美发师一个拿塑料推子,另一个拿剪刀,两位理发师象模象样地剪起来。理发过程中我们之间的闲聊也更深入了。
案例分析:
《纲要》指出“建立和谐有效的师幼关系是促进师幼互动的有效途径„„”如何建立和谐、有效的师幼关系呢,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幼儿。教师要尊重幼儿的言行、想法,与幼儿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积极营造和谐的氛围。案例中,很好的反映出教师的这仪观点:当小女孩菲菲直呼其名,请她理发时,我是笑眯眯的应答孩子,转身投入到孩子发起的游戏中。再游戏的过程中,我始终以幼儿为游戏的主体,适时的点拨。
其次,教师要准确定位自己,做平等中的首席。《纲要》告诉我们“教师要做一个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诚然是要教师准确定位角色。案例中小女孩要与教师玩“理发店”的区域游戏,教师“放下手中的活”积极的投入到游戏中,很乐意的扮演起顾客来,在“理发师”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合作并引导着幼儿,对于幼儿的问题是“有问必答”,使其在自主的游戏中得到发展。教师的这种引导方式增强了幼儿的自信:“象模象样的抓搓头发”;“越发得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七手八脚的忙了起来”;“用几张椅子拼了张洗头躺椅”;“比较专业”;“左手拿塑料推子,右手象模象样的剪起来。”,充分体现了孩子的自主性积极教师的主导地位。
案例二: 角色游戏开始了,傅雷鸣今天做出租车司机,只见他非常开心地开着小车,来来往往。突然,张儒屹飞快地冲了过来,把傅雷鸣狠狠地撞了一下。傅雷鸣摔倒在地上,大声地哭了起来。看到了刚才发生的一幕,我正要像平时一样教育张儒屹不应该在教室里跑那么快时,突然看见张儒屹一副闯祸后非常紧张而后悔的表情,我一下子转变了想法,为什么不换一种方法帮助孩子真正认识自己的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并在以后的活动中避免出现同样的行为呢?于是,我装做不知道刚才发生的事情,并问他们:“怎么了?” 傅雷鸣边哭边说:“张儒屹刚才把车开得很快,把我撞倒了。”“什么,是出车祸了呀!那可不得了,你一定受伤了,很痛吧?万一有什么问题可不是闹着玩的。快,快让我送你到医院里去检查一下。张儒屹还不快来帮忙呀。”我表现出了一副非常紧张的样子。说完,要求张儒屹和我一起扶着傅雷鸣慢慢地来到了“娃娃医院”,“医生,快给他检查一下,他刚才出车祸了,张儒屹把车开得太快把傅雷鸣撞倒了。”于是,王一帆医生就让傅雷鸣躺在床上给他象模象样地检查了起来,并不停地责怪张儒屹:“你呀,一点也不懂事,为什么把车开得那么快?傅雷鸣的腿都断了,”说着用手抬了抬腿,“不行,要住院开刀。以后你开车可要慢一点,记住了吗?” 张儒屹在旁边不住地点头,说:“我下次一定注意,慢一点开。” 案例分析:
在平时的自由活动和游戏中,经常会出现以上这样的事情。孩子们喜欢在教室里你追我赶、打闹嬉戏,一不小心就会摔倒,甚至发生撞伤的流血事件,非常危险。对于这样的突发事件,老师们常常采用的方法往往就是千篇一律的说教,不停地教育孩子们在活动室不要奔跑,要注意安全。可是,老师们苦口婆心说教的结果是老师说得口干舌燥,而“肇事者”当时显得诚惶诚恐乖乖认错,在玩的时候却又忘记了,效果不明显。而这一次我尝试以游戏的形式来处理,使孩子们始终处于游戏的情节中,并在游戏中借王一帆“医生”的口“教育”了张儒屹。如此,不仅避免了张儒屹由于撞倒人而必须挨的批评,造成心情不愉快,不情愿地接受说教,反而使张儒屹真正地意识到由于自己的鲁莽行为给同伴带来了痛苦,而且也使傅雷鸣忘记了刚才发生的不愉快。同时,也丰富了游戏情节。反思:
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的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
二、小班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规则意识不是很强,经常会出现忽视规则的行为。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说教,效果恐怕是小之甚微的。这次将孩子经常出现的问题融入到角色游戏活动中进行教育,使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加强自我约束控制力。其效果强于以前多次的说教。
三、教师要尝试用新颖、独特的教育方法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幼儿园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的综合能力,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和途径来教育引导孩子。
五、在游戏中,当张儒屹又在教室里奔跑并撞倒了同伴后,我对他进行了仔细地观察,发现张儒屹紧张而后悔的表情,说明孩子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了,如果我再对他的行为加以批评的话,无疑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而且也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于是,我采用了不同于平常的教育方法,以游戏的情境、口吻对他进行了身临其境的实地教育,从而达到了说教所达不到的良好教育效果。
第五篇: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案例分析和反思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案例分析和反思
前阶段幼儿游戏情况分析:
在之前的游戏中,我观察到随着孩子们的游戏主题的展开,他们的游戏情节开始复杂起来,游戏经验也得到了不断积累。孩子们的交往也摆脱了对现有游戏玩具的依赖,开始与同伴进行言语的交流。娃娃家游戏中“爸爸”、“妈妈”会想很多相似于成人在家庭中所做的事来模仿,如买菜、烧饭,招待客人。会带娃娃去看病,在家中还会开生日会等。爸爸还会穿上工作服煞有其事的去上班。他们游戏角色越来越逼真,游戏行为也形象具体起来。其次在每次游戏前孩子们也从原先挣抢角色到开始互相讨论、协商各自的角色,如孩子们会表示以换班的办法轮流担任角色,或是角色谦让给没做过的一方来做。他们绝大多数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浓厚兴趣,能主动地投入,并能按事先商讨好的角色的任务去游戏,有时还会创造性地发展一些。如在小舞台游戏中,孩子们会分配好主持人、小演员这些角色,主持人维护好舞台的次序,为演员报节目,同时随着游戏情节的扩展还相继出现了一些设计演出票、宣传广告等金点子。但在游戏中也逐渐出现幼儿解决困难的能力较薄弱,游戏的独立性还不够。
(一)预估游戏主题内容:娃娃家、小饭店、医院、小舞台、理发店、小工地、医院。
(二)环境材料介绍:
1、超市游戏
除了为孩子提供了工作服、货品外我们将认知活动的内容隐含在所提供的游戏材料之中,使幼儿通过操作主动获得多方面经验。如在小超市中我们在货架上标上了一定数量的图形,让幼儿练习物数一致的摆放货物。
2、建筑工地游戏
在建筑工地游戏中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多种拼插积木还收集了半成品和废旧物品,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情境下选择游戏材料,使他们进行创造性构建。
3、理发店游戏
在理发店游戏中为孩子提供了发型图片、美发装饰物、各种烫发罩、洗头笼头等设施使幼儿的游戏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4、照相馆游戏
让幼儿在游戏中选择各种小道具表现不同装扮的自我,而一些操作材料也为小摄影师提供了绘画的练习机会。
5、娃娃家游戏
我们的娃娃家游戏的开展就与开展的主题活动“我爱我家”有机的进行了融合。如,孩子们在卧室、厨房、客厅、卫生间中开展各种不同的游戏内容。展现家的功能设施。并结合区角游戏内容提供了筷子喂食、小乐器等操作材料。
6、医院游戏
在医院游戏中有各种听诊器、盐水袋、药等材料,让孩子们仿佛置身于医院环境中,通过逼真的医院设施满足幼儿做小医生的渴望。
7、小饭店、甜品屋游戏
餐厅里的食物有逼真的包子、饺子等,还提供了半成品可自由搭配的“菜”还有一些废旧操作材料,厨师可按客人的口味做各种不同口味的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活动需求、创造需求等得到了满足,能力得到了发展。甜品屋中孩子们可随意选择材料制作冰激凌、饮料等。
8、小舞台游戏
小舞台是培养幼儿表达表现能力一方平台,幼儿通过面具、小乐器、小布偶的选用采用各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快乐。
(三)、活动目标:
1、培养参与角色游戏的兴趣,重点观察“照相馆”游戏主题,让幼儿积极参与并从中体验到游戏的乐趣。
2、鼓励幼儿以物代物或一物多用地进行游戏,由此进一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四)观察重点:
照相馆游戏中“摄影师”能否独立大胆游戏,并克服游戏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困难。角色游戏案例:
实录:
角色游戏开始了,罗慧琳戴上了摄影师的工作牌,拿起了照相机招呼着跟前来回走过的小伙伴“快来拍照呀!我们的挂历照可好看了。”在她的鼓动下果然有客人走了进来。“我想拍这样的照片,”朱雨欣指着桌上的台历照说。罗慧琳马上热情相迎,并把小猪道具递给了朱雨欣。“好的,来笑一下,我给你拍。”喀嚓一声快门按了下来。此时一旁的张思远说:“我也拍一张,但我要和挂历上的一模一样穿上皇帝衣服拍。罗慧琳一时为难起来,说:这个衣服没有,我给你戴个面具吧,也很好看的。”张思远说“还有其他衣服吗?”当得知没有时只好摇头走开了。罗慧琳又接待了几个客人后生意显得冷清了一些。她开始拿出了纸和笔画起了照片,画完后将照片装入了相片袋继续开始向照相馆外张望、招呼着。但生意似乎仍不理想。
现象分析:
从照相馆游戏中可看出,中班孩子的角色游戏的主题扩展,情节得到了发展。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的思维也有直觉行动性开始转向具体形象的思维,比起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情节要复杂。摄影师能向客人作介绍且会用语言招呼客人。能用语言与同伴交往。再者,中班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时能认真扮演角色,并且还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随便离开岗位的现象少了,因为他们在游戏前就分配好了各自的角色,有了一定的角色意识。从游戏过程中我也发现了现有的游戏材料已不能满足幼儿游戏情节发展的需要了。而材料投放是要以幼儿需要兴趣为出发点的;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与玩具材料发生互动,才能使活动的方式方法具有灵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儿真正产生兴趣和自主体验,在照相馆中的小道具显然是平乏的。
采取措施:
此时的我认为有必要介入幼儿的游戏。于是我以角色的身份走入了照相馆。“摄影师,我今天带了自己做的新衣服想请你帮我拍些照片,你说好看吗?”罗慧琳见了忙说:“这衣服能穿吗?”(她见我拿来的是用包装纸折剪出来衣服,露出了一脸的好奇。)“当然行了,”边说我边将衣服披在了肩上。于是,罗慧琳帮我拍了起来。正拍着我突然叫了起来:“哎呀,我有急事得走了,这衣服先放在这,照片你帮我送到家里去好吗?”经我如此一说,她马上表示了同意。当我离开后观察到,罗慧琳又将此衣服给其他孩子穿上拍了照,孩子们相当喜欢,并表示可以到材料库取一些材料自己做。罗慧琳后来还主动挨家挨户开始了“送照片”活动,并不忘做了拍照宣传呢。此后,在照相馆出现了“服装区”并提供了一些半成品的操作材料。孩子们对制作自己的“时装”产生了越来越浓的兴趣,连一些动手能力弱的孩子也争相回家收集各种包装袋带回幼儿园。我觉察到了孩子们的兴趣、需要后在材料库中我有意识增添了类似的材料。同时“时装店”的游戏主题也开始萌芽了。
效果反思:
在这一游戏案例中我体会最深的是在幼儿自主性游戏中老师不能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角色。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敏锐地观察每个孩子的每一点变化,了解他们的每项兴趣与需要,通过观察游戏了解幼儿,通过环境材料的创设和适当的介入支持幼儿的游戏。游戏中当观察到照相馆生意冷清了一段时间后,我以游戏者的身份以自己的行动以及游戏的语言和材料,暗示幼儿的游戏行为,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我及时提供、调整了游戏材料,且为幼儿提供一些半成品,指导幼儿进行以物代物、一物多用,让幼儿能够自主的活动。
新光幼儿园 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