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上好小学一年级阅读教学
如何上好小学一年级阅读教学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常常让我感到头痛。因为我所在的学校是属于较偏僻的农村小学,学生的学习风气、学习态度以及学习积极性相较于城市的孩子都差了太多。再加上普通话不大准确,因此在阅读教学上常常让我感到心力憔悴。通过与同事们的讨论、交流、思维的碰撞,更明确了新课程理论的目标导向,发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许多不足,也找到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发现小学一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不纯粹是一种“阅读”的教学,不纯粹是一种只注重文本本身“多读”的教学,而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活动过程。为了保证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为主线,同时结合各项训练活动。
一、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从养成良好的阅读姿势做起,如每次读书之前,可引导学生诵读读书歌:“小朋友们,读书啦!读书啦!身坐正,脚放平,眼离书本一尺,左手轻轻按,右手慢慢移,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字字过目,按标点正确停顿。”一种良好的阅读姿势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并非易事,需要时刻纠正孩子的坐姿等不良的阅读习惯,这个过程必须贯穿整个一年级的阅读教学。
这第一步还只是一年级阅读教学的起步,但这一步虽艰难却至关重要!
二、激发朗读兴趣,多读以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每一个学段的阅读目标中,第一项一般都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上课伊始,我们可以用生动的导语、图片或创设相应的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然后在兴趣的激发下,去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在读的时候,一定要训练学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并且读出声来,从视、听两个通道去感知阅读材料的内容。如果拼音不熟练,我们可以范读或领读,尤其是对于比较难读的字音或长句子,我们应加以梳理,帮助学生尽快读正确、读通顺,为有感情的阅读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借助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可以通过同桌互读、男好生读、比赛读等多种方式。在学生朗读中或朗读后,及时给予鼓励评价,从而保持学生朗读的兴趣。
三、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要示范引导,以情带读
教师的范读是朗读教学的最好的资源。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学习阶段,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教师精彩的范读就显得尤其重要。教师在范读中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学生,带着学生一同朗读课文,走进文本。
2、.抓关键词句,感悟品读
在朗读时,如果能够抓住关键的词句,对课文的品读感悟会有很大的帮助。先抓住重点词品读,然后连贯起来读句子,就能较顺利地读好课文,读出感情。
3.创设情境,引发共鸣,让学生想读、爱读
我们要通过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图片、表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唤醒学生生活体验等手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4.转换角色,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
表演朗读是一年级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种阅读形式,因为低年级的课文故事情节鲜明、富有童趣了。用表演读的形式来表现课文内容,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及相关语言的表达、记忆; 通过演读,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能很好地突出课文重点,突破难点,突现特点。
5.老师要当好指挥,及时激励和评价
老师的评价不仅要有激励性,更要有指导性的针对性,要能够教学生真正学会朗读。当学生读书声音响亮但缺乏感情时,我们可以说“你的声音真洪亮,如果感情再投入些就更好了!”当学生读书感情很投入,声音很美,但是太小时,我们就说“你读得可真好!如果声音再大一些就更好了!”等等。我们的评价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还给孩子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读”是阅读教学的核心,尤其对于一年级的语文教学,由不会读到会读,由初读到熟读和感情朗读,这样层层递进,层层深入。在语文课堂中占据核心地位的,只能是读,切忌过多的讲解,在读中学习字词,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明白道理,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在读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第二篇:怎么上好小学一年级数学课
怎么上好小学一年级数学课
在课堂上,如何使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都能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目不转睛地注视老师的板书和演示,集中精力地思考老师提出的间题,专心致志地做老师布置的作业呢?这对于任何一个启蒙老师来说,都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人们在探索培养儿童能力,发展儿童智力的过程中,都在特别着力地研究其注意的组织和培养。下面想从一年级数学教学来谈谈针对儿童注意的特征和规律,加强注意的组织和培养问题。一因势利导,集中学生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要集中儿童对一定事物的高度注意,要使儿童的心理活动集中和指向一定的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必须善于临机应变。因原注意之定势以利导,续原注意定势于教学所期。一位教师准备教“大于”、“小于”的概念和符号。
到了班上,只见满座学生,虽然人在室内,却心在室外:他们刚玩过跷跷板,余兴犹浓,心神未定,还在恋恋不舍地谈论着。津津有昧地比试着。教者虽宣布上堂,室内:,!了总是不能安静。面对’着同学们的这种仿况,教师就势提问:“同学们刚才下课时玩的什么?”大多数学生说:“跷跷板。”“大家都喜欢参加这种活动,这很好!其实这种活动中还有许多……
心设计这节课的每个环节,是老师真正成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工作角色。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能在实际情境中融入数学知识的,就不能干巴巴的讲,有学生熟知的,喜闻乐见的例子,就代替枯燥的例题,能动手操作发现学习的就不灌输,不包办代替。
在新课改进行这么多天来,如何上,才是一节好课,我认为精心设计这节课的每个环节,使老师真正成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工作角色。怎样让一个教师真正成为一个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是很简单。1.让“生活”走进课堂
上课的目的是什么?是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使学生从认知—学会—应用。怎样让学生学会并会应用,这是教师在上课前备课时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思考的问题。通过二十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能在实际情境中融入数学知道的,就不干巴巴的讲,有学生熟知的,喜闻乐见的例子,就替代枯燥的例题,能动手操作发现学习的就不灌输,不包办代替。
比如:教学《简单计算》这节课,我就没有用书本上的例题,创设了一个情境,春天到了,下午学校开展值树活动,要我们班参加6名男同学,4名女同学,你知道教室里还剩下多少名学生么?你是怎样知道的?能说说你的想法么?应认为怎样计算?这个内容实际上就是本节课所要教学的例题,只是换成学生熟悉的情境,他们就很自然的找到两种解法:可以从总人数里去掉6,再去年4,也就是连减,也可以先想想一共派了几名同学去,然后从总人数里一起去掉,学生自己列式,自己解释,又让两个学生上黑板写出两种算法,更直观、更形象。
64-6-4 62-(6+4)=56-4 =62-10 =52 =52 62-6-4=62-(6+4)
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这样,学生理解深刻,记得也牢。
接着我又用了一个情境来深化新知:一本书234页,小明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2.改编现行教材,增强学习材料的“开放性”
有的教材比较注重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严密性,而社会性、实践性和活动性不足。教材向学生展示的是最终的结果,缺少过程和方法。“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我们要关注人们的情感、体验,关注他们的发展”。因此,我在教学中摒弃以教材为“圣经”,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旧的教育观,在深刻领会编者意图的前提下,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调整充实教学教材,增加研究内容,设计操作项目,开放讨论交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为学生创新学生提供可创造的空间。
如:我教学《角的度量》大胆的没有按老教法走,不是先教开口向左的角,再教开口向右的角,而是直接为学生提供一个开口向上的角,让学生自己尝试量角,并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找到三种量角方法。对于测量方法的总结,我也没有套用教材上的现成法则,而是让学生自己编口诀。这样学生要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理清思路,选择合适的语言,条理清晰的完成整个编制计划。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成就感,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又如:《锐角和钝角》一课 在学生已认识直角的基础上,接着又画出两个角,让学生说一说哪一个是直角的弟弟?哪一个是直角的哥哥?得到学生认可后,教师说明:小于直角的角起了名字叫锐角,大于直角的角叫钝角。接着让学生拿出自己已准备好的活动角,让他们做成一个锐角,再做成一个钝角,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
反思这节课我深深的感到:教学概念不是硬背出来的,必须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如果学生不理解,背的拗口嚼蜡,即使硬背下来,也不会用,还忘的快,这样的概念教学又有什么意义呢?对于学生来说任何一种新的概念是在实际情境中感悟出来的,是理解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特别是小学生,建立概念离不开多方位感知。手、脑、眼甚至耳、口并用,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像课堂中经常用的找一找、标一标、分一分、画一画、猜一猜,甚至让学生为角起名字,当小老师讲解。学生参与的是获得知识的全过程,而不是模仿书本或教师提供的现成的答案,怎么能学的不透,记的不牢呢?
第三篇:如何上好小学一年级体育课
如何上好小学一年级体育课
郭文冠
一年级学生,是从儿童走向少年时期的初级阶段,对体育课的认识深浅不一,基础不一,身体素质也有差距。为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锻炼身体、形成团结活泼的班风,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大力抓好素质教育的同时,想方设法把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溶入课堂之中。我认为上好一年级的体育课,主要从以下四方面的工作做起:
一、严格要求,打好基础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每节体育课的开始都几乎经历了:学生跑步到操场、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上课内容、集中注意力等这一教学常规,过程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在部分学生眼里只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但时间一长,有的学生就容易“疲”了下来,因此每节课虽然形式相同,但教师具体要求却不能一样。
首先教师在对待这一常规过程中,要求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上课钟声一响,就应着装整齐地站在上课的位置上,以目光去迎接学生队伍的到来,严肃接受学生的每一次报告,并进行整理队伍、提出要求、集中注意力等。认真做好这一简短的过程,我认为有三点好处:⑴预先站在位置上迎接上课队伍跑步到场,提示了教师准备工作的充分及师生间的互相尊重,如果教师不预早站位,学生队伍就不知跑到什么地点、站什么方向为好,导致不知所措而造成混乱。⑵在上课的位置上以目光迎接队伍,可以第一时间观察到队伍的纪律状况、常规遵守情况。如发现学生有违纪违规
1现象,上课后,教师可即时采取指导或教育措施。⑶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注意周围的环境,不要把队伍调到迎向太阳的地方,也不要把队伍调到面向大范围看到动感的地方。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很多,如:通过整队、整理服装、提问等。如果是通过整队的方法去集中注意力,教师必须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特别是“口令”发出后是否真正做到注意力已经“集中”。这样,上课一开始主动权就掌握在教师手中,长此下去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纪律,为今后的体育课打下基础。
二、方法生动,措施灵活
上体育课时教师的着装要得体,不宜穿着前胸印有卡通图案的外衣或过短的服装上课,并要求注意检查服装有否损破。上技巧课时衣服是否束好,上田径课时,鞋带是否已系紧。特别是上球类课时,教师不但要做到自己不带锁匙、硬物,还要督促学生身上不准带笔或其它硬物。总之,教师仪表应该大方,行为要洒脱,讲话要精,调动队伍时,口令要准确、声音要宏亮。上课时,要有体育教师威严的目光;辅导学生时,又要有人民教师慈祥的面孔;解决问题时,更要有体育教师敏锐的触觉与幽默的方法相结合。在一年级,确有部分学生由于受这一年龄特点的影响,缺乏自我抑制能力,存在“多动症”,课堂中难免出现违反纪律、影响其他同学的现象,为此,需要教师既要以精辟幽默的说理教育,又要培养学生令行禁止的作风。如队列练习齐步走时,个别学生由于精神分散,动作错误,还影响了其他同学,此时,教师不可能抽出更多的时间去进行耐心教育,也不能粗暴批评一顿了事,应采用有针对性的、简单幽默风趣的提示:“如
此走路,能不撞上人吗?”使有此现象的学生在一笑之余,领悟到集中精神的必要。又如在处理学生课堂吵架问题时,教师也应注意教育的方法。篮球、足球的教学比赛,抢球时身体接触有些碰撞是难免的,个别学生可能会因此而引起吵架甚至打架,此时,教师处理问题一定要简明、果断。制止吵架后,先不要详细去了解他们谁先骂人、谁先动手等细节,而是各问一句:“打架对吗?”回答是肯定的,既然是错误的,就不用分先后,“孤掌难鸣”的道理,教师一讲,学生是会领悟过来的。
三、精辟讲解,准确示范
随着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一年级的小朋友已经在电影、电视荧屏中,观赏到现代世界体育一流高手们的精湛表演。在他们眼里,老师的动作示范也应该是同样成功、优美、准确的,这样一来,对体育教师的动作示范挑战性就大了,要求也高了,特别是示范的成功与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很大。我尽量做到不让学生失望!一年级这一年龄的可塑性、模仿性都很强,学生们都渴望能观摩到老师精彩的动作示范。成功的示范,会深深吸引学生的练习欲,刺激其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加快掌握动作技术,可以从中树立教师的形象,提高教师威信,调动练习的积极性。
对一年级的学生,讲解动作过程要领要易记,最好口诀化。每次精辟动作要领的过程,也是体育教师一次熟悉掌握业务、钻研教材的好机会,精讲多练,增强练习者的自信心,从而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四、形式多样,方法灵活
一年级的体育教学,其练习方法、形式可采取多样化,特别是在课的准备部分,可根据学生神经中枢较易兴奋,较注重集体英雄主义,好胜心强等特点,体育课可进行形式多样的准备运动,如“网鱼”、游戏“巧过拦截区”、“跳过跑绳”等集体竞赛游戏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一节体育课准备部分练习组织得当,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堂课就容易驾控。基本部分内容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材进行教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课堂学习与课外的自主活动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使学生在参与运动过程中,学到了一定的运动技能,同时身体、心理健康和社会的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对一年级的学生,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非常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如在“模仿性走”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儿童的身心特点、兴趣等,创设了“动物园”情境,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头戴各种小动物和各种人物(老人、青年、小孩)的头饰,唱着“动物园里动物多,大象、狮子、小白兔,动物多得数不清”的儿歌,列队欢快地走进“动物园”,在“动物园”里与各种“动物”自由的嬉戏、与“游人”愉快的游戏,凭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和想象、创造,模仿各种动物、各种人物走路的动作,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参与活动的兴趣,学到了一定的知识。又如进行“立定跳远”的教学时,先向学生讲清动作的方法和要求后,再引导和启发学生利用废旧报纸进行有创想性的练习,比如摆设各种图形,如跳过一个长方形、跳过一个正方形、连续跳过多个
相隔一定距离的长方形比赛等游戏活动,使学生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发展了学生的协调性和弹跳力。
一年级是小学生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常言讲:“学习第一步,基础要打牢。”因此,在进行一年级的体育教学时,我认为应加强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预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及主要措施,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统一认识,打好基础,使体育素质较差的学生树立信心,使较好的同学树立拼搏目标,以上是我个人在日常教学过程的一些体会。
第四篇:如何上好一年级拼音教学
如何上好一年级拼音教学
花山民族小学:陈江美
汉语拼音是识字和进修浅显话的工具,拼音的教学是语文低年级的基础教学,如何让学生迈进学习拼音的第一步,关键是老师的正确引导。因为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拼音教学的成败是直接影响学生对语言文字学习的关键。掌握好拼音的学习就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开端。众所周知要让学生学好拼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拼音是一个符号而不是一个文字,学起来是枯燥无味的,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不让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而是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动画卡片、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因为这是学生在学习中最擅长的记忆形象,既在高兴时记忆效果最好,反之较差。因此,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在教学拼音的过程中采用直观的、趣味性的方法,以达到调动学生的形象兴趣为目标、努力营造活跃的课堂形象氛围,让学生在不不拘一格的学习方式中愉快的度过这一关,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开学生的思维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开端。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模仿,这样的教学会事半功倍。生活在农村的学生大都数没有上过学前班。但是他们喜欢听故事,学儿歌。根据这一特点我在上拼音教学之前我给学生们讲讲故事,听听音乐,让他们入门之后接下来就进入拼音的学习。例如我在教学“l”时,我让学生想象字母像什么?有一个学生大胆告诉我说:”l”像棍子,这时学生的兴趣来了,学习进入高潮。随着学生的兴趣我又东起脑筋,我可以制作卡片,为什么不让学生也制作呢?很快我把这个想法变成了行动,让学生在教室里设计“拼音王国”学生纷纷把自己的姓名中的大写字母写出来贴在“拼音王国”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所学的字母,不费吹灰之力,学生就了如指掌,学生所摆在“拼音王国”的拼音字母能让学生一目了然。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但让学生参与了学习,而且参与了制作的整个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至始至终都以一种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着,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感兴趣同时又加强了拼音的学习,也认识了很多字,使所学的知识从课内拓展到课外。
二、让学生的学和说在学习中有机地结合起来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形象的思维来作为主观意识的前提,他们容易在直觉的视觉里进行学习和模仿。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色彩鲜艳的插图,形象活泼的卡通人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例如,在教学拼音“o”时,我首先让学生说说”o”像什么,在学生以感受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认识字母,“o”圆圆的像嘴巴,在学生的眼里很形象,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又如在教学“z、s”时我引导学生观察字母像什么?学生很快在插图中找到相应的字母,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很快的掌握了。作为教师切不可以为教学拼音而教学,而是在教学中有机地把拼音和识字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拼音,这样的教学又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也从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中色彩鲜艳、富有情趣的情景图片,引导学生认真看图,大胆想象,用完整的,尽可能是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在语言环境中进行拼音教学。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教材中的人文色彩,并能直观的引导学生说话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在说话的体验中学习拼音,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但学会了拼音,还培养了学生说话的能力,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表达。
总而言之,拼音的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而是要经过长期的练口练耳,拼音的教学也是口耳之学重在学生的模仿实践,教师不要讲的太多,让学生反复口练,做到熟能生巧。归根结底就是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根据本班的实情来教学,做到把握好教材的适度,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利用每课的情景图片,不断帮助学生再现真实的生活情境,结合自己的感受来说说,而不是老师单纯的带读或是看图片来获取,通过不同的渠道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如儿歌、诗歌、动感的卡通人物形象等等。教师的启发诱导与调控也是不可忽略的环节,只要教师能根据儿童年龄特征,让学生在课堂上看一看、听一听、唱一唱、画一画、演一演。让课堂充满童趣,让快乐充满课堂,这样一定能提高拼音的教学效率,课堂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篇: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
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
(一)这段时间一直在看书《赢在起跑线 —— 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感觉内容非常不错,适合家中有一年级小同学的家长,认为不错的地方与来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章 让孩子了解小学
一、帮助孩子做好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帮助孩子从幼儿园过度到小学,是我们家长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1、帮助孩子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a、学习内容的变化:幼儿园是以游戏的活动形式展开教育内容,重点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的启蒙教育;而小学则是进行系统地学习,第一学期就要学会拼音、写字、认读、阅读…b、生活节奏的变化:在小学的生活节奏较快,会让孩子们始终处于紧张地状态;c、生活天南地北的变化:对孩子们的独立性要求更高。
2、入学前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可以带孩子熟悉小学环境、、和孩子聊聊小学的学习生活、让孩子接触身边的小学生、了解上课、作业、考试…同时也要注意观察孩子情绪变化、多与孩子沟通、多鼓励孩子;
3、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晚上20:00左右睡觉,早上在规定的时间内清醒,并完成好迅速穿衣、洗脸、刷牙、梳头、吃早饭;同时也在训练孩子能够静得下心、坐得住,时间约在40分钟左右;
4、让孩子积极锻炼,有个结实健康的身体:
5、培养孩子学会交流、大胆表达:可以鼓励孩子每天放学后多讲讲学校里发生的各种事情,这样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注:帮助孩子做好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锦囊妙计’:A、给孩子学习用品的准备:以实用为主;B、带孩子提前去将要上的小学感受一下学校环境C、家长不要给孩子制造紧张气氛,小学生活有一个憧憬。
二、让孩子爱上新集体
许多孩子对于如何同新的老师、同学交往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可能会出现人际交往上的不适应:
1、鼓励孩子迈出自信的第一步:家长不妨这样多问问孩子“你今天在学校认识了几个新朋友、今天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吗、今天在学校过得快乐吗”这样的问题能引起孩子的共鸣、能起到培养孩子的热情和信心的作用;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聊天、谈心,和孩子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多从正面询问班级的情况、学习情况、同学情况、老师情况,发现了问题要及时给予帮助、解决、引导;
2、引导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激发孩子热爱学校、班级的感情:千百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
3、培养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遵规守纪;
4、加强对孩子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
注:现在很多孩子的个体意识特别强,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要让孩子明白在集体中必须遵从集体的规则、每个人的权利是平等的,培养孩子们和睦相处的任务、培养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德。
三、为什么小学老师和幼儿园老师不一样
1、家长应当成为老师与孩子沟通的积极中介,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家长在教育孩子尊重老师,告诉孩子老师的期望、辛劳,鼓励、指导孩子主动与老师打交道、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愿望;
2、家长要把老师当做自己的知心朋友、要坦诚地告诉老师自己孩子的各种具体情况:家长要将孩子的脾气秉性、各种爱好以及某些特殊需要如实地反映给老师,不必担心会歧视孩子;
3、家长要给予老师足够的信任:告诉孩子,有些时候老师鼓励的方式会有所不同;
注:家长要与老师做好家校联系,商谈关于孩子教育问题之前最好先打电话与老师确认一下,打电话的时间最好避开上课时间可是节假日,到了学校就要暂时收起怀疑可担心,坦率地和老师交谈,充分相信、理解老师给予的回答和解释。
四、家长与老师合力帮助孩子融入小学
1、让孩子能够快乐地学习,家长在协助老师对孩子进行课堂纪律指导,培养其课堂自律性:
2、在课余时间家长要逐渐把学习溶入孩子的生活,成为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清楚地知道即使不在学校也要在哪些时间学习、哪些时间玩儿,而且学习的时候必须专心、决不能三心二意;
3、家长在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写完作业后要求其自己检查写字的质量、读书要做到‘点字读’。
注:老师在处理课堂违纪行为时要及时、妥善、合理,家长要在孩子放学回家后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并从中入手给予孩子们鼓励或必要的解答。
第二章 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习惯
一、让预习成为孩子学习的坚实‘肩膀’
预习是课堂的‘前奏曲’,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质量与发展。从小学一年级起、家长就要着手培养孩子良好的预习习惯,也是家长创造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
1、计划好预习课文的时间:家长应该督促孩子在老师上课前、主动地学习一下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运用自己的理解力去了解课文,同时将不明白的地方标记好;
2、对于不明白的地方做好标记:待老师上课时孩子遇到做好标记的地方可以着重仔细听、还可以课后向老师咨询;
3、注意学习方法的有效运用: A、读课文、标自然段:课文读三遍以上,将字音读准、不认识的字标上汉语拼音,分成自然段;B、圈生字:读要学习的生字,并在课文中将它们圈出来,要求认识、会读、明白含意;C、空书生字:将课文后的生字按照笔顺写一写、有个初步的印象,老师再讲时容易记住;D、课文质疑:读课文将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边打个问号,课堂上主动提出。无论是预习得深还是浅,总比没有预习好,所以家长一定起到监督作用;
二、‘温故而知新’
复习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具有如下重要性:
1、通过复习可以培养孩子自学和独立思维的能力;
2、可以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知识的漏洞;
3、经过复习、孩子对要学的知识做到了心中有数,容易跟上老师的讲课思路;
4、老师的讲解、分析和自己的学习让其更为深刻地理解,更容易记牢;
5、能增强求知欲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a、家长可以督促孩子先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复习之后再做作业,并让养成良好的习惯,每天晚上睡觉前想一想“今天都学了什么…”b、每次复习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比较好,中间休息之后再继续复习;c、语文可以朗读、背诵、默写、造句、写作文等等;数学可以看书、做题(习题的题型也要注意变化)。
注: A、家长可以在家中随时播放各种教材,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B、将教材中的各种词、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其成为全家人的共同乐趣;C、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上课的内容,一方面能让孩子熟习教材内容、另一方面家长也可以与孩子在知识的乐趣共同成长。
三、让孩子养成做完作业后检查的习惯
学习过程是:回忆、复习、预习、接受、检查。
1、家长不能代替孩子完成检查作业的步骤:这种事情家长少做为妙,时间久了、孩子学习的依赖性就会不断增加;
2、家长要给孩子留足够的检查作业的时间:一般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以1:3的时间量(即10分钟做作业:30分钟的检查作业);
3、对待孩子要用‘耐心’初级阶段:要让孩子明确检查的意义、家长可跟孩子一起共同检查作业中的错误、帮助孩子建立起检查的习惯和信心;中级阶段: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有几处错误,但同时还要留些空白让孩子看书发现 ;高级阶段:只告诉孩子有错误即可,将错误全部改正再进行下一步作业或游戏;
4、家长要学会放手,孩子自我检查后、家长再检查还是发现了错误,家长也要给予一定的表扬,鼓励孩子的做法;
注:把检查作业的目标缩小,如:10题错3题、圈出错题中任一道加上边上二道对的,告诉孩子这其中有一道题错了,让孩子主动寻找错误积极性和修正错误的准确率就会提高。
四、孩子上课常‘溜号’怎么办
1、注意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在某一段时间内做一件事的能力;如:看书时看完一本再换另一本、玩儿玩具时也不要放一大堆;
2、训练孩子关于‘听’的能力,通过听的途径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如:每天讲一个故事,在讲前向他提要求,必须在听过多少遍后由他复述一遍,并鼓励他在最短的时间内复述完整;
3、对孩子谈事情只说一遍,不要总是重复:家长对孩子讲一件事情或是某一要求时只要一遍就好,不要让孩子习惯于反复听到同一事情或要求;
4、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在孩子做一件事情时或学习时或游戏时要给孩子提供专心致志的学习环境,家长不要在孩子学习时玩耍、看电视等,用自身的行为教育和引导孩子;
5、在培养孩子注意力的过程中,必须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做某件事时要随其年龄渐大而逐步增加,开始可以要求其15或25分钟、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去做事情的难度和数量亦应与时间要求相适应; 注:孩子在玩游戏时全身心投入、此时正是培养聚精会神的习惯,家长不要任意打扰、干涉和打断孩子,平时家长可以将游戏时间与日常生活配合恰当、不要求孩子做不感兴趣或超过能力所及的事。
五、“我是十万个为会么”不要扼杀孩子的好奇心:
1、父母在有童心、要换位思考:要解决的问题是尊重孩子的好厅、允许他提问;
2、不要敷衍孩子、要给孩子好奇心的提问以满意的回答、如果不懂就带孩子一起去找答案;
3、经常让孩子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激发孩子的兴趣;
注:家长可以准备一个小本子记录孩子提出、提过的各种问题、对于家长也不知道答案的可以带着孩子一起通过各种方法去寻找,每位家长都要多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并对任何问题都要耐心的解答。
六、指导孩子练好铅笔字:
1、一年级的孩子练字时间一般以10 — 15分钟为宜;
2、帮孩子选好写字用的笔,选用HB型的木质铅笔;
3、练字先练姿(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4、让孩子注意正确的执笔方法(握笔)拇指食指一起捏、指离笔尖约一寸、中指在下托起来、笔杆斜靠虎口上;
4、抓实写字四环节:一看:让孩子看字贴上的范写、看写字的笔顺、在田字格中的摆布;二描:描仿的过程就是指导其练字的重要环节;三临:临写不光要求笔顺正确、笔画到位、更要注意美观;四比较:让孩子将临字和范字做比较,通常一个字、只要‘用心’地练6遍即可;
注:指导孩子练好字,头正肩平腰挺直、头和上身稍前倾、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边一个拳
七、让孩子迈入阅读的快乐‘世界’
1、培养孩子朗读和背诵的能力,阅读的重心应放在‘读’上(包括朗读和默读);
2、培养孩子勾、画、圈、点、批,以笔助思的习惯:a、在读的过程中摘录佳词妙句、写读书笔记或作简要批注;b、家长可以慢慢教会孩子查工具书,除了自觉查阅字典、词典外、还应学会查阅图书目录和参考资料;
3、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卫生习惯:如:不躺着读书、读书时不做小动作。
4、培养孩子专心阅读的习惯:
注: A、每天家庭作业后,家长可以给孩子安排20分钟左右的读书时间,在这个时段内家长要关掉电脑,手捧一本书陪孩子静静地阅读;B、每月进一次书店,翻阅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最新书刊、咨询了解一些书目;C、每周安排一次家庭亲子读书活动,如家长和孩子同阅一本书、然后就书中的内容进行交流、畅谈自己的看法;
八、家长要从‘陪读’的角色中解放出来
1、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a、给孩子准备独立的学习小空间,安静、整洁;b、为孩子选择好台灯,一般用15 — 25瓦,左侧取光;c、给孩子准备好必须的学习用具,削好的HB铅笔N支、橡皮(无图案、无味道);家长在孩子做作业时也不要在家中看电视、打麻将,而是应该有意识地在一旁看看书、看看报,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2、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在小学一年级:如:监督孩子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专业做作业,不磨蹭、作业本保持整洁,不乱涂、乱撕等等。
注:一年级新生的情况比较特殊,的确需要有家长引导,但家长不应该包办一切。
九、孩子考试作弊该怎么办
1、培养孩子诚实的品格:家长要以身作则;
2、教育孩子正确看待分数:不要因为孩子多考了几分家长就欢天喜地、少考了几分就唉声叹气,这样会将孩子引入分数的误区;
3、给孩子知足的奖励:家长可以给孩子树立一个合适的奋斗目标、以增强孩子的学习动力,切忌目标不可太高、超出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
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
(二)第一章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一、做时间的主人,培养孩子时间管理的能力:
1、让孩子参与活动时间规则的制定、增强遵守时间的自觉性,家长让孩子有参与感、体验父母对他们的尊重;
2、教会孩子认识及运用时间:让孩子了解时间不能因为睡觉、吃饭或是做其它事情向停止,帮助孩子建立一天24小时的规划利用;
3、借助钟表帮孩子改掉做事拖拉的坏习惯。注:父母就必须同孩子开一个民主的‘家庭会议’以孩子为主、详细讨论,共同规划‘每日作息时间表’。
二、学会独立思考比获得知识更重要:
1、家长应该时刻留意训练孩子料理自己的生活琐事,为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独立思考迈出第一步;
2、给孩子营造一个思考的氛围,应该允许他们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空间;
3、倾听孩子叙述自己的想法,使他们学到思考的乐趣,以增强自我探索的信心;
4、鼓励孩子多问‘为什么’、培养孩子思考、提问的欲望,让孩子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注:在指导一年级孩子的学习过程中: a、让孩子对各种整理归纳:在做了一定量题目的基础上、对题型分类整理。通过这种独立思考,可以使孩子再见到类似题目时,能够得出正确答案; b、陪孩子解析难题,可以鼓励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题目;c、让孩子编题目考家长,编题的过程就是对所学知识深入思考的过程。
三、培养孩子善于观察的能力:
1、应该向孩子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
2、应该培养孩子观察的主动性,尽可能让孩子多参加活动;
3、要为孩子提供观察条件,让孩子见多识广;
5、孩子提问题正是孩子求知的好机会,鼓励孩子提问就是为了培养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与思考。
四、培养孩子的“数感”
数感是一种意识活动,是大脑对数字的主观反映;
1、家长应该让孩子在有趣的情境中体验数感:一年级第二册知识点:“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家长可以列举生活中的盒子让孩子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如:全校学生人数比本班人数()、一(1)班人数比本班人数()、爷爷的岁数比奶奶的岁数()、爷爷的岁数与你的岁数();
2、让孩子在训练中形成数感:在一年级第一册 “认识10”的知识点:“1个十是10个
一、10个一是1个十”“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一位数是()”;
注: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数一切可以数的东西,引导孩子找生活环境中的数字如“汽车号”、“楼号”、“门牌”。
七、怎样辅导孩子写作文:
1、勤读 —— 给孩子提供阅读对象,让孩子多读一些课文、范文,让孩子多积累写作材料:给孩子准备一本摘录本,把看到好词、好句记录到本中,做到脑记、笔记相结合;
2、勤说 —— 让孩子敢说,达到知识的迁移:写作其实很简单,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说是写的基础。一开始只要说简单的几句话、慢慢发展到一段话、几段话,开始家长的要求不要太高,只要将事情表达清楚就好,慢慢地让孩子注意用上看到或是学过的好词、好句,达到内容丰富、具体、生动就行了;
3、勤写 —— 让孩子养成多看、勤写日记的习惯: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如:回家的路上让孩子观察路上的行人、车辆、道路两旁的商店、季节转换时大自然的变化…让孩子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就可以成为日后写作时的素材;
4、勤鼓励 —— 多给孩子掌声:家长在读孩子的作文时不要用成人的眼光,为能一味的批评、指责;
注:观察是源泉、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作 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
(三)第二章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教孩子做事有条理:
1、为孩子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规律的生活是培养孩子做事有条理的重要前提;
2、父母应该随时留心观察孩子,看看他做事是否有秩序、是否知道先做什么、然后再做什么:如:父母可以给孩子提出一天中哪几件事是必须做完的、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并将要做事情的先后顺序画出来、写出来或是讲出来,一次次强化、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
3、教孩子做事之前定计划:没有想好的事情就不要说,如果要实施一件事,就要先做计划。开始家长要督促孩子,比如做一个小台历或是记事本:A、让孩子将功课表张贴在房间显眼处;B、每天睡觉前让孩子根据功课表整理好书包;C、家长如有时间还应询问当天作业情况;
4、让孩子养成思考的习惯:让孩子将每天的事情分成四大类:重要并紧急的、重要不紧急的、紧急但不重要的、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让孩子学会利用科学方法,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情;
5、父母要以身作则:父母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注:首先孩子必须会做这件事,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同时也应该是孩子喜欢做的事,做事情前家长应该先将要点、要求提出来,并介绍过程或方法,孩子做完后家长要对成绩给予肯定。
二、做个讲卫生的‘小标兵’:
1、让孩子保持个人身体和服装整洁的习惯:家长要教会孩子正确的处理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刷牙、勤更换手帕等,用眼卫生:眼睛距书本1尺、胸口距桌沿1拳、握笔时手指与笔尖距离1寸、不在光线太强或太弱及阳光直射处看书和绘画...2、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如:不吃不洁净的食物;
3、教会孩子保持周围环境整洁的良好习惯:如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
注: A、家庭成员对孩子的要求和教育必须一致,以免引起孩子心理紊乱;B、对孩子的尝试 —— 成功与失败应正确对待:成功了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失败了不要批评、指责、埋怨,要帮助孩子找出失败的原因,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鼓励再次尝试;C、对孩子出现的抗拒性心理要正面引导,不要强迫命令;D、良好卫生培养应是从小开始的,家长一定要反复、持之以恒的对待;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
1、要考虑孩子的情绪:在睡前40分钟左右提醒孩子‘要睡觉了’让孩子有时间逐渐适应睡觉情绪、习惯睡觉概念;
2、小学一年级的年龄段孩子最佳睡眠时间是晚上21:00 —— 早上7:00,中午饭后半小时可以安排孩子午休30分钟 —— 1个小时,这样有益于大脑与心脏的健康;
3、‘我不要一个人睡’:儿保专家表示:父母与孩子分床睡是一次‘断奶’的过程,因为这此‘断奶’是心灵上的‘断奶’;
1、布置一个孩子喜欢的环境:从心理上满足孩子独立的需要,同时又为孩子创造了单独睡眠的环境;
2、让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去睡眠:父母与孩子分床睡时,要给孩子创造好的心情,尤其是在晚上入睡前;
3、给孩子找个替代物:在一段时期内孩子如果有需要可以给他代一个替代物,时间长了孩子适应一个人独睡时,父母可撤掉替代物,但切不可操之过急;
4、打开房门,保持空间交流:孩子开始独睡时打开他房间的门、父母也打开自己房间的门,这样,孩子会感到还是和父母在一个房间睡觉,只不过不是在一张床上而已;
5、不要让孩子开灯睡觉:因为孩子的神经系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其功能尚不完善,调节机能也比较差,所以还是坚持培养孩子关灯睡觉的习惯; 注:让孩子养成独立睡眠习惯的‘锦囊妙计’:不能独立睡眠的孩子日后往往领带感重、缺乏安全感和自主意识,所以家长要学会适当调整:A、在陪孩子睡觉时适当拉开点距离;B、为孩子准备一张紧靠陪睡家长的小床;C、慢慢地将小床放在稍远但家长能看到的地方;D、将孩子的小床放以更远一些或是独立的房间内;在调整过程中家长不能着急和烦躁,掌握好‘循序渐进’的策略
五、远离‘小近视’教会孩子用眼卫生:
1、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眼睛感染:A、教育孩子不用脏手揉眼睛,夏天光线过于强烈,要戴上遮阳帽保护眼睛;B、及时纠正孩子的坐姿,让其姿势端正:上半身要直、头不要歪、但也不要过度前倾、更不要伏在桌上;C、眼与书本要保持33厘米(1尺)左右的距离;D、要根据儿童的高矮调整桌椅高度,这样才能保证正确的书写姿势,使眼睛与书本距离达到正确要求;E、要防止孩子的眼肌疲劳,学习时间不要过长,看书40分钟后要休息10分钟,看看远处物体、做做眼保健操;F、孩子使用的纸张应尽可能选用不反光、不透光的洁白纸张;G、孩子在看电视时,人与电视机保持在荧光屏对角线3倍以上的距离,每看半个小时电视应让眼睛休息15分钟;H、电子游戏机最容易伤害儿童视力,最好不要让孩子玩电子游戏机;
2、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甜食、适当补充硬食,如:胡萝卜、土豆、黄豆、水果等耐嚼的硬质食品,平时饮食也要五谷杂粮、荤素搭配,适当进食猪肝、羊肝,少吃辛辣、油腻食品,都有助于眼睛的保护;
3、及时发现孩子近视问题:如父母在发现孩子近视时,千百万不要急于给孩子配戴眼镜,一定要区分孩子是属于真性近视、假性近视,假性近视一般不需要配戴眼镜,经过治疗和保护视力可以恢复正常,真性近视则必须用配戴眼镜来矫治了;
4、让孩子在课间坚持做眼睛保健操:可以起到放松眼睛的调节、消除视疲劳、防治近视的作用; 注:教会孩子用眼卫生的‘锦囊妙计’:下面是几种简单易学的护眼方法:A、极目:早上,在空气清新的地方,让孩子自然站立,两眼先平视远处的一个目标,再慢慢将视线收回,到距眼睛35厘米的距离时,再将视线由近而远转移到原来的目标上,如此反复数次,然后现进行深呼吸运动,对调节眼功能有一定好处;B、熨目:每天早上或睡前,让孩子取坐姿或立姿,闭目、两手掌快速摩擦至发烫,迅速后在双眼上,这时眼睛会感到有一股暖流,如此反复数次,可通经活络,改善眼部血液循环;A、运目:让孩子站立在窗前,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依次注视窗户的四个角,可舒筋活络、运转眼球、改善视力,每日早晚各做5 —— 10分钟
六、别让宝宝吃成‘小胖墩’让孩子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
1、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在和孩子一起遵循以下饮食法则:A、多给孩子讲平衡营养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如少吃油炸食品、少喝果汁、饮料、多吃蔬菜、水果;B、有计划地进食,按顿吃饭,有计划地进食零食;C、最好与家人一起吃饭,这样可以增加家庭成员交流的机会,在吃饱饭的同时可以产生心理社会及精神方面的充实感;D、不要在看电视时吃饭或吃东西,不要在使用计算机或录像机、学习、玩游戏时吃东西;E、尽量选用‘完全食品’(苹果是完全食品,而苹果汁则不是)或生的未经加工的食品、在家中自己加工的食品。因为市场贩卖的方便食品一般含油脂和淀粉较多,如用全麦面包代替其它面包,虽然所含能量一样多,但它可以增加饱腹感并且耐嚼;F、口渴时尽量喝白开水而不是果汁或饮料;G、尽可能选用低脂乳品或脱脂乳品;H、避免在课间休息时吃饼干、巧克力派、炸薯条等高能量食品;I、为了使孩子能坚持上述各项,父母及家人也要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吃上述不提倡的食品;
2、孩子体重一旦超过正常范围,即已经达到或超过了肥胖儿的指标,家长就要从饮食方面进行调整了:A、饮食疗法必须有家长的参与,并要求家长掌握一些有关方面的知识,如:不让孩子偏食、过食、不给予高糖、高脂肪等高热量饮食;B、在保证生长发育需要的同时,使孩子们的食物多样化、维生素充足,不给刺激性调味品;C、食物宜采用蒸、煮、凉拌的方式烹调,应养活容易水货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蔗糖)的摄入,不吃糖果、甜糕点、饼干等甜食,尽量少食面包和土豆,少吃脂肪性食品,特别是肥肉,可矢量增加蛋白质饮食如:豆制品、瘦肉等;D、一年级的孩子一年内能增高5 — 6厘米,在维持现有体重不变的情况下,一年后其肥胖程度就将得到明显改善; 注:让孩子养成合理饮食习惯的‘锦囊妙计’:美国农业部为6 — 10岁儿童制定的‘金字塔’:A、多吃粗粮:饮食上要注意让孩子多吃小麦、玉米一类的粗粮;B、多吃深色蔬菜,如:菠菜、胡萝卜、西红柿、茄子…C、每餐让孩子吃一个水果,加餐食物不妨也选择水果:各种新鲜水果、干果等都是不错的儿童食物;D、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因为钙能够增强儿童的骨质,如:脱脂牛奶;E、让孩子多吃瘦肉、鸡肉、鱼、各种豆制品;F、少让孩子吃糖分丰富或热量高的食物
七、宝贝‘动’起来:
1、树立一个正确观念 —— 不生病不等于运动体能好:运动体能主要包括:身体素质、身体基本活动;
2、合理安排运动量;
3、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一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运动以身体练习为主,如:爬、跑、跳、投、压、郊游、拍球、跳绳、骑车、体操等等,本着由少到多、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的原则并兼顾着多种项目相结合着进行;
4、运动锻炼游戏化;
1、运动锻炼生活化;
2、用扬长避短的方式鼓励孩子:不要在公众场合丢孩子的面子,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注:引导孩子进行体育锻炼的‘锦囊妙计’:在帮助孩子制订锻炼身体计划时,要注意以下几点:A、每天有定时、定量的安排,比如早晨6:30 —— 7:00是长跑时间、晚上做30个仰卧起坐等;B、灵活安排地点:天气好时可以选择户外活动、天气不好时则安排室内活动、有时间时可以全家去郊游…C、多种锻炼方式结合,避免活动单一化;D、可以和伙伴、家人一起进行,既能相互鼓励和监督,又能进行一些集体性的活动
八、让孩子在音乐的海洋中快乐成长:6 — 8岁的少年儿童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
1、家长要克服重知识轻音乐的思想,因为音乐对孩子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 二者间是有联系的;
2、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和主动性,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孩子创造多听、多看、多唱、多练的条件;
3、通过活泼有趣的音乐活动,把学习音乐生活和游戏之中,让孩子感受和沉浸在参与活动的快乐之中;
4、让孩子直接参与表演活动,在直接参与和体验中感受各种音乐的表现手段所表达的内容,从中感知音乐的力度、速度、节奏、音色等,获得音乐知识和技能;
5、在发展孩子的音乐能力中,要着重培养孩子的音准、节奏及对音乐的感受力,使孩子从小便表现出对音乐、歌曲、舞蹈的创作才能;
6、对孩子的要有顾虑:一年级的作业负担不重,学习音乐不但不会影响学习反而有助于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理解力;注:发展孩子的音乐能力的‘锦囊妙计’:小学一年级阶段是开发孩子音乐智能最关键的一个契机,不仅能培养孩子的个性对孩子其它各方面也能有一个很好的训练
九、别让孩子成为‘电视儿童’: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建议在只看优质电视节目的前提下每天不应超过2小时
1、家长跟孩子拟定好看电视规则,包括看电视的时间、次数、内容…:规定的电视节目看完,一定要关掉电视机,培养孩子信守承诺的习惯;
2、父母应该陪孩子一起看电视,并解释、讨论电视内容:家长如果能介入电视节目的诠释过程,将会加深或扭转儿童看电视的角度,即使是儿童节目或动画片、家长也一定要放下手中的事物陪孩子一起看;
3、掌握教育孩子的最佳时间:当子女对父母的管教无从适应时,内心便会形压力并渐渐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如:学习情绪及效率低落、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潜意识可驱使他们做出一系列小动作,如:摇头、眼圈周围、嘴角及手臂肌肉不自觉地抽动等等,家长要及时观察到孩子们每一细小的行为并及时检讨自己管教方法、矫正子女的失调行为;
4、以优质的DVD取代不好的电视节目;
5、把电视机放在不显眼的角落,并将遥控器收起来:不要在孩子的房间放电视机;
6、教育必须把握孩子的心理特点;
3、别把电视当保姆:如果不想让孩子看电视,大人要以身作则,这样同孩子沟通会更有用;注:让孩子远离电视的‘锦囊妙计’:和你的孩子一起阅读、让孩子回到同伴的集体活动中、带孩子多接触大自然
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学会合理地消费其目的不仅在于如何花钱,而是饮食了多方面教育的内容和能力的培养:
1、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正确看待金钱:这是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的第一步,让孩子知道钱的劳动所得,世界上没有摇钱英勇地只有靠勤劳和智慧才能创造财富;
2、培养孩子具有独立支配消费的能力:让他们亲身体验和初中科学地支配金钱,从中意识到父母的信任和自己的责任,学得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养成办事认真、踏实、周密的生活作风,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精神;
3、让孩子学会精打细算,做到正确消费:A、家长不要怕孩子花钱,正确的消费是学习理财的重要内容之一:6 – 8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让他们学会‘现金流’的控制,如:逛商店时给孩子一个固定的额度,让他在这个额度内自由选择喜爱的物品,这时孩子肯定不会乱花,而是要综合衡量、优中先优;B、要让孩子学会货比三家、精打细算:如:购文具时可以多看几家店、哪家便宜买哪家的物品,也可以让孩子联合同学进行砍价或是‘团购’;C、孩子身上一般要带一些零花钱,家长可以实行‘承包制’每周默写给他们一定的金额,结余归已、超支不补,然后从一周逐渐扩大到一个月,渐渐使孩子养成计划消费的良好习惯;
4、父母以身示范,引领孩子参与父母的消费过程:孩子并非在说教中长大、而是在熏陶中逐步成长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消费观的‘锦囊妙计’:消费学习既是知识方法的学习,也是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学习,并了解和学会计划家庭开支:A、应该让孩子了解家庭收入和支出:让孩子理解父母在开销上的节省和限制,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念;B、帮助孩子树立‘适度消费’的观念:使孩子认识到自己还没有真正通过劳动为社会、为家庭创造财富,所以没有理由在生活消费上提出过高的要求;C、培养孩子节俭的美德:让孩子明白‘别人有的我也可以没有’、‘人穷不一定志短、有钱未必有志’的道理;D、允许孩子在一定条件下自己计划花钱:对于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父母可以考虑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适当由孩子掌握自己的日常开支,这样有助于帮助孩子学会计划花钱
十一、培养孩子自理生活的能力:
1、家长一定要有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识:孩子的自理能力与责任心是紧密相连的,没有给予适当的教育和训练,会使他们丧失做人的一种能力,无法站在已有的经验高度体会对他人、包括对父母的责任心;
2、培养孩子自理能力让孩子要从学做家务开始:家长不是让孩子懂得如何做家务就算完事儿了,而是要培养他们独立、勤劳、刚强、负责任的心理品质、以及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
3、‘管’、‘放’结合:所谓管:就是在孩子办某件事时家长要过问一下、估计有什么困难预先做一些必要的指导,所谓放:就是要放手让孩子去做,孩子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才会增长才干与经验;
4、家长对孩子做的事应以鼓励、肯定为主:由于孩子年龄小、认识水平不高、考虑问题不周全、力气小等等,在做事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家长在此时不应指责,更不能惩罚孩子,而应首先鼓励孩子做得对的地方,对于失误的地方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所在,以提高他们操作的技能和水平;
5、要求积少成多,让孩子逐步独立:如:先让孩子学会洗袜子、小手绢等,再学着刷鞋、操作洗衣机等;
6、教孩子劳动,还要注意安全问题:一年级的孩子还不宜学习做饭,同时也要远离煤气和明火,不要让孩子擦拭电器或插座等危险地方,家长要都会孩子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和操作规范,态度要温和、避免指责和训斥,在耐心、肯定和鼓励中让孩子们对劳动有兴趣;注:培养孩子自理生活能力的‘锦囊妙计’:个人生活的自理能力是一年级孩子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能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为孩子将来独立生活、成功走向社会打下基础:A、让孩子树立自我服务的意识:如:孩子自己收拾了房间不妨说‘真棒,能自己收拾自己的房间了’而不是说‘真棒,能帮妈妈做家务了’;B、提供机会,让孩子心情体验:能力是在过程中得到发展的,让孩子在做个人事务中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成长,此时家长可以成为幕后的把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