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音乐活动.《三只猴子》doc
观摩美术活动《春天—桃花》后反思
2012-3-28 柯旺花
在聆听了此次送教下乡的课程之后每个活动的情节都给了我一次教学能力上的成长冲击。
在这里我把本次活动过程中供我们学习的优点及吸取教训的不足之处归为以下几点:
第一:此次活动从选材上在到随着陈老师让幼儿欣赏桃花为由引幼儿入场到让幼儿欣赏桃花作品,还有其设计意图的逐步完成、逐一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艺术活动内容的要求:“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这是有些老师都很容易忽略的课程内容制定的依据。更是我们作为新教师更加需要注意以及学习的一点。
第二:关于目标的制定上,教师合理制定了适合此年龄段的幼儿进行学习的目标,符合《纲要》中对艺术领域目标制定的要求。完成的教学效果取得明显的成就。在这有个不足的地方是整个课程时间过长,不利于幼儿一日活动的安排及学习。
第三:在指导方面,做的不太到位。如果说按照《纲要》的要求来的话在艺术活动中要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应该要注意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开发他们的潜能。做到因材施教,这一点完成的效果较弱。这也是我们以后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更加注意、学习的一点。最后:在通过这个活动的学习后让我深刻的意识到不管是油墨画还是其他绘画形式都是实施艺术教育的一种形式,同时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教师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进而去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及时鼓励并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创作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更重要的是教师要避免只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去忽视了幼儿在整个艺术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以上的学习经验是我在观摩此次送教下乡的课程后对其的学习及反思。
第二篇:大班音乐《三只猴子》教案
幼儿园大班歌唱活动《三只猴子》教案 设计意图
《三只猴子》是一首诙谐幽默的儿童歌曲,旋律简单,歌词有趣,通俗易懂,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歌曲表现了小猴在床上蹦蹦跳跳以及摔了跟斗的情形,这种情形与幼儿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三只猴子调皮可爱像极了现实生活中的孩子们自己,他们能从歌曲中找到自已生活中的影子,很容量引起情感共鸣。本次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顽皮的小猴子为音乐素材,让孩子们根据图谱有节奏地模仿小猴子跳的过程中感受歌曲的节奏,体会歌曲幽默、诙谐的风格和逐步学唱歌曲。同时教育孩子养成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不能在高的地方乱跳。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2、在听听、说说、玩玩的过程中理解歌曲内容,逐步学唱歌曲。
3、尝试用不同的节奏表现歌曲,培养幼儿感知节奏的能力。活动准备
歌曲音乐、歌曲内容相关图片 若干节奏卡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1、倾听《三只猴子》音乐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很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歌是唱谁的?它们发生了什么事?有几只猴子? 三只猴子在干嘛?(三只猴子在床上跳)后来怎么了?(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妈妈怎么啦?(妈妈急的大声叫)叫它干嘛?(赶快下来别再跳)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帮助幼儿清楚歌曲内容。幼儿每说一个内容,教师就唱出这部分歌词,直到播放的内容全部用图片表示出来。我们给这首歌取一个名字叫什么? 二﹑节奏游戏,感知歌曲。
谈话:小朋友们知道小猴在床上干什么?为什么猴子的头上会摔了一个包呢?怎样跳头上才不会起包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小结:如果我们有节奏地跳,头上就不会摔包。
1、播放音乐一遍,幼儿站在原地,跟着节奏尝试跳。
2、刚才,我们是按自己的节奏随意跳,教师出示小卡片ⅹ,出示节奏︳ⅹ ⅹ ⅹ ⅹ︳要求幼儿按照每一句跳四下的方法跳一跳。配班老师给出前奏,教师清
唱歌曲第一段。约定前奏不动,音乐起才开始跳。
3、幼儿三人一组,扮演三只猴子,手拉手跳节奏︳ⅹ ⅹ ⅹ ⅹ︳教师清唱歌曲第一段
3、(这个节奏我们全会跳了,现在更难了,我们换成这样)
更换节奏︳ⅹ ⅹ ⅹ ⅹⅹ ︳观察XX这个一拍要跳两下,就要比前面的快一些,教师唱,幼儿用手拍出节奏。哪只小猴子想来试一试。(一人示范)愿意和他一起跳的准备,幼儿三人一组跳出节奏︳ⅹ ⅹ ⅹ ⅹⅹ ︳再次更改节奏型︳ⅹ ⅹ ⅹⅹ ⅹ ︳谁会这样跳,请一名幼儿上前示范,再次出示︳ⅹ ⅹⅹⅹ ⅹ ︳和︳ⅹⅹⅹ ⅹ ⅹ ︳
4、分组练习。幼儿三人一组,自己编一个节奏,跟着音乐(三段)跳。教师每组进行指导。
5、分组练习后,教师把幼儿练习的节奏类型都放到了黑板上,进行集体练习。此时要求其他幼儿和老师一起进行伴唱。
6、合作练习。
一句歌词有四拍,有三只猴子,每人跳一拍,还多出一拍怎么办?老师让孩子们商量出怎么分配跳拍子,得出最后一拍大家一起跳,幼儿自己商量谁跳每一拍,幼儿集体三人一组跳节奏︳ⅹ ⅹ ⅹ ⅹ︳教师主请
三只跳得好的幼儿上前示范跳︳ⅹ ⅹ ⅹ ⅹ︳教师再次挑选三名跳的最好的幼儿上前跳︳ⅹ ⅹ ⅹⅹ ⅹ ︳
7、教师小结:小猴子要是向我们这样跳的话,头上一定不会摔包了,因为我们会按节奏跳,才会比小猴子跳的更安全,头上才不会摔包,我们一起唱一唱。幼儿听音乐,和音乐一起做动作唱。
三﹑听歌曲的第四段,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提问:孩子们,最后这三只猴子都到哪里去了呢?(医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第四段音乐)为什么小猴子都有去了医院了?(是头上摔包了)为什么会摔包了?(从床上摔下来)那你想对小猴子说什么(以后你别在床上跳了)对了,我相信小猴子听了你们的话,再也不会在床上乱蹦乱跳了,在床上乱蹦乱跳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如果你想玩跳跳床的游戏可以让爸爸妈妈带你去,也可以像我们今天这样有节奏的跳。当然还可以和小伙伴们边唱边跳,这样一定会比小猴跳的安全,安全了我们才会开心。因为我们是大班的小朋友们了,要学会保护自己。好了,小朋友,我们一起去跳跳床上玩了,和大家说再见。
第三篇:大班音乐教案《三只猴子》
活动名称:三只猴子 设计意图:
《三只猴子》是一首诙谐幽默的儿童歌曲,旋律简单,歌词有趣,通俗易懂,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本次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顽皮的小猴子为音乐素材,让孩子们根据图谱有节奏地模仿小猴子跳的过程中感受歌曲的节奏,体会歌曲幽默、诙谐的风格和逐步学唱歌曲。同时教育孩子养成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不能在高的地方乱跳。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2、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习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学习并掌握后十六音符的节奏。
活动重点: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习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活动难点:学习并掌握后十六音符的节奏。活动准备:
ppt、图谱、彩打图片、钢琴。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带幼儿有入场,和评委老师打招呼。
二、展开
1、教师和幼儿进行发声练习。
2、出示猴妈妈的图片,发散幼儿思维,引导幼儿说一说猴妈妈怎么了。
3、教师清唱表演歌曲,幼儿倾听。
提问:猴妈妈为什么生气呀?你听到了什么?
小结:小朋友们听得可真仔细啊,原来是小猴子在床上跳来跳去,从上面掉下来摔了一个包,所以猴妈妈特别的着急生气,猴妈妈生气着急是什么样子的?(幼儿模仿)
4、播放歌曲视频,引导幼儿观看并学唱。
师:孟老师这里还有好看的视频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跟着唱一唱哦!
5、教师边引导幼儿回忆,边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一开始有几只猴子跳?有一只猴子怎么啦?谁着急地喊小猴子了?喊什么了?
6、学习理解十六分音符,并打节奏。
(1)、教师出示四分音符节奏,八分音符节奏,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引导幼儿练习。
小结:这个节奏和刚才不一样,我们把下面有两条线的快节奏叫做十六分音符。
(2)、教师出示第一节的节奏图,引导幼儿进行练习。(3)、引导幼儿进行第二段的节奏练习。(4)、引导幼儿进行第三段的节奏练习。(5)、引导幼儿进行第四段的节奏练习。
7、引导幼儿打节拍,练习十六分音符的节奏。教师清唱一段。
8、尝试拍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十六分音符的节奏,教师清唱一段。
9、播放音乐,幼儿看完整图谱进行歌曲节奏练习和演唱。
10、组织幼儿玩游戏,引导幼儿进一步表现歌曲内容。
师:孟老师这里有一个跳跳床,你们想不想来表演一下小猴子?我来扮演猴子妈妈好吗?谁想扮演第一只跳下床的猴子?谁想扮演第二只跳下床的猴子,谁想扮演最后跳下床的猴子?看好图谱一起跳起来喽。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开心的同时安全也是很重要的哦!
三、结束
教师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师:在床上乱蹦乱跳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如果你想玩跳跳床的游戏可以让爸爸妈妈带你去,也可以像我们今天这样有节奏的跳。当然还可以和小伙伴们边唱边跳,这样一定会比小猴跳的安全,安全了我们才会开心。因为我们是大班的小朋友们了,要学会保护自己。好了,小朋友,我们一起去跳跳床上玩了,和大家说再见。活动创新:
本次活动设计在幼儿观察,模仿中开展,注重发散幼儿思维。活动开始部分,一张猴子生气的图片,发散了幼儿思维,鼓励幼儿大胆设想。并通过教师的示范表演,直接引导幼儿感受歌曲诙谐的情绪,从而也激发了幼儿模仿猴妈妈着急生气的样子,为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打好基础。随后形象直观的视频,有助于幼儿理解歌词,帮助幼儿在图片图谱中学习演唱。在幼儿对歌曲有一定理解能力上,开始难点的慢慢突破。从复习四分音符节奏到八分音符节奏再到十六分音符节奏,让幼儿更容易理解十六分音符的快节奏。在节奏拍打中还发展幼儿创造力,找出还可以拍打身体的哪些部位,最后的游戏中,不但让孩子们开开心心玩游戏,还锻炼了歌曲演唱和节奏表现,让老师和孩子真正的融入到一起。
第四篇: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活动设计——三只猴子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活动设计——三只猴子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学会演唱歌曲
2、能用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体验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歌词内容,学会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能用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体验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 活动准备:
《三只猴子》音乐CD、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引出歌曲
指导语:小朋友们来看一看小猴妈妈怎么了?她为什么生气呢,咱们一块来问一问她吧(引出练声部分:根据音乐来唱“小猴妈妈呀,为什么生气?”)
(二)展开:
1、播放音乐CD,初步熟悉旋律和歌词内容 指导语:小朋友们听到猴妈妈为什么生气了吗?小朋友们还听到什么了?
2、结合图谱,引导幼儿学唱歌曲的前三段内容(1)结合图片进一步理解前三段的歌词内容
指导语:教师根据图片提问:三只猴子在做什么?后来怎么样了?妈妈怎么样啦?叫他们做什么?根据幼儿回答,教师边指图片边唱出这部分歌词,帮助幼儿理解并掌握歌词。(2)看图片跟音乐小声哼唱歌曲
指导:教师指图片大声唱,小朋友跟图片小声哼唱(3)幼儿自己看图片歌唱
3、结合图片学唱歌曲的第四段内容 指导: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现在床上怎么样了,猴子们到哪去了?根据幼儿回答,教师演唱歌曲第四段,幼儿跟唱2~3遍
4、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5、幼儿演唱并用诙谐的动作表演歌曲
(1)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分别扮演三只猴子,边唱边用自己的肢体动作表现歌曲
(2)全体幼儿扮演“猴子”与教师一起游戏
(三)结束: 指导语:小猴子这样跳安全吗?那你想对小猴子说什么(以后别在床上跳了)对了,我相信小猴子听了你们话再也不会在床上乱蹦乱跳了。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回家可以把今天学的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
第五篇: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优质课教案-三只猴子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优质课教案:三只
猴子
一、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习表现歌曲的幽默、诙 谐。
2.在倾听、做动作及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学唱歌曲前三段,并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围。
3.有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不能在床上跳。
二、活动准备
1.图谱一张,歌词图片,第二小节的节奏谱。
2.“猴子”指偶,不同“猴子”头饰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但指偶表演,欣赏教师范唱
师:(出示指偶)你们瞧,谁来了?
小朋友们认真听一听,猴子来干什么了?
(二)了解歌曲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1.师:小猴子在干什么?你们还听到了什么?
(这个环节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放在图谱上,并边放图片百年念相应的歌词,一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可根据幼儿(幼儿食品)回答的情况,把未说到的歌词补充完整。)
2.看图念歌词
(1).师:现在,我们不图片上的歌词连起来念一遍。
(2).师:刚才是老师带着你们念的,如果老师不带你们念,你们能自己念出来吗?来试试吧!
3.初步看图谱完整学唱歌曲前三段
(1).师:接下来,我们一起跟着钢琴声,把刚才耐的歌词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跟着老师一起唱。(结合第二小节节奏谱学唱第二小节)
(2).幼儿自己看图谱歌唱(可请个别幼儿上台百年指图谱边演唱)
(三)边玩游戏边噶厂,并感受第四段歌曲
1.教师和幼儿玩手指游戏,帮助幼儿熟悉、掌握歌词
引导幼儿用左手的三个手指代表三只猴子在自己的腿上模拟猴子按节奏跳,念到第二小节“有一只”时,用右手的手指点左手中的一个手指,表示这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以此类推。
2.欣赏歌曲第四段,感受其中的氛围,知道不能在床上跳。
(1).师:刚才三只猴子头上都摔了一个包,现在他们怎么样了?
(2).师:有哪个小朋友听出来,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根据幼儿回答,贴出相应的歌词图片,集体念一遍)
我们能不能在床上跳?为什么?
(四)表现歌曲
1.幼儿自由表现歌曲
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分别扮演三只猴子,用自己的肢体动作表现歌曲。
2.教师观察
教师观察幼儿的动作表现,可请个别幼儿表演。
(可根据幼儿兴趣,重复此环节)
(五)活动延伸
1.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并教爸爸、妈妈玩手指游戏,或者和爸爸(爸爸食品)、妈妈(妈妈食品)一起表演三只猴子。
2.在区角中投放有关安全常识的图片,根据幼儿已有经验开展有关救护、120急救、包扎等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