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净沙 秋思教学反思
《天净沙 秋思》教学反思
石琳
每周的星期三是我们语文组集体教研活动时间,本周我非常荣幸地接到了讲一节公开课的通知。我准备尝试我没有讲过的公开课的课型——诗歌,于是,征得了备课组全体成员的同意,《古代诗歌四首》被初步确定。
但是,四首诗一节课下来,必然是平分秋色,不分伯仲,再说刚刚开始上七年级的学生,自然不会读诗的方法,无法融会贯通。于是,我们又商定,压缩内容,择其要来讲,于是乎大致确定为《天净沙秋思》。力求让学生能够在此课上感受到学习古诗的乐趣、方法技巧,更主要的是可以融会贯通,感受到朗读和体会是读诗的要着。
一、课前研读
于是我开始研究《天净沙秋思》其文:马致远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蕴深远,结构精巧,平仄起伏,顿挫有致,音韵铿锵,直贯灵心。其四射的艺术魅力,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骚人才子。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绝句妙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又兼具宋词清隽疏朗之自然,历来被推崇为描写自然的佳作,堪称“秋思之祖”(《中原音韵》)。它勾画了一幅浪迹天涯的游子在深秋黄昏时刻孤寂无依的悲凉处境和思念故乡的愁苦心情。你看:夕阳下,乌鸦归巢,小桥边,农人回家;而荒凉古道上,瑟瑟秋风中,我们的主人公却是疲人瘦马,踽踽独行,夜宿何处,明日何往?都还不得而知。这又怎不叫他愁肠寸断、倍思故乡!全曲不着一“秋”,却写尽深秋荒凉萧瑟的肃杀景象;不用一“思”,却将游子浓重的乡愁与忧思写得淋漓尽致。正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可是要能为学生传达出这种“风流”谈何容易?
于是我们又开始着眼于马致远其人。马致远(约1251-1324),字千里,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元大都(今北京)人,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但他是年轻时热衷功名,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一直没能实现,在经过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后,他看透了人生的耻辱,遂有退隐林泉的念头,晚年过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是“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当时最著名的“四大家”之一。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有“曲状元”之誉。而小令《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匠心独运,自然天成,丝毫不见雕琢痕迹,很显然是他晚年之作,因而“断肠”之痛可以随处看到。
二、初定学案
基于这种考虑,我决定无论是出示课题解题、还是回顾归类思乡诗;无论是吟读诗歌,感知情境的初步感知,还是解读诗歌,进入情境的深入赏析;无论是评读诗歌,深化情境,还是最后走出诗境,回归作者本人的文人情怀,我们都可以看到学生的积极的、踊跃的、全面的、深入的参与,在这节课上,我能够感受到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能够感受到学生声情并茂的表达,能够感受到学生抑或浓郁抑或恬淡的哀愁,能够感受到他们对马致远其人抑或深刻抑或肤浅的理解,这些都是我所期望的,也许,读诗、词、曲,也就大抵如此了„„
三、教后反思
讲完这节课,我感到语文课堂一定要紧紧抓住教学重点,能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内最大容量地去训练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课应力求达到知识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在此同时,听过好几节语文课,有些教师只在于过多进行内容分析,而忽视了作者的情感抒发,“文以情而发,”我始终还是坚信这样的一句话,因此在课堂上我仅仅抓住“秋思”的主题,让学生围绕词语、句子进行品读和赏析,品读了一幅“深秋晚景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同时对一些重点的词句进行拓展延伸,像讲到“昏鸦”时,我让学生读相关诗句“饥啅空篱雀,寒栖满树鸦。荒凉池馆内,不似有人家。——元稹。昏鸦何处落,野渡少人行。黄叶声在地,青山影入城。——文天祥”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昏鸦”意象的理解。
古代诗歌的教学任务,不能停留在以诵读为主要手段来使学生感知诗的韵律美上,而要循此继进,采用多种方式来使学生产生朦胧的美的意识,培养学生再造意像的能力和联想的能力,我采用“学生自己用话描绘诗歌”的方式既加深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又巩固学生对诗句的记忆,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大脑活跃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语言组织能力,真正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了。在这节课上,我在今后教学更需要注意的是,我讲的语言还是太多,不能够做到简炼,在教学有序的衔接时,不能够做到很好地过渡,过于太强势,课堂设计的教学问题还不能够具有开放性,在讲这首小令的情语时“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时,没有做到深入下去,给人一种没有沉下来的感觉,有的只是泛泛地讲,没有点到重要内容上。
第二篇: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
20xx年10月26日,我在深圳市翠园中学东晓校区初一4班执教了《天净沙·秋思》。《天净沙·秋思》系马致远的小令名作,被称为“秋思之祖”。作品内容本身,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叙述羁旅漂泊人,时逢黄昏,感而发,发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我将课堂处理为五个环节:
一、导入:让学生谈谈近来学诗的心得,学生回应喜欢诗,喜欢其诗歌美。我随即顺势导入,这节课就是要从《天净沙·秋思》入手来品尝诗歌的美。
二、齐读,感受韵律美。提供小令常识资料给学生阅读,再让学生从节拍、押韵、句式来感受其韵律美。
三、自读,描绘画面美。要求学生任意挑选文中的一个景物词句,合理想象,扩写成一个小段落,展现出一个画面。
四、品读,体验意境美。先介绍马致远概况,了解作者生平经历,随后让学生结合文中景物描写,以“这个词让我感到。”为形式,用一句话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
五、研读,赏析语言美。让学生找出欣赏的词句,研品其表现手法,与同学分享。
课后,杨特及同仁们精妙的点评,一语中矢,使我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反思课堂中,尽管诸如课堂主线、“瘦”“夕阳”的点化等多处得到大家的认可,但仍有不少地方需改进,尤其是以下四点:
1、第三环节的扩写与第四环节的说一句话可考虑合并进行,以避免学生思维重复,腾出有更多时间给学生思考。
2、“老”、“昏”、“古”等字仅停留在表面字义理解上,仍需引导学生更学深入品赏,感受其荒凉的氛围。
3、“断肠人”的情感体验仍不够深入。当学生首次提出“断肠人”让其感受到悲伤时,可顺势追寻,让学生思索“断肠人”在悲伤什么?尝试换位思考,假如你远在异地他乡,会有何感受?从而深化主旨,提示主题。
4、可在教学中纳入比较手法,如格律诗与小令形式比较,《秋天》(何其芳)与《秋思》(马致远)的感情基调比较等,从而彰显出本文“秋思之祖”的文学地位。
谨向不遗余力点拨的杨特及其工作室骨干教师学员致以诚挚的谢意!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2
优秀经典的诗歌犹如奔流不息的长江两岸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犹如浩瀚无际的天空中一颗颗闪烁的星星;犹如波浪翻滚的大海中一朵朵洁白的浪花,我带领学生们一路欣赏,一路仰视,一路采撷。以《天净沙·秋思》为例,为了让学生领略它的神韵,我决定独辟蹊径──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品味全诗,然后仔细观察课文中为它配的插图,看一看这副插图是否最好地体现了《秋思》的意境,老师非常希望同学们能给插图作者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生自读、讨论)
生1:诗中说是瘦马,可画中的马还比较健壮,马腿上的肌肉都看得很清楚,应该把马画得瘦骨嶙峋一些才好,而且最好是老马。
生2:我觉得人不一定非要骑在马上,如果由人牵着马走,岂不是更能表现出鞍马劳顿的味道。因为连马都累得走不动了,画中人心情的落寞就可想而知了。
师:很有创意。人骑马还是人牵马的问题反映了你的思考很深入。
生3:图中人物的表情很到位,但马的表情还可以更忧郁一些。
生4:插图中的树也有问题。图中远处的树给人郁郁葱葱的感觉,近处的树却是光秃秃的。这样的对比太强烈了,不符合诗中的意境。我认为老树上如果有几片摇摇欲坠的叶子更能体现出苍凉之感。
生5:枯藤呢?插图中根本没有枯藤。如果能画出枯藤与古树的缠绕,植物的意象就鲜明了。
生6:远处的夕阳可以画得朦胧一些,还可以画出半边已经下山的样子,渲染出傍晚的气氛。
生7:插图中鸟儿们飞得很轻盈,哪里是昏鸦啊。我认为鸟儿可以画得沉重一些,笨重一些,最好让大部分鸟栖息在枯枝上,因为“秋思”的画面应凝重。
生8:风呢?如何体现西风?图中并没有表现出来。
生9:可以在茅屋上画些淡淡的炊烟,炊烟袅袅,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气息更足,风的动感也表达出来了。
生10:画中人可以不戴帽子,让发丝微微飘起,西风不就出来了吗?
生11:本是游子思乡图,作者却用了一些笔墨去写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不是矛盾了吗?
生12:不矛盾。这叫反衬,以温馨衬凄凉嘛!
生13:对,游子触景生情,别人家是天伦之乐,自己却是沦落天涯,羁旅漂泊,这种对比痛彻心怀啊!
生14:也只有这样对比起来,断肠人的形象才更丰盈!
师:对插图还有什么建议吗?
生15:除了细节的问题,我觉得插图最大的问题是整体构思上的毛病。我读完这首诗,眼前浮现的是一副古道苍苍,秋风萧瑟的图画,但是这副图给我的感觉太拥挤了,甚至是太热闹了。
生16:可能是景物都挤在一起的原因吧。我们可以把“小桥流水人家”安排得远一点,让古道的纵深感更强一些,如果景物能真正地成为背景,以此突出主人公的孤独,画面的整个格调就改变了。
……
师:说得真好,通过这样的修改,我感觉到大家对这首诗的理解相当深刻了。下课以后,爱好绘画的同学还可以把我们的想法画出来,然后和课文插图比较一下,怎么样?……
【反思】
一节课下来,我主动“退位”,学生踊跃“登基”,收到了曲径通幽的效果。想起以前讲这首诗时,惟恐学生不能体会其中之妙,罗罗嗦嗦,零零种种,不胜其烦,结果搞得意境全无,自己也疲惫不堪。这样多好啊,教师“退位”,学生“登基”,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但是这不等于说教师就可以完全放弃自己的责任,变成课堂上无所事事的人,教师依然是核心,而且是真正的核心。没有这个核心,学生也将一事无成。但这个核心不再是拿着一本教参让学生坐授笔录的人,而是一个导游。他将学生──他的“游客”──引入胜境,自由观赏,但当“游客们”对巍然高耸的建筑群茫然不解或不识鸟兽草木之名时,他不会置身事外,而是适时出面做精彩解说,令人如沐春风。讲解一篇文章就像引导游人做一次畅快的旅游一样,使游人的知识得以丰富,精神得以陶冶,境界得以升华。另外,教师的讲有时还要像仙人指路,在学生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轻灵而高妙地一“点”,即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效,这样的讲就是“点拨”,需要教师精心备课本,备学生,备语言。其实,课堂教学的创新并不玄妙,不迷信,不偏激,老老实实地钻研教材,灵感总会与你有个约会的。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3
教学反思:中国自古就有“春女怨,秋士悲”之说,这大概是因为女人如花,而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但可惜的是春光短暂,很快地百花就会凋零,而女人也是如此,她们的美丽容颜也会随岁月的流逝而一去不复返因此睹物伤怀,女人就难免伤春怨春而秋士悲说的是在西风渐紧秋天里,万物开始凋零,随之严冬就会来临有远大抱负的男人年近半百却一事无成,而在世的日子却所剩无几了,就犹如草木逢霜一样感时伤身,难免不临秋而叹因此,自古以来,那些抑郁不得志的文人们陆续写出了一些悲秋的千古名篇而这篇《天净沙. 秋思》就是这些名篇中的名篇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以景衬情的写作手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因此,可就这篇小令来引导学生体会和模仿这种以景衬情的写作手法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4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那么要上好一堂好课,老师就要在不断地反思中吸取教训,收获经验。我参评的课题是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十五课《古诗四首》,我认为这一堂课的闪光点照亮了每一个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灵。
一、寻找突破口,立足于学生实际
1、诗歌是一种抽象的文体,而我面对的却是初一新生,让他们去理解诗人那复杂、抽象、难懂的情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必须要寻找一个简单的切入点。我在设计教案时,首先想到的是怎样使学生迅速进入情境,于是我先选择其中两首类似的诗歌:王湾《次北固山下》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两首诗都是思乡的典范之作。由于学生在校住宿,很容易想家,因此,导入环节上先欣赏孟郊的《游子吟》,哀伤的音乐配上温馨的画面,自然把学生带入一个思念母亲,想念家的氛围中。
2、三维目标的设定。我将学习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也是一种分层目标的制定。由简入难,第一步抓关键词,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语言的丰富性;第二步抓住季节景物的特点,由于第三单元的文章与季节有关系,所以在读中还要抓住景物的特点;第三步让学生理解这些景物饱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热爱大自然和热爱家乡;第四步领悟本节课的难点——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每一步都考虑了学生的感知能力,步步为营。
二、多样化营造情感氛围
这节课的主题是“乡愁”,应采取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沉浸在“思乡”情结中,所以在课件的制作上我要下一番功夫。背景音乐的选择、画面和朗诵视频的挑剔,均要切合主题。以忧伤的二胡为主旋律,伴有行云流水般的古筝。
三、在读中品,在读中悟
学习古诗,朗读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甚至应是一个花大力气的环节。理解文章内涵必须要建立在文本的阅读上。但如何读才能增强学生的领悟力和感知力?我主要是采取“生生读——生生评,小组读——师生共评”的模式。要求是个别学生读完后先自己评价,再由其他同学评价,增强他们阅读兴趣,老师给予中肯的评判,接着展示小组合力,共同朗读,再师生共评价。在这种其乐融融的氛围下,学生的热情反而激发了老师的阅读兴趣,我饱含深情的朗读迎来了学生们热情的掌声,最后选出优生小组,并给予适当奖励。
四、化难为简,求同存异
诗歌讲究意象,但是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意象”这个词太深奥了。如何破解这个谜呢?我采取“求同存异”的办法。相同点较易找到,关键在于寻找不同点,先抓住两首诗中景物的特点,从色彩、感情基调去体会,逐渐发现两者的最大不同是思乡的程度不一样,一个是热爱大自然进而想到家;另一个是完全思念家乡。一个淡淡一缕,一个浓浓忧伤。再加上仿写例句,更增加了学生们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喜爱,最终达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五、课堂上的灵光一闪
在“知识链接”这个板块中,本来说完“作者及写作背景”之后接着切换“律诗和散曲”这一幅幻灯片,可是在授课过程中由于紧张落下第二条,我迅速平复自己不安的心情,决定把它放到学生第一次读诗之后,揭示两首诗在体裁上的不同,却正好水到渠成,由我让学生了解变成学生自己想要理解,真可谓是“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一堂课下来,学生们的积极性高涨,参与性强,基于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学生们的听的认真,记得也认真,教学目标就在快乐的环境下轻松解决了,课堂效率普遍提高。
再次回顾我的课堂也有不足之处,我认真总结,反复考虑:
第一、在“美美地想”这个环节中,我在朗读上花费的时间较多,以至于小组讨论探究的时间略显仓促,学生说的还不够尽兴;
第二、在讲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时,应该提示学生将重点信息划下来,并记忆,而我只是说了一下重点的地方;
第三、在切换幻灯片时,应强调学生记笔记的速度和方法,筛选重点,剔除繁杂;
第四、我为学生搜集的两首课外诗歌,若能在课堂上读一读会更好,加深他们对家乡的理解,增强他们对这两首诗的情感把握。
我想,新课程对教师的传统教学经验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闪光点及其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怎能不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呢?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5
我感到一堂课除了夯实教学重点,紧紧抓住教学情感外,更为重要的是精妙的教学设计。这是个逐渐成熟的教学功夫,教师一定要有教学敏感性,当看到课本的每一篇文章时,要很快地找到切入点。这节课我就以“秋思”为切入点,由一首诗来引出“秋思”的诗题。另外,在听课时,我还发现了九年级的一位老师在讲文言文时,从文题的重要的字去找切入点,由文题的两个字来统领全文,使整个教学设计紧凑而有序。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6
一、教学反思
1、本节课我的教学重点是诗歌的朗读和背诵,并从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主要运用了多媒体音频和视频来营造浓厚的学诗氛围,同学们都能在我的引导下掌握了诗歌的朗读技巧。
2、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对诗歌的整体感悟和诗歌意境的品味。在难点的解决中,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去谈自己的感悟和心得。在我的引导和解说下,学生都能感受了诗歌那苍凉凄清的艺术境界。
3、本节课的能力培养和拓展是写作手法的学习和运用。
学生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后,课堂进行片段作文训练,拓展学生的写作能力。
4、在对作品字、词、句的品析上,我做得不是很好。还应给寄予更多的学生以更充裕的时间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这样学生对作品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同时,我的板书字体也不是很美观,还得继续加大力度不断的进行苦练。
二、教学目标、理念。
1、“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使得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活动过程”。
在这节课中,我主要是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让学生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完成了我的教学重点。在这点上我做得还是比较成功的,学生都能感受到了诗歌的朗读氛围,并能很好的把整首曲子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和背诵。
2、“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我的教育目标。在对作品字、词、句的品析上,我就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核心。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贯穿教学大纲的一条红线。
在课堂中,我主要是通过对意境的感受和作业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畅谈自己的感悟和心得体会。
意境的感受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因此学生感觉比较吃力,花的时间多也一些。但是在我谈了自己的感受之后,学生对诗歌的意境有更深的了解,都能从中感受作者内心深处的无限伤痛之情。完成了我的难点突破计划。这点也是比较成功的。
能力的实践上学生也能掌握得比较好。都能很快的用刚学到“借景抒情”的方法来感受课外读物的分析和品味。
三、备课理念
1、以学生为本,弘扬学生主题精神为主。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备课中只要是从“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去制定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也就是说在备课的时候要明确自己本节课要引导学生掌握那些知识和技能;要指导学生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和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会有怎样的体验。
3、还要做到尊重差异、承认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的进行备课。
四、诗歌的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的内容:
作品内容的理解,主要是通过对诗歌的朗读、背诵和品析来完成。
2、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理解和背诵的基础上,才会对作品有所感悟,这样才能更好的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流露。
3、整体感悟诗歌的意境:
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之后,对作品的整体感悟也会得到巩固和升华,这样就能更好的感受整首诗歌的意境。在感受了到诗歌的意境之后,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已经在慢慢的从实践中转化成为技能。
4、学生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行片段作文的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7
《天净沙秋思》是多么的精练,古人宋玉曾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全篇仅五句,二十八个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前四句没提到过一句作者的思想感情,却没有一个字不在抒发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罗列,就把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今天我与学生一起学习了《天净沙秋思》,课后我经过反思,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这节课上,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渲染这种浓烈的悲苦之情。我采用图文结合的讲解方法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诗人流浪他乡,心中孤寂悲伤的思乡之情。诗中“小桥流水人家”穿插在这种悲凉的曲调当中,将乐景与哀景融为一体,更反衬出他的思乡愁绪。但是,我想这曲小令除了让学生理解诗句,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更应该让学生学会这首小令的写作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第二,讲完这节课,我感到语文课堂一定要紧紧抓住教学重点,能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内最大容量地去训练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课应力求达到知识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在此同时,听过好几节语文课,有些教师只在于过多进行内容分析,而忽视了作者的情感抒发,“文以情而发,”我始终还是坚信这样的一句话,因此在课堂上我仅仅抓住“秋思”的主题,让学生围绕词语、句子进行品读和赏析,品读了一幅“深秋晚景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同时对一些重点的词句进行拓展延伸,像讲到“昏鸦”时,我让学生读相关诗句“饥啅空篱雀,寒栖满树鸦。荒凉池馆内,不似有人家。元稹。昏鸦何处落,野渡少人行。黄叶声在地,青山影入城。文天祥”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昏鸦”意象的理解。
第三,我感到一堂课除了夯实教学重点,紧紧抓住教学情感外,更为重要的是精妙的教学设计。这是个逐渐成熟的教学功夫,教师一定要有教学敏感性,当看到课本的每一篇文章时,要很快地找到切入点。这节课我就以“秋思”为切入点。另外,在听课时,我还发现了九年级的一位老师在讲文言文时,从文题的重要的字去找切入点,而由文题的两个字来统领全文,使整个教学设计紧凑而有序。
第四,古代诗歌的教学任务,不能停留在以诵读为主要手段来使学生感知诗的韵律美上,而要循此继进,采用多种方式来使学生产生朦胧的美的意识,培养学生再造意像的能力和联想的能力,我采用“学生自己用话描绘诗歌”的方式既加深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又巩固学生对诗句的记忆,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大脑活跃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语言组织能力,真正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了。
第五,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
我认为要让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通过感知和想象的心理层面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意境的美,要充分尊重审美心理的形成规律,要注意意象的特点品质和诗人情感之间的微妙关系。
在分析意象组合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进行再创造,意象之间似离实合,似断实续的状态被学生还原了。如在分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幅苍凉悲壮的秋行图。原来景是人眼中的景,而人是天涯断肠人,所以第一层形成的动静相迭的事态描绘的其实是天涯沦落人那种颠波流离、潦倒无依的曲折境遇和哀惋凄苦的多重心态下的情感轨迹。学生亦能从这样画面的还原和情感的体验,将诗歌意象通过鉴赏升华为一个境界,也就自然得到了意境的审美升华。
诗歌鉴赏的教学,应该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知体验,从此来培养文化的感悟能力,形成素养。在过去的诗歌教学中,由于应试专家和老师们精心炮制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学生并没有进行真正的鉴赏活动,而是追求技巧的运用和答案的要点的完整性,跳过了感知和想象的心理层面。我认为诗歌鉴赏的教学要充分尊重审美心理的形成规律,从术语、文化知识的抽象的植入转变到文化感悟的培养,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有关诗句的意象、意境,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最后,在这节课上,我在今后教学更需要注意的是,我讲的语言还是太多,不能够做到简炼,在教学有序的衔接时,不能够做到很好地过渡,过于太强势,课堂设计的教学问题还不能够具有开放性,学生不敢举手大胆发表言论,还需要在以后的课堂上多引导学生大胆主动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讲这首小令的情语时“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时,没有做到深入下去,给人一种没有沉下来的感觉,有的只是泛泛地讲,没有点到重要内容上。还有没有课外拓展知识,还需多拓展课外知识,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回归现实生活,用心感悟课文知识。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8
讲完这节课,我感到语文课堂一定要紧紧抓住教学重点,能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最大容量地去训练学生的语文素质。“文以情而发,”我始终还是坚信这样的一句话,因此在课堂上我仅仅抓住“秋思”的主题,让学生围绕词语、句子进行品读和赏析,品读了一幅“深秋晚景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同时对一些重点的词句进行拓展延伸,像讲到“昏鸦”时,我让学生读相关诗句“饥啅空篱雀,寒栖满树鸦。荒凉池馆内,不似有人家。——元稹。昏鸦何处落,野渡少人行。黄叶声在地,青山影入城。——文天祥”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昏鸦”意象的理解。
古代诗歌的教学任务,不能停留在以诵读为主要手段来使学生感知诗的韵律美上,而要循此继进,采用多种方式来使学生产生朦胧的美的意识,培养学生再造意像的能力和联想的能力,我采用“学生自己用话描绘诗歌”的方式既加深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又巩固学生对诗句的记忆,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大脑活跃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语言组织能力,真正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了。
在这节课上,我讲的语言还是太多,不能够做到简炼,在教学有序的衔接时,不能够做到很好地过渡,过于太强势,课堂设计的教学问题还不能够具有开放性,在讲这首小令的情语时“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时,没有做到深入下去,给人一种没有沉下来的感觉,有的只是泛泛地讲,没有点到重要内容上。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9
《天净沙 秋思》教学反思 石琳 每周的星期三是我们语文组集体教研活动时间,本周我非常荣幸地接到了讲一节公开课的通知。我准备尝试我没有讲过的公开课的课型——诗歌,于是,征得了备课组全体成员的同意,《古代诗歌四首》被初步确定。
但是,四首诗一节课下来,必然是平分秋色,不分伯仲,再说刚刚开始上七年级的学生,自然不会读诗的方法,无法融会贯通。于是,我们又商定,压缩内容,择其要来讲,于是乎大致确定为《天净沙秋思》。力求让学生能够在此课上感受到学习古诗的乐趣、方法技巧,更主要的是可以融会贯通,感受到朗读和体会是读诗的要着。
一、课前研读
于是我开始研究《天净沙秋思》其文:马致远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蕴深远,结构精巧,平仄起伏,顿挫有致,音韵铿锵,直贯灵心。其四射的艺术魅力,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骚人才子。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绝句妙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又兼具宋词清隽疏朗之自然,历来被推崇为描写自然的佳作,堪称“秋思之祖”(《中原音韵》)。它勾画了一幅浪迹天涯的游子在深秋黄昏时刻孤寂无依的悲凉处境和思念故乡的愁苦心情。你看:夕阳下,乌鸦归巢,小桥边,农人回家;而荒凉古道上,瑟瑟秋风中,我们的主人公却是疲人瘦马,踽踽独行,夜宿何处,明日何往?都还不得而知。这又怎不叫他愁肠寸断、倍思故乡!全曲不着一“秋”,却写尽深秋荒凉萧瑟的肃杀景象;不用一“思”,却将游子浓重的乡愁与忧思写得淋漓尽致。正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可是要能为学生传达出这种“风流”谈何容易?
于是我们又开始着眼于马致远其人。马致远(约1251-1324),字千里,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元大都(今北京)人,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但他是年轻时热衷功名,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一直没能实现,在经过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后,他看透了人生的耻辱,遂有退隐林泉的念头,晚年过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是“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当时最著名的
“四大家”之一。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有“曲状元”之誉。而小令《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匠心独运,自然天成,丝毫不见雕琢痕迹,很显然是他晚年之作,因而“断肠”之痛可以随处看到。
二、初定学案
基于这种考虑,我决定无论是出示课题解题、还是回顾归类思乡诗;无论是吟读诗歌,感知情境的初步感知,还是解读诗歌,进入情境的深入赏析;无论是评读诗歌,深化情境,还是最后走出诗境,回归作者本人的文人情怀,我们都可以看到学生的积极的'、踊跃的、全面的、深入的参与,在这节课上,我能够感受到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能够感受到学生声情并茂的表达,能够感受到学生抑或浓郁抑或恬淡的哀愁,能够感受到他们对马致远其人抑或深刻抑或肤浅的理解,这些都是我所期望的,也许,读诗、词、曲,也就大抵如此了??
三、教后反思
讲完这节课,我感到语文课堂一定要紧紧抓住教学重点,能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内最大容量地去训练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课应力求达到知识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在此同时,听过好几节语文课,有些教师只在于过多进行内容分析,而忽视了作者的情感抒发,“文以情而发,”我始终还是坚信这样的一句话,因此在课堂上我仅仅抓住“秋思”的主题,让学生围绕词语、句子进行品读和赏析,品读了一幅“深秋晚景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同时对一些重点的词句进行拓展延伸,像讲到“昏鸦”时,我让学生读相关诗句“饥啅空篱雀,寒栖满树鸦。荒凉池馆内,不似有人家。——元稹。昏鸦何处落,野渡少人行。黄叶声在地,青山影入城。——文天祥”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昏鸦”意象的理解。
古代诗歌的教学任务,不能停留在以诵读为主要手段来使学生感知诗的韵律美上,而要循此继进,采用多种方式来使学生产生朦胧的美的意识,培养学生再造意像的能力和联想的能力,我采用“学生自己用话描绘诗歌”的方式既加深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又巩固学生对诗句的记忆,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大脑活跃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语言组织能力,真正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了。
在这节课上,我在今后教学更需要注意的是,我讲的语言还是太多,不能够做到简炼,在教学有序的衔接时,不能够做到很好地过渡,过于太强势,课堂设计的教学问题还不能够具有开放性,在讲这首小令的情语时“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时,没有做到深入下去,给人一种没有沉下来的感觉,有的只是泛泛地讲,没有点到重要内容上。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0
《秋思》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另两首为王安石的《泊船瓜州》和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这组诗词反应的主题是“思乡情”。《秋思》文本只有四行,二十八个字,但信短情长,诗人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却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小小细节——“写家书、又开封”展露无遗。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完形诗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蕴含的意境,进而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刻地体会诗人的秋思情怀呢?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我努力想要突破的难点所在。
一、熟知诗人,了解背景。
本首诗歌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思乡之情虽古来有之,现在也不缺乏鲜活的例子,但如果对诗人及写作背景不甚了解,理解起古诗来还是很难入情入境。所以新课导入时我就通过资料展示,和孩子们一起初步了解了此诗的创作背景,诗人缘何有家不能归。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也创设了一份淡淡忧愁的情境,为古诗教学做好铺垫。
二、反复朗读,初知诗意。
诗的教学不同于课文阅读教学的点有很多,但有一种策略两者却是可以通用的,那就是“读”。诗只有28个字,我们不能把诗拆得支离破碎,使它失去了完整性,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管学生懂与不懂,先让学生读了再说。
在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我先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再个别读,齐读,教师范读,师生合作读等等,读的内容虽相同,但读的形式多样化,这种“百变读”加上“百遍读”,学生不仅不会缺乏朗读的兴趣,反而在一遍遍的诵读之中慢慢领悟了诗的大意,再借助书中的注释、工具书、生生合作,加上孩子们的课前预习,学生在交流诗意时基本能较完整地说清说顺。
三、深入研读,领悟意境。
古诗词言简意赅,一字千金,是极富魅力的。虽然之前学生已经在多遍诵读中基本了解了古诗大意,但这表象的理解并不意味着学生能领悟诗歌描绘的意境。所以,我把这四句诗串成了一个故事,逐句讲逐句品,创设了一个意境,引领学生在想象中丰富情感,走进诗人内心。
“见秋风”,可秋风却不可见,那诗人看见的是什么呢?树叶飘落、大雁南归......这样萧条的景象其实反映的是诗人落寞的内心;能见落叶、见大雁,却又见不到谁?学生立马想到家乡、亲人。这就在“见”与“不见”之间让学生切实地感受了一把诗人的惆怅与无奈。
这样的心境如何来表达呢?唯有“作家书”,张籍只能把这深深的思念化在信中,那他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呢?这样的问题设置再一次引导学生换位为诗人,说话练习间,学生也更能体会信短情长,表达“意万重”的不易。
最后,引导学生抓住“又开封”的细节描写,想象诗人在一遍又一遍的“开封”中以及“信走心也走”的牵挂中,深深地体会诗人无尽的思乡之情。至此,一个充满秋思情怀的张籍,一个惆怅落寞的张籍,便形象化地出现在学生眼前,停留在学生心中。
所以逐句讲逐句品的方式看似散化了全诗,实则更完整地串联了全诗,突出并突破了“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想象中完形诗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蕴含的意境,体会诗人秋思情怀”的重难点。
四、故事练笔,回归整体。
教学到此处,完成语文书中的课后练习“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将《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对学生而言已不在话下,而这样的练笔又再一次的将仅有二十八个字的零散诗歌在学生脑海中呈现出了一个完整的诗歌形象,成就了一个感人至深,充满乡思乡愁的诗人张籍。
五、走出文本,积累延伸。
最后,文本拓展部分,我让学生“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或歌曲,读一读或唱一唱”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于他们而言,这不像是一项作业、任务,更像是学完了本诗自然而然想去做的一件事。
据我观察,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复诵读中就已经对《秋思》熟背成诵(与其说是背,不如说是自然而然地记下了),所以我相信课外搜集诗词或歌曲时,学生一定能多多少少感悟到诗歌中的思乡之情,并与诗词或歌曲亲密接触,从心底去爱上它。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有收获也有遗憾,如:对诗的深度挖掘;各部分时间的把控;学生小组交流的有效性等等,还有很多需要并可以改善的地方。希望在今后的古诗教学中,能抓住一丝光明,稳健而踏实地摸索出更宽敞的教学之路。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1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12)、(13)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近日上了《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特做反思如下:
一、课前反思
在课前,我仔细研究作为初一学生的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放弃了上届学生教学过程中花大量时间讨论颈联内涵的做法,而定位于在朗读中体会乡愁。诚然,颈联作为备受称赞的名句,仔细研讨无可厚非,但作为初一新生,要他们理解过于深刻的句子,似无必要,而应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事实证明,教学目标的这一改变,使得学生反响较上届要好,学生都能从课堂中感受到浓浓的乡愁,而不是一知半解,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在备课时,我了解到初一学生应有一种对新鲜事物的强烈的好奇,所以在讲《天净沙 秋思》时,特地将以前写的另一首《天净沙 中秋》投影到屏幕,学生都呈惊讶状,课堂气氛出现高潮,而这都在我的预料之内。
二、课中反思
在讲《天净沙 秋思》时,本来按课前制定的教学方案是分析到曲中出现的意象后,逐个分析体会乡愁。但学生在列举意象时漏了“瘦马”,于是,我放弃了原先的教学设计,紧抓“瘦马”不放,由马瘦讲到人瘦,由物质讲到感情,最后归结为乡愁,这样只讲了一个意象就把“曲”的主题讲清了,学生听起来也容易理解。
三、课后反思
课后,在陆老师、沈老师、叶老师的指点下,我总结了五个方面:
1、容上,“意象”这个概念可以不提出,只讲“事物”即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也可不讲,否则就脱离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仗这个律诗的要求要讲清,这是讲课时遗漏的。
2、次序上,我先指明本问是表现了乡愁,然后让学生找出句子中表现出来的乡愁,这是违背学生认知规律的做法,应通过朗读分析,指导学生从句子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3、词语上,对重点词语,如“风正一帆悬”中的“一帆悬”解毒不够,没有没有在特定的景中渲染出特定的情。
4、提问上,集体回答较多,个别提问较少,没有很好地顾及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同学。
5、板书设计上,字不够端正,而且较乱。
总得来说,这堂课基本达到了我预定的教学效果,但也反映出了很多的问题,这是需要我在今后工作中再接再厉的。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2
“残花风沙烈马,轻烟枯木残霞,薄雾彩蝶黄花。残阳似血,魂伤人在天涯。”,讲完了这首元代的散曲小令,我不禁就这样吟诵起来,是的,这首曾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散曲小令,是多么的精练,古人宋玉曾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全篇仅五句,二十八个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前四句没提到过一句作者的思想感情,却没有一个字不在抒发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罗列,就把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
于是,在这节课上,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渲染这种浓烈的悲苦之情。我采用图文结合的讲解方法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诗人流浪他乡,心中孤寂悲伤的思乡之情。诗中“小桥流水人家”穿插在这种悲凉的曲调当中,将乐景与哀景融为一体,更反衬出他的思乡愁绪。但是,我想这曲小令除了让学生理解诗句,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更应该让学生学会这首小令的写作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并让学生依据这首诗进行仿写。学生在仿写的过程虽有点难度,但表现得都很积极兴奋。
讲完这节课,我感到语文课堂一定要紧紧抓住教学重点,能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最大容量地去训练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课应力求达到知识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在此同时,听过好几节语文课,有些教师只在于过多进行内容分析,而忽视了作者的情感抒发,“文以情而发,”我始终还是坚信这样的一句话,如果我们撇弃了文章的情感,只是把单调的字、词、句拿到课堂上,想必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虽然在这方面我做得还不算太到位,可是我深深意识到了这一点。
另外,我感到一堂课除了夯实教学重点,紧紧抓住教学情感外,更为重要的是精妙的教学设计。这是个逐渐成熟的教学功夫,教师一定要有教学敏感性,当看到课本的每一篇文章时,要很快地找到切入点。这节课我就以“秋思”为切入点,由一首诗来引出“秋思”的诗题。另外,在听课时,我还发现了九年级的一位老师在讲文言文时,从文题的重要的字去找切入点,由文题的两个字来统领全文,使整个教学设计紧凑而有序。
在这节课上,我在今后教学更需要注意的是,我讲的语言还是太多,不能够做到简炼,在教学有序的衔接时,不能够做到很好地过渡,过于太强势,课堂设计的教学问题还不能够具有开放性,在讲这首小令的情语时“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时,没有做到深入下去,给人一种没有沉下来的感觉,有的只是泛泛地讲,没有点到重要内容上。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3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作者由外界的事物触发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因此,对诗歌意象的探究是解读和教学诗歌的要核,在诗歌鉴赏过程中,意象分析是起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就在于,将这个抽象的概念还原为具体的诗歌名句中意象的感悟,使用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学。
我认为要让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通过感知和想象的心理层面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意境的美,要充分尊重审美心理的形成规律,因此我以感受意象为引入,特别引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这是有一个思维的递变过程的,再在这个感受的基础上提出概念,学生很快就把握了意象的基本概念。在这点上学生的思维过程有一个截面的剖析。
进行意象分析只能举一反三,所以我选取了一些典型的诗歌意象来进行分析,月的意象和柳的意象主要是思考它们具有什么样的文化意蕴,怎样成为诗歌意象的。学生在这两组的意象分析中,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是出乎我们预料的,这是教学的生成性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逐渐引导学生形成了意象分析的方法。学生自然而然的就得出,意象分析必须注意意象的特点品质和诗人情感之间的微妙关系。
在分析意象组合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进行再创造,意象之间似离实合,似断实续的状态被学生还原了。如在分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幅苍凉悲壮的秋行图。原来景是人眼中的景,而人是天涯断肠人,所以第一层形成的动静相迭的事态描绘的其实是天涯沦落人那种颠波流离、潦倒无依的曲折境遇和哀惋凄苦的多重心态下的情感轨迹。学生亦能从这样画面的还原和情感的体验,将诗歌意象通过鉴赏升华为一个境界,也就自然得到了意境的审美升华。
诗歌鉴赏的教学,应该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知体验,从此来培养文化的感悟能力,形成素养。在过去的诗歌教学中,由于应试专家和老师们精心炮制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学生并没有进行真正的鉴赏活动,而是追求技巧的运用和答案的要点的完整性,跳过了感知和想象的心理层面。我认为诗歌鉴赏的教学要充分尊重审美心理的形成规律,从术语、文化知识的抽象的植入转变到文化感悟的培养,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有关诗句的意象、意境,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4
马致远的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教这首小令,我本着“短文长教”的原则,先让学生在背熟原文的基础上了解作者的情感,与选取的秋景中感受令中天涯羁旅漂泊人的孤寂与无奈,然后让他们改写成习作,重点训练学生“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为了达到这节课的训练目的,我先跟学生一块吃透教材本身。作品内容本身,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却为世人所知晓,不失为千古绝唱。本小令于短短二十八字中,刻划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在萧瑟苍凉的秋景中,叙述出天涯羁旅漂泊人的孤寂身影,读来,不禁令人悲情亦痛,潸然泪下……
仔细分析全文,可以把它分为两幅:
第一幅画是由作者精心选取的九个名词、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的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再读下去,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依稀袅起的炊烟的农家小院。这一切,怎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呢。在这里,作者以乐景写哀情,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内心那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画抒写了作者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的情感: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
古人说“悲落叶于劲秋”,在深秋的风中,马致远将各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达情,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秋郊日暮羁旅图,让今天的我们读来依然唏嘘不已。
也许是初一的孩子涉世未深,学生的当堂改写的小习作不能很好地体现令中那种天涯羁旅漂泊人的孤寂与无奈,但在习作的路上,他们毕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在今后教学的道路上,我会继续引导他们体会这种写作方法。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5
关于古代诗歌的教学,一般采取的教学方式是熟读成诵,提倡“诗读百遍,其义自见”。讲授诗歌要紧紧抓住朗读这把金钥匙,这节课上就充分运用了这一点,于是,学生反复读,而每一遍读的要求又在循序渐进的提高,做到了读中学、读中赏、读中悟、读中背,读中拓,于是,各类诗歌体裁的学习方法,学生都会了。那么,这个例子的作用也就充分显现出来了。
第三篇:《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整首古诗,侧重情景描写,看似简单,实则情在言外。每个环境、每个动作都透露出诗人的凄楚,惶恐与思念。
在教学这篇诗文时,首先,我介绍了张籍其人。然后让学生读诗文,初步感知它,独立理解诗文。但是,很明显,学生对于古诗文中的字义的积累相当的匮乏。理解也仅仅停留在表面,不能够进行字义与意境的转化。
如:第一句“洛阳城里见秋风”学生将之理解为:在洛阳城里看见了秋风。学生根本没有在意我在开始的.时候给学生介绍的张籍的基本资料:幼年家贫,年纪很小就已经远离故乡,漂泊异乡,浪迹天涯。因此学生不能进行角色植入进入那时那景,更不能体会那时心情,无法感知“见秋风”下的孤单凄楚。
由此可见,在对学生进行古诗文教学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字义的讲解,同时严格要求学生积累古诗文字义;其次,加强学生对资料感知、运用的能力。
在引导学生对诗文意境的体会时,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引导学生对诗文意境的体验。尽管大费口舌,却收效甚微。忽略了学生年龄,生活经验。造成这次课堂教学的一大失误,偏离了方向。正是因为学生的年龄,生活环境,使得学生无法感知诗人当时那种细微的情感体验。
在之后,学生想象诗人家书内容,学生更是头脑发懵,眼神里透露出的是一片茫然。诗人千言万语说不尽,千愁万绪难落笔之后,诗人到底会写些什么?在这里,必须得有学生的角色代入。而学生极少有类似的情感体验,学生想象的内容也仅仅是干瘪的空话。无新鲜之感。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2
《天净沙秋思》是多么的精练,古人宋玉曾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全篇仅五句,二十八个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前四句没提到过一句作者的思想感情,却没有一个字不在抒发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罗列,就把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今天我与学生一起学习了《天净沙秋思》,课后我经过反思,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这节课上,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渲染这种浓烈的悲苦之情。我采用图文结合的讲解方法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诗人流浪他乡,心中孤寂悲伤的思乡之情。诗中“小桥流水人家”穿插在这种悲凉的曲调当中,将乐景与哀景融为一体,更反衬出他的思乡愁绪。但是,我想这曲小令除了让学生理解诗句,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更应该让学生学会这首小令的写作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第二,讲完这节课,我感到语文课堂一定要紧紧抓住教学重点,能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内最大容量地去训练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课应力求达到知识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在此同时,听过好几节语文课,有些教师只在于过多进行内容分析,而忽视了作者的情感抒发,“文以情而发,”我始终还是坚信这样的一句话,因此在课堂上我仅仅抓住“秋思”的主题,让学生围绕词语、句子进行品读和赏析,品读了一幅“深秋晚景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同时对一些重点的词句进行拓展延伸,像讲到“昏鸦”时,我让学生读相关诗句“饥啅空篱雀,寒栖满树鸦。荒凉池馆内,不似有人家。元稹。昏鸦何处落,野渡少人行。黄叶声在地,青山影入城。文天祥”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昏鸦”意象的理解。
第三,我感到一堂课除了夯实教学重点,紧紧抓住教学情感外,更为重要的是精妙的教学设计。这是个逐渐成熟的教学功夫,教师一定要有教学敏感性,当看到课本的每一篇文章时,要很快地找到切入点。这节课我就以“秋思”为切入点。另外,在听课时,我还发现了九年级的一位老师在讲文言文时,从文题的'重要的字去找切入点,而由文题的两个字来统领全文,使整个教学设计紧凑而有序。
第四,古代诗歌的教学任务,不能停留在以诵读为主要手段来使学生感知诗的韵律美上,而要循此继进,采用多种方式来使学生产生朦胧的美的意识,培养学生再造意像的能力和联想的能力,我采用“学生自己用话描绘诗歌”的方式既加深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又巩固学生对诗句的记忆,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大脑活跃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语言组织能力,真正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了。
第五,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
我认为要让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通过感知和想象的心理层面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意境的美,要充分尊重审美心理的形成规律,要注意意象的特点品质和诗人情感之间的微妙关系。
在分析意象组合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进行再创造,意象之间似离实合,似断实续的状态被学生还原了。如在分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幅苍凉悲壮的秋行图。原来景是人眼中的景,而人是天涯断肠人,所以第一层形成的动静相迭的事态描绘的其实是天涯沦落人那种颠波流离、潦倒无依的曲折境遇和哀惋凄苦的多重心态下的情感轨迹。学生亦能从这样画面的还原和情感的体验,将诗歌意象通过鉴赏升华为一个境界,也就自然得到了意境的审美升华。
诗歌鉴赏的教学,应该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知体验,从此来培养文化的感悟能力,形成素养。在过去的诗歌教学中,由于应试专家和老师们精心炮制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学生并没有进行真正的鉴赏活动,而是追求技巧的运用和答案的要点的完整性,跳过了感知和想象的心理层面。我认为诗歌鉴赏的教学要充分尊重审美心理的形成规律,从术语、文化知识的抽象的植入转变到文化感悟的培养,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有关诗句的意象、意境,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最后,在这节课上,我在今后教学更需要注意的是,我讲的语言还是太多,不能够做到简炼,在教学有序的衔接时,不能够做到很好地过渡,过于太强势,课堂设计的教学问题还不能够具有开放性,学生不敢举手大胆发表言论,还需要在以后的课堂上多引导学生大胆主动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讲这首小令的情语时“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时,没有做到深入下去,给人一种没有沉下来的感觉,有的只是泛泛地讲,没有点到重要内容上。还有没有课外拓展知识,还需多拓展课外知识,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回归现实生活,用心感悟课文知识。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3
优秀经典的诗歌犹如奔流不息的长江两岸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犹如浩瀚无际的天空中一颗颗闪烁的星星;犹如波浪翻滚的大海中一朵朵洁白的浪花,我带领学生们一路欣赏,一路仰视,一路采撷。以《天净沙·秋思》为例,为了让学生领略它的神韵,我决定独辟蹊径──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品味全诗,然后仔细观察课文中为它配的插图,看一看这副插图是否最好地体现了《秋思》的意境,老师非常希望同学们能给插图作者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生自读、讨论)
生1:诗中说是瘦马,可画中的马还比较健壮,马腿上的肌肉都看得很清楚,应该把马画得瘦骨嶙峋一些才好,而且最好是老马。
生2:我觉得人不一定非要骑在马上,如果由人牵着马走,岂不是更能表现出鞍马劳顿的味道。因为连马都累得走不动了,画中人心情的落寞就可想而知了。
师:很有创意。人骑马还是人牵马的问题反映了你的思考很深入。
生3:图中人物的表情很到位,但马的表情还可以更忧郁一些。
生4:插图中的`树也有问题。图中远处的树给人郁郁葱葱的感觉,近处的树却是光秃秃的。这样的对比太强烈了,不符合诗中的意境。我认为老树上如果有几片摇摇欲坠的叶子更能体现出苍凉之感。
生5:枯藤呢?插图中根本没有枯藤。如果能画出枯藤与古树的缠绕,植物的意象就鲜明了。
生6:远处的夕阳可以画得朦胧一些,还可以画出半边已经下山的样子,渲染出傍晚的气氛。
生7:插图中鸟儿们飞得很轻盈,哪里是昏鸦啊。我认为鸟儿可以画得沉重一些,笨重一些,最好让大部分鸟栖息在枯枝上,因为“秋思”的画面应凝重。
生8:风呢?如何体现西风?图中并没有表现出来。
生9:可以在茅屋上画些淡淡的炊烟,炊烟袅袅,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气息更足,风的动感也表达出来了。
生10:画中人可以不戴帽子,让发丝微微飘起,西风不就出来了吗?
生11:本是游子思乡图,作者却用了一些笔墨去写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不是矛盾了吗?
生12:不矛盾。这叫反衬,以温馨衬凄凉嘛!
生13:对,游子触景生情,别人家是天伦之乐,自己却是沦落天涯,羁旅漂泊,这种对比痛彻心怀啊!
生14:也只有这样对比起来,断肠人的形象才更丰盈!
师:对插图还有什么建议吗?
生15:除了细节的问题,我觉得插图最大的问题是整体构思上的毛病。我读完这首诗,眼前浮现的是一副古道苍苍,秋风萧瑟的图画,但是这副图给我的感觉太拥挤了,甚至是太热闹了。
生16:可能是景物都挤在一起的原因吧。我们可以把“小桥流水人家”安排得远一点,让古道的纵深感更强一些,如果景物能真正地成为背景,以此突出主人公的孤独,画面的整个格调就改变了。
……
师:说得真好,通过这样的修改,我感觉到大家对这首诗的理解相当深刻了。下课以后,爱好绘画的同学还可以把我们的想法画出来,然后和课文插图比较一下,怎么样?……
【反思】
一节课下来,我主动“退位”,学生踊跃“登基”,收到了曲径通幽的效果。想起以前讲这首诗时,惟恐学生不能体会其中之妙,罗罗嗦嗦,零零种种,不胜其烦,结果搞得意境全无,自己也疲惫不堪。这样多好啊,教师“退位”,学生“登基”,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但是这不等于说教师就可以完全放弃自己的责任,变成课堂上无所事事的人,教师依然是核心,而且是真正的核心。没有这个核心,学生也将一事无成。但这个核心不再是拿着一本教参让学生坐授笔录的人,而是一个导游。他将学生──他的“游客”──引入胜境,自由观赏,但当“游客们”对巍然高耸的建筑群茫然不解或不识鸟兽草木之名时,他不会置身事外,而是适时出面做精彩解说,令人如沐春风。讲解一篇文章就像引导游人做一次畅快的旅游一样,使游人的知识得以丰富,精神得以陶冶,境界得以升华。另外,教师的讲有时还要像仙人指路,在学生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轻灵而高妙地一“点”,即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效,这样的讲就是“点拨”,需要教师精心备课本,备学生,备语言。其实,课堂教学的创新并不玄妙,不迷信,不偏激,老老实实地钻研教材,灵感总会与你有个约会的。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4
古代诗歌的教学任务,在七至九年级阶段,不能停留在以诵读为主要手段来使学生感知诗的韵律美上,而要循此继进,采用多种方式来使学生产生朦胧的美的意识,培养学生再造意像的能力和联想的能力,我采用“学生自己用话描绘诗歌”的方式既加深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又巩固学生对诗句的记忆,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大脑活跃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语言组织能力,真正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了。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时,心中自然升腾起无限的自豪感,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了,不仅知识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对诗歌的热爱的感情。在感受语言的基础上创造语言。古人朱熹说:“教书不见意趣,必不乐学。”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5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那么要上好一堂好课,老师就要在不断地反思中吸取教训,收获经验。我参评的课题是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十五课《古诗四首》,我认为这一堂课的闪光点照亮了每一个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灵。
一、寻找突破口,立足于学生实际
1、诗歌是一种抽象的文体,而我面对的却是初一新生,让他们去理解诗人那复杂、抽象、难懂的情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必须要寻找一个简单的切入点。我在设计教案时,首先想到的是怎样使学生迅速进入情境,于是我先选择其中两首类似的诗歌:王湾《次北固山下》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两首诗都是思乡的典范之作。由于学生在校住宿,很容易想家,因此,导入环节上先欣赏孟郊的《游子吟》,哀伤的音乐配上温馨的画面,自然把学生带入一个思念母亲,想念家的氛围中。
2、三维目标的设定。我将学习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也是一种分层目标的制定。由简入难,第一步抓关键词,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语言的丰富性;第二步抓住季节景物的特点,由于第三单元的文章与季节有关系,所以在读中还要抓住景物的特点;第三步让学生理解这些景物饱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热爱大自然和热爱家乡;第四步领悟本节课的难点——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每一步都考虑了学生的感知能力,步步为营。
二、多样化营造情感氛围
这节课的主题是“乡愁”,应采取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沉浸在“思乡”情结中,所以在课件的制作上我要下一番功夫。背景音乐的选择、画面和朗诵视频的挑剔,均要切合主题。以忧伤的二胡为主旋律,伴有行云流水般的古筝。
三、在读中品,在读中悟
学习古诗,朗读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甚至应是一个花大力气的环节。理解文章内涵必须要建立在文本的阅读上。但如何读才能增强学生的领悟力和感知力?我主要是采取“生生读——生生评,小组读——师生共评”的模式。要求是个别学生读完后先自己评价,再由其他同学评价,增强他们阅读兴趣,老师给予中肯的评判,接着展示小组合力,共同朗读,再师生共评价。在这种其乐融融的氛围下,学生的热情反而激发了老师的阅读兴趣,我饱含深情的朗读迎来了学生们热情的掌声,最后选出优生小组,并给予适当奖励。
四、化难为简,求同存异
诗歌讲究意象,但是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意象”这个词太深奥了。如何破解这个谜呢?我采取“求同存异”的办法。相同点较易找到,关键在于寻找不同点,先抓住两首诗中景物的特点,从色彩、感情基调去体会,逐渐发现两者的最大不同是思乡的程度不一样,一个是热爱大自然进而想到家;另一个是完全思念家乡。一个淡淡一缕,一个浓浓忧伤。再加上仿写例句,更增加了学生们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喜爱,最终达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五、课堂上的`灵光一闪
在“知识链接”这个板块中,本来说完“作者及写作背景”之后接着切换“律诗和散曲”这一幅幻灯片,可是在授课过程中由于紧张落下第二条,我迅速平复自己不安的心情,决定把它放到学生第一次读诗之后,揭示两首诗在体裁上的不同,却正好水到渠成,由我让学生了解变成学生自己想要理解,真可谓是“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一堂课下来,学生们的积极性高涨,参与性强,基于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学生们的听的认真,记得也认真,教学目标就在快乐的环境下轻松解决了,课堂效率普遍提高。
再次回顾我的课堂也有不足之处,我认真总结,反复考虑:
第一、在“美美地想”这个环节中,我在朗读上花费的时间较多,以至于小组讨论探究的时间略显仓促,学生说的还不够尽兴;
第二、在讲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时,应该提示学生将重点信息划下来,并记忆,而我只是说了一下重点的地方;
第三、在切换幻灯片时,应强调学生记笔记的速度和方法,筛选重点,剔除繁杂;
第四、我为学生搜集的两首课外诗歌,若能在课堂上读一读会更好,加深他们对家乡的理解,增强他们对这两首诗的情感把握。
我想,新课程对教师的传统教学经验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闪光点及其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怎能不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呢?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6
一、反思教案设计
我感到语文课堂一定要紧紧抓住教学重点,能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最大容量地去训练学生的语文素质。我始终还是坚信这样的一句话,“文以情而发,”因此在教案设计中我仅仅抓住“秋思”的主题,让学生围绕词语、句子进行品读和赏析,品读了一幅“深秋晚景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马致远的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祖”。教这首小令,我本着“短文长教”的原则,与选取的秋景中感受令中天涯羁旅漂泊人的孤寂与无奈,,重点训练学生“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为了达到这节课的训练目的,我先吃透教材本身。作品内容本身,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却为世人所知晓,不失为千古绝唱。本小令于短短二十八字中,刻画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在萧瑟苍凉的秋景中,叙述出天涯羁旅漂泊人的孤寂身影,读来,不禁令人悲情亦痛,潸然泪下……
古代诗歌的教学任务,不能停留在以诵读为主要手段来使学生感知诗的韵律美上,而要循此继进,采用多种方式来使学生产生朦胧的美的意识,培养学生再造意象的能力和联想的能力,我采用“情景再现”的方式既加深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又巩固学生对诗句的记忆,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大脑活跃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语言组织能力,真正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了。
二、反思文本
仔细分析全文,可以把它分为两幅:
第一幅画是由作者精心选取的九个名词、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的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再读下去,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依稀袅起的炊烟的农家小院。这一切,怎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呢。在这里,作者以乐景写哀情,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内心那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画抒写了作者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的情感: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
古人说“悲落叶于劲秋”,在深秋的风中,马致远将各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达情,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秋郊日暮羁旅图,让今天的我们读来依然唏嘘不已。
三、反思课堂教学
《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的小令名作,被称为“秋思之祖”。作品内容本身,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叙述羁旅漂泊人,时逢黄昏,感而发,发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我将课堂处理为七个环节:。一、导入新课,二、自主学习,三、互动交流,四、拓展训练,五、当堂训练,六、归纳总结,七、作业。
尽管诸如课堂主线、“瘦”“夕阳”的点化等多处得到认可,但仍有不少地方需改进,尤其是以下四点:1、要避免学生思维重复,腾出有更多时间给学生思考。2、“老”、“昏”、“古”等字仅停留在表面字义理解上,仍需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品赏,感受其荒凉的氛围。3、“断肠人”的情感体验仍不够深入。当学生首次提出“断肠人”让其感受到悲伤时,可顺势追寻,让学生思索“断肠人”在悲伤什么?尝试换位思考,假如你远在异地他乡,会有何感受?从而深化主旨,提示主题。4、可在教学中纳入比较手法,如:白朴的《天净沙秋》,从而彰显出本文“秋思之祖”的文学地位。
也许是初二的孩子涉世未深,学生不能很好地体现令中那种天涯羁旅漂泊人的孤寂与无奈,但在今后指导学生在习作的路上,我会继续引导他们体会这种写作方法。
在这节课上,我讲的语言还是太多,不能够做到简练,在教学有序的衔接时,不能够做到很好地过渡,过于强势,课堂设计的教学问题还不能够具有开放性,在讲这首小令的情语时“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时,没有做到深入下去,给人一种没有沉下来的感觉,有的只是泛泛地讲,没有点到重要内容上。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7
我感到一堂课除了夯实教学重点,紧紧抓住教学情感外,更为重要的是精妙的教学设计。这是个逐渐成熟的教学功夫,教师一定要有教学敏感性,当看到课本的每一篇文章时,要很快地找到切入点。这节课我就以“秋思”为切入点,由一首诗来引出“秋思”的.诗题。另外,在听课时,我还发现了九年级的一位老师在讲文言文时,从文题的重要的字去找切入点,由文题的两个字来统领全文,使整个教学设计紧凑而有序。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8
一、教学反思
1、本节课我的教学重点是诗歌的朗读和背诵,并从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主要运用了多媒体音频和视频来营造浓厚的学诗氛围,同学们都能在我的引导下掌握了诗歌的朗读技巧。
2、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对诗歌的整体感悟和诗歌意境的品味。在难点的解决中,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去谈自己的感悟和心得。在我的引导和解说下,学生都能感受了诗歌那苍凉凄清的艺术境界。
3、本节课的能力培养和拓展是写作手法的学习和运用。
学生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后,课堂进行片段作文训练,拓展学生的写作能力。
4、在对作品字、词、句的品析上,我做得不是很好。还应给寄予更多的学生以更充裕的时间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这样学生对作品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同时,我的板书字体也不是很美观,还得继续加大力度不断的进行苦练。
二、教学目标、理念。
1、“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使得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活动过程”。
在这节课中,我主要是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让学生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完成了我的教学重点。在这点上我做得还是比较成功的,学生都能感受到了诗歌的朗读氛围,并能很好的把整首曲子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和背诵。
2、“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我的教育目标。在对作品字、词、句的品析上,我就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核心。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贯穿教学大纲的一条红线。
在课堂中,我主要是通过对意境的感受和作业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畅谈自己的感悟和心得体会。
意境的感受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因此学生感觉比较吃力,花的时间多也一些。但是在我谈了自己的感受之后,学生对诗歌的意境有更深的了解,都能从中感受作者内心深处的无限伤痛之情。完成了我的难点突破计划。这点也是比较成功的。
能力的实践上学生也能掌握得比较好。都能很快的用刚学到“借景抒情”的方法来感受课外读物的分析和品味。
三、备课理念
1、以学生为本,弘扬学生主题精神为主。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备课中只要是从“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去制定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也就是说在备课的时候要明确自己本节课要引导学生掌握那些知识和技能;要指导学生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和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会有怎样的体验。
3、还要做到尊重差异、承认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的进行备课。
四、诗歌的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的内容:
作品内容的理解,主要是通过对诗歌的朗读、背诵和品析来完成。
2、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理解和背诵的基础上,才会对作品有所感悟,这样才能更好的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流露。
3、整体感悟诗歌的意境:
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之后,对作品的整体感悟也会得到巩固和升华,这样就能更好的感受整首诗歌的意境。在感受了到诗歌的意境之后,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已经在慢慢的从实践中转化成为技能。
4、学生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行片段作文的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9
《秋思》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另两首为王安石的《泊船瓜州》和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这组诗词反应的主题是“思乡情”。《秋思》文本只有四行,二十八个字,但信短情长,诗人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却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小小细节——“写家书、又开封”展露无遗。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完形诗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蕴含的意境,进而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刻地体会诗人的秋思情怀呢?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我努力想要突破的难点所在。
一、熟知诗人,了解背景。
本首诗歌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思乡之情虽古来有之,现在也不缺乏鲜活的例子,但如果对诗人及写作背景不甚了解,理解起古诗来还是很难入情入境。所以新课导入时我就通过资料展示,和孩子们一起初步了解了此诗的创作背景,诗人缘何有家不能归。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也创设了一份淡淡忧愁的情境,为古诗教学做好铺垫。
二、反复朗读,初知诗意。
诗的教学不同于课文阅读教学的点有很多,但有一种策略两者却是可以通用的,那就是“读”。诗只有28个字,我们不能把诗拆得支离破碎,使它失去了完整性,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管学生懂与不懂,先让学生读了再说。
在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我先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再个别读,齐读,教师范读,师生合作读等等,读的内容虽相同,但读的形式多样化,这种“百变读”加上“百遍读”,学生不仅不会缺乏朗读的兴趣,反而在一遍遍的诵读之中慢慢领悟了诗的大意,再借助书中的注释、工具书、生生合作,加上孩子们的'课前预习,学生在交流诗意时基本能较完整地说清说顺。
三、深入研读,领悟意境。
古诗词言简意赅,一字千金,是极富魅力的。虽然之前学生已经在多遍诵读中基本了解了古诗大意,但这表象的理解并不意味着学生能领悟诗歌描绘的意境。所以,我把这四句诗串成了一个故事,逐句讲逐句品,创设了一个意境,引领学生在想象中丰富情感,走进诗人内心。
“见秋风”,可秋风却不可见,那诗人看见的是什么呢?树叶飘落、大雁南归......这样萧条的景象其实反映的是诗人落寞的内心;能见落叶、见大雁,却又见不到谁?学生立马想到家乡、亲人。这就在“见”与“不见”之间让学生切实地感受了一把诗人的惆怅与无奈。
这样的心境如何来表达呢?唯有“作家书”,张籍只能把这深深的思念化在信中,那他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呢?这样的问题设置再一次引导学生换位为诗人,说话练习间,学生也更能体会信短情长,表达“意万重”的不易。
最后,引导学生抓住“又开封”的细节描写,想象诗人在一遍又一遍的“开封”中以及“信走心也走”的牵挂中,深深地体会诗人无尽的思乡之情。至此,一个充满秋思情怀的张籍,一个惆怅落寞的张籍,便形象化地出现在学生眼前,停留在学生心中。
所以逐句讲逐句品的方式看似散化了全诗,实则更完整地串联了全诗,突出并突破了“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想象中完形诗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蕴含的意境,体会诗人秋思情怀”的重难点。
四、故事练笔,回归整体。
教学到此处,完成语文书中的课后练习“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将《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对学生而言已不在话下,而这样的练笔又再一次的将仅有二十八个字的零散诗歌在学生脑海中呈现出了一个完整的诗歌形象,成就了一个感人至深,充满乡思乡愁的诗人张籍。
五、走出文本,积累延伸。
最后,文本拓展部分,我让学生“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或歌曲,读一读或唱一唱”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于他们而言,这不像是一项作业、任务,更像是学完了本诗自然而然想去做的一件事。
据我观察,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复诵读中就已经对《秋思》熟背成诵(与其说是背,不如说是自然而然地记下了),所以我相信课外搜集诗词或歌曲时,学生一定能多多少少感悟到诗歌中的思乡之情,并与诗词或歌曲亲密接触,从心底去爱上它。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有收获也有遗憾,如:对诗的深度挖掘;各部分时间的把控;学生小组交流的有效性等等,还有很多需要并可以改善的地方。希望在今后的古诗教学中,能抓住一丝光明,稳健而踏实地摸索出更宽敞的教学之路。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0
讲完这节课,我感到语文课堂一定要紧紧抓住教学重点,能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最大容量地去训练学生的语文素质。“文以情而发,”我始终还是坚信这样的一句话,因此在课堂上我仅仅抓住“秋思”的主题,让学生围绕词语、句子进行品读和赏析,品读了一幅“深秋晚景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同时对一些重点的词句进行拓展延伸,像讲到“昏鸦”时,我让学生读相关诗句“饥啅空篱雀,寒栖满树鸦。荒凉池馆内,不似有人家。——元稹。昏鸦何处落,野渡少人行。黄叶声在地,青山影入城。——文天祥”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昏鸦”意象的理解。
古代诗歌的教学任务,不能停留在以诵读为主要手段来使学生感知诗的`韵律美上,而要循此继进,采用多种方式来使学生产生朦胧的美的意识,培养学生再造意像的能力和联想的能力,我采用“学生自己用话描绘诗歌”的方式既加深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又巩固学生对诗句的记忆,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大脑活跃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语言组织能力,真正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了。
在这节课上,我讲的语言还是太多,不能够做到简炼,在教学有序的衔接时,不能够做到很好地过渡,过于太强势,课堂设计的教学问题还不能够具有开放性,在讲这首小令的情语时“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时,没有做到深入下去,给人一种没有沉下来的感觉,有的只是泛泛地讲,没有点到重要内容上。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1
《秋思》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同组的还有王安石的《泊船瓜州》和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这组诗词反应的主题是:思乡情。《秋思》虽然文本只有四行,二十八个字,但诗人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如何在课堂上能与学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除了诗的内容外,我到底要通过《秋思》这个载体教给学生什么?诗的课堂到底应该是个怎样的课堂?……这一系列的问题不断呈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不禁自问:新课程背景下的古诗应怎么教,古诗教学应把握什么?应带给学生什么?
我个人认为古诗教学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课堂。这才无愧于古人创造诗词,无愧于诗词有别于其它文体,无愧于编书者纳入古诗词教学的用意。怎样才能创造出一个诗意的课堂?我想方设法让《秋思》的情意在诗意的课堂上流泻。
一、和学生一起在读中感悟诗情
我一直认为诗的教学应不同于其它的课文阅读教学。一般的课文阅读教学可抓住重点的字词句深入品味体会,但诗只有28个字,我们不能把诗拆得支离破碎,使它失去了整体的完整性。为了保护“诗”作为一种“完形”的存在,我采取的策略就是诵读。不管学生懂与不懂,先让学生读了再说,让《秋思》在诵读中流淌。
整节课我安排了学生大大小小的'读差不多有二十多次。开始整首诗的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再师生配合读,读出这首诗特有的忧伤。接着课中导读,在理解了诗意的基础上,在体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在有了自己的个人独特的见解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老师的引读、看意境读、想像读,最后熟读成背。这样一层一层地深入读,让学生在读中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诗人的思乡情,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诗的味道。
二、引领学生在想象中丰富诗意
古诗词言简意赅,一字千金,是极富魅力的。每个字、词都是作者独具匠心所在。所谓“十年得一字”、“语不惊人死不休”更是古人锤炼语言的佳话。在深入备课后,我觉得诗中的“见秋风” 可作为教学这首诗的突破口。“意万重”是这首诗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我个人觉得引导学生想象,丰富学生对“见秋风”的表象,加深对“意万重”的理解。这样对学生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学生对这首诗有了整体的印象后,我马上抓住诗眼“见”大做文章。我安排了学生一次次想象“见到什么”“见不到什么”,“风是无形的,看不见但作者却感受到什么?目的是希望学生在我营造的意境中,在一次次的对比中,以有形的景来衬无形的思,循序渐进地引领孩子们探究、品味“见秋风”。希望一次又一次地让学生感悟诗人“乡愁生于秋风里”、“乡思寄寓家书中”、“乡心乃在寂寞处”。希望想象到的画面成为学生通往作者内心的桥梁,让学生与作者感同身受。
诗人的“意万重”是诗的重点。当学生感受到张翰能弃官而回,而诗人却只能通过写家书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可久居在外,一生坎坷的诗人又岂止是思家呢?于是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诗人的“意万重”我让学生交流张籍的资料,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学生对诗人有所了解后,我马上又让学生想象诗人的“意万重”可能是什么?这样学生通过理解后的想象,就有可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了,这样诗中“意万重”学生就能理解,就能在想象中深化了。
在《秋思》一课中,我前后安排了多次不同类型的想象。“见秋风”“意万重”是联想,听诵读想象画面是一种表现想象,配乐想象家书是一种创造想象,多维度问作者是一种角色想象。目的是希望在恰如其分的情感的激发下,学生的想象丰富起来,说话写话的训练就水到渠成。
三、指导学生在写中深化诗情
在《秋思》一课教学中,当学生的情绪被完全调动起来的时候,我运用多媒体,凄婉的背景音乐,让一个飘满离愁别绪的意境在课堂缓缓流淌,流淌进学生的心田。此时我说:“这瑟瑟的秋思,绞碎了诗人思乡的心,他最想和家人说些什么呢?”学生们遐想翩翩,我让学生拿出笔来写一写家书,学生纷纷拿起了笔,尽情地释放着内心的感受,学生的情感在“写”当中得到了释放。
互文印证也是我这节课采用的一个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学生深入领悟了诗人的浓浓的乡愁后,当捎信人带走了信时,我及时挑疑:这带走的仅仅是一封信吗?它还带走了什么?学生马上反应出带走还有作者的心、作者的思乡情、作者对家人的祝福……我及时把学生引入孟郊的《归信吟》:书去魂亦去,兀然恐一身。
让学生再一次走进了张籍的心中。接着我还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思乡古诗,进一步感受乡愁,最后把学生带进来现代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中,在凄婉的音乐背景下,听教师范读,学生自己读,把乡愁提升到爱国情愁中。
课前的设想只是我的一个理想课堂,一堂课下来,遗憾颇多。如:时间的掌握,诗中的挖掘都还欠火候,与学生的互动还欠缺,教师的课堂教学机智还有待提高……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2
教学反思:中国自古就有“春女怨,秋士悲”之说,这大概是因为女人如花,而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但可惜的是春光短暂,很快地百花就会凋零,而女人也是如此,她们的美丽容颜也会随岁月的流逝而一去不复返因此睹物伤怀,女人就难免伤春怨春而秋士悲说的是在西风渐紧秋天里,万物开始凋零,随之严冬就会来临有远大抱负的男人年近半百却一事无成,而在世的日子却所剩无几了,就犹如草木逢霜一样感时伤身,难免不临秋而叹因此,自古以来,那些抑郁不得志的文人们陆续写出了一些悲秋的.千古名篇而这篇《天净沙. 秋思》就是这些名篇中的名篇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以景衬情的写作手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因此,可就这篇小令来引导学生体会和模仿这种以景衬情的写作手法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3
《天净沙 秋思》教学反思 石琳 每周的星期三是我们语文组集体教研活动时间,本周我非常荣幸地接到了讲一节公开课的通知。我准备尝试我没有讲过的公开课的课型——诗歌,于是,征得了备课组全体成员的同意,《古代诗歌四首》被初步确定。
但是,四首诗一节课下来,必然是平分秋色,不分伯仲,再说刚刚开始上七年级的学生,自然不会读诗的方法,无法融会贯通。于是,我们又商定,压缩内容,择其要来讲,于是乎大致确定为《天净沙秋思》。力求让学生能够在此课上感受到学习古诗的乐趣、方法技巧,更主要的是可以融会贯通,感受到朗读和体会是读诗的要着。
一、课前研读
于是我开始研究《天净沙秋思》其文:马致远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蕴深远,结构精巧,平仄起伏,顿挫有致,音韵铿锵,直贯灵心。其四射的艺术魅力,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骚人才子。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绝句妙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又兼具宋词清隽疏朗之自然,历来被推崇为描写自然的佳作,堪称“秋思之祖”(《中原音韵》)。它勾画了一幅浪迹天涯的游子在深秋黄昏时刻孤寂无依的悲凉处境和思念故乡的愁苦心情。你看:夕阳下,乌鸦归巢,小桥边,农人回家;而荒凉古道上,瑟瑟秋风中,我们的主人公却是疲人瘦马,踽踽独行,夜宿何处,明日何往?都还不得而知。这又怎不叫他愁肠寸断、倍思故乡!全曲不着一“秋”,却写尽深秋荒凉萧瑟的肃杀景象;不用一“思”,却将游子浓重的乡愁与忧思写得淋漓尽致。正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可是要能为学生传达出这种“风流”谈何容易?
于是我们又开始着眼于马致远其人。马致远(约1251-1324),字千里,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元大都(今北京)人,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但他是年轻时热衷功名,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一直没能实现,在经过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后,他看透了人生的耻辱,遂有退隐林泉的念头,晚年过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是“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当时最著名的
“四大家”之一。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有“曲状元”之誉。而小令《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匠心独运,自然天成,丝毫不见雕琢痕迹,很显然是他晚年之作,因而“断肠”之痛可以随处看到。
二、初定学案
基于这种考虑,我决定无论是出示课题解题、还是回顾归类思乡诗;无论是吟读诗歌,感知情境的初步感知,还是解读诗歌,进入情境的深入赏析;无论是评读诗歌,深化情境,还是最后走出诗境,回归作者本人的文人情怀,我们都可以看到学生的积极的、踊跃的、全面的、深入的参与,在这节课上,我能够感受到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能够感受到学生声情并茂的表达,能够感受到学生抑或浓郁抑或恬淡的哀愁,能够感受到他们对马致远其人抑或深刻抑或肤浅的理解,这些都是我所期望的,也许,读诗、词、曲,也就大抵如此了??
三、教后反思
讲完这节课,我感到语文课堂一定要紧紧抓住教学重点,能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内最大容量地去训练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课应力求达到知识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在此同时,听过好几节语文课,有些教师只在于过多进行内容分析,而忽视了作者的情感抒发,“文以情而发,”我始终还是坚信这样的一句话,因此在课堂上我仅仅抓住“秋思”的主题,让学生围绕词语、句子进行品读和赏析,品读了一幅“深秋晚景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同时对一些重点的词句进行拓展延伸,像讲到“昏鸦”时,我让学生读相关诗句“饥啅空篱雀,寒栖满树鸦。荒凉池馆内,不似有人家。——元稹。昏鸦何处落,野渡少人行。黄叶声在地,青山影入城。——文天祥”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昏鸦”意象的理解。
古代诗歌的教学任务,不能停留在以诵读为主要手段来使学生感知诗的韵律美上,而要循此继进,采用多种方式来使学生产生朦胧的美的意识,培养学生再造意像的能力和联想的能力,我采用“学生自己用话描绘诗歌”的方式既加深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又巩固学生对诗句的记忆,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大脑活跃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语言组织能力,真正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了。
在这节课上,我在今后教学更需要注意的是,我讲的语言还是太多,不能够做到简炼,在教学有序的衔接时,不能够做到很好地过渡,过于太强势,课堂设计的教学问题还不能够具有开放性,在讲这首小令的情语时“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时,没有做到深入下去,给人一种没有沉下来的感觉,有的只是泛泛地讲,没有点到重要内容上。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4
“残花风沙烈马,轻烟枯木残霞,薄雾彩蝶黄花。残阳似血,魂伤人在天涯。”,讲完了这首元代的散曲小令,我不禁就这样吟诵起来,是的,这首曾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散曲小令,是多么的精练,古人宋玉曾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全篇仅五句,二十八个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前四句没提到过一句作者的思想感情,却没有一个字不在抒发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罗列,就把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
于是,在这节课上,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渲染这种浓烈的悲苦之情。我采用图文结合的讲解方法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诗人流浪他乡,心中孤寂悲伤的思乡之情。诗中“小桥流水人家”穿插在这种悲凉的曲调当中,将乐景与哀景融为一体,更反衬出他的思乡愁绪。但是,我想这曲小令除了让学生理解诗句,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更应该让学生学会这首小令的写作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并让学生依据这首诗进行仿写。学生在仿写的过程虽有点难度,但表现得都很积极兴奋。
讲完这节课,我感到语文课堂一定要紧紧抓住教学重点,能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最大容量地去训练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课应力求达到知识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在此同时,听过好几节语文课,有些教师只在于过多进行内容分析,而忽视了作者的情感抒发,“文以情而发,”我始终还是坚信这样的一句话,如果我们撇弃了文章的情感,只是把单调的字、词、句拿到课堂上,想必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虽然在这方面我做得还不算太到位,可是我深深意识到了这一点。
另外,我感到一堂课除了夯实教学重点,紧紧抓住教学情感外,更为重要的是精妙的教学设计。这是个逐渐成熟的`教学功夫,教师一定要有教学敏感性,当看到课本的每一篇文章时,要很快地找到切入点。这节课我就以“秋思”为切入点,由一首诗来引出“秋思”的诗题。另外,在听课时,我还发现了九年级的一位老师在讲文言文时,从文题的重要的字去找切入点,由文题的两个字来统领全文,使整个教学设计紧凑而有序。
在这节课上,我在今后教学更需要注意的是,我讲的语言还是太多,不能够做到简炼,在教学有序的衔接时,不能够做到很好地过渡,过于太强势,课堂设计的教学问题还不能够具有开放性,在讲这首小令的情语时“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时,没有做到深入下去,给人一种没有沉下来的感觉,有的只是泛泛地讲,没有点到重要内容上。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5
本节课的优势在于:
1、导入简洁明了,开门见山。
2、变换方式朗读,引导学生沉浸在诗歌意境中,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记忆这首散曲作品。
3、对于列锦手法的探究,由引出概念到经典例子印证,再到作用分析,逐层深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4、学以致用,分析课文,学生学会识别赏析列锦手法。
5、学生能一课一得,学会识别列锦手法,并用以赏析诗歌。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
1、自己教学语言的精炼、优美、完整性需继续提高。
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得到了反复印证与强化,但范例及引导仍略显单薄,可以再适当充实几例。
3、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分享受到一定限制,互动性不够强。
第四篇: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
在这节课上,我主要以诵读为主要手段来使学生感知诗的韵律美上,采用多种方式来使学生体悟作者的孤寂,愁苦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感悟能力,形成素养,我采用“学生自己用话描绘诗歌”的方式既加深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又巩固学生对诗句的记忆,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大脑活跃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语言组织能力,真正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了。
在分析意象组合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进行再创造,意象之间似离实合,似断实续的状态被学生还原了。如在分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幅苍凉悲壮的秋行图。原来景是人眼中的景,而人是天涯断肠人,所以第一层形成的动静相迭的事态描绘的其实是天涯沦落人那种颠波流离、潦倒无依的曲折境遇和哀惋凄苦的多重心态下的情感轨迹。学生亦能从这样画面的还原和情感的体验,将诗歌意象通过鉴赏升华为一个境界,也就自然得到了意境的审美升华。
在这节课上,我在今后教学更需要注意的是,我讲的语言还是太多,不能够做到简炼,在教学有序的衔接时,不能够做到很好地过渡,过于太强势,课堂设计的教学问题还不能够具有开放性,在讲这首小令的情语时“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时,没有做到深入下去,给人一种没有沉下来的感觉,有的只是泛泛地讲,没有点到重要内容上
诗歌鉴赏的教学,应该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知体验,从此来培养文化的感悟能力,形成素养。在过去的诗歌教学中,由于应试专家和老师们精心炮制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学生并没有进行真正的鉴赏活动,而是追求技巧的运用和答案的要点的完整性,跳过了感知和想象的心理层面。我认为诗歌鉴赏的教学要充分尊重审美心理的形成规律,从术语、文化知识的抽象的植入转变到文化感悟的培养,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有关诗句的意象、意境,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我认为课堂教学方法要多样,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关于朗诵开展了很多活动形式。诗词朗诵比赛,或背诵,或吟咏,或游戏,评选“诗香班级”和“诗词之星”。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对古诗文知识由“浅尝则止”到“牢固掌握”,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感受成功的快乐和创造的幸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时,心中自然升腾起无限的自豪感,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了,不仅知识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对诗歌的热爱的感情。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2
本人一直比较喜欢古诗词,所以对诗词的教学也非常有热情。
中国自古就有“春女怨,秋士悲”之说,这大概是因为女人如花,而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但可惜的是春光短暂,很快地百花就会凋零,而女人也是如此,她们的美丽容颜也会随岁月的流逝而一去不复返因此睹物伤怀,女人就难免伤春怨春而秋士悲说的是在西风渐紧秋天里,万物开始凋零,随之严冬就会来临有远大抱负的男人年近半百却一事无成,而在世的日子却所剩无几了,就犹如草木逢霜一样感时伤身,难免不临秋而叹因此,自古以来,那些抑郁不得志的文人们陆续写出了一些悲秋的千古名篇而这篇《天净沙。秋思》就是这些名篇中的名篇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以景衬情的写作手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因此,可就这篇小令来引导学生体会和模仿这种以景衬情的写作手法。
关于古代诗歌的教学,一般采取的教学方式是熟读成诵,提倡“诗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自然是学习诗歌的主要方式,但未免枯燥。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尝试了一种新的途径,就是改写诗歌,通过“绘一绘”的形式,把古诗改写成一段话。学生要改写,就必须先读懂诗歌的含义,品味诗中的情感,这正是诗歌教学的重点。通过这种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展学生的写作途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可谓“一箭双雕。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3
很久没有这样兴师动众的做课了,真的,我毫不否认公开课多多少少是要有表演的成分的,不过,我还是很庆幸,也很珍惜这次讲课的机会,因为,我已经久违了这种感觉,久违了夸张一点讲的“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味道,此时,我特想尝试一下新课型的讲法,因此,我准备尝试我没有讲过的公开课的课型——诗歌,于是,征得了备课组全体成员的同意,《古代诗歌四首》被初步确定。
但是,四首诗一节课下来,必然是平分秋色,不分伯仲,再说刚刚开始上初一的小孩子,自然不会读诗的方法,无法融会贯通。于是,我们又商定,压缩内容,择其要来讲,于是乎大致确定为《次北固山下》和《天净沙秋思》。当然,几经斟酌,我们又决定只讲一首曲《天净沙秋思》,力求让刚刚进入初一的学生能够在此课上感受到学习古诗的乐趣、方法技巧,更主要的是可以融会贯通,感受到朗读和体会是读诗的要着。
于是我们开始研究《天净沙秋思》其文:马致远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蕴深远,结构精巧,平仄起伏,顿挫有致,音韵铿锵,直贯灵心。其四射的艺术魅力,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骚人才子。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绝句妙景”(《人间词话》),又兼具宋词清隽疏朗之自然,历来被推崇为描写自然的佳作,堪称“秋思之祖”(《中原音韵》)。它勾画了一幅浪迹天涯的游子在深秋黄昏时刻孤寂无依的悲凉处境和思念故乡的愁苦心情。你看:夕阳下,乌鸦归巢,小桥边,农人回家;而荒凉古道上,瑟瑟秋风中,我们的主人公却是疲人瘦马,踽踽独行,夜宿何处,明日何往?都还不得而知。这又怎不叫他愁肠寸断、倍思故乡!全曲不着一“秋”,却写尽深秋荒凉萧瑟的肃杀景象;不用一“思”,却将游子浓重的乡愁与忧思写得淋漓尽致。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可是要能为学生传达出这种“风流”谈何容易?
于是我们又开始着眼于马致远其人。马致远(约1251~1321至1324),字千里,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元大都(今北京)人,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但他是年轻时热衷功名,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一直没能实现,在经过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后,他看透了人生的耻辱,遂有退隐林泉的念头,晚年过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是“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当时最著名的“四大家”之一。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有“曲状元”之誉。而小令《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匠心独运,自然天成,丝毫不见雕琢痕迹,很显然是他晚年之作,因而“断肠”之痛可以随处看到。
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决定无论是出示课题解题、还是回顾归类思乡诗;无论是吟读诗歌,感知情境的初步感知,还是解读诗歌,进入情境的深入赏析;无论是评读诗歌,深化情境,还是最后走出诗境,回归作者本人的文人情怀,我们都可以看到学生的积极的、踊跃的、全面的、深入的参与,在这节课上,我能够感受到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能够感受到学生声情并茂的表达,能够感受到学生抑或浓郁抑或恬淡的哀愁,能够感受到他们对马致远其人抑或深刻抑或肤浅的理解,这些都是我所期望的,也许,读诗、词、曲,也就大抵如此了……
通过此课,我感受颇多,反思也很多:
1、团结出战动力,团结出凝聚力:
这节课虽然只是四十五分钟,看上去是我一个人和36名学生的展演,但,在我的背后有整个的教研组,有宋昀老师的悉心指导,有李英军老师的耐心指点,有崔玉萍老师的鼎力相助,有王峰军老师的中肯建议……所以尽管还没有达到学校领导,特别是董校长这样的语文专家的充分肯定,但是,我们也在讲课的过程中,感受到了集体智慧的力量,集体力量的伟大!
2、充分理解了“课文无非是例子”的含义
讲授诗歌要紧紧抓住朗读这把金钥匙,这节课上,我们就充分运用了这一点,于是,学生反复读,而每一遍读的要求又在循序渐进的提
高,做到了读中学、读中赏、读中悟、读中背,读中拓,于是,各类诗歌体裁的学习方法,学生都会了。那么,这个例子的作用也就充分显现出来了。
3、诵读教学是我自身教学的薄弱环节。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一向自信的我在讲此课之前也有过很多犹豫,在同志们的鼓励下,我坚持下来了,但是,不可否认由于自身驾驭能力有限,所以,本课虽有拓展,但是明显感到容量较小、密度不大,相对于知识爆炸、信息爆炸、智慧爆炸的今天这个时代来讲,我还显得过分保守,也明显暴露出我自身功底不够深厚,学习不够深入,知识不够扎实等诸多缺点,于是,我在头脑中有设计出一系列的读书方案,当然包括读屏,争取能在短时间内有所提高,尽量对各类课型有深入的把握和理解,不负众望。
谢谢!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4
一、教学反思
1、本节课我的教学重点是诗歌的朗读和背诵,并从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主要运用了多媒体音频和视频来营造浓厚的学诗氛围,同学们都能在我的引导下掌握了诗歌的朗读技巧。
2、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对诗歌的整体感悟和诗歌意境的品味。在难点的解决中,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去谈自己的感悟和心得。在我的引导和解说下,学生都能感受了诗歌那苍凉凄清的艺术境界。
3、本节课的能力培养和拓展是写作手法的学习和运用。
学生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后,课堂进行片段作文训练,拓展学生的写作能力。
4、在对作品字、词、句的品析上,我做得不是很好。还应给寄予更多的学生以更充裕的时间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这样学生对作品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同时,我的板书字体也不是很美观,还得继续加大力度不断的进行苦练。
二、教学目标、理念。
1、“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使得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活动过程”。
在这节课中,我主要是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让学生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完成了我的教学重点。在这点上我做得还是比较成功的,学生都能感受到了诗歌的朗读氛围,并能很好的把整首曲子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和背诵。
2、“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我的教育目标。在对作品字、词、句的品析上,我就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核心。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贯穿教学大纲的一条红线。
在课堂中,我主要是通过对意境的感受和作业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畅谈自己的感悟和心得体会。
意境的感受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因此学生感觉比较吃力,花的时间多也一些。但是在我谈了自己的感受之后,学生对诗歌的意境有更深的了解,都能从中感受作者内心深处的无限伤痛之情。完成了我的难点突破计划。这点也是比较成功的。
能力的实践上学生也能掌握得比较好。都能很快的用刚学到“借景抒情”的方法来感受课外读物的分析和品味。
三、备课理念
1、以学生为本,弘扬学生主题精神为主。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备课中只要是从“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去制定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也就是说在备课的时候要明确自己本节课要引导学生掌握那些知识和技能;要指导学生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和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会有怎样的体验。
3、还要做到尊重差异、承认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的进行备课。
四、诗歌的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的内容:
作品内容的理解,主要是通过对诗歌的朗读、背诵和品析来完成。
2、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理解和背诵的基础上,才会对作品有所感悟,这样才能更好的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流露。
3、整体感悟诗歌的意境:
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之后,对作品的整体感悟也会得到巩固和升华,这样就能更好的感受整首诗歌的意境。在感受了到诗歌的意境之后,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已经在慢慢的从实践中转化成为技能。
4、学生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行片段作文的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5
20xx年10月26日,我在深圳市翠园中学东晓校区初一4班执教了《天净沙·秋思》。《天净沙·秋思》系马致远的小令名作,被称为“秋思之祖”。作品内容本身,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叙述羁旅漂泊人,时逢黄昏,感而发,发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我将课堂处理为五个环节:
一、导入:让学生谈谈近来学诗的心得,学生回应喜欢诗,喜欢其诗歌美。我随即顺势导入,这节课就是要从《天净沙·秋思》入手来品尝诗歌的美。
二、齐读,感受韵律美。提供小令常识资料给学生阅读,再让学生从节拍、押韵、句式来感受其韵律美。
三、自读,描绘画面美。要求学生任意挑选文中的一个景物词句,合理想象,扩写成一个小段落,展现出一个画面。
四、品读,体验意境美。先介绍马致远概况,了解作者生平经历,随后让学生结合文中景物描写,以“这个词让我感到。”为形式,用一句话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
五、研读,赏析语言美。让学生找出欣赏的词句,研品其表现手法,与同学分享。
课后,杨特及同仁们精妙的点评,一语中矢,使我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反思课堂中,尽管诸如课堂主线、“瘦”“夕阳”的点化等多处得到大家的认可,但仍有不少地方需改进,尤其是以下四点:
1、第三环节的扩写与第四环节的说一句话可考虑合并进行,以避免学生思维重复,腾出有更多时间给学生思考。
2、“老”、“昏”、“古”等字仅停留在表面字义理解上,仍需引导学生更学深入品赏,感受其荒凉的氛围。
3、“断肠人”的情感体验仍不够深入。当学生首次提出“断肠人”让其感受到悲伤时,可顺势追寻,让学生思索“断肠人”在悲伤什么?尝试换位思考,假如你远在异地他乡,会有何感受?从而深化主旨,提示主题。
4、可在教学中纳入比较手法,如格律诗与小令形式比较,《秋天》(何其芳)与《秋思》(马致远)的感情基调比较等,从而彰显出本文“秋思之祖”的文学地位。
谨向不遗余力点拨的杨特及其工作室骨干教师学员致以诚挚的谢意!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6
我感到一堂课除了夯实教学重点,紧紧抓住教学情感外,更为重要的是精妙的教学设计。这是个逐渐成熟的教学功夫,教师一定要有教学敏感性,当看到课本的每一篇文章时,要很快地找到切入点。这节课我就以“秋思”为切入点,由一首诗来引出“秋思”的诗题。另外,在听课时,我还发现了九年级的一位老师在讲文言文时,从文题的重要的字去找切入点,由文题的两个字来统领全文,使整个教学设计紧凑而有序。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7
讲完这节课,我感到语文课堂一定要紧紧抓住教学重点,能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最大容量地去训练学生的语文素质。“文以情而发,”我始终还是坚信这样的一句话,因此在课堂上我仅仅抓住“秋思”的主题,让学生围绕词语、句子进行品读和赏析,品读了一幅“深秋晚景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同时对一些重点的词句进行拓展延伸,像讲到“昏鸦”时,我让学生读相关诗句“饥啅空篱雀,寒栖满树鸦。荒凉池馆内,不似有人家。——元稹。昏鸦何处落,野渡少人行。黄叶声在地,青山影入城。——文天祥”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昏鸦”意象的理解。
古代诗歌的教学任务,不能停留在以诵读为主要手段来使学生感知诗的韵律美上,而要循此继进,采用多种方式来使学生产生朦胧的美的意识,培养学生再造意像的能力和联想的能力,我采用“学生自己用话描绘诗歌”的方式既加深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又巩固学生对诗句的记忆,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大脑活跃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语言组织能力,真正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了。
在这节课上,我讲的语言还是太多,不能够做到简炼,在教学有序的衔接时,不能够做到很好地过渡,过于太强势,课堂设计的教学问题还不能够具有开放性,在讲这首小令的情语时“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时,没有做到深入下去,给人一种没有沉下来的感觉,有的只是泛泛地讲,没有点到重要内容上。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8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
在分析意象组合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进行再创造,意象之间似离实合,似断实续的状态被学生还原了。如在分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幅苍凉悲壮的秋行图。原来景是人眼中的景,而人是天涯断肠人,所以第一层形成的动静相迭的事态描绘的其实是天涯沦落人那种颠波流离、潦倒无依的曲折境遇和哀惋凄苦的多重心态下的情感轨迹。学生亦能从这样画面的还原和情感的体验,将诗歌意象通过鉴赏升华为一个境界,也就自然得到了意境的审美升华。
诗歌鉴赏的教学,应该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知体验,从此来培养文化的感悟能力,形成素养。在过去的诗歌教学中,由于应试专家和老师们精心炮制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学生并没有进行真正的鉴赏活动,而是追求技巧的运用和答案的要点的完整性,跳过了感知和想象的心理层面。我认为诗歌鉴赏的教学要充分尊重审美心理的形成规律,从术语、文化知识的抽象的植入转变到文化感悟的培养,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有关诗句的意象、意境,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9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12)、(13)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近日上了《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特做反思如下:
一、课前反思
在课前,我仔细研究作为初一学生的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放弃了上届学生教学过程中花大量时间讨论颈联内涵的做法,而定位于在朗读中体会乡愁。诚然,颈联作为备受称赞的名句,仔细研讨无可厚非,但作为初一新生,要他们理解过于深刻的句子,似无必要,而应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事实证明,教学目标的这一改变,使得学生反响较上届要好,学生都能从课堂中感受到浓浓的乡愁,而不是一知半解,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在备课时,我了解到初一学生应有一种对新鲜事物的强烈的好奇,所以在讲《天净沙 秋思》时,特地将以前写的另一首《天净沙 中秋》投影到屏幕,学生都呈惊讶状,课堂气氛出现高潮,而这都在我的预料之内。
二、课中反思
在讲《天净沙 秋思》时,本来按课前制定的教学方案是分析到曲中出现的意象后,逐个分析体会乡愁。但学生在列举意象时漏了“瘦马”,于是,我放弃了原先的教学设计,紧抓“瘦马”不放,由马瘦讲到人瘦,由物质讲到感情,最后归结为乡愁,这样只讲了一个意象就把“曲”的主题讲清了,学生听起来也容易理解。
三、课后反思
课后,在陆老师、沈老师、叶老师的指点下,我总结了五个方面:
1、容上,“意象”这个概念可以不提出,只讲“事物”即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也可不讲,否则就脱离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仗这个律诗的要求要讲清,这是讲课时遗漏的。
2、次序上,我先指明本问是表现了乡愁,然后让学生找出句子中表现出来的乡愁,这是违背学生认知规律的做法,应通过朗读分析,指导学生从句子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3、词语上,对重点词语,如“风正一帆悬”中的“一帆悬”解毒不够,没有没有在特定的景中渲染出特定的情。
4、提问上,集体回答较多,个别提问较少,没有很好地顾及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同学。
5、板书设计上,字不够端正,而且较乱。
总得来说,这堂课基本达到了我预定的教学效果,但也反映出了很多的问题,这是需要我在今后工作中再接再厉的。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0
优秀经典的诗歌犹如奔流不息的长江两岸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犹如浩瀚无际的天空中一颗颗闪烁的星星;犹如波浪翻滚的大海中一朵朵洁白的浪花,我带领学生们一路欣赏,一路仰视,一路采撷。以《天净沙·秋思》为例,为了让学生领略它的神韵,我决定独辟蹊径──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品味全诗,然后仔细观察课文中为它配的插图,看一看这副插图是否最好地体现了《秋思》的意境,老师非常希望同学们能给插图作者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生自读、讨论)
生1:诗中说是瘦马,可画中的马还比较健壮,马腿上的肌肉都看得很清楚,应该把马画得瘦骨嶙峋一些才好,而且最好是老马。
生2:我觉得人不一定非要骑在马上,如果由人牵着马走,岂不是更能表现出鞍马劳顿的味道。因为连马都累得走不动了,画中人心情的落寞就可想而知了。
师:很有创意。人骑马还是人牵马的问题反映了你的思考很深入。
生3:图中人物的表情很到位,但马的表情还可以更忧郁一些。
生4:插图中的树也有问题。图中远处的树给人郁郁葱葱的感觉,近处的树却是光秃秃的。这样的对比太强烈了,不符合诗中的意境。我认为老树上如果有几片摇摇欲坠的叶子更能体现出苍凉之感。
生5:枯藤呢?插图中根本没有枯藤。如果能画出枯藤与古树的缠绕,植物的意象就鲜明了。
生6:远处的夕阳可以画得朦胧一些,还可以画出半边已经下山的样子,渲染出傍晚的气氛。
生7:插图中鸟儿们飞得很轻盈,哪里是昏鸦啊。我认为鸟儿可以画得沉重一些,笨重一些,最好让大部分鸟栖息在枯枝上,因为“秋思”的画面应凝重。
生8:风呢?如何体现西风?图中并没有表现出来。
生9:可以在茅屋上画些淡淡的炊烟,炊烟袅袅,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气息更足,风的动感也表达出来了。
生10:画中人可以不戴帽子,让发丝微微飘起,西风不就出来了吗?
生11:本是游子思乡图,作者却用了一些笔墨去写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不是矛盾了吗?
生12:不矛盾。这叫反衬,以温馨衬凄凉嘛!
生13:对,游子触景生情,别人家是天伦之乐,自己却是沦落天涯,羁旅漂泊,这种对比痛彻心怀啊!
生14:也只有这样对比起来,断肠人的形象才更丰盈!
师:对插图还有什么建议吗?
生15:除了细节的问题,我觉得插图最大的问题是整体构思上的毛病。我读完这首诗,眼前浮现的是一副古道苍苍,秋风萧瑟的图画,但是这副图给我的感觉太拥挤了,甚至是太热闹了。
生16:可能是景物都挤在一起的原因吧。我们可以把“小桥流水人家”安排得远一点,让古道的纵深感更强一些,如果景物能真正地成为背景,以此突出主人公的孤独,画面的整个格调就改变了。
……
师:说得真好,通过这样的修改,我感觉到大家对这首诗的理解相当深刻了。下课以后,爱好绘画的同学还可以把我们的想法画出来,然后和课文插图比较一下,怎么样?……
【反思】
一节课下来,我主动“退位”,学生踊跃“登基”,收到了曲径通幽的效果。想起以前讲这首诗时,惟恐学生不能体会其中之妙,罗罗嗦嗦,零零种种,不胜其烦,结果搞得意境全无,自己也疲惫不堪。这样多好啊,教师“退位”,学生“登基”,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但是这不等于说教师就可以完全放弃自己的责任,变成课堂上无所事事的人,教师依然是核心,而且是真正的核心。没有这个核心,学生也将一事无成。但这个核心不再是拿着一本教参让学生坐授笔录的人,而是一个导游。他将学生──他的“游客”──引入胜境,自由观赏,但当“游客们”对巍然高耸的建筑群茫然不解或不识鸟兽草木之名时,他不会置身事外,而是适时出面做精彩解说,令人如沐春风。讲解一篇文章就像引导游人做一次畅快的旅游一样,使游人的知识得以丰富,精神得以陶冶,境界得以升华。另外,教师的讲有时还要像仙人指路,在学生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轻灵而高妙地一“点”,即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效,这样的讲就是“点拨”,需要教师精心备课本,备学生,备语言。其实,课堂教学的创新并不玄妙,不迷信,不偏激,老老实实地钻研教材,灵感总会与你有个约会的。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1
《秋思》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另两首为王安石的《泊船瓜州》和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这组诗词反应的主题是“思乡情”。《秋思》文本只有四行,二十八个字,但信短情长,诗人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却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小小细节——“写家书、又开封”展露无遗。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完形诗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蕴含的意境,进而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刻地体会诗人的秋思情怀呢?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我努力想要突破的难点所在。
一、熟知诗人,了解背景。
本首诗歌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思乡之情虽古来有之,现在也不缺乏鲜活的例子,但如果对诗人及写作背景不甚了解,理解起古诗来还是很难入情入境。所以新课导入时我就通过资料展示,和孩子们一起初步了解了此诗的创作背景,诗人缘何有家不能归。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也创设了一份淡淡忧愁的情境,为古诗教学做好铺垫。
二、反复朗读,初知诗意。
诗的教学不同于课文阅读教学的点有很多,但有一种策略两者却是可以通用的,那就是“读”。诗只有28个字,我们不能把诗拆得支离破碎,使它失去了完整性,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管学生懂与不懂,先让学生读了再说。
在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我先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再个别读,齐读,教师范读,师生合作读等等,读的内容虽相同,但读的形式多样化,这种“百变读”加上“百遍读”,学生不仅不会缺乏朗读的兴趣,反而在一遍遍的诵读之中慢慢领悟了诗的大意,再借助书中的注释、工具书、生生合作,加上孩子们的课前预习,学生在交流诗意时基本能较完整地说清说顺。
三、深入研读,领悟意境。
古诗词言简意赅,一字千金,是极富魅力的。虽然之前学生已经在多遍诵读中基本了解了古诗大意,但这表象的理解并不意味着学生能领悟诗歌描绘的意境。所以,我把这四句诗串成了一个故事,逐句讲逐句品,创设了一个意境,引领学生在想象中丰富情感,走进诗人内心。
“见秋风”,可秋风却不可见,那诗人看见的是什么呢?树叶飘落、大雁南归......这样萧条的景象其实反映的是诗人落寞的内心;能见落叶、见大雁,却又见不到谁?学生立马想到家乡、亲人。这就在“见”与“不见”之间让学生切实地感受了一把诗人的惆怅与无奈。
这样的心境如何来表达呢?唯有“作家书”,张籍只能把这深深的思念化在信中,那他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呢?这样的问题设置再一次引导学生换位为诗人,说话练习间,学生也更能体会信短情长,表达“意万重”的不易。
最后,引导学生抓住“又开封”的细节描写,想象诗人在一遍又一遍的“开封”中以及“信走心也走”的牵挂中,深深地体会诗人无尽的思乡之情。至此,一个充满秋思情怀的张籍,一个惆怅落寞的张籍,便形象化地出现在学生眼前,停留在学生心中。
所以逐句讲逐句品的方式看似散化了全诗,实则更完整地串联了全诗,突出并突破了“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想象中完形诗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蕴含的意境,体会诗人秋思情怀”的重难点。
四、故事练笔,回归整体。
教学到此处,完成语文书中的课后练习“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将《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对学生而言已不在话下,而这样的练笔又再一次的将仅有二十八个字的零散诗歌在学生脑海中呈现出了一个完整的诗歌形象,成就了一个感人至深,充满乡思乡愁的诗人张籍。
五、走出文本,积累延伸。
最后,文本拓展部分,我让学生“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或歌曲,读一读或唱一唱”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于他们而言,这不像是一项作业、任务,更像是学完了本诗自然而然想去做的一件事。
据我观察,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复诵读中就已经对《秋思》熟背成诵(与其说是背,不如说是自然而然地记下了),所以我相信课外搜集诗词或歌曲时,学生一定能多多少少感悟到诗歌中的思乡之情,并与诗词或歌曲亲密接触,从心底去爱上它。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有收获也有遗憾,如:对诗的深度挖掘;各部分时间的把控;学生小组交流的有效性等等,还有很多需要并可以改善的地方。希望在今后的古诗教学中,能抓住一丝光明,稳健而踏实地摸索出更宽敞的教学之路。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2
一、反思教案设计
我感到语文课堂一定要紧紧抓住教学重点,能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最大容量地去训练学生的语文素质。我始终还是坚信这样的一句话,“文以情而发,”因此在教案设计中我仅仅抓住“秋思”的主题,让学生围绕词语、句子进行品读和赏析,品读了一幅“深秋晚景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马致远的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祖”。教这首小令,我本着“短文长教”的原则,与选取的秋景中感受令中天涯羁旅漂泊人的孤寂与无奈,,重点训练学生“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为了达到这节课的训练目的,我先吃透教材本身。作品内容本身,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却为世人所知晓,不失为千古绝唱。本小令于短短二十八字中,刻画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在萧瑟苍凉的秋景中,叙述出天涯羁旅漂泊人的孤寂身影,读来,不禁令人悲情亦痛,潸然泪下……
古代诗歌的教学任务,不能停留在以诵读为主要手段来使学生感知诗的韵律美上,而要循此继进,采用多种方式来使学生产生朦胧的美的意识,培养学生再造意象的能力和联想的能力,我采用“情景再现”的方式既加深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又巩固学生对诗句的记忆,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大脑活跃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语言组织能力,真正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了。
二、反思文本
仔细分析全文,可以把它分为两幅:
第一幅画是由作者精心选取的九个名词、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的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再读下去,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依稀袅起的炊烟的农家小院。这一切,怎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呢。在这里,作者以乐景写哀情,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内心那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画抒写了作者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的情感: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
古人说“悲落叶于劲秋”,在深秋的风中,马致远将各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达情,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秋郊日暮羁旅图,让今天的我们读来依然唏嘘不已。
三、反思课堂教学
《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的小令名作,被称为“秋思之祖”。作品内容本身,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叙述羁旅漂泊人,时逢黄昏,感而发,发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我将课堂处理为七个环节:。一、导入新课,二、自主学习,三、互动交流,四、拓展训练,五、当堂训练,六、归纳总结,七、作业。
尽管诸如课堂主线、“瘦”“夕阳”的点化等多处得到认可,但仍有不少地方需改进,尤其是以下四点:1、要避免学生思维重复,腾出有更多时间给学生思考。2、“老”、“昏”、“古”等字仅停留在表面字义理解上,仍需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品赏,感受其荒凉的氛围。3、“断肠人”的情感体验仍不够深入。当学生首次提出“断肠人”让其感受到悲伤时,可顺势追寻,让学生思索“断肠人”在悲伤什么?尝试换位思考,假如你远在异地他乡,会有何感受?从而深化主旨,提示主题。4、可在教学中纳入比较手法,如:白朴的《天净沙秋》,从而彰显出本文“秋思之祖”的文学地位。
也许是初二的孩子涉世未深,学生不能很好地体现令中那种天涯羁旅漂泊人的孤寂与无奈,但在今后指导学生在习作的路上,我会继续引导他们体会这种写作方法。
在这节课上,我讲的语言还是太多,不能够做到简练,在教学有序的衔接时,不能够做到很好地过渡,过于强势,课堂设计的教学问题还不能够具有开放性,在讲这首小令的情语时“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时,没有做到深入下去,给人一种没有沉下来的感觉,有的只是泛泛地讲,没有点到重要内容上。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3
《天净沙秋思》是多么的精练,古人宋玉曾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全篇仅五句,二十八个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前四句没提到过一句作者的思想感情,却没有一个字不在抒发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罗列,就把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今天我与学生一起学习了《天净沙秋思》,课后我经过反思,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这节课上,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渲染这种浓烈的悲苦之情。我采用图文结合的讲解方法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诗人流浪他乡,心中孤寂悲伤的思乡之情。诗中“小桥流水人家”穿插在这种悲凉的曲调当中,将乐景与哀景融为一体,更反衬出他的思乡愁绪。但是,我想这曲小令除了让学生理解诗句,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更应该让学生学会这首小令的写作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第二,讲完这节课,我感到语文课堂一定要紧紧抓住教学重点,能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内最大容量地去训练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课应力求达到知识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在此同时,听过好几节语文课,有些教师只在于过多进行内容分析,而忽视了作者的情感抒发,“文以情而发,”我始终还是坚信这样的一句话,因此在课堂上我仅仅抓住“秋思”的主题,让学生围绕词语、句子进行品读和赏析,品读了一幅“深秋晚景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同时对一些重点的词句进行拓展延伸,像讲到“昏鸦”时,我让学生读相关诗句“饥啅空篱雀,寒栖满树鸦。荒凉池馆内,不似有人家。元稹。昏鸦何处落,野渡少人行。黄叶声在地,青山影入城。文天祥”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昏鸦”意象的理解。
第三,我感到一堂课除了夯实教学重点,紧紧抓住教学情感外,更为重要的是精妙的教学设计。这是个逐渐成熟的教学功夫,教师一定要有教学敏感性,当看到课本的每一篇文章时,要很快地找到切入点。这节课我就以“秋思”为切入点。另外,在听课时,我还发现了九年级的一位老师在讲文言文时,从文题的重要的字去找切入点,而由文题的两个字来统领全文,使整个教学设计紧凑而有序。
第四,古代诗歌的教学任务,不能停留在以诵读为主要手段来使学生感知诗的韵律美上,而要循此继进,采用多种方式来使学生产生朦胧的美的意识,培养学生再造意像的能力和联想的能力,我采用“学生自己用话描绘诗歌”的方式既加深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又巩固学生对诗句的记忆,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大脑活跃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语言组织能力,真正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了。
第五,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
我认为要让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通过感知和想象的心理层面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意境的美,要充分尊重审美心理的形成规律,要注意意象的特点品质和诗人情感之间的微妙关系。
在分析意象组合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进行再创造,意象之间似离实合,似断实续的状态被学生还原了。如在分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幅苍凉悲壮的秋行图。原来景是人眼中的景,而人是天涯断肠人,所以第一层形成的动静相迭的事态描绘的其实是天涯沦落人那种颠波流离、潦倒无依的曲折境遇和哀惋凄苦的多重心态下的情感轨迹。学生亦能从这样画面的还原和情感的体验,将诗歌意象通过鉴赏升华为一个境界,也就自然得到了意境的审美升华。
诗歌鉴赏的教学,应该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知体验,从此来培养文化的感悟能力,形成素养。在过去的诗歌教学中,由于应试专家和老师们精心炮制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学生并没有进行真正的鉴赏活动,而是追求技巧的运用和答案的要点的完整性,跳过了感知和想象的心理层面。我认为诗歌鉴赏的教学要充分尊重审美心理的形成规律,从术语、文化知识的抽象的植入转变到文化感悟的培养,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有关诗句的意象、意境,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最后,在这节课上,我在今后教学更需要注意的是,我讲的语言还是太多,不能够做到简炼,在教学有序的衔接时,不能够做到很好地过渡,过于太强势,课堂设计的教学问题还不能够具有开放性,学生不敢举手大胆发表言论,还需要在以后的课堂上多引导学生大胆主动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讲这首小令的情语时“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时,没有做到深入下去,给人一种没有沉下来的感觉,有的只是泛泛地讲,没有点到重要内容上。还有没有课外拓展知识,还需多拓展课外知识,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回归现实生活,用心感悟课文知识。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4
诵读(熟读成诵),是学习诗歌的主要方法。讲授诗歌应该紧紧抓住朗读这个关键点。我在教学设计上注重了朗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节课上,我就充分运用了这一点,学生反复读,而每一遍读的要求又在循序渐进的提高,做到了读中学、读中赏、读中悟、读中背。语文课应力求达到知识与情感的有机结合。我意识到在讲课过程中只在于过多进行内容分析,而忽视了作者的情感抒发,“文以情而发,”我始终还是坚信这样的一句话,如果我们撇弃了文章的情感,只是把单调的字、词、句拿到课堂上,想必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我深深意识到在这方面我做得还不算太到位。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5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那么要上好一堂好课,老师就要在不断地反思中吸取教训,收获经验。我参评的课题是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十五课《古诗四首》,我认为这一堂课的闪光点照亮了每一个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灵。
一、寻找突破口,立足于学生实际
1、诗歌是一种抽象的文体,而我面对的却是初一新生,让他们去理解诗人那复杂、抽象、难懂的情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必须要寻找一个简单的切入点。我在设计教案时,首先想到的是怎样使学生迅速进入情境,于是我先选择其中两首类似的诗歌:王湾《次北固山下》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两首诗都是思乡的典范之作。由于学生在校住宿,很容易想家,因此,导入环节上先欣赏孟郊的《游子吟》,哀伤的音乐配上温馨的画面,自然把学生带入一个思念母亲,想念家的氛围中。
2、三维目标的设定。我将学习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也是一种分层目标的制定。由简入难,第一步抓关键词,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语言的丰富性;第二步抓住季节景物的特点,由于第三单元的文章与季节有关系,所以在读中还要抓住景物的特点;第三步让学生理解这些景物饱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热爱大自然和热爱家乡;第四步领悟本节课的难点——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每一步都考虑了学生的感知能力,步步为营。
二、多样化营造情感氛围
这节课的主题是“乡愁”,应采取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沉浸在“思乡”情结中,所以在课件的制作上我要下一番功夫。背景音乐的选择、画面和朗诵视频的挑剔,均要切合主题。以忧伤的二胡为主旋律,伴有行云流水般的古筝。
三、在读中品,在读中悟
学习古诗,朗读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甚至应是一个花大力气的环节。理解文章内涵必须要建立在文本的阅读上。但如何读才能增强学生的领悟力和感知力?我主要是采取“生生读——生生评,小组读——师生共评”的模式。要求是个别学生读完后先自己评价,再由其他同学评价,增强他们阅读兴趣,老师给予中肯的评判,接着展示小组合力,共同朗读,再师生共评价。在这种其乐融融的氛围下,学生的热情反而激发了老师的阅读兴趣,我饱含深情的朗读迎来了学生们热情的掌声,最后选出优生小组,并给予适当奖励。
四、化难为简,求同存异
诗歌讲究意象,但是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意象”这个词太深奥了。如何破解这个谜呢?我采取“求同存异”的办法。相同点较易找到,关键在于寻找不同点,先抓住两首诗中景物的特点,从色彩、感情基调去体会,逐渐发现两者的最大不同是思乡的程度不一样,一个是热爱大自然进而想到家;另一个是完全思念家乡。一个淡淡一缕,一个浓浓忧伤。再加上仿写例句,更增加了学生们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喜爱,最终达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五、课堂上的灵光一闪
在“知识链接”这个板块中,本来说完“作者及写作背景”之后接着切换“律诗和散曲”这一幅幻灯片,可是在授课过程中由于紧张落下第二条,我迅速平复自己不安的心情,决定把它放到学生第一次读诗之后,揭示两首诗在体裁上的不同,却正好水到渠成,由我让学生了解变成学生自己想要理解,真可谓是“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一堂课下来,学生们的积极性高涨,参与性强,基于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学生们的听的认真,记得也认真,教学目标就在快乐的环境下轻松解决了,课堂效率普遍提高。
再次回顾我的课堂也有不足之处,我认真总结,反复考虑:
第一、在“美美地想”这个环节中,我在朗读上花费的时间较多,以至于小组讨论探究的时间略显仓促,学生说的还不够尽兴;
第二、在讲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时,应该提示学生将重点信息划下来,并记忆,而我只是说了一下重点的地方;
第三、在切换幻灯片时,应强调学生记笔记的速度和方法,筛选重点,剔除繁杂;
第四、我为学生搜集的两首课外诗歌,若能在课堂上读一读会更好,加深他们对家乡的理解,增强他们对这两首诗的情感把握。
我想,新课程对教师的传统教学经验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闪光点及其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怎能不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呢?
第五篇:《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那么要上好一堂好课,老师就要在不断地反思中吸取教训,收获经验。我参评的课题是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十五课《古诗四首》,我认为这一堂课的闪光点照亮了每一个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灵。
一、寻找突破口,立足于学生实际
1、诗歌是一种抽象的文体,而我面对的却是初一新生,让他们去理解诗人那复杂、抽象、难懂的情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必须要寻找一个简单的切入点。我在设计教案时,首先想到的是怎样使学生迅速进入情境,于是我先选择其中两首类似的诗歌:王湾《次北固山下》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两首诗都是思乡的典范之作。由于学生在校住宿,很容易想家,因此,导入环节上先欣赏孟郊的《游子吟》,哀伤的音乐配上温馨的画面,自然把学生带入一个思念母亲,想念家的氛围中。
2、三维目标的设定。我将学习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也是一种分层目标的制定。由简入难,第一步抓关键词,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语言的丰富性;第二步抓住季节景物的特点,由于第三单元的文章与季节有关系,所以在读中还要抓住景物的特点;第三步让学生理解这些景物饱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热爱大自然和热爱家乡;第四步领悟本节课的难点——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每一步都考虑了学生的感知能力,步步为营。
二、多样化营造情感氛围
这节课的主题是“乡愁”,应采取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沉浸在“思乡”情结中,所以在课件的制作上我要下一番功夫。背景音乐的选择、画面和朗诵视频的挑剔,均要切合主题。以忧伤的二胡为主旋律,伴有行云流水般的古筝。
三、在读中品,在读中悟
学习古诗,朗读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甚至应是一个花大力气的环节。理解文章内涵必须要建立在文本的阅读上。但如何读才能增强学生的领悟力和感知力?我主要是采取“生生读——生生评,小组读——师生共评”的模式。要求是个别学生读完后先自己评价,再由其他同学评价,增强他们阅读兴趣,老师给予中肯的评判,接着展示小组合力,共同朗读,再师生共评价。在这种其乐融融的氛围下,学生的热情反而激发了老师的阅读兴趣,我饱含深情的朗读迎来了学生们热情的掌声,最后选出优生小组,并给予适当奖励。
四、化难为简,求同存异
诗歌讲究意象,但是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意象”这个词太深奥了。如何破解这个谜呢?我采取“求同存异”的办法。相同点较易找到,关键在于寻找不同点,先抓住两首诗中景物的特点,从色彩、感情基调去体会,逐渐发现两者的最大不同是思乡的程度不一样,一个是热爱大自然进而想到家;另一个是完全思念家乡。一个淡淡一缕,一个浓浓忧伤。再加上仿写例句,更增加了学生们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喜爱,最终达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五、课堂上的灵光一闪
在“知识链接”这个板块中,本来说完“作者及写作背景”之后接着切换“律诗和散曲”这一幅幻灯片,可是在授课过程中由于紧张落下第二条,我迅速平复自己不安的心情,决定把它放到学生第一次读诗之后,揭示两首诗在体裁上的不同,却正好水到渠成,由我让学生了解变成学生自己想要理解,真可谓是“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一堂课下来,学生们的积极性高涨,参与性强,基于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学生们的听的认真,记得也认真,教学目标就在快乐的环境下轻松解决了,课堂效率普遍提高。
再次回顾我的课堂也有不足之处,我认真总结,反复考虑:
第一、在“美美地想”这个环节中,我在朗读上花费的时间较多,以至于小组讨论探究的时间略显仓促,学生说的还不够尽兴;
第二、在讲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时,应该提示学生将重点信息划下来,并记忆,而我只是说了一下重点的地方;
第三、在切换幻灯片时,应强调学生记笔记的速度和方法,筛选重点,剔除繁杂;
第四、我为学生搜集的两首课外诗歌,若能在课堂上读一读会更好,加深他们对家乡的理解,增强他们对这两首诗的情感把握。
我想,新课程对教师的传统教学经验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闪光点及其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怎能不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呢?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2
教学反思:中国自古就有“春女怨,秋士悲”之说,这大概是因为女人如花,而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但可惜的是春光短暂,很快地百花就会凋零,而女人也是如此,她们的美丽容颜也会随岁月的流逝而一去不复返因此睹物伤怀,女人就难免伤春怨春而秋士悲说的是在西风渐紧秋天里,万物开始凋零,随之严冬就会来临有远大抱负的男人年近半百却一事无成,而在世的日子却所剩无几了,就犹如草木逢霜一样感时伤身,难免不临秋而叹因此,自古以来,那些抑郁不得志的文人们陆续写出了一些悲秋的千古名篇而这篇《天净沙.秋思》就是这些名篇中的名篇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以景衬情的写作手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因此,可就这篇小令来引导学生体会和模仿这种以景衬情的写作手法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3
为配合市县教育教学工作,应学校要求,我们年轻人争取每人录课一节,上传至“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平台。面对这次机会与挑战,许多人因为诸多原因选择了放弃。而我也犹豫了很久,到底要不要上?放弃了是多么可惜,但坚持,是否又能如己所愿驾驭好整节课?说实话,对于我,录课,是平生第一次,我真的没底!所以心里一直纠结着。
如果不是学校大会小会三令五声地提,妹妹隔三差五地催促,我此时可能也与其他许多人一样,选择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地放弃了。所以我很庆幸有学校的坚持和亲人的适时提醒,深深地感谢他们,当然,同时也得感谢市县局给我们提供这次难得的机会!
既然决定上了,就不可以再退缩!所以只得积极地筹备教案、课件,练习等,说起来容易的事,可真正做了,才知道每次总会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我之所以选择元曲,是因为它简短,相对来说好记忆,学生接触的也少,学起来感觉新鲜。可其实准备起来,一点都不省事。自己觉得可以的教案,拿到老教师那一审核,总会有诸多不妥之处,这也就是所谓的“姜还是老的辣”吧,他们走过的桥比我们看过的路都多,我们是不得不折服的,所以每次我就很自觉地再去琢磨了。即使这次的设计也未必十分好,但他们总是不好太打击我们的,只要环节齐全,目标达成,时间靠谱就好了,他们是不好再多说什么的,所以教案就这么诞生了!
本来我是想在了解作者及元曲的时候就让学生做同步练习中1、2两小题并及时对答案的,在读后想请个别学生来展示一下,试唱这首小令的,但通过我的调查,他们无一敢临场发挥的,总不能我来唱独角戏,所以也取消了。合作探究意境(即画面展示时),本想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说、写、画等方式来呈现都可以,但考虑写与画相对时间较长,所以也未提及。还有结尾处想加一个《常回家看看》的歌曲的(要四五分钟),可他们说估计时间来不了,最终实践证明,他们说得是对的!所以练习我放到最后给他们写了,而歌曲等就直接裁掉了。对于完美的设想来说,有时间保障才是更重要的!
对于课件,文字相对集中的是在分析梳理,合作探究(文意、意象、情感)板块,这是本课的主体部分,有的题目我把所有能想到的答案都呈现给了学生,为的是让他们对文意有更好的理解,为体会情感打基础。根据课堂反应来说,多呈现些并未对他们的思绪造成干扰。相反有利于他们对本曲的学习了,这是我感到欣慰的事。
练习的选择,分为填空和选择,共七小题,1—4为填空,5—7为选择。我觉得题目的设置是由浅入深的,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适中的,所以大多应该在五六分钟能完成。不足是,未能在课堂上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完成,如果前面的环节时间能再更紧凑点,当堂讲解那就更好了。
对于课堂教学的把握,我本人觉得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的,无论是个人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逻辑性,时间的分配,重难点的点拨呈现程度,还是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等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不足,我想通过这次深刻的反思,之后会有很大长进的。
这节课,无论好坏,绝大多数学生还是积极配合的,这一点我很欣慰,即使有个别学生不时地明显地不在状态。但我是不能抹煞其他孩子的辛勤付出的,这在课堂的各个环节都能体会得到。有的学生即使每次都举手,哪怕我一次也没提他起来回答问题,但他们还是能以大局为重,即使他们课后告诉我,好累!但他们课堂上却多数时候仍是精神抖擞的,我觉得他们是多么值得表扬啊。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这次实践学习,我受益匪浅。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与教学中,我会以此为鉴,更加努力!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4
关于古代诗歌的教学,一般采取的教学方式是熟读成诵,提倡“诗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自然是学习诗歌的主要方式,但未免枯燥。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尝试了一种新的途径,就是改写诗歌,通过改变体裁,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学生要改写,就必须先读懂诗歌的含义,品味诗中的情感,这正是诗歌教学的重点。通过这种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展学生的写作途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可谓“一箭双雕。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5
一、教学反思
1、本节课我的教学重点是诗歌的朗读和背诵,并从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主要运用了多媒体音频和视频来营造浓厚的学诗氛围,同学们都能在我的引导下掌握了诗歌的朗读技巧。
2、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对诗歌的整体感悟和诗歌意境的品味。在难点的解决中,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去谈自己的感悟和心得。在我的引导和解说下,学生都能感受了诗歌那苍凉凄清的艺术境界。
3、本节课的能力培养和拓展是写作手法的学习和运用。
学生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后,课堂进行片段作文训练,拓展学生的写作能力。
4、在对作品字、词、句的品析上,我做得不是很好。还应给寄予更多的学生以更充裕的时间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这样学生对作品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同时,我的板书字体也不是很美观,还得继续加大力度不断的进行苦练。
二、教学目标、理念。
1、“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使得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活动过程”。
在这节课中,我主要是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让学生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完成了我的教学重点。在这点上我做得还是比较成功的,学生都能感受到了诗歌的朗读氛围,并能很好的把整首曲子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和背诵。
2、“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我的教育目标。在对作品字、词、句的品析上,我就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核心。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贯穿教学大纲的一条红线。
在课堂中,我主要是通过对意境的感受和作业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畅谈自己的感悟和心得体会。
意境的感受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因此学生感觉比较吃力,花的时间多也一些。但是在我谈了自己的感受之后,学生对诗歌的意境有更深的了解,都能从中感受作者内心深处的无限伤痛之情。完成了我的难点突破计划。这点也是比较成功的。
能力的实践上学生也能掌握得比较好。都能很快的用刚学到“借景抒情”的方法来感受课外读物的分析和品味。
三、备课理念
1、以学生为本,弘扬学生主题精神为主。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备课中只要是从“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去制定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也就是说在备课的时候要明确自己本节课要引导学生掌握那些知识和技能;要指导学生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和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会有怎样的体验。
3、还要做到尊重差异、承认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的进行备课。
四、诗歌的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的内容:
作品内容的理解,主要是通过对诗歌的朗读、背诵和品析来完成。
2、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理解和背诵的基础上,才会对作品有所感悟,这样才能更好的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流露。
3、整体感悟诗歌的意境:
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之后,对作品的整体感悟也会得到巩固和升华,这样就能更好的感受整首诗歌的意境。在感受了到诗歌的意境之后,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已经在慢慢的从实践中转化成为技能。
4、学生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行片段作文的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6
本节课的优势在于:
1、导入简洁明了,开门见山。
2、变换方式朗读,引导学生沉浸在诗歌意境中,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记忆这首散曲作品。
3、对于列锦手法的探究,由引出概念到经典例子印证,再到作用分析,逐层深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4、学以致用,分析课文,学生学会识别赏析列锦手法。
5、学生能一课一得,学会识别列锦手法,并用以赏析诗歌。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
1、自己教学语言的精炼、优美、完整性需继续提高。
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得到了反复印证与强化,但范例及引导仍略显单薄,可以再适当充实几例。
3、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分享受到一定限制,互动性不够强。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7
在分析意象组合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进行再创造,意象之间似离实合,似断实续的状态被学生还原了。如在分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幅苍凉悲壮的秋行图。原来景是人眼中的景,而人是天涯断肠人,所以第一层形成的动静相迭的事态描绘的其实是天涯沦落人那种颠波流离、潦倒无依的曲折境遇和哀惋凄苦的多重心态下的情感轨迹。学生亦能从这样画面的还原和情感的体验,将诗歌意象通过鉴赏升华为一个境界,也就自然得到了意境的审美升华。
诗歌鉴赏的教学,应该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知体验,从此来培养文化的感悟能力,形成素养。在过去的诗歌教学中,由于应试专家和老师们精心炮制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学生并没有进行真正的鉴赏活动,而是追求技巧的运用和答案的要点的完整性,跳过了感知和想象的心理层面。我认为诗歌鉴赏的教学要充分尊重审美心理的形成规律,从术语、文化知识的抽象的植入转变到文化感悟的培养,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有关诗句的意象、意境,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8
关于古代诗歌的教学,一般采取的教学方式是熟读成诵,提倡“诗读百遍,其义自见”。讲授诗歌要紧紧抓住朗读这把金钥匙,这节课上就充分运用了这一点,于是,学生反复读,而每一遍读的要求又在循序渐进的提高,做到了读中学、读中赏、读中悟、读中背,读中拓,于是,各类诗歌体裁的学习方法,学生都会了。那么,这个例子的作用也就充分显现出来了。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9
本人一直比较喜欢古诗词,所以对诗词的教学也非常有热情。
中国自古就有“春女怨,秋士悲”之说,这大概是因为女人如花,而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但可惜的是春光短暂,很快地百花就会凋零,而女人也是如此,她们的美丽容颜也会随岁月的流逝而一去不复返因此睹物伤怀,女人就难免伤春怨春而秋士悲说的是在西风渐紧秋天里,万物开始凋零,随之严冬就会来临有远大抱负的男人年近半百却一事无成,而在世的日子却所剩无几了,就犹如草木逢霜一样感时伤身,难免不临秋而叹因此,自古以来,那些抑郁不得志的文人们陆续写出了一些悲秋的千古名篇而这篇《天净沙。秋思》就是这些名篇中的名篇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以景衬情的写作手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因此,可就这篇小令来引导学生体会和模仿这种以景衬情的写作手法。
关于古代诗歌的教学,一般采取的教学方式是熟读成诵,提倡“诗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自然是学习诗歌的主要方式,但未免枯燥。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尝试了一种新的途径,就是改写诗歌,通过“绘一绘”的形式,把古诗改写成一段话。学生要改写,就必须先读懂诗歌的含义,品味诗中的情感,这正是诗歌教学的重点。通过这种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展学生的写作途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可谓“一箭双雕。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0
优秀经典的诗歌犹如奔流不息的长江两岸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犹如浩瀚无际的天空中一颗颗闪烁的星星;犹如波浪翻滚的大海中一朵朵洁白的浪花,我带领学生们一路欣赏,一路仰视,一路采撷。以《天净沙·秋思》为例,为了让学生领略它的神韵,我决定独辟蹊径──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品味全诗,然后仔细观察课文中为它配的插图,看一看这副插图是否最好地体现了《秋思》的意境,老师非常希望同学们能给插图作者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生自读、讨论)
生1:诗中说是瘦马,可画中的马还比较健壮,马腿上的肌肉都看得很清楚,应该把马画得瘦骨嶙峋一些才好,而且最好是老马。
生2:我觉得人不一定非要骑在马上,如果由人牵着马走,岂不是更能表现出鞍马劳顿的味道。因为连马都累得走不动了,画中人心情的落寞就可想而知了。
师:很有创意。人骑马还是人牵马的.问题反映了你的思考很深入。
生3:图中人物的表情很到位,但马的表情还可以更忧郁一些。
生4:插图中的树也有问题。图中远处的树给人郁郁葱葱的感觉,近处的树却是光秃秃的。这样的对比太强烈了,不符合诗中的意境。我认为老树上如果有几片摇摇欲坠的叶子更能体现出苍凉之感。
生5:枯藤呢?插图中根本没有枯藤。如果能画出枯藤与古树的缠绕,植物的意象就鲜明了。
生6:远处的夕阳可以画得朦胧一些,还可以画出半边已经下山的样子,渲染出傍晚的气氛。
生7:插图中鸟儿们飞得很轻盈,哪里是昏鸦啊。我认为鸟儿可以画得沉重一些,笨重一些,最好让大部分鸟栖息在枯枝上,因为“秋思”的画面应凝重。
生8:风呢?如何体现西风?图中并没有表现出来。
生9:可以在茅屋上画些淡淡的炊烟,炊烟袅袅,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气息更足,风的动感也表达出来了。
生10:画中人可以不戴帽子,让发丝微微飘起,西风不就出来了吗?
生11:本是游子思乡图,作者却用了一些笔墨去写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不是矛盾了吗?
生12:不矛盾。这叫反衬,以温馨衬凄凉嘛!
生13:对,游子触景生情,别人家是天伦之乐,自己却是沦落天涯,羁旅漂泊,这种对比痛彻心怀啊!
生14:也只有这样对比起来,断肠人的形象才更丰盈!
师:对插图还有什么建议吗?
生15:除了细节的问题,我觉得插图最大的问题是整体构思上的毛病。我读完这首诗,眼前浮现的是一副古道苍苍,秋风萧瑟的图画,但是这副图给我的感觉太拥挤了,甚至是太热闹了。
生16:可能是景物都挤在一起的原因吧。我们可以把“小桥流水人家”安排得远一点,让古道的纵深感更强一些,如果景物能真正地成为背景,以此突出主人公的孤独,画面的整个格调就改变了。
……
师:说得真好,通过这样的修改,我感觉到大家对这首诗的理解相当深刻了。下课以后,爱好绘画的同学还可以把我们的想法画出来,然后和课文插图比较一下,怎么样?……
【反思】
一节课下来,我主动“退位”,学生踊跃“登基”,收到了曲径通幽的效果。想起以前讲这首诗时,惟恐学生不能体会其中之妙,罗罗嗦嗦,零零种种,不胜其烦,结果搞得意境全无,自己也疲惫不堪。这样多好啊,教师“退位”,学生“登基”,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但是这不等于说教师就可以完全放弃自己的责任,变成课堂上无所事事的人,教师依然是核心,而且是真正的核心。没有这个核心,学生也将一事无成。但这个核心不再是拿着一本教参让学生坐授笔录的人,而是一个导游。他将学生──他的“游客”──引入胜境,自由观赏,但当“游客们”对巍然高耸的建筑群茫然不解或不识鸟兽草木之名时,他不会置身事外,而是适时出面做精彩解说,令人如沐春风。讲解一篇文章就像引导游人做一次畅快的旅游一样,使游人的知识得以丰富,精神得以陶冶,境界得以升华。另外,教师的讲有时还要像仙人指路,在学生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轻灵而高妙地一“点”,即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效,这样的讲就是“点拨”,需要教师精心备课本,备学生,备语言。其实,课堂教学的创新并不玄妙,不迷信,不偏激,老老实实地钻研教材,灵感总会与你有个约会的。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1
讲完这节课,我感到语文课堂一定要紧紧抓住教学重点,能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最大容量地去训练学生的语文素质。“文以情而发,”我始终还是坚信这样的一句话,因此在课堂上我仅仅抓住“秋思”的主题,让学生围绕词语、句子进行品读和赏析,品读了一幅“深秋晚景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同时对一些重点的词句进行拓展延伸,像讲到“昏鸦”时,我让学生读相关诗句“饥啅空篱雀,寒栖满树鸦。荒凉池馆内,不似有人家。——元稹。昏鸦何处落,野渡少人行。黄叶声在地,青山影入城。——文天祥”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昏鸦”意象的理解。
古代诗歌的教学任务,不能停留在以诵读为主要手段来使学生感知诗的韵律美上,而要循此继进,采用多种方式来使学生产生朦胧的美的意识,培养学生再造意像的能力和联想的能力,我采用“学生自己用话描绘诗歌”的方式既加深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又巩固学生对诗句的记忆,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大脑活跃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语言组织能力,真正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了。
在这节课上,我讲的语言还是太多,不能够做到简炼,在教学有序的衔接时,不能够做到很好地过渡,过于太强势,课堂设计的教学问题还不能够具有开放性,在讲这首小令的情语时“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时,没有做到深入下去,给人一种没有沉下来的感觉,有的只是泛泛地讲,没有点到重要内容上。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2
《秋思》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另两首为王安石的《泊船瓜州》和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这组诗词反应的主题是“思乡情”。《秋思》文本只有四行,二十八个字,但信短情长,诗人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却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小小细节——“写家书、又开封”展露无遗。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完形诗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蕴含的意境,进而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刻地体会诗人的秋思情怀呢?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我努力想要突破的难点所在。
一、熟知诗人,了解背景。
本首诗歌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思乡之情虽古来有之,现在也不缺乏鲜活的例子,但如果对诗人及写作背景不甚了解,理解起古诗来还是很难入情入境。所以新课导入时我就通过资料展示,和孩子们一起初步了解了此诗的创作背景,诗人缘何有家不能归。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也创设了一份淡淡忧愁的情境,为古诗教学做好铺垫。
二、反复朗读,初知诗意。
诗的教学不同于课文阅读教学的点有很多,但有一种策略两者却是可以通用的,那就是“读”。诗只有28个字,我们不能把诗拆得支离破碎,使它失去了完整性,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管学生懂与不懂,先让学生读了再说。
在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我先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再个别读,齐读,教师范读,师生合作读等等,读的内容虽相同,但读的形式多样化,这种“百变读”加上“百遍读”,学生不仅不会缺乏朗读的兴趣,反而在一遍遍的诵读之中慢慢领悟了诗的大意,再借助书中的注释、工具书、生生合作,加上孩子们的课前预习,学生在交流诗意时基本能较完整地说清说顺。
三、深入研读,领悟意境。
古诗词言简意赅,一字千金,是极富魅力的。虽然之前学生已经在多遍诵读中基本了解了古诗大意,但这表象的理解并不意味着学生能领悟诗歌描绘的意境。所以,我把这四句诗串成了一个故事,逐句讲逐句品,创设了一个意境,引领学生在想象中丰富情感,走进诗人内心。
“见秋风”,可秋风却不可见,那诗人看见的是什么呢?树叶飘落、大雁南归......这样萧条的景象其实反映的是诗人落寞的内心;能见落叶、见大雁,却又见不到谁?学生立马想到家乡、亲人。这就在“见”与“不见”之间让学生切实地感受了一把诗人的惆怅与无奈。
这样的心境如何来表达呢?唯有“作家书”,张籍只能把这深深的思念化在信中,那他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呢?这样的问题设置再一次引导学生换位为诗人,说话练习间,学生也更能体会信短情长,表达“意万重”的不易。
最后,引导学生抓住“又开封”的细节描写,想象诗人在一遍又一遍的“开封”中以及“信走心也走”的牵挂中,深深地体会诗人无尽的思乡之情。至此,一个充满秋思情怀的张籍,一个惆怅落寞的张籍,便形象化地出现在学生眼前,停留在学生心中。
所以逐句讲逐句品的方式看似散化了全诗,实则更完整地串联了全诗,突出并突破了“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想象中完形诗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蕴含的意境,体会诗人秋思情怀”的重难点。
四、故事练笔,回归整体。
教学到此处,完成语文书中的课后练习“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将《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对学生而言已不在话下,而这样的练笔又再一次的将仅有二十八个字的零散诗歌在学生脑海中呈现出了一个完整的诗歌形象,成就了一个感人至深,充满乡思乡愁的诗人张籍。
五、走出文本,积累延伸。
最后,文本拓展部分,我让学生“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或歌曲,读一读或唱一唱”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于他们而言,这不像是一项作业、任务,更像是学完了本诗自然而然想去做的一件事。
据我观察,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复诵读中就已经对《秋思》熟背成诵(与其说是背,不如说是自然而然地记下了),所以我相信课外搜集诗词或歌曲时,学生一定能多多少少感悟到诗歌中的思乡之情,并与诗词或歌曲亲密接触,从心底去爱上它。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有收获也有遗憾,如:对诗的深度挖掘;各部分时间的把控;学生小组交流的有效性等等,还有很多需要并可以改善的地方。希望在今后的古诗教学中,能抓住一丝光明,稳健而踏实地摸索出更宽敞的教学之路。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3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12)、(13)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近日上了《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特做反思如下:
一、课前反思
在课前,我仔细研究作为初一学生的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放弃了上届学生教学过程中花大量时间讨论颈联内涵的做法,而定位于在朗读中体会乡愁。诚然,颈联作为备受称赞的名句,仔细研讨无可厚非,但作为初一新生,要他们理解过于深刻的句子,似无必要,而应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事实证明,教学目标的这一改变,使得学生反响较上届要好,学生都能从课堂中感受到浓浓的乡愁,而不是一知半解,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在备课时,我了解到初一学生应有一种对新鲜事物的强烈的好奇,所以在讲《天净沙 秋思》时,特地将以前写的另一首《天净沙 中秋》投影到屏幕,学生都呈惊讶状,课堂气氛出现高潮,而这都在我的预料之内。
二、课中反思
在讲《天净沙 秋思》时,本来按课前制定的教学方案是分析到曲中出现的意象后,逐个分析体会乡愁。但学生在列举意象时漏了“瘦马”,于是,我放弃了原先的教学设计,紧抓“瘦马”不放,由马瘦讲到人瘦,由物质讲到感情,最后归结为乡愁,这样只讲了一个意象就把“曲”的主题讲清了,学生听起来也容易理解。
三、课后反思
课后,在陆老师、沈老师、叶老师的指点下,我总结了五个方面:
1、容上,“意象”这个概念可以不提出,只讲“事物”即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也可不讲,否则就脱离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仗这个律诗的要求要讲清,这是讲课时遗漏的。
2、次序上,我先指明本问是表现了乡愁,然后让学生找出句子中表现出来的乡愁,这是违背学生认知规律的做法,应通过朗读分析,指导学生从句子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3、词语上,对重点词语,如“风正一帆悬”中的“一帆悬”解毒不够,没有没有在特定的景中渲染出特定的情。
4、提问上,集体回答较多,个别提问较少,没有很好地顾及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同学。
5、板书设计上,字不够端正,而且较乱。
总得来说,这堂课基本达到了我预定的教学效果,但也反映出了很多的问题,这是需要我在今后工作中再接再厉的。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4
我在深圳市翠园中学东晓校区初一4班执教了《天净沙·秋思》。《天净沙·秋思》系马致远的小令名作,被称为“秋思之祖”。作品内容本身,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叙述羁旅漂泊人,时逢黄昏,感而发,发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我将课堂处理为五个环节:一、导入:让学生谈谈近来学诗的心得,学生回应喜欢诗,喜欢其诗歌美。我随即顺势导入,这节课就是要从《天净沙·秋思》入手来品尝诗歌的美。二、齐读,感受韵律美。提供小令常识资料给学生阅读,再让学生从节拍、押韵、句式来感受其韵律美。三、自读,描绘画面美。要求学生任意挑选文中的一个景物词句,合理想象,扩写成一个小段落,展现出一个画面。四、品读,体验意境美。先介绍马致远概况,了解作者生平经历,随后让学生结合文中景物描写,以“这个词让我感到。”为形式,用一句话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五、研读,赏析语言美。让学生找出欣赏的词句,研品其表现手法,与同学分享。
课后,杨特及同仁们精妙的点评,一语中矢,使我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反思课堂中,尽管诸如课堂主线、“瘦”“夕阳”的点化等多处得到大家的认可,但仍有不少地方需改进,尤其是以下四点:
1、第三环节的扩写与第四环节的说一句话可考虑合并进行,以避免学生思维重复,腾出有更多时间给学生思考。
2、“老”、“昏”、“古”等字仅停留在表面字义理解上,仍需引导学生更学深入品赏,感受其荒凉的氛围。
3、“断肠人”的情感体验仍不够深入。当学生首次提出“断肠人”让其感受到悲伤时,可顺势追寻,让学生思索“断肠人”在悲伤什么?尝试换位思考,假如你远在异地他乡,会有何感受?从而深化主旨,提示主题。
4、可在教学中纳入比较手法,如格律诗与小令形式比较,《秋天》(何其芳)与《秋思》(马致远)的感情基调比较等,从而彰显出本文“秋思之祖”的文学地位。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5
诵读(熟读成诵),是学习诗歌的主要方法。讲授诗歌应该紧紧抓住朗读这个关键点。我在教学设计上注重了朗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节课上,我就充分运用了这一点,学生反复读,而每一遍读的要求又在循序渐进的提高,做到了读中学、读中赏、读中悟、读中背。语文课应力求达到知识与情感的有机结合。我意识到在讲课过程中只在于过多进行内容分析,而忽视了作者的情感抒发,“文以情而发,”我始终还是坚信这样的一句话,如果我们撇弃了文章的情感,只是把单调的字、词、句拿到课堂上,想必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我深深意识到在这方面我做得还不算太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