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案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生字“葫、芦、藤、哇、盯、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叹句的语气。
3、学写“挂、哇、每、慢”这四个字。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习难字“挂、怪”。
2、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图画--葫芦,这是什么?葫芦可以入药,能治病。
2、今天我们学习一个跟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请同学们读一读,纠正读音:芦:读“葫芦”一词时,是轻声,跟着老师再读。想一想怎么记?
3、范读课文。认真听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读题:这么可爱、有趣的葫芦真叫人喜欢。指名读课题。
他特别强调“葫芦”,你们从这句话里听出了什么意思?(我要的是葫芦,而不是别的)也像他这样读读课题(齐读)。
5、质疑:现在你最想知道什么?(可能提出的问题:那个人为什么只要葫芦不要别的?他不要什么?后来他得到葫芦了吗?)
二、初读感知,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答案就藏在课文里。
2、自学课文
要求:a、借助拼音把树叶里的生字读正确,并想一想该怎么记。
b、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c、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指读课文,评议。
我在每个组请一个同学读每人读一节其他同学当一当小评委评一评他们读的怎么样
四、学习课文,知其意
1、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人的葫芦园去看看吧!自由读课文第一节,思考:葫芦一开始长得好吗?你从那里看出来?(细长的葫芦藤,“藤”字怎么记:这长长的顺着竹竿爬上去的就是葫芦藤。点雪白的葫芦花绿色的葫芦叶可爱小葫芦)你知道可爱的小葫芦是怎么长出来的吗?你能用先……再……最后……来说一说吗?
绿色的葫芦叶和可爱的葫芦有关系吗?看课件葫芦的叶、果的关系。葫芦根葫芦茎和葫芦叶向小葫芦输送养分小葫芦渐渐长大了。
2、细长的葫芦藤绿色的葫芦叶雪白的葫芦花可爱小葫芦你喜欢这棵葫芦吗?我也好喜欢这棵葫芦我要用的朗读来告诉它。范读。你想试试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练习:细长的()雪白的()可爱的()
3、讨论:那个人喜欢葫芦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在课文中划一划找一找(四人小组)
(1)“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每天都”“几次”说明什么?你能用每天说一句话吗?
(2)“他盯着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的赛过大南瓜才好呢!”指导看图,认识“盯”,理解“盯”(像这样眼睛都不眨的看叫盯)、“自言自语”的意思;你看这里一下子用了两个感叹号。说明这个人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找一样东西代替葫芦演一演这个种葫芦的人从这里你看出了什么?
4、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种葫芦的人正美滋滋的看着它呢。那么他的愿望实现了吗?(看课件)咦长得好好的葫芦怎么都落了呢?看着这么可爱的小葫芦都落了心情怎么样?那该怎么读呢?自由读指名读
五、合作探究,找原因
为什么那么可爱的小葫芦,又有种葫芦的人天天看,细心呵护,为什么会一个一个都落了呢?(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回答:
六、拓展延伸,悟道理
1、说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体会?
(预设学生的回答:A、叶子和果实有关系是很密切的。
B、种果实一定不仅要浇水、施肥,还得捉虫才行。C、要虚心听取别人好的建议等)
2、叶子和果实有联系,我们就要注意叶子上的虫;写作业和考试成绩有联系,我们就按时完成好作业……(看课件)你还知道哪些事物是有联系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好它?
3、总结谈话。原来葫芦的叶子和果实是有关系的,以后我们做事可不能像这个人那样,不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结果一无所获
附: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长满)
葫芦(可爱)
│
长虫───────→落了
│
长虫───────→落了
教师小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再后悔。
第二篇:《我的老师》教学案
7、《我的老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经历,体会作者对恩师的感激之情。
2、找出文中莎利文老师教“我”学习的具体事例,理清文章思路。
3、品味环境描写、侧面描写对烘托人物、表达情感的作用。【学习重点】
1、教育的作用——教育能改变人的命运。
2、文中侧面描写和反衬的作用。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对恩师的感激之情,以及老师对学生的爱。【自主学习】
1、查阅资料了解海伦·凯勒及安妮·沙莉文的生平经历,并摘录要点。
2、给加点生字注音: 纳闷()预兆()无垠()...琢磨()毛坯()绚丽()...
3、整体感知:本文通过写沙莉文老师教我学知识:教导“我”,教我热爱大自然和教我懂得
;高度赞扬了老师的教育技巧与爱心,表达了我对老师的之情。
4、仿照例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例句: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
仿句: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
。
5、仔细体会下面一段话中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回答文后问题。
老师催促学生交作业,他扬了扬手上的作业本,问:“都交齐了吗?不会有漏网之鱼吧?”有位学生怯怯地说:“那条鱼明天自投罗网可以吗?” 老师话中的意思是什么?
学生话里的意思是什么?
6、病句修改:
1、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
2、只有坚持经久不息的冶炼和艰苦卓绝的开采,才有可能获得一颗光彩夺目的金珠。
【合作探究】
1、莎利文老师教了海伦什么,是怎么教的?你觉得莎利文老师是怎样一位老师?
2、她对海伦·凯勒产生了什么影响?
3、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在文中几乎没有直接抒发,但我们在文章处处可以看到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其中通过环境描写加以烘托,便是重要的手段。请以课文第十二自然段为例,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形象、生动?有什么表达效果?
4、文章的题目是“我的老师”,作者却花了大量的笔墨写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写自己识字时的美好感受,写来到田野中的快乐,写暴风雨来到时在大树上的恐惧,写自己对爱的追问„„这是为什么?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拓展延伸】
1、说说你和老师之间令人难忘的事情,并谈谈你心目中的老师是什么样的?
2、阅读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得强烈情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思考。
【练练测测】
1、在横线上写出适当的词语。
A、一连好几个星期我都感到 和痛苦,感到 和寂寞。B、我不断模仿老师的做法,后来也学会了拼写,我感到很。
C、突然灵光一闪,我 了这个词,它指称的正是这种奇妙的、清凉的、从我手上流过的东西。
D、我们坐在 休息过两三次,最后一次是在离家不远的一棵果树下。E、周围是 的空间,一切都是那么。
2、结合课文回答问题:海伦·凯勒在文说:“我是通过生活本身开始我的学习生活的。起初,我只是个有可能学习的毛坯,是我的老师开了我的眼界,使我这块毛坯有可能发展进步。”这里,作者说自己“是通过生活本身开始我的学习生活的”含义是
;说自己“是个有可能学习的毛坯”的含义是
;整段话表达了对莎利文小姐深深的
之情。
第三篇:我与地坛教学案
《我与地坛》课堂教学设计
山东冠县武训高中
么子响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理解文本所表现的内容,解开“我”与“地坛”两者之间的关系,领悟史铁生“荒芜冷落——生机盎然——活力永存”的心路历程。
2、能力目标:学习史铁生在此文本中采用的语言形式,期待今后作文中运用之。
3、思想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生命的珍贵,要好好地活着。
教学重点:理解文本所表现的内容,解开“我”与“地坛”两者之间的关系,领悟史铁生“荒芜冷落——生机盎然——活力永存”的心路历程。
教学难点:学习史铁生在此文本中采用的语言形式,期待今后作文中运用之。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学生自主找出史铁生的心路历程,教师不断启发和点拨。同时让学生们不断训练句式的表达,以期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写作语言。教学过程:
一、由海子诗歌《活在珍贵的人间》导入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容易,我们要好好珍惜我们的所有,相信未来,热爱生命,食指如是说。但有时当我们身处险境和绝望境地的时候,我们似乎也有一种逃离与消沉,那么人应该怎样活呢?本单元的课文告诉我们答案。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史铁生是怎样最终对生命的阐悟与释然的呢?教师板书课题:我与地坛。
我们来看看史铁生与地坛是怎样地联系在一起的呢?
二、初步感知,整体把握
(一)、初步感知,整理基础
今天我们学《我与地坛(节选)》,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条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请大家花几分钟默读这篇文章。(对照词语手册中的生字词注音)
(二)、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请大家说说,残废了的史铁生最后为什么没有选择死?(以此问题理顺全文总思路)教师明确:(1)、求生的本能。(2)、在地坛中思考了“要不要死”“为什么生”“应该怎样活”三个问题。
2、教范读第六节。(强化记忆,为下面的学生朗读作铺垫。)最后得出结论:
“要不要死”——“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为什么生”——“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
“怎样活”——在地坛中得到启示。
3、怎样理解:“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教师明确:这是作者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在经历了截瘫及孤独的悲痛之后,作者从地坛的一草一木,领悟了死的真谛:死是一种人生的必然,就像生一样。作者从“死亡的陷阱”中逃生,走出了死亡的阴影,黑暗将使他更加珍惜光明,经历了“死亡”将使他更加珍惜生命,这样,作者便坦然了:他将笑迎必然降临的节日。
三、研读文本,品味语言,领会深意
(一)、史铁生为什么选择了地坛?(以此问题,引出学生对于两者共同点的思考,并且也顺带引入了史铁生的个人介绍。)
明确:史铁生之所以选择地坛而不是天坛之类,那是因为他跟地坛之间有许多共同点。此时,史铁生这个人的遭遇,正如同被冷落的地坛一样,都是荒芜的,在感情上觉得是被社会遗弃的,两者在精神上是共通的。
出示幻灯: 史铁生的个人遭遇: 从小生长在北京城。
16岁时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
18岁时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主动去陕北农村插队落户。
21岁时因积劳成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他从此以后再也没有站立起来。
(二)、1、地坛的景物有些怎样的特点?它们都给你怎样的感受? 教师明确: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总结:荒芜的,古旧的,被人遗弃但生命依然顽强的。比如“剥蚀”了“浮夸”,“淡褪”了“炫耀”,最终留下了生命中原生的真正属于本质性的东西。
2、史铁生在地坛里看到哪些动植物的生存状态?反映了怎样的一种生命意识? 教师明确:(第五自然段中: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
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
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
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停。总结:这个世界里没有苦痛的意识,生与灭,动与静,都是那么自然而然。
3、朗读六个“譬如”章节,品味语言,感悟心灵。教师明确: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
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
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
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
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总结:如果说第五段的景物史铁生还是带着苦闷在看,那么这六个“譬如”中的苦闷,怕是已经少很多了吧。感情色彩已经发生了变化。
4、从这六个譬如中我们来感受史铁生的“语言形式”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这些句子相当有艺术性,而且其中的词与词之间的搭配也是别出心裁的,比如雨燕把天地叫喊得苍凉,暴雨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再比如,味道是熨帖而微苦的,等等,这些新奇的搭配,放到试卷上,叫病句,放到作品中,那就叫文学。史铁生的语言是一种繁复的美。可模仿。
5、史铁生对死这个问题最终想通来自对自然的启发、自己的思考,但还有一种最重要的因素是母亲对他的影响。试着阅读写母亲的部分,思考:文章标题是“我与地坛”,但第二部分是写母亲,母亲与地坛之间又有着什么共通的东西呢? 教师明确:大地是母亲,母亲是大地。地坛是我的精神家园,母亲是我生命的依托。地坛历尽沧桑,母亲饱受磨难。地坛沉默,母亲不语。
不但作者与地坛有相似性,母亲与地坛也有相似性,由此看来,第一部分不仅仅有铺垫的作用,作者也赋予了地坛以更多的内涵,荒芜的陈迹处处散发着生命的火花,闪耀着灵性的光辉。“我”、“母亲”、“地坛”三个“意象”组成了这样的“意境”:风风雨雨中,地坛安详而忠实地等候着我;日日夜夜里,母亲焦灼而惊恐地牵挂着我。
地坛给了我生命的不屈意志,也见证了母爱的无私伟大。作者正是通过感悟地坛而解读母亲。
6、“哀莫大于心死”,但就本文而言,却是“痛莫大于心不死”,你看,儿子的不幸遭遇带给母亲深深的伤痛,母亲的过早去世留给儿子阵阵的苦痛。尤其令作者痛悔不已的是,母亲活着的时候,时时刻刻为他惊恐而担忧;而当他渐渐地走出阴影,并且取得能让母亲欣慰的成就时,母亲却在49岁的年龄上告别了人世——“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对普通如我们一般的读者来说,阅读《我与地坛》,更能产生共鸣、产生强烈震撼的或许正是第二部分。是的,孩子的每一次自由都是母亲无尽的担忧,儿女的每一份磨难都是母亲加倍的伤痛。
四、作业示范: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
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已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史铁生《我与地坛》节选)
1.请从选段中找三个字来概括史铁生思考过的三个人生问题。(3分)
▲生
、死
▲
▲活
2.关于出生和死亡的问题,作者思考出什么样的结论?请分别摘抄原文一句话来回答。(2分)
明确: 出生“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死亡“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或者“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3.“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请综合两段文字简要回答常到园子里去的原因。(3分)
明确: 园子使我从绝望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园子让我懂得怎样去生活,园子是我的精神家园。
4.下面是对两段选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二项是(2分)(A D)
A.“这样想了好几年”中的“这样”是指“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B.作者在地坛里终于弄明白出生和死亡都是上帝安排好了的,人只要顺其自然就行,这种想法带着宿命论色彩,是消极可悲的。
C.“怎样活的问题”“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魔鬼比喻这个问题消耗人的精神和
体力,恋人比喻这个问题让人心情愉快。
D.对于“怎样活”这个问题,作者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列举了地坛里的种种景物,从它们身上获得启迪,这样写显得含蓄有味。
五、总结全文。
史铁生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在想通了好好活下去以后,他把自己对未来的理想寄托在文学上面,请看他的辉煌成绩: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1996年11月,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表现方法上追求现实主义和象征手法的结合,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基础上注意吸收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从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到《插队的故事》,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技巧都显出异乎寻常平淡而拙朴,属意蕴深沉的“散文化”作品。
史铁生著有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笔记》;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
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他为人低调,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抢救无效去世。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的患者。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 :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OO二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六、布置作业
完成《名师一号》,课外阅读余华的《活着》
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
史铁生
“要不要死”——“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为什么生”——“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
“怎样活”——在地坛中得到启示。
第四篇:《我的四季》教学案
《我的四季》教学案
编写者:黄君玉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使学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内涵。2.学生能够结合自我体验,说出课文蕴含的人生含义。
3.体会文中形象、生动的词语及富有哲理的语句,从而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课前导学
一、关于作者:
张洁——当代女作家。原籍辽宁,生于北京,读小学和中学时爱好音乐和文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到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197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获同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翌年加入中国作协。1982年加入 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并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赴美国参加第一次中美作家会议。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著有作品集《张洁小说剧本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全国第2届茅盾文学奖,曾被译成德、英,法,瑞典等多种文字出版)。《只有一个太阳》,散文集《在那绿革地上》以及《张洁集》等。张洁获意大利1989“玛拉帕尔帝”国际文学奖。她的《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分获1979年、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祖母绿》获全国第 3届优秀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有一个青年》改编摄成电视剧播映,张洁以“人”和“爱”为主题的创作,常引起文坛的论争。她不断拓展艺术表现的路子,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
二、回忆阅读抒情散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⒈了解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是什么
⒉把握文章的主旨,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种种感悟 ⒊明白文章的写作手法 ⒋品位文章语言特点
三、朗读课文三遍,完成预习作业
1.音形
颤抖()
冰雹()
夭()折
碾()成 ....kē()绊
焦zhuó()
干biě()
急cù()2. 释义 自艾自怜:艾,治理,惩治。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痴心妄想:指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
怨天尤人:抱怨、埋怨别人,形容对不如意的事情一味归咎于客观。入不敷出:收入不够开支。敷演:同“敷衍”,叙述并发挥。3.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给与 消废 焦灼 幸灾乐祸 B淘汰 迟钝 顿足 汗流夹背 C谦卑 干瘪 彻悟 怨天尤人 D落莫 刻薄 绞拌 望眼欲穿 4.速读文章,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脉络结构
春季播种——夏季()——秋季()——冬季()5.请试着找出每个季节中作者所持的人生态度
春——不自艾自怜命运,为自己的生命负责,朝目标奋力以赴
夏——
秋——
冬——
课中导学
一、朗读课文
二、感知课文
1.文章以“生命的四季”点明题旨,那么“春、夏、秋、冬”各寓意人生哪个时期? 2.作者给“四季”赋予了深刻的寓意,结合本文思考每个季节具有怎样的生命特点,从文中找出依据。同时谈谈每个季节中作者所持的人生态度。(学生先圈点批注,再分组讨论交流,进一步感知,理解文章。)3.贯穿于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是什么?
三、赏析语言 1.请从文中选择你欣赏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和感受或欣赏的理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分析后再朗读。)
①我决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②那是怎样的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哪!③ 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
④不应该怨天尤人,会有一个时辰,留给我检点自己!
2.有感情的将你感悟最深刻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试背诵其中的一段!
四、理解主旨
五、小结课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你说一说。
课后导学:
一、语言积累
将课文中富有哲理、耐人寻味的句子抄录在积累本上。
二、学生读“生命的春季”,“生命的秋季”,试背诵。
三、积累”精彩人生”的素材
四、课外阅读张洁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
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
第五篇:《我的母亲》教学案
《我的母亲》BCA教学案
主备人:曾文爱 2012年3月
http://box.zhangmen.baidu.com/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胡适;熟读全文,掌握本文生字词;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2.理解文意,概括文中的母亲形象并提炼出母亲的品质特点,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3.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B案
一、使用说明
1、通读全文,识记文中的重点字词。
2、熟读全文,理解文意,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
3、用笔标出不懂的地方,以备上课讲解时提问答疑。
二、自学园地
1、了解胡适及他的母亲:
胡 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生于上海。幼年在故乡家塾读书,1904年随兄到上海,先后进梅溪学堂、澄衷学堂,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1910年赴美留学,先入康奈尔大学农科,1912年转文学院,修哲学、文学。1915年人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是杜威。从此一生信奉杜威的实用主义。1916年开始与在美同学讨沦白话文,最后写成《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1月发表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这是最早全面系统地提倡白话文的论文,在新文化运动初期产生重大影响。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新青年》编辑,1920年出版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五四运动以后,思想逐渐趋于保守。1928年受聘担任中国公学校长兼文理学院院长。1931年回北大任文学院长兼中文系主任。1932年5月创办《独立评论》。抗战期间一直担任驻美大使。1946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到美国,次年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图书馆馆长。1958年回台湾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2月24日中央研究院举行第五次院士会议,为欢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结束时,因猝发心脏病逝世。
冯顺娣,安徽绩溪人,16岁时被许配给胡传作填房。时胡传年48岁,前妻曹氏去世十余年,他在外做官,家中没有一个家眷实在不方便,胡传长子长女都比冯顺娣大。为了家人,冯顺娣答应嫁到胡家。婚后第二年,来到上海,在胡适三岁的时候,胡传死在厦门。当时冯顺娣只有23岁。
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绰号()庶祖母()吹笙()摹画()眼翳()舔去()侮辱()拧肉()麇先生()
3、文章分为三部分,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4、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文章主题。
C案
一、根据答案自检,巩固落实。
二、文本探讨:
1、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了母亲的什么品性?
2、本文在塑造母亲形象时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3、课文标题是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其他内容看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三、当堂检测
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请你制作一个贺卡,表达一下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要求:仿照下面划线句子写两句话,做到内容和谐,句式大致相同。
例句:妈妈,你是我疲惫中的一杯香茗,当我昏昏欲睡时,浓郁的馨香使我神清气爽。
仿句:
A案
1、熟读本文,深切体会胡适对母亲的怀念感恩之情。
2、拓展延伸
奔跑的母亲
黑马!又见黑马!
当她第一个冲过终点线时,整个赛场沸腾了。不可思议,在高手如云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冠军竟然是个训练仅一年的业余选手!
27岁的切默季尔,肯尼亚的一名农妇,因此一举成名。
切默季尔的全家都住在山区,她的丈夫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除了种地一无所长。一年前,切默季尔还一筹莫展,为无法给四个孩子供给学费暗自伤心。丈夫抽着闷烟安慰她:“谁叫孩子生在咱穷人家,认命吧!”
如果孩子们不上学,只能继续穷人的命运!难道只能认命?她不甘心。
当地盛行长跑运动,名将辈出,若是取得好名次,会有不菲的奖金。她还是少女时,曾被教练相中,但因种种原因未果。此刻,她脑中灵光一闪:不如去练习马拉松!
马拉松是一项极限运动,坚强的意志和优秀的身体素质缺一不可。她已近27岁,没有足够的营养供给,从未受过专业基础训练,凭什么取胜?冷静之后,她也胆怯过,可是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如果连做梦的勇气都没有,那永无改变的可能。
丈夫最后也同意了她大胆的“创意”。第二天凌晨,天还黑着,她就跑上崎岖的山路。只跑了几百米,她的双腿就像灌了铅一般。停下喘口气,她接着再跑。与其说是用腿在跑,不如说是用意志在跑。跑了几天,脚上磨出无数的血泡。她也想打退堂鼓,可回家一看到嚷着要读书的孩子,她又为自己的懦弱感到羞愧。不能退缩!她清醒地知道,这是惟一的一线希望!
训练强度逐渐增加,但她的营养远远跟不上。有一天,日上竿头,她仍然没有回家,丈夫担心出事,赶紧出门寻找,终于在山路上发现了昏倒在地的妻子。他把妻子背回家里,孩子们全部围了上来,大儿子哭着说:“妈妈,不要再跑了,我不上学了!”她握着儿子的小手,泪水像断线的珠子般涌出,一言不发。次日一早,她又独自一人,跑在了寂静的山路上。
经过近一年的艰苦训练,切默季尔第一次参加国内马拉松比赛,获得了第七名的好成绩,开始崭露头角。
有位教练被她的执著深深感动,自愿给她指导,她的成绩更加突飞猛进。
终于,切默季尔迎来了内罗毕国际马拉松比赛。为了筹集路费,丈夫把家里仅有的几头牲口都卖了,这可是家里的全部财富……发令枪响后,切默季尔一马当先跑在队伍前列,这是异常危险的举动,时间一长可能会体力不支,甚至无法完成比赛。但为了孩子,为了家庭,她豁出去了。
或许上天也被切默季尔的真诚所感动。她一路跑来,有如神助,两小时39分零9秒之后,她第一个跃过终点线。那一刻,她忘了向观众致敬,趴在赛道上泪流满面,疯狂地亲吻着大地。
突然冒出的黑马,让解说员不知所措,手忙脚乱,忙活了好半天才找齐她的资料。
颁奖仪式上,有体育记者问她:“您是个业余选手,而且年龄处于绝对劣势,我们都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力量让您战胜众多职业高手,夺得冠军?”
“因为我非常渴望那7000英镑的冠军奖金!”此言一出,场下一片哗然。她的话太不合时宜,有悖于体育精神。切默季尔抹去泪水,哽咽着继续说:“有了这笔奖金,我的四个孩子就有钱上学了,我要让他们接受最好的教育,还要把大儿子送到寄宿学校去。”喧闹的运动场忽然寂静,人们这才明白,原来,孩子才是她奔跑的力量。瞬间,场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那是人们对冠军最衷心的祝贺,也是对母亲最诚挚的祝福。
切莫季尔成了肯尼亚的偶像,有人说她是长跑天才,有人说这是贫困造就的冠军,还有人说无需理由,这就是一个奇迹。是的,又一个体育奇迹:不过缔造者并非职业运动员,而是,母亲!
1、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2:听完母亲颁奖仪式上的答话,观众为什么开始“一片哗然”,而瞬间又“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3、如果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1、2两段应插在哪一段中,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