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第一本书》教学案
边院中学——幸福教育
第一单元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教学案
设计人: 梁晓盈 审批人: 时间: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熟读全文,简要复述故事内容;
2、自主阅读,合作学习,进一步体会文中独特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3、品味重点语句,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的一生都离不开书,从小到大,同学们已读过不少书。想一想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在你的记忆中,哪一本书给你的印象最为深刻?(学生讲述)记不太清自己读过的第一本书,这很正常,因为没有一个难忘的故事。但是,作者牛汉的第一本书却让他久久难忘,为什么?因为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故事。几十年后,走过迢迢的征途,饱尝人生的甘苦,回首往事,发现那挥之不去的记忆,却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
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我们曾学过他的诗《华南虎》。
2、整体感知
①、学生默读课文。
②、疏解疑难字词,读准字音,弄懂词义:
翻来覆去 掺(chān)和 脊(jǐ)背 枉(wǎng)读 幽默 马鬃(zōng)酷(kù)似 磨蹭(cèng)凄惨 奥秘 ③、“我”第一本书是本什么样的书?
是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国语课本,让“我”一生难以忘怀的书。
(二)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提取主要信息,准备复述。
要求:a、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发生的过程。
b、读音准确,口齿清楚,声音洪亮。c、语言简练生动,表达流畅自然。
2、简要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学生互相补充、评议)
3、这“第一本书”中,你能看出饱含着哪些情意?(小组交流,互为补充、归类)
A、父子之情;父亲温和、善良、负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乐于助人。B、同学、朋友之情;送书给乔元贞;老师不责罚“我”。C、人与狗的情趣。
4、作者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
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的,也是沉重的,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恶劣的学习条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三)达标测试
1.作者____________是位诗人,其散文也有诗意。但本文的诗意不是那种轻飘飘的浪漫的抒情,而是来自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2.按课文内容填空并联系课文理解句子含义。
①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____________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②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____________东西。
3.下列词语有无错别字,若有请改正。
①优默
凄惨
红暑
梦幻
磨磨蹭蹭
____________
②奥密
马鬃
赖皮
孰师
翻来复去
____________
(四)学后反思
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散文。文章不是那种轻飘飘的浪漫的抒情,而是来自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他通过对自己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以及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生命乐趣。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联系自己的学习经历,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2、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品味苦难对人生意义。
二、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课文围绕书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看书──逼书──送书──读书
2、课文中作者写到了哪些与书有密切关系的人物?这些人物与书又有怎样的关系?
父亲、乔元贞、我父亲改订书→我送书→乔之贞
3、品评语言
找出你最有感触的话语,说说你独特的体验。(学生发言,允许畅所欲言,体现个性)预设:
A、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的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因为童年生活艰苦而沉重。而童年时代与生俱来的好奇、天真和淘气,与人间的温情和友情,使人忘却困苦,带来了“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B、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枉”是“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的意思。“本”是双关的修辞方法,既指那半本国语课本,更指“我”人生的第一课,人生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
(二)合作探究
1、情感丰富是本文的主要的特色,本文除了赞美了父子之间的深情,还赞美了哪些人间真情?请加以概括,并进行简要的分析。
提示:父子情、师生情、同学情、生活趣味。
学法指导: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句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父子之情:父亲发现那本“凄惨的课本”只是叹气,在昏黄的油灯下为“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可见父亲是一个知书达理、温和、善良的人,是一个既理解、尊重孩子,又对孩子负责的好父亲。
友情的珍贵:元贞的家太穷,买不起书,“我”便把这惟一的一本书分为两半,一人半本。在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使同学之间淳厚的友情显得弥足珍贵,温暖人心。
人与狗的乐:是我早已调教好的,只要主人下令,大狗便汪汪叫几声,来一个人狗合演“双簧戏”,给恶劣的生活处境带来一丝乐趣。
2、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作者对这一本书的难忘之情?
学法指导:紧扣“难忘”二字,标画重点语句。
“可是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幽默,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
“这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还应当回过头来说说我的第一本书,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3、你认为作者在文中说的“人不能忘本”本是什么?
学法指导:“本”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既指课本,那一本国语教材,也指同学的友情、父亲的深情、童年的乐趣,人性中的善良、淳朴。
(三)达标测试
1.“父亲的藏书里有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的,”这些名字你陌生吗?你读过他们哪些作品呢?试列举一二。
2.文章第二段说“书里有很多奇妙的东西。”你有过同感吗?结合你的读书体验简单谈谈。
3、阅读3-9段,回答文后问题。
①.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②.作者是怎样描述“第一本书”的样子的?
③.当父亲弄清“我”那“凄惨的课本”的原委后,并没有批评“我”,只是“深深地叹着气”,试揣摩,父亲的叹气
(四)学后反思
第二篇:3.《我的第一本书》教学案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案
教学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复述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
3、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重点难点
1、品评重点语句,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深透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
2、理解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练习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解决字词,朗读课文,复述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同学们,七年级下学期我们学了诗人牛汉的一首诗《华南虎》,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他笔下那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华南虎形象。(教师引领学生诵出: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掠过我的头顶/腾空而去,/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还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一篇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下承载着人生历程和独特感悟的“第一本书”,去思考人生命运这个鲜活的话题。
二、作者简介:
牛汉,原名史成汉,现当代著名诗人,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文革”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70年代初,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自选集《蚯蚓和羽毛》等。
三、朗读课文
1、生字注音
酷似kù 掺和chān 脊背jǐ 枉读wǎng 红薯shǔ 马鬃zōng 磨蹭mó ceng(cèng)规矩guīju(jǔ)
2、解释词语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凄惨:凄凉悲惨。
奥秘:奥妙神秘。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酷似:极像。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
3、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四、自主学习
1、整体感知,复述故事。
要求:
a、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发生的过程。b、读音准确,口齿清楚,声音洪亮。c、语言简练生动,表达流畅自然。
d、同学之间互相补充、评议。
开头:我的第一本书是“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国语课本”。
朋友的疑惑:课本有什么好写的?
我的解释:这是一本“让我一生难以忘怀”的书。
主体:①“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来历。
②父亲带“我”离开本村到崔家庄念书,知道所念的《国语》是“真正的第一本书”; 还回忆了念书给“我”的快乐及交代了与“书”有关的几个同学朋友的命运。
结尾:“我”的结论人不能忘本!
2、认真读了课文后,说说“我的第一本书”的含义。
“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艰辛,人间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3、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呢?
作者是怀着沉重的心情,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感情复杂,心情沉重,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还有父亲的宽厚善良、纯真的友谊、孩提时代的快乐„„
五、合作探究
1、读了“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来历后,你能从中感受到哪些感情?
父亲的深情:补书 深爱孩子,无私善良 同学、朋友间的友情:借书 乐于助人 童年的乐趣:人与狗之间的默契、情趣 师生情:老师不责罚我 生活的苦难:乔元贞失学 第一本书
2、这”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不仅是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这些都是作者生命最初的快乐与梦幻。
3、作者为什么要对乔元贞的命运作这样的交代呢?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这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
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有“出息”的。“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而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在这里,这就促使我们更深入的思考了。总之,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苦难进行着辛酸的“诉说”,对苦难生活中小伙伴们寄予深切的同情,也让读者从乔元贞的命运中严肃思考着生活与人生。
六、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写“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反映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七、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品味重点词句,总结全文,完成练习。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头解释词语
2、说说课文中父亲的形象。
二、品味词句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写其童年生活的艰苦而沉重,不仅自己家的生活是窘困的,而且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
这里“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诗)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作者最后说“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这里指课本,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
3、自己赏读。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文中“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给了作者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的确,恰如一位哲人所说,生活是—所大学。无论其中是不幸,还是喜悦,那都是记忆中挥之不去的风景,我们只要用心去体悟,亮色总是会有的,而且是扩展着的。这难道不就是人生的本色吗?
四、练习指导
(略)
五、积累延伸
1、积累有关“书”的名言警句。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高尔基 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严文井 善于想,善于问,善于做的人,其收效则常大而且快。——谢觉哉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培根
2、读了本课,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六、课堂作业
完成《金牌练习》。
第三篇:《我的第一本书》学案
3、《我的第一本书》
1.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一本“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的国语课本为何令作者永志不忘,并专门著文纪念?
2.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本课本吗?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3这“第一本书”中,你能看出饱含着哪些情意?
4.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从哪些句子能看出?
5.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6.“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作者的第一本书为什么“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7.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8.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
9当父亲听说我把那一本书给了同学时,为什么“深深地叹着气”?结合上下文说说我的父亲一位怎样的人?
10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
11关于书的名言
第四篇:我的第一本书 学案
我的第一本书 学案
课题我的第一本书课型自读课文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积累“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等词语;
2、整体感知文意,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过程与方法目标:
3、品评含意丰富的语句,养成正确的语感;
4、激活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5、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与价值目标:
6、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重点目标3、4难点目标4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活动形式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感受了胡适对母亲以其深细而严格的教育影响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追忆。今天,我们将走进牛汉的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苦难生活境况中浓浓的真挚情意给诗人的精神给养。
二、新授
(一)字词掌握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酷似
掺
脊背
枉读
2.解释下列词语。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凄凉悲惨。
奥秘: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温厚:温和宽厚。
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酷似:极像。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互相补充、评议。
(三)学习课文
1、学生再读课文,揣摩、理解课文内容。思考: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一本“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的国语课本有着怎样的经历令作者永志不忘,以致专门著文纪念?研讨:(1)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我的第一本书”的?(3)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板书课题、作者小组内分工合作,定时完成,做在作业本上,当堂订正。抽一人即可,要留足时间。学生跳读课文3至8语段学生畅谈阅读体会,老师提示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活动形式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4)“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1)还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珍贵的经历,一本人生之书。
(2)一种感激之情。(3)体会书的珍贵,读书机会的珍贵。(4)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作者要回报它。
2、品味语言(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3、深入理解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的结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优秀教案》P26)
三、小结与拓展
阅读本文,我们不仅为第一本书承载的故事所感动,更多的震撼是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浓浓情意,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遥远的乡村荒寒、苍凉的生活境况和作者对生活的那份独特的感受。请同学们联系生活体验,体会的思想感情,具体深入地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尽量活跃课堂气氛。这部分先抽一学生回答,然后视情况适当点拨。这一题有难度,需教师引导理解。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谈。布置作业本课资料习题板书设计我的第一本书牛汉
“从荒寒的大自然间
父子之情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
我的第一本书
同学、朋友之情的快乐和梦幻”
人与狗的情趣教学后记
第五篇:我的第一本书 学案
我的第一本书 学案
题我的第一本书型自读文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积累“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等词语;
2、整体感知文意,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过程与方法目标:
3、品评含意丰富的语句,养成正确的语感;
4、激活生活体验,感悟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与价值目标:
6、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重点目标3、4难点目标4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活动形式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我们感受了胡适对母亲以其深细而严格的教育影响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追忆。今天,我们将走进牛汉的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苦难生活境况中浓浓的真挚情意给诗人的精神给养。
二、新授
(一)字词掌握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酷似
掺
脊背
枉读
2.解释下列词语。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凄凉悲惨。
奥秘: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温厚:温和宽厚。
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酷似:极像。
(二)阅读文.整体感知学生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互相补充、评议。
(三)学习文
1、学生再读文,揣摩、理解文内容。思考: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一本“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的国语本有着怎样的经历令作者永志不忘,以致专门著文纪念?研讨:(1)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本吗?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我的第一本书”的?(3)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板书题、作者小组内分工合作,定时完成,做在作业本上,当堂订正。抽一人即可,要留足时间。学生跳读文3至8语段学生畅谈阅读体会,老师提示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活动形式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4)“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1)还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珍贵的经历,一本人生之书。
(2)一种感激之情。(3)体会书的珍贵,读书机会的珍贵。(4)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作者要回报它。
2、品味语言(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3、深入理解没有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的结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优秀教案》P26)
三、小结与拓展
阅读本文,我们不仅为第一本书承载的故事所感动,更多的震撼是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浓浓情意,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遥远的乡村荒寒、苍凉的生活境况和作者对生活的那份独特的感受。请同学们联系生活体验,体会的思想感情,具体深入地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尽量活跃堂气氛。这部分先抽一学生回答,然后视情况适当点拨。这一题有难度,需教师引导理解。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谈。布置作业本资料习题板书设计我的第一本书牛汉
“从荒寒的大自然间
父子之情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
我的第一本书
同学、朋友之情的快乐和梦幻”
人与狗的情趣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