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类列举2教学设计
《智慧广场——分类列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智慧广场。
【教材分析】
本“智慧广场”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画图和简单的表格列举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分类列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是列举法的进一步深化和应用。通过本“智慧广场”的学习,学生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体验分类列举进行有序思考的优越性,增强分析问题的条理性与严密性。【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掌握“分类列举”的基本思想方法,知道有序的列举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积累活动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感受 “分类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列举法,感受列举法的特征。
教学难点:能有条理的分类列举,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学校开展劳动技能比赛照片。学生欣赏。
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吗?
课件出示成品果盘图片。
谈话:老师专门挑了几份做好的果盘,我们来看一看
(二)初步感知,导入新课 谈话:你想不想来做一个果盘?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水果?你想怎样做果盘?谁能来说一说?
预设1:用香蕉(苹果)这一种水果来做果盘。追问:还有没有不同的做法?
预设2:同时用这两种水果一起做拼盘。
谈话:大家的想法都很好,数数看,一共有多少种做法?
【设计意图】用学校开展的活动导入,既加强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又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通过两种水果做果盘这个简单的问题入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让学生在交流中初步了解和体会分类列举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探究方法,分析比较
(一)小组合作,尝试探究
谈话:如果老师这里有苹果、香蕉、草莓三种水果,可以怎样做果盘? 课件出示:用苹果、香蕉和草莓三种水果做果盘,至少用一种水果,最多用三种水果。一共可以做多少种果盘?
谈话:自己读一下题目,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1:用的是苹果、香蕉、草莓三种水果做果盘。预设2:至少用一种水果,最多用三种水果。追问:“至少用一种,最多用三种”是什么意思?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时板贴:用一种水果,用两种水果,用三种水果。追问:一共可以做多少种果盘?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么? 课件出示小组成员分工:
1号 记录
3号 操作用一种水果
2号 操作用两种水果
4号 操作用三种水果
(二)成果展示,优化方法
谈话:哪个组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小组的学习结果? 预设1:摆实物图片,用现成的实物图片操作。
预设2:摆学具,借助我们常用的学具来代替实物,进行操作。预设3:写汉字,用汉字来写水果的名字,进行搭配。预设4:画图,把苹果、香蕉、草莓的形状按顺序画下来 预设5:图形代替,用简单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代替水果来解决问题。追问:你觉得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谈话: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么在这三类做法中,哪一类比较难找,容易漏?
谈话:用一种水果和三种水果的情况比较好理解,只用一种水果做,我们可以分别用苹果、香蕉、草莓(板贴)来做果盘,这样可以做出几种果盘?(板书:3)谈话:三种水果都用,就是把苹果、香蕉、草莓合起来,做成1个果盘(板贴),这样可以做出几种果盘?(板书:1)
追问:用两种水果做果盘,怎样做才不会漏呢?
谈话:我们先从苹果开始,可以和香蕉搭配,从苹果开始,还可以和谁搭配?能跟苹果搭配的还有没有了?接下来我们从香蕉开始,能跟香蕉搭配的是什么水果?这样我们就可以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到答案。数数看,用两种水果,可以做出几种果盘?(板书:3)
追问:我们把这三种情况全部列举了出来,一共可以做多少种果盘?
(三)发现规律,列表思考
谈话:其实还有一种方法既能知道有多少种拼法,又能知道每种拼法用的是什么水果,你们想知道么?
谈话:(出示列表)能看懂么?对比一下,表格与我们摆的实物卡片有什么相同之处?现在你就 画“√”表示拼法,动手完成发给你的表格吧。交流:谁能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完成表格的?
预设:只用一种水果,就表示这一行只能选一样,只打1个√。用两种水果,就表示这一行可以选两样,要打2个√。用三种水果,就表示这一行的三种水果全部选上,要打3个√。谈话:通过表格,你知道一共可以做多少种果盘么? 追问:这样列举,有什么好处?
预设1:通过表格,我们不但能看出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拼法,而且还能看出每种拼法分别用的是什么水果。
预设2:这样分类列举,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到答案。
小结:刚才我们看了做果盘,像大家这样将所有情况一个一个列举出来,寻找问题的最佳答案,在数学上我们称为——分类列举(板书),这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己探究方法,然后进行优化,最后和列表进行对比,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灵活选用策略的能力。
三、联系实际,巩固策略
谈话:在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问题,也能用分类列举这种策略来解答。让我们走进课外活动小组,帮大家解决下面的难题。
(一)做花束
谈话:丽丽参加了插花小组,她现在要用菊花、玫瑰、康乃馨三种花做花束,至少用一种,最多用三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用你喜欢的方式完成自主练习1。课件出示:
谈话:大家都用了什么方法?谁能来介绍一下? 生1:用文字写出花的名字,完成练习。生2:用画画的方式完成练习。
生3:用简单的图形代替花朵,完成搭配练习。
(二)订杂志
谈话:帮完丽丽,我们再到科技小组去看看。科技小组的同学订阅左面的杂志,每人至少订一种,最多订三种,会有多少种不同的订阅方法?你能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一下吗? 课件出示:
谈话:同位交换,你来做小老师,给同桌评一评。
(三)组字游戏
谈话:最后,让我们走进语文小组,他们正在做写字游戏,用下面3张卡片,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字?将这些字写下来。课件出示:
谈话:你都组成了哪些字?谁能起来说一说? 预设1:写出了木、又、寸、权、村、对、树7个字。预设2:写出了木、又、寸、村、对、树6个字。
【设计意图】让数学再一次服务于生活,采用课外活动小组的形式,将三个问题串连起来,既巩固了对“分类列举”策略的理解,同时也检测了学生掌握知识、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四、总结提升,促进发展。谈话: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学生交流。
谈话:希望咱们能将分类列举的策略运用到生活中,更好地帮助我们解决身边的难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分类列举”策略,帮助学生初步完善所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认知,促使学生提高概括总结能力。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提问:用苹果、香蕉、草莓和桔子四种水果做果盘,至少用一种水果,最多用四种水果。一共可以做多少种果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继续探索,激发学生后续的学习。
智慧广场
第二篇:2上-07-6智慧广场—分类列举[范文]
智慧广场——分类列举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8~99页。[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能通过分类列举找出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形成利用分类列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2.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分类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列举法,感受列举法的特征。
[教学难点]能有条理的分类列举,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教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种水果图片、表格;学具:长方形操作纸片、三种水果图片若干。[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家来过客人吗?通常你们会用什么来招待客人啊?
师:你们真是热情、有礼貌的好孩子,老师也喜欢用水果来招待客人。(出示课件)老师准备了苹果和香蕉,如果你就是老师家里的小客人,你会选择吃哪种水果啊?
预设:吃苹果,吃香蕉,两个都吃。
师: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们的想法是先思考只吃一种水果,再思考两种水果都吃。大家一起来看。(展示课件)
师:先看只吃一种水果有几种选择? 预设:一共有2种。师:再看两种水果都吃呢? 预设:一种。
师:我们把这两种结果合并在一起,就得到答案了。
师:像这样将三种吃法一个一个列举出来,寻找问题的最佳答案,在数学上称作——分类列举(板书课题),这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以后我们会经常用它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怎样吃水果这个简单的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让学生在交流中初步了解和体会分类列举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呈现问题,明确题意。
(出示课件)师:我们大家来一起来欣赏美味的水果拼盘。师:这么漂亮,这么好吃,那你们想做果盘吗?
师:其实做果盘也有很大的学问,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做果盘吧。
(课件出示)用苹果、香蕉和草莓三种水果做果盘,至少用一种水果,最多用三种水果,一共可以做多少种果盘?
师:大家仔细读题,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
生1:用苹果、香蕉、草莓三种水果做果盘。生2:至少用一种水果,最多用三种水果。
师:“至少用一种水果,最多用三种水果”是什么意思? 预设:可以用一种,可以用两种,也可以用三种。
师:对,至少一种最多三种,意思是可以用一种水果,也可以用两种水果,还可以用三种。
【设计意图】呈现问题,理解题意,通过交流“至少用一种水果,最多用三种水果”的意思,初步引领学生用分类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2.确定策略,尝试探究。
师:大家已经读懂了题目,那么开动脑筋仔细想一想,一共可以做多少种果盘呢?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巡视。学生汇报。
师:想一想,这道题我们可以用分类列举来解决吗? 预设:能!
师:那应该怎样来分类列举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
小结:同学们都是先把它们分成了三类情况,先考虑只用一种水果,再考虑用两种水果,最后用三种水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讨论、分类列举、交流反思,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反思和交流中充分感受“分类列举”的有序性的特点和价值。
3.探究操作,寻找方法。
师:先看一下,小小提示:
(1)请同学们根据果盘制作要求,用写一写、画一画或者利用学具摆一摆的方式得出结果。
(2)得出结论后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一)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交流方法和思路
预设:我是拼摆的水果图片,共有七种拼法。(投影展示按顺序拼摆的)
师:谁和他的想法一样?(教师巡视时有目的地观察学生的作品,既展示按顺序列举的,又展示不按顺序列举的。)(投影展示不按顺序拼摆的学生作品。)
师:你觉得哪种列举的方法好?为什么?
(师适时点拨:要有条理、有顺序地分类列举。)师:想一想有条理、有顺序地分类列举有什么好处?
预设:有条理、有顺序地分类列举能使我们的答案既不重复也不遗漏。(板书:不重复,不遗漏)
师:在这样的有序列举中,你觉得哪一类尤其要做到有序呢?(用两种水果做拼盘时)只用一种水果和用三种水果的情况很好理解,用两种水果的情况就要按顺序有条理地进行思考。
师:用两种水果做拼盘的情况,我们是怎样有序思考的呢? 预设:先用苹果分别和香蕉、草莓搭配,再用香蕉和草莓搭配。
(师课件展示用图片有序拼摆答案。)
师:数学就是这样前后联系的,经常这样有规律地思考会让大家越来越聪明的!
(二)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预设;生1:我是这样写的。(投影展示)用一种水果:苹果,香蕉,草莓。
用两种水果:苹果和香蕉,苹果和草莓,香蕉和草莓。用三种水果:苹果、香蕉和草莓。三类一共有七种方法。师:谁和这位同学的方法一样? 师:你能给这种方法起一个名字吗?
板书:文字法(课件再次展示生1的方法)
生2:我是用画一画的方法得出来的。(投影展示学生画的实物让大家欣赏)(教师课件展示画实物图方法)
师:大家的想法可真多,智慧无穷啊!图片拼摆和画实物图较直观,文字列举法写起来有点麻烦,还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
预设:用符号代表不同水果。我是用三角形代表香蕉,圆形代表苹果,正方形代表草莓,画图形来列举的。(投影展示)
师:我们给它起一个什么名字呢?
预设:叫“符号法”吧。(板书:符号法)
师:同学们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便?
预设:用符号表示实物更简便。
师:用符号法更简洁,今后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师: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预设:都是按三个步骤。(先分类—分组列举—合并结果)
师:其实还有一种方法既能知道有多少种拼法,又能知道每种拼法用的是什么水果,同学们想知道吗?
预设:想。
师:好,这种方法叫做列表法。通过列表,我们可以很快、很清晰地找到这七种拼法,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不好?
预设:好!
师:拿出表格,看看能看懂吗?横着看是每种拼法会用到的水果,竖着看是三种情
况的分类,画对号表示拼法,动手完成这个表格吧。
(教师巡视,对于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地指导)
指名到讲台来展示表格,集体订正。
师:从这张表中,怎么能看出一种有七种方法? 预设:横着看,一行就是一种拼法,师:是不是有几行就有几种拼法?
预设:是。第一类只用一种水果有三种方法,第二类用两种水果也有三种方法,第三类用三种水果有一种方法,一共有七种方法。
师:那大家怎么能看出每种拼法用到的是哪种水果啊? 预设:......师:是不是每一行打对号的水果就是这种拼法所用到的水果啊?
(师课件展示)
(三)师小结:通过分类列举不但能看出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拼法,而且还能看出每种拼法分别用的是什么水果。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师旨在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分类列举问题,旨在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灵活选用策略的能力。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分类列举)
许多复杂的问题,常常从简单情况分类列举,从中找到规律和方法再解决。许多重要的数学规律就是数学家们从简单情况分类列举发现的,希望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应用分类列举的策略解决类似的问题。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一)基础练习
1.课件出示课本99页“自主练习”第1题。
集体交流,注意让学生先分类,再同桌口答,要按顺序有条理地、不重复、不遗漏地说出来。(师课件展示)
(二)综合练习
2.课件出示课本99页“自主练习”第2题。
给学生准备一张表格,用列表的方法进行整理和订正。(师课件展示)3.课件出示课本99页“自主练习”第3题。
师:这道题是一个用分类列举的方法进行的组字游戏,快快写下来吧。
学生汇报展示。师课件展示。(三)拓展练习
4.用苹果、桃、香蕉、樱桃四种水果做果盘,至少用一种水果,最多用四种水果,一共可以做多少种果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与水果拼盘问题相辅相成,使整节课自然流畅,让学生经历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思维发展过程,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板书设计]
枣庄滕州市实验小学(荆河路校区)袁莉
第三篇:智慧广场-分类列举
智慧广场—分类列举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8-9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能通过分类列举找出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形成利用分类列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2、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分类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列举法,感受列举法的特征。
教学难点:能有条理的分类列举,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种水果图片、表格。学具准备:长方形操作纸片、三种水果图片若干。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家来过客人吗?通常你们会用什么来招待客人啊? 生:......师:你们真是热情、有礼貌的好孩子,老师也喜欢用水果来招待客人。(出示课件)老师准备了苹果和香蕉,如果你就是老师家里的小客人,你会选择吃哪种水果啊?
生:吃苹果,吃香蕉,两个都吃
师: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们的想法是先思考只吃一种水果,再思考两种水果都吃。大家一起来看(展示课件)
师:先看只吃一种水果有几种选择? 生:一共有2种。
师:再看两种水果都吃呢?
生:一种。
师:我们把这两种结果合并在一起,就得到答案了。
师:像这样将三种吃法一个一个列举出来,寻找问题的最佳答案,在数学上称作----分类列举(板书课题),这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以后我们会经常用到它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怎样吃水果这个简单的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让学生在交流中初步了解和体会分类列举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呈现问题,明确题意。
(出示课件)师:我们大家来一起来欣赏美味的水果拼盘。师:这么漂亮,这么好吃,那你们想做果盘吗? 生:......师:其实做果盘也有很大的学问,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做果盘吧。(课件出示)用苹果、香蕉和草莓三种水果做果盘,至少用一种水果,最多用三种水果,一共可以做多少种果盘?
师:大家仔细读题,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用苹果、香蕉、草莓三种水果做果盘。生:至少用一种水果,最多用三种水果。
师:“至少用一种水果,最多用三种水果”是什么意思? 生:可以用一种,可以用两种,也可以用三种。
师:对,至少一种最多三种,意思是可以用一种水果,也可以用两种水果,还可以用三种。
【设计意图】呈现问题,理解题意,通过交流“至少用一种水果,最多用三种水果”的意思,初步引领学生用分类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2.确定策略,尝试探究。
师:大家已经读懂了题目,那么开动脑筋仔细想一想,一共可以做多少种果盘呢?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巡视。(学生汇报。)
生:......师:想一想,这道题我们可以用分类列举来解决吗? 生:能!
师:那应该怎样来分类列举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
小结:同学们都是先把它们分成了三类情况,先考虑只用一种水果,再考虑用两种水果,最后用三种水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讨论、分类列举、交流反思,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反思和交流中充分感受“分类列举”的有序性的特点和价值。
3.探究操作,寻找方法。
师:先看一下,小小提示:
a.请同学们根据果盘制作要求,可以写一写、画一画或者利用学具摆一摆的方式得出结果。
b.得出结论后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交流方法和思路。
生:我是拼摆的水果图片,共有七种拼法。(投影展示按顺序拼摆的)
师:谁和他的想法一样?(教师巡视时有目的观察学生的作品,既展示按顺序列举的,又展示不按顺序列举的。)(投影展示不按顺序拼摆的学生作品。)
师:你觉得哪种列举的方法好,为什么?
生:……
(师适时点拨:要有条理、有顺序地分类列举。)师:想一想有条理、有顺序地分类列举有什么好处?
生:有条理、有顺序地分类列举能使我们的答案既不重复也不遗漏。(板书:不重复,不遗漏。)
师:在这样的有序列举中,你觉得哪一类尤其要做到有序呢?(用两种水果做拼盘时)只用一种水果和用三种水果的情况很好理解,用两种水果的情况就要按顺序有条理地进行思考。
师:用两种水果做拼盘的情况,我们是怎样有序思考的呢? 生:先用苹果分别和香蕉、草莓搭配,再用香蕉和草莓搭配。
(师课件展示用图片有序拼摆答案。)
师:数学就是这样前后联系的,经常这样有规律地思考会让大家越来越聪明的!
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生1:我是这样写的。(投影展示)用一种水果:苹果,香蕉,草莓。
用两种水果:苹果和香蕉,苹果和草莓,香蕉和草莓。用三种水果:苹果、香蕉和草莓。生:三类一共有7种方法。师:谁和这位同学的方法一样? 师:你能给这种方法起一个名字吗?
板书:文字法(课件再次展示生1的方法)
生2:我是用画一画的方法得出来的(投影展示学生画的实物让大家欣赏)。(教师课件展示画实物图方法)
师:大家的想法可真多,智慧无穷啊!图片拼摆和画实物图较直观,文字列举法写起来有点麻烦,还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
生:用符号代表不同水果,我是用三角形代表香蕉,圆形代表苹果,正方形代表草莓,画图形来列举的。(投影展示。)
师:我们给它起一个什么名字呢?
生:叫“符号法”吧。(板书:符号法。)
师:同学们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便?
生:用符号表示实物更简便。
师:用符号法更简洁,今后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方 4
法。
师: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都是按三个步骤(先分类—分组列举---合并结果)。
师:其实还有一种方法既能知道有多少种拼法,又能知道每种拼法用的是什么水果,同学们想知道吗?
生:想。
师:好,这种方法叫做列表法。通过列表,我们可以很快,很清晰地找到这7种拼法,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不好?
生:好!
师:拿出表格,看看能看懂吗?横着看是每种拼法会用到的水果,竖着看是三种情况的分类,画对号表示拼法,动手完成这个表格吧。
(教师巡视,对于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的指导)
指名到讲台来展示表格,集体订正。
师:从这张表中,怎么能看出一种有7种方法? 生:横着看,一行就是一种拼法,师:(是不是有几行就有几种拼法?)
生:是。第一类只用一种水果有三种方法,第二类用两种水果也有三种方法,第三类用三种水果有一种方法,一共有7种方法。
师:那大家怎么能看出每种拼法用到的是哪种水果啊? 生:......师:是不是每一行打对号的水果就是这种拼法所用到的水果啊?
(师课件展示)
3.师小结:通过分类列举不但能看出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拼法,而且还能看出每种拼法分别用的是什么水果。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师旨在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分类列举问题,旨在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灵活选用策略的能力。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分类列举)
许多复杂的问题,常常从简单情况分类列举,从中找到规律和方法再解决。许多重要的数学规律就是数学家们从简单情况分类列举,希望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应用分类列举的策略解决类似的问题。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一)基础练习
1.课件出示课本99页“自主练习”第1题。
集体交流,注意让学生先分类,再同桌口答,要按顺序有条理地不重复、不遗漏地说出来。(师课件展示。)
(二)综合练习
2.课件出示课本99页“自主练习”第2题。
给学生准备一张表格,用列表的方法进行整理和订正。(师课件展示。)3.课件出示课本99页“自主练习”第3题。
师:这道题是一个用分类列举的方法进行的组字游戏,快快写下来吧。
学生汇报展示。师课件展示。(三)拓展练习
4.用苹果、桃、香蕉、樱桃4种水果做果盘,至少用1种水果,最多用4种水果。一共可以做多少种果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与水果拼盘问题相辅相成,使整节课自然流畅,让学生经历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思维发展过程,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板书设计:
分类列举
有序思考
不重复 不遗漏
文字法 画图法 符号法 列表法
使用说明:
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本节课的亮点之处:
今天学习的知识是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智慧广场——做果盘的内容。认识分类列举法,感受列举法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难点是让学生能有条理地分类列举,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1、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做果盘作为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一开始,通过可以怎样吃水果这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以“做果盘”这样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用分类列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研究,一方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另一方面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学习经验,在列举的过程中合理使用列表和画图的方法,体会分类列举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尊重学生的认知经验,在自主探索中提高解决问题的水平。
分类列举这种有序思考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学生不重复、不遗漏地解决问题。在上课时,我没有采用直接灌输的教学方式,而是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学生的答案有的是不完整的、无序的,有的则能想到分类列举来思考问题。教师借助学生间的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让学生感知体验分类列举的好处。
3、通过练习巩固“分类列举策略”。
第一项:基础练习,既巩固了对“分类列举”策略的理解,同时也检测了学生掌握、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第二项:综合练习,我给学生准备了一张表格,让学生用列表的方法进行整理和订正;通过组字游戏既能以不同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沟通各科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分类列举的能力得到大大提升。
第三项:拓展练习,设计4种水果的分类列举问题,既能巩固本节课的所学新知,又能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练习题的设计与水果拼盘问题相辅相成,让学生经历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思维发展过程,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第四篇:《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2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通过动手操作,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
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教学难点:
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教学用具: 量角器、直尺.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按照三角形的特征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怎样分?
二、新课: 1.小组活动:
(1)出示小片子,观察每个三角形.可以动手量一量,分工合作.根据你发现的特点将三角形分类.2.按角分的情况
引导学生明确:相同点是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不同点是还有一个角分别是锐角、钝角和直角.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不同进行分类.(1)分类.根据上边三个三角形三个角的特点的分析,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类.图①,三个角都是锐角,它就叫锐角三角形.(板书)
提问:图②、图③只有两个锐角,能叫锐角三角形吗?(不能)引导学生根据另一个角来区分.图②还有一个角是直角,它就叫直角三角形,图③还有一个钝角,它就叫钝角三角形.请同学再概括一下,根据三角形角的特征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几类?分别叫做什么三角形? 教师板书: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2)三角形的关系.我们可以用集合图表示这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把所有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用一个圆圈表示.好像是一个大家庭,因为三角形分成三类,就好像是包含三个小家庭.(边说边把集合图补充完整.)每种三角形就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反过来说,这三种三角形正好组成了所有的三角形.(3)三角形中至少要有两个锐角,所以判断三角形的类型,应看它最大的内角.……
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 3.按边分的情况:
我发现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还有三条边都相等的.师:我们把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腰,另外一条边叫底.师: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分别量一量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你有什么发现? 从红领巾、三角板、慢行标志中找一找哪里有这两种特殊的三角形?
三、巩固练习:
1.判断题.
(1)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2)锐角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一定小于90°.(3)看到三角形中一个锐角,可以断定这是一个锐角三角形.(4)三角形中能有两个直角吗?为什么?
第五篇:2有理数的分类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课题: 有理数的分类
第1 课时
设计人 黄华峰
审核人李中锋 执教人
教学预设时间
43分钟
一、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教材在安排学习了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后,数的范围扩大了,所以引出了本节课知识,学好这些知识将为学习有理数的运算做好铺垫。
学生在学习了正数和负数的基础上,对数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数进行了一次扩充和分类。
二、学习目标:
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在学习有理数的分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分类讨论的思想。
三、学习“三点”:
教学重点 ;有理数的正确分类。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易错点:“正”和“整”的区别;0的特殊性;带负号的数与负数。
四、教学过程:
(一)温故导新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又知道了现在的数包括了负数,现在老师写出一组数数(2、-3、0、100、-
15、-、、、-)。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这些数,尝试对它们进行分类。
(二)指导自学
自学指导1 生——结合课本第四页下面的内容在演草本上尝试进行分类; 师——巡视,积极引导、鼓励 和不断完善学生的概括。自学指导2 生——思考有理数还可以怎样分类? 师——巡视、点拨、督学
(三)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合作探究1
生——思考讨论按“整数”和“分数”该如何分类,在小组黑板上画出分类表; 师——巡视、点拨、适时出题巩固。
合作探究2 生——讨论交流尝试按性质:正数、负数、和0的关系分类,并画出分类表; 师——巡视、点拨、适时出题巩固。
(四)点拨拓展
(1)“正”和“整”的区别:“正”是相对于“负”而言的;而“整”是相对于“分”而言的。
(2)0的特殊性:是整数,不是分数。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3)带负号的数与负数:带负号的数不一定都是负数,比如-(-2)。
(4)习惯上把正有理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有理数;把正整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整数。(5)分数是指分母不为1的最简分数,如虽然是分数形式,但却属于整数,还有100%、200%等,化简后看出也属于整数。(6)集合表示不要漏掉“…”
(五)强化训练(作业)
(1)有理数是指整数、分数、零、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这五类吗?为什么?(生小组讨论交流,师点拨:分类的一般原则是按同一标准进行,要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2)做“习题1.1第6、7两题,在练习本上(3)做“小练习”,第1-6小题组长批阅,7-8老师批阅。
(六)归纳总结:
归纳1: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统称”是指“合起来总的名称”的意思。
归纳2:有理数有两种分类方法:①按整数、分数的关系分类;②按正数、负数与0的关系分类。
五、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