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讲究卫生,预防流感教案
讲究卫生,预防流感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有关内容,让同学们清楚当前是流感发生的多发性季节病,认识流感的重要性,一旦遇到感冒发烧应该及时治疗,采取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如何预防流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流感的发病渠道。
教学过程:说一说流行病学特征,以及临床表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学会一些预防措施。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有生过病吗?都生过什么病啊?
学生自由发言:有,感冒,发烧,流感等等
师:这些都是一些我们平时经常得的病,这节课我们就来聊一聊其中的一种:流感。
二、新授(1)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于冬、春季流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2)认识误区
流感区别于普通感冒,其危害性远大于普通感冒。(3)流感与感冒的区别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发热典型,可以高达39—40摄氏度,持续3—5天,头痛明显,全身疼痛,并且疼痛的很严重,全身极度乏力,有时鼻塞、流鼻涕、咽喉疼痛、咳嗽,还可能并发为肺炎、病毒性心肌炎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可能会威胁生命,常发生局部甚至大范围暴发流行。
普通感冒一般不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也不会引起大流行,一般只是流鼻涕、咳嗽等,不会出现发高烧、全身无力等症状。由此可见,流感和普通感冒完全不同,它不是普通感冒的流行,而是一种比普通感冒严重得多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需要特别加以预防。(4)流感的特点
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5)预防流感 1、要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世界公认的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即使在冬季,每天也要开窗通风3次以上,每次至少10—15分钟。
3、注意休息,多喝白开水。
4、不随地吐痰。
5、不凑热闹,少到人多的地方去,外出时最好戴上口罩。
6、发现有人患病时,应与其分开用餐,分室居住(特别是老人和小孩)
7、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8、一旦发生流感,主要是加强护理(发病后卧床休息,多饮水,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必要时给予对症处理(如发热、头痛时给予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防止出现并发症。
9、最后,如果你已患了感冒,那就应注意在咳嗽和打喷嚏时用手捂住口鼻,或者直接用双手捂住口、鼻部的,之后一定要彻底洗净双手,这样病菌就不会跑得老远,去危害他人了。
三、平安演练
1、做一做
乐乐患了流感,在教室里忍不住想打喷嚏。如果你是乐乐会怎么做?
2、说一说:下面观点对吗?
(1)流感是有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流感主要是由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
(3)得了流感自己吃点感冒药就可以了,不用去看医生。
四、小结
流感并不可怕,每年都会发生,但我们要做到的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最重要。认识区分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流感的传染性很强,由于这种病毒容易变异,即使是患过流感的人,当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他仍然会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发性流行。那么我们就要做到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第二篇:讲究卫生-预防流感主题班会
讲究卫生 预防流感主题班会
班会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的区别),学会如何预防流感,关爱自己的生命健康,告别生活中的一些不良陋习,做一个健康向上的优秀小学生。
活动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开个主题班会,主题是“讲究卫生,预防流感”。
二、导学
活动一:初识防流感
活动任务:讨论什么是流感? 活动流程:
1、自主学习: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2、讨论交流:小组内交流心得
3、展示分享:一个小组上台展示,其他小组分享、补充 小结: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它发病主要集中在冬春两季,一般从每年12月开始,到来年3-5月结束。流感病毒可以借助空气传播,如当患者在咳嗽、打喷嚏、甚至大声说话时,会将病毒扩散到周围的空气中,形成的细小飞沫传播。另外,患者接触过的物体表面也会附着病毒,而人在接触这些物体表面后,再用手触摸鼻子、眼睛、嘴也会造成感染。可见,它传染性是比较强的。
流感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病突然、高烧(39度以上)、畏寒、头痛、无力、喉咙发炎、肌肉酸痛、干咳、打喷嚏,鼻塞和流鼻涕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被称为“流感样”症状,因为普通感冒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少数病人还会出现胃肠道为主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活动二:走进防流感
活动任务:想一想,我们有时也患感冒,感冒时总觉得很不舒服,请部分同学来谈谈。活动流程:
1、自主学习: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2、讨论交流:小组内交流心得
3、展示分享:一个小组上台展示,其他小组分享、补充 小结:
(可以从患感冒的症状,如发烧、咳嗽、喷嚏、口干等方面进行交流,也可以从交流患感冒后的想法,如寂寞、孤独、无聊,还有看到父母的忙碌,体会到父母的关爱等方面)„„„„ 启发:学生交流《想象在流感流行的日子里》发生的变化。可以从以下方面讨论:(1)在流感流行的日子里,是否缺课的人多了;(2)在流感流行的日子里,是否要做的事情多了;(3)在流感流行的日子里,是否更关注自己的个人卫生了;(4)在流感流行的日子里,是否听到了各种关心的声音;(5)在流感流行的日子里,是否想到了身体健康的重要;(6)在流感流行的日子里,爸爸妈妈比平时更忙碌了„„
小结:流感给我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威胁,破坏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过渡语:现在我们正健康地坐在课室里学习,说明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活动三:思考防流感
活动任务:学生介绍个人卫生习惯。你认为在校园里面,有哪些不良的生活陋习。(学生举例)活动流程:
1、自主学习: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2、讨论交流:小组内交流心得
3、展示分享:一个小组上台展示,其他小组分享、补充
活动四:体会防流感
活动任务:如何预防流感。活动流程:
1、自主学习: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2、讨论交流:小组内交流心得
3、展示分享:一个小组上台展示,其他小组分享、补充 小结:
(1)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全面合理,多吃蔬菜、水果;(2)平时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头、勤洗澡等;
(3)教室、家里经常开窗通风,下课后常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4)少到空气不流通的或杂乱的公共场合活动;(5)常备板蓝根等冲剂预防;
(6)经常开展体育运动,以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和增进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7)注意气温变化而增减衣服;(8)保证充足睡眠时间;(9)保持良好的心情;
(10)接种流感疫苗是基本措施,每年入秋后到防疫部门接种流感疫苗,大多数人可有效预防流感。但对鸡蛋过敏和正患流感的人禁用疫苗。如果有同学患了流感,那怎么办?
(1)戴上口罩,避免去人多的地方,避免传染他人;
(2)碗筷单独消毒,吃饭与别班或别人(家里)分开,以免交叉传染;(3)发现感冒及时到医院治疗,在家恢复后再来校上课,以免再次传染。
七、制作宣传画,增强校园“预防流感”意识,关爱生命健康。
反思: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的区别),学会如何预防流感,关爱自己的生命健康,告别生活中的一些不良陋习,做一个健康向上的优秀小学生。衷心祝愿同学们学会保护自己、保护别人,健康快乐地成长,祝愿每个同学都有一个健康幸福的“家”。
第三篇:讲究卫生_预防流感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讲究卫生 预防流感
班会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的区别),学会如何预防流感,关爱自己的生命健康,告别生活中的一些不良陋习,做一个健康向上的优秀小学生。
活动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开个主题班会,主题是“讲究卫生,预防流感”。
二、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它发病主要集中在冬春两季,一般从每年12月开始,到来年3-5月结束。流感病毒可以借助空气传播,如当患者在咳嗽、打喷嚏、甚至大声说话时,会将病毒扩散到周围的空气中,形成的细小飞沫传播。另外,患者接触过的物体表面也会附着病毒,而人在接触这些物体表面后,再用手触摸鼻子、眼睛、嘴也会造成感染。可见,它传染性是比较强的。
流感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病突然、高烧(39度以上)、畏寒、头痛、无力、喉咙发炎、肌肉酸痛、干咳、打喷嚏,鼻塞和流鼻涕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被称为“流感样”症状,因为普通感冒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少数病人还会出现胃肠道为主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三、想一想,我们有时也患感冒,感冒时总觉得很不舒服,请部分同学来谈谈。
(可以从患感冒的症状,如发烧、咳嗽、喷嚏、口干等方面进行交流,也可以从交流患感冒后的想法,如寂寞、孤独、无聊,还有看到父母的忙碌,体会到父母的关爱等方面)„„„„ 启发:学生交流《想象在流感流行的日子里》发生的变化。可以从以下方面讨论:(1)在流感流行的日子里,是否缺课的人多了;(2)在流感流行的日子里,是否要做的事情多了;(3)在流感流行的日子里,是否更关注自己的个人卫生了;(4)在流感流行的日子里,是否听到了各种关心的声音;(5)在流感流行的日子里,是否想到了身体健康的重要;(6)在流感流行的日子里,爸爸妈妈比平时更忙碌了„„
小结:流感给我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威胁,破坏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过渡语:现在我们正健康地坐在课室里学习,说明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四、学生介绍个人卫生习惯。(请一部分学生介绍„„„„)
五、你认为在校园里面,有哪些不良的生活陋习。(学生举例)过渡语:不良的生活陋习,危及了人体的健康,甚至生命。
六、如何预防流感。
(1)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全面合理,多吃蔬菜、水果;(2)平时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头、勤洗澡等;(3)教室、家里经常开窗通风,下课后常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4)少到空气不流通的或杂乱的公共场合活动;(5)常备板蓝根等冲剂预防;
(6)经常开展体育运动,以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和增进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7)注意气温变化而增减衣服;(8)保证充足睡眠时间;(9)保持良好的心情;
(10)接种流感疫苗是基本措施,每年入秋后到防疫部门接种流感疫苗,大多数人可有效预防流感。但对鸡蛋过敏和正患流感的人禁用疫苗。如果有同学患了流感,那怎么办?
(1)戴上口罩,避免去人多的地方,避免传染他人;
(2)碗筷单独消毒,吃饭与别班或别人(家里)分开,以免交叉传染;(3)发现感冒及时到医院治疗,在家恢复后再来校上课,以免再次传染。
七、制作宣传画,增强校园“预防流感”意识,关爱生命健康。反思: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的区别),学会如何预防流感,关爱自己的生命健康,告别生活中的一些不良陋习,做一个健康向上的优秀小学生。衷心祝愿同学们学会保护自己、保护别人,健康快乐地成长,祝愿每个同学都有一个健康幸福的“家”。
第四篇:讲究卫生,预防疾病教案
讲究卫生,预防疾病教案
王丹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学生常见病的种类。
2、掌握常见病的预防措施及防治方法。
3、家校配合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教学重、难点: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学生处于童年期,也是人生中最健康的阶段,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极低,但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也难免会有些常见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健康,因此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讲究卫生,预防疾病”。
二、小学生常见传染性疾病的种类及预防方法。
流行性感冒,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传播途径:
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主要症状:
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易感人群:
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预防措施:
接种流感疫苗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2.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传播途径: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主要症状:
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 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预防措施:
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3.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先天性风疹的患儿,病人鼻咽部分泌物(如鼻涕、痰等)、血及尿中均带有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传染得病,以冬春季为多。风疹病毒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本病,可导致胎儿畸形。主要症状:
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布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易感人群:
好发于1-5岁儿童,育龄妇女;成人偶见感染。
4、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传播途径: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
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易感人群:
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预防措施:
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接种腮腺炎疫苗。5.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主要症状: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易感人群: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预防措施 :
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三、如何预防以上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呢?
(1)在人群聚集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2)勤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3)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4)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5)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6)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7)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8)适当接种疫苗也能有效的预防这类传染病。
五、总结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都了解了小学生常见病的基本知识以及防治措施,希望家长们树立“健康第一”的原则,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真正让孩子有健康的身体,乐观的生活态度,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第五篇:如何预防流感教案
如何预防流感
教学设想:
学生生活在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课堂中我想要打开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把网络引进课堂为学生所用,本节课学习的是关于流感的知识,学生虽然在生活中有所耳闻,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将带领学生自己思考想要了解的知识,小组合作完成,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变,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合作和交往,为未来学习打下基础。
一、师生交流对流感的认识
同学们,今天我们谈到的关于流感的话题将关系到很多人,流感是一种非常非常古老的疾病,流感病毒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发生了多次全球规模的流感,每次数百万人死亡,时至今日,流感病毒仍然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观看幻灯,自由谈感受
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们已经知道的流感的知识,把你知道的写到黑板上,写上关键词,你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的这些信息?也写上去。
这是大家已经知道的,我们还要掌握更多不知道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更多的人免于患上形形色色、花样翻新、不断变异的流感病毒。在和流感的这场较量中,我们是有使命的团队,任重而道远。
二、小组内合作学习
21世纪要求人才要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今天我们要使用高科技产品:平板电脑来帮助大家学习,这真是别开生面的一节课啊!
1、思考、交流关于流感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列出问题清单
指导学生如何提问题
你还想学到关于流感的哪些知识?这就是本节课我们的要学习的,把你们想知道的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写在纸上,你们的问题要有意义,要精确可靠,因为我们要一起拯救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请抓紧时间,流感病毒可是来势汹汹,不断变异的,2013年圣诞节早上8:25分,河北保定一养鸡场发生家禽H5N2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尚未发现人员感染,河北又离河南这么近,你们要有紧迫感,抓紧时间。
2、小组之间沟通,解决不同的问题,问题清单尽量不重复
指导学生如何搜集、处理、利用信息
除了上网,还有什么获得信息的方式?发资料给学生 如果我们找到的关于流感的信息不理解,依旧会有人因流感而丧命,找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我们要争分夺秒的来学习,要有紧迫感,很有可能流感下周就会光顾充满雾霾的郑州,那无疑就是雪上加霜,要学到更多流感的知识来帮助郑州市民认识面目狰狞而又善于伪装的病毒。
3、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成员要帮助发言人,否则很有可能会有人因流感而丧命。
你要帮助发言人,否则在强大的流感病毒面前,很有可能会有人因此而丧命,学习完关于流感的知识,告诉身边的人,会对别人有帮助的,防患于未然。
5、小组展示,互动交流
每个小组交流一个问题
三、总结
从这节课上,我感受到了同学们求知若渴的热情,相信在你们心中,已经有一颗种子发芽了,有的同学会在心中励志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有的同学会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研制出先进的疫苗,流感不是一个可以根除的疾病,人类和流感的战争从未结束,也不会结束,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只有知识才是强大的,可以让人类拥有力量战胜流感。我们的学习还没有结束,课下请同学继续关注流感。
四、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
1、什么是流感?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
许多人对“感冒”的概念并不清楚,存在许多误解。实际上“感冒”、流感(流行性感冒的简称)、上感(上呼吸道感染的简称)的概念是不同的,预防和治疗的方法也不完全一样。感冒和流感虽然都是由病毒感染呼吸道引起的,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较高,易引起暴发性流行或大流行,病原体为甲、乙、丙3种类型流行性感冒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临床上发病突然,有急起高热(39-40)、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眼结膜炎明显和轻度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后全身症状重,呼吸道症状轻。流感的最主要特点是流行,可引起区域性、全国性,甚至世界性的大流行,因此流行是临床医师诊断流感的主要根据。
普通感冒起病较急,普通感冒的病原是病原微生物,多达200多种,主要为鼻病毒和支原体等,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涕,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有咽痛;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普通感冒大多为散发性,不引起流行,但冠状病毒感染可引起某些流行。感冒多呈自限性,一般经5~7天痊愈。
2、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 接种疫苗
在回顾人类与流感病毒对抗史的时候,在人类一次又一次战胜病魔的时候,不难发现,疫苗的意义无疑是巨大的。疫苗有史以来在公共健康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疫苗是用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制成的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生物制剂。疫苗的发明与使用,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之一,疫苗无疑是最为廉价、高效、安全的防御手段。
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注意个人卫生,学习相关知识
3、什么时候接种流感疫苗?为什么需要每年接种一次?什么人应该接种疫苗?疫苗接种后什么时候产生抗体?
一般注射流感疫苗后过10-15天,体内的抗体数会达到高峰,有些人注射过流感疫苗,还是会感冒或得流感.因为,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是不同的,普通感冒的病原是病原微生物,多达200多种,主要为鼻病毒和支原体等;流感疫苗只是针对流感病毒的,尤其是一些常见的甲1,甲2和乙型流感病毒.所以打了流感疫苗,只会对相应的流感病毒株产生抗体,而对引起感冒的病原微生物并没有作用。流感病毒很容易产生变异,今年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就是变异形成的一种新型病毒,所以,注射流感疫苗,也不一定能保证不得感冒或流感。
流感疫苗可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患流感的症状,在流感季节来临之际,减少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机器并发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保护易感人群。
4、流感有什么特点?流感病毒有什么特点?潜伏期是几天?
传染性强,传播面广,呈区域性、全球性流行,是人类面临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
5、禽流感?
人感染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根据禽流感病毒对鸡和火鸡的致病性的不同,分为高、中、低/非致病性三级。由于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结构等特点,一般感染禽类,当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发生基因重配,致使结构发生改变,获得感染人的能力,才可能造成人感染禽流感疾病的发生。至今发现能直接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有:H5N1、H7N1、H7N2、H7N3、H7N7、H9N2和H7N9亚型。其中,高致病性H5N1亚型和2013年3月在人体上首次发现的新禽流感H7N9亚型尤为引人关注,不仅造成了人类的伤亡,同时重创了家禽养殖业。
根据现有人感染H7N9和H5N1禽流感病例的调查结果认为,潜伏期一般在7天以内。患者发病初期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也可以出现流涕、鼻塞、咽痛等。部分患者肺部病变较重或病情发展迅速时,出现胸闷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呼吸系统症状出现较早,一般在发病后1周内即可出现,持续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在经过治疗1个月后仍有较为严重的咳嗽、咳痰。在疾病初期即有胸闷、气短以及呼吸困难,常提示肺内病变进展迅速,将会迅速发展为严重缺氧状态和呼吸衰竭。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5~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感染性休克,部分患者可出现纵隔气肿、胸腔积液等。有相当比例的重症患者同时合并其他多个系统或器官的损伤或衰竭,如心肌损伤导致心力衰竭,个别患者也表现有消化道出血和应急性溃疡等消化系统症状,也有的重症患者发生昏迷和意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