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1.3 探索宇宙教案
第三节 探索宇宙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2.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有初步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通过分析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感受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教学重点】 对宇宙的了解.【教学难点】
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 1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
俄国著名的火箭先驱者齐奥尔科夫斯基曾经说过:“地球是人类的,但是你不能永远待在摇篮里.”你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吗?要想知道答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探索宇宙.【课堂导学】 【指导预习】
阅读课本P224-P228页的文字内容和插图,在基本概念、定义、规定及规律上,用红笔做上记号,并完成学案中“课前预习”部分.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交流展示】
1.各小组代表举手发言,报告“课前预习”答案,教师评价订正.2.学生质疑,教师指导释疑.【拓展探究】 知识点1 探索的历程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1)中国古代的星象图;(2)“地心说”的宇宙图像;(3)“旅行者”2号探测器飞临海王星;(4)人类第一个太空人加加林;(5)“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在月球上;(6)“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的效果图.
使学生认识“探索的历程”中的图片,并进行归纳和比较.
教师归纳:这些图片向同学们简要展示了古今中外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历程,前两幅图充满神学与宗教的色彩,后四幅图闪耀着人类科技文明的光芒.请各小组从下列各题中任选一条,进行网上信息收集.也可以自行立题探究.问题:(1)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的学说;(2)哥白尼和日心说;(3)从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到人类第一次乘飞船进入太空;(4)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5)“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飞行.
学生进行活动,教师可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查阅资料,共同讨论,在各组成员之间交流和协作的基础上,推选代表,进行信息发布.把相关问题的科学猜想、论证分析进行报告.
最后教师评价总结,肯定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研究成果,指出探究活动中的不足,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知识点2 浩瀚的星空、幻想和追求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太阳系示意图、银河系的想象图、仙女座河外星系.
提出要求:在太阳系示意图中找出我们生活的地球,指出地球的位置.教师介绍,这些图是以地球为参考,逐渐向外延伸,我们可以从中窥探出宇宙的结构和层次,我们的太阳只是星光闪闪的恒星的典型代表.为了进一步了解“浩瀚的星空”,请各小组从下列各题中任选一条,进行网上查询,也可以自拟论题查询.问题:(1)太阳系的结构和演化;(2)地球的结构和演化;(3)银河系的结构和演化;(4)空间技术.学生上网查询,小组间交流研讨——互动式学习.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太阳活动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C.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都没有卫星 D.太阳是银河系中唯一的恒星
解析:太阳只是众多恒星中的一个,并不是宇宙的中心,故A项错误;太阳的一切活动都会对地球及人类造成影响,如温度的变化、太阳黑子的运动等都对地球产生影响,故B项正确;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除水星和金星外都拥有自己的卫星,故C项错误;太阳是银河系中众多的恒星中的一颗,并不是唯一的,故D项错误.
答案:B 例2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施密特等三人,因为他们发现了宇宙正在加速膨胀.宇宙在加速膨胀说明().
A.有能量在推动宇宙膨胀 B.宇宙中各星系的运动状态不变 C.宇宙中各星系的距离保持不变 D.宇宙中各星系受到平衡力作用
解析:宇宙正在加速膨胀,需要有能量在推动宇宙膨胀,故A项正确;宇宙正在加速膨胀,宇宙中各星系的运动状态不断发生变化,故B项错误;宇宙正在加速膨胀,宇宙中各星系的距离不断变大,故C项错误;由于宇宙中各星系受到非平衡力作用,宇宙受力不平衡,所以正在加速膨胀,故D项错误.
答案:A 课堂小结
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1.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 2.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228-P229页作业1-6.2.请同学们完成本课时对应的练习.教材习题解答(P228-P229)1.D 2.A 3.D 4.不对,因为水分子很小,用肉眼是看不到的.5.因为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时,由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示数会大一些.6.略
第三节 探索宇宙
(一)探索的历程
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
(二)浩瀚的星空,幻想和追求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本节课内容对知识和技能的考查要求不高,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对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神舟系列飞船资料的查找.使学生对我国的航天事业有所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科学探索的热爱.
第二篇:探索宇宙教案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2、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了解人类走出地球的历史。
3、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深化。
4、认识各种典型的航天器。
5、了解我国的航天史及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主要航天灾难。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够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
2、能够收集有关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行星探测器及航天飞机的图片和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到人类探索太空的自豪感。
2、体会到科学家和宇航员在宇宙探索中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
3、从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中体会到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的尊严。
教学重点:
1、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2、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了解人类走出地球的历史。
教学难点:
1、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深化。
2、认识各种典型的航天器。
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收集各种神话故事、星球的图片、有关宇宙和探索宇宙的资料。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被称
为“宇宙”。宇宙里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识,进行“探索宇宙”的活动。(板书课题)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所收集的材料,并利用多媒体展示星空的图像和太阳系的有关图片。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经历人类观察、探索宇宙的过程。
(1)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向往。
讨论:在没有先进观测仪器的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认识宇宙的?他们会问一些怎样的问题? 谈话: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好奇与幻想,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通过编造一些神话传说来寄托他们的向往和追求。
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四则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偷药奔月、女娲炼石补天、夸父持杖逐日,井引导学生讨论:古代的人根据什么天文现象编造了这些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辟地:古人对天地产生原因的最初思考。嫦娥偷药奔月:古人看到月亮上明暗相间的阴影。女蜗炼石补天:古人看到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分布。夸父持杖逐日:古人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对光明的向往。
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古代神话是古代人民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对宇宙的一种认识和看法,反映了古人对宇宙的神住和探索宇宙的强烈愿望。
(2)了解古代科学家探索宇宙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谈话:古人不但为许多天象编写了神话传说,还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古代科学家。中国:张衡、祖冲之、僧一行、郭守敬等等;外国:哥白尼、布鲁诺等等,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展示古代用来观测天文现象的仪器及古代的星图。
教师进行总结: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古代劳动人民对宇宙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世界天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的古代天文成就不仅表现在古人发明了精美实用的观象仪器,制定了最完善的历法制度,还表现
在中国保存了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天象记录,现在许多西方国家的天文研究者都到中国来查阅古代天象记录。
(3)了解宇宙探测工具的发展。
讨论:古人在观测宇宙时会遇到什么困难?怎样解决这些困准? 介绍望远镜:后来人们发明了望远镜(多媒体展示望远镜),1610年1月10日,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第一次用望远镜看到了月球上的环形山(多媒体展示月球图片),看到了木星和它的卫星(多媒体展示木星图片)。望远镜使人们初步认识了太阳系,随着观测设备的更新和观测技术的提高,人们又观察到了更远的天体。
介绍现代的望远镜:(1)巨型望远镜。(多媒体展示巨型望远镜的图片)随着科技的发展,望远镜的制造越来越先进,口径也越来越大,人们也能够看得越来越远。最大的望远镜的口径可达到4米多。(2)射电望远镜。(多媒体展示射电望远镜的图片)电磁波发现之后,人们又发明了射电望远镜,这种望远镜可以看100亿光年之外的星体。
介绍哈勃太空望远镜:(多媒体展示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相关内容)随着人们对宇宙研究的深入,人们的足迹也走出了地球,走入了太空。1990年4月25日,美国把一架以天文学家哈勃命名的空间望远镜送入太空,它能观测到150亿光年外的天体。
2.总结宇宙的特点。
(1)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宇宙的整体形象。
(2)讨论:宇宙是什么样子的?宇宙有多大?宇宙是怎样产生的?宇宙里有什么?我们处于宇宙的什么部位?宇宙里有没有和地球一样的文明?(根据学生的回答调用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录像)(3)总结:人类正逐渐向宇宙的深处进军、探索,现在我们不仅能在地球上研究宇宙,还可以利用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星际探测器等手段进入到宇宙空间,接近遥远的星球,探索更多的宇苗奥秘。(播放各种航天探测器)然而,浩瀚的宇宙总让人感到神秘和无限,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去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吧!(4)展示各种航天器:布置学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组合成专题资料,办成小
报。
迄今,各种宇宙探测器已先后对月球,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哈雷彗星以及许多小行星进行了探测,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像金星终日蒙上的一层密雾浓云及温暖世界,火星上的所谓人工运河和生命存在之谜.土星的奇异光环和卫星家族,最大的木星及其圾光景观等,通过探测器的探访,大都陆续寻觅到了答案,而且不断获得新的发现,在人们面前展现出一幅崭新的太阳系面貌。现在,“先驱者”11号和“旅行者”2号探测器经过10年的漫长旅途,在造访众多行星之后,已经飞到了太阳系的边缘。它们肩负着人类神圣的使命,奔向更加遥远的恒星世界。形形色色,多姿多彩的宇宙探测器必将在探索太空,开发宇宙中建立新的功绩。3.小结
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运载火箭将“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升空。1988年9月7日,中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1号由”长征”4号火箭发射升空。遥测和信号接收都正常,卫星图像质量之高,得到了世界气象部门的公认。1999年至2003年中国连续发射“神舟”系列宇宙飞船,并将航天员杨利伟送上了太空。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三、布置作业:
1.布置学生收集各种航空灾难活动。
2.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展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板书设计: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肉眼——望远镜——人造卫星(航天探测器)——载人航天器
旧阶段(地球上)
新阶段(走出地球)
课后回忆:
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了解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深化,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第三篇:探索宇宙 基础教案
《探索宇宙》
基础性教案:嘉兴市南湖区 清河小学
肖文洁
【教材分析】
《探索宇宙》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最后一课。本课将在之前对于地球、月球、太阳、太阳系等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宇宙的结构及其运动。通过多种教学媒体,让学生了解到宇宙的浩瀚无际和不断变化,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建立宇宙系统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和课外的研究打下基础。【学生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于宇宙的了解还是比较片面的,从一些新闻或者电影中了解一些宇宙知识,但是不全面也不完全正确。对于太阳系以外的一些宇宙了解的很少,对于宇宙的浩瀚认识还不够全面。但同时,学生对于这一课的兴趣很浓厚,他们喜欢科幻类场景中的宇宙,对于外星人、黑洞等主题比较热衷。对于未知的宇宙世界,学生富有激情和浓厚的兴趣,喜欢尝试了解新事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
2、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过程与方法:
1、对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一些有效信息。
2、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意识到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宇宙的结构和运动,建立宇宙系统的概念。【教学难点】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宇宙的课件、视频资料等。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宇宙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膨胀的宇宙
1、情境导入:同学们,2003年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5号”的发射成功,让我们中国“千年飞天梦,今朝变成真”。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乘坐“神舟号”飞船到太空遨游,继续去探索宇宙。
(板书课题)
2、师:我们先来到地球家园的所在地——太阳系,回想一下,太阳系是怎样一个星系?[PPT课件]
(太阳系是以太阳这颗恒星为中心的,由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含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3、提问:太阳系在宇宙中是唯一的吗?
4、学生思考回答。
(引导学生们认识:太阳虽然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但是太阳系在宇宙中并不是唯一的。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数也是和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们有的也会组成类似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5、(出示银河系俯视和侧视的图片)让我们看看银河系的模样吧!说说你们觉得银河系像什么?[PPT课件]
(银河系俯视像一个巨大的漩涡,侧看像一个中心略鼓的大圆盘。)
6、阅读课本第61页资料,说说银河系中有多少颗恒星?银河系有多大?(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7、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看得出来吗?光年是一个什么单位?1光年等于多少千米?算一算。[PPT课件]
8、了解了银河系,你们有什么感受?
9、讲解: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
二、充满活力的宇宙
1、师:组成宇宙的恒星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
2、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录像资料,并展示恒星一生中的几个重要阶段的图片和资料。[PPT课件]
(恒星的一生:星云的气体和尘埃紧缩——原恒星——燃料消耗殆尽,膨胀变成巨星或超巨星——爆炸成超新星——变成黑洞或中子星;或者星云的气体和尘埃紧缩——原恒星——小型或中等恒星变成红巨星——燃料耗尽而缩小变成白矮星——能量耗尽变成黑矮星)
3、学生交流各自想法。
4、小结:如同人体的细胞在新陈代谢一样,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同时,恒星都在不停地高速运动,有些恒星自身在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有的恒星在向外抛射物质„„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宇宙充满了活力。
三、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1、谈话: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宇宙充满了幻想,向往着飞向太空。我们看到的这些资料,正是人类不断地对宇宙进行探索的结果。
2、你知道人类在宇宙探索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吗?
3、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4、教师补充相关资料,并选择性的详细介绍。[PPT课件]
5、小结: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探测工具不断改进的过程,体现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民族的尊严和自豪感;我们更不会忘记,无数科学家和宇航员为实现人类遨游太空的伟大理想,体现出的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
四、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收集各种有关宇宙和人类探索宇宙方面的资料。(1、引导学生利用书籍、网络、影视等各种方法收集;
2、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如天体资料、探索工具、航天故事等。)
板书设计:
8、探索宇宙
一、宇宙空间的天体系统: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宇宙
二、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充满活力
第四篇:教案:探索宇宙
教案:探索宇宙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及九大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
2、知道银河系的构成,大小,形状以及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3、了解宇宙是由大量的类似银河系的星系构成,且宇宙是无边无际的。
4、知道人类及我国在航天事业中的成就。
重点难点分析:太阳系的组成,可以从离太阳远近进行分析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资料收集,课件
教、学预设:
一、宇宙
1、宇宙的解释
宇:空间人类研究能力已达到150亿光年 宙:时间人类研究能力已达到100多亿年
2、宇宙包括
总星系:河外星系 银河系:其他恒星系
太阳系(2000多亿个恒星系之一):其他行星系地月星系:月球(可以结合生命体的结构层次来从小到大的联想)地球。
二、太阳系:P112太阳系组成 太阳,行星(大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等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一个天体系统:太阳系。这些天体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排列有序的,有规律运动的。
1、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其他天体都绕太阳公转。
2、九大行星。
与太阳由近及远: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冥王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体积最大的两颗行星:木星和土星
他们的显著特征:都有美丽的光环(土星还是卫星最多的行星)
木星上有大红斑(木星赤道南侧有大红斑,由气体激烈运动形成的旋涡 思考:土星上的光环是什么?P114图
3看九大行星的课件资料:
3、彗星
推着尾巴的星星(彗核、彗发、彗尾)
彗核:是冰物质,包括(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成的冰)形成的大冰球。彗发:靠近太阳时,彗核的冰物质受热而部分汽化。彗尾:受太阳风的吹拂,彗发中的部分被吹成彗尾。彗星运动:绕太阳自东向西转,(画图关键是彗尾的朝向始终背对着太阳),遇到太阳风,离太阳越近,彗尾越强。也就是说,扫帚尾巴越明显,说明太阳风越强,说明太阳活动越频繁(黑子数量多),旱涝灾害言重。
最著名的彗星:哈雷彗星大约76年一次(用软件模拟)
4、流星体 流星体:太阳系中有许多绕太阳公转的固体小块,叫流星体。流星:
流星体在靠近地球轨道时,有些被地球引力场俘获,在冲入地球大气层时摩擦燃烧,产生一划而过的发光现象,叫“流星”。
流星群:很多分散的流星体聚集在一起。
流星雨:聚集的流星群冲入大气层燃烧的过程。
陨星:流星或流星雨没有烧尽的部分落到地球表面。
陨石:陨星中,主要由岩石构成的叫陨石,其它还有陨铁。彗星和流星都是普通的天文现象: 阅读,讨论:恐龙灭绝、外星生命
三、银河系
由恒星(像太阳的恒星有2000多亿颗)和星际物质组成。1光年=94 608亿千米(距离单位)银河系直径:10万光年 读图(课件):俯视图、侧视图分别像什么?
宇宙是无限的、均匀的,同时又是有层次的。河外星系与银河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四、探索宇宙
宇宙是广阔无限的,无始无终的,但我们看到的宇宙始有限的。
P116说明:随着宇宙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宇宙的了解将会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1、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肉眼、望远镜、人造卫星(航天探测器)、载人航天器 旧阶段(地球上)新阶段(走出地球)
2、探索宇宙的目的,利用宇宙的
(1)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宇航衣,银白),失重状态(例如太空种子,果实大,但只能种一年)(2)太阳能资源
(3)矿产资源(如月球)
3、负面影响,太空垃圾
处理:(1)推到其他地方(2)回收
五、课后练习
看更多的宇宙的视频,更生动的认识
来源:http://
第五篇:22探索宇宙教案
22探索宇宙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即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结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不同的观点和评议。
2.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学生能乐于合作与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3.通过学习活动,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索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天空的认识随着技术的基本而深化和拓展;意识到人类为了探索宇宙奥秘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能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
教学重点:
学生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意识到人类对天空的认识随着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的学习活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交流谈话,出示学生观测宇宙活动的图片,了解学生课前学习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探究活动
1.教师指导学生以“人类是怎样观察天体”为主题展开交流讨论学习活动,初步认识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教师出示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典型天文望远镜图片。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整理分析搜集的资料并展开积极讨论、交流。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提示学生思考认识,使学生认识到对太空的认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的。
2.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航天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教师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氛围,创设开放的教学空间,通过积极指导并参与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学习活动,使学生在交流中认真倾听他人的发现、研究成果,教师适时下发资料卡,出示相关图片、资料予以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不断整理完善自己的观点。使学生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充分感知人类探索宇宙的艰难历程,进一步了解我国的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以及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情感。
三、拓展延伸:
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以“进一步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为拓展延伸课后学习活动。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