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防流感教育
防流感,保健康主题班会
题目: 人人讲卫生,预防流感
关于流感的事例通报
1、香港因流感而停课
香港有关部门公布,截止2月24日在香港流感死亡儿童人数增至4人。香港政府宣布全港小学、特殊学校、幼儿园今天起停课两周。
2、深圳发现9宗局部爆发的流感疫情
深圳发现的疫情与香港的不同在于此种病情为乙型流感,尚未出现人员因流感死亡。
二、从事例中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流感?
流感全称为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型。
一、流感与普通感冒有什么不同及如何传播的呢?
流感与普通感冒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而我们平时讲的感冒,多是指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其特征是:病因复杂多样,包括多种病毒、支原体和少数细菌等,都可以引起感冒。感冒每次发病可由不同的病原引起,所以有些人一段时间内可以反复多次患感冒,但一次流感流行通常为同一种流感病毒引起,患过流感或注射过流感疫苗的人通常短期内不会反复患流感。在症状方面,流感常表现为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并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而普通感冒症状轻微,多以咽痛、咳嗽、鼻塞等呼吸道症状为主。
普通感冒的病原多达百余种,无法控制疫苗进行特异性的预防;流感可根据引起的流感病毒的种型,注射相应的疫苗得到有效预防。
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流感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通过手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对同一型的流感免疫力可维持较久,对同一亚型的变种间也有交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由于流感病毒不断发生变异,故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流感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风。
四、流感如何预防?
流感为乙类法定报告的传染病。隔离病人是减少传播的有效途径,隔离期为1周。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室内注意通风。公共场所可用1%漂白粉澄清液或3%过氧乙酸喷洒,也可用食醋熏蒸。病人的用物可曝晒2小时或煮沸消毒。流感可通过注射疫苗预防,尤其适用于老年、婴幼儿和体弱多病者。流感的预防措施有(讨论后总结):
1、勤开窗户,保持寝室、教室的空气流通。每天通风至少2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其次,保持居室的清洁卫生,尽量少开空调。
2、注意防寒保暖并勤晒被褥。
3、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手,常用冷水洗脸,不随地吐痰、不随便拧鼻涕以减少空气飞沫传播流感病毒。
4、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提高耐寒能力,增强体质。
5、饮食合理,多吃蔬菜水果,多喝热开水,少吃辛辣油炸食物。
6、劳逸结合,睡眠充足,不要熬夜。
7、若有鼻塞、咽痛、发烧、头痛等上呼吸道症状时,要及早就医。
8、尽量少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9、学校应加强晨检,发现流感病人要及时隔离和治疗,以减少传染源的存在。
10、及早做好流感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五、学校针对流感采取的措施
1、领导在大会上动员学生积极行动起来,预防流感;
2、任课教师做好晨检统计;
3、医务室做好学生病因的跟踪;
4、总务科做好消杀后勤工作;
5、全校进行大扫除。
六、建议同学们应该怎么做(3分钟)
1、注意卫生的保洁;
2、注意教室的通风;
3、课后加强锻炼;
4、注意早晚温差变化,做好保暖;
5、感觉身体不适马上就医;
6、多喝水。
小结:预防流感,注意卫生;流感可怕,但可以预防。
第二篇:春季防流感教育活动记录
防流感教育活动记录
李玉
活动时间:2012年3月14日 活动地点:五年级(1)班教室
参加人员:五年级(1)班全体同学
班主任:李玉
语文教师:张冬琴
记录人员:李玉 活动目的:
使学生了解流感等传染病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应对各种传染病的能力。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
流感全称为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型。
二、流感与普通感冒
流感与普通感冒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三、流感如何预防?
1、勤开窗户,保持寝室、教室的空气流通。每天通风至少2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
2、注意防寒保暖并勤晒被褥。
3、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手,常用冷水洗脸,不随地吐痰、不随便拧鼻涕以减少空气飞沫传播流感病毒。
4、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提高耐寒能力,增强体质。
5、饮食合理,多吃蔬菜水果,多喝热开水,少吃辛辣油炸食物。
6、劳逸结合,睡眠充足,不要熬夜。
7、若有鼻塞、咽痛、发烧、头痛等上呼吸道症状时,要及早就医。
四、组织小组讨论,平时做到哪些?
五、活动小结: 预防流感,注意卫生。
第三篇:流感防控知识(精选)
甲型H1N1流感诊治、防控知识
一、甲型H1N1流感主要是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人污染的物品或环境等途径传播。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二、甲型H1N1流感的传染期是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7天。
三、当你遇到发热病人时,你应该给他戴上口罩并引导至感染科。
四、当发现与甲型H1N1流感病人密切接触者时,应及时上报并根据评估情况对其进行居家或集中隔离观察。
五、当发现甲型H1N1流感可疑病例时,应对其实行就地隔离(包括陪同人员),接诊医生立即按程序上报。
六、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报告时限是2小时。
七、新规定的甲型H1N1流感是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
八、我院对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报告程序:白天报告医务科、防保组,夜班报告总值班,医务科电话(3972),防保组电话(3954),总值班电话(3930)。
九、目前所有医务人员实行标准防护,包括戴帽子、戴医用外科口罩、穿工作服,接触病人后洗手。
十、感染科工作人员实行一级防护,包括戴帽子、戴医用外科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
十一、接触甲型H1N1流感可疑病例时,实行二级防护,包括戴医用防护口罩(N95或N99)、穿工作服、隔离衣、戴手套、鞋套。
第四篇:春季防流感通知
关于做好学生预防春季流感的通知
各位同学和老师:
接教育局通知,据卫生部门监测,近段时间宁波市的流感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流感流行毒株以甲型H1N1亚型为主,其病毒感染力较强。截止2月12日上午9:00,今年宁波市累计报告病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76例,在重症病例3例和危重病例6例中,2例死亡。据专家分析,今后一段时间,流感的流行强度很好可能会继续上升,因此,各班要加强预防流感工作。具体如下:
1、春季是多变天气,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凉;注意适当的休息,安排合理的健康锻炼,增强防病抗病能力。
2、注意室内和教室的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3、勤洗手、洗澡,不食不洁和冰冷食物,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各班要加强晨检制度,一旦出现发热等身体不适,应及时报告校医室或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对于腋下体温≥37.5℃(口腔体温≥38℃。)的患病学生,必须在退烧1-2天后,才可以返校上课。一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要及时报告,对因患传染病暂时停课的学生,必须在恢复健康,经有关卫生部门确定没有传染性并出具有效的复课证明后方可复学。
金星学校校医室
2011年2月5日
第五篇:2018防流感告知书
预防流行性感冒告家长书
各位家长:
您好!目前已进入流感多发季节,为更好地防控流感,以保障你孩子的健康,现向家长介绍流感的常识及防控措施。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由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而传播。潜伏期一般为1-4日,患者可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7天内感染他人。流感的症状一般包括发热(体温≥38。C)、咳嗽、咽痛、流涕、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等。流感病例一般症状轻微,3-5日即可痊愈,但婴幼儿、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或有基础疾病患者一旦罹患流感,则有可能出现支气管炎或肺炎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以导致死亡。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触摸过公共物品后应用肥皂等彻底清洁双手。
2、根据温度变化随时增添衣服,注意保暖。
3、注意休息,保证良好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身体免疫力。
4、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均衡;多喝开水,促进机体的代谢功能,抵御病毒入侵。
5、居室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流通。
6、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住口鼻,妥善处理口鼻分泌物,接触分泌物的手应复彻底洗干净。
7、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而空气流通欠佳的公共场所。
8、如出现流感症状时,应佩戴口罩,尽早就医。如有发热,应每天至少测量3次体温,待体温恢复正常,所有症状完全消失2天后才能回校。确诊流感的体温恢复正常后48小时,且自发病之日起,不少于5日,去当地社区服务中心开返校证明后方可来校上课。
9、接种流感疫苗能安全有效地预防流感,建议所有人士特别是婴幼儿、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或有基础疾患者接种流感疫苗以预防流感,具体接种事宜可咨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