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数_双数教学案例

时间:2019-05-13 22:27: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单数_双数教学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单数_双数教学案例》。

第一篇:单数_双数教学案例

《单数 双数》案例分析

吉林20班 四平市梨树县辽河农垦管理区第一幼儿园 周德娟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那些是单数,那些是双数。

教学材料:

1.手套、袜子、鞋、帽子、口罩。2.数字卡片。

重点和难点:

1.让幼儿能够区分出单数和双数。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单”和“双”

首先,我自编了一个情景剧,叫《粗心的小兔子》,用ppt把它做了出来。播放的同时给小朋友讲述:有一只粗心的小兔子,总是把自己的东西放的乱七八糟的,从来不会整理,我们看看,他的玩具放的乱七八糟的,他的衣物也放的乱七八糟的。有一天森林里要开舞会,小兔子受到了邀请,可是它最喜欢的带有蝴蝶结的鞋只剩下一只,另一只找不到了;它的手套也只剩下了一只,还有它最喜欢的带有雷丝的袜子......。它急的哭了起来,小朋友我们一起帮她找找吧!进而开始引导幼儿理解双的意思(两只鞋子是一双,两只手套是一双,两只袜子是一双)!接着引导幼儿生活中那里用品是不需要两个同时使用的,如(帽子,口罩),让幼儿理解单的意思。

二、参加动物舞会

1.小动物圆舞曲

故事情境:小兔子来到舞会的地方一看,就只有它一只小兔子,还有2只小狗,3只小猫,4只小山羊„„,他们要结伴跳圆舞曲了,要找到自己的舞伴噢!

教师:小朋友,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儿:小兔子没有舞伴呀!还有一只小猫也没有舞伴;可是有的小动物都找到舞伴了。

教师:哪些小动物没有舞伴?剩下了几只没有舞伴?

幼儿:小兔子(1只)它没有舞伴;小猫(3只)剩下了一只没有舞伴!

教师:哪些小动物都有舞伴?

幼儿:小狗(2只)、小山羊(4只)

教师小结:原来跳舞的时候要两个两个找朋友,到最后剩下一个,孤孤单单没有朋友,这样的数叫它单数;两个两个找朋友,最后都有朋友,没有剩下,这样的数我们叫它双数。

三、巩固单双数--游戏“好朋友抱一抱”

游戏规则:老师说出数字,然后找出与数字同样多的小朋友,当老师说:1、2、3好朋友抱一抱时,小朋友要两个两个的抱在一起,看一看最后有没有剩下小朋友,如果剩下小朋友了,说明老师开始说的数是单数,如果没有剩下小朋友,说明老师说的数是双数(加强幼儿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

四、结束

小朋友们真棒,老师非常喜欢你们这些聪明的孩子,老师要奖励每个小朋友一张火车票,一会儿老师要带你们坐着火车去旅游,小朋友们把火车票戴在胸前,并仔细看一看你的车票是单数还是双数,单数的去单数列车,双数的去双数列车,如果上错车,检票员会把你赶下车,你就不能和小朋友们一起去旅行了,大家准备好火车进站了,小朋友们请上车火车马上开啦!

五、教学反思与幼儿学习成果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总是口述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让幼儿牢记,幼儿总是记混,并且不能完全理解,一节课下来孩子们觉得一点趣味性都没有,不愿意学习。可是通过这一个月的远程培训让我学会了用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幼儿学习,学会了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是快乐的,主动的,这一节课上完不光每个小朋友都理解了单数和双数,他们更爱上了好朋友抱一抱的游戏!

第二篇:认识单数和双数

<<认识奇数和偶数>>教学案按

设计理念:

《数学课标》中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用的人在数学得到不用的发展。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让学生从游戏活动和生活经验出法,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鼓励学生有个性 的学习、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教材分析;

<<认识奇数和偶数>>是选自丁奕编写的学前启蒙教育丛书中<<数学>>下册中的一课.奇数和偶数这节课比较浅显易懂, 所以我没有只停留在认识1,3,5,7,9 是奇数, 2,4,6,8,10 是偶数, 我通过各种游戏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延伸与拓展, 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提高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分析:

根椐学前儿童好奇, 好动, 好玩, 持久性差的特点, 在本节课设计上我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视觉, 听觉, 触觉, 口语等多种感官, 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善于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掌握初步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灵活性和敏捷性.教学目标;

能区分什么是偶数,什么是奇数.

教学重点:

让学生区分什么是偶数,什么是奇数. 教学难点:

让学生掌握区分偶数与奇数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 激发兴趣: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这节课我们上数学课。在讲课之前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做个找朋友的游戏。一会儿随着音乐声大家一起转圈,音乐声一停,你就找一个朋友,然后站到老师这来。

①组体现:这组小朋友都找到朋友了,可以说他们是成双成对。②组体现:这组有一个小朋友没找到,那么他就变得孤单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奇数和偶数。板书:认识奇数和偶数 齐读课题

(学情预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对于学前班的学生来说游戏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孩子们以他们所做的找朋友的游戏中对奇数和偶数有了初步的印象, 并形成简单的概念.)

二、动手操作 形成能力

1、下面用你手中的图片给老师摆一个奇数,我们一同找一找10以内的奇数。

生摆

师找学生到黑板前演示 师板书:1、3、5、7、9。

2、那你再摆一摆,看一看10以内偶数有哪些?

生:偶数有……

师板书:2、4、6、8、10。3、齐读10以内的单、偶数.同学们都找对了,你们真聪明

4、老师这还有一道难题,谁能帮助老师解决呢?

出示磁力板:

师:磁力板上有这么多磁力扣,怎么才能很快地知道这些磁力扣是奇数,还是偶数呢?用你的图片摆一摆,告诉老师一个最简捷的方法。指名到前面来摆 师:是奇数?还是偶数?

那,这样摆时我们怎样数呢?

师边演示边数,学生随声附和。

自己在下边2个2个地数一遍,数完的同学马上坐好!检查:指名到前面来数。

(学情预测: 实践操作也是学前学生认知的基础, 学生在摆一摆的动手操作中掌握2个2个数的方法, 在猜一猜, 也就是猜奇数, 偶数的游戏中熟练运用2个2个数的额方法.用事实引出大数, 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学习, 探究分辨奇数和偶数的方法, 即便是再大的数.过程体会方法的好处, 形成自主探究的精神.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体味数学的快乐.)

三、做课间操

看来同学们真的动脑了。都能帮助老师解决问题了,老师就喜欢爱动脑的孩子。现在,让我们大脑休息一下,一会儿,咱们做一个游戏大比拼,看谁的脑筋转得最快。全体起立!做课间操。

四、游戏结束 回归生活

这回我们可要做游戏大比拼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1、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猜猜看的游戏,猜什么呢?

(猜奇数和偶数。)老师这里有一把小棒,你们说是奇数呢?还是偶数呢? 奇数用"1"表示;偶数用"2"表示。准备好用你的手势告诉老师。

让我们一起数一下,怎么样数呢?还是一个一个数吗?(二个二个数)

2、同桌互相做这个游戏,每人只做一次,做完后马上坐好。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手中有几根小棒?是奇数还是偶数?

师:分类别写在黑板上。

3、刚才同学们是通过数小棒的方法,知道这些数是奇数,还是偶数的。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们一眼就看出这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呢?

生:注意观察尾数!

小结:尾数是奇数的这个数就是奇数;尾数是偶数的这个数就是

偶数。

老师写一个数你们看是奇数?还是偶数?

121;444;7654321。

小结;你们看这个虽然我们不会读,但是我们也能判断出来,在数学中就是这样,只要你掌握了方法,所有的难题就变得不难了。

4、数学还与我们的生活还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天天过着快乐的日子,在这些快乐的日子中就有奇数和偶数。你们相信吗?(师展开日历)

你们找到了吗?谁能告诉老师?

5、明明的妈妈单号休息,双号上班。

今天是奶奶的生日,也就是5月25日,妈妈用不用请假,参加奶奶的生日宴会呢?(生讨论)

奶奶家住江南,妈妈参加奶奶生日宴会时,想打车走,可交警叔叔为了缓解江南大桥上的交通,决定每月单号就让单号车通过,双号就让双号车通过。那么,妈妈应该打什么样的车呢?

老师把一些车牌发下去,你来当司机。如果你认为你的车可以,你就开着车上来。

五、总结:

看来同学们都掌握了,再回忆一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第三篇:认识单数和双数 公开课

认识单数和双数 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使幼儿理解单数双数的概念,并能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2. 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单数双数的序列关系。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乐意与同伴合作开展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音乐游戏《找朋友》

1.教具准备:1—10的数字卡片,动物图片若干,长方形车厢图片。2.学具准备:数字卡片1—10,动物图片,车厢图片。3.作业纸,玩具,蜡笔。

活动过程:

一、拍手游戏:手指游戏:拍手歌

1、老师请一名小朋友到前面玩拍手游戏,(你拍一,我拍一,咦!让幼儿发现没有小朋友和他玩)引导幼儿说说为什么?幼儿回答:“因为他没有朋友”

2、老师再请一名小朋友到前面来,问其他幼儿现在他们能玩拍手游戏吗?(幼儿回答:“可以玩,因为有两个小朋友”)

3、老师再请一名小朋友到前面来,引导幼儿发现又有一个小朋友不能玩游戏了,分析为什么?(因为又出现一个没有朋友的)

4、老师问那怎么才能让没有朋友的那个小朋友也能玩游戏呢?(启发幼儿想办法再请一名小朋友到前面来,四名小朋友就可以玩游戏了)

5、请幼儿说一说刚才我们请的小朋友来玩游戏,请了几个不能玩的(启发幼儿说出1和3就出现没有朋友的伙伴)2和4就都有朋友,帮助幼儿理解双数都能凑成一对而单数就出现一个没有朋友的,也就是凑不上一对。

二、集体活动。

寻找单双数。

请幼儿在自己的身体上或日常生活中找一找,说说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

结束环节 教儿歌:单数和双数 老大老二分水果,水果个数有单双。遇到双数分得均,遇到单数剩一个,单数1、3、5、7、9、摇摇摆摆路上走,双数2、4、6、8、10、原地不动站得直

第四篇:大班数学双数单数

大班数学活动:《单数和双数》

执教者:福埔幼儿园曾丽萍

设计意图:10以内数的单双数是大班初期幼儿的基本要求,这个数学活动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感觉很枯燥。我就想如何将枯燥的数学活动融入孩子的生活,激发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因此我就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亲身经验来感受单双数的概念,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一、活动目标:

1、在幼儿购物的游戏场景中来体验、感受单双数。

2、在幼儿交流、分享中引出单双数的概念,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3、幼儿能愉快、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二、活动准备:

1、教案、数卡、1——10的数字、带币卷、骰子

2、环境创设:事先让幼儿玩2元超市。

3、经验准备:事先让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

三、活动过程:

(一)以“找朋友”的游戏,引发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都有好朋友们吗?下面请小朋友一起跟老师边唱边玩“找朋友”的游戏,(全体幼儿起立)小朋友都找到好朋友了,象这样的数叫双数。还有谁想参加,(师请5位小朋友,师幼边唱边找)哦,这5位小朋友有没有找到好朋友呢?象这样单单多出一个的数,叫单数。

(二)去2元超市购物,引起兴趣

师:现在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到2元超市逛一逛吧,你们想不想去呀?那你们知道2元超市是什么意思吗?对,2元超市就是里面的东西每一样都是2元。

(三)幼儿购物,体验、感受单双数

1、师:老师准备了一张代币劵,看看是多少钱呀?你从哪个地方看出来拉?

2、师:那刚才老师说我们要去2元超市买东西,看看老师是怎么买的?2元钱买一件商品2元钱买一件商品„„(边说边圈)老师还能不能买到东西?奥,原来2元超市要2块钱才可以买东西。

(四)幼儿交流、比较,区分单双数

1、师:老师帮你们准备好1到10的代币劵,现在要请小朋友圈一圈看看这些带货卷中间藏了什么秘密?师请小朋友轻轻地走到后面的桌子,每人拿一张代币卷圈一圈,好,现在请小朋友拿着自己的代币卷静悄悄的走到位置上。(师出示相应的数字卡)我们来看看哪些代币卷是有剩余钱的?哪些代币卷是刚刚用完的!

2、师:老师带来了两栋房子分别是红色房子和绿色房子,红色房子是有剩余单单一个的?绿色房子是没有剩余的?

3、师小结:象1、3、5、7、9在2个硬币买一件商品„„单单留下1个银币的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单数。而象2、4、6、8、10这几个数字在每次使用2个银币的情况下能正好用完的数,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双数。

4、老师要来考考小朋友了,8是单数还是双数?(5、7)呢?

(五)游戏:《抱一抱》

1、今天,我们到2元超市买了好多东西,而且还认识了单数和双数这对好朋友,心里高兴不高兴呀,那我们来做个游戏庆祝一下吧!

2、要求:教师摇骰子出示任意一个数,请小朋友说一说它是单数还是双数。

(六)购物回家,活动结束

好啦!时候不早了,超市要关门了,我们也该回家了!

(七)活动延伸:带领幼儿到生活中寻找以单数或双数形式存在的物体。

第五篇:学前班数学单数和双数教学设计

辨认单数和双数

教学内容:辨认单数和双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活动中理解单数和双数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幼儿结合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学习单数和双数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难点:使幼儿能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教学方法:启式法,游戏、动手操作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1—10)一套 教学过程:

一、引题

冬天来了,天气慢慢变冷了,天上下起了大雪,这时小朋友的小手肯定会很冷,那我们要戴上什么保护小手呢?

生:手套。(引出课题:单数和双数)

二、新课呈现

1、课件出示:

师:一双手套几只?生:2只; 师:两双手套几只?生:4只; 师:3双手套几只?生:6只; 师:4双手套几只?生:8只; 师:5双手套几只?生:10只。

让幼儿知道这种一双一双的数是双数。(课件出示)

2、师小结:我们把这种一双一双的数取名为“双数” 板书:双数:2 4 6 8 10

3、接下来请小朋友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生:袜子(课件出示)师:几只? 生:1只

师:一双多1只是几只?生:3只; 师:2双多1只是几只?生:5只; 师:3双多1只是几只?生:7只; 师:4双多1只是几只?生:9只。

让幼儿明白一双一双地数多1只的数是单数。

4、师小结:我们把这种一双一双地数多余1个的数取名为“单数”。板书:单数:1 3 5 7 9

5、教师带读两遍。

三、巩固练习

6、分辨单/双数

师:课件出示6颗糖的图片,先让生说出数量,然后猜猜是单数还是双数? 这时可能有的同学说是单数,有的说是双数。

师:提示两个两个数不剩的是双数,多一个的数是单数。生:双数

(还有西瓜、小鸡、波萝„„)

7、让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自己身上的部位有哪些是双数?哪些是单数? 生:一双手、脚、眼、眉毛„„

四、游戏(1—10)的卡片让生找出单数和双数。

8、请10个学生到前面来,每个人只能拿一张,5个女生找单数、5个男生找双数,找到之后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五、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玩的开心吗?你们有什么收获?

理解数量守恒

教学内容:(6以内)数的守恒活动目标能不受物品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空间排列形式、空间距离等的因素的影响,行成数的守恒能力。

教学准备:海洋背景图一张;小鱼贴板共六个;茶杯、茶盘共六套;玻璃杯2个;碗一个;木珠若干;小玩具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点数6。

海洋里要举行音乐舞会,与妈妈带小鱼来参加,请幼儿点数有多少条鱼。

二、学习数的守恒。

1、幼儿表演。

(1)鱼妈妈和她的小鱼们表演第一个动作,排成一个漂亮的队形,请幼儿点数有几条鱼。

(2)鱼妈妈和她的小鱼们变换第二个队形,请幼儿点数有几条鱼。

(3)鱼妈妈和她的小鱼们变换第三个队形,请幼儿点数有几条鱼。

(4)请幼儿讨论得出结论,无论排成什么样的队形,鱼的数目不变。

2、茶杯配茶盘。

(1)我们给每个茶杯配一个茶盘,看看茶盘够不够。配好后问:“茶杯和茶盘一样多吗?”

(2)将茶盘摆成一排,茶杯收拢或堆起,问:“想一想茶杯和茶盘一样多吗?”在将茶杯一一放在茶盘里。

(3)在将茶杯放开,茶盘叠在一起,再提问。

(4)总结:虽然茶杯和茶盘不一样大小、颜色、形状,但数目一样多。

3、将两只玻璃杯摆成一排,旁边放着装木珠的盒子,教师两只手各拿一个木珠,同时分别放在两个玻璃杯中,放在杯子1/2时问:“这个杯中木珠与那个杯中木珠一样多吗?”如不一样重新在做。

4、请幼儿做两种难度的操作单。

教学延伸:

1、用磁性围棋排列图案,看看能排出多少种图案,并尝试记录。

2、室外游戏--春风吹。

(1)幼儿自行分成若干组,每组幼儿人数相等。

(2)教师念儿歌:春风吹,春风轻轻的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

(3)儿歌一停,要求每组幼儿编排出各种各样的队形,然后说说:"我们组是*个人。

6的组成和加减

教学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6的组成。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发展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教学准备:

教具: 田野背景图一张,虫子一条,刀笔一把,记录纸一张,音乐磁带 学具:虫子若干,刀笔人手一份,记录纸、记号笔若干,害虫卡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1、师:“小蜻蜓,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出去玩,好吗?那我们出发吧!”(音乐起,教师带领幼儿做小蜻蜓飞的动作。)

2、出示背景图 背景图

(一)师:“小蜻蜓,你们看到了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出稻田)“对了,这块稻田真漂亮,金灿灿的稻子长得多好呀!” 背景图

(二)师:“咦?这边的稻子怎么这么乱呀?”

“小蜻蜓的眼睛真亮,一下子就发现了原来是害虫在捣乱。”

师:“看!金老师把稻田里的一条害虫抓起来了。呀!这条虫子长得怎么样啊?”(引导幼儿说出一节一节的)

3、认识虫子 师:“这条虫子是一节一节的,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几节呢?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出示数字“6”)

老师帮它取了个名字叫:“六节虫”。

师:“六节虫很厉害,它们会把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的粮食都吃掉。那你们想一想,又什么好办法来对付它们呢?” 幼儿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小蜻蜓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

二、操作、探索捕虫方法

1、师:“看!这就是消灭”“六节虫”的武器。现在就请小蜻蜓们拿起你们的武器去消灭“六节虫”吧。但是,老师有一个要求,一定要把“六节虫”分成两段,看看会怎么样呢?请你们把发现记录下来。”

2、幼儿自由探索。

3、交流经验: 请个别幼儿示范,呈现所有分法。

教师小结:原来消灭六节虫有5种分法,6可以分成1和5,……

4、再次探索

师:刚才,小蜻蜓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现在请你们把所有的方法都去试一试,这一次老师还有一个要求,请小蜻蜓用最简单、最不容易漏掉的方法来记录。

5、再次交流经验,让幼儿自己说说哪种方法最简便,并说明原因。

三、游戏“捉害虫”,巩固学习6的组成。

师:农田里除了有六节虫,还有很多害虫呢!老师想和小朋友一起来玩个“捉害虫”的游戏,你们愿意吗?老师这里阿有许多害虫的卡片,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几个阿?现在我想请一个小朋友和我来玩这个游戏,当老师把卡片洒下去的时候,你猜猜看,老师抓到了几只瓢虫,几只蜘蛛阿?交换 幼儿游戏。

提要求: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卡片,请你们两个小朋友一组来玩这个游戏。

三、结束

师:“小蜻蜓们真能干,消灭了这么多害虫。金老师还收到了农民伯伯的一封信呢!信上说外面的稻田里还有许多七节虫,想请我们小蜻蜓帮忙,你们愿意吗?那现在我们就一起出发吧!”(随音乐飞出教室)

感知等分概念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或四份。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引导幼儿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

三、教学准备:小丑头、绳子、剪刀、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回形针若干。

四、教学过程:

1、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丑,现在请小丑为我们表演变魔术,好吗?

2、教师出示一根绳子。

小朋友看,这是什么?(绳子)多少根绳子?(一根、、、、、)小朋友想 学小丑变魔术吗?

(1)请个别幼儿表演变魔术,由一根绳子变为两根一样长的绳子。

(2)、再请个别幼儿表演变魔术,由一根绳子变为四根一样长的绳子。并说说你是怎样变来的?你是怎么知道它们是一样长?

3、教师继续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饼干并教师示范圆形的二等分,请个别幼儿示范四等分。

4、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样大,以及原来的图形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个大?哪个小?

5、幼儿操作,请幼儿探索长方形二等分、四等分的多种不同方法。

6、教师小结。

五、活动延伸 游戏:《卖饼干》

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名称及特征。

2、能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动中提高对认识立体图体的兴趣。

活动准备:

正方体、长方体制作材料纸若干张,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块。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观察两张制作材料,讲述异同。“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两张纸,请你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有6个图形组成。不同点:一张纸上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还有一张纸上有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

2、幼儿操作活动。

“今天老师就要请小朋友用这两张纸来变魔术,怎么做呢?”

(1)介绍制作形体的方法。

出示示意图,教师简单讲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讲述异同,介绍形体名称。(正方体、长方体。)“你们做的两件东西像什么?“(积木、盒子)“它们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还有长方形。

老师手指正方体的一面,这就叫面。我们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这6个面都是怎样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形体它的名字就叫正方体。“请你把你做的正方体找出来,说说它是什么样的?”现在请你们拿出 你制作的另一个形体,数数上面有几个面?每个面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6个面里有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长方体。

归纳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一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体的6个面,有的都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有的4个面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2 个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标记将正方体与长方体分类。

出示贴有正方体与长方体标记的两个篮子。“这里有两个篮子,篮子上分别贴有什么样的标记?”(正方体、长方体。)请你们把桌子上的各种形体送进带有特征标记的篮子,并说说你送的是什么形体。

4、搭积木游戏

数一数我用了几块积木来搭,数的时候要考虑到看不到的积木,提高观察能力与空间知觉能力。

认识时钟

教学目的:

1、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半点。

2、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1、实物挂钟一个,自制一座大钟(分针上有一只小兔,时针上有一只小乌龟)。

2、为每个幼儿准备硬纸片做的钟一个。

3、龟兔赛跑课件,幼儿一日作息图片5张,小猴、小老鼠、奥特曼、大灰狼等布动物。

教学过程:

一、教师出示挂钟

1、提问:它叫什么?家里还有哪些钟(大座钟,催我们早早起的小闹钟,还有人们为了携带方便,将钟做得很小,戴在手上,叫手表)?

2、钟的作用是什么?(时钟不停地走动,为人们显示时间,人们按时钟上的时间来进行工作,学习和休息)。

二、教师出示自制的大挂钟

1、请幼儿看看这个钟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小朋友们还看见过什么样的钟(正方形的,青蛙形的,心形的等)。

2、请幼儿看看钟上面有什么?(有1-12的数字,有二根针)教师讲解钟上的数字 “12”总是在上面,“6”总是在下面,并教幼儿认识“时针”和“分针”的名称。

三、放龟兔赛跑课件给幼儿看,帮助幼儿认识较短的时针和较长的分针,感受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课件的内容是:兔子的脚长,跑得快,乌龟的脚短,跑得慢。有一天,兔子和乌龟在圆形跑道上赛跑,兔子跑了一圈,乌龟才跑一点点远。

四、教师将时针、分针都拨在“12”上,然后将长针转一圈,让幼儿注意短针有什么变化(走了一大格,或走了一个数字)教师反复拨几次,使幼儿明白长针(分针)每走一圈,短针(时针)就走一个字,这就是一个小时。

五、教师继续拨长针。边拨边告诉幼儿当短针(时针)正指向某一个数字,长针(分针)正指向12时就表示“×点钟”。边拨边和幼儿一起说:“一点钟、二点钟、三点钟„„”直到“十二点”(即两针再次重合)为止。

六、请幼儿看一日作息图片,要求全体幼儿按上面的方法在自制的硬纸片钟面上拨出各个钟点(早上7点起床,上午9点上课,中午12点吃午餐,下午5点放学,晚上8点睡觉)。教育幼儿从小做到按时间进行各种活动,珍惜时间,上学不能迟到,放学时不能在路上贪玩。

七、教师再将长、短针都拨到“12”上。请幼儿注意老师拨针,教师边拨边说“分针从12开始走起,经过1、2、3、4、5指在6上面,正好走了半圈(多远了?)”。这时,时针走在12和1的中间,这就是12点半”告诉幼儿分针走半圈,指在6上面,时针就走半格,就是半点钟,然后教师依次拨1点半、2点半、3点半。

八、教师再请幼儿自己按上面的方法在纸钟面上拨出半点钟。请小动物检查是否拨对了(1点半小猴检查,6点半小老鼠检查,10点半奥特曼检查,最后老师说晚上6点了,出示大灰狼,请幼儿将钟反个面放在桌上,不让大灰狼看)。

九、玩老狼老狼几点钟游戏,请幼儿拨钟。

1、讲游戏规则:小朋友们扮小羊拨钟,老师说几点,小羊就拨几点,请老狼看钟。小羊拨好了钟就定住,老狼看时间未到就不吃小羊,时间到了6点,就吃小羊。

2、请幼儿将钟当方向盘,开车出教室玩游戏。

下载单数_双数教学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单数_双数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前班数学单数和双数教学设计

    学前班数学《单数和双数》教学设计湖北黄石市陶港中心小学李风娇 设计理念: 我设计这堂课的时候,想到幼儿对单数和双数的理解比较抽象,所以结合幼儿常见的实物比较感兴趣。教学......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单数 双数

        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2.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

    中班数学:认识单数、双数

    中班数学:认识单数、双数 中班数学:认识单数、双数 活动要求: 1、通过尝试操作使幼儿能认识并区分10以内的单数双数。 2、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自由探索了解单数和双数,发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单数_双数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单数 双数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活......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单数-双数

    大班数学教案:单数 双数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活动过程......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单数-双数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送数宝宝回家 大(四)班陈美琼 活动目标: 1.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初步理解“单数”和“双数”。 3.能在操作与游戏中,体验两个两个数数活动的乐趣。......

    公开课:单数和双数教案(5篇)

    活动名称:单数和双数 授课教师:大四班方姣 活动目标: 1、 认识单数和双数 2、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3、 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PPT课件一个、圆点图......

    认识单数和双数(共5篇)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区分什么是双数,什么是单数. 教学重点: 让学生区分什么是双数,什么是单数. 教学难点: 让学生掌握区分双数与单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激发兴趣: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