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茶文化第一讲讲稿.
中 国 茶 文 化
第一讲 茶文化总论
教学目标:1.了解茶文化的概论。
2. 掌握茶文化的内涵。
3.感受和体验中国深厚的茶文化
教学重点:掌握茶文化的内涵
教学难点:茶文化的道(茶艺的理念)
教学过程: 引言:配乐散文《悠悠茶韵》
北方人爱酒,辛辣、烈性,那直呛嗓子眼的老白干一喝下去,两朵红云飘上了脸,人就变得俊美,豪放。南方人喜茶,大街上随便走走,五步一阁,十步一轩,售茶、泡茶、品茶,随处可见。我曾留心过厦门的茶室,装修多古色古香,名人手书的招牌镶嵌在门脸上,风格独具。木格门,小轩窗,各式瓷瓶、书画点缀其间,自是端庄典雅,别有洞天。有茶室处便芳香四溢,有茶室处便风韵别致古风犹存。
初来厦门串门儿,看到主人盛情烫杯泡茶,总有些受宠若惊。殊不知这是闽南最常见的礼节,寻常巷陌,妇孺皆会。看到人们用那小如美女薄唇的茶杯盛茶,心中常不免暗暗叫苦,那么一点点,哪儿够喝呀。其实这“喝”字理解得极不准确。闽南人泡茶不是为“喝”,而是为“品”。小心翼翼地捧起一盅茶,缓缓送到唇边只那么轻轻一啜,悠闲洒脱,幽雅之至。品茶者的感觉大约也赛过神仙了。在厦门,泡茶不单单是为了解渴,倒是一种习俗,一种礼节,一种文化,一道风景。
无论盛夏的傍晚还是秋风萧瑟的黄昏,都能看到店前树下,朋友三五围坐,泡茶聊天,一边是主人尽心尽力地添茶续水,一边是客人的频频品茶,此起彼落,唇齿留香伴着神采飞扬地“神聊”,天南地北,喜乐悲欢,就统统都涌上这小小茶桌,茶香缕缕驱散了人们的辛苦疲劳,忧愁烦恼。品茶品到路静人稀,万籁俱寂时分也是司空见惯的场景。
北方人泡茶,可没那么讲究。客人进得门来,主人抓一撮茶叶放在杯子里,开水一冲,大功告成。全没有烫杯,续茶的繁琐。仅从这一个生活细节也可以看出南方人活得细致,透着精致,那养成的性情自然也就比北方人细腻委婉得多了。
说到茶道我是一窍不通的。但自从观看了茶道表演,就颇感儒雅优美,不愧是一种国粹。记得那天的表演者都身着唐装,三男品茶,三女续茶,详细环节已记不太清楚了,但泡茶女子那份从容娴雅的神情,一双纤细灵巧、技艺纯熟的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那身着蓝底素花袄的女孩儿,那精美绝伦的茶具,那舒缓轻松的古乐,把人带到了遥远的古代,让人如梦如幻,难以忘怀。
在厦门似乎哪条街道都有茶室,但我一般不去那儿品茶,总觉着自己是个门外汉,去那样专业的地方,未免太正式也太奢侈了,不如去海边泡茶,来得轻松自在。同家人在黄厝海滩上泡茶,那真是一种享受呀。撑起一顶太阳伞,面对着茫茫的大海,一盅香茶在手,可以细细品味.同起伏的大海一道呼吸,望飞鸟上下盘旋,名山大川,影片歌舞,家常儿女,自是无话不谈,妙不可言,幸福须分享,千真万确呀。亲友难得相聚,转眼又各奔东西。眼前香茶热气缭绕,让人感到生之美好,生之可贵。
于是,在南国海岛,我爱上了茶。香茶在手,可以忘忧,这来自天然,连接亲朋的茶哟,让人品尝到了生活的味道。但愿生活里总有茶叶飘香,茶韵悠悠„„。
一、总论
说到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已经成为人们的必需品,直到今天,在中国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同样是一日不可无茶,乾隆皇帝也曾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梁实秋在《雅舍怀旧》里这样说道,不喝茶还能成中国人?早在唐朝的杨华更是累日不食犹得,不可一日无茶也。
茶,这一古老的经济作物,经历了药用---食用直至成为人们喜欢的饮料,已经有数千年之久,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在茶的培育、制造、品饮、应用,以及对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上,为人类文明史留下了灿烂光辉的一页,追本溯源,世界各国引种的茶种,茶叶加工的工艺,茶叶品饮的方式,以及茶礼、茶仪、茶俗、茶风、茶艺、茶会、茶道等,都是直接或间接的由中国传播出去的。
茶虽与咖啡、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但茶已经远远超过了自身固有的物质属性,不仅仅简单作为一种饮料而存在,茶与琴棋书画一样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成为一种修养,一种人格力量,一种境界。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数千年来,茶不醉人人自醉。人们用文言,用白话,为茶作传,为茶礼赞,孕育出灿烂的中国茶文化,从作为物质本体的茶叶,到古朴典雅款式优美的茶具,景致优雅的茶楼,以及给人享受的茶诗、茶书、茶画,还有渗透到国民精神中的种种茶礼茶俗,都是茶文化所涵盖的内容。茶文化既包括了茶又包括了饮茶之人,更包括了饮茶本身的行为,以及茶人所成就的一系列物质和精神上的成果。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特有的现象,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发展体系中,长期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中国古代为数众多的文人士大夫对茶和茶文化的倾心于投入,在一定程度上,给塑造中国茶文化的内在品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同时,这种特定的茶文化又对文人士大夫内在性格与精神,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古代文化的发展,都是绝无仅有的。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不可少的,以茶待客,以茶代酒,历来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不论是富有之家还是贫困之户,是上层社会或平民百姓,也不论是社会活动或闲散家居,莫不以茶为礼。中国悠久的茶叶历史,为人类创造了茶叶科学技术,也为世界积累了最丰富的茶叶历史文献,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不仅有专门论述茶叶的专著,而且在史籍、方志、笔记、杂考和字书类古书中,也都记有大量关于茶事、茶史、茶法及茶叶生产技术的内容,唐代以前已经出现不少茶叶文献,到了《茶经》问世以后,茶叶专著更是不断出现,到近代为止超过200种,与此相呼应,历代文人,为茶作传,为茶礼赞留下了数目巨大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仅仅现代依然流传于世的茶叶诗词就达到2000首以上,真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茶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方方面面,茶与婚礼、祭祀、佛教、歌舞、戏曲、美术、小说等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茶作为中国的国粹已经走出国门,饮茶习惯已经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沏上一壶清茶,在悠扬的古乐声中,让我们回味令人神醉的茶文化。
二、什么叫茶文化? 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茶俗、茶艺、茶道是我们探寻茶文化内核的三条必通之途,是中华茶文化这只“传世宝鼎”的并立三足。我们若要真正得中国茶之至醇韵味,就非对此茶俗、茶艺、茶道做一深究不可。掌握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犹如把住了中国茶文化的枢机,以次为纲,中国茶、中国茶文化脉络尽知。
茶俗是指在长期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以茶为主题或以茶为媒体的风俗、习惯、礼仪。事实上,人类最早认识到的茶,只是将其作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茶客医疗疾、果腹、止渴等,所有的这一切,都说明了茶与大众生活的息息相关之处。茶俗正是茶文化殿堂的第一重大门,只有开启了这扇大门,才可能真正迈入神圣的茶文化宫殿。
若从茶俗、茶艺、茶道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上来说,茶艺则应当是茶文化的形象表述,使其表层意韵。无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茶事活动,还是深奥玄妙的茶道精神都必须通过茶艺这扇玲珑剔透的茶文化之窗来展示。
然而,若是光有“原始存在”的茶俗、精致美妙的茶艺,而不将茶文化的内核进行系统化,凝炼化,从而提出形式上的“茶道”的话,我们中华茶文化就不能征服得了那麽多的人们。正是由于有了这让人捉摸不透确有实实在在的“道”,茶才从平凡走向经典,从粗鄙走向了典雅,从遥远的远古走向了绚丽的今世,从中国走向了世界。
从大的方面着眼的话,则一切茶艺地无非是茶俗二字。茶俗或者说大众的茶事活动,就是催生茶艺的土壤,也是培育茶道理论的基础。分说之后,在合而为之。“俗”为根本,“艺”为表征,“道”是精髓,至此,中国茶文化逐稳健、精实地矗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新的世纪,中国茶文化将更加深入地走进人们的生活。
新的世纪,中国茶文化将以更加艳丽多姿的身影曼舞在艺术的殿堂。新的世纪,中国茶文化将以更为深邃的内涵、经典的思想吸引着大家的目光。
三、内容安排:
(一)茶知识:
1、说古论今----知茶史(饮茶发乎神农,用于印上,历经唐代的发扬,宋代提升为评赏意境。在由明代的演进推广,迄今,“茶”早中国至少吟咏三千年以上了。
2、草木仙骨----说茶类(六大茶类)
3、注春啜香----讲茶具
4、汲泉扫雪----说选水(三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5、雅室清供----看茶馆(乐茶之要,在与清闲,因此品茗场所,清幽二字是真谛。原则风格统一、基调典雅、布局疏朗、点缀合度、功能全面、舒适实用。
(二)看茶艺
(三)评茶诗
茶
唐
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如醉前岂堪夸。注:这是一首有名气的《一言到七言诗》(又称一七诗)————
[作者简介]元稹(779-831),河南洛阳人。八岁丧父,少经贫贱。公元802年与白居易同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不畏权奸,敢于向皇上进谏,其后遭贬,又官至宰相,再遭贬,出任绍兴浙东观察使。与诗人白居易友善,其诗世称“元白体”,诗歌通俗易懂,对社会矛盾多有揭露。其名篇《莺莺传》,成为元代著名戏曲《西厢记》蓝本。
[赏析]这首诗原题为《一字至七字诗》。作者白注云:“同王起诸公送白居易分司东郡作”。可见,这是一首实塔形送别诗,因为白居易要升任东都洛阳,作者与王起诸公举行欢送会,宴席上各以“一字至七字”作一首咏物诗,标题限用一个字。笔者查阅《全唐诗》,获知当时白居易本人亦当场写了一首《竹》诗作答,那作诗场面是非常热烈而奔放的。
通过《茶》诗,今天我们尚能窥见唐代茶道盛行状貌。作者从自然可见的茶叶外形描写起,生发到茶道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态。总用茶自身视角拟人化手法,写它与外界关系。你看它:
“香叶,嫩芽”,又专爱与“诗客,僧家”为伴,让他们在品尝的过程中忘却 世的烦恼,在到超然物外的境界。
其后的两句“碾雕”与“ 织”,则写茶叶的炒制与筛选步骤;“铫煎”与“碗转”两句,写出“铫子”(比壶高,有柄、)煮茶,用“碗”转动漂去水面上的茶沫 花之类。
末四句,极言饮茶乐趣,是全诗题旨所在。“夜后邀陪明月”与“晨前命对朝霞”两相对仗工整,从时间跨度上,说茶与晨昏相伴,与朝霞明月相处,夸张手法运用恰到好处。最后两句,点出茶道最高理想境界,是:能够“洗尽古今”,又能展望“醉后”的未来;既能拂去过去的不称心事,又会在忘却中“人不倦”,醉中有醒,警觉日后行为的指向,鞭策前进。
小小一首《茶》诗,贯穿着中国儒家积极入世的传统文化意识,怀抱着“以天下为已任,为生民立命,为天地安心”--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与友人共勉,也隐含对白居易此去东郡的希望。
七碗茶
唐代卢仝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把饮茶之妙写得淋漓尽致,堪为千古绝唱,故为历代尊为茶圣。这是唐代品饮生动写照,每喝一碗都会产生新的灵感,茶饮到了第七碗,便会两腋生风飘飘然,若腾云驾雾登仙界去了。这般境界,真是诗人对茶叶功能和饮茶乐趣神韵的极尽夸张。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对联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文体,因其对仗工整,琅琅上口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所谓茶联,即指与茶有关的对联,可以认为是我国对联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夺目鲜花。它对偶工整,联意协调,是诗词形式的演变、精华。
菜在街头摊卖 茶在壶中吐香 香飘屋内外 味醇一杯中 客至心常热 人走茶不凉 美酒千杯难知己 清茶一盏能醉人
•茶联:
1、松风煮茗,竹雨谈诗。
欣赏:在幽雅的环境中煮茶论诗,是一件多么惬意的雅事。
2、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
欣赏:茶与书同样令人陶醉,可见它不仅是满足人们一种生活需要,它实在也是一种精神享受。
1、振兴古国茶文化,扶植民族艺术花。
欣赏:北京名茶馆的名联,道出茶文化的历史悠久与我文明古国相称。中国才是茶的故乡。
四人小组合作,创作关于茶的诗歌或对联。
(五)精行修德----说茶礼论茶道(中国人有中国人特有的特质,而中国人的饮茶方式及内涵亦有传统的精神。有“酸甜苦涩调太和”的中庸之道。有“朴实古雅去虚华”的行俭之德。有“奉茶为礼尊长者”的明伦之礼。有“饮佳茗,方知深”的谦和之行。这些属于中华文化的行谊,自有其成为中国茶道的文化背景。)对茶艺的理念: 茶艺之本(纯):茶性之纯正,茶主之纯心,化茶友之净纯。茶艺之韵(雅):沏茶之细致,动作之优美,茶局之典雅,展茶艺之神韵。茶艺之德(礼):感恩于自然,敬重于茶农,诚待于茶客,联茶友之情谊。茶艺之道(和):人与人之和睦,人与茶、人与自然之和谐,系心灵之挚爱.传达的是纯雅礼和的茶道精神理念.★结束语
人生如茶,生命的清茶浮于命运的清水上。茶已尽,而余香犹存。茶,品不尽,道不完。在茶香幽幽中,请同学们去慢慢回忆自己的生活。
作业:
1、茶文化的概念
2、通过学习,结合自身谈谈对中国茶文化的理解。
第二篇:茶文化 讲稿
1、神农氏采集百草尝试,以发现治病救人的草药。一天,遇毒晕死于茶树下。碰巧茶树叶片上的露水,滴入口中,于是起死回生,因而发现茶的药用价值。
2、另说神农肚皮透明,吃下东西外面能看清楚。有一天尝到一种树叶,发现叶子在肚子里往复流动像在检查什么。一次神农中毒,他就采那种叶子来吃,结果得救。因而称为 “查”,后人们叫成“茶”了。
宋代,斗茶最早以游艺的形式出现在文人雅士之间。“斗茶”会的茶室一般为二层建筑。客人先在楼下“客殿”等候,待到茶亭主人邀请,再到二楼“台阁”斗茶。台阁四面有窗,可眺望户外景色。室内屏风上挂著名家的画,桌上铺着识锦,上面放着香炉、花瓶和烛台。西厢房内放置一对饰柜,里面堆满奢华的奖品。
斗茶采用四种十服方法,参赛者每人饮十服四种抹茶,然后说出茶的“本非”和“水品”,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
绿茶:又分为
炒青绿茶(如龙井、碧螺春)
烘青绿茶(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
晒青绿茶(如滇青、川青)
蒸青绿茶(煎茶、恩施玉露)白茶:白叶茶(如白牡丹、贡眉 红茶:又分为
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
(目前我们最常见的如祁红、滇红都是功夫红茶)
黄茶:又分为
黄芽茶(如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黄小茶(如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温州黄汤)黄大茶(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青茶:又分为
闽北乌龙(武夷岩茶、大红袍)、闽南乌龙(铁观音、黄金桂)、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台湾乌龙(冻顶乌龙、包种、乌龙)黑茶:普洱茶
十大名茶
1、杭州龙井
2、安溪铁观音 产于闽南安溪。
3、武夷岩茶 产于福建武夷山。
4、苏州碧螺春 产于江苏太湖洞庭山。
5、黄山毛峰 产于安徽黄山。
6、庐山云雾 产于江西庐山。
7、六安瓜片 产于皖西大别山茶区。
8、恩施玉露 产于湖北恩施。
9、白毫银针 产于福建北部。
10、普洱茶 产于云南西双版纳。西湖龙井
产于西子湖畔,龙井寺中一泓清波,人称龙井泉。因此地峰峦环峙,所产茶 称为“龙井”。传闻晋代葛洪“尝炼丹于此”。因此处遇旱不涸,古时说“与海相通,井下有龙”。苏东坡言“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万古蛟龙潭”。龙井呈圆形泉池,池后山岩峻峭、古树藤萝,泉水清冽甘美。
龙井茶由极嫩的芽和叶制成,清明前三天摘最佳,称“明前茶”。一斤干茶三四万棵嫩芽,清明后、谷雨前采“雨前茶”。嫩芽柄上生一小叶,形如碧旗,待茶芽稍长,象一支枪,故名旗枪茶。优质龙井茶讲究手工炒制,鲜嫩的茶芽,在80度下加工,保持茶本色、香味及形状,又使每斤茶叶“直、平、扁、光”如手工艺品般。传统的西湖龙井茶有“狮”、“龙”、“云”、“虎”四个品类。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特色。
碧螺春
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洞庭山。碧螺春茶叶用春季从茶树采摘下的细嫩芽头炒制而成;高级的碧螺春,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足见茶芽之细嫩。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国内著名的名茶,常被作为高级礼品。白毫银针
产于安徽黄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云谷寺、松谷庵、吊桥阉、慈光阁及半寺周围。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蕴成良好的品质。黄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细。制成的毛峰茶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香如白兰,味醇回甘。黄山名茶众多,除毛峰外,还有休宁的“屯绿”,太平的“猴魁”,歙县的“老竹大方”等等,都各具特色,脍灸人口。安溪铁观音
产于闽南安溪。铁观音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制成的茶叶条索紧结,色泽乌润砂绿。好的铁观音,在制作过程中因咖啡碱随水分蒸发还会凝成一层白霜;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用小巧的工夫茶具品饮,先闻香,后尝味,顿觉满口生香,回味无究。近年来,发现乌龙茶有健身美容的功效后,铁观音更风靡日本和东南亚。 各地区由于不同风俗,选用不同茶类。如两广喜好红茶,福建多饮乌龙,江浙则好绿茶,北方人喜花茶或绿茶,边疆少数民族多用黑茶、茶砖。
水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
陆羽:“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宋徽宗《大观茶论》:“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
陆羽辩水
茶圣陆羽,民间流传着他辨泉识水的神话。唐代宗时,湖州刺史李季卿在维扬扬子驿,遇陆羽,邀其煮茶试水。命令手下乘船到杨子南零取水。水取回后,陆用勺扬其水,说水倒是江水,但不是南零的,像是临岸的水。取水的人争辩,说是从江心中取的,许多人看见,并将取回的水往缸里倒,刚倒至一半,陆羽忙制止,又以勺扬起桶里剩下的水,说这剩下的一半,才是南零的。取水的人惊奇万分,承认了取水回到岸边时,因船摇晃,桶中水泼了一半,怕水太少,故将岸边的水加入补满。在场的人,都为陆羽的神鉴之功而折服。
古时茶会,静山幽林下,汲来山泉,细煮新茗。三五好友,或俯或仰,谈玄说道,调一调素琴,拂一拂筝,不问俗事,不着名利。
日本
奈良初期(八世纪),日本遣唐僧将茶种和「供茶」、「施茶」方法也带回日本。唐代陆羽著「茶经」后,品茶就由寺院走向民间,出现了文人茶。奈良时代与平安时代,日本流行的「团茶」就是唐代文人茶所用的一种茶。
珠光制定第一部品茶法,是品茶的开山祖,使品茶从游艺变成茶道。到了室町末期,茶道大师千利休创立利休流草庵风茶法,将茶道发展推上顶峰,被誉为「茶道天下第一人」,由于民间人望太高,将军丰臣秀吉以莫须有的罪名勒令千利休切腹自杀。千利休死后,出现了数以千计的流派。
中国人的茶道观: “和、静、怡、真”
—— “武夷山茶痴”林治“茶道四谛”
一、和:中国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
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悟心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陈香白认为: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七种义理,精神核心是和。
二、静: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之径
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
宋徽宗《大观茶论》:“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
戴昺的《赏茶》诗: 自汲香泉带落花,漫烧石鼎试新茶。绿阴天气闲庭院,卧听黄蜂报晚衙。
三、“怡”中国茶道中茶人的身心享受
历史上王公贵族讲茶道,他们重在“茶之珍”,意在炫耀权势,夸示富贵,附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道重在“茶之韵”,托物寄怀,激扬文思,交朋结友。佛家讲茶道重在“茶之德”意在去困提神,参禅悟道,间性成佛。道家讲茶道,重在“茶之功”,意在品茗养生,保生尽年,羽化成仙。普通老百姓讲茶道,重在“茶之味”,意在去腥除腻,涤烦解渴,享受人生。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在茶事活动中取得生理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畅适。
中国茶道,可抚琴歌舞,可吟诗作画,可观月赏花,可论经对弈,可独对山水,亦可以翠娥捧瓯,可潜心读《易》,亦可置酒助兴。儒生可“怡情悦性”,羽士可“怡情养生”,僧人可“怡然自得”。
四、“真”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境要真闲。茶是活动的 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每一个环节都要
求真。道之真、情之真、性之真
佛教与茶——茶禅一味
苦,静,凡,放
第三篇:认知语言学讲稿(第一、二讲)[模版]
《认知语言学》讲稿
参考书目:
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王寅《什么是认知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德)温格瑞尔/施密特《认知语言学导论》(中译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王寅,赵永峰《认知语言学著作述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束定芳《语言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论文精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讲 概述
第二讲 范畴化与原型范畴理论 第三讲 主体与背景 第四讲 意象图式
第五讲 认知模型理论
第六讲 隐喻和转喻
第七讲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 第八讲 整合与关联
第九讲 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
第一讲
概述
一、认知、认知科学与认知语言学
二、认知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认知语言学的特点
一、认知、认知科学与认知语言学
认知或认识(Cognition)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的心理功能。认知过程可以是自然的或人造的、有意识或无意识。
认知:通过思维活动认识、了解。——《现汉第五版》
认知:直接依靠主体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不借助实践手段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田运 “认知”译自英语名词cognition或形容词cognitive。老的译名就是“认识”,没什么神秘色彩了吧:)。传统上把心理活动分为三类:认识、情感和意志。三者之中,只有认识得到了密集研究。汉语的“认识”,原是个多义的常用词,再做术语,有容易引人望文生义的缺点。新造个“认知”译名做术语,有好处。再者,用“认识”来译cognitive打头的名称,就会有容易误解为动宾结构的“认识语言学”,也不如新造个“认知”来译。
对认知进行研究的科学被称为认知科学。认知科学包含的范围广泛
根据《MIT认知科学百科词典》(1999)的定义,“认知语言学”并不是指一个独立或统一的语言理论,而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的范式(paradigm),其中包括多种不同的理论和研究项目。这些理论和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强调对语言和其他认知能力之间的密切关系的解释。
认知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中一个相当广泛的理论运动(movement)的总称。它包含许多不同的途径、方法、研究重点。这些不同的途径、方法和重点由共同的理论假设统一起来。其中最重要的假设是语言是人类认知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任何对语言现象的真知灼见的分析都必须包含在人类认知能力之中。
也有人认为它是当代语言学的一个学派,即功能主义语言学这个大学派中的小学派。
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有时并称cognitive-functional approach。认知语言学的同盟军包括(Bybee):
功能主义研究: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以及美国西海岸的功能类型(functional-typological)研究(也被称为话语研究);前者大家很熟悉,后者考察话语对语法的影响,主要人物有T.Givon、S.A.Thompson、P.Hopper、J.W.Du Bois等,他们奉自然产生的语料为圭臬。
社会语言学:考察语言使用的差异,研究者如Labov、Sankoff 和Poplack等,他们也都以自然产生的话语为语料。
语法化研究:研究者如J.Bybee、P.Hopper和 E.Traugott。他们认为,语言使用中用例的不断重复是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得以形成的前提,语言变异是基于使用的。
语料库研究:从大量语料中挖掘语言使用的倾向性特征、模式乃至规律,研究者如J.Sinclair、D.Biber等。
计算语言学研究:研究者如D.Jurafsky等。
用概率或随机方法考察语言:研究者如 Pierrehumbert。儿童语言习得研究,研究者如 Tomasello。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坚持体验哲学观, 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 以意义研究为中心, 旨在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 对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规律做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王寅《认知语言学之我见》)
二、认知语言学的起源与发展
(一)语言研究历史上的几次重要革命 传统的语言研究在西方被称为“语文学”(philology),在中国被称为“小学”。在古代,研究语言的目的是为经学服务,因此还称不上是独立的学科。直到18世纪中后期历史比较语言学在欧洲的兴起与发展,语言学才成为一门真正的独立的学科,开始有自己的理论目标和研究方法。此后,语言学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一直都受到某一特定的有关语言本质的观点的影响,而有关语言本质的观念上的变革促使了种种独特的语言学科学范式的形成,甚至影响了其它相关学科的发展。例如20世纪初索绪尔(F.de Saussure)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方法很快就被应用到神话分析、文学批评以及其它许多人文学科领域,改变了原来的人文科学研究的范式。语言学史上可以被称为具有“革命”意义的语言学研究传统还有“历史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和20世纪70年代以后兴起的“认知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语言观可以用一个隐喻来概括:语言是一种有机体(organism)。在历史比较语言学家看来,因为语言是有生命的东西,因此也就有一个生老衰死的过程。语言研究的主要目标也就是追溯语言变化的轨迹,寻找语言变化的规律,重构原始共同语(protolanguage)。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语言观也可以用索绪尔的一个隐喻来概括:语言是一盘棋。语言中的所有成分都处于一种关系网络中,语言单位的意义取决于它在这一关系网络中的值。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就是研究语言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以及语言成分组合的各种规律。
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言学把语言看成大脑中的一种特殊的机制,或者说是一种语言蓝图(blueprint),语言学研究的目标就是揭示人类共同拥有的这一语言机制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如何起作用的。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学科的流派的形成都是与本学科的传统、当时的科学思潮以及研究者个人的特殊经历分不开的。语言学历史上所形成的各种流派都是如此,以上提到的三次革命也是这样。而目前语言学界正在悄然兴起的又一场新的革命,即认知主义的思潮,也与这三种因素有关。
(二)认知科学的兴起
认知科学是在20世纪中后期发展起来的跨学科领域,包括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哲学和生理学。认知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大脑。以前各学科对人类大脑的研究主要是从各自的角度进行的,很少借鉴其它领域的成果和方法。而现代认知科学的最大特点之一是跨学科性。20世纪50年代,英国科学家图灵(Alan Turing)发明的计算机为现代认知科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计算机领域的专家通过模仿人类心理过程来试图理解人类大脑的本质和特点。到了60年代,Allen Newell和Herbert Simon编写的“一般问题解决程序”(General Problem Solution,简称GPS)已经可以与人下棋、证明数学定理等。而一些心理学家在Newell和Simon的启发下,开始把人类的大脑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的过程来研究。他们把大脑活动描绘成一种操作结构,用于建构和转换内部表征,并为严格说明和科学证明大脑内部活动提供一种系统的方法。正是由于这一被称为“认知革命”的科学范式的变化,信息加工理论已经完全取代了行为主义理论,成为心理学领域的主流。
但是,人们发现,要让计算机理解人类语言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计算机可以胜任人类几乎无法想象的复杂的计算,但一些在人类看来非常简单的生理现象,如视觉过程等,计算机却很难模仿。
与此同时,哲学家们在人工智能研究的启发下,对心智(mind)与大脑(brain)之间关系这一历史难题进行了重新思考。他们用程序与电脑的关系用来比喻心智与大脑之间的关系。心智被看作是在大脑中运行的一种程序。这一比喻使得哲学家对人类大脑活动的性质重新展开了辩论。涉及的问题包括计算机是否真的能够理解语言,是否会因为安装了“正确的程序”而获得有意识的经历。
根据Searle(2003)的观点,早期认知科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是大脑计算理论(The computational theory of the mind)。该理论的基本假设就是:心智之于大脑就如程序之于硬件。大脑计算理论的基础包括:
运算法则:如果你遵循运算法则中的步骤,你保证能获得运算法则所专长的问题的答案。
图灵机器:图灵机器有一个程序,该程序使得它能进行某些操作。该程序的形式完全是“如果C,那么A”,如果符合条件C,执行命令A。
丘奇-图灵机器原理:任何可计算的函项都可以通过图灵机器计算。
图灵定律:有一种通用的图灵机器,对任何特定的图灵机来说,该通用图灵机可以模仿其行为。人的大脑就是这样的通用图灵机。
描述层次:在某一层次,我们可以描述其硬件层次,在另一层次,我们可以描述其执行的程序。多重可实现性:我们可以想象同一种程序在不同的硬件中实现。这一点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在执行某一认知任务时将在我们大脑中运行的程序放到一个商用计算机上运行。
递归性分解:复杂的认知操作可以依次被简化为非常简单的认知操作,直至最低层次的简单双数操作:是,否,flip-flop,零,一。
图灵测试:如果机器的表现可以达到让专家分辨不出到底是机器还是人的表现,那么我们就说该机器具有与人一样的认知能力。(Searle, 2003:4-6)
Searle(2003)用一个著名的“中文房间实验”(The Chinese Room Experiment)来说明语言意义对语言研究的重要性。所谓的“中文房间实验”,就是把一个不懂中文的人关在一个房间里,通过训练,接受汉语的指令。最终,这个不懂中文的人可能学会非常熟练地接受有关句法构成的指令,但他还是不懂中文,因为他并不知道那些通过一定规则组合起来的汉语句子的意义,而表达意义是语言的最基本的功能。
Searle(2003)指出,计算机的魅力在于它完全依赖句法运行。但句法不等于语义。模仿不等于复制。他赞同心理学家提出的“平行分布加工”理论(Parallel Distribution Processing,简称PDP)。PDP模式不是一种按先后顺序线性运作,而是在某一系统内的互相联结的节点网络中运作。它有一个信号输入层面和经过转换的信号输出的层面。它还具有一系列所谓的隐含的层面,而这些层面就是信息处理的场所。Searle因此指出,“我们目前正逐渐摆脱认知科学的计算机范式,迈向神经生理范式”。(Searle,2003:11)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些实证研究也开始挑战原有的符号运算的理论范式。人们发现,颜色和颜色范畴独立存在,它是人类视角与外部世界互相作用的结果;基本层次范畴通过格式塔式感知、大脑图象和运动图式而构成。语言和认知是以视觉和运动为基础的。
同时,神经生理学家由于新技术的诞生而得以能够对大脑作为一种信息加工过程的机制的研究。CT(大脑辅助X光断层摄影术),MR(磁共振),PET(正电子发射X光断层摄影术)等使得科学家可以对人类大脑内部的活动过程进行前所未有的直观的观察。
在此过程中,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开始互相接触。各领域的研究者发现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对自己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并开始互相交流。他们之间的互动标志着认知科学作为一门新学科的正式诞生。1977年,《认知科学》杂志创刊;1979年,“认知科学学会”成立;1981年,美国Sloan基金会拨款资助一项大型认知实验项目。这些都对认知科学在美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美国的许多大学在本科和研究生层次都开设了认知科学课程。它正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根据Lakoff(1999)的理解,认知科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建立在英美哲学基础上的认知科学,另一种是独立于任何事先就决定研究结果的哲学假设的认知科学。第一代认知科学旨在适应主张形式主义的英美哲学;受此影响的人工智能理论、心理学上的信息加工理论等都把大脑看作是对无意义的形式符号进行运算的工具。这一传统的特点是精确;但缺点是它以先验哲学为基础,任何与该哲学假设不一致的结果都被认为是没有意义的。第二代认知科学指的是不受任何哲学假设限制的研究大脑的经验科学。第二代认知科学家们有三个主要结论:(1)大脑是被体现(embodied)的;(2)大部分思维是无意识的;(3)大部分抽象概念是隐喻性的。(Lakoff, 1999: 75-77)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认知科学系为例,这儿的认知科学家们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感知与注意”、“记忆与思维”、“语言与概念系统”。重要的项目包括:“世界颜色调查”、“自动交通工具控制”、“语言学习的连接模式”、“语言和思维中的隐喻”等。按照Lakoff的定义,这些研究显然属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话题。
(三)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
Chomsky(1957)年发表的《句法结构》标志着语言学领域认知主义思潮的诞生。Chomsky提出了一种用“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转化的观点来解释语法的思路。这种转换的形式结构与计算理论中的有限规则生成无限结构的理论以及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理论不谋而合。在《句法理论面面观》(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中,Chomsky指出,仅仅把语法看作是生成合乎语法的句子的装置(device)是不够的,语法在人的大脑中存在。因此,一个基本的问题是:人们是如何“拥有”自己所说语言的语法的?Chomsky特别强调,这靠的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学习过程,如演绎或概括。人们大脑中存在一个与生俱来的语言蓝图。只要给予有限的语言素材,这一蓝图就能帮助人们获得某一特定语言的语法。这一蓝图后来被称为“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简称UG)。从这一角度来看,有关语言形式的理论就变成了有关大脑的认知理论。因此,Chomsky认为他自己的语言理论是认知科学的一部分。
Taylor(2002)指出,人文和社会科学的传统研究与有关大脑的研究原则上可以有两种互动的形式: 已知的有关大脑的知识可以帮助和限制人文和社会科学所提出的理论。既然大脑是如此这般,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以这些认知结构为基础的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或任何其他学科的理论。
有关社会和人类现实的理论为大脑理论提供依据。既然人们可以承担这样那样的任务,他们的大脑必须具备支持这些结果的特征。
Taylor认为,Chomsky语言学理论采取的是第二种策略。他不是用大脑理论来限制语言理论,而是利用语言理论为大脑理论提供依据。
目前人们一般所理解的认知语言学对语言和认知之间关系的处理完全不同于Chomsky。认知语言学不承认语言是大脑中的一个自主的组成部分。相反,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假设是,语言最好被看作是认知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语言学研究应该借鉴有关大脑的理论,不管是通过实验,还是通过内省,甚至是一般的观察。
Taylor(2002)提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与其他语言学并无不同,也是句法、词法、音系学、词义、话语结构等,但是,认知语言学的目标是努力使有关这些理论与已经经过经验验证的或不证自明的认知特点相吻合。这些认知特点也完全可能体现在非语言活动中。因此,认知语言学的目标不仅仅是对语言事实进行描述并将此形式化,它还希望对这些语言事实作出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因此,虽然现代意义上的认知语言学最初诞生于乔姆斯基语言理论的框架中,但后来的发展使它采取了与乔氏理论相反(尤其是反转换)的立场。Chomsky认为句法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与意义、语境、记忆、背景知识、认知过程、交际目的没有关系,但是事实上句法和语义与认知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有些短语和语素的句法呈现就与语义和语境等有关。认知语言学反对语义的组合观(anti-compositional view of meaning),主张对词汇范畴采取一种不太严格的路子。它同时也反对有关语言和世界之间关系的模型真值理论,认为语言意义是人类与世界互动过程中经验的产物。
20世纪70年代,在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过程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学校的一些认知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起到了特别的作用。根据Lakoff(2005)的回忆,1975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举办的暑期培训班(summer school)上有4篇论文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篇论文是Paul Kay有关颜色词的研究。他发现,尽管各种语言中颜色词的数量不一样,但是说不同语言的人对每种常见颜色的典型的认知却几乎没有区别。这表明颜色是普遍的,对颜色的认知是普遍的,这是由物理和生理因素共同决定的。
第二篇论文是Eleanor Rosch对基本层次范畴的研究。例如,“椅子”是一个基本层次的范畴,但“家具”不是基本范畴,“摇椅”也不是基本层次范畴,“家具”是“椅子”的上位概念,而“摇椅”是“椅子”的一个种类。我们可以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椅子”的意象,但却无法形成“家具”的意象。基本层次范畴跟人类与世界的互动有关。
第三篇论文是Leonard Talmy关于各种语言中空间关系表达方式的讨论。Talmy 发现,每一种语言都有一套不同的描述空间关系的词语,但它们之间并没有一种对应关系。例如,英语中有in, through, on等,汉语中也有一些类似的介词,但它们之间并不完全对应。Talmy认为,每一种空间关系都可以分解为一系列基本的空间关系,而这些基本空间关系在不同的语言中是一致的。
第四篇是Charles Fillmore的一篇关于“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的论文。例如英语中有buy, sell, goods, price这四个词,它们同属一个“事件框架”。在一次“购物事件”中,有四样有关的东西:买主、卖主、钱和商品。在任何一次“购买”活动中,都有四个角色和三个阶段。四个角色就是“买主”、“卖主”、“钱”和“商品”。三个阶段是:第一阶段,买主需要货物,准备了钱;第二阶段,卖主有货物,想把它换成钱;第三阶段,买主拿到了货物,卖主拿到了钱。Fillmore发现在所有语言中,任何一个事件都相对于一个框架而得到定义。这样的框架成千上万。框架与逻辑无关。在“购物”框架中有“要”(欲望)、“有”(拥有)这样的谓词。“欲望”和“拥有”都跟身体有关。最终所有的框架都预设其他的框架,最终都被“体现”。
到了20世纪80年代,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和Langacker的认知语法、Lakoff等人的隐喻研究等对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Langacker(1987,1991)的两卷本《认知语法基础》(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被人称作“认知语言学的圣经”;而Lakoff和Johnson(1980)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被认为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石(cornerstone)之一。另外,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Fillmore和Goldberg等人的“构式语法”等也在认知语言学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989年国际认知语言学学会成立,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1990年起开始出版期刊Cognitive Linguistics,认知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逐渐得以确立。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一些学者逐渐开始关注国外语言学界从认知角度研究语言的发展动态并在一些重要的语言学刊物上介绍国外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到了90年代后期,认知语言学已在国内成为一门有相当影响的语言学新兴学科。国内目前已经有一大批的学者和博士研究生选择认知语言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国内语言学刊物近年来发表的认知语言学方面的文章呈稳步增长的趋势,部分出版社还引进或翻译出版了一些认知语言学经典著作,国内学者撰写并出版的认知语言学方面的专著也已经有20多部。
进入了21世纪以后,认知语言学在我国的发展更为迅速。2001年10月,“首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和“认知语言学和汉语研究研讨会”分别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召开。
2002年10月,“第二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在苏州大学召开。“心理空间理论”的创始人Gilles Fauconnier应邀出席了大会并作了大会主题发言。
2004年堪称中国的“认知语言学年”。3月,本书作者主编的《语言的认知研究—中国认知语言学论文精选》出版;4月,“第三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在西南师范大学召开。认知语法的奠基人Langacker和“构式语法”的重要代表人物Goldberg应邀出席了大会并在大会上做了主题发言。同年4月,隐喻认知理论的奠基者George Lakoff应邀在我国北京、上海、苏州等地的高校进行了为期两周左右的巡回演讲。5月,神经认知语言学的代表人物Sydney Lamb应邀参加了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认知功能语言学讲习班”,介绍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
2006年5月,“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会上,“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正式成立。
这一切表明,国内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学科领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群体,与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互动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总体来说,国内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可以分为三块。第一块是汉语界的认知语言学研究。汉语界对认知语言学研究又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国外的一些重要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和著作的介绍,第二阶段是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汉语语言现象的分析和解释。第二块是外语界的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第三块是从认知的角度对部分特殊语言现象,尤其是隐喻、转喻等的研究。
国内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体现了这样两个特点:(1)涉及范围广;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理、方法的讨论到具体的语言认知现象的探讨都有;(2)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有理论的介绍和评价,还结合具体的语言现象,特别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些长期有争论的语言现象来进行讨论。当然,国内的认知语言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概括说来,表现这样几个方面:(1)研究比较分散,尚未形成一种研究的特色;(2)不够深入,尤其是外语界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还主要局限在介绍和引进国外的相关理论上,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缺乏对具体语言现象的进一步挖掘与解释;(3)缺少相互的交流和互动,低层次的重复劳动多。我们认为,中国学者在认知语言学领域还是有很多事可做,例如,一方面我们可以尝试把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原理和研究方法应用到汉语语法、语义的研究中,进一步揭示汉语本身的特点,这方面国内汉语界已有一些成功的做法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汉语和印欧语以及其他语种语言的对比,揭示语言结构和使用中人类认知过程的作用及其方式的共同特征和差异,这方面的研究外语界的学者大有用武之地。
狭义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 广义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
三、认知语言学的内涵
(一)“心寓于身”的经验哲学观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是一种“身心合一”或“心寓于身”(embodiment)的认知观。按照这种观点,心智和思维产生于人跟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在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通过自己的身体获得经验,这种经验用“体验”称之最为恰当。例如,婴儿通过呼吸、进食、排泄而体验到“里”和“外”的概念对立,通过不断的抓起玩具而又放下的身体动作而体验到“控制”和“被控制”的概念对立。人的整个概念系统都植根于知觉、身体运动和人在物质和社会环境中的体验。“心寓于身”还有一层意思是概念和概念系统的形成要受人类身体构造的制约,例如人对各种颜色的分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体视网膜的生理构造决定的。
这种认知观跟“身心分离”的认知观相对立。按照“身心分离”说,心智和思维独立于人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也不受人类身体(如知觉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任何限制。人的心智和思维就是通过逻辑规则操纵一些抽象的符号,就像计算机操纵抽象的符号一样。这些符号跟客观世界的事物有直接的、约定俗成的对应关系,这就是符号的全部意义,或者说符号的意义跟人对客观世界的“体验”无关。
Lakoff和Johnson《体验哲学》将体验哲学概括为三条基本原则:(1)心智的体验性(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周易)(2)认知的无意识性(意义的体验观)(3)思维的隐喻性(跨域认知)
(二)代表人物及其成果
Joan L.Bybee(1945–)University of Oslo研究兴趣:typology, usage-based model, emergent grammar主要著作:Frequency and Emergence of Linguistic Structure(2001)19
Ronald W.Langacker(1942–)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研究兴趣:grammarcognitive 主要著作: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1987, 1991)Cognitive Grammar: A Basic Introduction(2008)George P.Lakoff(1941–)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研究兴趣:metonymy, embodied metaphor, mind 主要著作:and Dangerous Things Women, Fire,(1987)Metaphors We Live By(1980, co-author)11
Leonard TalmyUniversity at Buffalo研究兴趣:cognitive semantics, conceptualization, conceptual domains主要著作: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2000)22
Adele E.GoldbergPrinceton University研究兴趣:argument structure, construction grammar 主要著作: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1995)23
William Croft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研究兴趣:typology, universals主要著作:Cognitive Linguistics(2004, co-author);Radical Construction Grammar(2001)24
目前,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些重要理论和研究方向包括R.Langacker等人的“认知语法”(Cognitive Grammar),L.Talmy等人的“认知语义学”(Cognitive Semantics),C.Fillmore、A.Goldberg等人的“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以及S.Lamb的神经认知语言学(Neurocognitive Linguistics)等。下面我们分别予以简要的评述。
第一:Langacker的“认知语法”
认知语法,早期被称为“空间语法”(Space Grammar),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人物为Langacker和Croft等。他们主张用语义概念来定义语法概念。他们认为,用语义概念来定义语法概念之所以可能,取决于我们对场景的“组构”(construal)。这一认知方式指的是说话者在大脑中对某一词语的语义内容的勾勒:成分的相对显著程度,其抽象性和具体性,还有说话者所采取的视角。许多传统上被认为“不会影响意义”的语法区别被认为反映了认知方式的微妙差别。
与传统的语言理论相比,认知语法在目标、语言材料、所提出的问题和证据的可靠性方面都很不相同。Langacker(1987:2)提出了认知语法的以下三大原则:
(1)语义结构并不具有普遍性;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因语言而异的;而且,语义结构建立在约定俗成的意象基础上,根据知识结构而得到描述;
(2)语法(或句法)并不形成一个自足的形式表征层次。相反,语法在本质上是象征性的,由语义结构的规约性象征过程而构成;
(3)语法和词库之间不存在任何有意义的区别。词库、词法和语法构成一个象征结构的连续统,它们在某些参数上有所区别,但划分为不同的组成成分却完全只能依靠任意的标准。
在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看法上,认知语法反映了在语言和大脑分析中一种放弃机械的观念而接受一种更符合生理系统特点观念的趋势。认知语法认为,建立在必要和充分条件基础上的分离范畴从认知角度看是不现实的。认知语法强调“原型”或“中心趋势”模式,反对“字面”(literal)和“修辞性”(figurative)语言的区别,认为用形式逻辑来模拟一般思维特别是语义结构是不合适的。它认为意象和隐喻并非我们大脑活动的边缘现象,而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第二:Goldberg等人的“构式语法”
认知语法中还有一个近年来引起人们较多关注的流派,那就是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代表人物有Fillmore(1981),Lakoff(1987),Goldberg(1995,2003)和Croft(2001)等。构式语法认为,语法结构本身也是语言单位,动词所出现的结构对决定论元结构和意义发生影响。
构式语法最早是因为一些语言学家想为“惯用语”(idioms)在说话者的语法知识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定位而形成的,是对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各种语法理论的一种反应。因此,构式语法特别关注特殊的句式,强调某些特定词、语法语素的语义和分布,其主要理由是,一旦这些句式丰富的语义/语用和复杂的形式限制得到解释,其方法便可用于更一般、更简单或规范的句型。构式语法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框架语义学”和经验主义语义观。(Fillmore 1975,1982,1985b,Lakoff 1977,1987)该理论有关语义的观点充分考虑以说话者为中心的语境的组构(Langacker1987a, 1991).根据Croft & Cruse(2004),构式语法目前可以分为三大流派,一是Fillmore和Kay(1993)的“构式语法”(Cognitive Grammar),二是Lakoff(1987)和Godlberg(1995)的“构式语法”以及Croft(2001)的“激进构式语法”(Radical Construction Grammar)。其中以Goldberg有关构式语法的讨论影响最大。我们这里主要介绍她的一些有关“构式语法”的观点。
Goldberg(1995)对构式的定义是:
凡某一语言型式(pattern),如果其形式或功能的某些部分不能严格地从其组成成分或已知的结构中得到预测,就可称为是一个“构式”(construction)。(Goldberg,1995:4)
Goldberg指出,每一个基本的句型皆可理解为与构式有关,也就是说,其主要动词可以理解为与一个论元结构构式结合(如及物、不及物、双及物结构等)。换句话说,某一语言中的基本句型取决于主要动词所表达的语义/句法信息。“动词保留了中心意义,而论元结构提供了表层形式和理解的一般特征之间的关系”;“不同的表层形式通常与细微的语义和功能上的差异有关。”(Goldberg,1995)
与生成语法不同的是,构式语法不认为某一句式由其他句式衍生而来,某一实际的表达或句式由至少6个以上的构式组成。
例如,在[What did Liza buy the child?]中,就由以下几个构式构成: Liza, buy, the, child, what, did 构式(即词)a.双宾结构 b.问句结构
c.主语-助动词倒装结构
d.VP 结构(通过buy the child 体现)
e.NP 结构(由 What, Liza, 和the child体现)
构式是通过积极的输入学会的,语言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每种语言中都有一些无法通过一般的、普遍的或内在的原则得到解释的句式。而生成语法认为这种情况是“另类”,是少数,不是语言学理论或语言学习理论的核心,但构式语法认为我们所用于学习这些句式的手段完全可以用来解释所谓的“核心”现象。
构式语法还认为,句式的分类以及制约条件的解释应该从语法之外去找,如普遍的功能压力、象似性原则、理解和学习过程的限制等。
在同一语言内部,句式间的概括通过继承网络得到说明。高度的概括通过被许多其他结构继承的构式得到说明。限制性强一些的句型可以通过处于层级网络中间的结构得到解释,特殊的句型通过低层次的构式得到解释。
构式语法认为,我们所有的语言知识可以通过构式网络得到解释。根据构式语法,某一特定的构式的存在通过如下方式定义,如果其某一或某些特征不能严格从有关该语法中的其它构式的知识中获得预测,该构式就存在。
C 是一个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意义配对
构式语法认为,构式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简单句的结构直接与反映人类基本经验的语义结构相联系。
构式语法有两大研究兴趣:(1)对构成语言的整个结构类别的特点进行说明,而不仅仅是被定义为“核心语法”的那些结构。这一兴趣来自以下信念:通过研究这些非核心情况,可以获得基本的看法,因为可以解释非核心情况的理论机制也可以用来解释核心的情况。(2)解释某一特定结构可以有效使用的条件,由于这被认为是说话者语言能力或知识的一部分,由于这一兴趣,我们相信微妙的语义和语用因素对理解语法结构的制约十分关键。
在构式语法中,词汇与句法不严格区分。词汇结构和句法结构在内部复杂性上不同,在语音形式的说明程度上也不同,但是词汇和句法结构本质上属于同一通过事实性知识形式表征的数据结构类型:两者都是形式与意义的配对。
构式语法反对的另一个概念是对语义学和语用学的严格区分。有关焦点成分、话题性和语域的信息与语义信息一起被表达。
构式语法具有生成性,因为它试图解释语法允许产出的无数表达式的同时,也试图解释语法所排除或不允许出现的无数其他表达式。
构式语法不主张转换的概念。不预设句法或语义形式的底层结构。
Goldberg(2003)最近还把“构式”的概念扩展到了句子以外的层面。她指出,现在构式语言学研究在很多方面回归到了更为传统的语言观,其中大家一致的看法包括:
1)所有描述层次都被认为涉及形式和语义或话语功能的配对,包括语素或词,部分由词项填充的或完全抽象的短语结构;
2)重视我们对事件和事物状态的感知方式的微妙部分;
3)对句法形式采纳“你看到的就是你所得到的”态度:不设置任何句法的深层结构,也没有语音实现的成分。
4)构式是在输入和一般认知机制的基础上习得的(是构建的),因此语言之间的差异是预料之中的。5)对不同语言进行的概括通过一般认知限制和所涉及的构式的功能而得到解释。
6)具体语言中有关构式的概括通过继承网络获得解释,这与用于解释非语言知识的继承网络十分相似。7)我们的所有语言知识可以通过构式网络得到解释。
“构式语法”最近的一个发展是Croft(2001)提出的所谓的“激进式构式语法”(Radical Construction Grammar,以下简称RGG)。
Croft(2001:4)指出,之所以提出激进构式语法,是为了解释某一语言句法事实的多样性以及世界句法多样性的。作者认为语法结构的形式表征的所有方面都是因语言而异的。作者甚至扬言激进构式语法是终结所有句法理论的句法理论。
激进构式语法之所以被称为激进,还因为它回到了句法的基础,一切从头开始。它所描述的分布方法和语言事实与认为句法结构或构式是由原始的句法成分构成的假设是不相容的。这些原始句法成分是其他的句法理论的基本成分。RCG提出构式是句法表征的基本单位,范畴是从它们出现的构式中衍生来的,这也是分布法所隐含的结论。
构式的原始地位以及认为原始句法范畴不存在,是RCG的重要主张。因此,与以前的句法理论相比,RCG是一种非简约主义(non-reductionism)理论。因此,RCG 在构式中不设任何句法关系。构式唯一的内部句法结构是它们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构式的句法结构只是由它们的成分(有可能也是复杂成分)及其在构式中的功能组成。
Croft 还认为构式本身是因语言而异的。RCG作为一个句法表征理论,与语言学田野工作者和类型学理论的发现是一致的。(Croft,2001:6)
语言的多样性是基本的。RCG提供了一个将共时的语言内部的差异与类型学思想相结合的方法。
类型学家寻找语言普遍现象时应该意识到并承认语言中存在着任意性。语言中不是任何东西都能够或应该得到解释,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功能方面的一般原则,抽象的概括角度。如果是的话,所有的语言都会是一个样,所有的语言内部都不会有什么差异,也没有一种语言会发生变化。
RCG不仅仅解构我们所认识的句法, 它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用一种比较的可信的方法把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作为说某一特定语言的说话者的知识模式表征出来。最近,类型学家开始对语言变异的普遍规律语境下的特定语言的语法知识的表征模式产生了兴趣,这一模式是一个语义地图模式,其中特定语言的范畴的分布规律被影射到概念空间上,而概念空间的大部分结构被认为是普遍的。
一个形式主义学派和功能主义学派都接受的有关语法的事实是:形式-功能之间的映射至少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因此形式的表征必须在某种程度上独立于功能。形式主义理论句法非常直接地把语言的任意性结合进了它们的模式中,但功能主义者几乎没有涉及到话语的形式结构是如何表征的这个问题。
构式语法作为语法(不仅仅是句法)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语法表征的统一的框架,同时还比语法的成分模式理论涵盖了更多的经验事实。正因为如此,构式语法也提供了对分布法进行描述的最普遍、最中性的方法。
构式在构式语法中不是没有结构的简单的列举。它们形成一个有关说话人语言的规约的知识的有结构的库存。这一库存通常被构式语法家们用分类网络的形式得到表征。每一构式都在构式分类网络中构成一个节点。
构式理论近年来还得到了一些心理学实验的支持。实验发现,当你看到某样东西时,你的大脑的某一部分就会处于活跃状态,也就是说,这一地区的血液在流动,神经元在发射。你也可以想象你看到了某样东西,例如你可以想象有一把椅子,你想象把它倒立过来,这时,你大脑的某一部分也处于活跃状态。而且这一部分与你实际看到事物时的部分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想象看到某件东西和实际看到某件东西使用的是大脑的同一部位,同样的神经元。动作的处理也是这样。实验发现手“握”一个瓶子与想象自己手握一个瓶子时,同样的神经元在发射。做梦也是如此。假如你做梦你在跑,发射的神经元与你实际在跑的时候是一样的。
据此,Lakoff提出一个所谓的“Cog假设”:语法的语义由与基本大脑结构相关的第二性大脑结构组成。当你使用基本大脑结构时,你的第二性大脑结构总是处于活跃状态。如果我要拿起一个瓶子,前运动皮层和运动皮层都参与了。这意味着在前运动皮层的次要结构是拿起一个瓶子的一部分。这也意味着概括在大脑的某一特别的位置。你给别人东西时,负责所有移交的概括也在大脑中负责这一次的转移。讲给某人听也是一种转移,不过是隐喻性的。“告诉”和“给”是同样的语法。如,I told him a story与 I gave him a book共有一个构式。
第三:Lamb的“神经心理语言学”
S,Lamb.(1999,2004)上世纪60年代曾是“层次语法”(Stratificational Grammar)的创始人。“神经心理语言学”可以说是在层次语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语言学学说。Lamb反对大脑中有一种符号性的表征系统的观点,认为大脑内部并不存在一种表征词或语素的象征性符号系统,大脑中只有表达这些形式的手段(means)。也就是说,我们的语言知识是以网络联结的方式储存在大脑中的。从神经心理学的角度,这是有一定根据的假设,因为神经科学中,人们普遍认为大脑皮层确实是一个网络系统,网络中的学习就是网络间的联系得到加强的过程。根据这一观点,人们的说话和理解过程就直接在网络中进行,它们通过网络中的线路和节点所形成的路径激活网络。学习也直接可以解释为联结关系的一种加强过程。熟语和构式也通过这种方式等到确立,因为所有的信息都存在这些联结中。Lamb认为,连通说(connectionism)实际上在索绪尔的著作中就有所体现。但是,尽管索绪尔的思想广为人知,可人们还是倾向于用象征符号(symbols)来表达他们的研究和发现,好象象征形式就是语言事实一样。
Lamb提出,从说话和理解的角度看,关系网络学说(Relational Networks)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释理论。对听话者来说,网络的激活在网络中是从词语到概念;对说话者来说,激活从概念开始,然后沿着网络的路径到词语表达,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根据关系网络理论,意义存在于说话者的大脑中,不同的说话者大脑中的意义各不相同。在每个人的大脑中,都必须有某种东西来表征形式和意义。那么这两种不同的表征,即语音和概念表征系统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当然不可能是其中一个包含另一个的关系。Lamb认为,一个词项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连接关系—一种相互的连接,从形式的表征到意义的表征和从意义的表征到形式的表征。例如,英语中的bill有两个意义,一是“帐单”,一是“鸭嘴”。在关系网络中,这一关系被处理成一个形式与两种概念表征的连接。下面一个“双关语”就涉及到对两个路径的同时激活:
(1)A talking duck goes into a bar, orders a drink, and says “Put it on my bill.”(一只会说话的鸭子走进一家酒吧,要了一客饮料,说:“把它放在我的嘴巴上”(记在我的帐上。))
再如,像“中国”这个词由两个字组成,而这两个字又与其它的词连接。“中”与“国”在形成“中国”这一词语时,除了“中国”本身的基本意义被激活外,同时被激活的还有“中”和“国”的其他意义所形成的网络。不过,这一“影子意义”被激活的强度不如“中国”的基本意义。
一个复合词素:其基本意义和影子意义同时平行激活
关系网络模式也为解释典型(prototypicality)现象提供了可能。例如,bird(鸟)这一范畴包括了robin(知更鸟),sparrow(麻雀)这样的典型成员,也包括了emu(鸸鹋),penguin(企鹅)这样的非典型的成员。许多心理学实验都证明了典型现象的存在。关系网络理论对此的解释非常直接和简单。只要运用连接的密切程度(strength of connections)和最低标准满足程度(variation of degrees of threshold satisfaction)这两个工具就能解释心理学中的典型现象。例如,“会飞”这一特征就与“鸟”的范畴联系非常密切。激活的力度、连接的密切程度、被激活的连接的数量,都对最低标准的满足的速度和程度产生作用。Lamb还列出连接的部分其他重要特征:
连接的强度有差异。
连接通过成功使用(学习过程)得到加强。某一强度的连接承载不同程度的激活。节点的激活有不同的最低标准。某一节点的最低标准随时间而变化。连接有两类:刺激型和抑制型。
刺激型连接是双向的:向前(feed-forward)和向后(feed-backward)刺激型连接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远距离的。抑制型连接只能是局部的。
抑制型连接可以连接到一个节点或一线路-阻塞成分附于某一线路。在早期(学前)大多数连接很弱(潜在的)。
一个节点(至少是部分节点)必须包含一个内部等待(延迟)成分—用于音节或结构成分的排序(sequencing)。(Lamb,2004:12)
Lamb的网络关系理论实际上是试图对语言使用的心理表征作出解释。如果我们把语言研究分为理论层次(讨论语言的本质、功能、起源、发展等)、加工层次(讨论语言的实际使用等)和神经心理层次(讨论语言的神经心理基础)的话,Lamb 的理论实际上是对原有的语言理论研究的一种补充和论证。任何一种有说服力的语言理论都必须得到神经心理学的支持,毕竟大脑是人类语言生成、储存和使用的场所。
第四: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
Fauconnier(1985,1994)的心理空间理论(Mental Space Theory)也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空间理论被用来解释传统语法中的时态、状语成分、预设的投射等问题。近年来,Fauconnier(1997,2002)又提出了“合成理论”(Blending Theory)和“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心理空间理论。心理空间理论关注说话者构建的各种心理模态的成分之间的微妙关系。这些关系与范围歧义、否定、反事实句和晦暗效应等有密切关系。
心理空间是我们思维和话语时构建的小概念包,以实现局部理解和行动为目的。它是由“单元”(element)构成的局部的、不完整的集合体,按照框架和认知模型构成,在思维和话语过程中不停修正、增生,能够表现经细致分割的话语和知识结构。可以用心理空间来模型思想和语言的动态映射。简单的说,心理空间就是由某个论证直接间接所必需的多个概念彼此关联而构成的知识结构。说话就是建构若干有内部结构的域并用“连接词”(connector)使之彼此连接;就是在语境和语法的制约下连续产生一系列认知完形,它们使信息与不同的域关联,实现对信息的分割。这样形成的动态域就是空间。本质上,心理空间是认知“域”(domain)。但二者不尽相同:前者是即时的、不完整的,是对后者进行局部选择的内容;由对一个认知域的重现能够建立各不相同且不兼容的若干心理空间。功能上,心理空间是我们说话和思维时无意识的用来组织后台认知运作过程的手段:在话语过程中以多种方式彼此映射、扩散、增生,为变化的参照点、观察点和焦点提供抽象的心理结构,使我们在任何时间都能够把注意力指向局部的、简单的结构,同时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保留复杂的联结网络。语言工具如“访问原则”(access principle)、“空间建构者”(space builder)、“跨空间算子”(trans-spatial operator)、名称和描述语(语法上指名词短语)、时态和语气、预设性的结构等可以引导心理空间的建构和连接。对此,我们只有对语言形式的意识和对“意义”的体验。
但是心理空间不是整个认知,并且人们对心理空间的认识还不全面。为了要通过语言研究解释人类认知,Fauconnier强调映射和联结的重要性,考察了空间之间的结构投影(structural projection)的各个方面,并发展出合成理论(blending)。两个心理空间的成分概念投射(conceptual projection)到中间空间——类属空间和合成空间。类属空间是各输入空间成分的交集,独立于其他空间存在,反映输入空间共有的角色、框架和图式。合成空间既有各输入空间共有的内容,又有各空间专属的内容,还有不存在于输入空间的新显结构。合成空间的内容整体既大于又小于各输入空间内容之和:通过对各输入空间局部结构的投射及背景框架的嵌入,在合成空间生成创新的结构,产生新的行为、概念、情感和理解。
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是心理空间理论的发展。尽管语言提示能提示结构分解,成份关联等信息,但是同个语法结构能建立多个不同的心理空间结构体,无法由语法结构规定对应心理空间结构的各个细节。于是Fauconnier(1994)提出一个有关后台认知系统的设想,语义建构依赖后台认知这一扩展型的系统填充语法所不能规定的细节,包括分解、映射、结构投射和动态心理模拟等认知内容。概念整合理论就是用来探寻人类信息整合、描述后台认知系统的理论框架。它使用一组操作来连接一个心理空间网络内部的各动态认知模型,连接话语的指示表征的各分割部分。该操作在意义的创造性建构、在理解语法结构的过程中运行,以投射映射和动态模拟等手段在合成空间形成新显结构,促成新概念产生。
Figure 1所示的四空间模型是多空间图式的典型模型,也是概念投射的典型表现。空间合成过程是投射的核心组成部分。要完整地归纳概念投射的特征必须形成系统的关于概念合成的理论。四空间模型包括两个输入空间,它们共有的元素投射进类属空间,类属空间较之两者更抽象更概括,还有内容最丰富的合成空间。合成空间除了有输入空间选择投射的内容外,还有独特的新显结构。图中,各空间用圆形表示;新显结构在合成空间内,用方形表示,里面既有输入空间元素在合成空间里的对应物——匹配的,不匹配的,也有输入空间没有的元素。
Figure 1四空间模型
在思维过程中,这四类空间都是相对的概念,中间空间可能成为下一个环节上的输入空间,产生新的合成空间和新的类属空间继续送入下面的环节。特定语义建构的概念整合过程以上图为基本框架,可能有若干个输入空间、类属空间、合成空间的先后参与才完成,语义就存在于整个整合网络中。合成是一般认知过程,输入空间的结构投射到合成空间就是合成过程。与类推、递归、心理模型、概念范畴化和框架等认知过程一样,它也主动地、动态地和流畅地服务于若干认知目的,普遍存在于各种人类经验中。它具有如下特点(Fauconnier & Turner, 1996):(1)合成过程依赖于各输入空间元素的配对联结,由既有的基本图式激活;(2)合成过程可能产生多种结果,如:生成新概念,多个相关事件合成一个复杂事件等。(3)合成空间的存在是建立中心语义、推理、结构和激发情感的必备条件。(4)合成空间和输入空间都动态重现传统概念结构及其联结。通过固化作用(entrenchment),合成过程产生的创新又会影响和修正传统结构、传统联结。(5)合成过程中的概念排列可能都需要概念运作。空间、框架和域能够增生和修正、连接与使用合成。新显结构和心理空间是概念整合理论的两条重要原则。新显结构只存在于合成空间,主要通过组合、完备、扩展三种途径产生:从输入空间投射来的各元素在合成空间里组合,使彼此的关系明晰起来,而这些关系在单个输入空间里并不存在;熟知的背景框架结构由完备过程带入到合成空间里重现出来,某具体的结构可以看作熟知的背景框架中被突显的部分;根据合成空间的原则和逻辑,用模拟和想象等方法扩展结构框架。扩展本身能产生新的原则和逻辑,也能同时使完备过程呈现新的原则和逻辑。在合成空间运营时,不同空间要素间的对应关系仍然被无意识地保留下来,合成空间的结构特征能映射回输入空间。概念整合理论可以统一运作于各抽象认知层面上,各表面分离的语境上,有多层运作梯度。
合成空间在多大程度上由输入空间的结构激活,取决于必须与它和谐共生的背景和文化结构,并且受到优化原则(optimality principles)的限制,最终实现其局部相关的功能目标。主要有六条优化原则(Fauconnier & Turner, 1998):(1)整合(integration):合成空间里必须包含一个经过整合得到的、可以作为一个单位运作的场景;(2)构造(topology):输入空间里的元素与从输入空间投射到合成空间里的元素最好要有匹配关系;(3)网络(web):将合成空间作为一个单位来运行必须维持它与输入空间之间适当的网络关系;(4)解包(unpacking):合成空间必须使理解者能够重构输入空间、跨空间映射、类属空间以及所有这些空间之间的连接网络;(5)充分理由(good reason):假如一个元素出现在合成空间里,那它就必须有出现的充分理由。包括与其它空间之间能建立相关连接,在合成空间运行时必须要能执行相关功能等;(6)转喻投射限制(metonymic projection constraint):当一个元素从输入空间投射到合成空间时,与它同属一个输入空间并与之有转喻联系的另一元素也被投射,在合成空间里两个元素的对应物间的转喻距离需紧凑或缩近。这个限制过程有助于建立一个更紧密,更易操作的单元,实现整合的最优化。各个优化原则彼此有对抗性,于是可能在较低层次上出现如不分裂性、不移置性、不干扰性、单值性等较低层次上的更多的优化限制。
经过几年的尝试与发展,Fauconnier提出了有关概念整合网络的系统理论(Fauconnier & Turner, 1998;2002)。整合网络的形成包括建立心理空间、跨空间匹配、向合成空间的选择投射、类属结构定位、向后投射到输入空间、新结构的纳入以及在合成空间的各种操作运营,以实现网络动态平衡为趋向。四空间模型是典型的概念整合网络,网络本身可以存在大量输入空间和若干中间空间。概念整合网络有四个特性:(1)变异性:网络里的任一空间在任何时间都是动态变化的;(2)固有性:合成空间吸收传统框架和概念,合成产物也能够部分进入传统结构;(3)事件整合性:合成运作的主要动机之一是把多个事件整合成一个,合成也是事件整合的主要工具之一;(4)广泛应用性:概念整合是基础性认知操作,有多种用途。由于世界的极大丰富性和连续性,概念整合网络也是各类合成结构的连续统,Fauconnier经过不断修正,认为主要有四中概念整合网络:简单网络(simplex network)、镜像网络(mirror network)、单域网络(simple network)和双域网络(double network)。简单网络的一个输入空间有框架,另一输入空间是多个子元素,属该框架。该网络不存在两个组织空间的对立,具有角色凝缩的作用。镜像网络里各空间共有一个组织框架,换句话说,只要共有一个框架,多个输入空间就能够在镜像网络里被整合,产生内容更为丰富的框架。单域网络的输入空间有不同的组织框架,对其中一个的投射生成合成空间,另一个空间是理解表达的关键。单域网络的区别性特征是合成空间的组织框架是一个输入空间的组织框架的延伸。双域网络包括两个有不同组织框架的输入空间,一个有组织结构的合成空间,包括各输入空间的内容和新显结构。各网络都有具体的冲突性特征(clash),输入空间的关系有对称与不对称之分。
(二)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和基本主张
认知语言学与传统语言学,特别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在研究目标、基本假设和研究方法上有着本质的差异。可以说,认知语言学是对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语言学领域占主导地位的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的一些基本假设和研究方法的挑战。这些基本假设包括:
(1)语言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具有数学的特征,其自足性使其可以基本脱离范围更广的认知系统加以研究;
(2)语法(尤其是句法)是语言结构的一个独立部分,与词汇和语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3)如果意义在语言分析范围内,最恰当的描述方法是通过建立在真值条件基础上的某种形式逻辑。(Langacker, R.1991:1)
与此针锋相对的是,认知语法对语法和语言意义的本质的看法是:(1)语言既不是一种自足的系统,也不能不参照认知过程得到描述;
(2)语法结构并不构成一个自足的形式系统或表征层次:它们本质上是象征性的,为概念内容的组构和规约象征化服务;
(3)词库、词法和句法形成一个语言单位的连续统,它们被任意地拆分为组成成分;分析语法单位不参考其语义价值,就与编词典但不提供对词条的解释一样荒唐。此外,建立在真值条件基础上的形式语义学用于描写语言表达的意义是不合适的。原因之一是语义结构与知识系统相关,而知识系统的范围本质上是开放的。原因之二是它们的价值不仅反映了某一被感知的情景的内容,而且还反映了这一内容的结构和观察的方式。
认知语言学家指出,人类的语言能力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能力,而是跟一般认知能力密切相关。语言的结构,特别是语法结构与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具有一定程度的对应或“拟像”关系。句法并不是一种自足的系统,它与语言的其它部分,词汇和语法密不可分。语义不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而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研究语义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人的主观看法或心理因素。
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来看,有相当一部分认知能力与词汇语义和语言结构有关。其中包括:
1)某些经验的与生俱来的能力:我们可以感觉一系列的颜色、声调、味道、气味和触觉。我们有空间延伸的概念,我们看到时间的流逝,我们经历各种各样的感情;这些经验领域可以看作是人类认知的基本领域。
2)可以应用于任何经验领域并对特定概念的出现有重要作用的各种认知能力(在更高的组织复杂性层次上)。例如,人们可以对两种经验进行比较,记录它们的相似性或差异性。我们可以用某一结构来作为对另一结构进行范畴化的基础,我们有抽象的能力(图式化),因此可以对某一情景作出不同程度的细化。我们可以控制我们的注意力,可以把场景分为前景与背景,两者之间可以调换。3)建立关系的能力:在事物之间发现联系,而不是作为独立的经验。
4)将某一组事物归类的能力—根据相似性、相临性或其他关系—并为更高的目标对这一组事物作为整体进行操作。这一双重过程(分类和作为统一的实体进行操作)就是概念物化(conceptual reification),它在我们大脑中创造了许多由名词表达的抽象事物。
5)心理浏览的能力。有了这一能力,我们可以在一个复杂的结构中找到路径。对此,我们表现出巨大的概念灵活性:我们可以对某一静止的结构进行分段浏览(例如寻找从城市某一部分到另一地点的最近的路),可以对某一正在变化的情景进行全景式的浏览,即统览(例如我们可以对某一运动的物体各个运动位置进行总览,将它们看作具有某一特定“形状”的的路径式的事物)。
6)意象图式和隐喻。意象图式包括如下概念:来源—路径—目标,容器—内容、中心—边缘、联系、力和平衡。这些都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基本上是具有结构的,根植于我们的日常身体经验,对我们组织心理世界有重大的影响。这些图式的概念出现在物理经验中,为隐喻性地映射到其它概念领域提供了基础。隐喻被认为对认知发展非常关键。渗透在人们的理解中,独立于特定的语言表达。隐喻被看作是某一目标领域是以另外一个更基本的源领域作为参照得到理解的概念现象。(Langacker, 1999: 2)
Langacker认为,认知语言学的目标就是研究人类的一般认知能力与人类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语言使用之间的关系。按照Croft & Cruse(2004:1)的理解,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三大假设:
1)语言不是一个自主的认知能力(faculty); 2)语法就是概念化;
3)语言知识来自语言使用。
显然,第一个假设针对的是生成语法的有关语言是一种自主的,甚至是内在的认知能力提出来的。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知识与其他概念结构的知识并无本质上的区别,语言知识使用的过程与人们语言之外使用的认知的能力也没有本质上的不同;第二个假设是Langacker提出来的一句口号,它与真值条件语义学所提出的句子的意义通过句子所描述的事态与世界(或世界的某一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定义的观点截然相反;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认知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需要交流的经验进行概念化(以及对我们的语言知识进行概念化);概念结构的所有方面都与构建方式有关,包括范畴的结构和语言知识的组织等;第三个假设与生成语法和真值语义学追求对语法形式和意义最大限度抽象和概括表征的倾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句法、词法和音系中的范畴和结构是我们从具体使用场合的话语中抽象而成的,而生成语言学认为高度抽象的语言规则具有先天性(innate),一些特殊的句式属于语言的边缘现象,不在语言学家的研究范围之内。
目前的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传统的回归。从认知科学的发展来看,认知科学需要对一个有关人脑的工作机制的模型,因此重新使人们认识到“语言分析中大脑为何不可或缺?”这一问题。
语言观:认知语言学崇尚体验哲学,以建设性心智主义、互动论和联通论为心理学基础。它批判语言天赋说,坚持从体验性认知的角度来解释语言。
语义观: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最重要的功能在于表达意义,语义必须置于语言研究的首位。意义即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是客观现实、身体体验、认知方式、知识框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强调认知方式和主观性在语义形成中的作用,同时也重视社会文化和百科知识对于语义解读的必要性。
语言是行为,而不是实体。语言知识的形成基于使用。按照Langacker的观点,语言一直被误以为是一个物理实体,而事实上它只是人的一种行为(activity),即“说话”(talk)。一般语言(language)寓于(immanent)个别语言(idiolect)之中,就像一个汉字寓于很多人的手写体之中。个别语言实际上是千差万别的,但规约性(conventionalization)决定了这些个别语言具有相当大的共核,否则人们就无法用语言进行交流。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忽略个别语言间的差异,通过共核部分达成交际。(一般寓于个别,抽象寓于具体,共时包含历时)。
王寅: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非天赋性、非普遍性、非自治性、非模块性、非形式化,这与转换生成语法的主张争锋相对。
(三)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内容——认知能力
和其他语言学理论一样,认知语言学也是研究句法、形态、音系、词汇意义、语篇结构等具体内容,但不止于此,而是将以上研究纳入到人类认知的大视野下。这样做,就超越了对语言事实的描写与理论表述的形式化而已,而是对语言事实做出更赋见地的解释。那么,语言运用中所包含的认知能力就成为了认知语言学中的主要内容。Taylor(2002)列举了以下认知能力:
1)范畴化能力。所有动物都具有范畴化的能力,虽然强弱不一样。人类的范畴化能力特别强,可以创造和驾驭无数的范畴,无论是十分细微的还是很一般的,无论是实实在在的客观物质世界还是抽象的精神世界。人类还可以修改现有范畴以适应新的经验,或者创造新的范畴来表达新的经验。这表明范畴化能力具有灵活性。无论是在语言中还是在其他认知活动中,范畴化无处不在。
2)图形-背景组织能力。视觉感知是图形-背景组织能力的最佳范例。在事物的感知过程中,某些方面会凸显在视觉范围内,而其他方面则处于背景的地位。如在观察一个人时,你可能只注意他的脸部,而身体的其他部委不在仔细观察的范围之内,那么,脸部就是图形部分,身体的其他部分就是背景部分。图形-背景组织能力受注意的影响,图形与背景可以随注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图形-背景组织能力也具有灵活性。图形-背景组织能力还具有层次性。高一级层次的背景可以充当低一级层次的图形。图形-背景组织不但在感知系统存在,在思维和概念化活动中照样存在,因此,它对研究语义具有关键的作用。如(8)虽然描写的是一个相同的事件,但(8a)强调“他”是行为的主体,而(8b)强调的是他老婆的遭遇:
(8)a.他打了他老婆一顿。
b.他老婆被他打了一顿。
3)心理想象与识解能力。识解是一种普遍的认知过程。它是一种想象能力(imagry)。Lakoff指出,思维的想象性能让我们进行抽象思维并让思维超越我们的所见所感。识解作为一种想象能力与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能将某一领域的内容用其他方式表现出来或者说将概念内容以不同的结构或途径组织起来, 能灵活地、创造性地构造语言单位及其语义关联的合成概念。那么,事件的语言编码方式取决于事件被识解的方式,如(9a)是从“胜”的角度来看待比赛,而(9b)是从“败”的角度来看待比赛:
(9)a.中国队大胜韩国队。
b.中国队大败韩国队。
由此看来,图形-背景组织能力也是识解能力的一个方面。
4)隐喻与体验主义。认知语言学的一个根本假设之一就是,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式,更是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和语言工作的机制,即用甲来理解乙。它实质上也是一种识解能力。通常情况下,隐喻是通过物理的、身体经验来理解抽象领域的经验,即以具体的来理解抽象的。Johnson(1987)说,概念世界的大部分内容是由为数不多的意象图式来结构化的。意象图式是出现在许多领域里的有关身体经验的普遍的、反复出现型式(patterns),如容器图式、路径图式、目的地图式、平衡图式等。人类认知的许多内容都是身体经验为基础的,同时也表现在语言中。
5)概念原型。概念原型主要说明人类是怎样习得语言的。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既对立又极端的观点。一是以笛卡尔和乔姆斯基为代表的理性注意主义。该观点认为,人脑中具有丰富的内在结构,控制知识的获取。语言习得由语言习得机制来完成。人类大脑中长有一个普遍语法。二是实证主义观点,即人的大脑本来是一块白板,认知的发展完全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这样人类获得的概念就没有初始的限制,不同的语言就可能表达完全不同的概念。
认知语言学采取了折衷的观点。认知语言学家观察到,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都是惊人的,尽管相似性可能存在于比较抽象的层次。Langacker(1999:9)将这种抽象的相似性称之为“概念原型”(conceptual archetypes)。如“物”的概念,“行为、事件”的概念便产生了句法中的名词和动词。
6)推理能力。作为惟一理性的动物,人类具有很高的智商。在思维与交际过程中,可以根据一定的信息,补充出细节、不足的信息,推导出隐含的话语意图,进行因果推理或者预测后果等。因此,语言的理解就必须大大超越所说所写。反过来,概念的表达也不必要面面俱到,可以只说显要的部分,其余留给听/读者自己去揣摩就行了。这样一来,语言的意义就很少是“合成性的”(compositional)了,那么也就不一定能通过计算各部分的意义之和得到语言表达式的意义了,有时可能更丰富,有时可能出现偏差。
7)自动化(automatization)能力或固化(entrenchment)能力。人类很擅长于学习复杂的技能。熟能生巧一点也不错,学习运动神经(motor)技能更是如此,如弹钢琴、打乒乓球等。学习之初,可能需要有意识学习,并且效果也不一定好,甚至还可能出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训练的增加,这样的神经运动会逐渐的自动化和程式化,有意识学习减少,错误逐渐消除。但这样的运动神经技能也是认知技能。很简单,专业乒乓球运动员所做的打球动作是业余爱好者做不来的。专业运动员与业余爱好者的差别就在于控制运动神经运动的神经-认知程式(routines)。语言中,同样存在自动化,如发音器官的控制,说话时快速地使用语言预制件(短语、惯用语、套语等)来组成更大的语言单位等。
8)存储与计算能力。人的大脑有两个特征:容量大,智商高。从理论上讲,人的大脑可以储存无限的具体信息,同时能够根据指令进行复杂的运算。存储和计算相互相成。以乘除运算为例。熟记各种数的平方是存储,根据乘法规则得出结果是计算。显然回忆已经存储的数据比根据规则计算要快,要省事。如15×15=225。当我们熟记了15的平方等于225后,我们可以直接提取该数据,当我们运用算式进行计算时,速度要慢,费时更长,也更费劲。存储的知识是学习的结果,计算是规则运用的结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存储和计算都在起作用。说写者存储了大量的预制构件,在使用过程中直接运用。当然,语言学理论可以尽可能地为语言建立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使用语言是总是运用原则而放弃存储的现存知识。如动词的屈折变化形式,我们开始可能是运用规则,构成屈折变化形式,但当学习者学会以后就可能变成知识存储起来,在以后的运用中,直接提取而不再运用规则了。
9)聚焦形式的能力。语言的想象功能,可以离开语言的意义,而只关注其物质外壳,如声音、词形(edifices of words)、诗歌、谜语、韵文以及其他文字游戏等。宗教、社会的各种仪式实际上就是人类聚焦形式的认知能力的体现,语言也不例外。语言中形态学研究的内容实际就是聚焦形式的反映。
10)社会行为能力。语言使用与社会因素戚戚相关。语言使用者都是社会人,语言使用的动机往往来自于社会交往。人都有结为群体或圈子的倾向,语言习惯是最好的媒介。语言可以成为人们身份的标志。这就是说,认知语言学也十分关注语言的社会认知功能。
11)符号行为能力。近年来,关于人类认知与非人类动物认知的根本差异究竟在哪里,讨论很多。高度复杂的思维能力并不是区别性特征。举例说,老鹰从天空俯冲下来捕捉快速跑动的兔子时,也需要类似火箭专家一样的计算能力。二者的差别在于,老鹰的计算是在线的,即根据兔子的速度与位置的变化而实时计算的;而火箭专家的计算是离线的(offline),因为所有的计算都是在火箭飞行之前完成的。所以,Bickerton声称,只有离线思维才是区别人类认知与非人类动物认知的根本特征。离线思维依赖的是对符号系统的控制。符号系统(语言是个符号系统)提供了离开外部实在环境进行思维并将思想内容表达出来的手段。有了符号系统,我们可以回顾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虚拟世界,识解世界,交流思想与感情。语言把我们的思想物质化并固定下来。
从以上研究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认知语言学在探索语言与认知的关系时,追求的是认知与心理上的普遍原则,而不是语言系统内的普遍原则。这是与生成语言学在探索语言与认知的关系时的根本差异。也更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
(四)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内省法与实证相结合
认知语言学早期的研究主要采用的式内省法。Talmy指出,要研究概念内容及其组织结构必须找到意义的处所。这个处所就在心理经验(conscious experience)之中。虽然语义具有不同特征,达及意识的程度也不同,但都必须通过内省的方法才能获得对概念内容及其组织结构的认识。但内省法使用时也必须受到限制,如对语言材料操作的控制,内省法获得的发现还必须与通过其他方法获得的发现联系起来。这样的方法有其他内省报告的分析,语篇与语料的分析,跨语言和历时的分析,对语境和文化结构的估价,心理语言学的观察与试验技术,神经心理学对大脑损伤的研究,神经科学的仪器探测等。神经科学对大脑功能的分析能够对内省发现提供坚实的科学证明。
(五)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特征 1)以语言的实际用法为基础。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知识是在语言的实际用法过程中抽象出来的。语言习得的输入就是实际的语言接触的内容,那么,语言习得是由语言经验驱动的从下到上的过程。
该特征具有以下几个涵义:
第一,一个人的相当部分的语言知识可能存在于相当具体的、实际的语言表达式中,或者说以某些具体例证的记忆痕迹的形式存在。以英语的eyes为例。操英语者能够根据复数规则构成该形式,也有可能是他多次接触后存储了该形式。这后一种可能得到了心理语言学的证明:学习者确实会存储经常出现的形式,不管这些形式内部结构多么复杂或者是多么符合规则(Taylor 2002:308)。
第二,语言知识是个动态系统,会随一个人的语言经验的变化而变化。人们会不断学习新的语言表达式,而增加语言单位的存量。相反,学到的语言知识如果久弃不用,也会逐渐从语言知识系统中消失。这表明,一个人的语言能力是个变化的动态系统。这意味着,操同一语言的人不一定共享完全相同的语言系统,他们对语言的词、短语、惯用语等的熟悉程度差别很大,因此,他们在做合乎语法判断时,差异很大。
第三,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抽象都是根据语言事实的表层形式得出来的,不承认有深层结构。Goldberg(2002)说,今天的许多理论模型都回避了所有的转换或推导的要求,如 Bresnan(1982,1994),Fillmore, Kay, 以及Michaelis,Lakoff(1987);Langacker(1987a,1991), Pollard and Sag(1987)。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表层形式往往含有典型的、强有力的理论抽象,因为这样的表层形式比转换或推导形式涵盖面更广。Goldberg将这样更广泛的理论抽象称之为表层抽象。Langacker(1987:46~47)早就有这样类似的主张:语法结构几乎全都是显性的(overt),表层语法形式并没有掩盖一个更“真”、更深的语法结构;相反,表层形式代表着语言在结构与表达语义内容时的常规手段,如(转引自Goldberg 2002):
a.Mina sent a book to Mel.b.Mina sent a book to Chicago.c.Mina sent a book toward the front of the room.d.Mina sent a book through the metal detector.如果用能否被动化来检验,只有(a)转换成被动语态以后,是可以接受的句子。但是它们都可以看成是双及物的,可以抽象为“致使性运动”(caused motion)构式.2)语义处于显要的地位。认知语言学的最初动因就是为了解决转换生成语法难以解决的语义问题。因此,即使在认知语法研究中,语义都处于显要的地位。语义的重要性在词汇语义学、词类范畴、句法型式(patterns)等层次都有直接的影响。词汇意义的研究必须考虑词汇意义对词在句法环境下的用法的影响,如多义性的研究。事实上,早期的认知语义学与认知语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词汇多义性问题。语义在界定词类范畴时也起重要作用。通常,词类是根据词的分布来划定的。但Langacker(1987b)在界定名词与动词时指出,真正决定词类范畴的是范畴的图式意义,而不是分布,图式意义构成分布的理据。在句法层面,Langacker也认为,句法形式是由构成成分的语义驱动的,句法结构本身具有意义,如被动语态(be+过去分词+by短语)、双及物构式、论元结构、回指、各种类型的提升(raising)等。这一观点在Goldberg(1995)构式语法里得到充分的证明。当然,语义处于显要地位并不意味着将句法学还原为语义学,而是认为,句法(包括形态)往往具有语义的理据。
3)综合性与概括性。如前所述,认知语言学将词库、形态和句法看成是一个连续体。这就是说,它们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分野。所有的语言单位,无论大小,都是一个符号单位,因为它们的内在运行机制都是相同的(Taylor 2002:30)。那么,形态与句法就是更加普遍的组合关系——横组合(syntagmatic)现象的两个不同侧面而已。即使词库与形态和句法的界限也不见得清楚明了。学习者在学习一个词汇项的时候,不但只学习了这个词汇项本身,还学习了大量已经定型的短语。形态与句法虽然比词汇结构复杂一些,但这种复杂性也只是内部复杂性的程度问题和图式问题(Taylor 2002:30)。语义学和语用学在认知语言学中也没有严格的区分。因为,语用意义约定俗成后就成为了语言表达式的稳定的规约性意义。况且,约定俗成是个动态的概念,具有程度的变化,因此语言意义与语用意义的差别也只是个程度问题。
Talmy(2000: 3~4)也强调了认知语言学的综合性特征。语言研究大体上可分为三种途径:形式途径、心理途径和概念途径。形式途径以生成语言学为代表,主要研究语言形式的结构型式(patterns),主要涉及形态、句法和词汇结构。它与其他两种途径的联系很有限。
心理途径界乎于形式途径和概念途径之间,将语言看作是一般认知系统的一部分,主要从感知、记忆、注意与推理角度研究语言,既关注形式特征也关注概念特征的研究。概念特征像语义记忆、概念的关联性、范畴结构、推理生成、语境知识等。
概念途径,即认知语言学途径。如上所述,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内容,是语言中概念结构化的综合(integrated)系统。包括这么几个方面:概念内容的语言组织模式与方式,如空间与时间,场景与事件,实体与过程,运动与方位,动力与致使力(force and causation)等;情感范畴的内容结构化方式,如认知主体(agents),注意与视点,意志与意图,期待与情感等;在语言本体内,形态与词汇形式、句法结构的语义结构;概念结构的相互关系,如隐喻映射之间的相互关系、语义框架内的相互关系,文本与语境的相互关系,概念范畴组合成更高层次结构系统的关系。
那么,怎样理解认知语言学的综合性呢?首先,它从概念途径的角度关注语言的形式特征,它研究语法结构是从语法结构在表征概念结构的功能时的作用入手的。其次,它将自己的研究发现与概念途径的研究内容结合起来,从心理结构入手来解释概念内容的表现形式,同时又反过来根据语言体现概念结构的方式来揭示心理结构的特征。正是由于认知语言学与心理途径的紧密结合,才使它有别于语义学。
4)学科交叉性。认知语言学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决定它必定要与其他学科交叉。如前所述。认知语言学最初的启发来自三个领域:Rosch等人的认知心理学关于人类范畴化的本质的新认识,Kay等人的关于颜色词的人类学研究成果,以及语言学内部关于意义的新发现。后来,Lakoff和Johnson又认真研究与批判了西方的分析哲学传统,提出了与理性主义哲学不同的体验哲学思想。这些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共同奠定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在理论的发展与验证阶段,语言的神经生物学研究又走进了认知语言学家的视野。Lakoff和Johnson(1999)大量引证神经生物学的研究成果证明了隐喻思维的普遍性和体验哲学的生理基础。Lakoff(2005)指出,认知语言学的未来研究走向之一就是神经生物学。如果说认知心理学有利于证明认知语言学假设的心理现实性,那么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发现能够证明认知语言学假设的生理现实性,从而使认知语言学具有更加坚实的科学基础。同时,认知语言学与人工智能、文学批评等学科也具有紧密的联系。
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原则是:语言也是一种认识活动,是对客观世界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结果。即:现实——认知——语言(从左向右是决定关系,从右向左是影响关系)
因此,认知语言学着力描写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研究语言象似于认知方式的机制。
预习:
查阅资料,结合具体语言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什么是范畴化与范畴?
经典范畴理论与原型范畴理论有哪些区别? 什么是原型?
什么是家族相似性?
颜色词研究支持原型范畴理论吗? Labov和Rosch的实验是什么? 什么是范畴的基本层次?
如何运用基本层次对比英汉构词?
原型范畴理论在音位和词法层面上有何解释力? 原型范畴理论在句法层面上有何解释力?
第二讲
原型范畴理论
一、什么是范畴化与范畴? 范畴即概念。
范畴化即人类建立概念框架和语义系统,从而赋予世界一定结构,使其从无序转向有序的认知过程。范畴化是范畴形成的基础,范畴是范畴化的结果。
二、经典范畴理论与原型范畴理论有哪些区别?
经典范畴理论:从亚里斯多德到维特根斯坦之前的2000多年间,人们认为范畴就是一组拥有共同特征的元素的组合。并认为特征是二分的,范畴边界是明确的,范畴成员隶属于集合的程度是相等的。
原型范畴理论:维特根斯坦认为,范畴是通过家族相似性建立起来的集合,范畴成员并不具有所有共同特征,范畴边界是模糊的,范畴成员隶属于集合的程度是不等的。
三、什么是原型?
原型是范畴中最具代表性、最典型的成员,可以作为识别范畴其他成员的参照点。
四、什么是家族相似性?
一个家族成员都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彼此的相似情况和程度不一样。
五、颜色词研究支持原型范畴理论吗?
Berlin和Kay系统研究98中语言的颜色词后,提出两个著名概念:“焦点色”、“基本颜色词的蕴含等级”,并得出观点:
(1)每个颜色词不管在什么语言里,其所指的颜色焦点区是相似的。(2)颜色词的边界是模糊的。
(3)一个语言系统中所有颜色词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有中心和边缘之分。(4)人类语言11个基本颜色词在不同语言中遵循一个较一致的蕴含等级。(5)颜色焦点区的恒定性是以视觉神经和周围环境作为基础的。
11个基本颜色词的蕴含等级
(黑、白)——(红)——(黄、绿、蓝)——(褐)——(紫、粉红、橙、灰)
说明各民族对颜色的表达虽然有差异,但不是任意的。人们总是以焦点色为参照点来对颜色连续体进行有理据的切分和范畴化,同时对颜色词的择用顺序也不是任意的。
六、Labov和Rosch的实验是什么?(1)show me a color 游戏(2)color-matching 任务(3)快速准确记忆焦点色(4)优先习得焦点色
七、什么是范畴的基本层次?
范畴结构的三个层次:上义层次、基本层次、下义层次 基本层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经验感觉上的完整性(完形性)
(2)心里认识上的易辨性(最大的区分性)
(3)地位等级上的优先性(中心地位,范畴化的基础)(4)行为反应上的一致性(一致的联想)(5)语言交际上的常用性(行时简短、最早习得)
(6)相关线索的有效性(向上、向下、向外扩展形成上位范畴、下位范畴、抽象范畴)(7)知识和思维的组织性(组织认识和思维)
八、如何运用基本层次对比英汉构词?
英汉对比中的“词汇空缺”现象,说明两个民族对范畴或基本层次的概括和理解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构词方式的差异相关。
九、原型范畴理论在音位和词法层面上有何解释力?(1)音位、音节和升降调(2)词与词缀(3)多义词(4)词性
(5)时态和语态
十、原型范畴理论在句法层面上有何解释力?(1)所有格构式(2)句型
(3)主谓宾构式(4)主从复合句(5)SVO顺序
预习:
查阅资料,结合具体语言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什么是意象图式?
什么是动觉意象图式与形式空间化假设?
Langacker是如何运用弹子球和舞台模型论述句法成因的? 什么是认知模型和理想化认知模型? 如何运用ICM解释“父、母”的多义性? 什么是事件域认知模型?
第四篇:城市规划师第一讲讲稿
第一章
城乡规划行政法学基础
第一节
行政法学基本知识
行政法学是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研究对象为行政法,范围比较广。行政法是政府行政管理和依法行政的主要法律依据,也是我国走上社会主义法制轨道的重要保证。依法行政是城乡规划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学习行政法学基本知识的目的是推进我国城乡规划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法制化。
一、法律与法律规范
1、法律的概念
法律泛指指国家机关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一般指国家制定和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实施的的反应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系统。而严格意义上的法律专指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法律的基本特征:(1)法律是一种行为规则(2)法律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
(3)法律是通过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来确认、保护和发展一定社会关系的,法律与权利、义务的概念不可分。
(4)法律是通过国家强制力来保障的规范。违反了它,就要受到国家的制裁。这是法律规范区别与其他社会规范和技术规范的重大特点。
2、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是构成法律整体的基本要素或单位。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逻辑上周全的,遇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它规定了社会关系参加者在法律形式上的权利和义务,并由国家强制力作为其实施的保证。
法律规范不同于法律条文。法律条文是法律规范的文字表现形式,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构成要素,但并不是唯一的表现形式。
3、法律规范的组成要素
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必定由3个要素:假定、处理和制裁。假定是适用规范的必要条件,即实施某种行为可以适用法律规范;
处理是行为规范本身的基本要求,即以权利和义务的形式规定人们应当作什,不能做什么。制裁是法律规范中规定主体违反法律规定时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接受何种国家强制措施的部分。
假定、处理和制裁三要素密切联系、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法律规范。4、法律规范的效力
法律规范的效力,也成为法律效力,就是法律的约束力。法律效力包括:等级效力和效力范围。等级效力:是指法律体系中不同渊源法律形式的法律在规范效力方面的等级差别。一是,法律效力的等级首先决定于其制定机构在国家机关体系中的地位,制定机关的地位越高,法律规范效力的等级越高。二是,同一主体制定的法律规范中,按照特定的、更为严格的程序制定的法律规范,其效力等级高于按照普通程序制定的法律规范,三是,同一制定机关按照相同的程序就同一领域问题制定了两个以上法律规范时,后来的法律规范的效力高于先前制定的法律规范,四是,同一主体在某领域既有一般立法又有特殊立法时,特殊立法通常高于一般性立法。五是,某国家机关授权下级国家机关制定属于自己职能范围内的法律、法规时该项法律、法规在效力上等同于授权机关自己制定的法律、规范。
效力范围:指法律规范的约束力所及的范围,包括时间效力范围、空间效力范围和对人的效力范围。
时间效力范围:即法律何时生效,何时失效以及是否溯及既往。我国法律一般不溯及既往,即对法律规范性文件生效以前发生的事实不适用该法律的规定。如有例外,必须说明。
空间效力范围:即地域效力范围,是指从地域范围上确定法律对人、对事的效力。
对人的效力:中国公民在国内一律适用我国法律,在国外,原则上仍然受到中国法律的保护。在我国的外国公民、无国籍人员以及他们举办的企业组织或社会团体,同样必须遵守我国的法律,如我国另有规定,则依该法律办理。
二、行政法学基础
1、行政法学的概念、作用和调整对象
概念: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利的手语、行使以及对行政权利进行监督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法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居于仅次于宪法的法律地位。居于各子法之首。
作用:行政法保障了行政政权的有效行使;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民主与法制的发展。
调整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中产生的特定的社会关系,包括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
行政关系:是在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的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行政主体与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之间的关系;行政主体与其它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监督行政关系:是国家权利机关对行政主体的监督关系。包括:国家权利机关与行政主体之间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司法机关与行政主体之间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行政监察机关与行政主体之间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2、行政法的渊源
行政法的渊源也就是行政法的表现形式。在我国,行政法一般来源于成文法。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构成了我国的法律体系,成为我国行政法的渊源。
(1)宪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在法律渊源体系中,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是制定法律的依据。是行政法最根本的渊源。
(2)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适用全国范围,是制定行政法规范和其它法规、规章的依据。法律的地位和效力次于《宪法》,但高于其它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法最重要的渊源之一。
(3)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适用全国范围,是制定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及规章的依据。行政法规的效力低于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数量大,是行政法的主要渊源。
(4)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不得与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不得与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地方性法规只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其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5)自治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法规只在民族自治机关的管辖区域内有效。在我国的法律渊源中同地方法规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6)行政规章。行政规章分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门制定,地方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及经济特区所在地市人民政府制定。
地方性政府规章作为法律渊源,其数量大大超过地方性法规。但其效率不及其它法律形式。在我国的司法审判实践中,只具有参考价值。
(7)有权法律解释。有权法律解释是依法享有法律解释权的特定国家机关对有关法律文件进行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主要有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8)国际条约与协定。由签约国制定,适用于条约和协定涉及国内规定的范围
(9)其他行政法渊源。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的法律文件、行政机关与有关组织联合发布的文件等。
我国港澳特别行政区使用的法律渊源有其特殊性,只适用于该特别行政区。3、行政法的分类
(1)以行政法的作用为标准,将行政法分为: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监督行为法。(2)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将行政法分为:一般行政法、特别行政法。(3)以行政规范的性质为标准,行政法可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4、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行政法的原则:
行政法应当遵循的原则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政治原则和宪法原则,它规定行政法的发展方向、道路和根本性质。另一类是一般的行政法原则,即基本原则。位于政治原则和宪法原则之下,产生于行政法并指导所有的行政法律规范。在一类是行政法的特别原则,这类原则位于基本原则之下,产生于行政法并指导局部行政规范。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它贯穿于行政法关系之中名具有其它原则不可替代的作用。①行政法治原则可以指导行政法的制定、修改、废止工作。②行政法治原则有助于人们对行政法的学习、研究及解释。③行政法治原则可以指导行政法的实施,发挥执法者的主观能动性,防止发生执法误差或执法偏差。④行政法治原则可以弥补行政法规范的漏洞,直接作为行政法适用。
行政法治原则对行政主体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依法行政;具体可分为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和行政应急性原则。
(1)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必须服从法律的基本准则和法制、民主及人权原则在行政领域的运用和体现。即合法性原则是以法制、民主和人权原则为基础的。
行政合法性,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容包括:
1)行政主体合法。行政合法性原则要求主体必须是依法设立的,并应具备相应资格。行政主体合法是依法行政的基础,也是依法行政必不可少的条件。
2)行政权限合法。行政权限,指行政权力的边界。行政权限合法是指行政主体运用国家行政权力对社会活动进行调整的行为应当有法律依据,应当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进行。包括:时间、空间范围限制;手段、方法限制;权力运用程度限制;目的、动机限制等。超出授权范围的行政是越权行为,而越权行为是无效行为。3)行政行为合法。即行政行为依照法律规定的范围、手段、方式、程序进行。行政机关作出对具体行政行为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4)行政程序合法。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即行政行为所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以及时限的总和。程序合法是实体合法、公正的保障。侵犯公民的程序权力,同样是为法。程序的作用是有效防范行政权力的专断和滥用,保障行政机关作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公民接受行政决定的能力。严重违反法定程序多的行政决定是无效的。
5)其他原则。例如:法律优位原则、法律保留原则等。强调依法行政并非限制行政活动。现代行政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对行政相对方的权利和义务产生直接影响的,如明亮、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等。这类行政应受到法律的严格制约,可以说“没有法律规范就没有行政”,称之为消极行政。第二类是对行政相对方的权利和义务不产生直接影响的,如行政规划、行政指导、行政咨询、行政建议、行政政策等。这类行政则要求行政机关在法定的权限内积极作为,称之为积极行政,或“服务行政”。(2)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出现和运用是行政法的一个重大发展。行政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制原则的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合乎理性(公平正义的法律理性)。合理行政,是指行政主体在合法的前提下,在行政活动中,公正、客观、适度地处理行政事务。行政合理性原则应该包括:
1)行政的目的和动机合理。行政行为必须出自正当合法的目的;必须出于为人民服务、为公益服务;必须与法律追求的价值取向和国家行政管理的根本目的相一致。
2)行政行为的内容和范围合理。行政权力的行使范围被严格限定在法律的积极明示和消极默许的范围内,不能滥用和擅自扩大范围。
3)行政的行为和方式合理。行政权特别是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要符合人之常情。包括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日常生活常识、人民普遍遵守的准则和一般人的正常理智的判断。
4)行政的手段和措施合理。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决定时,特别是作出对行政相对人的利益有直接关系的行政处罚,面临多种行政手段和措施时,应该按照必要性、适当性和比例性的要求作出合理选择,则其合理而从之。
合理性原则的产生是基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自由裁量权,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行政机关根据其合理的判断决定作为或不作为以及如何作为的权力。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的形式有以下几种情况:
1)在法律没有规定限制的条件下,行政机关在不违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采取必要的措施。2)法律只规定了模糊的标准,而没有规定明确的范围和方式;行政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对法律的合理解释,采取具体措施。
3)法律规定了具体明确的范围和方式,由行政机关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用。
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承认和保护行政自由裁量权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也要注意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应当对其行使加以控制。
合理性原则与合法性原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合法性原则适用于行政法的所有领域,合理性原则只适用于自由裁量权领域。通常,一个行政行为触犯了合法性原则,就不再追究其合理性原则;而一个自由裁量行为,即使没有违反合法性原则,也可能引起合理性问题。随着国家立法进程的推进,原先属于合理性的问题,可能被提升为合法性问题。
一般认为,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平等对待。行政主体针对多个相对人实施行政决定时应遵循的规则。行政主体面对多个行政相对人时,必须一视同仁,不得歧视。行政主体先后面对多个相对人时,对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的设定、变更和消灭,应当与以往同类相对人保持基本一致,除非法律已经改变,对不同的情况要求区别对待。
2)比例原则。行政权虽然有法律上的依据,但是必须选择使相对人最小的损害方式来行使。比例原则和平等对待一样,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行政决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3)正常判断。对于行政决定合理与否,难以用一个量化的标准来衡量。只能用大多数人的判断为合理判断,即舍去高智商和低智商的判断,取两者中间值即为合理判断。
4)没有偏私。行政决定上的内容没有偏私的存在,而且要求在形式上也不能让人们有理由怀疑可能存在偏私。这就要求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决定时不受外部压力的干扰,对所处理之事没有成见,在作出决定之前,未私自与一方当事人接触过等。
行政合理性和合法性原则是统一的整体,不可偏废一方。合法性原则与合理性原则在行政中应该保持一致;合法性原则必须讲求“合理性”的度,与合法性原则相协调。
(3)行政应急性原则。也称行政应变性原则,指在某些特殊的紧急情况下,处于国家安全、社会秩序或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没有法律依据的或与法律依据相抵触的措施。应急性原则是合法性原则的例外。应急性原则并不排斥任何的法律控制。一般而言,应急性原则应符合以下条件:
1)存在明确无误的紧急危险;
2)非法定机关行使了紧急权力,事后由有权机关确认; 3)行政机关作出应急行为应受有权机关监督; 4)应急权利的行使应该适当,应将负面损害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围内。
5.依法行政
(1)依法行政的含义。依法行政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有效管理的活动。依法行政的范围包括: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和行政监督,都要依照法律进行。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行政执法。
(2)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管理和社会以事务管理,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能依法进行。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依法治国由依法立法、依法行政、依法司法和依法监督等内容组成的。在这些内容中,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重点。因为一个国家的行政管理活动主要是依靠各级人民政府进行的。如果各级行政机关都能依法行使职权,依法进行管理,这样依法治国就有了基本保证。不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根本就谈不上依法行政;没有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就会落空。因此,依法行政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也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
(3)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1)合法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
2)合理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的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所采取的手段应当必要、适当。行政机关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但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
3)程序正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应当公开;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组织意见;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行政职责,与行政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
4)高效便民。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5)诚实守信。行政机关发布的行政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非因法定理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进行,对因此受到财产损失的行政相对人,应依法给予补偿。
6)权责统一。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管理职责,要有法律、法规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手段。行政机关违法或不正当行使职权,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
第五篇:模电第一讲和第二讲讲稿
2011年刘刚模电教案 1 第一讲
课程概述
1、名称:模拟电子技术
2、学时:授课56学时,3.5学分,必修,考试,平时成绩占30%。
实验24学时,1学分,独立设课,必修,考查。
3、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主编。
4、授课教师:刘刚、信控学院电气工程系、***、3-125实验室。
5、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在专业基础课中的位置如下所示: 电路理论→1)电工技术:能量传输、变换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基础)
2)模拟电子技术:连续信号产生、放大和处理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3)数字电子技术:逻辑信号发生和逻辑处理电路的分析和设计;附加: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高速可编程逻辑芯片的程序设计)。
4)单片机技术:单片机电路和程序的分析和设计。仅对电气自动化开设了“电子系统设计基础”公共选修课,内容:MSP430系列单片机使用方法,想参加实践活动的同学可选。以上后四门课程构成电子系统设计基础,在此基础上 →
专业课;
电子竞赛和电子制作。
6、课程内容:“模拟电子技术”解释:
模拟:连续变化信号;
电子:固态电子元件构成的电子线路;
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模拟电子技术—分析、设计处理连续变化信号的电子线路。
7、学习要点:“件、路、调”
件:掌握二极管、三极管、运算放大器等电子元件特性和使用方法; 路:掌握放大、整流和滤波等基本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
调:电子线路由非线性元件构成,分析和设计都是在理想模型下进行,与实际元件构成电路存在较大误差,必须经过实验调整、验证。
8、课程特点:实践性强,对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要求高,实验内容占期末考试内容比重大。
2011年刘刚模电教案 2
第1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1.1半导体基础知识
1.1.1本征半导体
一、半导体材料: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如硅(Si)、锗(Ge)等。其共价键结构图如图1-2所示。
图1-2共价键结构图
共价键中的两个电子被紧紧束缚在共价键中,称为束缚电子。常温下束缚电子很难脱离共价键成为自由电子,导电能力低于导体;受外因激励束缚电子可脱离共价键成为自由电子,绝缘能力低于绝缘体。
二、本征半导体:四价元素硅或锗的纯净晶体。因此本征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很少,导电能力很弱。
本征半导体导电机理:在常温下,由于热激发,使很少的一些价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而脱离共价键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同时共价键上留下一个空位,称为空穴。因此,形成了半导体中的两种载流子:
1)自由电子:被激发出的外层共价电子,带负电,由负极到正极。
2)空穴:电子移走后留下的空位,带正电,由正极到负极。
温度越高,产生载流子越多,导电性越好,半导体器件受温度影响大。1.1.2杂质半导体
一、N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某些五价元素,就会使半导体的自由电子增加(电子是多子)。导电性能发生显著变化。掺入5价元素结构图如图1-3所示。
图1-3掺入5价元素结构图
图1-4掺入3价元素结构图
2011年刘刚模电教案 3
二、P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三价元素,就会使半导体的空穴增加(空穴是多子)。掺入3价元素结构图如图1-4所示。1.1.3 PN结
一、PN结的形成
将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使用特殊工艺连在一起,形成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之间的特殊薄层叫做PN结。
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交界面载流子的漂移与扩散示意图如图1-5所示。扩散和漂移这一相反的运动最后达到动态平衡,空间电荷区的厚度固定不变。
图1-5载流子的漂移与扩散示意图
PN结结构及符号图如图1-6所示。
图1-6 PN结结构及符号图
二、PN结的单向导电性
PN结是各种半导体器件的核心,PN结具有单向导电特性。即:
正向偏置:P区接电源正极,N区接电源负极,PN结导通,如图1-7所示;
图1-7 PN结正向导通示意图
1-8 PN结反向截止示意图
反向偏置:P区接电源负极,N区接电源正极,PN结截止(不导电),如图1-8
2011年刘刚模电教案 4 所示。
三、PN结伏安特性如图1-9所示。
图1-9 PN结伏安特性
1.2半导体二极管
二极管=PN结+引线+外壳,是有极性元件。
晶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其原因是内部具有PN结。二极管的正、负极对应接于PN结的P型和N型半导体。
符号:二极管符号如图2-1所示。
图2-1二极管符号
1.2.1 二极管的结构
几种常见结构图如教材18页图1.2.2所示。结构:
a.点接触:PN结电容小,用于高频,小电流。
b.面接触:PN结电容大,用于低频,大电流。1.2.2 二极管的伏安(V-I)特性
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曲线叫作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如图2-2所示,与PN结伏安特性相同(忽略导线电阻和外壳漏电流)。
2011年刘刚模电教案 5
图2-2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1)正向特性
(1)正向电压小于死区电压时,二极管D截止,正向电流i =0;
(2)正向电压大于死区电压时,D导通,i急剧增大。导通后D两端电压基本恒定。
2)反向特性
反向电压UR<UBR(反向击穿电压)时,反向电流iR很小,且近似为常数,称为反向饱和电流。
UR>UBR时,IR剧增,此现象称为反向电击穿。对应的电压UBR称为反向击穿电压。1.2.3二极管主要参数
1)最大整流电流 IF:二极管允许通过的最大正向平均电流值。
2)最高反向工作电压UR:二极管工作时允许外加的最大反向电压,超过该值有可能反向击穿,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被破坏,甚至过热而烧坏。手册上给出的最高反向工作电压URWM一般是反向击穿电压U(BR)的一半。
3)反向电流 IR:指二极管未反向击穿时的反向电流,IR反向电流越小越好。反向电流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反向电流越大。硅管的反向电流较小(uA级),锗管的反向电流要大几十到几百倍。
4)最高工作频率fM:二极管工作的上限极截止频率,受极间电容影响。极间电容:反向截止时,PN结内存储电荷,等效电容效应。
2011年刘刚模电教案 6 第二讲 1.2.4 二极管的等效电路
1)理想模型:忽略二极管正向导通压降和反相漏电流,伏安曲线为过零点折线,可等效为理想开关,如图2-5所示。
图2-5理想模型等效曲线和电路图
2)恒压降模型:将二极管正向导通压降近似为恒压值(0.7V,也称为工作电压)和忽略反相漏电流,伏安曲线为过恒压值(0.7V)折线,可等效为理想开关恒压电源(0.7V)串联,如图2-6所示。
图2-6恒压降模型等效曲线和电路图
3)小信号模型:条件是直流电源与交流小信号同时加到二极管上,直流电压提供静态工作点,交流信号引起电流变化。电路图及等效模型如图2-7所示。
图2-7小信号电路及等效模型
微变等效电阻求解图如图2-8所示。
2011年刘刚模电教案 7
图2-8微变等效电阻求解图
rdVdId,微变信号引起的等效电阻,不能用直流电阻测量仪微变等效电阻器测量。
其中Vd是加到二极管上的变化电压,为输入正弦信号幅值的二倍:
VdVmax(Vmax)2Vmax
Id为变化电压引起的电流变化量,难于测量。rd的估算方法,根据经验公式计算:
rd26(mV)()(mA)Id
其中Id是静态工作点处通过二极管的直流电流。
二极管应用在交流信号电路中时还应考虑到结电容的影响,高频选用检波管(结电容小),低频选用整流管(结电容大)。
4)二极管电路的应用及模型分析方法
(1)判断二极管的工作状态:假设断开二极管支路,求出断点电压判断二极管导通或截止。
(2)选用相应状态的模型:二级管工作电压对电路影响小于10%,用理想模型,大于10%用恒压降模型。
(3)二极管在交流电路中的应用:按正、负半周判断二极管工作状态,即正半周分析一次,负半周再分析一次。
例
1、半波整流电路,电路图和输入输出波形图如图3-1所示,输入端加电压信号Vi3sint3sin2ft3sin6280t(V)。由于信号幅值为3V,二极管管
2011年刘刚模电教案 8 压降不能忽略,选用恒压降模型(工作电压等于0.7V),输出端电压vo波形如图6-7中粗线所示。二极管正半周导通,负半周截止。
图3-1电路图和输入输出波形图
当输入端加电压信号Vi15sint15sin2ft15sin6280t(V)。由于信号幅值为15V,二极管管压降可以忽略,选用理想模型(管压降等于0V),输出端电压vo波形如图3-2中粗线所示。二极管正半周导通,负半周截止。
图3-2电路图和输入输出波形图
例
2、桥式整流电路,电路图和正、负半周电流流向图如图3-3所示。
图3-3电路图和正、负半周电流流向图
根据输入电压的幅止大小选用理想模型或恒压降模型。幅值为5V时输入输
2011年刘刚模电教案 9 出波形图如图3-4所示。幅值为15V时输入输出波形图如图3-5所示。因为桥式整流电路要经过两个二极管,输出与输入电压差为2倍管压降。
图3-4幅值为5V时输入输出波形图
图3-5幅值为15V时输入输出波形图
例
3、限幅电路及输入输出波形图如图3-6所示。
图3-6限幅电路及输入输出波形图
图3-7开关电路
例
4、开关电路如图7-11所示,已知:VA=3V,VB=0V,二极管理想模型管压降0V。
求:VY=?说明二极管DA,DB的作用。
解:VA〉VB,DA先导通。VY=3V。DB加反向电压,截止,不影响VY。
DA:钳位。
DB:隔离。
1.2.5稳压二极管(齐纳管)
工作原理:利用反向击穿特性稳定电压,属可恢复性击穿。击穿电流变化范围大,电压变化小,达到稳压的目的。稳压值为Uz,随型号而不同。
稳压二极管的符号及伏安特性如图3-8所示。
2011年刘刚模电教案 10
图3-8稳压二极管的符号及伏安特性
工作特点:
(1)在反向击穿区处于稳压状态,工作在其它区域与一般二极管相同。(2)稳定电压 UZ:稳压管在规定电流下的反向击穿电压。
(3)电压温度系数U(%/℃):稳压值受温度变化影响的的系数。UZ在6V以下,温度系数为负;在6V以上,温度系数为正。
rz(4)动态电阻:稳压管两端电压变化量与电流变化量的比值,即此值越小,管子稳压性能越好。
(5)稳定电流I:稳压管在稳定电压下的工作电流。
(6)最大稳定电流Izmax: 稳压管允许长期通过的最大反向电流。(7)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ZM=UZ*Izmax。
使用方法:稳压管典型应用电路如图3-9所示。注意事项:
UzIz。1)选用稳压二极管时,必须满足ILmax 2)限流电阻R值得计算: (1)IL=ILmax时,VI-VR〉Uz → VI-Uz〉R(Izmin+ILmax)→ →R<(VI-Uz)/(Izmin+ILmax); (2)IL=0时,IR< Izmax →(VI-Uz)/ R< Izmax → R>(VI-Uz)/Izmax 图3-9稳压管典型应用电路 1.2.6其它类型二极管 一、发光二极管 加正向工作电压时发光,反向截止。符号如图3-12所示。 2011年刘刚模电教案 11 图3-12发光二极管符号 图3-13光电二极管符号及V-I曲线图 发光二极管工作电压与普通二极管不同,不同颜色发光管,工作电压也不同。估算时,选1.6—1.8V。 二、光电二极管 反向漏电流随照射光强增加而增加。符号及V-I曲线如图3-13所示。 三、应用举例 电动车寻迹光电头电路设计:寻迹光电头电路如图3-14所示,R1时发光管限流电阻,R2是光电管电流变电压电阻。当发光管驱动电流约为10mA时,R1阻值估算如下: R1VCCVDID3.61.620010mA 光电管电流uA级,电流选为1MΩ。实验验证:无光,Vs≈0.8V;白天室内光线时,Vs≈2.4V。 图3-14寻迹光电头电路 二极管小结 1)二极管=PN结+引线+外壳。两引线端分正负极,具有单向导电性; 2)三种模型:理想模型、恒压降模型和小信号模型; 3)伏安特性曲线: (1)正向导通区:普通二极管、发光二极管;(2)反向漏电流区:光电管;(3)反向击穿区:稳压二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