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心得讲稿(讲)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心得体会》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下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给我这次交流学习的机会,下面就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大家谈谈我个人的观点和做法,希望能与大家共勉,为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是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就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平时与同学们相处多些温暖的笑容,多送上关注的眼神,就算批评教育学生,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觉得老师可亲可敬,从而,慢慢与老师亲近,喜欢上老师的课。还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模式,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也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上圆柱的表面积这一课时,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没有急于向学生讲解、推导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而是拿着一个圆柱,让同学们动手摸摸,感受圆柱的表面,然后,让学生说说圆柱的表面包括哪些面,求圆柱的表面积就是求那些面的面积,怎样计算,同学们个个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学习热情十分高涨。比起只是观察,听老师讲解圆柱表面积计算方法的教学模式更为有效,学生兴趣更浓。其次是注重转化后进生。一个班的教学质量不好,很多时候是因为班里过多的后进生,那么,在教学中,老师就要对他们倾注更多耐心和爱心,以真情感化他们,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如我班有一位学生成绩本来就不好,还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甚至有时逃课,成绩越来越糟糕,父母都拿他没办法,看到这个情况,我想,这孩子看起来还挺聪明的,变成这样,一定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于是我开始找他谈心,但他总是不理我,什么也不说,经过多次耐心的开导,他才对我说:“他不想上学,是因为家庭原因及对学习不感兴趣。”我安慰他说:“你是一个聪明同学,成绩不好,是因为上课不专心、没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相信,你如果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不懂就问,坚持努力,成绩一定比很多同学都棒。”在老师的关心和鼓励下,他真的没再逃学,学习态度改变了,成绩也进步了。对转化后进生,教师还应对他们充满信心,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捕捉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后进生具有更强烈的自尊心,一旦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他们会珍惜,记得我班的李水文同学,因为基础较差,平时单元测试也就只有20来分,但在学圆的面积这一节课,我在检查堂练时,发现他会公式计算圆的面积,我马上表扬他:“李水文,哇,好厉害,圆的面积那么难你都学会了,如果你继续努力,相信一定会赶上很多同学的。”那节课后,他上课特别认真,我也经常关注和辅导他,在上学期期末质检中,他的数学成绩排在全镇前十名。除此,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也是转化后进生的一种手段,数学知识连贯性很强,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因为计算是要找相同的分数单位,通过通分把分数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再计算,通分就是要找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如果倍数和因数这一内容没掌握好的同学,这节课学习就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复习倍数与因数这一内容等等。这样持之以恒,很多学习困难同学都会在老师的关爱和帮助下不断进步,再次,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特殊意义,而且对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我每接到一个班级,我都会给学生定下一定的班规:如,听到上课铃声,要求全班同学用两三分钟的时间自觉朗读相关的一些进率,公式,性质等,为督促学生的自觉性,老师及时检查,如果发现哪个同学没读,下课后,就要他把同学们读过的内容抄下来,这样,能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熟记已学过一些公式和进率的习惯,又使学生尽快进入上课状态。为培养学生按时认真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老师坚持检查,一旦发现没按时完成作业的同学,就要把作业抄题目重做一次。现在的孩子都比较懒,要抄题目重做,他们就会选择按时完成。最后,教师要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一个老师哪怕他再有才华,如果连最基本的课堂组织能力都没有,上课时老师有老师讲,学生有学生玩,这样的课堂,又如何呢能提高教学质量亮呢?我在上课时,如果有学生开小差或讲话,我喜欢用“看服”的方法让学生停下并把注意力集中上课中。
总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良好的成绩已经成为过去,要取得更好的成绩,有待于明天加倍努力。教学工作苦乐相伴,培养合格的新一代。今后,我将本着“热情、务实”的工作态度,一如既往,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
第二篇:学宪法讲宪法讲稿
《学宪法讲宪法》讲稿
正如我们所知,法律是规范人们日常行为的准绳,依法治国也是我们国家坚持的治国政策之一。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当中,法律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在此基础上派生出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行政法规,其中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国家专门为我们青少年所设立的。
法律约束不到我们,只要遵守校纪就行。我说不,法律离我们很近。那些轻视法律作用的人,我想,是因为没有真正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请问,如果法律作用甚微,为什么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穆拉比因他的《石柱法》——即众所周知的汉穆拉比法典而流芳百世?请问,如果法律只是一纸空文,为什么拿破伦会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历史不会说谎。法律,无疑是一个国家国泰民安的先决条件。它的重要性更是无庸质疑。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法律,就是实现正义,体现公平,正确的规定和精神。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在这个经济社会,道德的约束在不断的被人们所淡忘,甚至开始讨论起一些传统美德是否过时的问题。这促使我们更加呼吁法律来维护我们社会的秩序。纽约,这个世界最繁华的都市,却也是犯罪率最高的恶源。有统计表明,每5分钟,就有一场抢劫上演。犯罪,无疑永远在威胁着我们安定的生活。但是,我们应当坚信的是,法律永远维护的是正义。
诚然,就我国现阶段的法律体制而言,的确存在一些疏漏和不完善。也不可否认,有一些人背离职业道德,背离良心,钻法律的空子。为的只是金钱,只是一个“利”字。但我仍要说,我们的法律正在不断的健全,完善中。我们应当毫不动摇的坚信法律的正义性。并学会捍卫它,这也是在捍卫国家的尊严,捍卫自己的尊严。
而作为学生的我们常常讲要遵纪守法。可见,遵纪是基础。从认真听课做起,从保证每一节自习课纪律开始。从同学之间的互相监督,到能够做到严格自律。从被动的受约束到主动的养成遵纪的习惯。从杜绝抄袭作业开始到自觉抵制社会不良思想。!“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现在小小的放松很可能会酿成将来一次大的失足。何苦要等到体会到法律制裁的威严才悔恨呢?因此,让我们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有法律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让我们大家共同携手,在成长得到律上与法同行吧!根据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学法计划安排,下面由我向大家汇报《宪法》的有关情况。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必须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同时,《决定》提出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为12月4日。上述两项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告诉我们: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崇高地位。那么宪法究竟是什么样的法,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如此重要,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探讨七个问题。
一、宪法的地位作用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规定了国家各项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基本原则,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大法。它在国家的整个法律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和最大的法律效力,既是国家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也是公民立身行事的总依据。宪法是制定普通法的依据,是普通法的“母法”,任何法律都不能够与宪法违背,也就是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
二、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 共有4条。
1、人民主权原则
《宪法》规定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最高权利,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2、基本人权原则
《宪法》专门限制少数敌对分子的部分人权,以人权的阶级性谋求人权的普遍性。
3、权力制约原则
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实行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它既包括公民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也包括国家权力之间的制约。表现为全国人大和人民对国家机关进行监督。
4、法治原则 宪法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立法权属于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三、宪法的总体结构 现行宪法共四章138条。序言单列,不作为章节
第一章为“总纲”共32条
第二章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共24条 第三章为“国家机构”共79条
第四章为“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3条
四、宪法规定的国体政体
1.我国国家性质为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生产资料公有制 3.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4.我国的根本任务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为人民代表大会制 6.我国国家标志为国旗、国徽和国歌
7.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归属: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领导力量为工人阶级,基础为工农联盟,组成部分为知识分子)
8.国家结构形式为单一制(只有一部宪法,只有一个中央国家机关体系)
9.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乡(民族乡、镇)
10.确定民族区域自治制 11.确定特别行政区制度(“一国两制”)
12.爱国统一战线(主体为在中国大陆范围内,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所组成的以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联盟;重要组成部分为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以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联盟;组织形式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
13.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委会和村委会
五、宪法的主要特点
1、制宪机关和制宪主体的区别体现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我国的制宪机关是全国人大,但制宪主体为全体人民,人民是制宪权的主体,全国人大代表人民意志制定宪法,全国人大依据民意行使制宪权。
2、人在宪法关系中的地位展现了“人”具有双重身份的特殊性。人在宪政国家中的地位和身份是双重的。作为整体出现的人,即人民,宪法将其确认为国家主权的所有者,而作为个体出现的人,即“公民”,宪法赋予其权利享有者和义务承担者的身份。
3、土地征收和征用保障了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二十条将原来《宪法》第十条第三款“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这样修改极大地保障了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4、“公民合法私人财产不受侵犯”,扩大了公民合法私有财产保护范围 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二十二条将原来《宪法》第十三条中“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的规定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扩大了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保护范围,充分体现了对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尊重。
5、人权入宪标志我国法治进入新常态
人权入宪是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主要成果之一。在第二章写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我国法治进步的显著标志,具有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
六、宪法与国家机关的关系
通俗的说,就是人民通过宪法把国家权力交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而后者又把国家权力交给政府、法院、检察院等来行使。同时,宪法对国家机关及国家工作人员行使公权力进行约束。
七、宪法的修改历史
我国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而法律和其他议案只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即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颁布过四部宪法。
第一部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第一部宪法,共4章106条 ;
第二部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第二部宪法,共30条;
第三部是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第三部宪法,共4章60条; 第四部是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第四部宪法,共4章138条。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之所以把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是因为1982年宪法是在1982年12月4日通过的。至今,1982年宪法共经历了四次修订,最近的一次是在2004年。
第三篇:学讲计划讲稿
“学讲计划”的解读与应用
----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
—
一、何为“学讲计划”?
“学讲计划”是徐州市教育局为在全市中小学更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推行“学进去,讲出来”的教学方式而制定《“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的简称。
— 《学讲计划》的产生背景:
— 2013年12月26日,市教育局下发了《“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和相关《实施意见》。2014年2月13日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讲计划”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我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两大抓手,也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督导考核、教师培训、资金投入都要向这两项工作倾斜。” 要求“必须市、县、校三级联动,集体攻坚”。
— 强调“行政推动、全面推进、科学推广”的“三推”行动策略。
— ——对学校和教师而言,这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
—
1、《学讲计划》的主要内容
《学讲计划》是一个推动教学方式转变的行动计划。它以推行“学讲方式”为导向,以改变学与教的方式、改善课堂教学生态为主旨,以落实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为核心,以“行政推动,全面推进,科学推广”为行动策略,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学讲方式”运用,推进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实现课堂教学质量新突破。
—
2、推进“学讲计划”的目标(1)转变观念,回归规律。
树立四个理念:
A、“天赋”潜能。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业已具备的好奇心,挖掘和发展学生的学习潜力。
B、自主学习。教学过程要提供学生自主感知、领悟、实践的学习时间和机会。C、机会公平。给不同学习速度、思维优势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时间和空间。D、教学民主。尊重和理解学生,发展师生教学相长关系。—(2)改变教学行为,教师“人人达标”
一年内,1/3教师达到“学讲方式”要求的教学标准;
两年内,2/3教师达到“学讲方式”要求的教学标准;
三年内,教师全员达到“学讲方式”要求的教学标准。—(3)改变课堂生态,学校“校校过关”
一年内,1/3学校达到“教改达标学校”标准;
二年内,2/3学校达到 “教改达标学校”标准;
三年内,所有学校达到“教改达标学校”标准。—(4)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经过三年的努力使我市学校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大的转变,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教学管理进一步完善,教学效益明显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新的突破。
—
3、“学讲方式”的概念界定
—
“学讲方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
4、推行“学讲方式”的目的
—
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全程自主学习,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讲出来”、“教别人”的学习方式,边学边讲,调动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问题探讨的深度,着力培训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
5、“学进去、讲出来”的基本内涵
— “学进去”是指通过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等学习方式,调动学的积极性,强调的是达成“学进去”的结果;
— “讲出来”是指通过同伴互助的“做、讲、练、教”方式,把所学的内容经内化后再外显出来。强调的是在“讲出来”、“教别人”的过程中,达成复习、强化所学知识,发展自身综合素质的目标。—
6、“学进去”与“讲出来”的关系
— “学进去”是“讲出来”的基础和依据。
— “讲出来”是“学进去”的动机和结果,是对“学进去”的强化和巩固。— “学讲方式”的实施六原则:
— 掌握学情原则:创新学情调研方式,增强教学针对性和预见性,学会科学的教学设计。
— 自主学习原则: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进去”的积极性,实现课内外学习的有机整合。
— 合作学习原则:建立有效的小组合作教学方式。
— 学生“教”学原则:鼓励和支持学生在课堂中、小组内、黑板前、白板上“讲出来”、“教别人”。
— 当堂巩固原则:运用“遗忘曲线”和“记忆规律”,加强记忆方法的训练,科学复习强化。
— 指导学法原则:注重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7、“学讲方式”的操作要点(1)以学定教,搞好教学设计。
(2)优化教学环节,组合教学流程。
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一般为:“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小结反思”。(3)抓好教学行为的“五学”、“五步”:
学生“五学”:
自学、互学、问学、“教”学、悟学。
教师“五步”: 让一步、慢一步、退一步、停一步、缓一步。— 学生学习行为的“五学”:
自学:指教师指导下的课前预习或课中的自主学习。
互学:以“小组讨论”、“交流展示”为学习形式,在生生互动中解决问题。
问学:以提问、质疑的方式,探讨学习问题,拓展学习内容,达成举一反三。
“教”学:以“讲出来”、“教别人”的方式,深化和巩固学习成果。
悟学:以自主总结、交流体会的形式,感悟学习成果。
— 教师教学行为的“五步”:
“让一步”:预习指导要让学生自主发现、感知和提出问题。
“慢一步”:解决问题不要忙于给出答案,留下“讲出来”的话题。
“退一步”:教师退到后台,把黑板和讲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讲出来”。
“停一步”:在需要帮助和指导的学生旁边驻足观察,以发现问题,单独指导。
“缓一步”:不要急于总结、概括,给学生留出想一想、悟一悟的时间。
—
—
二、怎样认识“学讲方式”
1、“学讲方式”的实施是我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徐州课堂教学方式发展轨迹:
讲授式教学——讲练工程——问答式教学
——学习外地经验——全员参与式教学
——“学讲方式” — 发展轨迹的实质 — 教师行为轨迹:
满堂灌—精讲多练—先学后教—组织“学讲” — 学生行为轨迹:
被动接受—被动练习—积极参与—学会学习(自主、合作、探究)
变化的核心:减少教师讲的时间,增加学生学的时间,逐步实现“生进师退”,“学进教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
2、“学讲方式”的提出,是对外地、本地课改成功经验的完善和发展。导学案、先学后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展自主学习。
全员参与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开展合作学习。
“学进去,讲出来”:既有自主学习,又有合作学习,学讲结合,内外互补,凸显主体,行为明确,确保成效。
核心本质:多方式、多层次、多环节、全过程地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体验感悟,自主建构,合作互动,实现真正学进去(学会)的目标。—
3、推进“学讲方式”是对教学规律的返璞归真 方式 决定 效率
— “学讲计划”的理论依据
—(1)罗杰斯“学生中心”教育思想。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主张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促进学习者学习和成长,为学习者提供适当的环境,激发学习的动机,从而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他认为培养课堂心理气氛的三个最基本的原则是真诚、尊重和移情性理解。据此,— —
— —
— —
— —
— —
— —
— — “学讲方式”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遵循学生认知和发展规律的“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式,用尊重、理解学生学习方式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讲计划”的理论依据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需要只有被人所意识并且试图采取措施来满足时,才有可能转变为动机。学习和求知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据此,“学讲方式”强调以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满足来维持学生学习的持久动力;以学生“学进去”的成就感和“教别人”的表现欲,满足学生认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学讲计划”的理论依据
(3)建构主义理论。当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据此,“学讲方式”强调落实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以自主学习贯穿学习整个过程,给学生提供自主建构的时间和空间。“学讲计划”的理论依据
(4)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全部心理过程是在交往过程中发展的,而表现为合作的教学正是最具有计划性与系统性的交往形式。据此,“学讲方式”强调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心智情感在同伴交往合作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学讲计划”的理论依据
(5)有意义的学习理论。奥苏伯尔认为,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新旧知识不断分化重新组织,才能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据此,“学讲方式”强调关注学情,主张教师教学要以学定教,从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出发设计教学,让学生自主同化、顺应、接纳新知识,反对“照本宣科”、“满堂灌”的盲目教学。“学讲计划”的理论依据
(6)知识分类理论。综合加涅、安德森和梅耶关于知识分类的理论,广义的知识可概括为三大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技能、思维的培养是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转化过程。“讲出来”是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重要途径。据此,“学讲方式”强调把“讲出来”“教别人”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和环节,使程序性、策略性知识的学习掌握成为一种课堂教学的自觉。“学讲计划”的理论依据
(7)“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依据杜威“从做中学”的理论提出“教学做合一”思想,认为对事说是做,对已说是学,对人说是教;“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根本、是中心。陶行知先生推行“小先生制”,他认为: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据此,“学讲方式”强调以帮助同伴“做、讲、练、教”为主要内容的“讲出来”、“教别人”,使学生在教别人的过程中不断反刍内化自己所学的知识,真正达成学生自己的“教学相长”。
“学讲计划”的理论依据
(8)关于遗忘规律的理论。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先快后慢”。而且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经过学生自己的理解、讲述、演示后,短时记忆就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经久难忘。据此,“学讲方式”强调课堂教学中及时的自主复习、小组合作中的互讲强化、当堂的生生互相检测巩固都是极为有效而必要的教学手段。— “学讲计划”的理论依据
—(9)学习金字塔理论。戴尔初次提出、后经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之后把学习方式分为七种,其中学生被动听讲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最差;而“教授给他人”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最好。据此,“学讲方式”强调以学生准确、生动地“讲出来”的要求,激励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对知识进行加工、重组,实现对知识的巩固和深化。— “学讲计划”的理论依据
—(10)学习兴趣激发的理论。大量研究表明,兴趣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乌申斯基曾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据此,“学讲方式”强调通过学习方式的多样、学习过程的竞争与合作、学习成就的不断达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形成积极深刻的思维状态,改变课堂教学中被动沉闷、学习效益低下的状况。
—
4、“学讲方式”是扭转当前课堂教学现状的有效途径和抓手。当前课堂教学现状:
(1)我市部分学校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
(2)我市不同学段学校普遍存在的“部分学生学习”的现状: — 小学阶段:只让部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我举手——老师不喊我
— 中学阶段:只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
— 根本原因:教学方式不能满足所有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自主、合作、求助、探究等)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
讲授式——单一化教学,学生被动识记。
问答式——以点带面式教学,抓少放多。
讲练式——接受型训练教学,学生被动大量做题。
“先学后教”——演化为强制重复型教学:
主动+被动=抵消
“三讲三不讲” 变成“三讲+三讲” —
三、实施“学讲方式”要借助两大利器 利器之一:导学案
1、正确认识导学案需分清“三案”:
教案—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案
学案—学生为开展自主学习而设计的学习方案。
导学案—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学习方案。
2、理顺三者关系:
教师 拐杖、过渡 学生
—
3、找准导学案的“导向”
(1)引导学生对新的课程内容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索研究。(2)形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等行为习惯和能力的导向:
导读、导思、导问、导研。
(3)教会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学会学习。—
4、导学案的共性问题
(一)编写上的问题:
1、缺乏引导性,单向指令性太强,学生只能被动地完成。
2、目标偏离,过于强调基本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忽视了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3、形式单一,功能趋同。习题多于问题。导学案变成作业本、习题集、考试卷,学生每天陷于题海之中疲于应付。
4、过于追求共性和统一,未顾及学生的学习差异,缺少个性化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的时空。
5、课型不均衡。重新授课,轻其他课(复习、写作、实验、练习等)。
6、容量大,篇幅多,贪多求全,目标分散,加大开支,增加负担。
(二)使用上的问题:
1、编用脱节。重编写,轻使用。
2、课内外脱节。重课外,轻课内。
3、行为方式单一。重自学,轻合作。
4、缺少互动。课堂上教师讲学案,学生对答案,缺少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
5、缺少有效地检查反馈机制。重布置,轻落实。
6、缺少有效地评价机制。重做轻评,缺少动力,无以为继。— 利器之二:小组学习
1、什么是小组学习
小组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在一起开展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 关于对“小组学习”的理解:
— 小组学习也叫“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彼此协助、互相支持的学习方式。这是相对于“独立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
— 合作学习的方式包括同位交流合作学习、小组研究合作学习和师生共同讨论合作学习等几种。— 合作学习贵在“合作”,即让学生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各自负责任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并形成小组的合作成果。
—
2、小组学习的基本特征(1)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
(2)以小组明确的目标达成为标准;
(3)以小组成员相互依赖的合作性活动为主体;(4)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其中,“以小组成员相互依赖的合作性活动为主体”是“小组学习”区别于传统班级教学最本质的特征。
某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做法: —
—
1、小组建立的目标: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成功的情境,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成绩,更要帮助同伴实现学习目标。
—
2、小组建立的形式:根据性别、学习能力和性格等异质特征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再根据小组成员学科成绩按分数编号,成绩高的是1号,低的为末号。—
3、小组成员学习情况得分:每个小组由末号学生作为举手人,作用在于获得发言权。学号不同所得分值不同:末号自己发言可得6分(假定小组有6人);指定同组5号发言只能得5分,4号发言只能得4分,以此类推,同组1号发言只能得1分。全组无人回答则零分。发言次数多则取平均值。
—
4、小组学习情况的评价:宜采取捆绑式评价。每堂课由任课教师根据各组学习情况进行得分,主动回答、小组全答、有创新的答案等等可以加分。然后指定班级学习委员每天将各小组得分计入当天评价表。一周评选一次前三名小组,可选择在周测试时进行加分。评价成绩每月累计一次,评出班级第一名学习小组。—
四、实施“学讲计划”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1、付诸行动,领导班子是关键。
(立场坚定、团结一致、相对稳定)
2、讲究策略,政策导向是关键。
3、校本教研,建立机制是关键。
4、达标过关,评价标准是关键。
5、规范行为,构建模式是关键
6、精通原理,搞好培训是关键。
7、深入持久,树立典型是关键。— 实施《学讲计划》总的要求:
—
一、这是一项徐州市教育局的重点工作任务,三年内要“人人达标”。—
二、要重视理论学习,不断感悟教育教学规律,并将所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最终掌握教育教学之“道”,提高工作效率。
—
三、要积极交流研讨,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探索不同课型模式,在研究过程中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邳州市“学讲计划”实施方案
— 在2014年的教学调研及指导中,邳州市教研室将重点落实以全过程跟踪管理,强力规范“学进去,讲出来”课堂教学六环节。2014年全年,邳州市教研室将以“课前(或课堂前期)预习(导学)→课内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小结反思”这一教学六环节为依据,全面重新制定邳州市课堂教学评价细则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以教师全员听课大力促动教学“六环节”的全面实施和彻底落实。
— 为抓好落实,2014全年,高中:我们将推行所有教师人人上课,教研员 全员听课,依据“学进去,讲出来”教学六环节,打出分数,排出名次。初中、小学:城区教师人人上课,农村教师至少一半教师上课,教研员全员听课,打出分数,排出名次,比较出优劣。
祝各位教师在《学讲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实现个人的专业化成长!
谢谢!
E-mail:276710556@qq.com
第四篇:学讲心得
“学讲计划”学习心得
让“学讲计划”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光彩
铜山区茅村实验小学 叶海丽
最初对“学讲方式”这个专业名词只简单了解其字面意思,即“学进去,讲出来”的教学方式。对于具体如何操作却感到棘手。通过教育局和学校组织了几次关于“学讲课堂”的观摩课活动,以及在自己对理论的学习和课堂实践。对学讲方式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讲方式是学习方式和教学行为的变革,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教别人”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剌激,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能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激活学生对文本的体验、理解、感悟、欣赏和表达。
联系教学实际,我觉得我们最应该做到的,就是履行学生行为的“五学”和教师行为的“五步”。学生行为的“五学”,就是指学生的“自学、互学、问学、‘教’学、悟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而课前的自主预习正是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自主学习的形式一般有看书自学、自主探索、课前预习等几种。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班级情况,选择自主学习的形式。此环节要突出学生的学,彰显学生的独立思考。同时,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让一步”空间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发现、感知,提出问题。教师不要在教室内盲目走动,要“停一步”在需要帮助和指导的学生课桌旁驻足观察,发现问题,“一对一”教学。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留下的疑点和困惑,一般要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和教师讲解来解决。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讨论疑点难点,并通过“兵教兵”实现“一对一”辅导。小组通过讨论得出观点和不同意见,进行全班交流展示。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做一位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要急于指出给出答案,要“慢一步”挑明,要给学生留出可讲的话题,要“退一步”把黑板和讲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讲出来”。在学生难以学会和理不清的情况下,教师再直接讲解。最后,小结反思也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要“缓一步”概括总结,要给学生想一想、悟一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讲出来成果和体会。也就是说整个一堂课学生都是主角,教师一直都是配角;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也要尝试更新自己的观点,变单一模式为分层组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变冰冷评价为温情对话,这样一来,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会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以上是我这段时间来学习“学讲计划”的心得体会,衷心希望“学讲计划”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绽放光彩!
第五篇:推行“学讲方式”教学心得
推行“学讲方式”教学心得
学校推行学讲计划以来,经过开学以来的课堂实践,体会如下:
在新的课堂模式下,学生身份变为了双重的,每位学生既是学生也是一位小老师,而这些黑板就成了展示他们知识的小舞台。有了教室周围的一块块黑板,学生在分组学习的过程中有了问题、发现或学习成果时,可以随时写上去,以便第一时间和同学分享,有利于知识的扩展,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种全新的教室格局下,老师从一个灌输者的座位上走了下来,坐在学生身边,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让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平等平等的对话关系。而学生以组为单位的环形座位使得同学之间变成了一种互助关系,为同学间沟通交流和合作学习提供了有力条件。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
虽然课堂的主角变成了学生,教室并不是课堂上可有可无的存在。教师的工作主要在于对学案的编写上,学案成为教师影响课堂教学的主要抓手,学生在学案的引领下读书,在学案的引领下学习,在学案的引领下做学习报告,在学案的引领下去展示。在这种模式下,课堂已然已成为学生探究、展示的舞台,教师只需要适时的对学生的学习报告和课堂展示做出指导、点评、引导就可。学生先在学案的引领下自主学习,即学生带着任务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可以小组分工,查资料,讨论等。学生将自主学习成果在全班进行展示,教师适时做出评价和引导。在这种课堂模式下,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也必须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他们成了课堂上真正的主角,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其次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还在于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方向进行引导,并且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适当、中肯的评价,这也是学讲课堂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进行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后,我也有很多的困惑。首先就是每节课能处理的教学内容太少,课时有限,怎样完成每学期的教学任务成为一个难题。其次就是有些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如何让学生自学、互教成为另一个难题。还有就是如何在课堂上做出及时有效的评价,也是一个难题。很多学生在刚刚开始“学讲”教学的时候很关注小组评价,能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中来,时间长了就无所谓了,又恢复原来的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