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
课题:美丽的花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画五颜六色的花,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培养学生对画画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如何通过观察,引导学生画五颜六色的花,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美丽的花朵。
2、授新课:
(1)教师拿出两幅图片,提出问题:你最喜欢的花是什么样子?怎样表现你最喜欢的花?
(2)学生讨论,并派代表进行回答
(3)教师小结:花儿的颜色各有不同,用不同的工具材料表现出来的画面效果是不一样的。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四、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保持教室卫生。
五、课后拓展:
想象一下,还可以怎样来画美丽的花
课题:各式各样的鞋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欣赏并发现各种材料制作的鞋子所具有的不同风格特征及民族特色。
2、通过观察讨论,知道鞋子的外形特征与组成部分,学会用各种材料,使用各种方法设计制作一双有趣且有特色的鞋子。
3、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尝试用各种不同材料做鞋子的运用。教学重难点:
运用各种材料制作不同造型的鞋子。
教具学具:草、棉质布、剪子、线、其它自己需要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各式各样的鞋。
2、教师拿出几双材质不同的鞋子,让学生们观察,并提出问题:这几双鞋是用什么材质做成的?
(1)学生欣赏教师带来的各种鞋子,引导学生通过“看”,“想”,“说”,了解不同造型的鞋子的共同特点及组成部分。
(2)以小组为单位,对各种不同材料的鞋子进行讨论,分析,提示学生仔细观察,大胆联想,找出根据各种材料制作鞋子,注重在质地,图形或色彩上产生不同效果。
(3)老师小结:绘画制作鞋子时要注意鞋子的不同造型,制作效果的协调,鼓励学生制作出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鞋子不必全部具有具象的图形,可以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感受,通过直觉进行大胆随意的创作。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学生做作业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由学生自由选择制作方法。使用彩色广告纸,彩泥里,可以利用其鲜艳,强烈的色彩感觉,突出表现鞋子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四、教学拓展
1、可以使用各种广告纸,旧画报,采用碎纸粘贴的形式,产生马塞克式的效果来制作鞋子的鞋底或鞋面。
2、寻找各种不同颜色,图案的小布片,采用“剪”,“贴”,“缝”等方法,完成鞋子的创作。
3、用折纸制作立体的鞋子造型,再用水粉颜料添加花纹,颜色。
4、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组鞋子的设计制作作品,并粘贴在废旧的纸板上,同时为版面确定主题,美化设计,进行展示,评比。
课题:团包纸工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利用皱纸团包的各种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学生根据想象,创造,将皱纸团包成各种简单的外形,并尝试将制作完成的皱纸团粘接组合成不同造型的小艺术品。
3.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进行立体造型。
4、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
1、熟练的运用“团”“包”的方法,制作一件立体的纸作品。
2、艺术设计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理解能力。教具学具:皱纸,彩色手工纸的边角料,废料,剪刀,胶水,小镊子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通过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或照片,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立体造型艺术,了解立体造型艺术基本的构建原理。
2、发展阶段
学生大胆想象,创造,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选择几个造型进行粘贴组合,采用“团”,“包”,的方法,每人制作一个纸立体造型或小组集体创作一组纸立体作品。
(1)组织小组讨论,尝试,将皱纸揉,团,包各种造型的方法。游戏:比一比,赛一赛,哪组团包的造型最多。
(2)利用皱纸团包各种造型时,引导注重抓住各种物体的外形特征,要求学生所选择的造型的外形应以简洁,形象为主。(3)利用制作好的各种皱纸团造型组合立体造型时,着重讲解粘贴:各个皱纸团包造型间的大小变化。粘贴接触面的大小,整个立体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细部的刻画。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教学拓展
1、集体采用皱纸团包的方法与彩泥设计组合成一组立体造型的作品,展示在自己的班级或专用教室内。
2、学生用旧报纸制作的团包的纸立体作品,再根据学生个人的喜好,用水粉色或丙烯颜料,将其涂上不同的颜色。
第二篇:三年级 上册语文第12课教案
12、《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难点: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准备:录音带(适合做朗读背景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题:
1、师:秋的脚步轻轻,可我们还是分明听到了秋的声音,不信,你听!(录音响起)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聆听,想像一下,你的脑中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音乐中师范读全诗)
2、你觉得这秋天的声音美吗?生:秋天的声音很美。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
请学生读课题,读得美一点。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学生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检查
3、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
4、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是否可以小组合作学习)
(其中的哪一种因学生说了拿来体验感悟)(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
(1)、“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看课件)
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妈说:“
”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呵,多美的黄叶啊。
(2)“蠷蠷”蟋蟀振动着翅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看课件)
蟋蟀在唱着“
”朗读指导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课件)舍不得走,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朗读表现。
(4)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发出“
”的声音,(课件)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秋风吹过,田野里
果园里
……人们的心里
你能用朗读表现么?
配乐朗读1----4节。
三、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学生发散说,师引导到诗歌的形式,为写打下基础。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来说。
师:是啊,秋的声音,我们已经说了好多,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像这个小诗人一样把它们写下来好吗?
出示:听听,秋的声音
四人小组合作,写诗,每人一段,合成一首 展示: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来。
师小结:是啊,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到秋的声音,我们的心里多么——()
就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我们的喜悦吧!
感情朗读。
扩展,可以欣赏一首写秋的诗歌,送给大家作为礼物。布置作业。
1、为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搜集有关秋的诗歌,画面,歌等
3、感受秋天写诗:看看,秋的色彩——————
闻闻,秋的味道———— 板书:
12、听听,秋的声音
黄叶 蟋蟀 大雁 田野 匆匆来去
第三篇:三年级语文第12课语文教案
12、想别人没想到的学习目标
1、自学生字词。
2、理解课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3、通过诵读品味,理解小徒弟为何会被画师称赞。
4、结合生活实际,学会“想别人没想到的”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读课文,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的意思。
难点:
1、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
2、学习他人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一、自主学习
1、读准读熟下面的词语。
.......
召集骆驼连绵起伏若隐若现恰好
2、结合课文理解下面的词语的意思。
召集连绵不断恰好恍然大悟
3、从课文中找到三个AABB式的叠词写出来
4、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合作学习(默读一遍课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1、画师给徒弟出了一个什么样的题目?请在课文中画出来。
2、大徒弟是怎样画的?请用“ ”在课文中画出来。
3、二徒弟是怎样画的?请用“波浪线”在课文中画出来。
4、小徒弟又是怎样画的?请用“双直线”在课文中画出来。从哪能看到他的作品呢?
5、画师觉得谁画得最棒?为什么?
三、展示。
学习收获: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外延伸:在生活中,你想到过别人没想到的事吗?
第四篇:湘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2课--《青花瓷》教案
《青花瓷》教案
——秦文平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选自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十二课,课题《青花瓷》是学生比较陌生的知识点,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呈现,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间。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个“中心对称图案的方法”,学生可以在纸盘上随意画出任何图案,从而使学生有创新精神和图形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美术内容的要求以及结合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将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本文的教学目标作简要的阐述。
1、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艺术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2、认识瓷器及青花瓷器的特点。
3、学习用蓝色水笔画青花瓷用具。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及结合本文的内容。教学重点设计为:感受瓷器及青花瓷器的艺术美。教学难点设计为:设计青花瓷器花纹图案。
四、教法与学法
新的美术课程提出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教师应该在充分相信并且尊重每位受教育者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帮助学生建立符合各自个性天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体验,这决定着学生有可能具有丰富而自由的创造力。因此,我引导学生运用了观察学习法,通过观察图片,与学生一起探讨青花瓷的特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解决创造过程中的问题。
(二)学法:
1.自主学习法。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扮演着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以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2.合作学习法。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使学生互学互鉴,在小组的讨论交流中不断得到启发,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
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我将围绕以下7个环节来对教学过程进行具体解说。
(一)瓷器的历史和认识
1、说说china的中文含义,你是用什么方法得知的。
2、为什么? 揭示课题:瓷器。
(二)告知课前学习结果:瓷器的悠久历史
1、瓷器被称为china
2、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中国被称为瓷国。
3、瓷器有哪些器型
(三)主要讲解青花瓷盘
1、观察发现青花瓷盘
(1)观察青花瓷盘的图案,从内容、结构、画法、色彩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讲解。(2)找找青花瓷盘上不同类型的纹样,它们分别在盘子的什么部位? 引出主纹和辅纹的知识。
2、青花瓷的图案特点:
学生汇报完成任务的情况: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学生经过小组的合作,学会总结和表述。
(1)有排列有序的连续纹样,有突出主题的单独纹样。(2)画面工整精细图案疏密有致。
(3)连续性的纹样多出现在盘子的边缘部位;而单独纹样多出现在盘子的底部。通过欣赏观察,了解青花瓷的图案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设计。
(四)青花瓷图案设计
1、用文字的形式教会学生绘画青花瓷盘的步骤
点、线、块及基本形的组合;动物、植物、人的图案设计;白纸和蓝色的水笔。
2、用图画的方式展示绘画盘子的步骤
事先由我自己绘画完成好了三个青花瓷盘,并且用中国结做装饰,请同学拿着老师的作品绕教室一周做展示。
3、欣赏其他学生完成好的青花瓷盘作品,以图片的形式呈现。
(五)学生设计
1、请你为纸盘来设计漂亮的图案(播放青花瓷歌曲)
2、学生设计图案个别指导:
3、阶段性交流:(1)学生蓝色的笔来绘制设计青花瓷盘。
(2)阶段性的交流。注重发现学生设计中的闪光点,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
(六)作品展示
(1)作品展示:
(2)说说你设计中的亮点和你还想如何做的更好。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优点和还想改进的方法,学习总结和评价,让学生自评、互评,培养学生勇于表达的能力,帮助学生确立独特的审美个性。
(七)拓展
把自己做好的青花瓷盘做好装饰,然后用来装点我们的生活。
六、教学评价
以上几个环节,从讲授新知,到实际运用拓展延伸,环环相扣,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重视知识的形成,又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知识,使整堂课活跃起来,避免了枯燥无味的教学,使学生愿学,乐学,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至此,本课的教学任务全部完成。
七、板书设计
青花瓷
主纹——唯一的、完整的图画 辅纹——连续不断、重复出现的花纹
第五篇: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2课《变废为宝》教案
第12课
变废为宝
课 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废旧材料。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废旧材料加工成各种物品。3.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出立体或半立体的工艺品。教学难点:制作的方法及作品的新颖、美观。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收集各种废旧材料、老师用各种旧材料制作成工艺品、剪刀、双面胶、彩纸、蜡笔等 教学方法:欣赏、演示、讨论、练习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魔术导入
师:今天,能和咱们班同学一起上美术课,老师心理特别高兴,所以给每个同学准备了一杯饮料,让我们干杯吧!
师:这可不是一般的饮料,它具有神奇的功能。变,我变成了魔术师。我就利用这个纸杯变个小魔术吧。师把纸杯变成一朵小花。
师:看,由一个废纸杯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小花。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废弃用品没能得到很好的利用,不仅造成了浪费,甚至污染了环境(多媒体展示)。刚才每个同学都和汤老师一样喝了神奇的饮料,现在你们也是小魔术师了。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变废为宝的魔术吧。
板书课题――变废为宝
二、欣赏中展开想象
师:魔术师我今天也变出了一些漂亮的宝贝,你们想看吗?不过,我有一个小要求:仔细看,认真想,这些好东西都是用什么废弃物怎样变出来的? 生欣赏老师的作品。
师:看了这么多漂亮的作品,你喜欢吗?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它是用什么东西变出来的?(生答)
师小结:咱们的小魔术师观察得真仔细,这些宝贝都是用我们平时常见到的废弃物变成的,所以可别小瞧这些东西,比如这个小瓶盖,根据它圆圆的外形,我可以把它变成花心、变成汽车轮子、变成娃娃的笑脸等等。那这个小盒子呢,你觉得它可以变成什么呢? 师:同学们想象力可真丰富,那想不想变出比老师做得更好的东西来呢?为了做得更快更好,老师给你一个有情提示:我们必须先选好你要变的废弃物,然后根据它的外形特点进行设计加工。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几个人合作。下面请和小伙伴商量一下如何制作。生讨论,个别回答。
三、激情中投入制作
师:我相信你们的金点子都是很棒的,那现在就用你们的实际行动来证明吧。让我们脑筋转起来,让我们的小手动起来。让我们变废为宝。(开始制作,放音乐。)
四、开个小小展示会,体验成功的滋味
师:好,有的同学已经做好了。下面请全班同学都来参与,不管你做没做完,请你都把你的作品放到这个展示台上。师:现在请小魔术师来介绍你的作品,给他起个名字。生介绍自己的制作。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师:今天我们都积极开动脑筋,把废弃物变成了漂亮的宝贝,瞧,(多媒体展示)我们还可以变成漂亮的小棋、首饰盒、书架等实用的物品。总之,希望我们的每个同学都能成为一个变废为宝的环保小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