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健康领域活动 能干的小手
大班健康领域活动 《能干的小手》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发现幼儿吃东西不洗手,喜欢啃手指,这些都是不好的习惯,为了纠正这一不良习惯,我特此设计了以能干的小手为主题的健康领域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活动来认识小手,喜欢小手,保护小手。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手的外部结构,并认识手指的名称,知道手的作用。2,能够正确使用和保护小手。
3,体验小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手的结构以及作用 难点:能够正确使用和保护小手
活动准备:
歌曲《幸福拍手歌》,PPT 活动过程: 一. 活动导入
导入语:播放《幸福拍手歌》,听完这首歌,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刚才用我们的小手在干什么呀?(拍手)
二. 了解手的结构
1.我们的小手刚才在做拍手的动作对不对呀!那请小朋友看一看我们的小手上都有些什么呀?(手心,手背,手指头)那请小朋友看一看我们的的手指头有什么不一样呢?(长短不一样),这些手指宝宝和我们的小朋友一样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名字,现在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它们吧!
2.(出示手的图片)请小朋友看一看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呢,现在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手指宝宝吧!这个最短的手指是大拇指,伸出你们的大拇指给老师看一看;那这个大拇指旁边这个手指叫食指,伸出你们的食指给老师看一看;这个食指旁边比食指还高一点的手指叫中指,伸出你们的中指给老师看一看;这个中指旁边的手指叫无名指,伸出你们的无名指给老师看一看;最后一个手指叫小指,请小朋友伸出你们的小指。
3.现在小朋友都认识了这些手指宝宝,手指宝宝告诉老师,说它很喜欢我们的小朋友,想和我们的小朋友做一个游戏,你们愿意吗? 4.请伸出你们的小手一起做游戏吧!
大拇指大拇指是爸爸,爸爸会开车,嘀…叭… 食指食指是妈妈,妈妈会洗衣,搓…搓… 中指中指是哥哥,哥哥会拍球,啪…啪… 无名指无名指是姐姐,姐姐会跳舞,啦…啦… 小拇指小拇指就是我,我会打鼓,咚…咚…
5.现在我们的小朋友都和手指宝宝成为了好朋友了,老师也想和手指宝宝成为好朋友,有哪个小朋友愿意帮老师介绍一下手指宝宝呢?让老师也和它们成为好朋友(请个别幼儿介绍五个手指的名称)。
三.了解手的作用 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我们的小手,还用小手做了游戏,那我们的小手除了能做游戏,还能做什么呢?(请小朋友回答后出示幻灯片进行讲解)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用小手在干什么呢?
我们的小手可以做好多事情呀!我们的小手能不能干呀!那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我们的小朋友,如果回家后我们什么事情都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帮我们做,那我们的小手会不会很能干呀?
我们的小朋友回家后应该怎么做呀!(请小朋友回答),我们的小朋友说的可真好,我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爸爸妈妈做一些我们能够做的事情,这样我们的小手才会更能干。
三. 了解保护小手的方法
我们的小手这么能干,能做这么多的事情,那我们小朋友是不是要好好的保护我们的小手啊!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小手呢?(请个别幼儿回答),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是怎样保护小手的呢(出示幻灯片)
小结:勤洗手,勤剪指甲,不能咬手指,冬天要戴手套等等
四. 结束语
今天我们和手指宝宝做了好朋友,还玩了手指游戏,知道了小手的作用和保护小手的方法,请小朋友回家后多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二篇:中班健康活动—能干的小手
中班健康活动:能干的小手
——执教者:徐伟芳
活动目标:
1、认识手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
2、使用筷子夹东西,体会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3、简单了解保护手的方法。
活动重难点:认识手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活动准备:
1、手的图片
2、动物大指偶5个
3、人手一双筷子、一个杯子、小零食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谜语引入活动
1、你的小手会做什么?(个别回答,与旁边的幼儿交流)
2、老师小结: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是我们最好最好的朋友了,但是你们平时有没有好好的认识一下自己的小手呢?
二、观察认识手
1、请小朋友仔细的观察一下自己的小手,看看自己的小手上几个手指头,每个手指头是不是一样的?说一说每个手指头的名字。
2、认识手指名称。
(1)介绍手指名称。出示图片,分别介绍五个手指的名称。
(最矮最粗的叫大姆指,让幼儿伸出大姆指表扬表扬小朋友,也表扬表扬自己,最细最小的叫小指,让幼儿伸出小指;中间最高的是中指,让幼儿伸出中指;中指和大姆指中间的叫食指,请幼儿伸出食指;中指和小指中间的叫无名指,幼儿伸出无名指。)(2)游戏巩固认识手指。
a、老师分别将动物指偶戴在五个手指上,幼儿说: 老师将* *戴在* *指上。b、谁的反应快:教师说一个指头的名字,幼儿快速出示相应的手指
3、认识手的其它部分。(1)手指长在哪里?(手掌)(2)手还可以怎样分?(手心、手背)老师伸出手心,手背提醒幼儿。
(3)游戏巩固认识手心手背:你的手心在哪里?教师快速说出手心(手背),幼儿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手心手背拍手
三、我的小手真能干
1、刚才小朋友都很能干,很快的就认识了自己的好朋友的名字
2、为了表扬你们,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好吃的,但是请你们的小手来帮忙,用筷子把好吃的东西夹到自己的杯子里,看谁能得到能多得礼物!
3、幼儿自由夹食品
4、你们夹到了什么东西?有几个?教师根据幼儿的情况进行反馈 小朋友真能干,在小手的帮助下都得到了老师的奖品。
四、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小手
1、如果没有手会怎样?
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手?
3、老师小结:勤洗手,保持手的清洁,不玩刀和其它尖的东西,以防触伤自己的小手,冬天外出戴手套,涂一些护肤品等 活动延伸:
让幼儿继续使用筷子,争取每名幼儿都有奖励。
第三篇:健康《能干的小手》说课稿
府谷县第三幼儿园第三届高效课堂教学大赛
健康《能干的小手》说课稿
孙丹
一、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都是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长大的,家长一再的包办,通过此活动的开展,能使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干,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总是依附于家长,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说教材
《幼儿园教育纲要》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首位”。由于幼儿生活经验少,对自己的小手认识不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平时生活中常会把手指放入嘴巴、啃指甲、玩刀子、剪子等,引来很多安全隐患。
三、说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向导作用。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将目标定为:
1.认识手的结构,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2.帮助幼儿理解,体会自己的小手很能干。3.简单了解保护手的方法。
四、说活动重难点
重点:帮助幼儿理解,体会自己的小手很能干。难点:认识手的结构,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
五、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为了使活动具有趣味性、综合性,我做了以下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5种颜色的手指“衣服”
六、说教法 府谷县第三幼儿园第三届高效课堂教学大赛
托尔斯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采用的教法有:提问法、多媒体教学法、讲述法。
1、提问法: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事物,要求幼儿再现已掌握的知识,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手段。活动中我运用启发性提问(如:这个演出是用什么表演的呢?你们的小手能干什么呢?该怎么保护呢?)引导幼儿思考、讲述。
2、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播放课件,使画面更直观更形象,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讲述法: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了解手的结构,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让幼儿参与活动中,能更有兴趣地听讲。
七、说学法
本次活动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倾听表述法: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认真倾听,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并通过语言激励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交流讨论法:引导幼儿针对问题主动探索,发现学习,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在说一说的轻松氛围中掌握学习重难点。
八、说活动过程:
我将整个活动设计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活动导入部分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好看的表演,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抓住幼儿的好奇心,很自然地将幼儿的思维带入到下面的活动之中。
第二部分是活动基本部分,在这部分里我设计了三个主要活动环府谷县第三幼儿园第三届高效课堂教学大赛
节。
第一个环节是播放课件,观察认识手。1.请幼儿仔细观察手并回答问题。(1)看一看我们有几只手?(两只)(2)手上有几根手指头呢?(10根)2.认识手指名称。
(1)介绍手指名称。出示图片,分别介绍五个手指的名称。(2)巩固认识手指的名称。3.认识手的其它部分。
第二个环节是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使他们体会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第三个环节是让幼儿讨论,我们的小手这么能干,那么我们该怎样保护手?
第三部分是活动结束部分。
装扮五指朋友,并去和其他班的小朋友分享!第四部分是延伸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提醒、督促幼儿学着自己的事自己做。
第四篇:幼儿园健康活动《能干的小手》说课稿
幼儿园健康活动《能干的小手》说课稿
中税小学 何靚
一、说教材
《幼儿园教育纲要》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首位”聋幼儿由于生活经验少,对自己的小手认识不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平时生活中常会把手指放入嘴巴、啃指甲、玩刀子、剪子等,引来很多安全隐患。《能干的小手》是小主题《我的身体作用大》中的一个活动内容,我选择本活动是由于:
1、本班幼儿已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识,对身体各器官逐步产生探索兴趣。然而,幼儿对身体器官的认识还很肤浅,爱护身体、保护自己的经验又比较缺乏,此活动的进行,可以使孩子认识自己的小手,知道小手的用处,对自己的小手感兴趣并萌发保护小手的意识。
2、现在的孩子都是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长大的,特别是这些听力残缺的特殊儿童,因自身身体上的残缺,家长一再的包办替代使聋儿失去了一些自我服务的机会,通过此活动的开展,能使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干,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总是依附于家长,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3、本活动灵活性强,不受季节、时间、环境的限制。
二、说角色游戏
幼儿年龄在4岁左右,他们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他们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平时总喜欢把自己想象成故事1 中的某一角色,但由于词汇贫乏,幼儿在游戏中想说又不知该怎样说,即使说了也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因此,我想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给幼儿提供说话的机会。
三、说目标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有水平,我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
1、通过观察,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小手。
2、引导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用小手大胆操作表现,体会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3、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保护手的方法,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四、说教学重难点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活动教育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确定为:引导幼儿通过活动了解自己的小手,知道手能做许多的事情。幼儿能用小手大胆操作,体会自己小手的能干。活动的难点为: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手能做得许多事情。
五、说教法
1、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能够给幼儿带来许多乐趣。我班的幼儿年龄差异大,经验缺乏好模仿,所以在活动中多处采用模仿游戏,如:组织幼儿一起用手变魔术、做手指游戏、模仿洗手的动作等,在游戏中使幼儿自然感受得对手的认识,知道了手能做许多事情。
2、谈话法:所谓谈话法,就是围绕活动内容,通过教师提问,2 引导幼儿回答的一种方法。由于幼儿年龄小,经验少,在引导幼儿认识小手时,就通过以教师为主,幼儿为辅的谈话,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围绕我的手上有什么,我的小手本领大,怎样保护手等问题,师幼进行谈话、讨论,达成共识完成教育目标。
3、多媒体的运用,以辅助教学。对幼儿来说,学习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因。然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幼儿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而“多媒体”的合理运用能使这些因素得到优化,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我借助多媒体视频播放,利用它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特点,为幼儿营造充满情感,如临其境的氛围,多方位地刺激幼儿的感官。使幼儿在特定情境中,不但能获得大量生动、形象、具体的表象,而且能感受到特定的气氛的感染,活跃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发幼儿学习的动力。
六、说学法经验感知法
由于本班幼儿的经验缺乏又喜欢模仿,容易在经验分享中产生人云亦云的现象,如在讨论小手会干什么时,一个幼儿说我的小手会刷牙,其他的幼儿也会跟着说会刷牙,幼儿的思路打不开,就不能较好地完成教育目标。所以我为幼儿准备了不同的玩具,通过幼儿的实践操作,拓展幼儿的经验,再通过教师适时的引导,幼儿的思路就会打开,经验就能较好的分享,知道手会玩很多的玩具,会做许多的事情,并能尝试着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能够有效的化解难点,突破重点。
除经验感知法外,游戏法也贯穿于活动始终,有趣的操作活动,3 夹珠子,手指拓印画,引发了幼儿的兴趣;讨论法、谈话法引领幼儿认识手心,手背,左手,右手以及手的功用;经验感知法的运用使幼儿在游戏和探索中知道小手能做许多的事情;通过倾听教师讲解、回答问题,孩子认识到手能做许多的事情,了解了保护小手的方法。
七、说活动准备
根据幼儿喜欢玩玩具这一特征,为幼儿准备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玩具,有积木、手铃、串珠等;为拓展幼儿的视野和经验,准备了哥哥姐姐会做什么图片一套(或视频)为避免空洞的说教还准备了手套、护手霜等物品。操作材料:(筷子、珠子、水粉颜料、白纸、)
八、说教学流程
本活动是一个综合活动,包含健康领域、美术领域的内容,我采用游戏引入----师生讨论----探索感知----谈话小结的教学流程,逐步深入,环环相扣,自然达成教育目标。
(一)、视频播放,引入活动活动开始。
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以变师生互动律动引入活动,能有效地吸引孩子,诱发孩子的兴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引发孩子对小手的兴趣,对下一个环节认识手做好了铺垫。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此游戏活动能够面向全体,能力差的、胆子小的幼儿也能体会到成功和快乐。
(二)、通过观察、比较、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小手。
教师和幼儿一起伸出手并提问:
(1)小朋友我们有几只手?(两只或一双)(2)老师的手和你们的手有什么不同?(大小之分)(3)再看一看说一说我们的手长什么样?
伸出手心引导幼儿认识手心,并做一做拍手的动作。
(4)用同样的方法让幼儿再看看、听听、说说、做做中认识手背、手指、手指甲。
(5)伸出手指并拢手指比一比,小朋友每个手指都一样长吗?(不一样有长有短)教育不能通过灌输来进行,必须通过幼儿自己的活动来进行,通过观察、比较、游戏等形式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小手,知道每人都有一双手,有手心、手背、手指头、手指甲。每根手指都不一样有长有短。
(三)、观看课件,拓展幼儿经验,知道小手能做很多事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小手可以干什么吗?
出示课件观看:
图片中的哥哥姐姐在干什么?(逐一出示幼儿回答)小朋友你的小手还会做什么事?(幼儿可根据经验回答)幼儿回答完后,教师小结:我们的小手可以洗脸、刷牙、拍球、穿衣服……
(四)分组操作练习
1、A类幼儿操作活动:筷子夹珠子。
B类幼儿 画画。
2、教育幼儿讲卫生(活动完成后手不要乱摸,不要把手放入嘴巴,要洗手)
(五)拓展经验,保护小手。
我们的小手这么重要,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小手呢?启发幼儿说出保护小手的方法。(勤洗手,保持手的干净,不玩刀和其他尖锐的东西,冬天外出要戴手套,涂一些护肤品。)
我们怎样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呢?(督促幼儿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还要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九、说本节课的亮点游戏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能够给幼儿带来许多乐趣。因此本届活动课的亮点就是根据小班的幼儿年龄小经验缺乏好模仿的特点,在活动准备中我们为幼儿准备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玩具,有小汽车、积木、手铃、串珠等;为拓展幼儿的视野和经验,准备了哥哥姐姐会做什么图片一套;为避免空洞的说教还准备了手套、护手霜等物品;在活动设计中,组织幼儿一起用手变魔术、做手指游戏、模仿洗手的动作等,在游戏中使幼儿自然习得对手的认识,知道了手能做许多事情。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游戏活动能够面向全体,能力差的、胆子小的幼儿也能体会到成功和快乐。
第五篇:中班健康活动能干的小手182184
中班健康课:
能干的小手
张艳
活动目标:
1、认识手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
2、帮助幼儿理解,体会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3、简单了解保护手的方法。活动准备:
1、手的图片若干
2、动物指偶5个 活动重难点:
认识五个手指的名称,理解体会自己的小手很能干。活动过程:
一、导课
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操,在做手指活动的同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小手。
二、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使他们体会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提问:我们的小手除了会做刚才做的事以外,你的小手还会做什么?(请个别幼儿回答)老师小结: 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可以做这么多的事,那么,小手为什么会这么能干呢,手上有些什么呢? 请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细地看一看。
三、认识手
1、让幼儿观察手
提问: 你的手上有什么?(手指)
2、有几根手指?(5根)带领幼儿数一数
3、认识手指名称(1)介绍手指名称
教师伸出手,分别介绍五个手指的名称。最矮最粗的叫大拇指,让幼儿伸出 1 大拇指表扬表扬其他小朋友,也表扬表扬自己,最细最小的叫小指,让幼儿伸出小指;中间最高的是中指,让幼儿伸出中指;中指和大拇指中间的叫食指,请幼儿伸出食指;中指和小指中间的叫无名指,幼儿伸出无名指。(2)强化对手指的认识。
a.老师分别将动物指偶戴在五个手指上,幼儿说: * *戴在* *指上;
b.游戏:“戴指偶”老师说一个手指的名字,幼儿说出是哪个指偶在这个手指上,老师也可以说出一个指偶的名字,幼儿说出指偶所在的手指。
4、认识手的其它部分。(1)手指长在哪里?(手掌)(2)手还可以怎样分?(手心、手背)老师伸出手心,手背提醒幼儿
四、幼儿讨论:
如果没有手会怎样? 怎样保护手?
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老师小结:勤洗手,保持手的清洁,不玩刀和其它尖的东西,以防触伤自己的小手,冬天外出戴手套,涂一些护肤品等。
五、引导幼儿想想怎样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教育幼儿多动手,勤动手。
提问: 怎样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 启发幼儿想想: 如果什么事都请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做,小手会不会很能干? 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六、结课
和幼儿一起欣赏儿歌《小小手》,并带领幼儿一起边听儿歌边做动作,在儿歌中结束本节课。活动延伸:
1、让幼儿继续操作
2、在日常生活中提醒、督促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