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5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15、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这四首诗歌。
2、培养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
3、品味诗歌的意境。【教学重点】:
(1)朗读并背诵这四首古代诗歌。
(2)感悟古代诗歌的内容。【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的意境。【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朗读《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2、就诗歌不理解之处质疑。
二、导入
这五首古代诗歌,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杨帆,赏花观 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唤起我们美好的情怀。
朗读时应该讲究抑扬顿挫,在朗读中要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与诗人 同喜共悲,然后再作客观评析。
三、正课
1、朗读《观沧海》,要求读得富有节奏感,读出作者的感情。
2、作者简介:
曹操(1 5 5-2 20),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徽毫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 9 6)迎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建安五年(200)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 7)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有《魏武帝集》。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兀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3、内容赏析: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交代观海的地点,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开阔,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描写由此拓展开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何”是“多么”的意思,是赞美之词。在这水波澹澹的大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辽阔的大海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天萧瑟,洪波涌起。
虽然已到秋天萧瑟、草木零落的季节,但岛上依然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诗人面对萧瑟的秋风,极写大海辽阔壮美,波涛汹涌,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感伤的情调,表现作者壮阔的胸襟。
日目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两句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慨,写出大海的气势和威力。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
4、小结:
这首诗写登山望海的景象,气势雄浑,表达了作者壮阔的胸襟和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5、朗读《次北固山下》。
6、作家作品简介:
王湾,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玄宗开元年间进士。开元初,为荥阳主簿。五年至九年,参与编撰《群书四部录》。官至洛阳尉。《全唐诗》存其诗十首。
这首五言律诗最早见于《国秀集》。诗题的“次”字是停宿、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三面临江。诗人这次途经北固山去游吴中,但见船下江水潮平岸阔,头顶南雁北归,触发了心中情思,于是写下这首传世佳作。
7、赏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首联“客路”点明自己是客游在外,规定了全诗的情调氛围。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己乘坐的船正在绿水中向前行。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颈联写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作者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了出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颈联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既写景又点出时令。这两句可以说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尾联,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乡。“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路”“行舟‘遥相呼应,流露出身在江南,神弛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清淡的乡思愁情。
8、小结:
这首诗借停泊北固山下所见,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给人以积极、乐观、奋发的艺术享受。
四、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诗。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1、2题。
第二课时
一、预习
1、朗读《钱塘湖春行》《天净沙》。
2、就诗歌不理解之处质疑。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赏析了前两首诗歌,这节课我们继续赏析后两首诗歌。
三、正课
1、朗读《钱塘湖春行》,要求读得富有节奏感,读出作者的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居下(今陕西省渭南县)。贞元十六元(880)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后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因上书言事,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长庆时,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苏州刺史。晚年,以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是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是他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
此诗是长庆三年或四年(823-824)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诗人早春游湖,面对湖光山色,莺歌燕舞,草色花香,心情十分愉快。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受。诗的风格自然清新,娟秀明丽。
3、赏析:
诗人以”春行'‟二字作为贯串全诗的主线,由点到面又由面到点地逐层展开描写。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首句直述“春行„‟的出发地,是在杭州西湖的登揽胜地”孤山寺„,之北。‟贾亭“之西,既点明了具体环境,又为展开湖上春光的描写作好了铺垫。次句大笔勾勒出湖上早春水涨云低的混茫景色,令人透过西湖水面刚与岸平以及天上和湖上波澜连成一片的画面,已经感受到春意的氛围。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这样的景象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勃郁的感觉,作者描写莺”争暖树“、燕”啄春泥“,细腻而生动,流露出诗人一路行来的新鲜感受和喜悦心情。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颈联写花草。随着”乱花“”浅草“一联镜头的转换,诗人已由”贾亭西“来到了“湖东”,写法也由点的展开变为面的收缩。唐人有骑马游春的习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人在马背上自然感到舒适,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给。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够,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4、小结:
这首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诗人从大处落笔,颔联写莺燕,颈联写花草,尾联直抒胸臆,着重表现诗人的主观感受。全诗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5、朗读《天净沙 秋思》。
6、作家作品简介: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不久即跳出宦海,退隐田园,写出许多“叹世„‟之作。一生著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岳阳楼》《马丹阳》《黄粱梦》等杂剧共15种,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并写有小令、套数二百余首,经后人辑入《东篱乐府》。他在元代散作家群中位居第一。在他的作品中,最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王国维称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音”。这些评价,并非溢美之辞。
天净沙:散曲曲调名。散曲是元代的新诗体,是在民闻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长短句歌词,以后文人相继大量写作。
散曲分小令与套数两种。小令只有一支曲子。套数又叫“散套”、“套曲”,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一套至少两支曲子,多的可达三四十曲,没有定数限铽,但必须是同一官调,而且要一韵到底。在结尾的地方,一般有“尾声”,以表示首尾的完整和音乐的终结。散曲的长短句形式较词更为灵活自由,最短的有一字句、二字句,最长的可有二三十字为一句的。句中可以衬字,使唱词生动、通俗、口语化。
7、赏析。
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前三行全是写景,用名词构成一幅凄切恸人的图画。”枯“、”老“、”昏“、”古“、”西“、”瘦„‟等词语的色彩情调都贴切地衬托出天涯游子的思绪。后两行才点明在夕阳西下环境中的游子,显得何等孤凄悲凉。这些细节联结在一起,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境界: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缤纷;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看来,这是个异乡人,他将投宿何方呢?异乡人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叹道:“断肠人在天涯。”由此可见他的乡愁是何等的浓重。
8、小结。
小令由昏鸦的归栖,引出古道上慢步行进的瘦马,最后才点出这一切是断肠人在天涯的秋思。总共二十八字,通过抒写秋野萧瑟凄凉的景色,将一个飘零他乡的游子在旅途中思念故乡的寂寞情怀表现得十分深刻,显示出作者高度的概括能力及精巧的艺术构思。
四、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二题。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观沧海》中最能反映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2)《钱塘湖春行》写动物的两句诗是
(3)《天净沙。秋思》中点出主旨的一句诗是
(4)《次北固山下》中诗人触景生情,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第二篇: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15.《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1.积累“澹澹、竦峙、萧瑟、听取、别枝、若、次、以、见”等文言词汇。
2.了解诗词有关知识;诗歌五首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4.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5.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6.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1.诵读并背诵。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设想】
1.要以诵读贯穿学诗的全过程,创造浓郁的学诗的气氛。
2.培养学生再造想像的能力和联想的能力
3.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
同学们,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Ⅰ.《观沧海》
1.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三国演义》褒刘贬曹的创作倾向,导致作者并未能给曹操一个公允的评价。)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迎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建安五年(200),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遗着有《魏武帝集》,已佚,明人有辑本。又有今人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2.《观沧海》写作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3.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4.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碣石(jié)澹(dàn)竦峙(sǒng zhì)萧瑟(sè)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以观沧海:以,表目的连词。山岛竦峙:竦,高。峙,挺立。高高地挺立。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幸甚至哉:幸,庆幸。至,极点。庆幸得很,好极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其,它,指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古诗文中“互文见义”。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句中不但说:“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但说“星汉灿烂”,也说“日月灿烂”。合起来说,“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又如《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应理解为“鹊惊蝉鸣都出现于半夜明月清风的境界之中”。
5.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1-2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十句写观海所见。
第二层(3-8句):描写海水和山岛。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意思是: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这一层全是写实景。是作衬托用。
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动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接着山岛写草木,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静动相配,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从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第三层(9-10句):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③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绘制大海形象的? 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气象则略逊一筹。“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国解除了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6.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7.“诗言志”《观沧海》是借景抒情,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像,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Ⅱ.《次北固山下》
1.解题:古代的交通是很不发达的,即使古代的皇帝也未能坐上现代的公交车。因此,流落他乡或在外谋职的人是很难定期回家的,自然会不是产生故园之思,因此,表达思乡之苦就成为类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唐代诗人王湾的诗歌《次北固山下》,来共同感受一下作者那种浓浓的乡愁。
次,这里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
2.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官洛阳尉。早有文名,往来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其诗流传不多。
3.听准字音,把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
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浅近而音韵和谐。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客路,指旅途。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行舟”相对应。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书,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
4.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首联:点题。“青山”当指北固山,诗人在船上,“客路”即驿道,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句,又是为颈联中“江春”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系之!这两句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尾联:诗人离家日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食他乡,久不得归,见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了。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5.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6.探究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找一幅长江下游的图片给学生看看,或者背诵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望天门山》,然后指出诗人此刻所在的具体位置。)“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7.名句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也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相比,显得开朗一些。
Ⅲ.《钱塘湖春行》
1.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下(今陕西渭南),曾官太子少傅。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形式主义。其诗歌形象鲜明,语言通俗,内容清新,如《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忆江南》《赋得古原草送别》等,深得人们的喜爱和传诵。一生写了很多诗,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着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新乐府》50首和《秦中吟》10首,都很有名,其中尤以“因事立题”的新乐府最有名,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作。
2.《钱塘湖春行》是他任杭州刺史时写的。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3.听准字音、节奏,体会语言的缓急。
七言诗句节拍有××/××/××/×,××/××/×/××。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诵读时,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一顿,这样诵读自有抑扬顿挫的声调。
4.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 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水面初平云脚低”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水面”指西湖湖面。水面初平写春水新涨,湖面水位上升,与堤平的景象。“云脚低”指白云重叠,和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脚,有下垂义。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这样的景象给人们带来了一片生机勃勃之感。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主观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这样写,暗切题中“行”字。草初生,故“浅”,也是早生景象;“没蹄”,也是暗切“行”字。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诗人的游踪: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即游踪: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
5.从《钱塘湖春行》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写初春景象? 注意细节描写。如“水面初平”(见注释);“争暖树”,“暖树”者,向阳之树也,春寒未退,故莺争集其上;“啄春泥”,燕初来也;“没马蹄”,草初生也──这些都是初春的景象。(早莺、新燕、乱花、浅草。)6.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最爱湖东行不足”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7.“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说“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谁家”,可见不是“家家”。因为还是初春季节。这里的“早”和“新”在意义上互相生发,把莺和燕联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因为是“早莺”,所以抢着向阳的暖树,来试它滴溜的歌喉;因为是“新燕”,就会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
8.小结: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诗人写骑马游春的乐趣,截取从孤山寺北写起至白沙堤至。开头写“湖平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明丽轻快,令人目迷神驰。
Ⅳ.《天净沙·秋思》
1.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字就生动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曲有小令、套曲之分,《天净沙》是小令。曲与词体式相近,都按调填词,但较词明快自由。
2.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着名散曲家。一生着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岳阳楼》《马丹阳》《黄粱梦》等杂剧共15种,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并写有小令、套数二百余首,经后人辑入《东篱乐府》。他在元代散曲作家群中,位居第一。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王国维称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
3.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些,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全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前三句)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
第二层次(四、五句)“夕阳西下”进一步点明时间。“断肠人在天涯”是点晴之笔,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
前四句写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均系为此作铺垫。
4.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一个显着的特点:前三行全是写景,没有提到抒情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他眼中所见;“古道”是他的经行地;“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把这些细节联结在一起,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境界: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阵阵冷飕飕的西风,落叶纷飞;古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
在作了这样的铺垫之后,作者才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异乡人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叹道:“断肠人在天涯。”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乡愁何等浓重。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古人说:“凡景语,皆情语。”这篇作品除最后一句外,全都是景语,而字字都是扣着“情”来写的,这就是它艺术上的动人处。
一、导入。
钱塘湖即杭州西湖,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唐宋以来,写西湖的诗篇多得难以统计。这首诗以即景寓情见长,写诗人骑马浏览中所见到的西湖早春风光,使人觉得生意盎然,如亲见一般,真不愧为名篇。
二、读读讲讲问问。
问:诗人是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是用不着作细致交代的,要仔细想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
问:我们说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按:这是总问,以下再逐句问。
问:“湖面初平”写的是怎样的景象?(春水初生,湖面水位上升,与堤平。)为什么说“云脚低”?(“亏脚”,指下垂的云,水位上升,湖面上的云自然显得低了,这是早春景象。)讲:杜甫有句云“日脚下平地”,形容太阳落山;李贺有句云“露脚斜飞湿寒兔”,形容露水下落之状。脚,有下垂义。
问:“几处早莺”有什么含义?(莺不多;如多,当为“处处”。)为什么“争暖树”。(余寒犹在,鸟儿也想晒太阳。)莺不多,燕子多不多呢?(“谁家”犹言某家,“衔新泥”者,始筑巢也,可见也不多。)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莺燕不多,故为早春。这两句专写鸟儿。
问:第五、六句写了什么?(花草)为什么说“乱花迷眼?(诗人在马上观花,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便有迷乱之感。)这样写,跟诗题有关吗?(暗切题中“行”字)浅草有什么用意?(草初生,故,“浅”,也是早春景象;“没蹄”,也是暗切题中“行”字。)
问:最后两句是怎么结住全诗的?(用抒情方式)这两句颇有韵味,能品味出来吗?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在白沙堤的绿杨阴里按辔徐行,可是开头只指出方位,“湖东”,面积太大了,为什么诗人“最爱”呢?到最后才点出白沙堤和它的景物特征,这就耐人寻味了。)
三、总结。
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一个“行”字上,“行”字写得好,才能见出骑马游春的乐趣。但西湖面积太大,行程太长,所以诗人只截取其中一段来写——从孤山寺的北面写起,至白沙堤止。开头写“湖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这样,读这首诗,我们自然就有了随着诗人饱览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觉。
(《初中语
一、教 学 目 的1、知 识:背诵这首诗;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2、能 力:诵读能力;联想、想象能力。
3、德 育:陶冶美的情操。
4、重点目标:诵读这首诗。
5、目标难点:理解诗的意境。
二、教 学 过 程
(一)检查上首诗的默写。
(二)背景和作者介绍。
这首诗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任杭州刺史时写的。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
(三)齐读本诗二遍。
(四)理解此诗的意境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这两句是近景,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初平”写春水漾满湖堤。“云脚低”写远望白云朵朵,似与湖水相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近景,写高处,写莺、燕的动态。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它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初春生机勃然的感觉。“诗眼”在“早”“新”两个字上:“几处”而不是“处处”,“争暖树”是说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云歌唱,可见是“早莺”。“谁家”而不是“家家”,“啄春泥”则是刚刚开始筑巢,可见是“新燕”。这都是早春特有的景象。诗人以很轻的疑问语气叙述这些景象,不是实问,也不是存疑,而是对早春景色情动于衷的喜悦。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也是近景,写地上的花草,写人们骑马游春的陶醉感。走马看花,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好像花儿也在与诗人游戏。春草虽茂,但却不高,也才刚刚没过马蹄。这是作者对景物入情入微地观察,将游春人也融入春色来写了。这两句透出诗人游春的舒感。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这两句略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诗人在这儿完全陶醉了,留连忘返了。这两句写诗人游春非常尽兴。
小结:这首诗虽是写景,但景中有情,对尽兴游春的喜悦感情表达得淋漓酣畅。
(五)背诵这首诗
《钱塘湖春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基本信息。
2.梳理诗歌中,作者所“行”处见到的景致,体会寄寓在意象中的情感。3.品味诗歌中具有艺术张力的字、词。
二、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歌中具有艺术张力的字、词。
三、教学过程: 1.作品说明,作者信息简介:
本诗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写出了自然美景给予人的感受。从结构上看,从描写孤山寺一带景色到描写白沙堤一带景色,中间的转换不露痕迹,衔接非常自然。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2.梳理作品中的意象、体会作者在意象中寄寓的情感:
《春夜喜雨》的题眼是“雨”字,而《钱塘湖春行》的诗眼就是一个“行”字,一贯而下,统摄全篇。在作者“春行”之时,移步换景,美好春景化作诗人笔下的一串串意象。这些春季典型的意象,成为全诗,引人注目的焦点。
“水面”“云脚”“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绿杨”“白堤” 自“孤山寺北贾亭西”起,行至“白堤”,作者选取的都是最能表现“春”的景象。
“一切景语皆情语”。春雨过后的西湖,水色天光,波起波平;“早莺争春”“春燕啄泥”写尽初春时节的生命活力;“乱花迷眼”“浅草新长”将花草的整个生长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一联更是直抒胸臆,以一个“爱”字,一个“不足”点明——作者在早春风光中的无比喜悦、热爱之情。
1.品味诗歌中具有艺术张力的字、词:
本诗在内容理解,情感体会上的难度不高,抓住意象则能正确体会作者的情思。但本诗最大的成功之处,除了移步换景,不着痕迹外,更重要的是运用了一系列极具表现张力的字、词。这些点睛之笔,使本就春意盎然的诗歌,平添一份生命力。
“早”莺、“新”燕。一“早”一“新”,交相辉映,共同营造出早春的别致而新鲜的景象。“渐欲”两个副词,取代了动词的效果,表现出春季“乱花”自含羞待放到娇艳怒放的整个过程,极具动态感和生命张力。硬是将原本一时一刻的景象表现成一个完整的生命生长过程。“才能”与“渐欲”对仗,表现出春草新长时的“新”“嫩”感。
这些字、词,紧扣一个“春”字,也将整首作品推向了一个艺术高峰。值得品味。
2.反复品读诗歌:
感受作者陶醉在西湖早春风光中的愉悦之情,以及诗歌艺术手法上的张力。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古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精读、诵读、美读,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
难点: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三、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搜集有关描绘西湖的诗文,体会西湖的美。
四、教学程序
(一)唤起旧知,交流所搜集的材料,引出新课。
教师导入:西湖是我国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是驰名世界的旅游胜地,有着“人间天堂的美誉”。历代文人咏赞西湖的诗文很多,你们能举出一些吗?你能简要地说说它们抓住了西湖的什么特点来写吗?
学生回答交流,言之成理即可。
例:苏东坡《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二)学生听配乐范读录音,听字音、节奏,体会语言的缓急。
教师明确: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学生自由朗读,并在头脑里想象西湖美景。
(三)探究问题一:作者游览西湖的行踪是什么?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
(四)探究问题二:写了几种景象?是哪一个季节的?
学生朗读,四人一小组讨论,教师明确:通过湖水、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充满活力。
(五)实践合作活动一:你能为这首诗配上插图吗,要求必须能体现诗中的景物。
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开始绘图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创作完毕,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六)实践合作活动二:你能体会到诗歌里所描绘的早春的美景吗?请出二位学生扮演人物角色,边走边说看到了哪些景物。(配上愉快轻松的轻音乐。)
两名学生进行活动(介绍地点,景物,心情),其他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七)全班学生自由朗读,直到能背诵。
(八)全文总结: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诗人写骑马游春的乐趣,截取从孤山寺北写起至白沙堤。开头写“湖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荫里”写白沙堤之景,明丽轻快,令人目迷神驰。设计思想
现行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文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时代远久,学生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若采取传统的“串讲法”,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沉闷没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在学生喜欢学习这种知识,并为之展开积极活跃的心理活动时,才是最佳的求知状态。而这关键在于教师精心的课堂设计和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古诗文教学课堂应尽量让学生“忙”起来,让学生的“手、眼、口、脑”都忙乎起来,让他们乐于参与,勤于动手,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动手作画,培养想象力,创设诗歌意境。我国古诗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称誉,初中课本所选的古诗几乎都可以配上插图。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初一学生即使能够把它背诵下来,也难以体会到多少美感。那么就让学生把手动起来吧!鼓励他们把诗中的“莺、树、燕、花、草”等物象勾画出来组成一幅画,你将会发现学生的创作热情是那么高涨。等到学生画好了,出现在大家的面前的是一幅幅含翠的青山、如茵的绿草、荡漾的碧波、灿烂的春花,莺歌燕舞、马蹄轻快的图画。笔法虽然稚拙但绝对充满着盎然的春意,即使语文基础差的学生也能从中感受到绵绵不绝的春意。在此基础上领会诗意,背诵全诗就轻松自如了。
二、倾听诗乐,强化想象力,感受诗歌意境。诗歌与音乐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很多诗就是为和乐而作。古代诗歌遣词造句高度精辟,具有浓郁的诗意,在教学中若能把它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将能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诗中的情感氛围,感受并体验着诗人的喜怒哀乐。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音律,这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诗歌文字的精妙。
三、放声朗读,培养语感,体会情感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诵读要让学生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喜怒哀乐之情和沉郁顿挫、奔腾激越的情感,体会诗文的情感美。这些情感孕于无声的语言中,要通过朗读将其外化。
四、用心动脑,编演课本剧,培养创造力。改编是一种创造,表演更是一种创造。“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改编后进入表演,个人的创造性发挥达到巅峰,围绕剧情的推进和人物性格的表现,动作、表情、对话都达到高度的个性化。编演课本剧,可以帮助学生把书面文字转换成适合于舞台的口头语言、形体动作,变死的课本知识为活的演出实践,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三篇: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古代诗歌四首》NO:710305-1班级_________小组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学习总目标
1.了解诗歌有关知识。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准确地默写。
4.理解诗的主要内容,培养热爱中国文化精髓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 重点、难点
1、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2、学习《观沧海》和《次北固山下》,理解诗歌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一、自主学习
1、了解古代诗歌常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诗。如本课的《》。而把唐朝新出现的诗、叫近体诗。如本课的《》和《》就是律诗。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言律诗、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于口语,用于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 2.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观沧海》是的名篇,也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写景诗篇,建安12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统一了北国,凯旋归来时登上碣石山,伫立峰顶,面对大海,浮想联翩,写下这篇乐府诗。当时曹操大军,铠甲未卸,征尘未洗,正可以挥师南下,征讨孙刘,实现统一,完成宏业。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的抱负。
《次北固山下》作者,生卒年不详,洛阳人,唐玄宗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这一联闻名。
3、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āng)海(jiã)石(sǒngzhì)(cháo)平归(yàn)水何(dàn)(xiāo)(sâ)
4、文学常识填空。《观沧海》一诗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__________见称。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__________,该诗作者为唐代诗人______。
二、合作、探究、展示:
(一)整体感知
1、《观沧海》写景句子从“”到“”共十句,其中,前六句写的是景,后四句写的是景。这首诗借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融合在一起,诗人以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和的表现。诗中洋溢着激情。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2、《次北固山下》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面临长江,与金山、焦山合称京口三山。
“次”的意思是:。次北固山下,就是的意思。在冬尽春来的时候,诗人沿江东行途中泊舟在北固山下。在长江的孤舟上,太阳初升,诗人面对江南的青山绿水,感受时光流驶,心中不禁涌起的思想感情。全诗融写景、抒情于一体,和谐优美,妙趣横生,堪称千古名篇。
(二)研读课文
1、研读《观沧海》,品评探究,领会诗的意境美。
(1)“”开篇点题,交待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2)“”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作者描绘的景物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动景,哪些是静景?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渲染了大海怎样的气势?
(4)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2、研读《次北固山下》,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美。
1、中的千古名句是: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诗的意思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的是什么美景?
三、当堂检测
1、按要求写出《次北固山下》相应的诗句: 首联:颔联: 颈联:尾联:
2、《观沧海》中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的句子是:
四、课堂小结
《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次北固山下》诗人即景抒情,细致的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五、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上相关练习。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2009-11-24 13:32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2、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和诗歌大意;熟读并背诵、默写四首诗歌;
3、初步学习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和诗歌大意;
2、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教学难点: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预习提示 作者简介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毫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洛阳人,唐代诗人。诗歌格律常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如《钱塘湖春行》就是律诗,《登鹳雀楼》就是绝句。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规定有、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中间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重点字词 沧海(cāng)碣石(jiã)竦峙(sǒngzhì)浅草(qiǎn)潮平(cháo)yàn 归雁()沙堤(dī)啄(zhuó)春泥 萧瑟(sâ)枯藤(tãng)澹澹(dàn)
一、导读《观沧海》
(一)题解:简介作者及诗歌创作背景。
(二)熟悉诗歌。教正读音。重点强调“碣”“澹”“茂”的字形。
(三)理解字词。沧:临:碣石:何:澹澹:竦峙:萧瑟:行:若:星汉:灿烂:幸:至:以:咏:
(四)整体把握,疏通文意。
1、归纳诗歌主要内容和主旨。(讨论回答)
主旨:
(五)欣赏诗歌。(讨论回答)
1、诗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2、题目为观沧海,全诗以哪个字统领全篇?作者观到的景象有哪些?哪些是动的,哪些是静的?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渲染了大海怎样的气势?
4、诗中交代观海地点的诗句是?
小结:
写景的十句,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中洋溢着饱含的激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二、导读《次北固山下》
(一)题解:
1、简介作者及诗歌创作背景。
2、讲授古代诗歌常识。
(二)熟悉诗歌。
(三)理解字词。
次:客路:行舟:潮平:风正:悬:残夜:乡书:达:
(四)整体把握,疏通文意。(讨论回答)
1、归纳诗歌主要内容和主旨。
首联:颔联: 颈联:尾联:
主旨:
总结:首联两句点题。“青山”当指北固山,在镇江之北,面临长江,三面环水。诗人此刻在船上,“客路”即驿道,既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见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他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是近景。“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一语,又是为颈联中“江春”一语作铺垫。颈联是这首诗中的佳句:夜还没尽,就看到一轮红日从东边江面上徐徐升起,带来了温暖的气息;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系之!尾联由感受写到思乡。虽然有美好的江南景色可观赏,却无法抑制涌动的思乡之情。诗人离家日久,见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了。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诗中对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虽然末句写了旅途中的乡思,却没有一点凄凉之情。
(五)欣赏诗歌
1、《次北固山下》中的千古名句是: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诗的意思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的是什么美景?
三、主题归纳
《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是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次北固山下》诗人即景抒情,细致的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四、写作特色
《观沧海》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3、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次北固山下》
1、寓情于景。景中含理。
2、对仗工整,语言凝练。
五、布置作业:
1、默写与背诵《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2、熟读背诵《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不懂的字词自己查出来。
13夏感
—— 梁衡
1.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夏天的特点,理清文章思路。2.能力目标:能够赏析文中精彩的句子。
3.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对夏的赞美,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二、学习重点
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其语言魅力。
三、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法比较阅读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情境导入:
在诗人、作家的笔下,夏并不是一个受到青睐的季节。他们笔下的夏是“恶毒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干燥炎热的风”,“凶恶的嘶叫着”,“人像快干的鱼”,“大地在高热度中发抖”(引自茅盾、老舍、高尔基、罗曼·罗兰诸人作品)——一种作为艺术的内容中苦闷压抑象征的夏感 ;或者是“日常睡起无情思”(杨万里),“手卷抛书午梦长”(蔡确)——一种轻松闲适中透出无可奈何的夏感。可是当代作家梁衡却敢于履新涉奇,从人所寡言处言之,高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夏季,令人由衷叹服。今天我们就学习当代散文中难得一见的精品——《夏感》
二、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梁衡:
2、字词解读
⑴生字注音
贮满()澹澹()芊芊()磅礴()黛色()匍匐()
⑵词语解释 ① 芊芊: ② 主宰: ③ 春华秋实: ④ 闲情逸致: ⑤ 迸发:
⑥ 承前启后:
三、合作探究
1、初读课文,梳理结构
2、朗读课文 理解内容
(1)哪些段落是写夏天的热烈的?
①第二段中哪一个词语紧扣住了第一段中的“热烈”一词?
②通过写春天与夏天的景物(比较),突出夏天的特点的句子是什么?
③在作者看来,夏天的色彩为什么是金黄的?
④怎样理解“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这句话的?
⑵哪些语句是写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
⑶作者为什么不歌颂春花秋月,而要赞美这充满紧张、急促旋律的夏天呢?
(4)在描写夏景的文段中,我们发现了大量优美的句子,选出你喜欢的句子说明理由。(提示:找出比喻句、拟人句)
四、拓展延伸
正如作者所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有闲情逸致的人”不喜欢夏天“紧张的旋律”,阅读下面这首诗,说说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山亭夏日
——(唐)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不同之处:
五、学习小结
本文抓住夏天热烈、紧张、急促,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的特点,描绘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第四篇:古代诗歌四首 教案
古代诗歌四首 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澹澹、竦峙、萧瑟、听取、别枝、若、次、以、见”等文言词汇。
2.了解诗词有关知识;诗歌五首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4.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
5.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6.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1.诵读并背诵。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设想】
1.要以诵读贯穿学诗的全过程,创造浓郁的学诗的气氛。
2.培养学生再造想像的能力和联想的能力
3.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
同学们,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Ⅰ.《观沧海》
1.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三(国演义》褒刘贬曹的创作倾向,导致作者并未能给曹操一个公允的评价。)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迎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建安五年(200),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遗着有《魏武帝集》,已佚,明人有辑本。又有今人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2.《观沧海》写作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3.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4.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碣石(jié)澹(dàn)
竦峙(sǒng zhì)
萧瑟(sè)
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以观沧海:以,表目的连词。
山岛竦峙:竦,高。峙,挺立。高高地挺立。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幸甚至哉:幸,庆幸。至,极点。庆幸得很,好极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其,它,指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古诗文中“互文见义”。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句中不但说:“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但说“星汉灿烂”,也说“日月灿烂”。合起来说,“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又如《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应理解为“鹊惊蝉鸣都出现于半夜明月清风的境界之中”。
5.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1-2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十句写观海所见。
第二层(3-8句):描写海水和山岛。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意思是: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这一层全是写实景。是作衬托用。
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动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接着山岛写草木,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静动相配,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从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第三层(9-10句):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③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绘制大海形象的?
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气象则略逊一筹。“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国解除了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6.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7.“诗言志”《观沧海》是借景抒情,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像,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Ⅱ.《次北固山下》
1.解题:古代的交通是很不发达的,即使古代的皇帝也未能坐上现代的公交车。因此,流落他乡或在外谋职的人是很难定期回家的,自然会不是产生故园之思,因此,表达思乡之苦就成为类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唐代诗人王湾的诗歌《次北固山下》,来共同感受一下作者那种浓浓的乡愁。
次,这里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
2.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官洛阳尉。早有文名,往来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其诗流传不多。
3.听准字音,把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
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浅近而音韵和谐。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客路,指旅途。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行舟”相对应。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书,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
4.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首联:点题。“青山”当指北固山,诗人在船上,“客路”即驿道,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句,又是为颈联中“江春”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系之!这两句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尾联:诗人离家日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食他乡,久不得归,见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了。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5.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6.探究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找一幅长江下游的图片给学生看看,或者背诵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望天门山》,然后指出诗人此刻所在的具体位置。)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7.名句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也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相比,显得开朗一些。
Ⅲ.《钱塘湖春行》
1.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下(今陕西渭南),曾官太子少傅。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形式主义。其诗歌形象鲜明,语言通俗,内容清新,如《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忆江南》《赋得古原草送别》等,深得人们的喜爱和传诵。一生写了很多诗,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着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新乐府》50首和《秦中吟》10首,都很有名,其中尤以“因事立题”的新乐府最有名,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作。
2.《钱塘湖春行》是他任杭州刺史时写的。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3.听准字音、节奏,体会语言的缓急。
七言诗句节拍有××/××/××/×,××/××/×/××。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诵读时,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一顿,这样诵读自有抑扬顿挫的声调。
4.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
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水面初平云脚低”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水面”指西湖湖面。水面初平写春水新涨,湖面水位上升,与堤平的景象。“云脚低”指白云重叠,和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脚,有下垂义。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这样的景象给人们带来了一片生机勃勃之感。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主观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这样写,暗切题中“行”字。草初生,故“浅”,也是早生景象;“没蹄”,也是暗切“行”字。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诗人的游踪: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即游踪: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
5.从《钱塘湖春行》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写初春景象?
注意细节描写。如“水面初平”(见注释);“争暖树”,“暖树”者,向阳之树也,春寒未退,故莺争集其上;“啄春泥”,燕初来也;“没马蹄”,草初生也──这些都是初春的景象。(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6.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最爱湖东行不足”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7.“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说“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谁家”,可见不是“家家”。因为还是初春季节。这里的“早”和“新”在意义上互相生发,把莺和燕联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因为是“早莺”,所以抢着向阳的暖树,来试它滴溜的歌喉;因为是“新燕”,就会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
8.小结: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诗人写骑马游春的乐趣,截取从孤山寺北写起至白沙堤至。开头写“湖平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明丽轻快,令人目迷神驰。
Ⅳ.《天净沙·秋思》
1.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字就生动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曲有小令、套曲之分,《天净沙》是小令。曲与词体式相近,都按调填词,但较词明快自由。
2.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着名散曲家。一生着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岳阳楼》《马丹阳》《黄粱梦》等杂剧共15种,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并写有小令、套数二百余首,经后人辑入《东篱乐府》。他在元代散曲作家群中,位居第一。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王国维称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
3.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些,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全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前三句)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
第二层次(四、五句)“夕阳西下”进一步点明时间。“断肠人在天涯”是点晴之笔,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
前四句写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均系为此作铺垫。
4.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一个显着的特点:前三行全是写景,没有提到抒情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他眼中所见;“古道”是他的经行地;“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把这些细节联结在一起,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境界: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阵阵冷飕飕的西风,落叶纷飞;古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
在作了这样的铺垫之后,作者才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异乡人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叹道:“断肠人在天涯。”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乡愁何等浓重。
第五篇: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1.感知内容,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3.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观沧海》。)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接触的这五首古代诗歌,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幅图景,将唤起我们美好的情怀。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曹操的《观沧海》,一起领略诗人博大的胸怀。
二、预习检测 1.字词
2.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3.背诵全诗_我是曹操 我观沧海
三、颂读——理解内容
1.播放录音,听名家范读,感受语言之美,并给发音不准的生字词注上拼音。2.自由朗读,展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3.小组赛读
四、品味探究
小组自由朗读思考:
1、全文以哪个字统领全篇?
2、诗人站在碣石山上,看到了哪些景?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开篇点题,交待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十句写观海所见。“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意思是: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接着山岛写草木,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从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像。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3.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气象则略逊一筹。“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作者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抱负。
五、作业、课堂小结
1、背诵并默写本诗。
2、预习另外三首诗,自读注释,理解内容。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
一、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作者生平馆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还有“诗仙”之称,著有《李太白全集》
2.解题:(1)闻:听到,听说。
(2)左迁:古人尊右卑左,左迁即贬谪。(3)龙标:今黔阳,贵州西部。
2.自由朗读,展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3.小组讨论译读全诗: 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我)在这遥远的
地方写下这首诗寄给他 杨花落尽了子规鸟哀啼,听说去龙标还要过五溪。我把愁心托明月寄给你,随风陪伴你直到夜郎西。
4.感悟诗意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不住地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风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5.品味探究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而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此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
二.王湾<次北固山下> 1.作者介绍与解题。
唐代诗人。王湾是洛阳人,于先天元年,即公元712年,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他曾往来于现在的江浙一带,在途经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时,写下了一首诗《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是写乡愁的。2.听录音,感受读音之美,为诗句划分节奏。3.自由朗读,感知内容。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2)这首诗哪些句子属于写景?哪一句直接抒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1)首联: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
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2)前三句属于写景。最后一句直接抒情
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写作手法。
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4.合作探究
(1)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讨论明确:“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2)诗中有一句诗揭示时序交替的生活哲理你能找出来吗?
明确: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也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3)为什么作者会起思乡之情?
明确: 尾联与首联“客路青山外'相照应,以“何处达”三字,表现了诗人的羁旅愁思,写好家书又如何送出去呢?怎不令人意兴阑珊、衷心愀怆!继而诗人看到北雁南归,发出感慨,就让大雁将我的乡情带回洛阳去吧.作者在思归、而未归的矛盾心境中,把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得以升华.5.反复诵读至背诵。6.课堂小结与作业
背诵与默写两首诗。
思考课后【思考探究】
2、3题.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天净沙·秋思》,完成四首诗的相关练习。)
一、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1.导入新课。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天净沙·秋思 》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作者简介:马致远,元代著名散曲家,早年热衷于功名却屡不得志,经历了漂泊生涯二十余载。本区是这种漂泊生涯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元人称之为秋思之祖。
解题: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
2.朗读,感知内容,体会意境。(1)教师范读,学生仿读。(2)品味探究苑
学生闭目,随着老师的描绘想象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学生交流自己想象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浓重的思乡情。可让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简笔画,加深思考。)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研读与赏析。
(1)曲中前三句在写景抒情上有何独特之处?说说你的发现。
(2)在这幅绝妙的晚秋思乡图中,出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静美景,这与“断肠人”的“愁”情一致吗?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1)作品中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2)“小桥流水人家”用意:旅人看见“小桥流水人家”,想到“夕阳西下”之时,自己却“人在天涯”飘泊,不禁心碎肠断!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便跃然纸上!
4.学生配乐朗读。5. 延伸作业。
(1)将搜集的诗歌抄写下来,增加积累。
(2)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下节课交流。
二、课堂检测
1、《观沧海》一诗选自 ,作者,字,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 见称。他与其子、合称为“三曹”。
2、从《观沧海》一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体 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
写景诗。
3、《观沧海》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4、《观沧海》一诗以 字统领全篇,先写 景,然后写 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
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该诗作者为唐代诗人。
6、《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变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6、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8、“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9、《天净沙秋思》中勾勒整个画面背景的句子是:。
10、请说出我国不同朝代的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
汉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清:
三、课堂小结与作业。
1、背诵并默写本课四首古诗。
2、完成课后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