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向画家学构图》教案
《向画家学构图》教案
教学目标:
1、领略构图的形式美感,从中体会到:均衡是美、和谐是美、秩序是美、统一变化是美。
2、探索与掌握静物构图的基本形式和规律,并懂得在实际中运用。
3、通过构图样式的创作练习,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教学要点:
重点:三角形构图法的种类、优点及运用。
难点:将构图的形式运用到具体的作品中去,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范画、静物画教具、若干静物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试一试,你能帮他们安排位置吗?(出示课件1:动画导入)请同学们在台下勾画。教师小结:从刚才同学摆放的情况来看,要找好这些静物的位置,并有一定的美感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比如:你要表现的物体应该放在画面的什么位置?有多大?空白留在那里比较好看?这就要求我们在摆放这些东西时很好地“经营”它们的“位置”,那按一定的形式法则,合理的“经营位置”,就是静物的构图了。
二、课堂发展 第一部分:欣赏分析(1)什么是绘画的构图?(2)赏析画家的静物作品,体会画家所运用的美术语言,指出合理、科学的构图是优秀静物画的必备要素。
教师:构图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艺术家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画家正是通过对画面的组织和形象的塑造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画家的作品,看看他们的画面是怎样构图的。
(3)分组讨论
①静物画中如何表现物体前后关系所形成的平面构图效果的? ②同一组静物,从平视、俯视等不同的视点来观看,感觉会一样吗?
教师:请大家根据自己收集的静物画图片或利用桌上的提供的静物来分析一下。等会请大家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
组分析讨论,汇报结果。
学生1:我们这组发现静物画中,越靠前的静物越在画幅的下方。还有,同一组静物,从平视、俯视等不同的视点来观看,感觉不一样。
学生2:我们这组发现,前面的静物会挡住后面的静物。另外还会出现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第二个问题:同一组静物,从平视、俯视等不同的视点来观看,感觉不一样:平视时感觉不到静物的高低。
第二部分:教师小结
静物的构图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常见的三角形构图以外,还有一些作品因表现目的的不同而呈现独特的构图形式。很多画家为了从构图方面增强画面的美感,做过不懈的努力和大量的探索。从刚才大家的练习中,发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构图。这很好,说明大家很有想法。
第二篇:向画家学构图说课稿
向画家学构图
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向画家学构图》是广东省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书第七册第五单元,第一课的教学内容。构图在整个初中美术教学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为学生认识和学习基础美术奠定了基础,是学生学习素描、色彩静物之前必不可少的一个知识点。
(二)1、法则
2、能力点:培养学生的对静物画的基本构图能力和对静物画的审教学目标
知识点:使学生了解什么叫构图及静物构图的基本形式和原理美能力
3、教育点:通过对名画的欣赏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教学重点:
能比较合理的经营画面的位置
(四)教学难点:
怎样使三角形的构图达到稳定均衡之感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教学任务的完成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我在教学生构图的时候通过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让学生欣赏大量的静物画名作,并在欣赏中让学了解静物构图的形式法则,这样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既愉悦了心情,陶冶了情操又学到了知识,教学的任务也很自然地得到了完成。
三、说学法
课堂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放在指导的位置,从这一点出发在学习构图的时候我安排了一个纸样练习法,教师在课前准备用硬纸版剪成一组静物,学生根据在欣赏中学到的构图基本法则,让学生在磁性黑板上进行构图摆放练习,(应该拓展学生的思维,用多种形式来摆放),在摆放的练习中教师做适当的指导,由学生进行存在问题的修改。
四、说教学过程 i.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ii.导入
教师出示一组静物纸样,让学生在磁性黑板中指定的画框中摆出一个画面,然后让学生来回答存在的问题,然后引出课题,我们现来学习构图然后再来分析这位学生的构图。iii.欣赏
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来欣赏名画静物,并在欣赏中学习构图的法则原理。iv.分析
分析导入时学生摆放的静物构图(根据构图的法则原理),然后再叫几位学生上台摆放练习,然后由学生来进行分析并修改。v.拓展学习
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欣赏学习网站中的作品。使学生明确在表现特殊主题时可以打破三角形的构图形式。vi.练习
教师通过投影出示四个静物素材(两个苹果、一个酒杯、一只酒瓶)让学生在16开的纸上画出两幅构图。vii.小结讲评
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部分典型的作业进行讲评 viii.第五单元静物的构图与色彩 第一课
向画家学构图
教学目标:
2、知识点:使学生了解什么叫构图及静物构图的基本形式和原理下课 法则
3、能力点:培养学生的对静物画的基本构图能力和对静物画的审美能力
4、教育点:通过对名画的欣赏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学重点:
能比较合理的经营画面的位置 教学难点:
怎样使三角形的构图达到稳定均衡之感 课前准备:
用纸剪出各种静物道具(让学生在磁性黑板上让学生摆放),制作多媒体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课题
让一位学生上台在磁性黑板上用纸剪成的静物道具摆放出一幅画面,在通过学生和教师讲评后归纳出经营不合理的地方,然后再点明这节课的课题――向画家学构图
三、感念学习
结合作品使学生了解什么叫构图,构图的目的及构图的基本形式
1、静物构图:是把对象的形体、大小、空间位置等造型因素,按一定的形式法则合理地安排在画面上,从而构成一个具有美感的整体。
2、构图目的:合理地“经营位置”
3、构图的基本形式:“三角形构图”
四、欣赏与探索1、2、凡高《向日葵》 塞尚《苹果与桔子》
(欣赏画面的构图和了解画家及画面的艺术特色)先让学生上台在复印的画面上画出构图的形式线再欣赏
五、表现与创造
1、先让一位学生上台在磁性黑板上摆放画面,接着让其他学生上台修改构图直到符合构图的形式法则为止。
(同时在投影屏幕上显示构图的形式法则,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一组分散的静物让学生在作业纸上组合成2---4张小构图
3、教师辅导学生练习
六、讲评
七、拓展学习及小结
让学生欣赏一些有着特殊表现目的的构图然后让学生谈谈对构图的启发?
第三篇:学构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4.学构图
教学目标:
1.感受绘画构图之美,懂得构图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2.初步了解和学习绘画构图知识。
3.发展探究美术知识、进行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绘画的构图知识,并感受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绘画的构图知识,并感受形式美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什么是构图?
构图是指画面结构各种关系的总体。一般是指形象在画面中占有的位置和空间所形成的画面分割形式,同时也包括线条、明暗,色彩等在画面结构中的组织形式。
一幅画如何安排好所表现物象的位置以及多种物象的组合关系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2.教师演示说明
中间太小 中间太大 偏上 偏下 偏左 偏右
适中
偏左上角 偏右上角 偏左下角 偏右下角 太分散 太紧凑
师:任何一幅画面的构图都存在着这13种基本变化,只有大小适当,位置适中,聚散合理的才是比较完美的构图。
3.静物构图与风景构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它们都有一个表现主题,而且都要把主题物象安排在画面的重要位置上,使之突出、明确、大小、位置、比例适度。不同点:(1)静物是人为的在一定环境下摆放的物象组合,空间是有限的。风景属大自然的造化,无边无界,空间是无限的。
(2)静物构图所考虑的是如何将有限空间中的物象合理的安排在画面之中,而风景则要在自然中选取所要表现对象,即取景。
(3)静物的大小、位置、聚散关系比较容易判断,因为它相对集中、独立,而风景是连绵不断的无限空间形态,且形态变化万千,层层叠叠,透视变化也比较大。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静物写生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西平宋集张湾小学
张华美
第四篇:《学构图》教案
《学构图》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意:通过欣赏体验,感受构图的形式美,领略不同构图形式为图画带来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形成初步的审美意识。
认知: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发现和体会优秀作品的构图美,初步认识及掌握多种构图的方法。
操作:培养学生观察、感知构图的形式美的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分析了解生活中及美术作品中的不同构图方法,掌握不同的特点。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多种构图方法,创作一幅有主题的作品。
教学准备:
课件、范画、练习本、水彩笔。
作业要求:
跟同桌同学交流:自己想画些什么?用什么样的构图? 画一幅创作画,题材不限,选择一种构图方法。
教学过程:
一、感知与体验
1.直接引入正题,学生讨论,什么是构图?构图研究的是什么?
构图研究的是把你需要画的东西如何放在纸上,以达到最好的效果。讲究构图的图画,画面美观、有序,不讲究构图的图画,就会给人凌乱、歪斜的感觉。
2.欣赏教材中画,思考不同的构图方法,作品会怎样?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学学构图
二、创作与表现
1.欣赏、分析
构图有很多方法,画不同素材的图画,就要选择不同的构图方式,下面我们来具体研究一下,有哪些构图方式,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它们? 下面我们一边看幻灯片,一边了解各种构图方法及其运用。
井字形构图:适合什么样的作品?给人什么感觉?(在构图中,画面主体在井字形线上,显得主体突出、画面稳当。)S形构图:适合表现动态效果和向远延伸的效果。等
讨论,小结: 1.三角形构图稳定 2.井字形构图严谨 3.S形构图流动 4.斜线构图爽利 2.学生作品分析讨论
(不同的构图表现在绘画时的体现)
3.跟同桌同学交流:自己想画些什么?用什么样的构图?
4.学生练习,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进行巡视指导,对巧妙运用构图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对构图方法运用不恰当的学生给予相关的建议 反思与评价
1.作业展示,师生共同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及对本次活动的感受
2.小结学生的意见后,补充书中介绍以外的构图方法,同时表扬鼓励学生 课后拓展:
●对构图方法的多样性你有何理解?
●在绘画同样物体时可以用不同的构图方法,表现效果会有没不同?
●不好的构图会使画面出现哪些情况?
第五篇:构图教案
构图
教案;授课人;
;2010年上学期;《绘画学》;第一章绘画构图概述;[教学内容];第一节、构图的含义、理论渊源[教学课时]2课时;[授课类型]讲授课;[教学用具]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讲授法、讨论法;了解构图的基本含义、目的、任务,构图与构思的关系;构图与构思的关系如何,如何处理好构思与构图的这种;请在以三角形为底座的杠杆
构 图
教 案
授课人
蒋 娜
2010年上学期
《绘 画 学》
第一章 绘画构图概述
[教学内容]
第一节、构图的含义、理论渊源 [教学课时]2课时
[授课类型]讲授课
[教学用具]教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讲授法、讨论法、传统教学法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教学目标]
了解构图的基本含义、目的、任务,构图与构思的关系,以及构图的画幅形态与材质机理。[教学重点难点]
构图与构思的关系如何,如何处理好构思与构图的这种关系,并且运用到艺术实践当中去。[教学步骤] 导入:思考题:
请在以三角形为底座的杠杆上,以圆圈为要素画出
第一节、构图的含义、理论渊源
一、构图的含义:
根据作画者的意图,对画面的各种形式语言即布局、形态、比例、空间、色块、体积、线条等在有限的平面上进行结构经营的技巧。包含范围、位置、骨架三大要素。
1、构成与构图的区别
二、构图理论的渊源 六法
一、气韵生动——内在的
二、骨法用笔——技巧的{以气韵为主,属于精神方面
1、呆板的构图
2、形状变化而均衡的构图
3、面积变化而均衡的构图
4、数量变化而均衡的构图
5、位置变化而均衡的构图
三、应物象形
四、随类赋彩
以形体为主——外在的——属于形体方面
五、经营位置——画之总要——构图
六、传移模写——家家末事——学习(属于实践方面)
2、构图的目的
是用特定的手段,充分表达、阐述和提示作品的主题。
3、构图的任务
是以恰当的形式语言,表达画家的构思,既要挖掘出作品的鲜明思想,又要寻找到完美的画面形式,在边框限定的画幅中,对视觉形象进行最能体现主题、最能表达画家情感的形式结构的组合,分布好骨架气势,决定形、色位置,构建出一个人为的视觉空间,并运用形态和形式因素使之具有多样性又有条理性,有变化又有和谐,体现形式美感,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形成画面表现中心,生动集中地突出主要形象,进而表达出画家的思想和境界。
第二节 构思与构图的关系
构思是立意为象的思维过程
挖掘主题思想,找出情节和细节,推敲人、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理顺各种关系
构图是随着构思的开始而开始的,而构思随着构图的进行而不断变化。构图过程是探索、体现创作构思的具体表现形式的过程。
第三节 构图的画幅形态与材质机理
一、画幅形态
各种画幅的边框形状和画面自身的存在状态:独立存在或依附于某种载体。最常用的构图形状是黄金律画幅:1:1.1618的相似比例构成的矩形画幅,也就是“大边比小边等于大小两边之和比大边”。“古希腊实验美学派”毕达哥拉斯,符合变化、优美、和谐的原则。6:4或3:5的矩形都可以归结为黄金比。方形画面
1、经典格式
竖的长方形构图——人物绘画的典型——朴素、安定、自由 短边:长边=1:1.236 简称f型画面
横的长方形——风景画——稳定、和谐、舒适——短边:长边=1:1414——常用的纸张——简称p型画面
横的狭长方形——海景画——延伸、力量、深沉——短边:长边=1:1.618
——称为最美的长方形,M型画面 其他规则几何画面 “T”形画面形
正“T”形画面形和倒“T”形画面形,受题材(宗教题材)和场地(祭坛画、教堂壁画)限制 圆形画面型 方圆结合画面型 半圆形和扇形画面型 画幅的面积
超大面积:具有震撼力,易于被人们发现,具有被优先知觉的特征,给人雄伟、磅礴的感觉,适合放在大型建筑内。
超小面积:精致、灵巧之感,也能受到欣赏者的注意,适合静距离观看。正常面积:画面大小适中,具有自然感、亲切感。中国画的画幅形态
立轴:竖幅画面。高耸、雄伟、挺拔、庄重之感 横批:气势宏大、平稳开阔、舒展稳定。
长卷:大多数从序曲开始,逐渐进入高潮,段落分明而又互相紧密相连。扇画: 屏风: 油画、壁画、联画几个画面同时并置在一起,表达同一主题。作品的构图必须适应画面的格式 画家有自己的构图习惯 选择格式
死去的基督
曼泰尼亚这是以典型的古典技法绘制的作品。盛行的蛋彩画法细致却未免有些僵化地刻划了死去的基督。显然,基督刚刚被他的信徒们从十字架上卸下来,安放在床上,左侧两信徒悲痛之极。冷灰的色调、死去基督“十字架”式的姿态,简洁方正,舍去细节,使主题鲜明。画家以情绪刻划来渲染这个惨烈的场面,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正面透视的画法,无疑增加了处理的难度,画家却执意选择这个角度,以造成现场感。
在15世纪的北部意大利画家中,帕多瓦画家曼特尼亚是一位钻研绘画表现技巧的大师。他不象安布利亚画派那样比较注重形象的情感表现,他喜欢从各种不
同角度去再现对象。透视比例缩短,引起他很大的好奇心,但要精确展现人物的平面透视关系,最难的莫过于将人物处于象这一幅《死去的基督》那样的正面纵向透视了。这幅画的构思意图就在于此。
画家决不是想表达基督死后的哀恸气氛,乃是在寻求透视角度的难度。在绘画上,一般避免作这种不美的构图处理,它会使人产生错觉。曼特尼亚借此画在计算人体的头、手比例,与近距离的脚掌的关系。这是一种求实精神,是把艺术与科学结合起来研究的精神。在那个时代,有些画家的个人努力不是在如何表现人的尊严,而是表现人在画面上实际存在的样子。不能说他这种努力毫无意义,这是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这幅画约作于1506年,尺寸约为67×79厘米,现藏米兰市勃列拉博物馆内。
画面的数量
一、独幅画:一幅画面表现特定的场景和内容,包括静物画、图案、肖像画、风俗画、人体画等,艺术特点:视觉集中性强,容易突出表达内容的重点,而舍去大量次要的干扰因素。
二、创作草图:
三、变体画:画家对同一题材采用几种不同的构图和画面组织形式,表现方法也相应加以处理,使主题思想更充分得以体现。在这种形式里,除了其中一幅外,其余各幅画都叫变体画。
四、组画:用一组(几幅)以上的画面,共同表现一个主题的不同侧面或不同阶段的绘画形式称为组画。组画数量不限,大小一般相同。每幅画各自具有独立性,彼此之间没有明显的连续关系,但又共同成为某一主题的组成部分,每幅画又可分开使用。
四、连环画:多幅画面连续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或事件发展过程的绘画形式,有很强的逻辑性。
五、通景画:一幅完整的巨幅绘画,根据需要划分为几幅,又不失整体面貌的绘画形式。其基本特点是用条、线隔开,大型壁画、中国画、油画都有这种形式的作品。
六、多格画:在一个大画面中,按照需要划分成若干个小画面,有独特的内容与形式,称为多格画面。各个画面适合表现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人、景、物。被广泛用于壁画、年画、中国画、油画、版画、连环画、插画等。
二格划分(双联画)基本对称
三格划分(三联画)中间画幅较大,旁边两幅较小。既能突出中心,又能丰富画面。
四格划分(四联画)四幅成套,一般四幅等大,但也有大小不同的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