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教案(定稿)

时间:2019-05-15 08:0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画教案(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画教案(定稿)》。

第一篇:画教案(定稿)

周晓燕

教材分析:

《画》是一个谜语,谜面是一首五言诗,谜底就是插图的“山水画”,有一定难度。因此,在课前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这些景物进行仔细观察,这样,上课时才能使学生对大自然,山水,花鸟,诗情进行联系比较后,顺利地悟出谜底。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文、六”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竖心旁和走之底。

2、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和部首。

三、教具准备:课件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平时我们看了许多画,今天请同学们仔细地来看一幅图,看看这幅画画面上画了些什么?(板书:山、水、花、鸟)画的是什么季节?(春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春天?(桃花)。

2、结合日常生活中看到过的“山、水、花、鸟”的情景,要求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1)想一想,如果从远处看山是什么样子的?(模模糊糊、没有颜色、看不清)

(2)如果水从山上直往下流,从近处听,会有什么声音?(有哗哗的流水声)

(3)各种花过了开花的季节就会怎样?(不再开了,看不到花)

(4)鸟停在树上,人来到鸟的前面,鸟就会怎么样?(鸟就会受惊,会飞走)

小结: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是这样的,那么画上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写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呢?请跟老师来看看。

二、创设情境、补充诗句。

1、请一位同学站在教室的最后排看画中的“山”有没有颜色?要求学生把看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远看有色。)

2、请一位女同学来到画的前面听一下“水”有没有声音?要求把听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近听无声。)

3、请一个同学说说,图上面的是什么花?(桃花)桃花是在什么季节开的?(春天)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为什么它还开着?

(板书:春去还在。)

4、请一同学到画前面来模仿一下平时赶鸟的情景,让别的同学看看鸟怕不怕?即它会不会飞走?板书:人来不惊。

三、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提出自学要求,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带拼音的字多读几遍,边读边想一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课文写的是一幅画呢?

2.学生自读课文。

3.指名试读,正音:色、近、惊

四、对照图画,再读课文

1.看看图画再读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行主要说什么?

2.指名交流(教师板书:山、水、花、鸟)

3.请小朋友在这几个字下画上小圆圈,说明这首古诗主要写这些景色,课文主要写的景色,我们要读重音。

五、讲读课文,理解诗意

(一)讲读第一、二行

1.看图说话:小朋友们,画多美啊,有山有水,用自己的话说说山怎么样,水又怎么样?

2.想一想:我们平时出去玩,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得清吗?水从山上直往下流,如果我们在近处听,会听见什么声音啊?你能学一学吗?(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流水声)

3.小结:这幅画画得太像了,把山和水都画得像真的一样,那么究竟是一幅图画,还是真正的山水景色呢?为什么?

4.扮演诗人,远看山,近听水。

a.指名扮演诗人,到教室后面看画中的山,问:现在你看这画中的山,有没有看到它的颜色?

b.这就叫“远看山有色”

c.教学生字“色”: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字型;说说色是什么意思?(颜色,课文指景色)

d.指名扮演诗人,到画前听听流水:问,你听到流水的声音了吗?为什么?

e.小结:因为是画,所以说听听--(水无声)

f.教学远近:远近是一组反义词,说说怎样能记住这两个字;无声是什么意思;无的反义词是什么?

g.教学声:强调字形,声的上面是“士”不是“土”。

h.指导朗读第一、二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二)讲读第三、四行

1.想一想,春天,许多花都怎么样了?可是课文里是怎么说的,为什么?

2.要是鸟停在树枝上,人来到鸟的面前,鸟会怎么样呢?

3.指名扮演诗人,走近画,做赶鸟的动作。问:有没有看到鸟儿飞走?课文是怎样说的?

4.教学惊:说说你是怎样记住惊的?惊是什么意思?(吃惊、害怕)

5.指导朗读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六、朗读全文

七、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一幅画,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鸟的画呢!

八、作业: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7个生字;画:先中间,后两边;声:强调上面是士;色:注意刀字头;远近:注意走字底。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惊、无、近、来、还、人”。

2、读句子找生字朋友,在具体语境中,巩固识记部分生字。如:

a.春雨细细地下,远山变成了绿色。

b.我听见小学生在大声读书。

3、指名背诵课文。

二、学习诗句中的几对反义词

1、理解“远”和“近”。

a.出示“远”和“近”两个词,让学生指着图,说说谁在“远处”,谁在“近处”。

b.用“远”和“近”口头造句,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如:谁离老师远,谁离老师近;谁家离学校远,谁家离学校近等。

2、出示诗中另外几组反义词。告诉学生“远”和“近”的意思相反,叫反义词,诗中还有几组反义词,看谁找得又快又好。

3、扩展练习,说反义词。

a.完成课后的“我会说”。b.四人小组练习说反义词,看哪一组说得多。

c.小组派代表汇报。

4、复习巩固。

做“找朋友”的游戏。把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上。学生根据自己戴的“词“找朋友”的音乐声中,找到自己的反义词朋友,站在一起,并带读。

三、指导书写

1、指导认读“文、六”,说说它们的异同。

2、观察“文、六”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按笔顺写生宇。

“文”的第一笔“点”在上半格的竖中线上,第二笔“横”在横中线上面上半格靠近竖中线处起笔,撇到左下半格,捺比较长。

“六”的第三笔是“短撇”,最后一笔是“长点”。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教学反思:

本课是孩子学习的第一首古诗.因为孩子比较难以理解古诗的意境,所以我们把他当成是一首谜语来学习.孩子读起来朗朗上口,加上有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孩子学习起来比较容易.而对于古诗的句子理解也主要体现在:山、水、花、鸟,从这四个部分来引导孩子理解诗句。效果还是不错的。

第二篇:《画》教案

《画》

山峰小学:吴任梁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难点是了解诗意。教学过程:

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不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其中的一首:“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谜语诗,学完课文,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

二、出示课件,看图学习句中的几对反义词。

1、理解“远”和“近”。

a、示“远”和“近”两个词,请第一桌和最后一桌的一位小朋友站起来。问:谁离老师远,谁离老师近?

b、用“远”和“近”口头造句。如:谁家离学校远,谁家离学校近?等。

2、告诉学生“远”和“近”的意思相反,叫反义词。诗中还有几组反义词,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3、结合日常生活中看到过的“山、水、花、鸟”的情景,要求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边看画面上的山,一边说“‘远看山有色’,这山上一片翠绿,真美啊!”又走近图画,一边听一边说“‘近听水无声’,画上的流水一点声音也没有”。小诗人指着画上的花说:“春天过去了,花还在盛开。”他又做赶鸟的动作,大家一齐说:“人来鸟不惊。”

(1)想一想,如果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吗?(模模糊糊、没有颜色、看不清)。

(2)如果水从山上直往下流,从近处听,会有什么声音?(有哗哗的流水声)。

(3)各种花过了开花的季节就会怎样?(不再开了,看不到花)。

(4)鸟停在树上,人来到鸟的前面,鸟就会怎么样?(鸟就会受惊,会飞走)。

三、正确书写生字。

四、板书设计

2017年9月

第三篇:《画》教案

《画》

教学目标

1.认识“远、色、近”等11个生字,会写“人、火、文、六”4个生字。2.知道“远近”,“有无”“去来”是反义词。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识字,练习朗读。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时间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猜谜语导入:

你们都猜过谜语吗?谁来给同学出个谜语? 我也来给大家出几个谜语,学生猜谜语。

引出“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学生猜谜语)这则谜语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画》。

2.(出示课件)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是一幅山水画)请你们看看画上都有什么?(板书山、水、花、鸟)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首谜语诗《画》(板书课题)

二、初读今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播放音乐,范读课文,让学生进入情境中。

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或请组员帮忙,多读几遍。然后圈画出本课的生字,每人读给组员听一遍,小组合作读。

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并交流识字方法,先小组讨论,再汇报。(加一加,熟字加偏旁,认识偏旁走之)

4.识字游戏。

四、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感情

1、小组合作读诗,一人读一句,再互相评价。

2、教师指导:①“远看山有色”,多媒体课件演示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

②“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当怎么读呢?

③“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

④“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和它打个招吸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

3、指导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读好。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多媒体课件展示整幅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4,读着读着,我们发现诗里有几对反义词,你找到了吗?

你还会说哪些反义词,小组合作一起说说练习纸第二题。

5.填词背诵: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闭键词“山、水、花、鸟”来背。

五、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人、火、”

3、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

第四篇:画 教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1、《画》教案

一年四班 兰芸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和学习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

2、会认读本课的11个生字(远、色、近、听、无、声、春、还、人、来、惊),了解3个部首,理解文中的反义词:远-近有-无 去-来;会正确书写4个生字(人、火、文、六)。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2.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和部首。

三、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挂图。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不少儿歌,你们是不是还牢牢记在脑海里呢?好,现在请大家看到黑板上来,你们还记得《猜一猜》这首谜语诗吗,大家一起用最美妙的声音背一背吧!

由学生已知的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课文,同时又为本课猜出谜底作了铺垫。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多媒体课件映出山水画,引导学生引导整体观察图画,再由上到下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谈话导入:同学们,平时我们看了许多画,可是啊,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你们想不想看啊?好,请大家看看这幅画,画面上画了些什么?(用红笔板书:山、水、花、鸟)画的是什么季节?(春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春天?(桃花)。

2、请学生齐读课题《画》

3、故事激趣

讲述小伙伴——小鸟想要带大家去它的森林乐园玩,激发学生兴趣,从而跟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随小鸟的步伐跋山涉水,进行新知学习。

师:同学们,今天有位小伙伴想带我们一起走进画里,去它的森林乐园玩,你们想不想去啊?(出示小鸟动画)

三、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1)、挑战一:克服困难,通过大瀑布,装满11桶水(进行11个生字的学习指导)

师:走着走着,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块大瀑布,不过没关系,小鸟告诉我们一个小秘诀,只要大家装满11桶水,瀑布就会自动打开一扇门洞,你们想不想挑战下啊?好,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本59页,自己先读一下课文,昨天预习的生字多读几遍。(小老师带读,小组赛读,开火车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敢于克服困难,从而学习新的生字词。)

(2)、比比看谁的小眼睛最亮,请学生找找生字词中的后鼻音,翘舌音,前鼻音,整体认读音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好地区分汉字的读音)

(3)、让学生谈谈记忆汉字的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猜谜语),教学新偏旁——走之旁、竖心旁

师:(出示谜语)三人在日下郊游——谜底:春

(4)、开火车读去调生字,小组竞赛(获胜的小组加上小树叶)(5)、挑战二:射苹果

师:非常棒,小鸟带着我们打开了门洞,你们想不想看看门洞里面有什么东西啊?好,我们一起用力推开门洞!

进入小鸟的苹果乐园,进行游戏大挑战“射苹果”。

师:拿出你们的小工具(小手)当苹果从果树上掉下来的时候,请你们瞄准小苹果,射中它,看谁射中的苹果最多?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读

师:哇!小朋友们真棒,现在它请来了它的小伙伴,唱起了动听的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小鸟的声音。(播放鸟叫声)

小朋友们的声音是不是比小鸟的歌声还悦耳呢?好,现在我们一起用最美妙的声音读读我们今天的课文。(小鸟展示读书要求:坐端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课文划分节奏,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读)

师:你们真会读书,老师把笑脸送给你们!

四、指导生字书写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1、复习笔画笔顺“横、竖、撇、捺”

2、学习生字“人、火”(师讲述书写生字时要注意的格位)如:火第一笔点在左上格,第二笔撇在右上格,第三笔撇从竖中线撇下来

3、让学生给生字组词

五、总结:跋山涉水,终于来到了小鸟的森林乐园,这里有山有水有花有鸟,充满了勃勃生机,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出色,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诗歌。

六、作业布置

回家练习书写,人、火,并试着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1、画

山 水 花 鸟

厦门市集美区李林小学

2013年11月5日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画》教学反思

姓名:兰芸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以故事激趣的教学方式,创设了森林乐园的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热情比较高,课堂氛围比较浓厚,整体环节比较紧凑。但是,在生字教读上,学生的竞赛热情比较高,开火车读生字词的时候,学生速度比较快,因此有些生字词的拼读比较不到位,前后鼻音没有及时的纠正。读文时间比较短,读诗的节奏较慢。在今后教学中,我将注意把握课文朗读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对课文进行认知学习,生字拼读上,改善学生生词拼读含糊的特点,提高课堂生字学习效率,从而更加保质保量地完成语文教学。

第五篇:《画》教案

《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2、3、4、学会本课生字,认识“忄”“辶”等偏旁。

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知道“远”与“近”,“有”与“无”等反义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2、重点是认字和朗读练习。难点是理解诗与画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我们今天还要一起学习一首诗,它也是个谜语,相信经过学习,你们也能够猜出这个它的谜底。

二、看图

1、指导学生按由远到近的顺序看图,学生认真观察,看看图上画了什么?

2、请同学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教师相机板书:山 水 花 鸟)

三、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1、广播范读古诗。(课件展示古诗)

2、学生试读古诗,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画出的生字,多读几遍。

3、利用课件指导学生认字。

4、游戏“找苹果”,认识生字。

四、学习诗句,理解意思

1、谈话:刚才,生字宝宝这一关已经过了。可是,生字宝宝很淘气,又回到谜语里面去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朗读全诗。

(1)找一找意思相反的词。

(2)谁能再说几个自己知道的反义词。

3、细读古诗,解决质疑。

(1)为什么人走近了听,还是听不到水声?

(2)春天开的花,为什么春天已经过去了,花还没谢?(3)为什么人走近了,鸟没飞走?

五、(1)课件出示生字,指导学生书写。(2)教师巡视学生书写,纠正书写错误。(3)背诵古诗练习(同桌互背、指名背诵)。

六、小结。

这首小诗写出了山水花鸟的特点,写得很美,却很有深意。回去后,请大家找一找别的谜语,说给家长听,让他们也猜一猜。

板书:

远——近有——无 去——来

下载画教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画教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画影子教案

    《画影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影子的产生,及影子的变化。影子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 技能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捕捉和表现生活中美好的......

    刮画教案

    有趣的刮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刮画作品的特点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欣赏、比较,了解刮画的特点和画面的处理方法,在实践中增强体验,培养创新意识和......

    《画当年》教案

    《画当年》教案 教材分析:本课重于运用速写形式来表现风景,同时也对前段的透视知识进行回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避免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单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要创设一定的文化......

    吹画教案

    中班美术活动《吹画—美丽的树》教案 一、 活动设计意图 由于中班幼儿处于形象期的形成阶段,他们开始有意识地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愿望,而且这一时期的幼儿已经有一定的......

    钻石画教案

    钻石画兴趣活动社团教案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走近钻石画活动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钻石画,培养兴趣。 2、介绍钻石画的有关历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学......

    《画故事》教案

    第4课 画故事 教学课题:画故事 累计课时数:2课时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了解用中国画形式进行故事情景描绘的基本步骤与多种方法。 2、能在作品中表现故事情节,突出......

    画家乡教案

    《画家乡》教案 梁村小学 赵小霞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原","贝"等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运用语言,表......

    画虾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写本课生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读中感悟课文蕴涵的道理。 3. 积累“清晰可见”、“活蹦乱跳”、“仔细观察”等词语,培养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