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案及反思
画家和牧童
课时:
一、课前准备
目标:
1、认读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4、会用“一„„就„„”、“一会儿„„一会儿„„”说话、写话 任务:
1、认读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4、会用“一„„就„„”、“一会儿„„一会儿„„”说话、写话
5、完成课堂练习和作业。学点:
1、学会生字词。
2、感悟课文内容。
3、会用“一„„就„„”、“一会儿„„一会儿„„”说话、写话 教点:
1、生字词;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用“一„„就„„”、“一会儿„„一会儿„„”说话、写话 练点:
1、朗读训练;
2、写字练习、组词练习;
3、会用“一„„就„„”、“一会儿„„一会儿„„”说话、写话 考点: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并会组简单的词。
2、课文内容填空。
3、会用“一„„就„„”、“一会儿„„一会儿„„”说话、写话
二、上课程序
课堂调查(10分钟):
内容:检查生字的预习、课文的朗读情况。
方式、方法:开火车读、点名读生字卡片;全班同学大声齐读课文,从中发现问题。
课堂导学(30分钟):内容、方式、方法、关注对象(上、中、下)。内容:
1、学习生字词,查漏补缺。
2、指导课文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会用“一„„就„„”、“一会儿„„一会儿„„”说话、写话 方式方法:学生主体参与、教师主导
课堂练习(20分钟):内容、题目、方式、方法、关注对象。内容:
1、熟读词语及课文;
2、写生字,并组两个词;
3、用“一„„就„„”、“一会儿„„一会儿„„”说话、写话 方式方法:学生自主学习,老师指导 关注对象:上:自主完成,老师检查
中:适时指导
下:重点关注、指导
课堂作业(20分钟):内容、题目、方式、方法 内容、题目:练习册《画家和牧童》 课后反思:
识字中以游戏和活动为主,注意联系学生以往的识字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开展“你指我认、当小老师领读、猜猜找找、参加智慧乐园”等活动,充分激发孩子主动参与识字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另外在朗读环节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引导他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感悟。让他们在读、说、评、演中进行充分的角色体验,用原生态的自身感受,入情入境的读文,进一步体会戴嵩的谦虚和牧童的勇敢。我为你骄傲
课时:
一、课前准备
目标:
1、认读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3、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4、会写“读读抄抄”部分的8个词语。任务:
1、认读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3、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4、会写“读读抄抄”部分的8个词语。
5、完成课堂练习和作业。学点:
1、学会生字词。
2、朗读课文。
3、感悟课文内容,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4、会写“读读抄抄”部分的8个词语。教点:
1、生字词;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4、会写“读读抄抄”部分的8个词语。练点:
1、朗读训练;
2、写字练习、组词练习;
3、抄写“读读抄抄”部分的8个词语。
考点: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并会组简单的词。
2、课文内容填空。
3、会写“读读抄抄”部分的8个词语。
二、上课程序
课堂调查(10分钟):
内容:检查生字的预习、课文的朗读情况。
方式、方法:开火车读、点名读生字卡片;全班同学大声齐读课文,从中发现问题。
课堂导学(30分钟):内容、方式、方法、关注对象(上、中、下)。内容:
1、学习生字词,查漏补缺。
2、指导课文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情感。
3、引导学生明白做错事要承担责任;同时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学会宽容。
方式方法:学生主体参与、教师主导
课堂练习(20分钟):内容、题目、方式、方法、关注对象。内容:
1、熟读词语及课文;
2、写生字,并组两个词;
3、抄写“读读抄抄”部分的8个词语。方式方法:学生自主学习,老师指导 关注对象:上:自主完成,老师检查
中:适时指导
下:重点关注、指导
课堂作业(20分钟):内容、题目、方式、方法 内容、题目:语文练习册《我为你骄傲》 课后反思:
对老奶奶回赠的那句包含着疼爱、宽容和鼓励的话,教学时,要给他们自读自悟的机会,会有更多的感受,会有更多自己的独特体验,要给他们个性化表达的机会。教学反思:
实事求是的态度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失的,所以在文本解读时我让学生一遍又一遍的与文本交流直接对话,结合插图让学生大胆想象人们的纷纷称赞和“呆住了”的空白处。三个儿子
课时:
一、课前准备
目标:
1、认读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4、会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说话、写话。
任务:
1、认读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4、会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说话、写话。
5、完成课堂练习和作业。学点:
1、学会生字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4、会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说话、写话。
教点:
1、生字词;
2、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语气。
3、引导学生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4、会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说话、写话。
练点:
1、朗读训练;
2、写字练习、组词练习;
3、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说话、写话。
考点: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并会组简单的词。
2、课文内容填空。
3、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写话。
二、上课程序
课堂调查(10分钟):
内容:检查生字的预习、课文的朗读情况。
方式、方法:开火车读、点名读生字卡片;全班同学大声齐读课文,从中发现问题。
课堂导学(30分钟):内容、方式、方法、关注对象(上、中、下)。内容:
1、学习生字词,查漏补缺。
2、指导课文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语气。
3、引导学生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4、指导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说话、写话。
方式方法:学生主体参与、教师主导
课堂练习(20分钟):内容、题目、方式、方法、关注对象。内容:
1、读熟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
2、写生字,并组两个词;
3、指导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说话、写话。
方式方法:学生自主学习,老师指导 关注对象:上:自主完成,老师检查
中:适时指导
下:重点关注、指导
课堂作业(20分钟):内容、题目、方式、方法 内容、题目:语文练习册《三个儿子》 课后反思:
学习过程中,要着力创设情境,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读,如初读、精读、赏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指名读、比赛读、分角色读等等,让学生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养。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课时:
一、课前准备
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自读自悟。
3、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任务:
1、会认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自读自悟。
3、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4、完成课堂练习和作业。学点:
1、学会生字词。
2、默读课文,自读自悟。
3、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教点:
1、生字词;
2、指导学生如何有效默读。练点:
1、默读训练;
2、复述课文,谈体会。
考点:
1、会认11个生字,会组简单的词。
2、课文内容填空。
二、上课程序
课堂调查(10分钟):
内容:检查生字的预习、课文的朗读情况。
方式、方法:开火车读、点名读生字卡片;全班同学大声齐读课文,从中发现问题。
课堂导学(30分钟):内容、方式、方法、关注对象(上、中、下)。内容:
1、学习生字词,查漏补缺。
2、指导学生如何有效默读。
3、学生复述课文,谈自己的感想。
4、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培养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方式方法:学生主体参与、教师主导
课堂练习(20分钟):内容、题目、方式、方法、关注对象。内容:
1、默读课文;
2、用生字组词。
方式方法:学生自主学习,老师指导 关注对象:上:自主完成,老师检查
中:适时指导
下:重点关注、指导
课堂作业(20分钟):内容、题目、方式、方法 内容、题目:语文练习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课后反思:
通过读课文,勾生字、画生词、读带生字的句子来熟悉生字,再通过和熟字比较字形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来记忆生字,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出一份有关字词方面的试题,学生学习兴趣高。
语文园地六
课时:3课时
一、课前准备 目标任务:
1、发现课文例举的六个AABB式叠词的特点,都是由两个意思相反的词构成的,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2、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具有相同形旁的字;
3、引导学生通过组词区别形近字的音形义;
4、通过读诗感受小女孩善良美好的心灵,谈谈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5、引导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口语交际,懂得要做诚实、守信、尽责的人。学点教点:
1、发现课文例举的六个AABB式叠词的特点,都是由两个意思相反的词构成的,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2、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具有相同形旁的字;
3、引导学生通过组词区别形近字的音形义;
4、通过读诗感受小女孩善良美好的心灵,谈谈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5、引导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口语交际,懂得要做诚实、守信、尽责的人。练点考点:
1、练习说AABB式叠词(本单元要求A、B要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
2、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具有相同形旁的字,并组词。
3、引导学生通过组词区别形近字的音形义;
4、说话练习。
二、上课程序
一、我的发现 1.自读词语,自己发现。体会词语朗读时的节奏。2.词语减肥,交流发现。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给词语减肥后,发现新词:大小 深浅 高低 长短 粗细 多少(都是反义词)
3.全班交流,归纳发现。全班交流后归纳:这些词语不仅重叠形式相同,而且都是由两个意思相反的词构成的。4.照样子说词语。
大大小小(大小)多多少少()深深浅浅()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粗粗细细()
5.展示智慧新发现,拓展练习。生活中你还发现有哪些这样的反义词?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教师相机板书)如: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进进出出、里里外外、走走停停„„ 6.读一读书中和刚刚积累的词语。7.选择5个词语补充在书上。8.采取多种游戏方式说反义词。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现在,我们到字词游戏宫去看看吧!
(2)小组内互相合作,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又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3)小组汇报 ①表示蔬菜一类的词:萝、茄、菇(与蔬菜有关)
②表示煮的意思的词:炖、烧、烤(与“火”有关,都含有“煮”之意。)
③表示有动手意思的词:扒、扛、拣(与“扌”有关,都含有动手干活之意。)
④表示有动脚的意思的词:跺、踢、跳(与“的意思。)(4)、想想说说
①再说几个表示蔬菜一类的词:──────—(与蔬菜有关)②再说几个表示“煮”意思的词:────—(与“火”有关。)③再说几个表示有动手意思的词:────—(与“扌”有关。)④再说几个表示有动脚的意思的词:────—(与“”有关。)2.我会填。①审题。说说题意。②说说每组词有什么不同点。
③同桌互相交流、小组内交流,找出可以搭配的词语。
④全班交流。启发学生说说还可以填什么词语,鼓励大家发表不同意见。
⑤选择自己喜欢的短语说一句或几句话,教师鼓励创新。⑥拓展练习, 创设情景说话:如
风光秀丽的黄山──────;川流不息的汽车────── ⑦ 独立完成作业。做好后同桌可互相检查。
”有关,都含有动脚购()评()破()拾()沟()坪()玻()给()拎()甸()续()钱()铃()句()读()线()3.我会读。
(1)自读诗歌。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诗歌。(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3)全班交流感悟诗歌。
(4)练习给诗配画:你觉得该画什么?(5)朗读诗歌。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三、口语交际
(一)、再现情境
(1)引用书中的第一段话导入。(2)小组讨论:他该怎么做?为什么?(3)集体交流。
教师小结学生的做法:①记下小龙的名字。②不记。
(二)、提出建议
(1)按不同意见分成两组。相对而座。分别给两队取名为正方、反方。
(2)选出一名陈述自己观点的陈述人。在陈述人说明观点后,各方展开辩论,充分说明自己观点正确的理由,对方错误的理由。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三)、小小辩论会(1)陈述观点。(2)自由辩论。(3)教师小结。
四、展示台
1.读读学习小伙伴的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感悟“公民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可以练习生活实际理解,也可举例子理解,也可讲故事帮助孩子理解。3.说说自己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还做得不够。4.你想为集体做些什么? 5.教师小结。
二、展示“六一小报”。1.小组交流。
如:小报的名称、内容、小组是如何分工、怎样收集的资料等等。2.“推销小报”比赛。
假如自己是推销员,如何把自己的小报推向市场或读者。(1)先自由准备
(2)小组内交流,推选一位最佳推销员。(3)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三、粘贴学生的小报作品。
课堂作业(分钟):内容、题目、方式、方法 练习册《语文园地六》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老师,能够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到知识的同时,脸上出现快乐的笑容,我感到非常欣慰。我想,教师的作用就是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将知识由难变易,有繁化简,深入浅出,变枯燥为有趣,让孩子们开心地学、快乐地学,主动地学。通过自己的探索得来的知识,才能影像深刻。课堂有了乐趣,孩子们就会爱上课堂,爱上学习。本次教学活动基本实现了以上目标。
第二篇:教案反思
小猴子过生日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水果并能说出其名称。
2、通过品尝,分辨酸和甜,并能用“酸酸的”“甜甜的”等词语表达对水果的感知。
3、愿意品尝不同的水果。活动准备
1、苹果、香蕉、葡萄,水果各一个
2、不同品种的水果(剥皮、切薄片),每个幼儿一把勺子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小猴子过生日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水果的名称。
⑴ 教师指着上小猴子过生日的画面引导幼儿观察小猴过生日的场景
① 今天小猴子过生日,它请了哪些朋友来? ② 它请小狗吃的是什么水果?是什么味道的? ③ 它请小猫,吃的是什么水果?是什么味道的? ④ 他请小兔子吃的是什么水果?它会是什么味道的呢?
⑵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右边小图中的各种水果,认识水果的名称,并请幼儿回忆曾经吃过什么水果,是什么味道?
2、幼儿品尝水果,感知其味道,学说“酸酸的” “甜甜的”。
⑴ 教师边做闻水果的动作边吸引幼儿品尝水果 教师:水果可真香啊!尝尝看它们是什么味道呢?
⑵ 教师出示香蕉,并给每组发放一盘剥皮切片的香蕉,带领幼儿用勺子集体品尝,并学说:“香蕉甜甜的。” ⑶ 教师出示桔子,并给每组发放一盘剥皮的橘子,带领幼儿集体品尝,并学说:“橘子酸酸的”。⑷教师引导幼儿交流所品尝水果的名称和味道。教师:你吃的是什么水果呀?它是甜甜的还是酸酸的? 活动延伸
请家长与幼儿在家共同阅读幼儿用书《小猴过生日》,有机会吃水果时请幼儿说一说水果的味道。活动反思
在这节活动中我出示实物的水果时幼儿们都非常的兴奋,大部份幼儿都能说出水果的名称,在品尝水果的时候都幼儿们吃的很开心,但是在语言表达方面不是很积极,这确实是我值得反思的地方。
星星一班
肖琴
第三篇:教案和反思文档
《七月的天山》教案 张家庄小学 侯小利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掌握文中的描写手法,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幻灯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看,我们的祖国有许多名山大川。著名作家——碧野,他写了一篇非常有名的散文——《天山景物记》。今天我们就随作家一同走进天山去看一看、游一游《七月的天山》吧!板书课题。
2、请学生根据课外所了解到的谈谈对天山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想想七月的天山又是怎样的呢。
2、字词检查。
3、说说七月的天山给你是什么样的感觉。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借助工具书查阅资料的能力,这符合新课程“自主学习”理念。
三、品读第二自然段。
1、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1)看文章结构
(2)找写作顺序
(3)抓重点景物
(4)想景物特点
(5)思表达方法
2、读课文,完成(2)。
(1)自读课文,画出游览顺序词。
(2)相互交流,理清顺序。(师及时板书;进入天山 在往里走 走进天山深处)
(3)小结:作者就是这样通过移步换景的方法,向我们介绍天山的美景的。其实这既是作者的游览顺序,也是本篇文章的写作顺序。作者用简练而形象的笔触描绘了天山景物,它们分别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2、3、4)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2、3、4自然段,也就是这篇文章的重点段。
设计意图:问题引路,再读课文,动动笔,为研读课文、品读天山美景预做“热身”。
3、品读第2自然段。((1)思考:在这一段话中,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
(2)同桌交流: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语句,作者运用哪些手法来表现的?这样表现有什么好处?
预设A: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师随机板书:雪峰 雪水)师:从修辞的角度,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也正是因为这些形象生动的比喻,使天山的美景更真实地呈现在了我们眼前。(板书:比喻)通过朗读来体现天山的美。
预设B:在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师随机板书:溪流)请用一个词语说出溪水的特点?(清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的清澈?
设计意图:把第2自然段作为学生阅读的重点,引导学生潜心会文,与文本展开充分的对话,既从内容、写法、用词等方面深入地阅读课文,又以读悟情,品味了天山美景。
四、自学第3、4自然段。
1、出示:(1)自由读课文3、4自然段,思考,每段重点写了哪种景物?(2)合作学习,说说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语句。
2、交流。预设A: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写森林,从密密的、重重叠叠、日影,写出了树的茂密,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师板书:森林)指导朗读。
预设B: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幽静。(从水声写出了密林幽静,给人以美的享受。师板书:水声)
3、第3自然段主要抓住了天山的什么来描写?(师随机板书:树)
预设C: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 师:作者抓住野花来描写,采取比喻和排比综合运用,写出了野花的特点。随机板书:野花
采用不同方式来读读,体现花的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在合作中互相交流想法和看法,给每个学生一个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五、总结:读悟第5自然段,理清文章结构。师:这就是七月的天山,不是春天却胜似春天,难怪作者会慨叹(齐读第5自然段)。师:这一段与课文的开头相呼应,那么本篇文章的结构是——总分总(生回答)。
六、拓展训练。小练笔:练习写景状物作文,写一写校园的早晨,要求能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设计意图:积累是为了更好地使用,有了积累和学习方法,再学以致用,这是阅读教学由吸收到表达的具体体现。板书设计
七月的天山
进入天山 再往里走 走进天山深处 雪峰、云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 张家庄小学 侯小利
这是一篇写景物的记叙文。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喜爱之情。
课文的写作思路是:先总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接着分述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异美景;最后作者抒发了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
前几天听了于小冬教师上的一节《七月的天山》,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于是,在我上略读课文《七月的天山》的教学时,我也依照她的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就抓住一个问题展开:“七月的天山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学生马上蹦出一个词:“美!”自然后面就可以接着问了:“美在哪些字里行间啊?”指名的学生先说到了“雪山”,自然要体会其中的两处比喻,从中体会了比喻的妙处,再用朗读体现雪山的壮丽,由雪山的壮美再到雪水的欢快。接着学生找到了“花”、“塔松”、“鱼儿”三处,都进行了深入理解,并结合句子开展联想说话,用朗读表现。学生在理解中感受了美,而且有大到整体的理解,小到一个句子,一个短语,一个词语,小到一个字“浮”“捧”的深入理解;还从作者角度去理解他的写作情感,小到从“心爱”感受作者对天山的深情;一字一句都表现出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无形当中,对学生进行了写法的渗透。最后在赞美天山中结束了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白了这天山美丽、幽静却又生机勃勃。正是雪山上的雪水给了这些花草树木、鱼儿浇灌,才会有那些生机勃勃的树和那些欢快的鱼儿。
一课时完成是略读课文的要求,但以前我从没做到,今天做到了,不仅学生理解深入,而且体会深刻。能做到这样我想主问题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看来要让课堂紧凑有效,一定要抓好主问题,切中要害,由点及面,由点成线,最后回到一个感情体悟的点,让课在书声中结束是比较理想的。
但也有两点做得不够让我满意。一是学生在抓住重点语句表达的时候,语言组织得不够流畅,用词不够优美。二是学生在朗读技巧的掌握上还存在差距。这是我在以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努力去培养学生的两个方面。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反思
张家庄小学
侯小利
先听了几位老师上这篇课文,总的思路有了,自己再在班上上,觉得很有感觉,便在心里写下了这篇反思。
这篇一篇精读课文。在阅读了教参和单元导读后我确立了4个教学目标。一是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忘我、融为一体”三个词语的意思;二是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之间的关系;三是学习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的神态和动作的;四是培养学生做事专注、持之以恒的品质。我认为这四个目标的是符合单元的训练目标的,也是符合这篇文章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目标的定位做到了准确。
首先,我在教学设计方面十分清晰。第一步:理解鱼游到了青年的纸上。第二步:理解鱼游到了青年的心中。第三步:感悟鱼游到了我们的心中。
其次,整个教学过程隐含着内容和情感的主线,内容主线是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游到纸上,由此而展开学习小女孩的那句话——“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以及描写青年画鱼的动作和神态的段落。情感的主线随着内容的主线而行走,一边品读语言文字一边体会聋哑青年那种一丝不苟、全神贯注、坚持不懈的精神,学生的敬佩和赞叹之情一步步加深。两条主线既齐头并进又相互交融。围绕着这两条主线,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品词析句积累语言,抓住课文中语言的生发点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最后,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我选择了巧妙的切入点。这位青年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特别。他的特别体现在那里:一是“观鱼”的特别,而是“画鱼”的特别;三是他“身份”的特别——聋哑人。每一个特别让学生去划出句子深入体会步步深入,从而理解感受他的认真一丝不苟,才引出了“鱼游到纸上了”到鱼游到心里。
在理解句子谈体会的同时,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游”和“画”的对比朗读;想象鱼的动态的词语进行扩展读;将文字还原成真实的画面来读;通过音乐感受文字来读。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渗透,即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发展。问题的设计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给了学生充分展示的空间。
但是,这节课也存在着一些遗憾。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我应当引导学生总结“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之间的关系。虽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时候学生对这层关系已经有所感悟,但还不是很明朗,如果用上“因为„„所以„„”这组关联词,学生的思维将更加的清晰。这节课的整体感觉比较匆忙。容量过大,导致一些重点没来及深入,所以在取舍方面还得加强!
《鱼有到纸上》教案 张家庄小学
侯小利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3、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的意思和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明确目的
1、今天我们接着学习27鱼游到了纸上。
师板书课题
2、指名朗读课文,回忆上节课留下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鱼不是在水里游吗,怎么会游到了纸上?鱼是怎样游到心里?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他的心里是什么关系?)
3、布置学习任务:让我们一块走进课文,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理解关键词,合作解决问题,去真正地认识这位聋哑青年。
二、讲读结合,学习课文
1、研读“鱼游到了纸上”:
找到相关段落,默读后说说“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聋哑青年画技高超,画出的鱼活灵活现,如同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一般)
反复朗读,说说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的: ⑴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① 读句子,勾画句中重点词语,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工笔细描”“一丝不苟”“细致”“像姑娘绣花”说明聋哑青年画画认真,专注。挥笔速写说明他画画熟练,很快。)
② 青年笔下的金鱼是怎样游动的?请展开想象的翅膀,先同桌互相说一说。③ 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工笔细描”的句子读出青年的细致,“挥笔速写”的句子读的稍快)过渡:青年笔下的鱼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怪不得小女孩为之惊奇。⑵ 出示句子“哟,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小女孩惊奇地叫起来。(读出小女孩的惊奇,“哟”读得重而短促,语调上扬。)
不仅仅是小女孩在赞叹,围观的人们都在赞叹着,议论着。
⑶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象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融为一体”谁和谁融合在一起,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研读鱼游到心里
师: 游到了纸上,一个游字,让我们有如身临其境,真切体会到青年笔下的金鱼是怎样的栩栩如生,跃然纸上。那么青年是怎样做到的哪、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相关的段落,说说聋哑青年是怎样使金鱼游到自己心里去的?
第四篇:教案反思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小小的船》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和幻想的写景诗,作者通过诗歌的形式描写了秋天夜空的美丽景色。这首诗韵律协调,音乐性很强。作者选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描写了色彩鲜明的自然景物。课文前两行写月儿的美,引起儿童丰富的想象,把弯弯的月儿比作小费品后两行写“我”坐在小船里尽情地欣赏美丽的碧空和满天的繁星。诗中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起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教学中应从二年弱智学生的的心理特点入手,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体现形式和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创设情境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短小优美的儿童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晴朗夜空美丽的景色,诗中写了小女孩子把月亮当作船,坐在弯弯的月亮上观看蓝天上闪闪的星星,表现了女孩喜悦的心情。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和热爱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文共有4句话。第一句是个比喻句,用并列的形式把弯月比喻成小船。第2、3两句借小船称代月亮。其中“两头尖”是弯月与小船成喻的相似点。第4句直写“我”坐在弯月里观看天上的的见闻,本诗想象合理,富有情趣,形象鲜明,多用叠词,韵节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适合低年级儿童朗读、背诵。
课文配有插图,图把诗的意境画出来了,在闪烁着群星和蓝色的天空里,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坐在两头尖尖似小船的月亮上,看得出来,他是把弯月当小船,把蓝天比作大海,把闪闪的星星比作浪花。“小船”在这一望无际的天海之中荡漾,多么自由自在。
【学情简析】
学生对形象直观的动画片非常感兴趣,加之文中形象的比喻,奇妙的想象,易于激发儿童的想象。但智障学生对星星、月亮、船、孩子之间的关系不易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读懂课文中“蓝蓝、闪闪、弯弯”等词的意思,运用“坐在月亮上,我看见„„”的句式说话。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情感态度令人价值观: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情趣,【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观察想象。
1、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地方。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出示音频课件,请学生想象.)
2、师:可以睁开眼睛看看,我们来到了哪里?在这里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们来到了天空,看到星星。师:星星是怎样的? 生:星星一闪一闪的。生:星星亮晶晶 生:星星很可爱。
师:天空中小星星很美丽,可是太孤单了,如果你是画家,还会再画什么?
生:我会再画个卫星。生:我会再画只飞船。生:我会再画个月亮。
3、师:小朋友真是个想象丰富的画家,现在老师先给这画加上月亮。
(在夜空图中出示一弯新月)这是怎样的月亮? 生:弯弯的月亮。生:两头尖尖的月亮。
师:你觉得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生:弯弯的月儿就像小船。生:弯弯的月儿像香蕉。生:弯弯的月儿像把刀。生:弯弯的月儿像眉毛。
4、师:有一位小女孩也和我们小朋友一样在观赏着这美丽的夜空,(出示一位小女孩遥望着星空)她说:天空这么美,这么有趣,要是能飞上去那该多好啊!说着说着,她就睡着了,她梦见自己真的飞上天空了,坐在月亮上。(慢慢移动小女孩飞上了天空,坐在月亮上,)
师:这位小女孩,坐在月亮上看见了什么? 生:小女孩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师:有位诗人把我们小朋友刚才看到的、想到的写成一首诗,我们打开来读一读。
(环节评价:优美的画面把儿歌具体化、形象化,学生初步体会到夜空的美。为读懂儿歌和有感情朗读作了铺垫。)
(二)读儿歌,体会意境。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师:请你学着老师的样子练读,或者你认为自己能读好的,就按自己的方式读,在小组中准备“朗读明星”比赛。
3、学生分小组练读课文。
4、“朗读明星”比赛。
(1)师:准备好了吗?谁有信心把第一句读好。生1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生2评:我认为他没把月儿的美读出。我会比他读得好。(此生读)生3评:我觉得他把月儿读得很弯很弯,把船儿读得很小很小,师:小朋友有没注意到他是怎么读的。生4评:我听他把“弯弯的”、“小小的”、读得很慢。师:你听得认真,还有谁也能把第一句读好。(2)师:谁来读读第二句。
生1读: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生2评:她的语气太平淡了。
师:小姑娘坐到了弯弯的月儿上,会有什么感觉? 生:她会很快乐。
生:她会很觉得在月亮上很好玩、很有趣。
师:那我们就带着快乐的、有趣的语气来读第二句,边读边想象着自己上了天,坐在弯弯的月儿上,划着双桨,荡漾在星星闪烁的蓝天中,是多么自由自在,多么地有趣、愉快。
生练读再指名读。
5、尝试背诵。师:小朋友读得真好,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让你们听一首歌。(放《小小的船》的音乐,学生背唱。)
环节评价:朗读儿歌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通过反复地朗读训练,学生充分感知语言文字。当学生朗读有困难时,师恰当地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的喜悦的心情,激起学生的共鸣。当在学生有了情感体验后,就把诗的意境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充分表达出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拓展练习,发展思维
1、师:这么美丽的夜空,小朋友想不想到月亮上去? 生:想!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听着音乐轻轻地摆动身子,(放音乐),让我们飞吧,飞吧!飞上蓝天,到月亮上旅行。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小的船,知道了这首儿歌的意思,还进行了一次愉快地夜空之旅,看见了美丽的夜空。希望小朋友学好了本领长大后,也到宇宙中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反思
《课标》中说:“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小小的船》这首儿歌是美的,那么教学的过程也应该是美的。那么如何在读书的过程中引着孩子去发现美、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呢?我的做法是:
1、用美的语言去感染学生。
老师的教学语言是课堂上丰富、宝贵的课程资源。我努力去用美的语言去启发学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于是,课堂上就有了这样的话语:“宁静的夜晚,听,虫儿在鸣叫,小青蛙在歌唱,月儿慢慢地挂上了蓝天。”“弯弯的月儿多像小小的船呀!蓝蓝的天空就是蓝色的大海,朵朵的白云就是大海里的浪花,月亮船呀就在这云海中飘呀,荡呀!让我们在音乐声中把这两句美美地读一读,读给自己听一听。”我希望能够用这样的语言去撞击孩子的心灵,去激发他们潜在的、纯真的感情。
2、将孩子的想象领到一个美的天地中
语文教育是一种形象化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生发想象:“快看看,这弯弯的月儿特别的像——特别的像什么?”“那我们再看一看,月亮什么地方像小船呀?”“你们看,小星星在蓝蓝的天空中,朝着我们眨眼睛呢,它在跟小朋友们打招呼呢。快跟小星星说说话呀!想跟小星星说些什么呀?”引导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通过想象亲历语文境界,让画面在他们的头脑中浮想,让旋律在他们耳畔响起,让意境在他们的心中生成。语文是一个灵动的,充满激情的世界,教与学的探索永无止境。让语文成为我们一个心灵的栖息地,精神的家园;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益人心智的天地;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更多的想象,延伸更多的快乐!
《爷爷和小树》评课材料
《爷爷和小树》是一篇极富童趣的课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其中蕴涵了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因素。吴老师的教学设计本着“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年龄及心理特点”的原则,通过不同方式创设情境,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力求本课的教与学在情境中互动、生成和发展。
吴老师的教学设计有以下特点:
一、寓教于乐,趣味识字
在学词识字部分,教师通过利用形象的图片,自然的情景以及适当的小游戏,引导学生识词识字。一年级的小朋友,识字时往往会出现“假会”现象,一起读时会,自己读时不会,课文里会读,单认不会读。吴老师在本环节设计了多方式、多层次的认读方法,循序渐进,既使学生掌握了要认的字及偏旁,也适当的渗透了一些识字方法,为日后自主识字创造条件。
二、回归常态,当教必教
《课程标准》提出: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张老师在课堂上力求自己的教学回归常态,该导则导,当教必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认识、朗读句子尤其是长句子是个难点。教参中也明确地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要重视指导朗读,遇到长句子和不容易读好的地方,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张老师在指导学生读“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一句时,用了一种最简单、朴素的画线的方法教小朋友连词成句的读。此处训练真实朴实,学习效果明显。这样教,也渗透了学法指导,学生再读长句子时,就不会有问题了。“在读正确、通顺的基础上,最好能读出感情来”,这也是教参中提出的具体的要求,因此,张老师在指导学生将这个长句子读正确、通顺后,又在“暖和的衣裳”和“不冷了”两处,适时地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学生也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三、源于教材,适当拓展
本课教材虽内容浅显,但蕴含着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因素。因此,教师在课中拍手歌和课尾歌曲的设计上,都选取了与本课教材密切相关的内容。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引导学生懂得,人与大自然万物是朋友,应和谐相处!
另外,吴老师在课堂上也能时刻关注学生,较为适宜的进行一些课堂常规训练;也能抓住一些细微处,进行听说训练,引导学生积累词语,认识事物。这对于刚入学不到两个月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篇:教案反思
教案反思:
1.Warming up :要和之前学的有联系,引起学生兴趣。2.注意衔接,可以用简单的英语。
Eg.Everyone can be the monitor if he wants.Do you want to be the monitor? If you are good at sport, you can be the PE monitor for your class.这样避免在后面的问题Which monitor would you like to be?,学生不会回答出现冷场。
3.注意重难点提前突破,再进入课文学习,以免在后面阅读中学生不会。
4.重难单词:要按照课文中出现的顺序呈现,给学生减少困难。
先read the passage并找出difficult words, 然后呈现PPT上的短语,若有学生未找到短语,要提示line 4 Lingling’s words/the first paragraph(先自学再讲解)
5.手机注意静音或者震动 6.One reads, the other translates.7.Careful reading, correct the mistake one by one.8.漏掉的知识点: can 后面加动词原形。9.班主任:
记住家长和孩子永远是站在一边的,所以不要用悲观的态度告诉家长孩子有多糟糕,要看到他的长处,鼓励家长,相信他一定能进步。
要和孩子交朋友,这样课上加分和扣分较容易。对于新老师,学生往往有抵触,“你凭什么扣我分”,所以要多加分,少扣分。
孩子喜欢拿期末教师评估来吓唬老师,“如果你。我就给你评差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