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络安全教学反思
《网络安全》教学反思
本节课就是以问题开始:“老师电脑最近遇到了一些奇怪现象,要请同学们来分析一下原因,然后帮老师解决这些问题。”接着学生们就带着问题来观看这些动画,这样设计问题情境,加上形象的动画展示,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会带着问题思想集中地观看,然后来自主探究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探究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征。在预防计算机病毒环节,我由浅入深设计了两个问题,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启发,讨论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堂讨论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利用组织学生讨论的这种形式,既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发言,又让全体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独立思考的机会。在讨论过程中,各人把自己的观点、想法亮出来,在思维上取长补短,达成共识,这是培养学生共同探讨、互相协作的精神,也提高了学生对学习信息科技的兴趣,使信息科技教学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途径。
我们熟知“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个道理,但是我们学生现在的情况又何尝不是这样,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直在锻炼着提高着,但是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却流于形式。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活动、探索中获得知识远比手把手教会他们“是什么”要重要。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有助于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而且合作学习要想成功开展,建立分工合作的意识是必不可少的。我在本次教学中,布置好制作病毒档案之后,就先要求学生各自分工,再开始各司其职,学生们分好工,各自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还不够,因为要合成整个作品才算完成,所以完成的快的同学会提示和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最后在把每个人查找的资料全部合成在一个作品中,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提高。
课后反思上课之缺憾
(1)评价部分的单一
在这里,有些遗憾,预设时准备充分的学生评价,但是在上课过程中,没有对学生的知识巩固做出太多的评价,只做了个别同学的表扬以及总结性评价。今后在教学中应该发挥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与互相评价意识,可以让同桌或者小组进行互相评价,最后老师做总结性评价。
(2)学生协作主体环节的挖掘。
整节课上完,感觉层次比较明显,知识要点也能够细致的解决,这方面要继续保持,但是在学生的自主学习方面还有待发掘,充分调动学生的课上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思想,这样才能上一节优秀的信息技术课。
第二篇:网络安全反思
网络安全风险频发后的信息安全反思
过去一年来,信息安全成为了频频见诸于媒体的公众话题,“棱镜门”曝光、携程网用户支付信息漏洞、支付宝漏洞、小米用户资料泄露、NSA入侵中国政企……,频发的信息安全事件的背后,信息安全风险严峻性不言而喻。
在信息安全事件屡发的促动下,我国政府和企业对网络安全的重视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就是其中最好的注解。在各方加以重视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从技术与实践的角度,来反思网络安全风险的严峻性,以及如何应对的问题。
反思一:监管体系不能“流于表面”
NSA事件发生后,大家不仅对美国的行为感到震惊,也对国内相关部门和企业的网络安全防范能力感到担忧。在“亡羊补牢”过程中,我们不要仅仅着眼于加强网络安全保障措施,而是需要对整个网络安全监管体系的完善加以更多的思考。
实际上,我国以往对网络安全已经采取了相关的监管措施,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总工程师李京春就指出,以往我国只是对网络进行表层化管理,主要包括功能符合检测和低层面的安全审查。目前网络产品和服务逐渐向深层次发展,若继续沿用以前的监管办法,就很可能会出现网络监管漏洞,进而给国家安全和用户 安全造成损失。
因此,许多专家纷纷指出,要更进一步认识到网络安全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源头上杜绝网络安全风险隐患,确保公共安全和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例如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宁家骏就明确表示,政府应该对任何与信息安全有关的企业进行审查,建立好全面监管的体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也指出,对网络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商、运营商和服务商进行审查,还能促使企业规范行为标准,提高服务质量,进而推进信息产业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我们高兴的看到,目前网络安全已经纳入了“顶层设计”的范畴。从政府相关部门,到各行业主管机构,已经从全局的角度,开始对网络安全保障问题,进行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逐步完善网络信息安全制度。5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正式对外宣布,我国将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系统使用的重要技术产品和服务进行网络安全审查。此次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将针对重要信息技术产品及提供者,重点审查产品的安全性和可控性,以防产品提供者非法控制、干扰、中断用户系统,非法收集、存储、处理和利用用户有关信息。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将不得在中国境内使用。政府部门的相关举措,与业内专家普遍共识的“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这一观点,显得不谋而合。
反思二:选择设备不能只看性能指标
一名网络安全资深专家曾经表示,安全圈流行一句话:“系统只存在两种状态:已经被攻破和即将被攻破。”这句话虽然有些令人难以接受,但充分说明了网络安全防范的难度。
要知道,网络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其操作系统的代码甚至达到千万行级,在上面不仅运行着六千多个标准协议,还有诸多厂商定义的功能。要保证这一体系的安全可靠,让外界难以攻破,就需要网络系统具备足够安全能力。这种安全能力不仅仅只针对网络安全设备,而是涉及到IT系统的所有硬件和软件。
需要注意的是,IT设备是否安全,很多时候并不体现在具体的性能指标上,而是与整个产品的设计思路、研发生产、服务保障等各个环节息息相关。有些产品在对外宣称的参数、功能貌似很不错,并不能代表其能通过实践的严峻考验。
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在选择网络设备时多加以考虑,在关键IT系统的选择时,要把“安全可靠”作为第一原则,选择经过了长期和广泛的实践检验,证明具备足够安全可靠能力的产品,并充分考虑厂商自身的安全技术整体能力。从厂商角度来说,对这一问题也应加以足够重视,并制定具体举措,给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产品和方案。
反思三:勿要陷入“唯资本论”误区
斯诺登曝光的机密文件,将许多知名国际IT企业推到 了舆论“风口浪尖”,包括微软、谷歌、苹果等等。与此同时,国内也掀起了一股“国产化”、“去IOE”的话题风潮。许多人认为,通过国产化替代,可以解决“棱镜”笼罩中国的问题。
在这一点上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网络安全的解决方法仅仅寄托在是否“国产”上。一方面来说,在当前的全球化时代,资本的流动性是常态,国内知名IT企业多有外资背景。仅仅用资本属性来衡量,并不能说明企业的能力和诚信。另一方面,国产化设备也没有绝对性,在当前全球供应链模式下,很多零配件的源头也无法真正实现国产化,任何设备都不能保证绝无漏洞,NSA入侵某国内知名网络设备商服务器就是例证。
因此,在选择IT设备时,要结合厂商的安全能力、安全可控和安全诚信等三个方面来综合判定。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建议,可以针对市面流通的信息技术产品,进行“白名单”强制认证,只有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才能入市。这种审查只是一种技术评估,不影响普通用户的利益。这种审查认证,也会进一步促进国内外企业的安全诚信。真正可控可信的企业,对这种审查也会持支持态度。
只有摆脱“国产化”的局限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推动更多的IT能力中心进入中国,实现安全与技术进步兼顾,在自主可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自己的网络产业,提升自主 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更好地保障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实现信息化和现代化。
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明确表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网络安全问题,已经升级到信息化建设中的最核心位置。对未来的网络安全策略加以思考,制定出更加有效的举措,将为今后我国的网络安全保障,寻找到一个更为稳妥的立足点。
第三篇:网络安全与网络道德教学反思
网络安全与网络道德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个阅读内容课,但我足足用了2个课时,而且还布置了一次家庭作业。因为我觉得如此关键的知识光读一遍是还不够的,重要的是要理解,明白里面的重要性。上完了后,心里总算对他们才有点放心,不必担心他们会沉迷在电脑当中;不必过多的担心他们会为了好奇瞒着家长、长辈去见陌生的网友;也不会再担心他们为了贪小便宜而被网络中的人欺骗。当然,这也只是我的希望而已。关键还是在他们自己!
初一的学生,许多思想还非常单纯,对外面的世界总是太向往,当然跟家庭教育也有一定的关联,教育好的或许会自觉些,缺乏家庭教育的小孩,一旦在这个阶段上再得不到一定的指导,走上歧途的例子却是很多的。所以在课堂上,我举例很多,各方各面的基本都有,也把事情说得特别严重,希望他们能意识到现在网络不但精彩也很危险,稍微不小心,我们就会吃亏。
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首先是从“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说起,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对该内容的理解。网络可以帮助我们学习上的很多忙,要求他们必须以学习为中心点去使用计算机;其次了解一些网络上的相关法律法规与版权知识产权内容;还有就是必须要文明上网,文明聊天,必须遵守相关网络上的礼仪与规则;最后从中提高自己的保护意识与能力,包括两方面的问题:
1、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工作与查杀毒的意识;
2、对自身安全的一个保护意识必须加强。
补充:通过作业可以看得出以下几点问题:
1、大部分学生都能认真对待,并能从中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并决心以后会注意改正。
2、个别少数学生对待不够认真,希望他们真的能理解到自身的处境和走好以后的每一步。
3、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还不能完全意识到,需要以后不断的提醒再提醒。新课程强调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本课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规范个人网络行为,本着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态度使用网络。在了解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的同时,学会病毒防犯和信息安全保护的方法。因此我采取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安全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讲授法和问题式教学法,也就是设计一系列问题,层层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梳理出本节课的知识,如中学生如何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与道德、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本质、特点,以及信息安全的防护的基本措施。通过组织学生自主分析和小组讨论的形式,促进学生之间友好交流,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时候,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及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学生思路,使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知识的内涵得到提升,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观念,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信息素养。
第四篇:小学生网络安全主题班会教学反思
网络教育主题班会
305班—代趁丽
一、设计目的:
本次主题班会我采用了直观生动,有趣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表演情景剧,把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搬到课堂上,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网络的危害,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参与,达到一种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目的。活动中注重主题班会的教育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并突出教育的实效性。
希望通过班会,达到如下的教育目的:
1、使学生明白沉溺网络具有危害性,让学生通过参与,进一步的从思想上彻底认识到如何健康、文明、科学地使用网络。
2、使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小学生,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搞好我们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3、通过班会前的采访、调查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参与能力。
二、本次班会优点:
本次班会我认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整体上是比较成功的。主要的成功之处表现在:
1、班会教育具有针对性,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通过本次班会孩子明白网络的好处,网络的危害以及如何健康文明科学地上网。
2、通过班会,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参与意识,发挥了同学们的创造性。
3、这次班会的开展,最后一个环节庄严而肃穆的宣誓,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提高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学们普遍增强了班级自信心和自豪感。
4、主题班会给了同学们充分展示的机会,让他们看到了老师对他们的信任,让他(她)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充满自信。
5、主题班会对班集体的整体学风进行了引领。班集体的面貌焕然一新,学习氛围更为浓郁。
三、本次班会存在问题:
1、对于一个班主任而言,主题班会应该由学生策划完成,班主任教师除布置任务外,不应管理太多。
2、展示学生的机会可以更多些。
3、主题班会是浓郁班级学习氛围的需要。
4、主题班会是展示学生风采,激发学生创造性的舞台。
第五篇:网络安全,教学设计
《网络安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不要在网络上轻易把自己的秘密告诉网友。【教学准备】
1、学生上网收集因在网中把秘密告诉网友而受到伤害的案例。
2、老师制作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调查:哪些同学在家上网聊过天?
2、师讲述: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每个人都能在网络上发布新新。网络技术好的人能够在网络上得到别人的许多看似隐蔽的信息。同时,只要你上网,你的信息就有可能被别人获取。有些人就利用网络获取别人的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去要挟他人。
二、分享事例,受到启发
1、分享故事一:亲信网友被敲诈(1)学生自读这个故事。(2)指名一学生试说故事。
(3)学生思考:小学上网的时候,哪些做法是不对的?为什么?(4)全班交流。
2、分享故事二:工作无着落 网上骗钱财(1)学生自读这个故事。(2)指名一学生试说故事。
(3)学生思考:小优和小西不仅轻易地(),还随便与网友见面吃饭,并将()。在受骗后仍没有提高警觉,且再次(),以致二次上当。(4)全班交流。
三、拓展延伸,强化意识
1、学生思考: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你还知道类似案例吗?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4、师播放视频《轻信网友,女童被拐骗》,学生直观感知。
四、教师总结,深化主题
1、安全提示:
(1)不要轻易在网上透露自己的确切信息。(2)不要轻易相信网友提供的信息。
(3)如果受到网友要挟、敲诈,必须及时告诉父母、老师或向公安机关求助。
2、展示安全上网宣传语,学生谈认识。(1)网络连接你我他,安全系着千万家。(2)高高兴兴上网,快快乐乐冲浪。(3)网上有骗子,小心不上当。
(4)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使人走向无底深渊。
(5)沉迷网络游戏,人生就会没戏。远离网络游戏,演好人生这场戏。
3、教师总结:
警惕网络陷阱,注意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