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教学的组织方法与实施策略
课堂教学的组织方法与实施策略
记得一篇散文中这样写道:有一种幸福是学会忘记,有一种快乐是共同分享。那么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忘记了年龄,每天与孩子们一起开心游戏;我们快乐着,因为我们分享着课堂上的点点滴滴,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工作十多年来,我觉得作为教师没有什么比上好一堂课更为幸福了,在幼儿一日生活环节中,集体教学活动尤为重要。组织课堂教学既是教师的基本技能,也是一门艺术。组织好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师的天职,更是一个幼儿园教学质量的生命源泉。那么,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呢?下面,结合我自己的一些做法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做一下介绍。
一、课前充分准备,做到心中有数
﹙一﹚理顺思路是前提。在主题教学的推进中,三位老师需要协调教授内容,哪一个学习点放在前,哪一点放在后都要事先设置好,列出活动安排计划而后方可投入备课。而备课作为课前准备的重中只重,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三位老师要分析本班孩子的已有经验,对孩子的基本能力等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备课时还要注意:一要充分熟悉教材,吃透每一个教学内容,挖掘其中的教育点,找准重点、难点。二要制订适切的目标。制定的目标要具体、明确,使活动目标自然地渗透和涵盖情感态度、习惯与能力、知识与技能等三个维度,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活动目标既符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教具准备是基础。
教具准备是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公开活动的准备,教师一般会运用色彩鲜艳的教具、生动有趣的课件等来展开,孩子的注意力就容易集中。另外还要根据教学需要做好课前知识了解和生活体验经验上的准备。教具室会有一些常规的教具:图片、头饰、磁带等。另外生活中的物品:瓶、罐、棒、盒、植物、小动物等都可以拿来当教具,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小型教具。教师一定做到课前有教具,使幼儿接触到直观、形象操作材料,在动手动脑中获得有效的学习。
(三)环节设计是关键。
一个有效的集体教学活动,除了选材好、选点妙,目标适切之外,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是关键。我们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一:开始部分:承担着集中幼儿注意力、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作用。如:形象生动的手偶、色彩鲜艳的教具、多媒体课件等。二: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是活动过程的核心,在这一过程中要突出重点、难点,指导幼儿去活动、去探索、去体验、去发现。首先要集中孩子的注意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根据孩子注意的特点,把最重要的内容安排在上课后5分钟~15分钟这个时段;其次要根据孩子思维的特点,考虑教学的内容由易到难、具体形象、生动有趣;再次是根据孩子学习的特点,要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创设环境、提供材料让孩子亲身参与,亲自体验,操作练习;还要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考虑动静交替,又要考虑孩子个性发展的特点,安排的内容要有层次性、挑战性,既尊重差异,又关注全体。尽可能地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获得成功感,得到心灵上、情感上的震撼。三:结束部分:教师以各种形式(语言小结、情景成果展示等)归纳总结,帮助幼儿对新知识经验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并鼓励、肯定幼儿的活动,使幼儿有成功的满足感,产生再次探索的愿望。
(四)常规培养是后盾。
教师要对孩子的课堂常规有一个统整的要求。一个老师这样教了,另外的老师也尽量随从,如果常规不统一,孩子将无所适从,缺乏正确的意识反应。常规培养非一日之功,日常培养很重要。还可以采用敲铃鼓或弹琴等方式,巧妙组织好课前活动,有利于教师和幼儿都以阳光的心态进入课堂,使整个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方法:
1、静一静 学生的情绪状态会非常明显地影响课堂的效果,当学生情绪兴奋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比较安静的方法,以静制动。比如:做手指谣、念儿歌、讲故事、说悄悄话等,让孩子迅速安静下来。
2、动起来 在炎热的夏天,天气闷热,小朋友常会无精打采,情绪低落、烦躁,为了活跃气氛,可以和孩子们做各种小游戏,让他们以积极的状态上课,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设疑 下一节课的内容是课前组织活动的重要依据,我会将与课堂有关的音乐、图片、视频等在小朋友注意转换的过程中放给他们听和看,这样,他们就会被这些新鲜的东西吸引过来。
二、课中机智应对,灵活驾驭课堂
﹙一﹚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开放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孩子乐于参与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老师要融入到孩子中去,跟他们交朋友,从而让孩子喜欢我们,也喜欢上我们的活动。如从课堂的导入开始,就可用绘声绘色的语言、亲切的体态语,消除教室里的干扰,及时组织教学。同时,对班里每个孩子都要做到一视同仁,不偏爱某人,也决不放弃一个孩子。对能力偏弱的孩子,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耐心。在授课过程中,要善于激励孩子,同样一个“好”字,可以说得平淡如水,也可以说得激情满怀,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发自内心的赞赏,如可以用简短、恰当的语言,“你真会动脑筋”、“你听得真仔细”等外部刺激,激活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设计恰当的提问,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在学校集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很关键,好的问题设计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能够引起幼儿的思考、探索,能把活动引向深入。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幼儿。如难度大较灵活的问题,请能力较强的学生回答,基础性的综合性的问题,请中等能力的孩子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请能力相对弱的孩子回答,要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有能力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三﹚采取有效的回应,使幼儿获得主动发展
在课堂中,教师要灵活应对来自孩子的多种信息,并作出有效的回应,这是一个幼儿教师必备的教学素养。
首先要对来自孩子的信息作出价值判断,作为老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基础,以现代儿童观为指导,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来捕捉分析来自孩子的信息,然后作出判断,到底该不该回应,要不要拓展。
其次要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刚要》指出:教师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和表达。教师对儿童可采用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示肯定和赞赏。教师要真正的静下心来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那只有深入到儿童中间,发自内心的尊重,去理解和接纳儿童。接纳儿童的年龄特点,接纳儿童不同的个性特征,接纳儿童的不同见解,接纳儿童的失误与错误。只有充分了解孩子,掌握孩子年龄特点、发展规律和最近发展区,才能发现儿童的需要,满足孩子的需求,从而作出有效的回应。
再次考虑回应的策略:有表扬、设疑、追问、参与等等。表扬,就是对幼儿的回答或行为作出认同、肯定,并加以发扬光大,使幼儿受到鼓励,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设疑,就是用疑问的方式,促进幼儿去思考、探索,使幼儿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如:在探索物体沉与浮的活动中,老师这样设疑:你知道哪些东西是沉的?哪些东西是浮的吗?怎样让沉的东西浮起来?又让浮的东西沉下去呢?一系列的问题,把幼儿的探索活动一步步引向深入。追问,就是老师不断提出问题,帮助幼儿将零星的、不完整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梳理,深化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如果没有教师的追问,幼儿的思维是肤浅的,经验是零碎的。参与,也是一种回应的策略。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有时会表现出没兴趣,有时碰到困难会放弃,这时老师的适时参与能有效地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中班的“小树叶”活动中,让幼儿听着音乐编舞,幼儿觉得很难,不知道怎样编,这是老师及时地参与进来,随着音乐和幼儿一起编舞,老师还解下脖子上的纱巾,翩翩起舞,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男孩女孩都随着音乐变成一片片小树叶。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激起师幼互动,促进幼儿积极情感的形成
所谓“师幼互动”,就是指教师在应对具体的师幼关系情境时,为了建构良好的师幼关系,实现促进幼儿发展的根本目的而采取的有效策略或方法。
师幼互动的策略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不同的活动形式,互动的方式也不一样。比如:在阅读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策略有支持式互动:主要是激起幼儿阅读的兴趣,帮助幼儿在阅读中积累提升经验。有诱导式互动:帮助幼儿分析阅读材料,并给予适时的点拨诱导,提供阶梯。有介入式互动:采用抛砖引玉、设疑推理的方法,让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合作式互动:那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在交流中分享阅读的快乐。这些互动策略,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任何一种策略的运用都应该是面向全体的互动,以幼儿为主的互动。互动的关键还是在于教师的观察、判断,在于教师的即时调控,在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比如:在看应彩云老师的一个教学活动:有趣的报纸。应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喜欢看报纸吗?在一般情况下,小朋友都会说“喜欢!”可有个小男孩却理直气壮地说:我不喜欢!我不喜欢看报纸!在这样一个出乎老师意料的情况下,老师怎么回应呢?怎么和孩子互动呢?应老师不慌不忙地说:是吗?可我知道爱看报纸的小朋友可都是很有知识的哦!可都是小博士呢!这样一说,孩子们马上纷纷抢着回答:我爱看报纸!应老师这样一个巧妙的回应,不但保护了那个孩子的自尊心,同时又给其他小朋友一个良好的引导:大家都爱看报纸,这样能增长知识。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体会到,一个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孩子的学习态度。所以,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平时一定要多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五﹚巧于调整备课,体现教育机智
老师在课堂中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而不是静止的物体。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我们的教学方式必然是有不确定性的。我们时刻面对教学状况的“即时性”,也就是说老师应根据课堂的实际生成情况,即时调整备课环节,随机应变、临时掌控课堂内容,保证课堂教学的圆满进行。这是对老师驾驭课堂能力的又一考验。
三、课后及时反思,不断总结提高
那怎么反思?一可反思教学亮点,即教学过程中最满意的方面,分析其中的原因,以便今后发扬借鉴。二可反思教学“败笔”,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我们可以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找出失败的原因,使之成为以后课堂教学中应吸取的教训。三可反思课堂生成,即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一细节引发产生的独到见解或创新的思路。这里既有教师自己的“瞬间灵感”,也有孩子的“创新火花”,可拓宽今后的教学思路。
总之,要上好一个优质的集体教学活动,还有很多的因素:教师的素养、语言的功底、教学风格、风趣幽默等等,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摸索、去磨练,去反思。作为幼儿园老师,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每个人都面对不同的孩子。即使孩子相同,孩子今天和明天思考问题的方式、角度也是不同的,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决定了即使上同一节课,每个老师都会上的不一样。但是,任何一节课、任何一个老师,只要用心准备,用心去上了,都会有其闪光点。或许,各种形式的优质课、观摩活动、评选活动中的课闪光点更多一些、优质部分更多一些。而这些,掩盖不了我们这些普通老师们在常态课堂中的“优质部分”。所以任何一节融合了老师心血的课,都是我们心中的优质课。经常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只有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反思,才会不断的进步,也才能将遗憾降到最低点。老师教的开心,学生学的快乐,也许就是高效课堂的境界吧!愿作为老师的我们做一个实践者、演绎者、创造者,用自己的教学智慧,让活动精彩,让教学闪光。
第二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现如今都在提倡有效教学,而有效教学却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从人类开始从事教学活动起,教育事业的研究者就一直在探索着实施有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而所谓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有效行为。要想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就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策略。第一,正确把握课堂的主体是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决定性因素。正如夸美纽斯提倡的“班级授课制”,就是为了“寻求并找出一种有效教学的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无疑是一个十分明智的提倡,在课堂中,要以学生的“学”为主体,学生只有作为主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发挥其主体性、积极性,自觉掌握课堂知识,以学生的“学”带动教师的“教”,从而更好地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切忌传统教学中把学生当做作单纯的客体,教师一味的教,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不去独立思考、接受知识。这种“满堂灌”、“一言堂”是万万不可取的。要形成民主的教学氛围,加强师生间的互动。第二,要营造出有趣轻松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的设计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首先,教学情境必须与主要的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思维迁移。然后,教师要想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就必须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认真思考、主动学习,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注重外在教学环境对教学情境的影响。例如,教室内的硬件设施的使用、教室的周围环境、采光、色调等因素。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好的教学情境的设计,更有利于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第三,注意授课方式和提问方式的创新性。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些新颖的授课方式和提问方式是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有利因素。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采用些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教师还可以有意设置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智感,从而推动他们进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把这些问题贯穿于整个课堂,形成一个流畅、紧凑、节奏感强的课堂,来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在日常的备课中就要认真思考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然后大胆尝试些新颖的授课方式,确保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实施。
第三篇: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摘 要:本文简要论述了如何有效组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旨在调动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现语文教学目的。关键词:有效组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现实课堂,为体现有效课堂教学向生活回归,往往创设不少情境,而我们没有意识到课堂本身就是生活。课堂必须真实,学生应成为课堂主人。一节课展示的不仅是教师的基本功和教学艺术,还应展示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独特风格。那么如何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呢?现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融洽和谐的教学环境
美国教育学家罗斯福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详的课堂气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参与者,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意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则有助于保护学生的创造灵感。从步入教室的那时起,就要把微笑带入课堂,把对孩子们的激励带入课堂,教师的每一个眼神、表情、话语、举动都充满着一颗爱心,用爱心去对待学生,以和善的面孔去面对学生,学生自然会跟着友好的人一起走进知识的海洋,从而可以轻松、愉快的学习,进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佳境。当我刚接三年级这个班时,面对着年幼无知、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时,我对他们充满了爱意,我不歧视他们中的任何一员,而是用一颗爱心去关心他们,用童稚的语言去感化他们,尽量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尽量去包容他们,尽量让他们干他们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尽量不扭曲他们的性格,我要让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做到让学生敢想敢说,而且勇于尝试和实践;让他们的思维没有定式,尽量地辐射开去。孩子们的思维活跃,善于想象和联想,而这正是创造的必经之路。我们只有让他们的思维插上翅膀,无拘无束的飞翔,才有可能培养和发现他们身上潜在的创造的萌芽。这一年来,孩子们在快乐中健康活泼的成长着、少了点傻气、多了些可爱。
二、把和谐师生关系带进课堂
和谐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反之,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受到压抑。我教的一个四年级学生,因为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按时上学,成绩下降。我找不到原因,恰好那天这个学生又迟到了。我正在上课,看见这孩子垂头丧气的走进教室。气不打一处来,声色俱厉的狠批了这孩子一顿。看到他的眼泪流了出来,我满以为自己的狠批起了作用,便让他坐下学习。没有想到整整一天,这孩子都抬不起头来,一直趴在课桌上,连课本都没有打开。课后,我反省自己,作为教师,应该心平气和的,用微笑的面容、爱抚的眼神、柔和的声音对待他们,增强亲和力,使自己的言行似涓涓清泉,注入学生的心田,学生才会把我当作知心的朋友,才会将心里的话讲给我听。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我改变了态度,耐心地与学生沟通,找到了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并给学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开心了,学习的劲头足了。我懂得了教师对同学们抱有期望,通过态度表情与行为等方式传给同学们,同学们受到鼓舞,更加信赖我们,给我们积极反馈。因此和谐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首要条件。
三、运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
远程教育资源集声、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它以声音、色彩、光线、动画、图形运动相结合的方式,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将学生带入特定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凭借电教媒体所展示的具体形象去感受、体验抽象的概念,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现在我还深深的记得那一次运用远程资源上课的情景,那是一次教研活动,我上的是人教版六年级《地道战》这篇课文,由于孩子们从没见过真正的地道,对冀北的抗日历史也不了解。因此我在网上收集了影片《地道战》,并根据课文的内容剪接成几个片断。首先放影片展示日本侵略者在冀中平原进行“大扫荡”的情景并让学生谈感受。学生情有所发,愤怒地说出侵略者就是强盗!激起了学生们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日本侵略者的强烈憎恨。接着展示冀中抗日群众智慧的结晶――地道。通过展示地道各部分的名称和所起的作用,学生们深深感受到劳动人民有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地道设计周密,灵活多样,多么富有创造性啊!我问学生:“有着这样设计完美的地道,敌人一定想方设法来破坏,你们想知道冀中的抗日战士们是如何一次次将日本鬼子打败的吗?”通过影片《地道战》片断展示人民是如何防备敌人的破坏的:土和沙灭火、吊板防毒气、地道与枯井、暗沟连接防水。学生看得入了神,更深刻的认识到日本鬼子的凶残和中国人民的无穷无尽的智慧。当看到日本鬼子被打得丢盔弃甲,四处逃窜时。我和孩子们一起开心的笑了,内心充满了强烈的自豪感。这节课我上得十分轻松,同学们的兴致也十分的高昂。课后我深深地意识到合理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会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还有很多。如设计合理精练的练习,加强课堂教学反思等。作为教师要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从被动学到主动学;从不懂到懂,从懂得少到懂得多,从不喜欢到喜欢,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得到提高与发展。
第四篇:谈谈低年级课堂教学组织和实施的策略
谈谈低年级课堂教学组织和实施的策略
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课堂教学组织是我们完成一堂课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难的一个要求,特别是对于我们低年级的学生。
首先学生入学前,在家里或幼儿园里接受教育的形式主要是以游戏为主,以室外活动为多,室内活动也不受学习任务和时间约束,而他们进入小学就开始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适当学习任务的学习活动。这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无疑是一个新的转折。这就要求我们低年级的老师做好这一时期的转折过渡。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课堂组织教学,使他们逐渐地适应课堂学习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从儿童心理发展来看,他们是处在随意性向稳定性时期过渡,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且极不稳定,持续时间不长,对于课堂40分钟时间难以坚持学习,具体表现在课堂上有:
1、自制能力差:有时发生一些与课堂教学毫不相干的动作语言;
2、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教学中他们情绪不稳,焦虑,恐惧不安,东张西望……;
3、难跟老师配合:表现在感知教材较笼统,不精确,难于长时间集中在某一知识点上。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采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组织课堂教学策略来完成教学任务,顺利达到教学目的。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适时地使用不同的组织策略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学任务就能当堂完成,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就能得到保证,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他们各自喜爱的活动,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由此可见,注重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组织课堂教学有哪些方法与策略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点滴尝试。
一、纪律组织,采用特殊的信号控制
1、老师说:“一、二、三”学生马上答:“坐端正。”或“坐好了。”
2、老师说:“小嘴吧。”学生回答:“闭起来。”
3、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看谁坐得最端正?”
4、课堂上适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受到感染……
二、情绪组织
课堂上适时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兴趣很重要。
1、老师鼓励在学习上有进步的学生时,可以这样鼓励学生:“××有进步,我们应该怎样做?”大家拍手说:“向他学习!”
2、老师说“表扬他”学生拍手说:“你真棒”并竖起大拇指。
3、在学生回答问题正确、完整时,老师常用的方式是“掌声鼓励”,学生有节奏地拍手,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们的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泼。
三、在学生动手前后进行课堂组织教学 如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用到学具时,老师在课前让学生准备好学具,在课堂上,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老师提出要求后,达到了教学目的迅速收起学具,为了避免学生把学具当“玩具”,分散学习精力。我采用的组织方式是“看谁最快”“谁最守纪”等鼓励语言,来培养和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四、在学生“动口”说前后进行组织教学
如教学过程的“说一说”,指名回答,讨论问题(分组讨论和同桌讨论),学生有的回答的与问题相距太远,或未听清楚问题就回答,此时老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组织教学,在说前可采用“看谁的话说得最完整”“看哪个小组讨论的结果最接近答案”等教学要求,并及时表扬,如“表扬他”“向他学习”学生说:“你真棒”等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五、在学生练习时进行组织教学
学生做作业时容易分散注意力,坐姿不正确,做完作业不检查等不良行为和不良习惯,所以,学生在做作业前可采用:“看谁坐姿正确,写字时细心认真,做完后还能检查”等激励语言提醒大家。
六、在集中学生注意力时进行组织教学活动
在教学知识重点,突出难点时,可采用“哪组最守纪”、“分组夺红旗”、“小眼睛”学生答“看黑板”等语言来提醒学生进行有意注意。
七、结合学生身心特点组织课间小活动
为了使学生身心得到活动,大脑得到休息,课间安排了唱歌、跳舞、讲故事、做律动等活动。我还把学生有些学习习惯,如上课守纪律,写字的姿势;生活习惯:如早上起床后的一系列动作都编入律动之中,让学生规范行为习惯,学生都很喜欢小动物,尤其是小动物的叫声,动作学生都喜欢模仿,编入律动中,活跃课堂气氛。
八、在小结学生学习情况时,进行组织教学活动
一节课学生们很投入,快结束时,对课堂上的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评比一下,来个小结是非常必要的,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竞争精神,可采用对得红旗多的小组按教学内容奖励他们“开火车”或“做游戏”,对表扬多的学生奖“小红花”等。小学低年级组织课堂教学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使用不当容易造成“课堂上热热闹闹,下课后什么也不知道”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组织低年级课堂教学要做到知、情、意的统一结合,把知识的传授,教师感情的关注,以及学生的习惯的培养,意志的锻炼融为一体,多以鼓励为主,避免生硬训斥批评,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很容易受到伤害,因此我们应坚持多表扬,不批评。
2、组织教学要注意适时,恰当,适度,不能主次不分,不能因为组织教学忽略了教学的目标要求,忽视了教学方法和讲究教学艺术,组织课堂教学好比是一道可口菜肴中的佐料,既不能少,但也不能过多。
3、组织课堂教学要注意采用多样化,趣味性,有机地交替进行,学生是一种有感情且丰富的人,要让他们在愉悦地课堂中学,有利于师生间的感情交流,构成师生之间活跃的,饱满的学习激情。
4、组织教学应注意师生之间的默契,并非一日之功,教师就注意在平时每一节课的教学之中培养与运用,形成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根据学生实际相间使用,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和发现新的组织形式,方法和策略,使之常用常新。
总之,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的组织是一门艺术,生动有趣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会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融洽的桥梁,课堂上学生学习气氛活跃,效果达到最优最佳状态。
第五篇:“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有效课堂 教学”行动策略,目的就是“删繁就简,去伪存真,返璞归真,提高成绩”。
1、首先要正确理解有效课堂教学的含义: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是判断我们的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最重要依据。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什么东西?得到什么?这是任何课堂教学改革都必须首先要追问和考虑的问题。
有效课堂教学,就是指师生共同努力,用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的完成教学任务。也可以定位为:最短的时间、最大的发展、最快乐的体验这三点。就是指“有效果(高)、有效率(快)、有效益(强)”。
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外延包括:学情分析的有效性、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媒体手段的有效性、练习设计的有效性、课堂评价的有效性等方面。
2、正确理解“备课、教学、学习”的含义。
备课:是指“准备课”。教案设计只是一部分,还需要准备仪器、挂图、录音机、小黑板、练习题等等。
教学:是指“教给学生怎样学”;“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既得教,还得学”。是双主体的地位,老师靠学生来完成目标任务,学生靠老师来引导辅导完成学习任务。余文森提出了课堂教学的三条铁律“先学后教、先教后学、温故而知新”,总而言之,教是为了学,学离不开教,一个目的就是学会。
学习:是指“学而时习之”,学的是学习的方法,学练结合,“练”是指读、忆、思、问、议、评、练等,方法灵活多样。
3、把握有效课堂教学实施四原则:
学练结合:学一点、教一点、练一点、评一点。学,要让学生自主、主动去发现,也就是探究;教,要师生共同总结,互动探讨;练,要有针对性练习,学了,教了,会了吗,要靠练习来检验;评,要发现放大学生的出现的问题,及时矫正,及时反馈,才能提高。
师生互动:是指师生互为主体,相互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诱导、指导、辅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探究、小组探讨、师生总结。是教师带领学生“攻城破阵”,是利益共同体。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而不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
分层递进:一个课堂的任务,可以分成几个模块,或者说几个层次,采取模块学习,“学、教、练、评”一个模块,再进入下一个模块,循环递进,循序渐进,一步一环,一步一结,脚踏实地,步步为营。
当堂达标:就是指这一节的任务目标必须当堂训练,当堂完成,让学生全部学会,课堂总结的时候,回顾一下,这一节到底学了哪些,会了哪些,我们的目标到底完成了哪些。这个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最基本标志,最基本任务,硬性指标。
4、理解有效课堂教学实施“教师作用”四要素:
引导——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兴趣。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要学会循循善诱,巧妙设计问题,要把一个大问题,难问题,破解成几个学生易于接受的小问题,环环相扣的问题,最后学生水到渠成的得到答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开发思维,拓展训练,引导学生到达目标。
诱导——有效保护。激发起学习积极性后,要保护这种积极性,让学生始终处于亢奋。学生的兴奋点在上课后的15分钟,那么如何调动保护,就得需要技巧,如加强纪律要求,表扬与批评 等。教育的最大技巧就是“爱”,当你拥有一颗爱心的时候,你也就拥有了一切教育技巧,教育艺术。如导入的技巧,提问的技巧,评价的技巧,都源于爱。
指导——有效调控。要做导演,做指挥家,就像带领学生去打仗,让学生“忙而不乱”,让课堂“活而不乱”,既有温度,又有深度。要学会做“钉子汤”。
辅导——有效评论。善于做评论员,及时表扬和指出错误,善于发现优点,善于发现问题,让激励产生激励,让勇气产生勇气。
5、有效课堂教学四反思:
有效吗?怎样才有效?有没有更有效的?怎样才是最有效的?
6、有效课堂教学六环节:
目标提示,问题导入,启发探究,归纳提升,当堂训练,快速反馈。
7、有效课堂的显性标志:
一是“有目标”,学生知道学什么,怎样学;
二是“高成绩”,必须当堂达标,让学生该学会的学会,这是硬性指标;
三是“师生对话”,就是说,是“双主体”“互动的”,问题从学生那儿得出,学生能提出问题,有“问题”敢问,而不是“我讲你听”,而不是“问答式”;
四是“小组落实”,把小组作为一个“小班”,有组织,有纪律,有布置,有检查,把老师的任务,学生的问题,在小组交流,在小组展示,在小组落实;
五是“快节奏、大容量”,快节奏不是大踏步,而是小快步,步步为营,大容量不是内容多,而是要挖深挖透,拓展延伸。
六是“学练结合”,先学后教,对于某个知识模块,采取“明确目标—问题导入—启发探究—归纳提升—跟踪训练—快速反馈”的模式,学生先学,不会的再教,接着练一练,小组里快速检查,学一点,练一点,踏踏实实的在课堂上完成任务。真正让学生在课堂学会。而不是“课上不足课下补,白天不足晚上补。”
8、有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几个“有效误区”:
应该说,从2003年新课改之后,老师们的课堂教学观念有了很大改变,但是,对于课改理念,有的教师还是“有形无神”,没有掌握精髓,细分析,当前有的课堂存在“有温度没深度”“有热度没效度”。我们提倡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就要按照市教研室宿文传主任提出的“剔除无效、减少低效、增加有效、倡导高效”的思想,去观察课堂,剖析课堂,反思课堂。通过一轮听课,我感觉,我们的课堂还存在许多误区:
1)“精讲精练”不是“少讲少练”。要把握讲“经典”,练“难点”。
2)“小组落实”不是“小组围坐”。要利用好小组检查落实机制,实现“兵教兵”。3)“启发点拨”不是“点击课件”。要精心设计启发诱导的循循善诱的问题引导。
4)“学生主体”不是“学生中心”。要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围绕学生团团转。
5)“教师主体”不是“教师主宰”。要控制课堂而不是主宰课堂,要注意课堂生成问题的解决。6)“快节奏”不是“大踏步”。快节奏是指小步快走,脚踏实地,步步为营,夯实每个知识点。7)“大容量”不是“内容多”。大容量是指对于每个知识点要挖深挖透,拓展延伸,举一反三。8)“师生对话”不是“师生问答”。问题要从学生那儿得出,而不是预设好所有问题,要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