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聚焦“六个精准” 打赢湘西脱贫攻坚战
聚焦“六个精准” 打赢湘西脱贫攻坚战
2016-04-11 08:37 来源:(湘西)团结报
我有话说
郑平
一、扶持对象精准:要在“识别”上下功夫
一要准确界定贫困对象范围。做到“四看”,看劳动能力,可把有主要劳动力和脱贫愿望且处于扶贫标准线下的农户、主要劳动力丧失(或死亡)且不能从事基本劳动(或子女未成年)的农户定为贫困户;看住房条件,可把无房、危房且无能力修建的农户定为贫困户;看民政救助,可把已在民政部门登记的低保户和五保户定为贫困户;看不定因素,可把因自然灾害等因素造成困难的农户定为贫困户。二要进村入户调查贫困对象。做到“五个用心”,用心谈,深入农户与各成员谈,与左邻右舍谈,了解该农户基本情况;用心看,现场了解农户生产生活设施和产业发展现状;用心算,弄清楚农户收入、支出和债务等;用心比,与本村其他农户比资产等;用心议,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看是否漏户等。三要建档立卡锁准贫困对象。
二、项目安排精准:要在“决策”上下功夫
一要因地制宜规划项目。根据全州资源条件和产业现状,结合各县市主导产业,科学制定《湘西州精准扶贫项目规划(2016-2020年)》,各县市要制定更细致精准的项目规划,规划要体现扶贫项目与当地实际和贫困户意愿相结合,把贫困户真正吸入到产业项目中去,实现短期脱贫与长期致富。二要大胆创新推行项目。解放思想,主动想办法创新项目,大胆推行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特色产业扶贫等项目,可尝试把产业扶贫项目与农村专业合作社联合起来,让贫困农户加入合作社,搭建“产业扶贫项目+专业合作社+贫困农户”脱贫模式。三要全程全网监管项目。精准扶贫项目要下沉到了解实情的县级政府监管,可采用“乡村申报、县级审批、乡村实施、县级验收”的方式,严把程序关,规范实施项目;并探索推行“互联网+”扶贫计划,搭建扶贫项目台账,推行项目申报、立项、审批、资金拨付、实施、验收的一站式网络监管。
三、资金使用精准:要在“管理”上下功夫
一要严格拨付扶贫资金。把扶贫项目资金审批权下放到县级,县级可根据扶贫规划、资金规模、减贫目标等要求,与建档立卡结果、扶贫项目相衔接,科学安排扶贫资金,避免资金分配的随意性,做到专款专用。二要坚持用好扶贫资金。以市场经济理念引领各类扶贫资金整合,探索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等参与精准扶贫,以贴息、先建后补等方式用好财政扶贫资金“引子”,采取政府捆绑集中投入方式唱好行业扶贫资金“主角”,整合各类到户项目资金打准“靶心”,募集各类社会扶贫资金补好“缺口”,构建大扶贫资金整合机制。三要有效监督扶贫资金。借助网络平台,汇集各县市监督情况,看拨付的扶贫资金“大数据”是否异常,动态实时监督各类资金流向;并发挥网络舆情监督,收集扶贫资金投诉、举报信息,对发现问题进行监督和实地核查;同时,设立扶贫微信公众号,督查扶贫干部进村入户动态情况,倒查扶贫问题出现在哪个环节,构建“州+县市+乡镇(县市直单位)+村(社区)+扶贫户”全覆盖式扶贫资金监管模式。
四、措施到户精准:要在“落实”上下功夫
一要落实六个到村到户。以健全政府主导,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为辅的多元扶贫机制落实结对帮扶到村到户;以推行“小康路水房电讯寨六项行动”落实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以建立“发展一项优势产业、建设一条投融资链、设立一个专业合作社、找准一个致富项目”扶贫新模式落实产业扶持到村到户;以培育特色产业示范带头人、致富能手为目的落实教育培训到村到户;以视家庭贫困程度精准确定房屋改造资金投入落实危房改造到村到户;以农民自愿、生存条件恶劣且不宜居住农村的贫困农户为原则落实生态移民到村到户。二要改进金融帮扶方式。建立州财政扶贫担保基金,撬动各类银行支持贫困户、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构建“财政+金融+产业”扶贫机制;并探索开发以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为重点的信贷产品,搭建“金融+公司(或合作社、产业基地、个体经营)+贫困户”扶贫模式;同时,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功能,扶持本州贫困地区企业在新三板、湖南股交所等金融市场上挂牌融资。三要推行兜底扶贫政策。
五、因村派人精准:要在“选派”上下功夫
一要有针对性选任第一书记。可从州(县市)直中选出办事能力强、积极性高、发展潜力大的干部作为第一书记选任对象,根据贫困村的主导产业、致贫原因等因素,有针对性地挑选干部,比如针对扶贫移民的贫困村,可从国土、规划等部门挑选;针对基础设施弱的贫困村,可从财政、交通等部门挑选;针对开发区辖内的贫困村,可从发改、商务等部门挑选等,把好第一书记“选派关”。二要着重培养乡村基层干部。把重点培养、年富力强的干部选派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可把乡镇大学生和大学生村官全部调整到贫困村工作;并选好配强乡镇领导班子,可把州(县市)直优秀青年干部充实到乡镇班子,合理搭配老中青乡镇班子,夯实精准扶贫队伍。三要加强管理考核扶贫干部。
六、脱贫成效精准:要在“退出”上下功夫
一要不断优化双联力量布局。以“单位联村、干部联户”双联行动为抓手,重点搭建以县市为平台,统筹好省州县(市)三级双联单位帮扶力量;并紧扣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动态调整双联干部,在乡镇设立精准扶贫与双联合一工作站,组建帮扶工作队,精准对接每一贫困户,实现点对点“盯守”式帮扶;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双联行动,可鼓励企业帮扶贫困村,与贫困户对接,发挥双联行动的最大效应。二要实施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制定《湘西州精准扶贫动态管理方案》,各县市要在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础上,督促扶贫干部经常进帮扶村入户调查,开展贫困户精准识别“回头看”,调出已脱贫的贫困户,对因病等原因返贫的农户应重新予以登记,不时更新完善建档立卡基本情况。三要推行贫困乡村脱贫摘帽。
第二篇: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例文
精准脱贫 —— 打赢脱贫攻坚战 范文 二篇
篇一 :
同志们:
根据计划安排,今天由我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以“强党性 明政策 重实干,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总攻战”为题进行一次专题党课。主要讲三个方面,一、党性是最闪耀的光辉
今天和大家谈谈党性的问题。在谈“党性”的这个话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既亲切又陌生的感觉,我们作为一名党员,经常把“党性”二字挂在嘴边,但心里对“党性”这个词又有多么深的体会呢?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思考一下。不用回答,大家只是在心里自己回答就可以了。你是否还记得你第一次想入党时内心的真实想法?相信大家的答案更是多种多样。一些同志可能相信的是“门槛论”,认为入了党有政治优势;一些同志可能奉行的“大众观”,觉得在村里能入个党,是先进的表现,实力的体现;还有一小部分人是“爷爷说”的粉丝,回答:从小爷爷就对我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但又有多少同志说,是为了我们党员应有的信仰呢? 心念至纯,则万物可法。开国上将李聚奎在临终前,把儿女们叫到床前说:“我,一个老共产党员,一辈子为信仰奋
斗,没有个人私产。”他颤颤巍巍地把在5 张白纸上一笔一画写下的遗产清单交给5 个孩子。孩子们接过展读,那上面赫然写的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什么是纯净的党性,什么是纯粹的信仰,老将军用心念至纯的一生,对“为什么入党”,作出了最好的回答。
著名军事专家金一南谈道:
“我们为什么特别需要回望历史?怎样避免走得太快太远,忘掉当初出发的理由?”金一南之问发人深思。他问的是“根”、思的是“源”,找的是心里的信仰、脑中的真理、脚下的方向。自1921 年建党以来,我们党已经走过了 99 年的光辉历程。99 年前,中国共产党从浙江嘉兴南湖上的一艘红船启航,一路高举共产主义伟大旗帜,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九”这个数字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数字。《易经》中的《乾》元用九,于九是个位数字中最大的一个,它被我们中国人被认为是一个至阳的虚数、极数,常表示最多,无数的意思,而九九归一则表示是一切回归于起点,从来处来,往去出去,又回到本初状态。其实,这种回复不是简单的返回,而是一种升华,一种再造,一种涅盘,更是一个新的起点。“九”的谐音还有“久”的意思,“九九”即有“久久”之意,象征着长久,持续的意思。我想,这在向我们昭示,讲党性就是讲
初心,就是讲担当,讲作为。站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9 年新的历史节点上,在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在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我们作为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新的精神面貌、继续阔步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长征路,以新的担当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持续不懈奋斗。
二、政策是最有力的保障
我们要知道,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成为党和政府新时期的减贫指导思想,并出台了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促使一大贫困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俗话说,舵稳当奋楫,风正好扬帆,当有好的政策形势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奋力划桨,一路向前。对此,我们在理解和运用党的扶贫政策上,要把握两个方面:
一是思想上,要充分认清出台扶贫政策的重要意义。我国由于历史的和自然的原因,各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发展有很大差别,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生产力发展十分缓慢,也就是有明显的贫富差别。所以,国家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致富,大家要明白,这是政策都是对我们利益有所倾斜的,对我们的生活有所保障的,是对我们有着极大裨益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理解国家对帮助我们脱贫致富的良苦用心,一定要支持并运用好各项扶贫政策。
二是行动上,要严格落实扶贫政策的各项责任。古人讲,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意思是说,法律制度好制定,但落实下去、落实好很难。扶贫政策也同样如此,需要各级干部落实下去,群众享受起来。对于我们驻村工作对来讲,对落实扶贫政策要精心谋划、精准施策,用真情、真心换老百姓的放心、安心。对于村组干部来讲,要力亲为抓脱贫攻坚,坚决把责任扛在肩上,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用实干精神为时代使命增光添彩。对于广大党员来说,要切实走好群众路线,充分发挥好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真正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走进群众、工作上服务群众,多听取群众心声,解决群众期盼。对于广大村民群众来说,要认真学习各项政策要求,结合政策提出合理诉求,以确保政策落实落地,落到老百姓的心理。
三、实干是最响亮的声音
习总书记说,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俗话也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两横一竖马上“干”,不干,口号喊得再响,不如把事干的漂亮,实干才是最响亮的声音。那么,作为奋战
在脱贫攻坚最一线的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和广大村民,我们应该怎么干呢,结合我的工作体会,我认为应该这么干。
对于驻村工作对来说,驻村非住村,要既来之,则安之。我们每一支驻村工作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精兵强将,也是扶贫攻坚战中的“金甲军”。但是从城市一下子到农村,一些驻村工作队员难免适应不过来,面对农村的闭塞落后,脑海里想着的是城市的车水马龙,工作上心不在焉。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忠君之事,何况是寄予重托的勇士?我认为,驻村工作队背负着农村贫困户同步小康的重任,应该克服“人在曹营心在汉”的心理,更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在基层扎根下来,不仅吃住在村上,心也要随之转移到村上,完完全全把自己当村上的人,把户脱贫村脱贫当做自己的事业和目标。要挨家挨户摸排村情户情,精细研判,精准施策,确保措施到户到人,为脱贫重重加固保险,一起抓组织建设、兴产业、振乡村,真正做到驻村有责。
对于村干部来说,村官亦是官,要在其位,谋其政。“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农村强不强,要看‘领头羊’”,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我们村“两委”干部是最贴近群众、了解群众的人,是党在农村一线的“当家人”。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村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等都离不开村组干部。习总书记曾经说过,“乡村干部是地基中的钢筋,位子不高,但责任很大。” 村“两委”干部的肩上挑着农村脱贫致
富的沉甸甸的担子,村组干部强,农村才能强。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工作纷繁复杂、压力山大,如果这个时候,村组干部有了懒作为思想,总认为“自己不干总有干”“扶贫是驻村工作队的事情”,那么“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那么势必会影响工作的开展,破坏和谐的工作氛围。尤其在艰巨的扶贫任务面前,村组干部更需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雄心和气魄,不推不躲,敢作敢为,以“一个都不能落下”为目标,充分发挥“一呼百应”的能力,带领贫困户开创出一条小康大道。
对于广大村民群众来说,幸福靠奋斗,要自立者,人立之。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有颗懒惰之心。我们不难发现,在农村,一些贫困户抱着一种“反正有党委政府在”的思想,好吃懒做,对党委政府产生依赖心理,甚至认为帮扶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政府就应该为他们贫穷买单。人穷人又懒,扶贫道路难;人穷志不短,脱贫有何难?贫困户要脱贫,首先要立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自立歌》中写道:“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志不立者天下无可成之事。其次要力行,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贫困户要牢固树立懒惰可耻意识,主动与帮扶干部、驻村工作队、村干部沟通自己的思路、想法,主动参与各种知识、技能培训,激发自身内生动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明天。
同志们,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当前脱贫攻坚面临
收官,乡村振兴再启新程,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们一定要团结起来,汇聚起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气神,多为老百姓干一些实事、好事、贴心事,为xx 村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过上幸福美满生活不懈奋斗!
精准脱贫 —— 打赢脱贫攻坚战
篇二:
2018 年可以说是中国极不平凡之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同样,精准扶贫的重心和重点也是在农村。
背景
当我们谈到精准扶贫,显而易见有很多重要的问题,这几年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关于农村现状讨论的热门文章,比如某博士返乡记等等,这些文章有的客观的讲述了中国农村的现状,讲述进城务工的自己,有的带有片面性,有些在调查缺位的情况下虚假、失实的讲述农村甚至是黑农村。
每一年国家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注三农问题,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动员令。
目前农村社会
主要面对着以下三个方面的困境:
1.1 青壮年流失,土地抛荒,社会涣散
1.2 当前农村问题在“三农” 中比较突出,和我国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相比,农村的发展是滞后的。
农民大规模进城打工,农村空心化。
留在农村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儿童,土地被不同程度抛荒。大部分农村人宁可外出打工赚钱,也不留在农村种地,农村的闲置房屋、闲置地越来越多,没人处理,造成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
农民打工难致富,贫富分化加剧在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大潮面前,农村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经营模式呈现高风险和低收入的状态。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 45%,而农业增加值只占GDP 的 8%,农民收入的提高大部分来自二三产的就业,进城打工。
但遇到家人大病、工伤、孩子上学等等情况,就只好举债,据调查,农户平均负债率达到 30%,打工难以致富。
农村留不住人才,教育落后。
农村里读出书来的人基本上都去城里发展,年轻教师一般都不愿意待在农村。
1.2
基层治理涣散,社会失序
集体经济分散后,村干部说话没人听,无钱办事、无人办事、无章理事。青壮年长期在外,家庭破碎,带来种种社会问题。
1.3
环境污染
过去我们一讲到污染就会联系到工业、城市,认为污染和农村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呢? 农村生态环境差,农村里的垃圾堆放大多不合理,随手扔垃圾的现象比较多,而且又很少专门处理垃圾的人。
养殖的畜禽粪污随处可见,加上大部分难降解的化学用品,例如化肥、农药、农膜等,造成农村水土污染严重。
这些问题和困境,它不是在每个村庄都一定有,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困境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它有一定的普遍性。
2017 年 10 月 18 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提出了扶贫攻坚的新任务、新要求、新机制、新策略,扶贫攻坚的新方法、新手段新责任、新担当。
做好全国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脱贫路上一个不能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精准脱贫是要坚决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 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 没有的要先有,有了以后要好,精准,不光是关注全体,而是关注到每个个体,第一句话
“一个不能少”,就是要确保到 2020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第二句话“一个不能掉队”。
就是讲 2050 年要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总书记曾经讲过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他是这么说的他也是这样做的,五年来他在国内 50 次调研,其中 30 次是贫困地区。全国 11 个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他都走到了。
甚至他离开多年后仍不忘他见过的贫困群众。
这里就有湖南湘西州十八洞村,也是在这里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用扶贫队长的话说,十五年前或者二十年前,这个地方用句话说就是穷山恶水,外面的人根找不到这个地方也不会来这里,因为它没有路可以到这里,现在大不一样,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成为这里的奋斗目标,十八洞,3 年多实现了全部脱贫,当年的 40 个光棍,已有一半成了家,新娘还都是外村人。
还有这个宁夏西海固,是宁夏中南部国家级贫困县区的统称,1972 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对西海固的发展,本地人更有发言权,一位西海固人回忆到,70 年代县长去银川 开会有自 带铺盖,中途路上要歇两晚,对比一下现在高速直达银川 只需不到 4 个半小时变化很大,他说现在精准扶贫的效果还是很好的,国家投入很多,真算是
喂到嘴里的扶贫方式了,再不脱贫真是自 己懒了。
还有一位西海固人讲到西海固很多农村吃水难,娶妻难,很多老光棍,因为女人都嫁出去了。年轻人很多出去打工了,留老人在家徒四壁的农村,精准扶贫以后这些情况都大大发生了改变,相信曾经被称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西海固地方将会迎头赶上全国的步伐而且越来越好。可以说昔日 “贫瘠甲天下” 的西海固,今日 已乐享诗意乡村生活。
五年来,我们国家平均每年减少贫困人口 1300 多万,当前减贫进入“最艰难阶段”,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扶贫工作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不满足于脱贫,我也要致富,要和大家一样过上好日 子”,这样的贫困户工作队是非常愿意支持的,扶贫就怕老乡们躺在国家政策上睡大觉。
为什么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围绕这个问题,各地都已经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比如湖北现在正在进行一件事情,就是通过市民的下乡、能人的回乡、企业兴乡这“三乡” 工程,来促进包括资本、技术、人才等这样的要素流向农村。
绝大多数人从内心深处来说并不想成为被施舍的对象,如果给的是一个工具,让精准贫困户能够自己建房子或做别的事,或给精准贫困户提供教育,他会很高兴,也会很感激。
精准扶贫改变了简单给钱、给物、给牛羊的大包大揽做法,更多的是去鼓励劳动、鼓励就业、鼓励靠自己的努力养活家
庭,靠自己的双手奋斗幸福。
精准扶贫它是自上而下,同时也是自下而上,内生动力最重要。
贫困群众也在变,也在向上,也向往美好的生活、幸福的生活,也希望得到尊重,有尊严。
怎么来看在精准扶贫中遇到的难题?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正确的认识在精准扶贫中出现的矛盾。
有问题不怕,就怕有问题却看不到。
挺难的。
难还要做,为什么,因为精准扶贫它是利国利民的事,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 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紧抓历史机遇
决胜脱贫攻坚
中国共产党创造了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 , 时间已经来到了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节点。要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这一条是最根本的。
由总书记带领,我们还是信心满满的。
总书记最牵挂的人就是困难群众。2018 年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成都市等地,深入村镇、企业、社区,考察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一年前,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习近平总书记向来自凉山州的代表了解彝区脱贫攻坚进展情况。
总书记说,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我绝大多数去过了,还没有走到的吕梁和凉山
会尽快去。
那之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到山西吕梁山区考察调研。
这一次,习近平总书记特意把凉山之行安排在党的十九大之后、春节前夕,既作为考察脱贫攻坚的第一站,又作为春节慰问的重要活动。
在三河村习近平总书记拍着一位老人的手,对她说:
“你要相信,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 在火普村习近平总书记身披彝族传统服饰查尔瓦,同乡亲们握手话别,“习总书记卡沙沙”“习总书记子莫格尼” 的声音此起彼伏,最后,彝族同胞还唱起了《留客歌》。
党的十八大以来,每逢春节将至,他都要到中国最贫困的角落去,体察民情、倾听民意。
近五年来,30 多次国内各地考察,几乎每次都提到扶贫,超过 25 个重要场合对扶贫开发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今年两会期间,总书记在内蒙古参选人大代表,总书记带头到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省份参选,为全党树立了标杆。
这体现了总书记对老少边穷地区的关怀,正如总书记所说:
“我选择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选举,表达了党中央对民族边疆地区的重视,体现党中央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
” 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
总书记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说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在团拜的时候,总书记还说到,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
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第三篇:精准实效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精准实效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XXXXXXXX XXXXXX 201X年X月
201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准确领导下,我X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为指引,按照深入贯彻落实 “实施双轮驱动、推动综合扶贫”发展战略,坚持“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理念,取得了脱贫攻坚新成效。现就脱贫攻坚相关工作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X扶贫村共有XXX个。主要分布在市域边界线附近,主要经济来源以粮食生产为主,且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通达性差,农业发展模式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缺乏主导产业支撑,基础设施落后,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其次,扶贫村生活卫生条件不佳,农村凋敝,空心化严重,村民务工技能差,生产力低下,劳动力得不到有效转移。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围绕城乡统筹推进扶贫攻坚
按照“成片连线、集成突进”原则,我X结合城镇体系规划,积极推进城镇与农村、新村与产业互动,着手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和带动能力,积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二)推动“小组微生”规划实施。
根据不同村镇的实际情况,融合产业规划,突出新农村特色风貌塑造,以“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发展要求,着力推动新村建设。
(三)加强乡村规划师队伍建设。
为更好地推动扶贫村规划建设,采用“下派指导、上挂锻炼”等方式
(四)派驻扶贫村书记,确保扶贫规划落实到位
在扶贫规划上,抽调规划技术骨干,脱产派驻扶贫村,因地、因村、因户制宜,认真编制扶贫项目规划和实施方案。做到扶持项目具体可行、目标任务科学合理、各项措施切实可行。
三、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贫困面大
我X贫困地区贫穷落后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状况仍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目前,全市还有较多农村贫困人,农村扶贫工作任务还十分艰巨。
(二)农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较低,观念落后
农村贫困人口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科学文化素质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不强,市场经济观念淡薄,自身“造血”功能不足。贫困群众缺乏自信心,缺乏自觉改变落后面貌、摆脱贫困的主动性,没有科学技术和职业技能,依赖思想严重,存在着等、靠、要的麻痹思想。
(三)缺乏正确的扶贫认识观
贫困群众普遍存在落后的扶贫认识观。群众的依赖心理严重,一味指望上级扶贫单位给予现成物质帮扶。干部在抓扶贫工作时缺乏扶贫先扶志的理念,未能在提升贫困户“造血”功能上好好下功夫。对近期利益看得过重,对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认识单薄。这些落后的认识观降低了扶贫的科学性和后续性,很有可能导致返贫最终使得扶贫初衷落空。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整改不足,继续推进各项计划的达标
认真总结前期扶贫工作的不足。广泛征求各界意见,民主讨论汇总整改措施,不断改进扶贫工作方案。努力争取上级更多的关心和支持,按照扶贫计划鼓足干劲继续完成好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
(二)加强思想观念的教育和大力做好扶贫的舆论宣传
要大力宣传,营造扶贫的良好氛围,广泛动员各类社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建设。要充分调动受帮扶贫困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和发动群众克服等、靠、要的思想。
(三)进一步提高乡村规划扶贫队伍建设
一是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强化扶贫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二是进一步加强乡村规划师队伍建设,积极推动规划队伍的交流学习,提升队伍技术水平,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实在性和精准扶贫工作的创新性,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四篇:浅谈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
浅谈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第四个国家扶贫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必须付出百倍努力。全党全社会要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习近平指出:“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已进入啃硬骨头的冲刺期。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我结合当下形势,反思了以下拙见:
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先扶志。富兰克林曾经说到:“贫穷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为命中注定贫穷或一定老死于贫穷的思想。”总书记也指出:“扶贫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我在乡上工作见过很多“扶不起来”的贫困户,他们不是没有劳动能力,不是行动不便,他们就是缺乏一种勤劳实干的精神,缺乏脱贫致富的勇气。我的一户贫困户,刚开始他们家中身体健康且有劳动能力的2名儿媳都不愿意劳动,问其原因,竟答复要在家中带小孩。更有甚者,让家中老人出门做苦力干农活,作为有劳动力的年轻人却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有各种理由不坚持打工干活。经过我长时间的思想帮扶后,他们才开始慢慢地转变不思进取的意识。今年,我的贫困户在我的动员下,所有的年轻劳动力都外出打工挣钱了。因此,我们帮扶责任人在开展扶贫工作时,要从“输血”变“造血”,要从思想上、精神上帮扶,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信心和斗志。
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党员发挥作用。“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在扶贫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帮扶责任人,我们在开展帮扶工作时,就应该时刻本着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办实事的态度去帮扶,而不是为了仅仅为了每月的填表签字按手印,作为党员,要时刻牢记肩负的职责与使命,做好本职工作,不浮躁,不虚假,从群众利益的角度出发,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我每月除了做好分内的帮扶工作外,我还动员我的一户贫困户户主加入党组织,我告诉他人穷但志不能穷,既然有加入党组织的意愿,就申请入党,早日加入党员队伍,学习优秀先进的思想,提升自己,为家庭和社会做贡献。我的行动也得到了他的肯定,今年2月,他也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他说:“我也想成为共产党的一员,今后去帮助更多需要的人。”
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建设好的村“两委”班子。今年正逢村委换届,乡政府要抓住时机,配备好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这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至关重要。现在就是要加强支部建设,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加强村支书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的村一把手队伍。要优化结构,坚持在“能人”中选“好人”,把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党员群众吸纳进村“两委”班子,让得力的村“两委”班子配合好政府,带动贫困人口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第五篇: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材料
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材料
没有脱贫志向,再多扶贫资金也只能管一时,不能管长久。好的政策和制度,不只是解贫困群众一时之困,还要让他们看到凭自己的努力站稳脚跟的希望。为大家整理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材料资料,提供参考,欢迎您的阅读。
材料一
在当前这场必须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中,如果说上级政策是牵引力,外部帮扶是推动力,那么,贫困群众自身的脱贫志向,正是不可或缺的内生动力。
改革开放 xx 年来的努力,让 7 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首先就是靠着坚定的脱贫意志、滴水穿石的韧劲。无数地区的脱贫经验证明摆脱贫困,首要的意义不是摆脱物质上的贫困,而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解决好头脑中的贫困,才可能实现“弱鸟先飞”“至穷致富”。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面对最后 7000 多万“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这个“硬骨头”,当务之急,正是先要除掉“头脑贫困”这个障碍。特别是,“等靠要”的观望心态、依赖心理和功利思想,当前还在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
比如人穷志短、不思进取。有的贫困户,上级给他建了大棚,他还等着政府买种子买机械、供肥料供技术,连换个草帘都指望政府干。一位乡镇干部曾说,每当发一些救灾、救助物品,就会有一些群众相互“攀比”,出现争穷比穷、“躺着当低保户”的现象。
比如观念落后、被动依赖。有贫困县的领导,把争取到“贫困县”帽子当作荣誉和政绩,到处炫耀,甚至在 xx 上发布“特大喜讯”。戴上“贫困县”帽子,意味着可以多出来几亿元甚至更高的财政转移支付,可是,只知“炫贫”,只等“救助”,怎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尽快摘帽
又如思路闭塞、方法单一。一些干部缺乏深入调研内容调研,找不到病因,开不出方子。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或者只会用老办法,或者不顾实际抄别人的经验。芦笋价高,就要求大家都种芦笋,一哄而上“烂市”了,再改种山药,结果种什么赔什么,农民挣不到钱,不仅无法脱贫,还失了信心。
贫穷不可怕,怕的正是这种思想和思路的贫困。群众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解决好了精神面貌,坚定信心、积极进取,激发出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才可能化短处为长处,变劣势为优势,让“至贫”能致富。反之,如果扶贫变成了养懒人的政策,就算花很多精力和投入暂时搞上去,也不能持久,甚至还会陷入“越穷越要、越要越懒、越懒越穷”的恶性循环。
对贫困群众来说,扶贫当先扶志。有了志气,“输血”才有作用,“造血”才有可能。“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鼓励贫困地区的群众通过双手苦干、巧干致富,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观念,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看见身边的榜样。山东沂源县张家泉村原村支书朱彦夫,在战场上失去了双手双脚,仍然带领群众治山、治水、造田。他可以
跪着走、爬着走,甚至“滚”着走,但他的精神世界从来没有被贫穷击垮。这样的人,正是大长贫困群众志气的精神资源。
对政府来说,不仅要走出“扶贫等于救济慈善”的误区,还要支持群众探索创新扶贫方式方法;不仅要帮贫困群众解近忧,还要为他们想长远。贫困群众最缺的是文化和技能,要有针对性地送政策和知识下乡,送技能上门,增强其发展生产、转移就业的能力;贫困群众有需求的扶贫项目,要创造条件、支持开发。如此,才能彻底改变那种“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状态。
没有脱贫志向,再多扶贫资金也只能管一时,不能管长久。好的政策和制度,不只是解贫困群众一时之困,还要让他们看到凭自己的努力站稳脚跟的希望。好日子是干出来的,牢牢记住这一点,拿出滴水穿石的斗志和韧劲,找到精准扶贫的路径,才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材料二
一、总书记高度关注脱贫攻坚工作
党的 xx 大结束以后,总书记于 20xx 年 xx 月 29-30 日,来到 xx 省 xx 县的骆驼湾村、顾家台村进行扶贫工作考察调研。这是习总书记 xx 大结束以后的第二个离京外出考察活动(第一站去了深圳)。习总书记讲,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都过上好日子,是我经常想的一个问题;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自然要包括农村的全面小康,也必须包括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全面小康,这是我们对全国人民许下的庄严承诺。
二、充分认识扶贫工作艰巨性
一个地区、一个家庭的贫困,必然有其形成的长期原因。除了历史的、区域的等客观原因外,主要的还是主观上的原因。如经济薄弱村主要的还是村支两委的软弱涣散,贫困家庭主要还是没有勤劳致富的吃苦精神。要解决这些问题,也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情。借助外力的帮扶是必须的,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自 1992 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开展了多轮的扶贫开发工作,耗费了政府和社会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很多地方戴上扶贫的帽子就不想脱,扶贫的项目上了不少,但资金使用绩效不高,老百姓不满意。归根到底,还是脱贫致富主体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内因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
所以精准扶贫很重要,在工作中一定要精确划分扶贫对象的类型,采取按户分策的帮扶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主要通过帮助其安排就业或新上农业生产项目等产业扶贫办法;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主要还是要通过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解决。
三、开展扶贫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结合我们挂钩帮扶的薄弱村来说,要解决集体经济收入和贫困户收入两大问题,首先是要解决好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只有村集体经济发展了,集体有钱了,村干部才能为村民做事,才能取得村民信任;有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才能解决村民的就业,才能解决村民的困难。
所以我们在制定挂村帮扶工作方案时,一定要将发展村集体经济放在首位。要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支两委和村组干部的思想认识和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非常重要。所以在帮扶方案的制定、项目的选择、方案的实施等具体工作过程中,我们都必须紧紧团结和依靠村支两委和村组干部,坚持做到“引导不强迫、支持不包办”。
在考虑村体经济发展时,还要坚持做到规划引领,凡事都要在镇村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的框架下实施。发展项目选择注重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三个方面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由于脱贫攻坚任务的时限性,我们还要充分考虑项目建设的收益时间。除了上一些打基础、长远发展的项目外,还要注重选择一些投资少、见效快、收益稳的短频快项目,确保能按时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材料三
打赢扶贫攻坚战,干部是关键。干部有担当、有干劲,才能当好贫困群众脱贫的“催化剂”“助推器”,也才能“撬动”贫困。
脱贫攻坚,眼下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面前最为紧迫的中心任务,可以说是唯此为大。从前期开展情况来看,各地行动迅速、组织精心、措施到位,为脱贫攻坚的搭建起基础扎实的平台,扶贫攻坚呈现强劲的发展态势。如何才能进一步将帮扶力量整合起来、下沉下去、干出成效,更好地服务脱贫攻坚,是现下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还需从“三精”下手,抓住关键,用好扶贫人,才能实现脱贫攻坚平稳、扎实、有效推进。
首先要抓好精准选派。根据实际,统筹考虑脱贫难度与选派单位综合实力、贫困村主要矛盾与选派单位职能、选派干部个人专长等因素,择优遴选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农技员等帮扶人,做到派需结合、因村定人。及时调整县乡联系领导和联系点,确保领导联系工作不断、接续有序。将帮扶单位“一对一”或“多对一”地分配到贫困村对口联系帮扶,实现部门无遗漏、村村全覆盖。
其次要抓实精心培育。发起建立 QQ、微信等交流平台,方便扶贫干部交流经验、灵通信息、协同攻坚。以党校为主要培训阵地,定期不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重点开设脱贫攻坚政策法规、特色产业发展、农村矛盾纠纷化解等课程,提升帮扶技能水平。有条件的可以打造专用 APP,提供技术学习、发展交流甚至督查考核等功能,并组织到脱贫工作先进、示范地区去参观考察,拓宽视野,取长补短,助推扶贫工作开展。
然后要抓牢精细保障。干得下去才能干出成绩,必须按政策要求严格落实驻村生活工作保障,尤其是派出单位逗硬兑现交通补贴、伙食补助和每年驻村工作经费等,有效解决帮扶干部的驻村生活工作困难,确保他们安心驻村开展工作。不可忽视的是,单位部门在保障扶贫干部个人的同时也要积极协助解决驻村干部在产业发展、生产技术、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变单打独斗为集体攻坚。
脱贫攻坚不是一次性的战斗,也不是局部的战役,而是一场涉及几千万贫困人口的战争。
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需要扶贫部门狠抓责任落实、干部选育、作用发挥和督查考核,更需要扶贫人把“扶贫”抓在手上、记在心上、扛在肩上,为实现如期脱贫,决胜攻坚战提供应有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