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省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验区工作会议讲话纪实
在山东省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验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黄 胜
(2011年4月12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是就做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实验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在教育部的关心支持下,我省作为全国三个省份之一,被确定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进行以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同时被确定为教师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进行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的教师教育综合改革。今天,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一行在百忙中专程前来进行指导。在此,我代表山东省人民政府对教育部长期以来对我省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刘部长还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提高认识,把握机遇,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
教育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重要地位。以去年全国教育大会和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为标志,我国及我省教育迈上了新的征程。国家根据教育发展改革的实际需要,选择一些符合条件的地区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主要目的是着眼于解决教育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通过局部示范、以点促面,推动教育事业走上科学发展轨道。这次国家把我省确定为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两个综合
改革试验区,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山东教育的信任和重视,也是对我们的希望和重托,更是我们加快全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得机遇和强劲动力,是对我们工作的一次重要考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试点地区和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搞好改革试点的重大意义,认清担负的神圣使命,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改革创新,攻坚破难,圆满完成各项试点任务,不辜负中央对我们的希望,不辜负教育部对我们的重托。
应当看到,搞好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工作,我省具备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从当前形势环境来看,去年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各地各部门把学习贯彻作为重要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紧密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制定了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优先发展教育的意识越来越强,出台的政策措施越来越有力,组织领导和投入保障力度越来越大,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全省上下形成了齐心协力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局面。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全省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学前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毛入园率达到67.3%;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公平取得新的进展;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职普生比例大体相当;特别是在全国率先以省为单位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教师队伍层次结构趋于优化,专业化水平持续提高,初步建立起一支师德师风良好、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教育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3月26日,袁贵仁部长来我省考察时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山东历来尊师重教,全省教育工作思路清晰、导向明确、措施有力,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在素质教育等方面,探索出了很好的路子,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上述这些可喜的进步和变化,不仅为推进教改试点工作创造了良好环境,提供了可靠条件,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物质、社会基础。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推进改革试点中也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一是现存问题多。主要表现在,基础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特别是学前教育投入不足,普及率较低,资源短缺,“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义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城乡、县域、东西部之间发展差距较大;普通高中同质化现象严重,办学特色不够鲜明,制约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素质教育机制性障碍还没有完全消除,科学的教育政绩观尚未完全树立,课程、考试、评价机制等配套政策亟需完善,长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和体制机制仍不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建立,教师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城乡教师整体素质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匮乏,高素质的骨干教师、校长数量不足,缺少在全国有影响的领军人物。二是改革难度大。当前,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来已久,大都属于“陈年痼疾”和难啃的“硬骨头”。一些深层次的老问题亟待解决,新的问题又在不断涌现,各种矛盾相
互交织,深化改革异常复杂而艰巨。一方面,改革涉及体制机制,涉及思想观念,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社会期待高,有些方面认识还不尽一致。另一方面,任何一项重大改革的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政策措施的出台,都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的难度大、压力大,矛盾也比较多。三是试点要求高。中央对改革试点的目标任务、进度安排和工作标准,都作了明确规定,提出了具体要求。刘延东国务委员在全国改革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特别强调,“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将根据总体进展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和补充。对那些措施不实、保障不力、群众不满的试点,经过评估检查要及时调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严肃对待,扑下身子、真刀实枪、真抓实干,否则就是严重失职。总之,上述这些困难和问题,对我们深入推进试点工作,无疑增加了很大压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面对中央的希望和重托,面对难得的机遇和挑战,面对种种压力和考验,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全省教育系统,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科学分析,正确把握,既要充分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强化机遇意识,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又要足够估计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强化忧患意识,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大家要切实增强做好试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勇于担负起改革重担,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全面推进,使改革试点结出丰硕果实,取得扎实的成效,为全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增添新动力,为全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全面推进各项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从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着力为教育发展增添动力、实现科学发展。主要目标是,通过3-5年的努力,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达到75%,经济发达地区达到85%以上,在县域乃至更大范围内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普及,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保障,基础教育各学段实现可持续发展,基本形成促进青少年儿童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工作机制、保障基础教育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初步形成富有效率、开放多元、规范有序、充满活力、惠及全民的高水平基础教育。着力在以下六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着力实现素质教育长效机制新突破。这是国家赋予我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的一项主要任务。关于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大家都非常清楚,我不再重复。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省推进素质教育尽管取得明显成效,但还存在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工作稍有松懈就可能出现反弹。成果来之不易,决不允许有任何松懈和倒退。在这方面我们近年来主要靠行政手段强制推动,今后要在继续营造氛围、加大工作力度的同时,坚持多措并举,紧紧围绕构建素质教育长效机制,着力在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下功夫。一是发挥好评价引领作用,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围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人才观,把实施素质教育纳入政绩考核指标,建立健全政府、学校、教师等三个方面的考核评价机制,逐步扭转单纯以升学率作为衡量标准的局
面。二是发挥好依法保障作用,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尽快研究出台素质教育推进条例和违规办学责任追究办法,建立素质教育督导责任区制度、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与公告制度,完善随机督导制度,强化行政问责制度,定期向社会发布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公告,坚决及时查处违规办学行为,真正实现规范办学的制度化。三是发挥好“指挥棒”正面作用,积极稳妥推进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今天会上正式印发了我省2011—2015年高考招生改革方案,这是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推动素质教育,提出的重要实施意见。方案坚持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原则,着重对高考命题、考试规范、招生计划、自主招生、注册入学等,明确了相关政策,特别对2014年高考科目设置与考试方法的调整、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状况和体育成绩纳入高考等问题,都提出了原则要求。这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心,之所以赶在这个会上印发,目的就是要给地方和学校发出明确信号,以便对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统筹谋划,及早调整安排。这些改革尽管实施起来有很大难度,但方向是正确的,必须坚定不移、积极稳妥地探索实践。高考制度改革是个系统工程,省教育厅要抓紧组织专门力量,针对高中文理不分科、体育纳入高考等问题,研究拿出配套措施,尽快把原则要求变成具体政策,进行实质性操作。四是切实推进教育家办学。教育发展有其自身规律,要让真正懂教育、爱教育的管教育、办教育。要把加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教育领导能力建设纳入干部教育规划,定期举办培训班,严格规范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的任职资格标准,着力提高教育行政干部的管理水平。要建立
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制度,稳步推行职级制度,促进校长职位专业化。
(二)着力实现学前教育普及计划新突破。这是我省教育事业的一个薄弱环节。最大的问题是资源总量不足,问题的关键是政府责任落实不够。目前,我省已制定了学前教育普及计划和三年行动方案,各地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一是强化政府责任。学前教育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学前教育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各地要切实落实政府责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把学前教育作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坚持公办为主、民办补充的原则,加大建设力度,加快资源扩增,满足群众入园需求。二是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学前教育的难点在农村、在城市新建小区,增长点也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各地要以此为重点,加大财政投入,大力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在农村要按照“一村(社区)一园”或者“5000人口、1.5公里服务半径”的原则,加快建设进度,尽早使每个乡镇都建有一所达到省级认定标准、独立建制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在城市要制定并落实居民小区配套建园规划,确保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与小区同步规划、建设和交付使用。三是加强幼教队伍建设。要按照国家规定,把公办幼教师资列入编制管理,配足配齐幼儿园教师。要研究制定幼教职务岗位设置标准,严格资格准入,加强培养培训,积极开展免费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和农村幼儿园特设岗位试点,不断提高幼教老师素质。要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确保把公办幼儿教师纳入当地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好非公办幼儿教师工资和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问题,激发调动幼儿教师投身学前教育的积极性。四是强化规
范管理。要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和质量评估体系,坚持科学保教方法,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要严格收费管理,科学核定标准,切实减轻家长经济负担。要建立完善资助制度,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特别要重视解决好城市流动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入园问题。
(三)着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突破。这是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我省提出到2015年,率先在县域内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发达地区实现市域内均衡发展。今年3月9日,我代表省政府与教育部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明确了我省职责任务,必须强化措施,抓好落实。一是加快中小学硬件标准化建设。按照省里的统一安排,到2015年,17市要分三个批次完成工程建设。这项工作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各地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要高度重视城乡新建居民小区配套学校建设,严格落实教育行政部门前置审核制度,确保配套学校同步规划、建设、交付使用。要统筹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二是均衡配置区域内教师资源。教育均衡关键是师资均衡,择校实质上择的是老师。多年来,各地在均衡师资问题上进行了很多探索尝试,开展了全员教师培训、强校帮扶弱校、城乡教师双向交流等活动,但总体上看成效还不够大,校长、教师合理流动机制始终未能真正建立起来,始终难以在县域范围内全面铺开。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好这一问题,除加大政府投入外,关键是要坚持以教师为本,设身处地解决好他们的实际困难。当前,城乡之间差距短
时间内还难以消除,这种情况下一名教师到农村任教,基本意味着其工作生活都定格在农村,在婚姻家庭、子女教育等方面存在许多困难。为使他们安心从教,应该积极探索在县城集中建设教师公寓,以县为单位解决所有教师在县城安家落户问题。这样,教师到农村任教只是工作地点的变化,没有了后顾之忧,教育部门也能够顺利在县域内对师资进行统筹调配,师资均衡问题可得到妥善解决。现在,大多数地方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等比较发达,户籍、住房建设等政策也没有障碍,特别是随着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这一做法完全可行。希望各地先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开。关于强校帮扶弱校问题,目前一些强校往往迫于行政压力被动而为,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帮扶效果难遂人愿。必须打破体制性障碍,可以通过撤并相关公办弱校,将其变成强校分校的做法加以解决,这样就成了一家人的事情,可以统筹调配资源,帮扶效果显而易见。在这方面,有些地方已取得明显成效,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积极探索实践。三是加快发展特殊教育。特殊教育需要特别关爱。要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特校公用经费标准。要完善落实优待政策,逐步实施残疾儿童学生学前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加大困难学生资助,对偏远农村贫困学生发放交通补助,提高生活补助标准。要加强特教师资队伍建设,实行资格准入制度,推动有条件的师范和综合性院校设置特教专业,建立培训机制,切实保障特教老师待遇。
(四)着力实现特色高中建设新突破。当务之急,要加快特色高中建设,让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凸显个性,这是解决“千校一面”问
题的有效办法,也是提升学校品质的必由之路。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推进育人模式多样化。育人是学校的根本,建设特色高中首要的是要推进育人模式的多样化。要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开发有特色的学校课程,推行选课走班教学模式和学分认定制度,保障学生选课权利,适应不同学生需求,促进他们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新课程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多样性、选择性,要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加强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二是推进办学模式多样化。要研究出台特色高中建设方案,支持鼓励普通高中形成办学特色,适当增加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提供多元选择机会。实施高等学校与特色高中联合育人计划,通过联合开发课程、开放高校实验室等方式,对有特殊才能的高中学生进行联合培养。三是推进特色建设平台多样化。要构建特色建设平台和制度创新平台,推出一批项目,搭建一批平台,以内涵发展为导向,强化评价考核改革,赋予学校更多自主权,引导更多普通高中走高质量、特色化、能选择、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努力促进普通高中“一校一品”。
(五)着力实现德育工作新突破。人以德立,国以德兴。古人说“先立人后立学”,精辟说明了德育的重要性。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着承受挫折能力下降、社会责任意识薄弱、艰苦奋斗观念淡薄、缺乏团队精神、纪律观念不强、心理健康素质较差等问题,甚至出现青少年违法犯罪上升的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道德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地方片面追求考试成绩造成的。迫切需要加强和
改进德育工作,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联合育人的工作机制,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一是构建各学段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分别突出行为养成、道德认知、情感体验和理想信念等教育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完善德育工作机制。要全面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班教导会制度和教书育人“一岗双责”考核制度,建立中小学生学习与生活指导制度,在中小学广泛建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学校的建设与管理,探索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要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和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构建特色德育课程体系,形成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齐鲁校园文化。三是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要积极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行动”,推动每个城区、县(市)至少建设一处综合性、多功能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要建立和完善公益性校外教育资源免费向学生开放制度,推动各类文化、科技、体育场馆等公共资源,经常性地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要建立校外实践教育社会义务制度,使政府机关、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承担起学生参观学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责任。
(六)着力实现教师教育新突破。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是实施基地建设工程。要构建职前培养与职后教育相统一的教师教育体系,建立一批省级教师教育基地,使之成为集教学、培训、研究、信息、学术交流和服务指导为
一体的教师教育主渠道,全面提升我省教师教育的层次、水平和综合实力。要整合优化县级教师教育资源,建立一批县级教师培训基地,使之成为区域性教师学习和资源中心。要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和师德教育。二是加快推进制度创新。要实施教师教育准入制度,对教师教育机构进行定期评估。要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建立教师资格定期认证注册制度,改革现行师范毕业生教师资格认证办法。要对教师继续教育学分实现全省统一管理,积极推动与教师人事管理相互沟通、紧密衔接,为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全面提高业务素质。要按照“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原则,全面实施“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万名骨干教师培训工程”和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工程,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的大提升。四是着力加强师德建设。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要加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热爱事业,关爱学生,言传身教,自尊自励,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以人格和学识魅力感染学生,赢得社会尊重。要建立师德考评制度,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聘任、进修深造和评优奖励的首要依据,实施师德表现、有偿补习“一票否决”制度,努力建设一支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五是健全经费保障机制。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把教师教育经费列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建立经常性财政支出预算与专项经费为主的财政投入体制。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试点工作提供可靠保障
我省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共有39个试点项目,涉及全省17市、65个县和17所高校,是一项庞大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确保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落实到位。
(一)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作配合。各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健全体制,完善机制,统筹组织实施试点项目。去年省里已成立了教育体制改革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统筹组织协调重大决策和任务落实。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领导工作机制,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改革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目前还没有成立的,要抓紧成立,省政府办公厅和省教育厅要搞好调度检查。各试点地区和单位要把推进改革试点作为重要工作职责,纳入重要议程,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亲自过问,分管负责同志要拿出主要精力靠上抓,落实改革措施,完善工作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全局观念,积极发挥好职能作用,通力协作,全力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共同推动试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二)完善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各试点地区和单位要根据这次会议精神,在前期申报的基础上,组织专门力量,深入调研,科学论证,进一步细化、实化试点工作方案。特别要更加注重整体设计,充分体现综合性、配套性和系统性,突出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立足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着力创新体制机制,落实配套措施,制定支持政策,排出详细的进度计划,明确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责任
人,把各项工作分解落实到岗、到人,做到任务明确、目标具体、责任落实。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对重大改革措施进行充分论证,把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的过程变成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聚集力量的过程,动员各方面力量支持改革,鼓励他们参与改革、投身改革。
(三)加强督导检查,科学统筹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复杂而又敏感,每项改革都可能有风险。要统筹谋划,精心组织,谨慎操作,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出台政策时要认真分析各种情况,事先做好应对预案,既要坚持方向,又要关注细节,妥善处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于重大、复杂、敏感的改革,要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尽量控制可能存在的风险,确保平稳有序推进。要加强过程指导,密切关注改革进程,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注重汲取正反两方面经验,既要善于总结成功经验,形成政策措施,在面上推广;又要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改进和完善。对于涉及面广的重大政策,要先行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后,再由点及面推广。要强化考核评价,加强跟踪督导,搞好动态监管。参照国家的做法,根据总体进展情况对试点项目进行动态调整和补充,对组织不得力、工作不到位、任务不落实的,及时予以调整完善,并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四)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教育体制改革既涉及国计,又涉及民生;既关系今天,更关系明天,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要坚持
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改革的重要意义、创新举措以及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努力增进共识,积极争取支持。要尊重首创,认真总结各地和试点单位成功经验,对在改革实践中涌现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只要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都要给予保护和支持,都要及时总结,组织交流,积极推广,切实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要加强作风建设,把改革试点工作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勇于改革、探索实践的创新精神紧密结合起来,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试点任务。
第二篇: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讲话
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既是对我县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工作的总结,也是对下阶段改革任务的安排部署。规格很高、意义重大。我县的文化体制改革分三步进
行,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第一步,我们按照“一局一台一队一站”模式,对文体局、广电局、电台、电视台进行合并重组,打响了我县文化体制改革的第一战,为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开好了局,铺好了路。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对长期奋战在文化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对新设置的三家单位挂牌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刚才艳霞部长就我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我都赞成,希望同志们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如何推进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转观念,提认识,抢占文化发展先机
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而解放思想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武器。我们要清醒地认识,改革是大势所趋,早改占先机、不改没出路。我们要改变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和抓文化只投入无效益的观念,树立抓文化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要在意识观念、发展路径等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紧紧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努力培育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文化主体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增投入、强服务,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公益性文化事业服务的最优化,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我们要建立财政性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证公益性文化事业财政投入总量持续增长,加大对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广播电视台和县网建设的投入,加强社区和居民小区文化设施建设,强化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的建设,扶持体现地方特色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要优化财政投入的结构和方式,逐步推行项目资助和政府订单制,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现由“养人”向“养事”的转变,坚持在发展中搞活,在搞活中发展,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水平。
三、转机制、聚活力,推动文化产业繁荣
创新体制机制,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最根本、最有效、最持久的因素。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我们要以此次设置“一局一台一队”为契机,进一步坚定市场化的改革方向,用市场激活文化,用竞争激活艺术,使文化体制更好地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要擦亮“XX文化”、“XX文化”、“XX文化”三张牌,以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为重点,加速文化企业改制,以骨干文化企业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推进集团化建设,培育市场主体,打造一批有活力、有实力、有竞争力的微观主体,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同志们,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事业大繁荣、文化产业大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改革力度大小与否、进展的快慢、成效如何,关键还是取决于各部门、各乡镇的协调配合。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时研究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的主动权。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大文化名家、文化大师、领军人才和基层青年文化人才的培养,着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从而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文化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文化产业发展开创新局面,为加快建设“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经济强县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讲话
在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暨“一局一台一队”授牌仪式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既是对我县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工作的总结,也是对下阶段改革任务的安排部署。规格很高、意义重大。我县的文化体制改革分三步进
行,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第一步,我们按照“一局一台一队一站”模式,对文体局、广电局、电台、电视台进行合并重组,打响了我县文化体制改革的第一战,为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开好了局,铺好了路。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对长期奋战在文化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对新设置的三家单位挂牌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刚才艳霞部长就我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我都赞成,希望同志们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如何推进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转观念,提认识,抢占文化发展先机
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而解放思想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武器。我们要清醒地认识,改革是大势所趋,早改占先机、不改没出路。我们要改变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和抓文化只投入无效益的观念,树立抓文化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要在意识观念、发展路径等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紧紧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努力培育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文化主体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增投入、强服务,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公益性文化事业服务的最优化,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我们要建立财政性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证公益性文化事业财政投入总量持续增长,加大对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广播电视台和县网建设的投入,加强社区和居民小区文化设施建设,强化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的建设,扶持体现地方特色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要优化财政投入的结构和方式,逐步推行项目资助和政府订单制,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现由“养人”向“养事”的转变,坚持在发展中搞活,在搞活中发展,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水平。
三、转机制、聚活力,推动文化产业繁荣
创新体制机制,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最根本、最有效、最持久的因素。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我们要以此次设置“一局一台一队”为契机,进一步坚定市场化的改革方向,用市场激活文化,用竞争激活艺术,使文化体制更好地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要擦亮“XX文化”、“XX文化”、“XX文化”三张牌,以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为重点,加速文化企业改制,以骨干文化企业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推进集团化建设,培育市场主体,打造一批有活力、有实力、有竞争力的微观主体,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同志们,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事业大繁荣、文化产业大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改革力度大小与否、进展的快慢、成效如何,关键还是取决于各部门、各乡镇的协调配合。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时研究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的主动权。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大文化名家、文化大师、领军人才和基层青年文化人才的培养,着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从而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文化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文化产业发展开创新局面,为加快建设“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经济强县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山东省教育体制改革推进计划
山东省教育体制改革推进计划
(2011-2015年)
为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根据《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目标
以满足社会对教育公平、质量和多样化需求为重点,推进全省教育的需求导向型发展;以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人才培养体制、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按照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的原则,解决长期束缚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我省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从人力资源大省到人力资源强省的跨越,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到2012年,各项改革试点实验全面推进,逐步取得一批改革试点成果;2015年,试点实验成熟的经验在全省推广,教育事业各项改革整体推进,全面深化,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人才培养体制、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科学的质量评价标准、完备的监测体系和有效的保障机制基本建立。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
(二)坚持教育公益性,强化政府在基本教育公共服务中的责任,实现公平与效率相统一。
(三)坚持行政措施与制度建设相统一,把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结合起来,依法规范教育行为和维护教育秩序。
(四)坚持整体设计与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相结合,试验先行,因地制宜,以点带面,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改革。
三、重点任务
(一)办学体制改革
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从维护教育公益性出发,强化政府在基本教育公共服务中的责任,有效利用公共资源和社会力量发展非义务教育,构建完善以政府办学为主,民办学校、社会力量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办学形式的多元化办学体制,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1.推进公办学校多元化办学体制改革。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通过委托管理、合作办学等方式参与举办现有公办学校。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选择部分薄弱学校进行改革试验,在不改变公办学校产权性质的前提下,引入民办学校的运行机制,实行学校所有权与办学权相分离,把办学权交给承办者,学校收费和人员管理参照民办学校有关政策执行。推进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研究制定《山东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加快职业教育集团建设,调动企业举办、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建立政府、行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探索公办职业学校实施联合办学或者变更举办者的试点。积极实验、探索建立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多种形式的合作机制,促进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教学、科研资源共享。制定、完善社会捐赠教育的激励政策,支持公办学校依法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相应政策措施,构建以基本幼儿教育公共服务为基础,以政府、集体办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覆盖全省城乡的学前教育体系。
2.促进并规范民办学校发展。鼓励出资、捐资办学,促进社会力量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的民办教育。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清理并纠正歧视民办教育政策。建立教师在民办与公办学校之间的合理流动机制,民办学校教师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养老保险。完善独立学院法人制度,规范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完善民办学校重组与退出机制,推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依法加强民办教育管理,完善民办教育行政执法和督导制度,促进民办教育学校规范办学。
3.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改进和完善中外合作办学审批管理办法,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作用,建立和完善中外合作办学认证制度和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使中
外合作办学健康、有序发展。鼓励高等学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开发专业、课程,探索建立校际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支持创办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逐步建立若干国际合作研究中心。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赴境外办学,开发海外教育市场。鼓励职业学校引进国际权威机构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培养体系,培养适应国际劳务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
(二)管理体制改革
明确各级政府发展区域内各类教育的责任,建立完善政府、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促进“管、办、评”分离,形成政事分开、责权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
1.改变政府管理教育方式。建立健全政府重大教育决策调研论证、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社会听证、质询等程序和制度,探索建立社会各方面建言教育的正式渠道。成立山东省教育发展咨询委员会,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咨询论证。完善教育经费监管制度,建立政府教育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全省教育数据采集体系,健全信息公布规则及协调机制,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教育信息。健全教育督导、评估和问责制度,强化督导机构的行政监督职能,加强对各级政府依法办教育和学校依法办学的监督检查。探索委托社会中介组织参与教育评估。
2.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明晰省、市、县(市、区)教育事权和财权,形成省政府统筹、地方政府分级负责的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建立教育行政部门统筹、部门协调合作、职能互补、责任到位的教育综合管理机制。省政府统筹全省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强化各级政府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加强市级政府对发展区域内职业教育的统筹,建立职业教育融入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管理模式,形成地方政府支持教育、企业反哺教育的有效机制。逐步将临沂大学、枣庄学院、德州学院、泰山学院、菏泽学院、济宁学院、潍坊学院、滨州学院8所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管理的公办本科高校纳入省直接管理,同时建立和落实市级政府继续支持高校发展的长效机制,逐步实现统一的生均财政拨款标准。
3.支持和培育教育中介组织。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快培育专业化的教育社会中介组织和教育协作组织发展,逐步把教育政策咨询、教育考试和鉴定、教育质量评估等专业服务交给中介机构。建立教育类社会中介组织的资格审查、准入、资助制度,以及外部评估审计制度和行业自律制度。
(三)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坚持育人为本,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适应社会需求,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1.加强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衔接。建立大中小学之间人才培养沟通机制,探索研究教学内容的衔接,更新教学内容,推动大学教师参与中小学教学活动。探索高中阶段多样化特色发展,支持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提供多元选择的机会。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建立包括技工教育在内的中等职业教育、专科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互衔接的学习渠道,建立不同类型学校之间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机制,搭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衔接沟通的桥梁。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施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探索超越传统班级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学习、研究组织形式,推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个别教学、互动式教学和自主学习。探索义务教育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的途径和方法,建立社区教育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校外教育资源的育人功能。构建灵活开放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完善基础教育各阶段质量检测制度和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专业和课程同行评议制度。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加快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学分制改革,鼓励不同高校之间开展跨校选课和校际学分互认,推进双专业、双学位教育教学改革,创造条件实行弹性学制。完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跳级、转学、提前毕业、选修高学段课程、转换专业等给予支持;为具有特殊禀赋和潜能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提供培养条件;支持高中与高等学校在优异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合作。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加强创新意识、创新方法教育,鼓励学校进行创新人才培养试验。推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支持高校组建跨学科、跨学校、跨国别的教学、研究组织。
3.建立能力本位的人才评价体制。改革学生评价制度,建立多元标准、多
种形式的学生评价体系,考查和激励学生多方面协调发展和个性发展。基础教育围绕办学条件、课程开设、师资队伍、教学效果、办学特色等内容,研究制定科学、全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办学水平评价办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职业教育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密切与市场、行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建立以教学水平和就业水平为核心的职业学校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提高。高等教育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注重考核就业率、创业率及职业素质养成、就业质量等,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充分发挥考试招生在保证教育质量、维护教育公平、公正选拔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建立完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双向选择、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1.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逐步推行本科与专科(高职)入学分类考试,普通本科入学考试继续执行全国招生政策,统一组织考试,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我省自定政策,单独组织考试、录取。逐步建立有利于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建立择优录取、自主录取、推荐录取、破格录取、定向录取的规范程序,扩大高等学校招生录取自主权。探索高考学生注册入学录取办法,选择条件成熟的高校实施免试注册入学、宽进严出的招生培养模式。构建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理念,适应高等教育需求和基础教育发展的多种考试方式和多元录取模式相结合的考试招生录取体系。
2.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改进普通高中学校考试招生方式,完善多元录取体制,规范优秀特长生录取程序与办法。普通高中录取要以学生初中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重要依据,按照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等级录取学生。推动普通高中将60%以上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
3.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制度改革。优化高中阶段招生规模结构,确保职业教育的规模、结构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发挥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的导向作用,确保职普比例大体相当。改变以普通文化课考试成绩为录取标准的单一模式,实行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生,免试注册入学
制度。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教育体制改革的领导。成立省教育发展和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对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方案进行总体设计,确定总体目标和配套政策措施,明确部门职能,统筹协调,分工协作,各尽其责,形成合力。
(二)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破的教育改革策略。根据我省区域、城乡、学校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对教育体制改革进行整体设计,选择条件成熟的重点方面、关键环节在全省和部分市先行试点,力求重点突破,带动全局。从2011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实施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试点;在威海市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在济南市组织实施学习型城市建设改革试点;在潍坊市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在青岛市、日照市组织实施市级政府统筹职业教育改革试点。鼓励各市、县(市、区)以及学校因地制宜,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形成共同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的局面。
(三)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学校自主的教育改革路径。正确处理政府、社会、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学校自主的改革路径。政府有效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参与改革,减少改革的阻力;加强教育改革中的社会参与,实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改革相结合;不断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调动学校参与教育体制改革的积极性,以学校改革经验的积累促进教育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
第五篇:北京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纪实
北京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纪实
以首善标准完成监察体制改革试点任务
——北京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纪实(上)
1月21日,北京市监察委员会成立暨区级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郭毅 摄
3月28日,北京市海淀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肖韵竹在当选区监委主任后宣誓。张洪军 摄
4月7日,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财政所出纳李某因涉嫌利用职务便利将公款转入个人股票账户用于股票交易,被通州区监委报经区委同意后立案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5月5日,李某被通州区检察院执行逮捕。
这是北京市开展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以来首例采取留置措施后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
“对留置措施的使用和解除,都是由区委书记杨斌审批的。在留置调查期间,他也多次听取情况汇报。”通州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郑宇介绍说。
纵观数月来的北京市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不论是从成立北京市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小组,到选举产生市监察委员会,还是从转隶组建和设置内设机构,到采取多种措施履行监委职责,处处彰显着党对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的日益强化。
把主体责任扛起来
2016年11月13日至14日,北京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召开。其间,市委召开了一个“特殊”的会议——市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工作小组职责等5个制度文件,正式启动改革试点工作。
“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是中央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说,“市委要担负起主体责任,对试点工作负总责,紧紧围绕改革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统筹谋划,全面推进改革试点工作。”
市委成立了由郭金龙任组长的北京市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小组,将市人大、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检察院、市编办、市财政局等部门纳入成员单位,强化对试点工作的领导、统筹与服务。仅在去年11和12月,改革试点工作小组就召开3次会议,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北京市委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前分析思考、主动深入谋划,狠抓关键主体、关键节点、关键环节,以重点带动全局,多次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意见征集、问题会商、方案设计等,确保改革试点工作按照时间表和路线图稳步推进。
监察体制改革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发挥合力。在市委的统筹协调下,市人大常委会保障试点工作依法推进,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确保按时依法产生监察委员会、任命监察委员会组成人员;市委政法委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指导检察机关配合做好职能划转工作,深入开展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调动改革积极性,做好与监察委员会的工作衔接;市委组织部以及市编办、市财政局等有关部门主动配合,深入研究解决改革涉及的机构编制、干部配备、经费保障等问题;市检察院召开全市检察机关推进配合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对建立案件移送受理衔接机制、案件审查办理衔接机制、线索相互移送机制等进行研究部署。
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绝不仅仅体现在对改革试点工作的领导中。这是近期召开的北京市委常委会会议所研究的部分议题——
5月23日,研究巡视整改落实相关情况的报告;5月10日,研究基层党建工作;4月28日,研究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4月10日,研究中央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报告;3月31日,研究市委实施《问责条例》办法……
今年1月刚到北京任职的北京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张硕辅,1月20日当选市监委主任。记者4月底在采访时看到,来京工作不到110天的时间里,他的批文编号已经超过了2500。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反腐败工作牢牢掌握在党的手里,改革试点工作的所有具体设计和实施都必须朝着更有利于强化党的领导这个方向开展。”张硕辅说,“全力以赴做好改革试点工作,正是践行‘四个意识’的具体体现。对每一个改革参与者而言,都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锻炼。”
市区联动推进
3月29日,海淀、石景山、门头沟、昌平等4个区陆续召开监察委员会成立大会,拉开了北京市区级监委成立的序幕。
坚持以上率下、市区联动推进,是北京市开展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遵循的原则之一。早在去年12月28日,改革试点工作小组办公室便召开会议,对区级改革试点工作进行初步安排:4月各区监委正式成立,同时启动转隶工作;6月各区监委完成组建工作。
“要坚持市、区联动推进,严格按照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完成全市改革试点任务。要加强探索创新,及时完善配套规定,推进工作流程磨合,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1月21日召开的北京市监察委员会成立暨区级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上,市委对区级改革试点工作作出部署。
各区党委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组建区级改革试点工作小组,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区纪委牵头落实各项任务,成立工作专班,加强组织实施。
就在北京市监委成立大会第二天,海淀区委书记崔述强便在全区领导干部大会上传达了中央和市委的精神,并对区里改革试点工作提出要求:“海淀区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更应发挥创新优势,敢为人先,先行先试,在改革试点工作中走在全市前列。”
市纪委、市监委还研究制定了督导区级改革试点工作分工方案,市监委每位领导成员通过日常联系、调研指导、听取汇报等形式,分别督导两个区,了解掌握所联系区改革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工作要求和意见建议。
改革试点中人事工作要注意哪些问题?监委机关与检察机关工作如何衔接?西城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田迪告诉记者,春节假期后的2月7日,市里专门给各区举办了区级改革试点工作指导专题培训班,市纪委、市监委和市检察院领导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讲解。
开展试点工作以来,改革小组办公室先后梳理各区在改革试点工作中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30余个,着手研究、详尽解答,并两次以工作小组办公室文件形式印发各区指导落实。
4月18日,在各区级监委全部成立并完成转隶工作当天,北京市召开区级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听取16区改革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进一步研究解决各区遇到的具体问题。
“成立监察委员会,仅仅是改革试点工作的开始,后面的任务将更加艰巨。”张硕辅在这次会议上说,“各区监委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要尽快办理几件留置案件,通过工作实践,才能发现纪法衔接、纪委与检察院工作衔接中存在的问题,要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为改革提供实践依据和试点经验。”
向着“1+1>2”的目标努力
改革试点方案明确:将试点地区的监察厅(局)、预防腐败局及人民检察院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部门的相关职能整合至监察委员会。
看似简单的“整合”,要真正达到“融合”的效果,绝非易事。
由于指定管辖案件较多,北京市检察院下辖四个分院。在试点三省市中,北京市监委机关转隶干部的数量是最多的。
干部队伍思想稳定,是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工作高度契合、机构顺畅运转、高效履行职能的重要基础。
北京市委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改革试点工作全过程,在转隶过程中,市委责成政法委牵头、市检察院具体负责,全面深入了解干部的思想状况,针对转隶干部思想波动,主动开展谈心谈话,确保干部队伍思想稳定。
3月21日,北京市纪委、市监委机关召开全体干部大会,宣布内设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方案,标志着市监委转隶组建工作顺利完成。在宣布人员配备方案时,400多名机关干部的名字被逐一宣读。
在此之前,市纪委、市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在组建关键阶段,分成6个组,逐一听取机关、派驻机构全体干部和驻在部门领导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共740多人的意见建议,张硕辅还专门与机关各部门负责人谈话。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市纪委常委会逐条进行梳理研究,并向改革试点工作小组专题汇报。
市纪委、市监委结合每名干部的特长和意愿,对干部岗位进行合理配置,实现优势互补,更好地激发每名干部在改革舞台上显身手、长才干、作贡献。
“要实现队伍融合、人员优化的改革目标,绝不是简单相加就能得到的结果。”市纪委、市监委组织部负责人李洁说,“不管是纪检监察室还是综合部门,各室都是既有纪委干部也有检察院转隶的干部,充分考虑了每一个人的性格、专业和特长等因素。”
各区同样也是如此。海淀区纪委对53名转隶干部逐一谈话,了解每一个人的思想动态、性格特点、工作意愿等情况,为合署办公后的深度融合打下基础。
鉴于改革的特殊性,《北京市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保持转隶干部原有工资待遇不变,检察官员额制继续执行,解决了转隶干部的后顾之忧。
“新机构新机制运行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研究新办法新措施,进一步促进人员思想高度融合和工作流程深度磨合,促进各项工作无缝衔接,使改革真正实现‘1+1>2’的预期成效。”张硕辅说。(记者 王少伟)从一开始就把监察权关进笼子
——北京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纪实(下)二月十三日,北京市纪委、市监委机关干部第二期培训班开班。图为第四组讨论现场。(郭毅 摄)
5月30日,端午节这一天,北京市纪委、市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负责人刘永强的办公室里依然一片忙碌景象,前来商量汇报工作的同事接二连三,电话铃声亦不时响起,没有丝毫节日的“气氛”。
市纪委、市监委机关内设机构调整后,各纪检监察室、干部监督室、信访室等部门发现或受理的相关问题线索,都要移送到案件监督管理室,由其按程序办理。案件监督管理室还负责对这些问题线索的集中管理、动态更新、定期汇总核对。
这是北京市在开展改革试点工作中,坚持将监察体制改革与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同步部署推进的一个缩影。
“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是党中央交给北京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新任北京市委书记蔡奇要求,“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上来,严格按照中央确定的改革试点‘蓝图’,精心组织‘施工’,积极稳妥、依法有序推进北京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以改革创新的优异成绩,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
优化机构职能配置,实现“监督”“审查”分设
“17”,是北京市纪委、市监委机关改革后纪检监察室的数量。
市纪委机关原有23个内设机构,在市级检察院划转10个机构后,市纪委、市监委机关撤并重组为29个内设机构,机构总数比改革前减少4个。
“在改革试点工作中,我们坚持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整合资源、调整结构、盘活存量,实现内涵式发展。”北京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张硕辅说,通过统筹安排、整体谋划,做到机构不增加、人员不扩编、级别不提升,机构编制和人员配置向主责主业集中。
年初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明确提出“市地级以上纪委可以探索执纪监督和执纪审查部门分设”。
按照监督、审查分设的思路,市纪委、市监委机关设立17个纪检监察室。其中,8个室负责执纪监督,8个室负责执纪审查。
“8个执纪监督室负责联系地区和部门的日常监督工作;8个执纪审查室则负责对违纪违法行为进行初步核实和立案审查,不再确定分管联系的固定地区和部门。”刘永强告诉记者。
除了这16个室外,北京市纪委、市监委机关还有一个特殊的纪检监察室——负责追逃追赃和防逃工作的第十七纪检监察室。
据介绍,在转隶前,北京市检察机关作为市追逃办成员单位,承担着涉嫌职务犯罪和行贿犯罪外逃人员的追逃追赃任务,并负责刑事司法协助请求的对外提出、检务合作,以及外方司法协助请求处理工作。
“北京作为首都,各类国际交往很多。”第十七纪检监察室负责人宋斌告诉记者,“市检察机关承担的上述职能转隶到市监委后,市监委除了要继续做好市追逃办承担的统筹协调、服务督促工作外,还要承担具体案件调查、协调相关部门做好追逃追赃和防逃衔接工作,任务更加繁重,责任也更加重大。”
为此,在改革过程中,除保留原来从事追逃追赃的工作人员外,还专门调配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法律专业背景和追逃追赃工作经验的转隶人员,充实到第十七纪检监察室。
在机构编制配置向监督执纪一线部门倾斜的同时,市纪委、市监委还注重加强信息化建设,设立了专门的信息技术保障室,进一步提高科技反腐能力。
和市纪委、市监委一样,各区着力配强主业部门力量,增设纪检监察室并实现监督、审查分设。
“科学设置内设机构,合理配置部门职能,把监察权力从一开始就关进制度笼子。通过设置执纪监督、执纪审查、案件管理、案件审理、干部监督等部门,确保内部流程运转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张硕辅说,执纪监督部门和执纪审查部门分设,解决了“权力过于集中”这个关键问题,从制度设计上构建“防火墙”,严防“灯下黑”。
从“物理融合”到“化学融合”
2月6日,正月初十。尽管春寒料峭,房山区委党校报告厅里却是暖意融融。上午9时,北京市纪委、市监委机关干部第一期培训班在此开班。
“你也在这儿啊!”开班式前,市纪委第一纪检监察室副主任窦晓涛和市检察院原反贪局侦查二处处长舒强在报告厅来了次“偶遇”。两人虽然曾经分属不同单位,但因为办案已经合作多次。转隶后,舒强被安排在第十纪检监察室。
在课后举行的分组讨论中,窦晓涛刚进小组会场门,一抬头又看见了舒强——两人又被分在了同一小组。“以前我们是两方合作,以后就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了!”
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从市里到区里,类似的“偶遇”经常发生。
“纪检工作尤其是其中的纪律审查、案件审理等工作,本来就和检察机关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工作有交集。一个案子要办好,原本就需要双方齐心协力。”窦晓涛说,“改革后,大伙儿成了一家人,更是要心往一处靠、劲儿往一处使了。”
为尽快推进队伍融合,北京市监委甫一成立,全员培训的方案就上了市纪委常委会。常委会定下了“第一时间”“全员参与”“脱产培训”的工作方案。
从检察机关转隶的刘壮是第一期培训班学员,后来成为市纪委、市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负责人:“这次集中学习让我对监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重要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对纪检工作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进一步增强了归属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标准要高于一般党员干部,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提高标准,严格自律。”
“这次培训不单单是一次业务学习,更是为了确保改革精神落到实处,不断强化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两种责任意识,促进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全面提升,更快实现两支队伍从‘物理融合’到‘化学融合’的转变。”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杨逸铮说。
西城区纪委在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伊始,便从区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反渎职侵权局、职务犯罪预防处三个部门分批次抽调部分人员到区纪委相关部室工作,进一步加强工作对接和人员融合。
“我们通过采取‘边转边融’的方式,着重在人的问题上下功夫,先想一步、先行一着,加强业务交流与培养,为合理安排人员和队伍整体建设创造条件。”西城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田迪告诉记者,在对前期线索梳理的基础上,还专门挑选一些参考性强的重点线索,交由纪委干部与转隶干部一起查办,在实战中检验工作能力,加强工作磨合。
把法规制度建设贯穿到改革试点全过程
监督、调查、处置,是监察委员会的三项主要职责。全国人大常委会去年年底表决通过的《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明确了监察委员会可以采取的12项措施。
北京市、区两级监委自成立以来,积极稳妥适用相关措施,除勘验检查外,12项措施中的11项均已付诸实践。截至目前,已对9个案件的9名涉嫌严重违纪的公职人员采取了留置措施,其中1名涉嫌挪用公款罪的涉案人员已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衔接非常顺畅,此案已经进入审判程序。
改革的要求,要用制度来体现和巩固。监委如何依法履行职责,是改革试点工作的一项重点,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
“要把法规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贯穿到监察体制改革的全过程。”试点工作刚启动,北京市委就明确提出,抓紧完善监察委员会议事规则,对监督、调查、处置等配套规定、相关制度和实施细则要加大研究力度,特别要注意相关法律法规调整后留下的空白,既做好先期设计,又加强实践探索,使监察工作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行。
在北京市纪委、市监委机关,记者见到了已经实施的《北京市监察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市监察委员会受中央纪委和北京市委的领导,对中央纪委和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接受监督”;“市监察委员会决策机构为市监察委员会委员会议”;“市监察委员会委员会议一般每周召开一次,根据需要也可以临时召开或者延期召开”……
这部2000余字的规则,明确了监察委员会的职责权限,从决策程序、审批事项、督察督办等方面规范了监察委员会议事决策和工作方式。
市纪委、市监委还制定了《北京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调查措施使用规范》《监督执纪工作常用文书》《北京市纪委市监委机关执纪监督工作暂行办法》等相关文件,逐一规范了监察委员会12项措施的审批流程,为监督、调查、处置职能的履行提供了依据和遵循。
“报同级党委主要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审查(调查)”;“市纪委市监委机关对局级或相当于局级的监察对象采取留置措施的,还需报市委主要领导批准”;“区级纪检监察机关对处级或相当于处级的监察对象采取留置措施的,还需报区委主要领导批准”……从这些文件的表述中不难看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在改革试点中得到进一步加强。
如何提高执纪监督的实效性和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执纪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的监督对象有重叠,职能有交叉,如何分工协作、形成合力?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北京市在改革试点中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工作实际,抓住转隶、组建、融合、对接等关键环节,着力研究解决改革试点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并予以制度化和规范化。
改革试点扩大了监察范围,丰富了监察手段,实现了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面覆盖。对此,北京市在原有行政执法机关向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规定的基础上,还研究制定《关于北京市党政机关、人大、政协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在查办党员和公职人员涉嫌违纪违法犯罪案件中加强协作配合的意见》两个文件,将所有公职人员全部纳入线索移送的范围,明确规定党政机关、人大、政协以及司法机关发现公职人员涉嫌违犯党纪政纪、职务违法等问题线索,应当及时移送同级纪检监察机关。(记者 王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