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准扶贫系统建设规划建议书V1.3
甘谷县
精准扶贫GIS系统建设建议书
目录 建设背景............................................................................................................1 1.1 1.2 1.3 1.4 2 概述..............................................................................................................1 精准扶贫的主要内涵...............................................................................1 中央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历程..................................................................1 扶贫工作的难点与痛点...........................................................................3
政策依据与指导思想......................................................................................3 2.1 2.2 政策依据.....................................................................................................3 指导思想.....................................................................................................4 4 5 精准扶贫GIS系统建设目标.........................................................................4 精准扶贫GIS系统建设思路.........................................................................5 精准扶贫GIS系统总体设计.........................................................................7 5.1 5.2 5.3 总体框架.....................................................................................................7 精准扶贫数据库设计...............................................................................7 精准扶贫GIS系统功能设计..................................................................9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基础地图操作子系统.................................................................9 贫困信息查询子系统.................................................................9 贫困信息统计子系统.................................................................9 扶贫活动开展子系统...............................................................12 扶贫变化趋势分析子系统.......................................................12 扶贫考核子系统........................................................................13
5.3.7 5.3.8 5.3.9 5.3.10 5.4 信息公开及展示平台...............................................................13 扶贫信息汇总子系统...............................................................13 扶贫帮扶移动子系统...............................................................14 后台运维管理子系统...............................................................15
业务规范和数据标准设计.....................................................................15
甘谷县精准扶贫GIS系统建设建议书
为创新扶贫机制,瞄准扶贫对象,整合相关资源,实施精准扶贫,根据中央、省、市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建设背景
1.1 概述
精准扶贫是区别于传统方式的扶贫开发新机制,通过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的精准扶贫方式,对不同贫困区域、不同贫困对象,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管理、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识别、建档立卡,逐村逐户制定精准帮扶措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及政策予以扶持,推动扶贫工作由粗放到集约、由漫灌到滴灌的实质性转变,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在规定时间内精准脱贫。
1.2 精准扶贫的主要内涵
一是对象精准,二是目标精准,三是内容精准,四是方式精准,五是考评精准,六是保障精准。
1.3 中央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历程
“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的。2014年1月,中办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2014年3月,习近平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甘谷县精准扶贫GIS系统建设建议书
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2015年6月,习近平在贵州就加大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又全面阐述“精准扶贫”概念,提出“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增加扶贫投入,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坚持中国制度优势,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抓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这个关键环节,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对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定期进行全面核查,建立精准扶贫台账,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根据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扶持。“十三五”开始的2016年,要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为“十三五”脱贫攻坚开好局,需要建设好国家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省级扶贫开发融资平台、县级扶贫开发资金项目整合管理平台等五大工作平台。其中,县级扶贫开发资金整合管理平台式管好、用好扶贫资金的关键举措;要以扶贫规划和重大项目为平台,甘谷县精准扶贫GIS系统建设建议书
以县为单位,整合财政、金融、社会资金用于脱贫攻坚。
1.4 扶贫工作的难点与痛点
(1)数据掌握不准确、不及时,不全面,无法动态监管,对领导决策造成影响;
(2)无法实时监督帮扶干部的帮扶工作情况,缺少考核机制;
(3)干部与贫困户之间缺乏沟通平台,贫困户有困难缺乏求助途径,问题解决路径不够通畅
(4)管理者通知工作上传下达不通畅;
(5)社会扶贫力量缺乏参与平台和帮扶途径,信息获取途径有限,参与度低;
(6)贫困户对获取帮扶的途径不通畅;(7)工作流程不清晰,流程不规范; 政策依据与指导思想
2.1 政策依据
1、《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2、国务院《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4、《国务院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甘谷县精准扶贫GIS系统建设建议书
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2 指导思想
坚持以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扶贫会议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帮扶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紧密结合因地制宜,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信息化手段推动精准扶贫,通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逐步构建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基础。精准扶贫GIS系统建设目标
本系统可以及时、准确的获取全市农村扶贫对象的基本信息、农户项目需求信息、农户的首扶持信息、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有关信息以及部分行政村、县数据,并能对各区县的贫困人口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基于地理信息系统专题图层可视化分析等。
(1)为了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更好的瞄准贫困人口,更加科学的实施不同的到户帮扶扶贫政策,及时、准确的获取某个区域内农村扶贫对象的基本信息、农户项目需求信息、农户的首扶持信息、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有关信息以及相关行政村、县数据,并能对各区县的贫困人口等信息
甘谷县精准扶贫GIS系统建设建议书
进行统计分析、基于地理信息系统专题图层可视化分析等。
(2)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将碎片化的数据与精准扶贫的基础数据紧密结合,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要一打开平台,精准扶贫工作所需要的情况就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3)利用先进大数据分析、互联网及先进的GIS技术、移动网络技术,建设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从底层扶贫数据统一录入、统一存储、统一管理着手,确保扶贫信息真实可靠;同时实现贫困信息与帮扶干部信息对接,采取干部与贫困户点对点、面对面的扶贫方式,实现干部与贫困户之间的“1+1”,做到群众不脱贫、干部不脱钩;打造社会扶贫新通道,为社会上有能力、有心意的社会企业、团体、个人提供安全、可靠的途径,建立起社会力量与贫困户之间的桥梁,实现社会群体与贫困间的“1+1”,引导、支持社会力量以不同的方式履行社会责任,利用社会力量的自身优势和资源,推动扶贫事业的发展,打造扶贫工作的“1+1+1”新扶贫模式。精准扶贫GIS系统建设思路
围绕国家、省委的大扶贫战略行动,扶贫办、甘谷县积极部署测绘地理信息空间大数据助推精准扶贫行动计划。甘肃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地图院通过开展测绘地理信息大数据建设,结合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形成精准扶贫新方法和新手段,实现甘谷县脱贫攻坚现状、致贫原因、作战部署、帮扶措施、脱贫成效“五个精
甘谷县精准扶贫GIS系统建设建议书
准展现”。甘谷县精准扶贫系统建设时以大石镇为试点,建立业务规划和数据标准,进而健全甘谷县精准扶贫系统,为全县扶贫工作开展提供支持。
“整个系统就是精准扶贫的‘活地图’,该系统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测绘地理信息优势,尤其是甘肃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最新的地理国情普查卫星影像、高精地地图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在导入相关贫困资料和数据后,把精准到户的脱贫攻坚相关情况在三维和二维影像图中展现出来,切实将扶贫对象、致贫原因、扶贫举措、扶贫成效、挂图作战等实现‘一张图’管理,为政府脱贫决策决战提供直观的可视化影像数据依据。”
甘谷县精准扶贫GIS系统建设建议书 精准扶贫GIS系统总体设计
5.1 总体框架
5.2 精准扶贫数据库设计
1、基础数据库
“天地图”网站装载了覆盖全球的地理信息数据,这些数据以矢量、影像、三维3种模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可漫游、能缩放。其中中国的数据覆盖了从宏观的中国全境到微观的乡镇、村庄。普通公众登录“天地图”网站,即可看到覆盖全球范围的1:100万矢量数据和500米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覆盖全国范围的1:25万公众版地图数据、导航电子地图数据、15米和2.5米分
甘谷县精准扶贫GIS系统建设建议书
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覆盖全国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的0.6米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等地理信息数据,是目前中国区域内数据资源最全的地理信息服务网站。
通过“天地图”门户网站,用户接入互联网可以方便地实现各级、各类地理信息数据的二维、三维浏览,可以进行地名搜索定位、距离和面积量算、兴趣点标注、屏幕截图打印等常用操作。公众还可以以超链接的方式。
本次甘谷县精准扶贫项目我们直接利用甘肃省地理信息中心的天地图数据。项目建设时接入已建成的甘肃省“天地图”,访问甘肃省测绘成果目录服务系统,了解掌握甘肃省、市的测绘成果情况,作为甘谷县精准扶贫项目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数据源。
甘肃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天地图”提供高精度的基础地理数据,其中基础地理数据包括1:50000地形图、1:10000地形图、1:1000地形图、1:500地形图(市州、县、镇、村界)等。DEM数据库主要包括甘谷县1:2000、1:10000、1:50000 DEM数据,DEM数据采用SuperMap的SDX+引擎,存储在SQL Server数据库中,并建立影像金字塔,提高用户浏览的效率和速度,供多用户并发共享访问,同时确保DEM数据的安全性。影像数据库主要包括甘谷县1:2000彩色正射影像数据,甘谷县2.5、1米、0.5米SPOT卫星影像数据。
2、业务数据
主要包括贫困人口、房屋、道路、水系、经济支撑、劳动力、甘谷县精准扶贫GIS系统建设建议书
文化程度等。
其中市州、县、镇、村包含贫困人口总数、贫困户总数、贫困发生率以及贫困人口构成情况(贫困人口构成按照一般贫困户、扶贫低保户、低保户、五保户展开),这样就能协助各级政府总体了解省、市州、县、镇、村内的贫困人口情况。……
5.3 精准扶贫GIS系统功能设计
该系统主要实现查询、管理互动、资源共享、信息发布的功能,大大方便管理部门实时查询、全面解扶贫户的基本信息及帮扶干部的挂钩帮会工作信息;实现管理互动。
5.3.1 基础地图操作子系统
实现常用的GIS地图操作功能,包括:放大、缩小、漫游、全图显示、空间定位、测量距离、测量面积等功能。
5.3.2 贫困信息查询子系统
该模块实现村、乡、镇贫困人员信息的查询,以地图可视化的方式将贫困人员分布情况展示在地图上。
查询是按筛选条件查询、点选查询、任意多边形、拉框查询等。点击任意一个贫困户,致贫原因、家庭情况、子女上学情况、享受政策、帮扶人员等全部能够查到。
5.3.3 贫困信息统计子系统
甘谷县精准扶贫GIS系统建设建议书
通过多维度、多渠道各种动态信息,并通过GIS数据分析手段及时跟踪和了解村、乡、镇扶贫工作情况,随时通过图形化方式直观展现贫困人员分布、流动贫困人员分布、扶贫活动开展情况分析等,实现社会扶贫资源的精准化配置,为社会力量提供了精准化、科学化的社会帮扶平台,从而达到社会扶贫的公开、持续、有效目标。
贫困人口信息统计分析模块
按照时间、地区、贫困人员类型等不同维度,对已有的基本信息、贫困人员房屋面积、经济收入、劳动力情况、教育程度信息等进行空间的统计与分析,以条形图、饼图、统计专题图的形式显示在地图上。如:贫困人员类型统计专题图、贫困人员密度分布专题图等。
贫困人员类型分布专题图
利用GIS的统计专题图功能,结合甘谷县各个区域贫困人员
甘谷县精准扶贫GIS系统建设建议书
类型分布情况的统计,实现并通过实践时间轴展示分布情况随着时间的变化。
贫困人员分布密度专题图
利用GIS的统计专题图功能,结合整个甘谷县的贫困人员分布密度,可生成甘谷县贫困人员分布密度专题图。并通过时间轴展示贫困人员分布情况的每个时期的状态及某个时间段的整体变化。
贫困乡镇统计分析模块
针对各种查询的结果,对活动场所的面积、房屋结构等信息进行统计,并以条形图和饼图的形式展示在地图界面上。
活动信息统计分析模块
为各系统提供统计分析的功能,实现查询结果以条形图或饼图的方式展示。帮助扶贫办直观掌握扶贫工作进展,宏观了解扶
甘谷县精准扶贫GIS系统建设建议书
贫工作开展情况。
对各项活动信息进行统计,根据选择相应查询条件查询的结果,统计各项活动开展的情况,包括开展次数、人员数量等,并以专题图的形式展示各党支部活动开展情况。如远程教育开展情况专题图。
5.3.4 扶贫活动开展子系统
按照时间、地区、贫困人员类型等不同维度,在地图上展示针对村、乡、镇的每一次的扶贫活动,及活动的详细信息。同时借助三维模型,通过放大三维图像,能清晰的看到县、乡、村的扶贫工作情况,深入分析多尺度下的致贫原因,并显示出贫困户的地理位置,为精准施策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通过系统清晰干部与贫困户点对点、面对面的扶贫方式,提高提高新时期扶贫工作实施的针对性。
按照脱贫出、返贫进的原则,以年度为节点,以脱贫目标为依据,逐村逐户建立贫困帮扶档案,及时进行数据更新,做到有进有出、逐年更新、分级管理、动态监测。
5.3.5 扶贫变化趋势分析子系统
该子系统精准展现脱贫攻坚的成效,通过数据指标(人均可支配收入、贫困户数量)的变化展现成效,通过每年更新一次的卫星影像从天上看脱贫成效。比如这个村,左边是2013年的影
甘谷县精准扶贫GIS系统建设建议书
像,右边是2015年的影像,通过近两年的精准扶贫,结合影像对比,数据分析,直观展现了贫困户实现脱贫,并有了安全住房的相关情况。
5.3.6 扶贫考核子系统
实现帮扶工作的全称监管,促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工作成效。可按月、季度、年及单位综合考评与评价;
帮扶干部日程工作考核
5.3.7 信息公开及展示平台
将扶贫政策法规、贫困户诉求等信息公开公示,通过展示及电商功能带动“一村一品”,实现创业扶贫及产业扶贫。
5.3.8 扶贫信息汇总子系统
信息汇总模块包括村民、户口、人数、耕地面积、林地、贫困人数、粮食作物、劳务人员、外出人员、总收入、人均收入、甘谷县精准扶贫GIS系统建设建议书
图片等,对这些信息,管理员可以进行添加、修改、查看、删除等操作。
5.3.9 扶贫帮扶移动子系统
帮扶干部可通过手机实时录入帮扶信息,并设置了管理员审核权限,实现管理员和帮扶干部的实时互动;实现资源共享。帮扶干部在进入系统后,可在公共管理平台上查询到精准扶贫的相关文件,了解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实现了信息实时发布。
系统还设置了公共信息发布功能,可以通过平台将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用短信的方式群发到帮扶干部的手机上,让扶贫干部实时了解精准扶贫的要求,有效促进了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甘谷县精准扶贫GIS系统建设建议书
5.3.10 后台运维管理子系统
系统的管理维护人员全面掌握、管理、监控各应急单位对系统的使用,便于整个系统的维护,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日志管理与统计等。
通过系统实现多权、多角色的分级管理,保障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5.4 业务规范和数据标准设计
在对各区县、各乡镇、各村的有关部门的业务状况、应用系统使用状况等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编制全县扶贫业务规范和数据标准。业务规范确定扶贫业务的办事流程和规范,数据标准确定精准扶贫管理系统所需采集的数据要求。这样有利于全县精准扶贫管理信息的处理、共享和交换,也有利于各区县农村信息扶贫工作的开展监视以及相关数据库的新建、改造、扩建和维护,推进地方标准建设工作。
第二篇:精准扶贫系统简介
精准扶贫管理系统
功 能 简 介
编制单位:湖南欧微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郭经理)编制日期:2016年5月
背景
1.1 扶贫工作的难点与痛点
1、数据掌握不准确、不及时,导致上级部门决策难
2、通知管理工作上传下达不通畅
3、帮扶干部与贫困户缺少互动沟通平台
4、扶贫信息难以精准推送
5、帮扶工作考核难建设目标 1.2 建设目标
1、建立精准扶贫作战地图,实现挂图作战
2、贫困户二维码建档,让扶贫更“精准”
3、畅通沟通渠道
4、搭建扶贫信息精准推送平台
5、加强扶贫工作落实与监督
6、精准帮扶,精准考核 电脑版主要功能
2.1 精准扶贫作战地图
地图管理:在电子地图上绘制各贫困乡、贫困村的位置,并可呈现对应贫困乡、贫困村的基本信息,如人口数、贫困人口数、帮扶项目数等信息,方便用户总观全县扶贫工作数据。
2.2 贫困户二维码建档
为全县贫困家庭建档立卡,并为每户生成一个唯一的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贫困户的家庭基本信息、家庭成员信息、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帮扶责任人、帮扶单位、帮扶日志及记录等动态信息,确保每户都是最新、最准确的信息。
届时领导干部下乡检查、通过二维码扫描就可以查看贫
困户完整的档案,包括基本信息、帮扶干部信息、帮扶措施、帮扶责任清单、帮扶工作纪实等,关键隐私信息要登录后才能查看,起到保护了贫困户隐私信息。
贫困户自己查看个人档案,也可以扫描查看,起到了对帮扶责任帮扶工作的监督。
2.3 帮扶管理
包括结对管理、帮扶计划管理、措施与成效管理、责任清单,帮扶纪实等
2.4 扶贫项目管理
帮扶项目为帮扶主体发起,并可以根据项目规模进行项目覆盖贫困对象的选取,包括项目申请、项目跟进及项目完成全过程进行管理。
2.5 考核管理
按照扶贫考核办法,对帮扶组织、帮扶单位、帮扶干部进行相关考核及排名。
2.6 信息管理
包括栏目定义、信息发布、信息浏览、帮扶干部、各级扶贫组织电子通讯录导入等功能。
2.7 统计分析
提供贫困户分布地图、致贫原因分析等各种统计分析报表和图形。
帮扶干部手机APP 为帮扶干部(含帮扶单位)提供手机APP,包括安卓版、iOS版本,帮扶干部(含单位)通过手机APP可以开展以下工作。3.1.1 帮扶对象
主要是查看和管理维护由帮扶干部负责帮扶的贫困户信息,包括家庭基本信息、家庭成员信息、收入情况、致贫原因、采取的帮扶措施等信息的管理、维护和查看。
3.1.2 帮扶日志
由帮扶干部通过手机APP及时录入个人或单位针对贫困户开展的帮扶工作纪实,支持实时拍照上传、也支持选择相册的照片或视频上传。
3.1.3 帮扶信息
栏目主要涉及上级精神传达、扶贫风采、资源共享、新闻公告、就业信息等,栏目支持在平台上自定义。用户可以通过APP浏览查看各类信息。在查看时支持收藏、分享信息。
3.1.4 贫困户档案
主要领导及各级管理员可以通过手机APP查看相关贫困户信息。数据权限通过后台配置,县主要领导可以看全县的,镇领导可以看全镇的,村领导可以看全村的,包镇领导只能看自己包镇的。
3.1.5 电子通讯录
提供扶贫指挥部、各级指挥所、扶贫单位的通讯录,便于大家通过通讯录可以直接发起通话或短信,进行相关沟通和交流。
第三篇:精准扶贫管理系统
4月29日,经过半年多的自主研发、调试安装,昭通市精准扶贫管理系统正式开通上线,这标志着我省首家“互联网+扶贫”管理系统正式落地。
昭通是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主战 场,全省471万贫困人口中,昭通有111.95万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近四分之一,贫困人口居全省第一。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该市针对贫困人口地 域分布广、数据量大、难以客观及时反映工作进展等问题,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加大“互联网+扶贫”开发力度,从去年9月份开始自主研发扶贫开发管理系统。在 结构上按照“块数据”的要求,先后完成了软件的源码开发、数据录入、内测调试等工作;在应用上突出“监督对照”职能,旨在为考核“挂包帮”单位帮扶绩效、扶贫政策落实情况、不同辖区统一评比等提供精准参考。
经过半年多的研发和调试,扶贫开发管理系统成 功开通上线。该系统由管理员后台数据库、扶贫工作人员PC管理平台和使用方便的APP端口三个部分组成,将助推精准扶贫管理实现身份精准、措施精准、评价 精准。结合建档立卡工作要求,把贫困家庭数据录入系统,实现信息和人的精确对应,为精准决策、措施调整提供参考和依据。系统还能自行对这些数据进行动态管 理,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确保扶贫信息数据的真实客观、可靠可用,特别是能对业绩评价提供参考。
该系统下设扶贫动态、爱心帮扶、惠农信息、扶 贫数据四大模块,是集信息交流、爱心对接、农村电商、数据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应用平台。扶贫动态模块广泛宣传扶贫开发政策、成就、经验和典型事迹;爱心帮扶 模块为爱心人士和受助对象提供信息共享平台,使社会扶贫力量得到高效释放;惠农信息模块融入农村电商平台,有助于农特产品与市场无缝对接;扶贫数据模块能 客观及时反映市、县、乡、村、社、户、个人脱贫进程全貌,有助于提高扶贫开发决策水平和实施能力。
据悉,该系统由昭通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整合本土技术人员研发设计完成,大众用户通过智能手机下载安装系统APP后,以授权手机号码登录系统进行使用。
省民政厅近期已对我省社会救助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并配合省扶贫办加强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了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系统的数据对接。
据介绍,云南省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将于今年6月1日前,与省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实现全方位无缝对接,实现低保对象数据与扶贫对象数据共享共用,推动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精准识别救助对象。对扶贫对象还将实行动态调整,已脱贫对象(家庭)按程序予以退保,同时,将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未脱贫对象纳入保障范围。
第四篇:智慧精准扶贫系统解决方案
我国扶贫开发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冲刺期,面对数千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迫切需求,要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作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创新工作机制,解决瓶颈制约,力求在产业扶贫中将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将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与扶贫对象自身特点相结合,走精准产业扶贫新路子。
要走精准扶贫新路子,那么必然要抛弃之前扶贫的“老路子”,在互联网+大数据高速发展的今天,将“精准扶贫”与大数据相结合,做到“智慧扶贫”“精准扶贫”就是我们网算数据-扶贫110智慧扶贫大数据云平台要做的事情。
扶贫110智慧扶贫大数据云平台主要通过“四一工程”来接原有扶贫工作“老路子”中暴露出的问题。
一屏:
通过动态可视化的大数据图表、扶贫地图,立体呈现全区扶贫情况、贫困类别、致贫原因,各街办各村贫困户情况、贫困人口情况、驻村工作队情况、帮扶领导情况、扶贫政策、帮扶措施、扶贫成果,全面掌握全区扶贫动态与工作进展。
一网:
通过互联网联通就业平台、在线教育平台、在线健康平台、农畜产品交易平台,全面引导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就业创业脱贫一批、产业扶持脱贫一批、教育支持脱贫一批、医疗救助脱贫一批。一端:
联户帮扶干部手机使用智慧脱贫平台APP端,进行帮扶工作汇报、贫困户数据采集、帮扶政策落实、合理安排帮扶措施、签到、日志、通知,引入在线就业平台、在线教育平台、在线健康平台、农畜产品交易平台,干部与贫困户点对点、一对一精准帮扶。
一系统:
扶贫办、各街办、“八办两组”各部门使用智慧脱贫平台后台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录入、信息维护、数据分析、台账管理、权限设置、账号管理,利用大数据平台建设,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将碎片化的数据与精准扶贫的基础数据紧密结合。
依托大数据分析,不仅可以有效实现政府与扶贫对象之间信息的无缝对接,而且可以为贫困地区提供信息服务,以便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因人而异发展产业、对接帮扶,确保脱贫取得成效,同时可以引入社会力量,实现产业脱贫。
第五篇:精准扶贫工作五年规划
永安村精准扶贫工作五年规划
(2015—2019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一系列决策部署,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发〔2011〕10号)、《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实施精准扶贫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决议》、《郴州市精准扶贫五年行动计划(2015-2019年)》精神,结合永安村扶贫开发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四个切实”、“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的重要指示为指引,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精准扶贫为重要抓手,集中各方力量,整合各项资源,全面推进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实现2019年前全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
二、基本情况
永安村距莽山瑶族乡政府0.5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村,308户,1403人,其中瑶族人口841人,占60%。全村总面积9.78平方公里,有耕地680亩,旱土280亩,山林面积13500亩(其中公益林6300亩)。2014年,全村总产值750万元,人均纯收入2280元。主要支柱产业有水稻、茶叶种植、小水电和旅游开发等,农作物以杂交稻、玉米、红薯为主。有党员31人,定员干部4人,村级组织活动中心1个,小学1所,卫生室1所,农村书屋1家。当前,全村有贫困人口603人,其中精准识贫对象152户593人;五保对象10户10人。
三、目标任务
在市、县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依靠村、支两委,充分调动、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强力推进精准扶贫,促进永安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经济发展明显加快,村级组织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确保3至5年内全村162户、603人实现全面脱贫。
四、工作措施
(一)明确帮扶思路。
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强基础兴产业、解难题办实事、树新风促和谐,重点抓好六到农家(水、电、路、讯、房、环境整治),实现六个落实(教育、医疗、养老、低保、五保供养、村集体经济发展)。坚持市级领导联乡指导、联系单位和工作队驻村帮扶,贫困村不脱帽、工作队不撤队,贫困户不脱贫、责任单位不脱钩。实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按照市级领导结对帮扶3户以上、驻村单位班子成员结对帮扶2户以上、其他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户以上贫困户的要求,共安排6家帮扶单位95名党员干部、莽山乡6名乡村干部结对帮扶全村162户贫困户,实现帮扶工作全覆盖。(二)坚持规划龙头。
坚持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相结合,依托黄莽公路沿线规划修编,协调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着力做好永安村规划编制工作。强化城乡一体化理念,突出“一村一品”特色,统筹做好全村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发展、村民建房安置、乡村休闲旅游、瑶族文化传承等发展规划。坚持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强化村规民约,规范村庄发展。实施“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计划,对识贫对象进行分类精准扶贫,多方位、交叉实施帮扶。全村贫困对象中有适合“发展生产一批”130户563人,占94.78%;“危房改造一批”99户404人,占68.01%;“社保兜底一批”40户147人,占24.75%;“医疗救助一批”35户133人,占22.39%;“发展教育一批”82户349人,占58.75%。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永安村精准扶贫五年规划和各工作计划,有条不紊推进工作任务,分期分批实现脱贫目标。(三)完善基础设施。
着力加强水、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永安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为贫困人口脱贫创造条件。1、完成3、4、6、7、8五个组的人畜引水工程,提高莽山山泉水利用效率和质量,彻底改变分散用水、人畜用水安全隐患。
2、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确保农田有效灌溉。实施永安村3、4、5、6组至黄家旁村交界处4.5公里水渠修复工程,实行浆砌三面光;完成5、6、7、8组500米引水坝浆砌三面光修复工程。
3、适应旅游发展需要,实施村内交通畅通提质(含绿化、亮化)工程。拆除违章建筑,拓宽通村公路、新修村内公路,美化、绿化、亮化公路沿线,提升交通质量。预算投入196万元,新修莽山西岭-永安-黄家旁河道沿线公路2公里;预算投入594万元贯通永安村委会-钟家村公路(其中新建桥梁一座需300万元);预算投入710万元扩宽“栏-莽”公路永安段-莽山敬老院公路(其中危桥一座改造加固需500万元);预算投入16万元,维修3组塌方公路;预算投入67万元,连通4组至“黄-莽”接口300米公路、5组堪头庙自然村至“黄-莽”接口公路。结合乐水河南源防洪堤工程建设,沿河堤修建“黄莽”公路接口至2组、1组通村公路。
4、完善“通讯及宽带网络”设施。结合“村村通”广播电视项目、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通讯网络全覆盖目标,实现有线电视、宽带网络到组到户。
5、抓好地质灾害点治理及人居环境管理。在3组地质灾害点新建引流渠1条,挡阻墙500米,增强群众防灾抗灾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6、加强村庄环境治理。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加快农村排污设施建设,加强垃圾收集、转运工作,广泛开展文明卫生村、美丽村庄建设活动,全面推进“三清三改五化”(即:清污、清障、清垃圾,改水、改厕、改圈,净化、美化、绿化、亮化、序化)工程,建设洁净秀美乡村。
7建设好便民服务站。改造村级组织活动中心一楼场地,在节俭、实用的基础上建设便民服务中心,推进活动场所多功能、规范化。
(四)强化产业支撑。
大力发展有优势、有特色、有市场的产业,依托产业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重点发展高山茶叶、有机蔬菜、红心猕猴桃种植,传统畜禽养殖和黑豚等特色养殖产业。引导、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农村经济组织、能人大户参与扶贫产业开发,与贫困群众结成利益联接机制,帮助贫困群众有效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增产增收。1、做大做强茶产业。改造低产茶园800亩,扩种新开茶园1000亩。彻底扭转零星、分散、无序、低效的茶叶种植现状,成立茶叶种植合作社,依托公司带动,实现统一育苗、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统一品牌,提高茶叶品质,打造永安品牌。挖掘瑶族文化,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不断增强茶产业旅游、休闲、养生、观光等服务功能。
2、发展有机无公害高山绿色蔬菜。成立永安村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方式,大户承包,以点带面,发展200亩蔬菜基地,带动全村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3、建设猕猴桃基地。充分利用永安独特的山地气候和土质优势,通过土地有序流转、公司带动发展方式,在1、2、3组建设200亩猕猴桃基地。
4、抓好楠竹低改、加工项目。改造低产竹林1000亩,扩种500亩竹林,引进竹产品深加工项目,加快竹产品加工步伐。
5、大力发展猪禽等传统养殖和山鸡、黑豚等特色养殖业。依托湖南莽山土里巴吉有限公司,利用永安山地资源,带动贫困户养殖莽山黑豚1000头、黑土鸡3000羽;通过以奖代投和信贷支持,扶持一批畜禽养殖户,增加贫困农民收入。
(五)依托旅游发展。
永安村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与4A级景区莽山国家森林公园接壤,“栏-莽”公路、“黄-莽”二级公路贯穿境内,是乡村旅游规划重要地段,省级特色旅游名村、国家级扶贫贫困村,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瑶族文化源远流长,发展观光旅游、生态度假、瑶族文化和农业休闲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1、建设沿河生态风光带。结合河道治理,打造涵盖绿化、美化河道沿线及硬化道路、观景台设置、防洪工程、护栏建设等在内,旅游功能完备的“沿河生态风光带”,重点是乐水河东源两岸:沿原莽山食品厂至赵家自然村引水坝涉及5、6、7、8组及下游钟家等3000人2公里长河道;沿“黄-莽”公路永安段-莽山敬老院涉及1、2、3组580人1.5公里长河道。
2、新建集民俗文化、旅游休闲、生态体验一体的生态旅游广场,搭建展示交易平台,推介特色农副产品,增强旅游服务功能,增加贫困农民收入。
3、挖掘旅游文化,开办瑶族文化教育传习所。拆除莽山中心幼儿园危旧楼,新建一栋占地面积800米,使用面积5000平米,集瑶鼓、瑶绣、瑶歌、瑶语、瑶舞展示、表演和传承为一体的综合培训教育基地。
4、引导村民和贫困农户因地制宜发展民宿和乡村游。培育、打造一批旅游休闲特色村寨,扶持50家上规模、有档次、具特色的农家乐及山庄,做大做强乡村旅游和庄园经济。
(六)着力提升素质。
扶贫开发要坚持以党建工作为总揽,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突出抓好村党组织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党员组长“三支队伍”,努力建设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队。1.加强班子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打造“三强五好”的村支两委领导班子。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搭建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方式,实现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完善党务、村务、财务管理制度和村规民约等行为准则,坚持按制度办事,推进村民治理制度化。按照有议事决策阵地、有便民服务站点、有学习培训平台、有综治调解中心、有文娱活动场所、有事务发布渠道的要求,推进活动场所规范化。
2.注重激励引导,发挥主体作用。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骨干作用,始终让村、支两委班子站在前台。通过教育和引导,克服群众中存在的“等、靠、要”等消极思想和畏难情绪,弘扬自力更生和艰苦创业精神,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实行“一事一议”、“以工代赈”、“以奖代补”等激励措施,采取“政府补、社会筹、工作队帮”等方式,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组织和发动群众在扶贫攻坚中参工参建、投工投劳,实现共建共享。
3.依托经济能人,增强群众技能。引导、动员农村能人和经济合作组织投入扶贫开发。按照资金跟着扶贫对象走,扶贫对象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原则,通过委托帮扶和股份合作的方式,让贫困户在发展产业过程中既学到技术,又学到管理,实现稳定持续增收。围绕扶贫产业,有针对性的组织村民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技能培训,使其掌握1-2门专长和实用技术,努力做到培训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提高贫困群众生产技能,让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职业农民。
五、组织保障
(一)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驻村帮扶工作在市委基层党建办的统筹下采取“领导联村、单位包村、队员驻村、各界参与”的方式进行,既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工作队在宜章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要自觉摆正位置,加强协调配合,落实工作责任,积极主动作为。大力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齐心协力做好帮扶工作,在3-5年内顺利完成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争取将永安村打造成全市精准扶贫工作的示范村、省级“同心乡村”创建的样板点、黄莽公路沿线休闲娱乐和旅游观光的风景带。
(二)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驻村帮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通力配合,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一是整合部门力量,加强协调配合。争取包村单位的重视,把帮扶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当成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为工作队当好坚强后盾。二是整合涉农资金,产生放大效应。要围绕永安村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想方设法争取帮扶项目和资金,把各级各部门以扶贫开发为龙头的各项资金支持、补贴和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整合好、运用好,握紧拳头办大事,突出重点抓帮扶。三是整合各级力量,齐心协力帮扶。充分动员和发挥市、县、乡、村、组各级组织以及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配合抓好帮扶工作。特别是协调好驻村工作队与莽山林管局、乡党委、政府和村组各级的关系,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努力做好帮扶工作。
(三)转变作风,严肃纪律。
工作队从事的是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代表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一定要扎实工作,从严自律,保持优良作风,树立良好形象。一要守纪律。带头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九项”规定精神,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的要求抓好各项帮扶工作,以群众满意为标尺,切忌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经得起实践和群众的检验。二要讲规矩。遵守党内各项规章制度和廉政准则,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帮扶资金管理使用,严格落实有关财务规定,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严格遵守帮扶任务承诺、重大项目申报、外出考察学习、请销假报批等制度规定,自觉做到不脱岗、不吃请、不违纪、不特殊。三要勤学习。群众工作无小事,农村工作很复杂。工作队要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真诚向群众请教,面对面、心碰心地与群众沟通交流,用真情实意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