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台湾师资培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资之良莠,关系到国家兴亡与民族兴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世界各国教育制度的构建,均把师范教育列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将教师的职后进修培训作为教师培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大陆和台湾的交往日趋频繁,仅一水之隔的福建与台湾学术交流甚众,两地曾多次举办以终身教育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在此,笔者拟立足台湾,关照福建,就两地的师资进修培训制度作一探研,以期获得借鉴和启示。
一、台湾师资进修培训制度
台湾当前的教师在职进修活动,类别相当多,办理机构也极为多样化,同时这些活动或措施所依据的法令亦属不少。在此主要归纳其现行法令规定、进修培训机构与活动、师资进修培训类别等情况。
(一)台湾师资进修培训的法律依据
台湾有关中小学教师进修的法令规定,散见于各种主要教育法规中,诸如《国民教育法》《高级中学法》《师范教育法》《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研究办法》等,其中最主要的当属《师范教育法》及据其第十九条所定颁的《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研究办法》。
台湾《师范教育法》第十九条规定“各级学校教师在职期间,应进修研究与其教学有关之知能;其办法由教育部定之”。《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研究办法》定颁于1985年10月,共十六条。此项办法对教师进修的方式、机构、实施时间、资格取得、奖励、服务、费用等均有所规定。其中第三条将教师在职进修方式分为进修学分,进修学位或资格,参加有关研习、实习,考察,从事有关研究、译著、创作,以及主管教育行政机关认可的其他有关进修方式等5种形式。第四条规定了教师在职进修机构,一为师范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师范专科学校,二为教育行政部门指定或核准的公私立高等院校,三为教育行政部门设立或核准设立的教师进修机构。
(二)台湾师资进修培训机构
台湾办理教师在职进修任务或功能的机构包括长期和短期,定期与不定期,大致包括以下几类:
其一是各类研习会,包括台湾省国小教师研习会、台北市教师研习中心、台湾省中等学校教师研习会。
其二是省市立师范学院所开办的实习辅导室和进修部。当前台湾9所省市立师范学院,包括嘉义师范学院、台东师范学院、台中师范学院、台北师范学院、台南师范学院、花莲师范学院、屏东师范学院、新竹师范学院以及台北市立师范学院均设有实习辅导室和进修部以提供教师进修培训。
其三是“国立”师范大学所开办的进修部和中等学校教师研习中心。台湾现有的3所“国立”师范大学,即台湾师范大学、高雄师范大学和彰化师范大学均设有这两类培训机构。
其四是“国立”台湾教育学院开办的进修部。
其五是委托“国立”政治大学办理的教育学分班。主要是补充中等学校职业类科不足的师资并藉此提供非师范院校毕业而有志从事教育工作者进修教育学分的机会。
(三)台湾师资进修培训的类型
台湾在职教师进修培训分为短期与长期两种方式,短期为1周到4周不等,一次完成,长期分几个暑期或几个学年实施。师资进修培训类型主要是从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层次来进行分类,包括初等教育在职师资培训、中等教育在职师资培训、高等学校教师的进修三种。
第一种类型是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其短期在职进修方式包括小学教育研究会短期研究和小学教育辅导团及师专辅导区的研究辅导两种。小学教育研究会是为满足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需要而设立的常设机构,每年分期轮流培训小学校长、主任、教师及幼稚园教师。此研究会自1956年设立以来,陆续为教师进修提供机会,研究内容包括精神教育、最新教学理论、学科教材教法、观摩学习、分组选科研究等5个方面,以新课程实验为重点。小学教育辅导团由各县(市)部分小学的各科优秀教师组成,定期巡回举办观摩教学,提供教材教法。内容偏重新教材教法的介绍与教学示范,有时也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举行研讨会。各师专的辅导区,也给区内各小学教师提供了研究的机会。各地方的教育辅导员,平时负责辅导区内各小学改进教学,编印各种辅导教学材料,供区内小学教师进修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选调小学各科教师参加培训,研究新教材和教学方法。其长期在职进修方式包括师专暑期及夜间部在职进修和师专附设师资训练班两种。师专暑期部普通师范科和师专夜间部二年制普通科是台湾小学教师进修的主要途径。在暑期部进修者修业4个暑假,须修完68个学分以上方可毕业。在夜间部招收师范、高中、高职结业的现职合格教师,采用学分制,修业3年,课程内容分必修科、选修科及分组选科。师专附设师资训练班主要举办弱智儿童教育师资培训班、台湾视觉障碍儿童混合教育计划师资训练班。前者招收师范或师专毕业并工作两年以上的现职小学合格教师,进修一个学期,完成38个学分,服务两年以上结业后返回原县(市)担任启智班教师。后者招收师范或师专毕业并工作3年以上的现职合格教师,进修一年后,服务3年以上派往各县任盲生巡回辅导员。
第二种类型是中学教师在职进修培训。中学教师在职进修教育的对象包括初中、高中和高职教师。其短期在职进修培训主要由师范大学设立的中等学校教师研究中心承担。研究中心的功能在于选调中等学校各科教师,分期代班培训,培训时间一般是2至17周,其研究重点是中等学校各科教学方法及所需要的基本教材。为增进教学效果,同时注意专业知识与职业道德的培养,每年暑假,师大、师院及教育院系,还代培现职试用教师,以使这些教师在接受教育专业科目训练后取得合格教师资格。其长期在职进修方式,一是师大、师院夜间部进修,招收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现职中小学教师,进修3至4年,成绩及格者授予学士学位,另外还有一些科系开设选读课,不授予学位。二是研究所40个学分在职进修,招收具有学士学位的中学教师,学满40学分考试及格者可晋升及加薪。三是研究所硕士学位在职进修,报考资格为具有学士学位并在同一学校服务两年以上的现职中学教师,经服务学校同意且报教育行政机关核准的教师,修业年限3至5年,带职带薪,获得硕士学位后,仍回原学校服务。四是“国外”进修,凡属机关学校的公教人员有机会通过自行申请或学校推荐,以带职带薪或留职停薪的方式前往“国外”学校和机构修习学分、学位或进行专题研究。
第三种类型是高等学校教师进修培训。根据台湾《公立专科以上学校教授休假进修办法》规定,公立专科以上学校对于连续在校专任教授满7年以上成绩卓著,经由学校报准离校考察或研究半年或1年,进修期间的薪给由原校照发并酌情拨发研究费。另有《专科以上学校教师出国讲学研究或进修办法》,规定“出国”研究或进修人员,须具有审查合格的讲师以上资格,而凡在校连续服务3年以上而申请“出国”研究或进修者,得保留原职并照发1年薪津。
二、福建师资进修培训制度
真正意义上的师资进修培训,就福建而言,可以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成立的福建教育学院为教师提供的进修培训和60年代福建师范大学举办的函授教育,已较为正规地为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培训提供途径,是福建师资进修培训的先声。而多元化、系统性的师资进修培训的起始,应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算起,经过近20年的实践探索和体系建构,其进修制度和培训模式已基本形成。
(一)福建师资进修培训的背景和依据
在大陆,自1985年清华大学率先成立了继续教育学院之后,许多高校相继成立了继续教育机构。这些机构在开展面对社会的继续教育的同时,也对内积极开展自身的继续教育。在普通学校的带动下,从1987年起,各地的教育学院开始了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福建师资进修培训在这一背景下得到稳步发展。
福建师资进修培训的法规依据主要有两个层次,即国家或教育部颁布的有关法律和规定和福建省政府或教育厅制订的有关条例和规定。
国家或教育部颁布的法律和规定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九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对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业务培训。”另有相关规定散见于教育母法《教育法》及各教育专门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制定的关于教育的纲要、计划之中。而对于教师进修培训的完整性规定,则是教育部1999年先后公布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但是,高等院校教师进修培训则无专门的规定。
福建于1995年制订的《福建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对包括中小学教师在内的所有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做出规定。省教育厅2001年公布了《福建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较为系统地订立了中小学教师进修培训事宜。同大陆各省一样,福建也没有研拟针对高等院校教师进修培训的规定。
(二)福建师资进修培训机构
福建提供师资进修培训的机构,依据所培训对象进行划分,主要包括:
培训高等学校教师的机构,包括福建省高师培训中心,委托设于福建师范大学,主要负责对高等院校教师或教育管理人员的短期培训;福建各高校主要负责高校教师的学历进修或从事科研工作。
培训中学教师的机构,包括教育学院和附设于师范学院内设的继续教育学院,主要负责中学教师进修培训和学历进修。
培训小学教师的机构,包括各县(区)的教师进修学校和中等师范学校内设的培训处,主要负责各类小学教师的进修培训。
(三)福建师资进修培训的类型
福建师资进修培训从时间上来看,也可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方式,短期为1周到几周不等,长期分几个时段或假期进行。但一般没有这样的分类法,本文仅从高等院校和中小学两类师资的进修培训进行类型划分。
第一种类型是以高等院校教师为对象的进修培训。一是新教师见习期培训,培训对象是新分配到高等院校任教的新教师,培训内容主要是教育教学理论,时间一般为1周。二是专题培训,例如以“知识产权”、“科技”为内容的培训,培训对象为高校全体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三是访问学者进修,对象为具有副高以上教师和科研人员或教学科研业绩卓著的青年讲师,经个人联系省内外高校的导师后报学校批准即可前往攻读访问学者,脱产进修1年,主要从事科研工作,攻读访问学者期间工资照发,攻读访问学者的经费和津贴由其所任教的学校按各自规定办理。四是教师提升学历进修,主要是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或博士后。
第二种类型是以中小学教师为对象的进修培训。一是新教师岗前培训,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必须接受的培训或从非教育系统转向中小学教师在上岗前必须接受的培训。培训时间为3天至2周不等。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政策,基础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功能,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学的基本方法等。二是新教师见习期培训,为新分配到中小学任教的新教师使其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培训,还包括对非师范专业的新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教学法的培训。福建于1990年试行新教师见习期培训,1991年在全省全面展开。新教师培训的内容可分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大部分。公共课开设师德概论、班主任工作、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学法、中(小)学生品德心理分析、教育法规、怎样上好一堂课、教师的体态语言、教学的设计与测验的编制等。专业课包括所教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分析研究,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课堂教学评价,教学基本功以及补充知识技能,介绍新信息新方法。新教师培训的形式可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新教师见习期培训是接受继续教育的起点,应通过严格的考核,完成学习任务并成绩合格者,才能让其转为正式教师并给予聘任。三是教师职务培训,这是按教师现任职务的任职要求和高级专业职务部分要求而进行的培训,是一种全员的周期性培训,每5年均须轮训一次,培训时间初级职称者每期为42学时(7天),高级职称每期为72学时(12天)。培训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师德修养、文化素质、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教学技能等。四是校长培训,又分为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岗位培训以《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为依据,培训的内容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基本路线,以及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与教育基本规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举办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班必须经过市级以上教育行政机关的严格审批,采用部颁的教学大纲和推荐的主要教材,经培训考核,“持证上岗”。提高培训要求更高,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管理理念、国家政策法规、知识经济等。校长培训周期为1年至1年半,一般分三个时段即集中学习、外出考察和理论研讨阶段进行。五是骨干教师培训,是对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教师按骨干教师的要求和对现有骨干教师按学科带头人的要求进行的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是整个中小学师资队伍进修培训的重点。福建于2001年启动骨干教师培训,2004年启动学科带头人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三个层次,其中国家级骨干教师参加由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部属重点师范院校举办的进修培训,省级骨干教师由福建教育学院组织培训,市级骨干教师由各师范院校内设的继续教育学院或培训处和各地的教育学院组织培训。培训时间为1至2年不等,分若干时段进行。培训内容有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学科前沿知识与综合知识、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教育科学研究等。六是提高学历培训,是指中小学教师通过自学考试或参加成人高考等渠道,完成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培训。
三、台湾师资进修培训对福建的借鉴与启迪
比照闽台师资进修培训的基本概况,笔者认为,闽台两地的师资进修培训均已形成较为科学且切合当地实际的体系和模式,为两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较完善的渠道。同时,台湾师资培训的一些做法和特色,诸如立法与规定、组织教育辅导团、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等具体方面,可以给福建师资进修培训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首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法令和规章制度体系,为福建师资培训提供更全面的政策保障。
台湾各类师资进修培训均有法律并有具体规定可依,法令日益齐备。台湾《国民教育法》《高等中学法》《师范教育法》《教师法》《师资培育法》均有对教师进修培训的宏观规定。不同层次的教师进修培训均有各自的法令或规定,使进修培训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如《中小学教师进修研究办法》《高级中学以下学校及幼稚园教师在职进修方法》《公立专科以上学校教授休假进修办法》《专科以上学校教师出国讲学研究或进修办法》等。
福建对于师资进修培训的法令或规定尚不很健全,特别是对高等院校和特殊教育师资的进修培训尚无明确规定。当前,大陆正步入法治社会的轨道,福建应把握契机,加强师资进修培训的法制建设。一要完善各类教师培训的相关规定,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进修培训提供保障。二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规范政府行为做到既能保证教师依法享有进修培训的权利,能给予教师学习、经费的保证,又要有明确的约束和激励政策;同时要建立体现政府行为的督导制度,将教师进修培训列入政府开展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三要通过制度规章指导各类学校支持、鼓励教师参加进修培训,并依法开展校本培训,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其次,师资进修培训既要依靠各培训机构,更要组织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传经送宝,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台湾小学教育辅导团的研究辅导是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教育辅导团由各县(市)部分小学的各科优秀教师组成,定期巡回举办观摩教学,提供教材教法。这些教师教育教学经验极为丰富,教师进修培训从教育辅导团获取的是实在的、操作性极强的教育教学经验,这些经验的作用并不亚于常设进修培训机构所教授的教育理论。
由此反观福建师资进修培训,主要是依靠各培训机构的专家式的讲授,更多的是从理论层面对教师进行培训。台湾小学教育辅导团的做法值得我省仿效。一是可发挥福建特级教师的作用,设立各地市中小学特级教师巡讲团。二是可发挥国家级骨干教师的学科带头作用,设立学科辅导团,指导教学与课程改革。三是组建一支由关注教育改革、积极投身教改研究并有所成绩的教育行政官员组成的指导团,加强对校长培训的指导。
最后,要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工作,做到各类师资进修培训并举。
台湾各类师资进修培训均有规定,并由相应的机构组织实施。特殊教育师资进修培训方面,台湾一些师专附设弱智儿童教育师资培训班或台湾视觉障碍儿童混合教育计划师资训练班,以供特殊教育师资进修培训。
福建目前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大中专院校仅泉州师范学院一家,却没有承担培训在职特殊教育师资的职能,可以说,福建特殊教育师资进修培训处于空白状态。全省特殊教育师资倘要参加进修培训,只能参与基础教育师资进修培训,别无其他渠道。对其来说,进修培训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因此,应尽快设立特殊教育师资进修培训机构,制定出特殊教育师资进修培训工作办法,切实有效地开展进修培训活动,以利于进一步提升全省特殊教育师资的总体水平。
出处: 《继续教育》2006年第8期
第二篇:师资培训
师资培训
建设高质量的高校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面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形势,高校师资培训必须创新管理模式,努力提高培训质量,提升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
高校师资培训是教师不断获得新知识的源泉,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潜能,实现教师自身价值,提高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途径,对教师进行有效培训是学校自身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
建设高质量的高校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面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日新月异的新形势,高校师资培训必须创新管理模式,从培训方向、培训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实现转换,努力提高培训质量,提升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发展时期,地方高校师资呈快速增长态势。为提高教学质量,青年教师在岗培训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地方高校原有教师在岗培训方式的弊端及其原因,提出了地方高校教师为适应大众化教育发展要求的在岗培训新途径。
要研究的:
1.学校针有关师资培训的文件、措施
2.培训经费来源
3.针对不同培训对象,培训内容、模式
4.培训考核(保障培训效果)
5.培训计划均等问题
地方高校师资培训体系的构建::
地方高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中处于劣势,因此必须以培训自身师资为主要着力点,构建适应自身特色和发展状况的师资培训体系,为整体优化师资队伍提供保证。
]青年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新生力量, 建设好青年教师队伍是高校实现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为此, 要建立良好的选用机制与培养机制, 营造和谐、开放的成才环境,并加强师德建设。
第三篇:师资培训实施方案
童心艺术小学师资培训实施制度
一、建立教师资源库
私立学校教师教师流动性大,不稳定的因素较多,所以有必要建立自己的教师资源库,以备不时之需。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利用每年暑假统一招聘,储备新生力量。
2、利用本校老师推荐。
3、对于一些在童心工作过,且工作较为优秀的教师或在其他学校工作,有意愿改变工作环境的老师应时常保持联系。
二、重视教师的培养
总体来说我校的教师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年轻教师
基本情况:此类教师分为两种情况,第一,教龄不满三年的新上岗老师。此类老师的培养目标:
1、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敬业乐业。
2、能合理使用教材,了解学科基本内容和规律。争取在一学期结束后能确定教学目标,能在一堂课中基本完成教学目标。
3、能按照我校“新课堂”教学模式上课。能接受并按照我校的基本教学理念组织教学。
培养措施:
1、利用蓝青工程,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以一对一的培养方式,提升教学基本功和师德修养。
2、上过关课。
第二,来童心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新转岗老师。此类老师的培养目标:
1、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童心学校的工作和生活。
2、转变思想将我校的教育理念尽快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当中。争取一个学期结束后能转变教学思想,课堂教学中能体现我校“新课堂”教学理念的精髓。
培养措施:
1、新课程理念的理论培训。
2、教研氛围的熏陶。在团队合作、交流中学习我校的基本教学方法,体会教研团队成员之间的亲和力,感受工作的乐趣。
3、听推门课,上过关课。
第二类:成长型教师
此类老师教龄在三年以上,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好学、工作积极性高,有上进心,成长的空间较大。
培养目标:
1、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敬业乐业。
2、能自如地运用“新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
3、各项常规工作坚持较好,教学成绩较为突出。
4、有钻研的精神和能力,能积累教学经验,发挥教学专长,逐渐形成教学特色,成为学科骨干。
培养措施:
1、多参加培训。
2、多上公开课。
第三类:成熟型教师,这类老师来童心时间长,教龄在八年以上,对学校的各种情况都比较了解,教学基本功扎实,并且有自己的一些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
培养目标:
1、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成绩突出。
2、能结合自己的课改实验和教学研究上公开课、引路课、研究课。
3、保持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以丰富自己的教学理念。
培养措施:
1、带徒弟,将自己的经验得以传承,发挥传帮带作用。
2、通过担任教研组长等职务,激发工作热情,提高骨干教师的工作能力,发挥其引领和辐射作用。
3、召开“童心名师个人教学研讨会”推选“童心名师”,以教研室的名师培养计划为平台,将我校的名师推出去,打造新乐名师。现阶段我校教师面临的问题:
1、成绩不理想的教师
应对措施:听推门课,并阶段跟进,反复走进课堂寻找问题所在,跟进指导,提高教学质量。尽量让教研组长参与进来,一来可以提高教研组长的课堂教学的指导能力,还可以分担教导处听课的工作压力。
2、思想不稳定的教师
应对措施:和这些老师交流,关注思想和生活中的问题。
此外,我校的一些老教师是我校的一笔财富,他们见证了我校自
建校以来的每一次的变化、收获、变革,对于学校有着更为深厚的感情,学校的每一次发展都紧紧地牵动着他们的心,所以在每学期初我们有必要就学校的下一步规划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合理采纳,在学期末可以以座谈的形式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点评。
第四篇:师资培训工作总结
重庆市开县实验中学师资培训工作进程暨工作总结
重庆市开县实验中学校长 余勇
欢迎辞:
教育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教育理念、教育实践的发展与创新。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参与者,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力量和保证。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与提高,直接影响并决定着教育的成功与否。培养一支高素养的专业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与提高的前提。近年来,我校在高中教育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特别是新课程改革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在全县乃至全市都处于领先地位。这一切都离不开我校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现就我校近年来关于教师培训方面工作进程以及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和不足之处作一个总结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历经三个阶段,构建两个体系,确立一个目标。
我校师资培训发展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的“学历补偿型”,当时我校师资力量薄弱,并且大多数教师学历水平为大专水平,所以针对教师的培养及培训主要是进行教师业务水平能力的培养促使对自身学历的升级,20世纪90年代末师资培训逐步形成“任务达标型”,例如:三字一画,五项基本功的再培训与达标检测;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与达标检测;普通话再培训与达标考核;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培训等。进入本世纪后学校进
入高速发展期,特别是从我校创建市重点中学以来学校逐步完善并构建了两个师资培训体系即“服务型”教师培训体系和“独立钻研、合作开放”的教师培训体系。与此同时,我们逐步明确了我校师资培训工作的总目标,即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二、五年实现五个“转向”,推进“六个一”设想。
自2005年以来我校师资培训实行“领衔制”并结合“163计划”逐步展开。即培养一定数量市县级知名学科带头人的领衔制度和培养10余名市县级知名学科带头人,60余名国市级骨干教师,300余名胜任现行教育教学的校级优秀教师的“163计划“。五年来,我校坚持集中与分散培训,校本与进修培训,国家与地方培训,网络与文本培训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引入多元素进行实践论证并最终实现五个转向。即
1、从“补不足”转向“促成功”。在对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学校逐步明确了培训的具体目标是使每一个教师都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一个名师。补不足顶多只能使不合格教师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教师,还远远不能达到使其成为优秀、成为名师的地步。为此,学校每个备课组都相应地建立了本组互帮互助对子,师傅带徒弟,原则上不留私活,一期三年,这样及时有效地促进了一部分在教育教学上存在短板的同志的进步,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这些同志逐步都成长为我校优秀的教师。2010年下期我校各备课组成员结对
72对。
2、从“统一灌输”转向“自主构建”。我校自08年以来,改变了以往由学校以及上级部门统一培训学习的模式,由教研组牵头,备课组统计,各个任课老师在哪些方面自己觉得需要进行提高或学习的,个人提出申请呈报学校,然后由学校安排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机会进行学习和再提高。一零年以来应教师个人及学校发展要求我校先后派出各级领导和教师200多人次外出山东、江苏、广东等地学习、考查、调研;外派至兄弟学校交流学习达180人次。
3、从“自上而下”转向“自下而上”服务。学校实行领导蹲点年级管理,每周相应领导必须参加一次听课,参加一次会议,深入到教师队伍当中了解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及时提供有力帮助。
4、从“任务型”转向“服务型”。学校逐步改变了以往把培训当做任务来对待的思路,一切为了教师的发展把教师培训当做学校为教师服务的一件大事情来做。截止到2011年3月1日学校平均每期累计投入教师培训资金达*万,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5、从“理论取向”转向“实践取向”。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的提高不仅仅是教师自身教育教学理论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让教师所掌握的理论能够很好地应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当中去。自05年以来我校每学期定期召开一次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每学期都会选送一批优秀的教师参加县市级乃至国家级教育教育大比武,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为此,学校每学期都会开设针对教师队伍的多媒体教学课程,各备课组、教研组每周都会有观摩课活动召开。
自2010年重庆市教委提出大重庆范围内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来,我校适时提出“六个一”设想并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逐步实施并落实。即树立一种理念(让教育回归本质),坚持一种姿态(学习),消除一种疑虑(课改影响高考),认定一个目标(课改兴校),建立一种机制(考评),体现一种思想(创新)。在假期我校专门组织了全校领导、教师赴重庆市市区、山东、江苏、湖南、广东等地进行学习交流,之后又进行了新课程远程网络培训,接着在8月份针对全校领导、教师集中进行了为期10天的新课程校本培训。截止到2011年3月我校所有在职教师及领导平均每人累计投入新课程培训学时不下270学时。
三、突破实践层面的九项探索与几点不足
通过广大教师、领导的共同努力我校近几年教师队伍建设及培养逐步完善并取得了实践层面上的九项突破。
1、团队共进。备课组、教研组、年级作为一个个小的团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我们把个人荣誉、奖励与团队捆绑打包发售,个体发展了并不代表团队也发展了,这使得团队内每一个人都有学习的紧迫感,都尽力使自己不致成为团队发展的阻力。
2、尊重差异。各备课组、教研组无论从教师年龄、教龄上层次各不相同,因此难免存在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技能上水平的高低不同。因此,遵循老中青搭配,使其团队内互帮互助,使得每一位教师都能快速、有效地发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3、以赛促学。学校每期定期开展教育教学竞赛活动,如学校每期都会召开教师说课比赛、课
堂教学优质课比赛、多媒体课件设计大赛等。
4、深化渠道。学校积极拓宽教师培训渠道,先后开展校本、网络、集中、外派等多种培训模式,根据需要教师将适时展开对应的培训。
5、捆绑联动。(**)年学校与开县丰乐中学结成帮扶学校,为此我校每期都会安排部分教师去结对学校进行交流,相互学习,互助共进。
6、项目管理。一直以来科研项目的申报是众多教师最容易忽视的事情。自06年以来,我校通过借鉴高校、开县教师进修校、其他学校的宝贵经验不断加强科研项目的指导、申报、评估、管理,促使教师在业余加强了科研项目的研究,进一步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
7、聚焦课堂。每期学校教务处会同科研处会对每期的公开课、优质课进行课堂实录,然后针对其课堂有效性进行公开研讨。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师更加注重研究课堂的有效性,加强有效课堂的练习,对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8、实践取向。通过问题探究、同课异构、课例教学等实现“示范、诊断、提升”。备课组每周的集体观摩课可以是不同人上同一节内容,或是同一个课案不同的教师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让教师之间可以相互诊断,通过对比以及问题探究及时发现自身不足进而进行有效的改正,从而使教师业务水平能够得到提升。
9、终身学习。在“领衔”制和“163计划”的促进下,教师不甘落后,争当领衔人,由此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学校也因此积极配合教师的需求服务于教师,为教师的学习和进步搭建良好的平台,从而进一步促使教师形成终身学习意识。
当然,作为学校,在服务于教师的培训工作中还有许多未能做到最好,这其中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学校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许多以前没有发现的问题都将有可能会在这一时期呈现,所以难免有个别没有兼顾到位的问题。
1、近年来,我校新进教师数量大幅提高,截止到2011年3月,总计(**)人。每个教职员工都有接受培训的自主要求,学校不能够一下全盘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部分教师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在这一方面,学校正努力试图建立循环机动的终身学习体制。
2、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我校快速发展的大问题,学校的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教师的培养同样离不开资金的投入,考虑到学校的长远发展,我们不会因为学校的建设就削减了对我们教师培养方面的投入。截止到2011年2月,我校在教师培养方面的总资金投入5年累计达(***)多万元。
3、科学、系统性培养方面略显不足。我校是一所移民迁建学校,新建学校起点较高。旧的培养计划、措施一度被全盘打散重新整理规划并引入新的理念。因此,我们对教师队伍的培养一定程度上还处于复制、探索、形成阶段。是否合理,能不能行得通只有通过实施过程去加以验证。
各位领导、老师(****以下自由发挥**********)。教师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但却又是一项对学校及对教育发展影响深刻的工作,作为学校领导人之一,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尽管我们有许多成功的地方,但也有不足,所以我们一丝不敢懈怠。我相信实验中学的发展正是有了我们全体教职员工以
及所有领导人的共同努力必将会走向辉煌。谢谢!
第五篇:师资培训工作总结
师资培训工作总结
教师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质量,科研的水平,教育改革的成败,学校的兴衰,因此一直以来我校把师资队伍建设当做学校的中心工作。本学期即将结束,现就本学期师训工作做总结如下:
一、读书分享。
本学期我们学校为教师购买了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教研、青年教师文摘等书籍开展“读书——分享”活动。让教师学习后写心得、写体会,因此教师在阅读中扩大了视野,提高了自身素质。
二、写中升华。
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博客,不断撰写教育论文,写教学反思,写教育感悟积极发表,并把教师撰写的论文、课题立项等与年终考核、奖金挂钩。
三、两笔字训练。
本学期我校坚持了粉笔字和钢笔字的训练,并做了详细的记录以及阶段性的总结。在训练过程中,教师的基本功得到更扎实的训练。
四、继续深入开展常规教学活动中的常态课听课评课和听推门课活动。
在这项活动中,校长、主任亲自参与到活动中。在评课过程中,教师们都能畅所欲言,真诚的谈出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对任课教师对教材处理的方式方法的看法,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老师们评价这项活动开
展的扎实有效。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希望把自己最精彩的一面展示出来,因此教师在备课方面就会吸纳多元信息,不仅是备课的过程,也是学习提高的过程。这项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互相交流互相借鉴的平台,增进了了解,增强了团队意识。课前的集体备课,教后的反思等都是促进教学改革的有力因素。在这一学期我们也开始听美术、体育、音乐、科学、思品等学科。对于这些学科初次参加到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来,任课老师也表现出极大地热情,老师们深有感触的说:只有这样,才是实现学科间相互融合的有效途径。
五、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职业有着不可替代性,这就要求教师有很强的专业性,为此我们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育活动及培训,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我们参加的活动有:
今年全员参加了新一轮的继续教育培训。
本学期,我校组织刘秋娜、赵晓丹等几位业务骨干教师前往洛阳、郑州、南阳等地参加学习培训,让这些业务骨干教师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理念,去品味教育名家驰骋讲坛的的风采。另外4月份我校还组织全体语文、数学教师利用双休日去平顶山听观摩课,回来以后各自上一节汇报课,同时我校骨干教师还经常在学校做观摩课和送课下乡。
2011年5月,焦聪聪、陈云秀、张小延等几位教师分别参加了今年的“省培计划”。
六、鼓励教师参加高学历晋升。学校积极组织和动员广大教师参加专升本的自学考试和函授考试,协助各类高校招生宣传工作,处室为参加学习的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排忧解难,同时做好学习期间的跟踪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总之,本学期我校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努力为教师展示才能和特长提供了平台,并进一步推介和表彰在师德规范、教学技能、教学业绩、改革探索和学术研究上取得显著成绩的教师,有计划地培养“初露头角”的青年教师,发挥名师的榜样和示范辐射作用,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相信我校在今后的师训工作中更会脚踏实地、务实创新再创辉。
师训工作总结
20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