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全市承接产业转移暨招商引资工作现场会讲话
在全市承接产业转移暨招商引资工作
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太康召开全市承接产业转移暨招商引资工作现场会,目的就是总结交流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经验,推进全市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刚才,我们参观了太康县项目建设情况,最后,岳市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先通报一下全市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情况。
一、全市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工作情况 2011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9亿美元,同比增长83.9%,完成省定目标的147.1%。全市新增省外资金项目266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255.6亿元,完成省定目标的121.1%。全市承接产业转移项目242个,累计到位资金212.3亿元。全市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1、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24个,占引进项目总数的47%。世界500强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在西华县投资24.8亿元的实训基地项目已部分投产;商水县总投资18亿元的泛家居产业园项目已成功入
驻5个项目;沈丘县江苏绿凌集团生态肥项目、漯河银鸽集团投资新建港口物流及20万吨造纸项目总投资都是10亿元;特别是太康县鸿闽纺织产业集群项目计划总投资达到了100亿元,打破我市没有特大项目的纪录。
2、项目质量明显提高。全市引进的266个项目中工业项目242个,占项目总数的91%,全市新签约的180个亿元以上项目中,工业项目127个,占项目总数的71%,工业项目的主导地位显著增强。同时,在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产业项目的基础上,又引进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项目75个,占工业项目总数的31%。开发区引进三一重工、山河光电等高科技项目;郸城县引进人福科技医药生产项目;鹿邑县引进新型节能玻璃项目;扶沟县与韩国起亚、美国福特等知名企业合作,进一步提升了我市产业发展水平。
3、项目建设进度加快。242个承接产业转移项目有94个项目已经建成投产。太康宏星制衣、沈丘盛业服装加工、商水六和屠宰加工、淮阳亚泰鞋业、川汇区丰泽园食品、项城鹏霖水洗等项目实现了当年招商、当年落地、当年见效。
4、支撑带动作用增强。全市引进的内外资总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3%,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对市
域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太康县引进南通纺织产业转移项目8个,总投资21.16亿元,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4.75亿元、利税13亿元。
总结2011年全市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各级领导亲历亲为,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氛围进一步浓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工作。徐书记先后到港澳台和福建、广东、湖南、江西等地拜访客商、洽谈项目。岳市长大年初四就飞往深圳洽谈合作事宜。各市县区主要领导对重大项目亲自洽谈,对重要客商亲自接待,带头抓招商,跑项目,多方联络,广泛开展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工作。鹿邑县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开展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活动,一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个,合同金额12亿元。商水县实施“一把手”工程,促成泛家居产业园等一批项目成功落地,并得到顺利实施。沈丘县在外地举办招商活动30余次,引进山东中德网业、北京翰高槐园开发等重大项目。西华县围绕产业链延伸,引进投资25亿元的麦当劳中央厨房项目顺利落户,投资37亿元的深圳龙岗制鞋业整体转移项目已经签约。川汇区实行“一月一主题”的推进机
制,对重点项目实行“挂号销号”制度,进行重点跟踪督办,狠抓项目履约和资金到位。2011年,市、县领导带队外出招商近300批次,接待来我市考察的客商有490家企业(团体)1260多人次,有力地推动了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开展。
2、工作机制不断健全,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措施进一步完善。市政府出台了《2011年周口市对外开放和大招商工作专项方案》、《关于加快制鞋产业出口基地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明确了目标,突出了重点,强化了保障,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太康县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明确两名县委常委主抓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首问负责制、现场办公制、过错追究制等16项工作推进机制,将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扶沟县对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实行分包责任制,实行“一月一总结、两月一观摩、季度一排名”。项城市制定完善了相关政策,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更好的组织和政策保证。郸城县拿出600万元奖励资金,重奖有功人员,充分调动招商引资积极性。市经济开发区拓宽招商渠道,动员市直部门和社会各界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为开发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
3、创新方式方法,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工作实效性进一步提高。2011年,各县市区结合本地资源和产业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开展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工作。一是积极开展重大活动招商。全市共组织参加国家、省重大招商活动9次,自主举办重大招商活动6次,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56个,总投资339亿元,已到位资金61.55亿元。特别是2011年“5+2”经济合作活动、第二届中国郑州承接产业转移会和在东莞、上海等地举办的专题招商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各县市区除参加省、市重大招商活动外,还结合各自实际,自行举办具有特色的招商活动。淮阳县借助羲皇故都朝祖会、鹿邑县借助老子诞辰公祭大典和老子庙会、西华县借助桃花节,开展“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取得了很好成效。二是突出以企招商、以商招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导和鼓励现有企业与国内外大企业“攀亲”对接,亚华玻璃与中国建筑研究院合作建设节能玻璃项目;财鑫集团与武汉人福医药集团合作建设年产6.6亿支口服液项目。通过现有企业深入开展以企招商、以商招商活动,优化了产品结构,促进了产业升级。三是围绕产业招商。发挥资源优势,围绕主导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打造产业集聚,制鞋产业出口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11年,-5-
全市新引进制鞋项目10个,总投资额13.5亿元,已到位资金6.7亿元。截止目前,全市已落户制鞋企业30家,现有成品线21条,年产能1550万双,年产值15亿元,安排就业人员4万人,初步形成了以扶沟宝昌鞋业、西华凯鸿鞋业、商水强鸿鞋业、鹿邑祥龙鞋业和淮阳亚泰鞋业为龙头的制鞋产业集群,并显示出强劲的出口势头。2011年,全市鞋类产品出口量871万双,同比增长148.1%,占全省鞋类产品出口量的43.4%;出口额9515万美元,同比增长215.8%,占全省鞋类产品出口额的48.8%。
二、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1年,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领导干部机遇意识不强,缺乏责任感、紧迫感,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推一推、动一动,敷衍塞责,被动应付,工作中精力不集中、思路不清晰、重点不明确、措施不得力、成效不明显。二是方法措施不到位。个别单位对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的规律把握不准,对本地资源和客商需求了解不透,主动出击少、被动等商多,深入洽谈少、一般接触多,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存在被动性、盲目性,缺乏针对性、实效性。三是基础工作不到位。承
接产业转移缺乏统筹,项目布局分散,产业支撑不突出,优势不明显。县县之间产业雷同,相互间争夺资源,恶性竞争。项目库建设滞后、质量不高,缺乏较强的谋划、包装、运作能力。四是要素保障不到位。当前,土地紧缺、劳动力紧缺、供电紧张、环境容量不足、产业配套能力不强等已经成为我市进一步加大承接产业转移的制约因素。五是跟踪服务不到位。个别部门工作作风不实,执行政令不力,诚信意识不强,损害投资者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地方,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同时,重签约、轻落地,重承诺、轻兑现等现象仍有发生
以上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机遇,实现借力发展。
三、下一步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工作重点 当前,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集群转移、链式转移特征明显,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步伐日益加快。在此背景下,我们要在继续扩大承接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引进项目的质量和水平,更加注重引进技术和人才,更加注重打造软环境,进一步提高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的层次和水平。
(一)突出主攻地区。根据我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工业发展的现状,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攻方向:一是以珠三角地区为主的广东、深圳等省市;二是以长三角地区为主的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三是以闽东南地区为主的福州、厦门、泉州等市县;四是以环渤海地区为主的北京、天津、辽宁、青岛等省市。
(二)明确主攻领域。一是鼓励支持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等传统优势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积极承接促进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升水平的项目、技术、设备,向产业链高端发展。二是大力承接市场空间大、增长速度快、转移趋势明显,对我市工业经济拉动较大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高成长性产业,加快核心关键技术产业化,形成产业规模。三是做大做强制鞋产业出口基地。依托我市劳动力成本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全面推进本地制鞋产业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带动制鞋产业链的发展,加快制鞋产业集群发展,努力打造中部鞋都。
(三)打造承接载体。要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工业园区管理机制,创新招商引资机制。重点推动产业集聚区对外连接通道、环保、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质检、信息、物流仓储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区廉租房、公租房、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
建设,提高产业集聚区的综合承载力。要坚持抓“大”放“小”。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具有引来一个、带动一批的作用,能够快速有效地吸引配套企业和项目,迅速实现集群集聚,因此要把招大引强作为突破口,大力开展产业集群招商,吸引配套企业和关联企业集群发展,提升产业集聚发展水平。
(四)开展承接活动。2012年,我市将组团参加11项招商活动,自主举办5项招商活动。同时,按照“突出专、精、深、实”的要求,还将于5月份和10月份分别在长三角、珠三角或闽东南举办市情发布会暨产业转移合作洽谈会,重点推介我市的投资环境、支柱产业和发展重点。有针对性的签订一批高质量的重大产业转移项目,不断提高产业对接活动的层次和水平。各县市区也要根据自身产业优势,有针对性的开展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活动,确保取得成效。
(五)营造良好环境。要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服务是第一竞争力”的理念,对已做出的承诺要坚决执行,做到有诺必践、违诺必究,着力打造诚信政府、诚信周口。今年,要以开展“承接产业转移突破年”和“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年”活动为契机,加大对重大招商活动签约项目的跟踪问效。各县市区要由县级领导牵头组成专门工
作班子,制定推进计划,明确进度要求,推动项目落地。重大项目要由主要领导负责协调推进,确保签约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
同志们,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工作事关周口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在和未来,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一定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举措,抢抓机遇,开拓奋进,不断取得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工作新成效,开创开放型经济工作新局面,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周口富民强市新跨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二篇:在全市招商引资暨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招商引资暨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2月4日)
杨冬生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招商引资工作会议精神,总结部署全市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表彰先进。刚才,周宇同志对去年全市的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作了全面总结,并对今年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有关区县和部门作了经验交流;市政府与各区县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希望大家认真领会会议精神,抓好贯彻落实,迅速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热潮,再上新的台阶。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面临的经济发展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也是全市上下逆境奋起、实现新突破的一年。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面对逆水行舟、加快发展的特殊形势,我们紧扣“突破工作年”主题和“逆水行舟、加快发展、突破工作、确保增长”的工作基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抓发展,保持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的良好势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4位,达到720.78亿元,增长14.9%,创历史最高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50.6亿元,增长24.1%,利税达到137亿元,居全省第2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40亿元大关,居全省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07.69亿元,增长41.3%,总量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十区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全部超过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52元,增长13.4%;农民人均纯收入4873.69元,增长8%;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健康发展。这其中,招商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举措,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服务,全力以赴促开放、抓招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2009年,在省上调转数据的情况下,我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总额仍然达到280.94亿元,增长33.98%,其中市外到位资金245.26亿元,增长35.14%;省外到位资金177.03亿元,增长33.49%,外来投资已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推进经济强市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没有大投入,就没有大产出;没有大招商,就没有大发展。宜宾作为西部内陆城市,招商引资是我们集聚各种生产要素、扩大经济总量、建设经济强市最直接的途径、最实在的举措。今年,我们要在发展速度、发展质量上再上台阶,确保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力争14%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力争40%以上,不仅要盘活存量,更要扩大增量,而增量主要靠招商引资。客观审视我们近年的招商引资工作,尽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与先进地区、发达地区相比,我们在招商总量、招商质量、环境建设、思想认识上都还有较大差距。对此,我们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扣“拓展工作年”主题和“实现目标,推进转变,拓展工作,再上台阶”的工作基调,坚持把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抓手,作为各级干部建功立业的主战场,以最强的力量、最硬的措施,吹响招商引资的集结号,打好承接产业转移的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今年的招商引资任务,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我强调四点意见。
一、立足优势,紧扣中心抓招商
当前,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国内经济的回升向好,外资西移、内资西进的趋势愈加明显,为我市发挥政策优势、资源优势、沿江优势、产业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重要机遇。我们要紧紧围绕“一枢纽、一城两中心、四基地”的具体任务,坚持优势优先,发挥比较优势,找准招商引资的承接点。一要打好政策牌。要抓住并用好中央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政策、扩大内需政策和灾后恢复重建政策“三大政策”叠加的机遇,进一步掌握领会政策,用好用活、用足用够政策,把政策优势变为工作优势、招商优势,转化为招商实绩。二要打好资源牌。要充分发挥我市水能、煤炭、硫铁矿、石灰石、烤烟、桑茶、林竹等特色资源富集配套的优势,加大资源换项目、资源换资金、资源换技术、资源换管理、资源换市场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技术领先、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提高资源的转化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同时,我市的旅游、生态、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要深入挖掘其内涵和外延,把各类资源与资本、技术有机组合起来,形成招商引资的大气势。三要打好产业牌。要紧紧依托酒类食品、综合能源、化工轻纺、机械制造、建材等优势产业,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形成产业集群为方向,积极引进关联性强、带动性强的知名企业,与我市大企业大集团开展战略合作,推进产业配套,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产业格局。四要打好沿江临港牌。要充分发挥我市长江、岷江、金沙江纵贯全境,沿江纵深腹地开阔、城镇体系完善、集疏运条件优越、产业承载能力强等独特优势,用好沿江经济带、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等产业承接平台,加快引进以港铁、港陆联运为重点的物流产业,积极承接精细化工、电子、机械制造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总之,无论怎么招、怎么引,我们都要坚持科学招商不动摇,把发挥比较优势和实现长远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起来,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的层次和效益。
二、创新方式,多措并举抓招商
招商引资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创新是有效手段。近年来,各地和有关部门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要认真总结,继续坚持,不断提高。同时,要结合当前形势,认真探索新的更加有效的方式,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大兵团”普遍推介与“小分队”定向招商相结合,专业人员招商与中介组织招商、委托招商相结合,直接交流沟通招商与网上推介、挂牌招商相结合,政府引导招商与企业为主体招商、以商招商相结合,项目招商与产业链招商相结合,提高招商引资实效。一要大胆探索驻点招商,选派一批得力干部到客商比较集中、产业转移和扩张倾向比较强烈的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常年驻点,重点跟踪有转移倾向的项目,提高产业承接的成功率。二要注重小分队招商,精心研究经济发达地区的资本流向趋势、产业转移动态,及时掌握投资热点和动向,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组织招商专业小分队,有计划、有目的地上门推介,跟踪招商。三要注重以商招商,认真做好现有外来企业的后续管理和跟踪服务工作,及时帮助落户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让投资者自觉引资、扩资、增资,变招商为“商招”,形成“引进一个、建好一个、带动一批”的联动效应。四要注重中介招商,认真选择专业性强的招商中介,充分用好商会、协会、办事处等窗口,加强与上海杨浦区、山东德州市、美国哥伦比亚市等友好城市的经贸联系,为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牵线搭桥,吸引外来投资。五要注重品牌、节会招商,用好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白酒之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金字招牌,用好西博会、酒圣节、早茶节等平台,广交朋友,广开门路,广泛开展产业对接、承接工作。六要注重股权融资招商,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和中小企业资金紧缺,单纯靠自我发展难以做大,必须更新观念,积极主动引进私募基金等,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做好项目储备、包装推介基础工作,着力征集、筛选、推出一批符合宜宾实际和产业发展需要,特色鲜明、吸引力强、产业链长、关联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大的项目,提高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
三、强化服务,优化环境抓招商
栽下梧桐树,不愁没有金凤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总是向着发展环境好、服务质量优、投资回报高的区域流动和集聚。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让外来企业无障碍进入、无障碍发展。要在大力破解交通制约、大力提升工业园区承载能力、大力发展物流园区、大力改善通关条件等硬环境的同时,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强化服务理念,进一步整治和优化软环境,努力在全社会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当前,要把优化政务环境作为重点,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行行政综合审批,简化审批程序,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严格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切实为投资者提供高效优质服务。要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公正安全的法制环境、文明卫生的城乡环境、团结和谐的社会环境,形成客商近悦远来、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氛围,努力把宜宾建设成为四川和川滇黔结合部创业最宽松、社会最文明、人居最安全、投资成本最低的地区之一。
四、落实责任,协同联动抓招商
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必须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科学有效的机制作保证。一要强化领导推进机制。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全局工作进行部署。各级领导干部既要挂帅,又要出征,拿出足够的精力抓招商,对涉及到的招商引资事宜,要亲自参加、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督促落实,为招商引资工作多出力、多服务、多流汗。二要健全协调配合机制。全市各地各部门要增强主动意识,坚决破除本位主义和私心杂念,打破条块分割、部门界限,只要有利于招商引资,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都要大开“绿灯”,给予支持,不人为设置障碍,不推诿、不拖沓,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招商、支持招商、服务招商、参与招商的强大合力,构筑“政府带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社会推动”的招商引资工作格局。要针对“引不来、留不住、长不大”的现象,切实加强对引进项目的后续跟踪服务,尤其是招商引资局要发扬“钉子”精神,履行综合协调职能,对签约项目进行跟踪落实,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发改、经委、国土、环保等部门要对项目开工建设提供全程配套服务;工商、税务、质监、卫生等部门要对投产项目积极支持,为企业生产运行创造良好条件。三要落实责任约束机制。今天,各区县签订了责任状,大家要对照目标任务,迅速组织制定实施方案,层层分解任务,真正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工作中,要把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作为核心来抓,尽快把意向性协议转化为签约项目、签约项目转化为合同、合同转化为资金、资金转化为效益,力争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四要健全奖惩机制。要鲜明激励导向,把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成效与干部选任、奖励激励有机结合起来,对在引进重大项目、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创新等方面业绩突出的区县、部门、企业,给予物质和精神双重激励,特别是要让敢抓善抓招商引资、产业承接的干部政治上有进步,经济上有奖励,工作上有舞台;对完不成目标任务的,给予相应的处罚,真正使各级干部思想有压力、招商有动力、工作有活力。同时,要切实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不断提高招商队伍开放思维能力、市场运作能力、对外沟通协调能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谈判队伍、营销队伍和项目推进队伍,为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提供人才保证。
同志们,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经济强市目标的实现。我们一定要以时不待我的意识、只争朝夕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不断取得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新业绩,为加快建设经济强市和美好新宜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春节将至,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第三篇:承接产业转移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在这万物回春、生机盎然的美好时节,我们欢聚在美丽的皖江之滨,共同迎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银企对接会的隆重召开。首先,我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志刚的委托,向此次对接会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会议的各位来宾和同志表示亲切的问候!
开发开放皖江,是安徽人民不懈的追求。今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安徽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也是全国第一个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战略规划。这不仅圆了我们多年的梦想,也使皖江这条蓄势在发的巨龙从中部大地脱颖而出、翘首起飞。顺应国家的部署,当前皖江示范区建设热火朝天、如火如荼,在这个重要时刻,省政府举办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银企对接会,目的就是架起金融与示范区建设合作的桥梁,为金融发展营造新的平台,为示范区建设加油助力。
承接转移、合作共赢,是此次对接会的主题,也是金融机构和示范区建设的共同机遇。我们高兴地看到,各地政府为实现对接作了大量准备,按照落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精选了580多个对接项目,分布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产业、农业产业化和节能环保等领域,符合
金融投入方向。我们也高兴地看到,各金融机构为参与对接表现了极大热情,参会的不仅有长期对安徽建设作出杰出贡献的各银行业机构,也有潜力和优势巨大的大型保险机构,还有正在蓬勃兴起的投资基金,这都将为成功开展对接奠定坚实基础。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开展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对接合作,是我省金融服务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金融机构加快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深入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新形势下,在皖江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各地政府、各金融机构都要珍惜此次对接机遇,共享合作成果,借此机会,提三点希望。
一是齐心协力推进示范区建设。推进示范区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各级各有关方面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意义,把示范区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履行好职责,发挥好各自的职能和作用。要创新思路,强化措施,扎实做好规划工作,加强园区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流的发展平台。要研究解决好用地、环保、资金等重点问题,保障示范区建设顺利推进。要加强科技创新,抓好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为示范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持。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结合起来,更有力地带动和促进
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各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金融的支撑作用。示范区建设,既是安徽加速崛起的重大机遇,也是各金融机构加快发展的重要契机。各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创造性地做好金融工作,确保实现新增信贷规模高于去年水平,信贷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直接融资规模高于去年水平的目标要求。要围绕示范区建设这个主题,强化金融组织、体制机制、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利用银企对接平台,加大对示范区重点项目、新兴产业、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力度,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三是各级政府要加强协调服务。各级政府要把握金融发展规律,加强协调服务,切实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促进银企合作。要积极主动向金融机构推荐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好项目。加强跟踪监督,大力抓好对接成果的落实。要加强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对逃废银行债务、非法集资活动的打击力度,严肃查处各类金融违法行为,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八百里皖江风云动,示范区建设春潮涌。今天的对接会是各地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构建合作关系,形成相互支持的良好开端,后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各地、各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明确责任人,加强沟通,跟踪落实,使银企
对接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最后,祝愿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银企对接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第四篇:戴道晋在全市招商引资暨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戴道晋在全市招商引资暨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03-31 16:18文章来源: 郴州市商务局 文章类型: 原创内容分类: 其它
(2010年3月30日)
同志们:
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是郴州始终不能放松的重要工作。能不能尽快打好发展的基础,扎实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成功实现“两城”建设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决心、力度和实效。刚才,李庭同志总结了2009年我市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安排部署了下一步的工作;力力市长讲了很好的意见,提出了明确要求。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既要看到差距,更要看到机遇,以更大的决心抓好承接产业转移
近年来,我市抓承接产业转移下了功夫,花了力气,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争取先行先试政策后,承接产业转移步伐明显加速。但纵向比,我们有进步;横向比,差距不小。我们在努力,人家更努力;我们在发展,人家发展得更快。赣州仅一个香港工业园就引进了2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园区,还有200多家达成了入园意向,其中不乏有中国五矿投资15个亿、深圳曼妮芬投资6个亿、中化集团投资20个亿、湖南有色投资50个亿等这样的大项目。2009年,赣州实际利用外资8.8亿美元,比我市高出近一倍。韶关市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是大企业、大项目多,依托韶钢、韶冶、韶烟、韶电等大企业,引进和延伸上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其中仅韶钢一家年产值达到188亿元。东阳光铝、凡口铅锌等企业产值都达到几十亿元。去年又引进比亚迪汽车首期投资15亿元,建造中国最大的试车场和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达产后产值将超过10亿元。从省内来看,承接产业转移的态势也是咄咄逼人。衡阳与深圳等地合办工业园搞得有声有色,永州有专为长丰汽车配套的工业园,湘潭九华经济开发区有吉利汽车落户,常德有为中联重科、湖南浦沅等制造业龙头配套的工业园,株洲有铁路机车、大飞机等更高起点、更大气魄的先进装备制造的生产和配套。比别人、看自己,我们无论是开放的广度与深度、还是开放的层次与水平,无论是承接产业的数量和质量、还是承接产业的规模和效益,都存在较大差距。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如果我们满足于小成、小胜、小富,慢牛拉车,碎步前进,就必然形成“标兵起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甚至赶超”的局面,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大浪淘沙中出局。
当前,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机遇已经到来。后危机时代,全球产业将进行深度的调整、重构、升级、分工,加上我国转方式、调结构战略的深入推进,资本和产业转移大大加速,呈现规模扩大、领域拓宽、层次提高、速度加快的新特点,东、中、西部之间的产业分工将从“垂直”分工到“水平”分工再进一步发展到“雁型”分工;产业转移由单个企业的零散迁移,发展为集群式整体性转移和资本“抱团”流动。郴州处在产业、资本“北上西进”的节点,有着天然的承接优势。但新一轮产业转移并非单纯的梯度转移,而是以点对点、跳跃式、价值链转移为主。无论是我们的综合营商成本,还是我们的产业配套基础,抑或我们的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都不具备明显的优势。放眼国内,各地都出台了区域性发展规划,有些地
方规划甚至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如成都-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区、武汉-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安徽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对沿海甚至全球的资本和产业转移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而韶关等粤北的双转移工业园则形成了拦截珠三角产业北上的屏障。高铁的开通,对我们既是难得机遇,也是更大挑战,如果我们没有做好足够准备,产业将加速通过郴州,直接转移到长株潭或武汉,区位的优势可迅即转化为劣势,郴州可能沦为高铁经济带的一个断裂点。形势紧迫,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机遇稍纵即逝,失不再来。能否抢抓机遇,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谋求更大作为,是对我们开放的决心和水平的重大考验。全市上下都要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心无旁鹜抓招商,先行先试抓承接,力争实现承接产业转移的根本性突破,真正把郴州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城市。
二、既要发挥优势,更要补齐短板,在更高的起点抓好承接产业转移
承接产业转移,郴州有自己的区位、交通、资源、政策等优势,也已初步形成了物流、通关等平台优势。但制约承接产业转移的瓶颈也很突出,主要是龙头不大、园区不强、配套不全、环境不优。木桶理论认为,决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我们既要发挥好已有的优势,更要补齐短板,着力解决瓶颈问题,在新的起点创造承接产业转移的新优势。要强龙头。郴州目前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缺乏真正意义上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具有强大的关联性、带动性,引进和培育一家处于产业链核心的龙头企业,相当于打造一艘经济的“航空母舰”。浙江海宁引进太阳能热水器龙头企业桑乐集团入驻后,带动了本地36家企业配套生产,目前该市热水器产销量占全国十分之一,配套产品产销量占到全国四分之一。台达电子到东莞投资后,带来了22家配套企业,每年税收贡献超过10亿元。必须在引进战略投资者上狠下功夫,强化龙头带动,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争取沿海龙头企业转移到郴州。借沿海“腾笼换鸟”之机,先把生产线或生产基地先转移到郴州,再逐步把研发中心、销售中心、总部向郴州转移,也可以积极争取有成长性企业的总部直接转移到郴州,带动相关生产或配套企业跟进。这方面,今年要在东莞招商引资月、台湾招商引资等活动中有实质性突破。二是加强与央企、省企的对接。央企、省企实力雄厚,整合资源的能力强,能够形成核心竞争力。要通过开展与央企、省企对接活动,引进几个战略性大项目,特别要推进与中国五矿等企业的战略合作,推动郴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三是全力支持已引进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支持台达电子、高斯贝尔、华录数码、华磊光电等企业发展壮大,构筑优势产业集群。要抓配套。平台健全、配套完善、物流便捷,企业运营的综合营运成本必然降低,也会相应形成对产业转移的强大吸引力。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鲜明特征是产业链整体转移和企业抱团转移,如果综合配套能力强,引进一家龙头可能就会带来整条产业链。东莞的IT产业集群,云集了20多万台商,聚集了几乎齐全的电脑配件厂家,形成了电子、PC产业的高度集聚。相比之下,我们的综合配套特别是产业配套还很落后。要把大力完善综合配套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前提条件抓紧抓好。一要切实加快园区建设发展。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强标准厂房等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园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大力创新园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简政放权,鼓励园区实施灵活的政策和机制加快发展。二要加快完善产业配套。要注重配套企业的引进和培育,特别要注重引进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构建分工明确、配套完整的产业链条。三要加强开放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完善海关、检验检疫、公路口岸、金融、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配套,加快出口加工区二期、供港澳农产品集中
验放场、铁海联运建设,创建“无水港”城市,为转移企业提供完善的专业化、低成本配套服务。要创环境。良好的发展环境,已成为决定资金、人才、项目、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向的主要因素。要坚持两手着力,“软硬”兼施,努力创造高效、优质的发展环境。一方面,要持之以恒改善软环境。继续深入推进以“两集中、两到位”为重点的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政务服务,真正使郴州成为审批最少、效率最高、收费最低、服务最好的湖南最开放城市。一方面,要坚持不懈改善硬环境。在今年提前完成交通、城市建设大会战任务的基础上,继续大力推进交通、城市建设,打通对外大通道,完善对内大循环,构筑与珠三角、长株潭、海西等经济圈的无障碍快速联通格局,形成便捷、通畅、高效的综合交通和物流体系,使郴州真正成为一个四方通衢、物畅其流、商贾云集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三、既要创新方式,更要强化考核,用更大的力度抓好承接产业转移
抓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力度只能更大、氛围只能更浓、机制只能更新、措施只能更加有力,真正营造全年招商、全民招商、全力招商的氛围。要创新招商方式,在加强小分队招商、点对点招商、园区招商、项目招商、活动招商的同时,认真吸收赣州(香港)工业园、衡阳(台湾)工业园的经验,通过政府间、行业间、企业间和民间的战略合作,开展园区共建、代理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在引进战略投资、核心企业、配套产业等方面力求新突破。要加强管理考核,制定更严格、更科学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继续分任务、定奖惩、明责任。既对县市区考核,也对市直单位考核;既对单位集体考核,也对招商引资责任人考核;既对“块块”考核,也对“条条”考核。对引进具有龙头企业、重大项目的,要给予重奖。对重视不够、工作不力的要进行问责,对损害投资环境、破坏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违纪违法行为的要严肃查处。抓承接产业转移,关键要落实,根本靠执行。把事情办好办成是执行力,把难办的事情办好办成是更强的执行力。要把全力参与和服务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增强执行力的重要途径,不找借口、不畏困难、干净干事、尽快成事,推动全市形成“抓招商促执行、抓执行促招商”的良好局面。
第五篇:奈曼旗承接产业转移情况(定稿)
奈曼旗承接中东部发达地区产业
转移基本情况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和条件
奈曼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西南部,科尔沁沙地南缘,地处北纬42°14′至43°32′、东经120°19′至121°35′之间。南部为辽西山地北缘,海拔400-600米浅山丘陵;中部以风蚀堆积沙地为主;中北部平原属西辽河、教来河冲击平原一部分,地势平坦开阔。1636年臵旗,东与库伦旗连边,西与赤峰市敖汉旗和翁牛特旗接壤,南与辽宁省阜新市和北票市毗邻,北与开鲁县隔河相望。全境东西宽68公里,南北长140公里,土地面积8137.6平方公里。全旗辖14个苏木乡镇、1个国有农场、1个街道办事处、12个社区居委会、355个嘎查村,总人口44.28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16.96万人。
奈曼旗是全国产粮大县,自治区重点工业旗县。农牧业是奈曼旗传统产业,盛产玉米、水稻、荞麦、小米、葵花等20多种无公害粮油产品。石灰石、麦饭石、硅砂、油页岩储量丰富,极具开发潜力。综合分析我旗现有资源状况,具体可概括为:
(一)土地资源条件。奈曼旗总土地面积1220万亩,60%以上是荒沙地,全旗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特别是沙地面积可达700万亩,土地资源充足且使用成本较低,使我旗的经济发展空间和容量相对较大。在发展区域经济过程中,按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奈曼工业集中区均在镇郊荒沙地段规划建设,发展工业项目基本
不占耕地和农田。
(二)水资源条件。奈曼旗水资源总量为6.75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5.65亿立方米。现有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3座,小型水库21座。舍力虎水库总库容1.27亿立方米,入库年径流量7455万立方米,可臵换工业供水量800万立方米。新拟建的牤牛河水库截浮流工程,年增加可利用水资源975万立方米。此外,大沁他拉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及再生水利用工程、大沁他拉镇新区污水处理厂及中水回用工程、化工区污水处理工程等,到2015年将形成年产3000万立方米的中水能力。
(三)光照条件。全旗光照丰富,热量充足。经计算,全旗各地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941-2952h,总辐射量一般为122.71-126.35千卡/平方厘米。与全国各地比较,仅少于拉萨、玉门和北京。奈曼旗太阳总辐射的分布受海拔高度、纬度,光照时间的长短,光照强度诸因素的影响,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有明显差别。一年中5月份辐射量最多,一般是15.35-15.67千卡/平方厘米;12月份最少,辐射量一般是4.75-4.97千卡/平方厘米。从各月太阳总辐射、各界限温度期间总辐射量等数据得出年太阳总辐射量最高和最低年之比均在1.16以下,太阳辐射比较稳定,可以满足新能源项目建设需求。
(四)风能条件。从我国风能分布图可以看出,奈曼旗处于风能较丰富区。据奈曼旗气象站(10米高程)累年测风资料显示,年平均风速为3.32m/s,有效风速时数在4800h,有效风能功率密度为70w/m。能够满足新能源项目建设需求,并可规划560万千瓦风电场。
(五)农牧业资源条件。农牧业是奈曼旗传统产业,全
2旗可耕地面积近400万亩,粮食总产量33亿斤以上,是玉米、小米、荞麦、水稻、葵花、杂豆等农作物的天然有机生产基地。全旗农作物秸秆总量200万吨以上,目前主要用作燃料、饲料和肥料的占全部农作物秸秆的50%左右,随着农作物良种推广和产量增加,秸秆的产量还有增加的潜力。全旗草地面积141万亩,牧业家畜存栏达到223万头只,禽类饲养量1000万只以上。全旗林地面积36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28%,其中商品用材林130万亩,灌木能源林110万亩,果树经济林12万亩。每年有大量的秸秆、灌木和树木枝丫材伐根、皮张等农畜剩余物或副产品等可供开发利用。
(六)区位优势。奈曼旗地处东北与华北交汇中心,是东北三省与内蒙古的结合部,属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及环渤海经济圈叠交区域。在区位上,奈曼旗处于东北地区进入华北和内蒙古东部入海两大地理走廊的交叉点上。两大地理走廊的其中一条是东北至西南方向的京通铁路及即将建设的电气化改造和增二线扩能、国道111线、通赤高速公路、东北地区飞往北京的航线等;另一条是渤海湾连接辽宁“五点一线”与内陆到达锡林郭勒盟与蒙古国的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这一既跨省区又通疆达海的最便捷地理走廊,这条地理走廊主要包括巴新铁路、盘奈高速公路及正在建设的巴林右旗大阪到辽宁阜新的超高压输电线路等。
(七)交通通讯优势。奈曼旗交通优势明显,国道111线、大广高速、京通铁路贯穿全境,其中大广高速公路(北京—承德—赤峰—通辽—四平)穿越奈曼旗境内140公里,设臵三个出口。已开工建设的巴新地方铁路纵穿奈曼旗全境,是北煤南运的重要通道,在奈曼旗境内规划有6个站点,铁路建成后,奈曼旗将成为自治区距离港口最近且有铁路直达的旗县。规划建设的2条园区铁路专用线(巴新铁路大沁他拉站至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京通铁路嘎什吐站至工业园区铁路运输专用线)正在有序推进中。距旗政府所在地大沁他拉镇180公里范围内有赤峰、通辽两座机场。通讯方面,目前全旗已建成通讯基站203个,铺设光缆1600公里,通讯及互联网络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
(八)电力能源优势。奈曼旗现有220千伏变电站一座,两台主变容量分别为12万千伏安和9万千伏安,供电负荷能力为20万千瓦,除满足全旗现有工农业供电负荷外,还剩有5万千瓦供电能力。在建及规划建设的通辽南部环网扣河子-奈曼220KV输电线路工程和220KV奈曼开发输变电工程建成投入运营后,将分别为我旗增加5万千瓦和30万千瓦供电能力,全旗供电能力可达55万千瓦。
(九)人文优势。奈曼旗历史文化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著名的红山原始文化、契丹辽元文化、“乃蛮”蒙元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燕长城、辽代陈国公主墓、清代王府、青龙寺、清代佛塔等一大批证物古迹。特别是在长期的发展和建设中,形成了“胸怀坦荡、诚实守信、不畏艰难、开拓进取”的奈曼人文精神。此外,我旗沙漠、怪柳、麦饭石等一些独特的自然风光资源也会在人文因素照耀下变为发展第三产业的优势资源。这些都是奈曼旗未来经济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越挖越厚的重要资源。
近年来,奈曼旗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和工业强旗战略,紧紧依托资源、地缘等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工业带动型县域经济,形成了建材、化工、金属采选加工、轻工食品加、装备制造、能源等优势主导产业,经济格局
实现了以农业为主导向工业引领的全面转型。2012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3.2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25.6亿元、74.7亿元和32.9亿元。财政收入完成6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7.4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5571元和6999元。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持续、良好的增长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
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进展情况
(一)承接产业转移总体情况
奈曼旗紧紧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特殊的区位等优势,加强区域交流合作,主动承接辐射带动和产业转移,积极主动用好用足国家、自治区和通辽市支持政策,认真做好对接落实,发挥自身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不断提高外引资金利用水平,吸引外资向重点产业集中,向农业、服务业领域集聚,向基础设施、社会建设和民生项目延伸,积极推进承接中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化工产业方面,主要与浙江、吉林、河北等发达地区建立产业转移合作,发展以活性染料及其中间体产品为主导的精细化工;装备制造业方面,主要承接东北老工业基地特别是辽宁省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数控机床及功能附件、机械设备制造、金属铸件等企业和项目,抓住产业转移机遇,努力提升我旗装备制造业能力和水平;羊绒皮草加工方面承接天津、河北地区相关产业转移,主要生产绒毛制品、羊绒制品等;硅砂产业方面,发挥本地区丰富的砂资源优势,积极
与安徽省合作,推进硅砂产业转型升级。初步形成了以内蒙古仁创公司、乌兰蒙东水泥、华鑫公司、东昇公司、内蒙古三岩矿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工业用沙格局,全旗吃沙用沙企业发展到38家,开发的沙产品达100多个,年用沙量超过50万吨,年吃沙还田200亩以上,年创产值近15亿元。几年来,按照项目拉动、园区承载、产业支撑、循环高效的发展思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大上工业项目,在积极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推动工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近五年来,累计外引内联重点项目640多个,到位资金200多亿元。组织实施新型镍铬复合材料、宏基水泥、明州化工、津蒙线缆、龙源风电等投资超千万元项目166个,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86亿元。初步培育形成了建材、化工、金属矿采选加工、轻工食品加工、机械装备制造和电力能源六个主导产业,聚集项目269个,产业的集群效应正逐步显现。全旗中小微企业发展到276家,其中规模以上46户,纳税超百万元、超千万元企业分别达到20户和5户。201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70.6亿元和52.2亿元。
(二)工业园区建设情况
奈曼旗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14平方公里(其中包括:奈曼工业区、奈曼化工区、八仙筒工贸区、白音他拉轻工食品加工区、黄花塔拉羊绒皮草加工区和南部山区矿产资源开发区),已经批复的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建成区27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53家,从业人员2万人。2012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85亿元。工业园区2009年被通辽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工业园区,2012年申报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待自治区政府批复。到“十二五”期末,奈曼旗工业园区实现工业项目投资200亿元,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投资5亿元,规划完成总产值700亿元,销售收入672亿元,上缴税金30亿元,企业员工达到3.5万人。逐步建成内蒙古东部及东北地区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基地、水泥建材生产基地、染料化工生产基地。
具体六个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如下。
1.奈曼工业区。奈曼工业区位于旗政府所在地大沁他拉镇东郊、国道111线两侧沙荒地段,以京通铁路为界形成南北东三个区域。总规划面积85平方公里其中工业走廊50平方公里,已建成14平方公里。奈曼工业区是以建材、轻工和食品加工、信息识别技术与加工制造、矿产资源综合开发等产业为主的循环经济园区。到目前,入驻企业78户,完成投资22亿元,重点项目有:奈曼旗中联水泥、华鑫矽酸盐制品、兴柏玉米淀粉、海克数控机床及功能部件、博浩万寿菊浸膏等。
2.奈曼化工区。奈曼化工区位于旗政府所在地大沁他拉镇南8.5公里处,以111国道为界,分东西两个区域。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现已建成3平方公里。奈曼化工区是以活性染料及其中间体产品为主导的精细化工园区,主要发展引进原料、销售两头在外的非资源型产业。园区现已有浙江龙盛集团、宁波明州公司、承德克瑞特公司、吉林吉化集团、天津金世集团、北京天擎化工、鞍山惠丰集团等18家业内知名企业入驻,累计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
3.八仙筒工贸区。八仙筒工贸区集中区位于八仙筒镇,规划设计占地12平方公里(其中纸业园区规划面积6.9平方公里)。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形成年生产50万吨纸制品的规模,八仙筒创新纸业园区将建设成为较大的浆料和生活用纸交易市场和生产基地,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
4.白音他拉轻工食品加工区。白音他拉轻工食品加工区位于白音他拉新城区,总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以轻工食品加工为主导产业,园区已投产企业28户。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
5.黄花塔拉羊绒皮草加工区。黄花塔拉羊绒皮草加工区位于黄花塔拉苏木。园区总规划面积为2平方公里,目前,园区入驻企业15家,主要有友弘绒毛制品、太行羊绒制品、蒙特利羊绒制品等项目。
6.南部山区矿产资源开发区。矿产开发区主要集中在奈曼旗南部山区的新镇、青龙山镇、土城子乡等乡镇,立足南部山区丰富的麦饭石、大理石、油母页岩、金矿、铁矿、铜矿等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金属矿采选加工业为主,包括土砂石开采加工业等非煤矿采产业,现有企业36户,形成了年产300公斤黄金、14万吨铁精粉、1.5万吨铅粉、1.5万吨锌粉的生产能力,开发麦饭石产品500多种。
(三)优化承接环境情况
为更好地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奈曼旗下大力气优化产业承接环境,多角度、深层次提高投资、发展的环境承载力。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高交通、供电、水源地和物流等基础设施水平。优化产业布局,加强规划,合理布局产
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集群,提高全旗经济的集约化程度。围绕“一个中心、两个重点和三条发展轴”集中发展奈曼旗特色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形成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明显改善全旗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严格进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资源消耗评估,建立企业节能减排准入制度,大力倡导清洁生产,优先发展节能、节水、节地等资源节约型企业。
(四)重点产业发展和布局情况
1.建材产业。以发展水泥及水泥制品为主,现有企业72户,形成了年产300万吨水泥熟料(中联水泥年产150熟料万吨,宏基水泥白音昌原址年产熟料20万吨,宏基水泥技改项目建成后年产熟料120万吨,昱祥水泥、青龙山水泥两户粉磨企业年产成品水泥80万吨)、5万吨覆膜沙、4万吨孚盛砂、10万立方米矽酸盐制品、5万吨玻璃及玻璃制品的生产能力。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5.4亿元,完成增加值5.1亿元。重点企业:中联水泥(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及9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仁创沙产业、东昇玻璃制品等。重点在建项目:总投资6亿元的宏基水泥技改项目(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及4.5兆瓦余热发电项目)。
2.化工产业。以发展活性染料和医药化工为主,现有企业29家、化工产品56种,形成了年产7000吨磺胺、12万吨硫酸、6000吨活性染料、6000吨H酸、4万吨氯磺酸、4万吨硫酸钾、4万吨盐酸、1万吨对位酯的生产能力。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完成增加值23.1亿元。重点企
业:明州化工、克瑞特化工、天擎化工、青龙化工、塞北制药、海雨化工、翔意化工等。重点在建项目:投资1.2亿元的佛山南海北沙制药医药中间体项目(年产7000吨磺胺)、投资0.9亿元的天擎化工工业杀菌剂项目(年产1万吨工业杀菌剂及相关产品、600吨农用及卫生烟剂)、投资0.8亿元的大连染化液体硫化黑项目(年产3万吨液体硫化黑)。
3.金属矿采选加工业。以发展金属矿采选加工业为主,包括土砂石开采加工业等非煤矿采产业,现有企业36户,形成了年产300公斤黄金、14万吨铁精粉、1.5万吨铅粉、1.5万吨锌粉的生产能力,开发麦饭石产品500多种。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7.5亿元,完成增加值4.5亿元。重点企业:新型镍铬复合材料项目、霸王扣金矿、大三家子铁矿、天地矿业、蒙豪矿业等。重点在建项目:蒙豪矿业铅锌矿探采项目(日处理矿石200吨生产线及配套设施)。
4.装备制造业。以打造东北地区机械设备制造业配套车间为目标,吸引普通机床、数控机床、汽车配件、成套设备、铸件加工、大型智能机械设备等行业入驻,现有机械制造与冶金企业14家。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完成增加值4亿元。重点企业:泓海机械、津蒙线缆等。重点在建项目:投资1亿元的鸿胜重型机械设备制造项目(由遵化市盛世天豪重型矿山机械厂投资建设,年产20万吨耐磨材料及矿山成套设备项目总投资1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年产20万吨耐磨材料及相应的矿山成套设备,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税金3000万元,安置150人就业)、投资0.5亿元的品乘钛合金产品加工项目(年产3万吨钛合金产品,总投资5000万元,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税金1000万元,可安置80人就业)。
5.轻工食品加工业。以生活用纸、食品、服装制造、农
畜产品加工为重点,现有粮油加工、牲畜禽类屠宰加工、食品加工、酿酒、木材加工、服装加工、皮绒加工、工艺品加工、印刷、纺织等企业110户,形成了年梳绒2万吨,加工服装1000万件、万寿菊2000吨,屠宰肉鸡1000万只、肉牛10万头、羊30万只、生猪30万口的生产能力。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52.3亿元,完成增加值15亿元。重点企业:博浩生物、朵兰纺织品、铁骑王酒业、蒙和吉乳业、老哈河粮油、宇鹏肉食品、华宝麦饭石等。重点在建项目:投资0.8亿元的森亚糖业冰糖项目(年产7000吨冰糖、1万吨绵白糖)、投资0.5亿元的聚信通手机项目(年产手机50万部)。
6.能源产业。以发展风电、生物质能、光伏发电、石油探采等能源产业为主,现有企业8户,形成了年发电10万千瓦,生产原油10万吨的生产能力。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2.4亿元,完成增加值0.7亿元。重点企业:辽河石油探采、国电龙源风电、鑫辰林木质电厂等。重点在建项目:投资分别为5亿元的国电内蒙古电力巴彦塔拉风电场(一期装机规模4.95万千瓦)、华电秦天图布日格风电场(一期装机规模4.95万千瓦)、中节能永兴风电场(一期装机规模4.96万千瓦)项目。
7.硅沙产业。依托丰富的沙资源优势,全旗依沙而建的企业已发展到10多家,年吞沙规模50万吨以上。我旗先后建成了年产3.5万吨标准瓶的东昇玻璃制品公司、年产30万立方米灰砂砖和仿真花岗岩系列产品的华鑫矽酸盐制品公司、年产2万吨覆膜砂(新型精密铸造材料,用于机械制造业)和5万吨孚盛砂(新型压裂防沙支撑剂,用于石油开采业)的仁创沙产业园。同时,我们在推进已有企业扩大生产能力、鼓励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按照国家产业方向,策划编制储备了一批硅砂系列开发项目。
8.商贸物流产业。全旗已建成各类大小专业批发、综合市场40多个,现有7个大型商场,50多家专卖店,100多家连锁店。全旗现有物流企业35家,华明、蒙东等大型物流园区初具规模,物流从业人员2000人以上。老哈河粮油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定为AAA级物流企业。
9.文化旅游产业。全旗现有各类文化经营场所217家,从事文化产业人员1000多人,每年上缴税金达100万元。
此外,玉米生物科技等重点项目建设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已与投资60亿元山东雪花玉米深加工、30亿元浙江梦家园玉米生物科技、26亿元紫农(北京)科技(奈曼)共生园、22亿元亿粒沙材料科技亿粒沙硅砂产业园区等项目正式签约,正在推进各项前期工作。
三、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项目建设资金配套问题。
奈曼旗是国家级贫困旗,可用财力不足是基本旗情。一些政策倾斜项目和民生事业,都需要地方配套资金支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会存在经费短缺、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资金匹配增长与地方财政收入困境之间矛盾突显。
(二)项目核准审批难问题。
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对于一些因为投资数额大需要自治区和国家相关部门核准审批的重点项目,存在审批
手续多、审批时间长等问题,加大了项目的审批难度。
(三)当地资源环境保护问题。
在承接中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难免会有对资源环境污染高的企业和项目,如何减少对当地资源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也应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
四、下一步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作思路和举措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在中西部地区着力培育和壮大一批承接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经济实力雄厚的重点经济区(带)”要求,自治区拟设立“蒙东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为奈曼旗发展当地社会经济提供了重要契机。在这一大背景下,奈曼旗必须紧紧抓住承接产业转移重要契机,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在产业发展上寻求新突破,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承接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把握承接产业转移契机积极发展建材、化工、金属采选加工、轻工食品加工、装备制造、能源等主导产业,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与发展环境,落实好与中东部地区产业对接,充分发挥我旗特有的区位优势,积极融入东北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的大范畴,成为连接辽宁“五点一线”经济带和内蒙古东部五盟市经济带的一个重要纽带和支撑点,力争到2017年,将奈曼旗建设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充满活力的蒙东经济门户旗县。
一是抓住承接产业转移契机,坚定不移地发展“煤-电-冶-建”循环经济、机械加工制造及以玉米深加工为主导的生物科技产业。随着巴新铁路的动工修建,奈曼旗将成为内蒙古距离港口最近且有运煤专线铁路直达的地区,这就为冶金、装备和机械制造、发酵工业等高耗能行业的投资人找到了政策、能源、运输、土地及劳动力成本等最佳结合点。发展这些产业,奈曼旗特殊的区位是根本,铁路等通道建设是前提,电厂等能源建设是核心。因此要以现有园区为基础,全力推进铁路、电厂和电网建设,做好与中东部地区产业对接,积极引进发达地区冶金、装备制造等相关企业和项目,促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逐步形成园区小循环、区域再循环、区位大循环的发展格局。到十二五期末或更长的一段时间,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进一步提升工业的带动能力。
二是依托现有优势,大力开发新资源新能源。充分开发利用奈曼旗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提升用沙企业创新、科研和生产能力,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产值。依托奈曼旗秸秆资源丰富的优越条件,推广秸秆板材、秸秆制气等综合利用技术,拓宽秸秆综合利用空间。充分利用奈曼旗风能较丰富、沙地面积广、光照充足等条件,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等新型电力能源产业,推进在建风电项目早日建成发电,力促光伏发电项目落地开工。逐步做大沙产业、秸秆等农林剩余物综合利用产业,大力开发新型电力能源产业,合理开发利用新型能源,把奈曼旗建设成为蒙东地区沙产业和绿色新型能源产业基地。
三是努力壮大物流及仓储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物流业由传统物流逐步向现代物流转变。大力发展第三方
物流和“飞地经济”,全面推进物流业与其它产业的融合,提高物流业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构建奈曼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与通辽和东北经济区物流信息平台的对接。加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物流企业运作效率。加快建设培育一批重点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促进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推动物流业长足发展。
四是积极发展旅游产业。立足奈曼旗沙漠风光、民族历史风情等软资源,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交通地理条件,重点培育契丹民族与蒙古族风情文化、中华麦饭石文化、沙漠文化、生态农业文化等知名文化旅游品牌,通过承接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引进文化旅游资本运营、文化经纪人产业,切实增强文化软实力,将奈曼旗打造成为距北京、天津、沈阳等大城市最近的原生态文化旅游休息圣地。
五是着力打造无公害现代农牧业基地。依托奈曼旗已有的农牧业基础和极大发展潜力,加大产业对接力度,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实施好粮食增产工程,开展农业科技示范,保持并扩大粮畜总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地处“中国黄金玉米带”的优势,继续打造优质玉米主导产业。以绿色、有机、无公害为方向,发展高产、优质、特色、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扩大高效作物种植和特色养殖规模,大力发展蔬菜、林果、有机杂粮、肉鸡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继续推进特色农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打造优质农畜产品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努力把奈曼旗建成蒙东地区重要的无公害有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吸引京津及其它大中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
五、对进一步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实施优惠的区域产业政策。今后几年奈曼旗的产业发展重点仍然是发展建材、化工、能源、装备制造、轻工食品加工、金属矿采选加工六大优势主导工业,但发展过程中受项目核准、资源配臵、土地等条件限制,建议国家、自治区在优势产业发展、项目核准、资源配臵等方面实行差别化政策,对像奈曼旗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应适当降低准入门槛,最大限度支持重点产业发展。
二是政策制定要具体。国家在推进承接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制定全局性、指导性政策举措,落实到具体细节实施上,建议国家和自治区出台与承接产业转移配套的具体扶持政策,以方便地方发展和政策进行有效对接。
三是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奈曼旗是国贫旗,受地方财力限制,旗财政对一些大项目资金配套乏力,建议上级在承接中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方面提高投资标准,减少或取消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资金,以帮助我们加快脱贫致富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