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公选参考资料

时间:2019-05-13 23:00: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研工作公选参考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研工作公选参考资料》。

第一篇:科研工作公选参考资料

科研工作公选参考资料汇编(来源于互联网)

关于如何加强科研工作的几点意见...............................2 中小学教学科研意义和作用....................................6 中学教师参加与教学密切相关的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6 怎样看待做教育教学工作和从事教育科研之间矛盾...................7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的科研工作及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7 卢连大厅长在第五次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1 青年教师如何在科研工作中提高自身科研能力......................13

关于如何加强科研工作的几点意见

一、如何加强科研课题过程管理

管理出效益,对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都是如此,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更是如此。以往学校教育科研之所以效益不高,和学校疏于教育科研的管理不无关系。当然也是和学校对教育科研的认识以及具体操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育科研课题的过程管理,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指从开题到结题的全过程,一种是指除了开题和结题的中间过程。这只是范围大小的不同,对我们研究问题的影响不大,这里主要谈教育科研的中间过程的管理。

教育科研课题的过程管理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它是科研能不能正常实施,能不能取得实效的关键。有位老师说他们学校的教育科研流程是:申报(随意)——遗忘——上级催缴——剪剪贴贴抄抄。这决不是某一所学校如此,而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样的过程就是没有进行管理,也是不可能出成效的。

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教育科研课题的认识不足,把科研课题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认为是游离教育教学之外的多出来的事情,认为不是教师能够做的事情,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没有关系。这种种错误认识造成了对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松懈乃至缺失。这里既有学校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师方面的原因。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当然问题主要是出在领导层,课题管理的根本还是要学校的重视,否则即使有了制度也不见得会认真执行。

教育科研课题的过程管理的目的是运用管理手段保证教育科研的正常开展,其主要功能在于督察和指导。督察是了解教育科研的运作情况,是否正常开展,是否遇到什么问题。学校督察教育科研的进展需要学校科研制度的保证;指导则是帮助教师解决教育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学校内部的科研督察可以安排定期的检查汇报,还可以组织座谈、交流、研讨等活动。教师教育科研出现停滞现象,可能是因为不重视(忘了有这回事情),懈怠(怕麻烦),对这种情况,应结合科研制度予以帮助;对于教育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或者不得法,则应予以指导,也可以邀请专家参与诊断。

加强对教育科研课题的过程管理,也包括对教育科研过程中的档案资料的管理。教师在教育科研过程中形成的研究教案,集体评议的记录,研究课上课的报告等,这些材料既是一定的研究成果,也反映了研究过程。

为使教育科研能够切实实施,在审批立项时就要对教育科研的操作性予以充分重视。否则即使立项了也无法实施。

教育科研结题也要改变以一篇论文交差的惯例。单一的教育科研报告或一篇论文容易导致过程落空的情况,因此结题时应当附加研究过程的资料。

当然,学校在过程管理中制定适当的奖惩制度也是必要的。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

①选题→②文献综述→③形成假设→④选择研究方法→⑤对变量进行分类→⑥选择被试→⑦制定研究方案→⑧资料收集和整理→⑨得出结论→⑩撰写科研报告。

1、中小学教育科研过程的主要内容

计划:研究活动的设计、人员分工等 执行:按计划执行 检查:是否回到研究的目标上 总结:对经验进行提验梳理

2、中小学教育科研过程之一:开题

(1)开题的意义。

使研究人员知道,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什么;请专家或行家对课题进行思考,提出意见,集思广益;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2)了解课题的来源,区分课题的级别。

对课题重新认识,研究人员目标共识,研究任务能否达成,研究方法与问题思考,落实研究的具体方案。

(3)准备工作。

讨论研究具体方案、研究人员分工子课题、分解搜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要回答下列问题:研究现状与进展、采用的主要方法、研究的设计、主要措施(分阶段与步骤)、研究人员与研究任务落实、可能有创新的地方或有困难的地方。

(4)开题会程序。

邀请哪些人参加活动(课题下达单位或委托有关单位专家参加、相关领域专家、领导(给保障)、课

题研究的所有人员)。

主持人是谁(课题内部找人、课题外的人主持(校长、规划办)、重点课题,原则上是下达课题单位派人)。

基本程序:介绍来宾、课题组作开题报告、课题组补充、参会人员互动交流、承担单位领导作保障性讲话、课题组表态。

3、中小学教育科研过程之二:活动(课题研究的关键)(1)研究人员的培训 主持人对项目的具体分析、学习课题有关理论、参加课题下达单位的培训。(2)课题研究活动的设计 课堂观摩、课外实践、研讨会、讨论课题研讨中出现的问题、有关材料的分析。

(3)调查与测查

设计问题(针对性与有效性)归因分析(合理性与科学性)调整课题目标(在实验中期可以调整——微调)(课题组不能对自己的课题作测查。测查单位:应该是课题下达单位或其他相关单位)(4)研究反思 研究计划调整、研究过程调控、实验因素与非实验因素的调控、研究人员的调控。

4、中小学教育科研过程之三:资料

理论性资料:著作、论文、法规文件、现状与调查数据。计划性资料:方案、计划、开题报告、子课题方案、实施意见。基础性资料:研究人员已有成果、研究保障(工作量制度)、研究的条件。

专题性资料:专题报告、专项总结、专项调查、专项讨论、专项测查。过程性资料:管理手册、教案、课堂实录、课后分析、观察记录、典型事例、反思记录。实效性资料:考试题与考试成绩、小制作小课题研究、实物教具、获奖证书。总结性资料:阶段总结、中期报告、研究报告(成果)、工作报告(实施)、调查、测查报告、论文著述。影象资料:照片、展版、光盘、录象带、磁带。

5、中小学教育科研过程之四:结题

(1)研究报告(这是做课题最重要的成果,评审最重要的材料)

背景、研究设计、主要措施(为成果产生的主要措施)、主要成果(核心)、问题(深化研究或其他人研究的话题)。

(2)工作报告(课题开展中做了哪些工作)

课题的由来(下达任务单位)、研究进展(分类写:培训、调查、活动等)、人员安排、经费使用。(3)原始资料

调查表、测查表、论文改动记录、教师教研笔记、统计分析原始表。(4)物化成果

论文、大会交流稿、著述(出版的论文集、教师发表的论文、教材、教师发表的教案、评课集,专著(集中主题,有自己的观点))、研究报告、专题报告、教材。

(5)结题形式 专家通讯式(集体与个人)材料结题 专家会议式(现场结题)(6)结题会议程(由下达课题任务单位主持评审)介绍评委 课题组作研究报告 课题组作工作报告 课题组成员补充 答疑 休会、专家评审 宣读评审意见 颁发结题证书 专家讲话 领导讲话 课题组讲话 评审组成员:人数5——9人 课题单位可以建议评审专家,由课题下达单位聘请专家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内容

1、制定学校教育科研制度

学校教育科研制度是学校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基本的相对稳定的方针与政策。良好的教育科研制度是学校做好教育科研工作的根本保障。

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制度主要有8个方面的内容:

(1)规划制度。教育科研的周期一般比较长,所以学校对于科研工作应当有一个规划。如《“九五”科研规划》、《2000年科研规划》等。学校教育科研规划一般来说应当对学校教育科研的长远目标、任务、主要研究内容、发展阶段和要达到的水平做出明确的规定。

(2)立项制度。立项就是对课题进行论证,并将通过论证的课题列入学校研究计划,纳入教师正常工作的管理措施。中小学的教育科研,不论是上级下达的研究任务,还是教师个人申报的研究课题,都要经过申报、论证、立项的手续。质量和效益的课题还要积极向县(区)、市(地)、省和国家申报,争取列入本县、本市、本省至国家的教育科研规划中。

立项制度的作用主要有:(1)、有利于科研管理部门掌握本校科研的实践情况并加强管理和服务;(2)、有利于加强科研与教育教学工作的结合,引导教师选择那些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都较大的课题进行研究;(3)、有利于提高课题的可行性、科学性和成功率;(4)、有利于学校教育科研有一个头尾齐全的过程。

(3)学习制度。搞教育科研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新的要求,它需要教师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实践证明,没有学习伴随的科研常常是水平较低的科研。中小学教师在科研方面需要学习的

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科研方法知识;二是自己课题研究内容方面的知识。

(4)检查指导制度。检查指导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已立项的课题进行定期汇报,以及科研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现象、方法和措施进行诊断指导等。

(5)经费使用制度。科研经费是为了满足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基本要求而设置的一种经常性支出的费用。学校搞科研要有一定的经费保障,并对经费的分配和使用做出明确的规定。

(6)成果管理制度。中小学教育科研应特别重视对教育科研成果的管理。要对科研成果的形式、完成时期、验收的标准以及推广的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

(7)目标考核制度。目标考核制度是把教育科研工作的目标要达到的程度列入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的考核指标之一,列为科研室、教研组和教师个人业绩的考核指标之一。从而把教育科研当做每个教师都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之一,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内容。

(8)表彰制度。表彰制度是对科研人员和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奖励的有关规定。科研奖励有精神奖励、政策性奖励和物质奖励三种。精神奖励是指表扬和发证书;政策性奖励是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和工作量与教师评职、评优、晋升等挂钩,实行科研工作成绩好评职、晋级优先的政策;物质奖励就发奖金和奖杯。在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中,这三种奖励都是必须的。

2、选题立项

选题立项就是根据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和实际研究能力对广大教师申报的课题和其他课题进行论证,从而确定校级研究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并登记备案,公之于众的过程。对于重点课题还要向上级科研管理部门申请立项。

选题立项是学校教育科研管理中不可忽视的环节,许多学校由于忽视了这一环节,使学校教育科研限于一种自生自灭状态。以至于学校究竟有多少个课题,有谁在搞课题研究都不知道。由于没有立项还使那些有了一定效果的科研成果成了有尾无头的研究,大大降低了成果的可信性和科学性。所以,加强学校科研的选题立项管理是教育科研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中小学校选题立项工作一般步骤如下:

(1)学校公布科研的重点方向和基本要求或招标课题,下发《课题申报表》。(2)广大教师根据学校的重点和自身的情况填写《课题申报表》,申报课题。

(3)学校里组成专家评审组,对申报的课题进行论证,论证的标准主要有实效性、科学性、创造性和可行性。将既能完成又对学校工作有较大促进作用的课题列为重点课题,给以重点支持。影响力较小的课题列为一般课题,而那些没什么作用或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的课题,则不能立项,也可以请申报人修改后再论证。

(4)将通过论证的课题,一方面列表公布,一方面分别建立研究档案,开始全过程管理。

3、制定学校教育科研计划

中小学教育科研计划按时间分主要有年度计划和学期计划,按内容分主要有科研计划和课题研究计划。科研活动计划是全校科研活动的安排;全校的课题研究计划主要是对学校的重点研究项目和已立项的科研项目的研究进程做出安排。

4、培训队伍

教育科研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教育事物的真相、性质和规律,并获得科学结论的活动。不掌握一定的教育科研方法和本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与信息,是很难取得较大成果的。

中小学科研培训可以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定时培训与随时指导相结合,专家讲座与自学相结合等办法来实施。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以下几点:

(1)把科研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之中,把加强科研培训当做提高教师质量的重要手段,把科研能力当做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2)制定教师科研学习的规章制度。例如,哈尔滨市第七十二中学,每两周就拿出一个下午做为科研学习时期。

(3)课题研究开始实施之臆,一定要以课题的参加人员进行培训,从而保证参加人员能够掌握必要的研究方法,了解必须要求,尤其是搞教育实验研究,不培训就很难保证实施的科学性,甚至可以说,不培训就不能搞实验。

(4)学校要为课题研究人员的学习提高提供必要的条件。例如,为研究人员订阅资料、购买图书,支持研究人员外出开会参观学习等。

(5)要注意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指导教师的正确操作来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6)要注意通过注意力的验收来引导教师逐步提高教育研究的科学化水平。

5、组织研究

组织研究就是组织协调学校内的研究力量,以原课题组为基础,开展教育科研,并为研究提供相应支持与服务,在这一环节中,应注意以下四点:

(1)应充分尊重课题负责人的意见,给课题负责人以较大的自主权和宽松民主的环境。(2)要协调好各课题研究之间的关系,注意发挥各项研究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

(3)要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研究条件,做好支持与服务工作。科研管理人员要强化服务意识。(4)组织好学术研讨与交流工作。

6、检查指导

检查指导是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检查并在检查过程中以指导的过程,这一工作是科研管理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科研管理人员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在检查指导中,应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1)发现问题,纠正错误。科研管理人员要能够发现研究过程中那些明显的违背教育教学规、教育科研规律和不按研究计划进行的问题,并及时地加以纠正。

(20恭请专家会诊,倾听专家意见。对于自己把握不住,拿不准的现象与做法,一定要请教育科研专家来帮助研究,有时还要组成专家组进行集体“会诊”,并请专家提出宝贵意见和改进措施。

(3)根据专家意见,做好阶段性小结,并把小结内容存入研究档案,即使不请专家,也要要求每个课题组,每个月或至少两个月进行一次正式的阶段小结。

(4)根据检查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以后的改正措施,对前几个环节中的内容进行反馈调整。需改计划的就改计划,需要改课题名称就改课题名称,以确保研究更科学、更实际、更有效。

检查与指导便于总结经验,更好地完善计划,从而保证研究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下去。

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的特色之一就是管理者和管理部门承担着比其他管理更重的指导责任。

7、评估验收

中小学校内部的科研评估验收,主要是对校内课题研究的评估验收。评估的内容主要以下几个方面:(1)课题的价值与意义。主要考察该课题的理论价值与实际价值,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等。

(2)研究计划的科学性、完备性与可操作性。科学性包括:①课题名称与研究内容是否一致,是否能代表该项研究,精炼程度如何;②研究假设的表述是否正确;③研究措施是否得当、科学;④研究方法是否可行,是否科学;⑤整体研究思路是否清晰;⑥研究阶段的划分是合理,等等。

计划的完备性是指研究计划是否将整个研究过程中大的因素和应采取的必备措施都说明白了,都计划安排好了,有没有丢项和漏洞。例如:搞心理素质方面的研究,而没准备好检测心理素质的理表或方案,就是不完备的计划。

计划的可操作性是指计划内容的明确性和可行性,也就是说,让人一看就知道如何去操作。尤其是教育实验计划,一定要对自变量下操作定义,把实验措施解释清楚。

(3)研究过程的科学性。研究过程的科学性主要考查以下内容:①研究是否按计划进行,研究人员是否按计划中的规定进行操作;②研究人员的科学态度与精神;③研究档案是否健全,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是否及时、客观、科学④是否能够依据实际情况,在需调整原研究计划时,切实以原计划给以正确的补充调整;⑤阶段小结工作做得怎能样,等等。

(4)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价值。主要考察以下内容:①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是否正确,把实验报告写成经验总结就属于表达不正确;②写作的格式是否正确,例如,实验报告就要实验报告的格式去写;③成果中的推断和结论是否科学,是否是在科学的推理、判断和归因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④成效是否显著,是否具有一般性和可推广性;⑤是否验证了在研究计划中提出的研究假设;⑥在理论发展和实际教育教学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中小学教育科研评估验收的程序一般是先由课题组进行自我总结评价,准备好材料上报科研室或科研部门,由科研室或科研部门组织专家对课题进行验收。

在验收的方法上,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定性评价,由专家组通过:①看材料;②听课题负责人汇报;③考察实际研究过程(如听汇报课,开调查会等)④写评语等4个环节来完成评价。另一种是定量评价,包括:①由学校制定科研课题评价表;②课题组自填自评;③科研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评价表进行审核或重新评价,最后得出一个等级或分数。

8、推广作用

中小学教育科研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也不是为了写论文而搞科研,而是为了探索新规律,掌握新理论新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而大力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所以说,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工作,不仅要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还要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只要把推广和应用工作做好,才能真正发挥出教育科研的促进作用。

推广工作要以科学的论证和实实在在的效果为基础,而且只有那些经过了较长时间,多次反复实验证明效果显著的成果,才能推广,应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9、总结提高

总结提高是任何管理工作的末尾环节,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它包括对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全面总结。在学校实际工作中,总结一般发生在年末或课题研究结束之时,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只有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在一次次的循环中,逐步提高管理的艺术与水平。

10、教育信息情报工作

正如教育信息情报工作伴随着教育科研的全过程一样,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自始至终也都应高度重视教育信息情报工作。

首先,科研管理部门要管好教育信息情报,应建立信息情报管理的制度,要管好图书资料,办好信息情报刊物,积极加入教育信息情报网,使学校与外部有一个畅通的信息情报交流渠道。

其次,科研管理部门要学会用信息情报进行管理。应充分发挥信息情报的导向作用、参考作用、反馈激励作用和原材料作用。为科研人员提供大量及时、准确、丰富、新颖的教育科研信息,切实做好信息情报方面的服务工作,例如,有的学校建立了“信息交流早会”制度,就是做好信息工作扔措施之一。

中小学教学科研意义和作用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优化教学方法是课程改革重要又迫切的课题,教师活动是课堂教学设计者和组织者。如何搞好教学科研对提高教学质量抓好学校管理,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通过教学科学研究可以使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有所进步,对于新教师尽快完成角色转换成为合格教师在教研中,怎样把所学知识与教师实践结合起来,从老教师学到许多经验,对骨干教师而言对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从年轻人吸收许多教育新观念,不断修正完整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对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而言通过教研不断升华自己的成功经验,可以带动整个学校教学发展通过教科研,可以凝聚一批人、培养一批人、锻炼一批人通过教科研,是学校的教学工作扬长补短,制定和完善各种制度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的效益。

其次,通过教学科学研究,不仅能有力而迅速地发展科学技术,而且将赋予教师的个人工作生产力和尊严,教师不断地在教育教学各方面不断获取新知识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师观,做创造性教育,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帮助教师具备自主进行教学和研究的能力。

通过教研可以加快教师自身的教学模式的转变。通过教研听课,教师以师生互动,平等参与,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等方面都有所改进,对教师非言语行为面部表情、眼神、点头、摇头、手势、姿势等体态语,教师说话的语气、语调、语速、音量、节奏等辅导语言都对课堂教学有着特殊作用。不少教师课堂教学气势过于呆板,单调和严肃,教师摆着机器人的面孔过于威严,学生处于紧张害怕或戒备,防御状态很不利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轻松幽默的话语含笑的面容耐心的态度,商量的口气等都可以给课堂教学带来和悦,可亲的轻松气氛,比如教师微笑的眼神使每个学生感到温暖,炯炯有神的月光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动作轻柔,学生感到亲切,教师举止大方,学生感到舒适自然等等。通过教学教研,自觉地改进自己,教师中语言、行为、表情的缺点,不断地完善自己是课堂教学更完美。

在素质教育新形式下,全面搞好教科研,注重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的水平自我提升,对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中学教师参加与教学密切相关的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

“教育科学研究,就是通过各种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根据对收集的教育现象的事实材料进行科学地分析与认识,从而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及运动变化的规律。”

中学教师参加与教学密切相关的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意义重大。

首先,促使深入反思教学问题,提升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通过参与教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进一步反

思教学工作,清楚哪些教学行为是恰当的,哪些还存在问题,这样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避免重复同样的错误,并且以更好的方式解决。

其次,是创新教学的基础。学校要发展,教学要创新,而教学创新,自然离不开教学一线的老师。若想有效地实施创新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首先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素养,在此基础上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才能行之有效地展开。

最后,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职业作为特殊行业,必须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而专业知识是教书育人的基础。作为一名教师,脱产进修深造不现实,唯有“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而参加与教学密切相关的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名一线教师应必备“教科研素养”,并在研究过程中提高教科研能力。有人说得好“当我们把一项工作作为不得不去完成的任务时,我们的工作是被动的,是只能达到工作要求的最基本的内容,是浅层次的;当我们把一项工作作为一项研究课题去完成,我们的工作是主动的,是开发性的,是深层次的,其效果能达到最高要求,并能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怎样看待做教育教学工作和从事教育科研之间矛盾

教育研究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基础的,以发现或发展教育科学知识体系为向导,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活动。简言之,就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新的未知的规律,以解决新问题、新情况。它具有目的性、移植性、多样性、规范性、人文性和创新性。

教育研究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当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遇到问题时,教育工作者就会就这个问题进行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中也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从这些问题选择课题进行研究能发挥教师优势,对提高教育质量有很大帮助。但与此同时,教育教学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也存在一些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研究是否有意义,学者进行教育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因此,教育研究的课题选定是非常重要的,不能脱离社会现实。有些没有从事教学工作的教育研究者,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很好的掌握一些教学工作的基本问题,单向的,片面的去进行教学研究,脱离了社会实际,没能很好的为教学工作提供很好的帮助,使得教学研究显得有点苍白。其实,教育研究的实际课题,有的强调应用价值,有的强调学术价值,但是最基本的,都应该考虑对当前教育有积极意义。

其次,研究是否具有可行性,有些教育研究看似很有道理,但实际操作起来很难把握,教育研究的者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等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进行研究,但是,也要适当的考虑社会现实存在的问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使教学研究与教学工作能很好的融合。

最后,教育研究选题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界限。很多教育研究课题空泛、模糊、针对性不强,使教学工作者不能很好的把握方向。教育研究者在确定课题时,应尽量选择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与教学工作有关的课题,这样才显得研究成果具有实践意义。

教育研究起源与教育实践,也应该为教育实践服务,它有利于教育思想的转变,建立新的教育理念。有利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是应该帮助学校形成自己的学术文化,提高办学品质、形成自己的特色的,应该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以研究促进工作,把教育研究过程融合在教学工作中。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的科研工作及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了高职高专院校的科研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以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机电工程系科研促进教学的思考和探索为基础,阐明了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提出了加强科研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论文关键词]科研 教学 促进作用

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构建了高职高专院校的育人环境,其根本目的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一、高职高专院校的科研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上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得到学生和社会的认可,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在科研方面的状况却不容乐观,《中国高教研究》杂志社近年来对发表在14家全国教育类中文核心期刊上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1207所普通高职高专院校中,仅有175所院校在14家教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了高等教育科研论文365篇(2008年是262篇),占被统计论文的8.95%(2008年为8.11%),仅占全国普通高职高专院校总数的14.50%(2008年为10.61%),占全国普通高校的5.61%。这些数据与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在普通高校中占61.87%的比例是极不相称的。当然,高职高专院校在其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以及其他方面的科研成果尚未见到全国性的统计数据,但是相对于自然类和技术类科研而言,高职高专院校近年来在教育类科研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果还算比较多的,因此从上述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高职高专院校的科研工作确实相对落后,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思想认识存偏颇。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普遍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教学与科研的认识还存在误区。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应以教学为中心, 把培养人才作为首要任务,科研应该是综合性本科大学的任务,高职高专院校搞不搞科研无关紧要,甚至担心搞科研会影响教学,出现重视教学、轻视科研的现象。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普遍对科研工作缺乏目标和计划,科研兴趣不高,大多数教师的科研目的仅仅是为了晋升职称或职务而发表论文,研究层次不深,成果少,成果的转化也比较困难。

2.科研定位不准确。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对科研工作的内涵、意义和作用,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等研究不够深入,缺乏理论指导,对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色的认识和把握也不充分,因此科研定位不准确,以科研立项的形式确立的科研项目数量很少。在教育主管部门、政府部门以及各类基金资助项目申请到的科研立项课题非常有限,层次也偏低,更是难以组织到一些符合地区经济发展和市场需要的应用性科研项目。“产、学、研” 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只停留在较低层次的产学结合层面上。

3.科研力量薄弱、水平较低。由于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是中职技术学校经过合并、重组、升格而来,建院(校)历史较短、科研基础较差、师资力量薄弱,缺乏科研带头人和骨干,科研经费投入也不足。许多院校教师没有科研任务的压力,没有研究专长和方向。部分教师甚至认为科研就是教研,教研活动就是科研工作,撰写的文章也多局限于教学心得等。部分教师对开展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科研课题申报和鉴定的程序、科技查新的步骤、发表文章的途径等都不清楚,更不用说各类科研基金申报、专利申请等。再加之高职高专学校近年来发展速度快,教学任务相当繁重,许多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再从事科研和科技开发工作,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科研工作普遍是一个薄弱环节,成果少,水平低。

4.科研管理制度不完善。与高职高专院校制定的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和鼓励教学改革的相关措施相比较,科研管理制度则明显不健全,随意性很大。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缺乏完善有效的科研课题申报、项目与经费管理、科研考核、科研成果奖励等科研管理办法和工作制度。特别是科研考核办法和与之配套的激励措施相当乏力,也影响了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

二、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那么,高职高专院校是否要搞科研,搞科研会不会影响教学,应该如何给科研工作定位呢?美国学者纳尔福对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如果以科研为横坐标而以教学为纵坐标,二者的关系类似一个右倾的抛物线,在较低科研水平上,科研的增长由于智力的支持和激励将有利于教学质量的上升,二者是一种互补关系;但到达一定极限点后,由于过多的科研花费过多的时间和资源,反而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这时二者是一种替代关系。笔者认为这段论述对高职高专院校很有借鉴意义,说明在科研水平普遍较低的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对教学的影响是积极的,开展科研工作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笔者所在学校机电工程系近几年以科研促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机电系坚持“科研强系、科研促发展”的指导思想,近几年先后承担了教育部 “数控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 和“国家机械电子工程学生实训(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等十余项部省级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参加了国家863项目“飞行器大型薄壁件柔性工艺装备系统”等三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承担了四川省科技厅“高效、新型线切割机床及GcutSoft编程系统”等六十余项纵横向技术科研项目的研究,科研经费每年保持在100万元以上。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促进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科学研究是教师自我完善与发展的过程,通过科研工作促进教师完善知识结构,更新知识体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术水平,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我校机电工程系近几年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明显提高。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14人,其中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近年来有10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获国家专利10余项,全系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的科研论文100余篇。系主任曹凤教授主持建设教育部首批国家级实训基地——四川机械电子学生实训(师培)基地和中央财政支持的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其建设成果 “校企合作,实现工程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2005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我系科研成果还取得了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一系列突出的教学和科研成果。

2.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参加科研工作的教师,会更好地了解所教课程在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中的作用,能够在自己的科研工作中挖掘到许多新的教育资源,把各类研究项目中收集的素材及其研究成果融入到课堂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中去,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把死的课本知识教活了,而且使教学密切联系生产实际,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社会和市场,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例如数控教研室主任李华志教授在讲授“数控加工工艺与装备”课程时,将自己主持主研的 “CK1420系列高速高精度数控车床”和“CIMS模式下产品创新系统研究” 等省重点科研项目中的研究内容融入到教材和课堂教学中,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她主讲的该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主编的教材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归国博士李刚俊教授将自己主持的省科技厅重点科研项目“小功率风光互补发电设备”、省留学人员科学基金项目“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新型工装研究”等科研项目与学生的毕业设计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到老师的科研和科技开发项目中,在实践中真题真做,有效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3.促进专业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学校有特色和影响力的优势专业,是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积极有效地开展科研工作有利于及时掌握和不断地跟踪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更准确地理解本专业的特点、研究方法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把握专业方向,促进专业建设,提高办学水平。例如我校机电工程系承担了大量的数控类和先进制造技术类的科研和科技开发项目,对国内外数控技术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该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典型工作任务都非常了解,使数控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比较准确,能够根据专业发展情况不断地调整、优化和有效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因此该专业建设取得突出的成绩:先后成为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和省精品专业,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专业实训基地被教育部、财政部遴选为中央财政支持的数控技术实训基地。

科学研究的展开还有利于专业办学条件的改善,包括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的改善和更新、图书资料的充实等。近年来,我系利用科研项目经费购置了100余件仪器设备并用于教学,总经费超过8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数控技术实训基地获得国家250万元经费和合作企业400万元设备支持,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电加工实验室”获得省教育厅50万元项目经费支持。机电系还在校级科研项目经费(约60万元)的支持下自制了“基于PLC控制的物料仓储系统”等50余套实验设备,用于开设8门实验课,在专业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我国高教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以科研促进教学则是培养这样人才的有效途径。科研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活动,吸引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之中,是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我校机电系通过开展系列特色科研和课外科技活动,组织设立科研兴趣小组,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和课外科技社团等,不断促进了学生自主研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近年来,学生在全国数学建模、电子竞赛、机械创新大赛等比赛中,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例如数控专业学生钟耀同学经过层层选拔,参加全国首届数控技能大赛获最高荣誉奖,2007年我系3名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一等奖,2009年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获一等奖。在科研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但加深了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

了学习兴趣和效果,而且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5.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学术氛围是以师生为主体创造并共享的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当一所学校的科学研究开展得十分广泛、学术繁荣、学术风气浓厚时,将对学校文化产生深刻影响。教师将自己的科研内容、研究方法、科技成果等通过各种学术讲座、技术报告、研讨会等形式面向学生发表,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师生间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有利于积极向上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创造有利的校园环境。例如我系在教师和学生中开展了一月一讲的学术研讨会,由系教学和科研骨干将自己的研究内容与同行和学生探讨和分享,在师生中营造起良好的学术氛围,有效地促进了教风学风建设。

三、高职高专院校加强科研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1.转变观念、增强科研意识。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从事研究,在研究背景下实施教学,不仅能得到技术领先的成果,更能培养锻炼出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增强高职高专院校和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积极性。把科研作为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2.准确定位。不同类型、层次和特色的学校,因其社会功能不同,科研的实力和条件不同, 科研的定位也必然有所不同。高职高专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培养大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这类院校应该把科研的着力点放在对教学的贡献上,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来进行科学研究。研究课题应重点定位在地区性技术应用型项目与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两个方面。强调技术应用项目研究,把研究重点放在一线生产、技术、设备应用、质量、管理等方面,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既是高职办学定位的本质要求,也是高职高专院校发挥自身优势,构建有别于普通高校科研特色的需要。其意义在于不仅要把学校建成区域性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心,而且还要努力使之成为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的研发中心和技术推广与应用的社会服务中心。

3.整合资源、培养团队。高职高专院校应找准自身优势和特色,重点扶持那些在地区或行业有一定影响、具有较强研究实力和水平的系部和专业群,加强自身和各种社会资源的整合力度,尽快打造一定数量的科研团队,以团队为基础进行科研和科技开发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和资源,争取到国家、省部和企业的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促进学校的科研实力和办学层次再上台阶。目前我校根据自己在电子和机械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整合资源,建立了12个教学和科研相互融合的教学科研团队,这些优秀的教学科研团队为学校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深化改革、加强管理。高职高专院校要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教学和科研相互融合的机制,提高科研管理和服务水平。特别要建立完善教师的科研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措施,鼓励教师多出成果,出高水平的成果。例如我校近年来深化科研改革,制定了《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等一系列的科研管理制度,将教师主持和参加的各类科研项目和技术服务工作都按一定的原则进行量化,可计算出分值,将讲师及以上的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量都纳入对系部和教师的年度考核指标,对考核优秀的系部和教师分别进行力度较大的奖励。这些制度的制定和有效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我校的科研工作和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重要意义

开展科研工作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基本届性之一。国家教委在《关于改革向等学校科学技术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开展科学研究既是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促进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而要。必须置于重要的地位,积松开展”。田此,尚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是高等教育属性的体现,离开了科研工作也就无从体现现代高等教育应有的特点。现阶段,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具体如下:

(一)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科研与教学是“源”与“流”的关系,教师利研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帅队伍的教学水平,使国内外利较前沿的内容及时反映在教学上。

高职院校的教师虽以教学为主,但如果脱离了科研工作,则难以激活教学,提高教学质坦,也难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o

(二)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右放手段没有一流的师资,就没有一流的高校。加强教师科研工作对于提高师资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尚职院校的教师学历、职称相对较低,科研意识淡薄,这与南职院校建立“双帅型”教师队伍的要求还省很大差距,“双师型”要求既会教学义懂科研,既了解知识又懂技术。教师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可与生产第一线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解企业的先进技术,从W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团此,要想提高师资水平,从事科学份院活动是必由之路o

(三)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是提高学校声誉的重要途径一个学校的社会认可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质 显,二是教师的学术水平。清华、北大之所以能成为我国顶尖级高校,重要一点便是其科研力量雄厚,学术水平高。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同时,也应在科研水平的提高上下工夫,只右项目多了,质量高了,社会的认可度才会上升,才会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卢连大厅长在第五次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吉林省高校工委书记 吉林省教育厅厅长 卢连大

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组长

(2011年4月19日)

同志们:

省教育厅召开这次全省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为的是回顾和总结“十一五”以来教育科研工作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全面部署“十二五”期间我省教育科研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这对于开创我省教育科研工作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尤其在“十一五”期间,我省教育科研事业得到了健康发展。“科研兴教”战略得到落实,全省教育科研网络基本形成,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日益活跃,有效促进了行政官员、学校校长和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推进我省教育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教育改革不断取得成效的一个先导性条件。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事业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迫切要求教育科研工作充分发挥理论先导作用,为教育改革发展保驾护航。今年2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考察时,对教育科研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树立大局意识,为国家教育科学决策提供服务;二是抓住关键问题,努力破解教育改革发展难题;三是运用科学方法,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规律;四是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和质量。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教育科研工作的谈话精神,结合我省和本部门的工作实际,积极回应时代的要求、国家的需要、人民的期盼,把精力和热情聚焦在破解制约教育改革发展中难题上来,推动我省教育科研事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意见。

一、提高认识,落实教育科研的理论先导地位

我理解,教育科研工作的理论先导地位取决于它的双重性质,即教育性和科学性。从研究对象看,教育科学的任务是解释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其目的在于归纳和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这是它的教育属性,表明教育科研工作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和学校在思考本地区、本学校的改革发展问题时,要把教育科研工作纳入其中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努力增强教育科研工作的服务能力。从工作性质上看,教育科研又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工作,它不以人才培养为目标,而是为了增进人们的知识,利用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和逻辑规律来解释教育的新现象、新发现、新理论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这是它的科研属性,其成果对于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先导意义。这就要求各级领导要以“教育家办学”的总要求,按照教育规律发展教育事业,按照办学规律搞好学校建设,切实把办学方式转移到依靠教育科研工作上来。同时,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也要牢记服务宗旨、遵循科研规律,始终瞄准那些教育改革发展中显现的重大问题、疑难问题和

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依据。

二、加强领导,为教育科研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近年来,我省教育科研工作普遍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重视,不少学校领导亲自挂帅主持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实践证明,各级领导的支持与推动,是教育科研工作健康发展的关键。当然,教育科研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相比很容易被当做“软”任务,也很难与学校领导的政绩、与学校的“升学率”等硬任务挂上钩,所以普遍得不到高度重视。因此,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切实把教育科研工作摆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议事日程,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和管理。一要引导教育科研的正确方向,坚持教育科研为决策服务、为改革发展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动摇;二要进一步强化省、市(州)两级教育科学领导小组的职能,确保它们在重大事项决策中的核心地位;三要加大投入,加强机构建设,凡有条件的学校都要设立教研所(室),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教科研工作,进一步完善省、市(州)、县(市、区)、校四级教育科研网络;四要加强教育科研队伍建设,重点是要组建一支以专职教育科研人员为骨干,专、兼、群相结合的教育科研队伍;五要建立和完善教育科研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鼓励科研人员采取在职进修、脱产培训、岗位锻炼等多种方式提高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鼓励教育科研人员与一线教育工作者合作开展研究,鼓励中青年科研人员承担重大课题,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提升科研素质和水平;五要引导和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为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和教育科研的全面普及搭建更为宽广的平台;六要进一步发挥各级教育学会等群众性学术组织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推动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

三、强化管理,创新教育科研的体制和机制

良好的管理是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保证。必须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机制创新,把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释放出来,促进我省教育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为此,一要建立多层次教育科研协作机制。提倡地区和学校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协作研究,加强工作交流、联合攻关,实现学校、区域乃至各类教育之间的科研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二要创新教育科研项目管理机制。省、市(州)两级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切实承担起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管理和规划职能,做好教育科研课题的评审、立项、日常管理、结题、成果鉴定、评奖、推广等工作。逐步建立起重大教育科研项目招标制度,特别是对那些党和政府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切的热点问题,以及教育教学和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要予以优先立项、重点支持。三要建立学术交流的工作机制。凡有条件的部门和学校,应主动组织或承办各种教育科研学术交流、成果展示、专题研讨和学术讲座等,支持教育科研人员参与省内外、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学习、借鉴和引进先进的理念和成果,提高我省教育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四要完善教育科研成果的表彰奖励制度。继续完善我省教学成果奖评选制度和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制度,规范各地区、各学校、各社会团体组织的各种评比奖励制度,积极宣传、推广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加速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向教育教学实践转化。五要建立健全教育科研工作评估制度。坚持把教育科研工作列入各市(州)、县(市、区)同级政府的教育督导内容,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教育科研机构和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科研工作等进行督导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考核教育工作总体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

四、突出重点,着力提高教育科学的研究质量

质量是科学研究工作的生命,必须常抓不懈,并贯穿于教育科研的每个环节。

一要重视选题工作。当前,我省教育事业面临着发展的紧要关头,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教育科研管理和课题规划部门要时刻关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瞄准那些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引导教育科研人员开展学术研究。“十二五”时期,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国家及我省教育规划纲要,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改善民生,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重点,落实我省《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项目和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为到2020年实现“两基本、一进入”的战略目标打下决定性基础。具体说,到2015年,我省教育普及水平要有新提高,促进教育公平要有新突破,教育质量要上新台阶,人才培养结构要有新格局,教育体制改革要有新进展。在新目标、新任务之下,有许多新的难题需要我们去破解。只有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工作和重要领域确定研究方向,积极回应国家的迫切需要和群众的普遍关切,才能取得突破性的教育科研成果。

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科研原则。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经过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从而构成对具体事物的完整认识过程。在教育科学研

究中,有些理论是从哲学层面进行的有关基本原理的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揭示、阐述、解释教育的现象和过程,探索和揭示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普遍规律,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有些则属于操作层面的应用性研究,目的在于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许多具体问题,并形成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策略、建议、方案等,其重点是回答“怎么办”的问题;还有些则是从教育的具体领域与现象开展实证研究,其目的是对对教育实践进行的理论总结,并把其感性认识和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和一般理论。不论是哪种形式的研究,都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不仅理论要联系实践,实践也要与理论相结合。既要注重“术”的研究,也要注重“学”的研究;既要学会理论思维,把在实践中形成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也要学会实践思维,把科学理论和普遍规律运用到实践中去,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三要重视教育科学的学科建设。学科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学科建设水平是衡量一门学科成熟度和知名度的重要标志。因此,要自觉培养学科意识和学科胸怀,逐步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凝炼、队伍汇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基地建设等方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实际需要,科学规划本地区教育科学的建设与发展,根据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国内外学术动态,瞄准国家及我省的重大需求,明确学科建设的目标和发展思路,凝炼学科方向,确定建设内容,落实实施措施。对那些开设师范教育专业、设置教育学学科的高等学校,更要对教育学学科建设给予人力、物力和政策方面的倾斜,并以学科建设为核心整合各种资源,加强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努力成为我省教育学研究和教育科研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四要坚持科学精神与求是学风。科学研究是一个揭示规律、探索未知、发现真理的艰苦过程,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浮躁。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要自觉提高科学素养,增强问题意识、概念意识和创新意识,纠正那种急功近利、学术不端和行为失范的错误倾向,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保持理论工作应有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力争多取得一些原创性、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繁荣教育科学事业服务。同志们!

今年是“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百事待举、万象更新,教育科研事业迎来了又一个明媚的春天。让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把全部的聪明和才智、精力和热情投入到火热的教育改革发展大潮中去,投入到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宏伟事业上来,共同把我省教育科研事业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青年教师如何在科研工作中提高自身科研能力

青年教师是教育工作中最强的活力,是教育发展的希望所在。教育科研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青年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和增强从事教育科研意识和自觉性;要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或基本方法;多投入、多交流,巩固自身科研成果。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伟长说过:“不上课就不是教师,不做科研就不是好教师!”,我认为,不做科研就不是合格的教师!青年教师是教育工作中最强的活力,是教育发展的希望所在。青年教师应该努力成为教育科研的生力军、主力军。在实际的科研工作中,不仅能锻炼自己,增强了科研意识,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科研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具体指教师应当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知识,具有收集利用文献资料、开发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开拓精神、理论勇气、严谨的治学作风以及执着的奉献精神等。虽然青年教师在某一领域已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但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掌握交叉学科的复合知识、动手能力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在科研实践中,青年教师可以接触到最新科技成果,洞悉并掌握本专业和相应专业的学术动态,从而提高自身素质,改善知识结构,淘汰、更新过时的知识点,并将最新科研成果直接、迅速地反映在教学活动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那么,青年教师如何在科研工作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呢?

一、青年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和增强从事教育科研意识和自觉性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的机体,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探索教学规律,对教材、教法和学

生的特点、差异等因素进行深入的钻研,推出新的教学方法,这就是教育科研的最终目的。多年来,在教育实践中我们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还不是教师能否从事教育科研的问题,而是绝大多数教师缺乏进行教育科研的意识。老教师怕改革、怕影响升学率、怕家长抱怨。而青年教师头脑中则存在诸如“教育科研神秘观”、“教育科研无用论” 等一些错误的观念和意识,还有部分青年教师则把教育科研简单化,认为能写出文章、发表文章就是搞科研等,这就进一步削弱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因此青年教师必须通过学习,牢固认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在观念上进行转变和更新,从而树立全新意识,这就是:青年教师是教育科研的生力军,从事教育科研是每一位青年教师份内的工作;仅仅会教书而不会教育研究的教师,不是新时期的合格教师。这一点对于我们青年教师来说,只要认真学习应该不困难,这一点,我深有感触。

二、青年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

著名足球教练米卢成功地把中国足球带进了02韩日世界杯,并带来“快乐足球”的新型理念,并指出:“态度决定一切。”这一精辟论段应该广泛而深入地应用到教育科研中。只要青年教师有一个良好的态度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具备较高的科研素质,一定会在科研战线中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高地。我认为,青年教师应努力具备六大基本科研素质:

1、有强烈的事业心。

2、要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永保进取心;

3、要探索创新,要敢于怀疑习惯行为和常规做法,敢于探索,敢于创新;

4、要成为精明细心的人,善于留心观察生活,善于从细小的行为中寻求其带有普遍性规律;

5、要脑勤、手勤、眼勤;要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不夸大其词;

6、要有不怕挫折,锲而不舍的精神。

所有这些素质对于一个青年教师搞好教育科研,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十分重要,同样也是象我们这样的青年教师最为缺乏的。

三、青年教师要努力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或基本方法

有人说,搞教育科研很枯燥,其实并不是这样。如果你掌握了教育科研的方法,你就会感到研究过程本身是充满乐趣的。

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千变万化、活生生的人,很难想象,教师不深入研究学生,他怎么能上好课?不了解学生,就没有学校,就没有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师和教师群体。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精神世界的研究者。天天和活泼可爱的学生在一起,难道会枯燥吗?同时通过这几年实际的教育科研工作我深深地体会到:多接触学生,多深层次的进入学生学习、生活世界和心理世界才是科研工作成功的根本途径。

同时,搞教育科研还需要有充足而新型的基础知识作铺垫的。以前我认为搞教育科研不外乎就是确定课题,围绕课题制定方案,开展一些研讨课、写些论文或经验研究就OK了,通过参加多次的相关校本培训、科研专题学习,认真学习各教育名家的教学讲话和相关著作我明白了:我的想法和做法太片面,是不可取的。其实,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就是教育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问题是教师是否是以科研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是否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探讨、总结和创新。我们搞教学科研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路开始,把这一串串的珍珠,用教学理论串起来,那就是一条美丽的项链。因此,作为我们青年教师来说,应该立足于平常每一节课教学与研究,勤写教后反思或随笔,大胆进行对课题的探讨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这就是在搞教育科研。

四、多投入、多交流,巩固自身科研成果

世事都是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教育科研也是如此。作为教育科研的“新人”,青年教师应该多投入时间和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并积极与科研同行交流。最后整理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科研报告和科研论文,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积极整理,把最出色的科研成果展现在大家面前,以此作为自己继续奋斗的动力。把咱们的科研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全面开花结果。

总之,教育科研不是单纯的理论想象,要求我们青年教师紧密地联系实际,重在实践。最后理论的生成都应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过具体的应用;从事教育科研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提高的过程。是研究就需要学习,就会有困惑,有困惑才有研究的价值,当困惑明朗时,我们的科研能力也就随之提高,教学水平也就芝麻开花节节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而又趣味盎然的过程。

第二篇:团委书记公选资料

创世之战

背景:亚当和夏娃违背了神的旨意,在诱惑中吃了禁果,遭到了神的惩罚。该隐和亚伯是亚当和夏娃的两个儿子。该隐是农民,亚伯是牧羊人,因在给神的祭品不同,亚伯受到了神的奖赏,该隐则受到了神的微词。该隐怀恨在心,对弟弟亚伯起了杀心,就把弟弟亚伯杀害了。神对该隐的这一行为激怒,神将该隐驱逐出了神的领域。

这是两个阵营的战争,其中包括神和天使在内。这场战争爆发的缘由是因该隐杀死了亚伯而没有遭到任何实质性的惩罚,还承诺该隐:凡杀该隐的,必遭报七倍。天使长路西法想要有自己的势力,他认为神并不是万能的。玩家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阵营,玩家的出现并非偶然,而玩家的存在和被召唤或许正是这个里世界命运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一切的一切或许也只是一场永远不会落幕的歌剧,每个人在这个舞台上不断重复着自己的台词,而玩家的使命正是用自己的力量将所有的宿命,将一切循环无数次的表演彻底的打破,即使在这之前的几千年里,我们已经反复了无数次,即使这个世界的命运也已经轮回了无数回。但我依然坚信这一点,我们能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开这一段所谓的宿命,打破诅咒,打破宿命,挣脱命运之神的束缚,为真实表世界的带来真的和平与解放。

端倪:神以七日创世,并创造了人,神认为要监督世上的人,于是神造天使。

天使三位三级构成九阶,依次是炽天使、智天使、座天使;主天使、力天使、能天使;权天使、大天使、天使。

塞坦尼尔·托力亚(贝利亚·托力亚):首天使(神所创造的第一位天使),炽天使,掌管时间,对神无限敬仰,拥有优雅高贵的气质,地位尊到坐于神的右席。

神在创造了众多天使后感觉疲倦,使得塞坦尼尔开始发觉神并不是如其想象中完美,自己改名为贝利亚·托力亚,意为“无意义”,讽刺自己先前对神的无限敬仰的可笑。并且为了发泄心中的郁闷而沐浴火山的熔岩,并落下对神的失望之泪。在眼泪与熔岩接触的瞬间,衍生智天使—— 艾哲尔·托力亚。

艾哲尔·托力亚:二代托力亚,拥有双对蓝翼的智天使,诞生自火山熔岩中,意为“神的强者”,出世后担任督世天使一职(监督人界)。

路西法:意为“金星”, 有六对金色翅膀的“光辉晨星,荣耀之子”,最强炽天使,任总天使长,立于神的右侧,在神界享有崇高地位和众多的支持者与崇拜者。

米加勒:意为“与神相似者”。拥有翡翠之翼、番红色之发,大天使长,常作路西法的副手。无性天使,在别的天使面前是战士,在路西法面前却偏向于女性。

迦佰莉:坐于神的左侧,女性天使,真理天使、司梦及生命告知天使(如怀孕、复活和诞生,古书中记载她预告了耶稣的诞生),拥有140对羽翼,天使警卫长,与路西法有很深的感情纠葛。

天使拉结尔:智天使,担任座天使长,掌管知识,写出《天使拉结尔之书》,记载了天上地下1500项神奥的知识,其中神魔录部分更是记载着神、人及当时并未诞生的魔族的过去甚至未来。但不同的神或人揭开此书会看到不同的内容,并不是记载的矛盾,而是都不能看全此书。拉结尔完成此书后,自毁天使之躯于神殿前,书被神收去。

他们每位天使长都有自己所属的部下。

神在创造天使后感觉疲倦,准备睡眠,在此之前,派遣督世天使艾哲尔·托力亚率领200名天使下人界监督世人。

天使总长路西法借神睡眠期间培养自己势力,灌输神非全能的概念。

米迦勒察觉了路西法和贝利亚·托力亚对神的不满,竭力劝说他时,路西法却说,我们来打个赌吧,如果我赢了,就不要试图劝说我。

路西法和米迦勒的赌约的内容为:率200名天使下人界视察的艾哲尔是否会受人界蛊惑而犯错。这就是第一赌约。路西法认为艾哲尔一定会经不起人界诱惑,其结果果如其言。

此时亚伯的后代在督世天使艾哲尔·托力亚的劝导下,联络其他的部落展开了对神眷顾的生活安逸的城堡中的部族的争战。

亚伯的后代弗尼亚认为神不但不惩罚该隐,还庇佑他。他为该隐其心邪恶,神却视而不见。有违神的法制,打开了人间的争夺、嫉妒、贪婪、破坏、好恶等一切罪恶之心,开启了人间的邪恶之门。他决定率部和神抗争。

督世天使艾哲尔·托力亚率领200名天使到人间视察,结果为人界所惑,带头娶人族女子为妻生下加米尔·托力亚(意为“邪恶的战争火星支配者”,具有智天使身份,为在神殿上常侍神前的七天使之一)。其她的两百名天使与人族的后代竟奇妙地产生了巨人族、翼人族、精灵族、矮人族等亚人种,扰乱神的造物,犯下天使的不赦重罪。

后来又出现了更严重的问题。一些天使与其人间的妻子生出来的是不可想像的巨人族。在《旧约全书》中记载有身高1350米高的巨人。由于他们巨大的食欲让他们不但吃鸟兽、人、甚至还互相残杀取食„„

弗尼亚获得了天使之力。展开了对神眷顾的部族的疯狂杀戮。

诺亚方舟:在神的宝座周围守护的四大天使到大地上视察时,发现人们的哀求及抱怨已遍布全世界。大地上发生的事已经让人不敢目睹,醒来的神听到了这个抱告后,大发雷霆,于举手瞬息之间灭掉所有巨人族,并决定在大地上激发洪水,消灭这一切丑恶的东西。同时将作为这两百名天使统领的艾哲尔·托力亚流放到黑暗中,头上压制无数大石,见不到阳光,永远在黑暗中生活。预定在审判日到来时,将其抛入罪孽的火焰中。由于其力过强,神对其加上[神的枷锁],封住他如火山熔岩般的爆发力。

神欲以洪水灭世,同时,也提前作出指示,为了不让大地上没有生灵,神让诺亚带着生灵避难并要求他:凡有血肉的活物,每样两个,一公一母,你要带进方舟,好在你那里保全生命。凡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七公七母;不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一公一母;空中的飞鸟也要带七公七母,可以留种,活在全地上。神命天使拉海伯授予诺亚《天使拉结尔之书》的技艺部分,使其能造出诺亚方舟。在拉海伯完成任务,送书回神界时,被月天使莎莉叶“取走”,拉海伯被罚剥夺天使资格。

连续月余的冲天覆地的洪水,将除了诺亚方舟外的大地上的生灵悉数毁灭。但路西法却在天界北境隐匿了大批能力卓越的人族和亚人族,并作为日后举事的重要力量和敢死队,亚伯的后裔弗尼亚是其中的精英部队。在洪水灭世的同时,贝利亚·托力亚借机造出霸道神兵-----七恶剑。这件神器吸尽灭世前的人界七种恶气。

神命贝利亚·托力亚取来七恶剑供神观赏,结果神竟不慎被七恶剑的锋芒割伤手指。大怒的神把原为炽天使的造剑者贝利亚贬为力天使级,同时将发出银色光芒的七恶剑封印为发

出泛绿色苍芒的平妖剑,需要特殊的条件才能短暂时间里解开封印。但这一事件使得贝利亚·托力亚对神的不满更甚,而路西法也信心倍增。神受伤一事如同瘟疫般在天使间传开,极大地动摇了神的无限崇高的地位。

发动了灭世洪水并受了伤的神感觉疲倦。神就闭关休息了。

创世之战:路西法在神再次睡眠后,率领三分之一的天使在神界北境叛变,该役称为“诸神之黄昏”。托力亚一脉悉数反天,贝利亚·托力亚为叛军总帅,加米尔·托利亚为督军。加米尔·托利亚:三代托力亚,是艾哲尔与人族通婚的后裔,由于有着一半的人族血统而开始有了丰富的感情。为救其父而反天,虽为文职的督军,也是反天军中的最勇者,有战神化身之誉,统领14万4千名破坏天使、惩罚天使、复仇天使及死亡天使,其力竟轻易打败在天使军中有“巨鹰”称号的权天使长尼斯洛克。他们在大地上和亚伯的后代结盟,并联络了其他的部族,结成同盟,对抗和神和神所统领的大军,以及奉养神和神所庇佑的人间部族。闪、含和雅弗是诺亚的儿子,因迦南的父亲含告诉闪和雅弗他们的父亲光着身子,并遭受了诺亚的惩罚。迦南怀恨在心,他背叛了整个部族,站到了反天大军路西法的一方。并和亚伯的后代弗尼亚结成了地上联军,对抗其他神所属的部族。

战局不断扩大,整个天界似乎都要为之颤抖。哈恩·雷斯·舒伯特:路西法手下的第一强将,身为炽天使却长着18对翅膀,性格默默,不愿显露真实力量。是月天使莎莉叶的兄长,极为疼爱自己的妹妹。

莎莉叶:月天使,性格精灵古怪。她带领着属下一直替哥哥到处收集各种珍物,希望其兄能发挥真正的力量,登上神界至尊的宝座。路西法直属部下有“高穹之天”称誉的哈恩·雷斯·舒伯特赶到战场,带来其妹“取来”的《神魔录》。

加米尔·托利亚借《神魔录》的记载,找到神封禁了其父艾哲尔·托力亚的黑暗之渊,用向路西法借来的路西法盾(由太阳碎片和无数钻石打造)发出的光明打开了黑暗封印,救出艾哲尔。

艾哲尔展开了对神领导的天使和人疯狂的报复,战争爆发于三界之中。神魔人之间的战争就这样又一次开始了。有两个主要战场,一个是陆地上的人族战场,一个是神居住的场地。玩家的角色定位是选择站在神的一边对抗神魔的军队,还是站在神魔的一方对抗神的军队。这也是一场部族之间的战争,被神遗弃的部落和神眷顾的部落的战争;我们只想成为无敌的战神,这是一场没有所谓正邪之战的战争;只有统领和被统领,遗弃和眷顾的区别。拿起手中的武器,鼓足勇气,获得力量。这正是战争的意义,那里有权利,那里就会有反抗权利的战争。

阵营:神和神管辖的天使及人类部族

路西法的反叛天使及亚伯后裔部族

种族设置:天使,分为金木水火土五个法术系列。具有免法术伤害的属性,头上有一个分属所属系列的环,但是天使也分成了两个阵营,黑暗天使和光明天使,因一部分天使背叛神,被神贬为黑暗天使,永远的贬下地狱。

精灵,分为黑暗精灵和光明精灵,因为黑暗精灵被路西法策反,黑暗精灵和光明精灵站到了对立面。因神吩咐黑暗精灵守夜,背叛神后,来到了路西法来自智慧典的智慧帮

助,变得更强大。

亡灵,暗黑游侠西尔瓦斯娜,将灵魂被禁锢在死亡的躯体内供恶魔驱死的死者,他们没有呼吸,没有心跳的亡灵给释放出来,他们加入了路西法的阵营,反抗神,因为是神不要他们的灵魂进入天堂,他们却被恶魔禁锢。现在他们解放了,又被信奉神的部族追杀,他们只有加入反天军队中。

巨魔,他们身材高大,是下界的天使和人类结合后的亚种人与其他种族结合后的人,比人高,有着强壮的身体,有着绿色的脸,还长着两颗巨大的獠牙,一对向斜上方的长长的耳朵。

巨人,他们是力天使和人结合所生的;有着高大的身躯,整个身体呈紫色,猿臂,身上的肌肉犹如突起的山丘,手中常拿着双斧做武器,力大无比,他们是被神遗弃的一族,他们被赶紧群山中生活,他们想要自由的生活,所以站在了神的对立面。

人,只是比现在的人类稍显的更高大,是爱好和平的一族,也爱自由,遵循着神的一切制度。但是亚伯的后代不满神对该隐的偏袒,站到了神的对立一方。他们还策划了一些不满现状的人族部落,隐居山林,最后成为了狼人。

狼人,长期隐居山林的人族部落,受到复仇思想的洗礼,最终成为了狼人。依然是直立行走,双手演变为狼爪一样。

第三篇: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公选资料[小编推荐]

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职位分析报告

一、单位基本情况

(一)单位概况

省教育厅是湖北省人民政府统筹管理全省教育工作的综合职能部门。

(二)机构职能

主要职责有15条: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起草有关地方性教育法规草案和实施办法。

2.编制全省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统筹规划、指导协调全省教育、教学体制改革。

3.统筹管理本部门教育经费;参与拟定筹措教育经费、教育拨款、教育基建投资的办法和方案;监督全省教育经费的筹措和使用情况;按有关规定管理国外对我省的教育援助、教育贷款。

4.检查实施全省中等和初等教育各类学校的办学标准、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基本文件;组织编写中等和初等学校的统编教材;指导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组织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督导评估与复查;开展对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的督导评估和检查验收工作;统筹和指导全省少数民族教育工作。

5.统筹管理全省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以及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教育工作;制定高等教育评估标准、教学及教材建设基本文件,指导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组织和指导高等教育评估工作。

6.规划指导高校党建工作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德育工作、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及国防教育工作。

7.主管全省教师工作。组织实施各级各类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统筹规划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会同主管部门做好高校教师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工作。

8.统筹管理全省各类高等学历教育的招生考试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中等职业学校以及研究生层次的招生计划,组织协调招生管理工作;负责各类高等学历教育的学籍管理工作;归口管理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配合有

关部门制订高校、中专毕业生就业计划和有关政策,组织实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

9.指导并管理全省高等学校的自然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组织、协调高等学校的高新技术应用研究与推广工作;协调并指导高等学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实施工作;指导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施室、工程研究中心的发展建设。

10.负责全省中等职业及以上学校和专业的设臵、合并、撤销的审批和申报指导工作;负责全省社会力量办学的管理工作。

11.归口管理全省教育系统对外交流与对外宣传工作。负责出国留学人员、来华留学人员和外国文教专家、教师的有关管理工作,负责有关教育方面的出国(出境)人员的审查工作以及同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工作。

12.指导、协调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的后勤、校办产业和勤工俭学工作以及电化教育、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的装备工作。负责全省教育信息统计、分析和发布。承担教育督导的日常管理工作,指导有关的教育学会、协会、基金会的工作。

13.贯彻执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编制全省语言文字工作中长期规划;组织协调对言语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的监督检查;指导推广普通话和普通话的测试工作。

14.统筹管理全省学位工作,监督实施国家的学位制度,承办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的有关具体工作。

15.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内设机构

市教育局设如下内设机构:

(一)厅办公室

承担厅机关重要政务、事务的综合协调与督办工作,负责文件运转和管理;负责教育改革研究并就重大问题进行政策调研;规划并起草综合性教育法规草案;负责教育法规宣传和教育行政执法的复议工作;负责厅重要会议的组织安排并督办;负责新闻宣传、信息及文秘、档案、保密、信访、治安保卫,指导教育系统综合治理工作。

(二)政策法规处 研究、落实政策法规。

(三)发展规划处

制定全省教育事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负责全省教育基本信息的管理;规划指导全省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的调整;拟定各类高校和中专学校招生计划,承办中专及以上学校的设臵、合并、撤销和更名的申报和审核工作;管理有关学校和厅属单位的基建投资;承担全省社会力量办学的归口管理与综合协调工作;规划协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

(四)财务处

(五)基础教育处

综合管理全省基础教育工作。重点推动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指导基础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规划教材建设工作,组织审定统编教材;指导中小学电化教育、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工作;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幼儿教育、残疾少年儿童的特殊教育和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工作;指导全省社会力量举办基础教育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的工作。

(六)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

统筹管理全省普通及成人中等职业学历教育、成人文化技术教育,编制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目录和教学指导文件;制定教学评估标准并指导实施工作;指导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参与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的结构布局调整的工作;指导全省社会力量举办各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的工作及职业证书考试。

(七)高等教育处

(八)教师管理处

承担全省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管理工作。组织、指导各级各类学校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工作;会同主管部门做好高校教师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工作;负责教师的奖惩、特级教师管理以及教育直属单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推荐申报工作;统筹规划与指导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和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工作;参与研究并指导全省教育学院、中师、进修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改革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知识分子工作。

(九)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科学研究处(思政处)

负责高等学校党建、学生与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稳定工作;指导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课程与教师队伍建设;指导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指导全省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工作。

(十)组织处

负责指导全省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调查研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承办表彰高校优秀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事宜;督促检查高校党的各项制度建设执行情况;负责高校党员统计和党费收缴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指导高校群

团工作,协调高校民主党派的工作。

(十一)综合治理处

指导全省高校抓好政治保卫工作,指导、协调高校社会治安和综合治理工作;定期研究分析和预测高校不稳定因素,指导高校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宣传和贯彻上级关于防范和处理法轮功及其他邪教等组织问题的工作方针和政策;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全省高校有关防范和处理法轮功及其他邪教等组织问题的工作。

(十二)高校学生处

研究制定全省有关教育招生、考试和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并监督检查。协调指导全省各类高等学校招生和统一考试工作;负责各类高等教育学历和学籍管理工作;协调和指导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思想教育和就业计划的编制、派遣工作;办理国家招生任务以外的毕业生就业推荐及派遣工作;指导毕业生就业信息交流活动的开展。承担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和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十三)科学技术处

协调并指导全省高等学校的科技管理与产业工作。拟定和下达全省高校科技与产业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和科研计划;组织高校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的联合研究及开发,有计划、有重点地做好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科技扶贫工作;负责全省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负责指导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中试基地等科技基地建设的规划、协调与管理;协调教育系统有关版权和专利等方面的工作。

(十四)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

(十五)对外合作与交流处

归口管理全省教育系统对外国际交流与合作及对外宣传工作;承担省内中外合作办学、公派出国留学人员、来华留学人员和外国文教专家、教师的有关管理工作;管理和指导全省自费出国留学工作,承办同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工作。

(十六)干部人事处

负责厅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干部人事、机构编制和部分高校人事调配工作,指导全省高校和中小学内部人事制度改革;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拟定全省大中小学人员编制标准和相关的劳动工资政策;承办教育系统表彰奖励和出国(境)人员的政治审查。具体负责组织对我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党员干部进行短期培训。

(十七)省教育督导办公室

根据国家有关教育督导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制定全省教育督导的有关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对下级人民政府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教育方针、政策的情况进行检查、评估,保障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目标的实行;组织对中等及以下教育的督导评估工作。承办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日常工作。

(十八)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制定全省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发展规划;参与制定研究生的招生计划和培养管理工作;对有关学位、学位授予机构的设臵及调整进行审核、报批;负责组织硕士和博士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以及学士学位授予质量的检查与评估。承担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十九)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组织实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法规和各项规范、标准;编制全省语言文字工作法规、标准及管理办法;编制全省语言文字工作中长期规划;组织推行《汉语拼音方案》,负责做好学校及社会的用字、用语规范化工作;组织培训普通话师资和地方语言文字工作人员;负责语言文字信息处理中语言文字标准的审定并会同有关部门对其应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承担省语言文字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二十)直属机关党委(二十一)纪检组监察室

(二十二)离退休干部处(省教育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秘书处)

(四)领导班子构成及成员分工

蔡民族,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副厅长

陈安丽,省教育厅厅长、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省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主任督学

陈传德,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严学军,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 欧阳建平,省教育厅副厅长 黄俭,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徐金山,省委高校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张金元,省委高校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王安怀,省委高校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彭水成,省教育厅副巡视员

孟庆金,省教育厅副巡视员 周忠兴,省教育厅副巡视员

二、拟任人选能力素质分析

(一)知识要求

1.有较强的政策理论水平。注重新理论、新知识的学习,有较宽的知识面,思想解放,勤于思考,勇于创新。

2.熟悉教育领域相关相关法律。具有较扎实教育学科专业知识。

3.有较强的语言文字综合能力。善于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和概括能力较强。善于口头表达。

4.熟悉本地环境和社会背景。了解本省教育情况。

(二)能力要求

1.组织协调能力。有较强的统揽全局能力,能够宏观调控,驾驭全局。具备较强的人际协调和沟通能力,能与班子成员尤其是一把手进行有效的沟通,做到统一思想,加强配合,还能与广大群众、教师进行充分沟通,做到了解情况,善于动员。

2.分析决策能力。有宏观战略眼光,能够思考、谋划全局,准确分析和把握重大问题,具备较强的整合能力,对重大、复杂问题能进行有效评估,准确判断。

3.综合管理能力。有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工作深入,措施得力,办事坚持原则,客观公正,讲求效率。

4.改革创新能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具有较强的实践探索能力,善于学习新理念、新知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5.业务能力。熟悉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6.较强执行能力。

(三)个性要求

1.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

2.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开展工作。3.开拓和稳健并重,性格平和,不偏激。4.有很强的亲和力,忠实诚信,团队精神强。

(四)其他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严谨,廉洁自律,有良好的职业素养。2.年龄不超过50周岁

3.报考省教育厅副厅长职位,应为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有2年以上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经历;

4.2年以上基层领导工作经历。

5.近3年考核均为称职(合格)以上等次。

三、重要讲话及报告

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9月)

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教育工作经验,分析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动员全党全社会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证和人力资源支撑。

一、充分认识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意义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教育。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懈努力,在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极大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有力推进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推动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

长期以来,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勤勉工作,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为党和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在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国教育事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和社

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新中国教育的6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日益完善的60年。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不断深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得出了十分重要的结论。一是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明确政府发展和管理教育的责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二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在改革开放,必须始终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四是教育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五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必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遵循教育规律办学教学,不断提高教师政治和业务素质,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这些重要结论弥足珍贵,已经在《教育规划纲要》中得到体现,更要在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牢牢把握并不断丰富发展。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科技、教育、人才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竞争。教育对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有力迎接挑战,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教育重大作用。我们要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我国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推动科学发展。我们要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中弘扬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培育文明风尚,增强民族凝聚力,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我们要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虽然我国教育事业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主要问题是: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但上好学的问题依然突出,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还不能得到很好满足;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我们要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着力解决这些问题。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全党全国要积极行动起来,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二、全面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全面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关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战略和主要任务,《教育规划纲要》已经作出全面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切实抓好落实,确保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这里,我想就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强调几个问题。

第一,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我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并尽快形成科学规范的制度。要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落实政府发展和管理教育责任,积极推动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并保持稳定增长。要把是否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发挥教育重大作用作为检验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是否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各地区各部门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形成推动优先发展教育合力,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加强学前教育管理,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要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显著增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同时,要抓好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第二,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

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从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学习才有动力,前进才有方向,成才才有保障。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要把德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全过程,创新德育观念、目标、内容、方法,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

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着眼点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这就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涉及教育各个阶段和领域,更涉及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用人制度等方方面面,必须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切实把实施素质教育这件大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机制,着力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方面人才,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加强劳动教育,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加快改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状况。要把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贯穿教育全过程、贯穿社会各行各业,把培养人的创造性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机统一起来,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和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更加重视打牢创新基础、倡导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活力,更加重视发展创新文化、完善创新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大幅提高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能力和水平。要以终身学习理念引领学校教育改革,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做到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为努力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

学习型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重视改革的系统设计和整体安排,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教育成效不应只看学生是否能准确填写标准答案,更要看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看他们是否掌握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看他们是否具备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系统培养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好奇心,发挥学生主动精神,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要把中小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使广大青少年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正确处理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在教育改革中,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日益广泛深入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提高教育交流合作水平,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教育资源。要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有益教育经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我

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竞争力。要积极吸引更多世界一流专家学者来华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有计划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推动我国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要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创新和完善公派出国留学机制,提高对留学人员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吸引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回国服务。

第四,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性任务。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根本措施是合理配臵教育资源。近年来,我国在保障教育机会公平方面迈出重大步伐,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促进公民受教育机会公平,推动教育公平不断迈上新台阶。要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臵公平,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要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予以资助,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完善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完善助学贷款体制机制。要进一步加大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投入,启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改善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寄宿条件,努力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或学习困难而失学。

促进教育公平,要着力促进教育制度规则公平,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坚持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探索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要实施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要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

推进教育公平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逐步实现的历史过程。要坚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以发展促公平,以改革促公平,以政策支持促公平,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

第五,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重视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对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意义重大。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摆在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突出的位臵,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注重教育内涵发展。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

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努力协调好教育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和出名师、育英才。要把教育资源配臵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要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结构培养质量需求变化情况,加强教育质量评估和监管。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密依靠广大教师,进一步激发和保护他们投身教育改革创新、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提升教师素质、优化队伍结构,着力加强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建设,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加强教师培训,关心教师身心健康,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实行倾斜政策,落实和完善教师社会保障政策,为教师解决后顾之忧,为教师发展成长创造更多机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要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支持和鼓励他们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要加强学校领导者、管理者队伍建设,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要完善绩效考核,发扬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力戒浮躁,形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良好氛围。

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确保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

三、全党全社会共同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而奋斗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关键。贯彻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是摆在全党全社会面前的重大任务,迫切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提高领导教育工作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出实施方案,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制定措施,加大投入,切实把《教育规划纲要》贯彻好、落实好。

第一,着力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责任意识,正

确处理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支持教育事业,加强教育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制订符合本地实际的教育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抓好《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把制度建设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增强改革措施的针对性、协调性、实效性,建立健全统筹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教育改革和对外开放、统筹城乡和区域教育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机制,建立健全推进教育公平、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有利于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要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坚持和完善公办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在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重视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完善体现教育系统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校务公开,逐步推行基层党务公开,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要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第二,着力动员全社会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必须发挥人民群众聪明才智、动员全社会一起努力,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要鼓励和支持全社会支持和参与教育事业发展,努力形成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氛围。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建立和完善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和对教育建言献策的平台,积极利用社会力量监督和评价教育、参与教育管理。要完善相关政策,发动更多社会力量支持教育、投入教育、兴办教育。要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更新教育观、成才观、用人观,支持教育改革创新,形成既生动活泼又规范有序、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三,着力组织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投身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伟大实践。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紧紧依

靠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广大教师要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自觉加强师德建设,大力弘扬优良教风,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积极探索和实践教育教学规律,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全心全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要用主要精力抓好人才培养和学校管理,改进领导方式,发扬校内民主,开放社会监督,以优异工作业绩赢得教师、学生、家长信任和支持。

同志们,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也必将是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世纪。全党全国要积极行动起来,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努力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创新型国家而不懈奋斗!

温家宝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2010)

一、在新的起点上全面谋划教育改革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教育对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尤其要把发展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只有办一流教育,出一流人才,才能建设一流国家。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有力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进入新世纪,我们以推进教育公平为重点,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农村教育得到加强,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经过多年努力,大批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在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到处可以看到最好的建筑是学校;义务教育适龄儿童都能上学,即使是经济困难家庭的孩子,也能基本保证他们不因贫困而失学;国民受教育的年限明显增加,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一代已成为新增劳动力的主体。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对我国未来十年教育事业发展进行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中央的主要考虑是:第一,教育发展要面向未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千秋大业,关系国家民族长远发展、关系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整体考虑、精心设计。既要立足当前解决突出问题、满足现实需要,又要着眼未来、明确长远目标和任务;既要培养能够满足我国当前发展需要的各类人

才,又要造就更多引领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杰出人才。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面向未来,超前部署,才能保证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第二,教育发展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强盛,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国民素质的提高,关键靠教育。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必须把经济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必须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都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就世界范围来看,科技和人才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各国都在积极研究制定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战略,我国的教育发展也必须走在前面。第三,教育发展要顺应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新期盼。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广大人民群众对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素质、改变命运的愿望更加强烈。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教育基本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但上好学的问题依然突出,这对教育公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更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是政府的职责。我们一定要解决好教育领域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第四,教育发展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教育发展不是简单的数量扩张,而必须以提高质量为前提。要实现教育的科学发展,根本出路在改革创新。这就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在人才培养、考试招生、办学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允许和鼓励各地进行探索和试验。通过改革创新使教育发展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更加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的需要,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殷切期望。

基于上述考虑,《纲要》确定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方针,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并对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做出了明确部署。《纲要》特别提出到2012年要实现教育财政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这表明了党和政府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坚定决心。《纲要》制定历时近两年,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专家学者建言献策,是科学民主决策的产物,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纲要》规划了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是符合我国国情、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纲领,必将对教育改革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涉及所有人,接受教育是每个人获得发展的基本前提。缩小不同群体发展差

距,消除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首先要保障人人有受教育的机会。正基于此,我们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

要进一步办好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教育公平的基础。义务教育的本质,是要为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条公平的起跑线。对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务是要确保所有适龄儿童都能接受基础教育。我们已经在全国城乡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把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这是我国教育体制的一个历史性变革,从而使几千年来“有教无类”的理想变成了现实。在基本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之后,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要逐步解决义务教育资源配臵不均衡问题,以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在全国或省(区、市)范围内,教育资源就要向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在同一城市和县域范围内,教育资源就要向薄弱学校倾斜,逐步实现师资、设备、图书、校舍等均衡配臵。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义务教育发展的差异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我们要把缩小义务教育差距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务。

要不断完善国家助学制度。这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措施。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我们要保障每一个孩子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主要靠实行奖助学金制度来实现。我们的目标是,只要孩子们能考上学校,就要保证他们完成学业。这几年国家助学制度不断完善,中央财政用于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国家奖学金助学金投入,由2006年的20.5亿元增加到今年的260亿元。今后要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投入,扩大奖学金、助学金规模和覆盖面,为助学贷款提供的担保、贴息要更加符合各级各类教育的特点。政府投入主要用于资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学费和基本生活费用。学校也要从学费中拿出相应的比例资助困难学生。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助学项目。支持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以自己的劳动收入资助学业。

要切实解决特殊群体孩子的上学问题。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推进,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上学问题日益突出,解决这些孩子上学问题的任务更加艰巨。要进一步完善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口子女上学的政策,保证他们能够在全日制公办学校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现有学校不足的,要做好规划,加大学校建设投入。要切实关心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上学问题,主要通过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让留守儿童有学上,在社会关爱中健康成长。保障残疾

孩子平等接受教育,应该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要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同时创造条件让更多的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上学。“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我们一定要实现这个美好愿望。

三、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未来10年我国教育的发展任务是在办好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这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基础,也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多方面人才、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需要。《纲要》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进行了全面部署,这里我着重讲一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前教育发展的有关问题。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能够就业,成为有用之才。目前我国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85%以上来自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发展职业教育,使他们能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顺利实现就业,摆脱贫困,从而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是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们对教育结构进行了较大调整,加快了职业教育发展,但仍不能满足需求。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在规模、专业设臵上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要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和训练,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加强职业院校实习培训设施和教师队伍建设。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要完善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动员全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高等教育要坚持稳步发展和提高质量相结合,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大学生数量居世界前列。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重还较低,从长远看我们还要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以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培养人才作为高等学校的第一职责。学校和教师都要把主要精力放到搞好教学和培养好学生上。教授要上讲坛给本科生上课。科学研究也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但要与教学和培养人才紧密结合。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引导高等学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要同样重视,给予支持,鼓励各类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要优化高等学校区域布局,中央财政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要加快一流大学

和一流学科建设,争取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水平的大学不在高楼大厦,不在那些张扬的东西,而在于有崇高的办学理念,有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有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有一流的教师和一流的教学科研水平。一旦涌现出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就会出现一批又一批真正杰出的人才,整个国家就充满希望。

学前教育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人民群众意见较多。要推动全国城乡学前教育普遍发展。抓紧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问题。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地区,要搞好幼儿园规划建设。要特别重视发展农村、中西部地区、偏远地区、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进一步健全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政府要增加投入,同时大力扶持民间资本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城乡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出来的校舍,要优先满足学前教育需要,教师可以经过培训转入学前教育。政府公共投入应主要承担“保基本”的责任。严格规范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不能用公共投入办高标准、高收费、为少数人服务的幼儿园。要建立健全经济困难家庭孩子入园补助机制,为孩子们进入幼儿园学习、生活创造公平机会。

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做到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促进人人成才,形成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纲要》重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一个有机整体。德育的核心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崇高的人生目标,使学生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奉献精神的人。智育不是简单灌输知识,而是点燃人心智的火焰,把受教育者内在的潜质开发、启蒙出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追求新知。体育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可以培养人的坚毅勇敢、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精神。美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激发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美好未来的向往。多年来我们所强调的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结合。

古往今来的许多事例证明,素质教育是培养杰出人才的基础。杰出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站在巨人肩上的人。因为他是全面发展的人,知识广博,能够融

会贯通,举一反三,从而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因为他站得高,看得远,前瞻未来,能开风气之先,引领新潮流。中外历史上许多杰出人才,尽管从事的职业不同,但他们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集科学、文学、艺术、哲学于一身,表现出全面的良好素质。究其原因,科学、文学、艺术、哲学的结合使他们想象力更丰富,视野更开阔,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因而获得广泛的成就。

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和杰出人才,关键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注重维护学生的尊严和人格,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要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规范和从严控制各种教辅材料和课后班、补习班,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锻炼,去选择性地读课外书,去了解社会,去接触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要改革课程内容,使之具有时代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要调整专业设臵,更新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应对变化、把握机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思维,培养学习思考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保护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并重,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

五、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要发展,根本在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坚决破除不利于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要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促进教育发展,政府责无旁贷,但必须切实转变职能,把该管的管好,把该放的放开。我们提倡学校自主办学,不是说对学校放任不管,而是如何管,以什么手段管,管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政府的管理应该是宏观管理而不是微观管理,应该是间接管理而不是直接管理。要改进管理方式,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和直接干预,更多地运用法规、政策、标准、公共财政等手段引导和支持教育发展。具体到每个学校如何管好、办好,还是要由学校负责。要保障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开展教学、科研活动,自主调整学科、专业设臵,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进行学校内部管理。要扩大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合

作办学等方面的自主权。要逐步取消各类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克服行政化倾向。总之,各级政府都要按教育规律管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按教育规律办教育。

要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公办高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健全议事规则,实行科学决策。建立健全学术委员会、职工和学生代表大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制度。完善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任职条件和任用办法。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中小学还要建立家长委员会,不断完善学校科学民主决策和评价机制。

要倡导教育家办学。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一个好老师,可以教出一批好孩子;一个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一批教育家,可以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国教育事业要兴旺发达,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让真正懂教育的人来办教育。因为他们尊重、敬畏教育的价值和规律,拥有系统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教育充满热爱并深深扎根于教学第一线。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战线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育工作者,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大显身手。要放手使用一批有前途、有能力的学校管理人才。大胆开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各类学校校长的探索和试点,打破级别、资历等条条框框,不拘一格用人才。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献身教育事业、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独特办学风格的人民教育家。这是振兴我国教育事业的希望所在。

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民办教育,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增强教育发展活力的必然要求。国外许多著名学校,都是非营利性的私立学校。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我国民间资本已有相当基础,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热心教育事业。要鼓励他们以多种方式出资、捐资兴办教育。要进一步清理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性政策,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我们的企业家和社会各界,都要关心教育事业,把支持教育事业作为自己光荣的社会责任,办教育不以赢利为目的。在这方面,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就是杰出的榜样。要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特别是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要给予大力支持。要支持一批民办大中专学校办出水平和特色,成为一流学校。在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社会力量参与较多的领域,政府可采取购买服务的办法,支持民办教育发展。

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教育对外开放是优化我国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

人才的重要举措。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始终面向世界。要瞄准世界教育发展变革的前沿,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经验,紧密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提高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和国际化水平。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推动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扩大外国学生来华留学规模,继续支持出国留学。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奠基者。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我国有1600万教育工作者,他们长期以来兢兢业业,默默耕耘,不计名利,甘为人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必须看到,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有待加强、教师管理机制需要完善。能否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发展中一项重要而紧迫任务。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师应该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成为具有教育智慧的学者,成为人格修养的楷模。如果说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其光辉之处就在于教师可以照亮一代又一代新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教师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必须更加重视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广大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教师的知识和业务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质量。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和独特的教学艺术,具有出色的教学效果和对教育教学的深入研究。为了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要完善并严格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加强学校岗位管理,创新聘用方式,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办好师范教育。教育是为人类文化承先启后的事业。以教育为职业者,必须具有淡泊名利的高尚志趣,刻苦勤学的精神,诚挚友爱的感情。师范教育的目标绝不是造就“教书匠”,而是要造就堪为人师的教育家。师

范教育不能仅注重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专业素质方面得到应有的发展,更要注重未来教师气质的培养,最重要的是文化熏陶。师范学校的专门训练,不限于教学的技能,而尤其在于多年的教育文化氛围中涵濡浸渍,使学生对教育实践的兴趣油然而生,对于教育事业的敬仰日益坚定。

要特别重视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这是我国教师队伍的薄弱环节。现在,一些地方农村教师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还比较艰苦,医疗、社保、住房、交通等方面的保障水平还不高。受各种因素制约,农村教师队伍总体上学历偏低、年龄偏大。必须创新农村教师队伍补充机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教。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同时,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关心农村教师生活和成长,使优秀教师在农村能够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有条件的地方要逐步提高津贴补贴标准。

尊师重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一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首先要看教师的社会地位。各级政府都要满腔热忱地支持和关心教育工作,积极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要认真落实教师绩效工资等政策措施,制定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和住房优惠政策,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要大力宣传教育战线的先进事迹,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

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纲要》的制定和实施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刘延东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2010)

一、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上来 制定《教育规划纲要》和开好教育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肯定了新中国成立60年教育事业发展的伟大成就,强调了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基本要求,号召全党全社会共同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而奋斗。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是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教育的纲领性文献。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作了深入阐释,对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作了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讲话内涵丰富,重点突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会前党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是在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研究制定的,胡锦涛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央领导同志提出了很多重要指导意见。中央的坚强领导为《教育规划纲要》的成功制定提供了根本保证。按照中央要求,制定过程坚持科学民主决策,采取广开言路、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方式。由500多名专家学者组成11个战略专题组,100多位各领域高层次专家组成咨询组,两次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收集各种意见建议460多万条,征求了中央各部门、各省区市、各民主党派中央、社会研究机构、各级各类学校、驻外使领馆等660多个单位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的意见,在境内外召开座谈会、研讨会1800多次,有35000多人次参加,动员人力之多、覆盖范围之广、社会参与度之高,是历次制定教育规划纲要所没有的。

《教育规划纲要》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考虑,体现了国家意志,回应了群众关切,是一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指导性文件。一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作为思想基础,贯彻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强调加强和改善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二是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强调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三是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深入总结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育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借鉴世界各国的有益做法,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四是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切、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体现雪中送炭。五是坚持立足基本国情,努力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全面需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六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突出改革创新,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七是坚持依法治教,体现教育法律法规的原则和精神,与科技、人才等中长期规划纲要相协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系统性。这些思想体现了中央对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过程中必须始终如一地加以坚持。

总书记、总理的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描绘了2010至202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准确把握总体部署和任务要求。

第一,提高认识,增强优先发展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总书记、总理的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对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优先发展的重大意义作了深刻阐述,突出强调了教育的全局性,指出教育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强调了教育的基础性,指出教育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强调了教育的先导性,指出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依靠教育的优先发展;强调了教育的民生性,指出一定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我们要深刻认识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加自觉地肩负起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第二,统一思想,坚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贯彻落实总书记、总理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必须全面深刻地领会和理解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战略任务,坚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作为两大重点,把优先发展和改革创新作为两大保障,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

第三,抓住关键,落实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要求。总书记、总理的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重点,突出了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强化了各项保障措施,并提出了本届任期内组织实施的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任务和责任定位,紧密结合实际,把握重点领域和政策导向,选准工作路径和着力点,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第四,更新观念,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总书记、总理的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既有对我国优秀教育思想的继承弘扬,也有对国际先进教育经验的借鉴吸收,集中体现了对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必须学懂吃透,自觉融入具体实践,形成富有特色、符合规律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带动教育水平的提升。

第五,凝聚合力,明确发展教育事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总书记、总理的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集中反映了国家的意志和人民的愿望,提出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动员和号召全社会共谋教育发展大计,谱写改革发展新篇章。中央和地方、政府和社会、学校和家庭要共同担负起培养下一代的责任,投入到培育人才的大事业中,推动教育实现更大跨越。

二、正确把握若干重要关系,提高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

这次会议明确了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总体部署,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既要有坚定的决心和信心,也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切实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创造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这里,我结合同志们讨论中反映的意见建议,强调一下在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需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的8个重要关系。

第一,优先发展与服务全局的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紧紧依靠教育,教育必须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这是我们党执政60多年的一条宝贵经验。教育的率先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强劲动力,教育的投入必将加倍回报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这也是纵观世界发展历史得出的深刻启示。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处于关键阶段,教育的支撑地位更加凸显。必须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考核体系,形成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制、决策机制和制度规范,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同时,必须指导和推动教育事业服务大局,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夯实基础、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升水平,以教育的优先发展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促进公平与注重效率的关系。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由教育的公益性质所决定的。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任务,也是现阶段促进社会公平的重点。教育公平关键是机会公平,要坚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把工作重点放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上,着力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就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特殊教育以及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等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近年来,经过各级政府的努力,教育投入增长较快,为解决公平问题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按照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的目标,今后教育投入还将有较大增长。我国还是一个发展

中国家,举办着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一定要把有限的教育投入使用好。特别要注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臵和优化布局,把资金投向最需要的领域、最关键的环节、最困难的群体,把钱花在刀刃上;注重教育事业的科学管理,避免大手大脚、资源浪费;注重发挥教育资源的引领作用,奖励优秀,鼓励争先,使教育投入产生更大效益,作出更大贡献。

第三,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的关系。实现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规模是基础,质量是关键。今后10年,要继续提高教育的普及水平,重点放在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继续教育等普及率还不高的薄弱环节上。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更加注重提高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牢固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发展观,防止单纯追求规模、搞外延扩张而忽视教育质量的倾向。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健全质量标准,完善评价体系,使教育资源配臵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鼓励更多的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探索发现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途径,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教师素质决定着教育质量,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素质与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

第四,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教育兴国、教育立国、教育强国是国家意志,政府必须承担主要职责,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单纯依靠政府资源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这就要求在强化政府责任的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共同支持教育发展。一方面,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明确政府的职责范围与重点领域,将政府资源主要用于保障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另一方面,要放宽准入、完善政策、规范管理,更多地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多元主体办学,多种形式发展,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第五,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的关系。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和校际发展差距较大,解决教育问题的基础与条件不尽相同。因此,既要对教育改革发展进行全局谋划、整体推进,也必须注重因时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步实施,不搞一刀切。首先必须确保全国一盘棋,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落实教育方针政策和基本标准,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各地要在中央统一领导下,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特点的实际出发,探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有效途径和具体办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各级各类学校要分类指导,合理定位,找准问题,突出重点。整体部署要体现一致性和协调性,分类指导要体现特色、激发活力,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发挥出来。

第六,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教育事业关系长远、涉及全局。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特征,更加凸显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紧迫性。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要求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必须只争朝夕,奋发有为,全力以赴去实现《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也要认识到,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还不富裕,不能超越现实条件和承受能力,定过高指标,提过高要求。要统筹考虑各方面的需要和可能,既确定鼓舞人心的发展目标,尽最大可能满足群众合理期望;又实事求是,选择好可行路径和务实措施。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脱离实际、急于求成,防止留下后遗症,确保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七,立足国情与面向世界的关系。办好中国的教育关键靠我们自己,要从我国优秀传统教育思想中吸取营养,从基层生动的实践中总结经验,从人民群众的需求中找准努力方向。同时,我们也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多样文明相互交融的新趋势,瞄准世界教育改革发展前沿,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和视野,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吸收借鉴各国教育思想精华和办学经验,以开放促进教育水平的提升。随着教育对外开放的扩大,一些先进理念和新鲜经验被介绍到国内,我们要坚持立足国情、为我所用,促进优秀传统教育思想和世界先进教育理念与我国当代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更好地结合,立足国情而不自我封闭,开放包容而不盲目崇拜,提高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和国际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

第八,改革发展与维护稳定的关系。当前,教育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和改革攻坚阶段,新问题和老矛盾容易在短时期内相互叠加和集中凸显,扩大开放条件下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破坏加剧,统筹好改革发展与维护稳定尤为重要。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同时,注重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有机统一起来,使之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教育系统的和谐稳定关系全局,要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坚决抵制国内外不良思想的干扰,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主导权,这是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的根本保证。考虑到教育改革复杂艰巨,涉及面宽,社会期待很高,某些方面认识不尽一致,在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系统设计和整体安排,采取顶层设计、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的路径。

重大改革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关键性改革发展项目要先行试点、稳步推进。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把中央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贯彻落实总书记、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务,是教育战线的主要工作。会后要抓紧传达学习,研究贯彻意见,尽快部署落实。这里我再强调4点要求。

第一,落实领导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把教育改革发展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落实工作,明确责任要求和工作进度。分管领导要全身心投入组织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具体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中央各部门和各单位要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完善配套政策,制定落实措施,扎实做好责任范围内的工作。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积极配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抓好贯彻落实。各省区市要结合实际,抓紧制定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本地区教育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要探索完善督查协调机制,通报情况、跟踪检查、密切沟通,加强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确保中央重大教育决策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第二,启动项目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本届政府任期内启动的10个重大项目,这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载体,也是突破当前教育改革发展重点难点的有力抓手。要搞好论证测算,抓紧启动,集中力量办成几件让人民群众满意、为教育发展增添后劲的大事。对这些重大项目,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实施计划,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落实工作力量和工作经费,提出进度要求和考核指标,确保落实到位,抓出成效。要加强项目的组织管理,通过全程跟踪服务和检查指导,及时解决实施中的问题,确保项目质量和效益。项目资金要严格管理,程序公开透明,保证可操作、可监控、可评估,使每一个项目都成为“阳光工程”。

第三,推进改革试点。《教育规划纲要》提出选择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重大改革试点,会后将下发《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要按照统一部署,试点先行,加快推进培养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10个方面的系统改革,力争在本届任期内取得突破。要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形成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共同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的局面。

第四,营造良好氛围。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集中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宣传总书记和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宣传《教育规划纲要》的基本内容、重点亮点和制

度创新,宣传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成果、新经验和为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典型,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争取社会正确认识改革、最大程度地理解和支持教育。要在全社会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意识,尊重教育规律,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互动,营造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社会环境。

同志们,教育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寄托着亿万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使命崇高、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政策法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五、地方文件

陈安丽厅长在京参加教育部2010工作会议并作大会经验交流(2010)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为2010年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勾勒“蓝图”。“2010年,我们要以研究制定和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主线,以优先发展、改革创新、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为工作方针,努力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指出2010年教育工作的四个重点: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积极主动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更加积极主动在促进教育公平上办好事办实事,更加积极主动抓紧抓实提高质量这个核心任务。

陈安丽厅长在会上介绍了我省以实施国家“特岗计划”和“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为载体,创新教师补充机制;以“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为载体,创新教师培训提高机制;以实施“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为载体,创新教师交流机制;以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为载体,创造教师交流的保障条件,整体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受到袁贵仁部长和与会代表的好评。

其他相关文件

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落实学校秋季开学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的紧急通知

关于做好2009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数据上报工作的通知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关于表彰湖北省优秀教师和湖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决定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省语委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通知

六、近期活动

七、近期规划

省教育厅2010年工作要点

2010年全省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教育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以坚持优先发展、改革创新、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为工作方针,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规范。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为抓手,全面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以稳定规模提高质量为重点,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以落实省部共建协议为载体,推动高校优质资源共享和面向社会需要办学;以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为重点,提高校长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建设教育强省。

一、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全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1、做好全省教育中长期规划和“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学习宣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省科教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调查研究湖北经济

社会发展形势和教育发展现状,制定好教育发展规划。指导各地适时启动规划编制工作。

2、落实省部共建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协议。建立和完善教育改革分层(圈域、市域、县域)、分类(基教、高教、职教等)试验机制,推进部省高校之间、高职院校之间、中小学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与合作。继续推进厅市合作,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推进教育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探索教育发展新模式。围绕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建设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以教育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为主题,评选表彰“教育制度创新奖”。

3、巩固改革发展成果,推进教育立法工作。注重把我省推进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思路、新做法、新措施上升为法律规范。做好《湖北省义务教育实施办法》的修订工作,尽早提请省人大审议通过;做好有关法律法规修订工作,为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二、深入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全面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4、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的落实。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推进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研究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总结我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重点探索城乡教师均衡配臵机制;加大教师周转房建设力度,扩大试点范围;结合“四大工程”和“两项机制”,筹备举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论坛”。

5、继续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根据各地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加快永久保留学校的建设步伐。积极筹措资金,推进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农村初中实验室建设和文体器材设施配备;根据中央和省制定的实施方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力争取中央项目支持,加快我省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强远程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进一步做好应用指导和技术服务;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拓宽教育融资渠道,通过申请银行贷款、政府还本付息的方式,探索中小学校舍改造新模式。

6、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确保城乡义务教育免杂费资金、校舍维修改造经费、免教科书和公用经费足额落实并及时拨付到位;做好免费教科书的发放工作和循环教科书使用工作。做好“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免费义务教育工作。

7、探索建立县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既评价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校贯彻落实方针政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举措及所取得的成效,又对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各项指标定期进行监测和分析,形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上半年在部分地方开展试点评估,分阶段在全省逐步实施。认真总结和推广各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创新措施。做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探索建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长效机制。

三、加快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8、稳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督促、指导各地做好新课程教师、校长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校长课程领导力。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素质评价网络管理制度,建立学生学分网络管理制度、教师远程同步教研制度,基本实现课程实施网络化管理。研究制定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和高考招生改革方案、研制通用技术课实施方案。建立学校和地区课程改革动态评估制度,探索课程改革利益相关者评价机制,为学校实施新课程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9、加强高中阶段教育统筹,稳定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确保普职比例大体相当。根据2010年实际初中毕业生人数,按照普职比例大体相当原则,确定普通高中和中职招生计划,并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继续拓展中职招生范围,面向往届初、高中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等加大招生宣传,送教进企业、进社区;以中职优质资源和成才典型为重点,加大中等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10、继续实施“319工程”,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县(市、区)政府的统筹作用,既整合区域内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和培训机构的资源,又整合区域内与职业教育相关的项目和资金,重点办好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市(州)政府的统筹力度,鼓励和支持市(州)政府按照与区域经济建设相结合、与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与就业创业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建设职教园区。

11、探索建立“校企合作”新模式,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探索“教产结合,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推广“学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与“企业在学校建立生产车间”的办学模式,形成新的学校治理结构;继续做好国家级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国家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省级实训基地、省级品牌专业建设项目;根据职业岗位和产业发展要求,改革课程设臵和教学内容,推行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技能打包教学等教学方法;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设立“楚天技能名师(中职)”岗位,落实职业学校教师在职进修和到企业实践的制度,加大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聘请特聘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制度,不断扩大比赛项目和参赛人数;探索建立以技能考核为主要内容的对口升学选拔办法,同时扩大对口升学的比例。

四、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12、贯彻落实第18次全国高校党建会议精神,以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筹备召开第18次全省高校党建会;研究制定《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实施办法,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建立完善院系领导体制;研究制定《湖北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考评细则》,不断推进我省高校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组织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指导高校制定好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分层分批实施高校党员全员培训;理顺民办高校党组织关系,与省委组织部联合制定向民办高校选派党组织负责人并兼任政府督导专员的政策;继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纪委、教育部、监察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和省纪委、省委高校工委《关于加强高等院校反腐败抓源头工作的意见》,加强高校腐败风险预警防控体系建设。继续指导高校开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

13、协调解决高校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争取政府逐年提高高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出台化解省属高校债务相关政策。继续加强与省政府金融办及有关方面的协调沟通,改善省属高校贷款结构。积极配合省物价部门,对全省高校现有学费标准进行测算和清理,调整收费标准。支持在鄂部属高校和省属高校对口支持合作,加强特色优势学科建设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制定省属重点高校和高水平学科的建设规划,力争省属高校国家级重点学科实现零的突破,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较大突破,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高校和规模较大突破。

14、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基本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继续实施“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和“湖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30个本科品牌专业,遴选第四批高职高专省级重点专业;评审确定140门省级精品课程,实现全部省级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共享;评审确定3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30个高职高专省级实训基地;立项建设40个省级教学团队,设立100个“楚天技能名师”教学岗位。建立完善高等教育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做好国家级、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评估验收工作,开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开展独立学院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检查;组织教学巡视员开展高校教学工作检查。建立健全独立学院学士学位授权审批、重点学科建设、学位授权点审核与评估、三级学位授予质量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加强湖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和湖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公共平台的建设,促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享。

15、加强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进产学研合作。实施高校科技合作“倍增计划”,支持高校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合作申报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863”、“973”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围绕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实施省属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培育计划”,继续加强省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适时启动高校重点实验室和高校工程中心建设计划;实施“产学研合作行动计划”,支持省、部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及其他经济实体共同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开展高校青年科技人才创业服务千人计划,继续实施高校产学研合作项目

资助计划,动员高校科技力量深入企业、农村开展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制定高校科技服务湖北考核评价办法,定期开展表彰奖励。

五、实施第二期“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16、充分发挥“151”师德库载体作用,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以“151”师德库为基础素材,通过开设专栏、集中访谈,跟踪报道等多种方式,增强师德宣传工作的生动性和时效性。依法按时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做好湖北名师评选和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坚持向一线教师倾斜,充分发挥教师资格认定和教师评价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导向作用。组织教师节的评比表彰活动。

17、结合国家“特岗计划”,继续扩大“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规模。通过实施项目捆绑、政策激励、考核评价等机制,调动基层接收资教生和特岗教师的积极性,选派3000名资教生到农村乡镇学校任教。鼓励高校选拔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学校任教。

18、启动第二期“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建立教师、校长培训的长效机制。制定我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建立省-市-县培训三级联动机制,分片推进,分层培训,分类提高,重点制定第二期“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实施办法,五年免费集中培训教师和校长10万人。

19、实施“楚天学者计划”和“楚天中小学教师校长卓越工程”,加大高水平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继续实施评审绿色通道,对杰出人才和特殊人才适时评审。评审岗位和人选向国家重点学科倾斜。加强楚天学者团队建设,调研制定楚天学者团队的培养管理办法。加大海外宣传力度,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建立楚天学者数据库,加强管理服务。启动“楚天中小学教师校长卓越工程”,每年在全省遴选一批具有良好职业前景的优秀中小学教师和校长,通过培训研讨、挂职跟岗、在岗研修、出国深造、导师引导等多种形式进行培养,为卓越教师和校长成长奠定基础。20、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完善教师考核办法和管理办法。总结、交流各地开展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完善教师、校长绩效考核办法,落实向农村学校、艰苦边远地区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倾斜的政策。妥善处理好绩效工资实施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维护教师队伍的稳定。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及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制定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意见。

六、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1、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贯彻落实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精神,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积极创新德育活动形式。加强德育阵地建设,利用“形势教育大课堂”资源,开展主题教育;督促指导各地的校外活动场所为未成年人提供服务。加强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启动9个新建国

家级项目;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加强对家长学校的指导和管理。22.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渠道、以形势政策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重要平台、以培育大学生先进典型为抓手、以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筹备召开第5次全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推动中央16号文件和省委8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加强对高校新闻媒体建设情况调研和形势掌控,提出建设对策。加强对高校举办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以及校内媒体、学生社团和有关出版物的管理。大力推动校园文化和学生社团建设。密切关注、及时发现、适时推广、深入学习、认真总结湖北高校大学生典型事迹,着力打造高校精神品牌。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建设。

23、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加强中职学生德育工作。联合省直有关部门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我省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加强中职学校德育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机制,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创业,树立起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24、认真落实国家对学校体卫艺及国防教育工作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在全省学校深入开展“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推广第三套学生广播体操。组织参加湖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和湖北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展全省学生体质调研,推进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的建设。全面普及以“校园合唱”和“校园集体舞”为主要内容的“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通过电视展播和现场展演的方式,举办全省第二届“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展演活动。广泛开展“科学避险、安全逃生演练活动”,向每所学校免费提供教学光盘,指导各市(州)督促各学校根据当地地理气象条件和特点、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演练方案,以防震、防水(洪水、泥石流、溺水)、防空(空袭、冰雪、雷电)、防火(简称“四防”)为主要内容开展教育演练活动,提高中小学生的应急自救能力。指导各地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做好疾病和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抓好学校血吸虫病和艾滋病预防教育。把人口理论和计划生育基础知识作为大专院校的教育培训内容,把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教育和青春期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的教育培训内容。落实《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

25、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应用与管理。加强对三类城市的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督促和

指导,推动各市州制定和落实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规划。在全省二类城市中开展“文明用语示范岗”和“文明用字示范街”创建活动。推动“中华诵〃经典诵读”进校园工作,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组织开展第十三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第四届全省高校普通话大赛、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大赛;进一步规范普通话培训测试管理工作,深化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试点工作。

26、积极开展教育对外合作交流工作。继续实施“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计划”和“外国留学生奖学金计划”,加大引智工作力度,鼓励更多省属高校招收外国留学生。完善中外合作办学管理制度,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探索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制度和退出机制。推进汉语国际推广教师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做好海外师资培训和出国教育考察组织工作,支持我省学校办好海外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推动省属高校公派出国留学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七、落实教育惠民政策,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27、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对农村66万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提供生活补贴;向25万大学生和80万中职学生发放奖、助学金;逐步推行中职涉农专业及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教育;争取彩票公益金资助项目,资助农村高中特困生4万人;组织好新机制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申报发放工作。

28、继续实施招生“阳光工程”。严格高校招生计划管理,统筹高校各类招生计划安排。健全公开透明的招生工作体系,加强对保送生、艺术特长生和高水平运动员等类考生考试资格和录取名单的公示和监督。继续综合治理高校招生环境,坚决制止和有效打击各种危害考试安全和招生录取欺诈行为,确保教育招生考试的公正、安全。落实义务教育“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招生政策,推行将重点高中指令性招生计划均衡分配到对口初中的招生政策。加强高等教育特别是成人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报考资格审查,切实提高招生录取信息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完整性。

29、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继续完善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各级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继续实施挂钩机制、奖惩机制、责任机制,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制机制。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项目计划,鼓励和引导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继续开展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引导毕业生投身国防建设。积极开展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作。加大就业工作宣传力度,培植、表彰、推广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典型个人及经验作法。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和就业指导人员培训工作。30、规范办学行为,维护教育公平。建立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政策联动机制。

指导武汉城市圈建立防止中小学择校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湖北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若干规定》,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特别是示范高中的办学行为和收费行为。依法依规开展高校学生申诉工作,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规范高校学籍学历学位管理,加强政策宣传,研究制定工作手册和操作规程。加强学籍学历管理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及时准确地做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学位注册审核工作,探索建立规范化管理的监督、考评、奖惩联动机制。加强学校后勤建设与管理,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

31、加强教育经费管理,全面提高教育项目和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提请省人大对全省义务教育经费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执法检查,确保国家和省义务教育资金全部用于城乡义务教育。探索建立基础教育建设项目和专项资金管理联动机制,从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资金管理使用和初中工程、教师周转房、捐赠项目等重点项目实施情况入手,探索建立基础教育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绩效评估制度,将评估结果进行通报并作为下一安排资金和项目的重要依据。

八、落实“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要求,切实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管理和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32、加强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建设,提高服务基层、服务学校、服务师生的能力和水平。巩固“能力建设年”和“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严格遵守和模范执行党政机关的政治纪律、工作纪律、财经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效能,试行对市(州)教育局工作进行考核。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落实。继续做好纠风工作,加大对财务、基建、招生、采购、校办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监管力度。加强教育审计工作,深化校务公开。推进廉洁教育进校园,进一步加强廉洁文化建设。

33、加强应急管理,切实维护教育系统的和谐稳定。完善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体制机制,加强应急组织、队伍、平台和能力建设,提高各类突发事件预警、防范和处臵能力。制定高校安全稳定工作考核办法。全面落实安全稳定责任制,认真排查和整改工作薄弱环节。大力推进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积极做好防范邪教和非法宗教对学校渗透破坏的工作,重点做好敏感时期维护高校稳定工作。进一步加大净化网络的工作力度,深入推进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深入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创建工作。

34、加强调查研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围绕教育的前瞻性、全局性和战略性课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制定调研规划,确定调研重点,通过项目化、课题化,开展调查研究。建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联系学校和听课制度,建立完善调查研究工作制度,评比表彰优秀调研成果。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组织干部培训,通过学习做到“懂得全局、管好本行”。

35、加强信息和宣传工作,树立全省教

育战线的品牌意识。落实全战线机关24小时干部值班制度,确保突发事件信息无迟报漏报,提高经验类、工作动态类信息的采用率和领导批示率,扩大教育工作的影响。建立信息报送工作统计通报制度,按市州和高校每月通报信息报送情况、采用情况和领导批示情况。完善教育新闻发布制度,建立新闻线索报告制度。做好舆情监控和影响力研判,提高突发事件媒体应对能力,将突发事件的妥善处臵与媒体应对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加强信息和宣传工作队伍建设,组织全省教育系统信息工作人员、网络评论员和新闻发言人业务知识培训。

36、规范机关运行,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水平。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工作流程,完善工作督办制度和工作述职制度。完善目标责任制管理办法,提高机关运行效率和效能。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推进机关和直属单位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加强教育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教。加快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完善教育政务公开制度。开展厅直属单位和高校政务网站绩效评估工作。做好保密和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工作。做好提案建议的办理工作。推行厅领导接访和机关干部信访值班制度,做好教育信访工作,实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实现厅机关档案管理特级达标,全面推进直属单位和全省教育系统档案管理达标工作。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继续开展机关文明创建活动,落实好省人口计生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贯彻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建设的意见》,着力加强教育系统关工委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做好机关离退休干部服务和管理工作。

附件

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竞岗(职)报告

热爱教育事业,立志终身投入到我国教育事业中,是我竞聘省教育厅副厅长职位的最大动力。如果有幸得到领

(一)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具备了较强的政治素质。

我在大学期间入党,受党教育多年。到组织部后,更加注重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意识的改造,思想上逐步走上成熟,正确执行党的组工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不断提高。在工作方面,有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能够紧紧围绕领导的工作意图,协助科长做好工作;在纪律方面,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不该

看的不看,切实遵守组工干部纪律;在党性修养方面,能够坚持做到公道正派,无私奉献。

(二)工作努力,独当一面,具备了就任科长的实际工作能力。

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保持较强的事业心和进取精神,精益求精,不甘落后。经过多年的实践锻炼,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基本能够独当一面开展工作。在××局期间,应×××软件公司邀请赴深圳帮助工作,受命组建一个新的工作部门,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了部门组建、人员招聘、培训上岗等各项工作,并迅速分赴福建、北京开展工作,业绩很快显现,受到公司管理层,特别是公司总裁的高度评价。到组织部以后,经过几年的摔打锻炼,组织协调能力进一步提高,对各项工作任务都能较好完成,没有误过事。特别是在×××年×××工作中,我带领来自七个不同单位的×××余人吃住在一线,昼夜工作。我通过明确职责分工、严格纪律管理、做好思想工作、解决后顾之忧等一系列有效措施,锻造了一支团结文明、坚强有力的战斗集体,工作期间,×××,圆满完成了上级组织交办的工作任务。工作实践的锻炼和考验为我承担更重要工作,奠定了基础,增强了信心

(三)注重学习,熟悉业务,具备了较全面的业务知识技能。

到组织部工作以来,我始终注重组工政策理论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努力做到“三个熟悉”,即熟悉组织部全面工作、熟悉干部工作各项政策的具体规定和各种程序、熟悉全市干部基本情况。通过三年的认真学习和实际工作经验积累,对组织部的工作内容有了比较全面的理解,特别是对干部工作的各项方针和政策有了清晰的认识,并在实践中获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逐步适应了本职工作的要求。

(四)为人正派、作风严谨,具有做好组织工作所需的工作作风。

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坚持踏踏实实做事、正正派派为人,埋头苦干,不事张扬。尤其是进入组织部后,更加注意自我约束,克己奉公。工作中处理问题小心谨慎,周到细致,注意把握政策的原则性与策略性,妥善处理一些棘手的事情,应该说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

(五)年富力强、吃苦耐劳,适应组织部紧张的工作节奏。

我今年31岁,刚过而立之年,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家庭也支持工作,正处在干事业的最佳年龄,自己也能够踏实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工作当中去。大家都知道,××科工作十分繁忙,节假日很少有休息时间,经常加班加点工作,甚

至通宵达旦,但我从没有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不管领导和组织交给什么样的任务,都不讲价钱,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认真完成。

以上所述情况,是我竞聘副厅长的基本条件。假如我有幸竞聘上岗,这些条件将有助于我较快进入副厅长的角色,保障教育厅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竞聘演讲稿(竞聘演说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 你们好!

勤政、廉政、优政、强政。我坚信,我省明天改革会更进,发展会更快,变化会更大。

改革总有逆流,发展必遇曲折。湖北省人杰地灵,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做到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才能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只有深入推进改革才能有效化解教育面临的诸多矛盾,才能迅速摆脱教育面临的种种困境。我想××教育当前重中之重,一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党的教育方针统揽全局,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进一步规范教育行为,进一步挖掘内部潜力。二要以巩固提高“普九”成果为重点,调优学校布局,整活教育资源,大力办好××学校等名校,全面提升县属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基础教育需求。三要按照“事业心与责任感,开拓性与发展性,素质型与年轻化”的要求,努力造就一支合格的学校校长队伍。四要率先在城区和所有县属学校,大胆稳妥推行“竞争上岗,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用人激励机制,努力诱发全县教职工敬业精神和工作危机感。

争取多层面领导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求得广大群众对教育事业的支持,这是确保教育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无限生机。

我是农民的儿子,小学教师起家,向来工作踏实,始终善待人生,一步一个脚印。扪心反思,惦量自己,本人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实干精神,有与时俱进的参谋教育发展的能力,有一定理论修养,积累教育经验,推进教育创新的实力,完全自信能担当起省教育厅副厅长的重任。恳请各位领导给予信任。如有不妥甚至胆大妄为之处,请给予批评。

致礼!

第四篇:2017年十八大复习提纲公选遴选必备资料

十八大复习提纲

一、时间:2012年11月8日-11月14日

二、会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三、主要内容:

大会批准了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四、公议公告:

(以下三点已设置超链接,请按住Ctrl,再点击鼠标即可打开)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公报 3.十八大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五.十八大报告解读:

4.聚焦十八大:十八大报告的七个“新” 5.聚焦十八大:十八大报告的四个鲜明特点 6.聚焦十八大:十八大报告的三大综合创新点 7.聚焦十八大:十八大报告的十大突出亮点

8.聚焦十八大:解读十八大报告新思想新论断新部署 9.聚焦十八大:十八大报告新思想新提法 10.聚焦十八大:中共首提“党代会代表提案制” 六、十八大深度解读

11.聚焦十八大:十八大报告精神要义提炼(近期公选热点)

12.聚焦十八大:“十八大”十八个热词 13.聚焦十八大:如何防范“四大危险” 14.聚焦十八大:“新四化”

15.聚焦十八大:《党章修正案》修正了什么内容 16.聚焦十八大:改革开放写入党章的意义

17.聚焦十八大:解读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凝聚共识体现自信

18.聚焦十八大:一二三四五六七,巧记十八大精神

七、练习题

19.十八大报告客观题复习要点

20.十八大报告精神要义强化练习卷及答案 21.十八大精神要义强化练习卷二及答案

第五篇:科研工作体会

科研工作体会(精选多篇)

我的教育科研工作体会

教育科研是改革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最大的生产力。多年以来,我一直坚持以教科研为先导,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教科研意识,提高教科研能力,教科研成绩突出。

一、加强教科研理论学习,增强教科研意识。多年的教科研实践使我认识到:新的教育理念可以使新教师从重复性的教学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者和同盟者。理想的教师应该是既能胜任教学与训练又擅长科研,成为集改革、管理、科研于一身的,既有专长,又有多能的综合性学者型教师。

1、我一直坚持学习素质教育理论,学习创新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坚持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和教科研,使自己既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具有渊博宽厚的综合知识;既具备教学创新能力,又具备教学研究能力。

2、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课堂教改和研讨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自己也多次开公开课,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

3、坚持教研相结合,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向科研要质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科研水平和能力不断增强,成绩突出。

我坚持教学和教科研相结合,大胆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创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我已具有选择课题、设计方案、搜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撰写报告或论文等方面 的知识能力。

多年来,我把教育科研看作是一种自我发展和提升的捷径,不断增强自己对科研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敢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反思问题,用科学的理论和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实现自己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这就是我终身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谈及新学期的教科研设想,我们会坚持自己的做法,那就是:以研导教,以教促研。

在x中学,老师们对教科研不再陌生,因为x中学的教科研就是解决老师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新学期伊始,展望前面的教科研之路,老师们对自己,对学校都充满了信心。作为学校教科室成员,在以校为本的教科研前提下,为实现“培名师,育优生,出高质,创名校”战略,我们将落实“以研导教,以教促研”,具体做到“一个中心”,“两个

基本点”。

“一个中心”,就是以教育教学为中心。

我们知道,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同样的道理,教育教学的质量也是学校的生命。因此,学校的教科研,必须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的学校教科研,不应该只是一句空话,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我们将进一步作如下努力。

首先,教科研课题的选择要体现教育教学。新学期第1——2周的时间,可以让老师们提出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再由学校科教室将老师们的困惑和问题汇总,并结合区教科室规划的教科研选题拟好科研专题,交学校各教研组选择一个或两个探究专题,来明确新学期学校各教研组的教科研任务。这样教科研课题的选择更切近教育教学实际,且课题是由教师们自己选择的,那老师们对教科研课题会有着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

其次,是课题研究过程不脱离教育教学。只有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研究出来的成果,才会对教育教学有真正的指导价值。否则,会误人子弟。事实上,各学科有各学科的特点,哪怕是对同一课题的研究,不同的学科也会有不同的收获。将各学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科研成果进行分析并推广,就可以使各学科间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也是我们所说的以研导教吧。

“两个基本点”,是指课堂观察和案例研究。

教科研要深入学生,深入课堂。离开了学生,离开了课堂,我们的教科研将是纸上谈兵,没有多大的价值。课堂观察在我们学校进行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本学期我们会进一步加强课堂观察的落实。

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一种方法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我们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是方法与行动的结合,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是有系统、有计划 的观察活动。教师在实践中参与课堂观察要经历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三个环节,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课堂观察活动。而课堂观察的意义最终指向学生的学习。像这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完成的教科研才更有生命力。

案例研究是教师记录耳闻目睹的教育教学个案,当然也可以是自己的亲身感受。教师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不再是个人行为,应有同伴的参与。这样分析更透彻,研究更深入。老师们从分析研究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就能有所感悟。用这些感悟再去指导教育教学,就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老师们从自己的亲身感悟中学习,比从其它任何方面学习都要来得快,来得真切,且更具有实效。

教研过程实际上是教育教学的设想与尝试,在这些设想与尝试的过程中,预设与生成之间总会有这样与那样的差距。分析差距的原因,调整预设,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出高质的目

标,这是我们应作的努力。

除此之外,教科研对常规工作也不能放松。常规常抓,常抓常新,那么我们就离工作目标不远了。

具体工作进程安排如下。

九月份:

1、各教研组召开教师会,了解教师对教育教学的需要。

2、召开教研组长会议,拟定教科研课题。

3、课题交学校审核后,反馈到各教研组,并告知全体教师。

4、召开教科研积极分子会议,邀请有关专家来校作教科研讲座。

十月份:

1、配合学校的各级各类竞赛,再竞赛中推动教科研进一步发展。

2、收集教师课堂观察的材料和案例。

3、召开教科研积极分子会议,邀请有关专家来校参加会议,共同分析研究堂观察的材料和案例。

4、会后要求教科研成员上交一篇感悟材料。

十一月份:

1、召开教科研积极分子会议,探讨老师们上交的感悟材料。

2、课题专题研讨。邀请专家作材料写作培训讲座

3、对材料作修改、补充、完善。

十二月份:

1、召开教科研积极分子会议,对教科研专题作进一步的研究,审查修改后的材料。

2、将优秀材料编辑成一期《绿荫》专辑。

xx年元月份:

1、整理教科室各类课题材料,对课题研究研究进展情况分类汇总。

2、教师在全校交流一学期来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3.完成教科研工作总结。

博士毕业后从事科研工作的个人体会

★ ★ ★ ★ ★ ★

growingpains:感谢新虫分享自己的经验!希望你以后能够给小木虫带来更多经典的资源!

我是2014年从国内南方一所知名院校博士毕业的。毕业后,如愿进入一个中央部委直属的机构从事研究工作。结合我从硕士到博士乃至工作以后在科研上所取得的一点成就,与大家进行分享,可能比较乱,嘿嘿,耐心看吧,我想对你会有收获的:

1、关于如何培养科研思路和科研态度的问题:我想我应该庆幸我遇到了两个对我今后从事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的良师,那分别是我硕士和博士时的导师。他们教会我在科研上要成功,最主要的不是去如何做,做的工作technican就可以完成。最重要的在于设计。科研的设计对于一个试验或者项目的成败至关重要。如何进行设计?举个例子,当你计划进行一个试验时,你要首先考虑的是现有试验材料,可以采用 的试验方法,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出现问题有何解决和补救措施,只有计划周密才能事半功倍。为了培养具有开拓性的思维,你必须密切关注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因为技术是死的,如何应用是活的,你看最新的技术能否在你的计划中实施,是否有必要。在这里,我要强调一点,就是不要过份追求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把重点放在这些技术和方法对你的研究有没有实际意义?现在很多研究生和科研人员过于追求技术,而忽略了项目本身的意义和目标。

2、关于如何发表学术文章:毫无疑问,取得科研成果,而不能把它充分表达出来是十分悲哀的。所以,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对于一个科研工作者是必备的。因为目前,文章,包括sci论文是衡量一个科研工作者工作能力和效率最常用的尺度。我从98年开始从事科研工作,至今在国内的核心期刊上发表了20余篇文章,在sci期刊发表了3篇文章。我想说的是,首先,你的选题

必须新颖,别人看了有启发,这样的文章杂志才会接受。所以,就象研究生在学校做论文一样,选题是最重要的。再者,你的文章必须具有条理性。其实,大多数文章的结构都是类似的,你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注意一些良好的句型、表达方式、结构安排等。看得多了,自然也就会了。关于发表sci文章,现在很多高校都要求研究生毕业时能发表sci论文。其实,发表sci文章并不难,只要你的选题新颖,结果有意义,能给别人启发,那就成功了一半。下面就是组织你的论文,对着你计划投的杂志,按照它要求的结构,结合平时阅读文献时掌握的句型和结构,可以完成论文的初稿。在这里,我强烈推荐一个编辑参考文献的软件,这个软件对于管理你的参考文献非常有帮助。如果有人需要的话,我可以免费提供给大家。初稿完成后,可以请英语水平比较好的人帮你修改一下语法,记住,这是必须的。现在很多文章被拒,都是由于写的太差,语法错误

太多引起的。现在也有很多专门的机构,可以进行文章的编辑或翻译服务。我的第一篇sci文章就是找的一个代理机构对文章的语法进行编辑的,费用也不贵,当时我花了2014元左右。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下网址:。然后,根据你的论文结构,找到杂志网址,通过注册帐户、从网上投稿就行了。

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觉得有用就支持一下啦!

中心校校本科研工作点滴体会

本我校校本科研工作以“农村小学生个性化学习策略研究”为主题,坚持教科研工作以学校发展为宗旨,坚持 “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相长”的原则,在“科研为先导”的旗帜下,进一步加强学习与研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紧紧围绕新的课程标准,将教研、科研、校本培训融为一体,提升学校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经过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尽力创新和改进传统的

教学模式,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培养,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校本教研工作有了一定的进步。

一、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科研能力

1、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效果。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科研观念,本学期的教育科研专题培训仍然以学科学年为单位进行培训学习。开学初,学校既制定确立了教育科研专题培训计划、方案、学习内容、学习时间等,以学校确立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策略研究”这一大课题为统领,本着各个学年学科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专题学习内容。要求各个学科学年组按照计划方案中规定的时间内容自行组织安排学习,分管学年的领导、组长负责组织安排,要求对专题培训内容进行分析性学习,有不同的观点和疑问可在组内及时进行解决,同时对照平时的教育教学,进行

讨论研究,记好学习笔记。

2、除了进行教育科研专题培训之外,学校仍然为教师订阅了相关的教学专刊。如:吉林教育,延边学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数学教师等。把这些教学专刊按学年学科组进行分配,利用业务时间进行集中学习研讨。

3、利用组内集体备课时间开展科研专题研讨活动。要求组内的骨干教师带头,把自己的教学体会心得,经验做法,在集体备课中进行交流学习。通过这样的形式,促进教师的研究积极性,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

4、通过远程教育资源,组织教师观看远程课堂教学实例。一边观看一边研讨,结合自己的教学,对比反思,提升能力。

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提高了全校教师教科研业务水平,使大家深刻认识到教科研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的发展和个人的提高都必须要有教科研来支

撑。观念的转变体现在教师的工作实践中,使教师注重了在教育教学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着眼于自身教育教学素质提高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并围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认真进行反思,及时撰写教学随笔

二、加强课题研究,规范过程管理,发挥组内优势

1、制订组内科研计划,规范组内研究行为

本,要求各组以学校的主体研究课题为方向,研究制定了本组的科研计划方案,系统地规范了各个研究小组的出课内容,时间,人员。课题的提出都是根据本组人员的详细研究讨论而确立的。意在科研来源与教学,服务于教学,将课题研究工作进一步加以推广。

2、以各种活动为载体,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我们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各项教科研活动,为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创设条件、搭建舞台。

本学期,除了组内自行的研究活动之外,学校还精心策划了首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讲课大赛”活动。每学年学科选拔本组最年轻的教师参加比赛,要求各个学年学科组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帮助本组教师备好课,上好课。此次大赛,各个学科学年组充分显示了集体的优势,精心准备,周密策划,认真研究,高度重视。各个学年学科出课的教师也积极努力探索,认真钻研,开拓创新,大赛的课堂上精彩纷呈,即彰显了集体的研究能力,又体现了个人的钻研精神。

4、为了有效的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本学期我们还开展了分管领导“跟班课”、行政领导“推门课”、青年教师“竞赛课”、外出学习教师“汇报课”等多种教研活动,要求每位教师相互听课不少于16节,领导听课不少于60节。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教学工作,加强了教师间的相互听课,取长补短,让教师们实践中不断磨练,不断进步。

5、以研培基地为依托,为教师搭

建展示交流平台

2014年11月13日市东片小学研培协作体在基地的三所学校分别开展了语文,英语,音乐三个学科的研讨活动,作为基地校我校承担了语文学科的研讨活动。学校有三名教师分别出了研讨课。一年级的曲金媛老师出了一节语文课,题为:“小小的船”。音乐组的张哓敏老师出了一节音乐课,题为:“洗手绢”,英语组的黄启香老师出了一节英语课。在这次活动中,出课的三名教师在前期准备中,精心构思,认真钻研,精益求精,围绕“个性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在他们的背后,更有着一个团结协作的集体,本学科组的全体人员集中全力,帮助他们出谋划策,献计献策,从课前设想,到教案设计,试验模拟,再到课后反思,无不凝聚着本组人员集体的智慧,使他们在活动中,课堂上游刃有余,质朴实用,扎实有效。

2014年11月19日,作为协作体 的基地学校,我校又承担了全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在这次活动中,四年六班的张桂芬老师又出了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题为“欢欢喜喜中国年”,受到了与会的领导和教师的高度赞扬。这节课是一节成果展示课,在教师的精心策划下,老师和学生共同协作,收集整理提炼了大量的有关“中国年”方面的资料,有习俗,典故,故事,绘画,采访,手工制作等等,在本次活动中,老师和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措施,了解诠释了“中国年”方方面面的知识,学生和教师犹如游历了一次年文化的历史,课堂上犹如播放了中国年文化的一部大片。由此使我们看到了,通过这样的活动,对于老师以及学生知识素养的提升,智慧与能力的提炼,组织与表达的锻炼,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这些活动中,表面上看出课的教师只是上一节简单的课,但是,在这节课的准备和备课过程中,他们所得到的

锻炼与提升是远远超出这节课的效果的。

三、加强总结反思提炼,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提升

1、活动后及时反思,增强研究意识

本,我们把教师的教学反思纳入了教育科研研究中的重中之重。老师们也逐渐认识到,只顾埋头教学,而不进行认真的反思总结,在教学中是不会有突破和提升的。因此,无论是组内教研,还是校级教研以及市级以上的研讨课,我们都要求教师活动后坐下来认真进行总结反思,找出成功与失败之处,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办法。学年组集体备课时也尽量从反思入手,找出平时教学中的问题集体讨论研究,加以解决。使教师逐渐明确了:

1、课题研究的基本点一定要立足于教学实际,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要增强问题意识。

2、要提升研究能力,必须加深对教育科研的理解。

3、教育科研是教师教育教学中 的核心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渠道。要不断地实践、才能探索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骨干带头引领,增强互助意识

学校还定期组织骨干教师作关于怎样进行教学反思的专题讲座,组织全体班主任教师观摩骨干教师的研究课,并要求各位教师写出自己的感想、反思,把学到的教学知识、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全力打造一支师德好、教艺精、底蕴厚、发展快的教师队伍。

3、加强常态反思,促进习惯意识

在平时的常规教学中,学校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要求每一单元进行一次详细的总结反思,记录在教案的背面,总结一个单元教学中的得与失,以利于在下一单元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并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及时的总结经验,在总结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

四、规范课题管理分类,及时改进修正整理

本,我校进行的实验课题有一个大主题,十一个分题。学校的大的主题是:“农村小学生个性化学习策略的研究”。十一个分题是:

一年级:一年级学生说完整话的策略研究

二年级:课前预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研究

三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四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五年级:课堂分层提问与分层练习的研究

六年级: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研究

英 语: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音 乐:学生个性化演唱能力的培养

品 德:创设情境强调体验 彰显学生个性

体 育:体育教学方法游戏化研究

美 术:如何通过线描教学提高学生造型能力

科 学:科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

学校的主题“农村小学生个性化学习策略研究”已经报省里立了项。通过这些课题的研究与实施,促进了学校整体教育教学的发展,提升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水平,培养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能力。同时对教师的精神境界也有了一定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有了一定的增强,学生的人格也不断臻于完善,各个学科学年在研究的过程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研究实践中,各个学年学科组,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随时进行调整规范,力求做到边实践、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边改进,使课题实验研究的水平不断得以提高。

五、建立激励机制,促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

1、为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教育科研 的积极性,学校逐渐完善了教科研奖励制度,每学期每个学年学科组评比教科研先进个人。每学年评选一次优秀教研组。对课题研究、论文发表、获奖、学术交流、辅导学生等教育教学成果均有奖励措施。这些奖励措施有效的调动了教师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科研的有效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2、及时收集、反馈市级以上各级各类报刊的征文、论文竞赛等信息,着力组织教师参赛、投稿、推荐发表。力争在各类比赛中,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实践升华到教育科研的高度,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多项活动中教师的各项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六、依托信息资源,提高科研实效

本我们十分注重校园教科研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积极鼓励教师参加网络联盟学习,在各项活动中,号召教师合理有效的运用网络信息资源,把多媒体课件与文本

教学恰倒好处地融和起来,教师在各种活动中自己制作课件,自己完善网络与文本的有机结合。学校的远程教育资源,给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的了有力的保证。

回顾本的校本科研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充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育科研氛围,实行骨干教师引领,青年教师领先,其他教师跟进的教育科研思路,尽力为老师们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提供信息交流的场所,使教科研工作稳步前进。

3月23日和24日两天,我参加了省教科院组织的“xx年年安徽省教育科研省级立项课题研究工作检查暨成果交流会”,两天的时间虽短,却过得紧张而充实.在这次活动中,有来自全省各地的一线老师,有参加省级课题研究顺利结题并获奖的单位和各人,还有省教科院两位院长,并邀请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教育部智囊团成员中的

曾天山教授.通过老师们与专家领导的交流,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大家共同的感受是:开拓了新视野,获得了新策略,提高了新认识,尤其是专家们对教科研的原则方法及实施策略进行了深度的讲解和切实有效的指导,对教科研当中容易被老师忽视的细节甚至一些误区都有精辟而细致的提醒,让我们受益颇多.

记得会议的第一天,年轻的阚智院长代金副厅长作报告时,谦卑而有风度,报告内容大气磅礴,能时时窥见严谨之态.首先他站在全省教科研全局的高度对近几年我省教科研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给我们提出了研究的要求,明确了研究的方向.随后,张守祥副院长又就当前教育的四个热点问题给我们作了宏观的分析,角度特别,内容新颖.张院长的博识和诚恳显示出大家的风范,让我印象深刻.当天下午,曾天山教授在百忙之中从京城赶来,给我们作了《教育科研的问题与方法》的报告,他从“教育科研是什么”、“教育科

研为什么”、“教育科研做什么”、“什么是好的教育科研”、“怎样做好教育科研”五个方面作了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剖析,那种全面性、概括性,真是高屋建瓴,不由地让人顶礼膜拜.第二天,近两年获奖的各地课题负责人带来了优秀的成果和经验.我在分享他们的喜悦的同时,也分明地觉得有一种冲动在内心深处不断地涌起.正如曾教授所说:“我们的教育科研正处于摇篮期,任重道远.”

这样的会议,我也参加过几次,但这次会议的内容最充实,最实在,收获也最大.让我认识到,教育科研不再是神秘而不可攀的东西.专家的报告虽有严要求,但更是一种信心的激励.教育科研虽有难度却是不论成败的.只要潜心地钻研认真地实践和深刻地反思,我们在科研的道路一定会走得更远.

~ 26 ~

~ 27 ~

下载科研工作公选参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研工作公选参考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研工作自查报告

    公园路小学校科研工作自查报告 回顾几年来我校科研室成立以来的工作,我们首先坚持“科研为先、质量为重、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校本培训为依托,深入开展教学研......

    科研工作自查报告

    学校标准化科研室自查报告 回顾几年来我校科研室成立以来的工作,我们首先坚持“科研为先、质量为重、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校本培训为依托,深入开展教学研究。......

    科研工作心得体会「」

    科研工作心得体会【三篇】【篇一】科研工作心得体会一谈到学术科研,可能我们大多数人会觉得它是深奥难懂的、复杂的和遥不可及的,在我踏入科研的殿堂之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自......

    科研工作规章制度

    黄花塘镇中心小学科研工作规章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教育科研管理工作,促进广大教师和研究人员积极参与教育科研,不断提高科研水平,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制定......

    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1、医院要积极开展以提高临床医疗、护理水平为主的科研工作。创造条件开展临床实验基础医学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发展医院科技,提高科技水平。 2、医院有一名......

    科研工作明细表[定稿]

    科研工作明细表 学校:日期 主件 子课题立项书(P129) 实验方案(一份) 开题报告(一份) 修改方案(立项后,第二年开始,每年1份) 年度计划 阶段性总结(每年一份或两份) 结题申请 结题报告 结题......

    科研工作自我鉴定

    科研工作自我鉴定 篇一:博士自我鉴定 珍贵的博士研究生学习生活已接近尾声,总结得失,有许多收获。 在思想政治方面,本人具有优秀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热爱祖国,热爱......

    科研工作管理条例[精选合集]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 科研工作管理条例 (2008年修订)第一条为规范我校科学研究工作,推动学校科研事业发展,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学校科研工作实行学校与院、部两级管理。 1.在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