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计划草案

时间:2019-05-13 23:17: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计划草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计划草案》。

第一篇: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计划草案

2010年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计划

(草案)

一、2009年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四保”中心工作任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节能减排、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等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进展顺利。一是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扎实推进。严格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签订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19份, 建立减排档案70卷。加快污染减排项目建设,80个减排项目已完成或即将完成的项目76个,占95%。关停了部分实心粘土砖企业和砖瓦厂,关停平阴县小地瓜淀粉加工企业10家,取缔济阳县、商河县等十五土(小)企业近30家;完成济南医院等10家单位6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任务和章丘华电有限公司等9家超标企业限期治理任务。二是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实施市、区(县)和企业三级在线监控网络,安装了63套烟气、54套废水自动监控装置,实现了全天候监控;对市控107家重点企业的二氧化硫超标单位实施红、黄牌督办制度。加强对市政建设、拆迁、物料及渣土运输等6类扬尘污染源的重点监控,查处治理重

点扬尘污染源426处;加强了机动车尾气整治,完成35家企事业单位的在用机动车抽检工作,进行了6家加油站油气回收改造。认真落实山东省“两湖一河”碧水行动计划和小清河流域综合整治方案,加快推进小清河及其支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开展了典型乡镇饮用水源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情况调查,启动了章丘部分乡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试点。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管理,危险废物重点产生单位规范化达标率80%以上、安全处置率达到100%,全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95%以上。三是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加快推进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督促建设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全市规模化养殖场外排污染物达标率73%。开展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启动了济西湿地规划建设,策划了济西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护项目。2009年,预计全市COD、二氧化硫可以实现分别削减4.88%和1.59%年度计划指标。

(二)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一是重点企业节能目标基本完成。完成了全市百户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审计,完善了100家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监管和能源利用报告制度。上半年,列入国家、省重点监控企业中的42户单耗同比下降,实现节能量19.32万吨。二是重点工程实施顺利。今年建设投用的40多个重点节能项目,实现节能量约50多万吨。推广节能灯63万只。获得国家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项目4

个,实现节能量10.7万吨。三是重点领域节能工作全面展开。工业节能领域,完成了黄台电厂1-4号小火电机组、4条立窑水泥生产线关停工作,淘汰小火电机组14.5万千瓦、熟料产能39万吨,基本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建筑节能领域,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97万平方米,正在实施改造的项目98.83万平方米;实施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工程252万平方米;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100%。交通节能领域,积极发展“节能公交”,上半年全市新投入使用的300多部公交车全部达到国Ⅲ排放标准,100辆新能源公交车已服务于全运会,改装100多部为CNG单燃料车。公共机构节能领域,完成了节能管理体系建设,启动实施了节约型机关建设等活动。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认真落实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着力推进“678”工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初见成效,形成了济南复强动力公司再制造发动机、富美科技有限公司年产环保激光硒鼓等循环利用模式,预计2009年全市可实现再生资源回收额14400万元,回收废钢铁41000吨,废有色金属330吨,废造纸原料38000吨。清洁生产工作积极推进,45家企业实施了清洁生产审核,减少废水288.78万吨、固体废弃物4.54吨,年节约新鲜水使用5333.29万吨,节电2.94亿千瓦时,节约原煤5.99万吨。

(三)水资源管理和保护进一步强化。一是加强水资源保护。认真实施《济南市地表水水功能区划》,完成了水功

能区重要水源地立碑标石的前期准备工作,严格执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控制入河排污口管理。完善水源地水质监测通报制度,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二是认真开展节水基础性工作。重点开展了平阴、章丘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实施农业、生活和工业节水工程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实施了邢家渡引黄灌区、章丘胡家岸灌溉区节水改造工程和节水灌溉示范项目。三是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完成了历城区葫芦套、长清区润玉泉、章丘市法家峪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现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平方公里;加快推进历城区四邱、邢家、花坦、潘家流域,长清区郭庄、春峪口流域,平阴南岸、长沟泉、南刘庄、蛮子流域,市中区西渴马东村流域,商河县芦家风沙区等流域治理工程,预计年底可以完工。2009年预计可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6平方公里。

(四)土地矿山管理更加规范。一是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土地执法目标责任,加强耕地占补平衡和土地复垦工作,实施土地综合整治7万亩,新增耕地13600万亩。我市耕地保有量549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80万亩。二是用地需求得到保障。2009年共落实使用新增用地计划指标29000亩,上报国务院和省政府审批用地34000亩,保障了全市扩大内需项目和全运会、园博会、小清河、西客站等重点工程及重点工业项目、民生项目用地需求。三是矿山管理进一步加强。加大破损山体治理力度,完成了重点区域58座破损山体整治任务。

(五)防震减灾能力不断增强。一是地震监测网络日益完善。完成了济南市地震监测中心暨历城综合地震台和济阳地震台建设任务,目前我市地震监测台站数量达到6个,实现了适时监测辖区及周围1.5级以上地震、5分钟内实现速报的目标。二是地震监测能力不断提高。加强台网及监测设施升级维护,定期检查维修地震监测设施,新建槐荫区数字前兆监测站,更换了七星台网络传输设备、长清数字化水温观测设备及洪范池数字化前兆观测仪器水温探头,安装了章丘瓦山数据采集器。三是震害防御工作进一步加强。认真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督促重点建设项目按照评价结果抗震设防。积极开展防震减灾地方立法,初步完成了《济南市防震减灾条例》。积极开展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加快推进章丘市“十个示范村”、“百个建设村”地震安全农居试点工程,完成了省级示范工程平阴县黄河滩区整体搬迁。认真开展区县地震小区划工作,启动了章丘市地震小区划,将小区划面积由原定的40平方公里增加到70平方公里。积极推进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目前我市省、市级示范学校达到65所,槐荫区新世界阳光花园社区被评为全省首批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四是地震应急措施逐步落实。加强乡镇、街道、社区、居委会地震预案建设管理,实现了地震应急预案“全覆盖”。加快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全市确立了489所学校及奥体中心等10处体育场(馆)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六)基础测绘工作有序推进。为实现中心城建设用地范围内1:500地形图全覆盖,采用全野外地形数据采集成图法开展了长清老城区和大学园区(70平方公里)、奥体龙洞片区(10平方公里)1:500地形图测绘。目前,野外测绘工作已经完成60%,年底完成全部工作。加强测量标志维护,开展了济南市连续运行定位服务系统(JNCORS)的维护,基本完成了一类保护范围测量标志的维修维护工作。为了满足南部山区“三线”(道路红线、河道蓝线、高压输送线路)规划标定工作的需要,采用航测法和野外地形数据采集及成图方式完成了南部山区仲宫镇、柳埠镇、西营镇驻地1:2000地形图24.64平方公里测绘。

从发展现状看,虽然我市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主要约束性指标均按计划进度实现,但是全市节能减排工作任务依然繁重。一是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重化工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所占比例仍高达76.6%,短期内难有大的调整,将给节能减排带来持续压力;二是能源结构不合理,原煤在一次能源中所占比例近年来一直维持在63%左右,污染物排放强度仍将高居不下;三是在扩内需、保增长的经济政策下,消化新增排放量的压力巨大;四是城镇化的稳步发展,既直接增加了生活污染物排放量,又增加了对重化工业和能源的刚性需求;五是以污水处理厂、燃煤电厂脱硫为重点的工程减排空间日益缩小,减排难度逐步加大。

二、2010年工作思路和目标

2010年是推动我市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十一五”规划指标任务的目标年。综合考虑2009年我市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工作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初步确定明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市九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切实加强土地管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积极推进经济方式转变,突出抓好治污减排、节能降耗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2010年主要预期目标: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8.67万吨以内,COD排放总量控制在4.86万吨以内,万元GDP能耗控制在1万吨标准煤以内,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万元GDP取水量下降5%;

——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8%以上,市区无劣五类水体,地下水水质达到地下水环境质量三类标准;

——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低于70dB(A);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值低于55dB(A)。

三、2010年工作重点

(一)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1、切实做好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认真落实“三大减排体系”实施方案,确保“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顺利完

成。切实抓好结构减排。加快淘汰平阴小淀粉加工企业5家,关停4家企业水泥立窑和4家砖瓦窑。加快推进工程减排。完成水质净化四厂、柳行中水处理站等相关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配套完善污水处理管网,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继续抓好火电、钢铁等重点行业脱硫设施的建设和优化完善,实施一批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能源替代项目。强化措施减排力度。继续推进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和县(市)区环境监控分中心完善工作,加强对107家国控、省控和市控重点单位的全过程监管。

2、进一步加大污染防治力度。继续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结合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山东省小清河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发布实施,加快推进小清河流域及市区各支流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保护饮用水源地,适度调整饮用水源保护区,确保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8%以上。积极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大力推广清洁燃烧技术和节能降耗技术,完成年度重点大气污染源限期治理工作。加强在用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定期检测,确保监测率达到80%以上。严格控制扬尘污染,坚决查处已取缔“三小”回潮现象。

3、深入开展环境生态建设。切实加强生态示范区建设,做好“两区一园”创建工作,争取保护地区覆盖率达到10%以上。加强南部山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保护,做好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监督管理。积极开展农村生态保护,实施一批具备条件的规模化畜禽养

殖污染治理示范工程。继续做好湿地生态保护,加快实施济西湿地项目建设,适时启动沿黄湿地生态保护规划建设工作。

(二)节能降耗

1、严格控制能源资源消耗。建立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上项目与节能减排指标完成进度挂钩、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的机制, 严格控制“两高一资”行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积极推进黄台电厂“上大压小”工作,切实完成“十一五”淘汰目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进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建立专业化、网络化、市场化的制造业技术服务体系。积极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地热能、沼气、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2、继续抓好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节能工作。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适用节能技术,组织实施低能耗、节能建筑示范工程,绿色照明示范工程,实施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示范项目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推广项目,推广高效照明产品,重点发展LED半导体照明产业,认真做好财政补贴节能灯的推广工作,市直机关率先更换节能灯。

3、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着力推进6个县(市)区、7个工业园区、80个企业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探索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以重要资源为纽带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积极探索低碳经济发展途径,发展清洁能源,加大科

技投入力度,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推进低碳消费,建立支持低碳经济的市场体系和政策体系。

(三)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1、进一步强化水资源管理。严格落实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资源费征收、入河排污口管理等制度,建立完善以水质在线监测为重点的水资源保护信息化系统。加强水功能区管理,继续开展功能区的立碑工作,逐步实行动态水质水量管理。

2、继续抓好节水工作。督促指导自备井取水企业加大工业节水力度。完成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等一大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示范推广项目。继续开展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深入推进章丘和平阴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力争两县区各项节水指标在全省试点单位中位于前列。

3、加快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实施南部山区泉域补给区综合治理,完成20多条小流域水土治理工程,总治理面积80平方公里,改善南部山区生态环境,提高地下水涵养功能。

(四)土地矿山管理

1、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力度。继续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围绕守红线保安全,强化耕地保护监管,确保市本级违法占用耕地的面积比例控制在5%以下,各县(市)控制在8%以下。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积极稳妥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2、进一步做好土地供求平衡。搞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鼓励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加快城中村改造,推进村庄整合、旧村改造,积极拓展用地新空间。建立与供地率相挂钩的分配使用机制,有限保障重点项目用地。优化供地结构,在用地计划指标安排、用地预审、土地供应等环节严格管理。完善土地市场运作流程,全程跟踪土地熟化,依法做好征地补偿、收购筹备、整体策划、市场运作等用地服务。

3、不断强化矿山管理。深化矿产资源整合,开展好“打非治违抓责任”活动,促进矿山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完成第二批50座破损山体治理,加快推进燕翅山等重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五)防震减灾

1、不断完善地震监测体系。加快推进长清地震台、强震台和GPS监测站建设,形成完善的地震台网。完成地震骨干监测站(点)的数字化改造,加强各类地震监测设备的维护保养,完善群测群防市、县、乡(镇)观测网络,提高数据分析和监测预报水平。

2、不断提高地震综合防御能力。抓好地震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小区划项目成果的推广,加快县(市)区地震小区划工作,尽快启动平阴、济阳、高新区地震小区划。积极推进农村民居防震保安试点项目的开展,建立农村防震抗震技术服务体系。继续做好防震减灾立法工作,尽快完成《济南市

防震减灾条例》。

3、进一步提高地震应急反应能力。继续推进地震应急救援队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和应急救援训练,定期组织地震应急实战演练,建立地震应急救援协作机制。继续推进避难场所建设,确保每个县区至少建设一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4、深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不断完善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宣教功能,继续开展防震减灾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的“五进”活动。加快推进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和示范企业建设,各县(市)区要建设1处以上“地震安全示范企业”和“地震安全示范社区”。

(六)基础测绘

启动我市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建立统一的空间数据标准体系,实现政务信息和基础地理信息、基础地理信息和公众地理信息的分布式管理。更新修测二环以内150平方公里1:500地形图,缩编1:2000比例尺地形图。完成经十东路二环南路以南、南绕城高速以北335平方公里1:2000地形图更新修测及数据建库工作。采用全野外地形数据采集成图法测绘腊山片区16平方公里,济钢片区14平方公里,并用1:500地形图缩编1:2000比例尺地形图。为满足“数字济南”建设及辅助政府部门决策的需要,制作东至巨野河、西至黄河、南至仲宫镇、北至天桥区界2600平方公里范围卫星影像图,完成二类测量标志的普查及维护。

第二篇:在全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大会筹备工作

附件:

在全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大会筹备工作

研究协调会上的讲话

吴 新 雄

(2006年8月22日上午)

今天,遵照孟书记、黄省长的批示精神,我和孙副省长召集有关部门对全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大会的筹备工作进行研究和协调。从孟书记、黄省长的批示可以看得出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

前阶段,在孙副省长的指导下,省环保局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应该说如果开“全省环境保护大会”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了。现在把资源节约的内容增加进来,站在更高层次把这次会议改为“全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大会”,这是江西全面、准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为了开好这次重要会议,建议会议准备工作明确以下事项:

第一,这次会议的目的: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三个江西”建设。通过这次会议,要全面学习、动员、部署、落实— 2 —

国家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各项政策措施。我认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互为促进、互为联系、互为保证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本质要求,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这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次会议,应该做到“五个落实”:一是思想、认识要落实。中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任务,我们要从战略高度和现实要求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二是目标、任务要落实。江西加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到2010年的目标、任务到底是什么?三是政策、措施要落实。四是各级政府的责任要落实。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很大程度上是各级政府的责任,怎么组织企业、社会各界做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五是阶段性工作的部署、要求要落实。

这次会议的准备工作,因为省环保局已作了较长时间准备,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比较完整了。资源节约方面现在还缺乏系统、量化的东西,任务比较重。资源节约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系统,但是实际工作中不能太庞大,我看要突出这么几方面:首先,江西资源节约的对象是哪些、特色是什么,要十分清楚。我认为重点应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四个方面;其次,江西资源节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要十分清楚,包括资源管理、资源合理利用、资源再利用、资源节约等方面,具体来讲包括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等问题。资源节约包罗万象,但近期实际工作不能太多、太散,要

突出重点、要集中、要清晰;另外,江西资源节约的政策措施是什么,要十分清楚。尤其是产业政策对资源节约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对资源节约利用、附加值高、延伸产业链的项目我们鼓励发展,对卖原材料、资源粗放利用的项目我们应该加强管理、严格调控。

加强资源节约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现在只是有了点基础,但是要形成象环境保护这样的系统、完整的体系,还要下大工夫建立起来。国家在环保方面多年来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而资源节约的指标体系需要创新,实际上我们现在研究资源节约指标体系、目标任务比国家还要早,正因为这样才有特殊的意义。资源节约还有一块很重要的内容是废水、废气、废渣、废物、余热利用,也就是循环经济问题,但是不能用循环经济代替资源节约。资源节约是一个很大的系统,要明确节约什么东西、怎么节约、节约成什么结果,范围非常广,而循环经济只是资源节约中的一块内容、一种手段,这个概念要非常清楚,不能把循环经济等同于资源节约,不能把循环经济的目标和任务作为资源节约的目标和任务。

第二,这次会议的时间初定在10月26日,会议召开一天。第三,这次会议的议程分两段开,上午电话电视会议,下午交流发言。我想主要议程这样安排:上午的电话电视会议先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表彰决定由省领导宣读,然后请孙副省长代表省政府与有关— 4 —

单位签订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责任书,最后请孟书记、黄省长讲话,上午的会议由省领导主持;下午的会议,先由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先进单位作交流发言,要选择讲得深、讲得精、讲得振奋人心、令人信服的典型来发言,不一定要数量多、时间长,这点要把握好,然后作总结讲话,请孙副省长主持。总结讲话要简短点,就是归纳出“几个一”:统一一个思想认识、明确一个目标任务、落实一套政策措施、抓好一个贯彻落实、达到一个效果,简明扼要地总结出来。

第四,这次会议的会务工作,由省政府办公厅统一负责,有关部门分别准备。会议材料主要是这么几个:(1)孟书记、黄省长的讲话,还有一个总结讲话和我的主持词,由省政府办公厅统一扎口。发改委、环保局分别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角度准备材料,再由办公厅综合。月底之前,发改委、环保局要拿出初稿来。形式上可以成立一个材料起草小组,办公厅牵头,发改委、环保局参加。(2)出台两个文件、签订两份责任状。一个是关于加强资源节约工作的若干意见,要专讲资源节约;一个是关于环境保护的决定,分别由省发改委和省环保局负责。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两份责任状也分别由发改委和环保局负责。(3)国家有关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文件,作为这次会议的文件,分别由发改委和环保局提供。(4)交流发言材料。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典型发言材料分别由发改委和环保局把关,时间控制在5~8分钟内,要典型、生动、令人信服。发言单位定为10个,三个市县政

府、三个部门、四个企业或工业园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各两个)。

第三篇:怎样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怎样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换角度:世界环境问题主要是什么?对人类有何影响?对策?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1)必须把建设“两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2)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和机制。

(3)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

(4)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的先进实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5)发展环保产业。

(6)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7)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

(8)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及其产生的原因【2008上海厅考笔试题】

到目前为止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方面。

(1)全球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2)臭氧层破坏。在地球大气层近地面约20~30公里的平流层里存在着一个臭氧层,其中臭氧含量占这一高度气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臭氧含量虽然极微,却具有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因此,它能挡住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伤害,保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然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如冰箱空调等设备制冷剂的氟氯烃类化合物以及其它用途的氟溴烃类等化合物,它们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被激化,形成活性很强的原子与臭氧层的臭氧(o3)作用,使其变成氧分子(o2),这种作用连锁般地发生,臭氧迅速耗减,使臭氧层遭到破坏。南极的臭氧层空洞,就是臭氧层破坏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到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一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层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薄,欧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因此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空臭氧层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3)酸雨。酸雨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受酸雨危害的地区,出现了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建筑材料、金属结构和文物被腐蚀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酸雨在五、六十年代最早出现于北欧及中欧,当时北欧的酸雨是欧洲中部工业酸性废气迁移所至,七十年代以来,许多工业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防治城市和工业的大气污染,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增加烟囱的高度,这一措施虽然有效地改变了排放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但大气污染物远距离迁移的问题却更加严重,污染物越过国界进入邻国,甚至飘浮很远的距离,形成了更广泛的跨国酸雨。此外,全世界使用矿物燃料的量有增无减,也使得受酸雨危害的地区进一步扩大。全球受酸雨危害严重的有欧洲、北美及东亚地区。我国在八十年代,酸雨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到九十年代中期,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

(4)淡水资源危机。地球表面虽然2/3被水覆盖,但是97%为无法饮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是淡水,其中又有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在仅有的1%淡水中,25%为工业用水,70%为农业用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供饮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然而,在这样一个缺水的世界里,水却被大量滥用、浪费和污染。加之,区域分布不均匀,致使世界上缺水现象十分普遍,全球淡水危机日趋严重。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 和地区缺水,其中28个国家被列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预测再过20~30年,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将达46~52个,缺水人口将达28~33亿人。我国广大的北方和沿海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北方缺水区总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全国5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这些缺水城市主要集中在华北、沿海和省会城市、工业型城市。世界上任何一种生物都离不开水,人们贴切地把水比喻?quot;生命的源泉“。然而,随着地球上人口的激增,生产迅速发展,水已经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珍贵。一些河流和湖泊的枯竭,地下水的耗尽和湿地的消失,不仅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威胁,而且许多生物也正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河流改道、湿地干化和生态环境恶化而灭绝。不少大河如美国的科罗拉多河、中国的黄河都已雄风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景象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了。

(5)资源、能源短缺。当前,世界上资源和能源短缺问题已经在大多数国家甚至全球范围内出现。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人类无计划、不合理地大规模开采所至。本世纪九十年代初全世界消耗能源总数约100亿吨标准煤,预测到2000年能源消耗量将翻一番。从目前石油、煤、水利和核能发展的情况来看,要满足这种需求量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新能源(如太阳能、快中子反应堆电站、核聚变电站等)开发利用尚未取得较大突破之前,世界能源供应将日趋紧张。此外,其它不可再生性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在日益减少,这些资源终究会被消耗殆尽。

(6)森林锐减。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地球上曾经有76亿公顷的森林,到本世纪时下降为55亿公顷,到1976年已经减少到28亿公顷。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牧场、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导致对森林的过度采伐和开垦,使森林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其中占绝大多数是对全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的热带雨林。对热带雨林的破坏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尤以巴西的亚马逊情况最为严重。亚马逊森林居世界热带雨林之首,但是,到九十年代初期这一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比原来减少了11%,相当于70万平方公里,平均每5秒钟就有差不多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森林消失。此外,在亚太地区、非洲的热带雨林也在遭到破坏。

(7)土地荒漠化。简单地说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荒漠化的概念作了这样的定义:”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1996年6月17日第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发表公报指出: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有1.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演变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到1996年为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尽管各国人民都在进行着同荒漠化的抗争,但荒漠化却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相当于爱尔兰的面积。到二十世纪末,全球将损失约1/3的耕地。在人类当今诸多的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们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8)物种加速灭绝。物种就是指生物种类。现今地球上生存着500~1000万种生物。一般来说物种灭绝速度与物种生成的速度应是平衡的。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这种平衡,使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据《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估计,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到2000年地球上10~20%的动植物即50~100万种动植物将消失。而且,灭绝速度越来越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发出警告:现在鸟类每年灭绝一种,在热带雨林,每天至少灭绝一个物种。物种灭绝将对整个地球的食物供给带来威胁,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是难以预料和挽回的。

(9)垃圾成灾。全球每年产生垃圾近100亿吨,而且处理垃圾的能力远远赶不上垃圾增加的速度,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已处于垃圾危机之中。美国素有垃圾大国之称,其生活垃圾主要靠表土掩埋。过去几十年内,美国已经使用了一半以上可填埋垃圾的土地,30年后,剩余的这种土地也将全部用完。我国的垃圾排放量也相当可观,在许多城市周围,排满了一座座垃圾山,除了占用大量土地外,还污染环境。危险垃圾,特别是有毒、有害垃圾的处理问题(包括运送、存放),因其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产生的危害更为深远,而成了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环境问题。

(10)有毒化学品污染。市场上约有7~8万种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危害的约有3.5万种。其中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约500余种。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如今每年又有1000~2000种新的化学品投入市场。由于化学品的广泛使用,全球的大气、水体、土壤乃至生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毒害,连南极的企鹅也未能幸免。自五十年代以来,涉及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污染事件日益增多,如果不采 取有效防治措施,将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严重的危害。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怎样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怎样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9年湖北厅考笔试题】

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一、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第二、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

第三、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第四、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第五、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

第六、提高扶贫开发水平。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第七、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

第八、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如果出题“怎样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2009湖北厅考笔试题:怎样理解和贯彻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的新方针新要求?。具体内容请参考“热点聚焦”之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

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总体思路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对于破解“三农”工作难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1、重大意义:第一、加快形成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是我国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必然要求;第二、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第三、是推动城乡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举措;第四、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2、具体措施:在加快经济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六个一体化,逐步实现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发展权利均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活质量均等化。即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利用规划、城乡总体规划、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四个规划合而为一);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公共基础设设、社会保障等); 城乡资源配置一体化(劳动力就业、自然资源配置、土地使用、技术推广等)

【也可借鉴此模式★发展现代农业,可替换为文化产业、工业、服务业、旅游业等】

1、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投入】

2、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科技、创新】

3、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

4、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品牌、营销战略】

5、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世界眼光、战略思维、体制机制创新】

6、用现代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教育、培训、人才】

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1)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怎样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答题要点:

胡锦涛2006年1月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

概括讲,即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

具体讲,即四个必须:一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首要任务;二是必须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三是必须培养造就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四是必须以创新文化激励科技进步和创新。】

(2)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

(3)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

(4)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业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5)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

(8)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给智慧的火焰加上利益的燃料”

(9)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技术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怎样增强发展协调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结合本地实际论述,答案与上题基本相似,可将两题结合起来答题,亦可自选任何一题作答】

关键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方法是要坚持九个统筹。

重点是八个方面: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个转变)。

c、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农村建设。

d、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e、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用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流通)。

f、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增强国有企业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g、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h、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怎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1)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有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力。

(3)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

(4)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5)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

(6)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7)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2009.9.20辽宁公选副厅笔试题】

一、所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促使传统的、旧的发展方式向现代的、新的发展方式转化,用现代的、新的发展方式替代传统的、旧的发展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付出的代价过大。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方针以来,我国虽然已在这方面取得不少成效,但从总体上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更加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仅影响短期的健康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将严重制约长期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两个字的改动,寓意深远,意义重大,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发展规律基础上确定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二、转变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第一,更好地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增长方式而言,发展方式不仅包括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了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增长方式只回答了在要素投入方面用什么办法做大“蛋糕”的问题,而“发展方式”不仅在要素投入上回答怎样做大“蛋糕”的问题,而且在发展道路上回答了用什么样的经济结构、什么样的环境代价做大“蛋糕”的问题。所以,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第二,更深刻地反映了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要求。内外需结构不平衡,国内需求结构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及体制机制不健全,是转变增长方式提出多年而没有实质性进展的根本原因。单纯就转变增长方式做文章很难收到预期效果,必须直奔成因,从本源上抓好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等的调整,抓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内外需结构平衡了,产业结构优化了,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消耗高的粗放型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更强、现实指导意义更大。第三,更全面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一些地区不顾自然规律竭泽而渔式的开发,导致生态系统整体功能退化,越来越多的区域成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空间。由于一些地区超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过度开发,导致水资源短缺,绿色空间锐减,环境污染加剧。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快速增长和收入增加带来的生活水平提高。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实现经济增长,而且也要求以尽可能少的污染物排放实现经济增长。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要求我们确定更全面、更体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方针。所以,用“经济发展方式”替代“经济增长方式”,更好地体现了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需要的内容。

三、实现“三个转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这就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

具体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理念上要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不仅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要更加注重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总量小,社会物资匮乏。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在推动经济发展时,我们自觉不自觉地把速度看得更重,更多地追求总量的增长。现在我国经济总量已跃至世界第四,供求关系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一定程度的相对富裕,人民生活由解决温饱向全面小康迈进。在解决了这些紧迫问题、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后,我们不仅要继续保持发展得快,更要注重发展得好。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继续保持量的增长,而且更要注重质的提升,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道路上要根本改变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支持经济增长,坚 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煤炭、钢铁、铁矿石、氧化铝、铜、水泥消耗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能源消耗的第二大国。如果说以往缓解能源资源矛盾还有较大回旋空间,发展到今天,由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负担过重,一些地区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同时,随着地球环境变化,为保护全球气候和地球家园,我们也必须为此作出贡献。因此,不管是从可利用的能源资源看,还是从保护环境看,都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的国际环境上要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经济加快重组和国际产业加快转移,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呈现高技术化、服务化、生态化的特征。一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分工地位和国际竞争力。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整体上还处在“要素驱动型”而不是“创新驱动型”阶段,资源消耗过大,低劳动力成本投入,科技贡献率低,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服务贸易发展滞后,都表明我国经济的整体素质还不高。不转变这种发展方式,我们就不能从根本上提升经济的整体素质,就会直接影响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经济发展的理念、道路、环境,都是对经济发展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战略问题。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是艰苦的过程,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我们要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三个转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实现根本性突破。

第四篇:组织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项目

关于组织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农垦总局发展改革委,相关省(区、市)经信委(经委、工信厅):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为切实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现就组织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不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下同)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发展改革会议精神,强化政府推进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的主导作用,突出重点,加大对生态文明、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环境保护重点示范和重大工程的投入,推动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努力提高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水平。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引导作用,支持社会资本参与节能减排工程建设,使节能环保成为带动社会投资的重要力量。加快简政放权步伐,本着权利和责任同步下放原则,进一步简化程序,除极少数资金由我委直接安排到项目外,扩大打捆下达投资计划范围,具体项目安排权限下放到省级发展改革委,采取报备方式。

二、安排原则

(一)规划优先。优先安排“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等确定的重点工程项目。

(二)示范引领。与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海水及苦咸水淡化示范等相衔接,重点支持能够有效推动示范试点工作,在全国或当地具有较强辐射引领作用的项目。

(三)注重实效。注重项目实施的节能、节水、节材、减污效果,注重提高节能环保技术水平,加大对有助于推动实现本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项目的支持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对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困难较大的欠发达地区予以适当照顾。

(四)条件具备。承担项目单位综合实力较强,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土地、规划、环评、能评、资金等前期工作落实,配套条件较好,能够保证在2015年开工建设。

(五)加强监管。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项目监管,督促项目建设进度,并按照我委统一要求定期上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我委将运用专项稽查、委托交叉检查等多种方式,对各地分解、执行国家投资计划以及重大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促。

三、选项范围

(一)节能、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重大项目

1、节能重点工程。年节约标准煤2000吨以上的燃煤锅炉节能环保提升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项目,重大、关键节能技术与产品规模化生产和应用示范。

2、循环经济示范。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实施方案中的重点项目以及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化示范(“城市矿产”开发示范项目,国家再制造试点和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内的示范项目,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示范项目)。

3、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两批43个示范基地和50家骨干企业产生量大、利用难度大、具有区域集散特点的示范项目。

4、海水及苦咸水淡化重大示范。包括重点领域海水淡化应用,沿海地区和海岛海水淡化利用,新能源海水淡化,海水淡化装备制造等。

(二)重大环境治理工程

1、大气雾霾综合防治工程。重点支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高效除尘,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扬尘抑制等项目,燃煤锅炉节能环保提升项目,洁净煤配售、供应体系建设。

2、秸秆综合利用项目。重点安排京津冀及周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秸秆利用项目。

3、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重点支持经国务院同意的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中的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优先支持选择专业环保公司采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方式的项目。

4、重点流域工业点源治理和清洁生产示范。择优支持丹江口库区及南水北调中线、黄河中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中通过清洁生产改造进行深度治理的项目。除农业以外的清洁生产示范项目。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中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

1、节能技术装备。高效电动机及其控制系统、高效燃烧及换热系统、余热余压利用及传热系统等节能技术、产品、装备、核心材料、零部件产业化生产项目。

2、环保技术装备。细微粉尘控制、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及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污泥处理处置、垃圾处理等环保技术装备,机动车尾气治理装备和除尘纤维及滤料、高效膜材料等产业化项目。

3、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再制造技术装备产业化,稀贵金属精细分离提纯、废电池全组分回收利用、废旧荧光灯回收处理利用等装备,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产业化示范(仅限民政部门开展社会家庭废旧衣物回收利用工作配套的再生加工项目)。

选项范围具体内容和要求见附件1。

四、投资规模、下达方式及补助比例

(一)节能、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重大项目

1、生态文明先行示范省。拟安排江西省、贵州省、云南省、福建省(含厦门市)、青海省5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省中央预算内投资共计13亿元,采取打捆下达计划方式。

2、完成节能目标特别困难地区。拟安排海南省、宁夏自治区、新疆自治区中央预算内投资共计6亿元,采取打捆下达计划方式。上述地区安排节能重点工程的投资应不少于40%。

3、其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6亿元,支持其他地区(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农垦总局)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采取打捆下达计划方式。有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地区,安排试点市县项目的投资不少于本地区投资规模的30%。

补助标准:原则上按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不超过8%、10%、12%,且单个项目最高补助上限为1000万元进行控制。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特殊政策地区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项目,补助标准根据相关规定执行。

(二)重大环境治理工程

1、大气雾霾综合防治工程。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5亿元,支持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山东省大气污染治理项目,采取打捆下达计划方式。

补助标准:非电行业大气环境治理项目(钢铁、水泥、有色、平板玻璃等脱硫脱硝高效除尘,石化行业和加油站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扬尘抑制等)按不超过15%,且单个项目最高补助不超过3000万元控制;其余项目原则上按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不超过8%、10%、12%,且单个项目最高补助为1000万元进行控制。

2、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亿元,支持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山东省、黑龙江省、西藏自治区等地区,采取打捆下达计划方式。

补助标准:原则上按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不超过8%、10%、12%,且单个项目最高补助上限为1000万元进行控制。西藏自治区项目按相关规定执行。

3、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5亿元,支持湖南省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案内项目;江西省赣州市、甘肃省白银市,以及云南省、贵州省确定的1个重点市的历史遗留污染治理项目。由地方申报具体项目,我委(环资司)函复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我委下达具体项目投资计划。

补助标准:对原责任主体属于地方企业的历史遗留污染治理项目,按不超过总投资的30%予以补助;对原责任主体属于中央下放地方企业的项目,按不超过总投资的45%予以补助。

4、重点流域工业点源治理和清洁生产示范工程。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5亿元,由地方申报具体项目,我委(环资司)函复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我委下达具体项目投资计划。

补助标准:按不超过15%,且单个项目最高补助不超过3000万元控制。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中的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 各地申报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我委委托中咨公司进行评审后,由我委函复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并下达具体项目投资计划。

补助标准:按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15%控制,最高补助上限为2000万元。

此外,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及相关部门另有文件明确规定部分东(中)部地区、革命老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享受中(西)部特殊政策,补助标准按相关规定执行。

五、申报要求

(一)申报的组织工作

各地发展改革委要按照选项范围和选项条件,认真组织遴选备选项目,切实提高上报项目质量。按照职责分工,主管部门在经信委(经委、工信厅)的地方,请有关地方发展改革委认真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由发展改革委、经信委(经委、工信厅)联合上报备选项目,单独上报不予受理。

(二)审核把关和数量控制

1、各地发展改革委应当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是否符合有关政策要求、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是否符合有关规定、项目前期工作是否落实等进行严格审查,并对审查结果和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规性负责。

2、此前已经获得中央财政投资或其他部门支持的项目不得重复申报,已经申报我委其他司局或国家其他部门的项目不得多头申报。在近几年审计、稽察中发现存在弄虚作假等严重问题的企业不得申报;对发现问题或调整项目较多的地市限制申报。

3、请严格按照安排原则、选项范围、限报数量,以及相关规划、方案要求组织申报。超出专题范围、超过限报数量的,我委将不予受理。

4、各地要加强项目统筹,突出重点,明确工作目标,提高申报项目质量,合理控制申报项目数量。

(三)申报材料

1、对于打捆下达投资计划类项目,不再逐项上报项目单行材料,只上报项目清单列表,按优先顺序排列。相关备选项目应前期条件具备,在项目列表中标注项目核准(备案)、能评审查、环评批复、土地预审、规划选址等审批部门和文号以及资金需求等情况。其中:申报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相关省(区)发展改革委,还需单独报送本地区2015秸秆综合利用实施计划,包括秸秆可收集量、2014年秸秆综合利用率、201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目标任务、新增秸秆综合利用能力等,以及省级人民政府出具的秸秆综合利用目标任务完成承诺书。

2、对于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项目、重点流域工业点源治理和清洁生产示范项目、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项目,仍需逐项报送项目单行材料,列出目录并装订成册,一式两份。其中,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业化项目,应突出示范性,每省限定1个;清洁生产示范项目每省限报2个。单行材料内容包括:

(1)由甲级资质的咨询设计单位(需提供资质证书的影印件并加盖公章)编制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

(2)项目审批(备案、核准)文件的复印件。(3)企业基本情况表。(4)项目基本情况表。

(5)节能审查意见或节能登记备案表。

3、“中央投资项目编报软件”(软件及使用说明在我委互联网政务服务中心—下载专区—软件下载栏目下载最新版本)导出的项目库文件(后缀为imo)电子版,与项目汇总表一并刻录成光盘(优盘无法受理)上报。请认真核对编报系统软件导出的电子版,相关项目信息必须完整并与项目汇总表内容一致。

(四)信息公开

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对我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的项目,将视情况在我委门户网站上公开项目名称、建设内容等信息。凡申报备选项目的企业和单位,视同同意公开相关项目信息。不同意公开相关信息的项目,请勿申报。

(五)申报时间

请于2015年4月13日前,将申报文件及有关材料送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综合处)。请严格遵守时限要求,过期不予受理。

附件:

1.选项范围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2.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15年备选项目汇总表

3.企业基本情况表

4.项目基本情况表

来源:中国企业扶持资金申报咨询服务中心

第五篇:节约资源

珍惜资源爱我国土征文

节约资源,从我做起

昌邑市文山中学七年级一班 翟志航 男 地址:昌邑市文山中学烟汕路36号

邮编:261300 指导教师:孔祥娟

家长电话:*** 想必大家都知道,水、电等资源在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许多人以为,这些普通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任意浪费,但这种想法不无错误。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据资料显示,我国西部很多地区极度缺水。能让自己的孩子喝上一口净水、洗个澡,是那里许多母亲的共同奢望。我们却身在福中不知福,还有什么理由在这里一味的浪费水资源呢?另外,中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区也是极度缺电,虽然西部一些地区在不停地的输送,可是你们可否知道,那都是当地人们辛辛苦苦节省下来的。我们在享受灯照的同时,是背后贫困地区的老百姓顶着黑暗为我们节省下来的,我们应该想一想,还该不该再让这些默默奉献的人们继续做下去?这些摆在眼前的事实怎能不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呢?

要想改变现在这个局面,我们就要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做起,关键是要注意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其实细节并不小,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细节做好,就不会再让西部地区的人们喝不上水,用不上电。

有时候,节约资源仅仅是举手之劳。记得那天,我随着拥挤的人群到餐厅打饭,路过刷碗池发现一个水龙头正在奏着“哗哗啦啦”的乐曲,声音是那么刺耳,来来往往的行人竟没有一个瞥它一眼。唉,可怜地球妈妈“不孝”的子孙们,又让她宝贵的血脉白白流失了,一伸手,我拧上了水龙头。

晚饭过后,当我再次经过这里的时候,耳边又响起了刚才那熟悉的旋律„„人们啊,节约资源请让我们从身边的细节做起吧!

下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计划草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计划草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节约资源范文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保护地球小主人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保护地球小主人!你知道全国每天节约一张纸,一年可以节约多少张纸......

    节约资源

    节约资源 亲爱的同学,敬爱的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节约资源: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张纸、节约每一度电,是每个人应该做的事,有了能源,我们可使用电器、交通工具、公司......

    资源节约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我国正处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键阶段,由于受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必须要以节约资源利用总量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手段,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技术创新、......

    资源节约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在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总结,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不仅是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广大人民物质......

    浙江省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发展与协调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浙江省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动计划 (2008-2012)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按照省政府“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总体战略部署,为加快推进......

    节约回收资源活动计划(5篇)

    节 约 回 收 资 源 活 动 计 划科组:数学姓名:阳慧 节约回收资源活动计划 当前,垃圾问题已成为一个污染环境、困扰人类的大问题。进行校园垃圾分类处理及回收利用的研究在节......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当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资源在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世界科技的愈加发达,资源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人类的生存依赖地球上的资源。因此我们既要合理利用自......

    节约资源,从我做起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主题班会活动 活动目的: 1.让学生认识在自己的身边有许多浪费资源的现象,了解这种行为的危害,懂得节约资源。号召广大同学节约资源,从现在做起,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