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精准扶贫:理论基础与实践情势探析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农村精准扶贫:理论基础与实践情势探析
吴国宝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一、精准扶贫的基本概念和评估方法
(一)精准扶贫的概念
大家好,我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下精准扶贫的有关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精准扶贫是最近两年来在国内媒体经常出现的一个说法或者应该概念,当然也是很有中国特色的一个说法,精准扶贫实际在扶贫的理论和扶贫的政策里面通常叫目标瞄准型的扶贫。所以精准扶贫它本质上是把扶贫资源有效地分配给真正的贫困人群,帮助他们持续地稳定地摆脱贫困的一种扶贫的思想、战略和扶贫的方式。说精准扶贫,你很难把字面上的意义跟退本身的含义联系起来,但是如果我们用目标瞄准型的扶贫,在国外常用的一种方式的话,那么很可能理解起来更容易。目标瞄准性的扶贫,那么它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看,从物理学上来说,你有一个目标,然后你要达成这个目标,就是你的那个投入的东西跟你的目标一致的时候,达到你目标瞄准的一个目的。更通俗的说,如果你要完成某项任务或者对某一个更特殊的人群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帮助和支持,这个时候如果你的投入和你的干预方式跟目标群体实际的需求一致的时候,那么就能达到目标瞄准。那么目标瞄准型的扶贫,在经济学上就是把有限的资源有效的配置给你的目标人群,然后有效的解决目标人群的具体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在经济学上,精准扶贫它实际解决了扶贫的一个有效性问题。也就是说我的资源就那么多,我要用这些有限资源来解决需要解决的目标人群的贫困问题,那么我就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把我要解决的目标人群找出来,然后确定目标人群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我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来解决。所以经济学上,精准扶贫实际是解决一个扶贫的有效性问题。
(二)精准扶贫的实现方式
精准扶贫它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就是我们现在在讨论精准扶贫的时候,很多人以为精准扶贫就只有一种,就是由政府来确定扶贫的对象,由政府来诊断贫困户致贫的原因,由政府来确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帮助贫困农户来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在国际上,不仅仅 1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是国际上,包括我们国家扶贫的力度上,精准扶贫或者目标瞄准型的扶贫,实际上他有多种不同的方式,首先,有自动瞄准和直接瞄准两种不同的方式。
1、自动瞄准
自动瞄准就是,比如我的问题是要解决我们计划中或者政策确定中涉及需要解决目标人群的问题,那么我需要采取的方式,我不是直接去把目标人群找出来,并按照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而是我通过设定只有目标人群才能够受益的这样一些制度安排。通常就是我确定只有目标人群才受益的价格或者贸易条件。通俗点来说,比如说小额信贷,小额信贷实际上它本质上不是精准扶贫的一种方式,但是它通过确定高于市场利率的那种利率,确定比正规商业金融机构更高的费用,这样一些方式把非穷人自动的排除出去,通过这样一些安排,它能够取得一个自动瞄准的作用。
除此之外,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中国叫以工代赈,在其他国家在正规的经济学管理上绝大多都叫公共工程的项目,很多一些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它通过参加项目的劳动者提供相对市场工资率来说工资更低的一个工资标准,这样如果它有条件通过正规的劳动市场来获得就业机会的,他对这样的就业机会他是看不上的,只有那些在劳务市场里面找不到他的工作,所以他们会愿意接受低于市场标准的工资率的工作。也就是说你把工资标准降低一些,你直接受益的对象就恰好是你那些比较贫困的人群,这是一种自动瞄准。
2、直接瞄准
第二种就是直接瞄准,直接瞄准严格来说不仅仅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扶贫到户的只有一种方式。直接瞄准在层面上有区域瞄准,像我们从1986年开始以来实施的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扶贫方式,我们一直把贫困县当做我们扶贫的目标,我们通过对贫困县提供有关的资金其他资源的扶持,通过提供优惠的政策等等来帮助贫困地区实现更快的发展,这是一种对贫困区域的直接瞄准。我们从2001年开始,我们把扶贫工作往下一道村,那么就是我们把扶贫对象定位为村的时候,贫困村也就是我们直接瞄准的一个对象。当然了,我们更多的是以贫困户作为直接瞄准的对象。从目前来看,我们更多的是把贫困户当做直接瞄准对象,我们精准扶贫的对象现在是以贫困户为主,但并不是说只有贫困户才是精准扶贫的对象。
为了实现直接瞄准,这里从理论上来说有几种不同的方式。第一种通过选择贫困人群比较容易受益的活动、一些行业来进行干预,尽管干预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贫困人群,但是也为这些领域是贫困人群最需要,最容易进入的,所以他们往往也能够成为目标瞄准的方式。比如初级的医疗卫生,初级的教育,像这样一些活动,所以它不是我们常规的精准扶贫的方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式,但是它能够起到让这些政策干预的主要的好处,被低收入人群获取的这样一种效果。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方式。
(三)精准扶贫的评价方法
精准扶贫或者叫目标瞄准型扶贫,那么它是不是能够有效的实现它预定的目标,也就是我们说一种政策和一种方式是不是精准扶贫,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比较科学的方法来加以评价和测量。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非常成熟的关于精准扶贫的评价指标体系,但是我们可以把精准扶贫的主要的过程作为我们评价的对象,然后来判断我们精准扶贫的实现程度或者精准扶贫的精准程度。一般来说,精准扶贫首先你得确定,确定你的扶贫对象,也就是说你的对象是谁,你的资源是不是有效的配置给你的那个设计的目标人群,接下来就是你这个配置的资源和安排的活动是不是能够解决目标人群他的贫困问题。
对精准扶贫的评价是精准扶贫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理论和实际问题。判断一项政策、一个项目、一个计划它是不是真的是精准扶贫,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评价。虽然到目前为止,有关精准扶贫评价和考核的严格的科学指标体系还没建立起来,但是我想我们可以从精准扶贫的过程来加以评价,精准扶贫首先你都要精准确定你的扶贫对象,你需要精准诊断扶贫对象的致贫的原因,要把有限的资源精准配置给你的目标人群,能够根据致贫原因、有限的资源来确定精准扶贫所需要采取的干预的措施,然后要对你扶贫干预的结果是不是精准进行评价。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评价一项政策的干预和计划的是不是有精准扶贫的效果或者精准程度,那么可以考虑这么几个方面,从对象识别方面我们可以看以这个地方或者是这个项目把真正的贫困户中多少的比例给识别出来了,比如说你这个地方事实上可能存在100个贫困户,但是通过你这个项目,通过你这个扶贫规划,你真正识别了80个贫困户出来,那么你的贫困户识别的精准率就80%,同样的,你的扶贫资源,假如在某一个村或者某一个县,它有一定数额的扶贫资金,那么你这个扶贫资金直接用于或者让贫困户受益的资金比例就可以当做你扶贫资金分配的精准的一个考核指标。最后经过扶贫以后,真正的贫困户有多少比例最终脱贫了,就是那个脱贫的精准比例。
二、精准扶贫政策产生的背景
刚才简单介绍了我们在精准扶贫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评估的方法。从中国的扶贫历史来看,我们国家实际上从1986年大规模的扶贫以来,我们一直是在探索和总结磨合使扶贫 3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更有效率,更能够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这样一个过程,我们一直在探索一直在总结,应该说从86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寻找如何使扶贫更有效的方式。虽然精准扶贫这个是这么大规模的使用是这两年的事,但是中国扶贫的历史上来看,我们比较早的就注意到了扶贫应该到达目标人群,目标区域。应该在1986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的第一次会上,当时就注意到如何使扶贫资金,扶贫项目的安排能够更好的达到真正的贫困县和贫困地区。在1996年的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实际上就已经非常明确了,我们的扶贫应该到村到户,那么到村到户实际上跟我们说的精准扶贫本身呢是有非常多是历史性,当时我们是提出了扶贫资金扶贫项目的到村到户,但是呢保证扶贫资金到村到户相应的制度安排,相应的组织安排,相应的配套支持措施应该是远远不够的。我刚才说的意思就是我们在86年以来,扶贫工作中一直在摸索如何改善扶贫资金,扶贫资源的有效性,如何是扶贫更有针对性,这些实际上我们过去30年一直在探索的。只是到了这两年我们才把根据过去扶贫30年中面临的问题以及过去30年实际中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归纳,才提出了精准扶贫这样一个概念。
那么我想简单的介绍一下精准扶贫这样一个政策产生的一个背景。从14年年底开始,精准扶贫在国内的媒体里面已经广泛出现,也频繁的出现在中央有关的政策文件和有关规划里面,那么为什么这两年开始广泛的提及和重视,我想是有它内在的原因的。我自己认为有这么四个这方面的因素吧。
第一个,时间的紧迫性,我们在2011年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从2011年到2022年,在这个纲要里面我们确定了到2020年我们要实现纲要确定的解决贫困地区两不愁三保障,也就是不愁吃不愁穿,稳定解决农村的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和安全住房问题。这个目标的实现,现在的时间越来越短,与此相应的就是我们在20年前确定的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时间越来越迫近。在很多方面已经接近达到小康目标的时候,我们贫困地区的发展,我们扶贫方面是一个很重要的短板,我们在2020年之前不能有效的完成剩余的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那么我们就不能提之及早的说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样一个战略目标,这是第一个原因,时间上有迫切性。
第二个是我们要精准扶贫也是回应社会对我们扶贫中一些问题的一个选择或者一个决定,就是说从1986年开展大规模扶贫以来,我们在扶贫方面实际起到了很多的成就,也有相当多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从国家的扶贫开发的政策和帮助中受益,但是我们在扶贫中暴露出一些问题,有部分地区扶贫资金被挪用或者贪污,或者扶贫资金没有真正到达贫困户,扶贫项目出现比较高的失败率等等,这样一种形象让很多人感觉我们在扶贫过程中存在了一个需要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也就说我们过去扶贫对象的确定和扶贫资源的分配尤其是扶贫资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金和扶贫项目的安排,存在没有瞄准贫困户,不够精准的问题,这是第二。19:29 第三个,我们尽管扶贫做了30年,但在这30年时间里面我们始终面临一个很大的基础性的问题,国家通过国家统计局大规模的样本调查来推算全国的贫困人口,我们可以根据住户调查的结果来推算扶贫标准之下的农村贫困人口有多少,可是呢,我们始终不知道这些贫困人口是谁,也就是说我们扶贫30年,但是我们在很长时间里面我们并不知道扶贫总数里面具体的这些人是张三李四,也就是说我们在具体的扶贫过程中,我们没办法把我们的扶贫总量具体化到某家某户,这样客观上就导致了我们扶贫工作效率受到很大的影响。
第四个方面,我们尽管30年来在扶贫方式,扶贫组织不断在摸索在总结,但是应该说我们在扶贫制度建设,扶贫工作的考核监督等等方面我们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而这些制度方面、管理方面、组织方面的不足,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们扶贫工作的有效性,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面临这样一个挑战下,我们在14年开始把精准扶贫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我们把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当做我们扶贫的一个基本方略,这是一个谈精准扶贫的基本背景。
三、精准扶贫实践中的做法和问题
精准扶贫实际上尽管在理论上看起来比较简单,实际上在14年提出这个精准扶贫的时候,我们也感觉到知道精准扶贫应该怎么做,可是呢从14年开始,我们全国的各地进行的精准扶贫的实践依然反映了精准扶贫的知易行难,我们在不同地方的实验和实践过程中还是暴露了一些问题。下面我主要针对全国层面的精准扶贫实践中的主要做法和问题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当然精准扶贫有很多不同的分类,从过程上来进行说明。
(一)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
首先来说说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因为在扶贫中,对象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如果你安排资金、安排项目来做扶贫,那么你的对象在哪儿,谁是你的扶贫对象都不清楚的话,很可能就面临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了,但是从过去两年的实践来看呢,这个问题依然是一个非常有难度的问题,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呢,我们关于贫困人口总量的估计和扶贫对象的确定,他实际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我们全国的贫困人口是通过大样本的农户收支分配数据来推断全国的贫困人口总数,这个贫困人口总数是通过抽样调查来确定的,他不能确定是张三李四,可是我们具体的扶贫工作就必须了解谁是扶贫对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从2014年开始全国采取了一个基本的做法,把全国的根据抽样调查确定的贫困人口的数量,根据各个省 5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的贫困发生率和其他方面的指标来分解到各个省;然后各个省再根据各个县的人均收入啊,它自己掌握的区域发展情况等等因素在分解到县;然后从县按照类似的方法分解到乡到村。这是第一步,指标分解,就是把全国的贫困总人口通过某种方式一直分解到村。当然这里面有可能会有比较多是问题了,比如以什么来源的数据,什么指标来确定贫困人口分解,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这个问题目前来看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方法来解决。分解完了以后,到了村它已经没有办法再分解了,比如某个村,它分解完了以后这个村应该有20户或者30户贫困户,那么如何把这个贫困户一户一户的落实下来,那么采取的办法就是通过一定的程序来确定。
精准识别在村一级具体的操作有不同的模式和做法,比如在贵州,在广西,在甘肃,在内蒙这些地方他们都探索了一些适合本地条件的一些精准识别贫困户的一些做法,但是不管你在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做,在村一级的贫困户识别都要面临这样几个问题,第一,谁来识别,多数地区采取的方式是由乡镇领导下,由村委会驻村干部牵头,由农民包括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一起来讨论确定村里面的最穷的那几十个人是谁。当然这个方法说起来简单,做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当分配给一个村的指标和那个村里面最容易确定的那些穷人的数字之间有差异的时候,那么中间那部分人确定就比较困难,一般来说在一个村子里面,总有那么一部分人家里丧失劳动能力,或者说是其他突发的家庭的因素等等吧,这部分人群穷是一目了然的,对当地农民来说他们是清清楚楚的,没有任何争议来判断村里面人的就是穷人,但如果分配的指标数大于这个数就比较麻烦了,如果仅仅考虑收入,可能有一些农户之间的收入差别不是很大,如果严格按照收入标准,这样会带来很多具体的问题,而且有时候收入差几块钱或者十几块钱,这样的农户之间他在其他方面他们的差别可能不显著,甚至是收入少的那部分人日子过得比收入高几块钱十几块钱的人日子过得更好。如果要硬性或者简单的按照收入来确定扶贫对象,那么有可能会带来新的社会问题,比如有些农户会觉得,你算的收入我可能比别人少几块钱,但是我家里可能有其他困难,比如我家里有病人,有子女在上学,或者可能有其他方面的因素,所以在确定扶贫对象的时候,很多地方会采取综合性的办法。比如我会用简单的方式来帮你,在贫困县边缘的人来估析你家庭的人均收入,但是这个人均收入往往只是当做一个参考,在收入的情况下我会来你家里看一下其他方面的情况,包括住房、就业情况,及家里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看的见的日用消费品的情况。
所以很多地方都摸索了一些自己的做法,比如在贵州他们流传了一种说法就是:一看房,二看粮,三看有没有读书郎诸如此类的顺口溜的一种做法,实际在全国都有他自己的一种做法,这种做法他实际上是把贫困户家庭的看得见的一些能力,一些消费状况当做了一些扶贫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对象的标准,这种标准和我们统计组统计的农民评价纯收入的标准肯定是不一样的。但这个标准因为是一目了然,另外大家比较容易接受。所以我们很多地方在扶贫过程中它是以这些看的见的农民能够接受的多维的一种标准来确定扶贫对象。当然这样确定的扶贫对象准不准确,而且这样确定的扶贫对象的精准度如何进行评价,现在来看依然是一个问题。2014年在全国完成了建档立卡的工作以后的2015年下半年,国务院扶贫办又组织了对全国的扶贫对象进行回头看,通过回头看排除了一些由于技术方面,组织管理方面因素导致的一些不合理的扶贫对象,通过回头看它是改善了扶贫对象的识别的精准程度,这个是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应该说我们通过建档立卡以及建档立卡的回头看这样一些常识和工作,解决了我们长期以来存在的扶贫对象不具体不确定的这样一个基础性的问题。
(二)对扶贫对象的致贫原因精准诊断
那么精准扶贫对象确定以后,第二个问题就是要对扶贫对象的致贫原因进行精准诊断,你要确定扶贫对象的致贫原因是什么,当然这同样也是一个难题了,在建档立卡的时候当时确定了一个全国性的一个分类标准,这家贫困,你可以从其中选,比如因病致贫,因残疾致贫,因小孩上学教育致贫,还是因灾致贫,还是因缺技术、缺资金、缺交通条件等等,当时列出了十几项,应该11项吧。那么这种方式它的好处是直观的,也就是这个确定了这个扶贫对象后在调查时你就可以问,可以看,看他家的贫困是什么原因形成的。但是贫困的形成往往是比较复杂的,如果我们仅仅把一个贫困户他的致贫原因仅仅简单的归纳到某一项里面,有可能导致我们扶贫措施难以真正解决的扶贫问题。比如有农户他家里有病人,尤其是主要劳动力的那个人大病重病慢性病,那肯定是导致这个家庭的贫困,但是不是这个疾病是导致这个家庭贫困的主要的或者唯一的原因呢?那也不一定,当你在提出和诊断致贫原因的时候,你要对每个具体农户的不同致贫原因加以分析,这样的话才能够根据他真正的致贫原因来确定帮扶的方式,但是呢这个问题应该说目前很多地方在这个方面做得不是特别好的。现在都采取比较简单化的做法,也就是把哪一户归到哪一类,根据他所归类的那个人致贫原因来确定他的帮扶措施,这种对短期内有效,但对解决贫困,尤其解决贫困的根本的原因不一定是有效的,这是第二步。
(三)对扶贫资金、扶贫项目、帮扶组织和人员的精准安排
识别了扶贫对象,确定了贫困户的致贫原因,那么就需要安排扶贫资金,确定扶贫项目,安排帮扶机构和人员,这就牵涉到三个精准,就是你的扶贫资金分配是不精准,扶贫项目安排是不是精准,帮扶的组织和人员安排是不是精准的,这三个精准实际上是相关的。相对来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说呢,这三个精准比前面两个精准难度更难评价。你知道一个贫困户他的致贫原因,这个扶贫资金是怎么分配才是最有效的,其实这是一个长时间存在的难题,比如你知道一个贫困户他们家大家的身体尽管不是太好,但都有劳动能力,他们家种的几亩地卖不了几个钱,也就是他们家农业生产效率比较低的,那么这种情况你可能会有很多种办法来安排他的扶贫资金的问题,安排他的扶贫项目的问题,安排他的帮扶组织和人员的问题,究竟哪种是最有效的。我们很难一般意义上的找到哪种资金安排最有效,哪种项目最有效,就是说我们是找不到这种东西。比如还是刚才那种情况,你可以像我们以前做的那种一样,给这个贫困户提供一下农业生产资料,提供一些农业技术,帮他解决一下销售方面的问题,但是你没办法帮助贫困户来直接来面对市场,解决他销售问题,他管理问题。如果你换一种方式,你不是直接把资金给到这个贫困户,而是你通过一个龙头企业,通过一个合作社,通过一个能人带动等等,通过一个间接的方式来帮助这个贫困户,那么这种方式从过去的经验来看,这种间接帮扶的方式,你把资金不是直接分给贫困户,而是分给能够或者他们愿意帮助贫困户的其他中介组织,或者是企业,那么你又有什么样的安排来帮助得到扶贫资金的这种中介组织和企业他能够帮助贫困户脱贫,如何保证这些中介机构能够让贫困户同等的分享他这个企业发展的好处。所以扶贫资金安排,项目安排,帮扶组织和人员安排的评价往往是很困难的。现在来看,很多地方都在不断的摸索经验,那么这个摸索过程中有可能能找到一些更好的创新的办法。但是我们刚才说到一种就是,一种资金安排帮扶方式,一种项目安排帮扶方式,一种帮扶方式,那么你可能只能解决贫困户面临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而贫困户的致贫往往是多个方面的,如果你仅仅解决了其中一个问题,而不能解决他其他的问题,那么你很可能只能在短期内解决贫困户的脱贫,而没有办法根本上来帮助贫困户提高他的能力,使他持续的摆脱贫困。这个第三方面的精准扶贫。
(四)对扶贫对象的精准考核
第四个方面,对扶贫进行考核,你确定了扶贫对象,诊断他致贫的原因,根据他的原因确定了扶贫资金,扶贫项目和帮扶的人,那么你是否最终帮助了扶贫对象在预定的时间里面摆脱了贫困呢?这个时候要有一套办法来对扶贫对象来进行精准考核。那么扶贫对象的精准考核,这个也是一个说起来很简单,实际上非常困难的一个问题。首先呢,你确定扶贫对象的时候,在国家层面是按照人均纯收入的标准,而在村一级可能会考虑到家庭的能力呀,家庭的生活消费呀,就业呀等因素,那么你究竟用什么样的指标来判断、评价、考核这个贫困户是不是脱贫。在今年5月份,国务院发布的精准脱贫考核的有关办法中制定了一个全国性 8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关于扶贫对象脱贫的一个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这个办法实际上主要解决在全国范围内如何有效地来考核评价贫困户、贫困村和贫困县脱贫这样一个情况。那么在这里面实际上我觉得扶贫考核的精准实际很大程度上需要同步关注几个方面的问题,比如首先当然是需要指标了,扶贫对象他家庭的收入是不是稳定地高于扶贫的标准,这是最基本的,如果扶贫对象摆在桌面上的收入都要低于全国的扶贫标准的话,那么他无疑他是没有脱贫的,但是首先这个收入计算很复杂,另外这个收入由谁来算,就是你说他脱贫了,他说他没脱贫,这种情况怎么办?这个精准脱贫的考核办法中就提出了,需要有一套程序,它包括贫困户申请了,然后村委会认定,能够在村里面张榜公布,能够由乡政府初评,能够报县一级来审核,这需要一套程序,这个程序是非常重要的。
也就是如果我们为了完成上面制度定的那个脱贫任务,能够随意的宣布张三李四脱贫了,那么很可能就出现一个数字脱贫的问题,那么在这个办法里面实际上强调了精准脱贫认定的程序和标准,标准当然固然重要,但我觉得程序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如果我们在扶贫对象脱贫认定的上面弄虚作假,那么很可能我们的脱贫就是一个数字游戏,也就是所谓的数字脱贫了。
精准扶贫是一个还在路上的一个过程,也就是我们30年的扶贫在不断的探索和总结我们的扶贫方式,这几年我们在提出精准扶贫以后,我们各地也通过自己的实际情况也总结了适合各地条件的精准扶贫的方式方法,国家层面在总结各地实验和探索的基础上,也制定了一些全国性的有关的制度、标准以及组织管理办法,所以相信经过几年的进一步探索,我们的精准扶贫有可能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二篇:精准扶贫与农村信息化服务
精准扶贫与农村信息化服务
郭仁财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 贵阳】
【摘要】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国家领导人总书记等为代表的党中央重要领导人高度重视农村扶贫脱困工作,特别关心贫困地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出“到2020年我国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实现全面奔小康的目标”。中共中央办公厅在总结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在2013年颁布出台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并将精准扶贫和教育扶贫等扶贫政策与“六个精准”目标结合,快速开展扶贫工作。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的建设,搭上全球4G时代的末班车,提高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为边远贫困山区搭建高速光线宽带。在信息带来服务、便捷、快速、有效的同时,让贫困山区的农民可以享受互联网时代的快节奏生活,与大城市接轨,使农村人民足不出户便可走遍世界各地,观摩世界风土人情,领略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感。
在这样的背景发展情况下,本文通过对前人理论成果的总结和大量的阅读文献后,以发展教育、信息服务为切入点,研究农村脱贫脱困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精准扶贫;脱贫脱困;信息服务;教育扶贫
自1978年全面改革开放后,在国家利民惠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农民的生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有效地使大多数农民脱困脱贫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有效的缓解了农村贫困人口的增长速度,更为国家政府积累了脱贫致富的经验。为贯彻习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大会议上所提出的到“2020年我国全面达成小康社会,贫困人户口全部脱贫”的目标,我国于2012年就开始全面推行精准扶贫战略,并严格执行“六个精准”目标。在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经过各级政府的不断努力,我国农村脱贫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1]2013--2016年,我国减贫5564万人,每年减贫人数都在1000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2】
一、精准扶贫的含义
总书记第一次提出“精准扶贫”是在2013年11月在湖南省湘西考察时,同时并提出扶贫就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切记好高骛远,扶贫要做到精准帮扶,精准识别、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3]王思铁认为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4】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笔者认为精准扶贫就是要利用好国家政策,在政策的支持下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服务于各地区贫困农民,走访各地贫困户了解实情,从源头出发,实事求是的解决并消除影响贫困的因素,从而实现脱贫的目标。
二、教育对精准扶贫的重要性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精准扶贫的发展状况,教育具有先导性、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国家要发展富强定要大力发展教育并不断完善教育体系。然而在教育的支持下要精准扶贫就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精准发力,致力于扩大农村的教育资源,尤其是要在边远的贫困山区普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的快速化、优质化的发展,推动普通高等教育的特色专业技能化发展,提高高等教育的就业率。提高贫困地区师资的教育水平,扩大对其帮助资助政策的覆盖面,保障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5】第一,边远贫困地区的幼儿教育是阻碍农民脱贫脱困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国家要不断完善幼儿学前教育体系,在贫困地区普及幼儿园学前教育并逐渐形成以幼儿园为主体民办园为辅的幼儿学前教育体系。在快速有效的解决大班额问题的同时,要对周边有需求的贫困幼儿园实行全覆盖模式,让适龄幼儿可以就近入学读书。第二,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状况也是阻碍农民脱贫脱困的因素之一。所以加强改善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状况,免费为贫困农村儿童提供营养餐,加强幼儿身体,为贫困农民解决幼儿上学吃饭的问题,让幼儿无忧入学。第三,着力改造边远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为学校增添教学设备,购置教学设施来满足教学、生活所需,从而改善贫困地区的教学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各行各业培养了无数的专业人才,使专业技术人才的队伍不断壮大,截至2008年底,总数已达4686万人,占社会从业人员的6.0%。截至2009年底,在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2888万专业技术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2291.6万人,占总人数的79.3%;高级职称297.5万人,占总人数的10.3%;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初具规模,目前,我国有两院院士1400多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200多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100多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8万人,博士后研究人员8万余人。[6]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更应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相融合。贫困地区人口普遍存在文化水平偏低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应该采取在短时间内让贫困地区人口学会简单的专业技能,并能凭借这种技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改善他们的经济水平;然而也存在一少部分贫困人口具有相对较高的专业技能,针对他们应实行再教育培训的方法来提升他们的额组暗夜技术水平,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7】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三、信息服务促进农村脱贫脱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然而在边远的贫困人口家庭中有的甚至都未曾接触过互联网。因此更应该加快对贫困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让网购成为我们的日常,让我们无时无刻都在享受网络带给我们的乐趣与便捷。我们应抓住商机,加强对农村地区农业信息网站的建设,组织和发展,搞好信息服务,加强信息的互助交流,让互联网通向千家万户。向贫困地区的农民及整个社会提供看得见又读的懂得科技信息,提供更多更前沿的农业信息。利用互联网服务农村、引导农村人民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借助于电子商务平台学会开网店进行农产品的交易,改变传统的面对面交易,农民可以自己掌握主动权做到足不出户便可将农产品销往各地,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要有专业的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法务专员等业界专业人士对农民进行一系列的专业知识培训,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8】帮扶农村人民脱皮脱困,实现到2020年全面脱贫的目标,走上小康的道路。
在互联网时代的介入下,电商不仅可以使边远乡村的优质农产品转变为商品成为一种可能,而且通过对互联网的普及应用还可以给边远的贫困地区带来一种互联网的时代文明,从而大大的缩小了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逐渐扩大的数字差距。【9】农村电商的发展在解决农民自身农产品滞销的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更多消费者苦恼的需求问题。参考文献
【1】李国治,朱晓云.农村精准扶贫的问题与对策[J].黑河学刊, 2016,01:135.【2】人民日报.2017,7,13.【3】中国经济网.2016,02,22.【4】王思铁.精准扶贫[J].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2014,04:14-15.【5】王嘉毅,封清云,张金.教育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J].教育研究,2016,07,15:12-15.【6】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015,03,13.【7】贾海刚.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途径探索[J].职教论坛,2016,09,05:15-16.【8】黎侨.浅谈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2016,08,06:2.【9】中国留学网 2017.03.14.作者简介
郭仁财,1991.02-,男,汉族,山东,现在贵州财经大学图书情报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联系方式:*** Email:gaohan1224@126.com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大学城贵州财经大学 邮编:550031
第三篇: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2016-01-11 :1 手机版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岳池县委、岳池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岳委[2015]99号精神,切实做好我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确保扶贫对象得到有效识别,召开专题动员部署会议,就进一步搞好农村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安排。全镇26个驻村干部及各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文书等村委干部参加了会议。会议指出,开展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充分识别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低保户与五保户,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建档立卡范围,有针对性地落实扶贫政策、对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加快我镇扶贫攻坚进程意义重大。要求各村要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准确把握建档对象,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体现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工作任务。现就我镇2015年到户产业项目帮扶落实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近几年扶贫开发情况
围绕“按照“便民修道路,富民输劳务,发展引项目,落实抓干部”的工作思路,以“突出项目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突破点和切入口,加大基础设施、结构调整、基层组织等方面建设力度,取得扎实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抓整村推进,完善基础设施。
近年来,集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财政支出85%以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工程,解决了“行路难”;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基站、网络通讯,解决了“通信难”;新建了镇卫生院,全面实行新农合,解决了“看病难”;新建了中心校,镇中学宿舍,完成教学点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全免学杂费,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解决了“上学难”;完成了农电网改造,解决了“用电难”。全镇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二)抓资源开发,促农民增收。
由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加快了果业、毛竹、林业等特色资源的开发,农产品得到升值,资源优势开始转变为经济优势。果业面积已达22800亩(其中密桔13600亩,脐橙9200),其中连片200亩以上的精品果园有8个;全镇共有林业面积32万亩,其中毛竹林基地面积6.5万亩。同时,扎实开展了农民实用技术和农民技能培训,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了一技之长,拓宽了农民致富渠道,劳务收入明显增加。(三)抓政策落实,完善社会保障。
我们高度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惠农政策的落实,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镇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富民惠民政策;二是全面落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三是不断健全民政救助,及时安排发放救灾救济款物,加强低保规范化建设,扎实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四开展广泛的支持和扶助活动,让受灾群众、农村贫困人口、计划生育贫困户、贫困党员等普遍感受到党的恩情、政府的温暖,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四)抓新农村建设,改善生活条件。
一是村庄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先后完成了上坪集镇建设规划设计和69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投资400万元,以精品建设点为重点,以点带面推进了18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农村面貌得到较大改观;二是全力实施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完成了654户农村危旧土坯房的改造,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三是加强民主管理。改革村级管理办法,对所有村级集体收入和转移支付经费一律实行“村财镇管、镇管村用、民主理财,规范管理”。对村级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奖得动心罚得心痛,实现村民自治与政府工作的对接,促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五)抓基层组织,增强发展能力。
建立了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分工,分解了任务,使责任落实到个人、落实到每个环节。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健全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完善了村组干部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先后有两名优秀村支部书记考录为乡镇事业干部,村级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明显提升。二、存在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不足,贫困人口较多。
镇地处高寒冷凉的山区,海拔在400米以上,属典型的立体气候,每年冷涝灾害频繁,对农作物生长极为不利。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果业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且黄龙病综合防控形势严重,耕地面积6019亩,人均可用耕地0.46亩,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结构单一,产值较低,竞争力较弱。虽然我镇拥有丰富的铁、铀、铅锌等矿产资源,但是目前铁矿只是小规模开采,铀矿、铅锌矿等优势矿产资源未被开发利用,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对镇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小。同时,由于全镇农民文化素质底,思想还比较保守,知识结构短缺,劳动技能不强,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全镇仍有贫困人口2930人占22.4%(今年争取脱贫779人),五保户54人,低保户477人占4.2%。农村居民居住条件较差,全镇仍有566户(2012年改造186户,2013年改造468户)居住在土坯房中。二是财力不足,债务包袱沉重。
由于全镇经济缺乏支柱产业,企业培育和发展滞后,开辟和培植新的税源尤为艰难,财政税收也就逐年减少。由于财力有限,要保持机关正常运转都十分困难,更无多余资金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镇因公路、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负债近1000万元。由于债务缠身,镇政府在抓经济发展中往往感到压力重重,举步维艰,巨额债务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道难以逾越的“坎”。三是基础设施滞后,群众生产生活不便。
由于受地理位置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自身财力不足等影响,全镇基础设施水平较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待改善。一是农田水利设施亟待改造。基本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建设、机耕道路等建设滞后,多为改革开放以前修建,很难进行全面整修,抗灾能力差,水系配套不足,综合生产能力不高。二是通电视覆盖率有待提高。全镇仍有3个行政村71个村民小组1530户不通有线电视。三是电网改造有待加快。由于电压不够,用电安全较难保障。四是公路等级低,群众出行难。全镇有公路60公里,其上坪至松山坳线21公里,高头至杀人坳线19公里,村村通20公里,但由于都是低等级公路,弯多路陡,受恶劣气候影响严重,管养困难,近期才开通1路客车,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的现象依然突出,整体效益发挥不足。四是投入不足,公共事业滞后。
虽然长期以来我镇在文化、教育、卫生上的实行了高投入,但是总量较小,公共事业建设滞后。全镇现有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中学,5所教学点,6所幼儿园,退休教师35名,在职教职员工86名,在校中学生266名,小学生662名,幼儿学生374名,校舍面积11400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仅10平方米,有D级危房3600平方米;有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9间,村医11名,医疗设备陈旧,医技水平偏低,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全镇综合文化场所和农村现代信息场所缺乏,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较贫乏,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1、与整村推进相结合,实施一批项目。我们将抓住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政策机遇,加快融入对接,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工程、通组水泥路建设等一批项目。
2、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建好一批村庄。围绕全市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加强村庄的环境整治,增强群众的卫生意识,引导农民转变落后的生活方式,达到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美化优化的目的。
3、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培养一批能人。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全镇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紧紧围绕服务群众这个重点,扎实推进“双培双带”工作,充分发挥能人带动和示范作用,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基层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镇村经济更加发展壮大。
四、建议
1、建议给予政策支持。建议上级在贫困乡村扶贫项目资金安排上考虑边远贫困乡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等方面的特殊情况给予制定特殊扶持政策,增加项目资金和物资预算投入,以便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产生的实效。如项目的前期调研评估、后期管理服务资金上没有列入项目预算,导致一些项目没有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
2、建议给予项目支持。一是在农田水利项目给予支持。受柑橘黄龙病的冲击,部分农民有意愿恢复土地水稻种植,对水陂水圳修复愿望较为强烈;三是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建议加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帮扶力度,提高客运班线通行密度,方便群众出行。三是建议加大农村电网改造,提高用电质量。四是给予农村信息化工程项目支持。建议每个行政村设立1个农村信息化点,方便群众获取生产生活信息。五是扶持建设农民培训就业基地。建议在每个镇建设1个农民培训基地,提高农民技能,方便群众外出务工和返镇创业。六是扶持建设综合文化场所。建议在每个村建设1个农村文化场所,丰富群众业余生活。七是加大农村大病救助力度。农村因病致贫严重,建议加大农村大病救助力度,破解因病致贫问题。
3、建议给予资金支持。由于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救灾减灾投入巨大,历史债务较重,由于可用财力不足,要靠自身力量还清历史债务极为困难,建议能综合考虑镇级承受能力,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分别给予帮助支持,化解历史债务。
第四篇:农村精准扶贫横幅标语
农村精准扶贫横幅标语
1.精准扶贫 不落一人
2.先富帮后富 同奔小康路
3.弘扬中华美德 援手扶贫帮困
4.扶贫济困 践行友善
5.扶贫济困,积德行善
6.精准扶贫到户到人,发展产业齐心脱贫
7.扶贫济困靠大家,温暖人心你我他
8.创新扶贫机制,助推产业发展
9.瞄准扶贫开发对象,全面落实扶贫政策。
10.弘扬中华美德,关爱贫困家庭
11.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良好氛围推动共同富裕
12.创新扶贫机制,助推产业发展
13.瞄准扶贫开发对象,全面落实扶贫政策。
14.到户扶贫强基础,金融扶贫兴产业
15.聚力扶贫攻坚,推进民生工程
16.加大到村到户扶持力度,增强贫困人口发展能力。
17.全面落实到户帮扶政策,加快贫困群众致富步伐。
18.扶贫攻坚发展产业,精准到户引领脱贫
19.扶贫攻坚,当心所向,民心所依
20.情系困难群体,奉献诚挚爱心
21.扶贫济困靠大家,温暖人心你我他
22.扶贫济困,践行友善
23.扶贫济困,你我同行
24.扶贫济困,积德行善
25.弘扬中华美德,关爱贫困家庭
26.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
27.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人心向善的传统美德
28.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事业
29.一份捐赠,一份爱心
30.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人心向善的传统美德
31.扶贫济困践行友善
32.扶贫济困互助互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3.扶贫济困,你我同行
34.扶贫济困,践行友善
35.扶贫济困,积德行善
36.创新扶贫思路,助推民生工程
37.扶贫攻坚,当心所向,民心所依
38.动员全社会力量,全面实施福利设施复明助行助学解困等五大慈善工程!
39.到户扶贫强基础,金融扶贫兴产业
40.慈善送温暖,爱心献社会!
41.创新扶贫机制,助推产业发展
42.扶贫攻坚发展产业,精准到户引领脱贫
43.一份捐赠,一份爱心
44.扶贫济困,践行友善
45.扶贫济困,你我同行
46.聚力扶贫攻坚,推进民生工程
47.扶贫攻坚发展产业,精准到户引领脱贫
48.落实扶贫开发政策,竭诚服务贫困群众
49.扎实推进精准扶贫脱贫 限时打赢扶贫攻坚战
50.扶真贫,真扶贫
第五篇:浅析精准扶贫实践困境与对策
浅析精准扶贫实践困境与对策
【摘 要】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是让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能够尽快脱离贫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主要手段。“精准扶贫”从提出到今天,已经有四年时间了,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在全面贯彻实施扶贫政策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困境,需要我们进一步对扶贫机制进行创新,从而完善精准扶贫。
【关键词】精准扶贫;实践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11-0069-02
一、精准扶贫实践现状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尽管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几十年,社会经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国的贫困人口还比较多,由贫困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饥饿、疾病、社会矛盾等一直困扰着我国的发展,影响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因此扶贫工作一直都是我国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但传统的扶贫模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难以满足当前扶贫的实际需要。以“精准”为核心,更加严谨地精准扶贫模式将成为我国解决贫困问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主要手段。
目前,我国还有7 000多万贫困人口需要脱贫,而这些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角落里”――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边远山区等地,无论采用何种扶贫方式,难度都很大,而原来传统粗放的扶贫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扶贫的实际需求:首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扶贫工作有效开展的趋势下,我国数亿人口脱离了贫困,解决了温饱,现在正在奔向小康生活。而当下这7 000多万的贫困人口的生存环境较之其他人来讲却更加恶劣、贫困因素更加复杂,脱贫难度相当大;其次,传统粗放型扶贫模式已无法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而精准扶贫的实施则能够对现有资源进行全面合理的使用;最后,扶贫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只有政府引导支持,聚全社会之力才能完成这项工作。因此,更加精准的扶贫模式才能够进一步实现扶贫政策的目标。2015年,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的阶段,必须要有更加明确的思路,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措施,众志成城将脱贫目标全面实现,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位贫困群众。
二、精准扶贫实践困境
(一)缺乏统一标准
我国已经实施精准扶贫战略近四年时间,基本上做到了全国推行,但要想7 000多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任务非常艰巨,要想把这7 000多万贫困人口在几年内解决贫困,国家要保证每年脱贫2 000万,这就要求国家制定一个统一的实施标准,否则扶贫工作将会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而现实也确实如此,不同地区的贫困标准的划分不同,措施也不一样,扶贫工作没有真正深入下去,大部分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一直停留在宏观指导层次上,虽然部分区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的一些细则在扶贫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暴露了不少的问题。2011所颁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对贫困治理的方式与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细化,在2013年颁布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促使很多地区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台了各种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从实施的现状来看,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区域的实际情况,但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精准扶贫政策,一方面会影响到贫困对象的集中管理;另外一个方面,所形成的“各自为政”模式根本不利于精准扶贫工作上的统筹与交流。
(二)受传统扶贫模式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扶贫模式也暴露出更多的问题,同时也影响到当前精准扶贫的开展。第一,传统粗放的扶贫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精准扶贫的精准定位,导致很多资金无法被有效利用,很多重要项目无法被有效开展;第二,传统粗放的扶贫模式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不仅忽视了贫困具体原因,更加没有对贫困户的识别,导致扶贫开发资源投入大,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第三,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也会影响到精准扶贫的效果。因此,传统粗放的扶贫模式无论是理念,还是发展模式都难以满足当前扶贫的需求。
(三)致贫原因分析不够精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着手解决了数亿人口的贫困问题,致使我国贫困程度得到了很大改善。以某地区贫困人口数据为例子,截止到2016年年底,贫困人口的数量降到了220万。通过对这些贫困人口的全面调查与分析:因老弱病残所导致的贫困人数占有40%-45%,部分农村占到了50%;因各种灾害导致贫困的人数占有20%左右;因供子女读书导致贫困的人口数占10%左右;因缺乏劳动技能导致贫困的人口数占10%左右;因其他原因所导致贫困的人数大约有5%-10%。这是某个地区贫困人口的基本结构,只有在充分了解这个结构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下一步精准扶贫设计。而现实中我们往往并没有真正去了解致贫原因,导致上报时出现致贫结构与实际存在很大的差距,从而影响到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加强精准扶贫实践的对策
(一)细化精准扶贫工作标准
按照《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内容对精准扶贫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例如,精准扶贫考核标准、精准扶贫监督标准、精准扶贫管理标准等等。每一项工作的具体都需要完善,从而制定统一的扶贫工作标准。因此,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分析指标内容,以科学发展理念为导向,保障长效指标的效果;另外一个方面,针对特殊地区需要预留制度的空间。因此,在精准扶贫政策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面对区域特征与统一完善之间的矛盾,则需要对精准扶贫的含义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测量与考核更加完善,让精准扶贫的统一性、灵活性相互协调、相互统一,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开展、调整提供更加有力的参考依据。
(二)加强贫困人口自身发展能力
传统粗放的扶贫模式侧重点是改善贫困对象的生活条件,而精准扶贫模式则不能局限于这一点,要将重点放在对脱贫对象的内生能力培养方面,最大限度地保障扶?资源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帮助他们拔掉“穷根”,从而使脱贫效果更加具有持续性。
因此,笔者认为精准扶贫要重视教育扶贫的作用,这是提高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主要手段。第一,扶贫资金要用在“刀刃上”,建设农村优良文化环境,完善农村基础文化设施,例如:修建阅览室、社区广场、开展科技讲座等等,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进来,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从而增强他们的认知水平;第二,重视农村中小学教育。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中小学硬件设施,提高教师的薪酬,引进更多专业性教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因为农村文化、农村设施的严重落后,在文化熏陶不足的情况下,农民思想处于消极状态。笔者认为要拔掉“穷根”,就一定要重视农村教育建设,在农村营造出文化氛围,改善农民的思想,让更多的农民能够留下来。加强教育投入力度,主要针对农村地区没有考上大学的新生劳动力,给予一定的补助,将他们推荐到中职或者高职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只要能够掌握一门技能,在毕业之后就能够顺利就业。唯有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才能全面激发农民自力更生的内动力,坚持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摆脱贫困的面貌,这才是精准扶贫的宗旨。
(三)分析致贫原因,做好分类扶贫
经过统计与分析,我国贫困人口主要呈现出这些特征:第一,由于自然资源匮乏、交通闭塞等等原因所导致的贫困;第二,由于家庭劳动力过少、无资金来源等等内在发展动力不足所导致的贫困;第三,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比如自然灾害、重大疾病以及其他意外事件所导致的贫困;第四,完全丧失劳动力,生活只能依靠国家的救济的特殊群体。精准扶贫要分析致贫原因,做好分类扶贫。
针对以上这些贫困类型,笔者认为具体的扶贫措施是:针对第一类贫困户,精准扶贫要将生态环境与农民经济收入结合起来,可以组织当地的农民结合自身的优势种植一些经济植物或中药材,也可以发展当地的旅游业,当然这些产业要想发展起来首先要解决的是交通问题。要想富,先修路。很多边远山区有着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苦于交通落后,产品外销不了,严重束缚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导致这些山区的群众贫困落后,交通部门就要拨专款改善当地的交通状况,为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针对第二类贫困户,精准扶贫则重点是培养他们的内生动力,对其主要劳动力给予技能培训,让其掌握劳动技能,同时在他们掌握技能后给予他们资金上的帮助,解决其创业初期的资金问题。当地政府或村委会要组织他们集中进行技能培训,同时要帮他们引进生产车间或出资帮他们建立扶贫车间,让他们忙时种地,闲时生产,既能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小孩,同时还能有经济来源,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真正脱贫;针对第三类贫困户,精准扶贫政策需要政府及时给予资金上的救助,同时还要提高贫困户的发展能力。当地政府应号召相关部门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进行扶贫,比如电力公司可以利用专项资金帮助贫困户建太阳能发电站,除了能解决自家的用电外,还可以把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这既减轻了贫困户的日常开支,同时还增加了经济收入,是一项长期脱贫的好路子;针对第四类贫困户,则完全需要依靠政府的财政兜底保障。需要大力提高并巩固民政救济、医疗救助、五保供养补助比例等等,加强农村特困户人口社会保障力度。
总之,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是一阵风,当地政府要真正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能只表面应付,关键在于落实,扶贫关键在于“扶”,给钱给物只能解决一时之困,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从根本上断掉穷根,因此要求帮扶干部和当地政府部门要对致贫原因进行认真分析,从而实施分类保护,能够全面提升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性,最大限度避免出现扶贫模式的单一化、形式化的情况,要真正实现精准扶贫,从而全面解决贫困问题。
参考文献:
[1]彭琪.精准扶贫实践中的困境研究[J].中国集体经 济,2017,(19).[2]陈柯臻.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与对策分析――以达 州万源市永宁乡柏树坝村为例[J].管理观察,2017,(14).[3]温丽,乔飞宇.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的实践困境及其 对策[J].长白学刊,2017,(3).[4]李萍,李飞.精准扶贫实践中的重点难点与有效治 理[J].理论学习,2017,(4).[?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