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一年级小组合作模式计划安排(阳)
高一年级小组合作模式计划安排
高一
阳志鹏
一、课改核心:
1.将学生分成学习合作小组,通过激励评价、奖励和惩罚,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通过“兵教兵”,实现学生间的良性互动,有效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3.通过自主预习、小组内的讨论与交流、课堂的展示,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二、指导思想:
对于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经过了一个学期不断的教学尝试,我认为小组的管理才是核心,而且必须要“严”,但“严”中带“情”,这样教学才能做到收放自如。现在的学生自我个性比较突出,很多时候在课堂上比较随意,动作拖拉或者不服从老师的安排,这会给小组合作的进行带来很多问题。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教学的时,必须给学生定立自己的课堂制度,严格并坚持执行下去。但严的同时,“情”才是收服学生的关键。或许很多老师都遇到过不少“极品”学生,他们隔三差五的地给你搞点事情出来,你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地教育他,虽然他意见是接受,但态度照旧,最后你又吹他不胀,怎么办?老师也是人啊,也有忍耐的底线啊。或者我们放平心态想想,只要你当一天的老师,都必须要跟学生打交道,那么你当一辈子的老师,你都离不开学生。怎么办,我也不可能天天跟学生杠着来,学生不被你骂死,你自己先气死。我认为有时候尝试放下作为一个老师的架子,多花点时间去了解这些学生,捉住他们的弱点和优点,多了解他们心里真实的想法。这样或许他们就会更亲你,亲你就会服你,只要学生从内心上服你,你叫他吃饭,他哪敢吃菜,还心甘情愿地帮你做事。你不就轻松了吗?这个或许就是我们所说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那么有了这个“严管”的前提,我们小组合作的开展就更容易了!
三、建设计划——班主任班级小组建设计划
一)、班级小组组建:
1、小组组建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班主任可根据本次段考成绩和学生平时综合表现把学生分成6-7个层次,每个小组要包含这6-7个层次的学生,再结合男女比例进行微调,尽量把最合理、公平的小组组建出来。
2、小组组名、小组目标、小组口号(格言)的建立: 组名尽量简单易记,方便班级较多的科任老师容易记住;小组成员一旦确定后最好能设立自己的小组目标和口号,为了能更好地激发小组的合作和团结精神。
3、小组各组员的职能分配:
小组成员确定后,可以让小组内的人进行自主分配职务,如下:
小组长1名---负责协调和统筹小组内各项工作和任务;
常务组长1名---负责收集组内各项材料,监督组员卫生值日情况,小组日常事务的管理;
语文、数学、英语、理科、文科组长各1名---责监督本小组在该学科课堂中的表现,并负责收取该科作业,把欠交作业的名单上交科代表处。二)、小组评价制度构建:
小组评价制度的构建对小组合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注重实效性,尽量让这个制度不但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还能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班主任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制定相关的班级制度,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
1、考勤方面---早午晚、每节课等考勤
2、学习方面---课前学习准备、课堂学习表现、考试成绩等
3、纪律方面---课堂纪律、日晚自修纪律、仪容仪表等
4、卫生和宿舍方面---小组值日表现、宿舍表现等
5、活动贡献方面---参与活动积极性、活动获奖情况等
奖惩制度:“每周一小评,每月一大评”
(1)每周统计一次,进行小组排名,班主任根据自己班级情况进行适当的奖励和惩罚。(2)每月统计一次,进行小组排名,班主任根据自己班级情况进行适当的奖励和惩罚。有了这些制度,我们就可以尽可能把权利放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完成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任务。
三)、小组长培训:
那么有了以上这一切,班上已经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但是,有一点也是不可缺少的就是要对不同职务的人员进行培训:
1、小组长培训
2、常务组长培训
3、学科组长培训
这些培训对小组的管理非常重要。班主任要教会各小组长学会如何管理组员,如何与组员相处等,班主任适当给与一些帮助和鼓励,尽量让他们有归属感,这样他们才会愿意去为班级,为自己的小组做事。
四、具体实施——课堂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1、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务必在预备铃响前回到座位,学科组长检查每位组员课前准备情况(包括课前资料准备好没有?课前预习完成没有?)。然后老师可以根据小组准备情况进行适当加分和点评(比如做得最好的小组可以加2分,做得还可以的加1分,做得比较差的可以当场点评一下)。
或许有老师认为,课前准备做那么多事情,浪费了很多时间。确实是,刚开始可能会浪费一点时间,但是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这样做有非常大的好处:学生课前准备充足了,就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而且上课更加有规矩了,课堂效率反而是提高了。
2、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环节:
课前准备做好了,接下来就是合理安排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就高一物理而言,一节课我一般安排五个环节。
【环节1:核对“自主预习”答案】
这一活动环节主要用PPT展示“自主预习”答案,让学生查对,或者老师对简单问题提问,检查学生(主要针对C层次学生)的预习效果,老师可以根据小组完成情况进行适当加分和点评。建议分值不宜太高,因为这些简单问题大部分同学都能直接从课本上找到,加点分是为刺激一下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效率,老师也不宜花太多时间在上面。
安排这一活动环节的目的是:不但可以让每一位同学学会利用课本进行简单的预习,而且为下面重点知识的学习节省不少时间。
【环节2:精讲】
针对本节内容、以及学生预习的情况进行精讲,关注学生的听课情况,编制学案时,将重点内容留空,让学生认真听课并将关键内容填空。安排这一活动环节的目的是:我们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差,给太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解决不现实,只能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同步填写学案,尽量将他们的精力集中在课堂上。
【环节3:小组合作探究】:
环节3就是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开展小组合作探究。重难点能否被突破是这节课成败的关键。同时所设置的探究问题必须要具体、有针对性(不宜太难、太泛、太玄),让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都有话可谈,有问题可研,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被调动起来,提高学生参与度。(抓住重难点、问题要具体并具有针对性)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小组长要组织每一位组员参与讨论,老师巡视观察每个小组的动态,指导好组内成员进行适当的帮教,务必让组内每位成员都把问题弄懂弄透为止,那么这节课的重难点就真正突破了。(小组长组织讨论、帮教,每位学生务必把问题弄懂)在讨论结束时,建议不采取自由发言的形式进行考察,最好是老师指定小组中某层次的学生进行发言,而其他小组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补充回答。这样做是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指定某一层次同学进行发言)最后老师可以根据每个小组代表发言情况进行不同层次的加分和表扬。(根据学生发言情况进行点评加分)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参与到小组学习交流中;同时小组内其他组员为了能加更多的分,也会主动帮助其他有困难的同学,最终达到共赢的局面。
【活动4:课堂达标】:
特别对于理科科目,本环节必不可少,通过课堂达标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最好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有一个思考的过程,然后由小组长组织组内成员进行互相检查互相帮扶,尽量帮助那些做题存在困难的学生。(独立思考、互帮互查)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可以把其中一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答案投影或拍摄下来进行展示,其他同学可以自由点评、补充。最后老师根据小组完成情况以及发言学生的表现进行合适的点评和加分(灵活展示,自由发言,老师点评)。
【活动5:课堂小结】: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课堂小结,这个课堂小结应该包括两部分:
1、知识点小结:根据课堂所剩时间来安排,让学生小组内自行小结也可以;全班一起跟着老师小结也可以。反正见仁见智,灵活处理。
2、小组表现小结:那么对于小组表现情况,老师一定要进行小结,可以简单一点,并给予等级评定。比如前三名给予优秀等级,中间三名给予良好等级,最后两名就是待进小组。那么对于这些待进的小组最好能及时在课后进行一个思想鼓励工作,以免发生组内矛盾和产生挫败感。
五、科任老师在课改前的准备及要求
1、课改前,与任课班级班主任沟通,明确各班小组评价方式,进行适合的加扣分,过轻、过重学生都有意见。
2、对班主任选出的本学科组长进行培训,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检查课前准备情况,协助、组织课堂讨论和展示,收交作业。
3、每节课预备铃之前务必要到达课室,进行课前准备的评价
4、课堂尽量多进行小组合作,让小组内组员互相帮助,学会“兵教兵”,科任老师尽量要关注到每个小组的情况,对小组的课堂评价尽量公平、公正、合理(建议每节课加分上限为5分)
5、每节课结束时,一定要进行小组表现总结,将相应的加分或是评价,写在黑板上,让班级记录员记录,班主任汇总后每周或是每月都会有相应的奖励或惩罚,学生也才会重视科任老师的评价。
6、对课后的作业也尽量纳入到小组的评价里面,提高学生对作业的重视程度。
第二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大刀阔斧新课改 全力实践新模式
——我校“小组合作学习”新模式带来翻天覆地新变化 今天,漫步在县第一初级中学的校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群青春奔放、个性张扬的学生和一个教风严谨、主动探究的教师团队,这一切都源于我校近期全面推行的新课改。新课改犹如一缕春风,吹绿了第一初级中学的校园;新课改又犹如一股清泉,滋润了师生的心田。新课改带给学生前所未有的体验,带给老师强大的“冲击波”和震撼!使许多师生猛然惊醒:原来课可以这样上!习可以这样学!
实施新课改,必须改变教学模式。新课改的理念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学观和教师角色的转变,引导教师从“教”到“导”。近几年来,我校积极地推行新课改,实践着“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即学校教育要以教师为本,要发展教师,成就教师;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最后成就学生;学生以发展为本,就是让学生在自由、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近一年来,我校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新课改的突破口,大刀阔斧的进行了改革。在推行新课改过程中,我校不仅重视对教干、教师的校本培训活动,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素质,还积极组织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走出学校,到外地名校,探访名师,取“经”问“道”,探索高效课堂的新模式。
2010年4月15日至18日,由我校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和教干组成的学习考察团一行41人,在县教育局领导王守义和学校校长金扬刚的带领下,赴河南省濮阳第四中学和沁阳永威学校进行学习考察,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4月18日,在永威学校学习期间,适逢“第三届全国初中课堂教学专题研讨会”在该校举行,考察团听取了由全国著名教育改革家——山东省杜朗口中学崔其升校长在会上所作的精彩报告,感受颇深,收获颇多。5月20日至21日,我校又组织了七、八年级文化课组长、年级主任到淄博高阳中学、潍坊市昌乐二中进行考察、学习,这是继我校组织部分骨干教师赴河南濮阳四中和焦作沁阳市永威学校学习、考察后的又一次重大外出考察学习活动。通过考察学习,濮阳四中的“自学——互动——检测”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永威学校的“四清管理”教学法,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淄博高阳中学的信息化生态课堂教学以及昌乐二中的“271法则”等名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教学经验使我们深受启发。
外出考察学习,开阔了教师的视野,大大推动了我校高效课堂改革的步伐。考察学习回来后,我校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研讨会,交流学习心得体会,探索高效课堂的新模式。经过长期的酝酿,反复的探索,一种新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诞生了。5月26日,我校召开了全体教工会,会上,金扬刚校长和刘金广副校长向全体教师传达了我校高效课堂的新模式——小组合作学习,从此在全校拉开了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的序幕,面对学校领导高屋建瓴 的决策,我们憧憬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美好前景。此后,我校高效课堂改革从非毕业班的七、八年级大刀阔斧的展开了。
我校此次新课改的着力点是大力、全面推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这一模式下,各班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成立了若干个成绩均衡的6人合作学习小组。小组的划分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小组成员的性别、兴趣爱好、学习水平等综合差异合理搭配,做到优势互补。每个小组成员又分为A、B、C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学生各两名,以便于互助合作、自主学习。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有具体的分工与明确的职责,每个小组选取有责任心、成绩优秀、组织能力强、受师生信任的组长一名,负责日常的监督、作业及学习检查、组织自学、讨论等。由于小组成员处于不同层次,让成绩优秀、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发挥 “助教”的角色,采取“兵教兵”、“兵强兵”,这样不但能解决后进生问题,也能促进学优生的进一步提高,而且还能减轻教师的负担,克服不能全面顾及的弊端,这处处显示着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和魅力。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运用“导学案”。这种教学模式,以导学案为载体,调动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搞好预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学习新课前,教师首先下发导学案,指导学生对照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预习,做好相关的习题;对疑点、难点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课堂上留出时间,组内进行合作探究,A帮B,B帮C,组内基本解决疑难问题;之后,在教师的组织下,各
小组进行展示交流,这一过程坚持民主平等、互相置疑、生生互动的原则,当遇到疑难问题,学生解决不了时,老师再及时引导、启发和点拨;最后一步,通过对精选的习题进行优化训练,这样,对于每堂课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重点,基本做到了“堂堂清”。“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导学案为载体,以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通过“有效预习——合作探讨——展示交流——优化训练”四个主要环节,使课堂教学发生了实质性的、革命性的变化,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点燃了每个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新模式下的课堂,改变了过去沉闷的气氛,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由静态变动态,由无声变有声,面貌焕然一新了;新模式下的课堂,更新了观念,改变了模式,转换了角色,活跃了气氛,提高了效率;新模式下的课堂,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自主者和探究者,真正成为舞台上潇洒自如的表演者。这一切,都源于我校领导高屋建瓴的决策,都源于我校大力推行的新课改,总之,是新模式给我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新模式改变了一切„„
第三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打造学习共同体,四步建组:
第一步,科学分组,构建自主管理组织 第二步,培养习惯,营造和谐文化氛围 第三步,建章立规,构筑激励评价体系 第四步,跟踪运行,实施持续优化培训
(一)科学分组,构建自主管理组织
小组学习模式最终目的是发挥“动车组效应”:每个学习小组就是一节带动力的“车厢”,教师和小组长就是一台台学习的“动力机”。那么怎样科学分组呢,要把握“六要诀”:荐-演-定-分-调-排。
1.荐。可以采取自荐或他荐的形式,推荐出学习组长候选人,候选人不少于小组数的2倍。
2.演。候选人以“假如我是班干部、组长”作为主题发表演讲。
3.定。确定组长的办法通常有两种。一是正副组长的搭配式。根据学生的发言,班主任和班委会成员共议,最终确定出6位正组长和6位副组长。正组长是学习组长,副组长是行政组长。二是组长与学科组长搭配式。正组总体负责,学科组长具体负责本学科的学习。
4.分。召集12名正副组长,对组员进行分配。根据划分的依据(参照学生成绩基础,并结合其他因素),将其余同学排序,均分到各个小组。这一点类似于学校里分平行班的做法。
5.调。学生分配往往要做适当的微调,如男女生的比例,科目的平衡,学科的搭配,性格的差异,学生能力的差异。一段时间后,老师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如组长是否与组员团结,组长的管理能力等,有时是组长与组长之间的互换。
6.排。各小组长把各组的组员召集起来,进行小组内排位,组内的每个同学的集体位置由正副组长决定,但常常是中间是弱势学生,左右两边是中等生和优等生同等层次的学生对坐。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对学结对帮扶。
除了上面提到的分组方案外,还有其他可行的分组方案,比如对大班额的(60人以上)可以在小组数量上划分为9个小组或者6个小组,组内再分亚组,并分设组长。
★分组原则:同质结对,异质搭配,组间平衡,稳定可贵。图例详解见PPT。
这样分组的优点:人员分配的公平性;小组机构的健全性;组内分工的合理性;小组评价的导向性。
在分组的时候,细节考虑有:家长职业,收入,家庭环境,家庭学习环境,性格,气质,学习风格,思维类型,创新意识等。
★实际安排座位模式减PPT。根据教师的大小,学生年龄特点,学习内容等情况进行座位摆放,必须有利于师生,课堂活动。
★组内管理:自主管理,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与方法这三驾马车带动起整个班级学习。
1.管理团队:正组长:学习监督,卫生监督。副组长:纪律监督,评价监督。2.学习团队:语数外学科代表各1个,政史地四个学科1个,理化生1个,音体美1个。3.学习小组组长的选拔与培训
小组长的选聘方式有毛遂自荐、教师指定、组员评选、竞选等。小组长不是终生制,要慎重选择组长:首先考虑学习成绩,成绩在小组内要处于中上等,但并不一定时学习最好的,一般由A或B层次的学生担任。重点考虑其组织能力、责任心、服务意识和威信等因素。
(1)定位:小组领导者、教师助手、学习领袖、灵魂。
(2)要求:①态度积极、率先垂范; ②自身标准高、学习习惯好、学习能力强;③性格外向、乐于助人;④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强;⑤集体荣誉感强。
(3)培训:①新生入学教育或军训期间时,通过采取一系列活动“赛马”,择优聘用;②班主任定期培训(组织管理方法、小组激励与评价方式);③科任教师不定期培训(课堂流程、导学案检查批改);④借助舆论和小组长论坛(两周一次座谈、每月评选优秀小组长。
★正组长的职责
(1)负责本组全面工作。组织协调组间、组员、师生关系。领导全组搞好分工,团结全组,拼搏学习,管理全组和谐规范。
(2)小组长团结同学,帮助同学,组织同学,打造积极向上的学习团队,勇敢的担当起学习小组的学习领袖角色。
(3)组织领导本组成员积极参加班各项活动。
(4)管理全组组员有序地进行预习、讨论、练习、探究、展示等各环节的学习活动。
(5)协助班主任落实激励活动,落实小组建设的各项举措,对本组组员的学习、生活、思想情况、各学科的教学情况及时向班主任汇报。
(6)小组长要负责维持本组同学的学习纪律。★副组长的职责:
(1)协助组长进行组内各项管理工作,当组长工作较多时,要主动帮助承担部分组织工作。
(2)侧重抓好本组学习行为规范,卫生纪律登记、督促,上传下达工作。★学习监督:
(1)负责各学科作业的收交、发放,作业纠错的督促、检查,要及时检查小组成员课堂学习情况和每天学习内容的落实情况。学习内容要求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2)检查、督促小组组员的导学案、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跟踪指导。(3)对小组内的待优生和学困生组员进行帮扶将本组共性的疑问收集整理,向任课老师汇报。
★纪律监督:
(1)记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纪律情况,并做到信息反馈工作。(2)督促组织遵守公约与规范。
(3)记录本组重大违纪现象并积极反馈给班主任。★卫生监督:
(1)关注生活班长的卫生值日安排,督促值日。
(2)定期做好本组内组员的个人卫生检查,保持好小组的环境卫生。(3)督促本组组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评价监督:
(1)要建立起针对每个小组成员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评价制度,每周公布、总结一次,以督促小组成员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2)认真记录平日班级奖励、惩罚情况,每周定时把学习、思想、纪律、作业收缴等情况汇总,评出每周“优胜小组”、“优胜宿舍”,贴上红旗,负责周末班级量化评价工作。及时评出优秀组长、优秀科代表、最佳表现奖、优秀个人奖、黄金搭档、展示高手、点评专家等。
(3)坚持及时性、客观性、公正性、激励性、团体性原则,保存好各项量化成绩,以备评选月冠军、学期冠军等。
★小组内学科代表的职责
(1)负责本组各学科工作,安排预习、展示、反馈学习任务,及时汇总本组发言情况,反馈本学科学习效果,做好各学科科代表及老师的小助手。
(2)负责本学科导学案的收发,并及时上交班级科代表;组织本学科的小组合作学习;对本学科导学案的组内互查并进行组内评价;及时与班级科代表沟通反映同学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二)组内习惯的培养——好习惯成就一生!1.工作中的习惯、21天效应(见PPT)
当代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一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初步形成习惯,重复90天就会形成稳定的习惯,人们称之为“21天效应”。
未成年人可塑性极强,其年龄阶段正是培养好习惯,促进良好操行养成的关键时期。可以采取 “日行一善”、“周明一理”、“月养一习”的养成教育三环节模式进行操作。
(三)构筑激励评价体系
1.组内有公约:教室公约、宿舍公约、小组公约
2.做事有规范:自主学习规范,合作学习规范,课堂展示规范,当堂反思规范。
3.各环节实操口诀
★自主学习实操口诀:导学案是法宝,自主学习为向导;明确目标读教材,疑难问题勾画好;多途径查资料,重点知识要记牢;学后思不可少,自我总结步步高。
★合作学习实操口诀
小组讨论我参与,耳口手脑都用到;发言紧紧扣中心,主动交流秩序好;他人不会我支招,质疑论证求高效;分工合作实在妙,共同进步齐欢笑。
★课堂展示实操口诀
我自信我最棒,课堂处处来亮相;胸挺直头高昂,面带微笑喜洋洋;吐字清声洪亮,脱稿不再看纸张;展示完快退让,小组评价记心上。
提醒:激励是最好的管理,所以,课堂上要事事有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上课教师评价等。
★小组评价和班级文化要统一(见PPT)★评价具体操作
1.小组积分制。发放“优秀小组”流动展示牌,整体搬迁,座位移至前方。2.个人评星。展示之星、点评之星、质疑之星、帮扶之星、写板之星等,给学生发证书,给家长发贺信。
3.集体优秀特别奖。连续三周获奖的小组,进行物质、特殊活动等奖励,如参观、看电影、聚餐等。
4.个人积分兑换奖。用个人的积分兑换书籍、兑换参加活动的资格、兑换前排座位、坐老师的位子、减少作业量等。
★如何运用评价机制
采取“常规管理(纪律卫生、任务完成)+课堂管理(自主合作展示达标)”相结合的方式。每节课统计,每天小结,每周总结,每月评比,学期表彰。加大表彰奖励措施:分精神奖励、荣誉奖励、物质奖励等。
(1)每周汇总一次,并评出优秀小组和小组长,黄金搭档,下周归零,重新计算。依据一周分数评选出冠亚季军和优秀个人,小组座位前移至中央,团队照片上荣誉墙,保留一周。尽量制造惊喜,营造良好氛围。
(2)年级组每月汇总一次,下月归零,重新计算。评出优秀小组和小组长、优秀班集体,并给予适当奖励。尽量多层次,多角度进行表彰宣传(如受表彰小组以及优秀学生的照片上荣誉墙,保留一月等),起到激励先进,带动后进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学期总评。依据小组积分评选“王牌小组、金牌小组、学霸小组”等,评出优秀小组和小组长、小组合作优秀班集体等,对表现优秀的老师、学习小组、组长、班委成员进行隆重奖励,获得与校领导共进晚餐,校领导集体签名赠书、各班班主任与任课教师联合签名赠书等。
(4)所有赋分必须经小组长签字确认。班级、年级、学校任何评优表模、资助皆按照小组赋分从高到低执行。小组及个人赋分为负,一票否决。
(四)跟踪进行,实施持续优化培训
1.小组长的培训非常重要,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明确小组长的职责和作用。提高小组长在学习小组中有关在小组管理、指导、组织、协调、检查、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2)定期召开学习组长会议,洞悉他们在思想、学习和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
(3)让小组长享有一定的权利。教师应力所能及地为小组长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资源。
(4)对小组长的工作要适时地给予肯定、表扬或激励。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小组长领导一个小组应得到应有的尊重,更好地体现其崮我价值实现。这是激发他们对小组更加尽心尽力工作的力量源泉。2.组员的培训非常重要,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在全体学生中树立“帮助别人就是提高自己”的合作学习观念。研究也表明这是有科学道理的。
(2)关注学困生的表现。在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给予针对性的培训指导。树立“展示者无错”的观念,促进学困生参与课堂的学习、交流、展示等。优点放大,缺点缩小,对待学困生的展示,多关注过程,少关注问题结果的对与错。为组员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目的是让他们敢于发言,积极参与课堂。
(3)采取捆绑式评价。由过去关注学生个体的评价转为关注小组整体性评价。在学习和常规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个人的成绩通常放在组内评价。旨在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提高小组整体水平。
(4)在班级和学校范围内,大力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精神教育,优秀学习小组的评选可以扩展到全学校的范围,为班级工作营造更大的舆论空间。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更好的办法,需要老师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不断总结。★典例支招
A.【问题】如何培养小组长?学习小组组长的培训策略与内容、形式各是什么?如何明确小组长的职责分工,使其更有效地管理小组? 【建议】
1.选好小组长,使其成为班主任和老师的好助手。2.明确小组长责任,搞好学习小组成员分工; 3.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与学习小组组长沙龙; 4.搞好小组长培训,注意培训策略、内容与形式; 5.给小组长加“自助餐”或“开小灶”。
6.以班主任为主,科任教师密切配合,鼓励、表扬、激励小组长。
B.【问题】有许多爱说话的孩子,平时教师管着还管不住呢,分组后更没有纪律保证。
【建议】原先是老师一人管,实际上也很难管得住。现在分散至各个小组,关键在于搞好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1.分头管理,加强学习小组长的培训; 2.制定纪律方面的约束与奖惩机制; 3.实行捆绑考核以及动态监测机制;
4.用放大镜寻找爱说话孩子的亮点,加强引导与宣传; 5.多给予关爱。
3.学习小组建设工作的推进策略(1)总体原则:“分段推进—循序升级—稳步跟踪—不断优化”
(2)预热阶段:充分认识学习小组建设对于高效课堂以及现代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3)起始阶段:做好“小组初建”工作,夯实建设基础
(4)发展阶段:搞好“小组成员分层培训”工作,通过不间断培训,学生能够明确自身职责,基本适应高效课堂流程和模式
(5)提升阶段:做好“组内对子建设”工作,提升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最大化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
(6)创新阶段:实现“小组自主走向班级自治”,完善小组建设
(7)本学期末:搞好一次班级文化巡展或小组文化比赛,营造自主、自觉、团结、竞争的比较浓厚的课改氛围 4.小组建设秩序与内容。
结语:高效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主角!
第四篇:小组合作模式
推进小组合作模式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根据信心教育目标和校本教研实际,紧扣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基本理念,我校全面推进小组合作模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一、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特征和实践意义
我校推行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即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学生通过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讨论,相互启发、互补,以集体智慧解决个体无法解决或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引导每个成员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同伴的帮助,掌握知识并形成技能,进而达到教与学的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特征是: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讨论中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不同形式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助和帮助,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性的基础。
在两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校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僵局,全面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进行尝试,立求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在空间和活动力度上的约束和限制,让学生的思维和交流能力尽可能最大程度地受到重视,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愿听不愿说、愿记不愿议的思想,触动同学们的思想撞击产生火花,激发每个同学积极参与学习的激情。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树立了中层生和学困生的信心,形成让每一个学生进步的教学氛围。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某种程度上,给中层生更多表现的机会,给学困生更多发言的权利,尽可能地让他们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尊重,触动他们或多或少地做出努力,逐步实现进步。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小组成员的思考、讨论和合作,有效控制学习的节奏,让中层生和学困生可以跟上学习的步伐。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小组长对组员的辅导和指点,有利于解决老师不能面面俱到辅导的弊端,及时消除中层生和学困生学习的障碍,树立学习信心。
再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符合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新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等多个方面的基本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课前准备:集体备课——设计教学过程----准备课堂小测材料——课前指导学生自学
教学过程: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学习——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评价、点拨——巩固训练——师生课堂总结——小测反馈
课后巩固:学生作业——教师检查——疑难辅导——单元测试
三、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探索
(一)合理分组
各班一般以5-6人为一组,依据学习基础,每组有一至两名优秀生,两名中层生,一至两名学困生。每组设有小组长、记录员和汇报员。每组给自己的组命名,制定组规和本组口号。
(二)明确责任
建立小组后,要明确小组成员的责任,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突出组员的帮扶作用。小组长主要负责讨论过程的组织,检查本组同学对所讨论问题的掌握情况;记录员主要记录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的发言和讨论成果;发言人主要负责汇报小组中的讨论结果。其中,每个角色可根据教学情况定期作适当的调整或轮换,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三)培养小组长 一个小组,只有在一个好的小组长的带领下,才能有效地围绕某一个中心议题开展讨论、探究,开展有效的学习。同时,小组长又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是帮助其他成员的主要力量。因此,班主任应积极协调科任老师通过召开小组长会议,指导小组长开展工作。
(四)灵活采用组织形式 围绕课堂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形式,让学生充分合作交流,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的有力保障。
1、思考、讨论、交流
讨论是合作探究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教者精心设计问题,进而引发各个小组进行讨论,或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或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问题,或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都会达到教者预期的教学目标,甚至还会有意外的收获。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学习内容后,小组成员独立思考,接着小组成员逐一发言,其他聆听,对意见相左的问题加以讨论,最后是全班交流、总结。这种形式既保证学生的独立思考,又使合作学习因为有了思考基础而得到质量保证。教师根据教学重难点,可以提供问题串指导同学们先充分思考再逐一讨论,让同学们既有独立思考,又有共同合作,可以很快学到需要学习的新知。
2、合作辩论 小组内分成正反两组,针对教师提供的问题各自陈述自己组的观点,力争说服对方,得出正确的结论。可适当进行自由辩论,也可随时改变立场。如历史、品德课课堂上一些比较模糊的题目采用这种合作方式能加强学生的理解,使其更清晰理解知识。
3、竞赛法(小组PK)
小组PK,把比赛引入课堂。如:生字词竞赛;英语和语文课的读与写;数理化学科,组题比赛,小组长分配人员合作完成。在我校与东源顺天中学的交流课上,我校陈小玲老师,设计金字塔顶抢红旗比赛活动,把教学内容列为一系列问题,每个小组回答问题,根据“优秀”得3分,“及格”得2分,“一般”得1分,一分迈上一格,小组胜者获得塔顶红旗。该课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效果突出,听课老师集体叫好。
4、其他形式
合作和探究的方式不仅仅是讨论。合作即讨论,这是很多初步接触者的认识 误区。小组学习的方式很多,教者可以大胆尝试,不断探索,不断丰富和充实。如:作文续写,一人一段。如:课堂小测,小组长帮组员、组员帮组员批改。如:接龙,成语接龙,单词接龙等。如:物理、化学、生物课的分组实验。等等。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关键是教者在规范课堂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发言、讨论、争论、辩论和练习,只有这样,才能上好每一节课,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五)用心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有效,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就越充分。
1、面对学生对某一问题独立思考与研究后的发现与困惑时,对同一问题有不同见解,意见产生分歧时,可以安排合作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相互交流、集思广益,从而达到共同提高。
2、在教材的重、难点处设置合作,有利于学生集体智慧的发挥,有利于每个学生对教材重、难点的学习,从而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3、在学生单独学习遇到困难时,倡导学生合作,使学生感受到与同伴合作的必要性。教师在备课时,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或意外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要担心出现混乱的局面。当教师面对教学意外时,必须镇静从容,及时引导,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的引导措施。
4、尽力提供全组参与表现的机会。如朗读课文,可以让全组合作完成串读。如参加班级比赛,可以先让组里进行交流讨论,鼓励他们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完成组里集体成果。从而增加团体的凝聚力,树立合作学习的良好意识。
(六)合理进行小组评价
1、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学习过程的评价,体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
2、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正视学生的客观差异,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
3、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活动的秩序,组员参与情况,小组汇报水平,合作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
4、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注意从以教师评价为主向以自我评价为主逐步过渡,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改进的办法。
5、定期进行优秀学习小组、优秀小组长等评选活动,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大家合作,使每一位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从而达到由个人目标的达成促进小组团体目标的达成。
四、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一)课前准备是合作的关键
一方面,在于备课组集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每节课先是教师自己备课,重点是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环节”;然后由备课组进行二次备课,侧重讨论“小组合作学习”设计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最后形成教案。集体备课,有利于凝聚大家的智慧,有利于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另一方面,着重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自觉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训练是自主学习的主要体现。没有充分的预习和课前准备,直接影响学生思考和讨论、合作的效果。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每个学 生必须预习,在课前初步掌握课堂上要学习、要讨论、要发言的基础知识。
(二)独立思考是合作的前提 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出示了一些问题之后,马上就着手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不知合作什么、交流什么,也不知从何处入手。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必须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是小组合作学习真正的受益者。
(三)共同成长是合作的目的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部分课堂上,小组合作要力争避免出现“优秀学生”的主角戏,要避免只求热闹不求实效的合作,关注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共同成长才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终极目的。为了照顾各个层次的学生,可以让小组长和组内成绩较好的同学一对一帮扶其他基础差的同学,这个做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能有效提高整体成绩,对促进学生全面进步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四)教师的指导和点拨是合作的保障
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主讲者,而是一个参与者、发现者、探索者,做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另外,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在每一节课上,侧重指导一个小组,如此循环,进而达到让各个小组会讨论、会合作,能更好的适应小组合作学习。
(五)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是催化剂
一方面,我校在每个班级开展晚修半小时的三分钟演讲,每个同学上讲台轮流演讲,既提高学生胆量,又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另一方面,学校举行一系列团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如:拔河比赛、小组团体跳绳比赛、篮球运球比赛、校运会小组合作项目比赛等等,让每个同学在合作中面对失败、面对挫折、分享成功。
(六)坚持是根本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不少学校和老师都早有意识、早有尝试的做法。在实践中,我们都深有体会:万事开头难,我们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会面临方方面面的质疑。如:每年开学初,新生如何培养?九年级毕业班,如何解决小组合作与课堂赶教学进度两大问题的有机结合?对于这些难题,我们一方面是邀请中教室领导深入课堂指导,与兄弟学校共同交流探讨。另一方面,我们更注重给老师鼓劲,鼓励老师坚持,积极实践,在教学中不断解决难题。
五、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成效和愿景
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教师引导每个同学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在初始阶段就欣喜发现,以前上课总是昏昏欲睡的同学少了,上课睡觉的同学没有了;以前总是保持沉默的同学开朗起来了,能够大胆回答老师的提问,还不时能够提出独有见地的问题。当前,我校每个班级的学困生已经大幅下降,低分学生逐步减少。小组合作学习,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同学们的学习自信心。
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同学们逐步学会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帮助同学的精神和敢于帮助同学进步的信心和勇气,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收获团队信心。通过一个学年的尝试,我校每个班级的中层生不断进步挤入优秀生的行列,每个班级的上层生越来越优秀。
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有利于进一步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力促 进教师不满足现状、积极学习、注重合作、注重总结的良好工作作风的形成。教师工作勤奋、务实,这是我们学校一贯的优良传统,但面临新课程改革,我们一度迷茫,感觉无处着力。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后,我校的教师更加注重自身学识的提高、注重教学模式的探究、注重教学论文的拟写和学术的研究,我们的教师在坚守着山区教育的同时,也逐步走上了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坚定了我校“走信心教育之路、创山区特色学校”的信念。2012年9月,我校确定了走信心教育之路,形成“七心”育人模式(小组合作促进信心,完善制度增强信心,分层激励激发信心,文化活动提振信心,搭建平台展示信心,人文关怀涵养信心,共同进步巩固信心)。实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模式以来,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从外返校读书的学生大幅增加。这些成绩的取得、学校一系列措施的有效推行,是对学校信心教育的有力支撑,坚定了我们的信念。
第五篇: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我们学校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一年有余,我也在课堂上坚持运用。记得最初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不透,课堂上“回答不出来不要紧,可以小组讨论一下。”于是小组同学都把头凑在一块,叽叽喳喳地,至于有没有结果,至于每个同学是否会预习,是否会讨论,自己也不太清楚,显然是 “形式上围桌坐,效果上难突破”。后来通过不断学习、听课,我才知道了课堂上应先让学生独学,接着对学,然后再群学,独学是基础,对学是常态,群学是升华。
独学就是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独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和自我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独学是指基于学生自身的独立学习。是借助自己的所学知识、已有经验、体验和现有学习资源,进行感知、选择、处理信息等的知识建构,并从中获取所得和发现未知问题。独学是对学群学的基础。
对学就是一对一的交流学习,就是结对子学习,就是互相帮助的学习。对学即“兵教兵”,将自己的思路、困惑与其他学生进行思维的交流、碰撞,以期达到初步完善思路、解决困惑和发现新问题的目的。
群学就是群体学习,小组学习。我在教学时是以四个成员组成一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的。群学就是将对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到组内、组间,直到班级里去寻求解决。
独学是对学和群学的先决条件。独学中产生的疑问首先通过对学来解决。依然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交给小组内部或小组间进行更广范围的群学。
一、我的收获: 记得去年刚开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我首先在班级中按座位给学生分了4人一小组,让他们自己给小组起了组名,制作了小组名片,小组合作试验开始了,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期,学生不会合作。我经历过“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失败。经过同事的点拨,我才知道对于一年级的小孩子来说,4人一组的他们还不会合作,因此导致课堂上人人都在说,人人都没听。后来改为2人一组,情况就变了,要求一人说,另一人听,并进行监督评价或一人操作,另一人观察、评判,然后换位进行。这样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家都说没人听的现象。例如,讲“6的组成与分解”时,每人只发给3根小棒,并启发学生:我们需要6根小棒,可每人只有3根怎么办呢?这就促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合作才能成功,使每个学生都知道学习过程是需要合作的。
一个多月过去了,两人合作有了一定的基础,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协调、配合了,我再次过渡到4人组,这次我根据前一个多月的观察把学生按优、中、差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都配备一个发言大胆、善于思考,让他们去带动本组中下等水平的学生。使不同的学生经历不同的合作学习过程,优生自主探究合作,进一步提高交往、协调、创新的能力,中下等水平学生接受老师的启发引导,师生共同参与合作,同样享受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新理念。„„这样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本学期,由于刚开始的几周学生上课秩序还不太好,对各方面还不太适应,因此,只在教学中进行听、说、写等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的是独学,没有进行对学、群学。到了十月份,学生的各种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于是我在课堂上逐步开始运用对学方式进行教学。孩子们也在对学过程中逐步学会了倾听别人的发言,纠正、补充别人的发言,同时还有部分学生学会了对别人的答案进行质疑。这些都令我非常高兴,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还会有更多的惊喜等着我。
二、我的困惑:
1、独学时学生还没有认真阅读课本,就匆匆忙忙地完成书上的练习,以完成练习作为目的。
2、在对学时,同桌互抄答案,没有真正地做到互教;还有部分学生不愿意“互教”。
3、群学时个别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出现事不关己的“溜号”现象。
总之,无论是哪一个环节,教师都要发挥“查”的作用,通过巡查准确把握火候,控制好流程。同时,要充分利用好学生,利用好学习小组。努力做到“三学”各有各的目的、内容和组织形式,无论哪个流程,全体学生应该是人人都参与、时时在状态、步步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