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在全省旅游产业大省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3 23:38: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在全省旅游产业大省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在全省旅游产业大省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在全省旅游产业大省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在全省旅游产业大省建设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省委、省政府隆重召开全省旅游产业大省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对建设旅游产业大省的重大决策进行部署,研究我省在实现崛起的进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努力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等会,新雄省长将对旅游产业大省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国家旅游局领导还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设旅游产业大省的重要意义

旅游经济是最具带动功能的“绿色经济”;旅游产业是充满生机活力的“朝阳产业”,是促进生态文明、经济文明、文化文明、社会文明协调发展的先导产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就业富民的动力产业。建设旅游产业大省,是省委、省政府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充分发挥我省比较优势、实现科学发展的长远战略。

(一)建设旅游产业大省是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引擎。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制定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最主要的政策措施,就是扩内需、保增长。扩内需就是在外部需求急剧下降的形势下,充分发挥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对我们欠发达省份来说,扩内需主要依靠投资,因为我省居民收入水平低,消费能力不强,消费历来对经济的贡献比例小。但旅游业消费群体是以省外为主,而且既可拉动消费,还可促进投资,完全可以成为我省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引擎。去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下行深刻影响着世界的各个角落,许多产业发展陷入困境,但旅游业就像一枝独秀的报春花,经受了“寒冬”的考验,仍然保持强势增长。今年春节期间,全国接待国内游客1.09亿人次,旅游收入50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4.7%和23.1%;清明、五一假期,全国各地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升温明显,平均增幅约超过一成以上。我省一季度,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18.3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累计达5326.61万美元,入境人数和外汇收入同比分别增长了27.81%和18.43%。正如温家宝总理4月18日在海南考察时指出的,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加快发展旅游业,对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就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旅游业具有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对相关行业带动性强的特点。据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收入增加4.3元;又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能创造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加快旅游产业发展,能有效地将保增长、保稳定、调结构和促民生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我省扩大内需的一大亮点,成为拉动消费的优先突破口。

(二)建设旅游产业大省是实施“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江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最大的品牌。保护江西良好的生态环境,永葆江西的绿水青山,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加快经济发展,让百姓过上富裕生活,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省委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战略,就是要在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城市化道路的同时,始终不渝地推进绿色生态江西建设,走绿色发展、绿色崛起之路,实现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经国家发改委组织的三次论证,已基本完成修改任务,报批工作进展顺利。我们要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目标,不仅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既能发挥我省优势、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新型主导产业。加快建设旅游产业大省,使旅游产业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内容。这既可以充分发挥我省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优势,更好地保护生态,改善民生,让广大群众永久享受到一流的空气、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生态、一流的人居环境;又可以把生态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不断提高旅游业产值,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形成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要求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使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建设旅游产业大省是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文化是历史的载体和生活的表现,而精神则是文化的精髓。旅游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很强的文化性。通过旅游可以有效地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传播先进的思想精神。可以说,旅游产业既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又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产业。江西红色资源堪称全国之首,以三大摇篮为代表的革命圣地,其彪炳史册的革命胜迹和光耀千秋的革命精神是中国红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财富。今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江西时,对我省发展红色旅游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这为我们深入发展红色旅游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发展红色旅游,对大力弘扬以井冈山精神为代表的伟大革命精神,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资政育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作用。同时,江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人灿若群星,陶瓷艺术享誉世界,道释宗教远播中外,书院楼阁名贯古今,古村古镇遍布全省,赣鄱文化源远流长。坚持先进文化导向,是我省实现中部崛起新跨越的重要方针。通过建设旅游产业大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深度开发人文景观,倾心打造旅游文化精品,可以有效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进一步提升我省软实力,更好地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四)建设旅游产业大省是加快江西崛起、实现富民兴赣的重要支撑。站在新的起点上,努力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建设绿色生态江西、创新创业江西、和谐平安江西、富裕文明江西,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建设旅游产业大省,既可凭借优质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繁荣经济,又能在开发建设中使资源和环境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既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又能拓宽创业平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既可富裕百姓、提高广大居民生活质量,又能使人们陶冶情操、崇尚文明、推进社会和谐。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省旅游产业规模明显扩大,旅游客源市场不断拓展,尤其是红色旅游蓬勃兴起、迅猛发展,在全国产生了强烈反响,“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品牌已成为江西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8102.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59%;旅游总收入559.38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0.64%,约相当于全省GDP的8.6%。但是,从我省旅游产业的规模和水平来看,与旅游产业发达省份仍有较大差距,旅游资源的利用尚处于初始阶段。我省旅游资源丰富,又紧邻沿海发达地区的重要旅游客源区,我国正处于旅游消费的快速增长期,可以说,加快建设旅游产业大省,天时、地利、人和都已具备,完全可以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

二、全面开创建设旅游产业大省的崭新局面

建设旅游产业大省是一项宏伟的战略目标,也是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我们要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契机,围绕“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这一总体定位,全力打造“中国红色旅游首选地、国际生态旅游必选地、世界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三大品牌;力争用四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比较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到2012年,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的10%左右,年均增幅保持在20%以上;旅游直接就业达到60万人,间接就业达到300万人,使我省真正成为红色旅游强省、生态旅游名省、旅游产业大省。

(一)以科学的发展理念引领旅游产业大省建设。推进旅游产业大省建设,首要的就是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思维方式,用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旅游产业,用科学的发展理念来引领旅游产业发展。为此,要牢固树立以下五种理念:一是全面融合的理念。要把江西旅游放在全国乃至世界旅游发展的大格局中去比较、去分析,把旅游产业发展融入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去定位,强化景区城市乡村旅游相统筹、红色绿色古色旅游相融合。二是整体推进的理念。要加大旅游产业要素的整合力度,加强旅游区域合作互动,有效发挥整体优势,全面提升产业水平,切实增强核心竞争力。三是文化导向的理念。要充分释放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品,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游客,让游客获得丰富、深刻的文化审美体验。四是高端引领的理念。要设计和开发一批高端旅游产品,打造一批世界级旅游品牌,加快旅游产品升级换代,有效吸引境内外高端游客,引领大众旅游市场。五是跃位领先的理念。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找准突破口,抢占制高点,在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红色旅游领先地位的基础上,再从生态旅游等领域迅速取得优势地位,推出诸如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等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以促进生态和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推进旅游产业大省建设,必须以全面系统、科学合理、既具战略性又有操作性、既具前瞻性又具实践性的旅游产业规划来指导。规划具有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特征,好的规划可以谋全局、管长远。旅游规划是旅游发展总体思路的集中体现,是旅游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方案,也是旅游开发建设的基本依据。在建设旅游产业大省进程中,要坚持宽视野、大思路,高品位、精产品,先规划、后开发,没有规划宁可不开发、不建设,绝不允许乱开发、低水平建设。要进一步强化旅游产业化和体系化发展,在加快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旅游餐饮、旅游商品等基本要素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旅游文娱、旅游创意、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传媒、旅游中介服务等拓展要素和旅游管理、旅游服务、旅游宣传、旅游人力资源、旅游政策法规等软件要素的发展,着力构建完善的现代旅游产业体系。

(二)以优势的项目支撑旅游产业大省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以项目为纲,旅游产业发展同样要以优势项目来推动。重点旅游县(市、区)和旅游景区要像抓工业、抓农业一样抓旅游发展,全力以赴抓旅游项目建设。除了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政府给予必要的投资,各类旅游产业发展项目都要大力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通过市场运作来推动。要适应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重点策划推出一批具有江西特色的旅游大题材,建设一批支撑力强的旅游大项目,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和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大品牌。要筛选谋划好符合旅游业态发展潮流、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重大项目,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立足“高起点、高立意、高水平”,以起点高、影响大、带动强、效益好的重大项目为带动,抢占制高点,提升竞争力,走出一条符合江西省情、生态文明发展的旅游产业新路子。

建设旅游产业大省,要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品牌是形象和旗臶,品牌是诚信度和知名度,品牌是市场影响力和号召力。开发旅游精品项目,打造旅游品牌,是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的重要内涵。在旅游产业大省建设进程中,要着力打造全省旅游整体形象品牌、精品线路品牌、精品景区品牌、特色旅游城市品牌、优势旅游企业品牌。当前,要集中力量打造以世界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际重要湿地和国际知名旅游城市为主要载体的、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品位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精品线路,尤其要加快构建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昌九观光度假休闲带与中国(江西)文化山水极品旅游线路和赣北环鄱阳湖五彩精华游、赣中南红色经典游、赣西绿色精粹游三条黄金旅游线路,使其真正成为深受市场欢迎的旅游精品、享誉海内外的响亮品牌。

(三)以强劲的宣传推介驱动旅游产业大省建设。旅游业是典型的“注意力经济”、“眼球经济”和“形象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建设旅游产业大省,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需要强有力的宣传推介。做好旅游宣传工作,是各级各类宣传机构为经济服务、为大局服务义不容辞的责任。宣传部门要勇担重任,主动作为,将旅游宣传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切实加强建设旅游产业大省的舆论引导和宣传驱动。要加强旅游宣传创意,善于利用各种体裁制造亮点、新闻焦点,形成社会关注点、大众兴奋点和旅游热点。省委宣传部、省旅游局要抓紧研究制定并实施全省旅游宣传整体方案,动员和组织各类宣传媒体,针对海内外旅游市场,通过各种宣传途径,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旅游宣传,全方位、高密度、多层次地推广我省旅游,努力形成广播电视热播、报刊杂志热炒、网络网民热议、社会各界关注、旅游市场兴旺的良好局面。省内媒体要积极响应,努力跟进。江西日报、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江西电视台等省内各主要媒体,要将宣传江西旅游作为重要的公益事业,给予大力支持,开辟专门栏目或时段用于宣传旅游产业,并积极与外省尤其是重点客源地同类媒体进行旅游栏目和广告互换,推广我省旅游整体形象、主要品牌和主打产品。要鼓励媒体加强与主要旅游景区合作,共同建立市场营销联合体,互为宣传的载体和窗口,联合促销,利益共享。各相关部门及驻外机构要密切配合,大力支持,将旅游宣传作为重要的份内工作任务,主动纳入工作议程,并与经贸、会展、科普、文化、艺术、出版、对外友好交流、招商引资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旅游宣传促销的立体优势,营造人人都在宣传江西、行行都在营销旅游的浓厚氛围。

(四)以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推进旅游产业大省建设。人才队伍对旅游产业至关重要,建设旅游产业大省的重任必须依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来完成。要建立和完善激发创新创业的旅游人才制度,切实加强旅游人才向旅游人力资本的转变,以雄厚的人力资本来支撑和推进旅游产业大省建设。要大力加强旅游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各级党委要切实重视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景区管理机构的领导班子建设,注意选调政治素质好、热爱旅游事业、懂业务、善创新、干实事的优秀干部充实加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景区管理机构的领导班子。对于在旅游产业发展中作出突出业绩的优秀干部要大胆提拔使用。可采取挂职锻炼与交流学习相结合的办法,每年适当安排省、设区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干部到主要旅游景区或重点旅游县(市、区)挂职锻炼,也可安排基层旅游管理部门和景区管理机构的干部到省、设区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挂职学习,还可根据需要适当安排旅游管理干部到省外乃至境外进行专业培训。从而培养一支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善操作的干部队伍,真正适应旅游产业大省建设的需要。要切实提高旅游从业人员队伍素质。在努力扩大旅游就业的前提下,应通过加强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脱产培训、创先评优、技能竞赛、规范管理等手段,使广大旅游从业人员队伍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当前,特别是要加强旅游资本运作人才、旅游市场营销人才、旅游产品开发人才、导游服务人才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要加强对现有导游人员的规范管理,建立优胜劣汰机制,使优秀的导游人才在精神和物质上得到激励,提高全省导游队伍整体服务水准。要加快发展旅游教育事业。我省旅游教育资源不少,许多高校设有旅游院系。要有效整合旅游教育资源,紧密依托旅游院校,科学设臵旅游专业,加快培养更多更好的旅游各类专业人才,加强旅游产业大省建设的人才储备,增强旅游产业发展后劲。

三、加强旅游产业大省建设的组织领导

建设旅游产业大省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符合江西实际、符合全省人民的愿望。建设旅游产业大省要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共为,统一思想、破解难题、抓住重点、真抓实干。

(一)切实加强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根据旅游资源现状,把发展旅游产业列入工作议程,制定发展规划和计划,及时研究解决建设旅游产业大省中的重要问题,从组织上保证旅游产业大省建设。上饶市委市政府抓住三清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的机会,全力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三清山旅游出现“井喷”现象,共接待游客3.6万人次,门票收入580万元人民币,相当于2002年全年的接待人数和门票收入。实践证明,领导重视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可靠保障。在推进旅游产业大省建设中,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行研究和部署,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相关部门要抓落实,形成推动产业大省建设的整体合力。

(二)积极创新旅游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管理体制是直接影响产业发展效率的关键因素。好的管理体制,是旅游产业高效运行的保障。最近,鹰潭市在旅游管理体制方面大胆进行探索,成立了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由市委书记任主任,市长任第一副主任,常务副市长任常务副主任,并实行市旅游局与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相互交叉任职,切实加强了旅游工作领导力度。其他设区市尤其是拥有高品级旅游景区的设区市,也应积极探索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切实加强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要按照“因地制宜、统一管理、责权一致、精简高效”的原则,综合设臵重点旅游景区管理机构,赋予相应的管理职能,实施高效管理。要以旅游景区景点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为突破口,推进旅游资源与产业管理一体化、景区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设规范化、经营主体与配套服务市场化的进程。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旅游服务监管体系,强化旅游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旅游重大灾害事件预警和应急机制,切实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要以资本运作为重点,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加快组建规模大、实力强、后劲足的旅游企业集团,搭建融资平台,推进集约化经营。

(三)加大对旅游产业大省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建设旅游产业大省,必须以管用的扶持政策、有力的激励措施为保障。省委、省政府即将出台的《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大省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设用地、政府投入、税费优惠等政策措施,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切实贯彻好、落实好,使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变成推动旅游产业大省建设的强大动力和具体行动。各地要结合实际,深入研究,进一步落实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尤其是要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宣传推广的支持,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兴办旅游产业,形成建设旅游产业大省的良好政策环境。发改、财政、交通、林业等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能,紧紧围绕旅游产业大省建设,紧紧围绕旅游要素的完善配套,整合各类资金,适度向旅游产业倾斜,集中力量干大事,强力推进旅游产业大省建设。

(四)切实建立和实施旅游产业发展的考核制度。要认真调查研究,科学合理制定考核评价体系。在设臵考核评价指标时,对重点旅游景区和重点旅游县(市、区)实行差别化考核政策,允许将旅游经济发展指标和旅游资源、环境保护指标臵换其他经济指标,加强引导,使其切实注重发展旅游产业。对综合考核评价优异的市(县、区)和相关部门要给予表彰奖励。

同志们,建设旅游产业大省蓝图已经绘就,序幕已经拉开。让我们在胡锦涛总书记 “三保一弘扬”重要指示的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强势推进,为早日把我省建设成为旅游产业大省,加快江西崛起、实现富民兴赣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同志在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

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同志在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

赣州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011 年 2 月 14 日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新雄省长代表省政府所作的工作报告,是一个实事求是、鼓舞人 心的报告,是一个预示着江西美好未来、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步伐、实现绿色崛起的报告。我完全赞同。报告的文字简练,语言朴实,用 数字说话。对 2010 年工作仅仅用了不到一页纸的文字进行总结;对 过去五年的工作作了六个方面的概括,文字也不多。报告带有体会性 质地讲了六个方面的具有启示性、经验性和指导性的意见,非常朴实、客观、真切。对于发展目标,报告提出今年生产总值增长 10%以上,未来五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1%以上,留有充分余地。去年全省经济 发展势头很好,超出预期。比如,‚一个‘1’,三个‘8’‛的目标任务基 本上提前或超额完成。其中,本外币存款去年 2 月份就超过 1 万亿元,提前 10 个月完成;经济总量超 8000 亿元,实际达到 9435 亿元;固 定资产投资超 8000 亿元,实际达到 8755.5 亿元;贷款余额达 8000 亿元,因为国家银根收紧,实际为 7800 多亿元,此外社会融资 700 多亿元、市场直接融资 300 多亿元。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大幅 度增长,2008 年增长 51.5%,居全国第二位(天津第一);2009 年增长 40%,和天津并列全国第三(四川第一);2010 年增长 32%,初步统计 是全国前七位。内蒙古自治区曾经连续六年固定资产投资全国第一,为此经济总量从 24 上升到 16 位,六年间上升了 8

位。去年 8 月份开 始我们抓社会稳定,抓化解矛盾,抓‚十万干部下基层‛,就是因为在 发展上,我们心里比较有底。今年延续了良好的发展势头。1 月份,全省财政总收入 169 亿元,超过 1999 年全年财政总收入(155 亿元),仅比 2000 年全年财政总收入 171 亿元少 2 亿元; 工业主营业务收 1300 多亿元,超过 2002 年全年。全省引进了 118 个 5000 万元以上外资项 目,增长 13.5%,同比提高了 4 个百分点;其中,5 亿元以上项目 20 个,5 亿元到 10 亿元的项目 12 个,同比增加了 11 个;10 亿元以上 的项目 8 个,同比增加了 4 个。根据目前的发展势头,今年全省经济 增长至少在 13%,GDP 将达 10600 亿元,进入万亿元俱乐部指日可 待,江西经济发展将跨上新的台阶。未来五年,经济总量将再翻一番,达到 2 万亿元。所以,我更看重的是未来。

关于赣州的工作,我主要谈三点认识、提三点希望。三点认识: 第一,党中央、国务院一直惦记赣州、关注关心赣州,省委、省 政府全力以赴支持赣州发展。

赣州是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 大贡献。党中央、国务院一直惦记赣州、关注赣州,关心赣州的发展。对于赣州干部群众提出的要求,都尽力帮助解决。比如昌吉赣铁路绕 弯走,重要铁路布局充分考虑赣州。最近,文清同志利用他长期在国 家机关和中央机关工作的良好人脉关系,将赣州的情况向中央作了反 映。其中,对赣州的烈士遗属、返乡老红军生活补助过低、住房破旧,生

活赶不上当地的平均水平的问题,习近平、回良玉等中央领导同志 批示要求民政部牵头调查。批示不到 48 小时,调查组就到了江西。关于这个问题,需要省里解决的,省里该拿钱拿钱、该拿物拿物。因 为赣州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的贡献,没有老区人民的牺牲,就没有新 中国,这永远是历史事实。赣州人口多、林区多、土地面积少,交通 位置在全省没有什么特殊的优势,人均量在全省靠后。不要说赶上全 国的平均水平,赶上全省的平均水平还要作出若干年的艰苦努力。刚 才几位代表提出,要求省委、省政府关注赣州、重视赣州、支持赣州,这些要求都是正常的、合理的,只要省委、省政府能做到,我们都将 全力以赴。前不久,吴新雄省长代表省委、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到 赣州支持赣州发展,这只是第一步。

第二,赣州跟全省一样,过去的五年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赣州 市是江西的‚南大门‛,在全省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过去五年,赣州 市委、市政府工作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在前几届班子共同努力的基 础上,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好 的时期之一。赣州是 11 个设区市中财政总收入第二个突破百亿元的 设区市;是经济总量第二个突破千亿元的设区市;城镇化率年均提高 2.29 个百分点,比全省高 0.5 个百分点; 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新的模式; 脐橙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生产基地;党的建设创造了新鲜经验。可以说,赣州同全省一样,过去五年是取得巨大进步的五年,是历史 上可

以浓浓写上一笔的五年。这是在座的各位代表,赣州市委、市政 府,以及各县(市、区)委、县(市、区)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 结果。

第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赣州加快发展的任务更重,难度更 大。这主要是因为赣州是革命老区,无论是人力、物力、财力,在战 争年代都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加之赣州是鄱阳湖生态经济 区的上游,森林面积大,是全省主要的水源地,发展平原经济、市场 经济受到较大的制约。比如说发展工业,显然不能和南昌比,也不能 和九江比。在九江,水运每吨货物节约商务成本 140 元,往返运输一 吨货物就可以节省 280 元。赣州由于没有平原,建设工业园区都困难。面对这种情况,赣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固树立‚牢固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理念,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 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生态化‛战略,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打造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特大型、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 市和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金融中心,江西绿色崛起的重要一 翼和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示范区,全国重要的钨产业、稀土产业战略 基地和世界最大的优质脐橙产业基地。这个工作思路和总体布局是不 断探索的结果,省委、省政府完全赞同。因为人们对社会的认识是 一步一步往前迈进的,对省情的认识我们要不断深化,对市情的认识 要不断深化,对工作思路也要不断完

善。

三点希望:

一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坚定不移地调整经济结构。现在我们的主要矛盾是发展不足,‚身板‛太弱,‚蛋糕‛太小。一定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这一指导思想特别重要。全省还有 1/3 的县(市、区)财政收入不到 5 亿元,经济总量不到 50 亿元,怎么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个比方,人人都知道热量补充要均衡一点,营养价值要高一点,但如果工资低、家庭收入少,有买面的钱就没有买米的钱、有买肉的钱就没有买菜的 钱,怎么去改善生活?因此,归根结底还是要把‚蛋糕‛做大、总量做 大。又比如,关于当前房地产市场问题,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执行 好中央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过快增长的决定。另一方 面,要正确判断我省房地产市场。一般来说,人均 GDP 超过 3000 美 元的时候,房地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要成为当地的一个支柱产业。我省去年人均 GDP 超过 3000 美元,正处于这个阶段。我们强调工业 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房地产需求是相当大的。以城 镇化率年均增长 1.5 个百分点计算,每年有 66 万人转为城市人口。按照一般规律,就要增加 66平方公里的城市面积和相应的住房面积,否则,商品住房价格就将上升。因此,在我省房地产价格问题上,说 到底是供求关系问题。中央关于房地产的方针政策,是遏制部分城市 房价过快增长。我们要牢牢把握大政策、大局势,遵循经济社会发展 规律,积极推动我省房地产市场健

康有序发展。在这方面,我们还要 作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二是要敢于把赣州市放在全省和全国的大局中来思考、来谋划、来布局。无论是横向比,还是纵向比,赣州取得的进步都是历史性的,值得骄傲。但是,放到全省来比较,在 9400 亿元的经济总量中,赣 州占多大份额,人均是多少?在 1200 亿元的财政总收入中,赣州占多 大份额,人均是多少?我们要敢于在全省、全国的大局中去衡量、去 比较,要敢于面对发展中的差距,同时力求缩小、遏制这种差距。我 们江西就这样考虑在全国的位置。江西的人口占全国 3.3%,经济总 量占 2.37%,财政收入占 1.78%,固定资产投资占 3.16%。全省固定 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例超过 3.3%的时候,将出现一个拐点,江西同 全国的差距特别是人均差距将越来越小。如果固定资产投资达不到全 国的平均水平,我们的差距将继续扩大。发展规律表明,一个国家或 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由人均 1000 美元增长到 3000 美元的时候是最困 难、最危险、也是最难得的时期。江西的人均生产总值已经由 2009 年的 2500 美元提高到了 2010 年的 3000 美元。全国的人均生产总值 2010 年已经超过了 4000 美元。这个时候,社会容易动荡。但同时也 是难得的黄金机遇期,把握好了将快速发展。这方面全国、全省都处 理得比较好。

三是要集中精力抓项目、扩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决定未来,固定 资产投资就是财源,固定资产投资就是后劲,固定资产投资就是百姓 的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体现了我们抓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这是决 定赣州命运之所在。能否加快发展、遏制过大差距,能否超常规发展、尽早实现绿色崛起,归根到底

取决于抓项目。特别希望赣州在抓项目,尤其是在抓大项目上认识更明确、精力更集中,抓得更狠一点,总量 更大一点,大项目更多一点,以积蓄发展能量。

第三篇: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在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在全省旅游产业发展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省委、省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非常重视,去年以来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年初,邀请了国家旅游局和专家组来湘调研指导;4月份,同新同志组织省直有关部门的同志赴重庆、四川、云南学习考察旅游产业发展的经验;5月份,我到张家界就旅游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9月份,省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明确了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发展定位;周强省长到任后也就发展旅游产业作了调研,提出了意见;11月份,省第九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今天,省委、省政府召开这次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就是要进一步研究政策措施,对旅游产业发展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推动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把握旅游产业发展趋势

湖南发展旅游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2003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我省考察工作时明确指出:“要把具有湖南特色的旅游业做大做强”。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把旅游产业培育发展成为有规模、有实力、有永续发展能力的支柱产业。这是从我省实际出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深入分析旅游产业发展形势后作出的战略决策。 1.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是顺应现代经济发展趋势的客观需要。旅游产业是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具有关联度高、污染少、增收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产业特征。当前,旅游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已成为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从国际看,世界旅游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本世纪头20年,世界出游人员将增长一倍,旅游产业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3%的水平。近年来,全球旅游重心正逐步向亚太地区转移,到我国旅游的国际游客越来越多,中国正成为全球最安全、最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从国内看,我国人均GDP已达到2058美元,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消费结构正在由“吃、穿、用”向“住、行、游”升级,国内旅游已进入大众消费阶段,旅游消费正成为热点消费。“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旅游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关键时期。国家规划,到2010年,全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力争达到8%,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国正在形成新一轮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热潮,相当多的省市都把旅游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培育。我们要顺应国内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2.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是发挥我省旅游资源优势的必然要求。我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山水风光秀美奇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九五”以来,全省旅游产业持续较快发展,已连续11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2006年,全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9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5%、29.7%,其中接待境外游客97万人次,旅游创汇5亿美元,同比增长34.9%和28.8%,增幅居中部六省之首。各地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优势,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景区景点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创新市场开发模式,初步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品牌,提高了湖南旅游的整体吸引力和竞争力。目前,全省的人气比较旺。去年长沙黄花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660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30万人次。其中国际旅客39万人次,占了中部六省总量的50%。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旅游发达省份相比,与我省旅游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我省旅游资源开发还不充分,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还不高,存在旅游精品少、产业规模小、经营粗放、效益不高等问题。我们必须正视不足,增强紧迫感,强化措施,大力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3.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是推进富民强省的重要举措。旅游产业与增加群众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增长关联密切,是推进富民强省的重要支柱产业。旅游产业的“行、游、住、食、购、娱”六要素都与消费密切相关,对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作用;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带动作用大,直接涉及14个产业,间接影响47个行业,几乎覆盖了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所有行业和门类,是促进服务业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环节;旅游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容量较大,是有效扩大就业、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途径;我省大部分旅游资源集中在农村和山区,那里经济相对落后,农民增收困难,发展旅游产业是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旅游产业资源消耗少、环境破坏小,是最具永续发展能力的绿色、生态、健康、环保型产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旅游是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发展旅游产业,是弘扬湖湘文化、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依托。因此,我们要把旅游产业放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推进富民强省的大局中统筹谋划,加快发展。

二、拓宽视野,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思路

旅游产业是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也是我省最有潜力走向世界的产业。提升我省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必须把握世界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具体来说,要把握好四句话16个字,即:接轨融入、转型升级、整合拓展、挖掘保护。

一是接轨融入。就是要在目标定位、市场开发、管理服务等方面与国际接轨,主动融入国际旅游发展潮流,提高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当前,旅游产业已成为各国参与国际分工、促进产业升级、加快生产要素流动的重要领域。培育和谋划湖南旅游产业,必须有更加开阔的国际视野,在国际旅游分工大格局中确立旅游产业发展目标,打造国际化旅游产品,培育国际知名旅游品牌,提供国际化旅游服务,努力使湖南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要按照国际惯例和世界旅游组织规则,引进国际先进的旅游经营管理经验,引进国际知名旅游企业,引进和培养国际旅游人才,逐步推动旅游管理和产业运行的国际化。

二是转型升级。就是要加快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促进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旅游、专项旅游同步发展,规模扩张与效益提升相得益彰,实现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强化旅游产业的经济属性,实现由“事业”向“产业”的转变,在快速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要从我省旅游产业正处于全面加速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借鉴、引进成熟的产业经营管理理念和模式,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个性化管理,实施适度规模、均衡生产、市场细分等措施,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打造特色品牌,以品牌扩大湖南旅游的影响力,增强竞争力。

三是整合拓展。就是要适应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趋势,整合旅游资源,拓展发展空间,把旅游产业融合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要引入现代旅游理念经营农业、工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以及城市建设、管理,带动关联产业和城市化发展。要坚持“四个结合”:坚持发展旅游产业与新型工业化相结合,以旅游产业发展带动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发展旅游产业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发展旅游产业与发展文化、体育等产业相结合,以鲜明独特的湖湘文化特色吸引游客,以旅游的发展推动文化、体育产业的发展壮大;坚持发展旅游产业与城市建设相结合,适应旅游产业发展需要规划、建设城市,形成各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城市风貌,推进新型城市化。

四是挖掘保护。就是要按照和谐发展、永续发展的要求,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湖湘文化的丰富内涵,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和产品,把文化作为灵魂渗透到旅游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文化包装和营销,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品位,提升旅游产业作为新型创意产业的属性,增强旅游的文化底蕴和特色魅力,提高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夯实我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突出重点,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十一五”是我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要围绕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的目标,突出重点,找准突破口,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1.建设旅游精品,提高市场竞争力。旅游产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旅游产品和品牌的竞争。要根据个性化、多元化、精品化的旅游市场需求,依托我省高品位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积淀等特色旅游资源,按照“一个中心,一个龙头,八条精品旅游线路”的总体构思,着力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和品牌。要突出抓好重点旅游景区的规划和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强化配套设施,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特别是要精心培育发展张家界、马王堆、凤凰古城等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旅游品牌。要加快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建设,在完善提升传统观光产品的同时,积极开发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等复合型旅游产品,大力开发红色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要做好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文章,统筹规划、协调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2.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综合配套水平。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和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密不可分。要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进出旅游目的地的便捷性。加快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打通与周边省市的对接通道,促进旅游区域合作。争取开通更多与国内境外游客较多城市的直通航线,开辟空中旅游走廊。要高标准抓好长沙黄花机场和张家界荷花机场的改扩建,实现与客源国直航,增加与境内外旅游城市、景区的直航。要加强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努力做到配套齐全,布局合理,便捷安全,与自然景观相协调,与游客需求相适应。要强化城市旅游服务功能,建设一批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旅游城市。要围绕打造世界旅游精品,着力提升张家界城市基础设施的档次和城市管理的水平,进一步增强长沙的旅游目的地功能和中心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要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完善旅游信息网络,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3.培育龙头企业,增强市场主体的带动作用。旅游龙头企业辐射和导向作用强,是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骨干和生力军。要引导支持旅游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做优做强。要大力引进国内外旅游战略合作伙伴,注重引进大旅行商、旅游饭店集团的品牌、资本、管理和人才,鼓励省内有实力的大企业投资旅游产业。要扶持培育一批成长性好、机制灵活、发展能力强的中小旅游企业,真正发挥旅游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带动作用。

4.开拓客源市场,提高综合效益。促进客源市场持续快速增长,是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要实施积极的市场开发战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拓展客源市场,优化客源市场结构,提高综合效益。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增加高端游客,是改善客源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要按照重点市场重点突破的原则,加强入境旅游市场开拓,在稳定韩国、港澳台地区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东南亚、日本、欧美、澳洲等重点境外市场,加大对外宣传产品开发制作、境外市场广告投放力度,实行入境旅游奖励政策。要努力扩大国内旅游市场份额,抓住国家扩大国内消费的机遇,充分利用区域合作契机,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强化区域联合促销,大力发展国内旅游,继续办好中国湖南旅游节。鼓励引导“湖南人游湖南”,促进省内旅游市场发展。

5.重视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通、服务一流的旅游从业队伍,是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创新旅游人才工作机制,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加强旅游人才的培训与引进,努力培养一大批高级旅游经营管理人才、涉外人才和熟练技工。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管理,在全行业深入开展向英雄模范文花枝、赵明健学习活动,严格执行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树立和维护湖南旅游的良好形象。

四、加强领导,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

旅游产业牵涉面广,加快发展需要各方面的支持。要坚持市场配置资源与政府主导相结合,努力形成整体推进的合力,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大组织领导力度,省里成立了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领导,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支持和参与旅游产业发展。省直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为旅游产业发展办实事,帮助解决具体问题。旅游部门要积极履行职能,加大综合协调、行业指导、市场监管和旅游宣传力度。要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健全完善办事高效、运作协调、行为规范的旅游管理体制机制。

二是要完善政策法规。抓紧修订出台《湖南省旅游条例》,进一步健全旅游法规,加大旅游执法力度,提高旅游管理的法制化水平。要加快旅游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特别是经这次会议征求大家意见后将出台的《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三是要多渠道加大投入。充分调动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投入旅游产业的积极性,促进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投入,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投入的导向作用。要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开发和包装一批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以企业为平台、资本为纽带,多渠道引进国内外资本,实现资本与资源的最佳结合。积极争取银行信贷支持,鼓励民资和外资投入旅游产业。积极探索旅游景区(点)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分离,转变经营机制,增强发展活力。

四是要搞好舆论宣传。旅游经济是“眼球经济”、“知名度经济”,牌子响才能人气旺。宣传营销是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要树立“大宣传”观念,在舆论宣传和促销中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的作用。要整合各方资源,创新宣传促销方式,加大对我省旅游的整体策划和宣传促销。要在做好省内旅游景区(点)互动促销的同时,加强省际区域间互动合作,加大对外舆论宣传和促销力度,共推旅游产品,增强湖南旅游产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同志们,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新的理念和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全省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富民强省作出更大贡献。

第四篇:省委书记在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把参加省委全会的同志都留下来,再开一个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的专题会议。刚才看了安全生产警示片,大家心情都十分沉重。发生那么多事故,死了那么多人,多少老人失去了子女,多少小孩失去了父母,家破人亡,惨不忍睹。血的教训再次提醒我们,对安全事故的危害决不可小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省委、省政府当前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安全生产工作,主要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从全国来看,最近恶性事故频繁发生。先是松花江水污染事故,温家宝总理亲自到一线处理,接着又发生黑龙江七台河矿难、江西地震等,这些重特大事故和灾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一开始用半个多小时来讲安全事故,再三告诫大家要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我和中伟同志商量,今年以来我省安全生产工作形势比较严峻,要抓紧开个会予以强调,作出部署。第二,从四川省情看,安全生产工作面宽量大,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很多,既有矿山开采、环境污染、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火险火灾等责任事故,也有洪涝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自然灾害,还有校园安全、卫生防疫、食物安全等突发事件。特别是四川地形复杂,山区公路、低等级公路多,河流沉船事故多,交通安全一直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与此同时,一些地方、部门和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认识不到位,制度不落实,监管不得力,这是最大的隐患。第三,从时间来看,岁末年初特别是节假日期间更容易发生事故。这个时段人员流动大,交通运输繁忙,许多行业都绷得很紧,管理稍有松懈,事故就可能发生。今年国庆期间,广安市就发生了死亡28人的煤矿透水事故。所以,省委、省政府今天专门召开一个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讲,我们都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安全事故猛于虎。人命关天,没有比人的生命更重要的了。死一个人会带来一个家庭的苦难,一个家庭的苦难会带来亲朋好友的痛苦,一个事故往往波及许多人、许多家庭。我们讲“以人为本”,保护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要真正把安全工作放在“本”的位置,放在“第一”的位置,在这个前提下来安排生产、推动发展。刚才的专题片总结了安全事故发生的五条原因:一是官商勾结,二是领导认识不到位,三是责任不到位,四是监管不到位,五是教育不到位。这五条归根结底都与领导干部有关系。我们一定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反复性,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回去以后,各市(州)要召开一次专题会议,让大家看一看专题片,认真研究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在安全问题上,思想认识一定要提高,工作力度一定要加大。安全生产工作要领导抓、抓领导,市(州)委书记、市(州)长对一个地方的工作负总责,首先要保一方安全。要像中央领导同志那样亲自抓安全生产工作,凡是大的事故、大的灾害,第一责任人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情况,调度指挥。发生安全事故的第一条原因就是官商勾结,整治矿业秩序一定要持续深入,坚决彻底。干部交流制度要严格执行,尤其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小煤窑多的地方,更要切实解决好干部交流问题,要派清正廉洁、没有任何瓜葛的干部来抓这件事,务必动真逗硬,一抓到底。这些地方的主要领导不交流,矿山出了问题,要坚决追究上级主要领导的责任。腐败不除,矿难不止。必须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打破非法利益格局,严惩官商勾结、官煤勾结。干部不能参与开矿,参与了的必须退出。要开矿就不能当公务员,要当公务员就不能开矿,在这个问题上丝毫不能含糊。

二是狠抓预防,严查隐患。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派出真正精干得力、认真负责的人,到安全隐患多的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部位,严格排查隐患,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消除隐患。在安全生产上要舍得花钱,关键要把钱花在排除隐患、预防事故上,而不是花在善后处理上。等到事故发生了,花再多的钱也无法挽回损失、消除影响。省上要建立安全隐患披露制度,各市(州)也要建立这个制度。对排查出来的隐患要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披露,整改情况也要公布。这不是暴露阴暗面,而是暴露工作的薄弱环节;不是针对哪一个地方、哪一个单位,而是完善监督机制,形成监督合力。事先亮相,促进整改,总比事故发生后,各种媒体反复炒作、工作陷于被动好得多。抓好安(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全生产,有关部门必须切实履行职能。交通事故居高不下,交通部门要痛下决心,把交通安全摆到修高速公路一样的位置来抓,真正做到建设和管理并重。矿业秩序整治,目前主要还是工作力度不够的问题,不是力度过了的问题。国土资源部门、纪检监察部门还要下大功夫,加大力度,务求深入彻底。要加快建立应急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措施。公安、交管、消防、地震等有关部门,要常备不懈,把平时当战时,无事当有事,时刻准备投入战斗,敢打硬仗,能打胜仗。年底前,各地要对安全防范设施和应急设施进行一次集中检查,该更换的及时更换,该完善的抓紧完善,确保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

三是明确责任,严明纪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制度落不落实,关键看责任落不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要具体到岗位、落实到人头。要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事故一旦发生,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查清原因,明确区分责任,严肃处理责任人。除了处理直接责任人以外,还要追究相关人员的领导责任。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水污染事故,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引咎辞职。这个事件震动中外,再次给我们以警示。我们的政府是责任政府,要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负责,一旦事故发生了,损失造成了,就得有人来承担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才能维护制度和纪律的严肃性。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安全事故必须按规定及时上报,如实报告。在安全生产这个问题上要提倡报忧不报喜,或者多报忧少报喜。发现隐患,必须指出来,该关停的关停,该整改的整改,决不能遮遮掩掩、麻木不仁。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按规定如实上报,决不能拖延迟报,更不能瞒报少报。凡弄虚作假、隐瞒实情的,一经发现,必须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第五篇:省委书记苏荣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座谈会上讲话摘登

省委书记苏荣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座谈会上讲话摘登

(3月1日上午,江西省委书记苏荣介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有关情况)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着眼统筹区域发展确立的重大战略,是引领江西长远发展、惠及全省人民和子孙后代的龙头工程,也是中央交给江西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光荣使命。今天,我们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举办这个高层次、高规格的座谈会,邀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和各方面有识之士济济一堂,目的就是要借助各位“高人”的智慧,为我们落实好这一国家战略、建设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献计献策、给予指导。首先,我代表江西省委、省政府和4400万江西人民,对长期以来一直关心、支持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位领导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下面,我把有关情况和我们的一些考虑和打算,向大家作一个简要汇报。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提出、形成的有关情况

江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也是一个生态环境相对较好的省份。如何既加快发展、富民兴赣,又保护好江西的生态环境,是历届省委、省政府一直认真思考并不懈探索的重大课题。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省委、省政府就作出了实施“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的重大决策,把山、江、湖的开发与治理作为一个整体,把生态与经济作为一个系统,统筹规划,协调推进。进入新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把建设富裕文明江西与建设绿色生态江西有机统一起来。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后,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深化和创新发展理念,确立“生态立省、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并于2008年初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鄱阳湖,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湖,是江西人民的“母亲湖”,是我国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其流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97%。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构想,一是着眼于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二是着眼于从江西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路子,三是着眼于国家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积极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去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是“山江湖”工程的延续和拓展,是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的继承和提升,是历届省委、省政府长期探索奋斗的结晶,是全省干部群众半个世纪奋发努力的结果。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不仅对江西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具有超出省域范围的重大创新和示范意义。一是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江西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处于经济最发达地区和最不发达地区之间,属于典型的发展中地区。在我们这样一个省份,如果能够成功探索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双赢的发展模式,将为全国各地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现实的示范。二是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大湖流域的开发与保护,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综观国内外大湖流域区开发历程,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在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探索大湖流域开发、保护、治理的新经验,将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有利于保障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从而为全国乃至世界积累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治理的新经验。三是有利于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鄱阳湖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较好,以全省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近50%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经济总量。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助于打造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的城市群,形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加快实现中部地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的战略目标。四是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鄱阳湖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是我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集名山(庐山)、名水(长江)、名湖于一体,其生态环境之美,为世界所罕见。在这一地区加强生态建设,强化环境保护,推进资源节约,推广生态文化,可以为我国开展国际生态经济合作交流提供重要平台,有利于树立江西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提高对外开放的“软实力”。

令我们特别感动和振奋的是,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编制和报批的过程中,中央领导以及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国土资源部、科技部、建设部、环保部、科学院、工程院、社科院、长江委等有关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帮助和指导。国家发改委多次会同国务院相关部门和单位来赣开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专题调研,多次指导我们修改完善总体规划,并在2009年6月由杜鹰副主任带队,组织26个部委和单位的70多位专家学者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有关规划进行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和论证。国家科技部还安排专项资金,就鄱阳湖的生态保护问题开展五个方面的专题研究。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在内的38家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积极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课题投标和相关规划的编制论证工作。可以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顺利编制并获得批准,充分体现了中央及中央各部门对江西革命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和亲切关怀,凝聚了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以及各界朋友的心血和汗水。在这里,我再次代表江西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对各位领导的关心、支持,对中央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对所有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编制和报批作出了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二、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本质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深刻理解和把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本质内涵,是全面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按照国务院的批复,我们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本质内涵,概括为四句话: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目标是立足江西实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

第一,特色是生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江西最大的优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潜力、最大的品牌,鄱阳湖更是我省生态环境优势的集中体现。我们认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必须突出生态这一最大特色,坚持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努力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一方面,特别注重环境保护,绝不为了眼前的发展而破坏生态环境。严格遵守“两区一带”功能分区要求,在湖体核心保护区强化生态功能,绝不开发建设;在滨湖控制开发带构建生态屏障,严格控制开发;在高效集约发展区,注意集聚经济人口,进行高效集约开发。另一方面,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巩固发展生态优势。继续实施“五河一湖”源头保护、造林绿化等生态工程,加快发展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生态产业,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现代服务业,倡导生态环保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打造绿色家园,使生态优势真正变成不可多得、不可替代的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的后发优势。

第二,核心是发展。我们认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决不是单纯地保护生态,更不是守着金山受穷。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也是发展,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把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既保护好“绿水青山”,又垒筑起“金山银山”,更好地为全省人民和子孙后代造福。为此,我们将从经济欠发达这个基本省情出发,始终抓住发展不足这个主要矛盾,把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贯穿于规划实施的全过程,着力创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绿色发展;坚持科学布局,促进协调发展;坚持改革开放,促进跨越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以发展的实际成效检验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成效。

第三,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我们认为,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关键在转变发展方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败,关键在转变发展方式。为此,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必须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功夫。一方面努力使“绿色GDP”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追求,“绿色政绩观”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追求,“绿色生产观”成为广大企业的追求,“绿色消费观”成为全社会的追求。另一方面坚持把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推进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把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目标是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当今世界,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严峻。如何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国际性的重大课题和难题。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根本意义和最终目标,就是要通过不断探索、积极实践,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路子,使江西人民既能过上现代化生活,又切实保护好、建设好、发展好江西的青山绿水。

三、当前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要工作

自2008年初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构想以来,我们在抓紧编制规划的同时,坚持边规划边行动,能做的事抓紧做。重点抓好“五河一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城镇污水处理工程、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乡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等四大“生态工程”建设,关停并转了一批违法排污企业,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在全省所有县城以上城镇建成污水处理厂,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为实施规划奠定了良好基础。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后,我们召开全省动员大会,对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行全面动员部署。总的想法是,把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引领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龙头工程和重大引擎,举全省之力,统筹协调,全面推进,把《规划》描绘的美好蓝图逐项变为现实。当前,正在推进几项工作:

一是广泛宣传发动。大力营造氛围、聚集人气、创造商机,使全省上下都能充分认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意义,都能深刻领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本质内涵,都能科学把握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总体目标、发展定位、功能定位和实施步骤,都能清晰地明确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各自的责任和工作重点,从而更加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富有创造激情地投身于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一伟大的实践。

二是细化实施方案、分解落实任务。根据国务院批复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精神和要求,我们正在抓紧制定、完善、出台四个方面的具体规划:加快编制规划实施方案,加快编制分区详细规划,加快修改完善18个专项规划,加快编制鄱阳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在上述规划的编制完善过程中,我们重点把握了三点,即注意与总体规划相衔接,注意与“十二五”规划的衔接,注意生态保护责任的统一性。

三是抓好重大项目、政策、资金的对接。在项目对接上,我们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提出的重大项目,逐项进行了梳理,提出了需要与国家对接的项目清单。在政策对接上,我们对规划赋予的先行先试的改革政策,已逐项部署,深入研究体制机制创新问题,开展实施方案的制订工作。在重大资金对接上,我们将尽力争取国家在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公益事业、农村的水电路气房、保障性安居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保等方面给予更大倾斜。

四是抓紧重点工作的有序推进。重点是充分利用当前有利时机,加快启动一批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有重大带动和牵引作用的重大项目,抓紧推进彭泽核电、万安核电、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等重点工程的前期工作,切实搞好项目的研究、论证、调度和实施工作;坚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重要抓手和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举措,着力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提升城乡建设水平,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继续抓好“四大生态工程”建设,抓紧启动“五河一湖”水资源生态保护工程建设,进一步做好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等工作;以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为重点,培育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低碳与生态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相适应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系统性强、任务繁重。我们诚恳地希望各级领导、社会各届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我们热忱欢迎海内外投资者积极参与,在多方面开展合作交流,我们将以最优质的服务来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我们也诚恳地希望新闻界各位朋友以极大的热情时刻关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我们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有国家各部委的大力支持,有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有江西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建设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谱写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新篇章,为全国发展大局做出应有的贡献。

下载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在全省旅游产业大省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在全省旅游产业大省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旅游局局长 ** (2009年4月24日) 尊敬的**副市长,同志们: 早上好。根据大会安排,我简要地传达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以来我市旅游工作开展情况,......

    在全县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的新兴支柱来抓,按照“景区创A、宾馆创星、服务创优、管理创新”的发展思路,确立了“党政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示范带动”......

    在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是一篇关于会议讲话的范文,由中国范文网编辑收集整理!免费提供,希望能够帮助您。 同志们: 全市旅游工作会议是继省第二届旅发大会圆满结束后召开的,......

    在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全市旅游工作会议是继省第二届旅发大会~结束后召开的,这是一次传达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大会,是一次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增添措施的大会,是一次动员、誓师、部署......

    在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全市旅游工作会议是继省第二届旅发大会圆满结束后召开的,这是一次传达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大会,是一次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增添措施的大会,是一次动员、誓师、......

    在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全市旅游工作会议是继省第二届旅发大会圆满结束后召开的,这是一次传达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大会,是一次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增添措施的大会,是一次动员、誓师、部......

    在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新春伊始,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旅游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市委孙守刚书记年初对旅游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振川会前专门听取会......

    在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旅游工作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已经很现实地摆在我们各级政府面前,由于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大,可拓展领域广,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要办的事情不少。近期,我们必须从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