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活动发言稿
篇一:读书活动演讲稿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读书,真好!书犹如一缕春风,它能消除你内心的浮躁;书犹如一支蜡烛,它能使黑暗的心变得明朗。书,是知识的宝库,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生活;书,是人类的阶梯,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书,是快乐的源泉,可以带给我们幸福,带给我们满足。一句谚语这样说:“生活中没有书,就好像天地间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在人生的海洋中,书承载着人们的探索,在波涛中漂流;在人生的旅途中,书引领着人们走出误区,走入辉煌。
许多人爱书如宝,手不释卷,因为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读书的好处有很多: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量,能让我们了解许多科学知识;读书可以让我们拥有千里眼,俗话说的好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多读一些书,能通古今,通四方,很多事都可以未卜先知。
书给我们带来了遐想和乐趣,书给我们带来了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读书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读书能明白事理,增强能力;读书能陶冶性情,教会做人,教会做事。
要知道,今天的我们生活在新世纪的阳光下,我们更应该努力丰满自己的羽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以书作垫脚石,我们可以攀得更高!读书吧!读书正在悄悄的改变着我们的人生。如果你想继续改变你的人生的话,读书吧!世界每天都在变,你一样可以改变!读书吧!读书是促使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读书吧!让我们通过读书来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每当我读一本新书,获一份新知的时候,心中的那种快乐是无法言表的,正如培根所说:“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教师,要想能够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就必须读书加以补足,况且,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没有渊博的知识是不行的。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打开书本,打开自己的成长之门,让书带领我们走向人生发展的辉煌吧!
谢谢大家!篇二:读书活动讲话
同读好书、共筑好梦
(在读书活动上的讲话范聚贤)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同读好书,共筑好梦”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本次读书活动的开展,表示热烈的祝贺!同学们,党的十八大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书,是了望世界的窗口,改造灵魂的工具,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读书,使人明智,使人聪慧,使人文明,使人高尚。读书,是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说它古老,是因为有了文字以后就有了读书;说它永恒,是因为即使到了现今it时代,书籍仍是提升思想和获取知识的主要载体。重视读书学习、善于读书学习,是我们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增长才智、增长智慧的重要途径。回顾历史,中国人历来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注目今天,总书记强调,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明辨是非,行为举止文明得体。我们要把读书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态度,当作人生奋斗的立身之基,当作提高知识水平、增强创新能力的过程,当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多读划时代的优秀著作,从而不断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同时,我们要把读好书活动与“中国梦”有机的结合起来。什么是“中国梦”?习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我们要深刻把握总书记对我们提出的坚定理想信念、准确把握人生方向、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自觉把自身的“个人梦”融入到“中国梦”的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在中国梦的实践中书写美好的精彩人生。
同学们,让我们就从今天开始,从读书活动开始,从追逐“中国梦”开始,与书为友,走进经典;持之以恒,博览群书。让我们的校园弥漫着书香,让我们的梦想推动着我们奋进。最后,预祝本次活动能够取得圆满成功!谢谢!2013年5月12日篇三:读书会活动讲话稿 倡导学习,表彰先进 同志们:
当前,在世界各地掀起了创建学习型组织(包括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政府、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等)的热潮。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打造学习型企业,同时拓展中层管理人员及后备干部视野、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公司在09年下半年开展了“读书会”主题活动。活动进行到现在,第一阶段已经落下帷幕。今天在这里组织召开全体中层干部读书会主题活动表彰大会,对在读书会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同志进行表彰,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鼓励员工学习,通过采取一些列的活动帮助员工学习,并用一定的激励措施肯定员工的学习。
未来社会,成功者将是那些在竞争中比对手学习得更快的组织和个人。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科技发展和知识创新异常迅猛,科技进步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特别是科技的飞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迅速变化,使知识老化的速度因此大大加快。据统计,最近30年产生的知识总量等于过去两千年产生的知识总量。到2020年,知识的总量是现在的3-4倍;到2050年,目前的知识量只占届时知识总量的1%。据专家分析:过去在农业经济时代只要7-14岁接受教育,就足以应付往后40年工作生涯之所需了;到工业经济时代,求学时间延伸为5-22岁;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技急速发展,因此每个人一辈子的工作生涯中,必须随时接受最新的教育,“前半生充电,后半生放电”的观点已经过时,人人都必须持续不断增强学习能力,方能获得成功。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必须建成学习型组织,知识经济时代的政府必须建成学习型组织,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那么,什么是学习型组织呢?学习型组织中的“学习”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学习,而是有其特定的涵义的:一是强调“终身学习”。即组织中的成员均应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才能促使其成员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二是强调“全员学习”。即组织中的各个级层都要全心投入学习,尤其是管理决策层,他们决定组织发展方向和命运,因而更需要学习。三是强调“全过程学习”。即学习必须贯穿于组织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之中。不能把学习与工作分割开,应强调边学习边准备、边学习边计划、边学习边推行。四是强调“团体学习”。即不但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更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理应首先掌握和运用一些先进的理论成果,在推进公司的发展中发挥表率作用,更具体地说,在推进组织建设过程中始终走在前列,将先进的管理理论与公司的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创造性的加以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公司谋发展,为员工谋福利。一味停留在陈旧的管理理念中,只会阻碍组织的发展。前沿、先进理论从哪儿来?我们有很多途径。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可以与人交流,获取信息。但是读书却是最有效的方式。读书是终生的事情,读书应重在平时。读书有益于育德、励志、启智、明史,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让读书成为习惯”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
组织读书学习活动是提高公司中层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的需要。经济的飞速发展,要我们提高生产力必须转变作风、提高效率,这就迫切需要提高公司的整体素质。倡导学习型组织,正是适应这一形势发展要求,全面提高公司人员素质的重要举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面对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越来越需要我们进行制度创新,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采用系统思考的方法。而倡导系统思考,正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特征。因此,打造学习型组织,有利于推进公司的工作创新,更好地、更有效地解决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复杂问题。第三,树立新的发展观,促进交通发展新的跨越,没有高瞻远瞩的视野是不行的,没有创新思维是不行的,没有系统思考的能力是不行的。学习不仅仅表现在文凭上,更应该体现在综合能力、综合水平上,就是体现在综合素质上。我们的综合素质要上一个更高的层次,视野上要进一步得到拓宽,就一定要在学习上下一番功夫。
本次读书会活动是第一次风华高科中层干部集体学习一个活动。刚刚我们的中层代表也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从整体来看,本次读书会活动营造出的氛围是值得表扬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学习之路上,仍有一些突出的问题影响和制约着我们。
从当前我们中层干部学习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也在年年讲学习,不少中层干部也确实在利用工作和业余时间学了不少的东西,但是,按照打造学习型企业的要求来讲,还存在不小差距。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学习原动力不够足。在学习过程中,有些人对学习缺乏应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有的认为学习是虚的,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有的认为现在的关键是发展经济,学习会影响工作,影响经济发展,片面地把加强学习与开展工作、发展经济隔离开来;有的把学习当成是上面交给的任务,是一种负担,而不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有的对理论学习的兴趣不大,不注意领会精神实质,不善于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具体实践。二是学习的吸引力不够大。现在有些中层干部在开展学习活动过程中时,往往只是念念报纸、读读文件、看看录像、听听报告;虽然通过搞读书会活动,提高大家的阅读量,但有些也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学习到的知识与本单位、本职工作的联系不够紧密,指导性不够强,激发不起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就使人对参加学习产生厌烦心理,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三是学习的约束力不够强。在学习上虽然建立了一些具体制度,但要么缺乏较强的操作性,要么实际操作过程中实施不到位,无法把制度的要求落到实处。因此,当工作和学习发生矛盾时,往往是以干代学,以会代学,导致学习时间难以保证,学习流于形式。
四是学习的影响力不够深。一些人学习,但不注意思考,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对这些知识进行系统地归纳总结,及时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具体表现为不能写成有一定深度的学习体会和理论文章;有的虽然能写出一些学习心得,但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效果并不明显。
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在后期的学习工作中,要继续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把中层干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激发和调动起来,推动学习活动的持续、有序、深入开展。
总之,通过开展读书会等学习活动,要努力形成“四种风气”,即真学的风气、常学的风气、善学的风气、深学的风气,力争实现“六个提高”,即政治水平明显提高,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理论水平明显提高,能够把握科学理论的精神实质和科学体系,并运用到工作实践之中;思想水平明显提高,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自觉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决策水平明显提高,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驾驭全局和解决复杂问题;廉洁自律水平明显提高,做勤政、廉政的表率;文化水平明显提高,能够掌握当代教育、科学、法律、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不断接受再教育,扩大知识面,使学习活动真正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谢谢大家!
第二篇:读书活动发言稿
《中华魂读书活动》学生代表发言
2011—2012第一学期
慈爱学校六年级 牟亮
2011-10-7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书籍是我们永远的财富,是我们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伴侣。
因此,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参加《中华魂》读书活动,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伊敏镇慈爱学校全体同学对旗关工委的各位领导和来宾给予我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忠心的感谢!
在学习的长期积累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的读书学习才能学到知识。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次读书学习的机会,多读多想,勤学勤思,丰富我们的知识力量,开阔我们的眼界,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使自己才思敏捷,从而进一步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开卷有益,益己、益人、益集体;读书有利,利民、利国、利天下。读书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读书促学习、促创新、促和谐、促发展。读书有益于育德、励志、启智、明史,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让读书成为习惯”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读书激励我们成长,读书成就事业,读书改变人生。点燃一盏阅读的心灯,拥有一轮人生的红太阳。同学们,请以审视的目光阅读书籍,请与书为友,以书为鉴,让一缕书香伴你我同行!
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养成读书的习惯,让读书成为继阳光、空气和水之后的生活“第四元素”,积极打造学习型成长过程。作为小学生的我们 更要通过多读书,使我们更加的充实,提升我们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使我们的学习成绩更加进步。希望同学们能够和我一起多读书,读好书,让我们一起在读书的热潮中更加幸福、健康、快乐的成长起来。谢谢大家!
第三篇:读书活动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书籍是文明的使者,是人类的朋友,是精神与智慧的结晶。我们都知道高尔基说过的一句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的,书是人类智慧的源泉,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好朋友。书能打开了我们心灵的窗户,让我们拥有一双通天的慧眼,看到广阔的世界,看到银河外的星体,看到昨天和明天。它能使我们庄严地思考,也能使我们的每一天都变得丰富而充实。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一本好书,一篇好的文章,一段精辟的语言,都可以陶冶我们的心灵,读书其实是一种心灵的旅行。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唯一的途径就是阅读。
从古至今,人们都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增长智慧,提升品位,推动社会走向更高的文明。古往今来,没有哪一位名人不热爱读书!我国古代就有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开国总理周恩来从小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鲁迅先生曾为了换钱买书,卖掉了学校奖给他的金质奖章。相比之下,我们的环境要优越得多。为了给我们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学校不仅为我们建立了图书馆、阅览室、为班级建立了图书角,每学期还为我们举行优秀读书笔记评比活动,对我们的读书成果能及时的给予肯定与鼓励。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宝贵的资源,认真制定自己的读书计划,用心做好读书笔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辜负学校和老师们的期望!
同学们,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解释自己成功的原因时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今天,巨人的肩膀就摆在我们面前。他们就是我们的好朋友——书籍。就让我们借助书籍的力量,让迷人的浓浓书香飘溢在我们的校园。
悠悠书香,点点墨趣,读书活动为我们施展聪明才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活力四射的舞台。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与书为伴,与书为友,共同营造书香校园!让读书成为习惯,让浓郁的书香时时充盈校园的每一个班级,每一名同学,让读书活动成为学校一道永恒而亮丽的风景线。
谢谢大家!
2015-10-12
第四篇:读书活动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作为一名学生代表在此发言。第三届大学生读书活动月就要圆满落下了帷幕,但我相信读书的热情还在我们心中激荡,书籍带来的芬芳还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里蔓延!
正所谓“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与好书为伴,与经典同行,在书香的校园,漫步于书的世界,我深切地感受着卡尔马克思的博学睿智,埃菲尔铁塔的浪漫浓情,金字塔的神秘古朴,俄罗斯的热情豪迈。今天我就和大家谈谈我的读书心得:
一个不读书的人,可能会有百万家产、会有高官名禄,但他绝没有知识的体验与阅历。读一本书就如漫步在作者的心田,与他交流对话,我们从中感悟生活、发现真谛、懂得人生、透悟社会。还记得这学期我在某所高中学校做高三全职班主任,以前总觉的自己对教师教学技能已有所掌握,对课本教材也十分熟悉,做起这个工作可能会很轻松。可当我真正做起来时,我惊然发现一切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自身缺乏的知识还太多太多。我要和学生谈心交流,就需要了解高三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思维方式;我发现学生有异常表现,就要寻找他们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我要开家长会,需要与家长有效沟通等等。行后方知知短,一件事做后我们才发现自己所具备的知识能力还很欠缺,每晚回来后《不跪着教书》、《教育真的不能简单》、《班主任工作的50条建议》等成了我的必读书籍,在书中我向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学习经验,启迪我的思维,指导我的工作。
每当有人对我说:“你获奖了,好厉害啊!”我总是微微一笑,然后告诉他们:“不是我厉害,而是因为我利用的资源的比较多,所以才走在了你的前面。”除了纸本图书外,超星电子图书、网上报告厅、龙源电子期刊等都是我们身边的良师益友。在网上报告厅中我接触到了更多的大师,明白了更深邃的哲理,洞察了人间的冷暖;在读秀学术搜索中,我更方便的收集到了专业问题研究的前沿动态。这些资源大大开拓了我的阅读视野与空间,丰富了我的精神内涵与思维方式,在“专业成才”、“精神成人”方面给了我极大的帮助。
这些天一直迷恋任祥的《传家》这本书,这是一本介绍中国人生活智慧的书、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寻觅中国之根的书。在阅读中我领会到了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让我发现我们的生活是那么美好,精致的事物不仅只在博物馆,原来还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得;让我感悟到一个人不能忘根、忘本,要保留自我最淳朴本质的东西。
书香润泽校园,阅读丰富人生。可以说读书的过程是艰难的,但读书也是快乐的,它带给我的是丰收、是喜悦、是成长。在不断的读书中,我们蓦然回首,发现书早已成为我们精神的“千盅粟”,心灵的“黄金屋”,生命的“颜如玉”。
在这品味收获的季节里,在这浓浓书香飘溢校园的时候,我们共同分享着第三届读书活动月总结表彰盛典的喜悦,今天,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是一个新的起点,是我们前行的加油站,我们要做一个勤奋的读书人,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让书香在我们的心中荡漾,让校园处处飘溢着书香。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五篇:读书活动发言稿1
读书活动发言稿
作为读书课题组成员之一,今天由我来发言讲话,心里是很激动,也很惶恐的。本来我安排了15分钟讲话,几易改稿后给李主任看,李主任看到后给我提了两点意见:
一、讲话时间要控制在三十分钟左右。
二、理论联系实际,讲稿内容要充实、生动有感染力。听了他的建议再次读自己写的稿子,如同嚼蜡,真是交流使人清醒。敢于把自己的文字公布出来,良师益友的一句中肯的建议,就会让自己茅塞顿开,有新的惊喜和收获。下面的内容就是我昨天下午重新拟定的。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两位同行,两位杰出教师的代表,希望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得到一些启示。首先大家看到的就是李镇西老师,自1982年从教以来他曾获“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成都市十大优秀青年”、“成都市十大教育明星”等称号,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专家特殊津贴,2000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被誉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先后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作教育学术报告数百场,在数十家报刊上发表各类教育文章数百篇,出版著作十多部,其著作多次获得国家级图书大奖。主要著作有《青春期悄悄话――给中学生100封信》、《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李镇西教育论文随笔选》、《风中芦苇在思索――李镇西教育随笔选》以及最新出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做最好的家长》,《做最好的老师》,《用心灵赢得心灵——李镇西教育演讲录》。
李镇西老师是个学习型、反思型的教育专家,同时他还是一个“追星族”呢,也正是因为他的“追星”,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那么现在我给大家介绍李镇西追求的“星”——苏霍姆林斯基。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一书的引言中自豪地宣称:“我第一次读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要相信孩子》开始,我就成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追星族’”。尽可能的找他的书来看,甚至到苏霍姆林斯基所在的学校参观学习。为此他给我们带来一本好书——《追随苏霍姆林斯基》。从书中我了解到一个青年教师是如何追随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一步一步的成长起来的教育历程,同时也让我对苏霍姆林斯基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这本书以随笔和日记的形式记录了李镇西老师从第一次迷恋苏霍姆林斯基开始,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分析了苏氏思想中精髓的部分,叙述了自己在苏氏影响下教育思想发生着“静悄悄的革命。”书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你不爱孩子,你就从事别的职业吧!”
作为平民教育家的苏霍姆林斯基,他说“在一所农村学校身不离校地工作32年,这对我来说是无与伦比的幸福。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孩子们,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爱孩子。” 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看大屏幕)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乌克兰人。第一次走上讲台时,他年仅17岁,从那以后直到他逝世为止的35年教育生涯里,他无论是担任小学教师、中学语文教师、教导主任,还是作为中学校长、区教育局长,都一刻也没有脱离教育教学第一线,更没有停止对教育科学的思考与研究。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教育活动中,他一边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一边坚持教育科学研究。一生写下了41本教育专著,600多篇教育论文教育论文和1200多篇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其中较著名的有:《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给教师的建议》《让少年一代健康成长》,《要相信孩子》《帕夫雷什中学》《和青年校长的谈话》等。
他的生活、工作规律几十年如一日:每天早晨5点至7点从事写作,白天上课,听课,做班主任工作;晚上整理笔记,思考一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他的教育著作中,既有大量生动活泼的事例,又有深思熟虑的理论概括。他的书被人誉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回忆说,“他总是这样微笑着走着,在学生中间讲课。讲得很果断。经常问同学们,你们听懂了没有。”“对于上课开小差的同学,他也是很耐心地教育。比如有一次,他上课时,窗外飞过一只小鸟,有个男同学便分心看着窗外。苏霍姆林斯基便走过去,抓住他的手,俯下身去问这个男孩子:你是想听课呢,还是想上课?请你说说好吗?男孩子说想上课。苏霍姆林斯基便说:想上课?好的。那么请把头转过来我们一起上课,好吗?”
“苏霍姆林斯基每天早晨都要到学校门口迎接学生,摸摸这个孩子的头,摸摸那个孩子的头。同时他也会迎接每一位老师,如果哪位老师病愈后回到学校,苏霍姆林斯基往往会问:‘病好了吗?你在养病期间读过什么书呀?’8点钟开始,各班自己检查家庭作业,当时各班共青团干部便要把自己班上的作业集中到苏霍姆林斯基那里去,苏霍姆林斯基每次都要亲自过问。看看哪些学生没有交作业,检查完作业后,他便去上课,一节或两节。然后听课,他听课不是随便听一节课,而是连续听一个老师的课,一直到被听课的老师达到他认可的教学标准为止。
下午2点,学生们放学回家了,一直到5点,学校里都非常安静,这段时间,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写作时间,他不许任何人去打搅他。晚上9点到凌晨1点,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写作时间。他每天晚上睡觉的时间也始于凌晨1点,到凌晨4点,他有起床了。4点到7点,3个小时仍然是他的写作时间。7点钟到了,他又来到校园里,新一天的工作又开始了„„
我觉得苏霍姆林斯基什么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有一点不值得我们学,那就是他太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了!如果他能够爱惜自己的身体,能够活到今天,他将给我们留下更丰富的精神财富!所以,我们广大教师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教师是个平凡而又特殊的职业,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平淡,选择了奉献,注定你要以书为友,与笔为伴。我们的很多教师,比如:戴老师,刘书玲老师、刘颖老师、孙玉蓉老师等等,教育教学经验非常丰富,平时与他们交流时,我们总会收获很多。我想如果每位老师都能够把自己平时的点滴做法,得与失,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不仅让自己的思想在文字整理中有所提升,也让更多的人通过阅读您的文字而有所收益,该多好呢?
我们每个教师都是反思型的老师,教师之间常常在一起谈教学,谈学生,谈家长,交流中碰撞出精彩的火花,唯一缺少的就是用笔记录下着精彩的每一瞬间。
从小学开始,我就是个特别害怕写作文的学生,居然有一天,孙老师说,我发现你特别爱写。由怕写到爱写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看自己愿不愿意做,能不能坚持下去,使其成为一种习惯。读我的一篇随笔《第一周回顾》。
到今天为止,我已经写了70多篇日记了,感觉它已不知不觉间成为了我工作中的一部分。让我们来咀嚼几条经典语录吧:
一个真正的教育能手永远也不会使孩子感到自己是一个发号施令的人。
教师不能仅仅是爱孩子,还要有教育的技巧。
他对教师就是这样,该批评也批评,但总是单独批评,而不是当众批评,很尊重。他对学生也一样,需要批评时,总是把这个学生单独叫到办公室,绝对是只有一个人,绝没有第三者在场,绝对不当众批评某一个学生。
学校是创作的场地,教学大纲和教材、教法,都应该是独特的。让孩子自己教育自己,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惩罚,是自己对自己的惩罚。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爱孩子,这种爱不是空谈,而是通过感情和细节去爱孩子。
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是因为深奥,而是因为深刻,而这“深刻”又往往是通过非常朴素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今天,我们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什么?
第一,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对孩子、对教育真诚而持之以恒的爱,这是最最根本的。学习他对孩子、对教育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的一颗纯真透明的赤子之心。他对孩子没有半点私心,他对教育没有半点功利之心。(举例)
第二,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独立思考,勇于坚持真理的高尚品质。第三,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目中有人”的教育观。他鲜明的提出,当今首先是“人的时代”、“人的世纪”!他所有的教育研究,探索和实践,都是对准人的心灵,都是为了人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卡娅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维埃教育理念中没有儿童,儿童没有课余时间,苏霍姆林斯基开展了许多课余活动,给孩子以自由。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现在最重要的意义,是在社会中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受到全质的教育。”
第四,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不能把科研的目光老盯着“上面的精神”,而应该把教育科研的目光对准具体的学生,对准学生的心灵。
他曾试办六岁儿童的预备班,接着又从一年级到十年级,连续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在十年内跟踪观察和研究学生在童年、少年和青少年的各种表现。他先后为3700名左右的学生做了观察记录;他能指名道姓地说出25年中178名“最难教育的”学生的曲折成长过程。他以案例和教育手记的形式向世人展现他的教育科研,著作非常平易近人,可读性强,而且富有文学魅力。当我第一次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时,我曾错误的认为他是一个人生活,否则他怎么可以整天泡在学校,一心扎在学生堆里呢,他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呢。其实不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苏霍姆林斯基的妻子是学校的老师,儿子谢廖沙后来成了颇有成就的工程师,他的小女儿卡娅,继承了父亲的事业,成为乌克兰教育科学院的院士。这让我想起桂贤娣老师说的话,她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工作出色,同时要家庭幸福,我们不能因为家庭而忽视了工作,更不能因为工作而冷落了我们的家人!
我们一起来看看苏霍姆林斯基生前和学生在一起的几个片段。当苏霍姆林斯基这位大师的面目在我的眼前渐近清晰,我无比激动,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让我们怀着一颗纯净朴素的心,从事纯净朴素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