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验中学十三五课题开题报告简讯
课题推课改,教学促发展
——实验中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开题报告会
为了落实市教科研室、我县教科研室有关课题工作的安排,推进我校教科研工作的发展。2017年11月22日,我校“十三五”规划课题开题报告会在校会议室举行,党支部书记、校长及教科研室主任出席了开题报告会。会议由课题主持人——县教研室历史教研员张老师主持,参会人员为课题组核心成员。
图片
首先,张老师传达了11月20日市教研室举办的市级课题主持人培训会会议精神,并就如何开展开题报告做了有关说明。
图片
接着,校长对问题导学自主课堂教学法做了进一步详细的解读,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图片
问题导学自主课堂教学法是我校立足学校校情、学生学
情,本着“以生为本,问题导学,以学定教,重在效果”的教学理念下提出的教学方法。经过第一阶段的推进和实践,教学效果初见成效。
校长指出,要切实落实好问题导学自主课堂教学法,通过课堂教学改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真正实现降耗提质、减负增效的新课改教学效果。
书记针对开题报告内容的撰写,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刘主任表示教科研室将以本次“十三五”规划课题为契机,提升学校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图片
同时,三位领导表态,将会大力支持课题组的工作,高校长表示学校会尽最大人力、财力、物力来保障课题的开题、阶段报告和结题工作。
图片
最后,张老师布置了有关开题工作的任务,明确了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开题工作分工。各位老师也根据自己的开题工作安排做了简要的阐述。
图片
此次课题开题报告会推进了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和教科研工作的有序进行,促进了我校问题导学自主课堂教学法的延续性发展。
第二篇:课题实验开题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
1、国际上:国际劳工组织全体大会于1983年发布的《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将主题确定为“充分参与和平等”,其中强调了如下内容:一项关于残疾人的综合性世界行动计划在国际和国家级别上为实现残疾人“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以及“平等”的目标而提供有效措施,并考虑到这些发展已使得宜于就此主题通过新的国际标准,这些新标准特别考虑到保障城市和农村地区各类残疾人在就业和与社会结合方面对机会和待遇均等的需要,并经决定采纳本届会议议程第四项关于职业康复的某些提议,并经确定这些提议应采取国际公约的形式,于一九八三年六月二十日通过以下公约,引用时得称之为一九八三年(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第七条主管当局应采取措施提供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安置、就业和其他有关服务项目并对之进行评估,以便使残疾人获得和保持职业并得以提升;现有为一般工人的服务项目,只要可能并且合适,均应经必要调整后加以利用。第八条应采取措施促进在农村和边远地区建立及发展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服务。
第九条各会员国应致力于保证提供培训和康复顾问以及负责残疾人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安置和就业的其他适当的合格工作人员。
2、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十五条 政府和有关部门有计划地在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室),举办必要的专门康复机构,开展康复医疗与训练、科学研究、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和指导城乡社区服务网、医疗预防保健网、残疾人组织、残疾人家庭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展社区康复工作。残疾人教育机构、福利性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为残疾人服务的机构,应当创造条件,开展康复训练活动。残疾人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有关工作人员、志愿工作者及亲属的帮助下,应当努力进行功能、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的训练。
第二十条 残疾人教育,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着重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
3、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中指出:“在社区建立支持性、保护性的“手拉手”职业康复站,妥善安排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和中、重度残疾人进行技能培训和职业康复劳动。”
4、研究的基本现状
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分别于XX年6月13日在深圳市、XX年年6月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召开了“全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研讨会”。针对残障学生开展的就业岗位培训和职业康复教育在全国各省的特殊教育学校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起来。平谷区特教中心做为北京市18个郊区县中的其中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自1976年开展聋人教育到XX年接纳智力障碍学生入学,成为一所集聋、弱于一体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始终以培养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为己任,但是随着听力障碍学生和轻度智力障碍学生的逐年减少,曾经有过的一些优势培训项目如:剪纸、工艺品制作、钩织、修理、理发等课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寻找新的突破点,摆在了我们特教人的面前。
XX年年,我校重新调整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工作思路。在校内,以低年级的“玩中学”、“美工制作”为基础;中高年级开展独具特色的“绢花制作”。在校外,我们根据平谷不但是北京,乃至全国的“桃乡”这一便利条件;其独特的水系、土壤还让我们的蔬菜养殖业得到了发展。为此,我们寻求政府部门的支持,于2010年3月建立了我们自己的劳动康复训练基地,让我们的聋、弱高年级学生能够在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前接受较为系统的劳动教育和培训。另外,我们还于XX年年9月,与平谷区残疾人联合会合作,成立了平谷区第一家针对成年智力残疾人的职业康复劳动站,这所劳动站吸收了我校曾经毕业的但一直不能找到工作岗位且无一技之长的孩子,他们的年龄均在16周岁以上。正是因为我们有了自己的劳动康复训练实习基地,有了我们不同的来自社会、学校的研究对象,才使得我们能够确定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我们的教育对象-智力上有残缺的人们,他们作为社会上的一员,和我们一样渴望着自己幸福的生活,同时他们也有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权利,他们也有和我们一样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的期盼。享有和正常人同样的权利和尊严,唯有通过自己的劳动、付出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进入21世纪,我们同样面临着紧张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这一自然法则,无情的摆在这些需要人们扶持的特殊的群体。为他们提供可行的教育,进行针对性的职业康复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以使他们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是我们这些从事特殊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因此,本课题的意义就在于:
1、丰富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技术教育的新思路,完善我们的特殊教育体系。
2、有助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就业前的岗位培训。
3、把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内容扩充到全社会的需要扶助的成年障碍人的培养和教育,走与社会相结合之路。
4、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运用于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对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提高智力障碍者的生存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理论依据
(1)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开展对青年智力残疾人进行职业康复训练的研究符合马列主义的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在农村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动技能教育和职业康复培训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的这一科学论断,指出了劳动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xx同志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方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
(2)农村培智学校开展职业教育的研究是落实党的教育法规的一项主要内容
1985年3月中共中央在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实践环节不被重视,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一大弊端”。“教育必须克服脱离实际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进而进一步指明了,开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解决这一弊病的方法之一。1993年2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强调,“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劳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逐步做到制度化、系列化”。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战略决策,提出了“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的新的奋斗目标,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xx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在农村培智学校中开展职业教育的研究是新形势下特殊教育发展的新的需要。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生活智力丰富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能不能把智力活动与体力劳动紧密结合起来。”“劳动中的创造是发展学生智力最强有力的刺激之一。”这些都说明,智力是在知识技能的掌握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劳动教育对智力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我国的教育实践家陶行知先生早在20年代就十分重视劳动教育,注重学生劳动习惯的培养,把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他认为“唯独贯彻在劳力上劳心的教育,才能造就在劳力上劳心的人类,才能征服自然势力,创造大同社会。”因而提出了伟大的“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由此可见,通过实践活动,才是加强劳动教育的有效手段,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更应该有目的、有内容、有方法、有阵地。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规定劳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易的生产劳动,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由此可见,加强学生劳动教育,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4)在农村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针对性的职业康复训练基地的开发与实践,符合北京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战略目标,符合北京市“十一五”要在2010年实现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这一目标,做到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职业技能培训。
(5)对智障青年开展职业康复劳动项目的训练是贯彻落实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教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劳动保障局、市卫生局、市残联七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本市残疾人职业康复劳动项目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中关于推进劳动年龄段内(男16——59周岁、女16——49周岁)就业
第三篇:课题实验开题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
1、国际上:国际劳工组织全体大会于1983年发布的《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将主题确定为“充分参与和平等”,其中强调了如下内容:一项关于残疾人的综合性世界行动计划在国际和国家级别上为实现残疾人“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以及“平等”的目标而提供有效措施,并考虑到这些发展已使得宜于就此主题通过新的国际标准,这些新标准特别考虑到保障城市和农村地区各类残疾人在就业和与社会结合方面对机会和待遇均等的需要,并经决定采纳本届会议议程第四项关于职业康复的某些提议,并经确定这些提议应采取国际公约的形式,于一九八三年六月二十日通过以下公约,引用时得称之为一九八三年(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
第七条主管当局应采取措施提供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安置、就业和其他有关服务项目并对之进行评估,以便使残疾人获得和保持职业并得以提升;现有为一般工人的服务项目,只要可能并且合适,均应经必要调整后加以利用。第八条应采取措施促进在农村和边远地区建立及发展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服务。
第九条各会员国应致力于保证提供培训和康复顾问以及负责残疾人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安置和就业的其他适当的合格工作人员。
2、国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十五条
政府和有关部门有计划地在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室),举办必要的专门康复机构,开展康复医疗与训练、科学研究、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和指导城乡社区服务网、医疗预防保健网、残疾人组织、残疾人家庭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展社区康复工作。
残疾人教育机构、福利性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为残疾人服务的机构,应当创造条件,开展康复训练活动。
残疾人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有关工作人员、志愿工作者及亲属的帮助下,应当努力进行功能、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的训练。
第二十条
残疾人教育,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着重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
3、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中指出:“在社区建立支持性、保护性的“手拉手”职业康复站,妥善安排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和中、重度残疾人进行技能培训和职业康复劳动。”
4、研究的基本现状
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分别于xx年6月13日在深圳市、xx年年6月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召开了“全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研讨会”。针对残障学生开展的就业岗位培训和职业康复教育在全国各省的特殊教育学校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起来。平谷区特教中心做为北京市18个郊区县中的其中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自1976年开展聋人教育到xx年接纳智力障碍学生入学,成为一所集聋、弱于一体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始终以培养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为己任,但是随着听力障碍学生和轻度智力障碍学生的逐年减少,曾经有过的一些优势培训项目如:剪纸、工艺品制作、钩织、修理、理发等课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寻找新的突破点,摆在了我们特教人的面前。
xx年年,我校重新调整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工作思路。在校内,以低年级的“玩中学”、“美工制作”为基础;中高年级开展独具特色的“绢花制作”。在校外,我们根据平谷不但是北京,乃至全国的“桃乡”这一便利条件;其独特的水系、土壤还让我们的蔬菜养殖业得到了发展。为此,我们寻求政府部门的支持,于2012年3月建立了我们自己的劳动康复训练基地,让我们的聋、弱高年级学生能够在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前接受较为系统的劳动教育和培训。另外,我们还于xx年年9月,与平谷区残疾人联合会合作,成立了平谷区第一家针对成年智力残疾人的职业康复劳动站,这所劳动站吸收了我校曾经毕业的但一直不能找到工作岗位且无一技之长的孩子,他们的年龄均在16周岁以上。正是因为我们有了自己的劳动康复训练实习基地,有了我们不同的来自社会、学校的研究对象,才使得我们能够确定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我们的教育对象-智力上有残缺的人们,他们作为社会上的一员,和我们一样渴望着自己幸福的生活,同时他们也有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权利,他们也有和我们一样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的期盼。享有和正常人同样的权利和尊严,唯有通过自己的劳动、付出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进入21世纪,我们同样面临着紧张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这一自然法则,无情的摆在这些需要人们扶持的特殊的群体。为他们提供可行的教育,进行针对性的职业康复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以使他们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是我们这些从事特殊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第四篇:实验中学“课题有效提问”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课堂的有效提问”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蓬莱市实验中学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课堂的有效提问”课题,经蓬莱市教育规划办公室审核,于2013年月日被批准实施。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组成员,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确立课题的背景
背景: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抓好中学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发生重大转变,已经由以往的“主导主体”发展为今天的“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更多地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而课堂提问实际上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沟通交流、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就成为提高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渠道之一。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一节教学内容,教师虽然一堂课中也提出问题,但却忽视了提问的深度、提问的策略和提问的时机,即在提问时多少深度的问题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如何提问才能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分析出来?这个问题为什么要这么进行提问?有没有更好的提问方式?这些问题和方法都不太关注,常常使提出的问题过于理想化、抽象化、书面化、形式化,以至于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学对话方式,常常使学生思维断开,课堂内涵发展不足,不利于打造精品课堂。
基础: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在我校已经展开多年,目前正在大力完善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达到最好的课堂效果。我们研究的课题在蓬莱市教体局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为我校的开展科研课题提供了科学性、方向性和物质性的基础。同时我校精心选择了一批教学方面的业务骨干组成课题研究成员,为课题能够顺利进行提供了人为的保障因素。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目的:
初中各科教师都一直在探索新课改背景下的有效教学,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到教学设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计、教学方法等等。要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有学生的有效参与,这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一项重要的表现,也是教学是 1
否有效落实的基本环节。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往往存在有这么几个困惑,部分班级上课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积极,但是学生成绩并不理想;有些班级上课气氛沉闷,考试成绩还可以;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几乎能积极回答老师的每一个问题,而有些学生从来没有主动回答教师的任何一个提问……班级的上课气氛、学生的参与情况,固然与班级氛围、学生的个性有关,但是能不能使学生参与课堂、并且是有效地参与课堂,关键还在于教师提问的效度,教师的提问必须是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提问,必须是有效的提问。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得提问,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研究组成员都觉得,要提高提问的效度,必须要从有效提问特点入手进行突破。
意义:
近年来,我校率先实施了“10+35快乐课堂”的小组教学模式。其中,针对不同的学科,有效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因此,有效展示中有效提问是必不可少的。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大家都特别提倡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中不断地体会和领悟其中的思想方法,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素养。这当中,老师不可能替代学生去接受知识,而只能起到一个主要引导者的作用。那么如何有效地实施这种引导呢?我觉得精心设计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起重要作用的问题,一步步进行正确引导,化难为易。这是实施有效提问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课题研究现状评述:
现实中,多数教师难以做到提问的有效性,存在为问而问,提问频繁而随意,满堂问答,集体问答,问题平淡无奇等等情况。而且,即使提问,也多是老师向学生提问,很少有学生提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比培养学生的解答问题能力要重要得多。作为教师,除了要明桷提问的作用、原则等理论问题外,还要十分注意提问的方法和提问技巧。培养学生质疑精神,让学生心中常怀疑问,才能使学生不断地去思考、研究、对比、探索,从而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和思维上的成长。现在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大家都特别提倡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中不断地体会和领悟其中的思想方法,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这当中,老师不可能替代学生去接受知识,而只能起到一个主要引导者的作用。那么如何有效地实施这种引导呢?我觉得精心设计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起重要作用的问题,一步步进行正确引导化难为易。这是实施有效引导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提出一个好的问题
是提高提问有效性的关键。在教学中,提问的目的已经不局限于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或是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的过渡,更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问题,把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调整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进行更深刻的数学理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应直接指向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达到实施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三、课题研究内容及理论依据:
研究目标:
(1)掌握初中课堂中提问的现状。
(2)探讨初中课堂实施有效提问的内容、时机、难度、方法
(3)构建初中学科“有效提问”的课堂学习方式。
主要内容:
以“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为主课题,设立以下几个研究维度:
1、提问导入的直接性与精炼性
2、提问的时机性把握
3、提问内容的深度性
4、情境提问的角度性
5、问题的生活化
6、用提问方式解决知识点之间的链接理论依据
多元智能理论:
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多项不同的智能,且不同的智能强弱各有不同,因此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潜力,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发展的空间。所提问题难度只要相对巧妙,使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注意引导,给学生提供平台和机会,相信他们一定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主体教育理论:
把学生当成教育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提问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赏识教育理论:
赏识教育在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上,建构出自身的体系,是充满了人文思想的现代教育理念,而源远流长的中华古代贤哲思想中处处闪烁着赏识教育的光辉。在课堂提问中尽可能多地采取表扬、赞美、宽容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努力挖掘自身的潜能、审视自己学习的过程、修正自我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使学生成为学习上的成功者。
四、拟解决的问题
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次课题研究拟解决以下几个层次的问题:
1、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导入时,怎样提问才算简单、精炼和直接?给课堂一个好的开端。
2、课堂教学中,老师可能提出许多的问题和很多的突发情况,老师在什么情况下进行提问才算时机把握到位。整堂课中,提出的问题是不是层层递进,是不是
有梯度的开展?
3、一个教学情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不同的角度会有些不同的想法和做法。但怎样提问才能形成正确理解事物的方向呢?
4、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往往比较抽象化、书面化,让学生感到乏味。有些问题的提出,需要改头换面,联系到我们的实际生活,更好的为我们的生活
服务,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
5、一节课的内容可能分为几个层次,或者分为几个部分,各个部分知识点之间怎
样用提问的方法有机的联系起来,不留痕迹,是整堂课浑然为一体?
五、研究阶段及预计完成时间
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本阶段重点是进行课题的申请,教科室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方法,我校教科研
人员的落实,相关政策的落实、硬件的配备和使用手段的熟练。
第二阶段:搜集素材和研讨阶段。
本阶段就是严格执行第一阶段所制定的实施方法,保留整个过程中的材料。
包含教科研的教师课题的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参与学校的课例研讨、进行听推门课、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教科研教师的工作手册等方面,多保留视频和图片原始素材。
第三阶段:课题结题。
上报结题材料,完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预计完成时间:
三年(根据研究情况,可以提前结题)
六、预计达到的效果:
本课题主要是使“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更加流畅,使提问的问题更加科学、有效,使师生形成良好的高效思维对话,打造精品课堂。课题分为六个维度,语、数、英、理、化、生各科,从我校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各选2个课题研
究维度进行重点科研攻关,可以辐射其他维度,形成有自己学科特点的有效课堂的提问方式和方法,为以后的教学研究提供宝贵的经验。
第五篇:课题开题仪式简讯
创新教学模式 建设高效课堂
——徐丰艳、宋志远小学数学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
自治区级课题开题仪式活动简讯
2016年10月27日下午,伊犁州徐丰艳、宋志远小学数学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在伊宁市第二十四小学举行了2015年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信息化研究课题《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育应用研究——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课题开题仪式。本次活动得到了伊犁州教研室、伊宁市教研中心和伊宁市第二十四小学的大力支持。本次活动也是伊宁市第一次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应邀参加开题仪式的有来自工作室成员所在学校的校长、伊宁市直27所学校的主管教学的领导和数学教师、伊犁州职业中专(师范)学校的学员、及授课班级的学生家长,共计一百四十余人。开题仪式由工作室主持人24小教师宋志远主持。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育应用研究——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是2016年7月自治区批准立项的23个一般课题之一,也是伊犁州仅有的两个批准立项的课题之一。当前,信息化已成为国家战略,教育信息化正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教育要融合网络学习空间创新教学模式、学习模式、教研模式和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模式。
开题仪式上工作室成员丛琳教师陈述了课题开题报告,厘清了课题提出的背景,并对来自学生和学生家长的课题研究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及预期成果。之后由工作室成员李正斌老师执教了一节课题尝试课——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百分数的认识》。课前李老师将自己录制的微课发布到班级群里让学生自学,并下发了本课的前诊题。课上老师首先对学生观看微课自学的效果进行了检测,再通过“你来问 我来答”的活动环节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课堂上学生和老师都是有备而来,课堂上的师生、生生对话真实、丰富,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课堂容量超出了预设,课堂生成精彩纷呈。课后工作室主持人宋志远老师,又趁热打铁紧接着与授课班级的学生进行了现场互动。学生的发言积极真实,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让他们拓宽了课前的学习途径、丰富了学习内容、激发了学习兴趣,课上多了发言的机会学习更加主动了。接着主持人又与到场的学生家长们进行了现场对话,家长们对孩子在家通过观看微课学习和受其启发运用网络进行自学的学习行为及比平时高涨的学习兴趣提出了表扬,同时对孩子在课堂上出乎意料的积极表现表示赞同,也对这次创新教学模式的尝试表示了肯定和支持。最后,由来自伊宁市教研中心小学部主任、小学数学教研员顾恺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精彩点评。
本次活动恰逢伊宁市24小被伊宁市确定为首批《伊犁州创新教学模式 建设高效课堂》试点学校之既,是工作室在教育信息化历史机遇下创新教学模式建设高效课堂的一次大胆尝试。填补了伊犁河谷小学数学融合网络学习、创新教学模式、学习模式、教研模式和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空白。
撰稿:宋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