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吕梁山区调研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大计

时间:2019-05-13 23:46: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深入吕梁山区调研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大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深入吕梁山区调研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大计》。

第一篇:深入吕梁山区调研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大计

习近平深入吕梁山区调研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大计习近平看望晋绥边区老战士

6月21日上午,总书记到山西考察调研,在晋绥军区司令部旧址,总书记同当年在晋绥边区参加对敌斗争的老战士们亲切交谈。习近平说,吕梁我是第一次来,我心里一直向往着晋绥根据地。今天,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我们一定不能忘记为革命成功抛头颅、洒热血的前辈们,不能忘记为抵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为建立新中国、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贡献的老同志们。

习近平:精准扶贫要做到点儿上

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坚中之坚”。如何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迈进小康社会,是总书记心中深深的牵挂。6月21日下午,习近平来到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赵家洼村看望贫困群众。这里地处吕梁山区,沟壑纵横、土地贫瘠,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属于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地方。习近平沿着村里崎岖不平的土路走进村民家中,察看他们的生活环境,了解家庭致贫原因和稳定增收的可行性,同干部群众一起共商脱贫攻坚大计。

习近平说,我们的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特别是对最穷的、最贫困的人民,我们的扶贫要做到点儿上,要精准。

习近平田间地头问民生

习近平走进赵家洼村的一片农田,察看玉米和芸豆长势。村支书告诉总书记,因为干旱,庄稼植株矮小,产量很低,村民们靠天吃饭。总书记向村民了解了地膜的保墒作用。总书记来到村里唯一的一口饮水井旁,登上用石块垒起的井台,仔细察看井里蓄水的情况。

习近平:要在农村基层锻炼干部、发现干部、培养干部

6月21日下午,习近平看望了岢岚县人大派驻到赵家洼村的扶贫工作队队员,勉励他们深入农户、扶贫助困。习近平强调,近年来我们向基层派出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还建立了村官制度。这都是做好“三农”工作特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举措,也为干部锻炼成长搭建了平台。我们要从他们当中发现好同志、好干部,并着力加以培养。

习近平:让我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6月21日下午,习近平来到一处已经建设好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宋家沟新村。这里与山沟沟里的旧村庄形成了鲜明对比。看着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和村民们家中良好的生活条件,总书记十分高兴。他对村民们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现在党中央就是要带领大家一心一意脱贫致富,让人民生活越过越好。芝麻开花节节高。请乡亲们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

第二篇:破解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难题的调研报告

破解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难题的调研报告

破解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难题的调研报告

xx年8月,xx市四大班子领导带队,深入全市脱贫攻坚任务最繁重的深度贫困地区,集中调研了解深度贫困地区发展现状、基础设施、文化特点、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情况,找准制约性发展因素,市扶贫局根据各组调研情况,深入分析整理,形成全市破解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制约性问题的工作建议,为下步工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深度贫困地区的基本情况

xx4个县(市、特区、区)中,有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六枝特区、盘州市、水城县)、XXX个贫困乡镇、XXX个贫困村,截至xx年10月,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XX.X万人,贫困发生率为8%,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按照省的标准,全市深度贫困地区含1个深度贫困县(水城县),XXX个深度贫困乡镇(保基乡、营盘乡、青林乡、金盆乡、南开乡、保华镇、木果镇、牛场乡、关寨镇、英武镇、普田乡、陡箐镇、野钟乡)和XXX个贫困发生率高于XX%的深度贫困村。该区域20**年建档立卡时,有贫困人口XX.X万人,通过这几年艰苦战斗,减少了10余万人,目前还有贫困人口XX.X万户XX.X万人,占全市现有贫困人口比重为XX.X%,贫困发生率高达XX.X%,高出全市有14.XXX个百分点,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一)深度贫困县域分析。通过定性、定量等指标分析水城县被列为全国XXX个、全省XXX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总人口XX.X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4.XXX人,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XX元,贫困发生率高达XX.X%,高于全省9.XXX个百分点,高于全市9.3个百分点;全县XXX个行政村中贫困村XXX个,贫困村占比XX.X%,占全市贫困村总数的XX.X%,其中深度贫困村有XXX个(其中钟山战区XXX个),占全市XXX个深度贫困村XX%。

(二)深度贫困乡镇分析。通过采取客观和发展环境两项评估指标评定,xx市在省认定省级极贫乡镇保基乡和营盘乡的基础上,认定“216”扶贫开发试验区另外的XXX个贫困乡镇为市级的深度贫困乡镇。XXX个深度贫困乡镇有贫困村XXX个,农业人口XX.X万户XXX万人,其中贫困人口XX.X万户XX.X万人,贫困发生率达XX.X%,远高于全市贫困发生率5.6个百分点。

(三)深度贫困村分析。根据贫困发生率在XX%以上深度贫困村认定标准,全省2XXX个深度贫困村,xx市XXX个。贫困发生率在XX%-XX%的有XXX个;XX%-XX%的有XXX个;XX%-XX%的有XXX个;XX%以上的有3个。从地理区域上分析:特别是全市的XXX个边旮吊等深度贫困村,重点向北分布与乌蒙山区毕节地区相连的滇桂黔石漠化地区的深度贫困村XXX个,占比XX.X%;与乌蒙山区云南地区相连深度贫困村XXX个;“216”扶贫开发试验区有XXX个,占比XX.X%;北盘江流域XXX个乡镇中占XXX个,占比XX.X%。这些深度贫困地区离市中心城区较远,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山高坡陡谷深,人多地少,贫困人口总体素质较低,信息文化落后,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欠账较大,减贫进度缓慢。

二、存在的制约性问题

从此次各组调研的情况来看,深度贫困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在抓脱贫攻坚过程中,严格运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先五后”攻坚法践行“五步工作”,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在“四场硬仗”、“三改三化”、产业革命等关键指标和方法步骤上,强统筹重兼顾,加快推进各项工作,成效明显,群众认可度较高。体现出党政重视好,统筹兼顾好,精神面貌好,干群关系好,脱贫信心足,工作干劲大,攻坚热情高等好的势头,总体来看,全市深度贫困地区贫困面貌发生了一些改变,由于该区域点多面散、贫困人口多而不集中、贫困程度深且脱贫基本面上欠账大等客观因素,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关键指标,还存在基础设施薄弱、易地扶贫搬迁难度大、产业带动脱贫效果乏力、公共服务保障不足、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够、村庄环境整治欠帐多等多个制约性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大,补短事项多。长期以来,这些偏远深度贫困山区和自然村寨的基础设施建设,受制于自然条件影响改变缓慢,交通、水利等建设基本处于边缘地带。工程性缺水问题十分突出,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一些小水窖储藏的水长期未更新,水质变坏。例如实地查看竹海镇大槽子村贫困户方守培户的小水窖时发现长时没更换,水里已经生长了蝌蚪。一些地方政府耗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主导建设的安全饮水工程,长时间没能通水,迫使老百姓自行组织筹资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又如:陡箐镇花地村七组,因为政府工程长时间没有通水,当地群众按户均XX元标准,自筹资金XX.X万元,解决了全村50余户100多人的安全饮水问题。这类现象,一方面浪费了国家资农助农资金,另一方面也降低了部分群众对政府和干部的认可度。很多深度贫困地区“三农”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条件得不到长久的保障,历年基础设施累计欠账越来越多,脱贫攻坚短板越叠越厚,严重制约了脱贫奔小康的进程。

(二)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推进慢。深度贫困地区,很多地方是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房屋“破、旧、小”现象突出,安全隐患大。政府纳入易地扶贫办搬迁计划,但部分老百姓思想落后、念旧情怀重,宁愿“守着老地方过穷日子”,不愿搬。部分群众,主观认为旧房“不可能全部拆”,抱着“两头占”“两头住”想法争取异地搬迁名额,到“真的要拆”时,又担心后续保障问题,于是不想搬了。如,陡箐镇阿佐村的罗家冲、苗寨和营上三个组,以往交通闭塞、文化落后、土地贫瘠、靠天吃水,总人口XXX户XXX人,其中贫困人口就占了XXX户XXX人,贫困发生率高达XX.X%。其中的苗寨组少数民族聚居,七八口人家聚居在五六十平米屋子里的情况比比皆是。当地政府纳入整寨搬迁对象,反复做了大量工作,但愿意搬迁的仍然不多,20**年只搬迁了3户,xx年只签了9户。此类贫困区域,如果搬不动,致富门路少,脱贫攻坚难度十分艰巨。有些地方实施危房改造时,标准把握不准,改造不彻底,或改造推进缓慢、改造后入住率不高等问题,是考核脱贫退出时的风险因子。

(三)产业支撑严重不足。20**年8月全市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一年多来,全市仅新增特色长线产业XXX万亩,实施短线产业XX.X万亩,这些产业大多是沿着高速路段和旅游景区,布局在深度贫困村的比重偏小,有些村甚至没有任何产业覆盖,覆盖的村组产业结构单一、周期长、见效慢、市场前景也缺乏研究,对深度贫困村高寒地区辐射带动力不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缺乏可持续产业支撑。如,比德镇黄草村,之前只布局单一的核桃产业,xx年初,仅示范种植5亩泥炭藓、2亩山药、8亩小黄姜,养殖产业基本上散户散养,不具规模,效果不明显。一些地方种植了特色产业,但是管护不到位,死亡率较高。如,化乐镇赵家河村村民王志兰反映,这两年种植的核桃因没人管护,成活率底,造成“地在一边荒、人在一边闲”。

(四)控辍保学形势不乐观,辍学存量大。调研暗访发现,在少数民族集中的乡镇、深度贫困村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儿童较多,教育精准扶贫控辍保学形势严禁,扶智、扶志两大任务艰巨。比如,金盆乡双塘村三组贫困户李明科反映:他家7个孩子中,现有8岁、10岁的两个孩子一直未入学,主要原因是上学路程太远,单程就要1.5小时,孩子走不了。该村五组到最近的学校上学路程约8公里。在金盆乡双塘村村调研时发现,该村现有辍学儿童XXX人,占该村在校人数的XX.X%;其中初中阶段XXX人,涉及贫困户5户5人;小学阶段XXX人,涉及贫困户3户3人。在南开乡花场村调研时发现,该村现有辍学儿童XXX人,占该村在校人数的XX.X%,其中初中阶段XXX人,涉及贫困户6户6人;小学阶段5人,涉及贫困户1户1人。分析原因:因厌学辍学的XXX人、占XX.X%,因外出务工辍学的XXX人、占XX.X%,因早婚等其他原因辍学的XXX人、占XX.X%。

(五)医疗卫生事业有差距,保障能力弱。调研发现,很多深度贫村没有建立卫生服务室,有些建立了但是无人开展工作,医疗卫生事业设施薄弱、人才匮乏,服务水平低现象突出。如钟山战区水城县北部地区乡镇在探索城乡医疗改革中对乡、村覆盖不到位,村级卫生室建设参差不齐,到户健康扶贫资料不全,村级卫生室服务能力急待提升。

(六)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弱,有效激发措施落实不够。部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如在陡箐镇土发村调研时,问起某贫困户18岁的儿子有啥打算的时候,他告诉调研组他在22岁之前不打算工作。有的为了享受扶贫政策,人为分户致贫,以争当“贫困户”为荣;有的认为脱贫不脱贫是干部的事,与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有的虽然参加了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但不愿积极主动寻找致富路子;有的认为自己脱了贫就没有人管了,不愿意脱贫,采集信息时不说实话,隐瞒虚报,等等。

(七)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滞后,面上欠帐多。当前,全市所有乡村全面推进“三改三化”,加快打造新农屋、新庭院、新生活。但是部分村寨环境整治不彻底,有的村寨人居环境整治仍存死角,进寨路面和村寨周边,存在垃圾乱堆现象,垃圾箱置而不拉,垃圾堆而无运,存在乡、村运管体制不明,村民共建共享联动机制不顺等问题。如在民主镇小白岩村至竹海镇大槽子村沿线,公共路面砂石、建筑垃圾等随意堆放,垃圾箱摆放有形式无人管;部分贫困户室内生活用品堆放杂乱,无功能适当分区,衣物床被摆放混乱,卧室缺灯少光,厨具乱堆乱放,生活区杂乱无序。

三、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这些深度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突出制约性问题,需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来破解。

(一)坚持基础设施先行不动摇,尽力而为加大保障投入。要按照“五先五后”攻坚法,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指标,把握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完善投入机制,整合部门力量,如东西部扶贫资金,社会组织捐助资金XX%以上向深度贫困地区投入,对水、电、路、讯、危房改造和环境整治等基础项目,做好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资金集中投入到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会战,第一批次优先攻坚通组路、安全饮水、通讯保障、人居环境整治等考核短板问题,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确保先形成脱贫攻坚基本面。

(二)坚持产业扶贫根本措施不改变,后置持续增收的发展条件。要聚焦打造“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特色优势产业,加强扶贫项目库建设,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发展山上经济、林下经济、水中经济、气候经济,大力发展菜茶菌禽药五大短平快扶贫产业,夯实产业扶贫根基;用好用活“三变”改革,从政策保障和奖励激励机制上加大对市场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完善贫困户与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推进特殊困难群体参与资产收益扶贫,加快产业变“现钱”,稳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实现群众增收致富。

(三)坚持政策兑现精准到户到人不迟疑,强化教育医疗住房保障落实。一是聚焦房的问题,统筹好农危房、老旧房、易地扶贫搬迁房建设。搬迁方面,要做好搬迁群众的思想动员工作和后续生计保障工作,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危房改造方面,进一步强化专班跟踪督导,加快建设速度,强化危旧房分类治理,对于无人居住的危房,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坚决拆除,消除安全隐患;对于无人居住的老旧房,实行挂牌处理,不得有日常生活痕迹;对于有保存价值的老旧房,做好特色民居修缮和挂牌保护说明。二是聚焦教育医疗的问题,要在控辍保学和健康扶贫上再下功夫,要进一步加大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力度,做到不错一户、不漏一人、应助尽助,绝不让一个孩子因为贫穷问题上不起学。三是聚焦健康扶贫问题,要加快村级卫生室服务功能提升建设,全面宣传落实好医疗保障政策和争取相关渠道的社会救助,确保贫困家庭不因贫看不起病、不因病加深贫困程度。

(四)坚持激发内生动力这个主体不放松,实施好扶志扶智工程。坚持从思想源头上拔掉“穷根”,通过开创“农村讲习所”、完善村民自治管理办法、加强政策宣讲、开办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举行贫困人口就业专场会等形式,在扶心、扶志、扶智、扶技方面做文章,彻底解决政策养懒汉,打消贫困户“等靠要”念头。正确处理外部帮扶和贫困群众的关系,强化脱贫光荣导向,更加注重培养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的意识,更加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有效杜绝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

(五)坚持人居环境整治这个抓手不松懈,着力改变村容村貌。把精神文明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结合起来,加快建立村寨日常保洁和垃圾清运制度,完善乡、村垃圾清运管理机制,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实行村寨环境保洁常态化。着力培育村民共同参与建设管理的示范村寨,实现共建共享共保;依托组织妇联、团委、工会等群团组织和包保干部,深入贫困户家中,开展“家务上门”服务活动,引导农户养成良好生活好习惯、爱护共护周围生活环境。

(六)坚持从严考评这个指挥棒不减弱,倒逼责任落实。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以实施严格的考评为手段,把脱贫攻坚细化分解到村到户到人,推进中,实行专职化、专班化、专业化“一专到底”,包到人、包到户、包到位“一包到底”和工作实、过程实、结果实“一实到底”工作机制,落实包保责任,坚决杜绝和整治帮扶干部“名到人不到、人到心不到、心到力不到”的问题。强化督促检查工作,坚持“见人见事见思想”,建立行业督查、综合督查、领导督查“三位一体”长效督查机制,坚决纠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对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的坚决整治,对违法违纪现象坚决查处,确保脱贫攻坚政策落地见效。

第三篇:加大力度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加大力度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以重大扶贫工程和到村到户帮扶措施为抓手,以补短板为突破口,强化支撑保障体系,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集中力量攻关,万众一心克难,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第一,合理确定脱贫目标。党中央对2020年脱贫攻坚的目标已有明确规定,即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深度贫困地区也要实现这个目标。同时,我们要以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这个问题,即使到了2020年,深度贫困地区也不可能达到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我们今天的努力是要使这些地区的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使这些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实事求是,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吊高各方面胃口。

第二,加大投入支持力度。要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发挥金融资金的引导和协同作用。新增脱贫攻坚资金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项目主要布局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集中于深度贫困地区。各部门安排的惠民项目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深度贫困地区新增涉农资金要集中整合用于脱贫攻坚项目。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规模,增加金融投入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资本市场要注意对深度贫困地区的上市企业安排,保险机构要适当降低对深度贫困地区的保费收取标准。要增加建设用地对深度贫困地区支持力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深度贫困地区发展用地需要,允许深度贫困县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在省域范围内使用。通过各种举措,形成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强大投入合力。

第三,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分则力散,专则力全。”造成各地深度贫困的原因各不相同,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要从各地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就全国而言,下一步要重点解决深度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以及基本医疗有保障的问题。我在去年1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脱贫攻坚情况汇报时就提出,要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完善基础设施,打通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只要我们集中力量,找对路子,对居住在自然条件特别恶劣地区的群众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力度,对生态环境脆弱的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群众增加护林员等公益岗位,对因病致贫群众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就完全有能力啃下这些硬骨头。

第四,区域发展必须围绕精准扶贫发力。深度贫困地区的区域发展是精准扶贫的基础,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连片的贫困区要着力解决健全公共服务、建设基础设施、发展产业等问题,但必须明确,这样做是为了给贫困人口脱贫提供有利的发展环境,在深度贫困地区促进区域发展的措施必须围绕如何减贫来进行,真正为实施精准扶贫奠定良好基础。要防止以区域发展之名上项目、要资金,导致区域经济增长了、社会服务水平提高了,贫富差距反而拉大了。深度贫困地区要改善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发展贫困人口能够受益的产业,如特色农业、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和服务业等。交通建设项目要尽量做到向进村入户倾斜,水利工程项目要向贫困村和小型农业生产倾斜,生态保护项目要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制度要对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倾斜,等等。第五,加大各方帮扶力度。要加大东部地区和中央单位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帮扶支持,强化帮扶责任,“谁的孩子谁抱”。对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的对象在深度贫困地区的,要在资金、项目、人员方面增加力度。东部经济发达县结对帮扶西部贫困县“携手奔小康行动”和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行动”,都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国务院扶贫办要做好这方面的对接工作。要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帮助深度贫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献爱心活动,广泛宣传为脱贫攻坚作出突出贡献的典型事例,为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营造良好氛围。

第六,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我常讲,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智和志就是内力、内因。我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就讲“弱鸟先飞”,就是说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首先要有“飞”的意识和“先飞”的行动。没有内在动力,仅靠外部帮扶,帮扶再多,你不愿意“飞”,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现在,一些地方出现干部作用发挥有余、群众作用发挥不足现象,“干部干,群众看”、“干部着急,群众不急”。一些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要注重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注重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勤劳致富,勤俭持家。要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引导人们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强化家庭成员赡养、扶养老年人的责任意识,促进家庭老少和顺。一个健康向上的民族,就应该鼓励劳动、鼓励就业、鼓励靠自己的努力养活家庭,服务社会,贡献国家。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改变简单给钱、给物、给牛羊的做法,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不大包大揽,不包办代替,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第七,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要强化落地,吹糠见米,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解决深度贫困问题,加强组织领导是保证。党中央强调要增强“四个意识”,这不是一个口号,不是一句空话,要落实在行动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深度贫困地区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县级党委是全县脱贫攻坚的总指挥部,县委书记要统揽脱贫攻坚,统筹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我在这里再次重申,脱贫攻坚期内贫困县县级党政正职要保持稳定,对表现优秀的,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可提拔重用。希望在这个岗位上的同志不辱使命,把党交给的光荣任务全面完成好。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尤其要加强工作第一线的组织领导。打攻坚战的关键是人,这些年我们在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有的还增加了大学生村官。深度贫困是坚中之坚,打这样的仗,就要派最能打的人,各地要在这个问题上下大功夫。否则,有钱也不成事。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特别是要下决心解决软弱涣散基层班子的问题,发挥好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还要依法打击村霸黑恶势力,严防他们干扰基层政权运行。各级党政机关要积极向贫困地区选派干部,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让干部在脱贫攻坚中锻炼成长。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的基层干部非常辛苦。今年元旦我在新年贺词中专门问候他们,就是要发出一个信号,要求地方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关爱、关注他们。要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锻炼干部、选拔干部的重要平台。扶贫干部要真正沉下去,扑下身子到村里干,同群众一起干,不能蜻蜓点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神龙见首不见尾。这方面,各级党组织和组织部门要管好抓紧,确保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帮扶工作。第八,加强检查督查。打赢脱贫攻坚战绝非朝夕之功,不是轻轻松松冲一冲就能解决的。党中央没有硬性要求地方提前完成脱贫任务,更何况贫困问题错综复杂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计划不能脱离实际随意提前,扶贫标准不能随意降低,决不能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要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坚持脱贫攻坚报告和督查制度,加强督查问责,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严肃问责。要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对挪用乃至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必须坚决纠正、严肃处理。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我多次强调,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搞繁文缛节,不能做表面文章。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材料反映,一些地方为了做到精准识贫、精准扶贫,搞了一大堆表格要下面填写。一些基层干部忙于填写各类表格,加班加点,甚至没有时间进村入户调研办实事。还有一些表格需要贫困群众亲自填报,但表格设计太复杂,填写项目太多,而且有很多术语,农民也弄不清楚。这类问题要注意纠正,精准识贫、精准扶贫要坚持,但要讲究科学、讲究方法、讲究效率,把各方面信息集中起来,建立信息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各省区市要按照党中央要求,聚焦问题,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途径。工作力度不够的要加大力度,投入力度不够的要增加投入,解决问题的办法没找对的要尽快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研究对策,以确保到2020年省内深度贫困地区完成脱贫任务。

第四篇:申论: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阜阳分部

推荐阅读:阜阳公务员考试网 阜阳人事考试网

2018安徽三支一扶考试内容-申论范文: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

区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2018年3月30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了2017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考核情况汇报会议,会议强调,当前,脱贫攻坚面临的任务和挑战还十分艰巨,存在的突出问题仍然不少。一些地方贫困程度深、基础条件薄弱、公共服务不足,特殊困难群体脱贫难度大。因此,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当前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必须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首先,要突出产业扶贫,发展县域经济,夯实促进持续增收和稳定脱贫的产业基础。特困地区群众收入结构单

一、抗风险能力弱,遇到自然灾害、重大疾病等困难问题,脱贫难巩固更难、一边脱贫一边返贫的问题比较突出。从现实来看,促进特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必须着力在培育增收产业上下功夫。一要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扶持发展龙头企业,不断做大主导产业、做强县域经济,努力夯实支撑脱贫攻坚、带动群众增收的基础。二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厚植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林业经济、健康养生等绿色产业。三要因户施策发展增收产业,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畜牧养殖、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富民增收产业,支持发展农业合作社、贫困户入股分红、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模式,拓宽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的渠道。

更多资讯请关注阜阳中公教育官微|阜阳中公教育官网

中公教育

第五篇:原标题: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天津中公教育·tj.offcn

2018遴选策论文: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

攻坚

原标题: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2018年3月30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了2017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考核情况汇报会议,会议强调,当前,脱贫攻坚面临的任务和挑战还十分艰巨,存在的突出问题仍然不少。一些地方贫困程度深、基础条件薄弱、公共服务不足,特殊困难群体脱贫难度大。因此,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当前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必须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首先,要突出产业扶贫,发展县域经济,夯实促进持续增收和稳定脱贫的产业基础。特困地区群众收入结构单

一、抗风险能力弱,遇到自然灾害、重大疾病等困难问题,脱贫难巩固更难、一边脱贫一边返贫的问题比较突出。从现实来看,促进特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必须着力在培育增收产业上下功夫。一要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扶持发展龙头企业,不断做大主导产业、做强县域经济,努力夯实支撑脱贫攻坚、带动群众增收的基础。二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厚植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林业经济、健康养生等绿色产业。三要因户施策发展增收产业,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畜牧养殖、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富民增收产业,支持发展农业合作社、贫困户入股分红、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模式,拓宽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的渠道。

天津中公教育

天津中公教育·tj.offcn

其次,要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努力改善特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着力解决深度贫困地区发展的短板问题。一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继续加大贫困村农村道路、安全饮水、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的力度,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二要补齐教育发展短板,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长远的治本之策,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改善贫困村教育办学条件,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三要补齐基本医疗短板,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改善提升基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疗条件和医疗技术水平,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救助、临时救助等医疗保障措施,提高特困地区群众健康水平。四要强化社会保障兜底,稳步提高特困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水平,保障好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

再次,要强化精准施策,创新扶贫模式,提高脱贫攻坚的实效性。推进“绣花式”扶贫,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做到扶贫工作务实、脱贫结果真实、脱贫成效群众认可。重视推进扶贫方式创新,一些地区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的扶贫新模式,在促进群众增收脱贫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甘肃陇南电商扶贫、河北涞水县旅游扶贫、山东鄄城县“扶贫车间”等模式。这些扶贫模式创新,对特困地区脱贫攻坚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最后,要激发内生动力,加大国家扶持,增强脱贫攻坚的工作合力。一方面,要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深度贫困地区要坚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思想发动、政策宣传和教育引导,强化贫困群众的脱贫主体意识,引导他们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重视做好贫困群众的能力素质提升,加强教育文化、技能培训和文明新风建设,弘扬勤劳致富、勤俭节约、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提振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和脱贫致富的信心决心。另一方面,要加大国家层面的扶持力度,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集中优势兵力打好攻坚战,帮助深度贫困地区解决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短板问题。

天津中公教育

天津中公教育·tj.offcn

文/天津中公教育(tjoffcn)

天津中公教育

下载深入吕梁山区调研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大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深入吕梁山区调研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大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