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拿分专题最后一击:精准扶贫专题训练卷

时间:2019-05-13 23:4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高考地理拿分专题最后一击:精准扶贫专题训练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高考地理拿分专题最后一击:精准扶贫专题训练卷》。

第一篇:2018年高考地理拿分专题最后一击:精准扶贫专题训练卷

精准扶贫专题训练卷

作为2018年央视春晚分会场的贵州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当地分布着面积较广的稻作梯田(见图),梯田浸泡过冬,春季波光粼粼,稻鱼共生,金秋鱼肥稻香,景色怡人,当地在政府引导、企业帮扶下,形成了“稻—鱼—游”的生态产业模式,吸引着八方游客。据此回答1—2题。

1.形成该生态产业模式的主导因素有 A.气候和市场 C.土壤和市场

B.气候和水源 D.劳动力和交通

2.该案例给我国各地“精准扶贫”带来的启示是 A.发挥特色优势,加强产业融合 C.引进稻鱼模式,提高旅游收益 【答案】1.A 2.A 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每年玉米收获后,9月底—10月初戈壁滩成为天然晾晒场,使玉米种子在短时间内完全脱水干燥。

河西走廊及附近地区是贫困区之一,我国未来5年,“精准扶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我国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偏远山区,完善基础设施,找准发展方向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基础。

B.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扩大种植规模 D.加强政策扶持,发展绿色产品加工

(1)结合区域特点,分析河西走廊成为黄金地段的主要原因。(2)说明祁连山对区域绿洲形成的作用。

(3)说出戈壁滩成为种子天然晾晒场的优越自然条件。

(4)我国正在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说明其对河西走廊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5)简述贫困地区完善基础设施的方向以及对扶贫发挥的作用。

【答案】(1)连接东西的重要位置;河西走廊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有充足水源补给;绿洲相连,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等。

(2)祁连山海拔高,气温低,发育了众多的冰川;山地阻挡了水汽,形成山地降水;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河流,为绿洲的形成提供了水源条件;夏季汇聚的洪流携带泥沙在山前沉积,为绿洲的形成提供了土壤条件。(3)河西走廊降雨量小,气候干燥,光照充足;风力较大;戈壁滩平坦开阔;地表温度高(升温快);土质疏松干燥,透气性好。学科~网[来源:学,科,网](4)提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带动旅游、能源和农产品深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搭建对外贸易平台;提高城市化、工业化水平;增加收入等。

(5)方向:硬化路面(修建公路);完善供水(供电系统);覆盖通讯(网络系统)等。作用:利于物资和信息与外界沟通;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改善当地生活质量。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有关问题。

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目前种群数量约为8000多只。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际重要湿地之一,湿地山体由石灰岩、砂岩等组成,残余高原平缓,湿地低凹。该地冬寒夏凉,有众多四季汩汩的泉眼,1月泉水水温恒为6.0℃,是块没有污染、生态完美的净土,是全国重要的黑颈鹤之乡。黑颈鹤每年农历9月准时从青藏高原来大山包等地越冬,第二年3月飞回青藏高原(左图)。越冬期间约60%的时间在浅水区探啄食物,右图为大山包地区黑颈鹤粪便中植物部位片段的月份分布。

保护区所在的大山包乡,区域经济发展非常落后,2014年,政府开展高原湿地生态补偿项目,安排给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2000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1)依据材料,说明大山包湿地有利于黑颈鹤越冬的水文条件。

(2)据材料指出大山包越冬黑颈鹤的食物来源,并就此提出保护区需要采取的措施。(3)依据材料分析大气环流对黑颈鹤在青藏高原与大山包之间年内往返迁徙的影响。(4)指出国家在大山包地区实施环保扶贫的合理性。【答案】(1)条件:①冬季少雨,大面积湿地水位下降(有大面积浅水觅食区);②缓坡有众多泉眼汩汩(众多泉水区域可夜栖);③水源无生产及生活污染(水源水质优良)。

(2)来源:植物营养体(植物茎、块茎)。措施:①保护湿地高寒草甸植被(退耕还草);②黑颈鹤核心活动区移民搬迁(建立自然保护区);③保护区人工投放谷物、薯块;④耕作区麦类、薯类收获适当遗留。(任答两点)。(3)冬季:①受高空西风控制,青藏高原东南酷寒干燥,黑颈鹤难以生存;②受南支西风影响,滇东大山包区温和湿润,适宜黑颈鹤越冬;夏季:③受偏南气流影响,青藏高原东南温暖湿润,适宜黑颈鹤繁殖。

(4)合理性:①有利于全民参与环境保护;②有利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③有利于流域游联动发展(言之有理即可)。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兰考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50多年前,“夏秋水汪汪,冬春白茫茫,风起三尺沙,黄土埋庄稼”,自然灾害严重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在黄河古道种植泡桐防护林,基本根治了兰考地区的风沙、水涝和盐碱三大自然灾害。如今,通过持续绿化造林和积极推广“农桐间作”模式,使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兰考县泡桐有“一年一根杆,两年粗如碗,三年能锯板”之说,材质轻柔,结构均匀,不翘不裂不变形,耐蚀耐腐耐高湿,是制作家具、模型、乐器的上等材料,木制品出口东南亚及欧美市场。目前,兰考县围绕家居制造及木业加工,统筹推进家居制造及木业加工产业布局,打造品牌家居产业集聚地。与此同时,产业链条不断延长,木材交易市场、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年创效益20多亿元,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10万多人。下图为兰考县地理位置示意图。

(1)在兰考县以前多发的风沙、水涝、盐碱三大自然灾害中任选一种,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2)分析泡桐防护林在治理大自然灾害中的生态原理。(3)说明兰考县发展家居制造及木业加工的有利区位条件。(4)简述兰考县政府积极推广“农桐间作”模式的意义。

【答案】(1)水涝: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多水涝灾害。盐碱:春季气温回升快且多大风,蒸发量大;地势低洼,地下水水位较高,土壤中的盐分随着地下毛细管水上升,水分蒸发后,盐分积聚于土壤表层,造成土地盐碱化。风沙:地表多黄河沙质土壤,土质蔬松;植被覆盖率低;冬春季节气候干旱,多大风,易形成风沙天气。

(2)防护林可以降低风速,提高土壤湿度,起到防风固沙作用;拦截地表径流,涵养水源,减少水涝灾害;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地面蒸发,减轻土壤盐碱化,改良盐碱地。

(3)林木资源丰富;泡桐材质优良:劳动力丰富、廉价;交通使利;国内外市场广阔;土地租金低;政策支持;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完善等。

(4)改善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促进农林产品及加工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加快脱贫步伐。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不知火又称丑橘(下图)。每年3月开花,4月就挂果,次年2—3月成熟。喜肥沃酸性土壤,对水分要求高,不耐寒,忌渍。整个生长期橘农需要进行修剪、梳果、套装或覆膜、采摘等农事管理活动。不知火虽然外表丑陋,但口感好,维生素C含量极高,含糖量丰富,而且政府积极推广,深受市场欢迎,是近年来大城市最“火”的水果。位于湘西北武陵山脉东南侧的石门县蒙泉镇,决定以扶贫项目的方式引种不知火,计划将镇上的一万亩橘园采用栽种幼苗或嫁接的形式种植不知火,但对此项计划当地橘农的反响却并不积极。下图为不知火图片资料和石门县分布图。

(1)分析石门蒙泉镇引种不知火的自然条件。(2)说明不知火成为近年来最“火”水果的原因。

(3)分析石门县蒙泉镇橘农对不知火引种反响不积极的原因。

(4)请你为蒙泉镇引种不知火提三条可行性措施,促进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

【答案】(1)纬度低,全年气温较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多,气候湿润;位于武陵山脉东南侧,受冬季冷空气影响小,可以安全越冬;土壤呈酸性,适合不知火的生长。(答出3点即可)

(2)不知火生长期长,有机质积累丰富,口感好,含糖量高,品质优良;不知火晚熟,错开了其他柑橘的上市时间,市场需求大;当地政府大力宣传与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

(3)农村青壮年大部分外出务工,劳动力不足;橘农对不知火的种植经验缺乏,担心引种失败;橘农对市场需求波动的担忧。

(4)加大不知火种植技术投入,指导农民生产;加大市场的推广力度,提升知名度;加强农村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品流通;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

第二篇:2018年高考地理拿分专题最后一击:一带一路专题训练卷

一带一路专题训练卷

天然气经过超低温冷却,当温度下降到﹣161.5℃变成液体后,将其压缩储存在低温储存罐内,这就是液化天然气。亚马尔半岛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西北部,东临鄂毕湾(如下图),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在此合作兴建了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项目。预计到2019年,“北极气”将从这里输往中国。结合图文材料,完成1—3题。

1.亚马尔半岛环境独特,当地对降低液化天然气生产成本最有利的因素是 A.暖流流经 B.海运便利

C.冻土广布

D.气候严寒

2.“北极气”从俄罗斯输往我国,有关其最适宜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宜选用公路运输——机动灵活,装卸方便,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强 B.宜选用海洋运输——可利用北冰洋航线,但运费会随季节发生波动 C.宜选用内河航运——沿鄂毕河额尔齐斯河,输送至我国新疆境内 D.宜选用管道运输——气体不挥发,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 3.与诺维港相比,图中的天然气液化基地 ①夏至日的白昼更长 A.①② ②冬至日的日出更晚 ③自转的线速度更小 ④极昼期的时间更长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D 2.B 3.C 4.阅读材料和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大豆原产于中国,是食用油、蛋白食品和饲料蛋白原料。大豆喜温,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喜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大豆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广泛分布,东北为主产区,中国产大豆属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用型,目前国产大豆一半用于出口。大豆单产较低,生产100万吨大豆用地约与生产270万吨大米用地相当。2017年中国进口大豆累计9553万吨,其中来自巴西占比53%,来自美国占比34%,主要是用作食用油、豆饼、蛋白饲料生产原料。

大豆供应链体系包括农资供给、生产、收购及仓储、压榨、国内运输及出口等环节,巴西大豆供应链存在的问题较多,2018年3月16日首个中国企业参与巴西交通基础设施领域投建设项目——圣路易斯港正式奠基。该港属散杂货深水港,建成后主要运输粮食、油品、纸浆、化肥等货物 下面左图中国大豆供需缺口及对外依存度趋势图,右图为巴西大豆种植区及圣路易斯港区位图。

(1)从城市化角度,分析我国近几十年大豆消费量不断增长的原因。(2)结合我国的资源环境特征,说明我国大量进口大豆的合理性。(3)分析中巴合建圣路易斯港经济区对形成全球大豆产业链新格局的意义。

【答案】(1)原因:城市人口总量增加,消费群体扩大;产业升级居民收入提高,消费层次升级;畜牧业专门产业化,规模采购增强。

(2)合理性:我国人均耕地少;大豆优势产区面积小;本土大豆功能单一;大豆产业化程度低。

(3)巴西:利于降低大豆运输成本(海运运量大,价格低);利于提高大豆收购储运加工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利于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提高国际市场份额)。中国:分享农业全球供应链的红利(承包海外土地);巩固我国粮食基础安全(海外采购地多元化);优化全球经济治理秩序(输出我国农业过剩产能)。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盐度是指水中溶解物质质量与水质量的比值,阿萨勒盐湖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盐湖之一。阿萨勒盐湖位于非洲大陆东北部的吉布提境内(在阿法尔语中“吉布提”意为“沸腾的蒸锅”),是非洲大陆的最低点,世界第二低点,海拔﹣152m。盐湖四周是高耸的由岩浆岩组成的高山,高山多泉水。阿萨勒盐湖几乎全年无雨,却永无干枯之虞。目前,盐湖内的盐储量达20亿吨以上。2015年中国公司与吉布提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取得阿萨勒盐湖盐业资源开发50年特许经营权。随后,该公司修建湖区道路和盐业出口专用码头,雇佣当地上千工人,推动吉布提湖盐出口快速发展。

(1)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阿萨勒盐湖的形成过程。(2)分析我国公司在阿萨勒盐湖开采盐矿面临的不利条件。(3)简述中吉盐湖合作开发对吉布提的有利影响。

【答案】(1)阿萨勒地处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带,(2分)在地壳张裂过程中,伴随着断裂的发生,(2分)部分地壳上升,局部地壳下降,形成了洼地;(2分)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及隆起的地层阻断了阿萨勒洼地与塔朱拉湾之间的海水联系;(2分)地下有断裂裂隙与附近的海湾相通,海水通过地下裂隙进入洼地形成盐湖。(2分)(2)气候炎热干燥,水资源短缺,自然条件恶劣;位于断裂带,地壳运动活跃,不利于施工;地形封闭,交通不便。(6分)

(3)增加就业;增加税收;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湖盐出口,增加外汇收入。(6分,3点即可)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邦巴斯铜矿位于秘鲁南部,已查明铜资源储量超过1200万吨,服务年限超过20年,资源勘探潜力巨大,前景广阔。2014年我国W矿业集团与秘鲁政府达成协议,共同开采该国邦巴斯铜矿资源。为确保项目按计划建成投产,我国W矿业集团加强股东层面对项目的管控力度,同时依托经验丰富的海外团队负责项目现场工作,建立有效管控体系,中外团队协作配合,全面梳理建设路径,调整项目公司管理团队,推进社区搬迁和安置工作,实现了在未超工期、未超预算的情况下,顺利完成项目建设的目标。下图示意邦巴斯铜矿区及矿产资源分布。

(1)说明我国一些企业大规模进行海外矿产资源开发的原因。

(2)简述W矿业集团与秘鲁共同开采该国邦巴斯铜矿对秘鲁经济的影响。(3)从社会层面说明W矿业集团进行邦巴斯铜矿开采会遇到的主要困难。(4)说明邦巴斯铜矿开采过程应当注意的环境问题。

【答案】(1)我国经济发展快,对矿产资源需求量大;国内部分矿产资源短缺或品位低,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我国一些大企业资金充足、矿产开发的技术水平先进、海外管理经验丰富;世界经济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际资源合作开发环境较好。(2)促进当地铜矿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居民收入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增加;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国家外汇收入;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中秘两国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管理沟通困难;附近有居民居住,搬迁安置困难;两国政治关系及秘鲁国家政策等也会影响到该地矿产资源的开发。

(4)矿区尾渣合理堆放,避免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地表植被破坏后,及时进行植被覆盖,减轻水土流失;开矿废水达标排放,减轻水污染。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7月初,中国与俄罗斯开始开展北极航道开发和利用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所谓“冰上丝绸之路”,就是通过北冰洋向欧洲开辟的北极航道。俄罗斯邀请与中国合作共建的是东北航道,这条航道西起西北欧北部海域,东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是连接东北亚与西欧最短的海上航线。

2017年8月底,“天健”轮满载风电设备等货物从江苏连云港出发,穿越北极东北航道,成功抵达俄罗斯圣彼得堡,完成了这艘巨轮对“冰上丝绸之路”的首次探秘。早在2013年,中远航运的“永盛”轮则成功在东北航道实行商业性试航,驶上了从中国到欧洲的“便捷之旅”。下图是“永盛”号货轮成功首航北极东北航道路线图。

(1)“冰上丝绸之路”相对于传统航线有哪些优势?(2)为什么“冰上丝绸之路”直到最近才进行开发?(3)在开发“冰上丝绸之路”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答案】(1)它可以缩短航程,降低航运的耗油等成本。我国去往欧洲的传统航运线路,要途经东南亚、南亚和西亚等区域,这部分地区包含的种族、宗教和文化等问题极其复杂,恐怖主义、极端事件频频发生,海盗猖獗,不稳定因素极多,对航运安全有很大的威胁。相较之下,“冰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比较单一,主要经过俄罗斯北部地区,不稳定因素相对减少,航行安全程度较高。

(2)近些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使我北冰洋结冰期缩短(海冰减少);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使船只克服恶劣自然环境的能力增强。学科&网

(3)“冰上丝绸之路”沿线的自然环境恶劣,气候寒冷,大风天气较多,结冰期较长,冬季黑夜漫长,通航时间短。开发成本高,且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

第三篇:2014高考语文_古诗文阅读拿分题训练7

2014高考语文“拿分题”训练:古诗文阅读7

1.2011·贵港市统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卜算子

□ 南宋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1·南宁二中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未展芭蕉

□ 钱 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本诗突出的特点是连用了几个比喻,请任选一处分析其意蕴及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1·桂林中学期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 罗 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 诗中提到的锦江、绵州、绵谷都是四川的三个地名。诗题中的“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在罗隐离开锦江,经过绵州回到绵谷后,蔡氏兄弟还在锦江。

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偶除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1·甘肃华亭一中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

□ 潘 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这首词运用了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任选一种表现手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1·甘肃天水一中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①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 杜 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 ①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1·甘肃会宁统考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月陂

□ 程 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1·甘肃武威六中期中阅读下面的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盆 池

□ 韩 愈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

且待夜深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

小 池

□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下列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A.韩诗第二句“拍岸才添水数瓶”用夸张手法写盆池极小。

B.《盆池》的第三、四句写星月无法倒映于池中,从另一角度写出了池小。

C.《小池》诗中,泉曰“眼”,流曰“细”,“细流”前着一“惜”字,足见诗人情趣在于精细处。

D.读《小池》诗,联想“接天连叶无穷碧”诗句,同一诗人,笔法不同。

2简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情画意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说明《盆池》和《小池》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1·西北师大附中月考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 南宋辛弃疾

①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人言头上发,总向

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注】 ①“高人”,指叶衡,即叶丞相,南宋主战派人物,很有才干。

这首词上片画线句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处士卢岵山居

□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1请赏析颔联与颈联在写景上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写景的含意是什么?请对此加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注】 蕨拳,指蕨芽,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

1第一句中“欲动”二字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1.解析: 句中有比喻,两句构成对偶。关于感想,与花开花落有联系,言之成理即可。答案: ①对偶、比喻。②示例:花开花落终有时,“万物兴歇皆自然”;花开之际想花落,“劝君惜取少年时”。

2.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答题时先明确诗歌何处运用了比喻修辞,因为诗歌题目是“未展芭蕉”,而诗句并没有出现芭蕉这一意象,由此可知“芭蕉”是诗句中的“烛”“蜡”“芳心”“书札”的本体。回答其意蕴及表达效果时需要结合有关诗句,并紧扣比喻修辞的特点。

答案: 示例一:将未展芭蕉比作蜡烛。比喻非常新颖,点燃的蜡烛通常给人的感觉是红亮、温暖,这里却说未燃的蜡烛“冷”“绿”,“冷”使人感到那紧紧蜷缩的芭蕉上面似乎笼罩着一层早春的寒意;“绿”则给人美丽的联想。

示例二:把未展芭蕉比成芳心未展的少女。在料峭春寒中蜷缩着“芳心”的芭蕉,仿佛是一位含情脉脉的少女,由于被寒意袭人的环境所束缚,只能暂时把自己的情怀隐藏在心底。“怯”字不仅生动地描绘出未展芭蕉在早春寒意包围中蜷缩不舒的形状和柔弱轻盈的身姿,还把未展芭蕉宛若少女娇怯羞涩的神情出神入化地传达出来了。

示例三:将未展芭蕉比作未拆封的书札。未展芭蕉像是深藏着美好情愫的密封的少女书札,严守着内心的秘密。“会被东风暗拆看”,既准确地传达出大自然的微妙变化,又惟妙惟肖地写出了少女娇羞的情态,形神兼备,意味无穷。

3.答案: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白云,明明是诗人多情,沉醉于大自然的迷人景象,却说芳草像友人一样依依有情,似乎有意绊住马蹄,不让离去;美丽的云彩也像多情的友人一样殷勤挽留自己,有意把楼台层层遮掩,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寄托了对他们深深的怀念。

4.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题干中已经给出了手法,只需按图索骥即可。答案: 言之成理即可。如:a.情景交融。钓鱼舟三三两两,悠然闲散;自由自在,雪白的芦花,雪白的鹭鸟,泛舟垂钓,以高洁、闲雅的景物描写表现词人对西湖的热爱,以及急于归隐的情感。b.虚实结合。起首两句写作者念念不忘西湖,终日登楼怅想,结尾两句写收拾鱼竿,急欲归隐西湖,抒现实情,是实;中间写景部分则是转入回忆,描摹往昔的西湖美景,写昔日景,是虚。

5.解析: 这首诗写频频飞入草堂书斋里的燕子的情景。首句说茅斋的低矮狭窄,“熟知”,是就燕子而言的。连江上的燕子都非常熟悉这茅斋的低小,大概是更宜于筑巢吧!所以第二句接着说“故来频”。

三、四两句就细致地描写了燕子在室内的活动:筑巢衔泥点污了琴书不算,还要追捕飞虫甚至碰着了人。诗人以明白如话的口语,作了细腻生动的刻画,给人以逼真的实感。

答案: 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

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言之成理即可

6.答案: 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

7.解析:1等到夜深,明月走掉,再看我这小小的盆池里能够“涵泳”多少颗星星?这就是说虽小却能“涵泳”许多星星。

2先在脑中想象“蜻蜓立荷尖”的图画,再延伸开去,揣摩这幅画的意蕴。

3对比鉴赏。一个是从大处去写,“天影青青”“涵泳几多星”;一个从小处去写,抓细节“蜻蜓立荷”。

答案: 1B

2小荷、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立”,两物相依,将自然界的和谐美形容尽致,以自然界的无限生机照亮全诗。

3《盆池》取材小,而诗人从大处落墨,以小见大,用大字面写小景致。《小池》则刻画精细,小荷蜻蜓浓缩为“盆景”,大中见小。

8.解析:要联系词句内容具体说明艺术手法,答出“移情入景”或“化静为动”“拟人、比喻”等要点。

答案:画线句用了移情入景或化静为动,或拟人、比喻的手法,本是人望山,却说青山想要向叶丞相倾诉衷肠,如万马奔腾而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之连绵,并借此含蓄地表达对叶丞相的倾慕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的热切希望。

9.答案: 1颔联写一路所见,是近景。意境高古、清幽或“幽雅”。颈联写入望的远景。景象阔大、幽渺或“幽深”。

2这首诗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对卢岵处士山居景色的描写,反映卢岵生活的古朴和人品的高洁,以及作者的景慕之情。

10.答案: 1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蕨芽欲展未展的形状和充满生命活力的情态。2①这两句言浅意深,写作者荡舟缓行,细细观赏三百里青溪的优美风光,表现了作者陶醉其间的喜悦之情。②夹岸桃花不仅是青溪的实景,也是暗用《桃花源记》的典故,把家乡比作世外桃源的仙境,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第四篇:2018年6月2日 押高考地理热点03:精准扶贫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不知火又称丑橘(下图)。每年3月开花,4月就挂果,次年2—3月成熟。喜肥沃酸性土壤,对水分要求高,不耐寒,忌渍。整个生长期橘农需要进行修剪、梳果、套装或覆膜、采摘等农事管理活动。不知火虽然外表丑陋,但口感好,维生素C含量极高,含糖量丰富,而且政府积极推广,深受市场欢迎,是近年来大城市最“火”的水果。

位于湘西北武陵山脉东南侧的石门县蒙泉镇,决定以扶贫项目的方式引种不知火,计划将镇上的一万亩橘园采用栽种幼苗或嫁接的形式种植不知火,但对此项计划当地橘农的反响却并不积极。下图为不知火图片资料和石门县分布图。

(1)分析石门蒙泉镇引种不知火的自然条件。(2)说明不知火成为近年来最“火”水果的原因。

(3)分析石门县蒙泉镇橘农对不知火引种反响不积极的原因。

(4)请你为蒙泉镇引种不知火提三条可行性措施,促进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答案】(1)纬度低,全年气温较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多,气候湿润;位于武陵山脉东南侧,受冬季冷空气影响小,可以安全越冬;土壤呈酸性,适合不知火的生长。(答出3点即可)(2)不知火生长期长,有机质积累丰富,口感好,含糖量高,品质优良;不知火晚熟,错开了其他柑橘的

(3)农村青壮年大部分外出务工,劳动力不足;橘农对不知火的种植经验缺乏,担心引种失败;橘农对市场需求波动的担忧。

(4)加大不知火种植技术投入,指导农民生产;加大市场的推广力度,提升知名度;加强农村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品流通;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

(2)结合材料,不知火生长期长,有机质积累丰富,口感好,维生素C含量极高,含糖量高,品质优良。不知火晚熟,错开了其他柑橘的上市时间,市场需求大。当地政府大力宣传与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3)不知火的整个生长期,橘农需要进行修剪、梳果、套装或覆膜、采摘等农事管理活动。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青壮年大部分外出务工,农业劳动力不足。橘农对不知火的种植经验缺乏,担心引种失败。橘农对市场需求波动的担忧。学科~网

(4)加大不知火种植技术投入,指导农民生产,解决橘农经验不足问题。加大市场的推广力度,提升知名度,减轻橘农对市场波动的担忧。加强农村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品流通。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减轻农民压力。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我国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交通落后、对外联系不便的广大偏远、山区、农村地区,与此相关的地理试题涉及的知识有贫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资源特点、交通建设、工农业生产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方向等。如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36题以贫困县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脱贫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2016年北京卷考查交通对大别山区的影响。考生除了要识记课本相关知识,还要学会获取材料和图示信息。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兰考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50多年前,“夏秋水汪汪,冬春白茫茫,风起三尺沙,黄土埋庄稼”,自然

风沙、水涝和盐碱三大自然灾害。如今,通过持续绿化造林和积极推广“农桐间作”模式,使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兰考县泡桐有“一年一根杆,两年粗如碗,三年能锯板”之说,材质轻柔,结构均匀,不翘不裂不变形,耐蚀耐腐耐高湿,是制作家具、模型、乐器的上等材料,木制品出口东南亚及欧美市场。目前,兰考县围绕家居制造及木业加工,统筹推进家居制造及木业加工产业布局,打造品牌家居产业集聚地。与此同时,产业链条不断延长,木材交易市场、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年创效益20多亿元,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10万多人。下图为兰考县地理位置示意图。

(1)在兰考县以前多发的风沙、水涝、盐碱三大自然灾害中任选一种,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2)分析泡桐防护林在治理大自然灾害中的生态原理。(3)说明兰考县发展家居制造及木业加工的有利区位条件。(4)简述兰考县政府积极推广“农桐间作”模式的意义。

【答案】(1)水涝: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多水涝灾害。盐碱:春季气温回升快且多大风,蒸发量大;地势低洼,地下水水位较高,土壤中的盐分随着地下毛细管水上升,水分蒸发后,盐分积聚于土壤表层,造成土地盐碱化。风沙:地表多黄河沙质土壤,土质蔬松;植被覆盖率低;冬春季节气候干旱,多大风,易形成风沙天气。

(2)防护林可以降低风速,提高土壤湿度,起到防风固沙作用;拦截地表径流,涵养水源,减少水涝灾害;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地面蒸发,减轻土壤盐碱化,改良盐碱地。

(3)林木资源丰富;泡桐材质优良:劳动力丰富、廉价;交通使利;国内外市场广阔;土地租金低;政策

(4)改善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促进农林产品及加工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加快脱贫步伐。

(2)泡桐防护林在治理大自然灾害中的生态原理主要从泡桐树对水涝、风沙和盐碱化的影响角度分析。从 水涝看,主要突出其水循环方面的作用,而风沙主要从减小风速方面考虑。而盐碱化主要从蒸发方面分析。(3)兰考县发展家居制造及木业加的有利区位条件主要从工业区位因素包括原料、劳动力、市场、交通等角度考虑。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从林木资源丰富、泡桐材质优良、劳动力丰富廉价、交通使利、国内外市场广阔、土地租金低、政策支持、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完善等方面回答。学科%网

(4)兰考县政府积极推广“农桐间作”模式的意义要从发展该模式对社会效益(就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角度综合分析。改善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促进农林产品及加工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加快脱贫步伐等。

第五篇:2014高考语文“拿分题”训练:现代文3 Word版含答案

2014高考语文“拿分题”训练:散文阅读(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岁月河流上的码头

彭 程

一年的日子,是一条长长的河流,缓缓地、静静地淌。季节,便是河流上不同的河段。自春到夏,经秋涉冬,次第流淌。水上风光,四时各异。春天活泼骀荡,夏天喧嚣匆遽,秋天静谧澄澈,冬天白山黑水。

对于这一片古老的华夏土地,岁月借助一系列独特的民俗节日,呈现出自己的风貌。这样的日子,镶嵌在一年三百六十多天里,使得原本混沌迷离难以辨识的一片,显现出区域和轮廓,产生了节奏和韵律。日子不再是物理意义上单调、枯燥的数字,而变得生动、温暖,充满了情感和韵致。中国人的三大节日:春节、端午和中秋,我们已经耳熟能详。其他节日,一样有丰厚的内涵。

正月的背影刚刚遁去,煮元宵的香甜糯软尚在回味之中,便走近了又一个节日:二月二。“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这个时节,阳气萌发,气温升高,降雨增多,土地变得润泽松软,适宜播种。对于一个有着悠久农耕文明传统的国度,这个日子无疑是重要的。“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许多地方都把这一天当做龙的生日加以祭祀,期盼雨水丰沛。

蒲苇繁茂、草木飘香时,我们知道,已接近了被称为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或女儿节的日子。牛郎织女的传说,将农历七月七这天,装扮得温柔旖旎。这个晚上,未嫁的女儿家,要向织女乞求赐以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以及美满的姻缘。依稀记得童年的夏夜,在姑姑家院子的丝瓜架下,表姐和邻居的姐妹们指点着,高远晴朗的天穹上,横亘南北的白茫茫的银河两岸,哪是牵牛星,哪是织女星,一串轻轻的笑声。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吟诵着王维的诗句,菊花的清香在幻觉中徐徐飘拂过来,九九重阳节来临了。遥想故土山水佳胜之地,定是亲朋团聚,言笑晏晏,唯独自己天涯羁旅,孑然一身,能不黯然?亲情惘惘,系念依依。

继续泛舟漂流,渐渐木叶脱尽,霜雪时作,江天寥廓。然而尽管风景萧索,空气里却悄悄酝酿着一种欢欣,传递出一种暖意。腊八节,古代庆祝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驱逐瘟疫的祭祀仪式,在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欢快登场。腊八粥用多种粮食和果实熬制而成,鲜明生动地寓意了丰收。

清明节、中元节、冬至节„„古老的民俗节日,它们的起源,都和土地、和农耕时代的生活、和先民朴素的梦想有关。在形成和流传的过程中,又渐次衍生出更为丰富的内容,仿佛村口一棵百年的榕树,向四周伸展出众多气根和分枝,独木成材,遮蔽了周遭街巷。这些节日,内涵丰富,意味深长,在计量时间的功能之外,还负载了灵魂的喜悦和哀伤,蒙披了一层温润柔和的光辉,仿佛月光笼罩下的一切。四季递嬗,岁月轮回,它们在时间的缓缓流动中闪现,使大地上飘荡着渺远的诗意。

这样的日子的反复叠加,参与了一个种族、一种文化的构建。当它们千百年来,被这块土地上的一代代子民们,经由文字的或口头的方式代代传递,逐渐累积成为一种公共记忆时,便也是在铸造某种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基因,使人产生集体的身份认同和共同的历史归属感。这是一种不露声色的渗透,润物无声,在我们懵懂无知的童年,已经潜移默化地进入血脉,左右了我们的思维行动的方式和路径。真希望在习俗、风尚都日趋统一化和标准化的今天,每一片土地,每一个族群,都能够保持自己的某种特性,某种区别性的特征。

罗密欧手持玫瑰,在朱丽叶的窗下,用歌声呼唤心上人,固然深情款款;而张生、崔莺莺的绣帕题诗,暗诉倾慕,不也有着一份入骨的缠绵?正是这样独特的地方,让我们确立了自身存在的真实感。即使远离家国,臵身于不同肤色、语言的人群中,在某个特定的日子,对于赛龙舟、包粽子、饮雄黄酒的共同记忆和理解,都会让我们相视一笑,莫逆于心。

上元节、寒食节、灶神节„„泛舟在时光的河流上,每走过一段距离,船都要停靠一个景色别致的码头,加入一次风格独特的庆典。让旅人暂时憩息,心中贮满诗意的沉醉,对于天空和大地、山河和岁月、生活和命运,生发出种种感悟。船在水面上轻轻摇荡,人因此而感到从容、安适,感到一种和这条河流、这片土地的牢固的维系„„(选自

《散文选刊》,有删节)

1.根据文意,说说华夏民俗节日具有怎样“丰厚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众多的民俗节日中,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二月二”“七夕节”“重阳节”“腊八节”这四个节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岁月河流上的码头”这个标题非常精彩,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末尾借用罗密欧朱丽叶和张生崔莺莺的故事,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带伤的美丽

梁 衡

如让你欣赏一位带伤流血的美人,那是一种怎样的尴尬。40年后,当我重回内蒙古乌梁素海时,遇到的就是这种难堪。

乌梁素海在内蒙古河套地区东边的乌拉山下。40年前我大学刚毕业时曾在这里当记者。叫“海”,实际上是一个湖,当地人称湖为海子,乌梁素海是“红柳海”的意思。红柳是当地的一种耐沙、耐碱的野生灌木。单听这名字,就有几分原生态的味道。而且这“海”确实很大,历史上最大时有1 200多平方公里,是地球上同纬度的最大淡水湖。每当船行湖上时,我最喜欢看深不可测的碧绿碧绿的水面,看船尾激起的雪白浪花,还有贴着船帮游戏的鲤鱼。而黄昏降临,远处的乌拉山就会勾出一条暗黑色的曲线,如油画上见过的奔突的海岸,当时我真觉得这就是大海了。

那时,市场上物资供应还比较匮乏,城里人一年也尝不到几次鱼,但这海子边的人吃鱼就如吃米饭一样平常。赶上冬天凿开冰洞捕鱼,鱼闻声而来,密聚不散,插进一根木竿都不会倒。那时,每当外地人一来到河套,主人就说:“去看看我们的乌梁素海!”眼里放着亮光,脸上掩饰不住的骄傲。

这次我们真的又来看乌梁素海了。7月的阳光一片灿烂,我们乘一条小船驶入湖面,为了能更有效地翻动历史的篇章,主人还请了一些已退休的老“海民”,与我们同游同忆。船中间的小桌上摆着河套西瓜、葵花籽,还有油炸的小鱼,只有寸许来长。主人说,实在对不起,现在海子里最大的鱼,也不过如此了。我顿觉心情沉重。“40年前打鱼,是用麻绳结的大眼网。三斤以下的都不要,开着70吨的三桅大帆船进海子,一网10万斤,最多时年产500万吨。打上鱼就用这湖水直接煮,那才叫鲜呢。现在,这水你喝一口准拉肚子。”

海上泛轻舟,本来是件轻松惬意的事,可是今天我们却无论如何也轻松不起来。这应了李清照的那句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我们今天坐的船真的由过去的70吨三桅大船退化成像一只蚱蜢似的舴艋小舟。

河套灌区是我国三大自流灌区之一。黄河自宁夏一入内蒙古境,便开始滋润这800

里土地。经过总干、干、分干、支、斗、农、毛七级灌水渠道,流入田间,又再依次经总排干、排干等七级排水沟,将水退到乌梁素海,在这里沉淀缓冲后,再退入黄河。所以,这海子是河套平原的“肾”,首先起储水排水的作用。同时,又是河套的“肺”,它云蒸雾霭,吐纳水汽,调节气候。所以才有800里平原的旱涝保收,才有和北面乌拉山著名的国家级森林保护区的美景。但是,近几十年来人口增加,工厂增多,农田里化肥农药增施,而进入湖中的水量却急剧减少,水质下滑。你想,排进湖里的这些水是什么水啊?就是将800里平原浇了一遍的脏水。河套农田每年施用农药1 500万吨,化肥50万吨,进入乌梁素海的工业及生活污水3 500万吨,这些都要流到湖里来啊。所以,当地人说,乌梁素海已经由河套平原的肾和肺,退化为一个“尿盆子”了。

抚今追昔,虽清风拂面,还是拂不去心头的一怀愁绪,我便到后甲板散步。只见偌大的湖面上,用竹竿标出二三十米宽的一条水道,我们的这个“舴艋”小舟只能在两竿之间小心地穿行。原来,湖面的水深已由当年的平均40米,降为不足一米,要行船,就只好单挖一条行船沟。我再看船尾翻起的浪,已不是雪白的浪花,而是黄中带黑,像一条刚翻起的犁沟。半腐半活的水草,如一团团乱麻在水面上荡来荡去,再也找不见往日的碧绿,更不用说什么清澈见鱼了。乌海难道真的应了它的名字,成了乌黑的海、污浊的海?只有芦苇发疯似的长,重重叠叠,吞食着水面。老“海民”说,这不是好现象,典型的水质富营养化,草盛无鱼,恶性循环。

现在如果你不知内情,远眺水面,芦苇还是一样的绿,天空还是一样的蓝,水鸟还是一样的飞,猛一看好像无多变化。可有谁知道这乌梁素海内心的伤痛,她是林黛玉,两颊微红,弱不禁风,已经是一个病美人了,她是在强装笑颜,强支病体迎远客。我举目望去,远处的岸边有些红绿房子,泊了些小游船,在兜揽游客。船边地摊上叫卖着油炸小鱼,船上高声放着流行歌曲。不知为什么,我一下想起那句古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受伤的海子、焦渴的大地,我为你祈祷,祝你早日康复,找回昨日的美丽。

(选自2010年8月18日《人民日报》)

5.本文一开头就写了欣赏流血美人的尴尬,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而是黄中带黑,像一条刚翻起的犁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是在强装笑颜,强支病体迎远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联系上下文,请概括作者海上泛轻舟“却无论如何也轻松不起来”的原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最后一段说:“受伤的海子、焦渴的大地,我为你祈祷,祝你早日康复,找回昨日的美丽。”综观全文,请探究“焦渴”在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承载了人们对生产生活(人们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乡土亲情(思念亲人,传递亲情)、先辈和神灵(庆祝丰收,感谢上苍)的美好愿望;铸造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基因,产生集体的身份认同和共同的历史归属感。

2.①这四个节日分别代表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这四段文字照应第一段。②这四个季节最能代表具有农耕传统国度的人们的美好愿望,对丰收的渴望与喜悦,对爱情和亲情的追求。

3.①运用比喻,以“河流”喻岁月、“码头”喻民俗节日,人生就是在岁月河流上的“行舟”,生动形象,富有诗意,富于感染力;②用码头与河流紧密相依的关系,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民俗节日与我们的关系;③码头为岁月河流增加景致,民俗节日则为疲惫的人们提供心灵憩息与情感交流的场所。

4.第一问:①表现了作者对我们民族在悠久历史岁月中形成的独特的民俗节日的喜爱之情;②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愿望:希望在习俗、风尚都日趋统一化和标准化的今天,每一片土地,每一个族群,都能够保持自己的某种区别性的特征。第二问:采用对比手法,形象鲜明地突出了保持民俗节日独特性对我们(民族文化)自身的重要意义,照应了前文。

5.①开篇点题,奠定了全文惋惜、痛心的感情基调;②总领全文,为下文对乌梁素海今昔的强烈的对比作张本;③凸显主题,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内心强烈的思想情感。

6.(1)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乌梁素海水质恶化的程度。

(2)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生态严重恶化的乌梁素海仍被严重透支的现状。

7.①40年后的乌梁素海渔业资源枯竭;②40年后的乌梁素海水质恶化;③40年后的乌梁素海水量锐减,只能在沟中行驶舴艋舟。

8.①水量锐减的乌梁素海,变得越来越饥渴;②乌梁素海只是工业化进程中中国大地上生态环境的缩影,还有若干个“乌梁素海”处在饥渴的状态中;③造成乌梁素海的饥渴的,是人欲望的饥渴,隐含着作者期望日益浮躁的世人实现理性的回归。(意思对即可)

下载2018年高考地理拿分专题最后一击:精准扶贫专题训练卷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高考地理拿分专题最后一击:精准扶贫专题训练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