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生态文明建设 八大目标勾勒“绿色宁波”

时间:2019-05-13 23:04: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宁波生态文明建设 八大目标勾勒“绿色宁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宁波生态文明建设 八大目标勾勒“绿色宁波”》。

第一篇:宁波生态文明建设 八大目标勾勒“绿色宁波”

宁波生态文明建设 八大目标勾勒“绿色宁波”

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过去五年,宁波“绿色文明”的快车稳健前行: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基本实现,环境污染整治成效明显,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有了长足进展……

未来五年,宁波将迈向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期。然而大气环境质量下降明显,地表水功能达标率相对较低,污染增量继续扩大,环境保护压力持续加大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仍令人担心。

作为资源小市,宁波环境承载容量有限,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成为最直接带动力。

根据《宁波市加快建设生态文明行动纲要(2011-2015)》,宁波将通过五年努力,生态市建设深入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效明显。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低碳经济加快发展,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降低,土地、水资源利用效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2015年的宁波,将基本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与民生改善需求相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2015年的宁波,一幅山青水清、天蓝地绿的江南水乡图将呈现在众人面前。

素描:八大目标勾勒“绿色宁波”

作为资源小市,宁波不仅要补好工业文明的课,同时还要走好生态文明的路:即通过一批环境整治项目、新能源项目,催生以低碳技术运用为特点的生态环保产业,促进消耗资源环境的粗放型发展向有效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具体来说,生态城市建设有八大目标。

生态经济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4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比2010年提高20%;单位GDP水耗控制在36立方米/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15立方米/万元,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率系数达到0.58;全市原煤消耗量力争控制在“十一五”末水平,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80%,循环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主导农产品中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种植面积比重在50%以上。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完成国家下达指标;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完成国家下达指标;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09年降低15%,铁矿石烧结、炼钢、再生有色金属生产、废弃物焚烧等重点行业单位产量(处理量)二噁英排放强度比2008年消减10%。

环境质量较大提高。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大于70%;劣Ⅴ类水质比例控制在15%以内。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主要污染物日平均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9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小于56分贝。

污染防治严格控制。市区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县(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再生水回用率达到20%;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村达到7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于95%,其中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的村覆盖率大于97%;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重点企业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5%,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100%;重点工业污染源实现稳定达标排放,“飞行监测”达标率在85%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在97%以上;废旧放射源安全收贮率达到100%,确保辐射环境安全。

生态有效保护与修复。森林覆盖率达到50.5%,平原区域林木覆盖率在18%以上;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需治理与修复的废弃矿山治理率在98%以上,农村生态葬法覆盖率在98%以上;重要水域、海域生态环境、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修复和保护。

环境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环境在线监测监控系统有效运行,建成大气复合污染监控网络,形成省市县三级联网的现代化环境监控体系;环境监测、执法监察(环境应急)机构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环境污染突发事故预警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

生态文化逐渐普及。生态文明宣传普及率不断提高,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度和对环境质量的满意度不断提高;“绿色系列”创建覆盖面持续扩大,生态消费模式初步形成;生态文明试点和各类生态示范创建取得明显成效,8个以上的县(市)区创建成为省级以上生态县(市)区,3个县级市创建成为省级以上环保模范城市。

生态文明制度更加健全。进一步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要求、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综合考评机制;资源节约、环境保护领域的机制和制度政策创新积极推进,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环境保护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依法全面实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基本形成较为完备的地方环保法规体系。图景:十大行动构建“生态之城”

如何构建“生态之城”?有专家认为,天蓝地绿只是生态文明城市的一方面,但不是全部。生态文明之城第一是“育土”,保育国土资源,打造青山绿水、蓝天洁净的生态环境;第二是“养民”,养育四方百姓,建设善待自然、和谐文明的生态社会;第三是“致富”,造福百姓,发展结构优化、循环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第四是“弘文”,弘扬生态文明,倡导善待自然、和谐文明的生态文化。

未来五年,宁波将开展打造“生态之城”十大行动,即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绿色城镇、美丽乡村、清洁水源、清洁空气、清洁土壤、清洁海洋、森林宁波、绿色创建等,正好涵盖了上述四层意思。

节能减排行动

大力推动碳减排,发展低碳经济,以提升产业结构、节能降耗、优化能源结构、低碳消费、增加碳汇等领域为重点,到2015年,实现国家下达的“十二五”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指标。全面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耗,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确保实现国家下达的“十二五”单位GDP能耗控制指标和污染减排目标任务。

循环经济行动

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二五”期间,将建设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1个,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基地4个,市级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区域、企业10家。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业,着力培育和发展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入推进清洁生产。

绿色城镇行动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镇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和达标率。完善城镇生活垃圾处置体系,积极开展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强化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提升城镇绿化水平,努力打造绿色宜居城镇。到2015年,市本级及县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5平方米以上。

美丽乡村行动

大力发展农村生态产业,推进循环农业建设。推广普及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机制和垃圾分拣、减量化处理模式,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到2015年,农村垃圾集中收集的行政村覆盖率在97%以上,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在70%以上,卫生户厕农户达到总农户数的90%。推进农村环境连线成片综合整治,开展沿路、沿河、沿线、沿景区的环境综合整治。

清洁水源行动

加强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到2015年,农村安全饮用水覆盖率在95%以上,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在90%以上。加大城区内河综合整治。到2015年,中心城区核心区域内河水质总体达到Ⅳ类,城乡接合部内河水质基本达到Ⅴ类,实现城区内河“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清洁空气行动

严格实施煤耗总量控制和清洁能源替代战略。加强源头管理,控制全社会用煤总量。到2015年,全市原煤消耗量力争控制在“十一五”末水平。加快推进中心城区禁用高污染燃料。积极发展绿色交通物流。倡导绿色出行,推动公交车、出租车和港区集卡车等高频使用车辆逐步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严格防控扬尘污染,加强防治工业企业废气污染。

清洁土壤行动

积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到2015年,基本建成全市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强化土壤环境监测监控。加强固废污染防治,到2015年,建成较为完善的危险废物回收、利用和处置体系。加强辐射污染和放射源监管,确保废旧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的安全收贮。开展污染土壤修复试点示范,提高我市土壤污染防治的技术水平。

清洁海洋行动

加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严格控制入海污染物总量,突出抓好氮、磷及重金属等入海污染物减排。到2015年,近岸海域水质保持稳定。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和赤潮灾害预警能力建设,建立海洋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实施海洋生物资源、重要港湾及重点海域生态环境修复工程。

森林宁波行动

全面推进森林城市、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创建。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0.5%,平原区域林木覆盖率在18%以上。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大力实施森林碳汇工程,鼓励全社会造林增汇,探索开展“购车植树”环保公益性活动。

绿色创建行动

大力推进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到2015年,力争8个以上县(市)区创建为省级生态县(市)区,3个县级市全部创建成为省级以上环保模范城市。深化生态环境教育基地、保护母亲河号站、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医院、绿色家庭、绿色饭店、绿色商场等绿色系列创建活动。

第二篇:中共宁波市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

中共宁波市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力争把宁波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特作如下决定。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

1、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战略任务,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崭新格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构想的新发展。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作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是指导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贯彻中央、省委精神,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有利于我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国家级生态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市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建设生态文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产业发展与环境容量不够协调、环境状况与群众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宁波的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全市上下必须充分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以抓经济建设的决心和毅力,加快推进我市的生态文明建设。

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两创”总战略和“推进六大联动、实现六大提升”战略,坚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国家生态市建设为抓手,着力构建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社会体系,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力争早日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式、消费模式和文化氛围,在全社会形成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准则,着力把宁波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

到2015年,力争达到国家级生态市建设标准。

——结构优化、循环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基本形成。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全面完成“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任务,单位GDP水耗降到36立方米/万元以下,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超过95%,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为100%。——青山绿水、蓝天洁净的生态环境体系基本建成。全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保持在8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50.5%,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1平方米。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并逐步提高优质比重。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超过70%,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受保护区占国土面积达到17%。

——善待自然、和谐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基本建成。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承担生态文明建设责任,使社会各界都成为生态文明的促进者和建设者。深入开展国家级生态市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市)的比例达到60%以上,省级生态乡镇或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比例达到80%以上。全市中小学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达到100%。

——健康简朴、宜居宜业的生态社会体系基本建成。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达到85%。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3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96%。市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80%,实施生活污水处理的村达到70%。

到2020年,力争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基本实现人口规模、素质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人们的行为方式与自然客观规律相适应。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资源有限、环境无价的理念深入人心,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达,生态环境整体优化,污染物排放得到严格控制,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二、建设生态经济体系

4、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创新,加快构建低能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结合国家长三角区域规划对我市的产业发展定位,制定产业发展导则,提高产业准入的技术标准和环保标准,坚决制止“两高一资”项目建设。坚定不移走循环化、集群化、高技术化的发展路子,加快推进临港工业转型升级,做优做强临港经济。加快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制造业、海洋高技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和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形成服务型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积极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优先发展航运服务业,努力发展金融后台、离岸金融等金融服务业。重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扶持创意设计、数字内容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会展、科技信息、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休闲旅游、社区服务、体育健身、家政服务、老年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功能布局,全面推广节水、节肥、节能技术,推进农业功能区块建设和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建设绿色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全面推广绿色生产、绿色认证、绿色营销和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打造绿色生态农业品牌。到2015年,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总数达到300个,力争率先建成省现代农业示范市。

5、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制定完善节能减排约束、奖励政策,推广和普及节能降耗技术,确保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完成。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低小散、高耗能落后产业的整治、淘汰和提升工作。对电力、石化、钢铁等重点支撑产业,要按照国际一流的标准,实行环境准入,推进节能改造。全面推进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商贸等其他领域的节能工作,逐步开展对现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城乡新建民用建筑必须应用建筑节能标识,达到国家建筑节能标准。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推进光伏、太阳能集热、地源热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应用,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活动,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加快推动各类园区、企业开展生态化改造。深入推进污染物减排工作,加快污水处理厂等环境基础设施工程和电力、钢铁等行业的脱硫脱硝工程建设,强制高排放企业加大技改投入,降低主要污染物和特殊污染因子的排放量。研究开发碳捕获和碳固化技术,促进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加大对污染物排放执法检查和处罚力度,对违法违规排放特别是造成环境安全事件的行为,实施严厉处罚。

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展循环经济国家、省、市三级试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到2015年,创建市级循环经济示范区20个、示范企业50家,争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推进循环经济规模化发展,重点围绕石化、钢铁、能源等重大产业和核心资源,积极构建生态型临港工业产业链、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链、农产品加工循环产业链等,促使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过生产装置互联、原料产品互供、副产品集中统一使用,实现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综合利用和梯级利用。积极实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程,创新资源利用方式,逐步建立全社会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体系,大力倡导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模式,促进能源、水资源、土地、废弃物、海洋资源等的综合利用,提高全市生产要素集约利用水平。

三、建设生态环境体系

7、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确定不同地区的功能定位,实施生态环境分区、分类保护,加快推进生态屏障建设,重点加强四明山区域和杭州湾、象山港、三门湾、东钱湖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重点开展饮用水、河流、湖泊等水环境保护与建设,严格保护饮用水源,禁止从事污染水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推进“千里清水河道”工程,深入开展小流域综合整治,治理水土流失和农村河道污染。实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程,保护海洋岸线和滩涂资源,开展增殖放流,建设“海洋牧场”,严格控制污染物向海域排放,遏制近海海域生态环境恶化势头。深入推进“森林宁波”建设和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有计划地推进山区林相改造和宜林坡地的退耕还林,积极发展碳汇林业,大力发展生态公益林,2015年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400万亩。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监督落实矿产资源开采环保前置审批制度、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推进矿山自然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开展土地污染情况调查,加强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扩大商品有机肥使用面积,逐步改善土壤状况。重视地下水资源管理,规范地热采集,加强对地下水位和水质监测,防止出现严重地面沉降及地下水资源污染问题。加强外来有害入侵物种的防治和生物安全管理,强化野生动物保护,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8、加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全面推进清洁空气行动,开展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废气的专项整治。实施全社会用煤总量控制,确定工业原煤消耗上限,加强燃煤污染防治,减少煤烟型污染。加大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严格实施机动车排气监测和分类标准管理,建立机动车尾气治理的长效机制。加快建设疏港车辆专用通道。加强化工、冶炼、建材等废气排放污染严重行业的管理和整治,广泛开展餐饮油烟污染、有毒有害物质焚烧等综合治理。严格实施建筑施工规范,控制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污染。加强水环境污染防治,全面启动对Ⅴ类和劣Ⅴ类重点水功能区的整治工程,继续巩固姚江治理成效,深化以甬江流域为重点的市域内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深入开展城区截污纳管和城市生活污水治理,积极推进境外引水,全面改善城市内河水质。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继续推进危险废弃物、医疗废弃物、电子废弃物、污水处理污泥、生活垃圾、餐厨废弃物等有害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工作,提高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社会源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效率。严格实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和使用管理规定,妥善处置历史遗留的有毒、有害物质。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严格管理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娱乐餐饮业噪声、烟花爆竹燃放噪声,扩大低噪声路面和城区铁路、快速通道隔声屏障覆盖面。加强光热、辐射污染监管。

9、建立预警监管体系。建立完善生态安全监测系统,在生态敏感地区建立固定观测点,全天候实时监测生态质量变动状况,完善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网络,全面安装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和跟踪评价水平。建立完善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加快农村和海洋自动气象站建设,重点加强台风、暴雨、风暴潮、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和风险评估,完善赤潮、酸雨等环境污染事件、动植物疫病、地质灾害、森林灾害等预报预警系统,避免和减少各类灾害造成的损失。建立完善生态安全应急处置系统,强化信息网络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应对灾害性天气、突发环境事件和重大生物灾害的防控体系,提高生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四、建设生态文化体系

10、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加大对党员干部的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文明内容列入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范畴,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课程,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意识,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作为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发挥各类学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促进生态文化知识的持续传播。加强对企业、城乡社区等基层群众的生态文明教育和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大力培育生态文明道德,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方面入手,制定和实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规范,促进生态文明社会新风尚的形成。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少生优生等文明婚育观念,实现人口均衡发展,加快形成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格局。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力度,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秀典型,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人和事予以曝光,逐步形成善待资源环境光荣、滥用资源环境可耻的风气。

11、建设生态文化载体。充分发挥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美术馆、体育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传播生态文化的功能,使之成为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基地。加强生态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植物园、海洋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等建设和管理,使之成为承载生态文化的重要平台。保护和开发生态文化资源,在生态文化遗产丰富、保持较完整的区域,建设一批生态文化保护区,维护生态文化多样化。加强生态文化研究,形成一批生态文明研究成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思想支持。鼓励创作一批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弘扬生态文明正气的文艺作品,满足社会对生态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强公众的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

12、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开展国家级生态市和国家级、省级生态县(市)区创建,积极建设生态乡镇(街道)、生态村,落实创建责任制,形成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创建的崭新格局。制定完善符合市情的绿色创建办法,大力推动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等系列创建活动,形成人人自觉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积极组织开展“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中国水周”、“中国植树节”、“全国土地日”、“浙江生态日”等纪念活动,提高全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发展壮大生态文明志愿者队伍,广泛动员党员干部、大中小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形式多样的环保绿色活动。积极引导民间环保组织发展,发挥民间环保组织在环保宣传、环保监督等方面的作用。

五、建设生态社会体系

13、倡导绿色行为方式。在政府、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中大力倡导绿色行为、低碳生活理念,加快建立生态友好、绿色文明的饮食、出行和消费方式。推行绿色饮食方式,普及营养知识,引导民众形成合理的膳食结构,加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推行绿色出行方式,深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城乡居民选择公共交通、非机动车交通工具出行。加大公交车、出租车、集卡车等领域的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力度,加快充气充电等配套设施建设。推行绿色消费模式,完善公众消费绿色产品补贴政策,推广节水型器具、节能灯具和电器,全面推行无纸化办公,减少塑料袋、餐具等一次性物品和过度包装商品的使用,形成良好的绿色消费环境,抵制铺张浪费之风。大力弘扬文明的婚丧嫁娶风俗,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关注社会心理健康,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14、打造宜居宜业城市。健全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四级城镇体系,加快卫星城和城市综合体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构建宁波都市圈城际、市域城镇间及城市内部快速交通路网,形成区域同城效应。加强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交通、通讯和应急救援等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保障城市生命线完好畅通。加快老小区、城中村、菜市场整治与改造,改善市民居住环境。优化大型城市公共绿地布局,加强城区道路绿化、社区绿化和建筑绿化,完善管护机制,营造良好的城市绿化环境。加强就业创业培训及服务网络建设,改善就业创业环境,提高就业率和创业成功率。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强社会化便民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改进社区服务,形成安全舒心、便捷高效的生活与创业环境。

15、建设生态乡村。优化农村集中居住点布局,推进农村住房建设集中改造,加快空心村撤并,加快边远山区海岛、地质灾害点和库区生态移民步伐,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加快农村公路网络化建设、供水联网建设、电网改造、信息网络覆盖和商贸服务网络建设,方便农民生产生活和绿色消费。大力创建生态示范村,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农村。继续实施“百千工程”,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全面推进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建设,加强村庄与庭院绿化。完善农村垃圾收集处理体系,推广太阳能生物处理模式,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进一步做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减少农用化学品使用,努力消减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农作物秸秆和“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扶持发展生物质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利用项目。以治安、医疗、文化、健身和科技服务为重点,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化服务。

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

16、构建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建立健全生态论证机制,重大项目立项前、重要规划和重大政策制定前,实施专家咨询论证和公众参与环评机制,合理设置公众参与的内容、形式,提高社会团体和公众参与决策的程度,形成政府、专家与社会团体、公众相互配合的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决策透明度,实行政务公开化,完善信访、举报制度,发挥12369环境投诉电话的作用,畅通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渠道。加强决策实施的跟踪督查机制,利用各种途径听取公众意见,征求纠偏建议,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项目实施的跟踪监管。认真落实涉及生态问题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严格执行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确保重大决策的正确性。

17、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约束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提高资源要素的使用效率。建立和完善能够反映资源环境成本的价格和收费政策,实施阶梯水价、电价制度,进一步完善矿产、森林、水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污染排放的约束机制,制定完善节能减排保证金制度,对超过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单位和超过水气环境功能要求的区域,停批新增总量的新批项目。建立规范的排污权交易机制,强化排污费征收及监管,开展多种形式的排污权有偿出让及排污权交易试点。健全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制度,加大生态补偿力度,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态补偿标准,完善对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海洋自然保护区财政专项补助政策。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考评奖惩机制,根据各县(市)区考评指数优劣实施经济奖励或处罚。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绿色节能产品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目录。构建企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企业生态文明的社会责任。

18、强化科技与人才创新机制。大力支持生态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开发和研制,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的示范,加速科研成果的生产力转化。建立生态产业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环保科技产业基地,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推进生态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普及推广。积极开发、引进和推广应用各类绿色科技,对科技含量较高的生态产业项目和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绿色技术,予以享受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技术的有关优惠政策。加强生态环境资料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建立生态科技信息系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信息支持。建立市场化、有活力的人才培养引进配置机制。充分利用宁波现有的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技校,加快培养生态文明领域的各类人才。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急需人才、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大力引进在大气污染防治、海洋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科技人才,集聚一批高水平的生态科技专家和领军人才。进一步深化与长三角地区、国内先进省市和先进国家的合作,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与技术攻关。

19、建立严格的法治保障机制。抓紧研究制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性立法规划,通过废止、修订、新立等法律程序,进一步完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生态经济、人口生态等方面的地方法规和规章。编制宁波市生态文明建设纲要及专项规划,分解落实目标任务,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加强政策制定,从宁波实际出发,制定完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性配套政策,重点建立绿色信贷、绿色税收、绿色贸易等经济政策。进一步强化法规政策的约束力,严格实施象山港区域保护条例和余慈地区、四明山地区等发展规划,严格控制新建、扩建影响区域环境的各类项目,实现保护与开发的有机统一。加大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力度,强化环境监测结果的运用,充实基层环保执法力量,强化执法检查和监督管理,依法严肃查处各类环境违法和生态破坏行为。

七、加强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

20、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党委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各级人大要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工作,强化生态环保预决算审查监督,加强环保及生态建设执法检查和监督,依法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各级政府要认真编制相关规划,制定实施配套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强化行政执法,推进区域合作。各级政协要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团结动员各方面力量为生态文明建设献计出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政策、措施贯彻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市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代表人士和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要动员各自所代表和联系的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新局面。各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广泛持久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营造推进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21、明确任务,严格考核督查。各县(市)区和市级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委部署,根据工作职责,加快制定和实施“十二五”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和生态市建设专项行动方案,细化工作目标,拟订实施意见,把推进生态文明和生态市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机制,制订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指标,把生态文明建设与领导实绩考核相挂钩。对因行政不作为或作为不当,完不成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实行问责;对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生态环境事故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单位要定期发布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展成效状况及评价信息,接受全社会监督。

22、加大投入,强化资金保障。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投入机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向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倾斜力度。加强重点生态项目的资金保障,对涉及民生的重大公益性生态项目,由各级财政进行投入建设。强化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建立考评激励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投入的综合作用,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助、项目前期经费、政府投资股权收益适度让利等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绿色信贷产品,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倡导建立绿色碳基金,努力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资金保障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市委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扎实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宁波绿色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专题报告

宁波绿色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专题报告

浙江省宁波市紧紧围绕建设绿色都市农业强市目标,2017年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按照“优质高效、特色精品、绿色生态、美丽田园、产业融合、健康养生”要求,扎实推进绿色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抓住发展机遇、集中资源要素,着力做强国家和省级农业园区,做精市级农业园区,做优县级农业园区和主体自建园区,集中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大平台、新载体。

一、2017年绿色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基本情况

结合省“12188”工程和宁波实际,到2020年,全面完成宁波绿色都市农业示范区“152211”工程建设。建成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和生产生活生态统筹协调,规划布局美、产业融合深、主体活力强、绿色体系全、质量品牌优、农科结合紧、体制机制新、综合效益好的15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积极申报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且每个现代农业园区内至少包含1个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园;建成主导产业强、生态环境美、农耕文化深、农旅融合紧的20个特色农业强镇;建成规划编制科学、产业集聚度高、运行机制健全、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强、产业链比较完整、农业组织化程度高的20条年销售收入在5亿元以上的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建成产业特色明显、设施设备先进、绿色生态循环、洁化彩化美化的100个多彩农业美丽田园示范基地;建成产业基础实、功能拓展广、经营服务优、农旅结合深的100个现代农业庄园。同时,通过串点成线打造一批以全线景区化为目标,集休闲、观光、体验、运动、旅游于一体,精致出彩的精品农业风景线。结合绿色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打造田园综合体,把绿色都市农业示范区打造成优质产品的主产区、宜居城市的后花园和可持续发展的样板区。

2017年,慈溪市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入选第一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余姚市滨海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慈溪市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宁海县三门湾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象山县大塘港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等4个园区列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名单(包括6个可持续发展示范园);鄞州区横溪林特、水果特色农业强镇、鄞州区咸祥渔业特色农业强镇、余姚市临山葡萄特色农业强镇、慈溪市逍林果蔬特色农业强镇、象山县新桥枇杷、南美白对虾特色农业强镇、象山县定塘柑橘特色农业强镇等6个镇列入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创建名单;海曙区蔺草产业全产业链、余姚市渔业全产业链、宁海县茶叶产业全产业链、象山县柑橘产业全产业链等4条全产业链被认定为省级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至此,我市列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及特色农业强镇创建名单的分别为4个和10个,认定为省级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的有8条。开展多彩农业美丽田园示范基地及现代农业庄园认定备案,认定多彩农业美丽田园示范基地20个、现代农业庄园23个。

二、2017年主要工作

(一)出台文件,明确建设任务。按照《中共宁波市委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全面推进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 》(甬党发〔2017〕40号)要求,在全市开展绿色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2017年4月5日,宁波市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开展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的通知》(甬农产〔2017〕1号);9月28日,市政府办公厅对《宁波都市农业示范区创建导则(试行)》征求各区县(市)政府、市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意见;12月代拟起草《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绿色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的通知》,明确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及保障措施。

(二)深入调研,落实工程计划。召开绿色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座谈会,分类开展建设计划调研,布局“152211”工程建设。各地上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计划16个(包括可持续发展示范园25个)、特色农业强镇建设计划27个、全产业链建设计划20条、多彩农业美丽田园示范基地建设计划105个、现代农业庄园建设计划127个、精品农业风景线建设计划32条。

(三)加强协调,推进工程建设。一是做好上下对接协调。积极申报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业强镇和农业全产业链,做好申报指导工作,2017年列入创建名单分别为4个、6个和4条,占全省比例分别为 17%、23%和25%,位列全省第一 ;二是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召开申报创建方案评审会议,做好申报推荐工作;三是落实专项补助资金下拨,2017年市财政预拨给区县市专项补助资金6000万元。

(四)加大集聚,促进招商引资。按照做强国家级、省级园区,做精市级园区,做优县级园区和主体自建园区要求,着力打造绿色都市农业发展大平台,以大平台推进大集聚,大力开展农业领域招商引资。引进有实力、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有情怀的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做大品牌、创新科技、强化服务,集聚要素、集约规模,提升产业,增加效益。如慈溪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进正大集团、中集集团、美国爱科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2017年正大-爱科合作计划投资6亿元的畜禽养殖机械制造项目已明确落地;宁海县三门湾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着力推进宁波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和蓝城集团拟投资50亿元的万亩农业复合文旅小镇项目落地,预计于2018年“5.19”旅游节签约;象山县大塘港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着力推进东方仙子(宁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12亿元的新桥田园综合体项目,项目已完成地块政策处理并基本落地。

三、目前存在主要问题

目前,推进绿色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市委市政府层面相关政策意见尚未出台,扶持绿色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政策还不够明确,创建导则还未能下发;二是设施农用地问题制约了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推进绿色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的瓶颈。

四、下步工作措施及建议

为贯彻实施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绿色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进度,顺利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实现我市绿色都市农业强市目标,提出如下工作措施及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工作机构。充分发挥市、县两级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及其办公室的牵头协调作用,以及相关成员单位的职能优势,协同推进绿色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鉴于市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成人员上次调整时间是2012年6月(甬政办发〔2012年〕118号),目前,市政府分管领导已进行调整,部门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也基本进行了调整,建议再次调整市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成人员,同时增加市国土局、市旅游局为成员单位。

(二)明确扶持政策,下发创建导则。在市委、市政府拟制定出台的关于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意见中进一步明确绿色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目标任务及相关扶持政策,以便及时下发分类创建导则,指导推进绿色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同时,积极研究探索相关配套政策,尤其要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差别化落实设施农业用地政策,并在金融、保险方面提供创新服务,提高要素保障水平。

(三)做好统筹规划,编制实施方案。指导各区县(市)按照产业融合、农业与农村、生产与生活、生态融合及城乡融合发展要求,依托当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等,根据相关建设条件和标准,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推动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多规合一,优化示范区产业、空间、功能布局;编制绿色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四)下达任务清单、制定绩效目标。围绕绿色都市农业示范区“152211”工程建设总体目标及工作任务,按照“大专项+任务清单”要求,及时下达建设任务清单、绩效目标和专项资金。加强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完善动态管理,推动绿色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财政扶持资金有效规范使用。

第四篇: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部署,要求全党全国人民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求我们在思想上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中更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思想上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如此重要的地位加以强调,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这是对人类文明发展潮流的积极顺应。工业文明带来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路径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带来严重的生态危机。面对这种局面,老牌工业化国家在反思和改进,新兴工业化国家在警醒和改变,纷纷谋求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局限的途径和办法,致力于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转型,是一种时代潮流。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大势,积极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不仅是我国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维护世界生态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需要;不仅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而且必将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这是对我国新时期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发达国家200多年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人与自然不能和谐相处等问题在我国集中凸显。为应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党进行了坚持不懈且卓有成效的探索。党的十六大以后提出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深刻阐述,强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崭新成果,必将进一步增强全民生态危机意识,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妥善解决既要生产发展又要生态良好的现实难题,进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这是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产品需求的及时回应。当前,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生存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诉求呈现从“求温饱”到“盼环保”、从“谋生计”到“要生态”的变化趋势,要求提供清洁空气、洁净饮水、优美环境等优质生态产品的愿望越来越迫切。我们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党,理应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党的十八大报告专题阐述和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诉求的及时回应,必将更好地实现、维护、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

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重大升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涵逐步丰富。党的十八大报告反映时代进步要求、顺应全国人民共同愿望,进一步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一位”,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在实践中更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及千秋;关系全局,任务艰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党全社会统一意志、共同努力,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少讲空话、多干实事。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近一段,贵阳市按照党的十八大的有关要求和部署,把创新体制机制摆在突出位置,重组市环保局、林业局、园林局,划转相关部门职能,组建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强化对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领导工作,力争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优化开发格局。国土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空间载体和构成要素,支撑各行各业,影响子孙后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合理开发,优化格局。贵阳市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严格落实已经划定的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功能定位,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把贵阳山多、林多、湿地多的生态优势进一步凸显出来;按照疏老城、建新城的思路,依托城市骨干路网,加快建设二环四路城市带,积极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推广绿色建筑、建设低碳社区,多建湿地、公园,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城市示范带。

发展绿色经济。绿色经济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附加值高、生产集约的特点,发展绿色经济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贵阳市将围绕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的目标,大力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把绿色经济理念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吃干榨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生态工业、信息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深入挖掘贵阳气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会展、物流等绿色服务业以及生态农业。

保护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贵阳市将充分发挥环保法庭、生态保护检察局、生态保护公安分局等的作用,坚决查处破坏生态环境的案件;切实抓好以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的“治水”工程、以保护两条环城林带为重点的“护林”工程、以治理重大污染源和汽车尾气为重点的“净气”工程、以矿山生态修复为重点的“保土”工程,积极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新路子。

弘扬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精神动力,弘扬生态文化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贵阳市将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广泛宣传生态知识、生态理念,深化干部群众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和理解,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生态文化的良好氛围;办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打造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实践的国际性会议品牌;修订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学生读本、市民读本、干部读本,在党政机关、学校等单位以及社区、村寨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使广大市民生态文明意识更加牢固、践行低碳生活方式更加自觉。

完善制度安排。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贵阳市将抓紧制定《贵阳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加快修订《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积极完善《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目标绩效考核办法(试行)》,同时加强生态补偿、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的执行力度和监督检查,更好地调动各级各部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第五篇: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演讲稿(模版)

学习十八大第六部分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十八大报告在第二部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中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的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严峻形势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强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即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资源约束趋紧,二是环境污染严重,三是生态系统退化。

思想理念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理念,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我们要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

本质特征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特征,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由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但要做好其本身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更重要的是要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从而形成五大建设,又要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观点、方法。

政策方针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方针,十八大报告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途径方式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方式,十八大报告强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重要目标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十八大报告第三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指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强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战略任务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提出了优、节、保、建四大战略任务。

一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1] 三是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1]

四是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根本目的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下载宁波生态文明建设 八大目标勾勒“绿色宁波”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宁波生态文明建设 八大目标勾勒“绿色宁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宁波构筑现代都市2015年目标

    宁波构筑现代都市2015年目标:中心城区面积达300平方公里 宁波制定《宁波市加快构筑现代都市行动纲要2011-2015)》投资约1.2万亿 加快建设50个重点功能区块、100个重大基础设......

    宁波团市委作风建设文件

    关于开展团干部作风提升“千、百、十”行动的实施方案 按照团市委《关于开展全市共青团“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决定在全市共......

    倡导生态文明_建设绿色家园

    倡导生态文明 建设绿色家园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

    倡导生态文明_建设绿色家园

    倡导生态文明 建设绿色家园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校园

    倡导生态文明 建设绿色校园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球......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草木葱茏,绿树......

    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

    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 双峰八中初中部 74班 朱璐 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星球,她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但近几年来,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惨遭威胁,保护环境已经迫在眉睫。 当我走在......

    建设绿色校园倡导生态文明

    建设绿色校园倡导特色发展——金桥小学 “绿色学校创建”巩固提高工作汇报材料金桥小学小学现有学生303人,教职工15人,学校占地面积 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