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桦2011年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时间:2019-05-14 00:46: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陈桦2011年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陈桦2011年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第一篇:陈桦2011年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陈桦 2011年2月13日

同志们:

这次教育工作会议是在推进福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省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了会议,孙春兰书记、黄小晶省长和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作了重要讲话,为未来10年我省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各设区市、平潭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大会发言。会议期间,大家认真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孙书记、黄省长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增强了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大家一致认为,会议的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是我省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会议确定了建设教育强省的目标任务,令人鼓舞,必将对加快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大家一致表示,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攻坚克难,奋发有为,把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好,努力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再强调四点意见。

一、进一步坚定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信心

改革开放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坚定不移地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教育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跨越。“十一五”期间,全省教育改革发展在以往的基础上又迈上了新台阶。一是建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过去五年,我们着力提高教育覆盖面和普及水平,每万人口在园幼儿数连续位居全国第2位,覆盖全省人口83%的地区实现“双高普九”目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22个百分点,达到83.4%,基本完成高校布局调整和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建设任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每万人口普通高校在校生数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高考录取率达到了80%,建成了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国民教育体系。颁布了《福建省终身教育条例》,学习型组织建设、社区教育多形式开展,继续教育、老年教育蓬勃发展,奠定了终身教育体系的良好基础。主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9.38年,增加116年,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

二是教育公平迈上新台阶。率先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免费,建立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完整的助学体系,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中职学生实施生活费补助、推行“免费营养早餐工程”,免除中职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88%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位居全国前列,建立了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各类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得到有力保障。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和农村寄宿制学校等工程,全面消除中小学D级校舍危房。

三是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稳步推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重视和培养。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了50个职教集团,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得到加强,新增博士点78个、硕士点324个,国家重点学科达42个,实施省部共建厦门大学、华侨大学。5年来高校科研经费增长1.3倍,高校已经成为我省重大科研项目的主要承担者,重大科技成果的主要贡献者,科技创新平台的主要依托者,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与聚集的主要基地和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提供者。

四是教育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全省财政性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连续九年居全国首位,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从2001年95.:21亿元增加到2009年325.57亿元,其中省本级年初预算安排教育支出从2001年7.88亿元增加到2009年23.07亿元,全省地方教育投入年均增长17.1%。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建立“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表彰制度,率先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提高到城市学校水平。教师队伍数量和素质不断改善,初步形成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相对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

五是闽台教育合作交流拓展新领域。加快两岸教育合作实验园区、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两岸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基地的建设。全面实施闽台高校联合培养职教人才项目,率先选派高校学生赴台湾高校学习,扩大对台招生,累计近4000名台生来闽高校就读。

五年来,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就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五年的实践说明,教育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需求,加强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为加快转变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必须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要求和期待,着眼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提供更多、更好、更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必须立足改革突破促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通过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实施,通过改革推进结构调整,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必须夯实校园安定稳定基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创建学校安全工作长效机制,持续维护教育系统的和谐稳定。这些经验我们要倍加珍惜和自觉运用。

二、切实把教育规划纲要落到实处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对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执行力,把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切实增强优先发展教育责任感。孙书记、黄省长的重要讲话对优先发展教育的重大意义作了深刻阐述,突出强调了教育的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民生性。教育规划纲要对未来10年教育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集中反映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内在要求;集中反映了适应人民群众“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新期盼,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改革创新,建设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的纲领性文件。各地各部门要深入学习孙书记、黄省长的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全面领会和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上来,增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紧迫感使命感,担负起培养下一代、推动教育实现新跨越的责任。

二是科学制定本地教育规划纲要。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任务是党委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承诺。各级政府是组织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责任主体。市、县及各高校要立足本地本校实际,广泛深入调研,抓紧制定本地本校教育规划纲要,力争5月底前完成。省直有关部门要围绕规划纲要实施,按照职责分工出台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配套文件和实施细则。各地教育规划纲要要与省里纲要相衔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省教育、发改、财政等部门要将主要指标分解落实到各设区市和相关部门,加快制定对规划纲要完成情况的评价考核体系及具体方法;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实现省里制定的具体目标,力争到2015年一些主要指标进入全国前列。各地要把规划纲要编制过程作为广纳群言、广集众智的过程,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把满足人民群众愿望与遵循教育规律相结合;把立足本地实际与借鉴省内外有益经验相结合。科学谋划教育改革发展要处理好优先发展和服务全局的关系,注重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的服务能力;处理好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的关系,注重在内涵建设上下功夫;处理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注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是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要紧紧围绕解决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难点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突出重点,寻求突破,力争取得实效。各地由于历史等各方面原因,教育发展水平很不平衡,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不一,要结合本地实际,确定近期重点突破的工作。比如一些地方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些地方职业教育还十分薄弱,要针对突出问题、薄弱环节,采取打战役的方式,有路线图时间表,有部署有检查,集中精力和财力,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成效,取信于民。

四是建立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制度。要将规划纲要的落实情况纳入对各地班子科学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教育统计,加强对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教育部门将组织对约束性指标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并向省政府提交规划实施年度进展情况报告,省里将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对教育惠民政策、办实事项目要加强绩效考核,建立问责制度和定期通报进度,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要盯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三、抓好教育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今明两年是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时期,根据中央部署,结合我省实际,教育规划纲要确定了本届政府组织实施10个重大项目,启动10项改革试点。10个重大项目以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重点,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些项目的完成将有力地推动我省教育基础能力上一个新台阶。10个改革试点涉及教育体制、教育观念等一系列问题,这些改革势在必行,早抓早主动,早抓才能增强教育发展活力,保持教育发展的强劲势头。

一是组织实施好10个重大项目。这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突破点,要加大推进力度,确保2012年底取得初步成效。要抓紧出台重大项目实施方案,各地要围绕10个项目摸清底数,精心谋划,省教育、发改、建设等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力争3月底前全面完成方案制定工作。

10个项目中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含校安工程)、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特殊教育提升工程、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等涉及大量建设任务,资金投入大,要切实把重大项目建设成优质工程、阳光工程、民生工程。教育项目点多面广,相对其他重点项目资金量比较小,如校安工程总投资156亿,项目13000多个。因此,加强组织管理十分重要。从校安工程质量检查和审计情况看,必须坚持“八统一”推进教育项目建设。即统一管理、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办理工程前期工作、统一招标、统一调度学校周转安置房、统一调度资金、统一监督、统一验收。要进一步强化县级政府责任,加强统筹,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管理到位。今后不仅要检查通报项目进度,更要加强对项目质量检查,对项目管理体制的检查,并将检查情况与项目资金安排挂钩。各地要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学校布局规划,确保农村教育资源合理分布,中学可适当向县城集中,小学3年级以下不搞寄宿制,要保留必要的教学点,不能简单地从节约资金、提高质量角度撤并学校,既造成学生上学不便,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对农村闲置校舍各地要摸清情况,省直有关部门要尽快出台指导意见,确保农村闲置校舍优先用于教育,但不局限于教育,也可办老人院等。总之,要把这些资源利用好,为当地群众谋利益。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行动计划、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社区教育行动计划、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以及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扩大教育开放等项目关系民生、关系教育发展,各地要在总体方案指导下积极行动起来,研究本地区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落实工作力量和经费,在抓重点抓典型抓推动上下功夫,在解决难题上动真格、出实招。省里将及时总结推广各地的经验做法,通报工作进度,形成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热潮。

二是积极推进教育改革试点。按照统一部署、试点先行的要求,10项改革试点要力争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取得突破。列入国家的六个改革试点方案已初步拟定,要进一步深化,增强改革创新内容,增强可操作性,并尽快启动实施。省里也将抓一批改革试点,会上已下发方案征求大家意见了,各市要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形成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共同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的局面。这里我着重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和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讲一点看法。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公益性和普及性的特点,是重要的公共服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各级政府要切实落实法定责任,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资源配置等方面体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厦门市要先行先试,率先实现市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他设区市要分别确定2个县(市、区)作为县域内均衡发展试点单位。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1)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抓手。各地要按照“2015年前基本配齐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基本完成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制定分年度推进计划,落实经费保障,加强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实验室、功能室、图书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努力实现“班班通”和“堂堂用”,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3)保障各类人群平等接受教育。目前我省已有88%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学,享受与城市学生同等待遇,当前要重点解决好其他12%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对由教育部门统筹安排进入民办学校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省级财政将按省定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予以补助,不足部分由所在地财政承担,让每一个孩子切实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的阳光。要加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服务和管理,积极完善其在就学地参加中考和中招录取办法。切实关心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认真做好特殊教育向高中和幼儿阶段的“两头延伸”,推进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积极探索自闭症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扶持力度。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当前,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各设区市要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组织制定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加强对职业教育学校布局、专业设置的统筹,强化资源整合及综合利用,力争中等职业学校均达到国家规定的设置标准,打造若干所高水平的“龙头”职业学校,办好县级职教中心。各市要确定2个县(市、区)开展职业教育改革试点。泉州市、晋江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工作要力争走在全省前列。

(1)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11年秋季开始对中职学校一年级学生免除学费,2014年全面实行中职教育免学费制度。出台这项政策主要考虑,我省每年还有一定比例的初中毕业生未能升入高中阶段学习,这些没有达到就业年龄的15岁左右少年闲散在家,既没有一定的技能,给未来的就业和生活造成困难;又缺乏一定的管理,给家庭、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市、县(区)政府要充分认识到这项政策的重要性,不折不扣地加以落实,像当年抓“普九”一样,抓好初中毕业生免费接受中职教育工作。各地要认真落实《关于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健全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合力,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政策保障体系。

(2)强化校企合作。各设区市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推进职业教育集团的实质性运作,组织职教集团内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多形式合作办学;推动校企深度合作,落实学生实习、教师实践、实训基地共建、就业推荐和企业员工培训、技术改造升级等合作项目,实行招生与招工、学校与车间、教师与师傅三结合,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人才培养与与企业用工需求对接。要加快实训基地建设。今年各设区市重点建设3—5个区域综合性或特色专业公共实训基地,省直有关部门重点建设10个行业公共实训基地。要支持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共建的方式,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场所建设,有条件学校可建设“校中厂”或生产车间,使实践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更加贴近生产和服务一线实际,进一步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3)探索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要增强开放性和灵活性,不断完善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教体系。一要着力推进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融会贯通。各级政府及教育、劳动部门要统筹教育和职业培训资源,推动企业与学校共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中心,职业院校要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成为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心、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和应用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要积极推动职业院校到工业园区办分校或办班,为在职职工提供便捷的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把这项工作作为提高职业教育普及率的重要措施来抓。二要着力推进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融会贯通。在工艺美术、学前教育、药学等专业领域抓好一批“五年制”职业教育改革试点,积极促进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教材内容等方面有效衔接和沟通,形成自下而上培养目标逐级递进、教育内容顺畅衔接、入学形式开放灵活、质量保障科学严谨的职业教育体系。最近北京市提出实行职业教育分级制度,要密切跟踪,积极借鉴其成功的做法。三要着力推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会贯通。各级各类学校要重视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教育,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内容,发展中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鼓励职业院校向普通学校开放课程、实训基地和师资,为普通高中在校生提供职业教育。

四、着力提高教育保障水平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必须强化保障,从领导力量、资金投入、队伍建设等方面为纲要的实施创造条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育和有关部门各负其责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党委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制度,及时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地要相应成立由市长担任组长的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编制领导小组和由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的教育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规划纲要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力度。今年民生战役中教育办实事项目比较多,资金量大,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项目进度和工程质量,对工程进度滞后的要加大协调力度,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加强资金管理和审计督查,切实用好教育惠民资金。

二是强化财力保障。虽然我省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连续九年居全国第一位,但按教育规模算,生均教育经费在各省市中仍属中等。部分市、县(区)政府未切实落实教育投入的法定增长,去年仍有12个市、县(市本级、区、市)预算内教育经费增长幅度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有少数县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出现负增长;有4个县普通中职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低于省定生均综合定额拨款最低标准。此外,教育经费的统筹管理水平还不高,资金投入分散或重复投入现象时有发生,使有限教育专项资金难以发挥最大效益。各地要切实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切实做到法定增长,确保地方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不低于省核定的比例。落实好调整提高教育费附加征收水平的政策,切实落实好土地出让金收入10%用于农村教育的规定。要科学安排资金,优先保障教育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的顺利实施;及时调整提高生均经费拨款标准,使全省各类教育预算内生均经费支出水平逐步达到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最近,财政部下文要求2012年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必须达到1.2万元,并与中央对地方教育转移支付挂钩,目前一些地方高校离这个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各市务必确保提高本科高校生均拨款,哪一个设区市没做到,中央倒扣的教育转移支付资金就由这个设区市承担。各地要进一步完善捐资助学相关政策,鼓励和发动华侨捐资兴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教育事业。

三是优化教师队伍。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更加重要位置,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各级各类学校要大力培育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肃校纪、规范校风;树立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切实将“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作·为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用好用活省里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抓紧做好幼儿园教师和农村紧缺学科教师的培养补充工作。要进一步鼓励教师到农村从教,各地要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将长期在农村任教,且有实际困难的教师住房纳入当地保障性住房建设体系”的要求,积极设立农村教师奖励基金,定期表彰农村

优秀教师,提高农村中小学校中高级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有条件的地方,及时修建一批教师周转房,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创造更好的条件。

四是切实改进作风。实现教育规划纲要的目标任务,重在行动,贵在落实。要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会议、文件,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把精力放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找准发展大局与群众利益的结合点,找准基层和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使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措施更加符合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教育涉及千家万户,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和联系,使群众发自内心地理解拥护教育改革。比如,我们对学校布局调整的撤点、布点,、就要通过村(居)委会等组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听取群众的建议意见,取得比较一致意见后再组织实施。凡是关系人民群众重大利益的教育改革措施出台,都要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的意愿,绝不能给群众增加负担,违背民意,切实把好事办好办实。

同志们!让我们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锐意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

第二篇: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同志们:

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经过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已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现在就要闭幕了。召开这次会议,是省委、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深化我省教育事业改革,加快教育事业发展,促进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省委、省政府对开好这次会议十分重视。会前,省委常委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分别听取教育工作汇报,就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表彰奖励杰出人民教师,出台的加快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有关文件进行了专题研究。昨天上午,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主要领导和在家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省人大、省政协分管领导出席了会议。会上,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作了重要讲话,高度赞扬了广大人民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突出贡献,强调了各级领导在教育发展中应负的重大责任,提出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教育的殷切希望。代省长黄小晶同志主持了会议。会议表彰奖励了改革开放以来为我省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33位“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教育工作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展工同志的重要讲话,以及会前印发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批转教育部****-XX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重点建设高等学校若干意见的通知》,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于意见》等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研究了贯彻落实意见。刚才,9个设区市负责同志和厦门大学校长分别作了大会发言,对贯彻实施本次会议精神提出了很好的思路。

同志们一致认为,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xx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七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时刻,省委、省政府召开这样高规格的会议,专题研究教育工作,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加快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全面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坚定信心和殷切期望,对全省教育战线的工作者给予了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大家普遍反映,这次会议会期虽短,但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求真务实,既有宏观发展战略和目标,又有具体政策和措施,是一次富有成效的会议,收获很大。

一是认清了形势,形成了共识。通过认真学习展工同志的重要讲话,大家对教育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进一步认清了教育的形势,增强了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大家一致认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贯彻xx届四中全会、省委七届八次全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二是明确了目标,理清了思路。同志们认为,这次会议明确把农村教育、职业教育和重点建设高校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教育工作的重点,符合中央的要求和我省的实际,工作思路清晰,目标定位准确,凝聚了省委、省政府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观把握和战略思考。只要在这些重点问题上真正取得突破,就能在总体上推动我省教育事业迈上一个新台阶。这次会议还强调要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责任,强调要大力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要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教育工作的机制,强调要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工作的浓厚氛围,只要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狠抓落实,就一定能够开创我省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三是振奋了精神,坚定了信心。大家认为,我省教育工作尽管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任务重、压力大,但是有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切实有力的政策措施,有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良好基础和积累的经验,我们有信心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奋发有为,把这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贯彻好、落实好,把我省教育事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现在,我就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再强调几点。

一、必须落实各级政府的领导责任

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中央和省里的文件对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责任已经规定的很明确,即关键在各级党委、政府。因此,各级政府要从实践“xxxx” 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教育采取重点扶持和倾斜的政策。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好本地区教育发展规划;要加强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教育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投入问题;要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下决心多办实事、力求实效,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各级一把手要亲自抓教育目标任务的规划,抓教育投入的保障,抓教育政策措施的制定,抓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形成全社会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兴办教育的新局面。

二、必须确保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到实处

省政府出台的《贯彻国务院批转教育部****-XX年福建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这是教育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服务的重要举措,是本届政府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工程蓝图,也是在新世纪新阶段推动教育事业新发展、实现新跨越的行动方略。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面落实《实施意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努力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确保《实施意见》落到实处,必须进一步统一各级政府和教育系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工作部署的认识,用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必须高度关注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需求,及时解决教育发展和改革进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使教育事业在今后几年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必须紧密结合本地区的实际,进一步开展调查研究,明确本地区推进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和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因地制宜推进教育改革、建设和发展。

确保《实施意见》落到实处,各级政府要率先垂范,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认真履行发展教育的法定责任,努力构建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满足公共教育需求的、稳定和可持续增长的教育投入机制。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要进一步关心支持教育,走开放式办教育的路子,多渠道拓展教育资源,集成、凝炼、创新和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发展合力。

三、必须努力实现教育发展的重点突破

这次会议已经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教育事业的重点是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重点建设高校工作,以此带动整个教育事业实现新跨越。会前印发的4个主要文件分别对各项重点工作提出了具体措施。现在的关键是千方百计抓好落实,尽快实现新的突破。

发展教育,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把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和改革问题作为今后教育工作中的一个战略重点,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选择。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通过坚持“两基” 巩固提高与推进“双高普九”并重,加强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建设,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落实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两免一补” 制度等,使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取得突破。“双高普九”是国家对我省义务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各市、县(区)要按照这次会议对“双高普九”。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好本地区工作规划,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双高普九”进程,确保如期完成“双高普九” 任务。已经实现“双高普九”的地方,要进一步巩固成果,提高水平,向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迈进,努力成为我省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示范区。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必须巩固和完

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确保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不低于改革前的水平并力争有所提高。县级政府要切实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预算;省和设区市要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和增加专项补助等,增强经济困难县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能力。要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学校建设必要投入,确保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开支。

职业教育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对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七部委联合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省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类职业院校要认真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有关部委、省有关厅局的文件要求,坚定不移地把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落实职业教育“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 的作用,强化设区市政府在统筹职业发展的责任,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协调。要创新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积极鼓励公办职业学校引进民办运行机制,推进职业技术院校与企业、行业的合作,支持民办职业院校的发展,加快发展民办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先领域,形成多元办学的格局。要以就业为导向,促进职业教育的“三个转变”,即办学思想的转变、办学模式的转变、办学机制的转变,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增强职业教育的生机活力;要以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与培训为主要任务,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结合职业院校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建设一支能够适应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双师型” 教师队伍;要大力实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服务“三农”计划,推进“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为解决“三农” 问题、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服务。

重点建设好一批高等学校,是省委、省政府基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需要作出的重大决策。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教育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关于重点建设高等学校若干意见的通知》,对重点建设高校工作作出了部署。省有关部门和重点建设的高校要牢牢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通过统一规划,集中力量,精心建设,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创新平台建设为重点,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繁荣发展高校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使重点建设高校在我省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带动和示范作用,成为我省培养聚集高层次人才的高地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为提升我省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的知识贡献和人才支持。其他学校也要努力办出特色和水平,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要适应我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壮大战略产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需要,统筹规划,调整结构,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为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及重点建设好一批高等学校奠定基础。要坚持面向科技前沿和现代化建设需要,以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大学科技园为主构建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研究和闽台经济文化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不断增强高校原始性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能力,以及解决哲

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和为重大现实问题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能力。要紧紧围绕重点学科和创新平台建设的需要,以实施“闽江学者奖励计划”、“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为依托,积极构建吸引、培养、用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支持体系,加速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和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各重点建设高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创新机制,走开放式建设的路子,大力引进国内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建立健全项目申请、咨询、论证、立项、投资和成果考核制度,引入竞争与激励机制,努力提高建设水平与效益。

四、必须精心组织教育六大工程

省政府《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等六大工程,这是贯彻实施项目带动,实现我省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抓手。各级各部门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精心组织实施。

一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人才的重要战略举措和必由之路。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切实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加强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诚信教育,抓好道德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各级教育部门要做好实施新课程的整体规划,落实责任要求,保证经费投入,健全保障机制,充分发挥课程改革实验区的示范、辐射和引导作用,健全、指导、检查评估制度,确保新课程实施的进度和质量。同时,要积极稳妥推进考试评价制度,促进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工作。

二是培育和扩大优质高中工程。下大力气培育和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是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环节。要围绕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采取新建、扩建。改造、充实等多种形式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同时充分发挥现有优质高中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和扶持一般高中特别是农村高中的建设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迫切需求。

三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必须围绕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机制,建立实验设备与优质资源共享系统,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四是教育信息化工程。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实现现代化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在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资源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教育系统应用水平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根据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五是促进毕业生就业工程。高校和中职学校毕业生是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我们要从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要求出发,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环境和服务体系,推进毕业就业市场与各类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相互贯通,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多种服务。同时,要面向就业需求,深化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各项改革,加大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的力度,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毕业、就业、创业教育,促进毕业生就业和提高就业水平。

六是高素质教师和管理队伍建设工程。推进教育创新和培育人才,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工作,更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我们要围绕新时期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的目标,建立和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建立健全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切实加强高校特别是新办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要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定期对贡献突出的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给予表彰奖励。这次会上,省委。省政府隆重表彰了33位改革开放以来作出突出贡献的“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旨在弘扬他们兢兢业业、不懈追求、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开拓创新的精神,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五、必须落实好保障教育事业发展的六项重要措施

省政府《实施意见》提出六项举措,是实现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坚强有力的保障。各级各部门和各类学校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创造性地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一要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增强办学活力。要积

极推进高等学校、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中小学、中职学校校长选拔任用制度,逐步建立符合各类学校特点的人事管理运行机制。二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民办教育的多种实现形式,努力实现社会创新活力、资金资源与现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机结合,正确引导,依法管理,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三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对国外高水平大学。学科的研究,加强对国外知名职业院校和企业的研究,加强对国外先进办学理念、课程教材和教学手段的研究,推进全方位、高层次的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四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改革拨款方式,完善国家和社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制度,努力为教育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支撑。五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为教育发展提供组织、思想和作风保障。六要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行政,加强教育督导评估,加强对城乡教育的统筹,努力构建具有福建特色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六、必须认真抓好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

这次会议结束后,各级各部门务必要抓好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工作。一要及时传达会议精神。要认真组织各级领导和广大于部、教师学习领会这次会议精神和省政府出台的重要文件,特别是展工同志的重要讲话,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广泛动员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为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而奋斗。二要认真抓好工作的部署实施。各市、县(区)和高等学校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召开教育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本地、本校贯彻这次会议精神,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的规划和具体措施,把这次会议精神真正落到实处。三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各新闻单位要集中力量对这次会议和教育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各地、各校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特别是各级领导在教育工作中求实效、办实事的先进典型和新鲜经验。对这次会上受表彰奖励的“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的先进事迹要进行重点宣传,进一步推进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志们,我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制定,思路更加清晰,政策措施也进一步明确了,关键在于抓落实。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xxxx” 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真抓实于,努力实现我省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知识贡献和人才保证

第三篇: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定稿)

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开得很成功。正如与会同志所概括的,这次会议时机关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昨天上午,xx、xx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为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两天来,同志们认真学习和深入讨论了总书记、总理的重要讲话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统一思想,交流经验,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建议。

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议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京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各省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大家一致认为,会议的召开与《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不仅对推动未来10年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大家一致认为,参加这次会议深受教育、倍感振奋,通过学习总书记、总理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对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特殊重要地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目标任务,增强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信心和决心,表示要坚决贯彻落实好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教育规划纲要》,努力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

刚才,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4个部门和江苏、福建、山东、湖北、湖南、重庆6个省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作了发言,各省区市和中央有关部门还提交了书面材料,交流了学习体会和工作打算。大家的发言讲得很好,对深入落实会议精神很有启发。下面,我讲3点意见。

一、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上来

制定《教育规划纲要》和开好教育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xx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肯定了新中国成立60年教育事业发展的伟大成就,强调了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基本要求,号召全党全社会共同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而奋斗。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纲领性文献。xx总理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作了深入阐释,对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作了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讲话内涵丰富,重点突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会前党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是在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研究制定的,xx多次作出重要指示,xx总理亲自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央领导同志提出了很多重要指导意见。中央的坚强领导为《教育规划纲要》的成功制定提供了根本保证。按照中央要求,制定过程坚持科学民主决策,采取广开言路、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方式。由500多名专家学者组成11个战略专题组,100多位各领域高层次专家组成咨询组,两次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收集各种意见建议460多万条,征求了中央各部门、各省区市、各民主党派中央、社会研究机构、各级各类学校、驻外使领馆等660多个单位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的意见,在境内外召开座谈会、研讨会1800多次,有35000多人次参加,动员人力之多、覆盖范围之广、社会参与度之高,是历次制定教育规划纲要所没有的。

《教育规划纲要》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考虑,体现了国家意志,回应了群众关切,是一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指导性文件。一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xx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作为思想基础,贯彻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xx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强调加强和改善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二是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强调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三是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深入总结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育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借鉴世界各国的有益做法,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四是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切、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体现雪中送炭。五是坚持立足基本国情,努力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全面需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六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突出改革创新,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七是坚持依法治教,体现教育法律法规的原则和精神,与科技、人才等中长期规划纲要相协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系统性。这些思想体现了中央对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过程中必须始终如一地加以坚持。

总书记、总理的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描绘了2011至202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准确把握总体部署和任务要求。

第一,提高认识,增强优先发展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总书记、总理的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对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优先发展的重大意义作了深刻阐述,突出强调了教育的全局性,指出教育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强调了教育的基础性,指出教育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强调了教育的先导性,指出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依靠教育的优先发展;强调了教育的民生性,指出一定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我们要深刻认识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加自觉地肩负起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第二,统一思想,坚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贯彻落实总书记、总理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必须全面深刻地领会和理解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战略任务,坚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作为两大重点,把优先发展和改革创新作为两大保障,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

第三,抓住关键,落实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要求。总书记、总理的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重点,突出了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强化了各项保障措施,并提出了本届任期内组织实施的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任务和责任定位,紧密结合实际,把握重点领域和政策导向,选准工作路径和着力点,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第四,更新观念,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总书记、总理的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既有对我国优秀教育思想的继承弘扬,也有对国际先进教育经验的借鉴吸收,集中体现了对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必须学懂吃透,自觉融入具体实践,形成富有特色、符合规律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带动教育水平的提升。

第五,凝聚合力,明确发展教育事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总书记、总理的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集中反映了国家的意志和人民的愿望,提出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动员和号召全社会共谋教育发展大计,谱写改革发展新篇章。中央和地方、政府和社会、学校和家庭要共同担负起培养下一代的责任,投入到培育人才的大事业中,推动教育实现更大跨越。

二、正确把握若干重要关系,提高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

这次会议明确了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总体部署,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既要有坚定的决心和信心,也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切实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创造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这里,我结合同志们讨论中反映的意见建议,强调一下在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需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的8个重要关系。

第一,优先发展与服务全局的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紧紧依靠教育,教育必须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这是我们党执政60多年的一条宝贵经验。教育的率先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强劲动力,教育的投入必将加倍回报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这也是纵观世界发展历史得出的深刻启示。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处于关键阶段,教育的支撑地位更加凸显。必须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考核体系,形成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制、决策机制和制度规范,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同时,必须指导和推动教育事业服务大局,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夯实基础、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升水平,以教育的优先发展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促进公平与注重效率的关系。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由教育的公益性质所决定的。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任务,也是现阶段促进社会公平的重点。教育公平关键是机会公平,要坚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把工作重点放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上,着力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就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特殊教育以及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等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近年来,经过各级政府的努力,教育投入增长较快,为解决公平问题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按照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的目标,今后教育投入还将有较大增长。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举办着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一定要把有限的教育投入使用好。特别要注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布局,把资金投向最需要的领域、最关键的环节、最困难的群体,把钱花在刀刃上;注重教育事业的科学管理,避免大手大脚、资源浪费;注重发挥教育资源的引领作用,奖励优秀,鼓励争先,使教育投入产生更大效益,作出更大贡献。

第三,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的关系。实现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规模是基础,质量是关键。今后10年,要继续提高教育的普及水平,重点放在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继续教育等普及率还不高的薄弱环节上。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更加注重提高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牢固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发展观,防止单纯追求规模、搞外延扩张而忽视教育质量的倾向。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健全质量标准,完善评价体系,使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鼓励更多的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探索发现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途径,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教师素质决定着教育质量,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素质与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

第四,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教育兴国、教育立国、教育强国是国家意志,政府必须承担主要职责,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单纯依靠政府资源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这就要求在强化政府责任的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共同支持教育发展。一方面,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明确政府的职责范围与重点领域,将政府资源主要用于保障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另一方面,要放宽准入、完善政策、规范管理,更多地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多元主体办学,多种形式发展,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第五,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的关系。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和校际发展差距较大,解决教育问题的基础与条件不尽相同。因此,既要对教育改革发展进行全局谋划、整体推进,也必须注重因时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步实施,不搞一刀切。首先必须确保全国一盘棋,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落实教育方针政策和基本标准,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各地要在中央统一领导下,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特点的实际出发,探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有效途径和具体办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各级各类学校要分类指导,合理定位,找准问题,突出重点。整体部署要体现一致性和协调性,分类指导要体现特色、激发活力,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发挥出来。

第六,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教育事业关系长远、涉及全局。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特征,更加凸显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紧迫性。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要求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必须只争朝夕,奋发有为,全力以赴去实现《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也要认识到,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还不富裕,不能超越现实条件和承受能力,定过高指标,提过高要求。要统筹考虑各方面的需要和可能,既确定鼓舞人心的发展目标,尽最大可能满足群众合理期望;又实事求是,选择好可行路径和务实措施。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脱离实际、急于求成,防止留下后遗症,确保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七,立足国情与面向世界的关系。办好中国的教育关键靠我们自己,要从我国优秀传统教育思想中吸取营养,从基层生动的实践中总结经验,从人民群众的需求中找准努力方向。同时,我们也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多样文明相互交融的新趋势,瞄准世界教育改革发展前沿,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和视野,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吸收借鉴各国教育思想精华和办学经验,以开放促进教育水平的提升。随着教育对外开放的扩大,一些先进理念和新鲜经验被介绍到国内,我们要坚持立足国情、为我所用,促进优秀传统教育思想和世界先进教育理念与我国当代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更好地结合,立足国情而不自我封闭,开放包容而不盲目崇拜,提高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和国际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

第八,改革发展与维护稳定的关系。当前,教育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和改革攻坚阶段,新问题和老矛盾容易在短时期内相互叠加和集中凸显,扩大开放条件下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破坏加剧,统筹好改革发展与维护稳定尤为重要。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同时,注重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有机统一起来,使之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教育系统的和谐稳定关系全局,要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坚决抵制国内外不良思想的干扰,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主导权,这是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的根本保证。考虑到教育改革复杂艰巨,涉及面宽,社会期待很高,某些方面认识不尽一致,在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系统设计和整体安排,采取顶层设计、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的路径。重大改革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关键性改革发展项目要先行试点、稳步推进。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把中央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贯彻落实总书记、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务,是教育战线的主要工作。会后要抓紧传达学习,研究贯彻意见,尽快部署落实。这里我再强调4点要求。

第一,落实领导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把教育改革发展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落实工作,明确责任要求和工作进度。分管领导要全身心投入组织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具体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中央各部门和各单位要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完善配套政策,制定落实措施,扎实做好责任范围内的工作。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积极配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抓好贯彻落实。各省区市要结合实际,抓紧制定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本地区教育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要探索完善督查协调机制,通报情况、跟踪检查、密切沟通,加强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确保中央重大教育决策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第二,启动项目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本届政府任期内启动的10个重大项目,这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载体,也是突破当前教育改革发展重点难点的有力抓手。要搞好论证测算,抓紧启动,集中力量办成几件让人民群众满意、为教育发展增添后劲的大事。对这些重大项目,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实施计划,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落实工作力量和工作经费,提出进度要求和考核指标,确保落实到位,抓出成效。要加强项目的组织管理,通过全程跟踪服务和检查指导,及时解决实施中的问题,确保项目质量和效益。项目资金要严格管理,程序公开透明,保证可操作、可监控、可评估,使每一个项目都成为“阳光工程”。

第三,推进改革试点。《教育规划纲要》提出选择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重大改革试点,会后将下发《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要按照统一部署,试点先行,加快推进培养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10个方面的系统改革,力争在本届任期内取得突破。要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形成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共同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的局面。

第四篇: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同志们:

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经过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已~完成了各项议程,现在就要闭幕了。召开这次会议,是省委、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深化我省教育事业改革,加快教育事业发展,促进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省委、省政府对开好这次会议十分重视。会前,省委常委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分别听取教育工作汇报,就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表彰奖励杰出人民教师,出台的加快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有关文件进行了专题研究。昨天上午,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主要领导和在家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省人大、省政协分管领导出席了会议。会上,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作了重要讲话,高度赞扬了广大人民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突出贡献,强调了各级领导在教育发展中应负的重大责任,提出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教育的殷切希望。代省长黄小晶同志主持了会议。会议表彰奖励了改革开放以来为我省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33位”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教育工作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展工同志的重要讲话,以及会前印发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xx批转教育部****-~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重点建设高等学校若干意见的通知》,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于意见》等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研究了贯彻落实意见。刚才,9个设区市负责同志和厦门大学校长分别作了大会发言,对贯彻实施本次会议精神提出了很好的思路。

同志们一致认为,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七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时刻,省委、省政府召开这样高规格的会议,专题研究教育工作,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加快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全面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坚定信心和殷切期望,对全省教育战线的工作者给予了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大家普遍反映,这次会议会期虽短,但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求真务实,既有宏观发展战略和目标,又有具体政策和措施,是一次富有成效的会议,收获很大。

一是认清了形势,形成了共识。通过认真学习展工同志的重要讲话,大家对教育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进一步认清了教育的形势,增强了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大家一致认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省委七届八次全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二是明确了目标,理清了思路。同志们认为,这次会议明确把农村教育、职业教育和重点建设高校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教育工作的重点,符合中央的要求和我省的实际,工作思路清晰,目标定位准确,凝聚了省委、省政府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观把握和战略思考。只要在这些重点问题上真正取得突破,就能在总体上推动我省教育事业迈上一个新台阶。这次会议还强调要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责任,强调要大力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要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教育工作的机制,强调要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工作的浓厚氛围,只要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狠抓落实,就一定能够开创我省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三是振奋了精神,坚定了信心。大家认为,我省教育工作尽管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任务重、压力大,但是有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切实有力的政策措施,有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良好基础和积累的经验,我们有信心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奋发有为,把这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贯彻好、落实好,把我省教育事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现在,我就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再强调几点。

一、必须落实各级政府的领导责任

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中央和省里的文件对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责任已经规定的很明确,即关键在各级党委、政府。因此,各级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教育采取重点扶持和倾斜的政策。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好本地区教育发展规划;要加强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教育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投入问题;要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下决心多办实事、力求实效,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各级一把手要亲自抓教育目标任务的规划,抓教育投入的保障,抓教育政策措施的制定,抓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形成全社会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兴办教育的新局面。

二、必须确保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到实处

省政府出台的《贯彻xx批转教育部****-~年福建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这是教育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服务的重要举措,是本届政府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工程蓝图,也是在新世纪新阶段推动教育事

业新发展、实现新跨越的行动方略。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面落实《实施意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努力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确保《实施意见》落到实处,必须进一步统一各级政府和教育系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工作部署的认识,用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必须高度关注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需求,及时解决教育发展和改革进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使教育事业在今后几年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必须紧密结合本地区的实际,进一步开展调查研究,明确本地区推进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和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因地制宜推进教育改革、建设和发展。

确保《实施意见》落到实处,各级政府要率先垂范,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认真履行发展教育的法定责任,努力构建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满足公共教育需求的、稳定和可持续增长的教育投入机制。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要进一步关心支持教育,走开放式办教育的路子,多渠道拓展教育资源,集成、凝炼、创新和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发展合力。

三、必须努力实现教育发展的重点突破

这次会议已经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教育事业的重点是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重点建设高校工作,以此带动整个教育事业实现新跨越。会前印发的4个主要文件分别对各项重点工作提出了具体措施。现在的关键是千方百计抓好落实,尽快实现新的突破。

发展教育,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把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和改革问题作为今后教育工作中的一个战略重点,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选择。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通过坚持”两基”巩固提高与推进”双高普九”并重,加强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建设,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落实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两免一补”制度等,使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取得突破。”双高普九”是国家对我省义务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各市、县(区)要按照这次会议对”双高普九”。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好本地区工作规划,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双高普九”进程,确保如期完成”双高普九”任务。已经实现”双高普九”的地方,要进一步巩固成果,提高水平,向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迈进,努力成为我省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示范区。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必须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确保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不低于改革前的水平并力争有所提高。县级政府要切实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预算;省和设区市要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和增加专项补助等,增强经济困难县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能力。要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学校建设必要投入,确保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开支。

职业教育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对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6月,经xx同意,国家七部委联合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省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类职业院校要认真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有关部委、省有关厅局的文件要求,坚定不移地把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落实职业教育”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强化设区市政府在统筹职业发展的责任,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协调。要创新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积极鼓励公办职业学校引进民办运行机制,推进职业技术院校与企业、行业的合作,支持民办职业院校的发展,加快发展民办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先领域,形成多元办学的格局。要以就业为导向,促进职业教育的”三个转变”,即办学思想的转变、办学模式的转变、办学机制的转变,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增强职业教育的生机活力;要以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与培训为主要任务,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结合职业院校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建设一支能够适应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大力实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服务”三农”计划,推进”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服务。

重点建设好一批高等学校,是省委、省政府基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需要作出的重大决策。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教育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关于重点建设高等学校若干意见的通知》,对重点建设高校工作作出了部署。省有关部门和重点建设的高校要牢牢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通过统一规划,集中力量,精心建设,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创新平台建设为重点,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繁荣发展高校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使重点建设高校在我省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带动和示范作用,成为我省培养聚集高层次人才的高地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为提升我省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的知识贡献和人才支持。其他学校也要努力办出特色和水平,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要适应我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壮大战略产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需要,统筹规划,调整结构,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为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及重点建设好一批高等学校奠定基矗要坚持面向科

技前沿和现代化建设需要,以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大学科技园为主构建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研究和闽台经济文化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不断增强高校原始性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能力,以及解决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和为重大现实问题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能力。要紧紧围绕重点学科和创新平台建设的需要,以实施”闽江学者奖励计划”、”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为依托,积极构建吸引、培养、用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支持体系,加速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和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各重点建设高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创新机制,走开放式建设的路子,大力引进国内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建立健全项目申请、咨询、论证、立项、投资和成果考核制度,引入竞争与激励机制,努力提高建设水平与效益。

四、必须精心组织教育六大工程

省政府《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等六大工程,这是贯彻实施项目带动,实现我省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抓手。各级各部门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精心组织实施。

一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人才的重要战略举措和必由之路。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xx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切实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加强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诚信教育,抓好道德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各级教育部门要做好实施新课程的整体规划,落实责任要求,保证经费投入,健全保障机制,充分发挥课程改革实验区的示范、辐射和引导作用,健全、指导、检查评估制度,确保新课程实施的进度和质量。同时,要积极稳妥推进考试评价制度,促进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工作。

二是培育和扩大优质高中工程。下大力气培育和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是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环节。要围绕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采取新建、扩建。改造、充实等多种形式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同时充分发挥现有优质高中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和扶持一般高中特别是农村高中的建设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迫切需求。

三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必须围绕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机制,建立实验设备与优质资源共享系统,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四是教育信息化工程。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实现现代化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在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资源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教育系统应用水平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根据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五是促进毕业生就业工程。高校和中职学校毕业生是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我们要从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要求出发,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环境和服务体系,推进毕业就业市场与各类人才市尝劳动力市场的相互贯通,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多种服务。同时,要面向就业需求,深化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各项改革,加大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的力度,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毕业、就业、创业教育,促进毕业生就业和提高就业水平。

六是高素质教师和管理队伍建设工程。推进教育创新和培育人才,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工作,更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我们要围绕新时期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的目标,建立和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建立健全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切实加强高校特别是新办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要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定期对贡献突出的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给予表彰奖励。这次会上,省委。省政府隆重表彰了33位改革开放以来作出突出贡献的”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旨在弘扬他们兢兢业业、不懈追求、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开拓创新的精神,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五、必须落实好保障教育事业发展的六项重要措施

省政府《实施意见》提出六项举措,是实现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坚强有力的保障。各级各部门和各类学校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创造性地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一要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增强办学活力。要积极推进高等学校、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中小学、中职学校校长选拔任用制度,逐步建立符合各类学校特点的人事管理运行机制。二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民办教育的多种实现形式,努力实现社会创新活力、资金资源与现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机结合,正确引导,依法管理,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三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对国外高水平大学。学科的研究,加强对国外知名职业院校和企业的研究,加强对国外先进办学理念、课程教材和教学手段的研究,推进全方位、高层次的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四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改革拨款方式,完善国家和社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

第五篇: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文章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5月5日)

王雪峰

同志们:

刚才,x同志就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赞同,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近年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各类教育蓬勃发展,办学条件明显提升,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日益完善,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在全省率先全面覆盖,教育改革深入推进,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稳步提高,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强力推动的结果,是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密切协作、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奋力拼搏、勤奋工作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默默耕耘、辛勤奉献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我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讲三点意见。

一、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切实增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国家和省教育工作会议,对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进行了深刻阐述和全面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省委书记张云川同志强调:“河北要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面对“十二五”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好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首先,推进唐山科学发展、争先进位,必须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提出,“十二五”时期,全市上下要以奋发向上、大有作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唐山科学发展、争先进位,实现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双提升。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既是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争先进位的根基和先导。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许多发达地区和省内兄弟市都在积极吸纳优质教育资源,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培养引进人才,努力赢得竞争优势。我们推动科学发展、争先进位,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不断增创区域发展新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其次,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加快教育事业发展。世界银行调查研究显示,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年限每增加一年,创造的GDp可增加9%;职工受教育年限每提高一年,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会提高17%。可以说,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最可依靠的资源是人才资源,最可依托的力量是科技力量,最可依赖的优势是教育优势。唐山作为一个资源型重化工业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解决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全面提升产业行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由资源依赖、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转向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必须拥有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人才。目前我市教育规模还不够大,劳动力素质总体偏低,教育结构和布局还不尽合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增强。只有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充分发挥教育的“助推器”和“发动机”作用,才能推动经济发展真正走上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轨道。

第三,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必须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寄托着千家万户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对党和政府而言,办好教育是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家庭和社会而言,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多数家庭为了子女的前程和幸福,把教育作为开支的首要选项,节衣俭食地投资子女学业,努力为下一代争取更多的教育机会,希望通过教育改变家庭命运、创造幸福生活、开启美好未来。但从目前我市情况看,人民群众盼望良好教育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还十分突出,虽然“有学上”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上好学”的问题仍然是教育的最大困扰。比如,城乡、区域教育发展还不平衡,教育公平还面临一些问题,市区“择校热”现象依然存在,等等。这些难题不解决,必然会影响我们的发展大计,必然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必须通过大力发展教育,解决好教育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更公平的受教育机会,让教育事业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第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必须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提高人的素质,推进社会文明发展。只有教育水平的提高,才有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才有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目前,全市上下正在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进一步发挥教育工作的示范引导作用,坚持从孩子抓起,从学校抓起,从基础抓起,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弘扬城市精神,促进全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为提高我市文明城市创建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唐山发展,系于教育。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唐山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发展、科学发展。

二、全面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做好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河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和《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找准工作着力点,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局,促进唐山由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人力资源大市向人力资源强市转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重点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落实好育人为本的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要坚持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大力弘扬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进程中铸就的唐山精神,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良好行为习惯,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二要坚持能力为重。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深化“开放式素质教育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三要坚持全面发展。坚持把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贯穿教育全过程,注重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相统一、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统一、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切实减轻课业负担,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努力走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子。要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将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培养质量需求情况,努力协调好教育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走出一条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路子。学前教育要加快普及,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加强规范管理,提高保教质量。义务教育阶段要确保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接受良好教育,打好全面素质基础。高中教育阶段要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高等教育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形成品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能力。

(三)着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是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基础性工作。我们要通过职业教育和其他各类培训,努力使不能升入大学和高中的学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待就业人员人人拥有一技之能。在职业教育发展上,要坚持城乡统筹、就业导向、技能为本、终身培训的原则,扩大招生规模,鼓励社会办学,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将不能升入大学和高中的学生全部纳入职业教育范围。适应产业升级和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推进校企合作,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加强城镇企业在职职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实施“百万农民大培训”、“双带头人”培训等工程,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继续教育发展上,要鼓励和支持各种公共教育文化机构面向社会开放教育资源,搭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干部职工继续教育和培训,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强化对全社会各方面人员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教育培训,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四)着力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其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一要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城区均衡、高位均衡”模式,科学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合理配置办学资源,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教育发展差距,努力为每个人创造均等受教育的机会。城区要通过联盟校、兼并校、建分校和新建校模式,促进学校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切实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农村要根据人口变化实际和未来发展状况,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不断优化教育资源。二要健全政府资助政策体系,解决好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上学问题,确保他们及时入学并顺利完成学业。三要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并创造条件让更多的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上学,保障残疾孩子平等接受教育。四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实施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加大教育乱收费治理力度,落实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坚持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

(五)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增强教育发展活力。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教育事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教育改革,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要抓好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育内容、招生考试制度等方面探索创新,努力构建开放、灵活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坚持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要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加快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需要强调的是,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是长期艰巨的任务,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扎实稳妥,充分考虑教育实际和各方面的承受力,努力使每一项改革都收到良好的成效。

(六)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从师资培训、加强管理、健全机制入手,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造就一批名师、名校长、名教育家。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教师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书育人,真正以自身人格魅力和学识水平教育感染学生。二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完善新任教师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机制,按照省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统筹管理、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大力推进城乡教师交流机制,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三要抓好教师能力培养。完善培训体系,落实培训经费,构建教师培训提高的长效机制,重点推进师范生顶岗实习、农村教师脱职培训工程,加强骨干教师、特级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加强组织领导,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要加强和改进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主动关心教育,深入研究教育,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支持教育事业,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要提高促进教育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有针对性地完善政策措施,努力解决当前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抓好学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党组织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政治保障作用。要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完善体现教育系统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坚决纠正教育领域损害群众和学生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要深入开展“平安、文明、绿色、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加强学校和师生安全管理,加强校园周边环境和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二要动员全社会力量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教育是国家和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必须发挥人民群众聪明才智、动员全社会一起努力,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建立和完善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和对教育建言献策的平台,积极利用社会力量监督和评价教育、参与教育管理。要完善相关政策,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的渠道,发动更多社会力量支持教育、投入教育、兴办教育。要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更新教育观、成才观、用人观,支持教育改革创新,形成既生动活泼又规范有序、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动局面。

三要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尊师重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一个地区重视不重视教育,首先要看教师的社会地位。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要认真落实教师绩效工资等政策措施,制定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要广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重大决策,宣传我市教育事业取得的成果和发展前景,宣传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充分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让人民教师享有应得的荣誉,获得应有的社会尊重。

同志们,教育承载着唐山发展的希望,肩负着人民群众的期盼。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使命崇高、责任重大。让我们以奋发向上、大有作为的精神状态,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不断开创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唐山科学发展、争先进位而努力奋斗!

文章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下载陈桦2011年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陈桦2011年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是重庆直辖万州建区以来召开的第二次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及全市教育工作......

    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各位领导、同志们:在第xx个教师节到来前夕,xx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决定于今天召开教育工作暨第xx个教师节表彰大会,首先,我代表xx示范区文教卫局向莅临大......

    市长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同 志 在2012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2月28日) (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

    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大全五篇)

    各位校长、老师们:大家上午好!今天的会议本来不打算讲话,一是原来教过书,给学生讲过课,但与老师、与校长们讲话很少;二是寇县长和王局长分别代表县委、县政府和文教局做了非常好的......

    副市长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副市长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新年伊始,市政府就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总结2012年全市教育工作,部署2013年工作,这充分说明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市人大、市......

    乡领导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乡领导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3月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清泉乡2011年教育工作会议,总结分析过去一年的工作,安排部署新一年的教育工作,这是我乡教育工作和教师......

    在教育学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最终五篇)

    在教育学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党的第xx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到二〇......

    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主持词

    为热烈庆祝广大教职工的光辉节日——第十八个教师节,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召开全镇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过去一学年全镇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查找问题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