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大学校长致辞越来越接地气
中国大学校长致辞越来越接地气
2015年07月06日 16:01 来源:环球网
中国大学的开学季又到了。近年来,大学校长的开学典礼致辞成了中国媒体关注的焦点。各大媒体纷纷撰文,盘点比较各校校长的致辞内容。有的称这些校长寄语为“新生的第一堂课”,有的则把它称为“新生必备甜点”。有的逐句分析致辞内容,认为能从中探究时下执中国大学牛耳者的想法和动向,有的则批评校长致辞不应走向娱乐化,认为演讲内容缺乏内涵,容易令人生厌。
近年来大学校长的开学典礼致辞受到关注,相信是从2010年开始。当时有大学生把校长致辞的有趣内容分享到网上,引起大家围观。大家七嘴八舌地评论哪位校长讲得好,哪位校长比较幽默,哪位校长的致辞让学生“听不下去”。据《南方周末》在当年10月1日刊登了一篇题为《不会“说话”的中国大学校长》文章,指中国校长的的致辞开始从“八股”走向“八卦”,在网上引起热烈讨论。文章特别提到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指他喜欢用潮流用语、排比修辞等,引领“致辞新风”。从此之后,直至他今年3月卸任,李培根的演讲就一直备受关注,甚至影响其他大学校长一改沉闷的风格,变得愈发亲切随性。
今年,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网、《广州日报》、《郑州晚报》等多家媒体都盘点了大学校长的开学致辞,并流露出媒体对大学校长致辞的期许。例如《人民日报》指大学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致辞,不只是一个人生若只如初见的隆重仪式,更成了传播教育理念的思想广场,成为一笔值得全社会聆听的共同财富。“新华教育”指开学致辞是大学气质最直观的展现。校长们在致辞中所传递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都将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广州日报》指各高校校长都铆足了劲,或谈理想,或谈抱负,或谈做人,火力全开,为大学生献上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心灵鸡汤。《郑州晚报》则指出,开学迎新典礼上的校长寄语,在一定意义上还代表着这所大学的精神和内涵。《中国青年报》总结,百年名校喜欢追溯历史。清华大学必谈梁启超的那场《君子》演讲,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正来源于此,北京大学则会反复强调胡适、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新兴的大学更愿意描述未来。抚今追昔之后,大学生活怎么过这个实际问题,也是校长讲话的重要内容。
评论员易国祥撰文指出,北大、清华、复旦和浙大四所大学校长对今年新生的致辞,少了对社会骄子的夸耀,如称他们是初生的太阳;少了对时尚新潮的迎合,如秀高频流行词赢得喝彩;少了对青春绽放的娇宠,如嘱咐别忘了谈一场恋爱。他认为,上了大学仍被校长盯住小节,得了“高分”并不意味你都对。类似的见面语,能让准明星们马上冷静下来,内心归零,站稳脚跟,新的一步跨出在即,要找准自己的基准线。不再重复“先用一年或半年享受成功”,或者“学科不挂唯此为大”,或者“熬上四年找个好工作保底”,等等。《京华时报》特约评论员刘志权则分析,今年有代表性的校长寄语,其侧重大抵可分为“思想说”与“求知说”。他认为校长寄语未必会凑公众之“趣”,刻意制造“噱头”;而教育的核心理念,其实没有太多新鲜可言,因此今年媒体对大学校长寄语的议论,与往年相比似乎不太热闹。
曾任校长多年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表示,大家越来越关注校长在说什么是一件好事。校长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同时也可以展现大学的特色。这是多元化的表现,也说明大学办学的自主权越来越大。他还说,“接地气”是一种社会进步。但他强调,校长讲话可以“生活化”,但不能“低幼化”。“我们的确要尽量去找共同话语,但也不是哄小孩子。大学校长还是要通过广博的知识、独到的观点、深邃的思想去影响学生”。
第二篇:中国大学校长越来越没文化?!
中国大学校长越来越没文化?!
中国一流大学校长为何洋相百出?本文原载假装在亚洲,中国社会学(sociology_cn)团队精选推荐。﹀一提起大学校长,人们定会肃然起敬,有高山仰止的感觉。优秀的大学校长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象征。比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大学的蔡元培、蒋梦麟,清华大学的梅贻琦,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南开大学的张伯苓等;当代的刘道玉、李培根等。
他们以超凡的洞悉力、独到的办学思想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竭尽忠智,引领学校改革发展,形成学术与道德高地,令人刮目相看,并争相学习和研究。在教育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及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视,中国的大学发展迅猛,优秀大学纷纷争创世界一流大学。但作为大学的领头人,有些校长的素养和声望与一流大学的地位及影响并不匹配,有时还洋相百出,令人啼笑皆非。顾秉林(右)与宋楚瑜(左)
几年前,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应邀在清华大学演讲,在互赠礼品环节,顾秉林向宋楚瑜赠送的是一幅小篆书法,书写的内容是黄遵宪的诗《赠梁任父同年》:
寸寸河山寸寸金,瓠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第二句首字“瓠”读作hù,长江中下游一带称“瓠子”,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夏天开白花,果实长圆形,成熟后剖开可做瓢用。“瓠离”就是把瓠剖开,跟瓜分豆剖的意思差不多。在念这首诗时,清华校长一字一顿,磕磕巴巴,念到“瓠离分裂力谁任”时,就被“瓠”字卡住了,后经人提醒才得以圆场,引得学生们哄堂大笑,场面相当尴尬。不仅如此,在主持过程中,顾秉林还结结巴巴,几次中断修正,到了最后更是洋相出尽,把向宋楚瑜赠送礼物说成“捐赠”礼物,现场一片嘘声,尴尬到了冰点。此情此景,让直播机前的亿万电视观众也感到震惊和失望。真是“一句话毁掉形象”,从此“粉转路”。
自己赠送别人的礼品竟然不能完整的读下来,作为一所顶尖大学的校长,情何以堪?即使是理工科出身也没有充分的理由,这种代表两岸文化交流的会面,先前虽不需彩排,至少也要过问一下是什么礼品,写的是什么内容。幸亏,客人没要这位顾校长解释一下这诗是什么意思,用了哪些典故,否则,会像学生不会做题卡壳一样,挂在黑板上,下不来台的。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的清华,可是出了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四位国学研究大师啊,至今依然是一座座丰碑,无人企及。他们倘若地下有知,不知有何感慨。纪宝成(最右)与郁慕明(最左)不久,台湾新民党主席郁慕明来了,他发表演讲的大学是中国人民大学。人大校长纪宝成在欢迎郁慕明的致辞中说:“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
“七月流火”出自《诗经》。“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流火”的“流”,指移动,落下。“火”,星名,是指大火星,每年夏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就渐渐偏西。此时暑热开始减退。故称“流火”。这里所指的“火”不是像火一般的天气,而是一颗星的名字。“七月流火”准确的意思是“天气转凉了”,而不是形容“天真热”,更不能形容热情。
一所以人文及社会科学见长的大学,它的校长在台湾同胞面前倒下来了。纪校长和顾校长不一样啊,他创办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所国学院,被人称为“国学校长”。他在诗词上也有相当的造诣,出版有个人诗词集《岁月诗痕》。宵夜君无缘拜读,至今感觉十分遗憾。
故事还没有结束。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又来了。有感于被授予厦门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兴高采烈的连战发表即席演讲。演讲过后,厦门大学朱崇实校长请连战先生题字,连战先生挥笔题写了“泱泱大学止至善,巍巍黉宫立东南”。结果,这位学法律出身的朱崇实校长当场念了白字。把“黉宫立东南”错念成了“皇宫立东南”,台下还一片掌声、赞叹声。“黉门”是学校的古称,“黉”古音与“宏”同音,普通话读音与“红”同音。古有“身入黉门,天子门生”的说法。堂堂大学校长竟然对教育领域的古称一无所知,实在令人汗颜。两岸一水之隔,真乃咫尺天涯。朱崇实(右)与连战(左)北大不愧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套路就是不一样!2011年,时任北大校长周其凤作了一首歌词,叫《化学是你,化学是我》,由北京大学中乐学社演唱:“化学究竟是什么,化学就是你/化学究竟是什么,化学就是我……/父母生下/生下的你我/lalala/是化学过程的结果/你我你我/的消化系统/lalala/是化学过程的场所……/你我你我/要吃足喝好/lalala/化学提供营养多多……”
一时网上网下评论如潮,基本没有好听的。“不伦不类,天雷滚滚,斯文扫地,仅供娱乐”,“北大校长,拜托有一点自爱好不好?北大学生,请你有一点自尊行不行。”“如果是把化学元素周期表编成歌,至少还得有初中化学知识的人才能唱,而北大的“化学歌”,只要有嘴巴,有肠胃消化体验的人都能唱”。这首神曲,堪比《忐忑》,绝对考验你的心理承受力。
大学校长,而且是著名大学的校长,不仅是领导者,更应当是学问家和教育家。他们身上担负的是责任和使命,是社会文化和社会美德的象征,是知识的化身,教育的楷模和道德的旗帜。为什么会出现上述匪夷所思、令人捧腹的状况呢? 曾任耶鲁大学校长的小贝诺施密德特,曾在耶鲁大学学报上公开撰文批判中国大学日益严重的“官本位”体制。他痛心地说:“宙斯已被赶出天国,权力主宰一切”。
中国大学是有严格级别的,一般分为副部、正厅和副厅。副部长级的任命,级别的高低,意味着权力的大小和受中央重视的程度。先来科普一下任命的高校名单: 1、1992年,校长、书记副部级大学(14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医科大学(2000年4月3日,与北京大学正式合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2、2000年增列的副部级大学(7所)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 3、2003年12月增列的副部级大学(11所)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兰州大学
(共计32所,都是985高校。在985里目前属于正厅级的有7所,它们是: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湖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这7所大学还要努力啊)32个副部级大学,就需配置64个副部级干部。由此类推,正厅级,副厅、正处、副处......因此,本应为学术高地、兼容并包的大学,反而形成严格的序列化官阶,层级分明,等级森严。有时候更为解决干部待遇、平衡利益诉求提供了广阔天地。有人讥讽,一流的大学变成了一流的“衙门”。若干司局长空降大学,教育厅局长熬了许多年,也在大学里谋个副部,安度余生。
所谓“教授家中坐,校长天上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那么,在个别大学里出现一个处长40个教授去争的热闹场面就不足为怪了。由于校长的的任命权、考核权、评估权在上级,因此,只能按照上级的意图去办学。
长此以往,必然唯领导马首是瞻,对上级唯唯诺诺,知识分子的风骨、胆识基本无存。看看我们的鼻祖孔圣人见到上级是一番什么样的表现。
《论语—乡党》记载: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译文:孔子走进朝廷的大门,谨慎而恭敬的样子,好像没有他的容身之地。站,他不站在门的中间;走,也不踩门坎。经过国君的座位时,他脸色立刻庄重起来,脚步也加快起来,说话也好像中气不足一样。提起衣服下摆向堂上走的时候,恭敬谨慎的样子,憋住气好像不呼吸一样。退出来,走下台阶,脸色便舒展开了,怡然自得的样子。走完了台阶,快快地向前走几步,姿态像鸟儿展翅一样。回到自己的位置,是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短短的几行字,把孔子面对国君战战兢兢、小心翼翼、毕恭毕敬、志满意得、如释重负的心理、神态及动作描述得生动逼真,十分传神。这一点我们的知识分子真的学到位了。当然,不仅仅是知识分子了。
由于大学校长是个高官,掌握着人财物大权,百姓子女对于上大学的欲望又十分强烈(有钱人家的孩子都出国了),这个岗位就变得炙手可热了。因为行政权力可以瓜分学术权力,行政资源可以垄断学术资源,行政能量可以体现学术魅力。当做官作为大学的一种追求,其大学的风气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可以推测。有的校长热衷于做批示、发文件,官腔十足。
比如,把“赠送”说成“捐赠”,可能已经习惯了居高临下、公权滥用的官场思维。要他们静下来做系统的深层的理论思考已经不可能,什么高校自治、教授治校、学术自由、健全人格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有的大学校长虽有文章和演讲发表,也只是工作经验性总结、感受类文字,或由别人捉刀代笔,自己只是署个名或去宣读一下而已。
在一些重要场合,人们听了这些大咖们的发言,不禁窃窃私语:难道这就是中国顶尖大学校长的水平吗?有的校长自信满满,唯我独大,几乎无所不能,所以读错一两个字,作几句歪诗,不会影响他们的前程,也不会感到斯文扫地。这又使得宵夜君想起了一个桥段:
主持人李湘受聘成为四川一所大学的教授。她在一堂名为《论主持人的综合素质》的课上侃侃而谈,当讲到实践的重要性时,李湘老师说道:“只有多实践才会有进步,要不然找工作的时候事情会很辣手。”马上有好多人悄声说:“是‘棘手’!”在一堂“主持人综合素质”的课上,把“棘手”生生说成“辣手”,这种“综合素质”,还真是有些打脸啊!李湘毕竟是一名娱乐明星,说错了也只是影响一个班学生。但我们的大学校长可是教授里的教授,精英中的精英啊!在富有教育意义的场合和时段,我们的校长们给学生一种怎样的治学精神,怎样的人文素养?
读几个错字,并不能说他们不能做大学校长,至少说明他们对此准备不充分,做事不细致、不认真。归根结底,还是大学缺少竞争,一家独大,政府全包。假如像上世纪初叶,公立大学、私立大学和教会大学三分天下,并驾齐驱,开放办学,按章办事,这些校长还能这么混么?还是憋进书斋里做学问去吧。
美国大学校长任期平均为12.2年,中国一般为5.2年,其原因很复杂。但中国换校长之勤,给人以走马灯的感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连树木的时间都不够,焉谈树人? 思想是要长久积淀的,要形成自己合乎大学逻辑发展的治校理念、话语体系、价值导向、人格素养,那是需要潜心静气、心无旁骛、深入思考的,是要坐“十年冷板凳”的。那么,什么来得快?靠办综合性大学(985的硬性条件),靠挂靠欧、美、澳某大学,靠更改校名、扩大校园、增加专业,靠短平快的科研成果……急功近利,短视浮躁,能办好大学? 即使有点思考,也是碎片化、断裂化或者娱乐化的东东。这就使宵夜君又想起了年轻的大学校长郑强的金句:“为什么天上倒水的就要比地上倒水长得漂亮?”。
郑校长要么是对空乘职业的无知、对服务行业的歧视,要么就是哗众取宠、博取廉价的掌声。面对网友质疑,他觉得很委屈,辩解了几句,大家还是不买账。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个中国最高“师”府历经3年研究出来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堆砌概念,重复交叉,枯燥干瘪,核心空泛,引来无数吐槽。
中国的大学给人的感觉总是缺了那么一些点文化味,多了一些铜臭味;
中国的大学校长总是缺了那么一点书卷气,多了一些官架子。-END-
第三篇:数学教学如何“接地气”
数学教学如何“接地气”
摘 要: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学生“接地气”的数学课堂,是学生心驰神往的真课堂。只有盘活数学教学资源,站得要高――源于生活的数学课堂引入;看得要远――基于生活的数学课堂设计;研得要细――用于生活的数学课堂扩展;做得要大――高于生活的数学课堂反思。在实践和体验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接地气”,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
关键词: 特殊教育 智障学生 数学教学 接地气
“接地气”是民间用语之一,意思是要广泛接触老百姓的普通生活,与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反映最底层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利益。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要“接地气”,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解放学生的思维,释放学生的生命力,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学生“零距离”接触。“接地气”的数学课堂,才是学生心驰神往的课堂,才是真课堂。只有盘活数学教学资源,让数学课堂体现生活,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
一、站得要高――源于生活的数学课堂引入
数学新课标指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站得要高”,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存在,从而促使其积极主动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与探索中。
例如,教学“认识时间”一课,由于时间是非常抽象的概念,课前我播放“时间都去哪了”的音乐,再让学生认真观察(课件)钟面上有些什么?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每一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吗?强调有关分针指到每一个数字是多少分的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时针的位置分为几时多一些、几时半、几时多得多这三种情况,加深对时针的正确认识。这一引入充分考虑了学生现实学习的起点,既包括知识积累的起点,又包括生活经验的起点,从而使课堂导入体现了关联性――让所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及已有经验的密切相关;体现了兴趣性――课堂导入的材料和方式是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体现了“数学味”和“生活化”。
二、看得要远――基于生活的数学课堂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是一种动态设计的能力,更是一种现场诊断和决策的能力。数学教师应“看得要远”,尝试数学生活化教学,为智障学生打开数学与生活的屏障,让学生感悟生活中的数学魅力,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只有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践中,实现了“基于生活”的指标,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得以体现。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进位加法,我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学具进行操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验证14+28结果到底是三十多,还是四十多。启发学生思考:是先从个位加起比较方便,还是先从十位加起比较方便?在指导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生成过程,明白了算理,掌握了计算方法,并且总结出笔算进位加法需要注意的事项。在反复的强化练习中,学生提高了计算正确率,从而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
三、研得要细――用于生活的数学课堂扩展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学习数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小学数学教材中,许多知识含有丰富的实践活动因素,教师应“研得要细”,充分利用这些因素,让学生到生活中拓展学习数学的渠道,更好地架起数学和生活的桥梁,感受数学实践的无所不在、无所不能。
例如,教学“乘除两步应用题”时,分析、解决问题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探究新知的部分,我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解决“买5条这样的毛巾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你觉得还要知道什么条件才能算出来呢?(需要知道每条毛巾的价钱)教师充分把握“扶”、“放”的“度”,诱导学生从题目的条件入手,根据“买3条同样的毛巾需要24元”,你能求出每条毛巾的价钱是多少吗?课堂教学中注重呈现学生的错例分析,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分析和综合的认知冲突中理清解决问题的步骤。
四、做得要大――高于生活的数学课堂反思
特殊教育学校的小学数学教材中,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体现了螺旋上升的原则。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以生活的情景学习数学,教师应“做得要大”,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把高于生活的数学课堂反思贯穿于教学始终。
例如,学习了“轴对称”这一节后,教师要及时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了预设,分别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和德育目标反思梳理,对教学行为进行系统化的分析,更清楚地认识课堂教学中的得当与不得当,从而进一步明确“美丽课堂梦”的方向。本节课的“亮点”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辨一辨、试一试、议一议、比一比等操作,实现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培养了学生学、善学、乐学的习惯。数学课堂教学呼唤“高于生活”的民主化模式,呼唤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基本技能。
当今数学教学正向问题化、活动化、生活化方向发展。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在实践和体验活动中,学会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接地气”。
参考文献:
[1]任金凤.智障学生数学教学初探[J].青海教育,2010,(Z1).[2]王佩.如何培养智障儿童在数学中的积极思维[J].新课程(小学),2014,(05).[3]魏晶晶.让数学学习走进生活接地气[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5).
第四篇:(征文)浅谈党员干部如何接地气
浅谈党员干部如何接地气
市委办公室 白立红
古希腊神话中战神安泰,身体只要接触大地,便可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常常战无不胜。一次战斗中,对手大力神拉克勒斯发现了这个秘密,把他高举在空中,脱离大地的安泰,最终被赫拉克勒斯扼死。安泰悲剧产生的原因,在中国俗话说就是“不接地气”。什么是“接地气”?概括讲就是大地富有无限气息和巨大能量,与其相接便可促进事物茁壮成长。万物生长接了地气,生命才会欣欣向荣。人类接了地气,身体才会健健康康。
那什么是我们党员干部的地气?地就是群众,接地气就是深入群众。我们党向来重视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三个“活的灵魂”之一,邓小平曾指出“共产党什么都不怕,就怕脱离群众”。胡锦涛同志在建党九十周年讲话时强调“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危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明确指出: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然而,群众路线活动中,见了群众,是不是就会自然而然地“接地气”?当然不是。党员干部只有摈弃 1
“四风”之毒害,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切实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受到人民群众拥戴,才能说“接地气”,否则只能是浅尝辄止、蜻蜓点水。
在照镜子中“接地气”。古代人邹忌爱与城北徐公比美,常问美于妻子、小妾、客人,答案自是肯定。但邹忌看到徐公后,才发现对方更美一筹。后邹忌反思自省悟出,妻子爱他,小妾怕他,客人有求于他故赞美他,但他们都说了谎话。现实生活中我们部分党员干部也是“邹忌”,虽不是妻妾成群,但手中掌有公权,爱者、惧者、有求者如过江之鲫,溜须拍马的话听多了,高帽子戴久了,日积月累,久而久之,也开始认为自己“智商超群、才华横溢、能力非凡、功绩卓著”,理所当然“较徐公美甚”。这样的干部在群众眼中毫无美感。社区干部赵峰十年如一日在社区里干最脏、最乱、最差的活,镜子里的他蓬头垢面没个人样,群众眼中的他却是最美的,也是最接地气的。党员干部“接地气”,要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照一照身上是否有乡土气息;照一照内心与群众距离的远近,要照出自己的不足,照出帮助群众的打算。“照镜子”不是锦上添花更不是隔靴搔痒,只有在与群众“面对面”的直接联系中,在“进家门” 2
过程中,学会“说土话”、“听乡音”,主动融入群众土壤这股“地气”,群众根基才能扎的深、扎的稳。
在正衣冠中“接地气”。《皇帝的新装》中,每天只想着穿好衣服的皇帝,在大臣、裁缝等人的欺骗中穿着世间独一无二的“裸体华服”盛装游行,最终被群众贻笑大方。一些党员干部也喜好这种自欺欺人的正衣冠,每下基层,不想倾听民意、体察民情,解决民忧;只想衣着光鲜,笑容可掬,谈吐不凡。往往干部前脚拍掌走人,后脚群众怨气冲天。群众面前,如此可耻“衣冠”,不要也罢。“衣冠”代表着的形象和作风,党员干部只有注重理想信念的“衣冠”、组织面前的“衣冠”、群众面前的“衣冠”,才是持之以恒的“正衣冠”,才能在群众心中烙下印记。注重理想信念的衣冠,就是要经常查一查理想信念是否坚定、道德节操是否秉持、有没有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相违背。注重组织面前的衣冠,增强自重意识,时刻不忘共产党员的应有形象和神圣职责,讲究人格,注重品德,珍惜名誉,爱惜形象。注重在群众面前的衣冠,就是要经常问一问自己“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牢记党的宗旨,不忘责任担当;审一审自己的言语是否出格、行为是否出轨,决策指示是否贯彻、岗位职责是否履行。在“正衣冠”过程中,放下身段到群众中去,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与群众打成一片,就可以接地气,身正、“衣冠”正、作风正,才能获得群众的真心支持。
在洗洗澡中“接地气”。一些党员干部深入群众,不怕招待规格高,就怕身沾灰,脚沾泥。更有甚者农村土炕不敢坐,田间地头不敢踩,回家清水冲一冲。这种洗身不洗心的干部,只会让群众反感失了“地气”。党员干部取得群众的信赖与支持,就要做到“四勤洗”。一要勤“洗脑”,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坚定理想信念,经得住大是大非的考验,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想问题、做事情。二要勤“洗耳”,防止耳朵闭塞。既听顺耳之言,也听逆耳之言,多倾听群众的心声、意见和诉求,多换位思考,自觉把群众的心声作为工作出发点,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三要勤“洗手”,保持清正廉洁。洗掉手上的“贪”字,手不乱伸,不该拿的东西坚决不能拿、管住自己的手、用洁净的双手为群众多办事、办实事。四是要勤“洗脚”,转变工作作风。要洗掉脚上的“懒”字,迈开双脚,多到基层、多下一线,脚踏实地,勤政为民。这种“四洗”干部,在群众面前清清白白、干干净净,最受群众欢迎,最接“地气”。
在治治病中“接地气”。衣冠正不正,照了镜子才知道;脸上脏不脏,旁人看得最清楚。身体病不病,进了医院才知晓。一些党员干部在四风毒害中昏昏然,在群众面前飘飘然,“久病不觉”自我感觉良好。更有甚者,明知作风有问题,却粉饰恶习“带病”工作,此类干部群众深恶痛绝。干部“带病”不可怕,就怕讳疾忌医,久拖不治,病入膏肓。“带病”
干部深入群众,更要做到未病时预防,小病及时治,大病要根治。未病时预防,时刻警醒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敬畏群众,坚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自觉抵御各种诱惑,做到防微杜渐。小病及时治,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中扁鹊说:“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小病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治好,但要及时。善意对待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及时改正错误,才能取得群众的理解与信任。大病要根治,不治将益深。大病往往是沉疴固疾,反反复复。治大病就要持之以恒。何为党员干部大病?就是以为群众办事之名,某己之利。治疗这种大病,最好的药方就是深入群众,了解民生,了解百姓的诉求,从内心真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大局意识,纠正腐败利己思想,深入群众中,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验和洗礼。
群众路线活动中,党员干部只有“接地气”才能得人气,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始终立足实际,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群众才会点赞,打高分。
第五篇:年轻干部接地气
年轻干部“接地气”方能“长才气”
当前,相当一部分年轻干部是直接从校门进入机关门,没有到基层一线工作,缺乏基层实践和艰苦环境的锻炼,这无论是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还是对干部自身的成长进步,都是不利的。年轻干部要自我成长、健康成长、担当重任,就要到基层一线去、到艰苦困难的地方去、到独当一面的岗位上去砥砺意志、锤炼作风、历练才干,多“接地气”方能“长才气”。而一些年轻干部片面认为:上级机关条件好、待遇高,发展空间大、机会多,比基层提拔快;有的担心到基层不能独当一面,应付不了繁琐、复杂局面;有的眼睛一直向上看,一心往上走,不愿到基层做艰苦工作。其实,这些思想认识要不得。
基层虽然事务繁琐、情况复杂,在基层工作,更需要直接面对群众,直接面对各种矛盾和问题,各项工作都要亲力亲为,但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年轻干部如果主动“接地气”,零距离接触普通群众,一起感受幸福与快乐、困难与艰辛,就能够培养出与人民的深厚感情和血肉联系,也能够比较深切地了解基层、熟谙世情、洞察民意,办事情、想问题、做决策也就越容易贴近群众、依靠群众,符合党的根本宗旨要求。
年轻干部到基层“接地气”,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经受一番摔打,能够更好地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优秀品格和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这不仅有利于加深对国情的了解,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而且能够较快提高驾驭全局和处臵复杂问题的能力,积累比较全面的工作经验。
作为年轻干部,要立志做大事,把心思更多地用在增长本领、做好工作上,主动到基层一线去“接地气”,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实践中不断增长自己的“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