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陈强在动员大会上讲话

时间:2019-05-14 00:38: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委书记陈强在动员大会上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委书记陈强在动员大会上讲话》。

第一篇:市委书记陈强在动员大会上讲话

市委书记陈强在动员大会上讲话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决定,从现在起到明年3月,在全市开展“巢湖新发展,我该怎么干”大讨论活动。刚才,晓建同志宣读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融入合肥经济圈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意见,以及关于全面启动巢城老城区路桥大会战、滨湖新城区大建设的意见;丽芳同志宣读了“巢湖新发展,我该怎么干”大讨论活动方案。今天的会议,主题非常鲜明,目的非常明确,意义非常重大,就是要通过大讨论活动,进一步凝聚加快发展共识、焕发团结干事激情,把全市上下的思想智慧、行动干劲,集中到、落实到推进巢湖新一轮大发展上来。所以说,这次会议是推进大讨论、营造大氛围、优化大环境、促进大发展的动员大会。

这里,我着重讲三点意见。

一、紧紧抓牢巢湖发展的大局,充分认识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性

为什么我们现在要开展“巢湖新发展,我该怎么干”的大讨论活动?历史的经验充分说明,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每逢发展的关键时期,都要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创新,来推出重大战略决策,推开重大实践活动。今天的巢湖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新起点上,也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统一思想认识,统一步调行动,更为迫切,更为紧要。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凝聚全市上下的思想共识,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推进巢湖新发展、大发展、快发展。

第一,从巢湖的发展形势看,成绩和经验在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近几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巢湖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巢湖的变化也日新月异,民营企业、特色产业、县域经济优势凸现,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次前移。前不久召开的省委全委会议对巢湖的发展和近期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我们“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有力有序、务实创新的良好环境,从而形成人人有激情、时时在状态的生动局面。”这些成功实践和省委、省政府的期望都说明了这一点:只有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才会有巢湖今天的发展,才能有巢湖的长足发展。

第二,从全省发展的局势看,争先和赶超在于创新观念、焕发激情。安徽已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全省各市都在奋力拼搏、争先进位,加快发展的势头特别强劲。对巢湖来说,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我们必须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感。巢湖的456万人民期待着我们更加有为的表现,期盼着巢湖发展的新崛起。我们必须增强不快不行、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这种客观的现实与争先的责任说明了这一点:不实现观念的创新突破,不焕发团结干事的激情,巢湖就有可能与周边城市拉大发展的距离,就难以避免成为皖中洼地的被动局面。

第三,从现实发展的趋势看,机遇和希望在于凝心聚力、奋发有为。当前,在安徽发展大局中,突出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两大发展战略,是巢湖发展前所未有的机遇、振奋人心的希望。巢湖环湖沿江,区位优势明显,我们必须抢抓机遇,抢占高地,以主场主角、决战决胜的姿态,参与竞争,抢抓机遇,不能有半点的彷徨,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为此,市委、市政府已经提出“四大建设”重点发展战略和目标。这样的形势和任务也充分说明了一点: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市上下奋发向上、奋勇争先,巢湖就能乘势而上、又好又快发展。

正因为如此,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全面开展“巢湖新发展,我该怎么干”大讨论活动,努力把全市上下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上来,把全市干部的聪明才智集中到加快巢湖发展的大局上来,把我们每个人的激情与干劲落实到抓好本职工作、建设美好巢湖的事业上来。总之,要通过大讨论,破除陈旧观念,克服不良风气,振奋创业精神,焕发干事激情,全市上下共唱发展主旋律,干部群众齐心建设新巢湖。

二、紧紧抓住巢湖发展的大事,切实增强大讨论活动的针对性

这次大讨论的主题是“巢湖新发展,我该怎么干”,针对性很强。之所以确定这一主题,就是要让全市上下都明白“我”与巢湖新发展的关系,“我”在巢湖新发展中的责任,并通过大讨论,首先明确什么是巢湖新发展的大事,围绕大事,抓住大事,“我”该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

第一,要在明确和把握巢湖新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思路上开展大讨论。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从巢湖的实际出发,我们提出融入合肥经济圈,加快建设滨湖城镇宜居福地;联动皖江产业带,加快建设新型工业经济高地;服务长三角地区,加快建设高效现代农业基地;面向全国大市场,加快建设休闲度假旅游胜地。这是巢湖新发展的新战略、新思路,事关巢湖发展的未来,事关巢湖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必须在大讨论中紧抓不放,有的放矢,形成大家的共同认识、共同方向、共同行动,切实做到抓发展不走神、不跑调。

第二,要在明确和把握巢湖新发展的重大建设和举措上开展大讨论。关于加快融入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加快滨湖城市和巢城路桥大会战建设等方案,是市委、市政府结合巢湖实际,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的战略部署,以大招商、大投资、大项目、大建设来推动巢湖新发展的重大举措。这需要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这需要攻克众多的困难,付出倍加的努力。我们必须在大讨论中合力而为,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人人奉献的良好局面,切实做到搞建设不分心、不出岔。

第三,要在明确和把握巢湖新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支撑上开展大讨论。今天的巢湖,发展得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政策机遇,地利是区位优势,人和是巢湖人创新创业的品质和能力。我以为,巢湖新发展的主要动力、主要支撑,在人、在人的精神状态。我们要振奋创新创造的精神,焕发干事创业的激情。只要各级领导、党员干部,从我做起,人人做表率,个个有激情,我们就树立了巢湖新发展的中坚支柱;只要我们身为巢湖的一员,尽我所能,时时在状态,事事讲大局,我们就夯实了巢湖新发展的坚实基础。我们要在大讨论中,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信心树起来,把劲头鼓起来,把智慧奉献出来,把作用发挥出来,切实做到干事业不松劲、不懈怠。

第四,要在明确和把握巢湖新发展需要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上开展大讨论。矛盾无时不有,困难无所不在。巢湖在新一轮发展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问题,我们既要勇敢地面对,更要正确地应对,不论是在顺境中还是在逆境中,都要明确自己的正确站位,保持积极的态度,做出卓越的贡献,以实际行动来落实“我该怎么干”。要多为大局着想,多学他人长处,多找自身不足,多比个人奉献。因此,我们要立足于巢湖的新发展,在大讨论中认识并解决好影响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是在观念和作风上要有新突破。观念和作风是推进和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下力气破除守旧、狭隘、本位、懒散等观念和现象,要在加快发展、抢抓机遇、务实创新、团结干事上凝聚共识,提升理念,匡正风气。

二是在思路和举措上要有新突破。各地各单位要在大讨论中升华认识,谋划发展,调高目标,跳起来摘桃子,规划制定出明年乃至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目标和举措,以创新的理念、创业的激情,争先进位,实现赶超。

三是在环境和氛围上要有新突破。大讨论要人人参与,人人关注;新发展要人人有份,人人有责。我们每个人都是巢湖的发展环境,要多说有利于发展的话,要多做有益于巢湖的事,不打横炮,不唱洋腔,全力营造团结干事的氛围、和谐发展的环境。我们每个人都要在巢湖新发展的进程中,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做到争先进不落后、不掉队。

三、紧紧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取得大讨论活动的实效性

大讨论活动能否营造氛围、凝聚共识、推动发展,反映各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体现党员干部的工作风貌、精神状态。全市上下一定要严肃对待,严密组织,严格实施,确保大讨论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第一,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已成立了大讨论活动领导组,在市委常委会统一领导下,负责对全市大讨论活动的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领导组各位成员,都要按照分工、结合职能,积极主动履行领导责任,强化指导责任,落实工作责任。领导组办公室要抓紧方案细化、加快工作推进。各县区、市直各单位,都要及时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结合实际,制定方案,认真实施。主要负责同志要起主导、负主责,既要精心组织好本地、本单位的大讨论活动,更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作出表率。要加强督促检查,一级查一级,层层抓落实。领导组办公室要安排好督查计划,做到简便易行,注重实效,加强督查,抓好落实。

第二,必须加强分类指导。分类指导是领导方法,也是工作方法。对不同主体要有不同要求,区别地方、机关和企业,区别各级领导、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提出具体要求,力求行得通、抓得住、落得实。不同阶段要有不同抓手,学习、讨论、献策、竞赛各个环节,要善于运用好有行之有效的载体,广泛开展好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不同时期要有不同重点,针对谋划发展战略、抓好班子建设、推动工作落实等重点任务,分别确定我们的主题和活动,以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同问题要有不同解决方法,是认识上的问题,还是发展中的问题,是普遍性问题,还是具体性问题,都要区别对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第三,必须加强正面引导。开展好大讨论活动,重在营造浓厚的氛围。要以舆论强势来引导。把大讨论的舆论宣传,作为新闻宣传战线“大练兵”活动来抓。报纸、电视、广播、政府老秘网等媒体,要精心设计,大造舆论,唱响发展主旋律,营造发展大环境。要大力宣传巢湖“感慨的话、感人的事、感动的人”,通过“一句话”反映巢湖人的精神,通过“一件事”折射巢湖人的品质,通过“一个人”树立巢湖人的新形象,让老同志为之自豪,让巢湖籍在外人士为之骄傲,让所有巢湖人为之鼓舞。宣传部门要组织开展最佳策划、最佳报道、最佳评论等评选活动。要以解决问题来引导。解决思想问题要注重讨论交流、说理疏导、理顺情绪,解决工作问题要有目标、有措施、有方法,使大讨论的过程,成为共识凝聚的过程、思想提升的过程、激情焕发的过程,成为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加快发展的过程。要以正确方法来引导。坚持内宣与外宣相结合、以内宣为主,务虚与务实相结合、以务实为主,扶正与祛邪相结合、以扶正为主,形成舆论一边倒、全市一个调、上下一条心、发展一股劲。

第四,必须加强因势利导。开展大讨论活动,必须正确处理与当前重点工作的关系,因势利导,相互促进,以重点工作的成效,检验大讨论活动的成果。要正确处理大讨论活动与学习实践活动的关系,通过大讨论活动的开展,巩固、深化、提升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要正确处理大讨论活动与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的关系,坚持以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精神,认真研究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具体办法,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要正确处理大讨论活动与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关系,现在到年底只有一个

第二篇:市委书记在全市解放思想大讨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解放思想大讨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解放思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保证。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全国各地掀起了新一轮解放思想的热潮。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趋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为此,市委决定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在全市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目的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切实更新观念,充分利用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战略机遇,突破传统桎梏,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创造热情,提升发展能力,实现科学赶超发展,大力推进富民强市战略。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一、坚持解放思想,目的在于形成科学赶超发展的共识 当前,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出现许多新变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尤其是湘潭作为国家建设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示范区的中心城市之一,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层面。适应新形势,把握新思路,谋划新举措,实现新跨越,都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这次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切实在全市形成科学赶超发展的共识。

1、坚持解放思想是马列主义的理论品质。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在共产主义的历史上,一代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正是坚持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善于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新路子、寻求新答案,才成功解决了革命和建设中的各种难题,也才使马克思主义始终充满勃勃生机。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并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同志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实践充分证明,解放思想是扫除障碍、引领发展、走向胜利的“法宝”。革命领袖已经以非凡的革命胆略和理论勇气,为我们树立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光辉典范。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尤其需要具备这种理论品质,冲破思想樊笼,实现开拓创新。

2、坚持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成功保障。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先后经历了几次大的思想解放过程,每次思想大解放的过程,实际上都是经济社会大发展的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全党倡导“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实现了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移,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使全党冲破了姓“资”姓“社”的思想障碍,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正是如此,上世纪80年代,深圳抓住创办经济特区的历史机遇,引领第一轮思想解放,用了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从一个边陲小镇建设成为现代化大都市,带动了珠江三角洲的迅速崛起,成为我国经济的一大增长极。上世纪90年代,上海抓住浦东新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机遇,引领第二轮思想解放,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带动了长江三角洲的迅猛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又一个增长极。两次思想解放,都掀起了新一轮建设高潮,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

从湘潭的情况来看,1995年我们通过开展“强工富市”大讨论,进一步强化了工业的主导地位,明确了经济发展战略;1998年我们通过开展“国企改革”大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国企的“两个退出”,加大了调整所有制结构的力度;2003年我们通过开展“坚持解放思想,实现跨越发展”的大讨论,进一步强化了加快发展理念,形成了新一轮发展热潮。正是由于长期不懈地坚持解放思想,促进了湘潭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到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23.12亿元,比2002年增长85.1%;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达到38.39亿元,比2002年增长1.7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742元,比2002年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137元,比2002年增长74.4%。可以说,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不会有今日湘潭的大好形势、大好局面。

3、坚持解放思想是科学赶超的实践动力。湘潭这些年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我们要看到,矛盾还很多,差距还很大,任务还很重。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效益不高、第三产业发展不快与对第二产业高度依赖的矛盾;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科研教育优势明显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矛盾;经济发展较快与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快的矛盾;发展意识较强与发展环境不优的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存在,与湘潭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有关,与我们目前经历的发展阶段有关,也与我们思想解放不够、发展理念不新有关。我们必须正视问题和矛盾,坚持解放思想,加快湘潭发展。

也正是因为这些问题与矛盾的存在,我们面临着科学赶超发展这一崭新的课题。党的十七大准确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的内涵,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科学发展,首先是加快发展。所以,在市第十次党代会上,我们结合湘潭实际,提出了赶超发展的战略,要求到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亿元,年均增长12.5%;工业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地方财政总收入突破7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实现经济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可以说,科学赶超发展,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根据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的实际情况,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做大经济总量。科学赶超发展,既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也是我们结合湘潭实际明确的战略方向。

湘潭要实现科学赶超发展,就意味着从2008年至2011年四年中,我们的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总收入还要翻番,确实任重道远。我们的各级党员干部必须解放思想,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从发展、变化了的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打破常规思路,突破思维定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4、坚持解放思想是 “两型社会” 建设的基本要求。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实验区,是国家在新的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布局,是我市富民强市的重大战略机遇,也是新时代赋予湘潭的重大历史使命。建设“两型社会”,首先要把握重点。第一,明确目标定位。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把长株潭城市群建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全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引领区,湖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群。第二,界定建设时段。第一阶段,2008-2010年,打好基础、重点突破;第二阶段,2010-2015年,纵深推进,初见成效;第三阶段,2015-2020年,基本完成建设任务。第三,把握四条基本原则。要将改革创新贯穿试验区改革建设全过程,要全面把握“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和湖南特色,要立足科学跨越发展推进试验区改革建设,要注重全面统筹、协调发展。第四,走出六条新路。走出一条新型城市化规划、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新路子,一条新型工业化的新路子,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路子,一条综合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路子,一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一条体制机制创新的新路子。

建设全国“两型社会”示范区,既没有现成模式可参考,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唯有坚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正是因为如此,中央给了我们“先行权”、“先试权”、“试错权”。目的就是要我们解放思想,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践行,在实践中总结。我们要取得成绩,做出示范,就必须大胆实践,实现后发赶超,增强自身实力,才能领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二、坚持解放思想,关键在于树立科学赶超发展的理念 在“两型社会”建设这一新的发展背景下,要实现科学赶超发展,加快富民强市步伐,我们应当从五个方面进一步推动思想的大解放,以实现湘潭的新发展。

1、要为湘潭发展而忧,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奋起赶超的决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这些年来,湘潭经济纵向比较进步很快,但放在全国、全省发展的坐标上来横比,差距很大。第一,从经济总量来看:2002年至2007年,我市经济平均增长13.1%,平均增速位于全省第三位,速度在加快,规模在做大。但是,2002年我市GDP为225.98亿元,占长株潭城市群的比重为16.4%,而2007年仅占15.1%,反而下降了0.7个百分点;2002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8.6亿元,占长株潭城市群的比重为12.3%,而2007年为24.2亿元,仅占8.64%,下降了3.66个百分点。虽然这与长沙本身基数较高、总量很大有一定关系,但我们要看到,若不加快追赶步伐,就会更加被弱化。同时,我市的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体现一个地方发展水平的主要经济指标,都还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这与一个工业城市的称号也不相称。第二,从经济结构来看:近五年我市一二三次产业平均增速分别为6.2%、16.1%、11.7%,三次产业比重由2003年的14.2:39.2:46.6变为2007年的15.3:46.9:37.8。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了7.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了8.8个百分点。2007年第三产业比重比全国低1.29个百分点,比全省低2个百分点。虽然这从另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实施“强工富市”战略的成效,但对工业的高度依赖,说明了我们三次产业结构不优,第三产业发展不快,经济活跃度不高。第三,从经济质量来看:我市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传统产业比重较大,2006年单位GDP能耗及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为2.061吨标准煤/万元和4.24吨标准煤/万元,均列全省第二位,其中单位GDP能耗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2.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0.9%,是长沙的2.08倍,株洲的1.31倍。在当前科学发展、建设“两型社会”的形势下,我们面临着巨大的资源、能源、环境压力。

所以,我们面对已有的成绩,没有任何沾沾自喜、骄傲自满的理由,而是要常怀忧患意识,始终有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化压力为动力,增强发展的决心,努力拼搏,奋起直追。

2、要为湘潭发展而谋,增强战略思维,树立抢抓机遇的信心。谋划一个地方的发展,必须把握四条原则:一是顺应时势,二是统揽全局,三是利用优势,四是彰显特色。人的思维都有惯性,人的行为都有惰性。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传统思维,满足于经验主义,导致在谋划发展时总是条条框框,在开展工作时总是束手束脚,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业态层出不穷,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给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提出了新问题,明确了新任务。我们一定要把握趋势性,增强敏锐性,因势利导,因地制宜,谋划我们的发展战略,制定我们的发展策略。具体来说,第一,当前发展时势是,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快,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日益融合,基本上呈现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纽约期货市场上的原油价格上涨,中国就要面对巨大的通胀压力;而沪宁高速一旦堵车半天,世界IT产业就面临着原材料供应紧张的局面。第二,当前发展大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重要转型时期,传统发展模式难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第三,湘潭发展的优势是,“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为我们搭建了崭新的平台,扎实的工业基础为我们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第四,我们应该彰显的特色是,充分利用战略机遇、产业优势、自然地理条件,把湘潭建设成为生态园林式的现代化工业城市。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我们在谋划湘潭发展时,必须放开思路,关键是要从战略的高度来谋划湘潭发展的未来,要以世界的眼光来界定湘潭发展的定位,要拿开放的心态来迎接湘潭发展的挑战,要用市场的手段来集聚湘潭发展的资源。

3、要为湘潭发展而闯,增强创新意识,树立攻坚克难的勇气。创新是发展的源泉。解放思想,根本的目的在于摒弃陈规陋习,敢于大胆创新,实现新的突破。创新的内容十分宽泛,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许多方面。建设“两型社会”也要求我们在各个领域取得突破,实现新的跨越。一是要培养开拓精神,勇于创新。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平同志在赞同广东建立经济特区的时候曾经说:“要杀出一条血路来。”这反映了创新的艰难,也树立起了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我们要培养这样一种精神力量。对认准了的事情,就要勇往直前,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敢于破解难题,敢于攻坚克难。二是要培养现代理念,善于创新。创新要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以厚实的知识为依托,以全新的观念为基础。我们一定要用先进的思想和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把握规律性,探索可行度,选准突破点。尤其是要紧扣“两型社会”建设这一主题,多出创新的发展思路,多出创新的工作举措,多出创新的实际成果。三是要培养改革勇气,大胆创新。改革说到底是一种利益关系的再调整,是一种体制机制的再完善。我们要敢于顶住各种压力,突破各种阻力,从湘潭的实际出发,为湘潭的发展着想,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尤其是要在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寻求突破,争创制度优势。

4、要为湘潭发展而行,增强长效意识,树立统筹协调发展的理念。科学发展的目的在于以人为本,讲求质量效益。要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全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一是更加注重发展质量。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道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先进制造业,建设现代农业,壮大现代服务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切实落实节能减排工作措施,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全面削减排污总量,改善环境质量,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二是更加注重民生民利。要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战略的高度来抓,建立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对实践证明是群众拥护的、确有实效的、能给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带来实惠的做法,形成相对稳定的政策、制度固定下来,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建设的投入力度。对各类民生问题,要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扎实加以解决。尤其是要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体系建设上下功夫,向广大农村覆盖,向弱势群体倾斜,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三是更加注重长远发展。坚决克服“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发展模式,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妥善处理好生活、生产和生态以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统筹解决好节约土地、保护耕地等关键问题,做到既搞好开发建设、发展经济,又保护好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要建立一整套包含经济增长、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等方面内容的干部考核制度,使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

5、要为湘潭发展而干,增强实干精神,树立建功立业的豪情。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再好的决策部署,得不到落实,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增强科学赶超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一要想作为。广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建功立业的抱负,自觉地把湘潭科学赶超发展目标与个人发展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促进各项工作高起点起步、高标准运行、高水平推进。二要敢作为。当我们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障碍、改革中的问题时,要做到在发展实践中不争论、敢创新、重规律、善变通,看准了的事情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迎着风浪干事业,冒着风险抓机遇,克服困难求突破,审时度势谋发展。三要能作为。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理论水平,自觉增强执政能力。要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真正充当起推动科学赶超发展的主角。

三、坚持解放思想,核心在于将科学赶超发展落到实处 要将思想的升华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将理论的创新指导到具体的实践。紧扣时代脉搏,联系湘潭实际,把握核心任务,抓住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

1、着力于打造崭新发展平台,大力建设“两型社会”。要以“两型社会”建设为总揽,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在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的总体构架下,湘潭初步的建设设想是:一是明确基本思路。遵循七大原则,即以对接为背景,以项目为依托,以产业为支撑,以改革为动力,以城乡统筹为重点,以生态文明为追求,以又好又快为目标;形成两大机制,即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大机制;走出两条新路,即走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两条新路;实现四大转变,即着力推进由单个城市的扩充发展向城市群融城发展,由重点突出经济发展向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并重发展,由中心城市优先发展向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由低端产业发展向现代高端产业发展。二是规划三级空间。在空间上规划为试验区、核心区、先行区三个层次。湘潭市域范围5015 k㎡都属于试验区范畴。核心区规划面积1288 k㎡(其中城市两区280 k㎡、湘潭县968 k㎡、湘乡市40 km)。先行区北接长沙,南至南二环,东至株洲,西至姜畲,围合面积达420k㎡。当前关键是加强先行区建设,致力于将其打造为“两型产业”的聚集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区,城乡一体的示范区,支撑发展的增长极。三是实施六大工程。即产业支撑工程、基础设施工程、循环经济示范工程、生态建设和环保工程、城乡提质改造工程、昭华新区工程。四是推进八大改革。即加快推进“两型产业”发展体制改革,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自主创新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体制改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体制机制上率先突破,争创制度新优势。我们要以思想解放为先导,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进度。

2、着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湘潭经济发展面临的根本问题,是传统产业比重过大,经济结构不优。这些年来,我们紧紧抓住产业发展这一关键,通过央企对接、企2业裂变、产业集群、园区发展,产业结构有所优化,产业层次有所提高,质量效益有所提升,尤其是重化工业比重明显下降。但从三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比重没有大的变化,现代农业发展相对迟滞;第三产业发展落后于总体发展速度,现代商贸业、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快,制约了经济发展的活力。我们一定要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牢牢把握“两型产业”发展这一核心,加快以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两型产业”的发展。一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自主创新臵于发展战略的核心位臵,占据科技制高点,努力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应用的主体。要加强政策引导,加大创新投入,加快人才开发利用,为自主创新提供良好条件,营造良好环境。二是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加快冶金、建材、机电、化工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加大技改投入,加强技术攻关,在关键领域、核心环节实现重大突破,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要制定并落实落后产能强制淘汰制度,坚决关停一批“两高”产业和“五小”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三是要加速发展高新产业。要以国家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依托,加快火炬创新创业园等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重点打造九华汽车、IT产业园,加快建设湘潭风电产业园,使各特色园区真正成为湘潭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四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把生产性服务业作为重点,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促进先进制造业高端发展紧密结合,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服务外包等生产型服务业。要大力创新与发展金融、信息、产权交易、文化创意等新型服务业态。五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依托资源优势,坚持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加快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尤其是要以隆平高科论坛为平台,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3、着力于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加快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把握建设生态园林式现代化工业城市的定位,以环境优美、舒适宜居为目标,凸显生态园林、滨江风光特色,把湘潭城市建设得更具灵气、更有活力、更显魅力。一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依托湘潭自然环境与地理条件,按照先创建全国园林城市、再创建全国生态园林城市、最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三步走的思路,以绿色为特点,以昭山为绿心,重新塑造湘潭的城市风格与特质。二是全力打造昭华新区。昭华新区作为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区,肩负着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带动湘潭科学赶超发展的重要使命,对湘潭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按照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并重的原则,举全市之力,打造滨江新城。三是加快中心城市的建设。按照“一轴两区四带”的城市建设思路,加大东扩西改步伐,发展城市经济,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味,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要坚持现代城市经营理念,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拓宽融资渠道,创新开发模式,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形象。

4、着力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经济要发展,关键靠项目;项目建设的关键,在于扩大对外开放。这些年来,我们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功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增强了发展后劲。但必须看到,目前我市经济外向度仅为18.8%,与全国65.2%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则更大;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不多,特别是与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国内知名大企业合作的大项目不多。我们必须继续扩大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切实引进一批大项目,提高我们的发展能力。一是要提高招商引资水平。要把引进战略投资者作为招商引资的关键环节来抓,主要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大公司、大集团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力求在大项目、大企业、产业招商上取得更大突破。二是要做好项目建设前期工作。要围绕国家投资重点、客商的关注焦点、我们自身的优势亮点,做好项目策划,特别是要在先进装备制造、清洁能源、汽车及零部件、IT电子等优势产业上,策划包装一批项目。要建立梯次的项目源,形成投产达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储备申报一批的良性循环机制。三是要加快项目实施进度。要继续实施市级领导联系项目制度,加强协调服务,优化建设环境,促成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尽早投产经营。

5、着力于激发社会发展活力,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是实现湘潭科学赶超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和动力源泉。体制机制创新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程。但我们不能因此有畏难情绪,而是要依据实际工作要求,有重点地进行突破。一是要创新投融资体制。要积极研究拓宽融资渠道的办法和措施,探索建立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资金。要争取发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债券,积极发展金融公司、租赁公司、担保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二是要创新土地管理体制。要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建立政府对城市土地集中统一供给模式,建设政府主导、整体开发的经营土地机制。要创新农村土地管理体制,借鉴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以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农民集体土地合作制度为核心,创新土地管理制度,探索农村成建制土地利用性质转化的补偿机制。三是要创新财税体制。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财政的公共服务职能,用制度来保证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要创新资源环境体制。要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生态保护者的经济利益。要建立产业退出机制,确保高污染、高排放、低效能企业能有序退出,且利益得到合理保障。

6、着力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加快非公经济发展。创业是富民之本。大力推进全民创业,是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举措,是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富民强市目标的重要途径。一是要弘扬创业精神。树立三种思想,即树立创业光荣、创业有功的思想,树立勇于创业、大胆创业的思想,树立成就创业、服务创业的思想。二是要培育创业主体。积极支持和鼓励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外出打工返乡人员、有创业愿望的大中专毕业生等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活动。尤其是要注重培育创业能人,把能人办企业作为全民创业的关键环节来抓,发展一批初创企业,壮大一批中小企业,形成非公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三是优化创业政策。通过在基地建设、市场准入、税费减免、企业融资、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扶持,掀起一个我市全民创业的新高潮,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最大限度地释放全社会的创业能量,加快非公经济的发展步伐。

四、坚持解放思想,重点在于凝聚科学赶超发展的合力 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意义十分重大。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讨论活动不走过场,务求取得思想解放的实际效果。

1、全力营造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良好氛围。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科学赶超发展的要求组织开展讨论,引导广大干部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要把正面教育、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充分保护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集中力量对大讨论活动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全面展示各级各部门开展大讨论活动带来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重点是要通过讨论活动,让大家有触动、有想法、有信心,凝聚精力,集中智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营造一个风正气顺、心齐劲足、想事干事的良好氛围。

2、着力造就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全面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要坚决摒弃“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传统思想束缚,确立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靠德才坐位子的用人导向,大胆选用优秀年轻干部,合理使用好所有干部,真正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不干事的有压力、干不成事的挪位臵,特别要把富有奋发进取精神、善于改革创新的干部放到重要领导岗位上来。

3、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作风建设,体现着党的宗旨,关系到党的形象。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必须按照“两个务必”的要求,认真对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倡导“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把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作为我们一以贯之的精神,来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学求真务实之“法”,大练真抓实干之“功”。真正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从文山会海、迎来送往等繁杂琐碎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做到议而决、决而行。

4、努力形成万众一心、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臵,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时刻把握群众所忧、所需、所急、所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通过思想的解放,充分调动起群众的积极性,凝聚起全市人民的力量,努力形成万众一心、全民参与、干事创业、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同志们,坚持解放思想、实现科学赶超发展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让我们以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大兴观念创新之风、善谋科学发展之策、共求赶超发展之效,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新的精神面貌,为实现科学赶超发展、富民强市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市委书记在政府机构改革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市委书记在政府机构改革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十分重要,主要任务是对我市政府机构改革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刚才,##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宣读了《##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市长就我市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作了一个内容非常全面、要求非常明确的动员报告,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理解把握,抓好贯彻落实。关于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我再强调以下三点:

一、要充分认识政府机构改革工作的重要性

(一)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是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重要政治任务。我党历来高度重视政府自身建设。党的十七大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改革开放总体部署出发,作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部署;十七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了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总体目标,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改革要紧紧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核心,着力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和完善行政运行机制,突出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对我们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年上半年,省政府新一轮机构改革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顺利完成;

##年底,##市政府机构改革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基本完成;我们即将进行的县级政府机构改革,是我们国家政府机构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按照中央、省和##市的要求,在上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的,是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需要,是一项必须不折不扣完成的重要政治任务。

(二)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是加快赶超跨越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按照上级决策部署,先后开展了五次政府机构改革。历次改革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现行的政府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与加快赶超跨越的实际要求相比,还有诸多的不适应。与其它县区相比,集中表现为三个方面的特殊性:一是机构臃肿,实有人员多,财政负担过重。长期以来存在的因人设事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机构过多;一些单位擅自配备干部和借调人员,造成混岗、混编问题;部分单位人浮于事、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现象较为普遍。机构设置不合理,实有人员过多,直接增加行政成本,加重了财政负担。二是职能转变不到位,职责不清,职能交叉。政府仍然在管一些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部门职能交叉,权责关系不够清晰,协调配合难度较大,工作中越位、缺位、不到位的问题比较普遍。特别是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方面的缺位问题尤为突出,许多事情没人去管,但是一些所谓有权利的事情却越位较多。三是政府工作部门和政府机构权力与责任不对称。有的有权无责,有的有责无权,有的权力过于集中。上述问题严重阻碍着社会经济

发展。因此,必须通过进行政府机构改革,清除这些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加快赶超跨越创造条件。

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时间紧,任务重,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迅速把思想统一到这次会议的精神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上来,充分认识这次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我市政府机构改革的特殊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困难想得更多一些,把准备做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制定得更完善一些,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全面完成这次政府机构改革各项任务。

二、突出工作重点,积极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

这次政府机构改革,要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理顺职责关系,明确和强化责任,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完善体制机制,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达到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目的。实际工作中,要注重突出以下重点:

要始终围绕转变政府职能这个核心。转变职能是这次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也是衡量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必须抓住转变职能这个关键,着力解决政府“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要按照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要求,划清政府职能边界,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切实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管到位,把一些辅助性、技术性、服务性事务交给事业单位和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通过机构

改革着力解决阻碍政府职能转变的深层次问题,建立健全为民服务的体制和机制,少一些管理,多一些服务,实现政府职能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建设,努力建设服务政府、法治政府、阳光政府、高效政府和廉洁政府,进一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要理顺职责关系,坚持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合理确定部门职责,避免职责交叉重叠、政出多门,建立健全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确保部门正确履行职责。

(二)要进一步明确和强化责任。明确和强化责任是检验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各部门必须正确履行工作职责,做到不越权、不越位、不缺位、不失责。既要着眼于提高行政效能和促进事业发展,加大部门职责调整整合力度,明确部门的职责,协调好不同部门在同一个问题上的职责分工和履行职责时的衔接方式,避免多头管理、交叉管理、重复管理。要按照权责一致的要求,在配置部门职权的同时明确相应的责任,并通过建立和完善政务公开、效能目标管理、行政问责等制度,强化责任追究,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切实解决权责脱节问题。

(三)要切实做好工作衔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机构改革涉及到的部门,要迅速有效地搞好工作衔接,防止出现工作无人问、无人管、无人干等现象,避免导致权力真空、责任真空。改革中要坚持先动员,再调整,尽可能减少工作震荡,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运转。我们今天开动员会,人员调整和机构调整随后进行,这中间还有一个过程。大家要按步就班,做好各自的工作。在市政府机构改革完成之前,要按照“工作跟着职能走”的原则,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

(四)要及时做好职能划转。政府机构改革必然涉及到一部分人员岗位和职务变动,这是特殊时期、特殊情况对党员干部政治觉悟的特殊考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讲党性、顾大局,坚决服从、配合和支持机构改革,决不允许在部门利益、单位利益和个人利益上纠缠不休、讨价还价。新组建单位的领导班子要按照“先到位后理顺、先运转后完善”的原则,迅速进入状态,尽快熟悉情况,扎实做好职能划转、人员定岗和工作交接等工作,使新机构以新风貌新气象快速运转起来。

(五)要抓紧搞好“三定”工作。要高质量地完成“三定”工作,坚持以责定权、权责对等的原则,合理界定职责权限。通过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在赋予部门职权的同时,明确相应承担的责任。要合理确定部门内设机构,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优化股(科)室配置,形成统一、高效的工作机制。

三、要强化组织领导,严肃工作纪律,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政府机构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紧迫,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一把手”是本部门机构改革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带头执行改革政策,做到贯彻指导思想不动

摇、遵循基本原则不偏离、执行政策规定不变通;要密切关注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确保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机构编制部门要切实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及时掌握改革动态,加强宏观指导、督促检查,及时跟踪改革实施意见的落实情况,及时帮助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发现重大问题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新闻媒体要加强宣传引导,广造舆论声势,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努力营造人人理解改革、人人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围。各单位要统筹安排改革过渡期的各项工作,确保工作质量不降低,上下衔接不断档;要把机构改革与开展“两转两提”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服务水平,通过改革进一步消除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政府改革关系机构撤并、职能划转和人事调整,必须强化纪律约束。具体讲,要严肃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纪律:

一是严肃机构编制纪律。要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组织人事管理的配合制约机制,建立完善机构编制考核、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实现行政编制数、实有人员数、财政供养人数相一致,确保实现中央2011年完成机关消化超编人员任务的目标。要自觉维护机构编制集中统一领导的原则,凡涉及职能调整、机构编制、人员和领导职数的增减,必须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审批。否则,组织、人事部门不得调配人员,财政部门不得拔付经费。

二是严肃组织人事纪律。严禁借改革之机突击进人、突击提拔干部和提高干部职级待遇、突击评定专业技术职称;严禁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要求或者指使提拔、安排有关人员;严禁以虚报人员等方式占用人员编制、冒领财政资金。各级领导干部要理性地、全面地看待干部调整使用,做到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他人。在干部调整问题上,市委将严格按照公正公平的原则制定和落实各项改革政策,坚持程序和过程公开,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以保证干部工作的公平公正。

三是严肃财经纪律。机构改革涉及的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做好资产登记、处置和财务清算工作,严禁在机构调整中违规违章调度资金、转移资产、私分钱物、突击消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四是严肃政治纪律。各部门都要讲政治、顾大局,决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本部门有利的就执行,对与本部门不利的就不执行,更不能以自己的特殊性为由自行其是。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党员都要自觉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整体,小道理服从大道理。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机构编制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加强对机构改革中各项政策、规定和方案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单位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将按照中纪委《机构编制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实施问责。

同志们,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和##市级政府已经在这轮改革中为我们做出了样板,上级党委、政府也给我们明确了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要求,市委、市政府相信,只要我们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的各项改革政策,坚定信心,精心组织,扎实工作,稳妥推进,这次政府机构改革任务一定能够如期圆满完成。

谢谢大家!

第四篇:市委书记在创建文明城市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五个重点”:

(一)以加快经济发展为重点,增强文明城市的物质基矗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命脉,是城市文明的基矗没有发达的经济,就没有现代文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经济作为重中之重,以发展促创建以创建促发展。要按照高效生态经济的发展定位,抓住国家发改委帮助编制高效生态经济规划和省政府制定黄河三角洲加工制造业基地规划的机遇,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要加大投入优化增量,大力推进招商引资,着力改革招商方式,改善投资环境,改进考核办法,提高招商引资水平。特别要着力引进大项目、外资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迅速膨胀经济总量,壮大经济实力。各类企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投入,加快发展。金融部门要强化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要深化改革搞活存量,在深化企业改革,增强发展活力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各类企业勇于和国内外大企业进行资本联合,扩大规模,提高素质,增强竞争能力。要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大力支持和推动油田存续企业的改革发展,使之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要调整优化

结构提高运行质量,突出抓好外经外贸、高新技术、民营经济三个亮点,大力优化工业结构,加快培植竞争力强的支柱产业、骨干企业、重点产品;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旅游等第三产业。尤其要深化产学研结合,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创建文明城市的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找准切入点。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群众,都要集中精力抓经济、促发展努力实现率先发展、跨越发展、创新发展。

(二)以提高市民素质为重点,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只有文明的市民,才有文明的城市。提高市民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任务,也是最艰巨的任务。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全面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提高市民素质,重在思想教育。要加强对广大干部群众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深入扎实地开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以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要坚持分类施教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重点搞好“为民、务实、清廉”的教育;对窗口服务单位职工,重点搞好“爱岗敬业、服务社会”教育;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重点搞好“守法诚信”教育;对普通市民,重点搞好“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教育;对青少年,要落实好党中央、xx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从小抓起培养“四有”新人。东营人民在创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积淀了独具特质的东营精神,这就是:和谐、诚信、创新、卓越。“和谐”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更是我们东营发展的本质要求,它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人的和睦相处,特别包含油地军校的团结融合;“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东营人的精神特质,它既反映我们东营人民的优秀品质,也是我们扩大对外开放,搞好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发展的品牌;“创新”是东营的突出特点,我们在山东的“北大荒”,建成了全国第二大油田,崛起了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来自于创新,东营的未来和希望也在于创新,创新是我们发展的不

竭动力;“卓越”是东营人民的目标追求,既反映了全市人民永不满足、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也体现了东营人惟旗是夺、勇创一流的宏大气魄。这四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和谐是基础,诚信是保障,创新是动力,卓越是目标,集中体现了“东营精神”的核心内涵。全市上下要大力弘扬东营精神,以此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凝聚跨越发展的力量。提高市民素质,重在组织引导。要注重各类活动的教化功能,积极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全民健身活动,组织动员群众学文化、学科技、学法律,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各群团组织,要针对联系的群众,精心设计活动载体,组织和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使群众在参与中发挥主体作用,在参与中提高文明素养。提高市民素质,重在自身行动。全市上下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在单位做好职工、在社会做好公民、在家庭做好成员。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每个市民都要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全社会的文明风尚

(三)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为重点,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秩序,是文明城市的重要标志和内容。要实施“阳光政务工程”。大力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社会听证等制度,落实市民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行政效能监察,促进行政工作规范化、法制化。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努力以一流的党风政风创造一流的发展环境。要大力推进依法治市。深入开展宪法法律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法制观念,使广大群众都知法、懂法、守法,做遵纪守法的公民。根据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加快城市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提高依法管理水平。要切实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按照建设“平安东营”的部署,及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快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真正让广大群众有安全感。巩固和发展全国安全文明油区的成果,深入推进共治共建,确保油区长治久安。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搞好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整改,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四)以提升城市品位为重点,进一步树立城市良好形象。提升城市品位,事关群众的生活质量,事关城市竞争力。要按照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大力建设完善东城,改造提高西城,加快东西城一体化,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人居环境生态化、城市形象特色化。完善城市功能,是提高城市品位的基矗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增强城市的承载能力。对每个建筑,都要精心规划设计,建设精品工程,丰富文化内涵。加快编制生态市规划,搞好绿化、亮化、美化,进一步展现大空间、大绿地、大水面的城市风貌,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文化是城市之魂,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要根据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规划建设大型文化设施。油地军校的各类文化体育设施,能开放的要全部向市民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坚持用市场机制整合文化资源,培育文化产业,推动先进文化的发展繁荣。环境面貌是城市文明程度的直接反映。要巩固和扩大创“五城”的成果,加大城市管理执法力度,加强环境整治,特别要突出抓好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场秩序的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环境面貌。

(五)以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努力提高创建水平。创建文明城市,活力在基层,关键在基层。要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把创建任务落到实处。在城市,要积极创建文明社区。创新社区建设工作机制,推动社区内各单位参与社区建设,整合社区资源,实现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服务设施齐全、环境整洁优美;完善社区服务网络,实现社区服务完善、文化活动丰富;加快“平安社区”建设,实现治安秩序良好、群众有安全感,真正把各类社区建成服务便利、秩序安定、环境优美、文化丰富、管理先进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农村,要积极创建小康文明村。在总结近几年统筹城乡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以创建小康文明村为抓手,延伸统筹城乡发展的途径,拓展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内容,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辐射。要坚持“用社区的标准建设农村、用市民的理念教育农民”,扎扎实实推进小康文明村建设,努力把农村建设成为“民富、村美、风正”的新社区。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大力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实力;以保障农民政治权益为重点,完善村民自治和村务公开制度,健全民主制度;以提高农民素质为重点,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各级要把创建小康文明村摆上重要位置,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搞好分类指导,加快创建步伐,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幸福文明的生活。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创建任务落到实处

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市上下、方方面面共同努力。各级各部门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各项创建任务落到实处。第一,全民动员,人人参与。创建文明城市,需要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调动全市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要利用一切新闻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创建文明城市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宣传创建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叫响“争做文明市民、创建文明城市”的口号,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真正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全党动员、全民动手、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第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市里成立油地军校领导参加的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协调委员会,全面协调推动创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和六个工作组,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协调。办公室和各工作组,要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目标,分解责任,抓好落实。各级领导同志要认真负责,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抓好分管领域的创建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照文明城市的测评指标,确定创建任务,明确工作标准、时间要求和保障措施,逐级分解落实到责任人,确保按时完成。各行业、各系统、各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组织动员职工群众开展富有特色的创建活动。各有关方面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协调配合,对一些重点项目和难点问题,要合力攻坚

第三,求真务实,注重实效。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实不实、效果好不好、群众满意不满意,是对各级干部政治品德、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和工作水平的现实检验。文明是积淀,而不是突击;创建既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我们创建文明城市,绝不只是为了拿一块牌子,而是要通过创建,真正使城市的竞争力更强、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更高,各项工作要真正经得起群众和历史的检验。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按规律办事。要从办得到的事情办起,从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抓起,从具体事情做起,办实事、求实效,坚决防止搞形式主义、作表面文章,确保干一件成一件,扎扎实实推进。

第四,健全机制,常抓不懈。创建文明城市重在建设,贵在持之以恒。要积极探索建立文明城市的具体管理制度和办法,做到有章可循,使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要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各级财政对必需的经费要予以保证,重大项目能运用市场手段的要推向市常要加大监督考核力度。人大、政协要组织代表、委员对创建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和视察,新闻单位要加强~监督,对创建工作中的问题监督整改。要把创建工作作为综合督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经常性督查,严格考核奖惩,对创建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影响创建进程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同志们,创建文明城市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只要全市上下、方方面面积极行动起来,同心同德,团结奋斗,我们一定能够把东营建设成为富裕文明的现代化城市,黄河三角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第五篇:市委书记在全市解放思想大讨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继续推进思想解放

加快建设幸福铜陵

――在全市“四提四促”解放思想大讨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姚 玉 舟(2011年3月30日)

同志们:

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即将迎来建党90周年之际,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对以“崛起,铜陵”为主题,以“提效能促跨越、提胆略促创新、提标杆促转型、提幸福促和谐”为主要内容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对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市委始终高度重视,年前市委就对相关准备工作进行了安排,年后市委常委会对活动实施方案进行了研究,并将实施方案印发,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最后确定“四提四促”为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的主要内容。“四提四促”,关键词是“提”和“促”。“提”,就是要提效能,提胆略,提标杆,提幸福,归结起来是更好更快。“促”,就是促跨越,促创新,促转型,促和谐,归结起来是科学发展。促跨越,这是基于对铜陵经济规模、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本判断,是在众多矛盾中对主要矛盾的把握。对铜陵而言,我们分析存在的这问题那问题,归根到底最主要的问题是发展不够快不够优,现阶段加快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矛盾和问题的关键。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始终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促创新,这是基于经济发展规律,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主导经济

发展关键要素的把握。对铜陵而言,创新发展首先是创新观念,以观念创新引导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进而推动经济领域的生产技术创新和生产方式创新。促转型,这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基本方向的把握。对铜陵这样一个资源型城市而言,没有转型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没有转型发展,就谈不上建设“两型社会”。促和谐,这是基于新的发展阶段的民生新诉求,对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把握。既是建设幸福铜陵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说,“加快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是铜陵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路线图,是我们今后工作的行动纲领。加快发展是核心,创新发展是手段,转型发展是方向,和谐发展是目的。希望全市各级各部门、各级干部深刻领会和切实贯彻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世情国情省情市情发生深刻变化,迫切需要我们始终保持解放思想的连续性

2008年“观念大转变、改革大突破、全民大招商、环境大整治”解放思想大讨论以来,全市改革创新亮点纷呈,招商引资势头强劲,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广大干部思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氛围浓厚,思想大解放助推了经济社会大发展。进入新时期新阶段,铜陵正处在提前八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幸福铜陵的历史新起点上。历史新起点,不仅是发展的新起点,也是解放思想的新起点。可以说,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是2008

年的延续,是巩固铜陵越来越好的发展形势的需要,更是进一步提升我市干部精神状态、更新思想观念的需要,是在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的后金融危机时代,推动铜陵更好更快发展的需要。

第一,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把握大势、顺应潮流。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这一时期,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化,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呈现以下趋势:一是全球政经格局正在重塑之中。金融危机加速了全球经济多极化进程,特别是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金砖五国”成为世界经济恢复增长的重要力量。G20取代G7标志着全球治理模式发生深刻变化,新兴经济体地位进一步提升。二是新技术发明和应用正在酝酿革命性突破。金融危机和应对气候变化催生以低碳经济和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发达国家部分资金相对密集、技术含量较高的制造业,以及一些原来不可能转移的服务业,都将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由于拥有巨大的市场优势、产业体系配套优势、人力资源优势,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三是国际货币战争正在愈演愈烈。金融危机弱化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国际货币体系加速多元化。如何在国际经济形势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把握大势,迫切需要我们通过继续解放思想,引导各级干部树立世界眼光,把铜陵放在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去考量,从而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掌握主动权。

第二,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双转型”的攻坚期,我们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统筹兼顾、协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我国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社会结构落后于经济结构,社会转型迫在眉睫。与此同时,社会不同利益群体增多,在征地拆迁、劳资矛盾、就业压力等方面的矛盾凸显,并形成代表各自利益群体的价值观念,加强社会主流价值引领日显重要。顺应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我们如何结合铜陵实际加快推进经济和社会转型,如何有效整合社会价值观念,强化社会主流价值引领,都迫切需要我们通过继续解放思想,强化统筹兼顾的理念,在协同推进经济社会转型的同时,更加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市民的整体素质;更加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先进的思想道德和价值理念。我们要结合庆祝建党90周年,掀起“学党史、唱红歌”的热潮,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流价值地位,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双转型”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第三,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跨越赶超的新阶段,我们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厚积薄发、争先进位。省委、省政府指出,未来五年是我省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这一时期,区域竞争不会削弱只会更加激烈。虽然铜陵发展形势越来越好,但那多是从纵向视角分析的结果,如果把铜陵放到全省发展大局中去审视,我们就不得不自我反思,不得不居安思危。首先,从“九五”以来的发展情况看,2000年、2005年、2010年铜陵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占比为2.6%、3.4%、3.8%,财政收入在全省占比为2.8%、3.7%、4.3%,工业增加值在全省占比为3.8%、5.3%、5.9%。虽然各项指标占比逐步上升,但占比增幅却在逐步下降。比如地区生产总值的占比,“十五”末比“九五”末增加0.8个百分点,“十一五”末比“十五”末仅增加0.4个百分点。有一组数据比较很能说明问题:2010年与2005年相比,合肥、芜湖、马鞍山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加了1849亿元、708亿元、440亿元,而铜陵仅增加了285亿元。绝对差距拉大了,占比肯定下降。其次,从“十二五”规划看,未来五年全省各市发展目标催人奋进,比如地区生产总值,合肥、芜湖、马鞍山分别是突破6000亿元、2800亿元、1600亿元(力争2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合肥、芜湖、马鞍山分别累计2.5万亿元、1万亿元和超过8000亿元(力争1万亿元)。与之相比,我市上述指标分别是1000亿元、3000亿元,虽然也是翻一番以上,但如果合肥、芜湖、马鞍山能够如期实现各自目标,那么铜陵与他们的绝对差距将是越来越大。再次,从当前发展形势看,1-2月,全省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37亿元,增长19.3%,我市完成56亿元,增长8.4%,增幅全省倒数第一;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增长34.8%,我市完成29亿元,增长34.2%,虽然总量位次前移3位,但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如何在这种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大比拼”中争先进位,迫切需要通过继续解放思想,引导各级党员干部树立“不在竞争中崛起、就在安逸中消亡”的理念,从而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

意识,不做“钟摆干部”,凝心聚力确保完成发展目标的底线,力争把上线拉得更高,努力缩小与省内先进地市的差距。

第四,铜陵正处在全面转型的发展“拐点”,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我们才能找准“症结”、攻坚克难。市委八届十七次全委会指出,我市人均生产总值较高与人均收入水平偏低、工业化率较高与工业化水平不高、城市化率较高与城市功能不完善的矛盾突出。综合分析掣肘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产业结构上,三次产业比重和功能配置不协调。目前,高效特色农业发展不足,农业的功能处于边缘化,对城市的基础性保障作用一直在弱化,比如在副食品供应方面,我市在批发环节的本土供给不到10%。在工业的内部结构上,高附加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过低,资源性、粗放性低附加值产业比重过大,产业竞争力不强。传统服务业档次不高,现代服务业才刚刚起步,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5年的34.5%下降到2010年的25.2%,远低于全国43%的平均水平,呈现“不升反降”的走势,没有对第二产业起到引领和支撑作用。二是在经济发展驱动力上,仍然显现为工业化初期的特征,投资驱动占绝对主导地位,创新驱动能力不足;虽然城市化率较高,但城市的带动能力不强,使得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在人力资源结构上,不能适应城市未来转型发展的需要。从整体结构看,我市现有人才结构是由传统的资源性城市产业结构决定的,高素质的人才,特别是能契合创新发展需要的人才很少;从分布看,大多数人才集中在文化、教育、卫生等非生产领域,生产领域的科技人才所占比例相对

较少,高级人才更少;从劳动力资源的流动趋势来看,进出很不平衡,思想认识和政策配套的欠缺,使人力资源,特别是优秀人才难以集聚。四是在城市功能配置上,为构建皖中南中心城市准备不足。目前,我市城市功能仍是围绕产业性功能配置,并且公共资源的配置方向在思路上并没有根本性改变,不仅自身发展的欠帐较多,而且服务于区域发展、带动区域发展的能力较弱,城市聚集性不强,生产要素配置成本高,削弱了我市对生产要素的争夺能力,近五年来我市主城区人口只增加了2.79万人,而合肥和芜湖主城区人口增加了30%以上。如何破除加快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的掣肘,迫切需要通过继续解放思想,引导各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深化对市情的认识,真思考、真探索、真创新,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铜陵的大发展。

应当说,继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并非否定过去的思想解放――而是在“四大”解放思想大讨论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把以“崛起,铜陵”为主题的大讨论继续引向深入。也并非否定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是在发展形势越来越好的情况下,居安思危、自找差距,自抬标杆、自我加压,以思想继续解放助推科学发展进入新的更高境界。

二、着力解决影响制约铜陵科学发展全局的突出问题,迫切需要我们牢牢把握解放思想的针对性

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的一大特点是立足于提高市民素质,把全体市民都摆进去。因为人始终是决定和影响一个地方未来发展的第一位因素。对铜陵来讲,决定和影响当前和未来发展

第一位的是74万铜陵人民。在74万人民中,关键是公务员队伍;在公务员队伍中,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应该说,铜陵市民素质整体比较好。据省人口抽样调查统计资料反映,铜陵市民人均受教育程度在全省最高。从干部队伍看,主流是好的,精神状态是昂扬向上、奋发努力的,机关干部考核的整体情况越来越好,一大批单位和部门因工作出色获得省直以上部门的表彰。如果对最近几年的发展成绩进行总结,那么我觉得最大的成绩是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干部队伍精神状态的转变,是干部能力素质的提高。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与加快发展的现实需要相比,与全市74万人民的期盼相比,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很多差距。各级党员干部要按照“提效能、提胆略、提标杆、提幸福”的总要求,继续解放思想,深入查摆问题,深刻剖析原因。

一要着力查摆剖析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工作效率不高,主要表现为:行政行为效率低,在其位不谋其事,萎靡不振,应付了事;决而不行,决而不办,行动迟缓,无所事事,得过且过。比如污水管网建设,十年前受到环保总局通报批评,十年后环保总局升格为环保部了,而我们几乎没有变化,仍然受到批评。又比如,我们的重点工程建设很少有按时间进度完成的。合肥18公里、10车道的道路9个月建成,我市铜芜路拓宽改造建设期为18个月,但两年过去了还迟迟没有建成。我们要通过继续解放思想,牢固树立效率就是竞争力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时间资源,夙兴夜寐,孜孜以求,干好每一天,做好每件事,以只争朝夕和时不我待的责任意识推动工作、促进

发展。

第二,要着力查摆剖析大局意识不强的问题。大局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遇事首先讲的是条条框框,把局部的小问题无限放大成大问题,无事也生非;“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至上。比如,一些部门审批环节多,时间长,很少有部门从被服务对象的角度去想事、去做事,有审批权限的部门都是自说自话,按最长时限去审批,明明一上午就能办好,偏要拖一两天甚至更长时间。如果我们都按最长时限去办,按最低要求去办,那么最后结果就肯定是最低的,也是最差的。现在不少企业反映政策措施落实难,难就难在一些部门和单位限制多、服务少,查处多、保护少,负担多、优惠少,管理多、服务少,以罚代管、以罚代教,把政府出台的政策当成自己手中的权力,而不是把它作为服务的责任,执政理念偏离了正确方向。我们要通过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增强大局观念和主人翁意识,牢固树立“发展为自己”的理念,把注意力从部门和个人利益的“小算盘”转到全市发展的“大棋盘”上来,共同推动铜陵科学发展,共同呵护美好幸福家园。

第三,要着力查摆剖析履职尽责不力的问题。履职尽责不力,主要表现为: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任务不落实;对工作不研究、不琢磨,“被”字当头,消极应付,汇报说不出一二三,只说准备做什么,做了什么、下步如何做则说不上来;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遇到困难绕道走,碰到风险缩着头,出了问题躲后头,或者干脆一推了之。当前,我们正处于黄金发展期,也处于矛盾凸显期。有事、有矛盾是正常的,有事、有矛

盾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事无人问。有的看到问题了,但不去反映,害怕领导就把问题直接交给他去处理,反而揽了“麻烦事”;有的该自己解决的问题不去解决,等到领导来检查时,就拿“不知道”来应付。这样的事例很多,比如在项目建设中,为什么总是落户难、落地难、开工难、竣工难?原因就是有事谁都不想问,最后无人问;在开展农村清洁家园活动中,一些基层干部责任心不强,不主动想办法干事,反而把本属于自身的责任推给上级;在考核中,一些在同一单位任职时间长的干部坐等交流,“当一天和尚”不愿“撞一天钟”,反而责怪组织上没有及时交流干部。这些都是极端错误的想法,是极不正常的现象,我们要通过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把思想集中到干事业上,把精力凝聚到做实事上,把功夫施展到抓落实上,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第四,要着力查摆剖析坚持原则、直面矛盾不坚决的问题。坚持原则、直面矛盾不坚决,主要表现为:个人缺乏战斗力,班子缺乏凝聚力,内部管理措施不力,坐而论道、评头论足;一些干部不敢坚持原则,不敢说真话、实话,缺乏同不正之风作斗争的勇气。同事之间,如果发现别人有什么不足,从真心帮助同志的角度出发,给予善意的提醒,相信大家会有这个识别能力,人家会真诚地感谢。作为个人,敢于提醒别人改正不足,也是坚持原则的具体表现。我们要通过继续解放思想,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在坚持原则中直面矛盾,在团结干事中找准问题,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弘扬清风正气。

第五,要着力查摆剖析争先进位气魄不大的问题。争先进

位气魄不大,主要表现为:习惯于自己与自己比,比的结果往往是进步很大;而不习惯与先进比,看不到自身的差距。我们在发展形势越来越好,特别是在去年取得几项人均指标全省第一的良好形势下,继续保持争先进位的气魄和意识显得更为紧迫。我们要通过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突破一般的工作目标、一般的工作要求、一般的工作格局,敢于同高的攀、同勇的争、同快的赛,做到不但看到差距,而且有承认差距的勇气和缩小差距的办法;不但有标杆,而且有向标杆学习和挑战的勇气,不只求过得去、还要求过得硬,努力使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的前列。

第六,要着力查摆剖析亲民、为民、爱民不够的问题。亲民、为民、爱民不够,主要表现为:有的干部不善于同群众打交道、做朋友,不善于引导群众、说服群众,害怕与群众面对面,害怕走到群众中去;有的在重大事项决策过程中不体察民意、不尊重民意,习惯于“为民做主”而不是“让民做主”。比如在社区整治中,一些部门总习惯请专家制定整治方案,喜欢“替民做主”,不注意听取群众意见,结果老百姓对整治并不满意。如果我们在整治前,把政府安排了多少资金、市里给了多少资金、县区配套多少资金、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实际情况向社区居民说清楚,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大家共同商定方案,变“代民做主”为“让民做主”,效果肯定会好得多。我们要通过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加强宗旨观念教育,增强亲民、为民、爱民意识,引导各级党员干部用真心听民意,用真情聚民心,用真招解民忧,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

以上种种现象可能是极个别的、是极少数的,但在现实中又确实存在,是很典型的。在解放思想大讨论中,全市上下特别是各级干部要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更加自觉地把自己摆进去,做到查摆问题要见人见事,分析原因要触及思想,研究整改要实在管用。

三、态度决定一切,责任重于泰山,迫切需要我们切实增强解放思想的实效性

上面六个方面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态度问题、责任问题。各级党员干部是人民公仆,拿了人民给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为人民服务,让人民群众满意,这是一种基本的态度,是公务员应有的人格。我们的干部大都具有一定的学历,也有很多的经历,就干部自身来说,最缺的不是能力、本领,而是对待人民群众、对待本职工作的态度。能力、水平、态度、责任都是好东西,如果党员干部的态度不正确、责任心不强,“神马都是浮云”。我们一定要通过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端正态度、强化责任,确保解放思想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一,要立足于查找自身。会责怪的人只会责怪自己,不会责怪的人总是责怪别人;会找问题的人找自身,不会找问题的人找别人。从管理学的角度讲,管理自己永远是最重要的,伟大的人首先是管理自己,而不是领导别人,这是行为管理、行为矫正的关键。有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军官下部队去看望士兵,发现有一个士兵帽子太大,对士兵说:“你这个帽子怎么这么大?”这个士兵说:“报告长官,不是帽子太大,而是我的头太小。”这个军官哈哈大笑说:“头太小不就是帽子太大了吗?”

士兵回答:“如果一个士兵遇到问题首先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责怪别人,这是不对的”。10年后,这个士兵成长为少将。这次日本大地震,受灾非常严重,但是日本社会秩序井然,最典型的就是400个人排队等出租车,没有一个插队的。日本人有个信条,就是只要自己遵守秩序,相信所有的人都会遵守秩序。我们要看别人事,想自己事;看昨天的事,想今天的事,多从自身找原因、找不足。据统计调查,现在的职场上,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能够自我反思的人仅占3%。这部分知道反思的人,都是非常优秀的人。他们经常反思组织和单位领导为什么不重用自己,是不是因为自己在哪个岗位、哪个环节上没有做好;反思组织的要求自己为什么做不到,领导为什么要求我做这个、做那个,是不是我的工作不够主动。大家要知道,一个单位、一个组织任用一个人,最终是要这个人来干事的,是要这个人去完成一些重要工作的。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被选用的机会,但这个机会只青睐勤奋的、知道反思的人。只要一个人始终充满激情地工作,上级和同事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组织和单位会把更重要的机会、更重要的岗位交给你。在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中,我希望大家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能立足自身查找问题。

第二,要立足于强化责任。责任比能力更重要。我们的干部都具备一定的学历和能力,都可以胜任一定的工作任务,交待一项工作能力上都不会有多大问题。工作不落实,或者落实不到位,主要还是责任意识不够。去年,海亮精密铜管项目能够创造“铜陵速度”,就在于他们的责任意识强,把海亮的事当

成自己最大的事。我到这个项目的工地去了很多次,无论什么时候去,下雨、下雪、晴天、晚上,项目的负责人都在现场。实际上,我们解决一些问题,做好本职工作,并不需要有很强的能力,关键是要有责任心。比如,在农村清洁家园活动中组织村民把家里家外、门前屋后的垃圾、柴堆整理一下,在“双创”工作中组织居民把社区卫生清理一下,并不是多难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感,需要大家积极主动地去组织、引导群众,并带动群众自觉地干。

第三,要立足于坚持原则。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有一种影响很深的文化,叫熟人文化。在很多地方,大家在酒楼里解决的问题比在律师楼里解决的问题要多得多,而且成功率也高得多。这种熟人文化的影响,在铜陵可能更甚一筹。因为铜陵地方小,人口少,相互之间都很熟,大家很难突破这种熟人文化,特别是在亲朋好友面前很容易丧失原则。遇到问题和矛盾,不少人都不愿意去捅破“窗户纸”,大家都藏着掖着,你好我好大家好,都不愿去得罪人,宁愿得罪发展也不得罪熟人。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敢于坚持原则,树立一方正气,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全面构建一个为之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第四,要立足于提高素质。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与2008年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提幸福、促和谐,把74万市民都摆进来,其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全体市民的素质。最近,我们抓“双创”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广大市民的生活环境得到实实在在的改善,人民群众已经从方方面面感受到创建带来的变化,反响很好,一些同志甚至讲“双创”搞迟了,如果早

点象现在这样下大力气抓,城市环境会更好。可以说,“双创”工作已经深受群众拥护。群众的参与和拥护是我们一切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的关键。我们要进一步组织和发动群众,通过社区大讲堂、乡镇(村)文化书屋、文化站等载体,深入开展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家庭等活动,包括组织评选“铜陵好人”、学习“铜陵好人”、争做“铜陵好人”,不断提高广大市民的素质,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价值体系。

第五,要立足于执政为民。我们党的血脉在群众,根基在群众,力量在群众。党员干部对待群众的态度问题,是一个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和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对群众的态度,关键看对群众有没有真感情,根本看有没有正确的幸福观。真抓实干才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真正动力,真情实意为群众服务才是一个城市幸福的源泉。群众看什么,主要看干部是不是真情实意、真抓实干。我们要牢记人民公仆身份,把坚持以人为本、为民造福的理念时刻铭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全面小康水平和幸福指数作出更大努力。

同志们,今天的动员部署大会,吹响了铜陵继续解放思想的号角。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做起,继续开展一场深刻的解放思想活动,实现一次真正的自我超越,通过新的思想解放,奋力走在铜陵新一轮科学发展前列,努力开创铜陵加快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新局面,把铜陵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下载市委书记陈强在动员大会上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委书记陈强在动员大会上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