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题报告(第三稿)
厦门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小学生数学素养的研究与实践》
开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叶金标、陈文胜
一、课题研究的选题意义 ㈠核心概念的界定 ⑴关于素养
“素养”既是人们日常用语又是多门学科研究的对象,对于它的概念众说纷纭,目前尚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平日的素养”。也有人把素养看成素质。关于“素质”《现代汉语词典》对它的解释有三条:①指事物本来的性质;②素养;③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由此看来素质偏重于人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素养偏重于后天的教养。可见“素养”的本义应该是经常的修习和培养,就研究的对象及其内容而言是指人们在其社会生产、生活中从事某些工作或某些活动所必须具有的素质和修养,也就是顺利完成某些工作或活动过程在思想、理论、能力等方面所应达到的一定水平。
⑵关于“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作为素养的一个下位概念,从字面上讲就是在数学上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平素的数学修养。数学素养是指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所达到一定心理发展内容和心理水平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素养,包括知识、能力、技能观念、态度、行为习惯、价值观等。
数学素养,从学科角度讲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知识技能素养、数学思考素养、解决问题素养、数学文化素养。本课题具体指向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素养:⑴能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的素养;⑵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运用简练、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观点的素养;⑶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勇于质疑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遇到具体问题时能合理提出数学猜想,然后运用数学思维从多角度探求解决问题的素养;⑷能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假设、抽象的数学加工,进行合理的简化、量化和估算,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的素养;⑸会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⑶数学素养的基本特征(1)发展性
实际上,数学素养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变化和发展的,例如,在100多年前,掌握算术技能可能就是一个重要的数学素养,但随着今天计算机技术发展,这种算术技能的重要性和对运算技能的需求都已逐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今天作为一个有数学素养的人,面对一个现象或问题,他可能先要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计算 如是,则可能就要思考是否需要精确计算 然后才考量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中间可能还要思考是否需要增加有用的信息 可能还要考虑如何辨析这些信息等等。
(2)过程性
首先,数学素养所内含的目标,不是一个终极的目标,而是一种指向发展方向的过程性目标,是我们数学教育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因此,数学教育关注的,是儿童的这种数学素养的渐进的发展过程。其次,数学素养的发展,是伴随着数学学习过程之中的,它不能靠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所谓的“单项训练”就能实现的。有时,它还伴随者其他的学科学习和环境学习中的有意识加以渗透的。
(3)实践性
数学素养具有明显的现实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它与我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因为,儿童的数学素养是借助于现实数学的学习和自己的主体性实践而获得发展的。数学学习就是要让儿童感觉到,没有一定的数学素养,他们可能就会在一些日常的社会生活中难以行动。同时,数学学习也应让儿童感觉到,数学素养就存在于自己的日常社会生活之中,使儿童在数学探究和问题解决中去发展数学素养。
㈡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早在80年代,著名的科克罗夫特(cockcroft)报告就提出“数学素养”这个词,它认为数学素养主要包含两个内涵,第一是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具有运用数学技能的能力,能够满足个人每天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需求;第二是能正确理解含有数学术语的信息,如阅读图表和表格等,这表示一个有数学素养的人应该能正确理解一些数学的沟通方式。显然,这种观点明显的超出了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数学运算的学习,也超出了我们所理解的以掌握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的学习,更超出了我们通常所理解的解题技能的学习。
1989年3月美国全美数学教师协会NCTM发表了《中小学数学课程与评估标准》,此标准提出了把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作为数学教育改革的目标并提出了“数学素养”的内涵:(1)懂得数学的价值;(2)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自信心;(3)有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能力;(4)学会数学交流;(5)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
PISA和TIMSS尤其重视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测试和评价。在PISA数学素养领 2 域是评估的三大板块(科学、阅读和数学)之一;TIMSS是有史以来最为全面而严格的对学校和学生成就进行国际性研究的项目,它们需要考查学生数学和科学成就,其中的数学成就也就是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平素的数学修养,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上深入研究对我国学生数学素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关注数学素养,对数学素养问题的讨论成了数学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表达了数学教育界对基础教育数学教育目的的基本认识。在我国数学教育发展史上,21世纪以前很少提及“数学素养”这个词语,讲得比较多的是“数学能力”、“数学素质”、“数学双基”、“数学学习水平”等。张奠宙先生主编的《数学素质教育设计》一文指出数学素质应该包括数学意识、问题解决、逻辑推理和信息交流四个部分。华东师范大学孔企平教授认为,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是它具有时代的内涵,数学素养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数学素养的第二个特征是它的广泛性;数学素养还具有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基本特征。数学素养的内涵逻辑推理、学会常规方法的使用、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三个方面。湖南湘潭师范学院王子兴先生在《论数学素养》撰文指出:“数学素养乃是数学科学所固有的内蕴特性,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严格的数学学习活动获得的、融于身心的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数学素养是只有通过数学教育的培养才能赋予人们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品质,是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其他方面的实践所无法代替或难以达到的。”并认为“数学素养涵盖创新意识、数学思维、数学意识、用数学的意识、理解和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等五个要素。”(《数学通报》2002年第1期)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朱德全先生在《数学素养构成要素探析》一文指出:“数学素养的生成在于个体对数学价值的认同。数学价值认同的内在动力在于数学思维的训练与养成;数学价值认同的技术保障在于数学方法的学用结合;数学价值认同的基本要领在于数学思想的提炼;数学价值认同的重要标志在于数学精神的形成与超越。数学素养的构成要素具体为:数学“思维块”、数学方法、数学思想以及数学人文精神。”(《中国教育学刊》2002年第5期)等。浙江特级教师朱德江在《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策略与案例》一书中结合大量的教学案例研究,提出了小学生数学素养内涵的基本要素,即“五·四·一”结产,具体地说,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意识、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数学应用五种数学意识,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理解能力、数学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四种能力,以及数学价值观的发展。
综上所述,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数学教育的目标已开始从注重数学知识技能的学习,逐步向注重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转变。但是这些 3 研究基本上都是基于经验或者提出一定的建议,对于数学素养的内涵、构成要素和评价方式等都没有给出较为详细的阐述。在即将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在这个文件中虽提及“数学素养”,然而对于数学素养的内涵,以及数学素养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等都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明。目前我国在基础数学教育中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不全面,缺乏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缺乏良好的情感体验和对个性品质的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与社会生活相脱节;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态度、习惯、方式的培养重视不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学实验和多样化的探究学习拓展自己的学习空间仍是一个薄弱方面。而这些正好是学生数学素养需要提高的重要方面。
㈢研究的价值
⒈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是国际基础改革的共同趋势。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即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参加生产和学习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说明了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⒉社会发展对公民的数学素养提出新要求。
数学对社会的发展的影响说明了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也反映出在未来社会中人们在数学方面应具备更高的素养。数学的知识和方法渗透到人类事物的方方面面,一个没有数学素养的人将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学生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⒊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目标。
数学素养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形成的。它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相融合,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使人的品德行为全面发展。
⒋提高学生素养是在数学教育上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素养”的要求在建国以来尚属首次,这是当前数学教学思想进一步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依据。
二、理论假设
⒈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小学数学学科的基本任务。小学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发展人,就是发展人在快速变迁的社会中为获得高质量的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素养、能力和情感。
⒉任何一种数学素养都不是孤立形成的,也不是能够独立完成数学学科的任务的,全面提高数学素养,才能提高数学教育的实效性,提高数学教育效益。
⒊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全程来看,不同的数学素养具有不同的形成关键期,因此,要全程统筹,整体规划,分阶段,突出重点,建构数学素养。
⒋数学素养是各组成部分有机融合的一个完整系统,建构数学素养的基本结构有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有助于促进学习中的迁移;了解数学素养的基本结构能够激发数学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促进结构优化,促进数学素养整体功能的发挥。
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把是否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作为教学的任务,关键在于是否明确学生数学素养的内容与重要性,把握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途径与方法,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良好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品质;关注学生数学学习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关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态度、习惯、方式的培养;关注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学实验和多样化的探究学习,拓展自己的学习空间。
⒍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教学评价标准,关键在于是否把学生培养成能积极参与和奉献于职业和公民生活的有责任感的人,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道德情感全面发展,学生要具备灵活处理各种信息、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并创造性地工作的能力;要善于发现、探索和使用新知识,能够批判性地思考,会检验事实及其相互关系,善于在学习中更多地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责任感,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交流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创新点 ㈠研究目标
⒈通过研究数学素养的内涵、基本结构、构成要素,整体建构小学数学素养的目标、内容和策略。
⒉通过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各种数学教育教学中,整体建构数学素养的目标、内容、方法策略等。
㈡研究内容 ⒈重点研究内容:
①数学素养的内涵、外延、基本结构、各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
②数学素养的发展规律;分学段、分年级全程统筹整体规划建构数学素养的目标、内容、方法、策略。
③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等各种数学教育教学中整体建构数学素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策略。
④学生自我建构数学素养;课内外相结合整体建构数学素养等。⑤数学史、数学家、数学故事、数学美等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⑥数学教师数学素养及其提升途径研究等。
⒉研究的子课题
本课题在纵向上主要研究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素养化、教学活动的素养化和教学评价的素养化;在横向上分四个知识领域展开研究: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为此构建如下一些个子课题: ⑴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内涵、外延、基本结构;
⑵现代合格公民基本数学素养的整体目标系; ⑶在课堂教学中整体建构数学素养的研究 ①在数与代数教学中整体建构学生数学素养; ②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整体建构学生数学素养; ③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整体建构学生数学素养; ④在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中整体建构学生数学素养; ⑷联系生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的研究; ⑸依托教材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的研究;
⑹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提升数学素养的研究;
⑺重视数学文化(数学史、数学故事、数学美)教学,提高数学素养的研究; ⑻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心理,提高数学素养的研究;
⑼经历数学素养的养成过程,发展统计与形成空间观念的研究; ⑽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⑾运用数学基本素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策略研究; ⑿小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评价研究;
⒀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素养及其提升途径研究;
⒁借鉴传统数学教育精华、提高数学素养的研究; ⒂从名师数学课堂教学看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等等。
㈢创新点与难点
创新之处:本项目选题新颖体现时代性、独特性。本课题不仅注重理论层面的分析和思考,而且关注数学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整体构建数学素养。它不仅是对传统数学教育的重大突破,而且更能体现素质教育的要义。
难点:①分年级、分学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构建数学素养训练序;
②有效提升数学教师数学素养的途径。
四、课题的研究思路
本课题采用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教师数学素养提高与学生数学素养提高并重,以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为活动载体,以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等为课堂教学中渗透方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良好品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本课题研究将坚持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课题进展过程既是理论研究过程,又是数学教育的推进过程和重建过程。本课题将在注重理论研究和行动研究的同时,广泛使用调查研究。本课题具体采用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实验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叙事研究法。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㈠准备阶段(2009年4月—2009年9月)撰写研究方案,申报立项,制定研究工作计划。㈡实施阶段(2009年10月——2010年12月)
①落实实验学校,开展调查研究,建立调查研究样本及相关档案材料。初步研究下列学校为课题实验学校:
金鸡亭小学、公园小学、延奎小学、实验小学集美分校、阳翟小学。②加强对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相关研究,注重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培养,全面实施方案。
㈢总结阶段(2011年1 月——2011年6月)撰写研究报告,进行结题验收,推广研究成果。
六、课题管理 ㈠课题逐级管理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厦门市教育科学课题规划办——总课题研究组——子课题(实验校)研究组。
㈡交流研讨学习制度
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定地点、定要求的“五定”制度,使研究过程中的交流、研讨、学习制度化、常态化、高效化,定期汇报、交流、研讨研究成果。
㈢定期总结汇报制度
严格按照厦门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的要求,及时、高质量地把不同研究阶段的报告或成果进行汇报。
第二篇:开题报告答辩稿
开题报告答辩稿
亲爱的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开题报告题目是管道金属异物测量。
本次报告分为以下四个部分。课题来源及意义,国内外发展现状,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最后是进度安排。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第一部分内容,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这样一个报废掉的的汽车输油系统的图片,旁边的金属片已经几乎被腐蚀掉。那么,在它身上发生了什么,接下来就让我带着大家一起来一探究竟。
发动机、内燃机等机械设备大都运行在比较复杂的环境下,由于密封条件有限或者长期的磨损,比较容易在机械内部形成金属杂质,而且燃油本身含有杂质。这些杂质一方面进入到输油流通管道容易造成通道的阻塞,另一方面也会加速发动机、内燃机等机械设备的磨损,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处理,一旦发生事故,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的影响。
电磁无损检测是建立在电磁感应原理之上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是利用材料在电磁场作用下,呈现出电学或磁学性质的变化,判断材料内部组织及有关性能的一种方法。
涡流检测是无损检测领域的五大常规方法之一。它的原理如下如图所示,给线圈以交流信号进行激励,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穿过金属块中若干个同心圆截面的磁通量将会发生变化,因而会在导体内引发电涡流;涡流同时又会产生交变磁场,方向与激励线圈相反,该磁场随着交流电流上升而扩张,随着交流电流减小而消隐。因此当导体表面或近表面出现缺陷或测量金属材料的一些性质发生变化时,将影响到涡流的强度和分布,从而我们就可以通过检测涡流的变化情况,进而可以间接的知道导体内部缺陷的存在及金属性能是否发生了变化。
若把金属导体形象的看作是一个短路线圈,它与传感器线圈有磁耦合,于是就可以得到如右图所示的等效电路图。
相比于其他无损检测技术,涡流检测具有以下六大大优势:
1测量范围大:脉冲涡流可透过任意非导电层对金属工件进行测厚。非导电层的厚度最大可达200mm , 可检测的钢管厚度最大可达30mm。
2灵敏度高:涡流信号的响应时间极短, 只需激励信号的几个周期, 高频时主要由信号处理系统的响应时间决定。
3结构简单:例如许金属板材需要检测时, 常规的精细扫描需要一套昂贵的二维机械扫描驱动系统,而用阵列涡流检测探头,手动操作或简单的直线驱动装置即可实现, 而且效率提高许多倍。
4抗干扰能力强:阵列涡流探头能采用多频和混频的方法调节渗透深度,抑制干扰, 提高信噪比。
5涡流探测是不需要和检测的工业部件接触的,所以具有非接触测量的优点。
6此外,在涡流检测过程中不会有污染产生。由于以上优点,涡流检测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因此本次设计以涡流检测原理为基础进行管道金属异物的检测电路设计。
第二部分,国内外发展现状
涡流检测仪主要由信号激励电路,信号检测电路,放大器,信号处理电路以及显示器组成。
涡流检测仪器第一代产品是以分立元件为基础,采用简单谐振方式的一维显示模拟仪器,只有一种检测仪器;
第二代产品是以阻抗平面分析法为基础,部分采用集成电路技术的二维显示模拟检测仪器,检测时可以选用不同的激励频率以适应不同检测材料的要求;
第三代产品是多频涡流仪器,检测时对探头同时施加两个以上不同的检测频率,利用不同频率下被检测金属材料反射阻抗不同的原理,提高了对材料特性或第四代产品十一计算机为基础的智能化数字化产品,其特点是能够大大简化操作,提高检测效率和数据处理能力,并具备频谱分析、涡流成像等功能;
第五代产品是DSP技术、阵列技术、多通道技术、通信传输技术及其它无损检测技术融合为一体的多功能仪器。
如图所示的SMART-5097 智能多频/阵列涡流探伤仪是国内首台多频多通道阵列涡流检测仪, 该仪器具有2 个独立检测频率和8 个独立检测通道, 可分别连接8 个不同规格的常规探头或阵列探头。可用于曲轴、起落架、螺旋桨叶片等形状复杂、表面曲率变化大的各种大型金属工件的快速检测。第三部分,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AD5933是一个具有I2C接口的高精度集成式阻抗测量芯片,可用于测量互感,本次设计的目标就是基于该芯片开发一套可用于微小金属异物检测的测量电路,能够在线检测管道内出现的微小金属屑。
研究内容分为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部分
硬件设计部分包括设计制作可用于差分检测的电磁传感器和Arduino +AD5933的互感测量电路及控制电路。
软件设计部分就是设计Arduino +AD5933程序,使其能够通过LCD显示或RS-232接口传输测量数据。
研究方法
1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电磁无损检测的原理,进行激励/检测线圈设计、制作; 2掌握PSPICE电路分析软件的使用,对涡流测量电路的静态及瞬态特性分析、噪声分析,研究提高涡流检测电路测量精度的方法。
3学习C语言进行编程及I/O使用,包括I2C/SPI、LCD和RS-232接口等; 缺陷的检测能力,并可以通过混频处理抑制干扰信号。4掌握AD5933芯片的工作原理,进行外围电路设计。
5使用Arduino软硬件开发平台进行软件设计,对数字信号处理,进行数据优化,进而完成设计。
第四部分,研究进度及安排
目前已经完成了前两部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对开题报告做进一步的完善,以及着手进行硬件部分的设计工作。最后,谢谢您的聆听。
第三篇:开题报告第四稿
“瘦金体”研究
一、研究综述
目前学术界对于宋徽宗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1、传记类。如冯其超的《宋徽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
2、其在位期间的政策体制研究。《帝国政界往事》(北京出版社 2008年)
3、书法成就类。研究宋徽宗书法创作的专著目前只有一部——《赵佶的书法艺术》作者水赉佑(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
硕士论文主要包括赵佶摄政期间的经济发展、政治局势、宗教政策等方面的研究。涉及书法的有《从宣和书谱看宋徽宗时期的书学》,此篇以《宣和书谱》为切入点,分析整个北宋时期书学的特点,总结其体现的理论范畴等,论文对宋徽宗书法创作的研究只是稍有涉及,但其个性的面貌依旧是模糊的。
此外,还有一类论文,以载于中国书画的《两宋二帝书法》为代表,此类论文的作者多是能目睹宋徽宗书法作品真迹馆藏的博物馆工作人员,他们多以作品的文物、史料、收藏等为价值取向,因此切入的视角决定了其研究在比较细部的方面往往匆匆带过,且多为泛泛而谈。总体上,这些研究还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所得结论也通常是保持着类似的面貌。
综上可知,目前对宋徽宗书法创作系统、专业的研究是非常薄弱的。自古“以人论书”的书学传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书法史。宋徽宗是一名亡国之君,靖康之耻丧尽了北宋政权的尊严,这使得后人对这位皇帝书家在心理上始终保持着疏远的态度。有关其书法成就的研究也就遗留了一些问题:如宋徽宗书法创作的书法渊源及其与北宋“尚意”书风之间的关系,北宋科举制度对“尚意”书风的形成的影响,赵佶书画创作中的道教情结,赵佶开创后世硬笔书法的先河问题等等,基于对这些问题的归纳,本人梳理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二、创新之处
历代帝王对于书艺的爱好往往附庸风雅者居多,鲜有对前人突破和创新而彰显个性者,宋徽宗地位和经历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书法创作的特殊性,他对所处时代的书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两宋书法艺术繁荣的背后,始终离不开皇权力量这股内驱力的推动。其在位期间组织大规模的刻帖、收集整理书画作品,这些著录和收藏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艺术文献资料,保留中华文化遗产做出了巨大贡献。宋徽宗本人的书画艺术成就及其 为中国书法史所做出的贡献是无法磨灭的,这是任何一部中国书法史的撰写都将绕不开的话题。因此,本人将对这位皇帝书家的书法传世作品全面的收集和整理,尤其对“瘦金体”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给予这位皇帝书家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定位。本人的创新之处在于:
1、北宋科举制度的完善对尚意书风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历史上科举制度对书法创作影响最深刻的是唐代,唐代取士标准是“身、言、书、判”,“书法取其楷法遒美”这是唐代统治者将法度、中和、秩序等审美标准纳入书法体系的表现,柳公权锻造了楷书的法度之极,并形成了应付科举考试的“干禄体”。宋初科举考试完善,为了体现公平,实行“糊名制”,设立“誊书院”,“考书之等,以方圆肥瘦适中,锋藏画劲,气清韵古,老而不俗为上”,书写自此没有了统一的标准,这促进了书法创作的自由化和多样化,客观上推动了书法尚意的进程。
2、瘦金体意味着北宋尚意书风的终结。
赵佶在唐代“尚法”精神的笼罩下独辟蹊径,完成了楷书在宋代的巨大创新,之后几乎没有任何书家在楷体创作上有所突破。他的“瘦金体”是轻视法度又凌于法度之上,既不仿魏晋俊逸之法,又不取颜柳雄劲之笔,而与苏、黄、米、蔡一样善变其态,标新立异,自成格调;其草书“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气象万千,变幻无穷;他的工笔画创作更展现了一种自然、空灵,这些都淋漓地展现了赵佶“尚意”的情趣,赵佶的用楷书延续了北宋尚意的传统,这种精神在北宋之后不复存在,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赵佶应该是“尚意”传统的终结者。
3、赵佶的书法创作的理论指导是道家的文艺观。
赵佶宠任道流,向往神仙世界,一生中多次亲注道经,并将其颁行天下,纳入科举考试。今《道藏》收录《宋微宗御解道德真经》四卷、《冲虚至德真经义解》六卷、《灵宝无量度人经符图》三卷及《西升经》四卷。这些作品思想内容丰富,文笔优美流畅,反映出赵佶浓厚的道家、道教美学思想及审美情趣。如以“神”为核心的审美判断标准,要求艺术创作要传神;强调主体创作时的“无心”状态;以“自然”标准来评价书画作品;“淡而无为”的道教文艺观等。
4、瘦金体开创硬笔书法的先河。
瘦金体锋芒毕露,精神外露,将长锋狼毫的用笔特点发展到了极致。它发扬了唐代“书贵瘦硬”的古训,剔除了“颜柳”楷书中所有的骨与肉,起笔收笔多有修饰,笔画充满韧性,颇似当今的硬笔书法。
三、选题设计
绪论
第一章 瘦金体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1、宋代“崇文”的社会传统
2、宋徽宗时期的书法教育和刻帖活动 第二章 瘦金体形成的过程及影响
1、宋徽宗的学书渊源问题
2、米芾对宋徽宗瘦金体创作的影响
3、瘦金体的历代评价
第三章 尚意书风与瘦金体创作
1、科举制度的完善对尚意书风影响
2、宋代工具质料对尚意书风的影响
3、瘦金体是尚意书风的延续和终结 附录 赵佶书法传世作品表
四、参考文献
1、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
2、金开诚、王岳川《中国书法艺术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3、李宗玮《悟对书艺》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
4、陈振濂《书法美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5、刘守安《全彩中国书法艺术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
6、沃兴华《插图本中国书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7、姚瀛艇《宋代文化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8、《赵佶的书法艺术》水赉佑,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
9、《宋徽宗》冯其超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
10、赵佶《御解道德真经》(清)阮元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
11、沈括《梦溪笔谈》齐鲁书社,2007年
12、陶宗仪《书史会要》上海书店,1984年
13、蔡绦《铁围山丛谈》 中华书局 1983年
14、《宋史》〔元〕脱脱中华书局 2004年
15、《宣和书谱》桂第子,湖南美术 1999年
16、《宣和画谱》桂第子,湖南美术 1999年
17、《玉海》(明)王应麟 文渊阁四库本 台湾商务印书馆
18、《书林藻鉴》 马宗霍 文物出版社 1984年
19、《宋代帖学研究》 水赉佑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1 年
20、古墨新研——《淳化阁帖》纵横谈 仲威 沈传凤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3年
21、《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 刘正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22、《历代笔记书论汇编》 华人德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 年
23、《中国书法理论史》 王镇远 黄山书社 1996 年11 月版 参考论文:
宋裴《宋徽宗的美学思想评析》《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三期
第四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稿
开题报告及毕业论文范本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按成教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应在3篇及以上(不包括辞典、手册),开题报告的字数要在1000字以上。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XX年9月26日”或“XX-09-26”。)
毕 业 论 文 开 题 报 告 :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小4号宋体,20磅行距)×××××××××××××××××××××××××××××××××××××××××××××××××××××××××××××××××ׄ„„„。
2.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小4号宋体,20磅行距)×××××××××××××××××××××××××××××××××××××××××××××××××××××××××××××××××ׄ„„„。毕 业 论 文 开 题 报 告。
3.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 ××××××××(小4号宋体,20磅行距)×××××××××××××××××××××××××××××××××××××××××××××××××××××××××××××××××ׄ„„„。
4.论文提纲 ××××××××(小4号宋体,20磅行距)×××××××××××××××××××××××××××××××××××××××××××××××××××××××××××××××××ׄ„„„。
毕 业 论 文 开 题 报 告 指导教师意见:(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指导教师:(亲笔签名)年 月 日 系部审查意见: 系部负责人:(亲笔签名)
-------
1、结构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一般由11部分组成,依次为:(1)封面(中英文),(2)任务书(中文),(3)开题报告(中文),(4)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5)目录(英文),(6)正文(英文),(7)参考文献(中英文),(8)附录(英文),(9)致谢(英文),(10)文献综述(中文),(11)外文文献翻译(中英文)。
2、各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2.1封面
采用学校教务处统一印制的封面。
2.2任务书
包括:设计(论文)题目、论文的原始数据、设计(论文)内容和要求、主要参考资料、设计(论文)计划进度表等。其中,“检查人签名”一栏和“指导教师批准日期”一栏由教师填写,其余均要求打印。论文题目分别用英文,中文写出。要求醒目,简短,符合论文内容,严格控制在25字(含25)以内,用三号字、加黑、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中文用宋体;任务书封面除题目外,均用三号字、加黑、宋体字;其它页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日期采用阿拉伯数字。
2.3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不少于1500字。要求如下:
课题名称、院系名称、专业名称、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都用中文,四号宋体。正文用中文撰写,内容包括:课题的意义,所属领域的发展状况,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研究步骤以及参考书目等。采用小四号宋体。
2.4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中文,英文摘要一般在400字以内,但不得少于300字。摘要应简要介绍研究的课题内容、主要结论及创新之处,语言力求精炼。中英文摘要均要有关键词,一般为3—5个。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各关键词之间要有1个空格及分号。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字体为四号小times new roman。详见模板一、二。
2.5 目录
“contents”用三号字、加黑、times new roman、居中书写,目录的各层次题目应简明扼要,其中第一层次题目采用小三号times new roman加黑,第二层次题目采用四号times new roman,第三层次题目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题目和页码间用“„„”相连,并标明页码。详见模板三。
2.6 正文
正文一般不少于8000字。正文内容序号采用如下格式:
1(空一格)☆☆☆☆☆(小三号、times new roman,加黑,左顶格)
1.1(空一格)☆☆☆(四号、times new roman,加黑,左顶格)
1.1.1(空一格)☆☆☆(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加黑,左顶格)
正文(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两边对齐)
详见模板四。
2.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中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或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中外文分别排列,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中文按第一作者姓氏的汉语拼音顺序排列,在姓名后面须标注拼音并加上逗号,外文按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参考文献要另起一页,一律放在正文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要求书写参考文献,并按顺序编码制,作者只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英文作者超过3人写“et al”(斜体)。
文后参考文献表的编排格式如下: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b.期刊丈章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写出文献作者。写出文献题名[a1.原文献作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写出文献起止页码.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e.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f.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g.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h.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
文章 期刊
文章 学位
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db cp eb
详见模板五。
2.8 致谢
另起一页。“acknowledgements”采用times new roman四号字、加黑、居中。内容限1页,采用小四号宋体。内容不宜过于琐碎,简明扼要即可。2.9 附录
另起一页。附录的有无根据说明书(设计)情况而定。内容一般包括在正文内不便列出的冗长公式推导、符号说明(含缩写)、计算机程序等。“appendix” times new roman四号字、加黑、居中。
2.10 文献综述
另起一页。用中文书写,资料避免随意选取,内容必须与课题(或专业内容)有联系,紧扣论题。打印采用小四号宋体字。
2.11 外文文献翻译
另起一页。“外文文献翻译”六个字用宋体四号字、加黑、居中。外文资料避免随意选取,内容必须与课题(或专业内容)有联系,严禁抄袭有中文译本的外文资料。英文原文在前,中文译文在后。内容不可少于3000汉字。打印采用小四号宋体或times new roman字体。
几点具体要求
3.1语言表述
3.1.1 要做到数据可靠、推理严谨、立论确正。论述必须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对同行专业人员已熟知的常识性内容,尽量减少叙述。
3.1.2 论文中如出现一些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术语或概念,需做出解释。
3.2 标题和层次
标题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层次要清楚。
3.3 页眉和页码
3.3.1 页眉从正文开始,一律设为“武汉科技学院XX届毕业设计(论文)”,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书写。
3.3.2 页码从正文开始按阿拉伯数字(宋体小五号)连续编排,居中书写。
3.4 图、表、公式
图: a.图中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一致。
b.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用五号字times new roman。
表: a.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
b.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
c.表序、表名和表内内容一律用五号字times new roman.公式:编号用括号括起来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公式用五号字times new roman。
图、表、公式等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或连续)编号。如:图2-5,表3-2,公式(5-1)等。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
图纸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提倡学生使用计算机绘图。
曲线图表要求:所有曲线、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徒手画,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采用计算机或手工绘制。
3.5 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按①、②、③、④„„⑩形式,在文中需要注释处的右上角标出,注释一般排在该页页脚,左对齐。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3.6引文格式
直接引用内容超过40个字, 需另起一段,前后与正文各空一行,左右各缩进4个字符,字号用times new roman五号字。另外,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均需要注明出处,采用脚注方式,按1、2、3、4„„10的形式,在文中需要注释处的右上角标出,注释一般排在该页页脚,左对齐。脚注内容包括:被引述作者的姓氏、书刊出版的年代、被引述的页码,中间分别用逗号和冒号连接(如:olsen, 1992:125-163)。
3.7 打印规格
除封面、任务书教师的签字部分用笔写以及外文资料可以复印,其它文字统一使用windows平台下的word字处理软件打印,一律采用a4纸张,页边距一律采取默认形式(上下2.54cm, 左右3.17cm, 页眉1.5cm, 页脚1.75cm),行间距取多倍行距(设置值为1.25);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第五篇:研究生开题报告答辩稿
三位老师,上午好:
很感谢三位老师能在今天对我的论文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我的论文题目是旅游合同免责条款及其问题调查研究。之所以确定这个题目,是因为我在中国旅游研究院的网页上,看到了2012年第一季度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研究报告成果,在这篇调研报告成果中,游客尤其是散客,不满意以及投诉的重点,在于对旅游合同的履行和旅游合同免责条款的不认同。比如说,有部分游客对免责条款中关于不可抗力范围的不理解,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游客滞留,这产生的费用游客和旅行社到底谁该负担?比如说,有部分游客投诉说旅行社免责条款中写明,旅游过程中发生人身意外,旅行社概不负责,在学过法律的人士看来,这个免责条款明显是违反《合同法》第53条: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第九条的:经营者与消费者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经营者不得在格式条款中免除自己的下列责任:
(一)造成消费者人身伤害的责任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失的责任
(三)对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依法应当承担的担保责任
(四)因违约依法应当承担的违约责任
(五)依法应当承担的其他责任。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51号。
但是学过法律的旅游者毕竟占少数,这个违法无效的免责条款在一些没有接触过法律的旅游者看来,却真的是旅行社免责了。这就造成了旅游者利益的损害。
我国现行的旅游合同都是格式合同,国家旅游总局制定的有出境旅游合同和国内旅游合同的范本,同样各个地方的旅游局制定的也有旅游合同的范本,还有部分旅行社自己制定旅游合同,对旅游合同中的免责条款违法滥用,这种旅游合同免责条款混乱的局面,也就成了旅游者投诉的一大原因。
之前的老师和前辈的论文和课题中,少有涉及旅游合同免责条款的,对旅游合同的违约责任,侵权责任以及精神损害赔偿的提出倒是很多,关于免责条款的,又是保险合同的免责条款研究较多。在旅游日渐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今天,旅游合同规范制度的缺失,导致了旅游纠纷层出不穷,作为格式合同的旅游合同,其要约的预定性,承诺的不自由性以及潜在的不公平性极易导致旅游者的权益受到侵害,因此,必须有相应的市场手段和制度规制对旅游合同免责条款进行严格的限制。
所以,我选择了这个题目,希望通过调研发现问题并找出相应的有效解决对策。
这篇文章,我收集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旅游合同,以及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合同,预备通过对这些旅游合同的分析,得出能有效规范旅游合同免责条款的结论。我还预备对河南省驻马店市的旅游者发放300份调查问卷,虽说仅仅对这一个地级市进行旅游者调研在样本上过于单一和区域化,等同于管中窥豹,但是对我所调研的问题窥见一斑,以我的能力和水平,探讨出这问题的对策已是不易了。
我在本科阶段学习的是旅游管理,对于一个法律硕士来说,学习了法学又融汇了以前学习的旅游学,是我追求的目标。在这篇文章中,我会努力做到以旅游学的眼光探讨问题,以法律的角度剖析问题,从法律的途径解决问题。
题目:旅游合同免责条款及其问题调查研究(20000)
摘要 引言(1000)
第一章 我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旅游合同免责条款的现状调查(7000)
第一节 旅游合同免责条款类型及其问题
一、旅游合同概念的界定。何谓旅游合同,尽管该词已被广泛运用但其涵义仍没有统一解释,原因是旅游是一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涉及面广的社会现象,具有休闲性、异地流动性、大众普及性、季节变动性和地理集中性等特征。我国曾在合同法征求意见稿第325条中界定,旅游合同是旅行社提供旅游服务,旅游人支付旅游费用的合同。然而,当合同法颁布后这条却被取消,以致至今未有旅游合同的法律依据,旅游合同仍处在难以规范的境地。
二、旅游合同免责条款的类型:法定免责:不可抗力,意外事件,旅游者过错。约定免责:1,减免自己的责任,逃避旅行社应尽的义务的。2,权利义务不对等,加重旅游者义务的。3,排除和剥夺旅游者权利的。4,利用模糊条款,掌握最终解释权的。
三、关于免责条款中不可抗力的认定。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判断标准
第二节 免责条款相关的纠纷
第三节 旅游者对旅游合同免责条款的态度 第二章 旅游合同免责条款混乱的原因(4000)
第一节 旅游过程的复杂性与可变性
第二节 旅游行为的特殊性及旅游合同目的是否实现的难辨性
第三节 各省市不同的旅游环境对旅游合同制定的影响 第三章 应对旅游合同免责条款混乱的对策(6000)
第一节 旅游者和旅行社利益最大化的免责条款的制定
一、优先适用非格式条款,鼓励旅游业者根据具体情况双方协商订立合同
第二节 对旅游合同免责条款规制的基本途径
一、通过立法切实保障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德国民法典专列了旅游合同一章,对旅游者的权利作了明确的规定。比如651c条规定,旅游举办人有义务按保证的品质提供旅游;第651i条第一款规定,旅游开始前旅游者可以随时解除合同。这些规定都加大了对旅游者权利的保护力度,在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值得我们在立法中加以借鉴。
二、严格规定旅游业者的义务。
第三节 各省市因地制宜的特殊条款的制定
一、充分发挥旅游局以及旅游协会的监督机制。制定旅行社与旅游者双方风险明确划分的合同样式,还要加强宣传,向旅游者提供关于免责条款无效的相关知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旅游经营者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旅游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旅游者合同权益的责任,旅游者请求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确认该内容无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首先,我国旅游合同法律制度的一大特点是,大量的旅游业行为规范由行政机关,即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制定,而且旅游纠纷也主要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解决,但是其内容却有浓厚的民事行为规范色彩。行政机关过多介入有违司法自治的原则,不利于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